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9102_2_13339102_1_1

見證歷史!「台灣第一石頭城」1公里長護城河 12年後再通水
左營舊城東門城牆外的護城河,長達1公里。(記者葛祐豪攝)
2020/11/02 11:35
〔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睽違12年後,有「台灣第一石城」之稱的左營舊城東門,城牆外長達1公里的護城河,今天通水啟用,高雄市長陳其邁親自見證,期盼能重現左營舊城東門風華,成為高雄觀光的一個新門戶!
陳其邁(左三黑西裝)偕同市府官員,見證左營舊城護城河通水。(記者葛祐豪攝)
左營舊城東門的護城河,其實是左營地區自古來使用的排水、灌溉水路,舊稱龜頭涵圳,源自蓮池潭,流經東門前一帶,注入內惟埤
高雄市長陳其邁在左營舊城東門,見證護城河通水。(記者葛祐豪攝)
2008年2月,因蓮池潭拷潭,護城河暫停通水,同年7月颱風來襲,積水後又發生城牆倒塌,市府決定正式停止通水。
高市府自2017年起,推動「左營舊城見城計畫」,經過3年多努力,護城河終於通水,引水自蓮池潭,再現「台灣第一石城」水岸風貌,昔日的海強幼稚園,也改造為南門口公園,將原先封閉場域,開放成為民眾親近的公園綠地。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見證歷史,他表示,舊城東門城牆在2008年因颱風豪雨崩塌,雖經修復,但2016年再次因颱風豪雨崩落,原因在於護城河並未同時補強整治,見城計畫啟動後,終於將護城河與城牆一併修復,睽違12年後再次通水。
媒體詢問陳其邁,護城河是否有登革熱的疑慮?陳其邁以醫生專業回答說,登革熱病媒蚊是埃及斑蚊跟白線斑蚊,埃及斑蚊的幼蟲是來自於瓶瓶罐罐的積水,「護城河的水是流動的水,河裡面有放魚,所以不會有登革熱,請大家放心!」
文化局副局長林尚瑛說,左營舊城東門段場域開放,只是第一步,接著北門段及鎮福社修復工程,也將於明年完成。接續還有西門段城牆遺構修復、五段殘蹟修復、南門廣場營造、勝利路空中馬道串接工程等,陸續將於2021至2024年完工。
文化局表示,左營舊城城牆,以舊城東門至南門段保存最完整,保有鳳儀門、啟文門兩座城門,以及護城河、砲台、城牆,格局壯闊。「左營舊城見城計畫」這3年半來,已完成見城館啟用、啟動公眾考古計畫、建置南門口公園,進行東門段及北門段國定古蹟城牆修復工程等。
文化局也提醒民眾,東門部分區域、北門城門城牆、鎮福社等再現工程,目前仍持續進行中,為確保施工安全,北門周邊架設有施工圍籬及支架,造成不便,請民眾多包涵。見證歷史!「台灣第一石頭城」1公里長護城河 12年後再通水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849pkS


左營舊城 從沉睡的歷史中甦醒
udn.com查看原始檔
A-A+

高市文化局提出「左營舊城─見城計畫」,將讓消失百年的左營舊城城牆與城門基座遺構,重現世人眼前。記者劉學聖/攝影
分享
曾昂然矗立的高雄左營舊城,百年來傾圯留存的樓牆,隱沒高雄薄暮餘暉中,如今可望從沉睡的歷史軌跡甦醒,文化部決定補助高雄廿億、以八年時間,重現有「台灣第一石城」之稱的左營舊城風華。
文化部上周初審通過高市所提國定古蹟鳳山縣舊城(左營舊城)「見城計畫」;這也是小英政府上台後,送給高市的一個大禮。「見城,是重建舊城,也是重見舊城。」文化部審查委員認為,未來的左營有條件成為「生活環境博物館」。

左營在明鄭時期為重要屯墾區,清朝是鳳山縣治所在,日治及國民政府來台後成為海軍要塞,交疊著各時代的文化遺跡。登上左營西門古牆,歲月在眼前流淌。

文化局長史哲說,左營城墎從土牆到石牆,舊城在朱一貴、林爽文民變中傾圮,二戰中再度受創,之後又成眷戶、義胞依傍而居的避風港,見證台灣近代史發展。

「放眼台灣,這是現有古城中最有機會完整重現的歷史現場。」市府表示,全台古城遺跡有的僅存城門供人憑弔,有的城內多屬私人土地修築房舍,古城風貌已不復存。鳳山縣城是保存較完整、面積最廣的舊城,仍維持舊城格局和生態。

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審查委員成大教授徐永福說,左營「見城」計畫關鍵在縫合今昔、串聯新舊,「再現,並非全然復舊」。以英國約克鎮為例,有城牆、中古街道與歷史建築,將歷史資產轉變成觀光動能,左營舊城最有條件。

高雄燃起「重見古城」契機,是二○一四年軍方拆除自助新村眷舍,文化局依日據時代地籍圖與古籍套疊,發現消失百年的左營舊城西門段與城門基座遺構。

主持調查的高雄大學副教授陳啟仁說,內、外牆與馬道基座,都與北門、東門段城牆構法吻合,還掘出史前距今五千至三千四百年前的文化層。

「見城」的另道曙光是土地產權單純化。高市文化資產中心主任林尚瑛說,左營舊城雖經不同政權,產權並未私有複雜化。舊城空間五十一公頃約九成八是公有地,且拜眷改之賜,居民陸續遷移,現存城牆與城門皆劃為國定古蹟。

史哲說,文化部長鄭麗君提出施政主軸之一「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左營見城計畫便是最好的體現。計畫包括:舊城殘跡修復、引水恢復護城河舊貌、城牆進行「空中馬道」串接、連結城牆。

「這將是高雄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文化資產計畫」,不只古蹟修復、活化,更涉及土地整合、考古公園、現場博物館,雖極具複雜性與困難度,從歷史軌跡甦醒的左營未來風貌,值得期待。

小英送高雄大禮!重建左營為台灣第一石城

高雄左營眷村景色宜人。(資料照,記者蔡清華攝)

2016-06-27  07:2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高雄左營舊城曾經號稱是「台灣第一石城」,但隨時歷史衍變及城市發展的變動,左營舊城早被埋在地底下,不過,經過考古及文史工作者的積極及長久的努力,終於將整個城池挖掘出來,且輪廓保存很不錯,振奮文史界,文化部更加碼,通過高雄市政府提來國定古蹟鳳山縣舊城(左營舊城)「見城計畫」;預定再現歷史風華。

  • 高雄左營眷村景色宜人。(資料照,記者蔡清華攝)

    高雄左營眷村景色宜人。(資料照,記者蔡清華攝)

《聯合報》報導,整座左營舊城歷史可以推衍到明鄭時期、清朝屯墾,一直到日本統治時期,最新的則是軍眷村立於其上,文化及歷歷史交疊性高,左營舊城牆總周長2767公尺,被文化部指定為國定古蹟的有940公尺,新發現的城牆殘蹟約1000公尺,總面積51.28公頃。

文化部已經決定補助20億元,預定以8年時間,重現這個長達兩百多年的左營舊城,還打算把左營透過舊城的再現,打造成「生活環境博物館」。

左營舊城再現,並非全部復舊,而是縫合今昔、串聯新舊;小鎮中有城牆、中古街道與歷史建築。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