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30_121553  

其他題名:武梁祠畫像--神仙靈異神話、歷史故事、起居(1807381) - https://goo.gl/3AY9J6

武梁祠畫像石

漢畫像石與畫像磚 - https://goo.gl/BeRHaK
武梁祠是在山東嘉祥武翟山(舊稱紫雲山)發現的一組“武氏墓群石刻”中的一部分,由一對石闕、《武梁碑》及五塊畫像石組成。其中兩塊畫像石雕刻祥瑞圖,其餘三塊皆分四層(列)雕刻(尖頂上的西王母像不計在內)。每塊石上除刻有眾多故事及一百多個人物外,還有文字二百餘個。畫像內容多取自古代傳說及《孝子傳》、《列女傳》、《史記》等典籍,也有對死者生前生活、遊樂等方面的描繪。內容豐富,雕刻生動。
年深日久,河流改道,武梁祠石室損毀,許多石刻佚失或埋於地下。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被黃易訪得,後經翁方綱、李東琪等人倡議捐資興建了漢畫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對其進行了修葺,使畫像石得到保護。
故宮藏武梁祠畫像冊為宋拓孤本,內容是第一石的上二列畫像。原石第一列為“伏羲”、“祝誦氏”、“神農氏”、“黃帝”、“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夏禹”、“夏桀”古帝王像十圖;第二列為“曾子”、“閔子”、“老萊子”、“丁蘭”孝子四圖,榜題清晰,有名人書跋及觀款,鈐“古鹽州官馬氏章”、“吳乃琛印”等印共127方。拓本曾藏唐順之、馬曰璐、汪雪礓、黃易等人處。清道光二十九年後被火燒,李汝謙得火後殘本,將其重裱成冊,併增題跋一冊。
此拓現殘存帝王七圖、孝子四圖,可見未燒前白紙挖鑲裝裱形式。是本甚珍貴,雖然殘缺,但仍能看出漢代畫像石的雕刻神采。技法上以減地雕法鏟出人物輪廊,再用細線勾勒眉眼、衣飾,生動形象,表現出東漢時期畫像石特有的拙朴風格。
此畫像張彥生《善本碑帖錄》,容庚《漢武梁祠畫像錄》,馬子雲、施安昌《碑帖鑒定》等書有記載。

--------------------------------------

博客來-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 - https://goo.gl/26qw76

武氏家族墓地的遺存和以往研究。其中第一章搜集有關資料,圍繞幾個世紀以來武氏祠材料的發現、斷代、祠堂從屬、建築形式以及墓地整體的情況進行討論。第二章的目的是勾畫出圍繞武梁祠所展開的學術研究的發展脈絡。作者希望比較深入地呈現這個研究領域里不同的文化和歷史的趨勢,而非僅僅是概括介紹個體研究工作並加以評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本章是建構漢代藝術史學史的一個嘗試。附錄二和三是對整個上編的補充。其中,附錄二是武氏祠研究中重要事件的年表,而附錄三則列出墓地中發現的石刻,提供有關這些發現的詳細資料,包括尺寸、原始位置、目前所在,以及對它們的著錄。

本書下編探討武梁祠畫像的圖像設計程序及其思想內涵。這是全書的中心,以附錄一為基礎。如果說這個附錄是對武梁祠畫像的主題和銘文逐一進行圖像志研究,下編的討論則是把單個母題作為一個總體圖像程序的組成部分加以解釋。下編中三章的劃分是根據這個圖像程序的內在劃分及祠堂建築的形式來決定的,分另,J討論刻于屋頂的圖讖、左右山牆銳頂上的神仙世界以及三面牆壁上表現人類歷史的畫面。全書的結論部分以反思祠堂的禮儀的“原境”(context)而結束

公元151年建立的武梁祠原來矗立于山東東南部嘉祥縣的武梁墓前。祠內三面牆壁和屋頂雕刻著栩栩如生的畫像,包括帶翼的精靈、男女眾人以及祥瑞之類,使這座祠堂遐邇聞名。這些石刻還具有豐富的榜題,它們是祠堂畫像程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祠堂建築規模不大,後牆僅約七尺寬,邊牆的寬度不到五尺,然而它開放的前部和高敞的屋頂使人們可以很方便地進入祠堂上供芹觀賞內部的浮雕圖畫。

由于其藝術價值及畫像的意義,這座祠堂從其誕生之日開始就應該是當地的一座重要建築。但只是在經過了千百年的漫漫歲月以後,宋代金石學家才首次將它錄入圖籍。目前尚無證據表明這些金石學家曾經親自造訪遠離京城的武氏墓地,更可能的情況是他們通過購自古董商人的石刻拓片了解到武氏祠堂的畫像。如果是由工藝嫻熟的拓工所制,這種拓片能夠極其精確地反映石刻畫像及榜題的內容。由于拓片易于攜帶和收藏,對宋代金石家來說,似乎反而沒有必要親自跑到遺址去看原來的刻石。

值得慶幸的是,過了大約六百年,一位名叫黃易的清代學者于1786年重新發現了武氏墓地。當時,持續發作的黃河泛濫已將祠堂之石沖得七零八落,大半埋人土中。黃易發掘出了大量畫像石,而且卓有遠見地建立起一座“保管室”來置放它們。本書首章敘述了這個非同尋常的故事。

根據黃易本人所稱,這個保管室將為從石上拓印畫像提供便利,而這些拓片又將使武氏祠畫像廣為流傳。這兩點他都講對了。古董商將拓本攜往他鄉出售,不單是中國的收藏家,甚至遠在日本、歐洲和美國的中國藝術愛好者也有機會獲得拓片,欣賞和考證武氏祠畫像。這些紙本“文件”便于研究,而且它們似乎具備了自己的生命。原來的石刻反倒鮮被注意,事實上成為制作石板畫的版面,從上面一張張印刷品被無窮無盡地“揭下”。

由于這種境況,雖然武氏祠畫像名揚天下,真正造訪偏離通衢大道的武氏墓地的人卻如鳳毛麟角。在黃易來到此地一百年之後,著名法國漢學家沙畹(Edouard Chavannes)訪問了該遺址,他或許是來到此地的第一位西方學者。沙畹一共去了武氏祠兩次,第一次在1891年,然後是十六年後的1907年。他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中國北方考古考察》(1913年)隨之成為研究武氏祠的西方學術經典。兩位日本考古學家關野貞(Sekino Tei)和學者大村西崖(Omura Seigai)先後于1907年訪問了該地,並出版了研究這個主題的重要日語專著。

巫鴻把為本書寫序的榮譽給予了我,因為我作為一長串武氏墓地的造訪者之一,也隨後出版了研究這個專題的文章。大約是關野貞來此地的四分之一世紀之後,我在1934年訪問了該遺址,隨後于1941年發表了《武梁祠》一文。

距那次難忘的旅程已經有五十五年了。那時我唯一的準備工作是坐在北京(那時叫北平)的家中,連續個把小時地做一件自我陶醉的工作——復原我所喜愛的武氏祠拓片。那時我尚未讀過有關這些祠堂的任何文章,但我是一個很好的觀察者。當我最後來到保管室,我驚訝地發現有一些畫像石是三角形的。它們中的一些立于地上,不僅呈三角形狀,而且兩面部刻有畫像——無疑是建築物的元件。很清楚,這些畫像石不僅具有圖像和文學的功能,而且原來是被設計為建築的一部分的。它們究竟來自于什麼建築?作為建築的組成部分它們原來是怎樣配置的?這些問題激發起我的好奇心,促使我在回到美國之後專注于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我最終在紙上完成了對武氏祠的復原,將它發表于1941年的一篇文章中。這個過程巫鴻在本書中做了描述。在數個世紀以來很多人的貢獻中,我所做的是將眾人的眼光吸引到畫像所處位置的意義上來,而這種意義是與每座祠堂的整體裝飾計劃密切相關的。

現在,在黃易搶救那些散落的畫像石兩百年後,巫鴻在這本書里又為武梁祠建立起一座新的“保管室”,其中置放了他對各種散落的有關武氏祠的資料的搜集結果,以及他對這些資料的創造性發現、推淪和解說。書中包括了從祠堂初建伊始日復一日積累起來的資料,而他那種全方位的呈現和對各種證據的甄別又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範本,今後所有對武梁祠的研究都必須從此出發加以發展。此外,他對武梁祠牆壁上圖繪歷史的專門研究促使他深入探究多種早期文獻,啟迪了我們對漢代歷史、文學、哲學及考古的理解。同時,這些研究也啟發他提出自己嶄新的,有洞察力的見解,如對于儒家宇宙觀、武梁本人的圖繪“簽名”以及拜謁圖中心人物身份的確定。所有這些都將使讀者驚異,而且會帶給他們極大啟發。

巫鴻1945年出生于四川,在北京長大。高中時一位飽學的歷史老師願意輔助有興趣的學生學習古典文獻,巫鴻是兩位申請者之一,但另一位不久就退出了。在這位老師的親授之下,巫鴻早年即培養出他同時代人少有的閱讀古典文獻的功底,而這對他未來的研究可說是至關重要。中學畢業後他進入中央美院接受高等教育,主修美術史。“文革”中止了大學的教育,他被送到農村,但他設法攜帶了宋代金石書籍以及其他古典名著去閱讀和背誦。1973年他被分到故宮工作。在那里,這位富于書卷氣的年輕人將生命中的七年時間花在研究藝術晶上,並得益于同事中專家學者的言傳身教。1978年“文革”結束,大學重新招生,他回到中央美院,成為那里的美術史研究生。1980年獲得碩士學位後他得到哈佛大學獎學金而負笈海外,于1987年獲得博士學位。他現在是哈佛大學美術史系教授。他告訴我說這本書是他融合中國傳統學術和西方藝術史方法論的一種嘗試。

費慰梅
1989年寫于馬薩諸塞州之劍橋

漢代的石刻畫像主要是墓室、墓前祠堂、石闕等不同建築物上的構件,其性質都和墓葬有關。宋以後迄清代即受到不少金石學家的注意。
  漢代畫像石的分布區域主要有四大中心區域:(1)山東、蘇北、皖北及豫東區;(2)河南南陽、鄂北區;(3)陝北、晉西北地區;(4)四川、滇北地區。畫像石在這四個地區的出現和發展有其規律性,時間上大抵從西漢中、晚期,歷新莽至東漢晚期止,並與兩漢各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發展攸關密切。    畫像石的題材內容主要是為了表現墓主人(即祭祀對象)的生平經歷、地位財富、道德情操和當時占統治地位的 社會倫理觀念、鬼神信仰等,以為對死者的紀念和祈福,也為教育勉勵生者。大致有下列幾類:(1)莊園經濟下的生產活動;(2)墓主人的仕宦身分、主要經歷、生活享樂及其所擁有的社會財富;(3)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像;(4)神話故事、祥瑞物象與天象圖等;(5)建築裝飾和部份象徵吉祥意義的邊飾花紋及圖案。
  畫像石墓是漢代厚葬習俗的產物。兩漢時期當政者提倡教道,使厚葬成為個人仕宦升浮相關的社會行為。因此,「孝莫大於尊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與此同時,死後靈魂昇天的觀念在戰國木槨墓向漢代中期磚石墓演變之後,更得到發展,遂使墓室成為墓主生前環境的縮影。這種厚葬的功利目的不僅是為了追念死者之功業,也有是為了提高世家族的聲望並以此炫耀鄉里而達「垂示後嗣,萬世不亡」之目的。
  東漢晚期山東嘉祥武翟山北麓的武氏墓群祠堂便是一個典型的畫像祠,又稱「武氏祠」,主要包括武梁祠、武開明祠(即左石室)、武榮祠(即前石室);其中武梁、武開明係兄弟,武榮係武開明之次子。武梁等三人均仕宦於桓、靈之際,分別在京師及地方州郡任要職。他們的後人在營築的祠堂中,用各種題材的畫像石歷史故事與歷史人物居壁面中間位置,神話故事如西王母、東王公等在東西側壁的尖三角楣上,構成適於觀看的圖象層次。武梁祠等三個石室中都有「荊軻刺秦王」的石刻畫,分別在武梁祠西壁面下部、左右室第四石中層及前石室第十石上層。畫面上有刻四人的,有刻五人的,有刻八人的,各不相同。但秦王、荊軻、秦舞陽這些主要人物都在場並有人名榜題)。也都有裝著秦國叛將樊于期頭顱的匣子、插在柱子上的匕首、斷袖等主要細節。畫中荊軻甩髮怒目,雖被御醫夏無且攔腰抱住,仍竭力扭脫。秦舞陽則嚇得軟癱在地。秦王則驚慌奔逃。石刻畫意在歌須荊軻的勇、義,和士為知已者死的精神;而秦王雖幸免於荊軻的行刺,終究逃不脫「秦亡漢興」的命運。
  本件畫像石刻中的圖畫內容與風格,與上述武氏祠三個石室中特定的歷史故事畫相似;而同一石刻畫面上層的歷史故事畫也與春秋時期的齊國管仲射殺桓公小白的故事類比,象徵國君不棄前嫌,仍重用管仲,以成「五霸」的偉業,亦與武開明祠(左石室)第四石上層畫面相似。其雕刻技法主要是「平面淺浮雕加陰線刻,材質是石灰岩,即先平整的石面上磨光,用陰線在石面上刻出人物的輪廓線,然後將輪廓以外的空白處,輕輕剥去薄薄的一層,使空白處下凹,主題畫面凸起,最後在輪廓線內人物加刻陰線來表現細部。雖未留下藝術匠師的姓名,目僅有局部,但雕刻精細,內容題材豐富,為東漢山東散流的典型畫像石。

----------------------------

搨印範圍 武梁祠西壁全圖(一~五層)
內容說明 第一層山牆銳頂部分:中間為西王母,有翼,座兩側有二龍首,左右兩旁各有二翼侍女侍奉,(俱一人在上,一人在下,其中右邊下方羽人做跪拜狀)。右側由右至左分別為一鳥、蟾蜍,及玉兔搗藥;左側由右至左分別為,應龍、二羽人,人首鳥身; 第二層為帝王十人:由右至左分別為,1、女媧伏羲,榜題:「伏戲倉精,初造〔王〕業,畫卦結繩,以理海內」;2、祝融,榜題:「祝誦氏無所〔造〕為,未有耆欲,刑罰未施」;3、神農,榜題:「神農氏因宜〔教〕田,辟土種穀,以振萬民」;黃帝,榜題:「黃帝多所改作,造兵井田,〔制衣〕裳,立宮宅」;顓頊,榜題:「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帝佶,榜題:「帝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帝堯,榜題:「帝堯放勳,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帝舜,榜題:「帝舜名重華,耕於歷山,外養三年」;夏禹,榜題:「夏禹長於地理,脈泉知陰,隨時設防,退為肉刑」;夏桀,畫像為一戴冠者荷戟,坐於兩婦人背上,榜題:「夏桀」; 第三層由右至左分別為:1、曾母投杼:右邊一婦人(曾母)坐織布機上右向,作訓示狀;織布機後,有一杼墜地;曾母下有一榜題「讒言三至,慈母投杼」。左邊有一人戴冠拱手右向婦人下跪(曾參),曾參上方有一榜題:「曾子質孝,以通神明,貫〔感〕神祗,箸號來方,後世凱式,以正「木無」綱」。 2、閔子騫失棰:圖像為一右向馬車(軺車),車上坐有一長者(子騫父)及小孩(子騫後母弟),長者左顧伸手拉住車後方戴冠者(閔子騫),馬匹上方有一榜題為「子騫後母弟,子騫父」。車後方戴冠者(閔子騫)拱手跪於地上,上方有一榜題為「閔子騫與假母居,愛有偏移,子騫衣寒,御〔車〕失棰」。 3、老萊子娛親:右邊一人左向臥地,兩手舉舞(老萊子);中間有一婦人執便面左向(萊子妻),上方有一榜題為「老萊子,楚人〔也〕,事親至孝,衣服斑連,嬰兒之態,令親有驩,君子嘉之,孝莫大焉」;左側有一老者及一老婦坐於榻上,榻上有垂帷幔,榻下有一榜題為:「萊子母」、「萊子父」。 4、丁蘭立木為父:右側有二人,一人戴冠拱手作跪拜狀(丁蘭),右上一婦人左向跪拜,下有一犬蹲著;左邊有木像;上方有一榜題為:「丁蘭二親終歿,立木為父,鄰人假物,〔報〕乃借與」; 第四層由右至左分別為:1、曹子劫桓:右側一戴冠者執笏左向(管仲),榜題「管仲」。中間有二人,右邊一戴冠者左向,跽坐於榻上(齊桓公),榜題「齊桓公」,左邊一戴冠者(曹沫)右向立,手持匕首向桓公作劫刺狀,榜題「曹子」。左側一戴冠者(魯莊公)右向立,作伸手狀,榜題「魯莊公」; 2、專諸刺吳王:右側有二人(二侍郎)執長戟夾持中間跪者,中間跪者,雙手捧魚進獻(專諸),榜題:「二侍郎,專諸炙魚,刺殺吳王」。右側,一戴冠者(吳王)執劍右向,跽坐於榻上,前置一案,榜題:「吳王」,吳王與專諸之間,上方有一飛鳥; 3、荊軻刺秦王:右側有二人,一人散髮,雙手上舉(荊軻),榜題:「荊軻」。另一人雙手抱著其腰部。中間上方有一人驚恐臥地左向(秦武陽),榜題:「秦武陽」,下方有一盒,內有一首級,榜題:「樊於其頭」。左側右邊有柱子,柱上有一匕首,柱子左邊有一人(秦王),右顧作驚恐狀,榜題:「秦王」; 第五層車馬出行由左至右:左側有兩前導執戟騎吏,一左向馬車(軿車)。間中間兩從騎,一左向馬車(卷棚車);右側為二從騎,及一執刀和便面的步卒。

20071130_7_104_06_js89-26GetImage_FileName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

0505pic202800505pic2020864380cd7912397dde4748e375a82b2b7d0a287f7ac6eddc451da81cba4d48aee5266d016092431e6a6efce1b9d16fdfaed48be57b48f8c5494ee7b66  

武氏祠在今山東省嘉祥縣南武宅山,舊稱武梁祠或武氏“前石室”和“左石室”,為武氏家族墓葬的雙闕3個石祠的石刻裝飾畫,現保存刻石40餘塊。據武氏石闕和武梁碑記載,它的創建年代在東漢桓帝建和元年(147)前後,由石工孟孚、李第卯、孫宗等人刻造,並由“良匠衛改雕文刻畫”而成。
基本簡介
中國東漢石祠畫像石。武氏祠在今山東省嘉祥縣南武宅山,舊稱武梁祠或武氏“前石室”和“左石室”,為武氏家族墓葬的雙闕3個石祠的石刻裝飾畫,現保存刻石40餘塊。
據武氏石
闕和武梁碑記載,它的創建年代在東漢桓帝建和元年(147)前後,由石工孟孚、李第卯、孫宗等人刻造,並由“良匠衛改雕文刻畫”而成。
東西石闕畫像內容為神仙靈異、車馬人物與歷史故事。
現存武梁、武班、武榮三石祠中,武梁祠形體較小,為開間結構。
武班、武榮等祠形體稍大,為中間有立柱的雙開間後壁有龕的結構。
各石祠畫像內容分佈大體相同,刻神仙、靈異、祥瑞等圖像於頂部,暗含天降祥瑞之意。圍繞東王公、西王母為主的神話傳說都刻在兩山牆的山尖部位。表現儒家門人的高貴形像都刻在後壁高處和兩山牆的上層。
反映墓主人顯赫地位的出行圖佈置在後壁和小龕的橫額長石上,並通連山牆。按五行思想中西方屬金呈殺的觀念,西壁下刻攻戰圖。
而表現墓主人養尊處優的宴飲、樓閣都刻在祠堂中心後壁的明顯之處。
武氏祠眾多畫像內容中,表現最多的是歷史上的人物故事畫,並且畫像之側有榜文題銘和讚語。其中表現的古帝王聖賢有伏羲、女媧、祝融、神農、黃帝、顓頊、堯、舜、禹、帝辛、文王、武王、周公、老子、孔子及弟子等。
歷史故事中表現古代忠勇義士的內容有:荊軻刺秦王、聶政刺韓王、藺相如、范雎與須賈、豫讓刺襄子、要離刺慶忌、曹沫刺桓公、侯贏朱亥劫魏師等。
表現節婦烈女的故事有京師節女、梁節姑姊、無鹽醜女、齊義繼母、秋胡妻、朱明妻、王陵母等。
表現孝子的故事有閔子騫、老萊子斑衣娛親、丁蘭刻木奉親、董永賣身葬父、伯榆悲親、邢渠哺父等。
另外還有義漿羊公、泗水撈鼎、柳惠、顏叔等故事畫。
構圖方法
武氏祠畫像採用分層分格構圖方法,在一層中包括多個不同的畫面和人物,構圖複雜而又均衡勻稱,具有濃郁的裝飾效果。
每個故事又善於把握情節發展的高潮,表現故事衝突和事態發展轉折點的瞬間,因而人物多具有誇張的戲劇性動作,在均衡平穩中又表現出動感和力度。

藝術價值
武氏祠畫像石的雕刻方法為凸麵線刻。先將石面磨平再勾出物像,然後把物像周圍部分鑿去,使畫面浮起造成陽文輪廓,最後在陽文上用陰線精雕細刻而成。
畫面工整樸實,其嚴謹、樸素、古拙的寫實特色,在山東畫像石中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和典型意義。

-----------------------------

武梁祠是東漢時期的一座小祠堂,位於山東省嘉祥縣紙坊鎮武翟山北麓,建於東漢晚期的桓靈時期(公元147—189年),距今有1800多年。武梁祠和其他武氏家族墓地石刻一樣,因為其畫像內容豐富,雕刻精美而名揚海內外,並被國家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形制和畫像內容

  武梁祠的形制像一座沒有前牆的小屋子,其結構為單間懸山式,面闊2.4米,進深1.4米,平面呈倒“凹”字型,由東西兩壁、後壁和前後屋頂石搭建而成。這種小祠堂的主要用途是,供武氏後人上墳掃墓時擺放祭品。

  祠堂包括屋頂內壁上刻滿了畫像。現存畫像石6塊。其中由於年代久遠,屋頂畫像剝蝕殘損嚴重,畫像與榜題模糊難辨。根據文獻記載,屋頂前坡祥瑞內容為黃龍、白虎、麒麟、神鼎、六足獸等。後坡為白魚、玄圭、赤熊、玉馬、白鹿、金勝、比目魚、比翼鳥、比肩獸、木連理、璧流離等。這些都是當時人們認為最珍貴罕見的寶貝神物

  祠堂的主要內容安排在正面的後壁和左右兩壁。從設計意圖看,作者將東西後三面牆壁的畫像分成上中下三大部分。上層位於左右兩壁的山牆尖頂三角部分,是神仙的世界,東王公和西王母高高在上,各居一方;中層是古聖先賢和歷史故事;下層主要是表現墓主現實生活的出行拜謁畫面,同時也夾有部分歷史故事。三層之間以聯弧、菱形等花紋區分出不同時空。整個畫面以一座帶雙闕的樓閣為中心,將現實生活放在下部,神仙之類放在上部,中間穿插著歷史故事和人物,祥瑞則安排到祠頂

  File:NuwaFuxi1.JPG

從內容看,神話類的主要形像是西王母和東王公,而人身蛇軀的伏羲女媧則被安排到黃帝神農的階層,與古聖先皇齊名並列。此後依次是祝融、神農、黃帝“三皇”和顓頊、帝嚳、堯、舜、禹“五帝”。大禹的後邊還安排了一個“夏桀”。荒淫無度的夏桀坐在兩個跪伏著的女人背上。三皇五帝與西王母被共同安排在西壁

  歷史故事類畫像按其不同內容而被相對集中在一起,與三皇五帝共處一個空間的是表現孝義、節烈的人物和故事。與墓主人前後左右雞犬相聞的則是忠臣烈士。孝義方面有“丁蘭刻木”、“老萊子娛親”、“閔子騫敬事後母”、“曾參孝母”、“邢渠哺父”、“伯俞傷親”、“董永傭耕養父”、“孝子魏湯”、“楊伯雍義漿”、“孝孫原轂”、“三州孝人”、“休屠王敬母”等某種名孝子賢孫的故事;節烈人物和故事是“京師節女”、“齊義繼母”、“梁節姑姊”、“楚昭貞姜”、“無鹽醜女”、“魯義姑姊”、“秋胡妻”、“梁高行”。忠臣義士則有為國家或故主捨身盡忠的“荊軻刺秦王”、“專諸刺王僚”、“曹子動桓”、“聶政刺韓王”、“豫讓刺趙襄子”、 “要離刺慶忌”、“藺相如完璧歸趙”以及“范睢和須賈”和終解仇怨故事。

---------------------------------

《楚昭貞姜》
1 貞姜者,齊侯之女,楚昭王之夫人也。王出遊,留夫人漸臺之上而去。王聞江水大至,使使者迎夫人,忘持符,使者至,請夫人出,夫人曰:「王與宮人約令,召宮人必以符。今使者不持符,妾不敢從使者行。」使者曰:「今水方大至,還而取符,則恐後矣。」夫人曰:「妾聞之:貞女之義不犯約,勇者不畏死,守一節而已。妾知從使者必生,留必死。然棄約越義而求生,不若留而死耳。」於是使者反取符,還則水大至,臺崩,夫人流而死。王曰:「嗟夫!守義死節,不為苟生,處約持信,以成其貞。」乃號之曰貞姜。君子謂貞姜有婦節。《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此之謂也。
2 頌曰:楚昭出遊,留姜漸臺,江水大至,無符不來,夫人守節,流死不疑,君子序焉,上配伯姬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山東嘉祥武氏石刻︰無鹽醜女鍾離春與齊宣王(網路圖片)

「無鹽」一直被人們作為醜女的代稱。歷史上的「無鹽女」確有其人,但是她才德兼備,在人以貌相的世俗之中,忍辱負重,進德修業,以非凡的道德勇氣,及學識上的修養和事理上的明鑒,傳為世代美談。

「無鹽」本名鍾離春,是戰國時代齊國無鹽縣(今山東東平縣東部)人。鍾離春是個長相醜陋不堪的孤女,生得臼頭深目,長指大節,印鼻結喉,肥項少髮,折腰出胸,皮膚若漆,令人望而卻步,年近四十還未出嫁,不但流離失所,甚至無容身之處。她因生得醜陋,又出生在無鹽,大家就都把她喚做「無鹽」,她原來的姓名反而很少被叫。

鍾離春生活的春秋戰國時代,戰禍連連,兼併侵擾,此起彼落。當時齊國的國君齊宣王即位後,重用田忌和孫臏,整頓國政。後又救韓敗魏,殺死魏國大將龐涓,諸侯無不聳懼,多年來朝賀通和,齊國聲威大振。於是,齊宣王開始變得自恃其強,耽於酒色,不修實政,齊國也慢慢變得嬖臣專權,忠臣心離,朝綱不振、國運衰微。

鍾離春素有大志,且才華出眾,雖然外表駭人,但一直心繫國家的安危。她為拯救國民,冒死前往臨淄求見齊宣王,並坦然而言:「傾慕大王美德,願執箕帚,聽從差遣!」

宣王問:「我宮中妃侍已備,你貌醜不容於鄉里,以布衣欲做千乘之君,難道你有特殊才能嗎?」鍾離春答:「我沒有奇能,只有隱語之術。」宣王道:「你演示給孤看,若言不中用,斬首。」鍾離春並無懼意,只見她揚目炫齒,舉手再四,拊膝而呼,說:「危險啊,危險啊!」宣王不明白,問群臣,群臣也都不解其意。

宣王於是把鍾離春叫到面前,讓她說明。鍾離春說:「請大王赦我不死,我才敢說。」宣王點頭同意。鍾離春繼續說道:「我聽說秦用商鞅,國家富強,不久將兵出函關,與齊爭勝,大王內無良將,邊備漸弛,必受其患,所以我揚目而視,表示烽火之變。

我聽說『君有諍臣,不亡其國;父有諍子,不亡其家』。大王內耽女色,外荒國政,不納忠諫,所以我炫齒為王懲拒諫之口。且大王信用阿諛虛談之人,我擔心有誤社稷,所以舉手為王揮去讒佞之臣。

大王築宮囿,台榭陂池,殫竭民力,虛耗國賦,所以拊膝代王拆掉遊宴之台。大王您這四失,危如累卵,仍偷安於眼前,不顧異日之患。我冒死上言,倘蒙采聽,雖死無恨。」

齊宣王聽罷,如夢初醒,深受感動說:「得聆教言,猶如暮鼓晨鐘,如果我今後還有一點點進步,皆君所賜。」於是當下就罷宴,並下令即刻拆除漸台,罷去女樂,用車把鍾離春載到後宮。用占卜之術選擇良辰吉日,立鍾離春為王后。

從此,齊宣王斥退諂佞,摒棄浮華,勵精圖治,齊國國勢蒸蒸日上。至今「無鹽娘娘長得醜,她為齊國定邦基」的傳說,仍在民間廣為流傳。@*

---------------------------------------

正面牆壁主要位置的畫像是有關社會現實生活的賓客拜謁、庖廚和車馬出行。畫面正中是一樓二闕,主要痊居高樓,樓上兩位夫人,樓下一位主人。一個主人和兩痊夫人的形式,反映的是陰陽合和的傳統思想;主人和夫人身軀高大於他人的做法,則反映了主僕間地位的高下。在主人的左側是車馬出行,右側是庖廚。庖廚在西而車馬居東,也是當時庭院佈局的一般形式。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武梁祠畫像中籠罩著十分濃郁的“忠”、“孝”思想。所以要這麼做,其根本目的恐怕在於教育和戒示後人。希望後人們象丁蘭那樣,視死如生;像老萊子那樣,活到老,孝敬到老。另外,對於還活著的妻妾們,也希望她們效法秋胡妻、楚昭貞姜那樣,從一而終,以身守節。至於那些賓客僕從們,也要效法荊軻、豫讓們,忠貞不二,必要時以身報主。

  這種苦口婆心的教育意識,反映了東漢時期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留戀,也同時折射了東漢晚期社會的動盪與人們思想觀念的騷動不安。子孫的不孝、妻妾的不貞和僕從對故主的不忠已經成為人們普遍關心的社會問題。即使是死去了,也仍放心不下自己生前所擁有的那樓閣車馬、水井廚房、妻妾賓客,以及可能還未完全獨立生存的幼子寡母。

  饒有趣味的藝術特色

  首先是佈局安排。武梁祠的整體佈局比較簡練,自上而下分為三大段,每一段又根據內容需要劃分為數格,或豎或橫。屋頂和兩面山牆的尖端部分是天上的神仙世界,三面牆壁則是人間社會。歷史久遠的內容在上,現實生活的畫面在下。按照墓主人對生活的認識和體驗,圍繞墓主的是賓客僕從、烈女和忠義之士,而傳說的人物和其他歷史人物、故事則被安排在與神仙世界相近的地方。

  西王母是民間最崇拜的神仙,按照方位她被放置在最尊貴的西牆的頂端,佔據其最高的位置。環繞她的是一群製造仙藥的青鳥玉兔。而那位專門為西王母配置的東王公,雖然也高距在與西王母相對的東山牆上,但因為他的出世較晚和沒有什麼作為,不能像西王母那樣給人們製造和帶來長生不老的仙藥,所以圍繞他的從屬神靈們也遠不如西王母的生動具體。同時,三皇五帝全部安排在西山牆上,靠近西王母,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其實也和西王母一樣,已經走進了神仙的行列,享受著和西王母一樣的待遇,被社會大眾所頂禮膜拜。

  祠堂是為墓主服務的,所以墓主的形象理所當然的被安排在最主要的位置。同樣,祠堂又是後人為墓主設置的祭祀的享堂,墓主自然不能離祭品太遠。因此,墓主及其妻妾們被安排在了祠堂正面靠近祭如的下部。這樣處理的好處是,既可以讓墓主最先歆享到祭祀物品的美味,接受後人的祭拜,同時似乎也暗示了墓主雖逝卻又並沒走遠,還沒有和三皇五帝那樣已經超升到了伏羲女媧的身邊。另外,畫像在佈局方面,將正面牆壁二分之一的面積劃分給墓主,既體現了墓主在這個祠堂裡的地位和身份,也十分明確展示了祠堂的功能,就是為墓主專門設置的。

  但是,祠堂還是為後人設置的。為了使後來人睹物思親,在祭拜的同時,不忘古訓,長思先人,畫面還以二分之一以上的篇幅安排了諸如忠孝節義的內容和古聖先賢的故事,以教育後人,警示觀者。

  東西南三面牆壁雖然不在一個平面上,但是作者卻將全部畫面按照一個平面的思維來統一安排和設計。從西王母、東王公的自上而下,到歷史故事的自右向左,再到現實生活的以墓主為中心的左右回護,恰如觀賞一幅古代社會畫卷。由遠而近,最後聚焦在墓主這個中心。

  其次是畫面的經營。為了使歷史傳說故事更加淺顯易懂,作者特別在人物或故事的旁邊加上了榜題,亦文亦畫,文畫並舉,憑字認畫,使這些畫像具有了教科書的特徵。

  第三是主題式小畫面的組織,給這座畫像祠堂增添了重要特色。畫像雖多,但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中心,人物車馬圍繞中心安排。故事、人物不用特別界隔,只憑其向背關係,就能很容易的解讀出故事的內容,猜測出人物的身份。

  畫龍點睛式的內容剪裁,突出主要人物,突出故事的最關鍵的一剎那,是其又一特色。如荊軻刺秦王畫面的處理,就是抓住了故事和人物最關鍵的特點予以誇張式的表現:荊軻的怒髮,秦王的倉皇,中柱的飛刀,秦舞陽的顫顫驚驚,構成了一幅活靈活現的畫面,加深了人們對荊軻勇武形象的認識。

  以白話式的繪畫語言,簡練地表現複雜的故事和人物的身份,這是武梁祠畫像的民間藝術特色。荊軻刺秦王,是帶著秦王最想要的督亢地圖和樊於期的頭才得以接近秦王的。畫像作者捨棄了地圖而取樊於期的頭作為陪襯,並且將盛頭的木函打開,露出樊的頭。這一細節,不但真實的再現了歷史的傳說,而且也使畫面更加生動形象,一目了然。即使不加榜題,人們也能猜測出畫中人物的身份。

  武梁祠離我們雖然已經久遠,但卻以其圖像的形式,向我們展示了東漢社會的生活面貌,展示了當時人們的理想和追求,展示了民間藝人的石刻藝術才華,為我們了解和認識漢代的歷史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形象資料。

  (張從軍:1954年生於山東省膠州市,1982年畢業於山東大學歷史系,1997年曾受聘於日本文部省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客座副教授,現任職於山東省文化廳。)

武梁祠,位於山東嘉祥縣武宅村,是東漢晚期武氏家族墓地祠堂之一,建於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為單開間懸山頂石結構祠堂,由兩山牆、後牆和兩坡頂五塊石頭組成,面闊2.41米,進深1.57米,高2.4米。畫像分層分欄布局,坡頂石上刻祥瑞圖;東西山牆的山尖部分刻東王公、西王母及其仙庭;山牆的山尖以下部分和後牆分四欄,刻有人類始祖、先賢帝王、孝子列女、刺客義士、車馬出行、拜謁庖廚、樓閣人物等圖像,圖像多處附有榜題文字。
畫像運用了減地平雕加陰線刻的手法,由良匠衛改「雕文刻畫」而成。畫面圖像豐富、布局嚴謹、雕鑿精湛、風格凝重沉穩,堪稱漢畫像石的典範和集大成者。

武氏闕,為武氏祠建築群的組成部分,建於東漢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為重簷四阿頂複體 石闕,即由母闕和子闕構成,通高4.3米。基座、闕身、櫨斗多處刻畫圖像、紋樣,並有題刻文字。圖像有人物樓閣、車騎出行、歷史故事、神仙靈瑞、鋪首等。其雕刻技法與藝術風格與武梁祠畫像基本一致。

--------------------------------------------

武氏祠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BxAHZO

File:Shennong2.jpg

炎帝

File:Xuanyuanhuangdi.jpgFile:Yellowemperor.jpg

黃帝

File:Que, or pillar gate, at the Wu Family Shrine.jpg

武氏闕

File:Gate-Pillars, or Que, at the Wu Family Shrine.jpg

武氏闕

武氏祠,也稱「武氏墓石祠」,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紙坊鎮武翟山北麓,是東漢晚期武氏家族墓地的3座地面石結構祠堂及雙闕的總稱。其內的石刻以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之名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
武梁祠
武梁祠,位於山東省嘉祥縣武宅村,建於漢桓帝元嘉元年(151年)。該祠堂為單開間懸山頂石結構,由兩面山牆、一面後牆和兩個坡頂共五塊石頭組成,面闊2.41米,進深1.57米,高2.4米。畫像布局採用分層分欄的形式,坡頂石上刻有祥瑞圖;東西山牆的山尖部位刻有東王公、西王母及其仙庭;山牆上山尖以下的部分以及後牆分成四欄,分別刻有人類始祖、先賢、帝王、孝子、列女、刺客、義士、拜謁、庖廚、車馬出行、人物、樓閣等的圖像,並在多處附有榜題文字。[1]
這些畫像運用減地平雕加陰線刻的手法,榜題中有「良匠衛改雕文刻畫」之辭。畫面布局嚴謹、雕鑿精細、內容豐富、風格凝重,堪稱集漢畫像石之大成者。[1]

圖片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