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機/高陽公主,唐初學問僧玄奘徒弟幫助玄奘翻譯經文,撰成《大唐西域記》一書,少懷高蹈之節,容貌俊秀英颯,氣宇不凡,以佛法修為高深、文學程度高及擅於撰文著稱,因高陽公主相贈之金寶神枕失竊,御史庭審之時發案上奏,唐太宗怒而刑以腰斬/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協助從印度取梵文經書至中國的高僧唐玄奘抄寫佛經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KHwAjD

-------------------------------------------------------------------------

+P_20160928_093117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20160219084545122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p434-4-7-1  

釋窺基法師(632年-682年),俗姓尉遲,字洪道,諱窺基,別名慈恩大師、三車法師,京兆長安人,唐朝法相宗大師,為玄奘大師之徒。
生平
窺基法師之父為尉遲敬宗,其伯父為尉遲敬德。
傳說窺基法師奉旨替唐太宗出家為玄奘法師弟子。後從玄奘學習梵文翻譯佛經。著述甚多,有法華經玄贊十卷、彌勒上生經疏二卷、成唯識論述記二十卷、瑜伽論略纂十六卷等,時稱百部論主,宣揚唯識宗。死後葬於玄奘塔側。
不同於主張「會三歸一」的四車說,窺基主張「會二歸一」[1]。
三車法師
窺基法師又名三車法師,此說法來自一個傳說:當初他出家時不願斷俗欲,於是要求裝滿黃金、酒肉、書籍和姬妾的三輛車跟隨。到了山門,聽到鐘鼓之聲,才幡然醒悟自己的前生是修行人。[2]《宋高僧傳》認為這個傳說是一種毀謗[3]。

----------------------------------------------

唯識宗的肇建者、百本疏主~窺基大師
   (632~682)玄奘的上首弟子。由於他曾任長安大慈恩寺住持,因此乃有「慈恩大師」的稱號。他所弘揚的唯識宗也被稱為慈恩宗。

  窺基(其著述常題名基,或大乘基,近人有主張「窺」字是後人加上的,謂其法號只是「基」之一字而已),俗姓尉遲,父親是唐初左金吾將軍、松州都督,封江油縣開國公,京兆長安人。他生長於以武功受封的貴族家庭裡,出身將門,少習儒經,善於屬文。九歲喪母,平時常感孤單,漸疏浮俗,早有出家志向。自幼容貌魁偉,氣概豪邁。唐‧貞觀十九年(645),玄奘遊印歸來,回到長安,從事於傳譯事業,並很注重物色、培養傳法的人才。偶然在路上遇窺基,見其眉目秀朗,舉止大方,便有意度他為弟子,親自去和他的父親商量,得其允許,但因為窺基出身貴族,出家須經手續,直到貞觀二十二年十七歲時,才正式捨家受度為玄奘弟子。由於他性情粗悍,所以強拒勸請。相傳經過玄奘再三的激勉之後,他曾提出三項答應出家的條件,即「不斷情欲、不斷葷血、過中可食」。玄奘應用「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的教育原理,先行答應,後來終於造就出一位佛教思想史上的大師。

  關於他這種出家不守戒律,因而被譏為「三車法師」(外出時有女眷、葷食相隨,共有三車)的傳說,近人呂澂在其〈慈恩宗〉一文中,以為這是他在晚年講《法華經》時,對於經中譬喻「三車」所作的解釋與天台宗所說有異,因而被論敵歪曲誣蔑而有的譏評,並非事實。

  窺基出家後,先住弘福寺,同年十二月隨玄奘遷入大慈恩寺。高宗永徽五年(654),復有朝命度窺基為大僧,並應選學習五印語文、梵語及唯識諸論,這時他年二十三歲。二年以後,二十五歲時,即應詔參預玄奘的譯經。在譯場時,最值得一提的事是《成唯識論》的翻譯。當時玄奘原與神昉、嘉尚、普光、窺基等四人,擬將印度十大論師對《唯識三十頌》的十部註釋分別譯出,由於窺基的獨排眾議,玄奘乃不譯各註,而以護法註為主,其他九師為輔。並且單獨與窺基一人糅譯出《成唯識論》一書。這部書是我國唯識宗的標幟與思想核心。唯識宗之以護法思想為主的路線,正是窺基所決定的。而對於南北朝時真諦所傳舊唯識的大力批判,也是窺基一生思想的重點之一。

  除了《成唯識論》之外,玄奘的某些絕學,如五性宗法、因明要義等,也都只傳授給窺基一人而已。可見窺基是玄奘心目中的衣?傳人。而窺基也能不負所望,辛勤地著述與弘法。麟德元年(664),玄奘在玉華宮譯場逝世,譯經事業中止。窺基重新回到大慈恩寺,專事撰述。以後曾有一段時間,在他的祖籍附近遊歷,沿途仍講經造疏,從事弘化。他還曾在五台山造玉石文殊像,寫金字《般若經》。他著作甚多,曾有「百本疏主」的佳譽。其中,《唯識述記》、《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大乘法苑義林章》、《瑜伽略纂》等書,都是佛教思想史上的重要作品

  窺基隨侍玄奘參加譯場,前後九年,據《開元釋教錄》記載,玄奘譯籍中標明窺基筆受的,有《成唯識論》十卷、《辯中邊論頌》一卷、《辯中邊論》三卷、《唯識二十論》一卷、《異部宗輪論》一卷、《阿毗達磨界身足論》三卷。玄奘在譯經期間,每「黃昏二時講新經論」,「譯僚僧伍競造文疏,筆記玄章並行於世」;玄奘在印度所學的微言大義,就通過這種方式流傳。窺基隨侍受業,多聞第一,他又是當時造疏最多的一人,他的註疏,很多是在玄奘親自指導之下寫成的,如《成唯識論述記》自序說(T43‧229c)︰「凡斯纂敘,備受指麾。」《唯識二十論述記》自序說(T43‧978c)︰「我師不以庸愚,命旌厥趣,隨翻受旨,編為述記。」他在撰述中遇有疑難,隨時向玄奘請示,惜《二十論》疏尚未完成,玄奘就去世了。一部分著作是在玄奘去世後才著手寫的,如《雜集述記》〈歸敬頌〉說︰「微言咸絕杳無依,隨昔所聞今述記。」這些述記,大體上包羅了玄奘學說的主要內容。

  窺基的著作,共四十三種,計現存三十一種。其所註疏的經典,除《金剛般若》、《法華》、《彌陀》、《彌勒》、《勝鬘》等經外,其餘所釋諸經論本文,都用玄奘譯本。

  永淳元年十一月十三日,窺基在慈恩寺翻經院圓寂,年五十一歲。十二月四日葬於樊村北渠,靠近玄奘塋隴。後於文宗太和三年(829)七月啟塔荼毗,遷入平原新塔。窺基一傳弟子慧沼,再傳智周,均能繼述闡揚。智周弟子有新羅‧智風、日本‧玄昉等,於第八世紀初並將窺基著述傳到日本,成為日本法相宗。十九世紀中葉,中國從日本搜羅得慈恩宗著作多種,次第刊行,重加整理和研究。

-----------------------------------------------------

佛門法將
─── 窺基大師 ●洗 心

玄奘大師譯「成唯識論」,若無窺基大師撰「成唯識論述記」,幾人能識得其中奧妙?所以《高僧傳》稱讚窺基大師是「開天下人眼目」的法將。
從大慈恩寺歸來,夜裡展讀《相宗綱要》,多了一分親切;假日翻閱《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彷彿和撰者慧立法師一樣,置身慈恩寺後院,坐在玄奘大師身旁,聆聽他的精彩冒險故事。

慈恩立宗

史書稱慈恩宗,多以玄奘大師及窺基大師為代表。玄奘大師一生可分三期:前期與兄四處參學,中期赴天竺求法,晚期在弘福寺、慈恩寺、玉華寺譯經。
慈恩寺位居繁華熱鬧的長安城裡,王公貴族常來寺裡請教參拜,僧人應接不暇,譯經進度大受影響。玄奘大師晚年改在玉華寺譯《大般若經》,慶幸能得靜地全心譯經,他說:「向在京師,諸緣牽亂,豈有了時?」在大慈恩寺,眾緣糾纏,要譯出大部經典,實不容易啊!

三車和尚

窺基大師,一生精華都在大慈恩寺,他是唐代開國功臣尉遲敬德的姪子,久居長安,卻是以「三車和尚」聞名關中。
會性法師講經時,特別叮囑,學佛弟子,不可附會此般俗說,因《高僧傳》從未提過「三車和尚」,這是對祖師大不敬。一車佛經、一車和尚自乘、一車女伎,這故事太戲劇性了,講者津津樂道,聽者也百聽不厭,殊不知與事實大有出入。

駁斥謠言

宋代贊寧法師編撰《宋高僧傳》,對「三車和尚」以訛傳訛的謠言,引經據典加以駁斥。《高僧傳》說:
「基自序云:『九歲丁艱,漸疏浮俗』。若然者,三車之說,乃厚誣也。」
基自序,是指窺基大師在《成唯識論掌中樞要》的自序。序裡說:
「基,夙運單舛,九歲丁艱。自爾志託煙霞,加每庶幾緇服。浮俗塵賞,幼絕情分。至年十七,遂預緇林。」
大師自小命運單薄不順,九歲失去父親,從此志在塵俗以外,常欣羨僧人生活,視世俗浮華如塵土,自幼斷絕各方交情緣分。十七歲,蒙皇上敕詔,出家為僧。一位自幼淡泊享受,不重情分,嚮往出塵學道者,怎會貪著酒肉女色?這是嚴重的冤枉。

人云亦云

玄奘大師入滅後,窺基大師到五臺山遊化,登太行山,到太原傳法。有人說他「三車自隨」,前車載經論箱函,中車自己乘坐,後車安置家伎、女僕、食饌。向一位老者問路,老者說:「車中載誰?」師答:「家屬」。老者說:「知法甚精,攜家屬偕,恐不稱教。」大師精通佛法,卻攜帶家屬,恐怕不合佛法吧!師聽後慚愧,頓改前非。原來老者是文殊菩薩化身。
《高僧傳》評論這段故事說:「此亦語矣」,這也是人云亦云,毫無主見的觀點。贊寧法師反問:「隨奘在玉華宮,參譯之際,三車何處安置乎?」當初窺基大師隨玄奘大師,在皇帝離宮── 玉華宮翻譯佛經時,這三輛車,他要安置在那裡?
據後人研判,「三車和尚」之說,起因於窺基大師撰《法華經玄贊》,主張唯識的「三時教相」,與天臺的「五時八教」有出入,有人故意以「三車和尚」詆毀大師。想來這也是臆測之論,不足信也。試想,果真深入天臺教觀的佛門弟子,豈會犯「妄語」性戒?
唯識一宗,玄奘大師是「開創之祖」,而窺基大師則是「守文述作」之宗。在大慈恩寺,「唯祖與宗,百世不除之祀」。玄奘大師依十大論師見解,揉譯出「成唯識論」,若無窺基大師撰「成唯識論述記」,這本唯識巨著,幾人能識得其中奧妙?所以《高僧傳》稱讚窺基大師是「開天下人眼目」的法將。佛門弟子,不應再以「三車和尚」詆毀僧寶。

(窺基大師自幼淡泊享受,不重情分,嚮往出塵學道,怎會貪著酒肉女色?)

---------------------------------

● 一坐坐了幾千年

前邊提到坐禪要有忍力,不怕苦二十一個鐘頭。你看古來那個窺基祖師,他的前生,你看他多苦,坐那個地方,一坐坐了幾千年 ,不知道究竟坐了幾千年?因為他也不記得什麼時候開始坐的了,等到唐玄奘法師到印度取經,在路上遇到了他,看見這個老修行頭上有小鳥在那蓄窩了。蓄窩在那兒住還不說,還生小鳥,小鳥又生小鳥,在那兒不知道幾輩子了,這鳥雀的世紀不知道是多少個世紀了,人的世紀也不容易計算了!

● 投錯胎,走錯路

可是玄奘法師一看,啊!這個老修行入定了,雖然是沒有氣,但是可不是死了,衣服都爛了,就是塵土蒙著,身上的塵土有半寸厚。玄奘法師也就沒有事找事幹:「我叫他出定,好同這個老修行談一談。」於是打了一下引磬,啊,這個老修行在這幾千萬年來,都沒有人來到這兒給他開靜,現在他出定了,但是身不能動彈了!

身雖然不能動彈,可是能說話,說:「你是從哪裏來的啊?」這就好像那個尤孝子問我似的。但玄奘法師可就和他老老實實的說:「我是從唐朝來的,我想到印度去取經。你在這兒這麼裝死有什麼意思呢?」

「喔,我是在等釋迦牟尼佛出世,我好幫他弘揚佛法!」

「等釋迦牟尼佛出世?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涅槃一千多年囉!」

「真的嗎?」

「什麼真的假的,你在這個地方睡覺,睡得這麼久了,你真是睡得糊塗了。」

老修行一聽說;「那不要緊,釋迦牟尼佛入涅槃,我再等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他說完,就又要入定了。

玄奘法師說:「你先不要又入定去,我現在有事情和你商量。」這個老修行不願意管閒事:「你有什麼事情?我不管你的事情啊,你到這兒來打我閒岔,我在這兒入定,入得很自在的,很好的,你多事,我不管你的事!」

「這不是我的事啊!」

「那麼誰的事?」

「這是佛的事。」

「喔,佛有什麼事啊?」

「釋迦牟尼佛雖然入涅槃,佛法仍然在世間,須要有人來弘揚佛法。你入定等彌勒尊佛,這還有很久的時間呢!最低限度也要十幾萬年之後,這十幾萬年你什麼事情也不幹,這太沒有意思啦!」

「那我,我能幹什麼事啊?」老修行連自己能幹什麼事,他都不知道啊!

玄奘法師說:「你幫我弘揚佛法,釋迦牟尼佛的法還在世間上呢!現在沒有什麼人發願弘揚佛法了。你去到大唐國,等我取經回來,你好幫助我弘揚佛法。」

老修行本來不願意去,但是想一想,時間太久了,唉,還是去作一作戲,到那地方看看,逢場作戲!他這一念想要作戲去,說:「那我怎麼樣去呀?」

「你從這兒向東,走到大唐國,你看房子是黃琉璃瓦的,你就到那家去投生,等我回來,你好幫我弘揚佛法。」

這個老修行大約眼睛也沒有睜開呢,就這麼說:「好,我去了啊!」一邊走路一邊好像沒睡醒覺,等到了唐朝這個大唐國,眼睛還睜不開,一看那個房子是綠色的瓦,但是他沒有睜開眼睛,就以為是黃的,於是就到這個綠琉璃瓦的家裏去投生出世了。

● 出家太苦了,我不出家!

玄奘法師到印度去取經,也到那兒學佛法,聽了很多法師講經,跟了很多法師修禪定,一去去了十四年。十四年了,他就想,他有一個老同參到中國去了,他要回來找一找這個人啦!於是在印度把事情都辦好了,就向回走。

在他要去印度的時候,和唐太宗有一個約會,唐太宗問他說:「國師!你什麼時候回來啊?」他說:「現在你看這松樹,枝子向西歪著,這棵松樹什麼時候向東歪,那個時候我就要回來啦!」這是一個預言。

有這麼一天,唐太宗一看,宮殿前面這一棵樹,枝杈都向東彎了,唐太宗就想起玄奘法師走的時候說過,他回來時,這樹就會向東彎。現在所有的樹枝都向東彎了,喔,這玄奘法師回來了!他就帶著文武百官到西門去迎接國師,果然就迎著玄奘法師回來了。

玄奘法師回來第一句就說:「皇帝陛下!恭喜你又生一個兒子啊!」

「沒有啊!你走時我那個太子,現在還是這一個太子,我沒有多啊!」

「不對,我給你派了個兒子,怎麼會沒有?」

「國師!你是不是作夢啊?怎麼盡說夢話呢!」

玄奘法師聽皇帝說沒有,於是就作觀來查查看。喔,這個老修行真是走錯路了!他一觀察,知道這個老修行因為眼睛沒有睜開,跑到大將尉遲恭的家裏去托生了,做了尉遲恭的一個姪子。

玄奘法師就向皇帝說:「這個尉遲恭的姪子一定要出家,跟著我弘揚佛法。」就說他是怎麼怎麼一回事。

尉遲恭無所謂的,他叫他姪子出家。但和他姪子一商量,他姪子不肯出家,說:「不行,我不能出家!我怎麼可以捨得世間這麼好的東西?出家太苦了,我不出家!」

那麼玄奘法師又去找皇帝了,說:「皇帝陛下!你要幫我的忙,因為佛教在中國當興了。這個人前生是一個老修行,我叫他來托生的,他現在迷了不出家。你得要下一道詔書,叫他奉旨出家,如果他不出家就得殺了他。這樣子,他就不得不出家了。」你看,在那個君主時代,皇帝說話,誰也不可以不聽的!於是唐太宗就下了一道詔書,叫尉遲恭這個姪子跟著玄奘法師出家。

● 條件講好了,我才出家

尉遲恭的姪子說:「皇帝叫我出家,好,我去和皇帝講條件!這條件講好了,才出家,不合乎條件我是不出家的。」究竟怎麼講這條件呢?

在玄奘法師請唐太宗下詔書的時候,已經對唐太宗說了:「我相信這一道詔書下給尉遲恭的姪子,他會來向皇帝要求出家的條件,無論他要求什麼條件,你都可以答應他。」

尉遲恭的姪子就去見皇帝說:「本來我不願出家,皇帝一定要叫我出家,我不敢不出家。可是,請求皇帝答應我三個條件。」皇帝說:「喔,你要出家啊,不要說三個,三十個條件我也答應你,你就說說你這個條件吧!」

他說:「我這第一個條件:出家人不準喝酒的,但是我不能戒酒啊!我出家後,走到什麼地方,必須要有四匹馬拉著一車最好的美酒跟在我後邊。這是第一個條件,皇帝您可以答應我嗎?」皇帝本來不想答應他這個喝酒的條件,因為佛教裏的五戒,其中一條就是戒酒,但是玄奘法師又預先告訴他,無論對方要求什麼條件都答應他,皇帝因為相信玄奘法師,於是說:「可以,你是例外,我可以答應你,你不要愁你這個喝酒!」尉遲恭這個姪子,以為皇帝不應承,他就可以不出家,誰知皇帝答應他了。

皇帝問他:「你第二個條件是什麼?」

「第二個條件:我最歡喜吃肉,而出家人吃齋,不吃肉。我因為生到武將的家庭裏,學武的人一定要吃肉,我出家之後要有一車肉跟著我。這個肉要新鮮的,一天都不能擱。」因為當時也沒有什麼冰箱,用一塊冰裝在一個箱子裏頭就叫冰箱了。所以他說:「必須要新鮮的肉,每一天都要換新鮮的,一定要有夠我一天吃的肉放在車上,車上這箱子裏頭放很多冰,把肉放在箱子裏。」皇帝想:你這麼饞,肉都放不下!不過玄奘法師早就叫他答應他啦,就說;「也可以,第二個條件我也答應你,我供養你肉吃,供養你酒喝,那麼你說一說你第三個條件囉!」

尉遲恭的姪子說:「這第三個條件哪,我相信你不會許可的。」皇帝說:「你說出來看看,或者我許可你呢!」他說了,第三個條件是:因為他有生以來就歡喜女人,歡喜美女,所以他出家之後,無論走到什麼地方,必須有一車美女在他後邊跟著。皇帝說:「這真是!出家人怎麼可以要美女呢?」但是玄奘法師又叫他答應,於是他說:「好,第三個條件我也答應你。現在你應該出家啦!」

● 三車都回去,我不要了!

這個尉遲恭的姪子以為這三個條件,皇帝一個條件都不會應承,想不到三個條件皇帝都答應了,這回他就要出家啦!皇帝就給他預備一車美女、一車酒、一車肉,共三車,送他出家去。這時候,文武百官和很多的出家人都知道他奉旨出家,就送他到廟上去出家。

到了大興善寺,這個大興善寺,從方丈室到山門口,有十個mile(英哩)這麼長的路,每一天晚間關山門,要騎著馬去關的。那麼從皇城送他去出家,接近大興善寺那兒,就聽見寺裏鐘鼓齊鳴。這是廟上有大的法事,就要撞鐘打鼓。那個鐘不是像我們這個鐘這麼小,那個鐘扣在地上,十幾個人都站在鐘裏邊都可以的,就那麼大的鐘!那鼓也很大的,這個鼓鐘聲差不多十里路遠都可以聽得見的!

那麼他朝著廟來了,一聽到廟上的鐘鼓響,豁然間開悟了:「喔,原來我是那個老修行啊!頭上有那麼多鳥在上面抱窩,我在那兒入定,我答應玄奘法師來幫著他弘揚佛法。」他得宿命通了,就向後面擺手,說:「你們這些車都回去了,我不要了!」美女也不要了,酒也不要了,肉也不要了,把這三車都打發回去了。因為他出家的時候有這個典故,所以在中國,稱窺基祖師為「三車祖師」。

● 修行,要忍苦忍痛

這窺基法師最聰明,他能「目下十行字,耳聽百人音」。怎麼叫「目下十行字」呢?就是你看一行字,他可以看十行,比你快十倍。例如,你讀這本英文書,一個鐘頭讀完,他十分鐘就讀完了,甚至於五分鐘就把這一本書讀完了。這不是馬馬虎虎看,他也一個字一個字看,但他看得快。「耳聽百人音」,一百個人同時說話,他也分別得清楚你講什麼、他講什麼。不是像我們,有兩個人講話,你就聽不清楚那個是說什麼。這太笨了!

窺基祖師幫著玄奘法師翻譯很多很多經典,所以玄奘法師所翻譯的經典,多數是窺基祖師幫著翻譯的。

這個老修行,在那兒坐了幾千年,甚至於萬年以上,也不覺得腿痛腰痠,也不覺得辛苦。所以我們坐這二十幾個鐘頭,這不算一回事。無論什麼事情,你認為它很平常,不是很重要的,就沒有麻煩了。你若認為這是很不得了的一件事,很重要的,那就很多麻煩了。所以修行,要忍苦又要忍痛,不要怕腿痛。你現在怕腿痛不修行,不關上地獄門、不關上餓鬼門、不關上畜牲門,將來那個痛苦更厲害。所以我們現在以忍一時的痛,來得永遠的快樂!

在座的各位善知識!我不知道哪一位有好像三車祖師的這種根基,也不知道哪一位有好像五車祖師的那個來歷。所以你們各人要向前勇猛精進,不要落人後!或者你們前生有的是比丘,或者有的是比丘尼,或者有的比丘變成比丘尼,或者有的比丘尼變成比丘,這都沒有一定的。各位都要打起精神來,把一切的困苦困難都打破,你就會有所成就了。

你如果腿痛了,可以騙一騙你那個腿。怎麼樣騙法呢?你這麼樣說:「你不要痛哪,我才坐下嘛!我坐下只有一分鐘,一分鐘你就受不了了?只有一分鐘嘛!」你若能這樣子騙你的腿:「才一分鐘,等一等再痛,現在才一分鐘啊!」那麼你坐二十一個鐘頭也好像一分鐘似的,這樣它就不痛了。這個方法,你試一試看,如果不靈,再另想方法,Ok?要是這個方法你用靈驗了,這就是妙法。

● 到道宣律師那兒去趕齋!

窺基祖師生在一個武將的家庭裏,所以他的性情很豪爽,身體長得很胖很高很大。雖然他記憶力非常好,學問也很好,但是在表面上看來,他很粗氣,就是不文雅,不是像文人那麼樣文質彬彬的。他雖然不吃肉,吃齋了,但是吃得很胖。

有一次他聽說終南山有一個道宣律師,修行非常的好,非常有道德,也非常有學問,總而言之沒有一樣不好的,樣樣都好。感動了什麼呢?他的道德感動了天人給他送飯。他一天吃一餐,專門修持戒律。他坐著一定要端端正正的像一座鐘,站著一定要像一棵松,走路像輕風,躺著像一張弓。這行、住、坐、臥四大威儀,他做得非常之好。因為嚴守戒律,守得清淨了,天人就想在他的面前來求福報,於是就發心給他送飯,每逢中午就給他送天人所吃的飯作供養。

窺基法師聽人說,道宣律師是天人給他送飯,他就想:沒出家以前,所有的肉類都吃遍;出家以後,所有的齋菜也都吃過,就是沒有吃過天上這飯的味道,這天廚妙供,究竟是什麼滋味呢?他這時候啊就打妄想了:「Yes(耶),我到道宣律師那地方去趕齋!」因為在佛教裏頭,出家人和出家人無論從哪裏來的,有東西大家吃,有地方大家住,不分彼此。他想,人間的飲食他吃遍了,天上的飲食他沒有吃過,於是他預備到那兒趕齋,趕吃的去,吃一點天人所吃的飲食,於是乎就到終南山去了。

道宣律師所住的茅棚,他早就知道在什麼地方,所以在沒吃午飯以前,他就到了。因為那時候他是個很有勢力的大法師,一個大德高僧,道宣律師也知道這窺基法師幫著玄奘法師翻譯經典,就歡迎他到這兒坐,請問他來有什麼事情?窺基法師很直爽的說:「我啊,肉也吃過,齋菜也吃過,人間的所有飲食,再好我也通通都吃過,但是我沒吃過天上人所吃的飲食。聽說你是天人給你送供養,我到這兒來趕趕齋,也嚐一嚐天人所吃的飲食是什麼味道,大約你不會不結我的緣吧?」道宣律師說:「當然當然!這兒每天受的供養都很多啊!你當然可以在這兒,我們一同應這個供養。」

● 哪有天人給你送飯?

他們在這兒等著,本來每一天,天人十一點半鐘就一定給送供養來的,一秒鐘也不會錯的,這時候一定來。可是這一天啊,他從十點鐘就來趕齋,等到十一點、十一點半,到十二點也沒有來!道宣律師說:「或者今天有旁的事情耽誤了,或者等一等還會來。」

一等,從十二點等到一點、兩點、三點、四點、五點、六點、七點、八點,也沒有來。終南山離長安有七十多里路,天黑了窺基法師也不能下山了,那就在這兒住啦!他就很不高興的樣子,說:「聽人說你這兒有天人給你送飯啊!你或者盡是欺騙世界上的人,哪有天人給你送飯?我今天來了,怎麼天人就不來了?這分明是你打妄語,你持的什麼戒律嘛!」就罵起來了,罵這個道宣律師。道宣律師因為持戒,也不和他辯,也不說為什麼今天沒有來,不講話,兩個人大約都不太高興,心裏不很歡喜。

● 我在閻羅王那兒給你講好話

窺基法師倒頭便睡,睡得鼻息如雷,道宣律師心裏就想:這還是一個國師唉!一點修行都沒有,睡覺這麼大的聲音,唉,吵得我也不能打坐,也不能睡覺,也不能用功!早知道這樣子,不叫他在這兒住!但是也沒有法子,他睡著了,叫也叫不醒。

道宣律師在這兒打坐,坐啊坐,身上很癢。他就用手到衣服裏邊摸,一摸,摸出了兩隻蝨子,這兩隻蝨子吃得都很胖的,好像小肥豬那個樣子。他一看這兩隻蝨子,怎麼辦呢?不可以把牠殺了,不可以把牠弄死,弄死犯戒了啊!怎麼辦?給牠搬搬家吧!從手裏把牠放到地上去,還繼續打坐。窺基法師還是像打雷,鼻息呼嚕呼嚕的。

第二天,道宣律師也發了脾氣,說:「你啊!一點也不用功,整晚你都是睡覺。睡覺還不要緊,你這個鼻子呼吸,好像打雷這麼大的聲音,你擾亂了我,令我晚間一點也不能用功!你太沒有修行了,還做國師呢!」他發脾氣罵窺基法師。

窺基法師說:「喔,你說我沒有修行,你有什麼修行啊?你是持戒的,是一個律師,昨天晚間你在身上拿了兩隻蝨子,你不殺牠,你把牠掉到地上,這兩隻蝨子一隻腿摔斷了,一隻已經摔死了。摔死的這隻蝨子,到閻羅王那兒就把你告了,說你持戒律破了戒,殺生了。我在閻羅王那兒給你講好話,說你是無心殺的。」

道宣律師一聽:「咦,奇怪了!怎麼他睡得鼻息如雷,我拿兩隻蝨子他都知道?這是什麼道理啊?他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議。」於是就不敢再多說話了。

窺基法師說完了這話,也就發脾氣了:「唉,我在你這兒趕齋,餓了一天,現在我這個肚皮是最難過了!你把我騙得太離譜了。唉,我要走了,一方面要趕回去吃飯,一方面知道今天再等,這個齋一定不會來了,還是趕回去,自己吃一點人間的飲食算了!」

● 肉身菩薩到你這茅棚裏來了!

他走了之後,第二天這個天人到時候又送飯來供養了,道宣律師也就發脾氣了,說:「你昨天幹什麼來著?你昨天為什麼不送供養來?我昨天餓了一天,並且我還有貴客在這兒趕齋,你也不送來。」

天人跪下來了,說:「請律師原諒,慈悲啊!我昨天也是依照這個時候送飯來的,但是到四十里地以外,就有金光閃閃,所以我眼睛就睜不開,沒有法子再往前行路了。我就請問當方的土地神,為什麼這麼大的金光,照得我眼睛都睜不開,不能往前行路呢?當方的土地神告訴我,他說有個肉身菩薩到你這茅棚裏來了,所以我沒有法子給送供養。今天呢,這個金光沒有了,所以我又送供養來。」

天人這樣一講,道宣律師才生了大慚愧,說:「我責怪這個窺基法師,說他睡覺鼻息如雷,令我不能入定,原來他還是一個肉身的菩薩,這個境界是不可思議的。」所以以後他更加用功,更加精進,聽見有人睡覺打鼾的,他也不敢輕看了。

● 肉身菩薩才可以睡覺

所以你們誰睡覺啊,要是可以像窺基法師有那種境界,就可以睡覺。要沒有到那種境界,就不要睡覺。睡覺把光陰都空過了啊!你要是肉身菩薩才可以睡覺,不是肉身菩薩不可以睡覺的。我也常常聽人家睡覺那聲音很大的,那麼或者也是肉身菩薩現身,或者不是。我不管他是不是──是,我也不準他睡覺;不是,也不準他睡覺。所以在我們這禪堂裏邊,肉身菩薩和不是肉身菩薩都不能睡覺的,要參禪,要打坐,要打起精神來參這一句話頭:「念佛是誰?」問出來了,然後才可以睡覺。要是找不著是誰呀,那就要來找找這個是誰!

-----------------------------------------

窺基大師的故事

窺基的父親尉遲宗,是唐代左金吾將軍。母親裴氏夫人因夢見掌中有月輪吞下而懷孕。據說窺基呱呱墜地時,紅光滿室,全家人都很驚喜,唯有他父親深感不安,不知此子將來會面臨怎樣的人生道路。然而,他父親怎麼也沒有想到,生長在王侯家裡的窺基,後來竟成為玄奘法師的高足弟子,唯識宗的一代祖師。
宿世因緣
轉眼間,窺基已長成翩翩少年了。一天,他同幾個豪門子弟到郊外走馬踏青。幾匹紅黑黃白相間的烈馬,爭先恐後地飛跑在鄉間的大道上。突然,在一個拐彎的地方,窺基騎的黑馬箭一般地向站在路邊的一個僧人奔去。他趕緊勒住缰繩,隨著馬的嘶鳴聲,窺基從馬背上摔了下來,正好跌跪在僧人的面前。
這僧人不是別人,正是從印度取經回來的玄奘法師。今日正在經行,不料在此與少年相遇。還未等玄奘回過神來,少年已滿懷歉意地望著玄奘,叫了聲師父。這一跪一叫,仿佛晴空霹雳,頓使玄奘法師一振。望著少年明澈的慧目,玄奘法師又是一振,感到似曾相識。
自取經回來之後,玄奘法師一直在想著接納門徒之事。今天剛想到這裡,恰好就與少年相遇,又正好看到他跌跪在面前口稱師父,心想這真是緣份。
少年解釋說:“讓師父受驚了,我不是故意的。我家世代信佛,很尊敬出家人,還常讀經書,有的還是梵文。”
玄奘不禁問道:“你懂梵文?”少年說梵文是他家的家傳,因為祖先是西域部落,常與梵僧交往。
玄奘又問:“你是哪家公子?令尊是誰?你叫什麼名字?”
少年說:“左金吾衛將軍之子。”接著又報了自己的名字。
玄奘若有所思,向他揮手說:“去吧,你的同伴還等你哩。”
少年聽後立即躍上馬背,揚長而去。望著漸漸遠去的身影,玄奘心想:我一定要度他出家!
玄奘難忘少年那雙靈秀的慧目,記起二十年前去天竺取經途中的一段往事。
那年冬天,玄奘大師來到印度北部,要翻越雪山,到另一個國度。山上除了冰雪,連一只飛鳥也見不到。當他爬到山頂時,驚奇地發現,白雪覆蓋的山頂上裸露出一片黑土。玄奘仔細察看這片泥土,發現了幾絲粗長的頭發。於是順著頭發挖去,挖了三寸深,漸漸地顯露出一個人頭。他猜想一定是得道的高人在這裡入定。繼續用力挖,終於把埋在地下的人挖了出來。只見那人雙目緊閉,盤腿而坐。
玄奘問道:“你是哪裡的羅漢,為何在這冰天雪地裡修行?”連問了幾聲,那人一言不發。大師於是上前揪住那人的耳朵,挖去裡面淤積的泥土,然後取出引磬,輕輕敲起來。
“你是什麼人?來這裡取鬧,打擾我的修行。”那人突然開問問道。
玄奘大師說自己是中華的僧人,來天竺求取佛法真谛。“求取佛法,求的是什麼佛的法呀?”那人問道。
“當然是釋迦牟尼佛了。”玄奘覺得很奇怪,怎麼這人連釋迦牟尼佛也不知道。
“什麼?你說是釋迦牟尼佛?他出世了嗎?”那人睜大了眼睛注視著玄奘,雙眼射出兩道慧光。玄奘被他的那雙眼睛吸引住了,心想:“這是真身羅漢才會有的慧目啊!”
“釋迦牟尼佛不僅已降世,而且已經涅磐一千多年了,他創立的佛教已經在天竺在東方盛行開來。”玄奘回答。
“可惜,可惜,我白等了這麼多年,卻錯過了時機。我本是迦葉佛末法時代的比丘,自幼出家修行,立志修道成佛。因為預知釋迦牟尼佛將來會降世,就來到此處修禅打坐,等待釋迦牟尼佛出世,好向他請教佛法真谛。想不到入定時日太久,錯過了當面請教的機會。”
玄奘既驚訝又感歎地說:“大師原來修得了羅漢真身,具有如此高的定力,真令人佩服。你現在打算怎麼做呢?”
“我只有再等下去,等到下一劫彌勒菩薩來到人世,再向他請教。”說完,又閉上眼睛,准備入定。
玄奘慌忙上前輕輕揪住那人的耳朵,大聲喊道:“請慢一點入定,如果你再入定等下去,等到彌勒菩薩下生時,你不能出定,豈不是又錯過了機會?”
那人聽了玄奘的話,睜開眼睛,說:“你說得有道理,可是我如果不等下去,又能做什麼呢?”
玄奘說:“我是大唐國的僧人,不遠萬裡前去天竺,目的就是求取釋迦牟尼佛祖傳下來的真谛,然後再將其帶回大唐,使其廣泛流布,超渡眾生。你如果想得到佛經真義,不妨將元神出體,到東方大唐國投胎。等我到天竺求取真經回來,你做我的弟子,那時我就將釋加牟尼佛的經義傳授給你,你認為如何?”
那人聽了玄奘的一番話,若有所悟,點了點頭。
玄奘又說:“我大唐帝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大唐的京城長安是天下最繁華的城市,當今的大唐天子又尊崇佛教,你如果去大唐國投胎,就直接去長安城尋一個有信仰的人家投胎吧。待到我取經回到長安後,如果有緣,我們會相見。”
那人睜大眼睛看著玄奘,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回想起二十年前的一幕,大師心頭一陣驚喜:“果真是他轉世投胎來到長安嗎?”
三車和尚
一天小厮忽報說玄奘法師登門化緣,尉遲宗將軍忙迎進玄奘法師,頂禮拜過。玄奘法師說自己貿然造訪,是有事相求,還望將軍不吝布施。尉遲宗聽後慷慨地說,齋供佛門是自己平生最大的宿願,請大師明示,一定有求必應。
玄奘法師說道:“幾日前令公子與貧僧有緣相識,我觀他相貌堂堂,器宇非凡,頸有玉枕,十指皆盤折如印,實為佛門大器。故欲度之為僧,為我佛門立一無量功德,還望將軍成全。”
尉遲宗聽後直覺得熱血沸騰,頭上熱氣直冒。他怎麼能捨得放愛子去出家呢?因此讪讪地說:“犬子一向粗野,怎麼配大師度他?”分明捨不得愛子出家。
玄奘法師說,像窺基這樣的將門佛子,非將軍無人能生養;除貧僧無人能發現,實為難得的僧才啊!將軍如果愛他,就應當幫助他。有道是一子出家,七祖成佛。這是蓋世功德,浩瀚福田。於國有益,於家有望,於人有利,於己有德。望將軍三思,說一不二。
一席話說得尉遲宗心悅誠服,思前想後,在情在理,何況他早已說過有求必應的話,因此當下同意了。不料,早在門外聽了很久的窺基突然闖了進來,大聲說:“我不願意!”
又隔了幾日,玄奘再次來到將軍府。隨身還帶來了一個西域神童。將軍便命窺基出來拜見法師,並要他把自己寫的兵書帶上,當面向法師誦讀請教。
窺基不敢違抗父命,只得帶上兵書,出來拜見法師。玄奘法師說:“聽說公子寫有數千言的兵書,貧僧今日特來欣賞,請公子念來聽聽,以飽耳福。”說完目視身邊的童子,要他留神注意。
窺基不知就裡,洋洋得意地誦完他自己寫的兵書。玄奘待他念完之後,就對尉遲宗將軍說:“公子所誦的是無名氏所寫的古代兵書,不足為奇。”
將軍不信,玄奘說如果不信,可叫這名童子誦來,他早已讀過此書。童子依言一字不差地誦了出來。
尉遲宗將軍聽了,勃然大怒,罵兒子欺世盜名,喝令將此逆子關禁閉。玄奘法師立刻替公子求情,說與其這樣,不如讓我度他出家,將軍這才答應免於懲罰。這時窺基早看出玄奘的用意,執意不從,玄奘“化緣”又一次失敗。
後來,玄奘討得了皇帝要窺基出家的诏書,終於將窺基“逼”入佛門。
窺基無奈之下出家,氣哼哼地說:“你一定要我出家也行,不過我有兩個條件,若答應了我即刻出家,否則我寧可伏劍而死,也不出家為僧。”
玄奘問道:“哪兩個條件?”
窺基說:“我要吃酒吃肉,不斷葷血;我要美女陪伴,不斷情欲。”
話未說完,將軍氣得一迭聲地直罵:“逆子!這那像和尚,分明是酒囊色鬼!”
兒子也不示弱,抗聲說:“若不依從,我立刻飲劍而亡!”說著便嗖地抽出了腰間的寶劍。
玄奘法師忙將袍袖一拂,止住窺基說:“不必性急,我佛慈悲為懷,大開方便之門,貧僧依從你就是了。”將軍不解地望著法師,玄奘又不便說明緣由。
第二天,窺基果然應諾出家。這時窺基年僅十七歲,正式受度為玄奘的入室弟子,便隨玄奘遷入大慈恩寺。窺基出家後,有一段時間,他喜愛四處游玩。出行時有三輛車子,一車裝滿美酒,一車裝美女,一車裝佛經,所以當時的人都稱他為“三車和尚”。
從此,窺基開始了他的弘法生涯,找到了他的人生歸宿。窺基對佛學的修養漸趨深入之後,便不再有早年的放浪狂狷之風,在玄奘的悉心培養下,皈心佛法,風儀嚴整,勤奮著述,終於成為一代宗師。
名師出高徒,窺基法師的師父唐玄奘大師,大師的哥哥陳素出家為僧,住在東都淨土寺,這就是後來的長捷法師。長捷法師講解佛教經義,與當時的名僧並駕齊驅。因為家庭遭遇貧窮和災難,長捷法師便將弟弟玄奘帶在身邊,每天都向他傳授佛教義理,還教給他辯論的技巧。玄奘十一歲時,誦讀《維摩诘經》、《法華經》剃度後,更是胸懷大志,不與寺中的朋輩為伍,念誦、閱讀佛經,沒有一點兒空閒。 21歲時,解釋佛經就像泉水一樣噴湧而出。當時人們將玄奘看作神人一般,認為如果他不是神人,又怎能達到如此高的水平。玄奘大師傳大乘佛法,他弟子窺基法師亦直傳大乘也!
後來,被皇帝奉為一代絕人的律宗祖師道宣法師,接觸窺基大師的過程中,深深感慨大乘心法的自在慈悲清淨灑脫,感慨自己的小乘苦行根本不能成就,最後毫不猶豫,毅然放棄了律宗祖師的位子,研究了成佛的【法華經】而大徹大悟,親手寫下了【妙法蓮花經弘傳序】成為真正的大德,弘傳序一直流傳至今,高度的概括了法華經大義,為後人學習了解經典打下基礎。


精通外語的師徒 玄奘和三車和尚

2017-07-09_0847302017-07-09_0847212017-07-09_0847132017-07-09_084701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9日, 2017
敦煌壁畫中的玄奘取經圖。(公有領域)
古代的翻譯界精通外語的專業人才中,僧人占很大的比例。大唐高僧玄奘西遊天竺,一路遊學前後歷時17年。在他東歸大唐時,已經精準地掌握天竺五國語言。當時他的外語能力,看梵語如同看漢語一樣,毫無阻礙與違和。唐僧取回600多部佛經,為了盡快翻譯出這些經典,唐太宗特別選派有外語能力、精通佛典的高級人才,無論僧俗、官民,全力協助唐僧。
貴族少年窺基,在唐僧的悉心培育下,也成為翻譯院的一代高手。這個昔日紈褲不羈的王公子弟是何因緣步入佛門?這其中還有一段趣聞。
唐朝高僧窺基是大唐名將尉遲恭的親侄兒。窺基的母親裴氏懷有身孕時,曾在夢中看到自己的手中托著一輪皎潔的圓月,她好奇地高舉明月,仰目而視,不料竟將明月吞入腹中。足月後,裴氏誕下一個麟兒。左金吾將軍尉遲宗就稱呼麟兒為尉遲窺基,字洪道。(《宋高僧傳》卷四)
窺基出身於王侯貴胄之家,少年時代也頗紈褲。一日,他同貴族子弟騎馬到長安城外踏青。不料窺基所騎的馬直向一位僧人飛奔而去。驚恐的少年緊緊勒住韁繩,隨著大馬一聲仰天嘶鳴,少年從馬上摔下來,正好跌在僧人的面前。這名僧人正是玄奘法師。玄奘法師看到少年,心中一振,好像在哪裏見過他。
三車和尚窺基(網路圖片)
窺基雖出身於勳貴之家,從小跟隨父母禮佛,所以對僧人也頗為敬重。他雙手合十對玄奘頂禮。玄奘問他:「你是誰家的小公子?」窺基說,他是左金吾將軍尉遲宗之子。玄奘看他非常面熟,但一時又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於是對少年揮揮手,讓他離開了。
回到寺院,玄奘靜中打坐,才明白這少年究竟是誰。
玄奘西行途中,來到印度北部,準備翻越雪山。就在荒無人煙的冰天雪地裡,玄奘發現一位入定很深的老僧。由於老僧入定的時日太長久,以致身上都積滿了厚厚的塵土。玄奘為他清理塵土後,拿出一支磬,在他耳邊敲起來。
這空靈的磬樂,將老僧從定中喚醒。老人問玄奘,為何打攪他的修行。玄奘說,他是東土大唐國的僧人,前往天竺求取釋迦佛的佛經。老僧一聽,霎時眼中變得非常明亮,驚訝地說:「難道釋迦佛出世了?」
這下輪到玄奘驚訝:「釋迦佛已經圓寂一千多年了。」老僧遺憾地說,他是迦葉佛時代的比丘,因為預知釋迦佛會降世,所以就入定等待他。只是沒想到一下錯過了上千年。於是,他準備再次入定,要等彌勒的佛法。玄奘擔心他會再次錯過機緣,於是建議他,最好現在到大唐國投生。等到玄奘取回佛經後,到時候就可以傳給他,這樣也不枉他千年的等待。
玄奘叮囑他,一定要到有琉璃瓦的黃屋轉生,意思是到大唐皇宮轉生,與唐太宗結緣。老僧同意了。
在大唐國,文臣武將如雲,他們跟隨太宗建功立業,得以封王封侯。有些王侯勳貴住宅也都覆蓋著琉璃瓦。老僧也沒有細細思考這些細節,看到一處琉璃瓦黃屋就縱身一躍,投生到尉遲將軍的府上。
窺基(公有領域)
於是有了長安城外的一幕,窺基的馬很有靈性,直接帶著窺基向玄奘飛馳而去,這或許就是因緣吧。
玄奘抽時間親自到尉遲將軍府上拜訪。唐僧從天竺回來後,長安城中僧俗大眾對他都非常的敬重。尉遲將軍聽說玄奘造訪,親自到門口迎接。
攀談間,玄奘說:「小公子儀表堂堂,氣宇不凡,若能出家為僧,將來定會是法中龍象。」尉遲將軍說:「犬子生性粗野,行為猛悍,恐怕法師難以教化他。」玄奘說:「若不是將軍所生,公子也不會這番器度。若不是貧僧,也就沒人能發現他的僧才。」
玄奘法師閒處時舉止靜雅,一旦開口必是出口成章,口若懸河。貞觀十六年(642年)玄奘在天竺以梵語講論辯道,舌戰天竺五國僧眾,成為無遮大會的勝主,聲震天竺五國。玄奘和尉遲將軍交談後,尉遲宗心悅誠服地允許窺基出家。
不過,窺基卻是強烈的反對。他說,要想讓他出家,除非依他三件事,即不斷情慾、不斷酒肉、過午可食。玄奘為了便於教化他,暫時答應他的要求。
一般出家的人都是先捨棄種種癮好。而窺基出家後,身後卻是跟著三輛大車,一車裝美酒,一車裝美人,一車裝佛經,招搖過市,非常拉風。長安作為國際的大都市,繁華富庶,長安百姓見識了不少各國的僧人修士,也聽說過不少的奇聞軼事。不過像窺基這般另類的出家方式,當時成為長安城內酒肆茶館的八卦新聞,,人們戲稱窺基為「三車和尚」。(《宋高僧傳》卷四)
窺基坐像(公有領域)
一天,窺基奉命去太原傳法,三車如影而行。途中,一個老翁見到三車裝飾地非常華麗,就問:「這是誰的車呀?」有人回答說:「這是一個出家的和尚,帶著自己的家眷隨行。」老翁歎道,哪裏見過精通佛法的出家人還帶著家眷呢?這可不是佛陀弟子的行為啊!
窺基聽到後,由此幡然醒悟,棄車獨自前往太原。從此以後,他嚴守戒律,勇猛的學習佛法,在玄奘的教授下又學習天竺五國語。窺基25歲時,奉詔協助玄奘翻譯佛經,終成一代大德高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