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馬俑唯一綠臉俑 不准出國卻來過台灣展覽
00:582020/08/21 中時新聞網 盧伯華
頭條揭密》秦兵馬俑唯一綠臉俑 不准出國卻來過台灣展覽 - 政治 - 中時新聞網 https://bit.ly/34kHZ8p
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綠臉俑因僅有一座,從未出借到國外展出,至今的公開展出也僅有3次,其中第2次展出在台灣舉辦,也是唯一一次出境。圖為2018年第3次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展出。(圖/新華社)
頭條揭密》秦兵馬俑唯一綠臉俑 不准出國卻來過台灣展覽 - 政治 - 中時新聞網 https://bit.ly/34kHZ8p
中國大陸秦始皇帝陵兵馬俑聞名中外,連訪問大陸的外國元首都得設法擠出時間安排前往觀賞。這數千座形態各異的兵馬俑不只是中國歷史的寶藏,已成為代表中國歷史最知名、也最具體的形象。但許多人不知,兵馬俑中只有一座與其他兵馬俑特別不同的「綠臉俑」至今考古學家還沒研究出原因。而且因為綠臉俑因僅有一座,規定禁止出國展覽唯一出境的一次是到台灣,北京費盡心機操作這種的政治隱喻,但台灣感受到的人實在少之又少。
秦始皇陵兵馬俑上頭使用的顏色有十多種,由於年代久遠,出土後接觸空氣,彩色塗料迅速瓦解崩落,直到2009年才與德國合作發展出彩繪保護技術。兵馬俑雖然形態各異,但使用的色彩並不多,尤其是臉部幾乎都是膚色,少量偏黑或偏白,但仍屬膚色系,在已出土的8000多座兵馬俑中,僅有一座綠臉俑,它除了頭髮、鬍鬚、瞳孔是黑色外,臉部全塗成綠色,其原因至今仍是個謎。
秦始皇兵馬俑出土後見到空氣,數分鐘甚至數十秒之內其表面彩料就會迅速崩解,必須用特殊術來加以保存。圖為經過專家修復並進行保護措施之後的綠臉俑臉部特寫。(圖/新華社)
秦始皇兵馬俑出土後見到空氣,數分鐘甚至數十秒之內其表面彩料就會迅速崩解,必須用特殊術來加以保存。圖為經過專家修復並進行保護措施之後的綠臉俑臉部特寫。(圖/新華社)
這座綠臉俑根據1999年在2號坑出土時的記錄,俑頭面寬13. 5公分、髻高8公分,面長20公分,俑頭附近有一處散亂的箭俑作蹲跪式,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豎起、雙臂曲舉於身的右側,雙手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狀。經考古專家仔細清理和維護後,綠臉俑的臉部、頸部全為粉綠色,雙耳為淺綠色,頭髮、髮髻為赭石色,髮帶為朱紅色,眉毛、鬍鬚為黑色。
這座跪射式綠臉俑讓考古學家相當訝異,眾所周知兵馬俑是紀實性工藝,每座都是仿實體製成,但為何會有單獨一座的臉部為綠色,考古學者有多種推測。其中有認為是工匠惡作劇,但這種要砍頭的冒險對工匠來說可能性不高;另外也有認為可能是個塗著綠色臉譜的儺人,其功能是在軍中進行驅邪與祭祀活動;還有學者認為它可能做為嚇唬敵人用的臉部彩繪,或是這名士兵有特種功能,有如現代的狙擊手或其他戰場任務,因而將臉部塗成綠色。但是這麼多種猜測始終未能有足夠的佐證,考古學家的意見也相當分歧。
正因為綠臉俑的成因眾說紛紜,讓古老壯觀的秦兵馬俑更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也因此更顯得獨特而珍貴。不像其他兵馬俑經常到國外展出,跪射綠臉俑展出的控管很嚴,至今只有3次展出,其中2次在兵馬俑展覽館與陝西歷史博物館,唯一的一次飄洋過海是過了海峽到台灣展出。對北京來說,這是一次精細的政治動作,不准出國的國寶卻能到台灣展出,以此證明北京一直把台灣當作「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只是到台灣展出後,媒體與民眾對於此種迂迴的政治用意感受極少,要藉文化活動夾帶政治任務,顯然不是個好方法。
頭條揭密》秦兵馬俑唯一綠臉俑 不准出國卻來過台灣展覽 - 政治 - 中時新聞網 https://bit.ly/34kHZ8p

20200821000096 (1)20200821000091


消失的顏色 兵馬俑首現中國藍、中國紫
photo (5)  
2017-09-01 13:24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1日電
陶俑袖子上的「中國紫」。(取材自西安晚報)
陶俑袖子上的「中國紫」。(取材自西安晚報)
據歷史文獻記載,中國古代工匠曾調出了兩種特殊的色彩「中國藍」和「中國紫」,但隨著歲月的流逝,這兩種顏色卻一直無人知曉。8月30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陳列廳開展的「留住色彩——陶質彩繪文物保護成果展」上,首次展出在秦兵馬俑的彩繪中發現的「中國藍」和「中國紫」。
西安晚報報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說:「從2009年開始的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期間,400平方米的發掘面積中,已發現200多件陶俑,其中多件帶有彩繪。」
據報導,為了保留住兵馬俑和很多彩繪文物的色彩,文保工作者經過多年的艱苦攻關,首次在秦兵馬俑的彩繪中發現了古人合成的「中國藍」和「中國紫」,這兩種出現在秦兵馬俑身上的特殊藍色和紫色,後來經過實驗室檢測分析,被確定為「中國藍」和「中國紫」,這種以往只出現在史書中的名字,終於以實物的形態出現在了大家的面前。
侯寧彬指出,彩繪文物因時間、空氣、環境、溫濕度等因素,出現生漆層老化、陶質的酥粉、彩繪的空鼓、起翹、剝落、表面可溶鹽等現狀,嚴重破壞了彩繪文物的色彩。經文保工作者研究發現,秦兵馬俑的彩繪都是在陶俑表面刷一層大漆,然後在大漆上施以艷麗的色彩,其彩繪保護的難點就在於如何穩定和穩固大漆層,幸運的是經過多年的努力,這項技術已經被攻克。
這次展覽也將保護彩繪的工作步驟展示出來,從「支離破碎」到「完好如初」、從「斑駁殘跡」到「色彩斑斕」的變化,來普及、宣傳文物保護的基礎知識。
小檔案-中國紫
中國紫—硅酸銅鋇BaCuSi2O6被認為是人工製造的。這種紫色顏料目前在自然界中還未發現,而秦始皇陵兵馬俑是現在已知的有確切出土地點和年代的最早使用它的實物。1992年,科學家第一次從漢朝的俑器上發現了硅酸銅鋇,之後又發現其在秦兵馬俑身上被大量使用,所以現在人們普遍將其稱作「中國紫」。(取材自百度百科)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

中國大視界 秦百戲俑 - 中國大視界 - 卡吉拉生活影視網 - cazila - https://goo.gl/zvZjxJ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https://goo.gl/PUUyPD

“百戲俑”是出土於秦始皇陵 9901陪葬坑的陶俑,9901陪葬坑位於秦陵東南部內外城間。所謂“百戲”,是指古代散樂雜技,包括扛鼎、吞刀、爬杆、角抵等,在1999年十餘件如真人般大小的百戲陶俑被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園的東南角發現

簡介/百戲俑
雜技舞樂百戲俑
雜技舞樂百戲俑圖冊
1999年3月至4月,秦陵考古隊在秦陵東南側發現了一座面積近800平方米的陪葬坑。在已開挖的9平方米的坑道中,發現了11尊彩繪百戲俑,以及他們用以表演的鼎、矛、陶盆等器物。
秦始皇陵9901陪葬坑的發掘首次揭示了秦代陶俑新的類製,這批陶俑的原型可能是像徵著秦代宮廷娛樂活動的角抵俑或漢代的百戲,因稱之為“百戲俑”。
2011年6月3日,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秦陵博物院又啟動了9901陪葬坑和秦陵部分建築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1]
相關知識/百戲俑
百戲是古代樂舞、雜技表演的總稱。秦漢時期稱百戲,隋唐時叫散樂,唐宋以後為了區別於其他歌舞、雜劇才改稱為雜技。百戲源於夏商,始於春秋戰國,秦代形成,兩漢時期廣泛發展。西漢之前主要在宮廷表演,東漢在民間廣為流傳。百戲包括各種雜技、幻術、裝扮人物的樂舞。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不僅把各諸侯國的鐘鼓搬到咸陽宮中,還把善於歌舞、雜技的藝人當做戰利品集中於咸陽,統稱“角抵俳優之戲”。
“百戲”作為一種娛樂表演形式,起源於原始社會,盛行於秦漢。就表演項目而言,扛鼎是最刺激的節目。所謂扛鼎,即舉鼎,比誰力氣大。
特徵/百戲俑
百戲俑坑被不少專家稱為秦始皇的“娛樂雜技團”,百戲俑坑出土的陶俑,服飾多用紫色和紅色來表現,而膚色基本是用粉色來表現,這種色彩的表現和秦始皇陵所有陶俑表現方式比較一致。
手上舉的陶俑,代表了秦代流行的"扛鼎"運動,即單手托鼎上舉。而這個運動在當時非常流行。
半蹲的陶俑,可能代表了那個時代流行的"角抵"運動;出土的車具,是當時表演用的"戲車";那些瘦弱的,是當時靠嘴吃飯的"排優"等等。[2]
考古發現/百戲俑
百戲俑發掘現場
百戲俑發掘現場圖冊
2012年6月9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公佈最新考古成果,30餘件百戲俑出土,秦始皇的“娛樂雜技團”逐步呈現在世人眼前。自2011年6月啟動的百戲俑坑第二次考古發掘,在65平方米的區域內,初步發現體態各異的陶俑30餘件,不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作為秦始皇御用的“娛樂雜技團”,百戲俑坑中出土的陶俑,有體型碩大的壯漢,也有身材和今人相似的普通人,而每個俑的姿勢,尤其是手部和足部的姿勢,也不太相同,多數都是赤裸上身,但也有穿著上衣,並且紋飾精美的,這和他們代表著當時不同的娛樂技藝有關。
在百戲俑坑第三過洞裡,考古隊員正在清理一件胸肌碩大,顏色發黑的陶俑。這件陶俑就是之前通過媒體報導過的巨人陶俑,根據測量和推算,他的身高應該在兩米二以上,腳有32厘米長,折算下來穿鞋應該是54碼。這個俑是發掘出來的俑中最高的,應該和姚明一樣高。[2]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K9901陪葬坑位於秦始皇帝陵封土東南部內外城垣之間,總面積約700平方米,試掘出土一件青銅鼎和11件陶俑。這些陶俑上體裸露,下著彩色短裙,與真人一般大小,姿態各異,是秦陵出土陶俑的新類型。根據這些陶俑的姿態,此坑暫定名為〖百戲俑坑〗。

 

1999年3月,在秦始皇帝陵封土東南部內外城垣之間發現一座陪葬坑,該坑平面呈“凸”字形,東、西兩端各有一斜坡門道。該坑東西長40米,西端寬16米,東端寬12.3米,內有兩條東西向的夯上隔梁,三個東西向的過洞。兩端門道長20。8米,寬7。6—11.4米。坑距現地表深約5米,面積約700平方米,為地下坑道式上木結構建築,經火焚坍塌。

 

該坑試掘方中出土一件青銅鼎和11件陶俑。坑中出土的11件陶俑上體裸露,下著彩色短裙,與真人一般大小,姿態各異,是秦陵考古發現中首次見到的造型。

 

結合《國語.晉語四》、《漢書·廣川惠王傳》、《淮南子.修務訓》、《西京賦》、《抱朴子.辯問篇》等文獻對各種“百戲”的記述,以及這些陶俑的姿態,推測這些陶俑可能是為宮廷提供百戲表演的百戲俑。因而,該陪葬坑暫定名為“百戲俑坑”。

 

“百戲”是古代散樂雜技的總稱,表演內容極為豐富,包含扛鼎、尋校橦、角力、俳優等項目。從試掘方出土的陶俑姿態來看,這些陶俑表演的有扛鼎、尋橦、旋盤等技藝項目。隨著今後發掘工作的推進,相信還會出土不同造型的陶俑。

十九號百戲俑

 

 

三號百戲俑(左) 四號百戲俑(右)

 

 

二號百戲俑

----------------------------------

秦始皇陵原來是動物世界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一提到中國陝西西安的秦始皇陵,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有「世界第八大奇蹟」之稱的秦始皇兵馬俑,但你可能不知道,兵馬俑並不是秦始皇心目中的「最愛」,秦始皇陵中的重要珍寶也不僅是兵馬俑,還有上千件動物青銅物件以及珍禽異獸的骸骨,為考古研究描繪出一幅完整的秦代「動物世界」。在日前於西安臨潼舉行的「秦俑學第八屆學術研討會」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隊隊長張天柱指出,秦始皇陵現已經發現各類動物骨骸或古物數千件,可謂是目前發現動物種類最多的中國帝王陵。據初步統計,秦始皇陵出土的各類動物以馬的數量最多,包括兵馬俑一、二、三號坑出土的陶馬、銅車馬坑出土的銅馬以及馬廄坑出土的馬骨三大類。其次數量較多的是珍禽異獸及水禽,以及出土後大量尚待鑒定的動物骨骼。古人重視死後的地下世界,講究事死如事生,因此在喪葬理念中多有陪葬動物的習俗,古代中國帝王的地下世界當然也缺少不了用於食用或娛樂的「動物世界」。而秦代對動物的利用至少已達到12種,例如把馬作為一種地位獨特的戰略資源、把鹿、麂作為體現狩獵行為的野生動物;魚鱉、雞羊則屬於可食用動物蚌貝等作為裝飾品。另外,天鵝、鶴等禽類動物則較罕見,在秦始皇陵7號坑內,便展現出當時人們馴養禽類動物的場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研究武麗娜認為,秦始皇陵出土種類豐富的動物,其中包括真實動物隨葬和以陶、銅模擬的動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人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經驗,逐漸掌握了各類動物的習性,並學會了馴養與利用。另一方面,曾擔任秦兵馬俑考古發掘領隊的女考古隊隊長許衛紅也曾公開表示,秦始皇陵中的兵馬俑儘管已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卻不是秦始皇當時的最愛。一般來說,最愛的東西會儘量安排在近身處,但兵馬俑坑屬於陵園外最外層的埋藏,與陵墓主人秦始皇有約1695公尺的距離,距離秦始皇屍身所在的地宮外城牆也有1225公尺。所以,在秦始皇陵園全局中,兵馬俑陪葬坑可說是「很外圍」,相信還有更多秦始皇的心愛物品,埋藏在尚未開啟的地宮之中。對於這項考古新發現,中國網友反應兩極,有人好奇的問︰會不會有恐龍?有沒有大熊貓?也有人不以為然的說「活人都下去陪了,動物算甚麼!」、「地面強拆房!地下挖祖墳!」(


秦始皇的一生,有太多的未解之謎,他的身世之謎、他的死亡之謎等;其中最讓人們感興趣的,則是他的陵寢之謎;從秦始皇陵中,讓我們有機會窺探秦朝的文物,不過令人感到神奇的,當時考古人員發現兵馬俑當中有一批秦劍,竟猶如現代科技製造出的劍,他們發現這把劍的硬度已經相當於碳鋼,這「黑科技」在當時領先世界超過2千年。
秦始皇陵藏有啥秘密?專家驚見「黑科技」 領先世界2千年 https://bit.ly/3r7dSed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秦始皇陵內藏有許多奇珍異寶,令人驚豔!(圖/翻攝自pixabay)
1994年在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內發現了一批青銅劍,長度為86公分,劍身上共有8個稜面。考古學家用游標卡尺測量,發現這8個稜面誤差不足一根頭髮絲,已經出土的19把青銅劍,劍劍如此。這批青銅劍結構緻密,它們在黃土下沈睡了2200多年,出土時依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在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內發現了一批製作精良的青銅劍!(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然而,為什麼這批秦朝青銅劍會被人稱為是「黑科技」呢?據傳,在清理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的第11個洞時,有把青銅劍被一尊重達150公斤的陶俑壓彎了,當人們移開陶俑之後,令人驚訝的奇蹟出現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銅劍,竟在一瞬間反彈平直,自然恢復,好像擁有記憶功能一般;以現代科技來分析,難道秦朝工匠在當時已知在劍中加入「鉻」的物質,因為這種物質能夠讓青銅劍在被壓彎之後,還能夠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秦始皇陵內有各種文物及陪葬品,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蹟中的兵馬俑坑。(圖/翻攝自pixabay)
秦青銅劍被壓彎之後,還能夠恢復到原來的樣子!這說法並沒有得到官方的證實,普遍被說成是民間傳說;但秦朝的鑄劍技術在當時領先世界,這是無庸置疑的;科研人員測試後發現,秦劍的表面有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這一發現立刻轟動了世界,因為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方法,是近代才出現的先進工藝,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先後發明,並申請了專利;事實上,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就已掌握了這一先進的工藝。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秦青銅劍的製作技術,在當時領先世界2千多年!(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裡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硬,但容易折斷。但秦劍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讓秦劍的硬度領先世界,硬度相當於中碳鋼,韌性相當於一塊現代技術製造的玻璃,令人稱奇!而秦陵考古隊首任隊長袁仲一曾說,把秦劍拿去分析後得知,秦劍表面有一層密密的鉻鹽氧化屏,厚約十微米,相當於一張報紙厚度的十分之一,正是有了這層灰色的含鉻保護層,讓秦劍有了強而有力的抗銹耐蝕的作用。
秦始皇陵的「黑科技」讓人驚豔!秦劍的鑄造技術在當時領先世界超過2000年,古人的智慧真的高深莫測,到底埋藏在地底下還有什麼秘密,我們不得而知,說不定未來還會有更多令人讚嘆的「黑科技」出現,令人期待!
秦始皇陵藏有啥秘密?專家驚見「黑科技」 領先世界2千年 https://bit.ly/3r7dSed

BB19P3VGBB19PbhU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