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尚_互動百科 - http://goo.gl/Zmyx1I

中國國學網-- 姜尚 - http://goo.gl/1RRJXC

281195  

姜太公,名尚,字子牙,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他輔助周文王、周武王滅商興周,因首功被封于齊。西元前1045年,他擊退了萊人的進攻,建立了齊國,定都營丘。他因俗簡禮,尊賢尚功,通工商之業,便魚鹽之利,很快使齊國成為東方大國。後來又協助周公平定了“三監之亂”,為二次安周作出了卓越貢獻。他的軍事思想被後人集錄在《六韜》裏。

姜太公衣冠冢、姜太公祠

位於臨淄區城區東部,1993年以姜太公衣冠冢為依託而建,總佔地面積30000平方米,是一組中國傳統的中軸對稱式殿堂廟宇建築。大門的門楣懸有中國宗教學會會長趙樸初老先生題寫的“姜太公祠”四個大字。

主殿內正中供奉著姜太公彩繪聖像、兩側供奉有齊國的第二代國君齊丁公姜伋以及“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姜小白的聖像。殿壁上的壁畫,表現了姜太公的生平事跡。西五賢殿,供奉承有齊國的五位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有管仲、孫武、孫臏、司馬穰苴、田單;東五祖殿、供奉道教的五位先祖,有東華帝君、純陽祖師呂洞賓、張天師、王重陽、邱處機祖師。

從主殿穿堂而過,便是太公衣冠冢。姜太公去世後返葬于周,齊人感其恩德,在臨淄修建了太公衣冠冢。封士現高18米,南北50多米、東西55米,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肅穆莊嚴。冢前立有墓碑,上書“武成王姜太公衣冠冢”。冢前立有花崗岩石柱坊,橫樑上書“周師齊祖”四字,楹聯為“葬衣冠永懷太公德,建祠宇重現武成光”。

姜太公祠東側是丘穆公祠,是1995年太公三子丘穆公一百代孫、台灣丘氏宗親會邱正吉先生捐資修建的。

姜太公祠建成後,被山東省政府定為淄博市唯一的一處規定的道教活動場所,還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姜太公的早年經歷以及興周滅商經過

姜太公出自炎帝神農氏部族,是堯舜時期四岳伯夷的後裔,因伯夷當年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呂地,因而姜太公也被稱為呂尚、呂望、呂子牙、呂太公等。歸周後,又被稱為師尚父、太公望、師望等。史書稱他是“東夷之士”、“東海上人”,即今山東日照人,生於商朝康丁年間,卒于周康王六年,活了100多歲。

姜太公的前半生基本上是漂泊困頓的。他家境貧寒,被人招為贅婿,因不善營生,被妻子逐出家門;還曾到棘津賣飯、幹雜役;到孟津開餐館;到朝歌殺豬宰牛、算卦占卜。並曾在紂王手下做過小官,遊歷過很多諸侯小國。相傳他72歲時垂釣渭濱,遇到了求賢若渴的西伯侯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姬昌認為姜太公是個奇才,請他坐車同歸,並拜他為師。

姜太公入周後,輔佐文王積善修德,明道行仁。他勸文王對上要處理好與紂王的關係,以麻痹紂王;對外,促使文王聯絡對紂王不太滿意的其他諸侯國對其納貢,從而使紂王放鬆警惕;對內,定愛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產,訓練兵馬。文王在姜太公的輔佐下,先後征伐了密須、犬戎、耆、崇等國,逐漸佔領了商朝統治的許多地區。

文王在位50年,為滅商做好了充分準備。文王死後,其子姬發繼位,即周武王。武王尊姜太公為師尚父,在其輔佐之下勵精圖治,招賢納士,建立了一些政治、軍事管理制度,經濟和軍事實力都大大超過了商紂。武王9年,武王與姜太公舉行了“孟津觀兵”,為滅商進行了一次軍事演習和檢閱,有800諸侯聞訊趕來參加。人心向周、商紂王孤立無援的形勢已經形成。諸侯均力勸武王立即向朝歌進軍。武王和姜太公則認為時機還不成熟,下令全軍返回。

西元前1046年,紂王荒淫暴虐到了極點。姜太公見時機成熟,就向武王提出伐紂建議。武王於是通告諸侯,共同征伐。姜太公精選了兵車300輛,勇士3000人,甲士45000人,組成伐紂大軍。發兵時,武王占卜,龜兆不吉;行軍途中,又遇暴風驟雨,武王和眾臣的決心一度產生動搖。姜太公剛毅果敢,力排眾議,堅定了武王伐紂的信心。周軍到達商都朝歌郊外70里處的牧野,各諸侯率兵車4000乘會合。商紂王也集結70萬(一說17萬)兵馬,趕至牧野。戰幕一揭開,太公親自率領少部精銳士卒為先鋒在前面挑戰,隨後以戰車350輛,勇士3000名,士卒23000多人攻擊商紂王的軍隊。商軍人多勢眾,但他們與商紂王離心離德,士卒紛紛倒戈,亂了陣腳,潰敗下來。紂王見大勢已去,急忙逃回朝歌,登上鹿臺,自焚而死。太公引武王入殷都朝歌,詔告天下,宣佈商朝滅亡,周王朝誕生。

姜太公銅像

臨淄姜太公衣冠冢

臨淄姜太公祠大門

原南韓總統盧泰愚來臨淄太公祠祭祖

姜太公封齊建國

武王滅商後,採取封邦建國的方略,實行對全國的統治。他同姜太公、周公旦等人商議,把全國分成若干個侯國,由周天子分封給在滅商大業中做出了貢獻的姬姓親族和有功之臣建都立國,充當周朝統治中心的屏障,即所謂“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由於姜太公在興周滅商中功勳卓著,而被首封于齊地營丘(即今淄博市臨淄區)建立齊國,以穩定東方。

領封之後,姜太公帶領本部人馬,奔營丘而來。因為長途跋涉,一行人十分疲憊,行軍速度很慢。一天傍晚,他們來到離營丘不遠的一個地方宿營,準備明日趕到營丘。姜太公聽見有人說:“有道是機會難得。這些人睡起覺來香甜安穩,哪象個赴國建都的樣子。”姜太公聽後,睡意全無,急命整頓人馬,披星戴月趕赴營丘。至黎明時,姜太公一行人馬就到了淄河西岸。只見萊國的軍隊正在涉水奔營丘而來,劍拔弩張,形勢危急。原來萊國與營丘離得很近,是商紂王的屬國,萊侯想趁姜太公立足未穩之際,搶佔營丘。姜太公急忙組織人馬迎敵。兩軍在淄河西岸展開對壘。姜太公指揮鎮定自若,士兵作戰英勇頑強。面對著姜太公強大攻勢,萊軍丟盔棄甲,節節敗退,只好悻悻而回。這樣,齊國正式建立起來了。

姜太公建立齊國以後,首先以法治國,安定民心。司寇營湯,陽奉陰違,受賄害民,並妖言惑眾,宣稱要以所謂的“仁義”治齊,姜太公便令人把營湯斬首,以正政令;東海上有被時人稱為“賢人”的狂矞、華士兄弟,自耕自食,不向天子稱臣,也不為諸侯做事,以不合作的姿態和平對抗新生的齊國,姜太公認為他們自私自利,不為國家盡義務,影響極壞,是“害群之馬”,就下令誅殺了他們。一時間,齊國再也沒有違抗命令法規的事情了,混亂的局面迅速得到了安定。僅僅五個月時間,太公就去向周公“報政”,即向周公彙報其安邦定國的政績。

姜太公建立齊國以後,在政治上推行尊賢尚功的政策。就是選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吸收大批當地東夷土著中的人才加入到齊國統治階層,讓他們在國家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對通過考核符合選賢標準的人,不分親疏,均用其所長,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一用人路線,打破了西周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尊尊親親”的正統思想束縛,舉賢任能,唯才是舉。姜太公把用人提升到事關國家興亡的高度,還提出了 “六守”、“八徵”、“六不用”的人才理論。所謂“六守”,指的是仁、義、忠、信、勇、謀六個方面,這是姜太公選拔人才的標準;所謂“八徵”,就是姜太公考察人才的八種方法,即通過交談問話、辯論、財物誘惑、女色、處理危難艱險、喝酒飲宴等全面了解人才的品德、能力;所謂“六不用”,就是姜太公認為有六種人不可任用:姦佞之徒、詐取名譽的人、假公濟私者、互相拆臺者、結黨營私者、嫉賢妒能者。姜太公發現了人才使用的客觀規律,開創了“尊賢尚功”的人才使用之先河,為後來齊國稱霸稱雄,位於列國至尊奠定了基礎。可以說,“尊賢尚功”思想作為齊文化的精髓之一,為齊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強盛鋪平了道路。

姜太公建立齊國以後,在文化上推行“因其俗,簡其禮”的開明政策。所謂“俗”,指“夷俗”,即當時當地東夷人的生活方式;所謂“禮”,指“夷禮”,即當時當地東夷人的禮儀制度;所謂“因其俗,簡其禮”就是尊重東夷人的文化傳統,不強制推行周禮。東夷齊地素有尚武、重仁等傳統,東夷土著具有不同於其他地區的性格特徵和風俗習慣,如“八主”祭祀、長女不嫁等。太公認為,如果在齊地強力推行周禮,容易產生民族矛盾,不利於治國安邦。經過再三斟酌,他決定從齊地實際出發,從俗簡禮,不強制干涉,且務實地創造了既讓齊民樂於接受,又不太悖周禮的新制。這樣,既贏得了民心,又調動起齊民興齊建國的積極性。歷史證明,姜太公“平易近民”、“以俗治國”的治國方略促進了周文化與東夷文化的融合,為齊文化的勃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姜太公建立齊國以後,在經濟上倡導“農、工、商”三寶並舉、“通商工之業,便漁鹽之利”的宏觀戰略。《漢書·地理志》載:“齊地負海潟鹵,少五穀,而人民寡。” 《鹽鐵論》則說:“昔太公封營丘,辟草萊而居焉。地薄人少。”齊國初建時沼澤遍佈,土地鹽鹼化嚴重,自然條件惡劣,對農業經濟的發展極其不利。姜太公因地制宜,在注重發展黍、稻生產的同時,利用境內礦藏豐富、魚鹽資源豐富的特點,大力發展冶煉業、絲麻紡織業、漁鹽業等手工業;還利用齊國交通便利、人民有重商傳統的優勢,大力發展商業,推行與列國通貨的外貿政策。在這種開放的經濟政策指導下,齊國製造的冠帶衣履暢銷天下,魚鹽流通列國,諸侯紛紛前來朝拜,其他諸侯國的人和財物紛紛流歸於齊國,絡繹不絕地匯聚到齊都營丘。這樣,齊國由偏僻荒涼的小國、窮國,逐步興盛發展成為雄居於東方的大國、富國。

姜太公封齊建國後,相當多的時間是在鎬京做周朝中央政權的“太師”,輔佐外孫周成王姬誦、重外孫周康王姬釗。他的大兒子齊丁公姜伋,沒有到臨淄治理齊國,而是一直在鎬京擔任虎賁氏之職,統領著王宮衛戍部隊。齊國開國後的三十餘年,營丘基本上由姜太公的三兒子丘穆公鎮守。成王時期,管叔、蔡叔、霍叔“三監之亂”,淮夷、徐夷、“殷東五侯”起兵反周,姜太公父子輔助周公旦,或坐鎮京都、運籌帷幄;或領兵東征、衝鋒陷陣;或左右呼應,東西夾攻,迅速平定了這場叛亂,為二次安周立下了赫赫戰功。再後來,周成王去世,姜太公父子又接受了成王托孤的遺命,擔負起輔佐太子的重任。後又與眾臣一起扶立太子姬釗登位,史稱周康王。康王六年,姜太公去世,齊丁公姜伋繼任周王室太師,掌管整個周王朝的軍政事務。

姜太公的歷史地位與思想貢獻

姜太公一生的建樹,尤以軍事最著。他繼承發展了東夷蚩尤、后羿等人的兵法謀略,是周朝以來的“兵主”或“武祖”。所乙太史公言“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可以說,自古至今,太公都是兵家之鼻祖。唐太宗即位後,為了達到“安人理國”的目的,自稱他是姜太公的化身,並在磻溪建立太公廟;唐玄宗時,于開元十九年(西元731年)敕令天下諸州各建一所太公廟。並要求以張良配享,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每當發兵出師或各將領及文武舉人應詔,都要先去太公廟拜謁。開元二十七年(西元739年)追謚姜太公為“武成王”,使姜太公成為與孔子文聖並列的“武”聖人宋真宗時,又封姜太公為"昭烈武成王"。宋神宗熙寧五年(西元1072年)為抵禦外寇入侵,下令要求各軍事將領必讀《太公兵法》。到了元朝時期,民間對姜太公增加了一些神話傳說。到明代萬曆年間,許仲琳創作了《封神演義》小說,從此,姜太公由人變成了神,並且為民間廣為信奉,尊為“神上神”。姜太公不僅是兵家鼻祖,而且儒、道、法、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據考證,有一百多姓氏出自姜太公,為齊國姜氏後裔,姜太公又被尊為“百姓之祖”

姜太公豐富的軍事思想,被後人集錄在《六韜》一書中。《六韜》或稱《太公六韜》,全書都是乙太公答周文王、周武王之問的形式寫作,其中包括《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六部分,共計六十篇。《六韜》闡述了以愛民為基礎的戰爭觀;提出了以文伐為核心、“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戰略思想;對優秀將帥應具備的五種素質即勇、智、仁、信、忠做了界定;強調戰前準確了解敵情,選擇合適的戰機,創造良好的戰機,適時、適度的把握好戰機;高度重視軍事後勤工作,如人員配備、物資供給等;認為士兵訓練要根據戰場的需要和士兵的自身條件。縱觀《六韜》,既著眼于戰爭的根本性質、立足於仁德與道義,又細緻地討論了各種具體環境、具體條件之下的戰爭方略;是我國第一部比較系統的早期軍事理論著作,在宋代被列為《武經七書》之一,作為武學教本,成為武將們必讀的兵書。

姜太公對中華文明的八大貢獻

1、姜太公最早提出農工商並舉的經濟政策。

《六韜·文韜·六守》載:太公曰:“大農、大工、大商,謂之三寶。……三寶完則國安。”他治理齊國,不但重視農業。而且利用齊地魚鹽資源豐富的優勢和重商傳統,大力發展工商業,“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很快使齊國成為富國。

2、姜太公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貨幣法——《九府圜法》

據《漢書·食貨志》記載,姜太公為西周王朝擬定和頒行了關於貨幣的立法“九府圜法”。九府是西周掌管錢財的九個官署:太府、玉府、內府、、外府、泉府、天府、職內、職金、職幣。圜法,就是流通法。

3、姜太公最早推行“平易近民”、“以俗治國”的治國方略

姜太公建立齊國以後,在文化上推行“因其俗,簡其禮”的開明政策。所謂“俗”,指“夷俗”,即當時當地東夷人的生活方式;所謂“禮”,指“夷禮”,即當時當地東夷人的禮儀制度;所謂“因其俗,簡其禮”就是尊重東夷人的文化傳統,不強制推行周禮。東夷齊地素有尚武、重仁等傳統,東夷土著具有不同於其他地區的性格特徵和風俗習慣,如“八主”祭祀、長女不嫁等。太公認為,如果在齊地強力推行周禮,容易產生民族矛盾,不利於治國安邦。經過再三斟酌,他決定從齊地實際出發,從俗簡禮,不強制干涉,且務實地創造了既讓齊民樂於接受,又不太悖周禮的新制。這樣,既贏得了民心,又調動起齊民興齊建國的積極性。歷史證明,姜太公“平易近民”、“以俗治國”的治國方略促進了周文化與東夷文化的融合,為齊文化的勃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4、姜太公開創了“尊賢尚功”的用人路線

姜太公建立齊國以後,在政治上推行尊賢尚功的政策。就是選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吸收大批當地東夷土著中的人才加入到齊國統治階層,讓他們在國家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對通過考核符合選賢標準的人,不分親疏,均用其所長,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一用人路線,打破了西周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尊尊親親”的正統思想束縛,舉賢任能,唯才是舉。姜太公把用人提升到事關國家興亡的高度,還提出了 “六守”、“八徵”、“六不用”的人才理論。所謂“六守”,指的是仁、義、忠、信、勇、謀六個方面,這是姜太公選拔人才的標準;所謂“八徵”,就是姜太公考察人才的八種方法,即通過交談問話、辯論、財物誘惑、女色、處理危難艱險、喝酒飲宴等全面了解人才的品德、能力;所謂“六不用”,就是姜太公認為有六種人不可任用:姦佞之徒、詐取名譽的人、假公濟私者、互相拆臺者、結黨營私者、嫉賢妒能者。姜太公發現了人才使用的客觀規律,開創了“尊賢尚功”的人才使用之先河,為後來齊國稱霸稱雄,位於列國至尊奠定了基礎。可以說,“尊賢尚功”思想作為齊文化的精髓之一,為齊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強盛鋪平了道路。

5、姜太公最早提出以“五材”、“八徵”為核心內容的軍事人才理論

在《六韜·龍韜·選將》中,姜太公認為,“勇、智、仁、信、忠”五材是將帥必須具備的才能,缺一不可;並且提出應當把將領放在一定的環境中,有針對性地進行考察,考察鑒定方法就是八徵:“知之有八徵:一曰問之以言,以觀其辭。二曰窮之以辭,以觀其變。三曰與之間諜,以觀其誠。四曰明白顯問,以觀其德。五曰使之以財,以觀其廉。六曰試之以色,以觀其貞。七曰告之以難,以觀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觀其態。八徵皆備,則賢、不肖別矣。”

6、姜太公最早對司令部建設提出了系統理論

據《六韜·龍韜·王翼》記載,姜太公認為僅將帥一人具備“德、法、術”等才能還不夠,還需要人才輔佐,發揮群策群力的作用,具體做法就是組成七十二人的軍事領導、參謀等機構,從戰爭的各個方面為將帥出謀劃策,排憂解難。為此,姜太公成立了作戰籌劃、地理位置測繪、糧草軍備供應、情報偵察等十七類職能部門。

7、間諜鼻祖——姜太公

姜太公是間諜之鼻祖。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太公為了伐紂滅殷,曾多次深入殷都朝歌刺探情報,偵察敵情。民間所說太公賣面、賣飯、屠牛,實際上是太公利用各種職業做掩護,秘密進行間諜活動。《孫子兵法》認為“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指出太公在殷朝的間諜活動是造成殷商滅亡、西周興起的原因。太公不但有間諜實踐,對間諜的作用和職責也有深刻論述。在《六韜》裏,太公認為司令部中,應設置專門的間諜人員——“耳目”和“遊士”。特別是在提到“遊士”的職責時,認為其任務是“伺姦候變,開闔人情,觀敵之意,以為間諜”。(探察敵方的姦佞,偵察敵方的變亂,操縱敵國的民心,觀察敵人的意圖,進行間諜活動)——這是“間諜”一詞首次在文獻中出現。日本《萬川集海》明確指出:日本忍術思想(忍術就是日本古代間諜術)來源於中國的姜太公

8、姜太公首創我國最早的軍隊通信口令

我國最早的軍隊通信口令是“陰符”、陰書”,為姜太公首創。

“陰符”是我國古代一種由君主和將帥秘密掌握,用來調動軍隊、暗中傳遞消息,而不洩露軍事機密的憑證,也是兵權的象徵。一符從中剖為兩半,有關雙方各執一半,使用時兩半互相扣合,表示驗證可信。《六韜·龍韜·陰符》裏記載了姜太公所創的八種陰符:有我軍大獲全勝、全殲敵軍的陰符,長度為一尺;有擊破敵軍,擒獲敵將的陰符,長度為九寸;有迫使敵軍投降,佔領敵人城邑的陰符,長度為八寸;有擊退敵人,通報戰況的陰符,長度為七寸;有激勵軍民堅強守禦的陰符,長度為六寸;有請求補給糧草、增加兵力的陰符,長度為五寸;有報告軍隊失敗,將領陣亡的陰符,長度為四寸;有報告戰鬥失利,士卒傷亡的陰符,長度為三寸。

在“陰符”的基礎上,太公望還制定了一種“陰書”,比陰符能傳遞更具體的消息。據《六韜·龍韜·陰符》記載,國君用陰書向主將傳達指示,主將用陰書向國君請示問題,把一封書信分為三個部分;派三個人送信,每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相互參差,即使送信的人也不知道書信的內容。

與姜太公相關民俗

(一) 姜太公與民間建築習俗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民以居為地”。舊時,置房產是造福子孫的家庭大事;至今在民間,建房築屋仍是件分量很重的事。因為蓋房子是一項較大的家庭固定資產投資,還因為中國人驅邪納福的傳統心理,千百年來民間逐漸形成了一些建築習俗,其中很多與姜太公有關

1,上樑時,在梁頭上貼“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或 “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紅紙。

老百姓蓋新房上樑的時候,總要在梁頭上貼上一條紅紙,寫上“姜太公在此!”意思說,天下最大的神姜太公在這兒,妖魔鬼怪不要到這兒來!後來,慢慢變成了老百姓常用的一句歇後語: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這個習俗來源於姜太公的傳說。傳說姜太公封神時大公無私,最後所有的神都封完了,就剩下了自己無處可去。沒辦法,他只好爬到人家蓋的新房的梁頭上。

還有的地方或人家貼“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紅紙。這來自於另一個姜太公的傳說。傳說姜太公三次來到同一個地方,發現有一戶人家老是在蓋房子,他很納悶,就問這戶人家:“你家為啥年年要蓋房子呢?”主人說:“別提了!我家房子一造好就被火燒掉,已有好幾次了。”姜太公說:“你家這次上樑,我來看看。”並關照在上樑的隔夜多做些糕團。上樑那天,姜太公叫瓦、木匠將糕團搬到屋面上向下拋,四面八方的村民見到拋糕團,便紛紛前來爭搶,一時間好不熱鬧。事後,主人家問姜太公為啥要這樣?姜太公說:“上樑時來搶糕團的人多,這些人各種生肖都有,十二生肖湊滿,火神菩薩就不敢來燒了。”果然,房子蓋起後一直沒被火燒。後來,人家在造房子時就拋撒糕團或小餅,並貼上“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紅紙。意思是有姜太公在這裡,人們幹什麼事都吉祥。

2.安門時貼“安門請到公輸子,立戶聘來姜太公”,橫批為“安門大吉”的紅對聯。

這個習俗在山東鄄城一帶建房時常用。主要是著眼于用姜太公驅邪納福。習俗的起源與上述傳說基本相近。對聯配以橫批,一併用紅紙書寫,建房時貼在門框上。這類對聯,山東省內還有“安門增萬福,立戶納千祥”,“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等。

(二) 姜太公與民間泰山崇拜

泰山是中華民族兒女心中的神山、聖山、靈山,炎黃子孫無論在哪,對泰山始終充滿著深深的眷戀和崇拜之情。在諸多的泰山崇拜中,有三項與姜太公有關

1,姜太公就是“泰山石敢當”。關於“泰山石敢當”究竟是怎麼來的,有好幾種說法。有的說是一塊石頭,還有的說是姓石名敢當。有一種說法是姜太公就是石敢當。傳說姜太公封神,封來封去,到最後不知道是公而忘私,還是忙得糊塗了,竟然忘記了自己的名姓,最後只好自封為泰山石敢當。

2,姜太公封“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民間稱之“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是坐鎮泰山,能為百姓賜福,消災去難的女神。在民間極有影響,碧霞祠常年香火不斷。傳說碧霞元君是黃飛虎的妹妹,姜太公封神時本來要把東嶽泰山封給黃飛虎,可黃飛虎的妹妹不答應,也來找姜子牙要泰山。黃氏兄妹互不相讓,爭得面紅耳赤。姜太公提議兄妹展開登山競賽,誰先登上泰山,泰山就是誰的。黃飛虎的妹妹十分聰明,想出了一條妙計。比賽一開始,她先將自己的鞋子脫下一隻,使了個神法,將鞋子扔到泰山玉皇頂上,然後不慌不忙地爬起山來。兄長黃飛虎體力很好,早已爬到山頂。見妹妹姍姍來遲,便對她說:“我比你先到,泰山是我的!”黃妹說:“我早就到了,以為你在路上出了什麼事,前去接你來。” 黃飛虎不信,要看證據,於是黃妹領哥哥來到玉皇頂,去看自己早已放在那裏的繡花鞋。儘管有證有據,黃飛虎還是不服氣,認為妹妹欺騙他。最後兄妹二人達成妥協,妹妹住山上,哥哥住山下,二人共管泰山。姜子牙趕到泰山,見黃氏兄妹都協商妥了,將計就計,把黃飛虎封為泰山神,把黃妹封為碧霞元君,一個住山下天貺殿,一個在山頂碧霞祠。

3,將刻著“姜太公在此,諸神歸位”的磚砌于墻壁,用來降服鬼妖

自唐代以來,很多地方大街小巷的要衝位置,都有刻著“姜太公在此,諸神歸位”的磚砌于墻壁,用來降服鬼妖。傳說周文王曾封太公為灌壇令,管理泰山地區。結果泰山周圍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萬民歡慶。忽然一天晚上,文王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在他出巡的路上,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少女當道而哭。文王問其緣故,那少女答道:“我是東嶽泰山神的女兒,如今到了婚嫁的年齡,父王嫁我為東海婦。可我要去東海必須興風作雨,這樣勢必要毀壞百姓的莊稼和房屋,姜太公的名聲威望,也會一落千丈。我左右為難,因此而哭。”文王一覺醒來,見是一夢,急召太公來問。就在太公前來面見文王的當天,泰山地區便有大風疾雨出現,泰山神之女乘太公不在,興風作雨去了東海。文王認為太公治理封地有方,政績突出,於是封他為大司馬。所以,民間便從這個故事得出結論,姜太公威鎮諸神鬼怪,只要他在此,鬼神就不會興妖作孽了。因此,人們紛紛把刻著“姜太公在此,諸神歸位”的磚砌在屋外、路口的墻壁上,用來降服鬼妖。

(三) 姜太公與民間春節習俗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節日裏各種各樣的民間習俗,彰顯、展現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和魅力。在春節習俗中,有許多與姜太公有關。

1,貼“福”字。

傳說姜太公封神時,封其妻為“窮神”,並對她說:“除了有福的地方,你都可以去。”從此,老百姓每逢過春節,家家都貼“福”字,以驅窮神。因為“窮神”是倒著看的,所以百姓一般把“福”字倒著貼。

2, 貼“酉”字。

一些地方在春節之際,家家將“酉”字貼在門框上。傳說此俗同姜太公有關。傳說姜太公酉時落生,爹娘給他取名“酉”,以為紀念。“酉”字貼出,便如同“姜太公在此”了。“酉”又與“有”諧音,意在不受窮。有的地方還傳說姜太公是酉年生人,屬雞,而“雞”與“吉”諧音,貼“酉”字又有“吉祥如意”之意。

3,貼窗花

傳說姜太公封神時,最後已經沒有地方可封,只能將自己封為窗神。有的人家過年時在窗戶上貼上“姜太公在此,諸神回避”的紅紙條,以圖吉祥。後來,人們剪貼一些寓含美好願望的圖案貼在窗戶上,希望新年能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吉祥,這就是窗花的由來。

4,破五

正月初五,民間習慣稱為“破五”,是春節後的一個重要節日。傳說姜太公封老婆為窮神,並令她“見破即歸”,人們為了避窮神,於是把這天稱為為“破五”。

在魯西北的臨清一帶,中秋節這天,家家都剪一個又大又圓的月亮貼在窗上,圓月中有傳說中的嫦娥或石榴、蓮花、牡丹、蝴蝶等。按當地風俗,這圓月必須在當天撕破,這樣可以驅除邪氣,帶來好運。這風俗也來源於姜太公封老婆為窮神,並令她“見破即歸”的故事。

還有一個略為不同的傳說是,大年三十人們請神時,把臟神——姜太公的老婆給忘了。於是她氣不過,便找彌勒佛鬧事。彌勒佛滿臉堆笑,就是不答腔。這臟神氣得捶胸頓足,七竅生煙。眼看事情要鬧大了,彌勒佛才開口說:“這樣吧!今天是初五,讓人們再為你放幾個炮,包一次餃子,破費一次吧!”——這就是“破五”的來歷。

5. 貼門箋

門箋,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稱呼,如挂錢、吊錢、門吊、門花、門錢、吊千兒等,是春節時一般貼在門楣上的吉祥飾物。一般用紅紙或彩紙剪刻而成,呈長方形,鏤空的背飾有方孔錢紋、萬字紋、水波紋等,上有吉語題額,中有吉祥圖案或福祿壽喜等字,下有多種多樣變化的穗。傳說姜太公封他老婆做了窮神,但害怕她亂上別人家裏,給別人帶來晦氣,就規定她只許上富貴人家,如果人家門臉破敗,就不準進去。人們知道了這件事,紛紛把家裏的破布爛麻挂在門上,以示家庭破敗,阻攔窮神進入。後來人們覺得不太雅觀,就用整塊布、整張紙剪成穗子來代替,以後便慢慢發展成更加精美的門箋。大年初六,家中主婦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謂之送窮鬼,門箋也摘下來同時扔出去,叫做送窮神。

6.挂燈籠

山東青島某些村莊有除夕下午設“天地堂”的習俗。“天地堂”是為供奉老天爺而設的。“天地堂”設在院子裏,在一桌子上扎一小棚,棚裏面放著一個上寫“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放著香爐、供品,還挂一燈籠,燈籠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據說姜太公當年封神時,別的人都封了,就是忘記了封自己,自己沒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爺坐在一起。

7.掃廁所

傳說姜太公封神時,把老婆給忘了。老婆經常來糾纏,吵鬧不休,姜太公沒辦法,只好給老婆封了個廁所神。老婆不願意去,姜太公向她許諾說讓天下人逢年過節把廁所打掃得乾乾淨淨;大年初一五更,不準人們到廁所解手。最後老婆只好去了。所以直到現在,很多地方的老百姓仍保持著逢年過節打掃廁所的習慣,並且大年初一五更都不到廁所解手。

(四)姜太公與民間飲食習俗

中國是世界上最講究飲食的國家,也是飲食文化歷史最悠久、內涵最豐富的國家。在各地的民間飲食文化中,與姜太公有關的也很不少。

1.姜太公發明筷子。

這一傳說流傳于四川等地,說的是姜太公與老婆關係不好,老婆就想將他害死後另嫁他人。這天姜太公回家,老婆給他燒了一盤肉,讓他吃。姜太公正要伸手抓肉,窗外突然飛來一隻鳥,連啄了他三口;他疼得手打哆嗦,結果肉沒吃成。姜太公覺得很蹊蹺,就裝著趕鳥一直追出門去,直追到一個無人的山坡上。這只神鳥棲在一枝絲竹上鳴唱:“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可用手抓,夾肉就在我腳下……。”姜太公聽了神鳥的指點,忙摘了兩根細絲竹回到家中。這時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太公於是將兩根絲竹伸進碗中夾肉,突然看見絲竹咝咝地冒出一股股青煙。姜太公假裝不知放毒之事,對老婆說:“肉怎麼會冒煙,難道有毒?”說著,姜太公夾起肉就往老婆嘴裏送。老婆臉都嚇白了,忙逃出門去。姜子牙明白這絲竹是神鳥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驗出來,從此每餐都用兩根絲竹進餐。此事傳出後,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鄰也紛紛學著用竹枝吃飯。後來效倣的人越來越多,用筷吃飯的習俗也就一代代傳了下來。

2.山東廣饒名菜:姜太公魚芹

相傳姜太公封齊建國後,採取“通工商之業,便魚鹽之利”的興國之策,結果使齊國民富國強。建齊後,姜太公釣魚的嗜好依舊,太公釣得魚後樂於自烹,整條魚吃膩了,便剔去骨頭,留下魚肉與蔬菜同炒,並常以此菜宴客。賓客都說太公烹制的採魚肉鮮美,且操魚勤奮,便有雅士做出絕句:“齊民富國盛,姜太公魚勤”。後人將“勤”改為“芹”,便成了今天用魚肉加芹菜、米拌勻同炒的“姜太公魚芹”。

3.重慶名菜:姜子牙江湖菜

相傳姜太公四處雲遊,來到了重慶。他明明是客,卻主動宴請當地朋友,意思是要在朋友們面前顯示一番。於是他烹制了一大桌萊,朋友們左看不像川菜右看不像粵菜,吃起來又不知是魯菜還是京菜,味道卻好極。吃畢,朋友們終於忍不住請教,姜太公得意地說:“此乃江湖菜也!”眾人絕倒,江湖菜從此譽滿重慶。

4.陜西名菜:鞭打黃牛

相傳周文王渭水訪賢時,姜太公說:“我久聞大王賢良,也願出山相助。如若大王真情相邀,可否立時伏地充作黃牛,讓我鞭打。我打一鞭,願為大王效命一年,打兩鞭願為大王效命兩年……”不等姜太公把話說完,文王早已俯身伏地,做黃牛狀,等待挨打。太公手持魚竿,只是在文王身上輕輕地拍打了幾下。兩人相視而笑,姜太公遂答應出山相助。後來陜西人以這段傳說,創造出了“鞭打黃牛”的名菜。

5.陜西名吃:澆湯麵.

  澆湯麵正宗之地在陜西乾縣,尤其在乾陵以北及永壽部分地區為最。澆湯麵是世上少有之美食,過去的人們只有在結婚喪葬的重大日子以及過年時才吃。傳說姜太公從西歧起兵時,在如今的周公廟地區捉到巨蛇一條,大喜,犒賞三軍,將蛇肉切為小塊,作成臊子稱為臊子面(是今天歧山臊子面的前身,只是蛇肉早改為豬肉了)。吃飽喝足,大軍前行,走到扶風興平地界,蛇肉所剩不多,就在蛇肉里加上菜蔬,而那一帶居民吃麵仍保持了那時的風格。到了乾縣一帶,肉沒了,菜也沒了,所剩只有肉湯,便用現有材料,將肉湯用大鍋煮,加入佐料,鹽,醋,辣子,剁碎的菜葉,經熬製的湯奇跡般的香飄十里,再將面煮好,撈到碗裏,澆上熬好的湯,這便是澆湯麵的前身。

6.四川宜賓名吃:李莊白肉

相傳武王伐紂滅商,攻入朝歌。紂王自焚,而蘇妲已也被姜太公處決。各路人馬對這個助紂為孽、禍國殃民的狐狸精十分憤恨,紛紛上前割了她的肉,蘸上蒜泥,分而食之。因肉片薄而長,大家都用一支筷子裹而食之,故名“裹腳肉”。當時宜賓地區李莊地帶的僰人參加了武王伐紂聯盟,回到家鄉後將這種習俗流傳了下來。因為肉食名太俗,使人不快。抗日戰爭期間,在內遷李莊的文化人陶孟和的建議下,李莊人將“裹腳肉”改成了“李莊蒜泥白肉”,一直延續到現在。

7.蘭州名吃:拉麵

拉麵據說是姜太公出歧山之前發明的。因那時姜太公揹運,賣面面都生蛆。有一次他到蘭州賣面,結果又賠了本。為了湊回家的路費,他想把面和了捍麵條賣,可捍麵沒有面板和捍麵杖,於是他只好用手拉起麵條來,又到處宣傳這面吃了能長生不老。大家一吃味道不錯,於是拉麵賣得很好,姜子牙這才賺了點錢回家了。

(五)太公與其他民間習俗

1.結婚時新娘蒙紅蓋頭

相傳姜太公佐周伐商成功後, 封商紂王為天喜星,專管人間婚姻嫁娶的送喜。但紂王不改好淫貪色的惡習,送喜時但見新娘嬌美,輒非禮之。老百姓非常氣憤,向姜太公告狀。姜太公教大家以後送新娘上轎前,先在頭臉上蒙塊紅布,然後放起鞭炮。人們依言行事,紂王果然不敢再作惡了,只得老老實實地將新娘護送到男家。原來,姜太公隨周武王伐商時,是打著大紅旗進入商都朝歌的, 紂王不僅挨過姜太公的神鞭,自焚死後還被割下腦袋,挂在紅旗上。如今見新娘紅巾遮面,又聞鞭炮聲響,誤以為姜太公又打旗祭鞭來收拾他,邪念頓消。自此,蓋頭紅布成了新娘降伏喜神、逢凶化吉的護身之寶,連同發轎時燃放鞭炮的規矩,一起流傳下來。

2.兒童玩具——風車

傳說風車起源於周朝,是姜太公發明的,原名叫八卦風輪,是避邪用的。傳說上天有個十頭鳥,因觸犯天規被砍下一個頭,就飛跑了。下凡到人間之後,到處亂竄,它的翅羽煽到哪,哪就遭殃。為制服九頭鳥,為民除害,姜太公制做了能鎮妖降魔的八挂風輪,九頭鳥怕亮怕響,就被制服住了,從此民間盡享太平。

3.溫州的米塑

米塑是用煮熟的米粉團為原料,通過揉、捏、掐、刻等多種手法,製成各種生動形象、色彩艷麗的人物、走獸、花鳥。由於米塑大小不一,大都用於喜慶節日和慶祝壽辰等,並作為饋贈親友的交際禮物。溫州的米塑十分著名,據說也與姜太公有關。傳說姜太公出仕以前,曾居一寧姓朋友家。適逢這位朋友建房,屢建屢塌。姜太公以粟(北方稱小米)粉造像,經拋梁以破煞驅邪,房始築成。這就是最早的米塑。由於姜太公開米塑之先,被尊奉為“祖師”。

與姜太公相關成語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姜太公釣魚,既無魚餌,魚鉤還是直的,而且鉤離水面三尺多高。姜太公說:“我名為垂釣,意不在魚而在聖君。願者上鉤。”成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便源於此。後來,周文王至渭水之上,找到姜子牙,拜他為相。在姜太公的輔佐下,周文王之子周武王滅了商紂,建立了周朝。

愛屋及烏

“愛屋及烏”這則成語出自《尚書大傳》。滅紂建周後,周武王仍感到天下沒有安定,便召見姜太公,問他該如何處置商朝的士眾。姜太公說:“我聽說過,如果喜歡某個人,就連他屋上的烏鴉也喜愛;如果討厭這個人,就連他家的墻壁籬笆也討厭。我的意思是說:對於敵人,我們要趕盡殺絕,一個也不能留。”武王不同意這麼做。這時召公說:“我曾聽說,有罪者,必殺;無罪者,可以讓他們活下來。我認為應當殺掉所有有罪的人。”武王也不同意。這時周公說:“我認為大王要用仁政來感化天下所有的人。”武王聽後,心中豁然開朗,便按照周公所說的做。從此,天下果然很快安定下來。

覆水難收

“覆水難收”來源於宋朝王桃的《野客叢書》。

姜太公前半生窮困潦倒,不會生計。他的妻子嫌他窮,沒有出息,離開了他。後來姜太公幫助周武王滅商建周,他的妻子見他又富貴又有地位,懊悔當初離開了他。便找到姜太公請求與他恢復夫妻關係。姜太公已看透了馬氏的為人,不想和她恢復夫妻關係,便把一壺水倒在地上,叫馬氏把水收起來。 馬氏趕緊趴在地上去取水,但只能收到一些泥漿。於是姜太公冷冷地對她說:“你已離我而去,就不能再合在一塊兒。這好比倒在地上的水,難以再收回來了!”

平易近人

西周初,周公旦的兒子伯禽封于魯, 姜太公封于齊,周公仍在朝攝政輔佐周王。三年後,伯禽入朝向周公彙報政務,周公說:“為什麼來得這麼晚?”伯禽說:“我變革禮俗,費力不小。所以三年才來彙報。”而太公到齊之後,五個月就去彙報政務,周公說:“為什麼來得這麼快?”太公說:“我大大簡化了君臣禮儀,一切依從當地人的習慣,所以很快就安定了齊國。”太公後來聽說了伯禽彙報政事的情況,長嘆說:“魯國後世必定會北面臣服於齊國。政治如果不簡要平易,民眾就不願意接近。平易近民,民眾才會歸附。”所以“平易近人”本指政治的通俗簡易。可是到了唐朝,為避唐太宗李世民諱,凡言“民”處皆改為“人”,此語也不例外。如白居易《策林》十二引用這句話時就改成了“平易近人”。這樣一改,意思也就變了,從指政治變為指為人處世的態度,有時也指文章風格淺顯易懂。

姜太公名言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

——《六韜·文韜》

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與天下人共用天下之利的人,就能得到天下;獨享天下之利的人,就會失去天下。

利而勿害,成而勿敗,生而勿殺,與而勿奪,樂而勿苦,喜而勿怒。——《六韜·文韜》

對於百姓,讓他們得利而不受害,使他們成功而不要失敗,使他們生存而不要死亡,給予他們而不是掠奪,

使他們幸福而不讓他們受苦,讓他們高興而不是怨氣沖天。

全勝不鬥,大兵無創,與鬼神通。——《六韜·武韜》

不經過戰鬥就能大獲全勝,以全軍臨敵卻能完好無損,這才叫用兵如神。

凡用賞者貴信,用罰者貴必。——《六韜·文韜》

但凡獎賞,貴在守信兌現;懲罰貴在堅決執行。

人君必從事于富,不富無以為仁。——《六韜·守土》

君主必須實施富國富民之道,國家、人民不富裕,就談不上施行仁政。

太公曰:“貴法。令之必行,必行則治道通,通則民大利。——《六韜佚文》

太公說:“最重要的是法令。發佈了法令必須堅決執行,執行了法令,治國原則才能行得通,治道通

才能給老百姓帶來利益。

太公曰:得賢將者兵強國昌,不得賢將者,兵弱國亡。——《六韜·文韜》

有了精明強幹的將領,就會使兵強國昌;沒有精明強幹的將領,就會使兵弱國亡。

來源:臨淄齊文化研究中心

後人讚姜太公詩句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詩經·大明》

姜元帥讚

六韜留下成王業,妙算玄機不可窮。

出將入相韆鞦業,伐罪吊民萬古功。

運籌幃幄欺風後,燮理陰陽壓老彭。

亙古軍師為第一,聲名直並泰山隆。

——明代許仲琳《封神演義》

姜太公釣魚

寧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

不為金鱗設,只釣王與侯。

——明代許仲琳《封神演義》

咏太公

八十垂垂直釣翁,鷹揚輕肯奮秋風。

白頭清渭無窮意,誰遣飛熊入夢中。

——清康熙《臨淄縣誌》載馬季常詩

與姜太公有關的臨淄文物古跡

姜太公作為齊國元君,在臨淄封齊建國,其豐功偉績、高風亮節一直為歷代臨淄人所深深敬仰。目前,臨淄有關姜太公的歷史文化遺跡,主要有營丘故城、姜太公衣冠冢、姜太公祠等。

營丘故城遺址

位於臨淄區齊都鎮河崖頭村西約200米處的韓信嶺一帶,齊國故城大城內東北角。故城內文化堆積一般在3~4米左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省考古部門在河崖頭村西、闞家寨等處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時,都發現了西周前期的遺存。在東古城村北發現了西周早期的車器,在殉馬坑下發現了西周中、晚期的墓葬。1981年,山東省考古研究所在發掘東古城村東一段大城北墻時,發現此城墻是修築在前期城墻的基礎之上,墻基下有大汶口文化時期的灰坑。證明瞭齊獻公遷都前就已有舊城邑存在,後被獻公擇為都城。2003年,臨淄區政府在此樹立“營丘故城”遺址碑。

臨淄原名營丘。臨淄古屬營州,《爾雅•釋地》:“齊曰營州。”營、贏、盈音同。伯益贏姓,原為東夷齊地的土著,是莒、秦、江、黃等國的祖先,曾經佐大禹平治水土,立有大功。他的裔族遍佈齊地,其中臨淄、益都一帶曾是其聚居點之一。姜太公封齊,奄、盈等“殷東五侯”起兵反周又反齊。其中的“盈”也就是贏,即贏姓伯益之後。營州以贏、盈而得名。營丘則以營州而得名。即營丘便是上古營州的中心,或以營丘而得州名。

據《爾雅》“釋丘”記載,河水從左邊流過的丘,叫營丘。

漢代的史學家班固在他的《漢書•地理志》所引《齊詩》中有這樣的描繪:“子之營兮,遭我乎峱山之間兮。”營是地名,即營丘;峱是山名,即峱山,在牛山南十余裏,今青州卲莊、文登境內。詩意是說:你到營丘去,與我在峱山相遇。可見營丘與牛山毗鄰,臨淄、營丘是一個地方。

東漢鄭康成《詩經》“齊風”注指出:淄水營(縈)繞而過,因此叫作營丘;

魏晉人臣瓚曰:“營丘即臨淄也”。

晉人郭璞曰:“今齊之營丘,淄水過其南及東”。

北魏的地理學家酈道元在他所著的《水經注》中描繪得更為詳盡:“淄水又北,經其城東,城臨淄水,故曰臨淄。……武王以其地封太公望,賜之四履,都營丘為齊。”由上述文獻資料可知,營丘也好,臨淄也罷,這些地名的由來都與臨淄所在的地形、地貌有關,既瀕臨淄水,南面和東面被淄水縈繞。

《益都縣圖志•金石志》上著錄濰縣郭氏所藏《北齊天統元年房周陁(zhi通阤)墓誌》(今藏煙臺市博物館):“處士房周陁(zhi通阤),字仁師。齊都益都縣營丘裏人。……以大齊河清三年九月十三日卒於營丘裏,天統元年十月廿四日窆(bian)於鼎足山之陽”。鼎足山在臨淄東南,牛山之東。房周陁家居營丘裏,而死葬臨淄鼎足山之陽。

1973年,山東省博物館在辛店發電廠發掘清理了北朝崔氏墓地,出土的《北齊天統元年崔德墓誌》說:“自惟周楨幹,返葬營丘,因食邑如為氏”。認為齊國崔氏曾是周王朝的支柱,返葬于營丘,因食邑于崔而命氏。崔氏是齊國的望族,其家在臨淄城內且近於公宮,故齊莊公私通崔杼之妻“驟如崔氏”。其封邑崔在濟南東朝陽縣西北崔氏城(今章丘西北六十里)。墓誌說崔氏“返葬營丘”,而墓葬卻在臨淄境內被發現,“營丘”自然指臨淄而言。

營丘在西元前1045年太公封齊建國時即被定為國都;西元前859年,齊獻公姜山以營丘臨靠淄水而改名“臨淄”。從此,“臨淄”之名傳稱到現在。

姜太公後裔28個常見姓氏

(姜、呂為姜太公後裔主要姓氏,為大多數人熟知,本文不做詳細解釋)

1.尚

一部分尚姓人的祖先是姜太公姜尚,以祖先的名字“尚”為姓。

《元和姓纂》記載:“尚氏,姜姓,齊太公之後也,太公號太師尚父,因氏焉,京兆、清河、上黨。”《萬姓統譜》記載:“周太師尚父之後。”《通志•氏族略》記載:“尚氏,姜姓,齊太公之後也,太公號太師尚父,因氏。”春秋末年,田氏代齊後,原姜齊公族有一支以其祖先姜太公姜尚的名字為氏,稱尚姓。

2.望

望姓的祖先為姜太公,以祖先之號“太公望”的“望”為姓。

《古今姓氏書辯證》引《風俗通》雲:“齊太公望之後。”《望氏族譜》記載:“望氏以祖輩名號為姓氏,源於姜姓。齊太公望之後裔。”

據《史記》記載,西伯侯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在謂水之陽遇到了姜太公。兩人縱論天下形勢,暢談治國安邦之策後,姬昌對姜太公的文韜武略十分敬佩,決定請他出山,輔佐自己滅商興周。他對姜太公說:“吾太公望子久矣。”(意思是您姜太公就是我爺爺所期盼的那個能幫助周興盛的聖人),稱姜太公為“太公望”,拜其為軍師,後來果然奪得了天下。西元前1045年,姜太公被封到齊國,姜姓齊國建立。西元前386年,田氏代姜齊後,一部分姜齊公族以祖先之號“太公望”的“望”為姓。

3.齊

一部分齊姓人的祖先是姜太公,以祖先所建立的國家——齊國的國名“齊”為姓。

《元和姓纂》記載:“炎帝姜姓之後,太公望姜子牙,受封于營丘為齊國,氏焉。”《通志•氏族略》上說:“太公望封于齊,子孫以國為氏。”西元前1045年,姜太公被封到齊國,姜姓齊國建立。西元前386年,田氏代姜齊後,一部分姜齊公族以祖先所建立的國家——齊國的國名“齊”為姓。

4.丁

大部分丁姓人的祖先是姜太公的大兒子——齊丁公姜伋(呂伋),以其祖先謚號“丁”為姓。

《通志•氏族略》記載:“丁氏,姜姓,齊太公生丁公,支孫以丁為氏。”姜太公的大兒子齊丁公姜伋(呂伋),曾跟隨父親參加牧野之戰,為興周滅商立下大功;雖然他承襲了姜太公的君位,但他並沒有到臨淄治理齊國,而是一直在當時周王朝都城鎬京擔任王官,周成王時被任命為虎賁氏之職,統領著王宮衛戍部隊。後來,管叔、蔡叔、霍叔“三監之亂”,淮夷、徐夷、“殷東五侯”起兵反周,他又受周公旦的派遣領兵東征,平定了這場叛亂。周成王八年(西元前1034年),他還協助周公滅掉了唐國。再後來,周成王去世,他又代表父親,與召公、畢公一起,接受了成王托孤的遺命,擔負起輔佐太子的重任。後又與仲桓、南宮毛等世卿大臣一起扶立太子姬釗登位,史稱周康王。康王六年(西元前1014年),姜太公去世,他又按照周初慣例,繼太公為周王室太師,參贊整個周王朝的軍政事務。姜伋(呂伋)年老去世時,康王專門為他賜謚曰“丁”以表彰他“執事弗懈,事主盡忠”。此後姜伋(呂伋)的子孫,便以“丁”為姓。

5.崔

大部分崔姓人的祖先是齊丁公姜伋(呂伋)的嫡子季子,以其祖先封邑——“崔”為姓。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崔氏出自姜姓。齊丁公伋嫡子季子讓國叔乙,食採于崔,遂為崔氏。”意思是說西周時,齊丁公姜伋(呂伋)的嫡子季子,把應該由他繼承的君位讓給了有才能的兄弟叔乙。叔乙繼位後,把崔邑封給季子作為食邑。崔邑,在今濟南章丘市黃河鄉西南5公里土城村。季子的子孫此後定居崔邑,並以封邑名為姓,稱為崔氏。

6.聶

一部分聶姓人的祖先是齊丁公姜伋(呂伋)的子孫,以祖先封邑——“聶”為姓。

據《姓氏急就篇注》所載,齊丁公姜伋(呂伋封其支庶子孫于聶城(今山東省茌平縣西,一說河南清豐縣北)為齊國附庸,稱聶國。後世子孫以國為氏。

7.丘(邱)

丘(邱)姓的祖先是姜太公的三兒子丘穆公,以其祖先所鎮守的營丘城的名字“丘”為姓。

《通志•氏族略》記載:“太公封于齊,而都營丘,其支庶居於營丘者,遂以丘為氏,其地在今齊州臨淄。”《元和姓纂》記載:“齊太公封于營丘,支孫以地為氏,世居扶風。”姜太公封齊建國後,他讓三兒子丘穆公鎮守都城營丘(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丘穆公去世後,其族人遂以丘為氏。清朝雍正三年,為避孔丘名諱,雍正皇帝下令在丘旁加“阝”為“邱”,以此改為“邱”姓。丘、邱姓人均是丘穆公子孫。近代詩人邱逢甲倡議復丘姓本字,他首先將本人姓名寫作丘逢甲,閩、粵邱姓族人也紛紛響應改邱為丘,但仍有不少邱姓人繼續沿用邱字。結果現在的邱姓人士隨處可見,而以丘為姓的人反而不多了。

8.厲

一部分厲姓人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厲公姜無忌,以其祖先謚號“厲”為姓。

據《風俗通》記載:“厲氏,齊厲公之後。漢有魏郡太守、義陽侯厲溫。”齊厲公,名叫姜無忌,昏憒暴虐,齊人非常痛恨他,聯絡了齊胡公姜靜之子殺死了齊厲公。在混戰中,胡公之子皆戰死,齊人擁立厲公之子姜赤即位,是為齊文公。齊文公把參與殺厲公的七十人全部處死。齊厲公死後,他的直庶子孫以他的謚號為姓,遂成厲氏。

9.高

大部分高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文公姜赤的二兒子公子姜高。公子高的孫子高傒以祖先的名字“高”或封邑名“高”為姓。據《廣韻》所載:“姜太公六世孫文公有個兒子受封于高邑(今山東禹城縣,或河南省禹縣),稱為公子高。其孫名傒,以祖父封邑為氏,稱為高傒,其後遂為高氏。”高傒是渤海高氏的始祖,一生歷僖、襄、桓、孝公四代。齊襄公失德無道,大臣連稱、管至父殺齊襄公,擁立公孫無知為齊君。高傒設計殺了無知、連、管三人,立公子小白為君,稱齊桓公。齊桓公把盧邑(今山東濟南長清西南)賜予高傒。高傒生莊子虎,莊子虎生頃子,頃子生宣,宣生固。高固在齊惠公、齊頃公時為齊國的上卿,曾在齊國與晉國的鞍之戰(前589年)中立功。固生厚。高厚為齊靈公時大臣,曾輔佐過太子光(後來的齊莊公)、太子牙。高厚任太子傅時,曾和國氏一道將崔杼驅逐到衛國,不久,崔杼趁靈公病危時,迎立太子光即位,為報私人恩怨,崔杼殺了高厚。厚生麗,麗生止。高止,字子容,喜歡生事、居功自傲、獨斷專權,齊景公四年(前544年)被宗室大臣公孫蠆、公孫灶放逐到北燕。高止之子高豎,佔據他的封地盧(今山東濟南長清西南)發生兵變,後在齊軍圍攻下被迫將封地盧交還公室,逃亡晉國。

  在高固的後代失寵的同時,高傒的另一支後裔高偃則接著又興旺發達起來。高偃之子高張(高昭子)多次奉齊景公命出使他國,與各國諸侯共修成周王城,與國夏一起率師伐魯。前490年,景公死,高昭子和國惠子立太子荼為國君,即晏孺子(前490——前489年在位)。前489年,田乞與諸大夫起兵攻入王宮,高昭子為了救護國君被田乞殺害。高昭子之子高無邳,于齊簡西元年(前485年)與國書一共討伐魯國。當魯國會同吳國一同進攻齊國時,高無邳率領軍隊與吳國軍隊在艾陵(今萊蕪東)展開大戰,齊軍被打敗。前472年高無邳又率師抵禦晉軍的入侵。在姜齊末年,高無邳為保衛姜齊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高無邳在失寵後,逃奔到北燕(在今河北省大興縣東南)。

  還有一部分高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惠公姜元的兒子公子姜祁(字子高)。 子高生公孫蠆(ch岬i),字子尾,子尾生高彊,高彊以祖父的字“高”為氏,遂為高氏。此高氏與高傒的高氏是姜姓齊國中不同的兩個高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齊惠公之子公子祁,字子高,其後亦稱高氏。”

10.盧

大部分盧姓人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文公姜赤的重孫高傒,以祖先的封邑“盧”為姓。

《姓纂》和《通志氏族略》記載:“盧氏,齊太公之後,至文公子高,高孫傒食採于盧,今盧縣也,因姓盧氏,秦有博士盧敖,漢有燕王盧綰。”春秋時齊國上卿高傒的封邑在盧邑,其後裔族人遂以盧為姓。古盧城遺址在濟南長清區西南十公里處,歸德鎮國莊一帶,俗稱“盧城洼”。除這支盧氏外,還有齊桓公後裔盧蒲氏、葛盧氏改姓的盧氏。

11.柴

柴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高傒的十世孫高柴。高柴的孫子柴舉,以祖父的名字“柴”為姓,世代相傳。

《元和姓纂》記載:“齊文公子高後,高孫傒以父字為氏,十世孫高柴,仲尼弟子,孫舉,又以王父名為柴氏。”《古今姓氏書辨證》雲:“出自姜姓。齊卿高敬仲傒,裔孫柴,字子羔,為孔子弟子,,後世以柴為氏。”高柴,字子羔,春秋末年齊國人,姜太公的後裔、齊國世卿高傒的十世孫,早年跟隨孔子學習,是孔子弟子72賢之一,後長期在魯國、衛國做官,傳說最後活了128歲,死於衛國。高柴的孫子柴舉以祖父名為氏,遂為柴氏。

12.年

年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莊公姜購的兒子、齊僖公姜祿父的弟弟姜年(字夷仲)。以其祖先的名“年”為姓。

《路史》記載:“齊太公後有年氏。”春秋時期齊國有公族大夫姜年(字夷仲),他的後裔以其祖先的名“年”為姓,遂為年氏。

13.桓

一部分桓姓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桓公姜小白,以其祖先謚號“桓”為姓。

《通志•氏族略》記載,齊桓公其支庶子孫乃以謚為氏,稱桓氏。《後漢書•桓榮傳》注引《東觀漢紀》雲:“桓氏,齊桓公後也。桓公作伯,支庶用其謚立族命氏。”齊桓公姜小白(?—西元前643年),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西元前685年至西元前643年在位。他任用管仲為相,推行政治、軍事、經濟改革,採取“尊王攘夷”的策略,伐戎救燕,存邢助衛,定襄王之位,迫楚訂盟,建立了春秋首霸的赫赫功業。齊桓公姜小白的後裔,以其祖先謚號“桓”為姓。

14.慶

慶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桓公姜小白的重孫慶封,以父親公孫慶克的字“慶克”之“慶”為姓。

《元和姓纂》雲:“慶氏,桓公之子無虧之後,無虧生慶克,亦謂之慶父,以字為氏。”

《古今姓氏書辨證》亦云:“慶氏,出自姜姓。齊公族大夫慶克,以王父字為氏。”慶克是齊桓公姜小白的大兒子公子姜無虧(武孟)的兒子,和齊靈公姜環之母聲孟子私通。西元前574年,他穿著女人衣服和聲孟子一起坐輦進宮,被鮑牽發現,報告了國武子國佐。國佐把慶克召來,訓斥了他一頓。慶克很羞愧,躲在家裏很久不出門。聲孟子找他,他就誣陷國佐,聲孟子十分憤怒。齊靈公、國佐外出伐鄭時,高無咎和鮑牽留守臨淄。齊靈公回都時,高無咎和鮑牽為防止姦細混進城內,關閉城門,盤查過往行人。聲孟子向齊靈公譖害高無咎和鮑牽,說他們打算不接納齊靈公返國,而立公子角為齊君,並說國佐也參也此事。齊靈公聽信母親的讒言,處鮑牽以刖刑,並逐高無咎。高弱在盧地反叛。齊靈公派崔杼、慶克率兵討盧。國佐殺了慶克,佔領了谷邑反叛。不久,國佐、高弱都和齊侯結盟而還。次年正月二十九日,齊靈公派士華免用戈把國佐殺死在內宮的前堂。

慶克的兒子慶封以父親的名字命氏,就是慶氏。齊靈公時,慶封是齊國大夫。齊靈公起初立兒子光為太子,後來因為寵愛戎姬,就廢掉太子光,改立戎姬所生的兒子子牙。齊靈公死後,慶封夥同另一個大夫崔杼殺死了子牙,擁立原太子光繼位為齊莊公。齊莊公重用二人,封慶封、崔杼為上卿,共同執掌國政。後來崔杼因齊莊公與自己的妻子棠姜通姦,一怒之下殺死了齊莊公,又和慶封一起擁立莊公的弟弟姜杵臼為齊景公,齊景公封兩人為左右相國。不久崔杼的家族發生了內亂,慶封趁機以弒君之罪殺掉崔杼,並滅掉了崔氏家族,自己獨攬朝政。後來慶封把政事全權交給兒子慶舍處理,自己只管玩樂,因而引起其他大臣的不滿。齊國的大族田、鮑、欒、陳氏經過密謀,乘慶封外出之機,發動政變,攻殺慶氏宗族。慶封返回途中聞訊後,逃到了吳國。吳王收留了他,並把朱方(今江蘇丹徒縣)一帶的土地賜給他。後來,在齊國政變中倖存下來的慶氏族人聞訊趕來相聚,於是慶氏就開始在南方繁衍。西元前538年,楚靈王伐吳,殺死了慶封。

15.賀

一部分賀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桓公姜小白的重孫慶封。東漢時人慶純本姓“慶”,因避漢安帝的父親劉慶的名諱,改為同義的“賀”姓。

《通志•氏族略》說:“賀氏,即慶氏也,姜姓,齊桓公之支庶也;漢時避安帝父諱改為賀氏。”《姓氏考略》記載:“後漢慶純,避安帝父孝德皇帝諱改為賀氏。望出會稽、河南。”慶克的兒子慶封逃到吳國後,吳王收留了他,並把朱方(今江蘇丹徒縣)一帶的土地賜給他。於是慶氏就開始在南方繁衍。慶氏在東漢時傳至慶儀為汝陰令,其曾孫慶純官拜侍中,為避漢安帝的父親劉慶的名諱,改為賀氏。

16.谷

一部分谷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惠公姜元的孫子公孫蠆(ch岬i)。公孫蠆(ch岬i),字子尾,他的某個孫子封到夾谷,後代便以祖先封邑名“夾谷”為姓,後簡化為“谷”姓。《百家姓考略》記載:“齊公子尾孫,封于夾谷,後姓谷氏。”夾谷,在今山東萊蕪夾谷峪或淄博市博山區石門鄉夾谷臺。

17.欒

一部分欒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惠公姜元的重孫欒施(公孫灶之子),以祖父姜堅的字“子欒”之“欒”為姓,後世遂為欒氏。《通志•氏族略》記載:“……又齊有欒氏,姜姓,齊惠公之後,惠公子堅,字子欒,是以字為氏者。望出西河魏郡。”

18.查(楂)

查(楂)(zha)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頃公姜無野的某個兒子,以其祖先封邑——“楂”為姓。《姓苑》記載,春秋時齊頃公之子食採于楂邑,稱楂氏。古代查、楂相通,後來楂氏去木為查氏。齊頃公姜無野,齊惠公姜元之子。西元前589年,齊、晉鞌(今山東濟南)之戰,齊頃公被晉軍追逼,“三周華不注”,差點被俘,幸得大臣逢醜父相救才得以逃走。後來齊頃公變得低調內斂,周濟窮人,照顧鰥寡,頗得民心,使齊國國力大增,史稱頃公中興。

19.左

一部分左姓的祖先為姜太公後裔,春秋時齊國公族之後。起源山東,出自姜姓。據《廣韻》和《元和姓纂》記載,春秋時齊國公族有左、右公子之分,後左公子的後代便以左字為姓,形成左氏。

20.駱

一部分駱姓的祖先為姜太公後裔、齊國公子姜駱,姜駱的子孫以其祖先的字“駱”為氏。《元和姓纂》記載:“姜姓,齊太公之後有公子駱,以王父字為氏,望出內黃、會稽。”《古今姓氏書辨證》雲:“姜姓。齊太公之後有公子駱,後以字氏。”

21.連

一部分連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國公族大夫連稱,他的後代以祖先名字為姓,形成連姓。連稱是齊襄公時期的大夫,曾和大將管至父戍守葵丘(今臨淄區高陽故城)。臨行前,齊襄公答應來年瓜熟時換人代守。可到了明年,齊襄公食言不換,連、管怨恨頗深,遂暗中聯絡朝中失勢的襄公庶弟無知和宮中失寵的連妃,結為一體,乘齊襄公外出狩獵之時秘密班師,包圍了襄公住宿的離宮,殺死侍衛,搜尋出藏身於戶後的襄公,將其斬首。事後長驅國都,立無知為君,連、管分別升拄正卿和亞卿。後來,連、管被高傒除掉。

22.國

一部分國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齊國公族、上卿國氏。據《廣韻》、《姓氏考略》和《姓苑》載,春秋時齊國有上卿國氏,本是齊侯公族大夫,由周天子親自任命為輔國正卿,齊國國君便賜以國姓,意為國家尊貴至上的姓氏,其後遂稱國氏。春秋時有齊卿國佑及其後代國歸父、國勝、國佐、國弱、國夏、國書、國觀、國武子、國景子、國伯高父。

23.浦

浦姓的祖先是姜太公的後裔,以祖先的封邑或居住地“浦”為姓。

《姓氏考略》記載:“太公之後有浦氏,見盧若虛刻石記。”一種說法是春秋時期,姜太公的後人有奔于晉國的,做了晉國大夫。因為被封于浦,於是以浦作為姓氏,稱為浦氏。還有一種說法是秦漢之際,有一支姜太公的子孫,自山東的老家逐漸向南方播遷,後來渡過了長江,在富饒的江、浙地區定居下來,而定居於浙江省內浦江沿岸的人,以浦江的“浦”字為氏。

24.章

一部分章姓的祖先是姜太公支孫姜虎,他的後人以其祖先封國名“鄣”為姓,後去掉邑旁,成為“章”氏。《古今姓氏辯證》記載:“係出姜氏,齊太公支孫封國于鄣,後為齊所滅,子孫去邑為章氏。”《通志•氏族略》記載:“章氏即鄣國之後也。姜姓,齊太公子孫封于鄣,為杞附庸之國,今密州有古鄣城,為齊所滅,子孫去邑為章氏,望出豫章。”西周初,姜太公封齊建國後,將其支庶子孫姜虎封于鄣。西元前664年,鄣國被齊桓公姜小白滅掉,鄣國的後人以國名“鄣”為氏,後去掉邑旁,稱章姓。鄣,在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或章丘、諸城)。

25.柯

一部分柯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據《路史》載,周朝齊國姜太公後有柯氏。

26.井

一部分井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虞大夫井伯,以其祖先的封邑“井”為姓。

《尚友錄》、《姓源》記載:“虞大夫井伯,姜子牙之後,以字為氏,望出南陽。”姜太公的後裔有奔于虞國者,官至大夫,食採于井邑(今山西省平陸縣一帶),稱為井伯。其子孫以邑為氏,遂有“井“氏。

27.暢

暢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春秋時期齊國某公族之後。據《風俗通義》、《陳留風俗傳》所載,暢姓起源於春秋時期的齊國,為公族之後。

28.晏

一部分晏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後裔、春秋時期齊國某公族大夫。因為他被封于晏(今山東省齊河縣西北的晏城),所以他的後代以晏作為姓氏。《元和姓纂》記載:“晏弱,齊公族也,生嬰,字平仲……”

山東省臺辦供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