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茶畫《唐人宮樂圖》「元人宮樂圖」畫後宮女眷十二人環案適坐,或品茗,或行酒令/晚唐,正值飲茶之風昌盛之時,茶聖陸羽《茶經》便完成於此際。稍稍回顧中國飲茶方法源流,唐以前都屬於粗放式煮飲法,即煮茶法。陸羽在《茶經》里則極力提倡煎茶法/飲茶時用長柄茶杓將茶湯從茶釜盛出,舀入茶盞飲用。茶盞為碗狀,有圈足,便於把持。可以說這是典型的「煎茶法」場景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EpSZYh

茶畫:以茶為題材的繪畫/玉川煮茶圖軸/調琴啜茗圖 唐 周昉/茗園賭市圖 (宋 劉松年)/劉松年比較知名的茶畫有《攆茶圖》《鬥茶圖》《茗園賭市圖》等/趙孟頫的《鬥茶圖》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kPkUEq
周昉《調琴啜茗圖》唐代畫家/最美茶藝師/結合音樂和品茗的古代茶文化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YHJwE0

---------------------

大圖解說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5/%E6%96%87%E6%9C%83%E5%9C%96.jpg

------------------------------------------

“點茶不一。而調膏繼刻,以湯注之,手重筅輕,無粟文蟹眼者,調之靜麵點。蓋擊拂無力,茶不發立,水乳未浹,又復增湯,色澤不盡,英華淪散,茶無立作矣……五湯乃可少縱,筅欲輕勻而透達,如發立未盡,則擊以作之;發立已過,則拂以斂之。結浚靄,結凝雪,茶色盡矣。”
這是宋趙佶《大觀茶論》中的一段文字

------------------------------------------

《文會圖》這幅畫充分錶現徽宗院畫精緻明淨的風格。宋徽宗與寵臣蔡京也在畫上留下題跋,以此作為帝王統治下人才雲集的象徵圖像。環桌而坐的文士,正進行著茶會。宋徽宗稱此圖為文會圖,但應與唐代以來“十八學士”的主題有關。可能是當時摹寫古代畫作後,加入北宋元素的“改編“之作。僮僕使用及準備中的茶具,在存世北宋茶器中有相應的例子,畫家所繪確有根據。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縱 184.4,厘米 寬 123.9 cm
【簡介】
絹本,設色,縱:184.4,厘米:寬123.9 cm。
圖中從根部到頂部不斷纏繞的兩株樹木,雖然複雜,但由於含蓄的表現,因此毫無雜亂誇張之感,而像是觀察樹木真實生長狀況後描繪出的細膩作品。
宋徽宗題詩
宋徽宗題詩
徽宗時期畫院作品常有種纖塵不染的明淨感。《文會圖》中即使在各種樹木垂下的細小葉片上,也可以發現這種特質。
“點茶不一。而調膏繼刻,以湯注之,手重筅輕,無粟文蟹眼者,調之靜麵點。蓋擊拂無力,茶不發立,水乳未浹,又復增湯,色澤不盡,英華淪散,茶無立作矣……五湯乃可少縱,筅欲輕勻而透達,如發立未盡,則擊以作之;發立已過,則拂以斂之。結浚靄,結凝雪,茶色盡矣。”
這是宋趙佶《大觀茶論》中的一段文字。每每讀來,追思仰慕,感慨萬千。

石渠寶笈續編(養心殿),第二冊,頁929&故宮書畫錄(卷五),第三冊,頁65&故宮書畫圖錄,第一冊,頁297-298&  宋徽宗(西元一0八二─一一三五年),姓趙名佶,性好書畫,秉賦極高。山水花鳥人物莫不筆墨挺秀,雅韻宜人,書號瘦金體,筆勢勁逸。    畫園池岸邊,竹樹掩映,中設大案,坐飲者八人,一人立執檀板,二人樹下立談,侍者九人,皆神情雅俊,衣褶挺勁生動。竹樹俱用雙鉤,筆筆細勁,如鋼針鑴鐵,必盡全力。通幅筆跡繁細,千絲萬縷,而無一懈筆,蓋極精妙之能事矣。 & 宋徽宗(西元1082-1135年),姓趙名佶,性好書畫,秉賦極高。山水花鳥人物莫不筆墨挺秀,雅韻宜人。   本幅描繪池邊大樹下,一群文士正據案飲宴。前方有僮僕在一小桌上備茶,其中一人手持長柄匙自茶罐舀取茶末,沿用的是唐末以來盛行的「點茶法」。人物皆神情雅俊,衣褶挺勁生動。竹樹俱用雙鈎,筆筆細勁,如鋼針鑴鐵,必盡全力。通幅筆跡繁細,千絲萬縷,而無一懈筆,蓋極精妙之能事矣。   此畫庭台器具描繪得極為華美,有別於五代時文會圖簡單的背景,北宋的文會圖係置於完備的花園場景之中,由此也反映出北宋園林的發達。此圖右上雖有徽宗題詩,左中有他的畫押左上另有蔡京題詩,但俱屬可疑,應是畫院中名手之作。

58ee3d6d55fbb2fbc71ddf174f4a20a44623dc85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

不斷衍生的謎中謎的文會圖(一)

一、人物

這張〈文會圖〉相傳是宋徽宗的畫作,畫中的主 題是環桌而坐的文人正在花園中飲宴。這樣的主題是模仿唐代十八學士圖而來,當唐太宗李世民仍是秦王尚未登基時,就招攬了杜如晦、房玄齡等十八位文士,這一批人才被稱為「十八學士」。由當時著名的人物畫家閻立本,畫了一幅十八學士圖,在圖上紀錄他們的姓名、容貌、官銜,讓後代可以瀏覽這些名士的風采。

〈文會圖〉也是張寫實人像畫,依據唐代的繪畫題材,加入北宋生活元素的附和之作。在花園樹陰下的池塘邊,有九位文人坐在一張大桌子旁舉辦宴會,兩位站在樹下談話,還有九位僕人在一旁伺候,顯示出是上層社會的聚會。而柳樹下的石案上,陳列著書、硯、琴、鼎等物,呈現文人的生活美學與趣味。

二、茶與器物

桌上所陳設的瓷器具,和今天所流傳下來的宋代汝窯的作品相當接近,可以知道畫家是依照著現有的器物來畫的。從圖中的餐具的擺設,如同今日西餐廳的分食制,每一位都有各自的一組餐具,不像今日中式喜宴的大圓桌合食制。

而畫面下方,桌上一組組的茶碗及茶托和在炭爐中煮水的茶瓶,可以知道這正是宋代流行的點茶法。而宋代在席宴中送上茶湯時是宴席要結束時,準備起身跳舞。

三、題詩

在畫上有宋徽宗的題詩:「儒林華國古今同,吟詠飛毫醒醉中;多士作新知入彀,畫圖猶喜見文雄。」。另一首詩是蔡京所做的詩「明時不與有唐同,八表人歸大道中;可笑當年十八士,經綸誰是出群雄。」,其中的同、中、雄三字是相同的的韻腳。

第一首詩的大意為:「從前和宋代的文人的喜好都是相當接近的,喜歡喝酒、作詩、繪畫,在科舉制度下又招考了許多新的讀書人,而宋徽宗又成立歷史上第一所畫院,特別開心在藝術表現上,網羅到傑出的人才。」而「入彀」這個典故來於唐太宗開科取士時,看到天下新考上的進士排成一條人龍時,開心的說:「天下英雄盡入彀中」,因為唐太宗利用了當時新創立的科舉制度,網羅天下的人才。

第二首詩的大意為:「今天盛世清明宋代是唐代難以比擬的,四面八方的人才都來報效國家;過去唐代的十八學士和今天宋代文人在學問成就的比較上,恐怕很難的分出高下呢!」而蔡京在詩中,除了有相同的韻腳,在典故的對仗上,也是相對仗的。「八表」可在唐太宗〈正日臨朝〉一詩中:「雖無舜禹跡,幸欣天地康。車軌同八表,書文混四方。」見到,可以得知蔡京的文學造詣是相當好的。

而在故宮今天所收藏的繪畫中,院藏傳為〈宋徽宗十八學士圖卷〉、〈宋徽宗畫唐十八學士圖卷〉二圖之中段點茶及飲宴的畫面,人物及器物完全相同。因此,這三張畫是由同一個稿本來描繪。而三幅畫同時均有徽宗之題詩、簽押及蔡京的筆跡。

四、疑問

由於畫面上有宋徽宗與蔡京的題詩,一般普遍認為文會圖為宋徽宗或當時的宮廷畫家代筆,然而在畫面下方有一位侍者,手持圓形的大盤,大盤好像疑是十四世紀前期才出現的青花大盤。又有相同題材的三幅畫,因此部份專家對文會圖的真偽提出了質疑。

五、鑑定

為確定文會圖之真偽,利用光線在不同材質、墨色、顏料時反射不同的光波,以顯微鏡攝影、以高精細數位攝影、螢光攝影、反射式近紅外線攝影、透射式近紅外線攝影等方式,更深入的了解文物材質及背後的故事。

文會圖經過檢測後,發現〈文會圖〉與李唐的〈萬壑松風〉的絹質,其絲線的經緯組織相近但非同一批絹,這表示〈文會圖〉的畫布為徽宗時代的產物,但〈文會圖〉後來有修補及塗改,這些修補痕跡在螢光攝影及透射式近紅外線攝影下,是可以被發現到的。

六、結語

如〈文會圖〉以被確認為宋徽宗時期作品,另為〈宋徽宗十八學士圖卷〉、〈宋徽宗畫唐十八學士圖卷〉亦由同一稿本而來,在畫上亦有相同的題詩,那值得探討議題為,在〈文會圖〉繪畫繪製的時間點上,有什麼重要的事件發生,必須被記錄下來?

文會圖,為文人們在一起詠吟詩賦,或者進行琴棋書畫等雅集的繪畫作品。此圖畫池岸邊,竹樹掩映,中設大案,圍坐飲酒者九人,站立樹下談話者二人,另有侍者九人。主題突出,用筆輕淨利落,線條簡練剛勁,人物神情雅俊,面部勾勒細緻有韻,相貌姿態各異,個性鮮明逼真,衣褶挺勁生動。竹樹之葉用雙勾,線條沈著簡勁,設色古雅明麗而協調,樹石草木背景,用筆工整精細,可謂極精妙之能事。圖中右上有徽宗題詩:「題文會圖。儒林華國古今同,吟詠飛毫醒醉中;多士作新知入彀,畫圖猶喜見文雄」。圖左中為「天下一人」簽押。左上方另有蔡京題詩:「臣京謹依韻和進。明時不與有唐同,八表人歸大道中;可笑當年十八士,經綸誰是出群雄」,此題位在徽宗簽押之上,與徽宗詩左右並列相對。

此圖舊傳為徽宗(一0八二-一一三五)之作,亦有認為其為畫院中人之代筆,非徽宗真跡者。由圖中桌上描繪並排成套之碗托和茶碗數組,以及茶瓶置在方形炭爐上燒煮的方式,又從備茶童僕有一人手持長柄匙自茶罐向盞內酌茶末等,依此情況看來,可知描述的飲茶習慣是盛行於唐末五代以來至元明之際的「點茶法」。此圖如有祖本應在上述期間。然有學者認為除對圖中趙佶、蔡京之書跡可提出質疑外,細觀畫面下方有一侍者(右二),手持圓形器物,疑是始現於十四世紀前期之青花大盤。是幅構圖和院藏傳為〈宋徽宗十八學士圖卷〉、〈宋徽宗畫唐十八學士圖卷〉二圖之中段部分,無論人物形態、器物、樹石背景等盡皆相同,所異者唯筆墨有精粗之分,絹本有新舊之別,三圖可能出自同一祖本,而以此本為最勝。同時,三幅均有徽宗之題詩、簽押及蔡京筆跡。由構圖及文字內容可推知此圖之原畫題應為〈唐十八學士圖〉。

史載唐武德四年(六二一)以秦王李世民為天策上將,位在王公之上。世民以天下漸平,乃於宮城西開文學館,羅致四方文士。有杜如晦、房玄齡、于志寧、蘇世長、薛收、褚亮、姚思廉、陸德明、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勗十八人,分為三番,每日六人值宿,討論墳籍,商略古今,號曰十八學士。使閻立本畫像,褚亮作贊。當時天下士夫,以入選為無上光榮,名之曰「登瀛洲」。因是〈十八學士圖〉又名〈登瀛洲圖〉。有關於十八學士的圖像,自唐閻立本受命畫〈秦府十八學士圖〉以來,即為各代畫家競相仿效的題材,歷代多有傳本。(陳階晉)

---------------------------------------

《文會圖》(局部),北宋趙佶繪,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圖描繪了文人宴飲雅集的場面,席間以茶、酒相佐,侍童手捧杯盤往來其間

  按照2000年出版的《中國酒經》的說法,中國酒的種類是個他們也無法完成統計的工作,只因為中國大小酒廠衆多,變化甚大,特別是在品種方面,琳琅滿目到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所以在這部詞典類型的書裡只列出了中國名酒和優質酒的名稱,而放棄了多數酒的介紹。他們似乎在告誡我們,如果嘗試去列舉中國酒,肯定是一種吃力不討好的巨大失敗。中國曆史上層出不窮的《酒譜》,由好酒的文人們撰寫,現在看起來,恍如天書,只因為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流行口味,清朝流行的名酒到今天已經所剩無幾,中國人在酒上的發明創造能力很驚人。

  新中國成立後,自然也需要建立自己的酒譜系,這次是由科技工作者掌握決定權。過去幾十年來中國白酒的分類體系,基本上只有一種辦法,就是按照各種香型去列舉酒類,最經典的分類體系已經確立,那就是嚴格按照香型來列舉各地的名牌酒類,比如醬香型,以茅台、郎酒為代表;濃香型的白酒,以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洋河大曲、古井貢酒為代表;清香型,以汾酒、寶豐酒、特製黃鶴樓酒為代表;兼香型,以白雲邊酒、白沙液酒為代表;還有以酒鬼酒為代表的馥郁香型,西鳳為代表的鳳香型,三花酒為代表的米香型。這種分類體系的最大好處,是解決了中國酒類層出不窮的問題,不斷在各種類裏面增加新品種就可以了。

  可是,這個分類體系,在誕生的時候就不斷遭遇挑戰。最大的挑戰,來自與中國酒的千變萬化的特徵。最典型的如西鳳酒,這個老牌的四大名酒在第一、第二屆的中國評酒會上均榜上有名,可是第三次,也就是1979年的評比上沒有獲得金奬,不是酒不好,真實原因是因為在各個香型中它都排不上號,它不屬於濃香,也不屬於清香,更不屬於醬香,但是酒確實又是好酒,怎麼辦?於是經過協商,推出了自己的新香型:鳳香。1994年,國家頒佈了鳳香標準,這也成為今後許多名酒的仿效例證。

  中國人對酒的熱愛,使之創造新酒的樂趣一直不中斷。只要不在饑荒年代,新酒就屢有創新,新中國成立後,江西創造了四特酒,後來也得到了國家的認可,稱之為“特香酒”。上世紀70年代,隨着糧食的豐産,各省酒廠的熱情投入,各種新酒的創造層出不窮,湖北的白雲邊酒為所謂兼香,山東的景芝酒為芝麻香,湖南的酒鬼酒為馥郁香。這種創造精神,促使酒類的管理機構和專家們不斷召開各種類型的研討會,用來命名各種新香型,爭論和協調中,一個個的新名酒誕生了。

  但是,以中國地域之遼闊,以及中國人對酒的極端熱愛,光用香型來分類新酒種總會有詞窮的一天。一個陌生的遠在衆人視野之外的小縣城也可能生産出一種新香型的白酒,然後強烈要求命名權,但是往往是不可能的,專家們對香型的命名,還包括對生産企業的綜合認可,比如生産量,再比如經濟實力,否則,命名也會落空。但是,一旦一個酒廠掙到了錢,往往可以召開自己的研討會,最終要求名正言順。夾在這種種矛盾之中的,以香型為主的分類的體系,總有窮盡的時刻。

  就因為這種分類體系的不完整性,所以我們這次考察中國酒類沒有繼續按照香型,而是以香型結合地理劃分,將中國白酒分成了八個體系,這種分類方式有其合理性,白酒本來就是帶有嚴格區域地理特徵的産品,比如雖然都是醬香酒,在茅台鎮生産的才是茅台,在貴州遵義生産的就是珍酒,即使技術、原料和整個程序完全一樣,最後的産品還是有所區別;再比如都是濃香酒,四川所生産的濃香酒就分成兩個類型,更不用提江淮生産的濃香酒,在這裏面,地理因素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四川濃香酒的香味來自於窖泥,來自於濕潤溫暖氣候造成的大量微生物群落,也來自當地糧食的芳香;而江淮平原溫差大,沒有複雜的微生物群落,反而造成了酒香不比川酒但是甜柔勝過的姿態。

  在具體考察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這種分類具備的合理性,比如北方酒基本受清香派汾酒的影響,就是因為氣候類似,釀造技術也因此比較容易流通。再比如中原地帶氣候和地形複雜,所以酒的流派極其多變,産生了兼香、馥郁香和特香若幹香型,這也和這個地區的歷史文化兼容並蓄的模式很相像。

  但是,在各區的地理中,往往還有意外發生。北方也有濃香,醬香大省也不乏成功的濃香,我們隨即注意到了新的因素,就是市場因素,市場常常超越地理,成為新的主宰。不過這種主宰還是以地理為依據的,比如現在濃香流行,四川酒廠就成為全國酒廠的供應商,四川的酒人才也四處開花,包括新疆也生産濃香酒。

  我們分類的辦法是以酒為本,讓酒回歸於酒,按照區域的地理歷史特徵來考察酒類。中國酒的變化往往有超出預料的地方,每個時代都有自己推崇的口味,伴隨着口味的流行,而衍生出無數的新酒種類,不過不管怎麼變化,地區的風土不變,歷史沿襲不變,則酒與地區的關係,也不會輕易改變。

----------------------------------

古今名家文會圖 - https://goo.gl/398cB8

更多文會圖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410/21/4295303_549548479.shtml

圖片搜尋結果

==========================

過風雅生活,像宋人一樣焚香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iTYIJZ

過風雅生活,像宋人一樣焚香

 

過風雅生活,像宋人一樣焚香

吳鈎

焚香,與點茶、插花、掛畫,同時宋代文人的四大雅事。宋人怎麼焚香呢?文字說來終覺淺,還是看宋畫吧。

在南宋劉松年(傳)的《山館讀書圖》上,我們可以看到,讀書人的案頭放置着小巧的香爐,那是因為宋人讀書時有焚香的習慣。許多宋詩也描繪了這樣的文人習慣,如陳必復的《山中冬至》:「讀易燒香自閉門,懶於世故苦紛紛。」戴復古的《贛州上清道院呈姚雪蓬》:「短牆不礙遠山青,無事燒香讀道經。」陳宓的《和喻景山》:「而今已辦還山計,對卷燒香愛日長。」

(劉松年《山館讀書圖》局部)

今天我們能夠看到兩幅宋人的《聽琴圖》,一幅傳為宋徽宗趙佶所繪,現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另一幅傳為劉松年所繪,現為美國克利夫蘭博物館藏。兩幅《聽琴圖》都畫出了一張香幾,香几上放着一隻香爐,顯示宋人在欣賞音樂時,也會焚香渲染氣氛,正所謂「約客有時同把酒,橫琴無事自燒香」 。

 

(趙佶《聽琴圖》局部)

(劉松年《聽琴圖》)

而宋徽宗的另一幅作品《文會圖》,畫的是文人雅集、宴會的圖景,圖中繪有一塊大石桌,上面放了一隻黑漆古琴,以及一個青銅香爐。傳為李公麟的《西園雅集圖卷》,描繪了蘇軾、蘇轍、黃庭堅、秦觀等名士的一次雅集,圖卷中蘇軾正在作畫,畫案上也放了一個精緻的白瓷香爐,「爐煙方裊,草木自馨,人間清曠之樂,不過於此」 。燒香是宋朝文人宴客雅集時必不可少的點綴,宋人說:「今日燕集,往往焚香以娛客。」 這叫做「燕集焚香」。

 

(宋徽宗《文會圖》局部)

(傳李公麟《西園雅集圖卷》局部)

「煮茗燒香了歲時,靜中光景笑中嬉」 。點茶與焚香同為宋朝士大夫的雅道,烹茶之時怎能沒有焚香?我們在劉松年的《攆茶圖》可以看到,僕人在烹茶,全套茶具已經搬出來,主人則與賓客坐在書案邊題字作畫,書案上一隻古香古色的青銅香爐正飄着縷縷輕煙。這情景,恰如陸遊《初寒在告有感》詩所形容:「掃地燒香興未闌,一年佳處是初寒。銀毫地綠茶膏嫩,玉斗絲紅墨瀋寬。俗事不教來眼境,閒愁那許上眉端。數檽留得西窗日,更取丹經展卷看。」

(劉松年《攆茶圖》)

宋人閒居時也有燒香的習慣,這叫「燕居焚香」。許多宋詩都寫到燕居焚香的生活趣味,如楊萬里的《二月十三日謁西廟早起》:「起來洗面更焚香,粥罷東窗未肯光。」蘇軾的《三月二十九日》詩:「酒醒夢回春盡日,閉門隱几坐燒香。」陸遊的《初夏》:「床有蒲團坐負牆,室無童子自燒香。」南宋馬遠有一幅《竹澗焚香圖》,畫的正是文人雅士閒居獨處時的焚香。

(馬遠《竹澗焚香圖》)

在宋朝女性的閨房中,香爐也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具。李清照的幾首小詞都寫了女性生活中的焚香:「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 「淡盪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瑞腦,即香料;金獸,即香爐。從宋人佚名《調鸚圖》,可以看到宋人閨房裏的桌几上陳設着香爐。

(宋佚名《調鸚圖》)

想過一種風雅的審美生活嗎?不妨像宋人這樣給你的客廳、書房、閨房、庭院放一爐清香。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hk/culture/px9anj.html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