印章-南陽開國-道經師寶/葉法善有雙銅印遺世,俗稱「天師印」,被奉為驅魔之寶。印文一為「南陽開國」,一為「道經師寶」道、經、師為道教之最高信仰,也為萬法萬術之根本/「謀聖」姜子牙/「貨泉」二字,泉拆讀為白水,貨的繁體字近似真人,合起來就是「白水真人」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4D06D9

46bd54e0g758ed4f954f0&690


 

天地神師

厭勝印是一種刻有“黃神越章”、“天帝神師”、“黃神之印”等道教用詞語的印章,一些道家和信教者將其隨身攜帶,作為辟邪降魔、消除災難之用。

厭勝印
請用一段簡單的話描述該詞條,馬上添加摘要。
  厭勝印是一種刻有“黃神越章”、“天帝神師”、“黃神之印”等道教用詞語的印章,一些道家和信教者將其隨身攜帶,作為辟邪降魔、消除災難之用。

  厭勝印起源於東漢,傳世不多,較為珍貴。

  晉代葛洪所著《抱朴子.登涉篇》中載:“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黃伸越章之印,......以封泥著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則虎狼不敢近其內也

以黃神印佩于左,越章印佩於右,可護身辟邪,通真達靈

圖片搜尋結果42a98226cffc1e17526d90884a90f603728de9bd2016-10-17_2305452016-10-17_230446502350297c06 (1)  

黃神越章之印
道教神印之一。漢代民間巫師已經採用,東漢元嘉二年曹氏解除瓶上已見有“封以黃神越章之印”字樣。道教遵用之。其印“廣四寸,其字一百二十”(《抱朴子內篇·登涉》)。其印文實為咒語,大要為藉天帝及北斗,五星之名伐邪精、殺鬼魅等。原為一印,後世道士或離為黃神、越章二印。道士認為:“以封泥著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則虎狼不敢近其內也。行見新虎跡,以印順印之,虎即去;以印逆印之,虎即還。帶此印以行山林,亦不畏虎狼也。不但只辭虎狼,若有山川社廟血食惡神能作福禍者,以印封泥,斷其道路,則不復能神矣。 ”(同上)。後世道士或擴大其用途,說帶於身邊可使所願遂心,陰兵佑護,而正一派常用此印驅鬼治病,“如人卒中蜚惡屍鬼疰悶絕不止心痛,印心上”,“如人鬼語不止印之如法”(《正一法文修真旨要》)。又掛於宅中作鎮邪之用。後世靈寶道士承用上述各法術外,又用於章奏。《善齋吉金錄·璽印錄》載“黃神越章之印”數圖,可資研究。(劉仲宇)

“黃神越章”是漢印名。《抱朴子內篇登涉》上說:“古之人人山者,皆佩黃神越章之印,其廣四寸。其字百二十,以卦泥著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則虎狼不敢近其內也。”神名。為巫鬼道信奉之神,又稱“黃神”、“黃越之神”、“天帝使者黃越”,此神為天帝或黃老君的使者。《太上正一咒鬼經》:“天師曰:吾上太山渴見黃老君,教吾殺鬼語……左扶六甲,右扶六丁,前有黃神,後有越章,神師誅伐,不避豪強。”
越章乃西周時楚王熊渠少子執疵所封之地。《史記·楚世家》載:“當週夷王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和,乃興兵伐庸、楊粵,至於鄂。熊渠曰: '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乃立其長子康為句亶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蠻之地。”越章應為南越之神,南越多鬼神,鬼象形文字里人以面蓋之為鬼,巫多通鬼。
黃神為天帝之使者,越章應為陰世之鬼神。

道教法印始見於漢代,漢以前從未發現過,這種現象表明此類印章與新興宗教勢力有關,或謂第一階段的道教法印就是新興宗教力量的產物。張角太平道和張魯五斗米道,以信仰黃帝、老子聞名,《後漢書.皇甫嵩傳》稱張角“奉事黃老道”。此中的“黃”即指黃帝,也就是國人所稱的老祖宗,但在當時宗教信仰者的心目中則是神,故謂之“黃神”。它在中國古代是一位頗具權威的神靈,戰國時期就已被人信奉。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成書於戰國晚期,其上記載一段治病咒語∶“熱者,辜曰∶拙、拙,從灶出,毋延。黃神且與言。 ”大意是∶拙、拙,從灶裡出來,不要拖延。黃神在對你說話。這是以黃神名義發出咒語。在漢人的詩賦中,黃神也是期望得見的對象。《淮南子.覽冥訓》追述夏桀無道時說,“西老折勝,黃神嘯吟”,意思是∶桀的殘暴引起神人震怒,氣的西王母折斷頭飾勝、黃神發出呼嘯。結果自然是桀的滅亡。由此可知,在漢代或此以前人的信仰中,黃神是一位與人事息息相關的大神。

漢代道教法印。印中所說的“黃神”,即指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但在當時人們的心目中,黃帝即是修道成仙的神真,故謂之“黃神”。故出現了一大批黃神越章類的法印。延及後世,道教中人仍十分重視這類法印,並用於護身辟邪,驅鬼召靈,爲諸派所重。這裏所收,前二方爲漢代印文,後一方收載甯全真《上清靈寶大法》卷二七。並曰:“《正一旨要》所載,乃以一印,總名黃神越章,而徑闊稍大,用於布氣治病之間而己。今按式經式一寸八分,周尺。依古文,用二印,乃心章緊切告祈、奏啓上帝義、不拜正章者用之。”

《抱樸子內篇․登涉》曰:“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黃神越章之印,其廣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著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則虎狼不敢近其內也。行見新虎迹,以印順印之,虎即去;以印逆印之,虎即還。帶此印以行山林,亦不畏虎狼也。不但只辟虎狼,若有山川社廟血食惡神能作福禍者,以印封泥,斷其道路,則不復能神矣。昔石頭水有大黿,常在一深潭中,人因此名此潭爲潭,此物能作鬼魅,行病於人。吳有道士戴丙者,偶視之,以越章封泥作數百封,乘舟以此封泥遍擲潭中,良久,有大徑長丈餘,浮出不敢動,乃格煞之,而病者並愈也。”

《三皇內文遺秘》曰:“太清黃神越章秘印,用雷震棗木心,於五月五日或春甲子日或夏丙午日刻之。凡受持印者,以甲子日人定時,淨室,安置印,以煎餅、柏湯、鹽鼓爲三盞,供獻,再拜上香,今日小兆臣某,上白道君皇天、太一使者。某今佩持寶印,願內無疾病,外斷諸妖,救護天人,除精卻惡,所求自然,與道合同,上香三啓,再拜奏還。”“黃神越章秘印,能制伏萬邪,乃諸妖怪、災害急難,並見國王大臣,並皆歡喜。所求遂心。常帶腰袖間,陰兵護助,不可亂傳非人,恐遭天譴。”

其印章咒曰:“黃神天章,帝庭黃神之印,攝鬼神。東鬥建節由歲星,南斗治命辟萬兵,西鬥魁 滅鬼精,北斗束精告帝庭,黃神斬鬼與氣並。中鬥大魁熒惑星,角亢治氣都會名,張星火毒除萬兵,大聖化神殺氣橫,牛曆箕斗護身形,罡武上帝壽五星,天皇使者斬邪精。太上賜臣某黃神印章,急急如律令敕。”其殺鬼咒曰:“太上老君,教我殺鬼,與我神方,上呼玉女。收攝不祥,登山石裂。佩帶印章,頭戴華蓋,足躡魁罡,左扶六甲,右衛六丁,前有黃神,後有越章。神帥殺伐,不避豪強。魁殺惡鬼,後斬夜光。何神不伏,何鬼敢當,急急如律令敕。”

《道法會元》卷一八三謂以黃神印佩于左,越章印佩於右,可護身辟邪,通真達靈。該書卷二五0亦說:“乃修真之士出入佩帶,守護其身。”“黃神、越章有二印,各有天篆背文,世人只有黃神背文,便爲越章背文,非也。二印默誦其背文,即拜章之始。諸拜章頭出陽神,帶式于中,左佩越章,右佩黃神,腰懸天部雷霆司印,頭載太一真符,懷六神印,佩天童經,指引魂魄,方可拜奏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黃神越章天帝神之印印章

---------------------

登山客山難獲救消息時有所聞,近日新聞又播送一男子逕自攀登高山,因迷途受困峭壁十餘天,以食野果、飲溪水維生,被尋獲時自覺有愧,並說下回不敢再登山了。

遠在東漢至晉代之間,人們進入山區都佩帶一枚「黃神越章」趨吉避凶,類似國人佩帶護身符一般,其來有自,請看典籍出處。

晉人葛洪在《抱朴子‧登涉篇》說:「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黃神越章之印,其廣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著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則虎狼不敢近其內也。若有山川社廟血食惡神,能作福禍者,以印封泥,斷其道路,則不復能神矣。」

內文有兩處存疑,疑點一:印廣四寸?疑點二:字有一百二十?按當今出土的印章與封泥等實物顯示,尺寸廣僅一寸,字數最多不過九字。

然而,尺寸大小與字數多寡不是重點,重點是文辭雕刻入印,古籍記載有「黃神越章」、「天帝神師」、「黃神之印」、「黃神越章天帝神之印」等道教用語,這類印章稱之為厭勝印,是道教重要法籙(道教法事)。

  古人認為佩帶此印,便能辟除不祥,進入山林時,可免虎狼惡神之禍。


道教「北極驅邪院印」考辨 作:李遠國
作者:玄都之王│2015-12-18 21:24:20│贊助:14│人氣:259
 法印是道教最重要的一種法器,它象徵著道教所信仰的三界神靈及職司的威權。近年來四川地區出土、問世了一批道教的法印,但卻因缺乏研究,未能引起學術界、道教界的關注。本文通過對「北極驅邪院印」的辯證,尋其歷史沿革、宗教意義及文化價值,以求證於學界同仁。
作者簡介:李遠國,男,1950年生。現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研究生部教授、碩士生導師。先後編著出版學術著作十餘部,主要有《四川道教史話》、《道家氣功養生學》、《中國道教氣功養生大全》、《道教與氣功:中國養生思想史》(日文版)、《道教靈寶派沿革史》、《道教法印寶藏》、《水的七德:李遠國2001年日本演講集》(日文版)。與他人合著八種著作。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國史研究》、《道教學探索》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先後發表論文百餘篇。
一、道教法印的歷史淵源與宗教功用
 法印是中華道教最重要的法器之一。它是歷代的法師們因為宗教法事活動的需要,遵照道教信仰中三清諸神的名號、鬼神司府的稱謂及重要道經的內容,模仿人間社會中古代封建帝王玉璽和官府公印而刻造的各種印章。通常以玉、石、木或金、銀、銅等質材製作鐫成,道教用以上章申表、發書遣文、召役鬼神、通聖達靈、驅邪治病、養身護體等。
 道教法印的出現頗早,早在道教教團形成之前,秦漢的方士和巫師已經將法印施用於治病、解厄、辟邪、通神、達靈等活動中,如「天帝使者」、「天帝神師」、「天帝殺鬼之印」、「天皇上帝之印」、「高皇上帝之印」、「皇天上帝制萬神章」、「天乙北辰章」、「天符地節之印」、「黃神越章之印」等印。後世稱這類印章為「方士印」,或稱「道家印」。
 至東漢道教成立,即沿襲了秦漢方士的這一傳統,創製道教的印章。史載天師道祖師張陵即鐫有「陽平治都功印」,後被張氏子孫世代沿用至今,成為道教正一派最重要的法器。在道教的古文獻中,明確指出太平道、天師道都曾使用「黃神越章之印」施法宣教。葛洪《抱朴子‧登陟篇》說:「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黃神越章之印,其廣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著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則虎狼不敢近其內也。若有山川社廟,血食惡神,能作禍福者,以印印泥,斷其道路,則不復能神矣。」其後,這種法印的印文隨其時代的變遷而有變化,且可分為「黃神」、「越章」兩印。從漢唐到宋明,黃神越章之印被道士們廣泛使用,成為延用千餘年之久的古印。這是道教沿用秦漢方士印的一個典型例子。
 凡此類印章,在道書中一般統稱為「法印」。如《金鎖流珠引》卷二六中謂法印共分三等,天仙道士得二十四印,神仙道士得十五印,考召道士得十二印,又並謂太上老君告天帝君曰:「夫大道符印給有三等道士,天仙道士號天官,主通天上三十六宮,一宮有二十四曹,故居二十四印,以判二十四曹君官司吏也。」「天仙道士行上清玉皇之印,次即元始之印,是常行用者。神仙道士行太上玉京之印,次即飛天九野之印。考召道士行太上老君印,次行三天太上之印。」可見唐時己出現了一大批法印,並有著相當嚴格的傳授使用的儀軌,從而廣泛地運用於各種宗教活動之中,正如該書中所言「以用印符引,並檄禁文書行用,又傳法籙印佩板等行用不絕,過於公中之官印行用不絕。」[1]
 至宋元之際的道教,分為金丹派與符籙派兩大門庭,其中金丹派以張紫陽的南宗和王重陽的北宗為核心,符籙派在漢唐傳統符籙派(天師道、上清派、靈寶派)的基礎上,又新分化衍生出許多新的流派,重要的有神霄派、北帝派、清微派、東華派、天心派、淨明派等,此外尚有許多分支傍流,所謂「七十二家符法」,可是道教符籙諸宗的興旺發達。
 各宗符籙派別雖其法術簡繁精粗有所不同,但多推重法印的功用與神威,如上清派、靈寶派、神霄派、清微派、北帝派、東華派、淨明派、天心派等,都有自己的法印。在宋元的道書,有著大量的關於法印的記載。如《上清靈寶大法》、《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靈寶領教濟度金書》、《靈寶六丁秘法》、《太上靈寶淨明法式印》、《靈寶玉鑒》、《鬼谷子天髓靈文》、《道法會元》、《太上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神咒經》、《上清六甲祈禱秘法》、《太上北極伏魔神咒殺鬼錄》、《太上赤文洞神三籙》、《上清北極天心正法》、《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三皇內文遺秘》、《太極祭煉內法》、《上清天樞院回車畢道正法》、《三皇內秘文》、《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太上通玄靈印經》、《秘藏通玄變化六陰洞微遁甲真經》等道經中,即載有數百種道教法印的印譜,並對法印的名稱、功能、用途、使用方法、製作材料、製作方法及來龍去脈,做了或詳或略的闡述,這就為我們研究道教法印的源流、功用及宗教、文化乃至藝術的價值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在道教看來,法印代表著三界神靈職司的威權,故行法用印,猶人間行政施行必用官印。寧全真《上清靈寶大法》卷二七曰:「印者,信也。用者封物相什,亦執政者所持信也。《漢官儀》云:王侯曰璽,列侯至中二千石曰章,其餘皆曰印,此世印也。隆古盛時,人鬼各安其所,陰陽不雜其倫,故道之用,惟見於修真練本,以至輕舉飛昇。中古以降,慢真日益,正道凋晦,邪偽交馳,上下反覆,於是出法,以救其敝,表章以達其忱,付降印篆以為信志。故用印之義,近同世格,亦道運因時損益者也。」[2]《靈寶玉鑒》卷一亦曰:「法之為言正也,正其邪也。亦猶德禮之有政刑,以道之齊之也。故章表奏申關牒符檄,又必假天府之印,以示信也。印則各有師傳者,欲天地神祇人鬼知所行之法,有所受之也。道法之分門別派,不知幾也。獨靈寶為萬法之樞,其為印也,無施而不可也。如上章一事,在靈寶法中雖有通章印,然其印文本是三天合同契卷,專為升度亡魂。不知原於何代宗師,乃於印文中除去召魂升天真子佩法八字,遂用為通章之印,故祖師紫極田真君辯之詳矣。不若只用靈寶印,為無可瑕疵也。」[3]可見法印不僅代表著神真的威嚴與神聖,亦是各個道派傳授有緒的信物。
二、北極驅邪院印的沿革
 北極驅邪院印是一枚具有相當代表性的法印。近年來,四川陸續發現了一批與此相關的法印。如蒲江縣天華鄉出土的一枚銅印,即陽刻九疊篆書「北極驅邪院印」[4]。甚至在阿壩茂縣羌族自治縣亦發現了了三枚被羌族巫師們所使用的道教法印,分別為陽刻九疊篆書的「雷霆都司北極驅邪院」印、「佛法僧寶雷霆都司北極驅邪院」印,以及一枚道教雲篆體的真武「雷神印」。
 這裡所展示的三方印,系私人收藏。銅質,皆為明代作品。其一為立把片鈕,印面方形,逕5.5公分,高4公分。其二立把片鈕,印面方形,逕5.3公分,高5公分。其三亦立把片鈕,印面方形,逕5.5公分,高4.2公分。這些法印多為明清所造,但其淵源可追溯至唐宋之際,且與道教北帝派、天心派在四川的傳播緊密相聯。
 北極驅邪院之名稱及印,首見於《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該書為北宋道士元妙宗編著,書前有政和六年(1116年)序,自言曾訪道三十餘年,後應徽宗詔赴京校注道經,「因得竅覽經籙殆至周遍,神章寶篆靡所不有」,故將所得秘法符印、步綱躡斗諸術,編成十卷以進上。所謂「北極」,是指「天之中極,萬象之所會」,乃紫微大帝之治所。此書卷二收有二種北極驅邪院印印式,一為九疊篆,一為天書雲篆。並有《祭造法印式》講述其傳承及使用法:「昔先師所受真人北極驅邪院並都天大法主印二面,可以雷震棗木,用六丁六甲日至誠焚香,齋戒潔淨,命匠開之。……各方一寸八分,以金玉為之,雷震棗木亦得。召六丁六甲使者,結界守護。置訖以朱紅付印面,先聞奏上天,次申東嶽及關合屬去處照會,方得使用。」[5]
 這裡所說的「先師」、「真人」,是指譚紫霄、張陵。譚紫霄為五代高道,福建泉州人,幼即出家為道士。《南唐列傳》曰:「初有陳守元者,亦道士。嘗鋤地得木札數十貯銅盎中,皆張道陵符篆,朱墨如新藏,去而不能用,以授紫霄,紫霄盡能通之。遂自言得道陵天心正法,竅鬼魅治產病多效。閩王孟昶尊重之,號金門羽客正一先生。閩亡遁居廬山棲隱洞,學者百餘人。後主聞其名,召見賜官,皆辭不受。俄而疾卒,年百餘歲。今言天心正法者,皆祖於紫霄。」[6]
 天心正法為譚紫霄始創,但依托於張陵,故自謂張陵傳其符訣法印,並崇張陵為北極驅邪院使。其曰:「驅邪院使張天師,披白魚髯服,交泰冠,足躡朱履,左手持都天大法主印,右手仗三昧火鈴北斗神劍。」「如三天正一真人服飾。」[7]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三載,譚紫霄卒於北宋開寶六年(973年),享年一百五十。弟子百餘人,唯饒洞天得其真傳,並訂定《上清骨髓靈文鬼律》,內亦收有一枚北極驅邪院印式。其注文曰:「臣洞天普受真人指示,得天篆驅邪院並都天大法主星印二面,謄本訖埋於故地。遂以印式契對今世間所用,大尺寸八分,即小尺二寸一分,黍尺二寸四分,皆同也。其分寸上天法式數度所表,使鬼神不測於毫髮之內,故標於此,為法定制。」[8]
 據饒洞天五傳弟子鄧有功言,饒洞天宏揚譚紫霄之天心正法於世,故道門號其為「正法功臣日值元君北極驅邪院使。升天時以法傳弟子朱監觀名仲素,仲素以傳游道首,道首次傳通直郎鄒賁,鄒賁傳臣本師符法,師名天信,至臣有功傳於今。」[9]其時己至北宋末年。鄧有功遂據師傳,整理重編天心正法,刊《上清骨髓靈文鬼律》、《上清天心正法》傳世。故其《上清天心正法》中亦收有二枚北極驅邪院印,並謂「北極紫微大帝乘紫雲,帶領天蓬以下三十六員大將軍,勇猛作法。」[10]
 此外,有北宋道士董大仙傳北帝、天蓬大法於巴蜀地區。《道法會元》卷一五六《上清天蓬伏魔大法》曰:「昔上清紫微宮北極尊帝都天大元帥天蓬真君,降傳秘密之法,務拯群生,蠲除疾苦,垂微妙之訣,以付修真之士。我上清董大仙於蜀城西明山修行上道,忽獨遇元帥授文字三冊。上則訣目符竅,中則罡斗咒訣,下則役使鬼神行持之法。真人得之,下居府城,功行二十餘年,終於西明山持尺乘白鶴白日仙去。秘法藏於山間,後人相傳焉。嗣行此法者,繫上清北極天蓬門下正法驅邪院破邪真人。」[11]書中不僅收有一枚北極驅邪院印,並詳細講述了製作法印、祭印、行印等儀軌,以及元帥帝鍾、天蓬神尺等法器的制做及使用方法。又《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四三、《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卷二五中各收一枚印式,《大成金書》還簡略的介紹了此印的使用:「建北帝齋,以代靈寶大法司印,及行雷法,一應文移通用。」
 從以上所述可知,北極驅邪院印在宋明道書中已收有九枚,且印文各殊,這即說明了當時對紫微大帝的崇拜相當盛行,也顯示了不同地區、不同道派的道士們都十分重視北極驅邪院印的神聖功用。
三、北極驅邪院印與天書雲篆
 考北極驅邪院印印式,一般或為九疊篆書,或為天書雲篆。所謂「九疊篆」,又稱為「上方大篆」。疊是指印文筆畫屈曲盤回,九為數之終,則言疊數之多。隋唐以來,因官印頗大,多用其體,並把印文折疊佈局得平滿均勻。清陳澧《摹印述》曰:「昔人謂唐時皆九疊文,其實不盡然,厲萬榭嘗辯之矣。九疊文甚俗,然實出於繆篆填滿之法,但加甚耳。」傳世唐宋元官印一般為五至七疊,明清則以九疊居多。沙孟海《印學概論》曰:「九疊文不盡九疊,如勾當公事印用七疊,承受差委印僅六疊,都統之印、萬戶之印乃有十疊,又如行軍都統之印等,則疊數不等。名曰九疊者,以九為數之終,言其多也。疊數多寡之故,大抵因印文多寡而為增損,或因時代不同,而所鑄各殊;或如三代尚數,各有定儀。明九疊篆印,取干元用九之義。」
 所謂「天書雲篆」,亦稱「真篆」。因道教法印在形式上雖與人間官府之官印類同,但其功用卻是人神交通之憑信。故多強調其印文不當用人們熟知的「凡篆」,而是道教秘傳的「真篆」。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卷十曰:「其文則天章雲篆也。」[12]這裡所說的「天章雲篆」,亦名「八龍雲篆」、「飛天之書」,其形體如天之流雲,故名「天章」、「雲篆」。《道藏》中收有許多「雲篆」,如《雲篆度人經》,全經皆以「雲篆」書寫。道教認為,這類文字為天界人間所有文字之根本,故又謂之為「本文」。道教經典分為十二部,其中第一即為「本文」。《道教義樞》卷二曰:「第一本文者,三元八會之書,長行源起之例是也。」所謂「本」者,始也,根也。是經教之始,文字之根,萬法千章的基礎,詮理解奧的關鍵,「既能分判兩儀,又能分別法相;既辯析萬事,又能表詮至理也。」故名之為本文。[13]
 本文的起源最早,它依天象而成。所謂「三元八會」,三元,即指元始之玄、元、始三氣;五德,指天地之少陰、太陰、少陽、太陽及陰陽之和合;三元、五德和合,叫做八會。《洞玄靈寶玄門大義》曰:「古今變文,凡有六種。一者陰陽初分,有三元五德八會之炁,以成飛天之書,後撰為八龍雲篆明光之章。陸先生解三才謂之三元,三元既立,五行咸具,以五行為位,三五合和,謂之八會,為眾書之原。又有八龍雲篆明光之章,自然飛玄之炁,結空成文,字方一丈,肇於未天之內,生立一切也。……三元者,一曰混洞太無元高上玉虛之炁,二曰赤混太無元無上紫虛之炁,三曰冥寂玄通元無上清虛之炁。五德者,所本有三,即陰、陽、和,陰有少陰、太陰,陽有少陽、太陽,就和中之和,五德也。篆者,撰集;雲書,謂之雲篆。此即三元八會之文,八龍雲篆之章,皆是天書。」[14]《靈寶玉鑒》卷十六亦曰:混沌藏真機,陰陽始分判,「三炁開光,聚炁成文,凝雲作篆,五文開廓,八角垂芒,以立三才,以治人道,或以為河洛之書,或倬彼雲漢之象,世之所謂真文靈書者是也。然其大者,以之判天地,以之運陰陽,山川之流峙,人物之生成,亦真文玉字應運流光之妙也。」[15]
 天書雲篆顯現空中,變化莫測,乃人文之本。其後又有真聖,將天書演為六十四種文書。陶弘景《真誥》卷一曰:「造文之既肇矣,乃是五色初萌,文章書定之時,秀人民之交,別陰陽之分,則有三元八會群方飛天之書,又有八龍雲篆明光之章也。其後逮二皇之世,演八會之文為龍鳳之章,拘省雲篆之跡,以為順形梵書,分破二道,壤真從易,配別本支,乃為六十四種之書也。遂播之於三十六天、十方上下也,各各取其篇類,異而用之。音典雖均,蔚跡隔異矣。校而論之,八會之書,是書之至真,建文章之祖也。雲篆明光,是其根宗所起,有書而始也。今三元八會之書,皇上太極高真清仙之所用也。雲篆明光之章,今所見神靈符書之字是也。」[16]於是,神真秘傳、世人難曉的天書,便演變成為六十四種文字,其中即有雲篆神符,亦有俗文世書,所謂「分破二道」,即指符籙與俗文從此分途發展,前者仍用於道門修真通靈,後者則用於世人交際往來。
 在道教看來,天書雲篆皆是元始天尊、太上道君等聖真傳與人間的神諭真信,千形百態的各種符籙即是三界神真的信物,亦是天地造化的載體。《洞玄靈寶玄門大義》說:「神符者,即龍章鳳篆之文,靈跡符書之字是也。神以不測為義,符以符契為名,謂此靈跡,神用無方,利益眾生,信如符契。」[17]正因為如此,故道士在製作法印時,往往強調其印文用天書雲篆,以此顯示法印所具有的神聖性。
 不僅如此,道教的法印往往還加入一些抽像的符號或神像,以強化其役使三界鬼神之靈力。如前文三方印中的其一、其二印文中皆有北斗七星圖,以顯示此印乃北極紫微大帝所掌,且圖案各異,玄虛奇妙。其三則有南、北二斗星圖,左側七星為北斗,右側六星為南斗,顯得更為詭異。又如在巴蜀出土的一枚「雷霆都司北極驅邪」印,銅質。直把,鈕有孔。總高3公分,印面方形,逕7公分。印文上部為聯機的三星,當為道教崇拜的三台星。左側為「雷都霆師」,右側為「北極驅邪」,中部有「雷神」,雷神頭上有一「王」字,足下踏一「正」字,有象徵雷氣和雷的帶環的圓圈環繞。同類法印貴州省博物館收藏有兩枚,印文稍異,且「師」作「司」,「正」作「罡」。「雷霆都司」、「北極驅邪」本為兩枚法印,此印合而為一。亦系紫微大帝所掌。《道法會元》卷五六曰:「雷霆都司,乃北帝專司之所,列官分積,佐玉機之政。凡世間水潦旱魃,悉請玉樞院稟聽施行。至於雷霆斧鉞,慶賞刑罰,有條不紊,悉有司存,天心有雷,但不專耳。」[18]《道法會元》卷一二三曰:「元始上帝付授三洞飛仙、五嶽丈人,其符璽皆玉為之。黃帝得之,佩印登天。雷公、風後二君得之,相續仙去。許都仙得之,同吳猛、丁義統領邵陽雷公。」[19]
四、北極驅邪院印與唐宋道派
 北極驅邪院印的出現,尚可追溯至唐代,並與道教之洞淵派、北帝派之興盛與傳播緊密相聯。道教洞淵派起源於晉未金壇道士王纂,入唐而盛極一時,韋善俊、葉法善、尹愔等,皆為洞淵派高道。洞淵派道士受洞淵三昧法籙,其法上辟飛天之魔,中治五氣,下絕萬妖。該派推重北帝、天蓬之神威,以擅降魔咒鬼之術名重於世。
 據杜光庭《太上洞淵神咒經》序載:「西晉之末,中原亂罹,饑饉既臻,瘟癘乃作。金壇馬跡山道士王纂,常以陰功濟物,仁逮蠢類。值時有毒瘴,殞斃者多,閭裡凋荒,死亡枕席。纂於靜室飛章告天,三夕之中,繼之以泣。」於是感動太上道君,「以《神咒化經》復授於子,按而行之,以拯護萬民也。即令侍童披九光之韞,以經及三五大齋之訣,授之於纂。曰:勉而行之,陰功克充,仙階可翼也。」王纂「遂按經品齋科,行於江表,生民康乂,疫毒消弭,自晉及今,蒙其福者,不可勝紀。」[20]今《道藏》中所收《太上洞淵神咒經》二十卷,前十卷即王纂假托太上道君降授之作,後十卷為中晚唐洞淵派道士增補,由之可見該派思想發展之脈胳。
 初唐高宗、武則天時,有道士韋善俊習洞淵道法。《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六曰:「年十三歲,長齋,誦《道德》、《度人》、《西升》、《升玄》等經,人有所惠,悉為賑救之用。及壯,諧嵩陽觀事黃元賾,參佩道法。又從臨汝洞元觀道士韓元最,復授秘要。」[21]年百歲而仙逝。其後葉法善繼其洞淵道統,並光大之。
 據《唐鴻臚卿越國公靈虛見素真人傳》載:葉法善(616—720年)生即靈異,好古學文,十二學禮樂,研究《周易》,耽味老莊,河洛圖緯,悉皆詳覽,志願修道,棲遲林泉。先後隱遁於卯山、白馬山、括蒼山、天台山、四明山、金華山、天柱山、天目山、勾曲山、衡山、霍山、赤城山、羅浮山等處,「凡名山勝地,自江漢之南,無不經歷」。曾師事豫章萬法師,求煉丹辟榖、導引胎息之法。又入西蜀,「於青城趙元陽受遁甲步玄之術。嵩高韋善俊,傳八史雲蹻之道。後入蒙山,訪求隱術。」因其精潔修持,漸顯靈應,遂感三神人授以道要秘法。謂其本系「太微紫微左宮仙翁」,偶因失職,謫於人間,宜建立功,濟人佐國,「更修功累德,行滿之日,當復汝仙位。今汝行三五盟威正一之法,誅斬魑魅妖魔,救護群品,惠施貧乏,代天行理,但以陰德為先,不必別有貢告。」並授以神劍、法印、靈符、罡訣及內外丹道。從此道法大顯,降滅妖凶,非所不驗。高宗時應詔,多留內庭,問以道法,窮盡源奧,誅狐除祟,屢顯靈異。「帝及皇后諸王公主朝士以下,親受道法,百官子弟、京城及諸州道士,從真人受經法者,前後計數千餘人。王公佈施塞道盈衢,隨其所得,捨入觀宇,修飾尊像及救困窮。每日炊米十餘碩,以供貧病來者,悉無選擇。真人常懷直諫匡保社稷之心。高宗欲登封告成,駕幸中嶽,忽疫疾流行,扈從者多病死。奉敕命令治,真人一誦咒訣,疫癘消殄,垂死者並皆得更生。」其祈晴禱雨,運雷呼風,驅龍攝魅,事跡靈顯。武則天時征至中都,令其於諸名山投奠龍壁。中宗復位,武三思尚秉國權,法善以頻察妖祥,保護中宗、相王及玄宗。迨後平定韋後,立相王睿宗,玄宗承祚繼統,法善應召入京,佐佑聖主,凡吉凶動靜,必預奏聞,寵信有加。開元八年(720年)五月,真人已年一百零七歲,於西京景龍觀中羽化,「京城之人鹹見院中有青煙直上,與天相接,終日不滅。」「葬後一年,棺槨自開,但見衣冠劍舄,始知真人不死,實輕舉耳。帝緬想仙風,眷慕不已,於觀立碑,寵以宸翰,及命太子題額。」[22]有弟子百餘人,惟尹愔、盧齊物、司馬仲容為入室。
 此外,屬於洞淵派的高道尚有黃元賾、韓元最、劉玄元、范仙舟、何子玉、豐去奢等。北宋元妙宗亦承道法,在《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中所收《上清隱書骨髓靈文》三卷,即為葉氏所傳。內曰:「《骨髓靈文》,唐葉法善天師所傳,出自漢正一天師之遺法也。功驗神奇,莫可擬測。舊以九符常用傳授,其餘隱秘,莫不聞見。臣昔於九符之外,復得十符,謹續本文之次,別成中卷,稍闡元綱,以廣妙用也。其餘條律,自如舊本,載之於後雲耳。」[23]
 道教北帝派為中唐道士鄧紫陽開創。因其最崇拜北極紫微大帝(北帝),傳授「北帝籙」等經籙,以擅長治制「酆都」六天鬼神、辟邪禳禍之事而稱著,故後世稱之為「北帝派」,或「酆嶽派」。
 據史籍記載,始祖鄧紫陽,名思權,亦名思璞。唐李邕《唐東京福唐觀鄧天師碣》謂鄧氏乃江西臨川人,為南陽之望族。數代宗祖,「皆秉哲衣德,參寥洞元,代有人矣。且源派分流,達於江海之內。父子傳氣,合於天地之初。尊師幼入廬山,中移恆嶽,吸沆瀣,漱清冷,精魄冥於太虛,耳目靜於穹谷,身枯木,心死灰,固不如也。開元二十三載(735年)皇上下明詔求方士,聞本郡,別行李行偉以尊師應辟焉。帝請問所習,雅重其言。常齋太一宮,集元元教,慮失諸野,思得其人,臨遣尊師,俾巡江南六十郡,冥搜元覽,欲以張皇大道,開覺下人。明年春二月甲子,覆命稱旨意,敕度為道士,名曰紫陽。仍賜紫羅法衣一副,絹一百匹,配東京福唐觀,兼本郡龍興觀以寵之。議者以尊師心奉於道,身事於君,名師於鄉,德揚於國,莫之比也。」其後多次應詔,入宮訪以道妙,並奉詔於諸名山建醮禱福,「詣中嶽、王屋、函谷、宗聖及諸名山,修功德。其所至也,神兵降於壇上,慶雲集於山下,元鷂徘徊於霄漢,丹芝郁馥於原野。」[24]開元二十七年(739年)仙逝於西京太元觀。
 麻姑山位於江西南城縣境內,為漢代仙人王方平、麻姑修道之地。據唐顏真卿《麻姑山仙壇記》曰:「頂有古壇,相傳於麻姑於此得道。……源口有神,祈雨輒應。開元中道士鄧紫陽於此習道,蒙召入大同殿修功德。」[25]宋陳葆光《三洞群仙錄》卷四亦曰:「鄧紫陽入麻姑山,日夜誦天蓬神咒,感金甲神人與語曰:吾是北方天使者,緣子念誦靈文,帝君已置子之功矣,遂令降墨篆神符真文。上有神仙之術,中有役使鬼神,下有救療疾病。子宜秘之,後當為王者師。次日果於石室中得其真形符篆,行持有驗。」[26]《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二曰:「初隱麻姑壇之西北。後因省親,路獲神劍,佩之。性頗剛毅,自負濟世之材,每憩溪壑之間,誦天蓬咒不輟,遂感北帝,遺神人授以劍法。遠訪南嶽朱陵,謁青玉、光天二壇,禮鄧真人(東晉道士鄧郁之),夢有所感。唐明皇開元中蒙召入大同殿,建醮胡藩,封為天師。」[27]
鄧紫陽道法精深,並以北帝道法、神授劍術名聞當時。世傳他「嘗用下元術,使神卒朱兵討西戎之犯境,若雷霆變化,犬戎大敗,時稱為神人。」[28]故在唐時,南嶽已建北帝院,專祭北帝諸神。《南嶽小錄》說:「北帝院,在嶽觀東北,去觀三里。」[29]《南嶽總勝集》說:「北帝院,在銓德觀後半里,修竹長松,前後茂密。梁天監末,女冠徐練師居之,修行而得道。」[30]此北帝院當是北帝派最早的專祠。
 鄧紫陽之後,承其法脈的為其侄子鄧德誠,弟子著名者有譚仙巖、史玄洞、左通玄、鄒郁華等。唐顏真卿《麻姑山仙壇記》曰:「紫陽侄男曰德誠,繼修香火。弟子譚仙巖法錄尊嚴,而史玄洞、左通玄、鄒郁華皆清虛服道。」唐鄭畋亦說,鄧德成從小便隨紫陽學道,出入內禁,「玄宗奇其穎悟,曰:斯子必為教主。因以巾簡授之,使居華封觀。其交神通靈,除害利人之事,備于先生所撰《家紀》。」
 德成之子鄧延康,又承其家法。唐德宗貞元初年(785)即隨其父「於會稽,受三洞筆錄。尋復麻姑山,葆神茹氣,澹然與天倪元合。三景五牙、二星八道之秘,雲章龍篆齋元醮會之法,神悟靈契,悉臻宗極。屢為廉使郡守請敬師受,排邪救旱,顯應非一。」敬宗寶歷(825—827年)中,「舊相元公制置江夫人有疾,忽夢神人云:何不求麻姑仙師?元公遽命使禱請,既至而疾果愈。夫人稽首奉錄,俱為門人。復以明威上清之道,授鄒平公主於廣陵,涼公逢吉於夷門,自是藩服大臣,爭次迓勞。太和八年(834年)秋,又召至闕下,嘉其道德,籍隸太清宮。……開成初(836年),鴻臚少卿屈突謙妻李氏魅狐得孕,厥害濱死,先生以神篆針砭,即服而誕,則妖雛數首皆斃矣。」得朝野宦民擁載,紛投其門下,「神都威儀與名德道士半出於門人,法教之盛,近未有也。昭肅皇帝(按即唐武宗)幸興唐觀,訪先生修真之道,宸旨嘉豫,錫以紫服。後帝受籙於南嶽廣成師,請先生為監度。上(按即唐宣宗)嗣位,爾時於內殿訪其元旨,第以《道德》、《黃庭》、《西升》經旨應對,若丹砂硫黃之事,置而不論。居常惟食元氣,微飲旨酒,熊經鳥伸而已。」大中十三年(859年),逝世於興唐觀,享年八十六。其子有三,「長曰道牙,棄舒州太湖丞,授三洞經籙;次曰道石,試協律郎,假職閩越;次曰道苗,襲經符,奉齋戒,以法教之系,駐於龍興。」[31]又將鄧氏北帝派嗣傳於後世。
 據五代徐鍇《茅山道門威儀鄧先生碑》載,紫陽後人鄧啟霞,「性理和敬,神識宏遠」。鹹通元年(860年)始詣茅山太平觀拜柏道泉為師,六年後披度為道士。「十二年(871年)詣龍虎山十九代天師,參授都功正一法籙。干符三年(876年)詣本觀三洞法師何先生元通,進授中盟上清法籙。」「太和四年(932年)歲在壬辰,解化於山門。君所傳經籙,昭顯於時。」[32]鄧啟霞享年八十五,他將上清、正一及北帝派融合為一,並為習道者普遍接受。
 概而言之,從紫陽肇開北帝一派,歷經德成、延康、道牙、道苗、啟霞數代,再加眾多弟子譚仙巖、史玄洞、左通玄、鄒郁華、何元通、王棲霞、黃洞元、瞿童等人的推衍,並得於唐代皇室如玄宗、德宗、憲宗、武宗、宣宗、懿宗的大力支持,北帝大法便很快在江西、江蘇、浙江、河南、陝西、四川等地區傳播,並修建了一批北帝、四聖專祠。
 如成都玉局治中專設北帝院,「雲是天曹庫,收貯玉局化所奏錢。」[33]蜀州唐興縣大通觀,「有紫微閣,是開元中道士蔡守沖以敕賜匹帛所造。」[34]襄州「舊有北帝堂,歲久蕪毀」,後楚王趙匡凝鎮襄州,得北帝靈驗而重加修飾。[35]這樣一來,修習北帝道法成為當時道門的一種風氣。如孫元會遇道士教誦天蓬咒,爾後堅持不懈,後臨難之時,「忽然照一見空中,天蓬大將軍與部眾等,護衛己身,於茲脫難。」成都雙流縣道士王道珂,「行坐常誦天蓬咒」,為民辟邪誅妖,屢見靈異,是知「天蓬將軍是北帝上將,制伏一切鬼神。」[36]泗州人曹載之,於僖宗時遇蘇門道士劉大觀,授以天蓬神咒,勤而持誦,獲正心脫禍之果。有仙官告之曰:「太帝是北斗之中紫微上宮玄卿太帝君也,上理斗極,下統酆都,陰境帝君乃太帝之所部,天蓬上將即太帝之元帥也。」成都人范希越,「得北帝修奉之術,雕天蓬印以行之,祭醮嚴潔,逾於常法。」[37]
 其後,五代杜光庭於天祜三年(906年)在四川酆都道觀,得北帝派道書《黑律》。所謂「黑律」,是指北帝所傳文籍皆為黑色。「北帝統率神將吏兵,演大魔黑律,行酆都九泉號令符,糾察三界鬼神印。降伏魔群,驅蕩妖氛,救護黎庶。」「紫微北極玉虛大帝,上統諸星,中御萬法,下治酆都,乃諸天星宿之主也,北極驅邪院是其正掌也。」所謂「正掌」,即是說紫微大帝為北極驅邪院的主神。他主掌該院,考召三界鬼神,「居紫微垣中,為萬象宗師,眾星所拱,為萬法金仙之帝主,上朝金闕,下領酆都。」[38]此《黑律》又經宋代廬養浩、徐必大、鄭知微等註釋,編成《黑律收攝邪巫法》、《黑律靈書》、《黑律儀格》,收入《道法會元》之中。
 北宋天師張繼先亦習北帝道法,並傳地祗法於世。《道法會元》卷二五三說:「地祗一司之法,實起教於虛靖天師。」「地祗法諸符,如丙丁生鬼符、急捉符、治病符,皆是虛靖天師所傳。」所謂「地祗」,即北帝摩下地祗上將溫太保。張氏後以其法傳王宗敬,宗敬傳吳道顯,道顯弟子五百餘人,其後柳伯奇、鍾明相繼而為宗師,並衍變為眾多法門,「有蘇道濟派,溫州正派,李蓬頭派,過曜卿派,玄靈續派,如此等類,數之不盡,千蹊萬徑,源析支分。」[39]此外,南宋劉玉即習地祗之法,又師廬養浩、徐必大、盛宮椿、李守道、呂希真等修北帝黑律法訣,同時又得神霄派金火天丁大法,「悉有靈著」,名震當世。又有蜀人廖守真,傳北帝天心地司大法於世。後以此法相繼傳予蕭安國、彭元泰、史白雲、費文亨、陳一中,陳氏為元代延祜時人,說明該系一直傳至元代。
 需要說明的是,鄧紫陽的北帝派與葉法善的洞淵派,皆系漢晉正一派的衍化。故在元妙宗的手中,是將鄧、葉的著述合編於《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中。如「天蓬馘邪真法」、「天蓬救治法」、「天蓬三十六將符口訣」等,皆為鄧紫陽所傳。內曰:「大唐時麻姑山中有一人,姓鄧名紫陽,焚修道典,於此山中,修酆都之術。在此山洞之中,五載矣。」遂得北天六丁使者降賜上帝黑篆神符「天蓬三十六符。」[40]因此,明天師張宇初稱葉法善一支為北帝酆嶽派,並將它與靈寶、神霄、清微三宗並列,稱為道門四輔,說:「清微、靈寶、神霄、酆嶽者,洞輔之品,經籙是也。……酆嶽則朱熙民、鄭知微、廬養浩、葉法善,倡其宗者,左、鄭、潘、李,而派益衍矣。」[41]如此眾多高道的推衍,促使北帝派道法興盛於唐宋時期。
 概而言之,法印為道教最重要的法器之一。它象徵包容宇宙萬物的道統,載付著三界神真的權威。北極驅邪院印的廣泛運用,說明宋元以來北帝派在各地盛行一時的歷史情況,並告訴我們其時對紫微大帝(即北帝)的信仰亦達到高峰。它不僅在漢族生活的地區傳播,而且受到了西南、東南地區許多少數民族如苗族、羌族、布依族、瑤族、壯族的崇拜。這就是今天在四川、貴州等地區出土發現了許多有關北極驅邪院的法印,且有苗族、羌族巫師所使用者的內在原因與歷史背景。
註釋:
[1]見《道藏》第20冊第477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本文所用皆為此版本。
[2]見《道藏》第30冊第900頁。
[3]見《道藏》第10冊第142頁。
[4]見龍騰《蒲江道教北極驅邪院印考》,《四川文物》1995年5期。
[5]見《道藏》第32冊第61頁。
[6]見《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三引,《道藏》第5冊第348頁。
[7]見《道藏》第32冊第58、56頁。
[8]見《道藏》第6冊第917頁。
[9]見《道藏》第10冊第607頁。
[10]見《道藏》第10冊第611頁。
[11]見《道藏》第31冊第400頁。
[12]見《道藏》第31冊第400頁。
[13]見《道藏》第24冊第816頁。
[14]見《道藏》第24冊第736頁。
[15]見《道藏》第10冊第258頁。
[16]見《道藏》第20冊第493頁。
[17]見《道藏》第24冊第734頁。
[18]見《道藏》第29冊第136頁。
[19]見《道藏》第29冊第594頁。
[20]見《道藏》第6冊第1頁。
[21]見《道藏》第5冊第305頁。
[22]見《道藏》第18冊第79頁。
[23]見《道藏》第32冊第57頁。
[24]見陳垣《道家金石略》第125頁,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25]見陳垣《道家金石略》第155頁。
[26]見《道藏》第32冊第259頁。
[27]見《道藏》第5冊第284頁。
[28]見唐鄭畋《唐故上都龍興觀三洞經籙賜紫法師鄧先生墓誌鉻》,《全唐文》卷七六七。
[29]見《道藏》第6冊第864頁。
[30]見《道藏》第11冊第115頁。
[31]見唐鄭畋《唐故上都龍興觀三洞經籙賜紫法師鄧先生墓誌鉻》。
[32]見《全唐文》卷八百八十八。
[33]見杜光庭《道教靈驗記》卷十五,《道藏》第10冊第852頁。
[34]見《道教靈驗記》卷二,《道藏》第10冊第804頁。
[35]見《道教靈驗記》卷九,《道藏》第10冊第833頁。
[36]見《道教靈驗記》卷十,《道藏》第10冊第834頁。
[37]見《道教靈驗記》卷十三,《道藏》第10冊第842、847頁。
[38]見《道藏》第30冊第624、625頁。
[39]見《道藏》第30冊第557頁。
[40]見《道藏》第32冊第71頁。
[41]見張宇初《峴泉集》卷一,《道藏》第33冊第187頁。


 

-------------------

漢代道教法印的施用
  前面已說這些道教法印始見於漢代,漢以前從未發現過,這種現象表明此類印章與新興宗教勢力有關,或謂第一階段的道教法印就是新興宗教力量的產物。其數量雖不是很大,僅五十餘方,但相對於古物傳世萬不及一的情況來說,其代表的應該是當時社會的一股力量較為龐大的新興宗教勢力。從文獻記載來看,與其相應的就是前述三大教團及其前身,《典略》所稱“妖賊大起”,是對這一新興宗教力量的貶稱和概括。駱曜的實力情況如何,史無記載,僅知其在陝西長安周圍地區活動。張角一支則發展迅速,成為當時中國腹部地區最有影響的宗教勢力。《後漢書.皇甫嵩傳》云:
  初,鉅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畜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咒說以療病,病者頗癒,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於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十餘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楊、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號也。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師,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1
  十餘年間,徒眾就發展到數十萬,且以“三十六方”的形式構成一套組織系統,足明其力量之強。漢中五斗米道一支,是由張道陵創立的,道書載其初曾置二十四治管理道務,後又立四治,合為二十八治,以應天上廿八宿。嗣師張衡繼有所立,稱八品配治。到系師張魯時,又置八品遊治。不僅如此,因張魯道門力量大增,朝廷不得不承認其對地方的領導權,封魯為“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竟成為雄據一方的地方政權代表。《三國誌.張魯傳》云:
  魯遂據漢中,以鬼道教民,自號師君,其來學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號“祭酒”,各領部眾,多者為治頭大祭酒。皆教以誠信不欺詐,有病自首其過,大都與黃巾相似。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又置義米肉,懸於義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過多,鬼道輒病之。犯法者三原然後乃行刑。不置長吏,皆以祭酒為治,民夷便樂之。#2
  與道教從小到大的歷史相對應,前述五十餘方法印正產生在該段期間內,而且與早期道教團體的信仰十分一致。
  例如黃神越章類印章。眾所周知張角太平道和張魯五斗米道,以信仰黃帝、老子聞名,故《後漢書.皇甫嵩傳》稱張角“奉事黃老道”。此中的“黃”即指黃帝,也就是國人所稱的老祖宗,但在當時宗教信仰者的心目中則是神,故謂之“黃神”。它在中國古代是一位頗具權威的神靈,戰國時期就已被人信奉。例如,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成書於戰國晚期,其上記載一段治病咒語:“熱者,辜曰:肸拙、肸拙,從灶出,毋延。黃神且與言。#3”大意是:肸拙、肸拙,從灶裡出來,不要拖延。黃神在對你說話。這是以黃神名義發出咒語。在漢人的詩賦中,黃神也是期望得見的對象。班固《幽通之賦》云:“魂𧄦𧄦與神交兮,精誠發於宵寐,夢登山而向眺兮,覿幽人之髣𤨒,攬葛藟而授余兮,眷峻谷曰勿墜,昒昕寤而仰思兮,心蒙蒙猶未察,黃神邈而靡質兮,儀遺讖以臆對。”#4作者夢見自已的靈魂在幽境中與黃神對話。《淮南子.覽冥訓》追述夏桀無道時說,“西老折勝,黃神嘯吟”#5。意思是:桀的殘暴引起神人震怒,氣的西王母折斷頭飾勝、黃神發出呼嘯。結果自然是桀的滅亡。由此可知,在漢代或此以前人的信仰中,黃神是一位與人事息息相關的大神。
  史書也曾記載過太平道的具體尚黃思想和意識,其稱:“黃巾為賊久,數乘勝……賊乃移書太祖曰:昔在濟南,毀壞神壇,其道乃與中黃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漢行已盡,黃家當立。天之大運,非君才力所能存也”#6。在這裡,起義的太平道以信仰“中黃太乙”自居,並把曹操在濟南的一些作法引為同道,力圖用此化解曹軍的攻擊。而所謂“中黃”,即指五方五色之中央黃色,也就是黃神或黃帝中宮之位色。早期道教非常重視這一觀念,晉《抱朴子,遐覽》載百餘部古道經目錄,其中《中黃經》兩部、《黃老仙仙錄》一部#7。同樣,道書也記載著以“中黃”或“黃神”命名的法印。如《太平御覽》卷六七六《道部》十八引道經《太上八素真經》云:“太上吉日,即印以三元之章,又印以太玄之章,又印以高皇之章,又印以中黃之章”#8。同書引《五帝內真經》又載“封靈制魔之章、黃神中皇之章”#9。《抱朴子.遐覽》也談到為道者入山可以使用“中黃華蓋印文”#10。由此可知,中黃印或黃神印為道教法印是沒有多大疑問的。
  在一些有關道教的古文獻記載中,又有資料明確指說太平道或五斗米道都曾使用“黃神越章”之印施法。如北周沙門釋道安《二教論.服法非老第九》曾激烈抨擊南北三張教團,聲稱“自下各引張氏數條”,強調“斯皆三張之鬼法”,其第十一條為“或輕作凶佞。造黃神越章,用持殺鬼。又造赤章,用持殺人#11。”在前列黃神類印章中,有十方印文為“黃神越章”,而六方混合類型法印亦有此字樣,並且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一方“黃神越章”背文,恰有一句是“殺鬼之印”,與上舉釋道安《二教論》所載完全吻合,足證明這些“黃神越章”印,當為早期道教施法之印。匪夷所思的是,東漢社會存在許多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團體或組織,太平道以張角、張寶、張梁兄弟三人為領導核心,即是這種血親意識的表現,按此分析張氏族親也當有不少人加入太平道,在前列黃神類印章裡,有兩方印的背文刻有“張福”、“張鬼”,顯見係兩人姓名,這會不會是參加太平道的北三張族人使用的法印呢?耐人尋味。
  這種法印印文在晉代時已有變化,印文增加,且可分為兩印,但仍以“黃神越章”為名,在道士施法時使用。晉代名道士葛洪在《抱朴子.登涉》中說:
  古之入山者皆佩黃神越章之印,其廣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著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則虎狼不敢近其內也。行見新虎跡,以印順印之,虎即去;以印逆印之,虎即還;帶此印以行山林,亦不畏虎狼也。不但只辟虎狼,若有山川社廟血食惡神能作福禍者,以印封泥,斷其道路,則不復能神矣。昔石頭水有大黿,常在一深潭中,人因名此潭為黿潭,此物能作鬼魅,行病於人。吳有道士戴碱者,偶視之,以越章封泥作數百封,乘舟以此封泥遍擲潭中,良久,有大黿徑長丈餘浮出不敢動,乃格煞之,而病者並愈也。又有小黿出,羅列死於渚上甚多。#12
  那麼後來的道教是否還使用黃神越章呢?有關研究者稱:“與天帝使者印作用相同的是為數眾多的黃神越章類印,奇怪的是這類印的實物近數十年來未曾發現一枚,僅見于前人著錄書中,如天帝神師、黃神之印、黃神使者印章、黃神越章天地神之印、天帝殺鬼之印等等,此類印均屬東漢物。與天帝使者類印一樣,在兩晉以後,無論是考古資料中所見,還是道教文獻中記載,都很少有使用了,它們的消失,大概和其出身不大光彩有關#13。”這個說法與事實出入甚大,因為黃神越章印並沒有消失,在道教文獻中多見,如《正統道藏》所收道書《三皇內文遺秘》、《清微齋法》、王契真《上清靈寶大法》、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道法會元》、《三洞修道儀》等等大批道教文獻,都記載著有關黃神越章的使用情況,其不僅為東漢至兩晉道士所用,亦是後來道教法事活動中的常見法物。
  王契真《上清靈寶大法》卷廿七載有“黃神越章說”,其云:“《正一旨要》所載乃以一印,總名黃神越章,而徑闊稍大,用於布氣治病之間。”#14《道法會元》卷二百五十引紫微真人語云:“黃神越章印,仍修真之士出入佩帶,守護其身”。#15不僅如此,《三洞修道儀》記載所有未授經法的道士皆佩帶黃神越章印,其云:“凡道士未授經法通稱小兆可也。冠玄冠,朱帔二十四條,黃裳蒼裙,佩炎光火玉,佩帶斬邪威神劍,佩黃神越章印綬”。#16《三皇內文遺秘》則說:它可以制服邪怪,其云:“黃神越章秘印,能制服萬邪及諸妖怪,災害急難並見,國王大臣並皆歡喜,所求遂心,常帶腰袖間,陰兵護助。”#17有關咒文亦稱:“太上老君,黃神越章,斬伐天地,鬼神吏兵,何敢承當。”#18《正一法文修真旨要》載錄道士用黃神越章救助疾患的祝詞云:“吾今以黃神越章之印,印心(病)從心出,印腹從腹出,印肝從肝出,印肺從肺出,印腎從腎出,印脾從脾出,印頭從頭出,印背從背出,印胸從胸出,印腰從腰出,印手從手出,印足從足出,(病)速出速出。急急如律令。”#19在一些道書中還記載著道士使用黃神越章治病救人的故事,限於篇幅,此處僅舉一例。北宋時期成書的著名道書《雲笈七籤》卷一百二十載:
  張讓家於桂州,客遊湘鄂間,因得心疾。初則速忘,在途忘行,在室忘坐,惑於昏曉,迷其東西,累月之後,復多狂怒,詬責鬼神,凌突於人,至於裸露弛騁,不知避忌,履水火,冒鋒刃,不為憂患,時亦燒灼害之,傷割及之。道士袁歸真新刻黃神越章印,醮祭方畢,試為焚香,依法以印印之,印心及背。讓正狂走,執而印焉,昏然而睡,歸真知印之效也。復燃丹炷香,再印其心,焂忽疾癒。有物如鶻,從其口中飛去,數丈之外墜於地上。眾往視之,乃大蝙蝠耳,背上印字宛然,讓乃平復如舊,歸真持此印,所在救疾,大獲靈驗。#20
  這個故事是否屬實,不在本文所要討論的範圍。我們注意的是,此故事所反映的發生在漢代被早期道教組織所使用的“黃神越章”,千百年來始終是道教所推崇的法物之一。它根本沒有什麼因出身不大光彩而消失,反而卻頗受道士青睞,是法事上的常用之物,以致形成有關黃神越章施法靈異的故事或傳說,很有點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味道。
  同樣,天帝類法印也是漢代以來道士經常使用的法物,本文這裡僅以“天帝使者”為例以作說明。“天帝”神名先秦已用,《戰國策.楚策一》云:“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21道教成立後,又把它作為崇拜對象之一。南朝名道士陶弘景所著《登真隱訣》多次談到天帝,該書卷下則將其列在太上丈人名後,其云:“謹關啟太清玄元無上三天無極大道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帝君、天帝丈人、九老仙都君、九砼丈人”;#22《赤松子章曆》卷二云:“天老問三皇曰:何以用戊戌作符?三皇對曰:戊者天門也,戌者土中宮君像也。天帝常以戊戌日從天門來遊。”#23使者一名,本為國家特別是最高統治者派出人員的專稱,後成為一種神名。《史記.封襌書》載錄武帝祠祭對象有“陰陽使者”#24。東漢道書《太平經》又把此名做為得道者的褒稱,其云:“天上神藥在其身中,天使其圓方而行。十,十治癒者,天神方在其身中;十,九治癒者,地精方在其身中;十,八治癒者,人精中和神藥在其身中。此之者,為天地中合陰陽行方,名為治疾使者,此若人有道而稱使者、神人、神師也。”#25明白表示早期道士喜用使者一名。天帝與使者結合在一起使用,則更多的見於東漢道教解除文中,並且非常普遍。例如:西安建和元年(公元 147年)解除文云:“天帝使者謹為加氏之家別解地下”#26;西安永壽二年二月(公元 156年)解除文云:“天帝使者告丘丞墓伯地下二千石”#27;河南永壽二年五月(公元 156年)解除文云:“天帝使者旦□□□□之家填寒暑”#28;山西熹平二年(公元 173年)解除文云:“天帝使者告張氏之家三丘五墓”;河南靈寶張灣漢墓出土的朱書解除文云:“天地(帝)使者謹為楊氏之家鎮安冢墓”#29等等。
  前面我們已經指出黃神越章之印是古來道士延用千餘年的法印,無獨有偶,在考古發現的東漢道教解除文中,正有道人以天帝使者名義施用黃神越章的記錄。例如:1972年陝西省戶縣朱家堡漢墓出土一件東漢順帝陽嘉二年(公元 133年)解除瓶,高18公分,口徑 9.5公分,瓶上寫有朱書章辭和道符,文為:
  陽嘉二年八月己巳朔六日甲戌徐,天帝使者謹為曹伯魯之家移殃去咎,遠之千里,咎改大桃,不得留,□□至之鬼所,徐□□。生人得九,死人得五。生死異路,相去萬里。從今以長保孫子,壽如金石,終無凶。何以為信?神藥厭填,封黃神越章之印。如律令#30。”
這是一篇年代較久、保存又比較完整的東漢道教墓門解除遺文,篇中記錄一位道人以“天帝使者”名義,在陽嘉二年八月六日建除日值除這天,為曹伯魯之家,進行喪葬活動中的墓門解除儀式,並且在結束時使用黃神越章之印封章。由此可見,所謂“天帝使者”即是早期的道士最愛使用的一種名義,前列漢代六方“天帝使者”印與“黃神越章”一樣,都是此類道人所用的施法法物。後代道士亦自名或被人稱為“天帝使者”。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九云:
  丹陽道士謝非往石城,買冶釜還,日暮不及至家。山中廟舍于溪水上,入中宿,大聲語曰:吾是天帝使者,停此宿。猶畏人劫奪其釜,意苦惱不安。二更中,有來至廟門者,呼曰:何銅?銅應諾。曰:廟中有人氣,是誰?銅云:有人,言是天帝使者。#31
  此文明確標出“天帝使者”的宗教屬性為道教。在道教文獻中,也載錄著“天帝使者印”的使用。如《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卷三“太上正一九州社令籙品第八”云:
  上皇諸君符,朱書桃刺一尺六寸,刺頭當中,封天帝使者印。板玉吏兵,芒繩大張,繒綵封題隨以意。所言召問,勿傳泄。吾真寶符專有所治,勿召。自帶符籙,百鬼即自知之。#32
  夫欲召萬物,神符丹書桃刺,長一尺六寸,封以天帝使者印,約以左索召鬼,其神立至。佩帶符,百鬼皆畏。人知大鬼姓名,則悉不為害也。#33
  這是講用道教符籙治鬼,文中兩稱封以“天帝使者印”。《道藏提要》評介《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說:“據《神仙傳》、《陸先生道門科略》、《三天內解經》、《正一天師告趙昇口訣》、《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等稱:太上曾授張道陵“正一盟威之道”。《要科修儀戒律鈔》卷一引《太真科》則稱《正一盟威經》。《赤松子章曆》稱《正一盟威符籙》。此籙蓋出於隋唐以前。”#34這個舉證說服力不夠,並不能完全肯定此籙為隋唐以前的作品,從唐張萬福《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籙立成儀》“請官啟章第六”所載廿四階名,與《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所載廿四階名基本相同而略有異字外,該籙屬唐代的可能性最大。因為隋唐以前的道書中,沒有一部全錄過廿四階之名,其成系統的出現就是在唐代。據此可知,直到唐代的道教活動,使用“天帝使者印”施法,依然是一件常事。漢代文物考古資料中所見的同名道印,實為此類法印施用之祖。有意思的是,在後來道書中亦存有天帝類印,其法術功能的意義被大大誇張。如:《太上北極伏魔神咒殺鬼籙》載:“天帝神印,佩之則身得長生,仙人護衛”#35。《正一法文修真要旨》載:“天帝神印,印山成湖,印石成塗,印樹樹枯,印地地裂,印木木折,印火火滅,印水水絕,印上徹下,印表徹裡,印前徹後,印左徹右,印邪邪亡,印痛痛止,印病病散,印鬼鬼走,破除癥結,流殃咎注急自去,正神安汝處。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36這當然是一種幻想,推測漢代道教法印的施法場合應大體相類。

==================================---

天地君親師

家五種至尊的倫常。即天、地、國君、雙親、老師。

如見到在供台上或佛桌前有供奉天地君親師者,大概與宗教有關連,據我所知在一貫道當中有禮拜天地君親師,以示感恩之心。
天、地、君、親、師,合稱五恩,為儒家五種至尊的倫常。即天、地、國君、雙親、老師。
天—天覆恩(世間萬物皆沾天恩所長。)
地—地載恩(培育萬物出生,而無有計較。)
君—一國之君王、元首或總統,或一個公司之主持者。
親—生我肉身之父母。
師—包括傳道的明師,與傳授技藝學識給我們的老師。

中國民間祭祀的對象 。 舊時民間多設一 天地君親師牌位或條幅供奉於中堂。為古代祭天地、祭祖、祭聖賢等民間祭祀的綜合。祭天地源於自然崇拜,中國古代以天為至上神,主宰一切,以地配天,化育萬物,祭天地有順服天意,感謝造化之意。祭祀君王源於君權神授觀念。由於在封建社會君王是國家的象征,故祭祀君王也有祈求國泰民安之意。祭親也就是祭祖 ,由原始的祖先崇拜發展而來 。祭 師 即祭聖人,源於祭聖賢的傳統,具體指作為萬世師表的孔子,也泛指孔子所開創的儒學傳統。天地君親師何時合並在一起祭祀已不可詳考 。在中國封 建社會末期 ,這一祭祀已遍及千家萬戶,具有肯定宗法關係、強化封建意識的作用。
徐梓經過係統的曆史資料梳理,在《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發表學術文章《“天地君親師”源流考》。
文章說:“天地君親師”的思想發端於《國語》,形成於《荀子》,在西漢思想界和學術界頗為流行。明朝後期以來,崇奉“天地君親師”在民間廣為流行,把它作為祭祀對象也已經普遍。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國家的名義,確定“天地君親師”的次序,並對其意義進行詮釋,特別突出了“師” 的地位和作用。民國時期,“天地君親師”又衍變出“天地國親師” 和“天地聖親師”兩種形式。

-----------------

堂屋裡張貼的福神牌位,寫著奉祀的“天地國親師位”。與我同行的嚴博士,生於帝都而居魔都,於此鄉俗頗感新鮮,向我問究竟。我能知道的也不多,答曰湘中習俗多如此,土家與漢人雜處,浸染既久,習俗自然漢化。但我平日所見者多寫作“天地君親師位”,這裡多是以“國”代“君”,未審其故
頃閱吾湘陳子展先生文,雲福神牌位以“國”代“君”,乃辛亥鼎革,咸與維新之舉。前歲辛亥百年,海內外開會紀念,總結革_命遺產,啁啾不已。殆以今日視前清,皇帝雖然是沒有了,帝王思想一仍其舊;皇宮依稀還屹立在霧霾中,寶鼎卻已隔海。能夠說得上遺產的,一百餘年傳至今日,這牌位上的“國”字,我想或許可以算一例。
錢賓四先生治思想史,曾問余英時先生“這五個字(天地君親師)連成一句,懸掛在家家戶戶的廳堂上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後來余先生著文《談“天地君親師”的起源》,把出現的時代大致定在了不早於13世紀中葉,而至少在明末已流行
錢先生是無錫人,余先生潛山人,可見“天地君親師”牌位在江蘇安徽都是有的。浙江自然也不例外,如魯迅曾經寫過“我家的正屋的中央,供著一塊牌位,用金字寫著必須絕對尊敬和服從的五位:'天地君親師'。”
大概在清末民初,這習俗已經風行於全國。而吾鄉之俗又與此有別,幼時鄉居,每歲暮除夕之時,家家必買紅紙。恭恭敬敬寫好新牌位,大年初一張掛於堂上,點燭上香,祭拜如儀。書寫牌位的紅紙大約闊二尺,高三尺,上面不寫“天地君親師”,只寫郡望堂號,如“某堂上歷代宗親”、“某堂宗親位”,其左右偏上位置又分別小字斜書“左昭”、“右穆”,其下再書“九天司命”、“福祿財神”,左右兩緣寫吉祥聯語。聯語或與堂號有關,宣揚祖宗功績之類,如彭城堂的“彭城世澤”、“大漢家聲”皆習見之語。

----------------------

天:老天爺,上天.
地:土地爺
君:皇上,
親:父母
師:老師
合稱五聖.是我國民間供奉的"神",因為以前沒有照片,簡化下來就供奉牌位,用紅紙書寫,貼在木製的牌位上,擺在神龕裡,供家人祭拜:"天地君親師"之神位,要長年祭祀。
所謂"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
又說::"無君子則天地不理,禮義無統。上無君師,下無父子,夫是之謂至亂。"敬天地君親師,希望大家學仁義禮智信。
天地君親師神位一般一年除夕都要重寫一次。"天地"二字寫得很寬,取天寬地闊之意;"君"字下面的口字必須封嚴,不能留口,謂君子一言九鼎,不能亂開;"親"(親)字的目字不能封嚴,謂親不閉目;"師"(??)字不寫左邊上方之短撇,謂師不當撇(撇開)。反映出民間對五者神聖的崇拜。寫"天"必須站著寫,寫"地"則必須坐著寫。"地"不能大過"天","國"雖然不可大於"天",但最好看上去跟"地"一般大小,以示我國富有四海,率土之濱,莫非王土."親"與"師"則字體略小。舊社會,一般都寫的"天地君親師",民國後,我國君主制度廢除,民間遂將君字改為"國"字,成為"天地國親師",不過,現在是兩者並存

--------------------

天地君親師
天地君親師,為中國儒教祭祀的對象,多設一天地君親師牌位或條幅供奉於中堂。為古代祭天地、祭祖、祭聖賢等民間祭祀的綜合,也是傳統敬天法祖、孝親順長、忠君愛國、尊師重教的價值觀念取向。
天地君親師思想發端於《國語》,形成於《荀子》,在西漢思想界和學術界頗為流行,明朝後期以來,崇奉天地君親師更在民間廣為流行。
祭天地源於自然崇拜,中國古代以天為至上神,主宰一切,以地配天,化育萬物,祭天地有順服天意,感謝造化之意。祭祀君王源於君權神授觀念。由於在封建社會君王是國家的象徵,故祭祀君王也有祈求國泰民安之意。祭親也就是祭祖,由原始的祖先崇拜發展而來。
天地君親師是傳統社會中倫理道德合法性和合理依據,由於深入人心,對民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產生巨大影響。

“天地君親師”五字成為人們長久以來祭拜的對象,充分地表現出儒教民眾對天地的感恩、對君師的尊重、對長輩的懷念之情。同時也體現出“中國民眾的敬天法地、孝親順長、忠君愛國、尊師重教的價值取向”。這幾個字正體現出中國民眾的終極關懷所在,是傳統社會中倫理道德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依據,由於它的深入人心,對民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也是正使得中國人不同於西方人,中國文化不同於西方文化。
  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的漢字流傳時間最久,作為一種象形文字的它有其深刻的含義。漢字書法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聲譽,在這裡對“天地君親師”五個字的寫法也極為之講究,“'天地'二字寫得很寬,取天寬地闊之意;'君'字下面的'口'字必須封嚴,謂君王一言九鼎,口不亂開;'親'(親)字中的'目'不能封嚴,謂親不閉目;'師'(師)字不寫左邊上方之短撇,謂師不當撇(撇開)。此外,還有所謂'人不奪天,地不離土,君不離口,親不閉目,師不掉巾'的說法” 。這種寫法形像地體現出中國漢字深刻的象徵意義,同時這種象徵意義也表露出儒家倫理對其深刻影響,對君王威嚴的敬畏,對親上長壽的祝愿,對教師角色的重視,對天地自然的感激,這都充分體現了儒家思想中“仁”、“孝”觀念。
天地君親師
天地君親師(5張)
 很顯然,人們對“天地君親師”的崇奉,體現出人們的精神信仰,即仁孝觀念,積極上進、尊重規律的入世心態。人們的這種焚香祭拜“天地君親師”牌位的現像有別於宗教祭拜,久而久之,這種行為就成為了民間的一種風俗習慣。
起源
“天地君親師”的思想發端於《國語》,形成於《荀子》。東漢時期,在《太平經》中就出現了形式整齊的“天地君父師”的說法。北宋初期,“天地君親師”的表達方式已經正式出現。明朝後期以來,崇奉“天地君親師”在民間廣為流行,把它作為祭祀對像也已經比較普遍。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國家的名義,確定“天地君親師”的次序,並對其意義進行了詮釋,特別突出了'師'的地位和作用。從此,“天地君親師”就成為風行全國的祭祀對象。
  通過徐梓先生的這段話,就可以很明了地得知“天地君親師”牌位的起源與儒家思想有著莫大的關係,與此同時,官方對“天地君親師”的極力推崇,說明了“天地君親師”這一價值系統有利於當時政府對社會的管理,以此從思想上穩定社會秩序,由此觀之,這一價值體係對當今社會也有很大的參考借鑒意義。
  《國語》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的所著,其中有這樣的記載:“民性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長,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在這里左丘明沒有提到“天”和“地”,卻是著重說明了“君”、“親”、“師”三者的意義,正所謂“民性於三,事之如一”。後來的荀子在《荀子》中有講到“天”和“地”,並且對“天地君親師”五者做了闡述,正如《荀子·禮論》中記載:“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則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由此可見“天地君親師”的觀念可以一直追溯到荀子所在的戰國時期,著名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曾指出:“天地君親師五字,始見荀子書中。此下兩千年,五字深入人心,常掛口頭。其在中國文化、中國人生中之意義價值之重大,自可想像”。
天地君親師

在古代人的印像中,天是人間禍福的主宰,也是自然的支配者。天在能給人福澤的同時,也能給人災難,能降雨使得人們豐收,也能不降雨讓人們遭到飢荒。“地者萬物之本源,諸生之根源也”,大地上生長的萬物能夠供應人們的衣食住行,故有“大地母親”之說。人們是天地所生所養,天姓父地姓母,天無日月,就無晝夜、四季的交替,沒有陰陽的交替,大地上的萬物又怎能生長呢?班固在《白虎通義》中記載道:“王者所以有社稷何?為天下求福報功,人非土不立,非穀不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稷,五穀之長,故立稷而祭之也,古有國者必立社稷,社稷代表國家,以社稷的存亡,示國家之存亡”。這足以說明古人概念中的“天”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

人類的一切生存所需都取之於地,把大地比作母親,是再恰切不過的了。在易經中,乾主要是說天,有天父的含義;坤則主要說地,有地母的含義。在我們的實際感覺中,天就像一位嚴父,地就像一位慈母。地球這位無比偉大的母親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恩澤,卻從未向我們索取過一絲回報。因此,中國民間以祭拜土地神的方式,以表達對大地的敬仰。土地神也是中國民間信仰普遍的神之一,主要流行於漢族地區,部分受漢文化影響的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還屬於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是具有福德的善鬼神;在中國大陸,中華民國時期及之前,凡有漢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情景。而現代祭祀土地神,多屬於祈福、求財、保平安、保農業收成之意。

從傳說中的伏羲女媧開始,炎帝、黃帝、堯、舜、禹、湯、到文、武、周公,這些人都是歷史的有道明君,把人們從茹毛飲血的蠻荒時代引導至人類文明時代,發明了各種生活工具,提高了生活質量,奠定了人倫大綱,為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做了巨大的貢獻。據說伏羲女媧制定人倫夫妻大綱,成為人倫之祖;炎帝嘗百草,一天能遇上五十種毒,神而化之,從而發明了中草藥,直到今天人們都在使用;黃帝所著的真宗修身養性之道,發明的醫理和針灸流傳世界使用到今;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正是人們學習的榜樣;周文王發明的農曆,二十四節氣,一直沿用至今,對中國這樣的農業大國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周公之禮,國與國交,大禮三百,人與人交,威儀三千,成為社會穩步發展的保障”,現代的人與人之間,還是得用禮來維持人際關係,國與國之間,還是得用禮來維持著國家之間的交往。

進入人倫者為親,旁系的不說,直系的就有很多。按照儒家的劃分,它屬於孝悌仁義的範疇,也就是說,對長輩要孝順,對同輩要友好,對朋友要寬容,對晚輩要慈愛,夫妻之間要有禮遇。在這裡不說血親,只說朋友。朋友雖不是血親,但勝似血親。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朋友也是分層次的,有刎頸之交、八拜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患難之交、神交、至交等等,還有酒肉之交。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朋友講究的是交心、知心。朋友相親,如同男女相愛,愛和恨的程度是呈正比的,反目成仇的往往是最要好的朋友。因此古人說,對朋友要講仁義,要相互寬容、諒解、忠信、尊重。還有諍友,是說還要相互批評幫助。古人的論友、交友之道,很值得今人學習。
人的至親者即是父母,父母就是子女的天和地,中國二十四孝的故事是家喻戶曉的,這就是教育為人子女應當孝順父母。以至於《孝經》中有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些正說明中國傳統孝的觀念已深入人心。而孝正是儒家的中心思想之一,他的傳承得益於儒家思想的不斷傳播。

如果說父母孕育了人的肉體,那麼師就培育了人的心靈。這個師不僅僅是傳授文化知識的教師,而且也指心靈根源的精神導師。然而在古代這個“師”更多的指歷代明君,如伏羲、炎帝、黃帝、堯、舜、禹、湯、周公、孔子。因為他們的德服眾人,功績使得後人受益,比如人們都熟知周文王的故事,“文王身體力行,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孔子也在《大學》中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他給人們立下了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觀。這些道理都是社會繁榮,國家穩定,民族昌盛的基石。
相關傳說
據史料記載:明朝永樂年間(約公元1404年),三朝元老賈宰相七十大壽。曾以“神童”著稱,14歲入朝的翰林學士解縉,對明成祖說:“卑職要送一件寶物給賈宰相,讓他們家世世代代頂禮膜拜”。
明成祖覺得解縉說話太狂妄,便半真半假地說:“那麼,我們不妨打個賭。” 解縉問:“不知聖上有何賭法”,明成祖說:“我要讓你那件寶物根本擺不上正堂”。解縉也毫不示弱地說:“我不僅要擺在正中間,而且要人人向他打躬作揖!”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賈宰相的壽誕之日轉眼就到了。明成祖考慮再三,親筆寫了個米筷那麼大的“壽”字,令人用金片連夜趕製出來。第二天天剛亮,就派人送到了賈府。賈宰相見萬歲送來如此貴重的禮物,真是受寵若驚,立即擺香案跪接,並披紅掛彩,將金壽字擺在堂屋中間,還特地在兩旁各點燃一支紅燭以示尊重。明成祖心想:做壽的時候送“金”字,又是朕御筆親書,這是任何礼品也不能替代的,看來這次與解縉打賭是萬無一失了。
解縉姍姍來遲
早飯後,明成祖為了能親眼看看解縉花招,竟不顧“君不拜臣”的禮節,早早便起駕來到賈府。誰知來賀壽的文武官都到了,卻一直不見解縉露面,眼看拜壽儀式即將開始,解縉才姍姍來遲。更奇怪的是他竟什麼禮物也沒有帶,進門之後,首先拜見萬歲說:“不知聖駕來臨,有失君臣之禮,萬望恕叩”。明成祖說:“不知者不為過,只是一年前愛卿與朕打賭之事,……”。萬歲話音剛落,解縉馬上就說:“與聖打賭之事卑職拳拳在心,豈敢有忘”。“既然不敢忘,卻為何孤身獨影而來,兩袖清風而至,莫非愛卿會變戲法不成?”一席話說得文武百官哈哈大笑。賈宰相更是不失時機地戲落道:“ 解學士不是說要送一件讓老朽全家子孫萬代頂禮膜拜的貴重禮物嗎,想必是怕把萬歲爺的金壽字比下去了,才不敢拿出來吧?”賈宰相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群臣們的戲笑聲給打斷了。
明成祖見解縉沉默不語,又不無憐惜地說:“解學士既然認輸,眾愛卿就別再難為他了,還是快飲酒賀壽吧。”賈宰相本想趁此機會將解縉戲落一番,見萬歲開了金口,也只得很不情願地坐到那把早已準備好的太師椅上,準備接受兒孫和下屬、家人們的禮拜。
哪料到主持司儀,剛剛說了一句“開始拜壽”,解縉卻一步上前,制止道:“且慢!”說著從袖筒裡抽出小半卷紅紙,隨即往堂屋後牆的正中央一貼說:“還是先拜拜祖宗牌位再說吧!”賈宰相抬頭一看,只見解縉說的所謂“祖宗牌位”不過是在紅紙上寫著三行字。中間寫的是:“天地君親師位”六個大字,左右寫的是:“賈氏堂上宗祖”和“九天東廚司命”兩行小字,便冷笑一聲說:“什麼祖宗牌位?顧名思義,祖宗牌位就應以'賈氏堂上宗祖'六個字為主”。
解縉不以為然地說:“有道是:天生我,地載我,君管我,親養我,師教我。請問賈大人,難道你'賈氏堂上宗祖',能大於天地,高於君主麼?更何況賈氏堂上宗祖同樣是父母養的,老師教的,未必他們可以不尊重父母雙親?不敬重教誨自己的師長麼?”
不愧為三朝元老
一席話,問得賈宰相瞠目結舌,無言以對。不得不點頭稱是,但他也不愧為三朝元老,話鋒一轉;又問:“這'天地君親師'的位置擺在正中間就算是理所當然吧!不過,我賈氏堂上宗祖,按照“右為尊上之位的慣例,擺在右邊總該是名正言順的吧!為什麼非要擺在左邊呢?
解縉沒有正面回答賈宰相的問話,而是反問道:“請問賈大人,還記不記得臘月二十四送九天東廚司命,也就是送灶王菩薩上天時的那副對聯麼?”賈宰相想都沒有想,便回答說:“當然記得,上聯是:上天言好事,下聯是:下界道吉祥。橫批是:一家之主。”解縉緊接著又追問了一句:“請問這一家之主,應不應該享受'尊上之位'呢?”沒等別人回答,又接著說:“灶神是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家家戶戶,無不供奉,難道還不如你一姓之宗祖麼?!”
磕頭如像雞啄米
那時候,人們都說灶王爺能上通天界,下統五行,主人壽命,賜人福祿,因此,誰也不敢怠慢。賈宰相雖然是身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卻也不敢不敬重灶王爺啊! 解縉的這一手絕招,實在使明成祖始料不及。皇帝再大也只能是“天子”而已,而對“天地乾坤”,和“九天東廚司命”,他仍然是小巫見大巫,不得不將那金字壽搬到一邊,帶頭拜起天父、地母和司命爹爹來,賈宰相和文武百官見萬歲都對著解縉送來的“壽禮”打躬作揖,那還敢說半個不字,一個個磕頭如像雞啄米。
將解縉貶至廣西
賈宰相見自己的一場隆重的“ 古稀 ”之壽,就這樣被解縉輕而易舉地攪亂了,真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解縉雖然取勝了,卻因此得罪了皇帝。永樂五年(1407年),明成祖果然以“洩禁中語”和“廷試讀卷不公”為藉口,將解縉貶至廣西。三年後,又以“無人臣之禮”的罪名將解縉捕入獄中,並派人將其殺害。
祖宗牌位的來歷
解縉雖然被殺,而他所獨自設計的祖宗牌位卻沒有人敢更改,所以,從此以後,祖宗牌位仍然寫著:“天地君親師位”、“九天東廚司命”和“某氏堂上宗祖”三行字,這就是祖宗牌位的來歷。

----------------

“天地君親師”的作為中華民族祭祀對象的曆史悠久。從而鑄成一個民族的“天地君親師”文化體係,其形成的意識形態和思想道德規範,已滲透在中華民族家教家傳的言行舉止中。
天地君親師


  中國人對天有著極大的敬畏,把人力不可主宰、無法改變的一切都歸結於天,創造了天命、天意、天道、天然、蒼天、老天、天神、天子等等詞彙,從骨子裏認為生男生女,富貴貧窮,升遷遭貶,得意落魄,得到失去,意外收獲,在劫難逃……都是上天的意誌,上天的安排,天定了的事情。天既是指天空、宇宙,又是指抽象神秘的神靈。天的確是神秘可畏的。且不說是否有神靈存在,僅它的廣大浩淼、遙不可及,就足以令人望天興歎了。然而,天也有不大的時候。有句話說得好:比地大的是海,比海大的是天,比天大的是人的胸懷。物質的天,是自然形成的;精神的天,卻是人類創造的。人創造了精神的天,又反過來去跪拜精神的天,人卻不知道他是在跪拜自己!
  地
  人類的一切生存所需都取之於地,把大地比作母親,是再恰切不過的了。在易經中,乾主要是說天,有天父的含義;坤則主要說地,有地母的含義。在我們的實際感覺中,天就象一位嚴父,地就象一位慈母。地球這位無比偉大的母親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恩澤,卻從未向我們索取過一絲回報。而我們對天的敬畏,卻遠遠超出了對地的敬畏;豈止有敬畏,還肆無忌憚地去糟踐她,毀壞她的美麗容貌,挖空她的心肝腸肺,汙染她的血液脈絡,肢解她的軀體……我們忤逆不孝啊!我們把大地劃分為若幹界塊,把她交給廟破位卑的土地神去管理,土地神也在為她而哭泣。倘若不信,你到農村的土地廟裏去看看吧,它的眼淚早已幹涸了,隻剩下兩個無珠的空洞。
  君
  亞聖孟子有著濃厚的民本意識,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一個偉大的理論,一個光輝的思想,一個美好的願望。然而,在數千年的曆史長河中,為人主、為人王的君,何時輕過?他們重得不能再重了,以至於需要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去抬他們。一個“群”字,便可說明問題。“群”的異體字,君在羊的上邊,眾多的羊一般的老百姓,是君在牧放他們、驅使他們、宰割他們。為奪得一個君字,子可以弑父,弟可以殺兄,無數次的改朝換代,無數次的暴力革命,用無數的老百姓的人頭去換取,屍骨成山,血流成河,一次次的積累,一次次的破壞,直到天昏地暗還不罷休。這個君輕嗎?它是所有的人頭、所有的鮮血、所有的財富相加的總重量!
  親
  進入人倫者為親,旁係的不說,直係的就有很多。按照儒家的劃分,它屬於孝悌仁義的範疇,也就是說,對長輩要孝順,對同輩要友好,對朋友要寬容,對晚輩要慈愛,夫妻之間要有禮遇。在這裏不說血親,隻說朋友。朋友雖不是血親,但勝似血親。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朋友也是分層次的,有刎頸之交、八拜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患難之交、神交、至交等等,還有酒肉之交。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朋友講究的是交心、知心。朋友相親,如同男女相愛,愛和恨的程度是呈正比的,反目成仇的往往是最要好的朋友。因此古人說,對朋友要講仁義,要相互寬容、諒解、忠信、尊重。還有諍友,是說還要相互批評幫助。古人的論友、交友之道,很值得今人學習。

----------------------------

eac4b74543a982269e29b6498c82b9014b90ebf0b21c8701a18b87d6cc42bca00f0828381f30fd0929381f30e924b899db38e8a368061d950a7bf621caef76094b36acafe2e407677ad98d1001e99c21bba1cd11728b4710a4286c57c5cec3fdfc032321d52a2834349b033bf0666d4113ce36d3d439bdbb3801213fb80e7bec81dd927a292eb9389b506b22p80752231039280540_o2016-10-18_0902282016-10-18_0902452016-10-18_0903002016-10-18_0903162016-10-18_0903322016-10-18_090344  

此六字的書寫法則,乃是

***> >天不干上即書寫天字時,其左邊一撇,不可觸及上面一橫,以表示敬天之意. 

***> >地不離土就是於書寫地字時右旁也字的起橫,必得與左旁土字的下橫相連.不可分而為二,此乃表示對生產事業和民食問題的重視.*

***> >君不開口就是書寫君字時.下面之口字,須予以緊閉此時既暗示為君者必謹言慎行,再引申為臣民者不可因君令之不及,而稍有輕忽冒瀆之意*

***> >親不閉目就是書寫親字時,右則上截之目字,必於其左上角略留空隙,而不可全予閉塞,以表示欲親永存之意 .*

***> > 師不並排就是書寫師字時,其左旁之吕必較右帀為高,不可予以齊排並列,以表示尊卑之有別  *

***> >位不隔人就是書寫位字時,右側立字之下橫,必與左側人字之下垂相連,不可使其彼此隔絕,以表示一切皆由因人而立之意.

------------------------

圖片搜尋結果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天地君親師牌位的正確寫法 - https://goo.gl/iiB0Qr

圖片搜尋結果

===================

史博館印石巧雕展 石韻接諦

九龍天下/高山石圖片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貴妃醉酒/善伯石圖片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辟邪獸鈕/三色荔枝石圖片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山月江風共客船/田黃石圖片提供國立歷史博物館

相傳中文字是由倉頡所造,而也正因為有了文字,才造就了華夏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其中,印章文化可說是最具代表性的。

中國的印章文化淵遠流傳,歷數千年而未止,至今仍被視為代表個人且具法律效力的標誌之一,發展成為具有極高度藝術價值的文物。

 
 

歷史上許多古文明皆有印章文化,運用方寸之物代表個人,達到締結契約、確認身分等作用,是人類歷史發展到高度文明的一大重要象徵。從兩河流域的滾筒印章、古印度的鈕扣印章、古埃及與中國的多樣式印章,雖然發展風格迥異,然皆有其豐富的文化歷程。

歷代常用的印材,有陶、貴金屬、玉、石、骨等,而在眾多的材料之中,印石因多樣的質地且蘊含天地文意,最令歷代文人所重視及喜愛。其中,又以福建壽山村的壽山石、浙江臨安昌化鎮的雞血石、江浙青田縣的青田石以及內蒙古的巴林石,最受文人推崇,有中國四大印石之稱。

印石巧雕展 珍貴精彩

史博館即日起至3月5日《石韻揭諦:印石巧雕展》展出了許多壽山石的作品,四石之一的壽山石,迄今發現有田黃、芙蓉、善伯、荔枝…等150餘品種,其質地溫潤而細膩,晶瑩剔透,色彩斑斕而豔麗,渾然天成。

在唐宋之間,專以壽山石雕刻的技藝逐漸成形,自明中葉後,漸受重視。至清代,壽山石中的田黃倍受皇帝喜愛,因其色彩透黃為君王之色、石材溫潤視為有德,更被譽為「石帝」;另外,芙蓉石恬淡清雅,清新脫俗,被譽為「石后」;荔枝石潔淨輕盈,則被譽為「石妃」,為壽山石中最受喜愛的三個石種,亦衍生許多傳世之作。更因石材形狀各異,除印璽外,亦可作為石雕之用,用於觀賞、把玩、餽贈、或為珍藏,也因而將印石的用途加深積廣。

由靈魂深處去欣賞

中華民國篆刻學會理事長朱清波曾提到,壽山石的美可由三個方面來欣賞。第一是石美。壽山石相傳為女媧補天時所留之彩色靈石,此為蘊含天地靈氣的色彩。一塊石頭當中甚至含有十多種色彩,在不同角度、光線的照耀下皆會呈現不同樣貌,這是其他石種難以達到的。

第二為相石之功,也就是雕刻之功力。要讓壽山石呈現最佳狀態相當考驗雕工,因此雕刻師對於石頭本身的觀察更為重要,應就著石頭本身的紋理細心琢磨,方能「因才施教」,使得石頭本身的價值更上一層樓。

第三美為「雕繪之意」,也就是文化內涵。欣賞時,我們應該讓身心靈融入石頭當中,同時,有了文化的淬煉,才有印石的靈魂。壽山石深受儒釋道和民間傳說的影響,因此佛教的觀音、彌勒、羅漢時常成為雕刻的主題。田黃當中薄意雕刻,因兼能展現雕刻及繪畫兩種藝術技巧,因此常以文人畫、山水畫為主題。

所以觀賞壽山石,絕非單評技藝,而是應結合石頭本身色彩、雕匠相石功夫、文化意義等三個面向,方能真正體會石中之趣。收藏家易斌凱也曾說過:「印石薄意浮雕不儘如畫,印情印景,寫意寫境,更勝妙筆;更如笙歌,吟應我心,境生因梵,是謂石韻,接諦如頓悟,不只了解文字敘述的解釋,更要魂應石靈。當目光接觸,雙手把玩,肌膚親理,方感石性,刀刃消蕪,才塑魂夢……。」由此也不難發現,其實在欣賞任何藝術品時,讓靈魂親自去體會作品本身所欲傳達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千變萬化更有價值

另一方面,由於印石多為文人收藏把玩之用,故其中雕刻常暗藏典故,以表達祈福、祝賀、明志等寓意。除印石質美之外,雕刻家的技藝更替印章文化增添許多獨特的藝術風味。

印石雕刻大致可分為圓雕、透雕及浮雕,印章上的印鈕便常運用圓雕,可供立體的觀賞,也因此更需要雕刻家對作品各面向精確把握。而透雕又稱為鏤空雕,於把玩件中最為常見。不同於圓雕,浮雕則是須附著於物體上的雕刻方式,在西方常用於花瓶、鏡框等裝飾性的雕刻。

以刀法深淺又可分為數種類型,其中以中華文化獨有的「薄意」雕刻為入刀最淺、意象最高的技法。若將雕有薄意的印石拓於紙,即顯現出一幅水墨畫,是為兼容雕刻及繪畫的獨特技法,極具文化藝術價值。

印石藝術雖看似融入生活當中,但許多人其實並無自覺,本次展覽可見證中華印石雕刻文化的發展歷程,讓民眾品位傳統與現代技藝的結合,詮釋文化交融的歷史風貌,並宣揚印石的工藝之美。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