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二千年《漢宮春曉》重現後宮嬪妃生活(2) | 仇英 | 鬥草 | 大紀元

《漢宮春曉》另一個看點:
《西京雜記》記載,西漢元帝後宮佳麗眾多,無法盡識。元帝派畫工毛延壽畫後宮佳麗,以便按圖召幸。為了得幸,宮人都賄賂畫工,只有王嬙(昭君)不屑。
此幅《漢宮春曉》中有畫工為嬪妃畫像的場景,畫的是否就是毛延壽其人其事?《漢宮春曉》不是靜態的,展現種種情節,增添了很多歷史想像空間。穿越二千年《漢宮春曉》重現後宮嬪妃生活(2) | 仇英 | 鬥草 | 大紀元 - https://goo.gl/3QBmRt


圖片搜尋結果

傳移模寫 The Tradition of Re-Presenting Art - https://goo.gl/sl8B9x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同義詞 漢宮春曉圖(明仇英作品)一般指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一幅作品,被稱為“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之一。該圖用手捲的形式描述初春時節宮闈之中的日常瑣事:妝扮、澆灌、折枝、插花、飼養、歌舞、彈唱、圍爐、下棋、讀書、鬥草、對鏡、觀畫、圖像、戲嬰、送食、揮扇,畫后妃、宮娥、皇子、太監、畫師凡一百一十五人,個個衣著鮮麗,姿態各異,既無所事事又忙忙碌碌,顯示了畫家過人的觀察能力與精湛的寫實功力。人物皆唐以來衣飾,取名漢宮,是當時對宮室的泛指
中文名 漢宮春曉圖 作 者 仇英 創作年代 明代 尺 寸 30.6X574.1厘米 格式 絹本、設色 館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漢宮春曉圖》是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絹本重彩,尺幅很大,縱30.6厘米,橫574.1厘米,作為裝飾性繪畫來說屬於巨制。漢宮春曉是中國人物畫的傳統題材,主要描繪宮中繽妃生活。
该图以春日晨曦中的汉人宫廷为题,描绘後宫佳丽百态;其中,并包含有画师毛延寿为王昭君写像的著名故事。画中人物的服饰,有着典型的唐风;家具则具有明代特色。因此画中描绘的绝非汉代宫廷,而是汉人宫廷。
作品賞析
此圖勾勒秀勁而設色妍雅,畫家借皇家園林殿宇之盛,以極其華麗的筆墨表現出宮中嬪妃的日常生活,極勾描渲敷之能事。不僅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在中國重彩仕女畫中也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全畫構景繁複,用筆清勁而賦色妍雅,林木、奇石與華麗的宮闕穿插掩映,鋪陳出宛如仙境般的瑰麗景象。除卻美女群像之外,复融入琴棋書畫、鑑古、蒔花等文人式的休閒活動,誠為仇英歷史故事畫中的精彩之作。
宮殿樓閣,山石卉木,宦侍宮娥,各執其事,描繪宮中嬪妃生活極為生動。畫始於宮廷外景,曉煙中露出柳梢,花柳點出“春”,晨煙點出“曉”。圍牆內一灣渠水,鴛鴦白鷳飛翔棲息。一宮女領三孩童倚欄眺望水上飛鷴。宮室內兩宮女冠袍持宮扇,似待參加儀仗。一宮女憑欄望窗外孔雀。兩便裝宮女,一飼餵孔雀,一依傍門後。戶外一人提壺下階,三人分捧錦袱雜器侍立,一后妃攏手危立,注視宮女灌溉牡丹,牡丹左方一女伴隨兩鬟,一鬟澆花,一鬟持扇,上方填畫屋宇階櫺。有一樹似梨開白花,樹下有人摘花承以金盆,有人採花插鬢,有人持扇迤邐而來。再左平軒突出,軒內女樂一組,有婆娑起舞者,有拍手相和者,,有鼓弄樂器者,有持笙登級者。軒後屋中兩人正在整裝。階下六入圍觀地下一攤花草,同作鬥草的戲,其餘兩人正匆匆趕來。上方門內兩人卻罷琴臥地讀譜。正屋一大群人,弈棋、熨練、刺繡、弄兒,各有所事。階下六人,捧壺攜器閒談。左廂兩人弄樂。再左正屋中一人似后妃,畫工為的寫照。另有十餘人拱衛侍從。最后宮女一人撲蝶於柳梢。柳外宮牆,男衛四人,分立於宮牆的內外。全卷於一組女樂處分為上下兩輯,合為一卷,畫工精細,色彩雅麗。
漢宮春曉圖
漢宮春曉圖
作者簡介
仇英,字實父,號十洲,江蘇太倉人,僑居蘇州,生卒年月不詳,約生於明弘治十一年左右(1498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2年)。存世畫蹟有《玉洞仙源圖》 、《桃村草堂圖》、《劍閣圖》、《松溪論畫圖》等。其作品見於明正德己巳至嘉靖壬子間,為明代四大家之一。
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與沈周,文徵明和唐寅被後世並稱為“明四家” ,亦稱“吳門四傑”。《漢宮春曉圖》是仇英重彩仕女畫的傑出代表。仇英擅人物畫,尤工仕女,重視對歷史題材的刻畫和描繪,吸收南宋馬和之及元人技法,筆力剛健,特擅臨摹,粉圖黃紙,落筆亂真。傑出作品有《人物故事圖》、《漢宮春曉圖》卷、《供職圖》等。[1]

-------------------------------------

圖片搜尋結果

圖片搜尋結果

圖片搜尋結果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傳移模寫 The Tradition of Re-Presenting Art - https://goo.gl/sl8B9x

仇英(約1494-1552)江蘇太倉人,字實父,少時移居蘇州。學畫於周臣,由文徵明引介,先後在收藏家項元汴和長洲人陳官家作畫。在項家得覽宋元名畫,畫藝大進,被譽為明四大家之

「漢宮春曉」,以春日晨曦中的漢代宮廷為題,描繪後宮佳麗百態。故宮藏有多本,可見其傳移之多。其中一幕,畫師用框架繃著畫紙(絹),面對著皇宮中皇后畫像,或謂隱指畫師毛延壽為王昭君寫像的著名故實。皇后畫像一段,所畫為半身像。半身像定稿後,就成為如宋高宗后半身像,這猶如一般電影戲劇裏的「定裝照」,由此「定裝照」再轉移為〈宋高宗后坐像〉的全身像。本院所藏歷代帝后像中,頗多可見半身像與全身像是一致的。將這幾幅畫連看,提供畫像「傳移模寫」的步驟。一 

------------------------------------------

漢宮春曉圖,仇英的繪畫密碼
2016-01-19 20:23:00

人物簡介

仇英(約1494年—1552年),字實父,號十洲,中國明代畫家,原籍江蘇太倉,後移居蘇州。擅畫人物,尤長仕女。與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並稱為「明四家」。

不久前,兩岸博物館似乎心有靈犀,不約而同發起了對明代畫家仇英的紀念。

蘇州博物館推出「十洲高會——吳門畫派之仇英特展」,展出了國內外31件仇英珍品,內容涵蓋山水、人物、歷史等不同主題。台北故宮則推出「明四大家(即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特展之仇英作品展」,拿出仇英的30多幅作品參展。其中,便有其傳世名作《漢宮春曉圖》。

「仇英山水、花鳥、人物都畫得好,尤工仕女。《漢宮春曉圖》是個尺幅很大的長卷仕女圖,展開來將近6米,光人物就畫了110多個。在仇英的所有作品中,它的價值無疑是很高的。」研究明清美術史的學者、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付陽華對《環球人物》記者說。


漆工出身

《漢宮春曉圖》用手卷的形式,描繪出春日清晨時分宮闈之中的日常瑣事:妝扮、澆灌、折枝、插花、飼養、歌舞、彈唱、圍爐、下棋、戲嬰……畫中人物,以后妃、宮娥為主,此外還有皇子、太監、侍衛、畫師等。雖名為「漢宮」,但人們的身上都穿著唐宋風格的服飾,衣著鮮麗,姿態各異。宮殿、園林、家具,則似乎是明代風格

「《漢宮春曉圖》的創作經過是個謎,大家都想知道,可沒人能拿出讓人信服的說法。」付陽華說。

之所以會留下一個謎,和仇英本人的經歷頗有關係。

「史籍記載,仇英是漆工出身,本人不擅文辭。他的畫上基本沒有什麼詩歌、題跋來記錄作畫過程,他本人也沒有留下任何文章、文集,甚至連墓志銘都沒有。」

從一些畫的年款和零星記載中,學者們拼湊出了仇英的人生經歷:「他本來是太倉人,後移居蘇州,因為有繪畫天賦,受到大畫家周臣的器重,把他收為弟子。」

這位周臣,在付陽華看來,「特別需要被發掘」,因為「明四家」里不僅仇英是他的弟子,唐伯虎據說也與他有師承關係。「《吳郡丹青志》上說,唐伯虎一旦有什麼創作的想法,就跑到周臣那裡去,受其啟發後,再回去畫畫。相當於是良師益友。此外,拿唐伯虎的一些作品和周臣的作品對比,也能發現非常接近。」


在周臣門下時,仇英便已開始「均衡發展」,周臣畫功好,仇英則「盡得其法」,把老師的技藝全學到手,山水人物、樓台車馬,包括佛教題材,都獨當一面。

「周臣學的是南宋畫家李唐,仇英早期的作品,也很有李唐風格,高古細膩。此外,因為在蘇州,經常與文徵明等文人往來,出身寒微的仇英也開始畫一些文人畫,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仇英《蓮溪漁隱圖》。」

仇英畫的《蓮溪漁隱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仇英畫名越來越大後,一些收藏名家、畫商對他青睞有加,「比如崑山的周鳳來、蘇州的陳官、嘉興的項元汴,先後把他聘到家裡,他得以看到很多古畫並臨摹。」

據付陽華推斷,《漢宮春曉圖》便是作於這個時期。「史籍記載仇英特別擅長臨摹,『落筆亂真,無慚古人』,還有特別重要的一句話,說他『稍或改軸翻機』,就是臨摹時總會對原作再做些改動。比如他也臨過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結構大體上是按照張擇端母版的景物順序布局,但描繪的卻是明朝中期的蘇州。這幅《漢宮春曉圖》,名為漢宮,裡面的人物、建築風格卻唐宋明皆有,也應該是『改軸翻機』之後的創作。但是,《漢宮春曉圖》的母版究竟是誰所畫,並沒有記載,也沒辦法憑空猜測。所以這幅畫從源頭到何時何地創作,至今都沒有權威說法。」

一幅畫值價二百金

歷史跨越千年,《漢宮春曉圖》後來的流傳,也只能從圖上找一些蛛絲馬跡了。

「這幅畫的卷首有一個標記,寫了一個『慮』字,是明代收藏家項元汴藏畫時經常用的,他用千字文來給自己的收藏品編號,慮是其中一種。卷末還有項元汴手書的『值價二百金』。這是確定無疑的。」

仇英曾在項元汴家中待過一段時間,這幅畫是為他畫的,或者在項家畫的?「我覺得都沒有充足的依據。還有種說法是這幅畫曾被明代大奸臣嚴嵩收藏過,後來嚴嵩被抄家,畫進入明內府,大約隆慶時期流傳出來,被項元汴購買,所以它上面會有一個項元汴手書的關於價格的東西。」

仇英所畫的《漢宮春曉圖》(局部),此畫為工筆重彩,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作為富甲一方的畫商,項元汴收藏的唐宋元書畫不止千幅。不過令人驚異的是,在他所有標記過價格的藏畫中,仇英的《漢宮春曉圖》是價格最貴的一幅。文徵明的《袁安臥雪圖卷》只是16金,唐伯虎的《畫嵩山十景冊》也不過24金。在仇英自己的作品中,這幅畫作也是最貴的,仇英曾花費6年時間,為崑山周鳳來繪製《子虛上林圖》,長達5丈,所獲的酬勞也不過100金。

「在當時,所謂的『金』其實就是白銀,200金就是200兩白銀。」有很多人都驚異於這個價格高出同時代其他畫家那麼多,仇英有何獨特之處?「我的朋友李萬康曾專門寫過一篇文章,他的觀點是這200金並不是一個市場流通的價格。因為項元汴以往在給藏畫寫價格時,總會寫『原價』多少多少金,記錄他從別人手中買回來的價格。現在用的卻是『值價』,應該是他對這幅畫將來價值的估計。當然,從這一點,也能看出《漢宮春曉圖》在藏家眼中的地位。」

從被譏諷到被讚美

《漢宮春曉圖》卷後的收藏印鑑里,還能找到一個大腕。他就是清代收藏家梁清標,「他的印鑑是『蒼岩子』『蕉林收藏』。」

梁清標是清初的文學家、收藏家,他官做得很大,從翰林院一路發跡,在兵部、禮部、刑部、戶部都當過一把手,官至保和殿大學士,相當於現在的中央黨校校長。

1667年,梁清標主持會試期間,因與人意見不合被參奏,一度卸職革任,就回老家蓋了個「蕉林書屋」,一心一意搞收藏。「他的家是一個收藏聖地,名畫很多,比如展子虔的《游春圖》、閻立本的《步輦圖》、周昉的《簪花仕女圖》等。」

「這時,『明四家』的說法已經有了,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四人齊名。」仇英的地位,與明代相比,無疑是高了不少。在明代,仇英雖也有名氣,畫作也能賣出高價,但那時的文人圈子,並未真正接納他。

付陽華講了一個小故事。「文徵明曾畫過一幅畫,叫《湘君湘夫人圖》。畫作完成30年後,明代文人王穉(音同至)登觀賞此畫,留下一段題跋,記載文徵明曾讓仇英來幫他給這幅畫設色,改了兩稿都不滿意,於是自己創作,之後王穉登又評論:(文徵明)筆力扛鼎,非仇英輩所能夢見也。意思是文徵明畫中的風格氣質,仇英這種畫家做夢都夢不到。」

可見,仇英因為不擅文辭,出身工匠,雖然與文徵明等人有所交往,但地位、名望在時人看來,仍然是要遜色很多的。

「仇英所在的時代,正是中國歷史上士、農、工、商地位開始模糊的時期。如果說沈周是吳門畫派開宗立派的文人畫家,文徵明是緊接其後的執牛耳者,那麼唐伯虎和仇英就明顯是在文人畫家和職業畫家之間遊走。唐伯虎的人生箭頭是從士人到職業畫家、賣畫為生,仇英更是從開始就是職業畫家。」付陽華評論道。

到了清代中後期,仇英顯然更加為人看重。1713年,《漢宮春曉圖》作為恭賀康熙皇帝六十大壽的賀禮被送進宮,從此收藏於內府。如今卷末的一系列印章里,還有清代內府收藏印、石渠寶笈印,和乾隆、嘉慶、宣統幾位皇帝的御覽之寶。

「台灣有學者統計過,在台北故宮,仇英名下的畫有240多幅但假的也多。這次台北、蘇州的特展,總共60多幅,都被認為是真品。前不久蘇州的展覽我曾去看過, 對其中兩件作品印象深刻。一件是仇英的《臨宋人畫冊》,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這個畫冊都被誤認為是宋人畫的,可見他技藝之高。另外一件是《人物故事圖冊》,裡面也有很多仕女形象,感覺和《漢宮春曉圖》還是挺有視覺關聯的。」

仇英的畫作歷來也是拍賣場上藏家追捧的熱點。2010年北京瀚海春拍,《浮巒暖翠圖》一經露面即引起藏家關注,最終以7280萬元成交。而《漢宮春曉圖》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其價值更是不可估計。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組圖 - ☀阿波羅新聞網 - https://goo.gl/WmLz0d

 


《漢宮春曉圖》絹本設色,37.2cm×2038.5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特大高清圖)

----------------------------------

《漢宮春曉圖》明代·仇英——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 https://goo.gl/xS2u4V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絹本重彩,尺幅很大,作為裝飾性繪畫來說屬於巨制。漢宮春曉是中國人物畫的傳統題材,主要描繪宮中繽妃生活。清代院畫家作過多本,無非是藉皇家園庭殿宇之盛以騁其華縟藻麗之筆罷了。圖中人物髮型服裝皆為漢代式樣,但宮室、家具的形制皆是明朝的。全畫構景繁複,用筆清勁而賦色妍雅,林木、奇石與華麗的宮闕穿插掩映,鋪陳出宛如仙境般的瑰麗景象。除卻美女群像之外,复融入琴棋書畫、鑑古、蒔花等文人式的休閒活動,誠為仇英歷史故事畫中的精彩之作。

  《漢宮春曉圖》,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絹本重彩,尺幅很大,37.2cm×2038.5cm ,作為裝飾性繪畫來說屬於巨制。漢宮春曉是中國人物畫的傳統題材,主要描繪宮中繽妃生活。

  仇英(仇,音Qiú ),字實父,一作實甫、號十洲,太倉(今江蘇太倉)人,移家吳縣( 今江蘇蘇州) 。約生於明弘治十一年左右(1498 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2 年)。存世畫蹟有《玉洞仙源圖》、《桃村草堂圖》、《劍閣圖》、《松溪論畫圖》等。
  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與沈周,文徵明和唐寅被後世並稱為“ 明四家” ,亦稱“ 天門四傑” 。沈、文、唐三家,不僅以畫取勝,且佐以詩句題跋,就畫格而言,唐,仇相接近,仇英在他的畫上,一般只題名款。仇英在繪畫上以“ 重彩仕女” 著稱於世,《漢宮春曉圖》是仇英重彩仕女畫的傑出代表。此圖勾勒秀勁而設色妍雅,畫家借皇家園林殿宇之盛,以極其華麗的筆墨表現出宮中嬪妃的日常生活,極勾描渲敷之能事。不僅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在中國重彩仕女畫中也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仇英擅人物畫,尤工仕女,重視對歷史題材的刻畫和描繪, 吸收南宋馬和之及元人技法,筆力剛健,特擅臨摹,粉圖黃紙,落筆亂真。至於發翠豪金,綜丹縷素,精麗絕逸,無愧古人,尤善於用粗細不同的筆法表現不同的對象,或圓轉流暢,或頓挫勁利,既長設色,又善白描。人物造型準確,概括力強,形象秀美,線條流暢,有別於時流的板刻習氣,直趨宋人室,對後來的尤求、禹之鼎以及清宮仕女畫都有很大影響,成為時代仕女美的典範, 後人評其工筆仕女,刻畫細膩,神采飛動, 精麗艷逸, 為明代之傑出者。傑出作品有《人物故事圖》、《漢宮春曉圖》卷、《供職圖》等。

仇英(1502—1552)活躍於明代正德年間到嘉靖年間,江蘇太倉人。字實父,號十洲。仇英出身工匠,早年為漆工,兼彩繪棟宇,後受到文徵明、唐寅的器重,又拜在當時名家周臣門下,用心臨摹古代作品,技藝大進,成就卓著。他的作品題材廣泛,擅寫人物、山水、車船、樓閣、界畫,尤長於臨摹,工筆、寫意、白描俱佳。畫風細膩工整,色彩華麗,自成一格。

  仇英的人物畫,吸收宋人、元人技法,筆力剛健,特擅臨摹粉圖黃紙,落筆亂真。至於發翠毫金,綜丹縷素,精麗絕逸,尤善於用粗細不同的筆法表現不同的對象,或圓轉流暢,或頓挫勁利,既長設色,又擅白描。人物造型準確,概括力強,形象秀美,線條流暢,刻畫細膩,神采飛動。

  仇英的山水畫多學趙伯駒、劉松年,發展宋“院體”的“青綠巧整”,常見的是細潤而風骨勁峭的青綠之作,這一種水墨畫,從李唐風格變化而來,有時作界畫樓閣,尤為細密。仇英被時人稱譽“周昉復起,亦未能過”,而且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因此與沈周、文徵明和唐寅被後世並稱為“明四家” ,亦稱“吳門四傑”或“吳門派”。


  他出身工匠,早年為漆工,兼為人彩繪棟宇,後從而業畫。年輕時以善畫結識了許多當代名家,為文徵明、唐寅所器重,仇英的好友彭年記載:“十洲少既見賞於橫翁(文徵明)”,又拜周臣門下學畫,並曾在著名鑑藏家項元汴、週六觀家中見識了大量古代名作,臨摹創作了大量精品。他的創作態度十分認真,一絲不苟,每幅畫都是嚴謹周密、刻劃入微。

  仇英擅人物畫,尤工仕女,重視對歷史題材的刻畫和描繪,吸收南宋馬和之及元人技法,筆力剛健,特擅臨摹,粉圖黃紙,落筆亂真。至於發翠豪金,綜丹縷素,精麗絕逸,無愧古人,尤善於用粗細不同的筆法表現不同的對象,或圓轉流暢,或頓挫勁利,既長設色,又善白描。人物造型準確,概括力強,形象秀美,線條流暢,有別於時流的板刻習氣,直趨宋人室,對後來的尤求、禹之鼎以及清宮仕女畫都有很大影響,成為時代仕女美的典範,後人評其工筆仕女,刻畫細膩,神采飛動,精麗艷逸,為明代之傑出者。他長於臨摹,功力精湛,以臨仿唐宋名家稿本為多,如《臨宋人畫冊》和《臨蕭照高宗中興瑞應圖》,前冊若與原作對照,幾乎難辯真假。畫法主要師承趙伯駒和南宋“院體”畫,青綠山水和人物故事畫,形象精確,工細雅秀,色彩鮮豔,含蓄蘊藉,色調淡雅清麗,融入了文人畫所崇尚的主題和筆墨情趣。存世畫蹟有《人物故事圖》、《漢宮春曉圖》卷、《供職圖》、《赤壁圖》、《玉洞仙源圖》、《桃村草堂圖》、《劍閣圖》、《松溪論畫圖》等。

  仇英的山水畫多學趙伯駒、劉松年,發展南宋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的“院體畫”傳統,綜合融會前代各家之長,即保持工整精豔的古典傳統,又融入了文雅清新的趣味,形成工而不板、研而不甜的新典範,還有一種水墨畫,從李唐風格變化而來,有時作界畫樓閣,尤為細密。常作上林圖,人物、鳥獸、山林、台觀、旗輦、軍容,皆憶寫古賢名筆,斟酌而成,可渭繪事之絕境,藝林之勝事。張醜在《清河書畫舫》中對其評價說:仇英畫“山石師王維,林木師李成,人物師吳元瑜,設色師趙伯駒,資諸家之長而渾合之,種種臻妙” 。明代董其昌題其《仙弈圖》謂:“仇實父是趙伯駒後身,即文、沈亦未盡其法。”後繼仇英畫法者,有沈碩、程環、尤求、沈完等。

春宮畫是描繪男女性愛生活、特別是各種性交姿態的圖畫,由於它最初產生於帝王的宮室,描寫春宵宮幃之事,所以稱為春宮,也稱為春畫。
  春宮畫起於何時,沒有很確實的考證,根據前人的筆記,說是起源於漢代。據秀水沈德符的《敝帚齋餘談》中有一段闡述了春宮畫的起源:“春畫之起,當始於漢廣川王,畫男女交接狀於屋,召諸父姐妹飲,令仰視畫。”

其實往上推溯,春宮畫不僅可以追溯到先秦墓葬,我認為其實應追溯到半坡仰韶文化時期的性器崇拜,包括陶器和岩畫等,但當時的這種製作,並無任何淫穢猥褻的成分。及至漢代以後,由於上之所好,春畫才愈來愈興盛,《素女經》內的“九勢篇”和《洞玄子》內的“三十法”,都極有可能是一些圖畫的附錄說明。再如張衡的《同聲歌》:“衣解巾紛禦,列圖陳錦帳,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眾夫所希見,天老教軒王”。大意是說新娘希望在新郎左右,脫光衣服,按照春宮圖所指示的,跟素女和天老學習性交技巧,共享歡樂。
  到了魏晉六朝,由於當時政治黑暗,一般士大夫偶論時政,便有導致滿門殺戮的危險,因而多流於頹放、沉淪酒色,不但春藥於此時期發揚光大,秘戲春冊之類,就更為流行。如南北朝時後陳著名的文學家徐陵在回復其友人周弘讓的一封信中說:“仰披華翰,甚慰翹結,承歸來天目得肆閒居,差有弄玉之俱仙,非無孟光之同隱,優游俯仰,極素女之經文,升降盈虛,盡軒皇之圖藝,雖復考槃在阿,不為獨宿。”這一段文字的大意是:閱讀你的大函,甚感安慰。你已回到天目山悠閒地生活了,現在你有如同弄玉這樣的女子和你過神仙般的歲月,又有像孟光這樣的妻子陪你過隱居之年,你們可以按素女的文字指導、按黃帝所示的性交圖示去翻騰上下地、自由自在地以各種姿勢過性生活。雖然你住在草寮中,但不孤眠獨宿,這不是很好嗎?從這段文字看,那時候就有所謂性交指示圖了。
  到了隋唐,春畫已經在藝術上奠定了地位,而不再純然的被視為淫猥之作,許多繪畫名家,大都以能繪春畫自炫,多競相創作一些別饒新意的秘戲圖,作為進身之階,其中以周昉最有名。
  周昉,字景玄,約活動於大歷至貞元(766―804)年間,是中唐著名畫家,擅畫仕女,形像以艷媚豐滿的體態為主,現存的作品《簪花仕女圖》、《紈扇仕女圖》、《聽琴圖》等,曾畫過《春宵秘戲圖》及《貴妃出浴圖》。
  在宋代也出現過這種“秘戲圖”,元代著名畫家趙孟頫擅長此道,可是春宮畫的廣泛流行卻在明代。自明代下半時期以後,春宮畫特別流行,那時這方面的名畫家首推唐寅和仇十洲(仇英)。

明末的春宮畫不僅盛行於京師、天津一帶,也盛行於錦繡富麗的江南。目前有資料可查的明末江南春宮畫冊有《勝蓬萊》 、 《風流艷暢圖》、《鴛鴦秘譜》、《繁華麗錦圖》、《江南銷夏圖》等。其中《風流艷暢圖》影響很大,其影響直至海外,其中人物姿態畫得十分精美,栩栩如生,據說是唐寅所作。還有《江南銷夏圖》被認為是明代套色春宮畫的最晚的典型作品,年代大約在1640至1650年之間,設計水平很高,人體姿態畫得準確細膩,對環境的描繪也獨具匠心。
據高羅佩在《中國古代房內考》中記載:明代的春宮畫通常都裝裱成橫幅手捲,或作旋風裝折疊冊頁。前者大多是男女性交的連續畫面,畫了性交的各種姿勢。這種手捲高約10吋,長10至20呎,畫紙通常不超過8吋見方;它們約作24幅一套、36幅一套或其他數字,每套的幅數各有典故,並在每幅畫的後面還襯以寫著艷詩的紙頁或絹頁。手捲用綾子鑲邊,古錦為護首,最後用玉或像牙雕成的別子別緊;冊頁以木夾板或外裱古錦的硬紙板為封,裝幀十分講究。
春宮畫分為“明春宮”和“暗春宮”。描繪男女赤裸裸的、形態各異的性愛生活,被稱為“明春宮”;有些則是男女穿著衣服的一些親密行動,被稱為“暗春宮”。“暗春宮”比較含蓄,著重於男女之間的性心理刻,往往更有意境。
  這些古代春宮畫,對男女人物的姿勢、神態、心理大都刻畫得細緻而真實,但是也有些筆墨粗俗之作。從春宮畫的載體來看,並不只限於紙本絹本,在瓷器、竹器甚至於鼻煙壺、鞋子、匣子、錢幣(春錢,又稱堂子錢)等日常生活用品中都能找到。
  對於古代的春宮畫,也不能一概視之為淫穢之物,在中國古代春宮畫起了性教育、性啟示的作用。現代研究春宮畫,則可研究古代的一些風俗禮儀。

世傳仇英的偽作大多為絹本,匠氣而少韻致。仇英真跡,徐邦達先生的評價是“真筆不論粗細,無不具有文秀之致”。“吳門四家”裡,仇英畫作傳世最少。書畫鑑定大師謝稚柳等解放後編著《中國古代書畫圖目》,收錄了當時全國所有公字頭收藏機構(博物館、國營文物商店)古代書畫真跡中的重要精品,其中記載有沈周作品192件,文徵明178件,唐寅99件,而仇英只有47件。如果把尺度放寬些,專家們認為仇英畫作存世總數也不過100多件:台北故宮所藏大約80件,也有根據其出版目錄認定為65件的,但專家共識是偽作居多,真跡不到10件,著名的像《林亭佳趣圖》、《漢宮春曉圖》。內地博物館收藏仇英作品共50件左右,主要分存故宮博物院、遼寧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金運昌介紹,入錄《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的北京故宮藏品在10件左右,代表性的如工筆重色人物仕女畫《人物故事冊》,共10頁,每頁繪古代歷史人物或神話傳說;《職貢圖》手捲,描繪外國使臣向皇上進貢的情形;還有《桃村草堂圖》、《玉洞仙源圖》等山水圖軸。上海博物館藏《劍閣圖》、遼寧博物館藏《赤壁圖》以及天津博物館藏《桃源仙境圖》,也都是上品。
仇英有別於沈周、唐寅.文徵明,代表了吳門派中另外的類型。另:吳門四家傑出的藝術成就,在當時產生巨大的影響,從學者甚眾。宗法沈周的有王綸、陳煥、陳鐸、杜冀龍、謝時臣等人,王綸為沈周的入室弟子,陳煥較為粗重蒼老,杜冀龍稍變沈周之法,謝時臣以氣勢縱橫、境界宏偉見勝。追隨文徵明的不下二、三十人,著名的有文嘉、文伯仁、陸治、錢□、陳淳、陸師道、週天球等。文嘉山水疏簡,文伯仁縝密,陸治勁峭,錢□粗重,陳淳放筆寫意,陸師道細筆勾染,週天球兼善蘭石,諸家各具特色。吳門派諸家中陸治、陳淳、週之冕在花鳥畫領域中尤有新創。陸治是文徵明的學生,花鳥畫兼取徐熙、黃筌兩派之長,創文人畫的工筆花鳥新格,筆墨細秀,設色淡雅,有妍麗派之稱。陳淳亦出文徵明門下,花鳥畫受沈周影響,繼承水墨寫意技法,在造型的洗練、筆墨的放逸、情致的跌宕等方面有所發展,開啟了徐渭的大寫意畫派,與徐渭並稱。週之冕受吳門派影響,融匯陸治、陳淳兩家之長,另創一兼工帶寫的小寫意畫法,被稱為勾花點葉體。吳門派發展到明末,因循守舊,徒仿形貌,其地位被另闢蹊徑、重倡文人畫的董其昌及其流派所取代。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仇英《汉宫春晓图》

--------------------------


文徵明行草書《後赤壁賦》 冊頁(七開)_上海泓盛 - https://goo.gl/GBb8MB

zc-11955-1852017-07-05_113041  

書法家的對話:放鬆與放縱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4日, 2017
《後赤壁賦》,文徵明(公有領域)
吳門兩位領袖人物祝枝山與文徵明,離開人世多年後在天上重逢。兩人是多年好友,在人世時就常相聚切磋書藝,這一回不期而遇,話題自然也不離書法。
「我近日又抄了幾遍《離騷經》,感覺非常好,幾年前我只能做到嚴謹細緻,最近這些作品裡,線條更加沉穩厚實。」文徵明向祝枝山分享了他書藝的進展。「枝山兄您呢?老實講,論天份、論功力技巧,您都在我之上,別人誇我小楷寫的好,其實以鍾老、王老(鍾繇、王羲之)的標準,那我還差你一截呢!」
「我說衡山老弟啊,以前在蘇州時你常寫小楷練基本功,後來我離開人世,偶爾好奇往凡間一看,你也總是一筆一劃的寫著蠅頭小楷,都這麼多年了,怎麼你還是樂此不疲地刻小楷書啊?」
「是啊,我就覺得緩緩寫字很有味道。讀書人嘛,抄抄前人佳作,文思來時,也寫寫詩、做做文章,你不覺得這樣挺輕鬆快活?
是沒錯,可是縱情的揮灑豈不更舒暢嗎?書法作為藝術,抒發情性總是它必備的特質,你就不想放鬆心情,寫一些奔放的作品?我看你學魯直(黃庭堅,字魯直)的草書也漸漸寫出東西來了啊!」
「有時心血來潮當然也揮揮筆,但 『放鬆心情』與『放縱情緒』總是很難分辨,瀟灑』與 『狂放』也只是一念之隔,自己常常把握不住。我也有些較為狂縱的作品,剛寫完總覺得很不錯,隔一段時日就越看越怪異。
創作
「我也知道啊,但總要創作嘛!你看,東坡、魯直、元章,他們各有各的特色,我們也必須開創我們自己的風格啊!我從張老(張旭)、狂素(懷素)那裡變了個方式,用更多的點取代橫畫豎畫,打破原有的字形結構,再讓這些解構的字形造成整幅畫面的空間解構,畢竟字體大小參差,節奏快速變動,這些招數張老、狂素已經用盡,我如果不更加狂放,怎麼從前人之中另闢蹊徑呢?」
我是內行人,我知道枝山兄您功力了得,所以即使任性狂放,都可以展現高超的運筆能力,線條雖或有粗野,但仍在一定的範圍內符合古法。可是您一直執著於個人藝術風格的表現,於是原本只想抒發個人性情,卻成了恣意、誇張的情緒發洩,而且這種為創作而創作,為表現而表現的心一起來,很容易就把您帶往永不滿足的追求。」
「是嗎?」祝枝山還不能認同。「不信,您瞧!」說時文徵明手指向凡間。
祝枝山看人間一人正在揮毫,卻不識此人是誰。「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原來祝枝山與文徵明相會才聊了近一個時辰,人間數十年歲月已過。
那揮毫者氣勢奪人。粗曠的線條如舞蛇走虺,波瀾起跌,縱意馳騁。此作書人乃明末書家徐文長(註1)。
祝枝山一開始讚不絕口,但越看來越不對瞄頭,「這般作書,這……這簡直發瘋、發狂了嘛!」
文徵明接著說:「枝山兄您說的沒錯,其實這樣的書寫狀態主意識已不清楚,是完全喪失理性地任筆揮灑。可這樣的書法卻是完全的自由,是最具震撼力的全新風貌。」
他又接著說:「雖是獨具特色了,在很多人看來,這種突破傳統觀念、狂暴式的展現是最前衛的藝術。但完全反叛理性式的激情,瘋狂式的忘我,任由自我意識模糊不清,這和放縱魔性又有何差別呢?況且,如果藝術的成就是建立在無理性的放縱,沒了主念,沒了自我,那我們要這種著了魔的藝術成就做什麼?」
祝枝山這時明白,原來自己在標榜抒發個人性情,解放人性的創作觀中,不自覺的已落入無理性的恣意狂放。「看樣子,我若在人間多縱意揮灑幾年,也會像眼前這位書家一般,著迷於瘋狂的藝術而不自知吧!」
註1:徐渭(公元1521-1593年),字文長,號天池山人,又號田丹水、天池生、天池漁隱、青藤老人、金壘、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鷳山人、鵝鼻山儂等。晚年號青藤道士。徐渭少年屢試不第,灰心仕途。中年因兵部右侍郎兼僉都禦史胡宗憲提拔,招任浙、閩總督幕僚軍師,頗有經世之才,也得到明世宗的極大賞識。後來胡宗憲被彈劾為嚴嵩同黨,被逮自殺。徐渭深受打擊,後曾因精神失常,蓄意自殺,又誤殺其後妻,被捕入獄。最後在潦倒窮困與精神異常下終其一生。@*#


穿越兩千年《漢宮春曉》重現後宮嬪妃生活(1)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六月 14日, 2018
《漢宮春曉》是明代畫家仇英傳世的作品中,最有名的一幅。此作是長卷,橫幅長574公分,描繪人物有114人。
「明四大家」之一的仇英(約公元1494—1552年),少時曾做過漆工、畫磁匠,後拜周臣為師。
仇英天資聰穎加上畫技出色,讓當時的名畫家周臣為之驚歎,收他為徒。
仇英初學畫就得到文徵明父子的讚賞。透過文氏父子,仇英與文人們、收藏家有了頻繁的互動,得到很多臨摹唐宋名畫的機會,使他的技藝更上一層樓。
《漢宮春曉》畫出春天漢宮嬪妃清曉活動的情景,為我們重現了兩千年前漢代後宮的生活。就讓我們隨著《漢宮春曉》這卷名作,來看看漢朝宮廷的人一大早都在做些什麼吧。
漢宮春曉
明 仇英《漢宮春曉》局部。(公有領域)
地點在漢宮 時序是春 
清晨的霧如輕紗 如夢 
從古到今 去又回
明 仇英《漢宮春曉》局部。(公有領域)
忽見宮牆 
雙扇精緻門扉 朝外開了一扇 
白玉雕欄傍牆邊小徑 往左往右 曲折蜿蜒 
一對白鳥雙飛
綠瓦延伸 靜謐 
院庭敞開 淨潔
空氣 如此清新 
周遭 如此寧靜 
好一個綺麗的早晨!
明 仇英《漢宮春曉》局部。(公有領域)
護衛持棍沿牆巡守 
停住腳步 交換訊息 
柳條纖纖垂掛 
隨風搖曳 
無聲亦有聲
漢宮嬪妃及侍女次第出場 
畫家有序的安排 
清晨裡 漢宮的生活序幕 
緩緩揭開 
人人抖擻著 
登上屬於自己的舞台……
悠遊
明 仇英《漢宮春曉》局部。(公有領域)
春天的漢宮 這樣悠遊自在 
賞鳥、探花 
嬪妃們三三兩兩 
彈奏樂器、下棋、跳舞、刺繡、觀畫、讀書、蒔花鬥草…… 
躍進眼簾的都是春
賞鳥
明 仇英《漢宮春曉》局部。(公有領域)
收束起美麗尾巴的孔雀 
收束起一身的耀眼奪目 
漫步雕梁畫棟間 
一心一意地覓食 
偶而開心地抬頭等待「食從天降」 
生命的意義僅此而已 無它?
明 仇英《漢宮春曉》局部。(公有領域)
天上飛的 快意 
地上走的 愜意 
屋裡坐的 安然雍容 
天寬地闊 這方世界此刻沒有煩憂 
玉砌雕欄 擁抱繁榮富貴 
人生至此 夫復何求?
畫家特色 仇英的畫
仇英曾被董其昌(1555—1636,明代畫家)讚譽為五百年來第一大家。仇英精於南宋院體畫,又善於擷取文人畫蘊藉典雅的趣味,所以能與沈周(1427—1509)、文徵明(1470—1559)、唐寅(1470—1524)並列為「明四大家」。他的筆下既有謹細清秀、縝密明麗的意趣,又富有簡約勁利的風格。
他畫漢宮,從整體外形到局部變化都巨細靡遺地描繪。園庭宮殿構造繁複氣派,亭台樓閣、欄杆門牆都以界筆畫成,雕梁畫棟,精緻豪華;設色喜用青綠重彩,穠艷典麗。
此幅《漢宮春曉》中的人物,舉止但見神采,顧盼皆現風姿。整體予人華麗優美之感,雖擬古而不泥於古,對後世人物畫的影響非常大。(待續)@*#


樂舞文學賞析:明詩.觀舞
作者:仰岳
明 仇英《漢宮春曉》局部。(公有領域)
明 仇英《漢宮春曉》局部。(公有領域)
            人氣: 15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8-09-28 6:40 AM       標籤: 樂舞文學賞析, 觀舞, 中國樂舞文學賞析, 仰岳
明詩.觀舞
薛蕙
妙伎出秦中,纎腰學楚宫。【1】翠帷低舞燕,錦薦踏驚鴻。【2】
宛轉歌相似,嬋娟態不同。【3】無因逃酒去,懊惱白頭翁。【4】
參考注釋:
【1】秦中:古地區名。為今日陝西中部平原地區,因春秋、戰國時地屬秦國而得名,也稱關中。
楚宮:古楚國的宮殿。唐代李商隱《柳》詩: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宮先騁舞姬腰。
【2】翠帷:翠羽為飾的幃帳。唐代杜甫《湘夫人祠》詩:「蟲書玉佩蘚,燕舞翠帷塵。」
錦薦:泛指華美的墊席。
驚鴻:形容美女輕盈優美的舞姿如驚而輕捷飛起的鴻鳥。宋 陸游〈沈園〉詩二首之一: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3】嬋娟:指美人。
【4】無因:無故、無端。
逃酒:宴會中離席先去。宋代蘇軾《虔守霍大夫監郡許朝奉見和此詩複次前韻》:「敢因逃酒去,端為和詩留。」
白頭翁:白髮老人。唐代王昌齡《題灞池》詩之二:「借問白頭翁,垂綸幾年也?」
明 伎樂舞蹈圖。(公有領域)
參考譯文:
這位來自於關中地區的美麗舞蹈家,是如此地細腰善舞,如同古楚國宫殿內的美麗佳人啊!
她在翠羽為飾的幃帳下,華美的墊席上低迴地舞著,身體輕盈如鴻鳥。
美人的舞蹈節奏如婉轉動聽的歌聲,千姿百態。
可惜在宴會途中不知為何離席先去,只剩我這白髮老人在這兒懊惱不已。
明 伎樂舞蹈圖。(公有領域)
題解及賞析:
作者:薛蕙(西元1489~1539年),字君采,號西原先生,12歲就能寫詩作文,於書無所不讀,尤其擅長老子與莊子學說的研究。
薛蕙年輕時就考中進士,於刑部任職。因勸諫明武宗下詔南巡之舉而遭廷杖奪俸,薛蕙為人剛政不阿,直言敢諫。後因嘉靖二年(1523年)中,於大禮議事件撰寫《為人後解》、《為人後辨》等萬言書上奏,觸怒世宗,並因此被關押獄中,之後獲赦,被誣罷官返鄉。卒年五十歲,受追封為太常少卿。
薛蕙文采絕佳,著作甚豐,有《西原集》10卷、《五經雜錄》、《老子集解》、《莊子注》、《考功集》等著作及百餘首詩詞傳世,清代著名才子紀曉嵐對其評價甚高。薛蕙的文學作品有別於他在政治上的剛正不阿,帶有清新的情意。
明代舞蹈壁畫。(公有領域)
這首《觀舞》就是薛蕙的主要作品之一。這是一首描述在宴席上觀賞舞蹈的詩,文中描述在華麗的表演場地上,有位來自關中的美麗舞蹈家,她的舞姿像飛燕一樣輕巧,腳步如鴻鳥般地迅速。節奏如歌,舞蹈百變,美不勝收。
最後一句給了點美麗的留白:表演結束正是領取豐厚賞賜的時刻,這位舞蹈家卻不知為何無故離席而去,只留下作者在原地懊惱嘆息!
筆者認為本詩的妙處在於用輕淺的文字寫出深刻的蘊涵,詩作中隱約體現出道家出世的思想。薛蕙熟讀《老子》、《莊子》,深知道家之理,他為人剛正不阿,屢遭貶官。或許他早已了解:不管如何精采的表演終有謝幕之時,在人生執著的追求中人們離道越來越遠,唯有漸漸地放下身上的枷鎖,才是真正地走向永恆。@*#


明代唐寅《班姬團扇圖》、仇英《漢宮春曉圖》東漢《玉辟邪》 https://t.ly/r6m70
《玉辟邪》東漢,高9.3 公分,長13.6 公分 辟邪,是想像中的神話動物,顧名思義,是人們希望藉助它的法力,來避除邪惡。流行於漢代的辟邪,多為帶翼的四足獸,其造形可能傳自西亞。常以巨石雕刻,立於陵墓前。也用美玉琢成,作為極高貴的陳設器。這件玉辟邪以青白玉琢成,昂首張口,似在低吼。跨步遊走,雙翼雖貼於身側,卻做蓄勢待發狀。頜骨下長髯垂胸,長尾曳地,器宇非凡。因曾經深沁熟盤,甚至再被染色,所以表面多有深淺褐斑。這是目前所知的漢代玉辟邪中,體積較大的一件。它的口吻較長,有似馬臉,與常見的短口吻似虎臉的辟邪不相類似。卻與近年在內蒙古出土的西漢中、晚期銅灶上所加飾的動物頭像,頗為神似。學者多稱銅灶上的動物為「龍頭」。故宮的這件玉辟邪,曾為帝王重要的收藏。辟邪的胸前刻有御製詩。宮中還配有雙層紫檀木座,上層刻有「乾隆禦玩」,下層刻有與辟邪胸前相同的御制詞,刻字的部分還嵌入有銀絲。

2020-01-15_1419152020-01-15_1419032020-01-15_1418572020-01-15_1417402020-01-15_1416252020-01-15_14154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