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26日 04:11 中國時報 李怡芸/綜合報導
正激烈進行的世界盃足球賽雖未有兩岸球隊參賽,但仍吸引不少兩岸觀眾徹夜觀戰,其實中國很早就發明足上球類運動「蹴鞠」,古畫裡的「世界盃」亦頗可觀。
蹴鞠在中國最早見於《史記‧蘇秦列傳》,在當時的齊國都城臨淄,蹴鞠已在民間廣為盛行,在漢代,人們把蹴鞠視為治國習武之道,玩法於是更偏向對抗,認為能使戰士保持良好的體力和情緒,逐漸發展成專業化的運動,並出現世界上第一部體育專著《蹴鞠25篇》。
據史料記載,趙匡胤可說是歷史上有名的足球皇帝,尤其擅長「白打」即現在所說的「花式足球」,他的球技在當時赫赫有名,可做到「球終日不墜」,北宋畫家蘇漢臣所繪《宋太祖蹴鞠圖》便描繪出趙匡胤和弟弟宋太宗趙匡義與大臣們玩球的場景。明人唐文鳳就在〈題蹴鞠圖〉詩中指出,畫中除了宋太祖與宋太宗,觀看的大臣分別是趙普、楚昭輔、黨進和石守信,均是宋朝的開國功勛。
唐代因太宗、玄宗都愛看蹴鞠,鞠也變成更圓、更輕的皮球,於是唐代便已出現了女子足球,明代杜堇的《仕女蹴鞠圖》便描繪了仕女們在花園中玩蹴鞠的情景。商喜的名作《明宣宗行樂圖》全卷分六段,以寫實的院體工筆繪畫,分別表現了射箭、蹴鞠、打馬球、捶丸、投壼及皇帝起駕回宮的場景,其中蹴鞠的場面非常生動,皇帝雖沒有上場,但在一旁觀看,而表演蹴鞠的人多被認為是宦官。
蹴鞠運動的興衰與皇帝的好惡不無關係,清朝入關後實行弱民政策,自順治起便禁止蹴鞠,清代的文士們只能透過畫前朝蹴鞠盛況來緬懷,清畫家黃慎的《蹴鞠圖》,描繪宋太祖、宋太宗、宰相趙普以及大臣內侍玩蹴鞠的場面。圖中宋太祖身著龍袍,與趙普正在爭搶,人物用筆細勁削力,頓挫自如,玩者動態與觀者靜態相映成趣,人物神情刻畫生動。足球皇帝宋太祖 古畫一展英姿 - 中時電子報 - https://goo.gl/nbM8QZ


蹴鞠(讀音“促菊”)是中國古代的足球運動,蹴的意思是“踢”,鞠的意 思是“球”,二字合起來“蹴鞠”就是用腳踢球,亦稱“蹋鞠”。
相傳黃帝為了訓練士兵而發明“蹴鞠”,也有學者認為它起源於戰國時代的齊國(今山東臨淄 ),原本作為軍事訓練之用。在漢朝時,因為漢高祖劉邦的推行,蹴鞠發展成為“兩門、兩隊”的比賽,並設有 專門的“鞠域”(球場)。《漢書.藝文志》有《蹴鞠二十五篇》的記載,可惜已失傳。到了隋唐時期,“球場”的四周已設有樓閣觀賽。唐代甚至還有女子足球、馬上踢球的運動。到了宋代,個人球藝的表演逐漸取 代激烈的對抗賽。譬如《宋太宗蹴鞠圖》圖中所繪的,太宗與群臣圍成一圈,展現不用手觸球也能使球不落地 的技巧。元朝後,蹴鞠也開始流行於蒙古貴族之間。明代時,因為許多貴族與官吏沉迷於蹴鞠而荒廢政務,蹴 鞠遭到全面禁止。清朝則發展為冰上踢球。
足球在古代稱為“鞠”,外表為皮革製造,內部為實心,用羽毛填塞,所以寫成“毬”。不 論是用革字部首的“鞠”,或毛字部首的“毬”,都比後來用玉字部首的“球”,更能傳達原始足球的形義。 在《水滸傳》中太尉高俅,用的是人字部首的“俅”,其本意為“恭順的樣子”,其實和“球”字是沒有關聯 的,小說中說他憑着一腳好球藝而發跡 只能藉以窺知“蹴鞠”的風靡程度了


蹴鞠其實和足球一點關係都沒?足球剛開始用手玩/英格蘭現存最早出現football一詞的文獻(1314年),就是禁止民眾在倫敦城內玩球而頒布的命令/在1847年至1870年代-嚴格禁止用手帶球-英格蘭的公學(public school)學生們及各校都有自己的足球玩法;全英格蘭玩的足球雖然都叫足球,但這種大雜燴式的遊戲根本沒有共同祖先可言-除了都叫「足球」以外,這些遊戲還有個共通點:它們全都可以用手玩/1860年代;在英格蘭有了明顯橄欖球(rugby)及football「用腳踢的球」的分別

你知道蹴鞠其實和足球一點關係都沒有嗎?英格蘭現存最早出現football一詞的文獻(1314年),就是禁止民眾在倫敦城內玩球而頒布的命令:「有鑒於倫敦城內的嚴重騷動,特別是足球在公開場合引起的混亂,可能帶來許多惡行……我們代表國王,下令城內禁止從事這類遊戲,違者下獄。」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從小到大,接觸過的這麼多種球類運動中,為什麼只有足球(football)要用腳踢,不能用手玩,除了兩隊守門員跟馬拉度納(Diego Maradona)可以例外?
(馬拉度納的「上帝之手」)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cNkksrfls]
看看籃球和排球,用手打,多麼容易上手,而羽球、桌球、高爾夫球雖然要用球拍、球杆,但至少還是用手來拿,為什麼足球這麼高拐,硬要用這麼彆扭的部位來玩?
這絕對不是因為「顧名思義」。「顧名思義」只能解釋某些頂多「一百來歲」的「年輕」運動(如籃球、排球),其他好幾百歲的運動就不能這麼解釋。
比方說,板球的英文「cricket」和打擊手的球拍沒什麼關連,反倒可能來自於他身後的三柱門「wicket」;至於網球的英文「tennis」,不只跟球拍無關,跟球網也無關,而是源自中古法文裡,發球前朝對手喊的那聲「發球啦(tenez)!」
「Football」跟腳的關係也很類似:雖然這個詞在英文拼寫的歷史演變中,所有拼法都跟foot或ball有關,但沒人說foot是「用腳踢」的意思。有些運動社會學家認為,foot是「徒步」(on foot)的意思,和騎馬(on horse)不同;玩football的人也不屬於馬背上的階級。所以,我們不妨先把「腳」忘掉,將football想像成學校校慶最喜歡玩的滾大球,屬於同樂性質,沒有規定用手用腳,開心就好。
不過,有兩點跟我們這兒不太一樣:其一,英格蘭人在很多節日都會滾他們的大球(玩足球),而且還能藉機聚眾抗議;其二,他們的政府官員看到人民在大街上玩足球,心情就不會太好。
英格蘭現存最早出現football一詞的文獻(1314年),就是禁止民眾在倫敦城內玩球而頒布的命令:「有鑒於倫敦城內的嚴重騷動,特別是足球在公開場合引起的混亂,可能帶來許多惡行……我們代表國王,下令城內禁止從事這類遊戲,違者下獄。」
幾百年後,英格蘭逐漸形成現代國家,政府對社會的控制程度,以及人們對於「有文化」、「天龍人」的標準也越來越高,19世紀初有本暢銷書這麼說:「足球以前在英格蘭社會下層裡還挺流行,然而近年來似乎已經淪落得惡名昭彰,也因此很少玩了。」
再這樣下去,足球一詞大概只會跟聚眾、路過、滾大球連在一塊兒,我們這個月中也沒世界盃可看了。因此,惡名昭彰的足球能重現江湖,還得感謝一群惡名昭彰的人:英格蘭的公學(public school)學生。今天這種只能用腳踢的足球,正是這群惡名昭彰的人弄出來的東西。
1932年的伊頓學生照。Photo Credit: German Federal Archive CC BY 3.0
或許你會覺得奇怪:英格蘭的公學學生,不都是含著金、銀湯匙出生的嗎?怎麼惡名昭彰?而且,他們為什麼不去參加一些有氣質的活動,騎騎馬、打打獵、打網球,非要把自己搞得渾身髒兮兮?
事實上,公學學生在當時的確風評不佳。就拿哈洛中學(Harrow School)來說吧:「這些男生主要的休閒活動就是丟石頭,而且還丟得相當準。連狗都不想在哈洛丘陵上討生活。要是馬兒把主人的貨車拉到學校附近,常常連眼睛都得瞎掉。」為了不出亂子,公學需要有課外活動,能在有限的空間裡盡可能多塞點學生,而這是網球辦不到的。
板球需要很多人玩,在當時的人眼中也挺有身分,但板球屬於夏季,英格蘭冬日較長,學生待在學校的時間大多都在秋季到與隔年春分前後。於是,足球成了南陽街補習班,成為學生課後的去處。
當時只有幾間學校被看作公學:西敏寺中學(Westminster School)、哈洛中學、溫徹斯特學院(Winchester College)、伊頓學院(Eton College)、舒茲伯里中學(Shrewsbury School)、洛格比中學(Rugby School)與查特豪斯中學(Charterhouse School),而且各校都有自己的足球玩法;全英格蘭玩的足球雖然都叫足球,但這種大雜燴式的遊戲根本沒有共同祖先可言。
伊頓公學是英國最為知名的公學校,威廉王子就曾就讀於此。Photo Credit:Farah Tsai CC BY 2.0
除了都叫「足球」以外,這些遊戲還有個共通點:它們全都可以用手玩。
事實上「足球」也非得用手玩不可,對當時的人類來說,想做出有彈性、接近圓形、不會踢踢就爛的球,其實有點困難。一直要到接近20世紀,才能穩定製造今天這種正圓型、彈跳規則的球。
玩足球時手腳並用,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何況當年場地不比今日,就算球是圓的,一旦落地,也沒人知道會往哪裡彈。在凹凸不平的半泥濘中用形狀不規則的球,還想像梅西(Lionel Messi)那樣華麗帶球?不,在這裡,人人都是馬拉度納。
(是的,蹴鞠絕對跟世界盃踢的足球完全沒有親戚關係。從時間先後來看,football打從一開始出現在英格蘭時,就是個以手為主的遊戲,並非用腳「踢」[蹴]「球」[鞠];足球起源臨淄是種絕對的幻想)
圖說:1862年一本少年雜誌上刊登了製作足球的方法。這時的足球仍然是 用皮革、豬膀胱、鞋帶等材料手工製作。換言之,你想買足球,不是去運動用品店找,是去肉攤找。George Forrest, ‘Football,’ Every Boy’s Magazine (1862): 37
足球後來演變成禁止上帝之手,嚴格限制手部使用,是個超過半世紀的漫長過程。這一切都和洛格比中學的崛起有關,也就是洛格比足球(Rugby football),我們所說的橄欖球的發源地。
19世紀前,洛格比中學只是間普通的中學,經歷了1828年到任的新校長托馬斯‧阿諾德(Thomas Arnold)大刀闊斧的改革以後,這所學校才一躍成為名校。雖然說足球一直以來都是手腳並用,但抱球在場上跑,的確是1820或1830年代時才誕生在這所新銳名校的玩法,而當1845年洛格比學生將規則訴諸文字、開始流傳以後,歷史就開始前進了。
Rugby football。Photo Credit:Sam_Catch CC BY 2.0
說也奇怪,幾百年來有這麼多種足球遊戲出現在英格蘭的土地上,卻沒有人動過念頭,把玩法寫成文字,變成規則。洛格比的學生制定、出版成文足球規則的舉動,大概就像高中生做班服,用來提升團體認同;但這對真正的老牌公學,特別是伊頓學院的天龍學生來說,卻顯得格外刺眼。
於是,伊頓人緊接在1847年留下了自己的成文規則,並嚴格禁止用手帶球。「雙手是人最為重要的身體部位,透過明確禁止在遊戲中使用它們,伊頓人是在要求球員必須學會實行極為高度的自我控制」,他們要呈現自己的優越地位,把不知天高地厚的洛格比人打回原形。不過當時的足球主要還是校內活動,頂多偶而與他校來場友誼賽。而且規則差異太大的學校還可以王不見王:就算走今天的高速公路,伊頓與洛格比之間也差了140公里遠。
偏偏在1857年,洛格比畢業的托馬斯‧休斯(Thomas Hughes)以母校為背景,寫了本暢銷小說《湯姆‧布朗的學校生活》(Tom Brown’s School Days),讓洛格比足球一夕之間成了楷模,事情便一發不可收拾。一來,足球的能見度水漲船高,在一般人心目中的形象也越來越好,成為「查埔人的運動」(manly sport)的一員;二來,這本小說也讓許多新學校採用洛格比規則,這逼得伊頓與其他老學校再也無法忽略現實。
(《湯姆‧布朗的學校生活》影集中學生玩洛格比足球的畫面)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YNYlML_bZE]
於是,足球規則的爭論一路向上延燒。1858/59年間,先是在流通量廣、價格便宜的《貝爾氏倫敦生活》(Bell’s Life in London,運動界的PTT八卦板)吵了半個冬天;接著1861/62年又在同一份報紙吵了一回,還延燒到《原野》(The Field,大概是《今周刊》);到了1863/64年,戰火在《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蘋果》)燃起,最後在地位崇高的《倫敦時報》(The Times)和《運動公報》(Sporting Gazette,差不多是《天下》或《經典》)全面爆發。這也成為1863年10月26日,英格蘭足球協會(The Football Association)在倫敦成立的導火線──協會成員試圖統一足球規則,禁止用手帶球跑,並且在年底制定出了協會足球規則(The Rules of Association Football)。
圖說:1863年,伊頓學院的學生首先攻占了《倫敦時報》的版面,在爭奪上層讀者的戰爭中占了先機。Etonensis, ‘Football,’ The Times Oct 05, 1863: 8
對於反對洛格比足球的伊頓人來說,「顧名思義」成了攻擊對手的武器:「首先,會動手動腳、踢人腿還拉人的,是野蠻的運動;第二,這不叫足球。」不過,面對來勢洶洶的洛格比浪潮,出手太慢的足球協會只能用節節敗退來形容。但上述的這兩點,卻也是後來反敗為勝的主因。
無論是洛格比足球或協會足球,所有踢球的人都知道,玩足球免不了身體接觸。但是,面對抱著球、飛快進攻的對手,最有效的防守方式就是拉他(hold)、撞他(charge)、踢翻他(hacking)。隨著足球逐漸形成兩套規則,比賽的專業度與激烈程度也隨之提高1870年代起,民眾見識了各種運動傷害與戰死球場的慘狀,於是紛紛去信英格蘭各大日報、週報,嚴詞批評洛格比足球。與此同時,也不乏有人讚賞英格蘭足球協會當年統一足球規則的嘗試;此外,協會足球規則本來就禁止用手抱球移動,壓根沒必要踢翻對手,當然也禁止拉人與踢人。
圖說:1880年代,洛格比足球在報紙版面上的形象並不怎麼好。Moonshine Feb. 02, 1884: 59
別忘了,足球在1860年代前後,已經逐漸成為「查埔人的運動」。從足球裡應該要學習「查埔人的風範」,而不是「野蠻人的行徑」。進入1880年代,在許多中上層人士閱讀的報刊裡,洛格比足球形象已不如以往,「下層階級很可能比較愛看洛格比聯盟(Rugby Union)的比賽,但協會足球規則更能得到中上階級的青睞,就連冷感的倫敦,體面人士也會[在主要的足球比賽時]齊聚一堂,這就是個明顯的證據。」
此後,協會足球的能見度也開始勝過洛格比足球,並且接收、壟斷了football一詞;至於後者,英格蘭人漸漸更常稱之為橄欖球(rugby)。到了這個地步,football才能說是「用腳踢的球」
巴西世界盃專題引言:四年一次的全球瘋狂:在抗議聲中,巴西世界盃你準備好了沒?
圖說:1894年一場洛格比足球意外。有點血腥。Illustrated Chips Oct. 13, 1894: 4-5
拜託別再說「蹴鞠」是足球的祖先,而且你知道足球一開始其實是用手玩嗎?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 https://goo.gl/goScxn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銅鏡材質爲青銅,直徑爲11厘米,背面主體紋飾爲四個人物在進行蹴鞠遊戲。圓鈕,鈕上還鑄有假山青草。

  鏡子紋飾主要題材是四個人物在庭院裏邊踢球的一個場面,人物非常生動,活靈活現。

  宋代銅鏡注重實用,不崇華侈,器體輕薄,裝飾簡潔,形狀仍以圓形爲主亦有方形、弧形、菱形以及帶柄等多種形式。背面多鑄有花鳥魚蟲、人物故事、山水樓閣等圖案紋飾,亦有光素無紋者。圖案處理常采取隱起、陽線並用,以線的韻律、節奏來增強紋飾的起伏與重量,克服了因體薄而造成的輕浮單調的感覺。其中的動植物圖案,形象准確,姿態生動,構圖豐富多變。山水人物圖案的構圖處理富有繪畫效果。宋代銅鏡多産于湖州、撫州、成都等地。在冶鑄方面。宋代銅鏡的合金成分發生了變化,這帶來了銅鏡質地、色澤的變化。宋代銅鏡大部分爲黃銅質,含錫量明顯減少,而含鉛量大增,這樣的合金成分一直影響著後世的銅鏡,這也成爲鑒別宋代乃至以後各朝代銅鏡的重要依

---------------------------------------

傳世作品,細說中國“足球”的興衰史 - https://goo.gl/vfvjii

imgimg (1)img (2)img (3)img (4)  

-----------------------

華夏文化-中國古代蹴鞠畫面 - https://goo.gl/rdnCrQ

圖片搜尋結果

圖片搜尋結果


中國古代女子真會玩,一般人想不到!------------------------pdf----------------------------
 2016-03-09 11:18:00
中國古代女子從東漢時期就開始參加蹴鞠活動,現在發現的很多漢畫像石中都有女子蹴鞠的情景以及當時女子參加的樂舞蹴鞠形式。
上圖:足球博物館館藏漢畫像石及拓片
她們著長袍,舒廣袖,在鼓樂聲中表演一種優美的蹴鞠舞蹈,在宮廷和貴族的宴樂中翩翩起舞。鄧亞萍在回答記者提問「中國女子足球為什麼強大」時曾說,中國的女子在漢代就開始踢球了,她的根據就在這裡。
五代時期,後蜀主的妃子花蕊夫人(王晶)愛好蹴鞠,她還寫有蹴鞠的詩:「自教宮女學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上朋知是宮家隊,遍遍長贏第一球。」把自己教宮女蹴鞠進行比賽的情景和姿態寫得栩栩如生。
上圖:足球博物館內場景·唐代宮廷女子蹴鞠
唐代制鞠工藝的提高促進了女子蹴鞠的盛行。因出現了充氣的空心球,球體變輕了,不用多大的氣力,為女子蹴鞠創造了條件。這時候,白打蹴鞠形式定型,白打強調技巧,又以表演為主,沒有激烈的奔跑和爭奪,女子的白打蹴鞠開始盛行起來。
上圖:杜瑾《仕女圖》局部
明代畫家杜瑾的《仕女圖》(局部)就描寫了唐代貴族女子蹴鞠的情景。唐人康駢寫的《劇談錄》中記載了一個女子踢球的故事:京兆府的小官吏王超,有一天走過長安城勝業坊北街,「時春雨初霽,有一三鬟女子,年可十六八,衣裝襤褸,穿木屐於道側槐樹下。值軍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數丈,於是觀看漸眾。」這個三鬟女子能夠接住軍中少年踢漏的球,而且穿著木屐,一腳把球踢了數丈高,是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
上圖:足球博物館陳列《唐三鬟女子蹴鞠圖》
唐人《內人踢球賦》對女子蹴鞠的描寫惟妙惟肖:「球體兮似珠,人顏兮似玉。」「疑履地兮不履其地,疑騰虛兮還踐其實。」把球、人、技藝寫得非常鮮活。
唐太宗、唐玄宗等唐朝的皇帝都愛看蹴鞠,宮廷中有專門的女子蹴鞠活動。唐代詩人王建在《宮詞》中寫道:「素妝殘粉未明天,總在朝陽花樹邊。寒食內人長白打,庫中先散金與錢。描寫了一個教坊司的女子,在寒食節這一天為了到皇宮中表演蹴鞠,一夜未眠。凌晨一早就帶著隔夜的素妝殘粉,到皇宮內苑花樹旁等候,這樣做就是為了表演好蹴鞠,得到賞錢。」
上圖:鬥雞金宮裡,蹴鞠瑤台邊。——【唐】李白《古風》
到了宋代,女子蹴鞠更加盛行。現存的宋代很多文物中留下了女子蹴鞠的形象。故宮博物館珍藏的一件《孩兒蹴鞠圖瓷枕》中的畫面就是一個扎雙辮、著裙束帶的小女孩舉足蹴鞠的情景。
上圖:孩兒蹴鞠圖瓷枕
上圖:足球博物館館藏文物·蹴鞠紋陶枕(宋)
另一件宋代的《蹴鞠紋陶枕》上,一個身穿花布衣衫,倒背雙手的普通女子正在蹴鞠。《文獻通考》還介紹:「宋女弟子隊一百五十三人,衣四色,繡羅寬衫,系錦帶,踢繡球,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
上圖:足球博物館館藏文物·蹴鞠紋銅鏡(宋)
唐宋時期,清明蹴鞠和盪鞦韆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女子既可以單獨從事蹴鞠活動,尤其是在清明的時候,還可以同男子同場競技,共同娛樂。宋代的一件《蹴鞠紋銅鏡》的背面就再現了這樣的情景:畫面上一對男女正在花園中的假山前蹴鞠。男子戴幞(fú)頭,穿長衫;女子穿前開襟長服梳高髻,兩個仆童侍立於他們身後,從著裝和環境看是貴族人家的蹴鞠遊樂活動。
宋朝以後,女子蹴鞠依然盛行,可以男女對踢,但逐漸演變為貴族女子閒極無聊的消遣和女子取悅男子的手段,娛樂性、健身性減弱,走向了低俗化的發展道路。


圖片搜尋結果

巴西世界杯即將謝幕,中國男足與中國球迷又度過了默默圍觀的一屆比賽。然而,古代的中國人很早便玩上了“蹴鞠”遊戲。國際足聯于2004年確認了足球起源于中國。中國與蹴鞠有關的藝術品數量很多,歷史悠久,漢代文物中就有類似蹴鞠的場景了。

  張舒

  四年一屆的世界杯正在巴西踢得如火如荼,足球比賽的精彩之處就在于它沒有絕對的十拿九穩,常常出人意料。西班牙爆冷回家的消息一傳出,很多人捶胸頓足,誰知球迷流給西班牙的淚還沒擦幹,意大利又爆冷輸給了哥斯達黎加,指望意大利連勝獲得出線資格的英格蘭也默默收拾起了行李。冷則冷矣,傳統強隊的爆冷尚且使球迷有扼腕的可能,面對向來發揮穩定的中國男足,大家只好舉起“圍觀就是力量”的小旗,擺出坐山觀虎鬥的架勢,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再為自己的國家隊熬夜看一次世界杯。

  説到踢足球的實力,眼下的中國隊估計沒什麼發言權,但説起足球的起源,倒是很可以聊一聊,因為歷史上足球和中國頗有淵源。在古代中國,踢足球這項體育運動被稱為“蹴鞠”,或名“蹋鞠”、“蹴球”、“就圓”、“踢圓”等。2004年伊始,國際足聯確認足球起源于中國,“蹴鞠”則是最早有史料記載的足球活動。讀過《水滸傳》的人大概都知道,反派高俅一出場,命運就和“蹴鞠”緊緊聯係在一起,他的發跡史可以稱得上是“蹴鞠優則仕”。因為高俅的蹴鞠技術很高,一個偶然的機會被喜愛蹴鞠的端王撞見,得到賞識,端王登基之後,高俅很快飛黃騰達,官至太尉。雖然小説追求戲劇效果,必然對蹴鞠的作用有所誇大,歷史上高俅的發跡史也不可能全憑一球,但我們從中仍可略窺宋朝時期蹴鞠的流行,恐怕不比眼下大家對世界杯的勁頭差。

  相傳蹴鞠始于黃帝時期,《史記·蘇秦列傳》中記述“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鞠者”。這裏的“蹋鞠”,即指“蹴鞠”。中國與蹴鞠有關的藝術品數量很多,歷史悠久,漢代文物中就有類似蹴鞠的場景出現了。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枚西漢時期的“蹴鞠紋圖案印”,銅制,印面1.6厘米見方,厚0.5厘米,是一枚雙面印。凹鑄圖案的一面展現了兩人對面,用足背顛球的場景。漢代畫像石上也多見舞者、擊鼓者身旁有圓形物體懸在空中的場景,一般認為是漢代的蹴鞠。畫像石上的蹴鞠活動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表演性的蹴鞠,佔多數;另一類則是單純為了愉悅身心而蹴鞠。表演性的蹴鞠屬于漢代“百戲”的范疇,旁邊常配有伴樂或大鼓,蹴鞠動作跟隨節奏變化,表演者以高難度動作取悅觀眾,有些類似今天的雜技;愉悅身心的蹴鞠類似今天的健身,目的在于提高個人身體能力。蹴鞠之所以能在漢代發展流行,主要是因為當時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許多體育項目轉變成為表演娛樂節目。此外,漢代的蹴鞠還是當時軍事訓練的一種手段,是軍事檢閱的一部分。劉向在《別錄》中説“蹴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然而不管是印章還是畫像石,線條都較粗獷,顏色單一,關于蹴鞠的細節不分明,加之文獻記載的和蹴鞠相關著作均已散佚,其形制難以確考。

  唐宋以後,展現蹴鞠場景的藝術品細節生動,具體可感。拿繪畫來説,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宋代蘇漢臣的《長春百子圖卷》,春、夏、秋、冬四季百童嬉戲的情景躍然紙上,整幅畫筆法工整,人物衣著細膩,四季景色分明,孩童個個天真活潑,畫中有四個孩童蹴鞠的場景:右邊的童子忙著顛球,另外三個人則全神貫注地注視著他,中間的蹴鞠由赤、青、藍、赭等不同顏色的皮革制成。蹴鞠不只為孩童所喜愛,皇室貴族也熱衷這項運動。上海博物館藏的《宋太祖蹴鞠圖》就為我們展示了宋太祖等人在軍中空閒時踢球為樂的畫面。這幅畫由元代錢選臨摹,原圖是宋代蘇漢臣所繪。畫中在前面踢球的兩人分別是宋太祖趙匡胤和其弟宋太宗趙匡義,後面觀看的四人分別是大臣趙普、楚昭輔、黨進、石守信,明人唐文鳳的《題蹴鞠圖詩》雲“軍中之樂諒亦宜”。明代的《宣宗行樂圖卷》亦有一部分表現了當時皇帝熱衷蹴鞠的景象,和《宋太祖蹴鞠圖》不同的是,這幅圖卷中宣宗不再親自參與蹴鞠,而是端坐在臺上,觀看臺下蹴鞠藝人表演。古往今來能有一人包場看足球這種待遇的,恐怕也只有當時的皇帝了吧。

  陶瓷、銅鏡、牙雕等各種材質的器物上也常出現蹴鞠的景象。河北邢臺曾經出土過“宋代磁州窯白地黑花孩兒鞠球紋八角枕”,現藏于河北省博物館。瓷枕長30厘米,寬18.5厘米,高10.8厘米,胎質粗松,呈淺灰色,釉色乳白。枕周邊出檐,外高內低兩端翹起,周邊飾有兩道粗細不等的墨線,內繪孩兒蹴鞠圖。孩兒上著左衽剪領窄袖花衣,下著肥腿長褲,左腳著地,右腳把球踢起,充滿童趣。寢具瓷枕以外,弄粧梳洗時要用到的銅鏡也是為人熟知的日常用品,以背面精美的花紋著稱,歷經千年而不失韻味。宋代有一件著名的蹴鞠紋銅鏡,現藏于國家博物館,背面鑄高浮雕男女四人共同蹴鞠的畫面,畫面中一人踢球,一人似乎在防守,另外兩人觀看,十分生動。除了陶瓷和銅這樣易得的材料,象牙這種稀少的材料在宋代也進入了人們制作器用的選擇范圍之內,現藏于安徽博物館的宋代象牙蹴鞠圖筆筒就是一例。筆筒高16厘米,直徑10.9厘米,束腰,筆筒外圍陰刻庭院,庭院中有數人在蹴鞠,雕刻線條均染以墨色。

  説了這麼多中國古代有關蹴鞠的藝術品,我們不難發現,無論繪畫也好,雕刻也罷,文物和文獻記載中所展示的“蹴鞠”和現代足球有很大的差異,最根本的不同體現在蹴鞠的競技和激烈程度遠不及現代足球。尤其到唐宋以後,蹴鞠和軍隊訓練的聯係越來越弱,變得更像一種展現技巧的“戲”,而非體力爭搶的“賽”。因此,古代女子也常以蹴鞠為樂。河北邢臺還出土過一個宋代的瓷枕,上繪一女子身著花布掩襟衫,下著裙,係腰帶,獨自蹴鞠。從她的衣飾和神態來看,當是一名普通婦女。普通婦女尚且蹴鞠,深居閨閣的貴族婦女們更是視蹴鞠如鬥草、捶丸一樣普通了。明代畫家杜董繪有一幅《仕女圖》,畫中三名高髻盛裝的貴族婦女,神態悠閒,在花木蔥蘢的庭院中蹴鞠,身旁還有侍女服侍。女子的衣袂寬大飄舉,顯然不合適激烈的競速和拼搶,可見當時蹴鞠是被當做相對清閒的娛樂消遣看待的,對體力要求並不很高。此外,清代瓷器或繪畫也保留有蹴鞠的圖像。例如中國體育博物館所藏的蹴鞠圖五彩瓷壇蓋、五彩蹴鞠圖高足碗、蹴鞠圖漆繪銅牌、蹴鞠圖冊頁等。

  有關蹴鞠的中國古代藝術品不可謂不多,不可謂不精美,然而我們還需要知道的是,在世界各地的文明中其實都有足球的身影,不過表現形式和名稱不盡相同。據説古希臘和古羅馬,人們就把踢麻布包裹野草制成的球狀物作為娛樂。古代雅典的一件水壺上,一位成年男性用膝蓋平衡球狀物,一位少年在旁邊觀看學習;相似的物品在古羅馬壁畫中也有出現,只不過他們是用手拍擊,而不只是用腳踢。如果各大古文明類似足球的同類運動的出現不是偶然,那麼現在稱足球為“全球第一運動”一點也不為過,甚至還有些“復古”的意味。但古代的足球無論形制、規則,還是運動方式,均和現代足球差異較大,即便足球起源在中國,曾經興旺蓬勃、人見人愛是事實,也不能把它一把扯過來用做當代國足江河日下的遮羞布,藝術品帶給觀眾的驚喜屬于過去,它們不能活過來幫我們走向未來。

中國文物中的蹴鞠盛宴 - https://goo.gl/ZPFMlR


世界上最早的足球運動:中國「蹴鞠」
作者:鄭行之
東漢《蹴鞠圖畫像石》(公有領域)
更新: 2016-06-23 7:55 AM       標籤: FIFA, 探源, 足球, 足球迷, 蹴鞠, 鄭行之
最近,足球歐洲杯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都說「歐洲無弱旅」,很多中國人突破時差的阻礙,即使熬夜,也要儘量抽時間看球。而其實,FIFA(國際足球協會)在2004年曾公開確認,最早的足球運動原本來自我們中國,起源於齊國的臨淄,古代這種運動叫作「蹴鞠」。
中國足球運動的起源
《戰國策》和《史記》是最早記錄蹴鞠的典籍。前者描述了23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齊國都城臨淄流行的蹴鞠。後者則說,「翕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明白地記載「蹴鞠」是當時用來操練軍士、考察兵將體格的手段。
模擬二千年前的蹴鞠所製作的足球。(吳璉宥/大紀元)
模擬二千年前的蹴鞠所製作的足球。(吳璉宥/大紀元)
「蹴鞠」亦稱「蹋鞠」。「蹴」、「蹋」意思都是踢,「鞠」則是指球。根據《太平清話》,漢朝時的足球是「以革為圜囊,實以毛髮。」,即是由皮革包裹毛髮製成。到唐代演變成用動物的囊泡作裏囊、吹滿氣後封住球口,蹋鞠因此變得輕巧而富有彈性。
20世紀足球。(吳璉宥/大紀元)
20世紀足球。(吳璉宥/大紀元)
漢代足球規則
漢代因為蹴鞠具有極大的軍事訓練價值而受到重視,因此除了正規的訓練之外,還改造了蹴鞠的競賽方法,以作為軍事訓練項目,用來提升軍士的體能和紀律規範。
有關「蹴鞠」的論述,漢人李尤寫了一篇《鞠城銘》,記載了漢代蹴鞠場地及競賽規則的概況。「鞠」、「鞠場」,是以球和球場來象徵天地陰陽。而在球門的設置方面,則在球場兩端各設六個稱為「鞠室」的月洞形球門,作為進攻標的,比賽的兩隊各有十二人。
銘文中也提到比賽中對裁判員和運動員的道德要求,
「不以親疏,不有阿私」,這是要求裁判員遵行比賽規則,不能徇私情,不偏袒任何一方。
「端心平意,莫怨其非」則是要求運動員要心思端正,心平氣和,即使輸球也不埋怨和指責別人。
「建長立平,其例有常」這兩句是說比賽雙方必須推選隊長和評判員。而且,比賽也載明競賽規則,雙方都必須遵守。
「鞠政猶然,況乎執機」,則指出足球運動尚且要依這樣的道德標準去做,何況是執政呢!
漢代還有一本叫《蹴鞠》的專業性書籍。據《漢書•藝文志》記載,《蹴鞠》一書共有二十五篇,內容極其豐富,班固把它歸類為兵法書。書中對於蹴鞠競賽的方法、規則訂得相當完備。可惜此書在唐代以後就失傳了。
傳明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大都會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傳明仇英《清明上河圖》,百姓玩蹴鞠的局部畫面,大都會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漢武帝也愛足球
兩漢時期,蹴鞠深受皇族喜愛,漢武帝劉徹就很喜歡看球賽。據《漢書》記載,漢武帝閑暇時,經常在宮中舉行「雞鞠會」,比賽鬥雞、蹴鞠等活動。他網羅了眾多踢球高手,經常組織對抗賽。據說漢武帝看到精彩處,常常情不自禁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還讓他專屬的文學侍從枚皋現場賦詩。
傳明仇英《清明上河圖》,百姓玩蹴鞠的局部畫面,大都會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傳明仇英《清明上河圖》,百姓玩蹴鞠的局部畫面,大都會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足球風行唐宋
唐宋兩代是中國「蹴鞠」發展最為鼎盛的時期。唐人把「鞠」由實心變為空心,以空氣代替實物填充,稱「氣毬」。經過改良的足球增添了彈跳力度,使足球在技術和策略層面得到很大的提升,也因此衍生出更多技巧方面的繁複變化。
唐人又以球門取代「鞠室」,在場地兩端豎竿子,並在竿上結網形成球門。而這種改良後更具娛樂性的蹴鞠,也在唐代流傳到日本。
明治時代東京的新年也玩蹴鞠(維基公共領域)
明治時代東京的新年期間也玩蹴鞠(維基公共領域)
唐代蹴鞠之風行程度,據說連唐太宗、玄宗都喜歡看,而且之後的唐文宗更經常爬上樓頂,居高臨下地觀看市井蹴鞠和其它遊戲。許多唐詩中也描寫蹴鞠,如王維在〈寒食城東即事詩〉中寫道:「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陸游的〈春晚感亭〉:「寒食梁州十萬家,鞦韆蹴鞠尚豪華。」等等。
唐宋時期,「蹴鞠」活動已十分盛行 ,成為宮廷中的高雅活動,也成為朝廷宴席上的表演項目,不但直接助長蹴鞠的普及,也促進了蹴鞠本身的禮儀化、高雅化。例如表演者在表演贏球之後要「以賜錦共披而拜」,相形之下也促使蹴鞠表演者往「更上一層樓」去努力。
而且宋朝的開國君臣大多是軍官出身,他們都偏愛體能活動的娛樂。影響所及,無論從技術的發展還是社會的普及度,或者是娛樂價值來看,宋朝都是中國蹴鞠發展最興盛的時期。
史上第一份足球「首發名單」
南宋《武林舊事》曾列出「築球三十二人」競賽時兩隊的名單與位置:
「左軍一十六人:球頭張俊、蹺球王憐、正挾朱選、頭挾施澤、左竿網丁詮、右竿網張林、散立胡椿等;右軍一十六人:球頭李正、蹺球朱珍、正挾朱選、副挾張寧、左竿網徐賓、右竿網王用、散立陳俊等」。
這恐怕是歷史上的第一份足球「首發名單」了。
元•錢選所繪《宋太祖蹴鞠圖》(公有領域)
元•錢選所繪《宋太祖蹴鞠圖》(公有領域)
最早的職業球星
宋代出過不少踢球高手,甚至還組織了社團,像有名的「齊雲社」(又稱「圓社」),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球會(俱樂部)。這些有名的球會團體都著重於出色的技巧,學會各種繁複的踢法,並且致力於推廣蹴鞠活動。
王明清的《揮塵後錄》記載,「水滸傳」中的大反派高俅,便是「齊雲社」的一員,據說就是靠著「球像是黏在身上」的高超球技發跡,被當時的皇帝提拔為殿前都指揮使。高俅可謂史上最早出現的球星。
宋朝有男子蹴鞠隊,也有女子蹴鞠隊。宋元著名學者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其中寫到宋朝女子蹴鞠比賽的盛況:「宋女弟子隊153人,衣四色,繡羅寬衫,繫錦帶,踢繡球,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場面之熱烈、浩大,可見一斑。
揮別「蹴鞠」
隨著元朝的建立,蹴鞠也隨著蒙古西征而傳到了歐洲。明朝之後,許多官吏、王公貴族沈迷蹴鞠,明太祖朱元璋曾一度禁止,但仍無法禁止風月場所以女子表演蹴鞠招攬客人。滿人入關後,清政府為了避免重蹈明代覆轍,全面禁止蹴鞠,之後現代足球隨著西化風潮傳入中國,曾經盛極一時的蹴鞠就此沒落。
歷史上的足球玩家
漢成帝玩「桌上蹴鞠」
漢成帝劉驁很喜愛蹴鞠,每以能參加蹴鞠比賽為樂,大臣們都希望他不要參與這樣激烈的體能活動,但屢勸無果。大臣劉向便根據蹴鞠的競賽方法研發出一種名為「彈棋」的遊戲。
「彈棋」使用圓的棋子、方的棋盤,兩邊各有12個棋子對陣,和蹴鞠一樣可進攻、防守,只是不用腳踢,而是用手指彈棋子。漢成帝居然也迷上了這個新的彈棋。這種被稱為「桌上蹴鞠」的彈棋,後來在魏晉隋唐時代相當盛行。
女足教練 花蕊夫人
明代畫家杜堇所繪《仕女蹴鞠圖》。(公有領域)
明代畫家杜堇所繪《仕女蹴鞠圖》。(公有領域)
相信嗎?五代十國時期就有女足教練,她是著名的女詩人──花蕊夫人。花蕊夫人在她的詩作中透露,她當過宮女蹴鞠隊教練。
花蕊夫人是個風華絕代的貴妃,也是五代十國時期著名的女詩人。姿色才氣俱佳,傳世的《花蕊夫人宮詞》有100多篇。這樣一個絕世佳人,也是足球愛好者,她流傳後世的詩篇裡,有這麼一首:「自教宮女學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上朋知是宮家隊,遍遍長贏第一球。」描寫她教宮女們蹴鞠。她不但喜歡蹴鞠,還教宮女們玩。
「蹴鞠將軍」霍去病
霍去病有這樣一句名言「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他是個家喻戶曉的西漢名將、軍事家,雖然只活了短暫的二十三年,但他做過冠軍侯、大司馬,屢屢大敗匈奴,被封為冠軍侯驃騎將軍,他也因為愛好蹴鞠而被稱為「蹴鞠將軍」。
霍去病出身貧寒,少年時代即迷於街頭蹴鞠,即使出征塞外,身在敵軍後方,他仍然率領手下的士兵,在草地上築起球門來比賽蹴鞠,用以鍛鍊士兵。這些在《漢書•衛青霍去病傳》中都有記載。#
-------------------------------------------
足球起源
  遠在二千四百年前中國早已發明足球,名叫蹴鞠(ㄘㄨˋ ㄐㄩˊ),且為軍事訓練的一部份,根據漢人劉向別錄記載:「蹴鞠者,相傳黃帝所作。」軒轅黃帝傳:「黃帝令作蹴鞠之戲,以練武士。」講武通志:「黃帝蹴鞠以練武士,知有才蓋因嬉戲以講習也。」太平清話記載:「踏鞠始於軒后,軍中練武之劇,以革為圜囊,實以毛髮。」這些皆為足球始於黃帝的證明。
唐朝蹴鞠
唐太宗蹴鞠圖
明代仕女蹴鞠圖
明清蹴鞠
  中國足球發展
  蹴鞠的發展,不僅限於武士所專習,君臣百姓亦極喜愛。黃帝時代本為軍事訓練及體育活動,後世帝王亦多愛好,且遍及民間,由此以後,其方法歷有變革,兼嬉戲,或手腳並用,或騎馬持杖擊球,其制已大有出入。
  戰國時代,蹴鞠已平民化,齊國百姓誓愛蹴鞠。先秦文獻的戰國策中,稱蹴鞠為蹋鞠。中國的漢朝便風行一種稱之為「蹴毬」的比賽遊戲,顧名思義,當然是用腳來踢球,通常在皇帝生日或重要的國家慶典時,他們在皇宮前的廣場豎起兩根長竹竿,中間結上絲製的網子,比賽雙方看誰能將球踢進絲網中的小圓洞,和今天我們所見的各種足球技藝應該很類似。
--------------------
足球運動風靡全球,每四年一次的世界盃足球賽,狂熱程度不亞於同樣四年一辦的奧運會。說到足球,一般人會想到英國或是巴西等西方國家,東方國家的足球反而沒有那樣熱門。然而,FIFA(國際足球協會)在2004年曾公開確認,最早的足球運動來自中國。
中國歷史淵遠流長,確實創造過不少運動,如過去曾經介紹過的拔河。足球運動也是來自相當早的年代,而且還有許多「運動明星」。
源於軍事訓練
足球在中國古代名為「蹴鞠」,亦稱「蹋鞠」、「蹴球」、「蹴圓」、「築球」、「踢圓」等。「蹴」即是用腳踢,「鞠」則是指皮製的球體,在早期是以皮革包裹毛髮製成。到唐代時,足球由實心變為空心,放入動物的尿泡(膀胱),然後吹入空氣,以氣囊代替填充物,又名為「氣球」。
除了球體的不同,規則上與現在的足球也略有差異,不只是單純的對抗賽,而是有直接競賽、間接對抗、白打三種玩法。
相傳最早的蹴鞠比賽起源於軍事訓練,是黃帝為了訓練士兵而創。比賽以對抗競賽為主,為雙球門的直接競賽,類似現在的足球。漢代學者劉向所著的《別錄》中寫道:「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曰起戰國之時。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蹋徒獵反,鞠求六反。」班固在撰寫《漢書.藝文志》時,就將史上第一本踢球指導書《蹴鞠二十五篇》列為兵書,歸類於軍事訓練的練兵技巧。
漢朝時為皇室娛樂
進行直接競賽的蹴鞠比賽,有特定的比賽場地,名為「鞠城」。四周圍築有矮牆,比賽雙方各有一座像小房子似的球門,場上隊員各十二名,比賽時可以互相碰撞推擠,如同戰爭,踢鞠入對方球門多者勝。漢朝時,蹴鞠已經成為一項職業運動,有比較健全的比賽規則,設有專門的球場,四周還有圍牆和看台,主要為皇室娛樂,而不再是過去的軍事訓練。
單球門的間接對抗是唐宋時期流行的比賽形式,主要用於為朝廷宴樂和外交禮儀的競賽表演。進行比賽時,雙方中間隔著一道球網,網中有一球門,名為「風流眼」,雙方各在一側,在球不落地的情況下,將球踢過風流眼的次數多者勝利。
白打是一種無球門的散踢方式,是流行最久的玩法,不只是高級娛樂,在民間也相當流行。白打的比賽項目是花樣和技巧,亦稱比賽「解數」(原指武功招式),每一套解數都有多種踢球動作,如拐、躡、搭、蹬、撚等,而這些動作也如同武功招式般,有著各種華麗的名字,如轉乾坤、燕歸巢、斜插花、風擺荷、佛頂珠、旱地拾魚、金佛推磨、雙肩背月、拐子流星等。表演的招式越多越精彩,分數也越高。也因為是以輕巧靈活取勝,所以也有女性加入這項運動。
風行於唐宋兩代
唐代時蹴鞠十分風行。據說唐太宗、玄宗都愛看踢足球,後來的唐文宗常常爬上高樓居高臨下看市井間的蹴鞠和摔跤,而許多唐詩中也寫到關於踢球的事情,而且都和清明節有關,如王維〈寒食城東即事詩〉中寫道:「蹴鞠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裡。」陸游的〈春晚感亭〉:「寒食梁州十萬家,秋千蹴鞠尚豪華。」等等。
蹴鞠在宋代達到了興盛的頂峰。《文獻通考》曾記載宋朝時的女子蹴鞠比賽盛況:「宋女弟子隊一百五十三人,衣四色,繡羅寬衫,繫錦帶,踢繡球,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可見場面之盛況。宋代也出過不少踢球藝人,甚至還組織了自己的團體,叫做「齊雲社」,又稱「圓社」,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樂部,大名鼎鼎的奸臣高俅也在其中。
明代後開始沒落
明代時,青樓的娼妓以玩蹴鞠的方式招攬客人,使得蹴鞠逐漸趨於下流低俗,遠離主流;而許多貴族與官吏因過度沉迷於蹴鞠而荒廢職務、不理政事,因此明太祖下令官吏、武士等為官者禁止蹴鞠,致使蹴鞠開始沒落。
不過在明代之前,蹴鞠的熱門程度可能不亞於現在的世界盃。更有甚者,世界上第一個死於運動狂熱的人物也是來自於中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項處是一個非常痴迷於蹴鞠的球迷,某日染上嚴重肺病,名醫淳于意為他看病,叮囑他不要過度勞累,尤其是激烈運動,但項處不聽勸,仍外出踢球,結果吐血身亡。
蹴鞠在中國後期因為政治因素而中斷,歐洲的足球運動則是元代時流傳自中國。東西文化相互流傳、影響自古皆然。知道這些歷史源頭,除了趣味之外,也能對足球運動多一層認識。
----------------
《宋太祖蹴鞠圖》原作者為北宋蘇漢臣,元代臨摹品,現藏上海博物館中
《宋太祖蹴鞠圖》卷描繪宋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匡義和近臣趙普等一起蹴鞠玩樂的情景。該畫設色淡雅,用線古拙。
作品介紹
原圖為宋代名畫家蘇漢臣所繪,錢選在臨摹之後題字:“蹴鞠圖舊藏秘府,今摹圖之。若非天人革命,應莫觀之,言何畫哉。”表現出了對此畫仰慕已久的心情。明人唐文鳳在《梧岡集》中有《題蹴鞠圖》詩,詩中說明前兩人踢球的是宋太祖趙匡胤與其弟宋太宗,後四人觀看的是大臣趙普、楚昭輔、黨進、石守信,都是宋朝開國的功勳,他們都喜歡踢球;“明良相逢同一時,乘閒且複相娛嬉,軍中之樂諒亦宜。”此圖說明了蹴鞠是宋代初年軍中之樂,是宋朝開國皇帝和貴族都喜愛的活動,因此,開啟了中國古代足球發展的第二個高潮時期。在《宋史·禮志》《樂志》中記載,凡是朝廷的盛大宴會都有足球表演。在《武林舊事》中記載,宋代除了官家有蹴鞠專業藝人之外,民間的瓦子中也有蹴鞠藝人表演,而在宋代開展最為廣泛的則是“寒食蹴鞠”民俗活動;“寒食梁州十萬家,蹴鞠鞦韆尚豪華。”(陸游《春晚感事》)在這樣從上到下全國的足球熱潮氛圍中,便有了高俅、張明、柳三復等因踢球而發蹟的人物。《宋太祖蹴鞠圖》為後人提供了研究宋代足球發展最寶貴的資料。 [2] 
作者簡介
原作者:蘇漢臣(生卒年不詳,活動於十二世紀),開封人。初為民間畫工,宣和間入畫院任待詔。師承劉宗古,後自成一家。長於道釋、人物,最善畫童嬰,歷來畫嬰孩者,未嘗能出其右。
臨摹者:錢選(公元1235—1299年),字舜舉,浙江吳興人,宋末元初著名畫家。理宗時期鄉貢進士,“吳興八俊”之一。擅長人物、山水、花鳥等題材,人物畫師法李公麟,風格古拙,筆墨工整且質樸天真,並發展了文人畫題寫詩文的傳統;山水師法趙令穰、趙伯駒等大家,擅長彩墨,喜用勾斫筆法,意境恬淡自然,表現出隔絕塵世的理想境界;花鳥師法趙昌,擅作折枝花卉,用筆盡勁,細潔而光潤,設色淡雅清麗,精巧傳神。所提倡的繪畫“士氣說”,對後世文人畫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銅鏡的故事(1)銅鏡上的人物故事

 

銅鏡上的裝飾紋飾大多是各種各樣的抽象圖案,有的是幾何圖案,如山字紋、博局紋,有的則源自生活,如花鳥紋、瑞獸紋。這些圖案有很高的藝術性,歷朝歷代也各具特色,反映了當時的審美偏好和社會風尚。

而銅鏡上的另一類是人物故事紋,相較之下則是更為直接的表現,這些圖案具象地描述了一個故事或是定格了一個瞬間,認識鏡上的場景不需要太多的「藝術素養」,但要了解其中原委對於現代的我們卻不太容易。能被鑄造在銅鏡上的圖案對古人來說都是家喻戶曉的,雖然有一些至今仍有活力,但更多的則淹沒在歷史中,今天僅剩下一個個冷僻的典故。筆者希望能簡單介紹銅鏡上有代表性的幾種人物故事紋以及其他一些常見的圖案紋樣,不能詳盡,僅作拋磚引玉之用。

 

介紹兩漢銅鏡時,曾提到故事鏡興起於此時,以及當時流行的兩種圖案,代表道教思想的西雲母主題和代表儒家思想的伍子胥主題。漢人崇尚家,此類故事出現的較多,主要宣揚「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唐人崇奉道教,整個社會瀰漫着濃厚的道教神仙氣息,而道教信仰的核心是追求長生不老、得道成仙,因此作為法器的銅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紋飾中也出現了眾多道教的形象。最明顯的是唐的各類飛仙鏡,描寫的是「羽化成仙」的過程,此時的神仙已不是前朝長有翅膀的鳥人形象,而是騎鶴駕獸、身後飄帶環繞的仙人,和今天我們對神仙的概念基本相同。

唐 飛仙鏡

類似主題的還有王子喬吹笙引鳳鏡,表現的是王子喬修仙的傳說。相傳王子喬是周靈王的太子,喜歡吹笙模仿鳳凰的叫聲,樂聲逼似,以至引來真的鳳凰飛舞。後來他遊歷四方,被一位道士引至嵩山,修行三十餘年後駕白鶴成仙而去。

 

唐 吹笙引鳳鏡

我們耳熟能詳的嫦娥奔月也是一個經典的題材。鏡中有一棵大桂樹,右側為嫦娥,左側有搗藥的玉兔和跳躍的蟾蜍。這個傳說最早在先秦時代就很流行,但版本較多,細節各不相同,直到唐才基本定型,也就是我們知道的故事。嫦娥原名姮娥,是后羿的妻子,漢時為避漢文帝名恆之諱,改稱嫦娥。原來的傳說中,嫦娥奔月後化為一隻蟾蜍,作為偷吃長生不老藥的懲罰,到唐代才進一步演化為美麗的神話,嫦娥便以一位美貌女子的形象出現在銅鏡之上,其化身蟾蜍則置於玉兔之下。這些神仙人物在銅鏡紋飾中的出現,說明當時人們企慕神仙世界,幻想羽化升天長生不老的思想。

唐 月宮鏡

宋代的神話故事數量較前代有了極大的增加,這與唐末出現的傳奇小說和宋代的話本小說有密切的關係,後來的主題也逐漸從玄幻的飛仙題材向生活化內容轉變。宋金時期常見的一類鏡是許由巢父鏡。許由和巢父是傳說中堯舜時期的隱士,堯聽說許由有才,就想把天下讓給他,許由沒有接受,反而隱居山中,後來堯又想讓他任「九州長」,再次拜訪許由。許由覺得王位姑且不受,九州長更是無稽之談,頓感蒙受大辱,跑到溪流邊,清洗聽髒的耳朵。這時巢父牽着牛經過,問許由洗耳的緣故,許由對答堯的拜訪授官之事,卻被巢父責怪:你許由若是不想接受官位,遁隱就可以了,現在又來大談洗耳的原因,還是在意名譽,況且你在溪中洗耳,我的牛在溪中飲水,這不是玷污了我的牛嗎?許由自視高潔,卻還是不及巢父。許由巢父鏡取故事的後半段兩人交談的畫面,許由跪坐於溪邊,另一側巢父牽牛與他交談,前後高山流水,整體感很強,更富于山水人物畫的風格。

宋 許由巢父鏡

還有一個故事則較為有名,是已經融入地方戲曲的柳毅傳書,記述了洞庭湖的龍女遭夫家虐待,柳毅為其傳書,幫助她脫離苦難,最後生愛慕之情結為夫妻的故事。銅鏡的圖案一般取自故事開端,龍女牧羊於河畔,向柳毅訴說其遭遇的情節。樹下兩人相對,身體微傾,雙手作揖,作互訴狀,紋飾以浮雕手法,刻畫精細。

宋 柳毅傳書鏡

在人物故事鏡中,還存在一類反映現實社會生活場景的銅鏡,如唐時的打馬球紋鏡,宋時的蹴鞠紋鏡等。

唐 打馬球紋鏡

打馬球鏡中有四人各騎一匹奔馬,兩兩一組,飛舞手杖,互爭飛球,場面極富動感。馬球是我國古代一種傳統的體育運動,一般認為是由西域傳入的,在唐代非常盛行,皇帝、貴族、文武官員甚至文人都愛好打馬球,唐代的宮城中也會修築配套的馬球場,皇家舉行馬球比賽時,騎馬爭球者會超過數十位,場面很是壯觀。宋遼金時馬球運動也很盛行,尤其流行於少數民族的皇室貴族中。明代以後,馬球運動逐漸衰落,皇帝已不是馬球運動的參加者,而只是觀眾了。清初,為了害怕人民借習武和騎馬來反抗,統治者一度禁止馬球運動,雖然在康熙之後,隨着政權穩定,馬球又作為娛樂活動再次出現,但與鼎盛時期已遠不能相及了。

馬球圖

宋 蹴鞠紋鏡

湖南省博物館藏有一枚蹴鞠紋鏡,鏡面表現的是一男一女對踢球,左側女子一腿直立,一腳微抬,球成介於起落之間。右側男子身體前傾,準備接球,身後有侍者觀看。據說蹴鞠最早起源於戰國的齊國,本為軍訓之用,進而演變為遊戲,和六博棋共同成為民間運動的代表。到唐代練兵多採用馬球,而蹴鞠則向娛樂方向發展。宋代蹴鞠達到鼎盛,上至帝王,下到普通百姓,皆以蹴鞠為樂。蹴鞠分很多不同形式,也有不同的規則,鏡上描繪的是其中稱為「白打」的玩法,是無球門的散踢,比賽花樣和技巧,也是開展最為廣泛的一種玩法。

可以看出,這類「紀實」的人物故事鏡相比文字更能記錄社會風貌,除了馬球和蹴鞠,銅鏡上還有狩獵、航海、宴請等題材,是我們了解古人生活的重要資料。神話故事也好,生活場景也好,鏡背上的人物故事紋依情處事,繪影傳情,人們將思想和期望寄託於鏡背圖案上,我們才有幸追溯這些場景,還原其中的深刻寓意和對生活的美好願望。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