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8_1401532023-05-18_140201

首位英國前首相訪立院!特拉斯:台灣是成功經濟體 應加入CPTPP
 英國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18日拜會訪問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記者羅沛德攝)
首位英國前首相訪立院!特拉斯:台灣是成功經濟體 應加入CPTPP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IlOeMw
 2023/05/18 13:07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英國前首相特拉斯今日至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訪問,她致詞談及,生活在自由民主國家的我們,有責任為民主和個人自由辯護,我們也需要對抗獨裁政權。她也表示,CPTPP至關重要,台灣應該加入CPTPP。
 特拉斯表示,自己是台灣的仰慕者,台灣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經濟體,讓他們在英國和自由世界都非常羨慕。當然半導體絕對是關鍵,這也是自由民主取得成果的證明。
 特拉斯指出,台灣真的處於自由的前緣,現在世界各地的專制國家和民主國家之間存在著鬥爭,不幸的事實是,民主國家目前並沒有獲勝,生活在民主制度下的人比專制少。
 特拉斯強調,生活在自由民主國家的我們,有責任為民主和個人自由辯護,我們也須對抗獨裁政權。對她來說,這關於雙方在安全方面更緊密地合作。
 特拉斯提及,她擔任貿易部長時,英國開始了CPTPP談判(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最後設法完成了它。CPTPP至關重要,台灣應該加入CPTPP。
 特拉斯說,看到自由世界更緊密合作處理經濟脅迫問題,我們確實看到中國利用其經濟實力試圖影響地緣政治,無論是透過「一帶一路」倡議或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她認為,自由世界需要共同努力,對這些問題制定共同的政策。
 民進黨立委蔡適應表示,這是第一次有英國前首相來立法院,特拉斯的談話非常振奮人心,台灣和英國有很多計畫可以推動,希望台灣能夠加入CPTPP,兩國未來貿易關係更加緊密。
 蔡適應指出,特拉斯擔任過英國貿易大臣,希望台灣能深化與英國的外交關係,目前在英國的代表處仍叫「駐英國台北代表處」,希望未來有機會從台北改成台灣,也希望特拉斯以後帶更多議員來台灣訪問。首位英國前首相訪立院!特拉斯:台灣是成功經濟體 應加入CPTPP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IlOeMw


2022-10-21_190958

特拉斯上任僅45天 享年領414萬終身津貼
英國首相特拉斯於20日請辭,在位45天仍可請領高額的生活津貼。(美聯社)
特拉斯上任僅45天 享年領414萬終身津貼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gsuz25
2022/10/21 10:5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上任短短45天,於20日閃電請辭,成為英國歷史上最短命的首相。儘管在位時間不到2個月,特拉斯仍可根據英國的「公共職務費用津貼」規定,以實支實付的方式最高每年可請領11.5萬英鎊(約新台幣414萬)的津貼,引發許多人的不滿。
根據紐約時報指出,英國政府針對卸任首相提供的「公共職務費用津貼」,考慮到其於社會的特殊地位,為了維持公共職責、安全等需要部分人力支援,以實支實付的方式補貼人員薪資等支出。昨(20日)閃電請辭的短命首相特拉斯同樣也享有該權利,成為英國第6任使用「公共職務費用津貼」的卸任首相,最高每年可請領約414萬的新台幣,且終身有效,引發了反對黨的不滿。
自由民主黨發言人賈丁(Christine Jardine)表示,過去首相至少都在位2年以上,而特拉斯在位短短45天,而請辭後是納稅人要買單保守黨犯下的失誤,經濟管理不善導致物價不斷飆漲,因此特拉斯不該享有11.5萬英鎊的津貼。
儘管「公共職務費用津貼」可以終身報銷,但這筆津貼不能用於私人生活,另外如前首相擔任主要反對黨的黨魁,則不能申請津貼。1991年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是首位開始請領這項津貼的卸任首相,包括梅傑(John Major)、布萊爾(Tony Blair)以及剛卸任的強森(Boris Johnson)都具有相關資格。而特拉斯則將成為第6位請領津貼的前首相。特拉斯上任僅45天 享年領414萬終身津貼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gsuz25


 英國脫歐後的名人觀點 J.K.羅琳:「從沒想過我會這麼想要魔法。」 -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風格時尚網 - http://goo.gl/ZF06bx

---------------------------------

脫歐後英部長首訪台 日不落帝國回來了?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9-27 00:53 聯合報 記者陳皓嬿╱即時報導


原圖/政大提供。 英國貿易部部長韓斯。
原圖/政大提供。 英國貿易部部長韓斯。
「我們不是離開歐洲,我們是重新加入這個世界。我們再也不需要為了滿足其他27個國家而妥協、捨棄自己的野心。我們一直想拿回自己國家的政經掌控權,我們一直都是個前瞻且有遠大願景的國家,這點從未改變。」

台上高挺的男子,帶著一口濃濃、優雅的英國腔,和英國人令人又愛又恨的驕傲和尊嚴,不疾不徐地宣示著。

他是英國貿易部部長韓斯。

或也許你也可以稱他為:馬嘎爾尼二世。

還記得歷史課本說過,18世紀末,為了那令人黯然銷魂的茶葉,英國派了使節馬嘎爾尼(Macarney)到中國會見乾隆皇帝,希望中國能開放港口、和英國通商,把茶葉賣給他們。

雖然馬嘎爾尼最後被請回了,任務沒有成功,但維多利亞時期的強盛,讓英國用鋼炮和鴉片,照樣和中國做起了生意,更別提在各地殖民,自己種起了茶葉。

這個到20世紀初都還是海權霸主的日不落帝國,卻在二戰之後夕陽西下,

2016年中,英國宣布脫離待了40年的歐盟-這個為了重建二戰後慘澹歐洲而搭起的「連環船」之後沒多久,「馬嘎爾尼二世」帶著帝國榮光,再度來訪東亞。

英國脫歐後 新成立的「國際貿易部」

2016年9月26日,「馬嘎爾尼二世」、英國國際貿易部首任部長葛瑞格.韓斯(Greg Hands)訪台,只待兩天,第一天會見我國總統蔡英文,第二天將和政府高層官員、英國在台企業代表和台灣企業界的領袖會面。

事實上,國際貿易部(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Trade)是在脫歐公投結果出爐,原首相卡麥隆請辭、新首相梅伊上台後,才新設立的政府部會;另一個新成立的部會則是「脫歐部」(Department for Exiting the European Union),以因應脫歐之後的談判與政策制定。

「脫歐」對歐盟關了一扇門,英國就得在其他地方開一扇窗,國際貿易部即是「開窗手」一般的存在。

2016年7月15日,曾任財政部黨鞭、王室財務主管和財政部部長的保守黨下議員韓斯,被任命為國際貿易部的貿易投資部長,試圖透過和歐盟以外的國家加強經貿合作與往來,打破英國過往主要仰賴歐陸投資的困境,將脫歐對英國經濟的衝擊降到最低。

兩個半月後,韓斯來到台灣,在會見蔡英文總統前,選擇在政治大學給予這場主題為「全球英國:英國的世界地位」、講稿上印著official(官方)的演講,分享他對英國脫歐後的新局勢看法、英政府的因應措施,以及對國際經貿情勢的最新觀察。

演講全文以台灣為始、以台灣為終(畢竟「馬嘎爾尼二世」是來跟台灣做生意的),但字裡行間,卻不時可看到韓斯對英國新定位的「霸氣宣言」,諸如:


十來分鐘的演講中,多次可以感受到韓斯用字的強硬和壯闊,而他的帝國霸氣其來有自,因為:


脫歐後的英國和台灣…

值得一提的是,這不是韓斯第一次來台,他來過好幾次了,所以自然也不像馬嘎爾尼一樣能寫一本《乾隆英使覲見記》;事實上,他跟台灣相當有淵源。

韓斯說,他的哥哥過去25年都在台北生活,而韓斯是於1991年初訪台灣,「彼時台灣還是個發展中的經濟體,GDP在8000美金以下,如今卻已成世界第23富。

「當年我花了兩個星期,揹著包包走訪太魯閣和阿里山小火車。這次我只待幾天,要做的,是增進台英的經濟貿易。」韓斯表示。

數百年前,乾隆皇帝給馬嘎爾尼使團這樣的回覆:

「天朝撫有四海,惟勵精圖治,辦理政務,奇珍異寶,並不貴重。爾國王此次齎進各物,念其誠心遠獻,特諭該管衙門收納。其實天朝德威遠被,萬國來王,種種貴重之物,梯航畢集,無所不有。爾之正使等所親見。然從不貴奇巧,並無更需爾國制辦物件。」
而這次,韓斯是這樣說的:

「你們在20世紀下半葉的發展,一路走來踉踉蹌蹌,而你們仍是英國重要的貿易夥伴,所以我們希望能和你們共創一個獨立、光明的貿易未來。」
韓斯拿出數據:過去五年,台灣和英國的貿易量成長了50%,台灣現在是英國在亞太地區的第6大貿易夥伴,而英國則是台灣在歐洲的第3大貿易夥伴。

「近年,台灣對英國的投資大幅成長,2015年來說就高達12億英鎊,是你們在歐洲最大的投資標的,而且超過180家台灣企業皆落腳英國,包括宏碁和宏達電。」

韓斯繼續說,「不僅如此,英國也肩負起歐洲對台投資總額的五分之一,超過300家世界知名的英國企業,像是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巴克萊銀行和怡和洋行都在台灣投資。」

除了商業往來,韓斯表示,在高等教育方面台英也有諸多交流,像台灣每年約有5000位學生到英國留學,「很歡迎在座的同學到英國念書,因為英國擁有世界排名前10大大學中的4個頂尖大學,有將近20%的學生是國際學生,2000年起英國有13位諾貝爾獎得主;在英國求學,能夠真正體驗所謂國際化及多元化。」

21世紀求生存:行銷你的國家!

以上自信的發言,正展現韓斯對於「行銷英國」的理念和實際行動。

「脫歐後的英國要具備哪些條件,以在21世紀和其他大國競爭?」我們問韓斯,他說,其實答案很簡單:做好你最擅長的事情。

「你看過去六年,英國人決定辦倫敦奧運,就用了大面大面的英國國旗強力行銷打『大英帝國』這個品牌和文化。」

韓斯解釋,在這個時代「國家已不再只是國家」,人民對「行銷」自己國家可以再更有野心一點,「我們透過文化、觀光、商業、金融、貿易甚至語言、法治體系,去行銷『英國』這個品牌,以維持英國在21世紀的國際能見度和競爭力。」

數百年前,馬嘎爾尼的「行銷英國」計畫貼了乾隆皇帝的冷屁股。

數百年後,「馬嘎爾尼二世」韓斯的行銷英國說詞和決心,說服你了嗎?

------------------------------------

美國川普、英國脫歐 重新思考「全民經濟」

推文到plurk
2016-07-25 06:00

◎ 林素芳
美國的川普現象和稍早的英國脫歐,就筆者看來都說明了一件事:英國和美國的普通老百姓,過得並不好!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也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的約瑟夫.史蒂格列茲(Joseph Stiglitz),就撰文批評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的自由貿易路線,認為其僅是有利於一%的上層有錢人,卻不利於九十九%的普羅大眾,因為貿易協定往往是著眼在大企業的利益,而且談判過程不透明,一般老百姓不僅無法置喙,其權益往往也只有被犧牲的份,而這也點燃英美民心思變的火種。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經濟系教授布瑞佛德.迪隆(Bradford DeLong)稍早亦曾撰文批評:當今社會科學的主流理論,多是根據一四五○到一九○○年的西歐社會現象發展而成,不一定能解釋二○一六年的世界,所以我們應該思索現今課堂上究竟該教什麼理論,以期改善多數人的生活。
誠然,二○○八美國金融海嘯發生後,早已引起英美主流理論失靈的批評、以及技術官僚(technocrats)討好財團、悖離民意的疑慮(反映在稅收優先拿去拯救破產銀行、而非失業的人民上)。然而諷刺的是,當今英、美的大學,依然靠著這些理論思想,吸引亞洲留學生、捧著鉅額學費前去取經(留學美國的主要國家,除了加拿大外,清一色是亞洲國家)。這樣思想複製的結果,英、美面臨的問題,諸如貧富不均、失業率高、薪資凍漲等,在許多走英美路線的國家也一一被複製,包括台灣!
於是我們就誤以為,英美問題就是「全球」問題!殊不知,瑞士、德國、列支敦斯登、瑞典、丹麥、挪威、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等,不僅經濟穩定,也鮮有貧富不均的問題,而這些國家的制度都不是照著英美自由放任的模式發展,沒有任由私人企業無限坐大、剝奪勞工權益!
台灣如果想拚「全民」的經濟、而不是「有錢人」的經濟,可不能只靠延攬留英、留美博士入閣,而是要有不同於英、美的思維,或是借鏡未受二○○八金融海嘯影響的國家(這些國家大多和美國關係不緊密);不然,台灣也會如英美般燃起民心思變的熊熊烈火!
(作者為教職退休,屏東市民)

-------------------------------

全球20大銀行市值 蒸發25%

德意志銀行今年來市值接近腰斬。 路透
分享
依據FactSet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全球20家大型銀行今年來股價總市值「大失血」25%,總額達4,650億美元,以歐系銀行失血最為慘重。
全球銀行股市值劇減並不能完全歸咎於「英脫」,今年初以來由於中國經濟成長減緩、美國升息預期及油價重挫,都對銀行股價造成下壓。

銀行股價下跌將使銀行業更難募集資金,成本也將更高。股價下跌也將使銀行主管的態度轉趨保守,寧願等待股價回升才設法增資,但結果使財務狀況更糟,導致股價進一步下跌,形成惡性循環;同時銀行員工擁有的認股權也喪失吸引力。


全球銀行大失血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華爾街日報檢視20家美、英、瑞士、日本及中國最大型的銀行後發現,今年來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市值已流失近三分之二,蘇格蘭皇家銀行縮水56%,德意志及巴克萊銀行市值也都腰斬;市值減幅最小的有摩根大通及中國工商銀行,都縮水約10%。若以本地貨幣計算,只有渣打銀行今年來的市值持平。

日本三菱日聯、三井住友及瑞穗等三大銀行今年來的總市值也蒸發9.6兆日圓(約950億美元)。

歐系大型銀行已不復昔日風采。例如聯合信貸、德意志及瑞士信貸三大銀行的總市值還不及高盛一家,而高盛今年的市值也縮水約20%。目前歐洲各國政府與歐盟當局正針對是否能對銀行業直接注資,爭得不可開交。

不過多家銀行仍表示目前無須增資。美國聯準會最近對銀行業進行「壓力測試」後,確認各大銀行都經得起市場風暴衝擊,並同意大銀行將部分股金退還股東。

但銀行業股價重挫卻顯示投資人對銀行缺乏信心。例如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的股價/淨值比僅21%,德意志銀行約26%,與金融海嘯最嚴峻時相當。20大銀行中只有富國銀行的股價/淨值比超過1,摩根大通銀行接近1。

----------------------------

在英國人公投決定脫離歐盟之後的市場動盪中,黃金和白銀是明顯的贏家。

為躲避匯市和股市波動的投資者尋求避險,推動金價和銀價達到兩年高點。鑒於多國央行承諾要加大刺激支撐市場,英國央行可能在數月內降息,而且交易員對聯儲會加息的預期減弱,持有貴金屬等非生息資產的吸引力增強。

自從6月23日英國公投以來,金價上漲6.2%,白銀價格上漲11%,表現超過了全球股市、債市和匯市,包括那些往往被認為可以避險的資產。

「宏觀經濟風險和地緣政治風險已經為黃金和白銀今年的良好表現奠定了基礎,」GoldCore Ltd.駐都柏林的負責人Mark O’Byrne說。「由於市場形勢依然不穩定,這些金屬會繼續跑贏。」

隨著英鎊兌美元跌至30年低點,貴金屬對英國投資者變得更加昂貴。以英鎊計價,銀價自公投以來大漲23%,邁向至少2000年以來最大6天漲幅。以英鎊計算,金價同期上漲19%。

實物貴金屬的購買量增加。根據彭博數據,ETF的黃金持倉本周成長1.6%,為5月初以來最大增幅,並達到2013年以來最高水平。ETF的白銀持倉接近歷史高點。

英國皇家鑄幣局表示,該局所發行的一種產品網上交易量較之前一周增加接近兩倍。其他交易商也報告交易量大增。

--------------------

英國脫歐 股票怎麼一直漲? 富達投資:都是35歲以下年輕人在買!
news.cnyes.com查看原始檔

年紀較大的投資人 不適合追逐風險過高的投資方式
攝像者: 圖:AFP
媒體《CNNMoney》報導,英國脫歐使得各國股市狂瀉,然而這樣的情況似乎無法動搖年輕人的投資意願。美國年輕人似乎學到股神巴菲特的炒底貪婪技巧。

富達投資證券交易平台統計數據顯示,當上週五 (24日) 道瓊工業指數下跌逾 600 點的時候, 35 歲以下年輕人購買股票的數量是賣出股票的 2.7 倍。現在富達投資證券交易平台有 400 萬名 35 歲億下的交易者。同時這群也是所有年齡層當中最積極進出的投資人。

俗話說,年輕就是本錢。年輕的投資人比戰後嬰兒潮屆齡退休人士更能承受投資風險。也因為這些投資人的大力買進,美國股市這幾個交易日已經上漲頗多,幾乎把脫歐公投之後的跌勢都補回來了。此外,近期年輕投資人交易信心增加,對於證券市場活絡也有正向幫助。前陣子股市交投清淡,部分原因也要歸咎於 2008 年金融海嘯將這些年輕投資人的信心瓦解。

富達投資退休基金投資策略執行副總裁 John Sweeney 說,現在的年輕人已經開始學習要反市場操作,在股市大跌的時候積極尋找優良標的進場。

富達投資與股市交易 app Robinhood 合作,目前頗受年輕人喜愛。 Robinhood 用戶年紀平均才 28 歲。 Robinhood 數據顯示上週五 (24日) 與本週一 (27日) 買進股票的人是賣出的 2.5 倍。

年輕人對於股市的喜好與 6 年前有顯著的不同。

35 歲以下年輕人於 2011 年 8 月 8 日美國債券評等下修的時候就沒有現在勇敢。當時道瓊隔天暴跌 635 點。當時買進的人只比賣出的人多了 20% 而已。而當時比較積極買進的反而是戰後嬰兒潮的人士,原因很簡單,當時他們距離退休還有好幾年。 Sweeney 表示,屆齡退休人士自然而然會遠離風險,不再像以往那般勇敢。

2016 年 2 月 11 日,當國際油價下跌至每桶 26 美元,美國股市也處於 2 年低點,富達投資的年輕投資人買進力道就高出年紀較大投資人 2.2 倍。

不過專家表示,當市場還處於混亂的時候,投資人千萬不要死多頭或是死空頭,保持靈活投資狀態,才能在資本市場繼續長久投資。

資本公司 One ShareBuilder 2015 年的民調顯示, 93% 的年輕人對於市場表達不信任。此外,年輕人表示自己投資專業知識不足,因此也比較不敢大膽投資。 State Street 分析報告顯示,相較於現金存款,股票能夠追求更多的報酬,但當時年輕人還是寧願持有較多的現金。

-------------------------------------------------

英國「脫歐」的深層原因與擴張效應

英國既然決定「脫歐」,是否意味重回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獨立後的英國會變得更好還是更壞?可以確定的是,「脫歐」勢必付出代價,即使政經效應不會立即浮現,頂多造成短期性的全球金融市場波動,但長期而言,它的全球效應是漸進且微妙的,包括英國重新與歐洲國家協商出新的貿易規範,和確保英國的經濟不致快速萎縮。
作者:托克維爾2016-06-24 17:36

托克維爾

在全球一片驚訝氛圍中,24日英國公投結果決定離開歐盟,「脫歐」派人士固然欣喜若狂,高喊這是「英國獨立日」,但全球股市卻是陷入愁雲慘霧,多數觀察家都對未來憂心忡忡。既然英國「脫歐」已成定局,或許現在應該拋開公投前「留歐」與「脫歐」的情緒性論辯和民粹式語言,定下心來好好檢視這個結果的深層原因,以及它未來的擴張效應。

英國以公投方式做出脫歐決定,脫歐派人士高感這是「英國獨立日」。(REUTERS)

事實是,包括第三次世界大戰和歐盟解體等「留歐派」事前的警告情事並未發生,甚或短期內會否發生「滾雪球」般的傳染效應也言之過早,不過始作俑者英國首相卡麥隆宣布下台負責已是既成事實。應該說英國「脫歐」後的政經效應不會立即完整浮現,頂多造成短期性的全球金融市場波動,但長期而言,它的全球效應是漸進且微妙的。

畢竟這是1993年歐盟成立以來,28個會員國中第一個「脫歐」的,它對過去幾十年來全球盛行的區域整合主義造成何種衝擊才更值得正視。在歐盟整合下,各國政府領導人多半向人民強調唯有整合才有助於擴大市場規模、增強中小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同時透過外國投資和移民交流來增加創新理念。

英國首相卡麥隆在公投確定脫歐後,在官邸外發表辭職演說,表示「英國人民明確地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而這個國家也需要一個新的領導人來帶領人民走這條路。」(Bloomberg)

但為了促進歐洲整合卻放棄國家主權,甚至任由歐盟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總部予取予求,卻成為「脫歐」派訴求的重點之一,他們認為如此喪失了英國人民賦予政府的權力正當性。其次,「脫歐」派也認為全球整合加大了貧富差距,犧牲勞工階層利益,再加上近年來逃離中東入境歐洲的難民潮帶來文化與就業的衝擊,都成為「脫歐」派人士論述的重心。

只是上述主張也犯下以偏概全的錯誤。一來英國企業也曾從區域整合中獲利,包括減少關稅貿易障礙,二來多數外來移民都是良善新公民,對英國是加分而非減分,像是德國就嘗試提供新移民各種訓練,使其成為國家的新生力量。只不過打「反移民牌」這種趨於民粹的訴求在現今全球風潮下,似乎更能博得普羅大眾的青睞。

歐脫與否,因民調接近,投票前不少明星都出現表達立場。脫歐派的主要論述集中在全球整合加大了貧富差距,犧牲勞工階層利益,再加上近年來逃離中東入境歐洲的難民潮帶來文化與就業衝擊。(AP)

英國不是特例,就拿美國總統選舉中共和黨川普的異軍突起,也可看見若干相似之處。例如川普和英國獨立黨領袖法拉吉都高舉「反體制」的旗幟,形成代表中下階層民眾對抗主流建制派的氛圍。他們將全球化連結到金融海嘯以及貧富差距的擴大,甚至將它上綱到文化認同與族裔政治,煽動民眾對外來移民或是少數宗教族群的憎恨,以及對政府和政客的不信任,然後藉此包裝自我「讓美國更偉大」,或是讓「英國更獨立」的簡單符號。社群媒體則是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英、美兩國人民選擇的結果或有不同,但造就此一草根與民粹氣氛的來源卻是雷同,而且結果都是對社會的再分裂,無助團結與共識。

甚至就算是支持「留歐」或是討厭川普的民眾,他們也被刺激出來表達對體制的失望。所以共和黨黨內主流派也不解為何川普如此受到歡迎,民主黨的希拉蕊雖然穩獲提名,卻也始終甩不太開高舉「反體制」訴求的桑德斯挑戰。而縱使卡麥隆和美國總統歐巴馬在「脫歐」公投前都大聲疾呼,仍然無法挽回多數英國人民的心。

以民粹訴求對政治議題發聲的英國,不是特例,例如異軍突起的川普和英國獨立黨領袖法拉吉都高舉「反體制」的旗幟,形成代表中下階層民眾對抗主流建制派的氛圍,就算是支持「留歐」或是討厭川普的民眾,也被刺激出來表達對體制的失望。(AFP)

但是英國既然決定「脫歐」,是否意味重回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獨立後的英國會變得更好還是更壞?可以確定的是,「脫歐」勢必付出代價,包括重新與歐洲國家協商出新的貿易規範和確保英國的經濟不致快速萎縮,多數分析皆不看好短期內英國經濟前景和生產力。更重要的是,先前傳出有可能步上英國後塵的丹麥、荷蘭以及東歐國家也睜大眼睛在看。尤其是部分國家內部反移民的政治勢力也可能想趁機大打「英國脫歐牌」來擴張各自國內影響力,這才是後續的觀察重點。

英國脫歐公投大勢抵定後,隨即影響全球股市和英磅匯率,多數分析皆不看好短期內英國經濟前景和生產力。(REUTERS)

如果上述的變化是漸進的,不是摧枯拉朽的傷害,或許有智慧的領導人還能靜觀其變,找出有效的方法來說服民眾做出新的抉擇。但如果這是一條不歸路,政客們都只是從自私自利來謀求自己前途,英國「脫歐」的效應,才會是對全球真正深刻而永久的傷害。

A片難得被打敗!Google搜尋率輸給了「脫歐」

英國公投脫歐後,「脫歐」(Brexit)的Google搜尋率竟打敗了長期穩坐冠軍的「A片」(porn)。(圖擷自《鏡報》)

2016-06-30  10:5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Google搜尋率排行榜上「A片」(porn)總是幾乎獨占鰲頭,但英國23日舉辦公投決定退出歐盟,震撼全球,竟然讓「脫歐」(Brexit)的搜尋率瞬間躍升,擊敗了立於不敗之地的A片。

根據英媒《鏡報》(The Mirror)報導,英國脫歐的結果出爐後,「脫歐」的Google搜尋率飆升,甚至打敗了Google搜尋率總是穩坐冠軍的「A片」。

報導引述了英媒《衛報》(The Guardian)編輯莫蘭(Chris Moran)統計的Google搜尋率,以往「A片」的搜尋率總是最高,長期都是處於最高點,再來則是「足球」(football),也是有穩定的搜尋率。

不過,在上週英國公投結果出爐後,「脫歐公投」(EU referendum)和「脫歐」的搜尋率開始竄升,民眾對於「脫歐」的搜尋甚至飆升到打敗了「A片」。

Google Trends(搜索趨勢)也顯示,英國脫歐後英國人對於歐盟的搜尋率也提高了,讓人驚訝的是,許多英國人根本不太知道「歐盟」(European Union)是什麼,在Google搜尋與歐盟相關的最受歡迎問題為「什麼是脫歐?」(What does it mean to leave the EU?)、「什麼是歐盟?」(What is the EU?)、「哪些國家在歐盟裡?」(Which countries are in the EU?)等,明顯顯示出英國人先前對歐盟的認識並不多。

《衛報》總編輯莫蘭統計的Google搜尋率趨勢,竄升的藍色線為「脫歐」、穩定黃色線為「A片」。(圖擷自推特)

英國公投脫歐後,許多英國人才開始搜尋「歐盟」是什麼。(圖擷自推特)

拜託國民黨,趕快提案「脫中」

推文到plurk
2016-06-29 06:00

◎ 林睿敏
中國國民黨立委黃昭順、林為洲週二相繼質詢行政院長林全,主張舉辦「脫中公投」。林全只說,「我們要思考一下」、「牽涉到憲法,目前最好維持現狀」。林全應變很差。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昨以最近熱門的英國脫歐話題為例,詢問行政院長台灣要不要試著舉辦「脫中公投」。(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國民黨立委當然是在「打假球」!他們不可能有這個膽子真正提案,因為會被他們的主子—就是「阿中」K得滿地找牙!然後柱婆婆又得趕快聲明這是黨員個人行為,「不能說中華民國存在」之類的話,以免保不住黨主席位子。
我非常贊成脫中公投。雖然很多網友留言表示,本來就不屬中,何來脫中?可是呢,我覺得脫中不只可以解釋成脫離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脫離中國,還可以解釋成「脫離中華民國」啊(這不是隨便說說的,其實這三個中都是同一個中,只是有人打輸了還不肯承認而已)。
無論如何,「脫中」不管是脫哪一個中,都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邁向「台灣共和國」的正常國家這個偉大目標。
拜託國民黨,趕快提案吧!我一定努力揪團幫忙!不然,看著這些老藍人施政團隊,真是無趣到了極點!
(作者為超商打工,新北市民)
◎ 張淑賢
英國脫歐公投,在全球各地引發蝴蝶效應,連國民黨前立委邱毅也表示,國民黨內部出現支持舉辦「獨立公投」的聲音。
原先以為是邱毅在亂扯,沒想到行政院長林全昨日至立法院備詢,國民黨立委林為洲以最近熱門的英國脫歐話題為例,詢問閣揆台灣要不要試著舉辦「脫中公投」,林全則說兩岸關係是牽涉到憲法,目前最好維持現狀。國民黨立委黃昭順也建議,兩岸問題與其遮遮掩掩,不如大方面對,用公民投票解決所有的問題,「不管結果是什麼,大家來承擔」。不過,行政院長林全回應,「這牽涉到憲法的修正,最好還是尊重現狀」。
其實總統選舉的結果顯示維持現狀是為大多數人所接受,但如果連國民黨也希望兩岸問題由人民公投,那真是求之不得。
(作者為家庭主婦,台北市民)

-------------------------------------------------------------

英國老愛脫 年輕人:上一代又再亂整我們
nr.news-republic.com查看原始檔

英國人越老越愛脫,脫的結果留給年輕人。資料來源/英國國際YouGov民調公司
影響23日英國脫歐公投結果的因素包括階級、族裔、宗教等,但最舉足輕重者可能是選民之間的代溝。調查顯示,年齡愈輕,愈多人投留歐,年紀愈長,愈多要脫歐,形成退休金已入袋者為人生尚需辛苦打拚者決定未來,因此公投結果大致上可以「上一代決定,下一代承受」來形容。

23日的公投大約有3300萬人表達意向,老一代偏愛的脫歐比新世代選擇的留歐多出130萬票。65歲以上的選民只有五分之二支持留歐,相較之下,18歲到24歲選民五分之三至將近五分之四主張留歐。選前選後多項民調顯示的代溝大小不一,但總趨勢相當清楚。

投票之前,留歐派呼籲年長世代和子女好好談談,希望他們進入投票所時想想子女的未來。開票結果,還是老年人為年輕人下決定。

年輕世代怒喊不公平:英國居民有占總人口21%的1300萬人,因未滿18歲而無投票權,而2014年9月的蘇格蘭獨立公投允許16到17歲的公民投票。

未來至少兩年,英國對外要經過勢必十分棘手的脫歐程序協商,對內要面對公投凸顯並加劇的世代分歧。退休族的晚節是相對安穩的,可以不太理會公投後果,新世代的前景還在未定之天,必須承受其實際負擔。以英國18至24歲者的預期均壽90歲來計算,他們要消受公投後果69年;25至49歲者壽命預期89歲 ,要消受52年。愈老者公投影響愈小:50至64歲者均壽88歲,只需忍受公投結果31年,而65歲以上者是16年。

19歲的伊莉莎白.梅菲說,上一代工作和養老金都安穩,但製造了房價飆漲和國家負債,現在卻由這批長者決定她的未來,她說:「我很生氣,上一代又在亂整我們,他們支持的立場對他們自己其實沒啥影響,而且他們不必應付後果。」過去十年來,凡是到英國多世任家庭吃過飯的人,對這類怨氣耳熟能詳。

公投後,這類心聲在社群媒體迴響極大。有推文說,脫歐公投「毀了一整個世代的前途」,還有推文說:「多謝嬰兒潮世代,你們在我這世代的棺材上釘下最後一根釘子。」

-------------------------------------

英國脫歐對台影響4大整理 未來還有4個觀察重點
news.cnyes.com查看原始檔

圖:元大寶華提供。
儘管重量級國際領袖聲聲呼喚,英國人民仍選擇退歐,為日不落帝國的歷史寫下新頁,只是,此結果已對國際金融市場投下震撼彈,後續將引發的政治和經濟動盪更引發全球討論,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指出4大脫歐對台影響,包括台股應不至於產生恐慌性下殺、台幣走弱程度有限、金融業對歐洲曝險程度在可控制程度內,以及對出口及經濟衝擊尚可忍受,也呼應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公布的脫歐分析報告認為「我國受到的直接衝擊有限」看法。

對台股─短期下跌難免,但應不會出現恐慌性下殺

元大寶華分析,目前看來,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的本益比(P/E)為15.19,較2008年的21.93,以及2009-2015年的18.12為低,顯見台灣股票價值並未高估,某種程度上已反應(pricein)英國退歐情況,且短期若崩跌,可望見政府國安基金出手護盤,或透過其他管道抑制台股跌勢,因此估計不至於出現恐慌性下殺。

對新台幣─雖將走弱,惟程度有限

若以風險趨避和聯準會升息政策預期角度研判,英國退歐公投確定後的新台幣匯率走勢,計算今年1月起至今風險值(即以VIX代表)與美元兌新台幣匯價日變動率的相關係數可知,兩者呈現微弱的正向關聯性(0.031),即風險擾動愈高,美元兌新台幣匯率愈發走高(即新台幣走貶),暗示新台幣為風險性貨幣;若再計算2年期美債殖利率與美元兌新台幣匯價日變動率相關係數,則兩者間呈現微弱負相關(-0.092)。

也就是說,隨著英國退歐已成既定事實,風險擾動程度將大幅上升,使聯準會於近日升息的可能性降低,新台幣將走弱;但考量兩者的相關係數不高,新台幣走弱程度應屬有限。

金融業對歐洲曝險程度─可控範圍內

根據金管會統計,去年7月台灣金融業(包括銀行、保險、證券期貨等)對歐洲44國的曝險金額含放款或投資等合計為新台幣2.7748兆元。其中,以壽險業曝險最高達2.07兆元、銀行投資及授信約4909億元、證券約2100億元。惟該等曝險估計有相當部分屬於美元計價的債權,使英鎊與歐元匯率的下跌衝擊有限。

元大寶華進一步說明,近1年來台灣金融業對歐洲國家的證券投資持續增溫,截至今年3月底,金控旗下的銀行對英國投資及放款部位高達6059億元,較去年中增加超過1000億元,外界保守推估金融業對歐洲整體曝險恐突破3兆元。

不過,鑒於金融業對英國的曝險部位占總曝險比僅1.5%,對歐洲整體曝險比例也僅占整體5%,比例不高,對台灣金融業的衝擊程度估計尚在可容忍範圍。

對台經濟層面影響─出口及經濟衝擊尚可忍受

由於自2003年起,台灣出口至英國占總出口比即未曾高於2%,2013-2015年占比僅1.4%。因此,即使英國經濟因退出歐盟而遭遇重創或大幅衰退,對台灣出口的影響估計將十分輕微。

元大寶華認為,至於英國脫歐若引發一連串骨牌效應,重挫近來歐洲經濟的成長勢頭,對台灣出口的影響應有限,原因在於歐洲雖為台灣第4大出口市場,但2012年起占台灣出口總額比即持續低於10%,且重要性日漸減退當中,無法與中國約40%、東協的接近20%且呈上升趨勢,以及美國仍逾10%相提並論。因此,英國退歐對台灣出口動能雖將產生相當程度的衝擊,惟影響仍屬有限。

元大投顧則指出,未來觀察重點有4點,包括(1)西班牙國會大選,反撙節派是否取得多數;(2)歐元區政府公債殖利率以及CDS的價格走勢、歐債風波是否興起;(3)歐盟能否以政治協商方式,化解英國脫歐危機;(4)日圓、美元和黃金等避險性資產價格走勢。

---------------------------------------

英國脫歐 日圓強升 光學工具機high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25 02:39 經濟日報 記者王淑以/台北報導


英國脫歐確立,將衝擊歐洲經濟與英鎊、日圓、美元等貨幣市場的匯率變化。法人指出,在日圓強升下,光學廠、工具機及被動元件廠等將有望受惠,歐洲營收占比較高的企業則成為受害股。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在昨日上午10點左右方向確立,敏感的國際資金立刻尋求避險,拋售及作空英鎊,轉往日圓及美元避險,帶動日圓、美元強勁升值。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日圓升值時,台股中的利基型且具有日本廠轉單效應的光學廠、工具機及被動元件廠,將有望受惠。


英國脫歐下之台股受惠及受害股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彙整台股中與日本廠商具有競爭關係,且因日圓升值而受惠的有三大類:第一類為工具機廠,主要個股為力山、廣隆、錩泰;第二類為被動元件廠,主要個股為奇力新、美磊、台嘉碩、帛漢;第三類為印刷電路板(PCB)廠,主要個股則有楠梓電、敬鵬、欣興等。

同時,資金從歐洲轉至美元避險,推升美元升值的台股受惠股,為在美國營運比重較高的氣動釘槍及車用氣動工具廠如鑽全、窗簾廠如億豐等。

然而,英國脫歐的利空為英鎊貶值及經濟衝擊,對歐洲營收占比頗高的公司不利。目前台股中歐洲營收占比較高者如宏碁、揚智、華碩、合勤控、新日光、飛捷、大立光、美律等,其中歐洲營收占宏碁高達59%,是台股中最高,恐首當其衝,揚智、華碩、合勤控的歐洲營收占比達五成,可能也有不少的衝擊;鏡頭大廠大立光的歐洲營收比重亦高達四成,營運因英國脫歐遭受衝擊的疑慮也將不小。

----------------------------------------------

3張圖告訴你英國脫歐影響 台股可能跌破10年線!
2016/06/26 13:42 鉅亨網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英國公投同意脫歐後,未來美國、台灣央行將如何動作?台新投顧用3張圖表告訴你,預估美國7月升息機率降低、台灣6月降息,則台股可能跌破10年線;更慘的狀況是,若脫歐產生連鎖效應,台股不排除下探今年低點7627點。

台新投顧認為,英國公投脫歐後,估計還有2年為正式脫歐做準備,同一時間,美國的總統大選和重要數據的公布,也將牽動全球市場的未來發展。

針對英國脫歐,市場也普遍認為,全球央行將會動起來,台新投顧就預估,美國7月升息機率降低,若美國聯準會7月不升息,則台灣央行也將維持利率不動。

但台新投顧指出,若出現美國7月不升息,而台灣央行6月30日降息半碼,將迫使外資「短期」撤離,台股可能跌破十年線7956點位置,目標區間為7800-8000點。

台新投顧進一步預測,若出現脫歐的連鎖效應,中長期就恐怕也會影響到美國景氣,進而台灣的出口也受到衝擊,下半年企業獲利下修,此外,新興市場貨幣將大舉貶值,外資也將「中期」撤出台股,致使台股可能跌破今年低點7627點支撐。

----------------------------------------------------------------

英脫歐 世界400大富豪蒸發4.15兆
www.cna.com.tw查看原始檔
(中央社紐約24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選民決定脫歐致使全球股市重挫,世界前400名富豪今天損失1274億美元(約4.15兆台幣)。

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sIndex),這些億萬富豪全部淨值縮水3.2%,成為3.9兆美元(約127兆台幣)。

損失最大的是歐洲首富奧蒂嘉(Amancio Ortega),損失超過60億美元,另有9人損失超過10億美元,包括比爾.蓋茲(Bill Gates)、貝佐斯(Jeff Bezos)和英國首富葛羅斯維納(Cavendish Grosvenor)。(譯者:中央社簡長盛)1050625

---------------------------------------------------------------------------

英國脫歐 金價飆上2年高點
www.cna.com.tw查看原始檔

英國公投脫歐派勝出,震撼金融市場,避險資金湧向黃金等資產避險,國際金價收1322.4美元,創近2年新高,週線上漲超過2%。(取自Pixabay圖庫)

(中央社記者蔡怡杼台北25日電)英國公投脫歐派勝出,震撼金融市場,避險資金湧向黃金等資產避險,國際金價收1322.4美元,創近2年新高,週線上漲超過2%。

紐約期貨金價24日收每盎司1322.4美元,為2014年7月以來新高,週線上漲2.13%。

投資機構Blanchard & Company表示,英國公投脫歐派勝出,是自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後,金融市場最緊張的事件。

英國退歐造成市場恐慌,金價飆破1300美元,避險需求加上全球央行可望以寬鬆政策因應,預期將持續支撐金價走揚。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現階段負利率環境對金價有利,且市場不確定風險多,投資需求有機會維持強勢,若恐慌氣氛持續延續,金價或有機會來到1400美元。

元大投信指出,脫歐獲勝,市場風向轉換,金價短線急漲看1350美元以上,惟其後可能因獲利了結賣壓而稍有回落。

此外,高盛上調金價短中長期目標價約100美元,其中,3個月目標價至1300美元、6個月目標價為1280美元、12個月目標價為1250美元。

同時,高盛亦將2016年全年均價預估調升至1260美元,先前預估為1202美元。1050625

英國確定脫歐!天價出口關稅令車商叫苦連天

2016/06/24 15:45 文/記者蘇銘翰 圖片來源/截取自網路
國際矚目的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爐,英國確定脫離歐盟,多項產業都將受到嚴重波及,其中汽車產業將面臨歐盟的 10% 進口關稅,將對汽車銷量與品牌經營策略造成毀滅性打擊,不過外媒也指出,從歐盟汽車出口到英國的數量來看,歐盟會員國可能會針對英國車廠締結更優惠的貿易安排。


英國是歐洲第二大汽車銷售市場以及第三大汽車製造國,汽車品牌除了 Land Rover、Jaguar 以外,還有 BENTLEY、McLarem、Rolls Royce、Lotus、Aston Martin 以及 Mini 等汽車品牌,另外全球前 20 大汽車製造商中,就有 18 家在英國投資生產,80% 的車輛都用於出口,其中的 60% 銷往歐盟,因此脫歐後的 10% 進口關稅對於汽車產業的影響極大。


根據《Automotive News Europe》報導,以 JLR 集團為例,去年 JLR 在歐洲銷量為 52 萬輛,若英國脫離歐洲,JLR 就必須付出高達 10% 的出口關稅,零組件也要支付 4% 的關稅,到2020年時, JLR 集團的稅前利潤將減少約 10 億英鎊(約 482 億新台幣)。

根據 SMMT 英國汽車製造商及貿易商協會的數據顯示,汽車工業為英國提供的工作崗位高達 70 萬個,佔英國 GDP 的 3%,脫歐將使英國汽車產業為此蒙受超過 80 億歐元的盈利損失。

Nissan 執行長 Carlos Ghosn 說到,Nissan 希望英國留在歐盟,可以促進就業、增加貿易往來,也讓企業可以降低成本。Nissan 在英國東北部有工廠,主要生產 Nissan 及 Infiniti 汽車。

Toyota 在英國也有兩條生產線,包括即將推出的C-HR 1.8 升 Hybrid 油電混合引擎,其中有 90% 皆為出口,其中的 75% 則是出口到歐盟,脫歐之後,將嚴重影響公司運作及競爭力。

非說脫就脫 英歐辦離婚要2年

2016-06-25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英國二十三日公投結果揭曉,脫歐派獲勝,英相卡麥隆隨即請辭,並宣布在他十月下台後,將由新首相通知歐盟,英國將行使里斯本條約第五十條,與歐盟談判脫歐進程。惟英國方面究竟會多快開始啟動與歐盟間為期兩年的談判,目前仍不清楚;雖然歐盟放話要求儘快展開,但有官員相信,歐盟本身將不會主動去觸發這整個談判的進程。

  • 英國透過公投確定脫離歐洲聯盟,二十四日英國《標準晚報》以斗大標題寫著「我們走人了」。(法新社)

    英國透過公投確定脫離歐洲聯盟,二十四日英國《標準晚報》以斗大標題寫著「我們走人了」。(法新社)

  • 二十三日的「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爐,得勝的「脫歐」民眾,二十四日持英國國旗到英國首相官邸所在的唐寧街耀武揚威。(路透)

    二十三日的「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爐,得勝的「脫歐」民眾,二十四日持英國國旗到英國首相官邸所在的唐寧街耀武揚威。(路透)

  • 英國脫歐進程

    英國脫歐進程

須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

二十三日的結果令世人震驚,歐盟此前從未有過成員國脫離的案例,里斯本條約第五十條雖規定了成員國與歐盟「分手」的方式,細節部分卻闕如。儘管該條提供一個兩年脫歐期間的概略法律架構,以釐清成員國脫歐後與歐盟間新的權利、義務關係,但已有許多人開始擔憂,不論是英國的經濟、歐洲內部的事務,都可能很快受到英國脫歐進程的影響。

歐盟一位資深官員對該條有個「神比喻」,即「五十條的進程就是離婚:誰分到房子,誰分到小孩,誰分到銀行帳戶」,指的就是如何解決歐盟的預算問題、旅居歐盟其他成員國的英國人地位和英國境內的歐盟公民地位問題,這些人數共計數百萬。

協商責任落在新英相身上

由於卡麥隆把通知歐盟展開協商脫歐的責任推到新首相身上,這讓英國多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可以私下與歐盟和相關國家展開協商,爭取更好的脫歐條件。幾位脫歐派的新任首相可能人選,包括前倫敦市長強森在內,先前即表態要求英國不該馬上啟動脫歐程序。歐盟領袖也希望,或許卡麥隆能於二十八日與他們在一場峰會晤談後,再向歐盟方面提出正式通知。

若干脫歐派人士建議,在啟動第五十條前,英國「一動不如一靜」,以爭取更多談判時間,甚至可能爭取歐盟給予英國相當於成員國地位的條款,或保有讓英國得以進入歐洲市場的一項協議。不過,歐盟領袖已排除進一步商討是否給予英國這種特殊地位的可能性,他們認為,「脫(歐)的意思就是離開」,許多人想要雙方兩年就快快「分手」。然歐盟幾個大國似乎樂見英國與歐盟間按部就班地過渡到一種新關係,屆時即須引用第五十條的規定延長談判時程,不過還得歐盟其他二十七個成員國點頭才行延長,難度很高。

倘英國與歐盟間未就退出協議達成共識,則自英國正式將其欲脫歐之意通知歐盟起兩年後,歐盟的法律即完全不再適用英國。

退出協議需英國和歐盟其他二十七個成員國的同意,直到該協議簽署前,英國原則上仍是歐盟的正式成員國,但在歐盟討論英國的退出協議時,將禁止英國參與。若干脫歐派人士說,英國(脫歐)的動作該更快,例如停止挹注歐盟的預算,或不再接受移民,惟此舉恐激起歐盟報復。

股、匯、期三市爆量崩跌 台股蒸發6,698億 12座101沒了
By 張志榮, 呂清郎, 呂淑美, 許庭瑜,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

24日新台幣受衝擊重貶3.12角,收在32.502元兌1美元。(洪錫龍攝)
英國公投決定脫歐,掀起全球股匯市黑色星期五風暴,台灣昨(24)日「股、匯、期」三市連袂崩跌,集中市場爆出1,220億大量、重跌199點、台指期重挫273點、新台幣重貶3.12角,台股上市櫃市值合計蒸發6,698億元,相當於12座101大樓的造價。

政院穩軍心 國安基金最快周一護市
英國確定脫歐 人民幣最受傷
「股、匯、期」三市昨天上演一場「怎一個亂字了得」的驚魂記,加權指數盤中一度重挫302點,終場下跌199點收8,476點,外資賣超130億元,外資認為,潛在賣壓恐怕至少還需要1天才能消化,最快要等下周二才會回穩。

瑞銀證券歐洲總體經濟團隊指出,英國脫歐勢必對英國經濟造成負面衝擊,但可以預期美國聯準會(Fed)不會在9月升息,亞股中對歐盟出口部位較大的南韓、日本、台灣等景氣循環股市,也會受到不小衝擊。

期貨方面,台指期昨日更是爆出35.04萬口歷史次高量、重挫273點收8,237點,但外資仍逆勢新增1,721口台指期淨多單,未平倉淨多單部位攀升至5.6萬口,外資昨日硬撐後,下周的多頭部位籌碼是否趁機鬆動仍需緊盯。

匯市方面,昨日盤中也是隨著英國公投開票進度變化而上沖下洗,在英國確定脫歐後,英鎊領貶,非美貨幣除日圓外全面重挫,新台幣也從午盤下跌2.4角加大至重貶3.12角收32.502元,逾半個月新低,貶幅0.96%創逾10個月單日最大,成交量爆出15.97億美元大量,外匯交易員表示,台北匯市昨天走勢只能以「怎一個亂字了得」來形容。

外匯交易員認為,由於預期央行30日理監事恐擴大降息因應,新台幣後勢將為偏弱格局,但月底接近的出口商拋匯潮,可能壓抑貶幅;然英國脫歐效應仍會持續發酵,如非美貨幣都弱,新台幣恐也難置身事外,一切先看英鎊何時釋出止跌訊息,以及外資接下來的動向而定。

------------------------------------------------

林睿奇觀點:「英國脫歐」對於台灣的啟示

© 由 風傳媒 提供
英國將在6月23日舉行脫歐公投,「留歐」與「脫歐」兩大陣營各執一詞,聲稱自己的主張才是真正有利於英國。「留歐」陣營認為英國脫歐將會傷害經濟、造成失業,企業也會移出英國。此外,英國將會失去與歐盟和其他國家貿易協議的好處。「脫歐」陣營則認為歐盟束縛了英國處理國內事務、稅務和貿易方面的彈性,而歐盟引進分配難民和移民的方式,更擠壓了英國人民的福利和日常生活。此外,「脫歐」陣營不滿英國須交給歐盟鉅額的會籍費用,同時也宣稱歐洲大陸疲弱的經濟拖累了英國的成長。

以近來英國的民調來觀察,雙方陣營勢均力敵,公投結果預料將會相距不遠,未來這項議題恐怕持續在英國引發爭議。按照這樣的發展態勢,對比台灣的現況,令人不禁懷疑我們是否應該加入TPP或RCEP等區域協議?而簽訂協議的前後,是否能夠抵擋住抗議的聲浪?更重要的是,加入TPP或RCEP之後,是否真是利大於弊?所獲得自由貿易的好處,是否真的大過若干產業的損失以及國內所引發的對立?

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主張脫歐將為英國帶來沉重代價(美聯社)© 由 風傳媒 提供 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主張脫歐將為英國帶來沉重代價(美聯社)
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認為,脫歐將為英國帶來沉重代價。(美聯社)
對於英國而言,歐盟不僅是個政治組織,更是經濟貿易的聯盟。英國透過歐盟參與歐洲的區域經濟,也透過歐盟和其他國家所簽訂的協議,享受自由貿易的種種好處。自由貿易所帶來降低關稅、破除貿易壁壘、以及各國依照各自優勢生產和交換貿易等利益,從經濟學教科書和實際運作來看,都是值得大力支持的。然而,現今的區域性經濟協議,不管是歐盟、TPP或RCEP,內容除了關稅和配額之外,皆更深入地干涉到各國的國內運作,例如規範環保、政府採購、勞工和消保權益等等。以自由貿易之名,來行干預他國市場經濟之實,利弊得失實在不像以往單純,更需要仔細地評估。

除此之外,審視「留歐」和「脫歐」兩大陣營的族群,可以了解到雙方支持或反對的出發點。例如,退休人士可能擔心,歐盟分配到英國的移民擠壓了他們所享受的福利和服務;正在找工作的人可能擔心,「脫歐」造成經濟的震盪和工作的流失。大企業可能憂慮「脫歐」將造成人員重新配置的成本,以及在稅務上和貿易上的種種不確定性;中小企業則可能希望藉由「脫歐」,擺脫歐盟的管制,讓公司運作更有彈性。由此觀之,不管是「留歐」或是「脫歐」,總是有一方得利,而另一方將會受害。

持脫歐立場的倫敦市長強森(美聯社)© 由 風傳媒 提供 持脫歐立場的倫敦市長強森(美聯社)
持脫歐立場的倫敦市長強森。(美聯社)
從英國脫歐公投的爭議來看,台灣也需謹慎思考加入TPP或RCEP對於不同產業和不同族群的影響。以「美豬議題」為例,美國不斷表明「開放美豬」是美國支持台灣加入TPP的關鍵議題。但如果我們同意用「美豬」來換TPP,台灣的養豬業將會深受其害,況且要加入TPP,恐怕不是開放「美豬」就可以達成的,其他產業和族群必定還要付出不少代價。一些大企業憑藉著政商實力,呼籲或恐嚇政府加入TPP的重要性,但弱勢的豬農或其他受害者卻難以在此議題中發揮足夠的影響力。

過去台灣政府對於大企業在稅制和匯率方面,形塑了親商的環境和政策。然而,不少大企業卻壓制工資條件或將生產外移,並積極規劃避稅,結果GDP的成長沒有反映在一般人的就業和薪資增長。這些企業不思創新和轉型,卻不斷在生產成本和稅務上動腦筋,而之所以力主加入TPP或RCEP,也是為了獲取低關稅來因應競爭幫助企業增強競爭力固然是政府的責任,但後果卻是要其他產業和族群付出代價。因此,在利弊得失和權益分配上,政府實在需要好好地衡量。期盼未來政府在自由貿易的議題方面,能充分地與各個產業和族群溝通,千萬不要在激烈對立中簽訂協議,而又在加入TPP或RCEP後持續引發爭議。假使因為自由貿易的爭議而讓其他政策停擺,後果絕對是得不償失!

*作者為經濟小說作者,曾出版《肯恩斯城邦:穿越時空的經濟學之旅》,2000年開始投身於金融界,曾任職美林私人銀行,擔任首席副總裁

-------------------------------------------------------------

英國脫歐 大陸首富王健林也腿軟
udn.com查看原始檔
A-A+
英國脫歐,讓這幾年在英國砸錢大買房地產的中國首富和大亨們,開始手軟了。江蘇省社科院評估,英鎊恐大幅貶值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換句話說,在英國的投資恐將大縮水,連亞洲首富王健林也打錯算盤,醞釀要把萬達歐洲總部遷離英國。

江蘇省社科院研究員田佰平表示,以目前一英鎊折合人民幣九點七元計算,短期貶值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兌換一萬英鎊就可以節省一萬五千人民幣,因此,樂視網報導,「趁低點,多換一點」,大陸掀起換匯潮,甚至連人行也想分杯羹,市場傳出原本外匯存底配置百分之十的英鎊,官方打算多買一點,加碼增持。

英鎊貶值,陸客「爆買」更划算,不過,大陸投資客可就欲哭無淚,這幾年大陸首富大亨們幾乎快把整個倫敦地標都買下來,誰也沒料到英國真的脫歐,資產也大打折。

拿王健林來說,近三年萬達在英投資逐年加碼,包括二○一三年六月投資三點二億英鎊併購英國聖汐遊艇、以七億英鎊在倫敦核心區興建萬達酒店;二○一四年一月再投資卅億英鎊進行英國城市改造的文化旅遊商業綜合項目。

英國首相卡麥隆為此還寫信給王健林,發出繼續投資的邀約,掛保證會支持萬達在英國投資。王健林不但把獨子送到英國留學,還豪擲八千萬英鎊在英國倫敦富人區—肯辛頓宮花園大街購置豪宅,跟英國威廉王子當鄰居。

王健林看好英國,不但設立歐洲總部,作為進入歐洲市場的跳板,而且今年考慮再加碼投資英國娛樂產業十億美元,並且收購英國足球俱樂部。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英國脫歐,大陸富豪在英資產面臨縮水。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中國中車英國公司總經理丁彪認為,脫歐後英鎊貶值,已經投資的項目,恐由於資金不足而直接造成項目斷鏈,已經在英國投資的,資產縮水風險大增,企業面臨用其他資產來做對沖準備。

-------------------------------------

英國脫歐 首相卡麥隆宣布辭職下台

英國首相卡麥隆剛剛宣布,他將辭職下台。(歐新社)

2016-06-24  15:3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英國公投確定脫歐,對於力挺留歐的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而言,無疑是一大打擊。據《CNN》報導,英國首相卡麥隆剛剛宣布,他將辭職下台。

英國首相卡麥隆表示,英國的民意已經非常確定,也必須被執行,因此他將於10月下台,交由下一任首相來負責與歐盟進行脫歐談判。他說,對於自己能夠擔任6年的首相,已經覺得非常驕傲,他已全力以赴。而英國人民,也已經做出了非常清楚的決定。

卡麥隆承諾,在這段他繼續擔任首相的過渡期間,他會安撫市場和投資者,維持英國經濟穩定。

卡麥隆強調,在準備與歐盟談判之前,也需要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政府的充分參與,確保所有英國人的權益。

BBC:卡麥隆辭職聲明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