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9321_1_1 (1)


熊足銅鼎出土於河北滿城漢墓。器身呈橢圓球形,鼎的三足為蹲立狀的小熊。鼎蓋像是一隻倒扣的缽,頂蓋上面有四個小獸等距離環立。鼎腹兩側各附一長方形豎耳,鼎耳上有一伏臥的獸。鼎耳穿軸,軸穿過伏獸的臀部,使它可以繞軸翻轉。合蓋前,先將鼎耳上的小獸掀開;合蓋後,將它翻過來扣在蓋上,再旋動鼎蓋,使伏獸的背正卡在立獸頷下,鼎蓋隨之被緊密地閉鎖起來。這種閉鎖結構類似於現代的高壓鍋,設計之科學、構思之精巧,著實令人讚嘆。
許慎《說文解字》中說:“銅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銅鼎最原始的作用,是用於燉煮和盛放魚肉,作用相當於現在的鍋。和鍋蓋一樣,鼎蓋的主要作用是保持鍋內物質的溫度、防止鍋內物質因受熱等因素引起液體飛濺、蒸汽外溢。流傳後世的銅鼎,分為“有蓋”和“無蓋”兩種。有蓋銅鼎的大量出現,始於春秋中期。考古研究證明,春秋中期以前有蓋鼎傳世很少,並不意味著那時的人們一般不使用鼎蓋。從考古發現的種種線索來看,春秋中期以前的鼎蓋可能更多的是用木、竹等有機物質製成故難以保存下來;春秋中期以後,以銅製作鼎蓋流行,因此絕大部分的鼎出土時都帶有鼎蓋。但是,像熊足銅鼎這樣通過奇巧的設計,使鼎蓋與鼎身嚴密閉鎖在一起的並不多見。
作為鼎足,三隻小熊憨態可掬,生動活潑,頗為寫實。小熊圓眼圓耳,口腔開膛較深,嘴部造型逼真。呈蹲立狀的小熊,四肢健壯,兩爪扶膝,顯得十分乖覺。熊身上刻畫細膩的游絲毛雕顯示出皮毛的質感。漢代造型藝術中,熊的形像不僅塑造材料和方法多樣,表現情態也極其精彩。不論在雕塑技巧還是在繪畫語言上,都可謂極盡藝術創作之能事。既有表現凶悍威猛的老熊,也有憨態可掬的小熊。在遙遠的歷史傳說時代,我們的祖先就有崇拜熊的強烈意識。從傳說時代到漢代,關於熊的傳說就未曾間斷過。史載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初居有熊,號“有熊氏”。《列子黃帝篇》記載,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帥虎豹熊羆為先驅。在遠古時期,熊與龍鳳一樣,是華夏民族的圖騰崇拜對象之一。這一題材的表現,漢代時達到高峰。漢代是一個重鬼好祀、神秘浪漫的時代,加之漢代厚葬風氣盛行,導致中國上古神話在這一時期高度繁榮,漢代人生活空間的每一個角落,都飄散著神靈的迷霧。所以,有著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的熊神話,大量湧現在琳瑯滿目的漢代器物中。

熊足銅鼎出土於河北滿城漢墓 現陳列於河北博物院
2014-08-01 10:26:00

熊足銅鼎出土於河北滿城漢墓。器身呈橢圓球形,鼎的三足為蹲立狀的小熊。鼎蓋像是一隻倒扣的缽,頂蓋上面有四個小獸等距離環立。鼎腹兩側各附一長方形豎耳,鼎耳上有一伏臥的獸。鼎耳穿軸,軸穿過伏獸的臀部,使它可以繞軸翻轉。合蓋前,先將鼎耳上的小獸掀開;合蓋後,將它翻過來扣在蓋上,再旋動鼎蓋,使伏獸的背正卡在立獸頷下,鼎蓋隨之被緊密地閉鎖起來。這種閉鎖結構類似於現代的高壓鍋,設計之科學、構思之精巧,著實令人讚嘆。

許慎《說文解字》中說:「銅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銅鼎最原始的作用,是用於燉煮和盛放魚肉,作用相當於現在的鍋。和鍋蓋一樣,鼎蓋的主要作用是保持鍋內物質的溫度、防止鍋內物質因受熱等因素引起液體飛濺、蒸汽外溢。流傳後世的銅鼎,分為「有蓋」和「無蓋」兩種。有蓋銅鼎的大量出現,始於春秋中期。考古研究證明,春秋中期以前有蓋鼎傳世很少,並不意味著那時的人們一般不使用鼎蓋。從考古發現的種種線索來看,春秋中期以前的鼎蓋可能更多的是用木、竹等有機物質製成,故難以保存下來;春秋中期以後,以銅製作鼎蓋流行,因此絕大部分的鼎出土時都帶有鼎蓋。但是,像熊足銅鼎這樣通過奇巧的設計,使鼎蓋與鼎身嚴密閉鎖在一起的並不多見。

作為鼎足,三隻小熊憨態可掬,生動活潑,頗為寫實。小熊圓眼圓耳,口腔開膛較深,嘴部造型逼真。呈蹲立狀的小熊,四肢健壯,兩爪扶膝,顯得十分乖覺。熊身上刻畫細膩的遊絲毛雕顯示出皮毛的質感。漢代造型藝術中,熊的形象不僅塑造材料和方法多樣,表現情態也極其精彩。不論在雕塑技巧還是在繪畫語言上,都可謂極盡藝術創作之能事。既有表現兇悍威猛的老熊,也有憨態可掬的小熊。在遙遠的歷史傳說時代,我們的祖先就有崇拜熊的強烈意識。從傳說時代到漢代,關於熊的傳說就未曾間斷過。史載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初居有熊,號「有熊氏」。《列子黃帝篇》記載,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帥虎豹熊羆為先驅。在遠古時期,熊與龍鳳一樣,是華夏民族的圖騰崇拜對象之一。這一題材的表現,漢代時達到高峰。漢代是一個重鬼好祀、神秘浪漫的時代,加之漢代厚葬風氣盛行,導致中國上古神話在這一時期高度繁榮,漢代人生活空間的每一個角落,都飄散著神靈的迷霧。所以,有著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的熊神話,大量湧現在琳琅滿目的漢代器物中。

古代食器。用以煮或盛放魚肉。大多圓形、三足、兩耳,也有四足的方鼎和圓形,方形的扁足鼎、分襠鼎等形式。《爾雅》謂:“鼎絕大謂之鼐,圜弇上謂之鼒,附耳外謂之,款足者謂之鬲。”有的圓腹平底鼎名為(鼎升),也有的傳世鼎名為(齊鼎)。圓形鼎的器身一般為盆、盂或缶屬之形狀。方形鼎器身一般呈斗狀。最早銅鼎皆仿陶器製作而別具某些特徵。其形制因時代而異。大體說,商代前期為圓腹尖足,也有柱足方鼎和扁足鼎;商代後期尖足鼎逐漸消失,圓腹柱足鼎佔多數,同時分襠鼎增多。到西周後期,扁足鼎和方鼎基本消失,鼎足呈蹄形。戰國至漢代的鼎多為斂口(口沿向內收縮),大多有很短的蹄足,有蓋,蓋上多有鈕或三小獸。在商周奴隸制社會裡,鼎曾被奴隸主貴族用來“別上下,明貴賤”,作為標誌統治權力和等級的一種器物。參見“青銅禮器”

熊足帶蓋銅鼎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高18.1厘米、腹徑20厘米1968年河北省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
中文名稱 熊足帶蓋銅鼎 出土地點 河北省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墓 館藏地點 河北省博物館藏 所屬年代西漢
河北省博物館藏
鼎是古代祭祀時盛放牲肉的重要禮器。夏代鑄的九鼎,甚至成為天下共主的象徵。周代各級貴族還有一套用鼎制度。但經過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大動盪,傳統禮制受到猛烈衝擊,及至西漢初,用鼎制度已若存若亡。但出土的漢鼎,在工藝技術上更勝一籌,像這件銅鼎的鼎蓋和鼎耳的構造就比較奇特:鼎蓋似覆盤形,周圍有四個立獸;鼎耳上有一伏臥的獸,鼎耳含軸,軸穿過伏獸的臀部,使它可以繞軸翻轉。合蓋前,先將鼎耳上的小獸掀開;合蓋後,將它翻過來扣在蓋上,再旋動鼎蓋,使伏獸的背正卡在立獸頷下,則鼎蓋隨被緊密地閉索起來。銅鼎的熊足造型也頗為牛動活潑,憨態可掬,是漢代銅器上流行的一種動物形象。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

戰國 楚
祭祀禮器
傳1933年安徽省壽縣朱家集李三孤堆出土
高55.6厘米
銅鼎的器、蓋口沿有刻銘。從銘文看,該鼎是楚幽王熊悍(公元前237~前228年在位)銷毀繳獲的兵器而改鑄的禮器。壽縣在戰國初是蔡的首都(下蔡),蔡被楚滅後改稱壽春。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熊完被秦所逼,遷都壽春,稱郢。熊悍是熊完之子,死後葬於壽春,此鼎出土之地即其陵墓所在。
這件青銅鼎腹部微弧,兩側有一對長方形附耳,三隻蹄形足,足上端裝飾獸首。器蓋上有一圓環和三個變形的鳥型鈕。腹上部飾細密的渦紋,腹中部飾弦紋。器及蓋口刻有銘文62字,記錄了楚幽王時期楚國大敗秦軍,將繳獲的青銅兵器熔化後鑄造此鼎,以彰其功績。“熊悍”青銅鼎共有2件,大小、形制相同,另一件藏於天津博物館,銘文66字,內容基本一致,也是為紀念戰功而鑄造的青銅器。
熊悍即楚幽王,公元前237年-前228年在位。戰國晚期,其父考烈王熊完被秦逼迫,把都城從郢(今湖北江陵)遷到壽春(今安徽壽縣),也稱為郢。楚幽王三年(公元前235年),秦繼攻趙之後,命大將辛梧率四郡兵馬,聯合魏國,對楚國發起攻擊,後兵敗而退。楚幽王十年(公元前228年)三月,幽王卒,葬於壽春附近。
此青銅鼎出土於楚幽王的陵墓。該墓在20世紀30年代被軍閥盜掘,出土的器物流散到京、津、滬等地收藏者手中,後幾經易手。新中國成立後,該墓部分流散的文物被集中收藏在國家博物館、安徽省博物館、天津博物館等單位。
(撰文:楊桂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