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後人-尚武精神-武術之鄉-姜維出生之地-甘谷縣--姜維(202-264):天水冀人,三國時代初期出身魏國,後歸降諸葛亮北伐軍,成為蜀漢名將

甘谷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天水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甘肅東部,天水西北部,渭河流域。面積1572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60萬。郵政編碼741200,縣政府駐大像山鎮。
歷史
秦宣公八年(前668年),春秋時期秦國始置冀縣,素有「華夏第一縣」之稱,是華夏中土最早的縣級建制。
漢朝時,隸屬於涼州,為該州漢陽郡的郡治。
唐朝時,改為伏羌縣。
金朝時,為甘谷城的所在地,改置甘谷縣。
元朝時,廢除縣治。
民國17年(1928年),重新設置甘谷縣至今。
行政區劃
甘谷縣下轄13個鎮、2個鄉:
大像山鎮、磐安鎮、新興鎮、安遠鎮、六峰鎮、金山鎮、大石鎮、禮辛鎮、武家河鎮、大莊鎮、古坡鎮、八里灣鎮、西坪鎮、謝家灣鄉和白家灣鄉。
對外交通
隴海鐵路與316國道一起沿渭河貫穿全縣。2011年新修建的天定高速公路也橫穿甘谷。
氣候與物產
甘谷縣屬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區,渭河流過全境。
經濟
甘谷縣農業以種植小麥、洋芋、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還有糜谷、水稻、大麥、莜麥等。經濟作物包括蔬菜、油料、藥材、瓜類、水果、花椒、辣椒等,蔬菜主要有韭菜、黃瓜、茄子、西紅柿等30多個品種,遠銷10多個省(區)。其中甘谷辣椒、白條黨參、紅富士蘋果比較知名,月季花品種繁多,已經成為花卉生產基地。畜牧業以牛、驢、馬、豬、羊、雞的飼養為主。
工業產品以發電、建築、建材、毛紡織品、草編織品等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礦產資源主要有石灰石、花崗岩、磷礦、赤鐵礦等二十多種。
旅遊資源
甘谷縣境內旅遊資源豐富,城西是聞名的大像山石窟,山上寺廟眾多,最著名的是已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始建於北魏時期的高23.3米的石胎泥塑大佛。此外還有華蓋寺石窟、天門山、蔡家寺、姜維墓、鞏建豐紀念館、尖山寺森林公園等眾多旅遊景點。此外還有烈女何寺廟位於狄家村,還有二龍王廟。
名人
姜維(202-264):天水冀人,三國時代初期出身魏國,後歸降諸葛亮北伐軍,成為蜀漢名將
尹思貞(639-716):長安人,唐代工部尚書,後封「天水公」(唐代天水郡領五縣:上邽、成紀、伏羌、隴城、清水)。
尹守貞(662-702):甘谷縣冀人,唐代明經入仕,國子監四門學助教。[1]
尹愔(700-741):尹守貞之子,唐代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兼修國史。[2]
武紹文:伏羌縣(今甘谷縣)人,唐代刑部左侍郎。
武德裕:武紹文之子,兵部武選郎中。
釋演覺:中國佛教協會代理會長,北京廣濟寺方丈。

 


-------------------------------

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涼州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軍事家。原為曹魏天水郡中郎將,後降蜀漢,深受諸葛亮器重。諸葛亮死後,姜維總領蜀漢軍權,並先後11次伐魏。其後,司馬昭滅蜀漢,姜維在劍閣防守鍾會。鄧艾出奇兵從陰平小路歷經艱辛,突然出現在成都附近,諸葛亮子諸葛瞻戰死,後主劉禪降魏,蜀漢滅亡[1]:9。姜維打算利用鍾會野心復國,而降鍾會。但因事敗,死於亂軍之中,享壽六十二歲。
生平
在魏國期間
姜維,字伯約,年輕時父親姜冏是天水郡守的佐官,曾任郡功曹,早年於羌、戎叛亂中,卒沒於戰場。此後,姜維就與母親相依為命,喜好閱讀漢朝學者鄭玄的學說,傅子說:維為人喜歡立功名,陰養死士。因父親死於戰場,姜維得到一個曹魏中郎[2]的官位,可以參與天水郡的軍事[3][4]。

歸漢降蜀
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出兵祁山,姜維及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正與天水太守馬遵同行,馬遵聽到漢軍將至,而諸縣響應,懷疑姜維等人皆有異心,遂連夜逃走。姜維等人察覺馬遵已逃走,想回去,但城門已關閉。去冀城,也被拒門外,遂跟隨諸葛亮。之後馬謖敗於街亭。諸葛亮把附近千餘家百姓及姜維等人帶回蜀漢,姜維遂與母親分離。[5]

諸葛亮發掘人才
諸葛亮徵辟姜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時年27歲。諸葛亮曾與張裔、蔣琬書稱:『姜維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察他所擁有之才能,李邵、馬良都比不上。此人,乃涼州之上等人才。』又說:『姜維在軍事上很有見解,既有膽色、明義理,深解兵法意理。此人心存漢室,才能兼備於人,須先敎他操練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將軍事全敎給他,當帶他進宮,覲見天子。』後來,姜維遷為中監軍、征西將軍。

明斷不周
234年,諸葛亮死於五丈原後,姜維返回成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統率諸軍,進封平襄侯。238年,隨大將軍蔣琬(諸葛亮後繼者)遷往漢中。蔣琬不久升為大司馬,便以姜維為司馬,數次率偏軍西入。243年,升為鎮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247年,升衛將軍,與大將軍費禕共同行使尚書事權。是年,汶山平康蠻人反叛,姜維率眾討伐平定。出在隴西、南安、金城邊界,與魏國前將軍郭淮、右將軍夏侯霸等於洮西交戰。249年,劉禪授姜維假節,姜維出兵西平,沒有什麼重大戰果就撤兵。姜維每次想大舉出兵,費禕常不依從,限制給他不超過一萬名士兵,因此沒有重大斬獲。[6]

北伐中原
主條目:姜維北伐
253年春,費禕被降將郭脩刺殺而亡。三月,吳太傅諸葛恪再次興師攻魏,發兵20萬進攻淮南。姜維率數萬人出石營(今甘肅省西和縣西北),經董亭(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南),包圍南安,魏雍州刺史陳泰率軍解圍,進至洛門(即洛門聚,今甘肅甘谷西),姜維糧盡退還。

254年,姜維加督國內外軍事。二月,魏中書令李豐與皇后之父光祿大夫張緝等密謀廢易大臣,欲以太常夏侯玄代替司馬師為大將軍。事泄,司馬師殺李豐、夏侯玄等,廢張皇后,魏國一時陷於混亂。魏狄道長李簡密向蜀漢請降。六月,姜維復出隴西攻魏,李簡獻城降,占據狄道(今甘肅臨洮)。十月,姜維率軍進圍襄武(魏隴西郡治,今甘肅隴西南),與魏將徐質交鋒,斬其首級,魏軍戰敗撤退。蜀漢前軍蕩寇將軍張嶷戰死。姜維乘勝進擊,拔河關(今甘肅臨夏西北)、臨洮(今甘肅岷縣狄道)三縣民回蜀漢。

255年七月,姜維乘魏大將軍司馬師病亡之際,又與車騎將軍夏侯霸、征西大將軍張翼等數萬人攻魏。八月,到達枹罕(今甘肅臨夏東北),遂向狄道進軍。魏徵西將軍陳泰命雍州刺史王經率所部進駐狄道,待他率主力自陳倉到達後,再鉗擊蜀漢軍。王經不俟陳泰軍至即擅擊蜀漢軍,姜維率軍先後故關(今甘肅臨洮北)、洮西大破王經,王經部下死者數萬人。王經退保狄道,姜維乘勝進圍。魏大將軍司馬昭命長水校尉鄧艾出任安西將軍,與陳泰進兵解圍,並遣太尉司馬孚為後援。陳泰與鄧艾軍會合後,分三路進至隴西,避開蜀軍,出其不意地繞過高城嶺(今甘肅渭源西北),進至狄道東南山上,燃火擊鼓與城內聯絡,守軍見援軍至,士氣大振。姜維即督軍沿山進攻,被魏軍擊退。這時陳泰揚言截斷蜀軍退路,姜維遂於九月二十五日退卻,駐鐘題(今甘肅臨洮南)。

256年正月,姜維在駐地就遷為大將軍。六月,姜維與鎮西大將軍胡濟約期於上邽(今甘肅天水)會合。七月,姜維率先出兵祁山,聞鄧艾有備,乃改從董亭(今甘肅武山南)攻南安(今甘肅隴西東南)。鄧艾軍搶佔武城山(今甘肅武山西南)據險拒守。姜維見地利已失,強攻難克,乃夜渡渭水東進,沿山進取上邽。兩軍戰胡濟失期未至。蜀漢軍為鄧艾所破於段谷(今甘肅天水西南)。士卒潰散,死傷甚眾。百姓因此埋怨姜維,而隴山以西遺亦騷動不安寧。姜維謝過引疚負責,自求削貶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

257年五月,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聯合東吳在淮南起兵反司馬昭。司馬昭分調關中兵東下討伐諸葛誕。姜維欲乘機攻向秦川(渭水流域),於十二月率兵數萬出駱谷(今陝西周至西南),到達沈嶺(今陝西周至南)。當時,魏在長城(今陝西周至南)積存大量軍糧,且防守薄弱。聞姜維至,眾皆惶懼。魏徵西將軍司馬望和安西將軍鄧艾恐姜維襲奪長城,立即合軍據守。姜維軍進至芒水(今陝西周至黑水),依山為營。司馬望、鄧艾依傍渭水堅守築寨。姜維多次挑戰,司馬望、鄧艾不於回應。

258年三、四月間,姜維聽聞諸葛誕被破失敗,乃退還成都。復再被拜為大將軍。[7]

262年十月,姜維起兵再度攻魏,攻入洮陽境。魏徵西將軍鄧艾率兵迎戰。鄧艾抓住姜維懸師遠征,戰線長,給養困難,難以持久的弱點。搶佔有利地勢,在洮陽以東侯和(今卓尼東北)設陣,以逸待勞,阻擊蜀軍,雙方激戰後,魏軍發起反擊,蜀軍大敗,損失嚴重。姜維連年出兵,沒有立下功績,而宦官黃皓與右大將軍閻宇協比,姜維只得藉口屯田,退往沓中(今甘肅舟曲西北),實際上是遠離成都以避禍。

勢變潰失
主條目:魏滅蜀之戰
景耀六年(263年),魏國將領鍾會於關中練兵,姜維上表後主:「聽聞鐘會治兵關中,欲規畫進一步拓取土地之意,宜一併派遺張翼、廖化督率各軍,分別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患於未然」。黃皓徵求鬼巫信息,謂敵人終究不會自來,稟告後主有其事,而群臣不知所以。及後魏大都督司馬昭兵分三路大舉進伐蜀漢:鎮西將軍鍾會領十餘萬大軍,將兵向駱谷,南征漢中;征西將軍鄧艾領隴右軍三萬攻入沓中,牽制姜維;雍州刺史諸葛緒領兵三萬至陰平橋頭,阻止姜維回救蜀中。姜維立刻率軍由沓中南撤,遺右車騎將軍廖化往沓中為援軍,左車騎將軍張翼、輔國大將軍董厥等往陽安關口以為諸圍外相助。姜維奮力擺脫鄧艾追擊,並且用計騙過了諸葛緒,以阻擋魏軍。而鍾會圍攻漢、樂二城,遺別將進攻陽安關口,武興督蔣舒開城出降,傅僉格鬥而死。鍾會不能攻克樂城,聽聞陽安關口已攻下,便長驅而前進。張翼、董厥甫至漢壽,姜維、廖化亦舍陰平而退,皆退保劍閣以拒鍾會,雙方僵持不下。鍾會不能攻克劍閣,糧食運送遙遠,將議還歸魏國。而鄧艾自陰平由景谷道傍入,遂破綿竹,蜀將諸葛瞻、諸葛尚、黃崇、張遵、李球等戰死。劉禪請降於鄧艾,鄧艾前往佔據成都。[8]

姜維等人起初聽聞鄧艾攻破諸葛瞻於綿竹,又聽到許多關於劉禪的傳言,有或聽聞劉禪卻固守成都,或聽聞欲往東入奔吳國,或聽聞欲往南入建寧,於是引軍棄劍閣往成都。不久接到劉禪投降命令,姜維乃投戈放甲,蜀漢將士非常憤怒,紛紛拔刀砍石來發洩。於是姜維便決定假降於鍾會,並獲取其信任,然後挑撥他和鄧艾之間的關係,慫恿其叛變,意圖趁亂殺鍾會,奪其軍權,復興蜀漢。但最後眾將沒有響應鍾會的叛亂,蜀地的魏軍發生兵變,兵士憤怒格殺鍾會、姜維及張翼。姜維時年六十二歲。司馬昭參軍衛瓘念其忠心,厚葬姜維[1]:9。據《三國志·姜維傳》注引《世語》記載,姜維死時腹部被剖開,膽跟斗一樣大[9],所以後世有「大膽姜伯約」的說法。

西魏年間,姜維被宇文泰追封為開明王。[10]

評價
後世對於姜維的評價,頗具爭議。有史學家認為他出兵無度,導致國力疲弊,間接使蜀漢亡國;有另一些學者認為並不盡然。

蜀漢丞相諸葛亮:「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又說:「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

魏國司徒鍾會:「公侯以文武之德,懷邁世之略,功濟巴、漢、聲暢華夏,遠近莫不歸名。每惟疇昔,嘗同大化,吳札、鄭喬,能喻斯好。」又說:「以伯約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勝也。」[11]

蜀漢官員郤正後在西晉官至太守,著論評論姜維,稱:「姜伯約據上將之重,處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資財無餘,側室無妾媵之褻,後庭無聲樂之娛。衣服取供,輿馬取備,飲食節制,不奢不約,官給費用,隨手消盡;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貪厲濁,抑情自割也。直謂如是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談,常譽成毀敗,扶高抑下,咸以姜維投厝無所,身死宗滅,以是貶削,不復料擿,異乎《春秋》褒貶之義矣。如姜維之樂學不倦,清素節約,自一時之儀表也。」[9](「位居上將之重位,處於群臣之首。屋宅院舍簡陋,沒有多餘資財和妾室,家中沒有聲樂娛樂之物,穿衣、出行、日用及飲食上也有節制,薪水也都隨手用光;姜維之所以這樣,並非刻意表現清廉高尚,而是滿足於這樣的待遇,沒有多餘奢求。常人譽成毀敗,扶高抑下,都認為姜維投降於蜀,最後死無葬身之地和家族滅亡是失敗作為,而不復探索其他方面,這有異於春秋褒貶人物之本義。像姜維這樣好學不倦,清廉樸素,節儉簡約,可說是一時之模範。」)

東晉孫盛對姜維評價很差:「異哉郤氏之論也!夫士雖百行,操業萬殊,至於忠孝義節,百行之冠冕也。姜維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違君徇利,不可謂忠;捐親苟免,不可謂孝;害加舊邦,不可謂義;敗不死難,不可謂節;且德政未敷而疲民以逞,居禦侮之任而致敵喪守,於夫智勇,莫可雲也:凡斯六者,維無一焉。實有魏之逋臣,亡國之亂相,而雲人之儀表,斯亦惑矣。縱維好書而微自藻潔,豈異夫盜者分財之義,而程、鄭降階之善也?」[12](「士大夫雖有百種德行,做萬種不同作業,但忠孝義節是百行中最重要品德。姜維求功名於魏室,而外奔蜀漢,違背主君而徇私,不可謂『忠』;為苟且免死,捐棄母親,不可謂『孝』;加害於舊祖國,不可謂『義』;戰敗而不死於難,不可謂『節』;而且沒有德政而疲憊人民以逞強,身居抵禦外侮之責任而引致喪失國土於敵人,不可謂『智勇』。這六樣美德,姜維一項也沒有。實有魏之叛臣,亡蜀漢之亂相,而說他人之儀表。縱使姜維好讀書而自奉卑微、文藻高潔,豈不與強盜富貴,晉侯嬖程鄭降問自降下偽善之道理一樣?」)

但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則不同意孫盛之批評:「臣松之以為盛之譏維,又為不當。於時鍾會大眾既造劍閣,維與諸將列營守險,會不得進,已議還計,全蜀之功,幾乎立矣。但鄧艾詭道傍入,出於其後,諸葛瞻既敗,成都自潰。維若回軍救內,則會乘其背。當時之勢,焉得兩濟?而責維不能奮節緜竹,擁衞蜀主,非其理也。會欲盡坑魏將以舉大事,授維重兵,使為前驅。若令魏將皆死,兵事在維手,殺會復蜀,不為難矣。夫功成理外,然後為奇,不可以事有差牙,而抑謂不然。設使田單之計,邂逅不會,復可謂之愚闇哉!」[9](「臣裴松之以為孫盛之譏評姜維,又為不當。於時鍾會大眾既造劍閣,姜維與諸將列營守險,鍾會不得進,已相議退還之計,幾乎建立保全蜀漢之功。但鄧艾行險詭道傍入,出於其後,諸葛瞻既敗,成都自行投降。姜維若回軍救成都,必被前後夾擊,如果這就批評姜維守備綿竹不力,不能保住蜀國,並沒有道理,及後鍾會謀反,企圖盡殺魏將,並授大權與姜維,若魏將皆死,姜維殺鍾會以復國之計大有可能成功,計謀膽量可稱為奇,雖然最後失敗,但卻不能說姜維只是庸才一名,若當年田單復齊國不成,我們又要說田單只是庸人一名?」)

《傅子》:「維為人好立功名,陰養死士,不修布衣之業。」[13]

陳壽於《三國志》中評論,稱:「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14]

《世說新語》:「時蜀官屬皆天下英俊,無出維右。」[11]

清代史學家王鳴盛贊姜維「赤心千載如生」[15]。

近代史學家呂思勉在《三國史話》中分析:「……諸葛亮死後,蜀漢還有二十九年的命運。這二十九年之中,前十二年,總統國事的是蔣琬;中七年是費褘;後十年是姜維。蔣琬、費褘手裡,都不甚出兵伐魏。姜維屢次想大舉,費褘總裁制他,不肯多給他兵馬。費褘死後,姜維做事才得放手些,然而亦無大功,而自己國裡,反因此而有些疲弊。當時很有反對他的人。後來讀史的人,亦有以蜀之亡歸咎於姜維的用兵的,其實亦不盡然。」[16]又云:「從魏齊王芳之立,至高貴鄉公的被弒,其間共計二十一年,即係入三國後之第二十一年至第四十一年,正是魏國多事之秋,蜀漢若要北伐,其機會斷在此間,而其機會又是愈早愈妙,因為愈早則魏國的政局愈不安定。然此中強半的時間,都在蔣琬、費褘秉政之日,到姜維掌握兵權,已經失之太晚了。所以把蜀國的滅亡,歸咎到姜維,實在是冤枉的。倒是蔣琬、費褘,應當負較大的責任。」[17]

曾任陳布雷秘書及台灣政治大學教授的蔣君章,欽敬姜維「明辨忠奸」、「移孝作忠」、「好學不倦」,從不灰心奮鬥,「即在無可奈何中,他還是想辦法達到光復社稷」,奮鬥精神,值得佩服。[18]

後人
姜寶誼,唐高祖李淵將領,右武衛大將軍。與宋金剛作戰被俘不屈死,追贈左衛大將軍。
姜恪,寶誼子,唐高宗時以戰功官至左相。

---------------------------------------------------

姜維北伐
中國三國時期,蜀漢建興十二年(234年)丞相諸葛亮死於五丈原後,劉禪加封姜維右監軍、輔漢將軍,統率諸軍,進封平襄侯。隨後歷任司馬、鎮西大將軍,兼任涼州刺史、衛將軍、大將軍,朝廷授予符節。據《三國志》記載,238年—262年之間,姜維共進行十一次北伐,進攻曹魏。
過程
第1次北伐
240年姜維出兵隴西,魏軍郭淮迎擊,追姜維至強中,討羌迷當等,並把這些部族遷徙到關中地區,最後安置在漢中。[1]

第2次北伐
247年姜維再度出隴西,胡王治無戴等舉部落降。維與郭淮、夏侯霸大戰洮西。郭淮認為姜維必定攻擊夏侯霸,遂入渢中,轉南迎霸。維果攻為翅,會淮軍適至,維遁退。郭淮進討羌人,斬餓何、燒戈,降服者萬餘落,姜維無奈退兵回漢中。[2]

第3次北伐
248年姜維出兵石營,從強川,乃西迎(涼州名胡)治無戴,留陰平太守廖化於成重山築城,斂破羌保質。淮欲分兵取之。諸將以維眾西接強胡,化以據險,分軍兩持,兵勢轉弱,進不制維,退不拔化,非計也,不如合而俱西,及胡、蜀未接,絕其內外,此伐交之兵也。淮曰:「今往取化,出賊不意,維必狼顧。比維自致,足以定化,且使維疲於奔命。兵不遠西,而胡交自離,此一舉而兩全之策也。」乃別遣夏侯霸等追維於遝中,淮自率諸軍就攻化等。維果馳還救化,皆如淮計。[3]

第4次北伐
249年一月,魏國發生內部鬥爭,大將軍曹爽一族被誅殺,魏國右將軍夏侯霸投降蜀漢。秋,衛將軍姜維出攻雍州。初,姜維率眾依麴山築二城,使牙門將句安、李歆等守之,聚羌胡質任等寇偪諸郡。征西將軍郭淮與陳泰謀所以禦之,泰曰:「麴城雖固,去蜀險遠,當須運糧。羌夷患維勞役,必未肯附。今圍而取之,可不血刃而拔其城;雖其有救,山道阻險,非行兵之地也。」淮從泰計,使泰率討蜀護軍徐質、南安太守鄧艾等進兵圍之,斷其運道及城外流水。安等挑戰,不許,將士困窘,分糧聚雪以稽日月。維果來救,出自牛頭山,與泰相對。泰曰:「兵法貴在不戰而屈人。今絕牛頭,維無反道,則我之禽也。」敕諸軍各堅壘勿與戰,遣使白淮,欲自南渡白水,循水而東,使淮趣牛頭,截其還路,可並取維,不惟安等而已。淮善其策,進率諸軍軍洮水。維懼,遁走,安等孤縣,遂皆降。[4]

第5、6次北伐
250年姜維複出西平,由於糧草不繼,不克而還。[5]

253年姜維率數萬人出石營,經董亭,圍南安,魏雍州刺史陳泰解圍至洛門,漢軍糧草用盡,姜維無奈退兵回漢中。[6]

第7、8次北伐
254年姜維出隴西狄道,狄道守將李簡舉城降漢。進圍襄武,與魏將徐質交鋒,斬首破敵,魏軍敗退。將河關、狄道、臨洮三個縣的居民遷往蜀地居住,姜維暫且退兵。[7]

255年姜維出兵奇襲狄道,於洮西大破王經,經眾死者數萬人。經退保狄道城,維圍之。魏徵西將軍陳泰進兵解圍,漢軍糧草用盡,姜維在鍾題止步,暫且退兵回漢中。[8]

第9次北伐
256年姜維再次出兵,漢將胡濟沒有準時會合,被魏將鄧艾在段谷擊敗,蜀漢軍隊死傷慘重,將士多對姜維有所怨恨,姜維趕緊退兵回漢中。姜維上表自貶為後將軍,一樣行使大將軍權力。[9]

第10次北伐
257年魏國諸葛誕叛亂,姜維趁機出兵秦川,魏軍堅守不戰,隔年(258年)諸葛誕兵敗被殺,姜維退兵漢中,重新復任為大將軍。[10]

第11次北伐
262年姜維再次出兵,與魏將鄧艾戰於侯和,被鄧艾所擊敗,然後還住沓中屯軍,這是姜維最後一次北伐。此時宦官黃皓欲以閻宇替代姜維,姜維因厭惡黃皓擅權,多次向後主劉禪請求誅殺黃皓,但後主劉禪沒有接受也不理會,姜維察覺此舉可能惹怒黃皓,黃皓也曾誣陷姜維要取代後主劉禪。為了避禍便避居沓中屯軍,以防守邊關為由,在沓中屯田避禍。

重要參戰人物
蜀漢
姜維
張翼
廖化
王平
馬忠(病死)
鄧芝
張嶷(戰死)
夏侯霸(從魏軍投降,後病死)
胡濟(因來遲而令姜維敗於魏軍)
句安(投降)
句扶
李歆(投降)
餓何(戰死)
燒戈(戰死)
趙廣(戰死)
柳隱
來忠
向充
王嗣
黃皓(令姜維第10、11次北伐被迫退兵)
閻宇(被黃皓推舉取代姜維)
曹魏
司馬師
司馬昭
司馬望
郭淮
陳泰
鄧艾
胡奮
徐質(戰死)
郭脩(被俘)
鐘會(於第11次北伐才參與)
王經(因國內政變被殺)
夏侯霸(投奔蜀漢)
諸葛誕(叛亂被殺)
李簡 (投降)[11]
評價
蜀漢大將軍兼涼州刺史姜維進行十一次北伐曹魏,由於朝中極力反對、後方百姓厭戰、前線士兵軍心不穩,導致戰事對蜀漢不利,僅取得小規模戰術性勝利,整體來說算是失敗的軍事行動。

蜀漢因姜維長期北伐間接造成蜀漢國力逐年下滑,蜀漢上下人心厭戰、物資逐年缺乏,士兵軍心不穩定,而宦官黃皓趁機掌權挑撥劉禪與姜維,之後姜維避免惹禍上身則率領大軍前往沓中屯田,以致蜀漢重要據點缺乏士兵固守。

曹魏撫軍大將軍司馬昭、國內諸軍大都督司馬師,多取得大規模戰略性勝利,因此在曹魏聲勢日漸壯大,趁機削弱朝中異己,刻意架空曹氏皇室宗親的權力。為其子司馬炎建立晉朝而鋪路。

評論
據《資治通鑑》記載,在最後一次北伐進行時,廖化曾說:「兵不戢,必自焚,伯約之謂也。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將何以存!」

據《資治通鑑》記載,一次北伐會議進行時,蜀漢征西大將軍張翼曾說:「國小民勞,不宜黷武。」

《三國志》陳壽評曰:「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老子有云:『治大國者猶烹小鮮。』況於區區蕞爾,而可屢擾乎哉?」

近代史學家呂思勉在《三國史話》中分析:「……諸葛亮死後,蜀漢還有二十九年的命運。這二十九年之中,前十二年,總統國事的是蔣琬;中七年是費褘;後十年是姜維。蔣琬、費褘手裡,都不甚出兵伐魏。姜維屢次想大舉,費褘總裁制他,不肯多給他兵馬。費褘死後,姜維做事才得放手些,然而亦無大功,而自己國里,反因此而有些疲弊。當時很有反對他的人。後來讀史的人,亦有以蜀漢之亡歸咎於姜維的用兵的,其實亦不盡然。」又云:「從魏齊王芳之立,至高貴鄉公的被弒,其間計二十一年,即系入三國後之第二十一年至第四十一年,正是魏國多事之秋,蜀漢若要北伐,其機會斷在此間,而其機會又是愈早愈妙,因為愈早則魏國的政局愈不安定。然此中強半的時間,都在蔣琬、費褘秉政之日,到姜維掌握兵權,已經失之太晚了。所以把蜀漢的滅亡,歸咎到姜維,實在是冤枉的。倒是蔣琬、費褘,應當負較大的責任。」
-------------------------------------------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因為父親姜冏戰死,姜維被郡裡任命為中郎。[1]
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後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後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鐘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鐘會,打算利用鐘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鐘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魏軍所殺。[2]
本 名 姜維 字 號 字伯約 所處時代 漢末三國 民族族群 漢人 出生地 天水冀縣 出生時間 202年 去世時間 264年 主要作品 《蒲元別傳》 主要成就 洮西大破王經 職 業 將領 官 職 大將軍 爵 位 當陽亭侯,平襄侯 追 封 開明王(西魏)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姜維幼年喪父,與寡母一起生活,喜好鄭玄的經學。他出仕任本郡上計掾,州里徵召他為州從事。姜維的父親姜囧曾是天水郡功曹,時逢羌、戎叛亂,姜囧挺身護衛郡守,死在戰場,故此姜維受賜官為中郎,天水郡參軍。[3]
建興六年(228年),蜀漢丞相諸葛亮軍出祁山,當時姜維和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從天水太守馬遵在各地巡查,馬遵得知蜀漢大軍到來,各縣都響應蜀軍,懷疑姜維等人異心,於是扔下姜維等人,連夜隨郭淮逃往上邽。姜維等人追之不及,回城時城門已閉,於是率領所部前往冀縣,而冀縣也不放姜維入城,姜維不得已,投降諸葛亮。馬謖兵敗街亭,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回蜀,導致姜維與母親分開。[4]
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闢姜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諸葛亮給蔣琬寫信,稱姜維是涼州上士,有膽略,並讓姜維統領五六千虎步軍。後遷升姜維為中監軍征西將軍。[5]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遺命姜維次於魏延斷後。回到成都後,姜維被任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封平襄侯。[6]
連結羌胡
延熙元年(238年),姜維隨大將軍蔣琬駐軍漢中,蔣琬以薑維為營司馬,率領偏軍多次西入羌中作戰。[7]
姜維半身像
姜維半身像
延熙六年(243年),姜維遷升為鎮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9]
延熙十年(247年),姜維遷升為衛將軍,與大將軍費禕共錄尚書事。同年,汶山郡平康縣的夷族起事,姜維率兵討平。不久,雍州、涼州等地區的羌胡族人背魏降蜀。姜維率兵出隴右接應,與魏雍州刺史郭淮、討蜀護軍夏侯霸戰於洮西。胡族首領白虎文、治無戴等率部降蜀,姜維將其遷至蜀境。[10]
延熙十二年(249年),蜀漢朝廷使姜維假節,姜維率軍出西平,不克而還。姜維自以為熟知西方風俗,文武雙全,所以想拉攏羌、胡為蜀漢所用,這樣就可以控制隴西,每當姜維想興兵前往,卻遭費禕制裁,使姜維率領的軍隊不超過萬人。[11]
主持北伐
延熙十六年(253年)春,費禕被刺殺身亡。夏,姜維率領數万人出石營,圍攻南安,魏國雍州刺史陳泰率軍前來救援,陳泰行軍至洛門,姜維卻已因軍糧耗盡而退軍。[12]
延熙十七年(254年),蜀漢朝廷加薑維督內外軍事。姜維率軍出隴西,狄道長李簡舉城降。姜維進圍襄武,殺敗魏將徐質,並將其斬首,魏軍敗退。姜維乘勝追擊,先後攻破河間、河關、臨洮等地,拔其縣民還蜀。[13]
延熙十八年(255年),姜維率領車騎將軍夏侯霸出狄道,於洮西大破魏國雍州刺史王經,王經死傷數万,退保狄道城,姜維圍住狄道城攻打,魏國派征西將軍陳泰前來解圍,姜維退軍駐紮鐘題。[14]
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姜維被遷升為大將軍。姜維整頓兵馬,與鎮西將軍胡濟兩路出兵,約定在上邽會合,但胡濟卻沒有來,導致姜維在段谷被魏將鄧艾擊敗,姜維死傷甚多,百姓因此埋怨姜維,而隴西也躁動不安。姜維於是請求自貶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15]
樊志起飾演的薑維
樊志起飾演的薑維 (18張)
延熙二十年(247年),魏征東大將軍諸葛誕在淮南舉兵反抗司馬氏,姜維趁魏關中空虛率兵出秦川,又率領萬人出駱谷。魏大將軍司馬望於鄧艾據守長城,姜維駐軍於芒水,依山紮營,姜維多次挑戰,但司馬望與鄧艾堅守不出。
景耀元年(258年),姜維聽聞諸葛誕兵敗身死後,於是引兵回成都,劉禪恢復姜維大將軍的職位。[16]
景耀五年(262年),姜維率軍出漢、侯和,被鄧艾所擊敗,姜維退駐沓中。時宦官黃皓弄權,更想廢掉姜維而培植右將軍閻宇。姜維請求將黃皓斬殺,但劉禪不肯,姜維不敢回成都,在沓中種麥。[17]
景耀六年(263年),姜維聽聞鐘會治兵關中,上表劉禪,派遣張翼、廖化分別駐守陽安關口、陰平橋頭防患於未然。但黃皓聽信鬼神,告訴劉禪敵軍不會到來,而蜀漢群臣也不知道此事。魏軍五路伐蜀,等到鐘會將向駱谷,鄧艾將入沓中時,劉禪才派廖化支援沓中,張翼與董厥支援陽安關口。姜維被鄧艾所牽制,退駐陰平,鐘會圍攻漢、樂二城,又另派軍進攻關口,蜀將傅僉格鬥至死,而蔣舒卻開城投降。鐘會見關口已經攻下,於是長驅直入,姜維和廖化只好放棄陰平,與張翼、董厥會合,退保劍閣。鐘會寫信勸降姜維,但姜維不作回應,鐘會久攻不下,於是商議,準備撤還。[18]
以身殉國
天水姜維紀念堂中的薑維像
天水姜維紀念堂中的薑維像
而此時鄧艾卻在由景谷道偷渡,進兵至綿竹,擊破諸葛瞻,劉禪開城投降,並敕令姜維投降。姜維軍士各個都拔起刀劍揮砍石頭髮洩心頭的憤怒,但無可奈何,姜維率軍向鍾會投降。[19]
姜維投降鐘會後,知道鐘會有謀反之心,於是勸說鐘會設法殺害魏將,鐘會一方面陷害鄧艾,一方面準備起兵造反,但事情敗露,姜維、鐘會及蜀將張翼等都被殺害,鄧艾也被田續殺害。[2]
軍事成就
白描姜伯約九伐中原
白描姜伯約九伐中原
當初劉備為漢中王,留魏延鎮守漢中,在各個圍戍內留重兵以抵抗外敵,如果敵人來犯漢中,可以將敵人擋在關外,無法進入漢中,興勢之戰,王平抵抗曹爽的進攻,就是用的這個方式。但是姜維認為,這個方法雖然符合《周易》“重門”的意思,可以抵禦的住敵人,卻無法獲得大的戰果。不如放敵軍入陽平關,而蜀軍退守漢、樂二城,重要關口都留重兵把守,再派出一支軍隊打游擊,專門攻打敵軍的薄弱環節。這樣一來,可以拉長敵軍的補給線,又無法就地得到糧草的補充,長久下去,敵軍疲弊,退還的時候,諸城守兵與打游擊的軍隊,一起趁機進攻,這樣就能將敵軍悉數殲滅。於是令漢中都督胡濟守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又於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都立圍守,以備強敵。[20]  
景耀六年(263年),鐘會伐蜀,率領大軍圍住漢、樂二城,久攻不下。鐘會無耐,寫信給駐守在漢城的蔣琬之子蔣斌,勸其投降,但遭到拒絕。[21] 而此時關口守將蔣舒獻關投降,傅僉戰死。鐘會於是只留輕軍圍漢城,自率大軍長驅直入。[22] 姜維的軍事佈置因為朝廷用人不當而導致失敗(蔣舒本為武興督,因為在職期間沒什麼表現,所以被派往關口助關中都督傅僉守關[23] )。
軼事典故
議諡趙雲
景耀三年(260年)冬天,劉禪下令對已故開國功臣進行追諡,先後追封關羽為壯繆侯,張飛為桓侯,馬超為威侯,黃忠為剛侯,龐統為靖侯。
姜維畫像
姜維畫像
劉禪下詔說:“趙雲當初跟隨先帝,立下了不少功績,多次救我於危難之中,你們商議一下趙雲的諡號。”大將軍姜維等人商議後認為:趙雲當初跟隨先帝南征北戰,戰功顯著;遵行國家的規章制度,應該表彰他的功勞;當陽長坂坡之戰所表現出來的情誼,能夠削金斷石;趙雲忠誠保衛主上,君主念其功勞大加賞賜;趙雲以禮厚待下屬,部下為其效命不計較生死;戰死的將士因為有趙雲這樣的上司可以不朽,生者感激趙雲的恩情都情願以死來報答。按照諡法:溫和、德才兼備、有愛並且有智慧稱為“順”,有職業操守,有信譽,處理事情不偏不頗稱為“平”,克敵制勝,平定禍亂稱為“平”,所以應該追諡趙雲為“順平侯”。[25]
不在當歸
姜維投降諸葛亮的時候,恰逢馬謖兵敗街亭,諸葛亮率領大軍撤退,而姜維母親尚在冀縣,所以與母親分開。後來姜維母親給姜維寫信,讓姜維回去,姜維回信說:“良田百頃,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不在當歸也。” [26]
膽大如斗
劉禪投降鄧艾後,敕令堅守劍閣的薑維投降於鍾會。鐘會問姜維:“你為什麼來遲了?”姜維卻神色嚴正哭著說:“現在來已經是太快了。”鐘會對此非常驚訝,[27] 非常器重姜維,讓姜維繼續統領他原來的軍隊。而姜維卻勸鐘會擁兵造反。鐘會誣陷鄧艾造反,司馬昭派人將鄧艾收押,鐘會進據成都,自稱益州牧。鐘會想讓姜維率領五萬人為先鋒討伐司馬昭,而姜維想先借鐘會之手殺盡魏將,而後再殺鐘會,復興蜀漢。[28] 但鍾會想要殺魏將的事情敗漏,與姜維一同被殺。魏將士對姜維的計策非常憤怒,姜維死後又剖開姜維的屍體,發現姜維的膽如斗大。[29]
歷史評價
姜維畫像
姜維畫像 (16張)
諸葛亮:“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 “須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
鐘會:“公侯以文武之德,懷邁世之略,功濟巴、漢、聲暢華夏,遠近莫不歸名。每惟疇昔,嘗同大化,吳札、鄭喬,能喻斯好。”“以伯約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勝也。”
鄧艾:“姜維,自一時雄兒也。然與某相值,故窮耳。” [30]
郤正:“姜伯約據上將之重,處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資財無餘,側室無妾媵之褻,後庭無聲樂之娛。衣服取供,輿馬取備,飲食節制,不奢不約,官給費用,隨手消盡;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貪厲濁,抑情自割也。直謂如是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談,常譽成毀敗,扶高抑下,咸以薑維投厝無所,身死宗滅,以是貶削,不復料擿,異乎《春秋》褒貶之義矣。如姜維之樂學不倦,清素節約,自一時之儀表也。”
郭頒:“時蜀官屬皆天下英俊,無出維右。”
曹奐:“蜀所恃賴,唯維而已。”
干寶:“姜維為蜀相,國亡主辱弗之死,而死於鍾會之亂,惜哉!非死之難,處死之難也。是以古之烈士,見危授命,投節如歸,非不愛死也,固知命之不長而懼不得其所也。”
左思《三都賦》:“庭扣鐘磬,堂撫琴瑟。匪葛匪姜,疇能是卹?”
常璩:“姜維才非亮匹,志繼洪軌,民嫌其勞,家國亦喪矣。”
廖化:“'兵不戢,必自焚',伯約之謂也。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詩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後',今日之事也。”
陳壽:“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老子有云 ​​:'治大國者猶烹小鮮'況於區區蕞爾,而可屢擾乎哉。” [31]
傅玄:“維為人好立功名,陰養死士,不修布衣之業。”“姜維欲速立其功,勇而無決也。”
京劇中的薑維
京劇中的薑維
孫盛:“①異哉郤氏之論也!夫士雖百行,操業萬殊,至於忠孝義節,百行之冠冕也。姜​​維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違君徇利,不可謂忠;捐親苟免,不可謂孝;害加舊邦,不可謂義;敗不死難,不可謂節;且德政未敷而疲民以逞,居禦侮之任而致敵喪守,於夫智勇,莫可云也:凡斯六者,維無一焉。實有魏之逋臣,亡國之亂相,而云人之儀表,斯亦惑矣。縱維好書而微自藻潔,豈異夫盜者分財之義,而程、鄭降階之善也?”“②盛以為古人云,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據而據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其將至,其姜維之謂乎!鄧艾之入江油,士眾鮮少,維進不能奮節綿竹之下,退不能總帥五將,擁衛蜀主,思後圖之計,而乃反覆於逆順之間,希違情於難冀之會,以衰弱之國,而屢觀兵於三秦,已滅之邦,冀理外之奇舉,不亦暗哉!”
裴松之:“①盛之譏維,又為不當。於時鐘會大眾既造劍閣,維與諸將列營守險,會不得進,已議還計,全蜀之功,幾乎立矣。但鄧艾詭道傍入,出於其後,諸葛瞻既敗,成都自潰。維若回軍救內,則會乘其背。當時之勢,焉得兩濟?而責維不能奮節綿竹,擁衛蜀主,非其理也。會欲盡坑魏將以舉大事,授維重兵,使為前驅。若令魏將皆死,兵事在維手,殺會復蜀,不為難矣。夫功成理外,然後為奇,不可以事有差牙,而抑謂不然。設使田單之計,邂逅不會,复可謂之愚暗哉!”“②郄正此論,取其可稱,不謂維始終行事皆可準則也。所云“一時儀表”,止在好學與儉素耳。本傳及魏略皆云維本無叛心,以急逼歸蜀。盛相譏貶,惟可責其背母。馀既過苦,又非所以難郄正也。”“③亮有吞魏之志久矣,不始於此眾人方知也,且於時師出無成,傷缺而反者眾,三郡歸降而不能有。姜維,天水之匹夫耳,獲之則於魏何損?”
范縝:“比干之心,七竅列角;伯約之膽,其大若拳,此心器之殊也。是知聖人定分,每絕常區,非惟道革群生,乃亦形超萬有。”
陳普:“①國小民勞事已非,城狐不斬愈危機。卻屯已可擒鐘會,鄧艾無翎獨解飛。” [32] “②無德那堪力不任,重關如掌寇戎深。幽冥不繫梟鐘會,猶有區區一片心。” [33]
胡三省:“①維之智固足以​​玩弄鐘會於股掌之上,迫於時、制於命,奈之何哉!?姜維之心,始終為漢,千載之下,炳炳如丹,陳壽、孫盛之貶,非也。”“②屢敗而不止,為亡蜀張本。”
羅貫中:“天水誇英俊,涼州產異才。係從尚父出,術奉武侯來。大膽應無懼,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漢將有餘哀。” [34]
劍門關平襄侯祠
劍門關平襄侯祠 (13張)
李贄:“又一孔明。”
黃宗羲:“主上以忠臣之後仗我,我所以栖栖不忍去也;今方寸亂矣,吾不能為姜伯約矣。”
王鳴盛:“①姜維志在復蜀,不成被殺,其赤心則千載如生.維之於蜀,猶張世傑、陸秀夫之於宋耳。”“②但譏其玩眾黷旅,以致隕斃,壽豈不知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蔡東藩:“姜維才不逮諸葛,而欲與魏爭勝,連歲出師,致民勞苦,不可謂非失計。然如後主之昏愚,親小人,遠賢臣,就使維不伐魏,蜀亦寧能久存乎?況維聞魏人窺蜀,即表請遣將守險,而為一黃皓所誤,卒至魏兵三路,長驅直入;是咎在黃皓,於維無尤也。劍閣守險,鐘會屢攻不克,而鄧艾從陰平進兵,直趨涪城,諸葛瞻不依黃崇之議,讓敵深入,猝至戰死,是咎在諸葛瞻,於維亦無尤也。成都雖危,尚堪背城借一,後主寧從譙周,不從北地王諶,面縛出降,坐喪蜀土,是咎在後主,於維更無尤也。至大勢已去,維尚詐降鐘會,意圖規复,乃不幸失敗,一死謝國,維之報主,至矣盡矣!天不祚蜀,何維之足尤乎?” [35]
文學才能
《魏晉文學史》中說姜維在文學上有著獨特的才能,在漢魏晉的文學史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作品如《蒲元別傳》等。[36]
人物古蹟
平襄樓
姜維雕像
姜維雕像
平襄樓位於四川省蘆山縣城南街姜慶祠內。祠祀三國蜀漢名將平襄侯姜維,民國時期鄉人曾在此舉行“慶壇”活動,故又名姜慶樓。初建於北宋現存建築為明正統十年(1445年)重建。為寺觀型木結構建築,樓平面呈方形,建於高0.2米台基上,樓面闊五間14.1米,進深四間10米,樓高24米,建築面積202平方米,一樓一底,三重簷歇山頂,樓周圍有迴廊,斗拱碩大,為柱高的四分之一。[37]
姜維城
劍門關姜維城
劍門關姜維城
劍門關右側的懸崖絕壁之巔,有一灌木叢林。三面石壁凌空,如刀砍斧削,只有一面有條窄路可通往大劍山。這塊叢林平地像一座天然城池,可屯兵數万.是當年姜維居高臨下,把守劍門屯兵的“營房”。當地群眾叫此地為“營盤嘴”,又叫“姜維城”。後來歷代兵家鎮守劍門,都在這里安營扎寨。有城池、戰壕等遺跡。[38]
另,劍門關內右側半山腰有一姜維洞,關外的牛頭山上有一姜維井,關內的營盤嘴有姜維苗,以及姜維墓、姜公橋等等。
故道石刻
樸頭山石刻題記
樸頭山石刻題記
相傳為三國時蜀將薑維進兵所開,蜀漢延熙六年汶山平康蠻夷造反夷反,姜維率兵前往討伐。姜維入平康(今黑水縣境內)沿雜穀河而上,越樸頭山由舊時理番縣入黑水大道馬場溝而入平康。樸頭山薑維故道山崖旁有隋開皇九年會州刺史姜項達重治舊道的《通道記》碑文一通,《通道記》記載自三國姜維開鑿樸頭山棧道以來,因年久道路荒廢,會州刺史派人重治舊道事。[39]
家族成員
父:姜冏
後裔:姜寶誼,唐高祖李淵將領,右武衛大將軍。與宋金剛作戰被俘不屈死,追贈左衛大將軍。
姜恪,寶誼子,唐高宗時以戰功官至左相。

-------------------------------------------

姜維、鐘會、鄧艾三國誰當才華第一?

導讀:《三國演義》裡的薑維,是被拔高了一點。《三國志》裡的姜維,卻通常是被低估了。論才華,鄧艾都承認姜維是一時雄傑,鐘會認為他足以和夏侯玄、諸葛誕相比——後兩位,尤其是諸葛誕,做出了多天翻地覆的事情啊。至於其他人的評價,不用多說。論為人,姜維屬於心比天高之流。他家無餘財,倒未必是完美的清廉,只是他並無物慾,而一心在追求自己的目的。無論好壞,說他是個徹底的理想主義者,應該大差不差。他才華不及諸葛亮,不丟人。全三國也就一個諸葛亮。他不斷北伐,有勝有敗,其執著至少不必

姜維、鐘會、鄧艾三國誰當才華第一?《三國演義》裡的薑維,是被拔高了一點。

姜維、鐘會、鄧艾三國誰當才華第一?《三國志》裡的薑維,卻通常是被低估了。

論才華,鄧艾都承認姜維是一時雄傑,鐘會認為他足以和夏侯玄、諸葛誕相比——後兩位,尤其是諸葛誕,做出了多天翻地覆的事情啊。至於其他人的評價,不用多說。

論為人,姜維屬於心比天高之流。他家無餘財,倒未必是完美的清廉,只是他並無物慾,而一心在追求自己的目的。無論好壞,說他是個徹底的理想主義者,應該大差不差。

他才華不及諸葛亮,不丟人。全三國也就一個諸葛亮。

他不斷北伐,有勝有敗,其執著至少不必懷疑。

他的一個大爭議,是“窮兵黷武”。然而實在話是:很少人意識到,在蔣琬、費禕死去前,姜維收到了多大的控制;之後那幾年,他又如何被朝中黃皓等人打壓。

姜維、鐘會、鄧艾三國誰當才華第一?這是許多人很少提及的:諸葛亮北伐,也有平衡蜀中派和荊州派關係之目的;姜維則是隴西降將,和蜀漢內部關係更是複雜無比。實際上,針對他的除了黃皓,還有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與許多人想像的不同,諸葛瞻和姜維的關係,並不那麼美好。

所以,姜維其實是個夾縫中的男人:他有才華,品德也沒什麼可挑剔的,但落在他手​​裡的,是一個諸葛亮都無法逆轉的大局面,以及朝內不斷的鬥爭。但直到最後,蜀漢沒亡在他手裡——哪怕面對魏國大軍壓境,他自己身在沓中,被鄧艾層層圍裹阻攔,他還是完美的殺過陰平橋、晃過諸葛緒、回到劍閣、守住了鐘會,簡直把魏​​國的西征計劃摧毀了大半。

最後蜀漢是亡在鄧艾那次傳奇的偷渡之上,但直到成都被迫,鐘會在劍閣,還是動不了姜維。

本來,到此為止,哪怕就這樣結束,姜維也算為漢盡力了。可甚至在蜀漢滅亡後,姜維還是籌劃著那著名的複興大業。他說服了鐘會,搞定了鄧艾,而且給劉禪的秘奏裡如是說:

“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最後計策未成,但一日之內,拖死了鐘會、鄧艾和他自己。他好歹也算熬到了蜀漢的最後一刻。

我其實挺難想像:一個人要執著到什麼程度,才能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裡,在如此狹窄的夾縫中,在如此難以逆轉的大勢下,不斷衝擊命運?僅論執著,他實在還勝過諸葛亮。

前三國所以比後三國傳奇,不在於後三國人才凋零——實際上,後三國極多文武全才的人物,但大多都太聰明。姜維之傑出,未必在才情——雖然鐘會也承認他了不起——而在於他有前三國時,那些屈而不撓、執著至極、燃燒至死的性格光彩。有缺陷,但依然為蜀漢——我更願意稱之為季漢——燃到了最後。

當初崖山戰後,張世傑依然不死心,企圖找新的法子;後來被水溺死,所謂:

舟遂覆,世傑溺焉。宋亡。

於姜維,亦如是:姜維死,漢亡。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還看姜維!是非功過當自論,三國的滅亡在小編看來還是經濟實力拖後腿。所以你想成為引領時代潮流的人物,還在猶豫什麼?

----------------------

姜慶樓

姜慶樓(平襄樓)位於四川省蘆山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元代、明代。1961年7月13日公布為四川省第二批歷史及革命文物保護單位[1]。1980年7月7日重新公布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2]。2006年5月25日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 

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  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平襄楼(姜庆楼),在四川省芦山县城芦阳镇南街“汉姜候祠”内。南距雅安33公里,东北(经雅安)距成都183公里。
  姜庆楼始建于北宋为纪念三国蜀大将军平襄侯姜维而建造。《蜀中名胜记。雅州。芦山》条云;“按:绍兴二十三年,徐闳中记:土人祀姜伯约,有庙,额曰‘平襄’。”徐闳中,据清《芦山县志》等参证,应为李闳中,南宋绍兴间卢山县令,所记当即此楼。芦山在三国蜀为汉嘉郡首府阳嘉县治,为蜀之边郡。传为姜维屯兵守边御羌、封荫食邑和肝胆归葬之地,有姜城,姜维墓等诸多遗迹。县民历代崇祀姜维,据明代《请建屠侯祠碑记》等的记载,自西魏起,春秋以少牢祀之。农历八月中秋,传为姜维殉难之日,全城高搭彩楼四十八座,“壮其品之高,节之坚”,于诸彩楼,歌舞竞胜,娱神娱人,成为当地千古民俗一景:“八月彩楼”,所谓“四十八台竞胜罢,满城歌舞乐中秋!”(清胡联云《八月彩楼》诗)此项纪念姜维的地方民俗活动,在北宋时即已十分隆重热闹,达到“彩包凌霄汉,鼓声震寰区”,以致“扶观塞道途”(宋杨巽《彩楼诗》)的盛况。平襄楼便是地方官员主持这项祭祀姜维的场所和观赏演出活动的中心。至明代,以平襄楼为中心,逐渐增建临街的牌坊,仪门和平襄楼后的有姜维木雕坐像的大殿,平襄楼成为祭祀姜维的享殿,整体形成“汉姜侯祠”的格局。延至清代,姜庆楼楼内成为祭祀姜维的娱神演出傩戏庆坛的总坛所在,楼名亦逐渐演变为姜庆楼。

姜庆楼座北向南,为三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斗拱建筑,南北檐面同式,一楼一底,上下层间附腰檐一周,远望俨如三层建筑,通高约14米。底层面阔五间14. 1米,纵深显五间10米,占地202平方米。上下檐四周施斗拱38朵,五铺作,正背面明间皆施补间铺作二朵。内柱为通柱,直达上层。上层为四架橡屋用二柱,面阔三间,其外腰檐内有平座和扶栏一周,可凭栏远眺。姜庆楼虽经历代维修,但内部结构仍保持着始建时的部分时代和地方特色。1939年10月,著名古建专家刘敦桢来此考察时,即认为其一些结构“甚特别”;建国后,重庆建工学院古建专家辜其一两次带学生来此考察实习,认为其内部结构“尚存宋风”,许多构件可能是宋元的原件。因此,平襄楼是研究古建筑、三国姜维民俗和芦山庆坛、花灯等傩戏和民间小戏形成史的重要实物。1961年7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予以重视和保护。

---------------------------

蘆山有關於姜維的故事和遺跡。

姜維“膽墓”

蘆山在蜀漢時為漢嘉郡首府,是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維屯兵守邊禦羌、封蔭食邑和肝膽歸葬之地。姜維當年統帶的大軍駐在蘆山,還在今天的縣城一帶築城池。據蘆山舊縣志記載:“世傳蜀漢大將軍、平襄侯姜維曾建城於此”,“南門外公園後坎有土城舊址,世傳為姜維所築”。姜維以其忠肝義膽為後人所敬仰,所以後人為了紀念他修建了姜侯祠,在北宋又在姜侯祠內建了姜慶樓,又名平襄樓。姜慶樓是一座木結構建築,雖飽經風霜雨雪至今古貌依舊,偉麗猶存。

在雅安蘆山縣七里山金鼎閣下,很多年前有很多天然的鹽泉。在蜀漢那個時代,控制了這些鹽泉,也就有了穩定的稅收來源,所以這里後來姜維的封地。姜維的墓,就在今天的金鼎閣上。姜維墓,又稱為“膽墓”。據《三國志·姜維傳》稱,蜀漢後主劉禪降魏後,姜維欲計殺鐘會,還復蜀漢,豈料計謀敗露,遂自刎而死。魏兵剖維腹,其膽大如雞蛋。姜維的舊部和族人將他膽運出成都,埋在姜維城的龍尾山上。今天蘆縣城東北角龍尾山頂的金井閣前有一座古墓碑上仍能看到面刻著“蜀漢大將軍平襄侯姜公諱維墓”。

姜慶樓

姜維的姐姐也封在蘆山,舊時的蘆山縣主廟就是祭祀她的。因為姜維與蘆山的關係,人們稱蘆山縣城為“姜城”。為何蘆山與姜維有這樣深厚的關係呢?一是姜維具備智勇雙全個人素質,二是他忠實執行了諸葛亮的“和夷”政策,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姜維是羌人。

蘆山、天全一帶,是古蜀王朝的西南門戶和戰略要地。駐防於此的將領必然智勇雙全。這一帶又是古青衣羌國的地域。古青衣羌人十分驍勇善戰,在三國時代,蜀漢軍中就有青衣羌勁旅征戰四方。駐防於此的將領如能與當地人在族別血緣上有親近關係,必然有利於鞏固防地。姜維是諸葛亮的接班人,其智其勇是出類拔卒的將星,又是羌人,熟悉本民族的人情世俗及心理狀態。姜維駐防於此,不但堅固了防地,在軍事上有重大的貢獻,而且與當地人親密接觸,在當地樹立了很高的威望。

“九大碗”也與姜維有關?

 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  

“九大碗”

“九大碗”,也有人叫做“九鬥碗”,流於今天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婚娶、新居落成、小兒誕生、老人壽辰等喜事,都要辦一頓豐盛的酒席。舊時,除豬肉外,或雞或羊必上滿九碗主菜而得名。後來發展演變為上九道菜。姜維、蘆山與“九大碗”也有一段家喻戶曉的傳說……相傳三國時,姜維平羌一路大捷後,在今天蘆山清的源鄉向陽村安營扎寨(後人稱此地為安營壩)。所到之處,秋毫無犯,當地老百姓為歡迎這位大將軍,簞食壺漿,東家獻一碗,西家獻一碗,各色風味的菜擺在姜維面前,共有九大碗。後來人們就用這種形式舉行慶典和招待客人,沿襲至​​今,俗稱“九大碗”。

“和夷” 政策貫穿於諸葛亮的政治軍事決策之中,最精彩的一筆是“七擒孟獲”。在今天成都武侯祠中的對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就是後人對他這種政治智慧的讚揚。姜維在蘆山的作為和成就很好的也體現了諸葛亮的“和夷”政策。姜不僅維與廬山有這樣深厚的關係,而且姜維在駐防汶川時也很好地執行了“和夷”政策。

建興九年,也就是公元231年,世代居住於汶山(古“汶”“岷”通用,今為岷山,也就是今天汶川縣、理縣、茂縣一帶)的羌人暴動,姜維與馬忠、張嶷領兵征討,曾先後在汶山、理縣的維關和雜穀腦等地屯兵築城,16年後,姜維又在今汶川縣城威州鎮的岷江東岸台地上築城,稱“姜維城”。這次出兵,姜維謹遵諸葛亮生前定下的“和夷”政策,利用自己是少數民族將領的身份優勢,安撫少數民族,受到當地少數名族的尊重,至今當地還有不少關於姜維的故事與傳說。

“4.20地震”後,蘆山雖然受災嚴重,姜慶樓的外部圍牆和圍牆石柱都大面積倒塌,樓體也出現部分垮塌,受到嚴重損壞。不過,在全國人民的關心和支援下,不久的將來,蘆山一定會建得更美好,姜慶樓也會重現風采!

---------------------------------

姜維墓_互動百科 - http://goo.gl/dGsk8a

蘆山姜維墓
姜維墓有很多座,孰真孰假一直存在爭議,這些墓分別位於四川蘆山縣、劍閣縣、汶川縣、江油縣及甘肅天水市。在蘆山縣,不僅有姜維墓,還是著名的“姜城”。蘆山縣,古稱青衣,三國時屬漢嘉郡。相傳,姜維固守邊陲,曾在蘆山築城,屯兵設防,抵禦羌人。相傳姜維在成都被曹魏亂軍殺害後,又遭“五馬分屍”剖腹取膽,但見姜維“膽如斗大”,敵軍很是懼怕。姜維的部下冒死從成都將姜維的膽搶回蘆山,葬於城東的鳳凰山上。所以姜維墓又稱“膽墓”。墓塚為圓形,四周圍條石加以圍砌,墓前立有“漢大將軍平襄侯姜諱維墓”。蘆山縣城北街的縣主祠內長期供奉著姜維妹妹的塑像,傳說姜維死後其妹來到蘆山,帶領百姓繼續完成其兄未完之事業。蘆山縣仍然保留著為紀念姜維而建的姜慶樓,該樓為歇山式3層建築,通高14米,外觀壯麗,重建於1445年。
姜慶樓北面的姜侯祠內,蘆山縣博物館立了一尊高大的姜維塑像。姜維像落成後,博物館於1993年搞了一次姜維廟會。那次廟會重點組織了蘆山地區特有的儺面具表演。在當地紀念姜維的民間活動中,有一種叫“抱鵝蛋”的遊戲很有意思。遊戲中由一個人爬在地上,腹下抱有許多石頭,他不停旋轉躲閃著保護石頭。上面的抱石者,以搶得他腹下的石頭多者而勝出。據說這是一種羌族古老的娛樂形式,因為姜維是羌人,以此作為紀念。據蘆山縣博物館郭鳳武館長介紹,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姜維殉難的忌日,這天,蘆山人會到姜慶樓去參與祭祀活動。這種活動又叫彩樓會慶壇活動,這一天全城會搭起彩樓48座,並奏鼓樂以紀念姜侯的功績。

---------------------------------------------

File:姜维城遗址国保碑.JPGFile:姜维城遗址照片.JPG

姜維城古文化遺址位於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威州城,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新石器、漢、三國、晉、元、明、清。2002年12月27日公布為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006年5月25日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姜維城位於今汶川縣威州鎮岷江東岸山樑上,是岷江上游地區少有的占地面積較大、文化內涵較為豐富,文化遺存保存較為完好的一直,包括新石器時代遺址、漢代汶山郡夯土城牆、明代石砌城牆、歷代古墓葬。

「姜維城」傳為三國時期姜維所築之城。但後經考證並未姜維所築。 現存姜維城是在明孝宗弘治年間(1488-1508年)將過去朝代所建的作戰城堡連接起來,重新構築的。城牆將玉壘山包裹在內。但目前殘存城垣百餘米。城外高7米。寬4米的黃土墩是當年的點將台。 石城周142丈,高160尺,有兩道門,上建城樓。1921年7月,法國地質學家葉長青牧師在川邊康藏考察發現彩陶陶片,被證實為屬於甘肅「馬家窯」文化範疇。距今5000~7000年。《元和志》記載:蜀將姜維,馬忠等徵發汶山羌夷,此其地也。今姜維城。及維所築。《舊唐書》記載,蜀到禪時,蜀將姜維、馬忠徵發汶川羌夷,即此也。今州城即姜維故壘也。《汶川縣誌》:明弘治中,擬遷威州於汶川,知州趙符節、千戶趙方築威城包玉壘其內,石壁刻玉壘山三大字,明正德七年,知縣李明築石城周一百四十二丈,高一丈六尺,二門,門各有樓。東山腰平坦處,即清古城坪,今俗稱姜維城是。

-------------------

大三國遺址文化以蜀為最 - 壹讀 - https://goo.gl/NJ9yFb

-------------------------------

姜太公,名尚,字子牙,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他輔助周文王、周武王滅商興周,因首功被封于齊。西元前1045年,他擊退了萊人的進攻,建立了齊國,定都營丘。他因俗簡禮,尊賢尚功,通工商之業,便魚鹽之利,很快使齊國成為東方大國。後來又協助周公平定了“三監之亂”,為二次安周作出了卓越貢獻。他的軍事思想被後人集錄在《六韜》裏。

姜太公衣冠冢、姜太公祠

位於臨淄區城區東部,1993年以姜太公衣冠冢為依託而建,總佔地面積30000平方米,是一組中國傳統的中軸對稱式殿堂廟宇建築。大門的門楣懸有中國宗教學會會長趙樸初老先生題寫的“姜太公祠”四個大字。

主殿內正中供奉著姜太公彩繪聖像、兩側供奉有齊國的第二代國君齊丁公姜伋以及“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姜小白的聖像。殿壁上的壁畫,表現了姜太公的生平事跡。西五賢殿,供奉承有齊國的五位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有管仲、孫武、孫臏、司馬穰苴、田單;東五祖殿、供奉道教的五位先祖,有東華帝君、純陽祖師呂洞賓、張天師、王重陽、邱處機祖師。

從主殿穿堂而過,便是太公衣冠冢。姜太公去世後返葬于周,齊人感其恩德,在臨淄修建了太公衣冠冢。封士現高18米,南北50多米、東西55米,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肅穆莊嚴。冢前立有墓碑,上書“武成王姜太公衣冠冢”。冢前立有花崗岩石柱坊,橫樑上書“周師齊祖”四字,楹聯為“葬衣冠永懷太公德,建祠宇重現武成光”。

姜太公祠東側是丘穆公祠,是1995年太公三子丘穆公一百代孫、台灣丘氏宗親會邱正吉先生捐資修建的。

姜太公祠建成後,被山東省政府定為淄博市唯一的一處規定的道教活動場所,還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姜太公的早年經歷以及興周滅商經過

姜太公出自炎帝神農氏部族,是堯舜時期四岳伯夷的後裔,因伯夷當年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呂地,因而姜太公也被稱為呂尚、呂望、呂子牙、呂太公等。歸周後,又被稱為師尚父、太公望、師望等。史書稱他是“東夷之士”、“東海上人”,即今山東日照人,生於商朝康丁年間,卒于周康王六年,活了100多歲。

姜太公的前半生基本上是漂泊困頓的。他家境貧寒,被人招為贅婿,因不善營生,被妻子逐出家門;還曾到棘津賣飯、幹雜役;到孟津開餐館;到朝歌殺豬宰牛、算卦占卜。並曾在紂王手下做過小官,遊歷過很多諸侯小國。相傳他72歲時垂釣渭濱,遇到了求賢若渴的西伯侯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姬昌認為姜太公是個奇才,請他坐車同歸,並拜他為師。

姜太公入周後,輔佐文王積善修德,明道行仁。他勸文王對上要處理好與紂王的關係,以麻痹紂王;對外,促使文王聯絡對紂王不太滿意的其他諸侯國對其納貢,從而使紂王放鬆警惕;對內,定愛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產,訓練兵馬。文王在姜太公的輔佐下,先後征伐了密須、犬戎、耆、崇等國,逐漸佔領了商朝統治的許多地區。

文王在位50年,為滅商做好了充分準備。文王死後,其子姬發繼位,即周武王。武王尊姜太公為師尚父,在其輔佐之下勵精圖治,招賢納士,建立了一些政治、軍事管理制度,經濟和軍事實力都大大超過了商紂。武王9年,武王與姜太公舉行了“孟津觀兵”,為滅商進行了一次軍事演習和檢閱,有800諸侯聞訊趕來參加。人心向周、商紂王孤立無援的形勢已經形成。諸侯均力勸武王立即向朝歌進軍。武王和姜太公則認為時機還不成熟,下令全軍返回。

西元前1046年,紂王荒淫暴虐到了極點。姜太公見時機成熟,就向武王提出伐紂建議。武王於是通告諸侯,共同征伐。姜太公精選了兵車300輛,勇士3000人,甲士45000人,組成伐紂大軍。發兵時,武王占卜,龜兆不吉;行軍途中,又遇暴風驟雨,武王和眾臣的決心一度產生動搖。姜太公剛毅果敢,力排眾議,堅定了武王伐紂的信心。周軍到達商都朝歌郊外70里處的牧野,各諸侯率兵車4000乘會合。商紂王也集結70萬(一說17萬)兵馬,趕至牧野。戰幕一揭開,太公親自率領少部精銳士卒為先鋒在前面挑戰,隨後以戰車350輛,勇士3000名,士卒23000多人攻擊商紂王的軍隊。商軍人多勢眾,但他們與商紂王離心離德,士卒紛紛倒戈,亂了陣腳,潰敗下來。紂王見大勢已去,急忙逃回朝歌,登上鹿臺,自焚而死。太公引武王入殷都朝歌,詔告天下,宣佈商朝滅亡,周王朝誕生。

姜太公銅像 

臨淄姜太公衣冠冢 

臨淄姜太公祠大門 

原南韓總統盧泰愚來臨淄太公祠祭祖 

姜太公封齊建國

武王滅商後,採取封邦建國的方略,實行對全國的統治。他同姜太公、周公旦等人商議,把全國分成若干個侯國,由周天子分封給在滅商大業中做出了貢獻的姬姓親族和有功之臣建都立國,充當周朝統治中心的屏障,即所謂“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由於姜太公在興周滅商中功勳卓著,而被首封于齊地營丘(即今淄博市臨淄區)建立齊國,以穩定東方。

領封之後,姜太公帶領本部人馬,奔營丘而來。因為長途跋涉,一行人十分疲憊,行軍速度很慢。一天傍晚,他們來到離營丘不遠的一個地方宿營,準備明日趕到營丘。姜太公聽見有人說:“有道是機會難得。這些人睡起覺來香甜安穩,哪象個赴國建都的樣子。”姜太公聽後,睡意全無,急命整頓人馬,披星戴月趕赴營丘。至黎明時,姜太公一行人馬就到了淄河西岸。只見萊國的軍隊正在涉水奔營丘而來,劍拔弩張,形勢危急。原來萊國與營丘離得很近,是商紂王的屬國,萊侯想趁姜太公立足未穩之際,搶佔營丘。姜太公急忙組織人馬迎敵。兩軍在淄河西岸展開對壘。姜太公指揮鎮定自若,士兵作戰英勇頑強。面對著姜太公強大攻勢,萊軍丟盔棄甲,節節敗退,只好悻悻而回。這樣,齊國正式建立起來了。

姜太公建立齊國以後,首先以法治國,安定民心。司寇營湯,陽奉陰違,受賄害民,並妖言惑眾,宣稱要以所謂的“仁義”治齊,姜太公便令人把營湯斬首,以正政令;東海上有被時人稱為“賢人”的狂矞、華士兄弟,自耕自食,不向天子稱臣,也不為諸侯做事,以不合作的姿態和平對抗新生的齊國,姜太公認為他們自私自利,不為國家盡義務,影響極壞,是“害群之馬”,就下令誅殺了他們。一時間,齊國再也沒有違抗命令法規的事情了,混亂的局面迅速得到了安定。僅僅五個月時間,太公就去向周公“報政”,即向周公彙報其安邦定國的政績。

姜太公建立齊國以後,在政治上推行尊賢尚功的政策。就是選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吸收大批當地東夷土著中的人才加入到齊國統治階層,讓他們在國家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對通過考核符合選賢標準的人,不分親疏,均用其所長,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一用人路線,打破了西周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尊尊親親”的正統思想束縛,舉賢任能,唯才是舉。姜太公把用人提升到事關國家興亡的高度,還提出了 “六守”、“八徵”、“六不用”的人才理論。所謂“六守”,指的是仁、義、忠、信、勇、謀六個方面,這是姜太公選拔人才的標準;所謂“八徵”,就是姜太公考察人才的八種方法,即通過交談問話、辯論、財物誘惑、女色、處理危難艱險、喝酒飲宴等全面了解人才的品德、能力;所謂“六不用”,就是姜太公認為有六種人不可任用:姦佞之徒、詐取名譽的人、假公濟私者、互相拆臺者、結黨營私者、嫉賢妒能者。姜太公發現了人才使用的客觀規律,開創了“尊賢尚功”的人才使用之先河,為後來齊國稱霸稱雄,位於列國至尊奠定了基礎。可以說,“尊賢尚功”思想作為齊文化的精髓之一,為齊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強盛鋪平了道路。

姜太公建立齊國以後,在文化上推行“因其俗,簡其禮”的開明政策。所謂“俗”,指“夷俗”,即當時當地東夷人的生活方式;所謂“禮”,指“夷禮”,即當時當地東夷人的禮儀制度;所謂“因其俗,簡其禮”就是尊重東夷人的文化傳統,不強制推行周禮。東夷齊地素有尚武、重仁等傳統,東夷土著具有不同於其他地區的性格特徵和風俗習慣,如“八主”祭祀、長女不嫁等。太公認為,如果在齊地強力推行周禮,容易產生民族矛盾,不利於治國安邦。經過再三斟酌,他決定從齊地實際出發,從俗簡禮,不強制干涉,且務實地創造了既讓齊民樂於接受,又不太悖周禮的新制。這樣,既贏得了民心,又調動起齊民興齊建國的積極性。歷史證明,姜太公“平易近民”、“以俗治國”的治國方略促進了周文化與東夷文化的融合,為齊文化的勃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姜太公建立齊國以後,在經濟上倡導“農、工、商”三寶並舉、“通商工之業,便漁鹽之利”的宏觀戰略。《漢書·地理志》載:“齊地負海潟鹵,少五穀,而人民寡。” 《鹽鐵論》則說:“昔太公封營丘,辟草萊而居焉。地薄人少。”齊國初建時沼澤遍佈,土地鹽鹼化嚴重,自然條件惡劣,對農業經濟的發展極其不利。姜太公因地制宜,在注重發展黍、稻生產的同時,利用境內礦藏豐富、魚鹽資源豐富的特點,大力發展冶煉業、絲麻紡織業、漁鹽業等手工業;還利用齊國交通便利、人民有重商傳統的優勢,大力發展商業,推行與列國通貨的外貿政策。在這種開放的經濟政策指導下,齊國製造的冠帶衣履暢銷天下,魚鹽流通列國,諸侯紛紛前來朝拜,其他諸侯國的人和財物紛紛流歸於齊國,絡繹不絕地匯聚到齊都營丘。這樣,齊國由偏僻荒涼的小國、窮國,逐步興盛發展成為雄居於東方的大國、富國。

姜太公封齊建國後,相當多的時間是在鎬京做周朝中央政權的“太師”,輔佐外孫周成王姬誦、重外孫周康王姬釗。他的大兒子齊丁公姜伋,也沒有到臨淄治理齊國,而是一直在鎬京擔任虎賁氏之職,統領著王宮衛戍部隊。齊國開國後的三十餘年,營丘基本上由姜太公的三兒子丘穆公鎮守。成王時期,管叔、蔡叔、霍叔“三監之亂”,淮夷、徐夷、“殷東五侯”起兵反周,姜太公父子輔助周公旦,或坐鎮京都、運籌帷幄;或領兵東征、衝鋒陷陣;或左右呼應,東西夾攻,迅速平定了這場叛亂,為二次安周立下了赫赫戰功。再後來,周成王去世,姜太公父子又接受了成王托孤的遺命,擔負起輔佐太子的重任。後又與眾臣一起扶立太子姬釗登位,史稱周康王。康王六年,姜太公去世,齊丁公姜伋繼任周王室太師,掌管整個周王朝的軍政事務。

姜太公的歷史地位與思想貢獻

姜太公一生的建樹,尤以軍事最著。他繼承發展了東夷蚩尤、后羿等人的兵法謀略,是周朝以來的“兵主”或“武祖”。所乙太史公言“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可以說,自古至今,太公都是兵家之鼻祖。唐太宗即位後,為了達到“安人理國”的目的,自稱他是姜太公的化身,並在磻溪建立太公廟;唐玄宗時,于開元十九年(西元731年)敕令天下諸州各建一所太公廟。並要求以張良配享,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每當發兵出師或各將領及文武舉人應詔,都要先去太公廟拜謁。開元二十七年(西元739年)追謚姜太公為“武成王”,使姜太公成為與孔子文聖並列的“武”聖人。宋真宗時,又封姜太公為"昭烈武成王"。宋神宗熙寧五年(西元1072年)為抵禦外寇入侵,下令要求各軍事將領必讀《太公兵法》。到了元朝時期,民間對姜太公增加了一些神話傳說。到明代萬曆年間,許仲琳創作了《封神演義》小說,從此,姜太公由人變成了神,並且為民間廣為信奉,尊為“神上神”。姜太公不僅是兵家鼻祖,而且儒、道、法、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據考證,有一百多姓氏出自姜太公,為齊國姜氏後裔,姜太公又被尊為“百姓之祖”。

姜太公豐富的軍事思想,被後人集錄在《六韜》一書中。《六韜》或稱《太公六韜》,全書都是乙太公答周文王、周武王之問的形式寫作,其中包括《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六部分,共計六十篇。《六韜》闡述了以愛民為基礎的戰爭觀;提出了以文伐為核心、“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戰略思想;對優秀將帥應具備的五種素質即勇、智、仁、信、忠做了界定;強調戰前準確了解敵情,選擇合適的戰機,創造良好的戰機,適時、適度的把握好戰機;高度重視軍事後勤工作,如人員配備、物資供給等;認為士兵訓練要根據戰場的需要和士兵的自身條件。縱觀《六韜》,既著眼于戰爭的根本性質、立足於仁德與道義,又細緻地討論了各種具體環境、具體條件之下的戰爭方略;是我國第一部比較系統的早期軍事理論著作,在宋代被列為《武經七書》之一,作為武學教本,成為武將們必讀的兵書。

姜太公對中華文明的八大貢獻

1、姜太公最早提出農工商並舉的經濟政策。

《六韜·文韜·六守》載:太公曰:“大農、大工、大商,謂之三寶。……三寶完則國安。”他治理齊國,不但重視農業。而且利用齊地魚鹽資源豐富的優勢和重商傳統,大力發展工商業,“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很快使齊國成為富國。

2、姜太公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貨幣法——《九府圜法》

據《漢書·食貨志》記載,姜太公為西周王朝擬定和頒行了關於貨幣的立法“九府圜法”。九府是西周掌管錢財的九個官署:太府、玉府、內府、、外府、泉府、天府、職內、職金、職幣。圜法,就是流通法。

3、姜太公最早推行“平易近民”、“以俗治國”的治國方略

姜太公建立齊國以後,在文化上推行“因其俗,簡其禮”的開明政策。所謂“俗”,指“夷俗”,即當時當地東夷人的生活方式;所謂“禮”,指“夷禮”,即當時當地東夷人的禮儀制度;所謂“因其俗,簡其禮”就是尊重東夷人的文化傳統,不強制推行周禮。東夷齊地素有尚武、重仁等傳統,東夷土著具有不同於其他地區的性格特徵和風俗習慣,如“八主”祭祀、長女不嫁等。太公認為,如果在齊地強力推行周禮,容易產生民族矛盾,不利於治國安邦。經過再三斟酌,他決定從齊地實際出發,從俗簡禮,不強制干涉,且務實地創造了既讓齊民樂於接受,又不太悖周禮的新制。這樣,既贏得了民心,又調動起齊民興齊建國的積極性。歷史證明,姜太公“平易近民”、“以俗治國”的治國方略促進了周文化與東夷文化的融合,為齊文化的勃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4、姜太公開創了“尊賢尚功”的用人路線

姜太公建立齊國以後,在政治上推行尊賢尚功的政策。就是選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吸收大批當地東夷土著中的人才加入到齊國統治階層,讓他們在國家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對通過考核符合選賢標準的人,不分親疏,均用其所長,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一用人路線,打破了西周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尊尊親親”的正統思想束縛,舉賢任能,唯才是舉。姜太公把用人提升到事關國家興亡的高度,還提出了 “六守”、“八徵”、“六不用”的人才理論。所謂“六守”,指的是仁、義、忠、信、勇、謀六個方面,這是姜太公選拔人才的標準;所謂“八徵”,就是姜太公考察人才的八種方法,即通過交談問話、辯論、財物誘惑、女色、處理危難艱險、喝酒飲宴等全面了解人才的品德、能力;所謂“六不用”,就是姜太公認為有六種人不可任用:姦佞之徒、詐取名譽的人、假公濟私者、互相拆臺者、結黨營私者、嫉賢妒能者。姜太公發現了人才使用的客觀規律,開創了“尊賢尚功”的人才使用之先河,為後來齊國稱霸稱雄,位於列國至尊奠定了基礎。可以說,“尊賢尚功”思想作為齊文化的精髓之一,為齊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強盛鋪平了道路。

5、姜太公最早提出以“五材”、“八徵”為核心內容的軍事人才理論

在《六韜·龍韜·選將》中,姜太公認為,“勇、智、仁、信、忠”五材是將帥必須具備的才能,缺一不可;並且提出應當把將領放在一定的環境中,有針對性地進行考察,考察鑒定方法就是八徵:“知之有八徵:一曰問之以言,以觀其辭。二曰窮之以辭,以觀其變。三曰與之間諜,以觀其誠。四曰明白顯問,以觀其德。五曰使之以財,以觀其廉。六曰試之以色,以觀其貞。七曰告之以難,以觀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觀其態。八徵皆備,則賢、不肖別矣。”

6、姜太公最早對司令部建設提出了系統理論

據《六韜·龍韜·王翼》記載,姜太公認為僅將帥一人具備“德、法、術”等才能還不夠,還需要人才輔佐,發揮群策群力的作用,具體做法就是組成七十二人的軍事領導、參謀等機構,從戰爭的各個方面為將帥出謀劃策,排憂解難。為此,姜太公成立了作戰籌劃、地理位置測繪、糧草軍備供應、情報偵察等十七類職能部門。

7、間諜鼻祖——姜太公

姜太公是間諜之鼻祖。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太公為了伐紂滅殷,曾多次深入殷都朝歌刺探情報,偵察敵情。民間所說太公賣面、賣飯、屠牛,實際上是太公利用各種職業做掩護,秘密進行間諜活動。《孫子兵法》認為“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指出太公在殷朝的間諜活動是造成殷商滅亡、西周興起的原因。太公不但有間諜實踐,對間諜的作用和職責也有深刻論述。在《六韜》裏,太公認為司令部中,應設置專門的間諜人員——“耳目”和“遊士”。特別是在提到“遊士”的職責時,認為其任務是“伺姦候變,開闔人情,觀敵之意,以為間諜”。(探察敵方的姦佞,偵察敵方的變亂,操縱敵國的民心,觀察敵人的意圖,進行間諜活動)——這是“間諜”一詞首次在文獻中出現。日本《萬川集海》明確指出:日本忍術思想(忍術就是日本古代間諜術)來源於中國的姜太公。

8、姜太公首創我國最早的軍隊通信口令

我國最早的軍隊通信口令是“陰符”、“陰書”,為姜太公首創。

“陰符”是我國古代一種由君主和將帥秘密掌握,用來調動軍隊、暗中傳遞消息,而不洩露軍事機密的憑證,也是兵權的象徵。一符從中剖為兩半,有關雙方各執一半,使用時兩半互相扣合,表示驗證可信。《六韜·龍韜·陰符》裏記載了姜太公所創的八種陰符:有我軍大獲全勝、全殲敵軍的陰符,長度為一尺;有擊破敵軍,擒獲敵將的陰符,長度為九寸;有迫使敵軍投降,佔領敵人城邑的陰符,長度為八寸;有擊退敵人,通報戰況的陰符,長度為七寸;有激勵軍民堅強守禦的陰符,長度為六寸;有請求補給糧草、增加兵力的陰符,長度為五寸;有報告軍隊失敗,將領陣亡的陰符,長度為四寸;有報告戰鬥失利,士卒傷亡的陰符,長度為三寸。

在“陰符”的基礎上,太公望還制定了一種“陰書”,比陰符能傳遞更具體的消息。據《六韜·龍韜·陰符》記載,國君用陰書向主將傳達指示,主將用陰書向國君請示問題,把一封書信分為三個部分;派三個人送信,每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相互參差,即使送信的人也不知道書信的內容。

與姜太公相關民俗

(一) 姜太公與民間建築習俗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民以居為地”。舊時,置房產是造福子孫的家庭大事;至今在民間,建房築屋仍是件分量很重的事。因為蓋房子是一項較大的家庭固定資產投資,還因為中國人驅邪納福的傳統心理,千百年來民間逐漸形成了一些建築習俗,其中很多與姜太公有關。

1,上樑時,在梁頭上貼“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或 “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紅紙。

老百姓蓋新房上樑的時候,總要在梁頭上貼上一條紅紙,寫上“姜太公在此!”意思說,天下最大的神姜太公在這兒,妖魔鬼怪不要到這兒來!後來,慢慢變成了老百姓常用的一句歇後語: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這個習俗來源於姜太公的傳說。傳說姜太公封神時大公無私,最後所有的神都封完了,就剩下了自己無處可去。沒辦法,他只好爬到人家蓋的新房的梁頭上。

還有的地方或人家貼“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紅紙。這來自於另一個姜太公的傳說。傳說姜太公三次來到同一個地方,發現有一戶人家老是在蓋房子,他很納悶,就問這戶人家:“你家為啥年年要蓋房子呢?”主人說:“別提了!我家房子一造好就被火燒掉,已有好幾次了。”姜太公說:“你家這次上樑,我來看看。”並關照在上樑的隔夜多做些糕團。上樑那天,姜太公叫瓦、木匠將糕團搬到屋面上向下拋,四面八方的村民見到拋糕團,便紛紛前來爭搶,一時間好不熱鬧。事後,主人家問姜太公為啥要這樣?姜太公說:“上樑時來搶糕團的人多,這些人各種生肖都有,十二生肖湊滿,火神菩薩就不敢來燒了。”果然,房子蓋起後一直沒被火燒。後來,人家在造房子時就拋撒糕團或小餅,並貼上“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紅紙。意思是有姜太公在這裡,人們幹什麼事都吉祥。

2.安門時貼“安門請到公輸子,立戶聘來姜太公”,橫批為“安門大吉”的紅對聯。

這個習俗在山東鄄城一帶建房時常用。主要是著眼于用姜太公驅邪納福。習俗的起源與上述傳說基本相近。對聯配以橫批,一併用紅紙書寫,建房時貼在門框上。這類對聯,山東省內還有“安門增萬福,立戶納千祥”,“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等。

(二) 姜太公與民間泰山崇拜

泰山是中華民族兒女心中的神山、聖山、靈山,炎黃子孫無論在哪,對泰山始終充滿著深深的眷戀和崇拜之情。在諸多的泰山崇拜中,有三項與姜太公有關。

1,姜太公就是“泰山石敢當”。關於“泰山石敢當”究竟是怎麼來的,有好幾種說法。有的說是一塊石頭,還有的說是姓石名敢當。有一種說法是姜太公就是石敢當。傳說姜太公封神,封來封去,到最後不知道是公而忘私,還是忙得糊塗了,竟然忘記了自己的名姓,最後只好自封為泰山石敢當。

2,姜太公封“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民間稱之“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是坐鎮泰山,能為百姓賜福,消災去難的女神。在民間極有影響,碧霞祠常年香火不斷。傳說碧霞元君是黃飛虎的妹妹,姜太公封神時本來要把東嶽泰山封給黃飛虎,可黃飛虎的妹妹不答應,也來找姜子牙要泰山。黃氏兄妹互不相讓,爭得面紅耳赤。姜太公提議兄妹展開登山競賽,誰先登上泰山,泰山就是誰的。黃飛虎的妹妹十分聰明,想出了一條妙計。比賽一開始,她先將自己的鞋子脫下一隻,使了個神法,將鞋子扔到泰山玉皇頂上,然後不慌不忙地爬起山來。兄長黃飛虎體力很好,早已爬到山頂。見妹妹姍姍來遲,便對她說:“我比你先到,泰山是我的!”黃妹說:“我早就到了,以為你在路上出了什麼事,前去接你來。” 黃飛虎不信,要看證據,於是黃妹領哥哥來到玉皇頂,去看自己早已放在那裏的繡花鞋。儘管有證有據,黃飛虎還是不服氣,認為妹妹欺騙他。最後兄妹二人達成妥協,妹妹住山上,哥哥住山下,二人共管泰山。姜子牙趕到泰山,見黃氏兄妹都協商妥了,將計就計,把黃飛虎封為泰山神,把黃妹封為碧霞元君,一個住山下天貺殿,一個在山頂碧霞祠。

3,將刻著“姜太公在此,諸神歸位”的磚砌于墻壁,用來降服鬼妖。

自唐代以來,很多地方大街小巷的要衝位置,都有刻著“姜太公在此,諸神歸位”的磚砌于墻壁,用來降服鬼妖。傳說周文王曾封太公為灌壇令,管理泰山地區。結果泰山周圍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萬民歡慶。忽然一天晚上,文王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在他出巡的路上,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少女當道而哭。文王問其緣故,那少女答道:“我是東嶽泰山神的女兒,如今到了婚嫁的年齡,父王嫁我為東海婦。可我要去東海必須興風作雨,這樣勢必要毀壞百姓的莊稼和房屋,姜太公的名聲威望,也會一落千丈。我左右為難,因此而哭。”文王一覺醒來,見是一夢,急召太公來問。就在太公前來面見文王的當天,泰山地區便有大風疾雨出現,泰山神之女乘太公不在,興風作雨去了東海。文王認為太公治理封地有方,政績突出,於是封他為大司馬。所以,民間便從這個故事得出結論,姜太公威鎮諸神鬼怪,只要他在此,鬼神就不會興妖作孽了。因此,人們紛紛把刻著“姜太公在此,諸神歸位”的磚砌在屋外、路口的墻壁上,用來降服鬼妖。

(三) 姜太公與民間春節習俗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節日裏各種各樣的民間習俗,彰顯、展現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和魅力。在春節習俗中,有許多與姜太公有關。

1,貼“福”字。

傳說姜太公封神時,封其妻為“窮神”,並對她說:“除了有福的地方,你都可以去。”從此,老百姓每逢過春節,家家都貼“福”字,以驅窮神。因為“窮神”是倒著看的,所以百姓一般把“福”字倒著貼。

2, 貼“酉”字。

一些地方在春節之際,家家將“酉”字貼在門框上。傳說此俗同姜太公有關。傳說姜太公酉時落生,爹娘給他取名“酉”,以為紀念。“酉”字貼出,便如同“姜太公在此”了。“酉”又與“有”諧音,意在不受窮。有的地方還傳說姜太公是酉年生人,屬雞,而“雞”與“吉”諧音,貼“酉”字又有“吉祥如意”之意。

3,貼窗花

傳說姜太公封神時,最後已經沒有地方可封,只能將自己封為窗神。有的人家過年時在窗戶上貼上“姜太公在此,諸神回避”的紅紙條,以圖吉祥。後來,人們剪貼一些寓含美好願望的圖案貼在窗戶上,希望新年能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吉祥,這就是窗花的由來。

4,破五

正月初五,民間習慣稱為“破五”,是春節後的一個重要節日。傳說姜太公封老婆為窮神,並令她“見破即歸”,人們為了避窮神,於是把這天稱為為“破五”。

在魯西北的臨清一帶,中秋節這天,家家都剪一個又大又圓的月亮貼在窗上,圓月中有傳說中的嫦娥或石榴、蓮花、牡丹、蝴蝶等。按當地風俗,這圓月必須在當天撕破,這樣可以驅除邪氣,帶來好運。這風俗也來源於姜太公封老婆為窮神,並令她“見破即歸”的故事。

還有一個略為不同的傳說是,大年三十人們請神時,把臟神——姜太公的老婆給忘了。於是她氣不過,便找彌勒佛鬧事。彌勒佛滿臉堆笑,就是不答腔。這臟神氣得捶胸頓足,七竅生煙。眼看事情要鬧大了,彌勒佛才開口說:“這樣吧!今天是初五,讓人們再為你放幾個炮,包一次餃子,破費一次吧!”——這就是“破五”的來歷。

5. 貼門箋

門箋,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稱呼,如挂錢、吊錢、門吊、門花、門錢、吊千兒等,是春節時一般貼在門楣上的吉祥飾物。一般用紅紙或彩紙剪刻而成,呈長方形,鏤空的背飾有方孔錢紋、萬字紋、水波紋等,上有吉語題額,中有吉祥圖案或福祿壽喜等字,下有多種多樣變化的穗。傳說姜太公封他老婆做了窮神,但害怕她亂上別人家裏,給別人帶來晦氣,就規定她只許上富貴人家,如果人家門臉破敗,就不準進去。人們知道了這件事,紛紛把家裏的破布爛麻挂在門上,以示家庭破敗,阻攔窮神進入。後來人們覺得不太雅觀,就用整塊布、整張紙剪成穗子來代替,以後便慢慢發展成更加精美的門箋。大年初六,家中主婦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謂之送窮鬼,門箋也摘下來同時扔出去,叫做送窮神。

6.挂燈籠

山東青島某些村莊有除夕下午設“天地堂”的習俗。“天地堂”是為供奉老天爺而設的。“天地堂”設在院子裏,在一桌子上扎一小棚,棚裏面放著一個上寫“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放著香爐、供品,還挂一燈籠,燈籠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據說姜太公當年封神時,別的人都封了,就是忘記了封自己,自己沒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爺坐在一起。

7.掃廁所

傳說姜太公封神時,把老婆給忘了。老婆經常來糾纏,吵鬧不休,姜太公沒辦法,只好給老婆封了個廁所神。老婆不願意去,姜太公向她許諾說讓天下人逢年過節把廁所打掃得乾乾淨淨;大年初一五更,不準人們到廁所解手。最後老婆只好去了。所以直到現在,很多地方的老百姓仍保持著逢年過節打掃廁所的習慣,並且大年初一五更都不到廁所解手。

(四)姜太公與民間飲食習俗

中國是世界上最講究飲食的國家,也是飲食文化歷史最悠久、內涵最豐富的國家。在各地的民間飲食文化中,與姜太公有關的也很不少。

1.姜太公發明筷子。

這一傳說流傳于四川等地,說的是姜太公與老婆關係不好,老婆就想將他害死後另嫁他人。這天姜太公回家,老婆給他燒了一盤肉,讓他吃。姜太公正要伸手抓肉,窗外突然飛來一隻鳥,連啄了他三口;他疼得手打哆嗦,結果肉沒吃成。姜太公覺得很蹊蹺,就裝著趕鳥一直追出門去,直追到一個無人的山坡上。這只神鳥棲在一枝絲竹上鳴唱:“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可用手抓,夾肉就在我腳下……。”姜太公聽了神鳥的指點,忙摘了兩根細絲竹回到家中。這時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太公於是將兩根絲竹伸進碗中夾肉,突然看見絲竹咝咝地冒出一股股青煙。姜太公假裝不知放毒之事,對老婆說:“肉怎麼會冒煙,難道有毒?”說著,姜太公夾起肉就往老婆嘴裏送。老婆臉都嚇白了,忙逃出門去。姜子牙明白這絲竹是神鳥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驗出來,從此每餐都用兩根絲竹進餐。此事傳出後,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鄰也紛紛學著用竹枝吃飯。後來效倣的人越來越多,用筷吃飯的習俗也就一代代傳了下來。

2.山東廣饒名菜:姜太公魚芹

相傳姜太公封齊建國後,採取“通工商之業,便魚鹽之利”的興國之策,結果使齊國民富國強。建齊後,姜太公釣魚的嗜好依舊,太公釣得魚後樂於自烹,整條魚吃膩了,便剔去骨頭,留下魚肉與蔬菜同炒,並常以此菜宴客。賓客都說太公烹制的採魚肉鮮美,且操魚勤奮,便有雅士做出絕句:“齊民富國盛,姜太公魚勤”。後人將“勤”改為“芹”,便成了今天用魚肉加芹菜、米拌勻同炒的“姜太公魚芹”。

3.重慶名菜:姜子牙江湖菜

相傳姜太公四處雲遊,來到了重慶。他明明是客,卻主動宴請當地朋友,意思是要在朋友們面前顯示一番。於是他烹制了一大桌萊,朋友們左看不像川菜右看不像粵菜,吃起來又不知是魯菜還是京菜,味道卻好極。吃畢,朋友們終於忍不住請教,姜太公得意地說:“此乃江湖菜也!”眾人絕倒,江湖菜從此譽滿重慶。

4.陜西名菜:鞭打黃牛

相傳周文王渭水訪賢時,姜太公說:“我久聞大王賢良,也願出山相助。如若大王真情相邀,可否立時伏地充作黃牛,讓我鞭打。我打一鞭,願為大王效命一年,打兩鞭願為大王效命兩年……”不等姜太公把話說完,文王早已俯身伏地,做黃牛狀,等待挨打。太公手持魚竿,只是在文王身上輕輕地拍打了幾下。兩人相視而笑,姜太公遂答應出山相助。後來陜西人以這段傳說,創造出了“鞭打黃牛”的名菜。

5.陜西名吃:澆湯麵.

  澆湯麵正宗之地在陜西乾縣,尤其在乾陵以北及永壽部分地區為最。澆湯麵是世上少有之美食,過去的人們只有在結婚喪葬的重大日子以及過年時才吃。傳說姜太公從西歧起兵時,在如今的周公廟地區捉到巨蛇一條,大喜,犒賞三軍,將蛇肉切為小塊,作成臊子稱為臊子面(是今天歧山臊子面的前身,只是蛇肉早改為豬肉了)。吃飽喝足,大軍前行,走到扶風興平地界,蛇肉所剩不多,就在蛇肉里加上菜蔬,而那一帶居民吃麵仍保持了那時的風格。到了乾縣一帶,肉沒了,菜也沒了,所剩只有肉湯,便用現有材料,將肉湯用大鍋煮,加入佐料,鹽,醋,辣子,剁碎的菜葉,經熬製的湯奇跡般的香飄十里,再將面煮好,撈到碗裏,澆上熬好的湯,這便是澆湯麵的前身。

6.四川宜賓名吃:李莊白肉

相傳武王伐紂滅商,攻入朝歌。紂王自焚,而蘇妲已也被姜太公處決。各路人馬對這個助紂為孽、禍國殃民的狐狸精十分憤恨,紛紛上前割了她的肉,蘸上蒜泥,分而食之。因肉片薄而長,大家都用一支筷子裹而食之,故名“裹腳肉”。當時宜賓地區李莊地帶的僰人參加了武王伐紂聯盟,回到家鄉後將這種習俗流傳了下來。因為肉食名太俗,使人不快。抗日戰爭期間,在內遷李莊的文化人陶孟和的建議下,李莊人將“裹腳肉”改成了“李莊蒜泥白肉”,一直延續到現在。

7.蘭州名吃:拉麵

拉麵據說是姜太公出歧山之前發明的。因那時姜太公揹運,賣面面都生蛆。有一次他到蘭州賣面,結果又賠了本。為了湊回家的路費,他想把面和了捍麵條賣,可捍麵沒有面板和捍麵杖,於是他只好用手拉起麵條來,又到處宣傳這面吃了能長生不老。大家一吃味道不錯,於是拉麵賣得很好,姜子牙這才賺了點錢回家了。

(五)太公與其他民間習俗

1.結婚時新娘蒙紅蓋頭

相傳姜太公佐周伐商成功後, 封商紂王為天喜星,專管人間婚姻嫁娶的送喜。但紂王不改好淫貪色的惡習,送喜時但見新娘嬌美,輒非禮之。老百姓非常氣憤,向姜太公告狀。姜太公教大家以後送新娘上轎前,先在頭臉上蒙塊紅布,然後放起鞭炮。人們依言行事,紂王果然不敢再作惡了,只得老老實實地將新娘護送到男家。原來,姜太公隨周武王伐商時,是打著大紅旗進入商都朝歌的, 紂王不僅挨過姜太公的神鞭,自焚死後還被割下腦袋,挂在紅旗上。如今見新娘紅巾遮面,又聞鞭炮聲響,誤以為姜太公又打旗祭鞭來收拾他,邪念頓消。自此,蓋頭紅布成了新娘降伏喜神、逢凶化吉的護身之寶,連同發轎時燃放鞭炮的規矩,一起流傳下來。

2.兒童玩具——風車

傳說風車起源於周朝,是姜太公發明的,原名叫八卦風輪,是避邪用的。傳說上天有個十頭鳥,因觸犯天規被砍下一個頭,就飛跑了。下凡到人間之後,到處亂竄,它的翅羽煽到哪,哪就遭殃。為制服九頭鳥,為民除害,姜太公制做了能鎮妖降魔的八挂風輪,九頭鳥怕亮怕響,就被制服住了,從此民間盡享太平。

3.溫州的米塑

米塑是用煮熟的米粉團為原料,通過揉、捏、掐、刻等多種手法,製成各種生動形象、色彩艷麗的人物、走獸、花鳥。由於米塑大小不一,大都用於喜慶節日和慶祝壽辰等,並作為饋贈親友的交際禮物。溫州的米塑十分著名,據說也與姜太公有關。傳說姜太公出仕以前,曾居一寧姓朋友家。適逢這位朋友建房,屢建屢塌。姜太公以粟(北方稱小米)粉造像,經拋梁以破煞驅邪,房始築成。這就是最早的米塑。由於姜太公開米塑之先,被尊奉為“祖師”。

與姜太公相關成語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姜太公釣魚,既無魚餌,魚鉤還是直的,而且鉤離水面三尺多高。姜太公說:“我名為垂釣,意不在魚而在聖君。願者上鉤。”成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便源於此。後來,周文王至渭水之上,找到姜子牙,拜他為相。在姜太公的輔佐下,周文王之子周武王滅了商紂,建立了周朝。

愛屋及烏

“愛屋及烏”這則成語出自《尚書大傳》。滅紂建周後,周武王仍感到天下沒有安定,便召見姜太公,問他該如何處置商朝的士眾。姜太公說:“我聽說過,如果喜歡某個人,就連他屋上的烏鴉也喜愛;如果討厭這個人,就連他家的墻壁籬笆也討厭。我的意思是說:對於敵人,我們要趕盡殺絕,一個也不能留。”武王不同意這麼做。這時召公說:“我曾聽說,有罪者,必殺;無罪者,可以讓他們活下來。我認為應當殺掉所有有罪的人。”武王也不同意。這時周公說:“我認為大王要用仁政來感化天下所有的人。”武王聽後,心中豁然開朗,便按照周公所說的做。從此,天下果然很快安定下來。

覆水難收

“覆水難收”來源於宋朝王桃的《野客叢書》。

姜太公前半生窮困潦倒,不會生計。他的妻子嫌他窮,沒有出息,離開了他。後來姜太公幫助周武王滅商建周,他的妻子見他又富貴又有地位,懊悔當初離開了他。便找到姜太公請求與他恢復夫妻關係。姜太公已看透了馬氏的為人,不想和她恢復夫妻關係,便把一壺水倒在地上,叫馬氏把水收起來。 馬氏趕緊趴在地上去取水,但只能收到一些泥漿。於是姜太公冷冷地對她說:“你已離我而去,就不能再合在一塊兒。這好比倒在地上的水,難以再收回來了!”

平易近人

西周初,周公旦的兒子伯禽封于魯, 姜太公封于齊,周公仍在朝攝政輔佐周王。三年後,伯禽入朝向周公彙報政務,周公說:“為什麼來得這麼晚?”伯禽說:“我變革禮俗,費力不小。所以三年才來彙報。”而太公到齊之後,五個月就去彙報政務,周公說:“為什麼來得這麼快?”太公說:“我大大簡化了君臣禮儀,一切依從當地人的習慣,所以很快就安定了齊國。”太公後來聽說了伯禽彙報政事的情況,長嘆說:“魯國後世必定會北面臣服於齊國。政治如果不簡要平易,民眾就不願意接近。平易近民,民眾才會歸附。”所以“平易近人”本指政治的通俗簡易。可是到了唐朝,為避唐太宗李世民諱,凡言“民”處皆改為“人”,此語也不例外。如白居易《策林》十二引用這句話時就改成了“平易近人”。這樣一改,意思也就變了,從指政治變為指為人處世的態度,有時也指文章風格淺顯易懂。

姜太公名言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

——《六韜·文韜》

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與天下人共用天下之利的人,就能得到天下;獨享天下之利的人,就會失去天下。

利而勿害,成而勿敗,生而勿殺,與而勿奪,樂而勿苦,喜而勿怒。——《六韜·文韜》

對於百姓,讓他們得利而不受害,使他們成功而不要失敗,使他們生存而不要死亡,給予他們而不是掠奪,

使他們幸福而不讓他們受苦,讓他們高興而不是怨氣沖天。

全勝不鬥,大兵無創,與鬼神通。——《六韜·武韜》

不經過戰鬥就能大獲全勝,以全軍臨敵卻能完好無損,這才叫用兵如神。

凡用賞者貴信,用罰者貴必。——《六韜·文韜》

但凡獎賞,貴在守信兌現;懲罰貴在堅決執行。

人君必從事于富,不富無以為仁。——《六韜·守土》

君主必須實施富國富民之道,國家、人民不富裕,就談不上施行仁政。

太公曰:“貴法。令之必行,必行則治道通,通則民大利。——《六韜佚文》

太公說:“最重要的是法令。發佈了法令必須堅決執行,執行了法令,治國原則才能行得通,治道通

才能給老百姓帶來利益。

太公曰:得賢將者兵強國昌,不得賢將者,兵弱國亡。——《六韜·文韜》

有了精明強幹的將領,就會使兵強國昌;沒有精明強幹的將領,就會使兵弱國亡。

來源:臨淄齊文化研究中心

後人讚姜太公詩句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詩經·大明》

姜元帥讚

六韜留下成王業,妙算玄機不可窮。

出將入相韆鞦業,伐罪吊民萬古功。

運籌幃幄欺風後,燮理陰陽壓老彭。

亙古軍師為第一,聲名直並泰山隆。

——明代許仲琳《封神演義》

姜太公釣魚

寧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

不為金鱗設,只釣王與侯。

——明代許仲琳《封神演義》

咏太公

八十垂垂直釣翁,鷹揚輕肯奮秋風。

白頭清渭無窮意,誰遣飛熊入夢中。

——清康熙《臨淄縣誌》載馬季常詩

與姜太公有關的臨淄文物古跡

姜太公作為齊國元君,在臨淄封齊建國,其豐功偉績、高風亮節一直為歷代臨淄人所深深敬仰。目前,臨淄有關姜太公的歷史文化遺跡,主要有營丘故城、姜太公衣冠冢、姜太公祠等。

營丘故城遺址

位於臨淄區齊都鎮河崖頭村西約200米處的韓信嶺一帶,齊國故城大城內東北角。故城內文化堆積一般在3~4米左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省考古部門在河崖頭村西、闞家寨等處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時,都發現了西周前期的遺存。在東古城村北發現了西周早期的車器,在殉馬坑下發現了西周中、晚期的墓葬。1981年,山東省考古研究所在發掘東古城村東一段大城北墻時,發現此城墻是修築在前期城墻的基礎之上,墻基下有大汶口文化時期的灰坑。證明瞭齊獻公遷都前就已有舊城邑存在,後被獻公擇為都城。2003年,臨淄區政府在此樹立“營丘故城”遺址碑。

臨淄原名營丘。臨淄古屬營州,《爾雅•釋地》:“齊曰營州。”營、贏、盈音同。伯益贏姓,原為東夷齊地的土著,是莒、秦、江、黃等國的祖先,曾經佐大禹平治水土,立有大功。他的裔族遍佈齊地,其中臨淄、益都一帶曾是其聚居點之一。姜太公封齊,奄、盈等“殷東五侯”起兵反周又反齊。其中的“盈”也就是贏,即贏姓伯益之後。營州以贏、盈而得名。營丘則以營州而得名。即營丘便是上古營州的中心,或以營丘而得州名。

據《爾雅》“釋丘”記載,河水從左邊流過的丘,叫營丘。

漢代的史學家班固在他的《漢書•地理志》所引《齊詩》中有這樣的描繪:“子之營兮,遭我乎峱山之間兮。”營是地名,即營丘;峱是山名,即峱山,在牛山南十余裏,今青州卲莊、文登境內。詩意是說:你到營丘去,與我在峱山相遇。可見營丘與牛山毗鄰,臨淄、營丘是一個地方。

東漢鄭康成《詩經》“齊風”注指出:淄水營(縈)繞而過,因此叫作營丘;

魏晉人臣瓚曰:“營丘即臨淄也”。

晉人郭璞曰:“今齊之營丘,淄水過其南及東”。

北魏的地理學家酈道元在他所著的《水經注》中描繪得更為詳盡:“淄水又北,經其城東,城臨淄水,故曰臨淄。……武王以其地封太公望,賜之四履,都營丘為齊。”由上述文獻資料可知,營丘也好,臨淄也罷,這些地名的由來都與臨淄所在的地形、地貌有關,既瀕臨淄水,南面和東面被淄水縈繞。

《益都縣圖志•金石志》上著錄濰縣郭氏所藏《北齊天統元年房周陁(zhi通阤)墓誌》(今藏煙臺市博物館):“處士房周陁(zhi通阤),字仁師。齊都益都縣營丘裏人。……以大齊河清三年九月十三日卒於營丘裏,天統元年十月廿四日窆(bian)於鼎足山之陽”。鼎足山在臨淄東南,牛山之東。房周陁家居營丘裏,而死葬臨淄鼎足山之陽。

1973年,山東省博物館在辛店發電廠發掘清理了北朝崔氏墓地,出土的《北齊天統元年崔德墓誌》說:“自惟周楨幹,返葬營丘,因食邑如為氏”。認為齊國崔氏曾是周王朝的支柱,返葬于營丘,因食邑于崔而命氏。崔氏是齊國的望族,其家在臨淄城內且近於公宮,故齊莊公私通崔杼之妻“驟如崔氏”。其封邑崔在濟南東朝陽縣西北崔氏城(今章丘西北六十里)。墓誌說崔氏“返葬營丘”,而墓葬卻在臨淄境內被發現,“營丘”自然指臨淄而言。

營丘在西元前1045年太公封齊建國時即被定為國都;西元前859年,齊獻公姜山以營丘臨靠淄水而改名“臨淄”。從此,“臨淄”之名傳稱到現在。

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

姜、呂為姜太公後裔主要姓氏,為大多數人熟知,本文不做詳細解釋)

1.尚

一部分尚姓人的祖先是姜太公姜尚,以祖先的名字“尚”為姓。

《元和姓纂》記載:“尚氏,姜姓,齊太公之後也,太公號太師尚父,因氏焉,京兆、清河、上黨。”《萬姓統譜》記載:“周太師尚父之後。”《通志•氏族略》記載:“尚氏,姜姓,齊太公之後也,太公號太師尚父,因氏。”春秋末年,田氏代齊後,原姜齊公族有一支以其祖先姜太公姜尚的名字為氏,稱尚姓。

2.望

望姓的祖先為姜太公,以祖先之號“太公望”的“望”為姓。

《古今姓氏書辯證》引《風俗通》雲:“齊太公望之後。”《望氏族譜》記載:“望氏以祖輩名號為姓氏,源於姜姓。齊太公望之後裔。”

據《史記》記載,西伯侯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在謂水之陽遇到了姜太公。兩人縱論天下形勢,暢談治國安邦之策後,姬昌對姜太公的文韜武略十分敬佩,決定請他出山,輔佐自己滅商興周。他對姜太公說:“吾太公望子久矣。”(意思是您姜太公就是我爺爺所期盼的那個能幫助周興盛的聖人),稱姜太公為“太公望”,拜其為軍師,後來果然奪得了天下。西元前1045年,姜太公被封到齊國,姜姓齊國建立。西元前386年,田氏代姜齊後,一部分姜齊公族以祖先之號“太公望”的“望”為姓。

3.

一部分齊姓人的祖先是姜太公,以祖先所建立的國家——齊國的國名“齊”為姓。

《元和姓纂》記載:“炎帝姜姓之後,太公望姜子牙,受封于營丘為齊國,氏焉。”《通志•氏族略》上說:“太公望封于齊,子孫以國為氏。”西元前1045年,姜太公被封到齊國,姜姓齊國建立。西元前386年,田氏代姜齊後,一部分姜齊公族以祖先所建立的國家——齊國的國名“齊”為姓。

4.

大部分丁姓人的祖先是姜太公的大兒子——齊丁公姜伋(呂伋),以其祖先謚號“丁”為姓。

《通志•氏族略》記載:“丁氏,姜姓,齊太公生丁公,支孫以丁為氏。”姜太公的大兒子齊丁公姜伋(呂伋),曾跟隨父親參加牧野之戰,為興周滅商立下大功;雖然他承襲了姜太公的君位,但他並沒有到臨淄治理齊國,而是一直在當時周王朝都城鎬京擔任王官,周成王時被任命為虎賁氏之職,統領著王宮衛戍部隊。後來,管叔、蔡叔、霍叔“三監之亂”,淮夷、徐夷、“殷東五侯”起兵反周,他又受周公旦的派遣領兵東征,平定了這場叛亂。周成王八年(西元前1034年),他還協助周公滅掉了唐國。再後來,周成王去世,他又代表父親,與召公、畢公一起,接受了成王托孤的遺命,擔負起輔佐太子的重任。後又與仲桓、南宮毛等世卿大臣一起扶立太子姬釗登位,史稱周康王。康王六年(西元前1014年),姜太公去世,他又按照周初慣例,繼太公為周王室太師,參贊整個周王朝的軍政事務。姜伋(呂伋)年老去世時,康王專門為他賜謚曰“丁”以表彰他“執事弗懈,事主盡忠”。此後姜伋(呂伋)的子孫,便以“丁”為姓。

5.

大部分崔姓人的祖先是齊丁公姜伋(呂伋)的嫡子季子,以其祖先封邑——“崔”為姓。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崔氏出自姜姓。齊丁公伋嫡子季子讓國叔乙,食採于崔,遂為崔氏。”意思是說西周時,齊丁公姜伋(呂伋)的嫡子季子,把應該由他繼承的君位讓給了有才能的兄弟叔乙。叔乙繼位後,把崔邑封給季子作為食邑。崔邑,在今濟南章丘市黃河鄉西南5公里土城村。季子的子孫此後定居崔邑,並以封邑名為姓,稱為崔氏。

6.

一部分聶姓人的祖先是齊丁公姜伋(呂伋)的子孫,以祖先封邑——“聶”為姓。

據《姓氏急就篇注》所載,齊丁公姜伋(呂伋封其支庶子孫于聶城(今山東省茌平縣西,一說河南清豐縣北)為齊國附庸,稱聶國。後世子孫以國為氏。

7.丘(邱)

丘(邱)姓的祖先是姜太公的三兒子丘穆公,以其祖先所鎮守的營丘城的名字“丘”為姓。

《通志•氏族略》記載:“太公封于齊,而都營丘,其支庶居於營丘者,遂以丘為氏,其地在今齊州臨淄。”《元和姓纂》記載:“齊太公封于營丘,支孫以地為氏,世居扶風。”姜太公封齊建國後,他讓三兒子丘穆公鎮守都城營丘(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丘穆公去世後,其族人遂以丘為氏。清朝雍正三年,為避孔丘名諱,雍正皇帝下令在丘旁加“阝”為“邱”,以此改為“邱”姓。丘、邱姓人均是丘穆公子孫。近代詩人邱逢甲倡議復丘姓本字,他首先將本人姓名寫作丘逢甲,閩、粵邱姓族人也紛紛響應改邱為丘,但仍有不少邱姓人繼續沿用邱字。結果現在的邱姓人士隨處可見,而以丘為姓的人反而不多了。

8.

一部分厲姓人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厲公姜無忌,以其祖先謚號“厲”為姓

據《風俗通》記載:“厲氏,齊厲公之後。漢有魏郡太守、義陽侯厲溫。”齊厲公,名叫姜無忌,昏憒暴虐,齊人非常痛恨他,聯絡了齊胡公姜靜之子殺死了齊厲公。在混戰中,胡公之子皆戰死,齊人擁立厲公之子姜赤即位,是為齊文公。齊文公把參與殺厲公的七十人全部處死。齊厲公死後,他的直庶子孫以他的謚號為姓,遂成厲氏。

9.

大部分高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文公姜赤的二兒子公子姜高。公子高的孫子高傒以祖先的名字“高”或封邑名“高”為姓。據《廣韻》所載:“姜太公六世孫文公有個兒子受封于高邑(今山東禹城縣,或河南省禹縣),稱為公子高。其孫名傒,以祖父封邑為氏,稱為高傒,其後遂為高氏。”高傒是渤海高氏的始祖,一生歷僖、襄、桓、孝公四代。齊襄公失德無道,大臣連稱、管至父殺齊襄公,擁立公孫無知為齊君。高傒設計殺了無知、連、管三人,立公子小白為君,稱齊桓公。齊桓公把盧邑(今山東濟南長清西南)賜予高傒。高傒生莊子虎,莊子虎生頃子,頃子生宣,宣生固。高固在齊惠公、齊頃公時為齊國的上卿,曾在齊國與晉國的鞍之戰(前589年)中立功。固生厚。高厚為齊靈公時大臣,曾輔佐過太子光(後來的齊莊公)、太子牙。高厚任太子傅時,曾和國氏一道將崔杼驅逐到衛國,不久,崔杼趁靈公病危時,迎立太子光即位,為報私人恩怨,崔杼殺了高厚。厚生麗,麗生止。高止,字子容,喜歡生事、居功自傲、獨斷專權,齊景公四年(前544年)被宗室大臣公孫蠆、公孫灶放逐到北燕。高止之子高豎,佔據他的封地盧(今山東濟南長清西南)發生兵變,後在齊軍圍攻下被迫將封地盧交還公室,逃亡晉國。

  在高固的後代失寵的同時,高傒的另一支後裔高偃則接著又興旺發達起來。高偃之子高張(高昭子)多次奉齊景公命出使他國,與各國諸侯共修成周王城,與國夏一起率師伐魯。前490年,景公死,高昭子和國惠子立太子荼為國君,即晏孺子(前490——前489年在位)。前489年,田乞與諸大夫起兵攻入王宮,高昭子為了救護國君被田乞殺害。高昭子之子高無邳,于齊簡西元年(前485年)與國書一共討伐魯國。當魯國會同吳國一同進攻齊國時,高無邳率領軍隊與吳國軍隊在艾陵(今萊蕪東)展開大戰,齊軍被打敗。前472年高無邳又率師抵禦晉軍的入侵。在姜齊末年,高無邳為保衛姜齊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高無邳在失寵後,逃奔到北燕(在今河北省大興縣東南)。

  還有一部分高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惠公姜元的兒子公子姜祁(字子高)。 子高生公孫蠆(ch岬i),字子尾,子尾生高彊,高彊以祖父的字“高”為氏,遂為高氏。此高氏與高傒的高氏是姜姓齊國中不同的兩個高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齊惠公之子公子祁,字子高,其後亦稱高氏。”

10.

大部分盧姓人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文公姜赤的重孫高傒,以祖先的封邑“盧”為姓。

《姓纂》和《通志氏族略》記載:“盧氏,齊太公之後,至文公子高,高孫傒食採于盧,今盧縣也,因姓盧氏,秦有博士盧敖,漢有燕王盧綰。”春秋時齊國上卿高傒的封邑在盧邑,其後裔族人遂以盧為姓。古盧城遺址在濟南長清區西南十公里處,歸德鎮國莊一帶,俗稱“盧城洼”。除這支盧氏外,還有齊桓公後裔盧蒲氏、葛盧氏改姓的盧氏。

11.

柴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高傒的十世孫高柴。高柴的孫子柴舉,以祖父的名字“柴”為姓,世代相傳。

《元和姓纂》記載:“齊文公子高後,高孫傒以父字為氏,十世孫高柴,仲尼弟子,孫舉,又以王父名為柴氏。”《古今姓氏書辨證》雲:“出自姜姓。齊卿高敬仲傒,裔孫柴,字子羔,為孔子弟子,,後世以柴為氏。”高柴,字子羔,春秋末年齊國人,姜太公的後裔、齊國世卿高傒的十世孫,早年跟隨孔子學習,是孔子弟子72賢之一,後長期在魯國、衛國做官,傳說最後活了128歲,死於衛國。高柴的孫子柴舉以祖父名為氏,遂為柴氏。

12.

年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莊公姜購的兒子、齊僖公姜祿父的弟弟姜年(字夷仲)。以其祖先的名“年”為姓。

《路史》記載:“齊太公後有年氏。”春秋時期齊國有公族大夫姜年(字夷仲),他的後裔以其祖先的名“年”為姓,遂為年氏。

13.

一部分桓姓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桓公姜小白,以其祖先謚號“桓”為姓。

《通志•氏族略》記載,齊桓公其支庶子孫乃以謚為氏,稱桓氏。《後漢書•桓榮傳》注引《東觀漢紀》雲:“桓氏,齊桓公後也。桓公作伯,支庶用其謚立族命氏。”齊桓公姜小白(?—西元前643年),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西元前685年至西元前643年在位。他任用管仲為相,推行政治、軍事、經濟改革,採取“尊王攘夷”的策略,伐戎救燕,存邢助衛,定襄王之位,迫楚訂盟,建立了春秋首霸的赫赫功業。齊桓公姜小白的後裔,以其祖先謚號“桓”為姓。

14.

慶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桓公姜小白的重孫慶封,以父親公孫慶克的字“慶克”之“慶”為姓。

《元和姓纂》雲:“慶氏,桓公之子無虧之後,無虧生慶克,亦謂之慶父,以字為氏。”

《古今姓氏書辨證》亦云:“慶氏,出自姜姓。齊公族大夫慶克,以王父字為氏。”慶克是齊桓公姜小白的大兒子公子姜無虧(武孟)的兒子,和齊靈公姜環之母聲孟子私通。西元前574年,他穿著女人衣服和聲孟子一起坐輦進宮,被鮑牽發現,報告了國武子國佐。國佐把慶克召來,訓斥了他一頓。慶克很羞愧,躲在家裏很久不出門。聲孟子找他,他就誣陷國佐,聲孟子十分憤怒。齊靈公、國佐外出伐鄭時,高無咎和鮑牽留守臨淄。齊靈公回都時,高無咎和鮑牽為防止姦細混進城內,關閉城門,盤查過往行人。聲孟子向齊靈公譖害高無咎和鮑牽,說他們打算不接納齊靈公返國,而立公子角為齊君,並說國佐也參也此事。齊靈公聽信母親的讒言,處鮑牽以刖刑,並逐高無咎。高弱在盧地反叛。齊靈公派崔杼、慶克率兵討盧。國佐殺了慶克,佔領了谷邑反叛。不久,國佐、高弱都和齊侯結盟而還。次年正月二十九日,齊靈公派士華免用戈把國佐殺死在內宮的前堂。

慶克的兒子慶封以父親的名字命氏,就是慶氏。齊靈公時,慶封是齊國大夫。齊靈公起初立兒子光為太子,後來因為寵愛戎姬,就廢掉太子光,改立戎姬所生的兒子子牙。齊靈公死後,慶封夥同另一個大夫崔杼殺死了子牙,擁立原太子光繼位為齊莊公。齊莊公重用二人,封慶封、崔杼為上卿,共同執掌國政。後來崔杼因齊莊公與自己的妻子棠姜通姦,一怒之下殺死了齊莊公,又和慶封一起擁立莊公的弟弟姜杵臼為齊景公,齊景公封兩人為左右相國。不久崔杼的家族發生了內亂,慶封趁機以弒君之罪殺掉崔杼,並滅掉了崔氏家族,自己獨攬朝政。後來慶封把政事全權交給兒子慶舍處理,自己只管玩樂,因而引起其他大臣的不滿。齊國的大族田、鮑、欒、陳氏經過密謀,乘慶封外出之機,發動政變,攻殺慶氏宗族。慶封返回途中聞訊後,逃到了吳國。吳王收留了他,並把朱方(今江蘇丹徒縣)一帶的土地賜給他。後來,在齊國政變中倖存下來的慶氏族人聞訊趕來相聚,於是慶氏就開始在南方繁衍。西元前538年,楚靈王伐吳,殺死了慶封。

15.

一部分賀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桓公姜小白的重孫慶封。東漢時人慶純本姓“慶”,因避漢安帝的父親劉慶的名諱,改為同義的“賀”姓。

《通志•氏族略》說:“賀氏,即慶氏也,姜姓,齊桓公之支庶也;漢時避安帝父諱改為賀氏。”《姓氏考略》記載:“後漢慶純,避安帝父孝德皇帝諱改為賀氏。望出會稽、河南。”慶克的兒子慶封逃到吳國後,吳王收留了他,並把朱方(今江蘇丹徒縣)一帶的土地賜給他。於是慶氏就開始在南方繁衍。慶氏在東漢時傳至慶儀為汝陰令,其曾孫慶純官拜侍中,為避漢安帝的父親劉慶的名諱,改為賀氏。

16.

一部分谷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惠公姜元的孫子公孫蠆(ch岬i)。公孫蠆(ch岬i),字子尾,他的某個孫子封到夾谷,後代便以祖先封邑名“夾谷”為姓,後簡化為“谷”姓。《百家姓考略》記載:“齊公子尾孫,封于夾谷,後姓谷氏。”夾谷,在今山東萊蕪夾谷峪或淄博市博山區石門鄉夾谷臺。

17.

一部分欒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惠公姜元的重孫欒施(公孫灶之子),以祖父姜堅的字“子欒”之“欒”為姓,後世遂為欒氏。《通志•氏族略》記載:“……又齊有欒氏,姜姓,齊惠公之後,惠公子堅,字子欒,是以字為氏者。望出西河魏郡。”

18.查(楂)

查(楂)(zha)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頃公姜無野的某個兒子,以其祖先封邑——“楂”為姓。《姓苑》記載,春秋時齊頃公之子食採于楂邑,稱楂氏。古代查、楂相通,後來楂氏去木為查氏。齊頃公姜無野,齊惠公姜元之子。西元前589年,齊、晉鞌(今山東濟南)之戰,齊頃公被晉軍追逼,“三周華不注”,差點被俘,幸得大臣逢醜父相救才得以逃走。後來齊頃公變得低調內斂,周濟窮人,照顧鰥寡,頗得民心,使齊國國力大增,史稱頃公中興。

19.左

一部分左姓的祖先為姜太公後裔,春秋時齊國公族之後。起源山東,出自姜姓。據《廣韻》和《元和姓纂》記載,春秋時齊國公族有左、右公子之分,後左公子的後代便以左字為姓,形成左氏。

20.駱

一部分駱姓的祖先為姜太公後裔、齊國公子姜駱,姜駱的子孫以其祖先的字“駱”為氏。《元和姓纂》記載:“姜姓,齊太公之後有公子駱,以王父字為氏,望出內黃、會稽。”《古今姓氏書辨證》雲:“姜姓。齊太公之後有公子駱,後以字氏。”

21.連

一部分連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國公族大夫連稱,他的後代以祖先名字為姓,形成連姓。連稱是齊襄公時期的大夫,曾和大將管至父戍守葵丘(今臨淄區高陽故城)。臨行前,齊襄公答應來年瓜熟時換人代守。可到了明年,齊襄公食言不換,連、管怨恨頗深,遂暗中聯絡朝中失勢的襄公庶弟無知和宮中失寵的連妃,結為一體,乘齊襄公外出狩獵之時秘密班師,包圍了襄公住宿的離宮,殺死侍衛,搜尋出藏身於戶後的襄公,將其斬首。事後長驅國都,立無知為君,連、管分別升拄正卿和亞卿。後來,連、管被高傒除掉。

22.國

一部分國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國公族、上卿國氏。據《廣韻》、《姓氏考略》和《姓苑》載,春秋時齊國有上卿國氏,本是齊侯公族大夫,由周天子親自任命為輔國正卿,齊國國君便賜以國姓,意為國家尊貴至上的姓氏,其後遂稱國氏。春秋時有齊卿國佑及其後代國歸父、國勝、國佐、國弱、國夏、國書、國觀、國武子、國景子、國伯高父。

23.浦

浦姓的祖先是姜太公的後裔,以祖先的封邑或居住地“浦”為姓。

《姓氏考略》記載:“太公之後有浦氏,見盧若虛刻石記。”一種說法是春秋時期,姜太公的後人有奔于晉國的,做了晉國大夫。因為被封于浦,於是以浦作為姓氏,稱為浦氏。還有一種說法是秦漢之際,有一支姜太公的子孫,自山東的老家逐漸向南方播遷,後來渡過了長江,在富饒的江、浙地區定居下來,而定居於浙江省內浦江沿岸的人,以浦江的“浦”字為氏。

24.章

一部分章姓的祖先是姜太公支孫姜虎,他的後人以其祖先封國名“鄣”為姓,後去掉邑旁,成為“章”氏。《古今姓氏辯證》記載:“係出姜氏,齊太公支孫封國于鄣,後為齊所滅,子孫去邑為章氏。”《通志•氏族略》記載:“章氏即鄣國之後也。姜姓,齊太公子孫封于鄣,為杞附庸之國,今密州有古鄣城,為齊所滅,子孫去邑為章氏,望出豫章。”西周初,姜太公封齊建國後,將其支庶子孫姜虎封于鄣。西元前664年,鄣國被齊桓公姜小白滅掉,鄣國的後人以國名“鄣”為氏,後去掉邑旁,稱章姓。鄣,在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或章丘、諸城)。

25.柯

一部分柯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據《路史》載,周朝齊國姜太公後有柯氏。

26.井

一部分井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虞大夫井伯,以其祖先的封邑“井”為姓。

《尚友錄》、《姓源》記載:“虞大夫井伯,姜子牙之後,以字為氏,望出南陽。”姜太公的後裔有奔于虞國者,官至大夫,食採于井邑(今山西省平陸縣一帶),稱為井伯。其子孫以邑為氏,遂有“井“氏。

27.暢

暢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春秋時期齊國某公族之後。據《風俗通義》、《陳留風俗傳》所載,暢姓起源於春秋時期的齊國,為公族之後。

28.晏

一部分晏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春秋時期齊國某公族大夫。因為他被封于晏(今山東省齊河縣西北的晏城),所以他的後代以晏作為姓氏。《元和姓纂》記載:“晏弱,齊公族也,生嬰,字平仲……”

山東省臺辦供稿

---------------------

從蕭憺碑和蕭景石柱被損毀事件小探南朝石刻的保護- 主題南京(金陵) | 弘揚南京城市主題文化 - http://goo.gl/WNTpEo


能文能武長得帥 三國十大全能人才排名
newscdn.newsrep.net查看原始檔
論實力,論軍事,論謀略,三國中有各種排名,那麼論綜合素質,三國名將的排名又會是怎樣呢?本期小編將給大家帶來十大全能型人才,僅供大家參考。
一代梟雄——曹操
論綜合能力,孟德是當之無愧的三國翹楚。同時他也是中國曆史上最為出類拔萃的人物之一。擁有政治、軍事、智略、文學諸方麵的全才。當然,殘忍和好色是他性格中的負麵因素。但並不影響他的英雄氣質。
絕世儒將——周瑜
公瑾儒雅風流,是絕代儒將。身為赤壁之役的全場導演,軍事才能足列三甲。公瑾的人格魅力非同一般。不說江南女子的“曲有誤、周郎顧”,單看老將程普的前踞後恭,一句“與公瑾交,如飲醇酒,不覺自醉”就足以說明一切。不過《演義》極力渲染誇張諸葛,對公瑾有莫大醜化之嫌。同樣受此歧視待遇的還有魯肅、魏延等。
大眾情人——趙雲
人格魅力最完美、綜合素質最優秀的武將。一直以來,趙子龍都是我們心目中完美武將的典範。其卓越的個人素質和無與倫比的個人魅力令其在東瀛和本土都擁有無數擁蠆。
英年早逝的霸王——孫策
雖說“生子當如孫仲謀”。然仲謀區區一守戶之犬,又如何能與其兄伯符相提並論。孫策當年狂飆突進,一統江東後,向曹操求封大將軍不成,便時有襲許昌之心,足見其野心之大。可歎天妒伯符令其英年早逝,否則以其天生軍事才能加上骨子裏的好戰血液,必將與阿瞞逐鹿中原一爭霸主,又怎會坐困長江天險惟求自保!
一代名臣——諸葛亮
諸葛一生惟謹慎。各方麵才能都很優秀。不過鞠躬盡瘁的他還是未能完成玄德公遺誌。正所謂“千古一歎失空斬,老淚縱橫望祁山”。論人格魅力,高於司馬,遜於周瑜。論軍事才能,可能不及兩者。不過內政和外交方麵頗多建樹。另外,諸葛在用人方麵讓人不敢恭維。觀蜀後期人才凋零可知大概。
三國第一陰謀家——司馬懿
魏司馬、蜀諸葛、吳周瑜,論綜合素質其實很難分出軒輊。仲達軍事方麵令諸葛六出祁山無功而返,在政治上也有非常人之謀,實為三國第一陰謀家。人格魅力就差些了,不過忍功一流。諸葛當年用婦人衣物羞辱他時尚且能麵帶微笑,實非常人能及。絕代梟雄也。
東吳的擎天玉柱——陸遜
陸遜書生拜大將,文武全才,與周郎堪稱東吳雙璧。在軍事上智謀足備,措置裕如;在政治上又能忍辱負重,是第一流人物。這一點金庸先生曾經深刻的指出過。
不可一世的美髯公——關羽
關某威鎮華夏,自始至終都是劉備最得力的股肱。其軍事才能之優秀,直匹曹操。武勇也是一時之冠。但心胸狹窄,無容人之度。傲慢驕矜且剛愎自用,這些性格中的負麵因素最終促使他走向敗亡。從而也是蜀漢敗亡的開始。
文武雙全的典範——姜維
諸葛的嫡係傳人,武勇不亞趙雲,謀略伯仲鄧艾,確實堪稱文武雙全的典範。但過於窮兵黷武,疏於內政。九伐中原導致蜀漢國力衰退。其人格魅力也遠不及諸葛。
可怕的軍事激進派——呂蒙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當年的吳下阿蒙實力不可小覷,堪稱東吳四大棟梁之一。白衣渡江擊破關羽的幹脆利落,實在叫人拍案擊節,心馳神往。可惜同樣早逝,否則一旦時機成熟,呂蒙這種軍事激進派必北抗魏而西拒蜀,三國的好戲還在後頭。


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

中華民族的尚武精神何以自宋消失? 祭拜武聖漸漸不存
縱觀中國的歷代王朝,都是十分重視武備的。國家的戰備工作做得好,對於保證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盛以及應對內憂外患都是十分必要的。而宋朝在中國歷史上卻是一個分水嶺。
讀史可知,中華民族原本也是一個尚武的民族,漢唐的血液沸騰著激昂的睥睨一切的因素,至宋才戛然消失。而唯有擁有漢唐魂魄的中國,才是真正的中國。
秦王贏政就不用多敍述了,他似乎就是為戰爭而生的,揮手所向,天下靡定。在極短的時間內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幾百年諸侯混戰的局面,在廣袤的疆域裡建立起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大帝國,從此揭開了中國封建王朝的垂天帷幕。
項羽平定河北,破釜沉舟,消滅號稱「虎狼之師」的秦軍主力,諸侯不敢仰而視之,皆膝行來見,何其雄也!
劉邦以一丘草民之身,提三尺劍,縱橫中原,屢敗屢戰,終開漢朝400年基業。
文帝富有遠略,雖對周邊的少數民族以懷柔為主,不輕啟戰釁。但他針對匈奴的戰爭步伐一刻也沒有停止過。為了對付匈奴騎兵,文帝不但鼓勵民間養馬,國家也在西北邊境設立了36個牧馬場,為的就是實現有朝一日不戰則已、一戰必亡匈奴的宏圖大志。
景帝平定吳楚七國之亂,使「文景之治」的繁榮局面不致中斷。為後來武帝大規模北擊匈奴做了充分的物質準備。
武帝是歷史上最具雄才大略的偉大帝王,他繼位後,改變文化政策,利用儒學敦化民風,同時採用法術、刑名鞏固政府的權威,即所謂的「表儒裡法」。又一改對匈奴妥協的政策,主動進攻。武帝是一個勇猛剛毅、具有持久開拓雄心和征服野心的人,絕不能容忍匈奴再踏入漢關半步,他要一削父祖幾代人所受的鳥氣。他毅然拋棄了行之近70年的和親祖制,開動了整個國家的戰爭機器,全力出擊匈奴!這一聲巨吼,響徹了44年之久,匈奴從此全面衰落。
漢武帝王道霸道,交錯為用。在對匈奴用兵的同時,還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進一步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把新疆正式納入了中國版圖。接著又平定了夜郎、 南越,征服了閩越和東甌政權,在西南先後建立了七個郡,分別置於漢帝國的直接管轄之下。漢武帝還派兵從海陸兩道攻入朝鮮,設置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 郡。如此蓋世武功,在中國歷代帝王中,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因此被後人讚為「冠於百王」。武帝是第一個奠定中國遼闊疆域的皇帝,現代中國版圖的基本框架在武帝手中基本已勾勒成形。他第一次實現了漢民族真正意義上的大國崛起。
武帝用事四夷,以武力拓邊,致使民間尚武之風大盛,整個社會充滿著一種積極進取的時代精神。
西元前28年,北匈奴殺中國使節反叛,在危機情況下,副校尉陳湯不待皇帝指令,發兵征討,認為「胡兵五個才能當漢兵一個。」以少勝多,大敗匈奴軍隊,由此可以想見,當年的漢人是多麼威猛!勝利之後,陳湯又給漢元帝發去了那封流傳千古、揚眉吐氣的疏奏,其中「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雄辭壯語,成為激勵漢民族血性的沸點。
突厥是唐朝最大的邊患,貞觀四年(630年)3月,太宗在做好戰爭準備後,派李靖、李勣率大軍出擊定襄,深入突厥,活捉頡利可汗,突厥部落遂四分五裂。拓邊戰爭取得了輝煌勝利,唐朝的版圖由此擴大到了今天的貝加爾湖以北。平定突厥之後,唐太宗再次遠征,將吐穀渾納入唐朝版圖。而西域的高昌、焉耆、龜茲、西突厥也相繼降服,遂在西域設立了安西四鎮,這是唐朝繼漢朝之後,再次對西域實行有效統治。後又大敗吐蕃軍。贊普松贊幹布遂向唐太宗謝罪求和,請求和親,唐太宗遂將宗女文成公主嫁給他。唐與漢初的和親不同,漢初與匈奴的和親,有著太多的無奈與屈辱,而唐與吐蕃的和親,則是一種強勢之下的懷柔。從此,吐蕃和唐朝結為甥舅關係。
貞觀年間是唐朝拓邊最猛烈的時期,邊疆戰爭之頻繁和戰勝次數之多,在中國古代史上非常罕見。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意氣風發的時代,一個高度自信的時代,貞觀之治的一大內容,就包括這種相容並蓄的大唐雄風和氣吞萬里如虎的尚武精神。
武則天延續了貞觀時期金戈鐵馬的尚武精神。面對吐蕃貴族的入侵和騷擾,武則天給予鐵腕還擊。她派大將王孝傑擊敗吐蕃,打通了河西走廊,收復安西四鎮,復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之後,又設置北庭都護府等,不但鞏固了西北的邊防,也打通了一度中斷的「絲綢之路」,使唐朝和中亞的貿易再度活躍起來。
漢唐是中國歷史上兩個最為強盛、輝煌的王朝,漢與唐相比,漢質勝於文,唐文勝於質。漢雄渾凝重,唐璀璨瑰麗。漢有壯男之質樸剛健,唐有貴婦之雍容華麗。漢氣勢恢弘;唐氣象雄闊。大漢雄風、盛唐氣象遂成為中華民族最引以為驕傲的民族性格和魂魄。
魯迅在《墳》一文中,曾對漢唐精神讚揚有加,他說:「遙想漢人多少閎放……」,「漢唐雖也有邊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於為異族奴隸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絕不介懷。」至今讀來,漢唐雄風,猶撲面而來。
岳飛為規復失地,高歌:「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其氣吞山河之勢,尤其令人振奮!這些無不顯示出中華民族固有的尚武精神
此後猶有明成祖六掃虜庭的雄風、鄭和下南洋的開拓以及平定安南之亂的果斷等,康熙為一代雄主,在他執政期間,平定了三藩之亂;統一了臺灣;並與俄國簽訂了 《中俄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東段邊界,遏制了沙俄東擴的野心;平定了回疆、準噶爾等貴族的叛亂,強有力地鞏固了全國的統一,使中央集權得到了加強,也 使當時的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清朝版圖最大時達1200多萬平方公里。
對尚武精神的鼓勵和對武備的重視和整飭,不但能有效地維護 國家的統一、邊疆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也會使得國家興盛的局面得以長久保持。因此,在歷史的循環往復中,中華民族雖然歷經劫難,但復興漢唐魂魄總是那麼令 人津津樂道。尤其是近代百年中華民族受辱挨打的歷史證明,喪失了民族的尚武精神,連自立都談不上,何來復興和輝煌?
那麼,中華民族自漢唐以來固有的尚武精神,何以在宋代消失了?
探索這段歷史很有必要。
凡歷史上的開國之君,在建國之初,無不具有奔揚的氣勢和馳騖的精神。唯獨趙匡胤因為是從孤兒寡母手中奪得的政權,怕有人見樣學樣,就一味推行「重文輕武」政策,解除將帥兵權。趙匡胤曾問陳摶老祖,何處可守?一個「守」字,就把激昂的漢唐精神推得遠遠的了,也奠定了國家政策的基本調子,就是抱殘守缺、苟且偷安。而為了消弭文人們的獨立精神,宋代特別重視科舉,但又不像唐太宗那樣自信,看到許多新取的進士魚貫而出,便得意地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而是 「以科舉銷天下英雄氣」,宋代的科舉成了統治者培養順民所實施的一種政治權術了。宋代的文人,也幾乎都把「學成文武藝,售與帝王家」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了。在宋代,科舉及第會無限榮光,會被皇帝在皇宮賜宴,也會帽插金花招搖過市,引得萬人空巷。所以時人曾感慨:「縱將帥於萬里之外破敵滅國,凱旋而歸,所受獎賞也不過如此。」由此看來,宋朝的科舉取士,已經不是為國家選拔人才了,而是對俯首貼耳讀書人的高級獎賞了。
民如水,體制如器,統治者鼓勵什麼樣的時代精神和提倡什麼樣的道德準則,民族就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會擁有什麼樣的靈魂。如統治者戰爭意志堅強,自然就會激起民族潛藏已久的血性。 宋代「重文輕武」,此時的儒士文人,也便沒有了戰國前期高蹈揚厲、獨立思考的個性,而逐步淪為求仕、做官的食祿之徒,整個社會便瀰漫著文弱之氣。
更糟糕的是,此時的儒家文化也發展到了極致,盛極而衰。朱熹繼承和發展了程朱理學,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存天理,滅人欲」,一切社會規則更加精細化和制度化。人們只能循規蹈矩,亦步亦趨,不敢有絲毫的創新。整個社會思潮趨向保守和僵化,社會成消極封閉狀態,與盛唐的開放自信姿態形成鮮明的對比。而朱熹的理學思想此後統治中國社會長達700多年,直到清末。
元時矯枉過正,把知識份子從天上踩到地下,八娼、九儒、十丐,此時知識份子的社會地位連娼妓也不如,僅比乞丐強點。斯文掃地,以此為甚。明清時期,雖為知識份子廣開仕進之門,但卻大興文字獄,以形式重於內容的八股文取士。儒家思想中閃光的東西被一步步閹割殆盡,完全成了統治的工具了。整個社會固步自封,積重難返,社會死氣沉沉,毫無活力,而統治者還沾沾自喜地以天朝心態自居,真是可悲、可嘆、可恨。
知識份子是一個時代的優秀代言人,宋元明清以不同的方式箝制、糟蹋儒家文化,對知識份子進行洗腦。使他們失去獨立的社會地位,也就沒有了獨立的人格,整個民族也就不可能有獨立的思考了。他們的骨子裡涵蓄了太多的柔媚,陶醉於詩酒風月之中,也便沒有了「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 夢來」,「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的奔赴疆場、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漢唐以來的尚武風氣,從此消失。變成了渾渾噩噩,不知進取的一群人,何來血性? 也就沒有了漢唐時代的知識份子,常以到邊疆建功立業為榮耀的自覺意識和責任了。
漢唐之所以成為偉大的時代,漢唐精神之所以被後人仰慕和頌 揚,主要是多種文化的交匯、融合、發展的結果。春秋戰國時期知識份子爆發出的驚人的創造力和生命力,在漢代進入全面開拓時期,武帝 「表儒裡法」,相容並蓄,氣勢恢弘。而隋重新實現了的政治統一,則也是經過魏晉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和文化幾度整合的結果。唐代則更是借助外來文化的強烈刺 激,創造了一種全新的以漢文化為主的胡漢文化,再一次彰顯出勃勃的生機和闊大的氣象,促成了中華民族新的統一體的鞏固和發展。而唐以前中國社會尚武的精 神,卻在宋以後,由於對儒家文化的單一性選擇和推崇,沒有了包容性,尤其元明清時代,甚至摒棄了儒學中閃光的東西,而把落後的一面發揮到極致,這就使得整 個社會逐步消弭了進取的精神和意志。近代中國的落後與挨打,與此不無關係。
由以上原因分析得知,中國從鴉片戰爭以後,聞戰必懼,鮮有勝仗,不僅對自身的命運產生了懷疑,民族的自信心也大為受挫。自宋以來堆積在中國人心中孱弱的意識,使得民族危機嚴重到了亡國滅種的境地。近代大半個世紀 裡,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後繼去尋找救國救民之路,經過近代各種文化思想啟蒙運動和五四新思潮的洗禮,才在中國形成了一種全新的五四新文化。它在喚醒民族意識 的同時,也激起了潛藏已久的民族血性。如果說,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取得了民族獨立的話,那麼,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則奠定了中國大國的地位。它所激發出的中 華民族的自尊、自信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凝聚民族之魂,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巨大動力,是中華民族重新崛起走向繁榮富強的里程碑。因為只有戰勝一個 大國,自己才能成為一個大國。
正如前面所言,中華民族長期以來形成的對尚武精神的鼓勵和對武備的重視和整飭,不但能有效地維護國家的尊嚴、邊疆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也會使得國家興盛的局面得以長久保持。
記住歷史的經驗教訓吧,唯如此,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和再次崛起

也就指日可待了!


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

三國之中,恐怕沒有人比姜維帥。
【三國人物】少年姜維:諸葛武侯的傳人
圖片取自網路:《真三國無雙》姜維  
《三國志‧姜維傳》姜維,字伯約,天水冀人也。少孤,與母居,好鄭氏學……父昔為郡功曹,值羌、戎叛亂,身衛郡將,沒於戰場,賜維官中郎,參本郡軍事。   
姜維是天水冀縣人,少時好讀鄭玄一派的經學;劉備師承當代大儒盧植,而鄭玄與盧植為同門師兄弟,姜維受鄭氏學說影響,為之後承襲劉備一脈的正統埋下了潛藏的因子。
曹丕於220年迫漢獻帝劉協「禪讓」大位,曹魏建國,這年姜維剛好18歲,隔年,劉備以延續漢室為名建立國號「漢」。姜維因亡父的關係,年紀輕輕就當上中郎將、掌管軍事,但他若讀六經中《春秋》的「尊王」、「撥亂反正」思想,未必會視蜀漢為死敵,甚至有親近之意也未可知。
在這個背景下,影響姜維一生的戰役爆發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
《魏略》國家以蜀中惟有劉備。備既死,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   
以曹魏的角度來看,蜀中只怕劉備,劉備死後五年來兩國相安無事,聽聞諸葛亮進軍的消息朝野都驚呆了;至於諸葛亮為何此時才出兵,因為他要忙的事可多著呢,與吳國再次修好,平定南中叛亂,休養生息之後終於展開北伐。
諸葛亮以「攻心」戰術安撫孟獲,解決內亂,合理推測在北伐之前,孔明也運用了相似的心理戰,或散佈曹魏謠言、或宣揚大漢國威,否則怎這麼容易一發兵即「三郡同時響應」?
這三郡包括了南安、天水、永安。接下來,就是一段命中注定的相遇。
《三國志‧姜維傳》時天水太守適出案行。維及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從行。太守聞蜀軍垂至而諸縣響應,疑維等皆有異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維等覺太守去,追遲,至城門,城門已閉,不納。維等相率還冀,冀亦不入維。   
諸葛亮北伐時,天水太守馬遵剛好與姜維等人出巡,待聽到諸縣響應後,馬遵害怕姜維已有反叛之心,夜裡獨自逃回上邽,姜維等人追至上邽城,馬遵緊守城門不開,而姜維想回老家冀縣亦不得入,前後走投無路,只好投降於諸葛亮。
《三國志‧姜維傳》維等乃俱詣諸葛亮。會馬謖敗於街亭。亮拔將西縣千餘家及維等還,故維遂與母相失。   
此次北伐,孔明原有機會取得更大戰果,但因為登山家之役馬謖失街亭,失去了聯絡隴右的戰略要地,街亭位於天水東南幾十里處,新得三郡卡在中間、進退兩難,諸葛亮只得退兵,同時帶著千餘家百姓南遷,姜維跟著返回蜀地。
姜維一直是個有爭議的人物,甚至有人罵他為不忠不孝之徒,但與其說他背叛魏國,他更像是被上司出賣;至於背離母親,姜維或許可以選擇詐降,伺機逃回家鄉,而他沒有這樣做的原因只有一個──
因為他遇見了諸葛亮。
三國最難得的君臣之義,叫作諸葛亮和劉備;最感人的師徒之情,叫作諸葛亮與姜維。
《三國志‧姜維傳》亮辟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時年二十七。   
諸葛亮一見姜維便對他青眼有加,27歲得以加將軍名號,即使在人才輩出的三國時期,也少見如此破格提拔。
在名義上,諸葛亮身後的接班人是蔣琬,再來是費禕,但諸葛亮肯定想得更遠,早就在尋找一個真正能繼承復興漢室大志的年輕將才。
那個人選,原本可能正是馬謖。
馬謖在收復南中時提出「攻心」之策,以謀略見長,然而在街亭臨陣慘敗,這件事給了諸葛亮很大的教訓,他需要的未必是智謀過人的軍師,而是熟悉兵事的將才。
論文治,蔣琬能夠主持國家政事;論武功,魏延可以延續北伐大計(魏延與諸葛亮只是於兵事所持意見不合,並非仇敵,魏延「反叛」一事背後有諸多複雜的原因),不過蜀漢缺乏人才,年輕一輩似乎再沒有這樣出色的人物。
劉備當年空有猛將關羽、張飛,卻缺少運籌帷幄的謀臣,然後他遇到了孔明;諸葛亮縱有滿腹智計,卻沒有人能夠傳承他的大志,世事偏偏這麼巧,諸葛亮遇上了姜維。
《三國志‧姜維傳》亮與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書曰:「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   
諸葛亮初得姜維,便寫信給蔣琬說此人為涼州上士,比「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馬良更為優秀,說明了諸葛亮對姜維有多麼看重。
《三國志‧姜維傳》「須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後遷中監軍、征西將軍。   
姜維一介降將,竟能得到如此待遇,實在有點匪夷所思,縱使他再有才幹,恐怕其中內情並不單純吧?
這秘密仍是四個字,命中注定。
【三國人物】少年姜維:諸葛武侯的傳人
《浪漫年表》命中注定的相遇  
為什麼曹操獨愛郭嘉,為什麼劉備得孔明如魚得水,並不是因為他們喜歡小鮮肉,而是有多項證據顯示,男女朋友的最萌身高差約為12公分,而君臣之間的最佳年紀差距約為20歲,如此一來,最適合傳承大業。
以浪漫的角度來看,諸葛亮肯定回想起了在草廬之中,那年他28歲,對著48歲的劉備侃侃而談他的「千古一對隆中對」;如今,孔明正好48歲,眼前則是年輕的將才姜維,這簡直就是宿命般的相會。
以實際的角度解讀,諸葛亮認為姜維深解兵意、心存漢室、才兼於人,於是畢教軍事,讓他覲見後主劉禪,欽定未來接班人的意味實在非常明顯。
《三國演義》「吾平生所學已著書二十四篇,計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內有八務、七戒、六恐、五懼之法。吾遍觀諸將,無人可授,獨汝可傳我書。」   
如同桃園三結義為虛構情節,諸葛亮與姜維的師徒之情也是出自小說家言,孔明臨終前將畢生秘笈盡傳伯約,姜維哭拜而受,這並不是史實。
但身為浪漫派說書人,我想事實很可能比小說更加煽情。
姜維出生於天水,曹魏雖與蜀漢敵對,但曹操從未掩飾過對於劉備的敬佩,小時候姜維可能視劉備、諸葛亮為壞人,但能夠讓魏王曹操如此看重,肯定是有魅力的大反派。
諸葛亮初次北伐,趙雲、鄧芝兵發箕谷,魏國連忙遣大將軍曹真迎戰,趙雲是蜀漢後期倚重的大將,誰也想不到這隻軍隊竟是疑兵,諸葛亮親率大軍攻祁山,軍容壯盛整齊,三郡叛魏響應,一時關中震動。
而姜維就在前線,目睹這一切。
街亭戰後,孔明知道既已失去咽喉要地,當機立斷退兵,放棄收復三郡,遷千家百姓回蜀,戰亂時期人力即是戰力,諸葛亮敗軍之際,還能取得如此成果,實在是冷靜的奇才。
姜維原本是不得已而投降,但他親眼見到了傳說中的諸葛亮,號令嚴明、指揮若定,勝時並不貪功、敗陣絲毫不亂,中郎將出身的姜維,此時心中有何感想?
我想到了金庸小說中,年幼的楊過看到大俠郭靖施展降龍十八掌時,眼眸中一閃一閃綻放出的光芒。
【三國人物】少年姜維:諸葛武侯的傳人
圖片取自網路:《鄭問之三國誌》  
諸葛亮小時候歷經徐州大屠殺,或許也曾在戰亂中仰望著劉備軍隊的大旗;這一次,輪到姜維這樣仰望著諸葛丞相的旗幟。
我們無從得知,姜維在忠於曹魏與忠於大漢之間,經過了什麼掙扎;也無從得知孔明如何說服他,或許是長篇大論,也或許僅僅是一句話。
「你有夢想嗎?」
不可思議的是,身為一個外來降將,姜維竟為復興漢室這個近乎不可能實現之夢,燃燒他的一生,至六十二歲臨死之際,姜維仍一心想要復國。
劉備是個了不起的夢想家,以美好的願景說動諸葛亮;而孔明將這個夢想傳承了下來,他的魅力一點也不遜於劉備,言教不如身教,只要看著諸葛丞相兢兢業業的身影,姜維所作所為也就不難理解了。
在諸葛亮多次北伐中,後期取得最大勝利的一次為上邽之戰。
《漢晉春秋》郭淮、費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麥……既至,又登山掘營,不肯戰。賈栩、魏平數請戰,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諸將咸請戰……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   
各位觀眾可曾想過,司馬懿為何總是不與諸葛亮正面交鋒?
最後一次北伐,司馬懿料定孔明將死,堅不出戰確實是聰明的戰略,但在此之前,《三國志》中竟無兩人明確對陣的記載,實在令人費解。
別忘了,《三國志》史書撰寫於西晉之時,很可能抹去了晉宣王司馬懿的失敗。
上邽之戰,目前許多史家相信三國志引注《漢晉春秋》的說法,諸葛亮揚聲出兵祁山,司馬懿留四千兵守上邽,其餘兵力皆往祁山救援,孔明聲東擊西,率領主力奇襲上邽,大破郭淮、費曜,並在糧食短缺時收割了魏軍的麥糧。
初戰不利,司馬懿說要親自出兵討伐諸葛亮,孔明退兵回鹵城,司馬懿大軍圍城,登山掘營,卻不正面對決。
「啊你不是說要找諸葛亮對決,找到他怎麼又不打了?」賈栩嘲諷道。
司馬懿這條硬漢說一是一,說不打就不打。
「你怕諸葛亮怕成這樣,現在天下人都笑我們是娘們!你有想過我們的感受嗎?沒有,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魏平譏刺道。
司馬懿聽諸將不斷請戰,擔心軍心渙散,決定出擊,以張郃攻無當軍王平,親自率大軍走中路打諸葛亮;孔明以魏延、高翔、吳班分兵包圍,一舉擊潰魏軍,斬敵三千人、獲玄鎧五千領,司馬懿僅能自保回營,死傷估計在數萬人以上,退兵之前還折損了名將張郃。
於是,司馬懿痛定思痛,以後不管別人怎麼笑他,他再也不打了……
姜維在軍旅之中,始終望著諸葛亮的背影,學習謀略與兵法。
孔明用行動證明,弱小的蜀漢竟然也能夠擊敗魏國大軍,夢想並非遙不可及,在諸葛亮身後看著這一切的姜維,心中的感動,肯定不是筆墨能夠形容。
後世對於諸葛亮的崇拜,不免有神化之嫌,但其實孔明在當世就已經是偶像般的存在,以蜀地一州之力,打得坐擁九州的魏國不堪其擾、經濟困乏,簡直是神級的傳說。
詩聖杜甫可說是孔明的鐵桿粉絲,遙想當年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唐代詩人懷古幽思,尚且如此,各位可以試想在諸葛亮身邊的姜維,又是以什麼心情迎來那一天──
【三國人物】少年姜維:諸葛武侯的傳人
圖片取自網路:《你的名字》電影海報  
星落五丈原
說書人每次看到這五個大字就要掉眼淚,而姜維可是在孔明身畔,親眼看著這位提拔自己的恩師終於將生命燃燒殆盡,成為五丈原上空最亮的一顆星,他能夠不悲痛嗎?
《漢晉春秋》楊儀等整軍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維令儀反旗鳴鼓,若將向宣王者,宣王乃退……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或以告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歷史中,不若《三國演義》,諸葛亮並沒有傳什麼絕世秘笈給姜維,但他留下的是更重要的東西。當司馬懿聽聞諸葛亮過世、蜀軍退兵之事,引兵追擊,不料姜維與楊儀鳴鼓回攻,司馬懿以為孔明只是詐死誘敵,落荒而逃。
《漢晉春秋》的真實性雖未可知,但這則故事為「傳承」下了最好的註解。
姜維多年之前只是魏國的一個中郎將,照著諸葛亮最後的指示,竟讓驃騎將軍司馬懿退避其鋒,恐怕姜維眼中望出去的不是敵軍,已是一片淚花。
「有用!丞相教我的兵法有用!」姜維默默在心中立誓。「有救,大漢一定還有救!丞相、先帝,但教我還有一口氣在,我絕對不會放棄復興漢室的夢想!」
姜維身上流著與劉備、諸葛亮一模一樣的浪漫派血液。
然而,國家情勢今非昔比,迎接他的只有悲慘的命運。
【三國人物】少年姜維:諸葛武侯的傳人 - 獵奇歷史  - 三國,歷史,說書 http://bit.ly/32Yvjk9
-----------------------------
【三國人物】中年姜維:永不放棄的男人 - 獵奇歷史  - 三國,歷史,說書 http://bit.ly/2NqWb5w
《三國演義》說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
然而,這種說法只是說書人的浪漫,只是蜀漢粉絲的期望,當時的情形與其說是兩國相爭,更像是一場絕望的戰爭。
【三國人物】中年姜維:永不放棄的男人
圖片取自網路:《三國群英傳》地圖  
歷史上,姜維攻伐中原的次數,很遺憾,一次也沒有──因為根本打不到中原(今河南一帶)。
姜維假節(軍權的象徵)後,記載中確實有九次帶兵出征。進攻路線仍沿襲諸葛亮的西進策略,多次發兵隴西、祁山,而在魏國方面,鎮守西邊戰線的是名將鄧艾。
姜維這九次用兵都沒有太大的成果,客觀來說,他的軍事才能不及鄧艾,但悲哀的是,姜維沒有師父諸葛亮的智力與統率力,卻完美繼承了太師父劉備作夢的能力──
是你讓我看透亂世這秘笈,四個字,堅持到底。
【三國人物】中年姜維:永不放棄的男人
圖片取自網路:《灌籃高手》漫畫  
說書人深受《三國演義》小說中劉備、諸葛亮、姜維這一脈相傳的浪漫而感動,再讀史書《三國志》,想法卻又不同了,這是多麼悲傷的史實,看著姜維一次又一次挑戰魏國這道難以戰勝的高牆,真的很想含淚拍拍他的肩膀,告訴他:別打了,不要再打了,我們都知道你很努力了,沒關係的,放棄吧,認輸吧。
【三國人物】中年姜維:永不放棄的男人
圖片取自網路:《灌籃高手》漫畫  
認輸?下輩子吧。
姜伯約笑了。而且他笑了八次,最後一次終於再也笑不出來。
《三國志‧姜維傳》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制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   
姜維九次用兵,第一次、第二次在費禕主政下,只能帶著不到一萬兵馬去玩家家酒,雖未能攻城掠地,仍向西收服不少羌、胡領袖,作為隴西羽翼。
《三國志‧姜維傳》十六年春,禕卒。維率數萬人出石營,經董亭,圍南安。魏雍州刺史陳泰解圍至洛門,維糧盡退還。明年,加督中外軍事。復出隴西,守狄道長李簡舉城降。進圍襄武,與魏將徐質交鋒,斬首破敵,魏軍敗退。維乘勝多所降下,拔河間狄道、臨洮三縣民還。   
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率領有規模的兵馬出征,第三次發兵,攻打南安不下,糧盡退兵。
第四次揮軍大有斬獲,攻下狄道城,斬魏將徐質,姜維效法諸葛亮,遷狄道、臨洮、河關縣民回蜀地,此三縣地理位置在天水西北,可說是蜀漢後期北伐難得向前邁進一大步的重要勝利。
《三國志‧姜維傳》十八年,復與車騎將軍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經眾死者數萬人。經退保狄道城,維圍之。魏徵西將軍陳泰進兵解圍,維卻住鐘題。   
第五次,姜維與夏侯霸(魏國降將,張飛昔日娶他的妹妹為妻,生下的女兒為後主劉禪的皇后,雖然父親夏侯淵為曹魏重臣,夏侯霸仍在蜀漢獲得重用)用兵狄道,破雍州刺史王經的數萬大軍,北伐再次寫下新的一頁歷史,差點收復連諸葛亮也打不下來的雍州,後來魏國援軍解圍,姜維只好退兵,此時他的聲望達到了最高的頂點。
《三國志‧姜維傳》十九年春,就遷維為大將軍。更整勒戎馬,與鎮西大將軍胡濟期會上邽。濟失誓不至,故維為魏大將鄧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離,死者甚眾。眾庶由是怨讟,而隴已西亦騷動不寧。維謝過引負,求自貶削。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   
第六次,段谷之戰,姜維敗給鄧艾,死傷數萬,這是弱小的蜀漢難以承受的慘敗,好不容易經營起西線的威望毀於一役,民怨四起,姜維也不逃避,自請處分,黯然說聲:「了不起,負責。」
姜維以諸葛亮為偶像,處處可見痕跡。此次失利,姜維固然有責任,但原本約定與胡濟會兵於上邽,胡濟卻延誤未至,導致段谷大敗。當年諸葛亮失街亭自請貶為右將軍,行丞相事;姜維學了個十足,他不責怪胡濟,自請貶為後將軍,實際上仍掌管原大將軍之事。完全就是對偶像的致敬。
《三國志‧姜維傳》二十年,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反於淮南,分關中兵東下。維欲乘虛向秦川,復率數萬人出駱谷,逕至沈嶺。時長城積穀甚多而守兵乃少,聞維方到眾皆惶懼。魏大將軍司馬望拒之,鄧艾亦自隴右,皆軍於長城。維前住芒水,皆倚山為營。望、艾傍渭堅圍,維數下挑戰,望、艾不應。景耀元年,維聞誕破敗,乃還成都。復拜大將軍。   
第七次,魏國征東大將軍諸葛誕(諸葛亮和諸葛瑾的堂弟)造反,對司馬昭用兵,姜維抓住這個大好機會出征,攻打魏國大將司馬望,鄧艾連忙帶兵來救,姜維倚山紮營,魏軍依渭水為營,但無論姜維怎麼挑釁,鄧艾堅不出戰,後來因諸葛誕兵敗身亡,姜維只得撤軍成都。
這裡可以看出鄧艾確實是軍事天才,先前以兵力優勢破蜀軍倒也罷了,此役姜維趁隙進攻,在守軍甚少的情況下,鄧艾仍擋住了姜維,面對敵軍叫囂充耳不聞。至於姜維有沒有送女人衣裳給鄧艾,這就不得而知了。
三國故事造就許多冤家,如周瑜與諸葛亮,但這兩人在歷史上並不曾交戰;再說諸葛亮與司馬懿,兩人正面交鋒也僅僅只有一次;姜維與鄧艾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一生宿敵,姜維這次原有機會成就大事,但鄧艾立刻從隴右揮軍趕到,說起來,姜維大概比誰都想要長嘆一聲:「既生維,何生艾。」
《三國志‧姜維傳》五年,維率眾出漢。侯和為鄧艾所破,還住沓中。維本羈旅托國,累年攻戰,功績不立。而宦官黃皓等弄權於內,右大將軍閻宇與皓協比,而皓陰欲廢維樹宇。維亦疑之,故自危懼,不復還成都。   
第八次,這次是魏國主動進攻,姜維奉命迎擊,再次敗給了鄧艾,兵敗之後,姜維懼怕流言而不復還成都,在沓中屯田。
《資治通鑑》維知之,言於漢主曰:「皓奸巧專恣,將敗國家,請殺之!」漢主曰:「皓趨走小臣耳,往董允每切齒,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維見皓枝附葉連,懼於失言,遜辭而出,漢主敕皓詣維陳謝。維由是自疑懼,返自洮陽,因求種麥沓中,不敢歸成都。   
為什麼姜維寧願在沓中種麥也不回家呢?原來姜維見宦官黃皓干政,曾建議後主殺黃皓,劉禪這個人很有意思,你永遠看不出來他到底是真傻還是假傻,半昏卻不昏、似睡卻不醒,劉禪跟姜維說:「將軍啊,莫要跟一個太監計較,以前董允常常說黃皓壞話,跟你講一個秘密,大家以為我寵信黃皓,其實我也很討厭這個死太監!真心不騙!我明天就叫他過去跟你道歉!」
姜維終於體會到當年諸葛亮為什麼要寫出師表,因為跟劉禪說話太累了。後主既沒有殺黃皓之心,說再多屁話都是枉然,別說除奸賊,只怕哪天就先被黃皓殺害。想起了丞相,姜維只能含著眼淚種田去,正是:鋤禾日當午,淚滴禾下土。
《三國志‧姜維傳》維表後主:「聞鐘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詣督堵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謂敵終不自致。啟後主寢其事,而群臣不知。及鐘會將向駱谷,鄧艾將入沓中。   
第九次,姜維最後一次用兵,看著他一路受挫,為國犧牲奉獻還差點被廢去兵權,不忍心再看下去的觀眾朋友,請忍耐一下,就快解脫了。
姜維雖然在外面當農夫,聽聞鍾會在關中練兵,連忙上表請後主遣兵守住陰平、陽安等重要關口,劉禪問宦官黃皓意見,黃皓相信鬼巫之術算定了敵軍不會攻來,於是後主閉上眼睛,直到魏軍將至,蜀漢眾臣竟都不知道此事……
阿斗,我真是猜不透你啊!
司馬昭這次大舉伐蜀,勢在必得,鄧艾率三萬人在沓中牽制姜維,另外鍾會更以十萬大軍進取漢中,蜀軍失了防守先機,節節敗退,丟失漢中,姜維與廖化不敵鄧艾,先退守陰平,再退守劍閣。
《三國志‧姜維傳》維為鄧艾所摧,還住陰平。鐘會攻圍漢、樂二城,遣別將進攻關口,蔣舒開城出降,傅僉格鬥而死。會攻樂城,不能克。聞關口已下,長驅而前,翼、厥甫至漢壽,維、化亦捨陰平而退。適與翼、厥合,皆退保劍閣以拒會。   
光看這次南征滅蜀,大將鄧艾率領一隻軍隊,只專門對付姜維,可見大家都很清楚誰是蜀漢最後的王牌;而姜維判斷鄧艾無法越過群山天險,故與張翼、董厥退保劍閣,他認為鍾會的主力軍隊才是眼前最大的威脅。
事實上,姜維這個選擇不能說是個錯誤,他的確擋下了鍾會的十萬大軍。
鍾會很欣賞姜維,還寫了一封文情並茂的勸降信給他,姜維亦不為所動。
《三國志‧姜維傳》維不答書,列營守險。會不能克,糧運縣遠,將議還歸。   
姜維軍死守,鍾會大軍久攻不克,甚至因軍糧問題,有了退兵的打算。
就在這時候──
後主劉禪投降了。蜀漢滅亡。
各位看官看到這裡一定滿頭問號。
沒錯。姜維當下也是這樣的心情。
那一日,鍾會帶著笑容前來詣見姜維。
「投降吧。」鍾會拍拍姜維肩膀。「你已經很努力了,也該好好休息了。」
「要我認輸?下輩子吧!」姜維拔劍就要決鬥。
鍾會伸手入懷,抖出了一紙後主敕令。
「你好像誤會了,並不是我要你投降,是你們家阿斗叫你投降。」
雖然鍾會擅長仿造他人筆跡,但這敕令模仿不來,確確實實是劉禪的手筆。
「丞相……先帝……」
姜維除了拔劍砍石頭,還能說什麼呢。
《三國志‧姜維傳》而鄧艾自陰平由景谷道傍入,遂破諸葛瞻於綿竹。後主請降於艾,艾前據成都。維等初聞瞻破,或聞後主欲固守成都,或聞欲東入吳,或聞欲南人建寧。於是引軍由廣漢、郪道以審虛實。尋被後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詣會於涪軍前,將士咸怒,拔刀斫石。   
鄧艾奇襲成都,說起來簡單,實際上簡直不可思議,他自陰平轉「邪徑」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這個無人之地,不是無人防守之地,而是人湮絕跡、自古無人攀越之地。
馬謖你看到了嗎?超越你的大登山家,終於出現了。
鄧艾鑿山通道,爬到上不去的險處,搭橋而上,走到下不去的低谷,用毛毯裹住自己再轉推而下,行軍到天昏地暗、糧盡兵絕,終於帶著殘破的軍隊來到成都外圍。
雖然姜維未能牽制鄧艾,有失在先,但其實後來是有機會擋下魏軍的。面對鄧艾這隻疲憊的登山軍,諸葛瞻(諸葛亮長子)未能聽黃崇(黃權之子)之言果斷出兵,猶豫不決,處處受制於人,最後與兒子雙雙戰死沙場,讓人惋惜。
劉禪見大勢已去,縱有其他選項,但顧全大局,選擇投降也在情理之中,而世人多半以為劉家的浪漫就斷送在這一代,其實不然。
北地王劉諶,這個名字值得我們在心中念上三次。
《漢晉春秋》後主將從譙周之策,北地王諶怒曰:「若理窮力屈,禍敗必及,便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同死社稷,以見先帝可也。」後主不納,遂送璽綬。是日,諶哭於昭烈之廟,先殺妻子,而後自殺,左右無不為涕泣者。   
劉禪的兒子劉諶,聽到父親欲從譙周之言投降,怒道:「你的爸爸、我的爺爺打下這個社稷江山,如今窮途末路、大禍臨頭,正是我們父子君臣出城跟他們拼死一戰的時候,這樣也就勉強對得起先帝了,你說對吧?」
劉禪說不對,仍交出大漢玉璽投降,當天劉諶來到昭烈廟,在劉備面前痛哭,先殺妻子,而後自殺,左右侍衛僕從沒有一個人不哭泣的。
說書人含淚作詩一首,詠姜維與劉諶:
鋤禾日當午,淚滴禾下土。誰知劉備孫,真正有傲骨。
說到這邊,諸葛亮子孫以身殉國,劉家死的死、降的降,故事總該結束了吧?
不。還沒。
姜維:(喃喃)先帝是先帝,丞相是丞相,那麼……我是誰?
還有這個男人。
姜維:(燦笑)對了,我是永不放棄的男人──姜伯約!
浪漫派的餘毒,可畏可怖,可歌可泣,現今若理性分析,劉諶、姜維的行為當然不值得我們仿效,但是你很難否認,沒有人像他們這麼悲劇,這麼帥──【三國人物】中年姜維:永不放棄的男人 - 獵奇歷史  - 三國,歷史,說書 http://bit.ly/2NqWb5w
---------------------------------
【三國人物】晚年姜維:最後一搏的浪漫 - 獵奇歷史  - 三國,歷史,說書 http://bit.ly/2WnS5PQ
如果你是姜維,帶著殘兵敗將,在劍閣前線對抗鍾會的十萬大軍,正苦苦支撐,卻突然聽聞劉禪投降的消息──
當然,拔劍砍他媽幾下石頭是一定要的,但接下來你會怎麼做呢?
264年,這年姜維高齡62歲,也到了應該退休的日子了,無論是學趙雲老賣年糕、學黃忠登山健行,都是合理的選擇,他一介降將為蜀漢犧牲奉獻了35個年頭,已經很對得起劉備與諸葛亮了。
然而,姜維卻選擇走上浪漫的玫瑰荊棘之路。他寫了一封密函給劉禪。
《華陽國志》維教會誅北來諸將,既死,徐欲殺會,盡坑魏兵,還復蜀祚,密書與後主曰:「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姜維說:「陛下,別放棄!還有救!我要讓大漢重返榮耀、讓日月重返光明!」
他心中盤算著,後主在成都向鄧艾投降,同時傳令劍閣諸將歸降;但鄧艾的兵馬不到三萬人,眼前鍾會手上擁有十萬大軍,而且司馬昭遠在首都洛陽,如果能好好利用這點……
姜維在心中寫了個劇本《華麗的逆轉》:
第一,先跟鍾會培養感情,然後挑撥鍾會、鄧艾兩個魏國重臣的感情。
第二,唆使鍾會造反自立為帝,讓他殺鄧艾、殺盡魏國諸將,以掌握兵權。
第三,如果走到這一步,姜維再伺機殺鍾會,魏軍群龍無首,復興蜀漢也就有望了。
姜維身上沒有籌碼,甚至沒有任何一張牌,虧他能想到如此豪賭。
這個劇本說來異想天開,不過,以鍾會這種等級的將軍,一聲令下「少尉以上所有軍官,一分鐘後連集合場集合!」先誅將領,再收編士兵,這倒是不難實現,至於「盡坑魏兵」四個字,稍加思考便知道不符常理,我認為並非姜維原意,容後再敘。
萬事起頭難,雖然鍾會欣賞姜維,但他可是魏國知名智將,時人謂之子房,策反談何容易,姜維應該從什麼話題下手跟他拉近關係呢?
幸好,世界上有個千古不變的話題。
姜維:「我說兄弟啊!雖然我命運坎坷,遇到這種老闆,但在我看來,你們家老闆跟我們家阿斗倒也差不多!」
鍾會:「大哥,此話怎講?」
姜維:「原本兄弟你率十萬大軍,連戰連捷,滅蜀的功勞就在你一人身上啊!結果我和你耗在這裡,卻讓鄧艾撿了便宜,他只是運氣好,爬山爬出一片天,有人說他本領跟馬謖差不多,你怎麼看?」
鍾會:「我看倒像塊綠豆糕。」
語畢,兩人相視而笑,氣氛頓時熱絡起來。
罵老闆,譙同事,原是不分國界的共通語言。姜維繼續勸說道。
姜維:「我年事已高,跟你講實話也不打緊,我看你家老闆不爽很久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兄弟年方四十、已建功業,今天你大勝而歸,朝廷中還容得下你嗎?說真的,兄弟接下來的處境可就尷尬了,一條路是退隱辭官,或許還能學范蠡全身而退,另一條路,就是硬起來好好幹一番事業……」
鍾會:「不、不!你別再說了!」
姜維:「是了,兄弟是聰明人,不說了!之後若需要我出力,我一定挺你!」
以上對白為《漢晉春秋》翻譯改編,其實對話並非重點,我不相信姜維真能激得鍾會造反,原文「會陰懷異圖,維見而知其心」這句話才是關鍵,姜維厲害的地方不在於說服鍾會,而是看穿他與司馬昭的關係矛盾,隱隱有自立之心。
至於姜維如何得知,很簡單,他只要想想自己就好,姜維領兵北伐多年,一心為國,後主卻聽黃皓之言,幾欲廢去姜維的兵權,連像他這樣耿直清白都能遭到猜忌了,可見你能力越強、離朝廷越遠,上位者肯定越發不安。實際上,司馬昭的確忌憚鍾會。
姜維想利用鍾會,而鍾會也認為可以利用姜維,聽完這一席話,鍾會開始進行他的劇本《華麗的逆轉‧威力加強版》:
一、鍾會擅於模仿字跡,他攔截鄧艾上奏朝廷的表章,改成桀驁不馴的言詞,同時自己上書彈劾核鄧艾意圖造反。
二、司馬昭向來精明,這次卻意外地好騙,封鍾會為司徒,並下令要他捉送鄧艾至洛陽。
三、鍾會遣監軍衛瓘前往逮人,他期待鄧艾反抗,或是兩人相鬥,他捏造的罪名就會變得更加確實;鄧艾不是笨蛋,他乖乖坐上囚車,就這樣一路被押回洛陽。
四、鍾會除去大敵鄧艾,志得意滿,他已想好下一步,讓姜維帶先鋒部隊兵發斜谷,自己親率大軍至長安,並且兵分二路,水陸兩軍會師洛陽,這個天下就是他的了……
「報!」
然而,司馬昭的一封信,打醒了鍾會的幻想。
「鍾將軍辛苦了,鄧艾這老傢伙反叛非同小可,我親自下長安來跟你們會合,你這次做得很好,等著升職加薪吧!晚點見!」
糟了!老闆怎麼可能會講這種話,一定有鬼!
鍾會知道大事不妙,因為他早已經制住鄧艾,根本不需要勞煩司馬昭大駕,可見司馬昭並非為了鄧艾而來,而是懷疑自己想要謀反了。
《三國志‧鍾會傳》會得書,驚呼所親語之曰:「但取鄧艾,相國知我能獨辦之;今來大重,必覺我異矣,便當速發。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漢,不失作劉備也。我自淮南以來,畫無遣策,四海所共知也。我欲持此安歸乎!」   
姜維或許在鍾會耳邊說了幾句話,於是,鍾會顧不得什麼劇本了,決定就地造反,這塊蜀地委實有著不可思議的神秘力量,鍾會竟也受到浪漫派餘毒影響,他決定賭一把,事成,可以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漢,也可以做劉備。
身為擁劉派說書人,此處忍不住想吐槽一句:你別污辱我們劉備啊!
264年,農曆正月15日,鍾會自立為益州牧。
姜維這時候眼中想必綻放出了異光,鍾會討伐司馬昭,他身邊其實有許多人不服,如胡烈、胡淵、衛瓘等人,這一切簡直完全依照姜維的劇本走──
反吧!反吧!只要你們自相殘殺!我大蜀山劍俠派將再次重返榮耀!
然而,無論是鍾會或姜維的劇本,都只上演了一半。
鍾會身邊的監軍衛瓘選擇倒戈,這場計中計中計,終究是鍾會與姜維輸了,在衛瓘協助下,胡烈與兒子胡淵將鍾會造反的「真相」傳了出去,他們謠傳鍾會害怕大軍叛變,根本不想打仗了,決定殺害十萬兵卒,盡坑魏軍。
如前所述,「盡坑魏軍」的出處應該在這裡,並非從鍾會、姜維口中說出來的,只是軍中散播這個流言以亂軍制裁鍾會;事實上,鍾會正是下手不夠狠才導致敗亡,若提早殺害牙門騎督以上所有將領,謀反或許還有一絲希望。
最終,成都城內掀起一場惡鬥,情狀慘烈。
《三國志‧姜維傳》白外有匈匈聲,似失火,有頃,白兵走向城。會驚,謂維曰:「兵來似欲作惡,當云何?」維曰:「但當擊之耳。」   
鍾會:「外面亂軍好像殺進來了,你說怎麼辦?」
姜維:「只能打了。」
城門之內,火光之中,鍾會問了一句蠢話,姜維笑了。
莫看這句對話毫無意義,鍾會如何不知道大勢已去,他只是希望姜維能告訴他,是不是還有什麼力挽狂瀾的方法,甚至只是一句,還有救,還有救,對吧?你不是永不放棄的姜伯約嗎?
姜維慘然一笑,他已經盡力了,真的沒救了。
當年夷陵之戰,火光照亮了劉備蒼老的臉龐,這天,火光同樣映著姜維──
悲劇英雄就是帥。
《三國志‧姜維傳》姜維率會左右戰,手殺五六人,眾既格斬維,爭赴殺會。會時年四十,將士死者數百人。   
264年,農曆正月18日。姜維、鍾會雙雙死於亂軍之中。
故事剩下最後一筆。還記得那押著鄧艾送往洛陽的囚車嗎?
鍾會之亂方結束,刺客來襲,鄧艾、鄧忠於途中雙雙斃命。
史書記載,衛瓘遣人殺害鄧家父子,畢竟衛瓘先前奉鍾會之命羈押鄧艾,而鄧艾本來就是無辜的,一則殺人滅口,一則獨占平定這次亂事的功勞,總之,雖然與劇本不同,但姜維、鍾會仍拉了鄧艾陪葬。
劉備、關羽、張飛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也沒有同年同月同日死。
然而,姜維、鍾會、鄧艾這三個冤家,卻真的是同年同月同日死。
若說姜維的心意,他對鍾會恐怕不會有什麼真感情,他結交鐘會只為了復國,只為了最後一次的豪賭。
事成,可以做賭神;事不成,再慘也不過是投胎做人。
至於鄧艾,姜維對他或許抱有不少敬佩之情,兩人這十年來在隴西一帶多次交鋒,姜維不曾勝過鄧艾,只有這最後一次,他算是逆轉了。
姜維:「鄧爺,對不住了!我也不想把你拖下水的,這杯我先乾為敬!」
鄧艾:「你、你、你、你他媽雜碎!」
希望兩位老人家在奈何橋上,捧起一碗孟婆湯,終於能夠一笑泯恩仇。
這段故事說到了尾聲,歷史就是無盡的輪迴,篡人者,人篡之;劉家「禪讓」給曹家的帝位,曹家又「禪讓」給了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正式宣告三國時代的結束。
華麗的逆轉,最後還是無法逆轉;贏家,終究只有司馬家。
至於姜維,位居上將之重,在他死後,家中卻幾乎沒有多餘的錢財,衣服輿馬,僅僅只能維持基本生活所需,跟諸葛亮一模一樣。
最後的致敬。最後的浪漫。
姜維的所作所為,很難用一句話論定,他本來就是個充滿爭議的人物,然而,蜀漢上下只有他,直到最後的最後都不忘最初的夢想──
【三國人物】晚年姜維:最後一搏的浪漫
遙想他與諸葛亮的心境,那畫面,美得讓人心碎──
你看,五丈原上的星星,那麼憂傷,那麼美。
【三國人物】晚年姜維:最後一搏的浪漫 - 獵奇歷史  - 三國,歷史,說書 http://bit.ly/2WnS5PQ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東漢末年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蜀漢(季漢)丞相,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及散文家。隱居隆中,自比管仲、樂毅,人稱「臥龍」。神機妙算的形象是真,但是很多情節是虛構的,就像演義中的空城計。
劉備一死 諸葛亮再也沒打過勝仗?姜維死前說出真正原因… | 國際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3e2gh2P
▲桃園三結義。(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諸葛亮的才能、品格備受後世敬仰,故常被尊稱為武侯、諸葛武侯。後民間小說、戲曲謂其通曉陰陽,料事如神。其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裡忠臣與智者之代表。三國人才輩出,司馬懿與諸葛亮的對陣更是精彩,可在諸葛亮的計策下,司馬懿也只有死守的份。
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評價他是天下第一之奇才,作為對手來說,他的評價絕對是事實,但是這樣的一個時代大人物,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卻再也沒有打過勝仗,蜀國的實力一般雖是事實,但是真相僅僅是國力的差距嗎?西元223年,劉備去世前,在白帝城將蜀漢託付給諸葛孔明,「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張邰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此次諸葛亮北伐的終結。
西元228年,蜀漢進攻陳倉,但是對方守得頑強,一連20多天,也沒將陳倉打下;西元231年,蜀漢與曹魏大戰,諸葛亮再出木牛流馬,曹魏糧草不足,交戰時間長,曹魏主帥司馬懿最後兵敗。諸葛亮在劉備逝世後對曹魏的征戰屢遭失敗,這是出了甚麼問題?蜀漢的姜維去世前,曾透露玄機,在蜀漢滅亡時,他在劉阿斗的命令下降了鐘會,還鼓勵他進行策反,最後失敗告終。
 ID-2490274
▲姜維畫像。(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十二年,亮卒,維還成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統諸軍,進封平襄侯。」,姜維在諸葛亮死後統領蜀國兵權,臨死前長嘆,我的計策沒有成功,此乃天意,這天意指的其實就是阿斗,諸葛亮北討就為了實現大一統,但是「會既構鄧艾,艾檻車徵,因將維等詣成都,自稱益州牧以叛。欲授維兵五萬人,使為前驅。魏將士憤發,殺會及維,維妻子皆伏誅。」。
前三次的北伐沒有成功,第四次本有機會可以成功,但是因為李嚴,他藐視軍紀,為所欲為,導致糧草未及時抵達,貽誤了戰機,但這也是阿斗的昏庸所致,所以諸葛亮真的會死不瞑目。
劉備一死 諸葛亮再也沒打過勝仗?姜維死前說出真正原因… | 國際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3e2gh2P


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姜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姜太公對


成  語    簞食壺漿
注  音    ㄉㄢ ㄙˋ ㄏㄨˊ ㄐㄧㄤ
釋  義    以簞盛食,以壺盛漿來迎王師。指軍隊受到人民的擁護與愛戴,紛紛慰勞犒賞。語出《孟子.梁惠王下》。
△「水深火熱」
典故說明    戰國時燕國內亂,齊國乘機攻打燕國,燕國邊防毫不抵抗,結果大敗。這時有人勸齊宣王占領燕國,也有人勸他不要占領。齊宣王覺得吞併燕國是天意,但孟子對他說:「這不是天意,而是民心!如果您吞併燕國,燕國人民喜悅快樂,那麼您就吞併它,就像武王伐紂一樣。如果您吞併燕國,燕國人民不喜悅快樂,那麼您就不要吞併它,就像文王時,因為紂還有賢臣,所以文王不伐紂一樣。今天以萬乘大國去征伐另外一個萬乘大國,對方人民所以捧著食物、飲水前來迎接,必定是渴盼來軍能解救他們於水深火熱中。假如來軍不但不能解救他們,反而使他們陷入更大的痛苦中,我看他們逃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會來歡迎來軍去占領他們的國家?」後來「簞食壺漿」演變為成語,用來指軍隊受到人民的擁護與愛戴,紛紛慰勞犒賞。
簞食壺漿 [正文] - 成語檢視 - 教育部《成語典》2020 [基礎版] https://bit.ly/3Vv6r1g
指軍隊受到人民的擁護與愛戴,紛紛慰勞犒賞。
使用類別
用在「歡迎擁戴」的表述上。
例句
當勝利的軍隊凱旋而歸時,老百姓都簞食壺漿,熱情地犒勞他們。
被暴力統治的人民在義軍攻入城池後,簞食壺漿地迎接義軍的來臨。
每當農忙時士兵常義務幫忙收割,今年農民以簞食壺漿,迎接他們。
水災時國軍官兵奮不顧身到災區幫助民眾撤離,災後大家備了簞食壺漿,感謝他們
------------
簞食壺漿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PtCzi5
戰國時期,七國紛爭,各國之間經常發生戰爭。公元前313年,燕王噲退位讓賢,把燕國國君之位禪讓給相國子之,將軍子被、太子平等不服,發動叛亂,想要殺掉子之。子之率軍反攻,殺了子被和太子平,燕國大亂,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於是,齊國軍隊趁着這一有利時機,取得了燕國百姓的支持,只用短短五十天的時間,就一舉擊敗了燕國軍隊,攻佔了燕國的大部分領土。 [3] 
齊宣王非常得意,想借這個機會完全吞併燕國,於是他去請教孟子:“有人勸説寡人不要佔領燕國,但也有人勸説寡人佔領燕國。齊國是萬乘之國,燕國也是萬乘之國,如今我們以萬乘之國討伐萬乘之國,僅僅五十天我們攻佔了燕國,人力絕不能做到這樣的地步,這恐怕是天意吧,看來,天意要讓我們佔領燕國,如果我們不這樣做,上天恐怕要降下災禍懲罰我們。所以寡人很想就此徹底佔領燕國,先生認為怎麼樣啊?” [3] 
孟子聽後答道:“大王是否佔領燕國,要由民心向背決定。如果大王佔領燕國,而燕國百姓無不歡欣鼓舞,那就可以佔領燕國。古人之中也曾有人這樣做過,武王滅商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大王佔領燕國,而燕國百姓卻不歡迎我們,那就不能佔領燕國。古人之中也曾有人這樣做過,文王之時,三分天下有其二,卻不攻滅商朝,就是這個道理。如今大王以萬乘之國討伐萬乘之國,而燕國老百姓用竹簞盛着飯,用壺裝着水,夾道歡迎大王軍隊的到來,難道還有其他什麼原因嗎?無非是想結束原先那種水深火熱的艱難生活罷了。如果大王佔領燕國之後,使得水勢更深,火勢更熱,那麼燕國百姓就會再次逃避這種艱難的生活,他們將會渴盼其他救兵的到來,所以即使大王佔領了燕國,也是不會長久的。” [3] 
成語寓意
孟子把是否能得到百姓的擁戴作為佔領燕國的衡量標準,他認識到了人民羣眾才是國家政權的生存之基。正所謂“得人心得天下,失人心必失天下。”一個國家倘若是人心所向,即便是發生外敵入侵,也會牢不可破。反之,統治暴慮,人心渙散,百姓生活水深火熱,甚至出現百姓揭竿而起的局面,這樣的國家政權就好比是處於風雨飄搖中的鳥巢一樣,隨時都有可能被顛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