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符節/魚符丶龜符、虎符、虎節/最早的身份証是在隋代開始出現的/官員出入宮門身份的標誌,內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魚符丶魚袋,以「明貴賤,應召命」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H8clnU

勘合符/勘合貿易/濱田彌兵衛/一六三五年、一六三六年及一六四八年最早出現的台灣地圖/永樂通寶/明朝與日本(室町時代)兩國之間所實行的商業交易活動。明日貿易的時候因為需要使用到被稱為「勘合符」的許可證,所以明日貿易又被稱為「勘合貿易」/明日貿易形式上是室町幕府將軍受明朝皇帝冊封為「日本國王」並對其朝貢貿易/1401至1549年間共實行十九次。1404年之後向日本頒發貿易許可證「勘合符」以區別於倭寇,貿易僅限於以此確認的正式遣明使船(勘合船)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fhmlBF

虎符/兵符/姜太公發明-虎形調兵憑證/兵權和調發軍隊的信物之虎符/南宋時使用虎符/中國目前所出土的年代最早的虎符,稱為秦錯金杜虎符/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動軍隊所用的憑證。虎符能分成左右兩半,用兵時,左一半交給帶兵的將帥,右一半由國君保存。要調動軍隊時,國君將右一半交給差遣的將領拿去和帶兵將帥手中的左一半扣合,互相符合完整表示命令驗證可信,方有權調動軍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jNusHJ

魚符丶龜符/官員出入宮門身份的標誌,內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魚符丶魚袋,以「明貴賤,應召命」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H8clnU

門印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4N3S48

印章/皇后之璽/皇后之璽的主人,就是漢代的開國皇后、漢高祖劉邦的結髮妻子--呂雉。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后、第一位太后,也是《史記》唯一列入本紀的女性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YD4dhY

印章/「天下第一岳父」與獨孤信印/一個二十六面體,在十八個正方形面的十四個面上刻有印文,所以又稱多面體組印/“中國古代第一老丈人”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HV7Wb8

「中華民國之璽」/榮典之璽/印章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xKc7gP


14820840516509


古代,為了保證君主在傳達命令或者調動軍隊時不出差錯,需要藉助一種信物作為憑證,這種信物便稱“兵符”。據說它最早是周朝軍事家姜子牙發明的

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動軍隊所用的憑證。虎符能分成左右兩半,用兵時,左一半交給帶兵的將帥,右一半由國君保存。要調動軍隊時,國君將右一半交給差遣的將領拿去和帶兵將帥手中的左一半扣合,互相符合完整表示命令驗證可信,方有權調動軍隊

imagegfhfgbhs (1)CRP-B034 (1)  新郪虎符  

Image00003

虎符是中國古代金屬制的虎形調兵憑證,傳說是西周姜子牙所發明,由中央政府發給掌兵大將,其背面刻有銘文,分為兩半,右半存於朝廷,左半發給統兵將帥或地方長官,調兵時需要兩半合對銘文才能生效。虎符專事專用,每支軍隊都有相對應的虎符
在歷史上,虎符的形狀、數量、刻銘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較大的變化。從漢朝[1]開始至隋朝,虎符一般為銅質,也有銀質金質甚至玉質的虎符。虎符騎縫兩側的銘文以右為尊。隋朝時兵符改為麟符。唐朝因為祖先名為李虎的緣故諱虎,改用魚符或兔符,後又改用龜符,甚至牛符。南宋時恢復使用虎符,但同時也使用金牌,如召回岳飛的十二道金牌。元朝用虎頭牌,後世遂沿用為銅牌。
《史記》中記載,戰國時期的公元前257年,秦國白起圍困趙國國都邯鄲,趙平原君因夫人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於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將晉鄙率10萬軍隊救援趙國,但後來又畏懼秦國的強大,轉而命令駐軍觀望。信陵君魏無忌為了馳援邯鄲,遂與魏王寵姬如姬密謀,使如姬在魏王臥室內竊得虎符,並以此虎符奪取了晉鄙的軍隊,大破秦兵,救了趙國。[2]
陝西博物館藏一枚從1967年西安南郊杜城村西出土的秦杜虎符,據考是前337年至前325年秦惠文君時期的戰國文物,為中國目前所出土的年代最早的虎符,稱為秦錯金杜虎符,此符高4.4厘米,長9.5厘米,厚0.7厘米,作猛虎疾奔狀。此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銘文40字,豎為9行,文曰:「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事,雖毋會符,行。」表明50人以上的用兵需要驗虎符才可以行動,但遇到烽火燃起的緊急軍情,可以不受此限制。這一虎符上的小篆文字證明,在李斯作小篆之前,秦國的小篆文字就已經成熟定型了。
山東省臨城亦曾出土一枚秦代虎符,高3.14厘米,長8.9厘米,其上銘文為「甲兵之符,右才[3]皇帝,左才陽陵[4]」,因此命名為陽陵虎符[5],此符因為年歲已久,對合之處已經鏽蝕,已不能分開。由於其上已經出現了皇帝的字樣,因此可以考證為秦始皇統一中國稱皇帝之後到秦王子嬰退皇帝位而稱王之前的這一時期的物品。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西漢堂陽侯錯銀銅虎符」(漢錯銀銅虎符)一枚,長7.9厘米,寬2.5厘米,虎作趴伏狀,平頭翹尾,左右頸肋間,各鐫錯銀篆書兩行,文字相同,曰「與堂陽侯為虎符第一」。此符於1998年廣州拍賣會上以27.5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被購得。
在陝西省鳳翔縣也曾出土一枚純金虎符,高2.3厘米,重35.6克,作臥虎狀,虎形巨目大耳齜牙、四腿曲臥、長尾上卷,通體飾以雕刻,但沒有銘文,目前只能根據形制判斷其為戰國時期秦國文物,但無法確定年代,可能是尚未使用的一枚虎符。

-----------------------------------

20101123104808_conew_conew_2-0072m1007312105582223  

陽陵虎符--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頒發給駐守陽陵將領的兵符,現保存在國家博物館,是目前僅存的三件秦制兵符之一。在古代,兵符是帝王將相用來調動軍隊的信物,在古代各朝代有不同形態。而在秦代以前,因為老虎的威猛正好代表軍隊的威武,虎符就被秦始皇所沿用。由於“信陵君竊符救趙”的事情和嫪毐叛亂事件的影響,秦始皇就對虎符的管理制度不斷加強,規定虎符必須和詔書一起才起效用,但是他嚴厲的虎符制度卻在秦末農民起義時導致秦帝國的軍隊調動遲滯。所以,秦代以後,兵符的運用越來越靈活,而兵符的作用也隨之減弱。
--------------------------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頒發給陽陵駐守將領的銅制兵符。虎形,有左右兩半。銘文為:「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是符節制度的重要實物。

秦代小篆 秦陽陵虎符(網路圖片) 「篆書」是一種呈現曲直相映樂趣的文字。係先有大篆演進成小篆,廣義的篆書,包括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商周時代的金文,春秋戰國時代刻在石鼓上的籀文,統稱大篆。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行「書同文」政策,廢除了六國的異體字,由丞相李斯整理,簡化成統一的字體,後人稱之為「小篆」,宇形略長而整齊,筆劃圓勻秀美。
陽陵虎符拓片秦代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虎符高三.一四厘米,長八.九釐米,相傳山東省臨城出土,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虎符”為古代帝王調動軍隊之信和物。授予地方官吏或者統兵將領以兵權,既以虎符的左半授予,待要調動軍隊時,即派使臣持虎符的右前往駐地。地方官吏或統兵將領兩半虎符對合,驗明無誤,即應發兵。虎符盛行於戰國、秦、漢。此件為秦代之物。虎頸至胯間左右各有錯金篆書銘文兩行十二字,書曰:“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陽陵”。陽陵為秦之郡名,即今陝西高陵縣。此件銅質,為秦始皇授予駐守陽陵將領之虎符。此件因年代已久,對合處生鏽,現左右不能分開,整體形成一藝術品。伏虎臥地,昂首前視曲尾上翹。虎符字體謹嚴渾厚,風格端莊,筆法圓轉,具有很高的藝術性。
-------------------

調兵憑證
長8.9厘米、寬2.1厘米、高3.4厘米
此符是秦始皇調動軍隊的憑證,用青銅鑄成臥虎狀,可中分為二,虎的左、右頸背各有相同的錯金篆書銘文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意為此兵符,右半存皇帝處,左半存駐紮陽陵(今陝西咸陽市東)的統兵將領處;調動軍隊時,由使臣持右半符驗合,方能生效。
符節是中國古代朝廷傳達命令、徵調兵將以及用於各項事務的一種憑證。目前所見最早的符節是戰國時期的。
--------------------------------------

博雅博物館:陽陵虎符(秦小篆)
2016-02-25 由 博雅藝術網 發表于 歷史
鑑賞要點:
左右兩半,扣合完整,王拿一半,將軍拿一半,兩半扣合起來才能調兵。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頒發給陽陵駐守將領的銅製兵符。虎符高3.14厘米,長8.9厘米,虎形,有左右兩半。銘文為:「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是 關於符節制度的重要實物。相傳山東省臨城出土,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虎符」為古代帝王調動軍隊之信和物。授予地方官吏或者統兵將領以兵權,既以虎符的左 半授予,待要調動軍隊時,即派使臣持虎符的右前往駐地。地方官吏或統兵將領兩半虎符對合,驗明無誤,即應發兵。虎符盛行於戰國、秦、漢。此件為秦代之物。 虎頸至胯間左右各有錯金篆書銘文兩行十二字,書曰:「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陽陵」。陽陵為秦之郡名,即今陝西高陵縣。此件銅質,為秦始皇 授予駐守陽陵將領之虎符。此件因年代已久,對合處生鏽,現左右不能分開,整體形成一藝術品。伏虎臥地,昂首前視曲尾上翹。虎符字體謹嚴渾厚,風格端莊,筆 法圓轉,具有很高的藝術性。
戰國虎符趣聞
「符」是一種古代信物,傳說是周朝軍事家姜子牙發明的,是我國古代君主或皇帝授予臣屬兵權後調動軍隊的憑信物,多以青銅鑄造,因其狀呈虎形,故稱「虎符」,也稱「兵符」。
陽陵虎符據專家考證,虎符均由左右兩半組成,各自的銘文完全相同,其右半由中央保存,左半則發給統領軍隊的將領。調動軍隊時,由君主或皇帝派出的使臣將符 相合,方能調兵。戰國時,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充分說明了虎符的作用。目前發現的虎符都是秦國的,共三件:秦新郭虎符、秦杜虎符、秦陽陵虎符。秦杜 虎符是1973年在西安郊區山門口公社發現的,現藏陝西歷史博物館,高4·4厘米,長9·5厘米,厚0.7厘米,背面有槽,頸有一小孔,虎作走動形,尾端 捲曲。鍺金銘文九行、四十宇:"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土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隧之事,雖毋會符,行也。"銘文最後一 句,其意思是:如果軍情緊急。不必等會符,可以舉烽火報訊,立即行動。新郭虎符,現為法國巴黎陳氏所收藏。陽陵虎符,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三個虎符的銘文 大致相同,有一點不同令人注意。新郭虎符,銘文稱"右在王",秦杜虎符稱"右在君。而秦陽陵虎符則稱"右在皇帝",這說明這三個虎符出於秦的三個不同年 代。秦國的國君先是稱王,這說明新郭虎符是在秦初製作;秦國只有惠文君一人稱君,所以,杜虎符是在惠文君在位時製作的;秦始皇開始稱皇帝,故陽陵虎符是秦 始皇以後製作的。
有一件虎符的發現還很有趣。它是原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在重慶偶然發現的。抗戰期間,郭沫若在重慶,空閒之時,他喜歡逛逛地攤。有一天,他在地攤上發現了一件 造型古樸的銅老虎,認為它可能是件文物,便隨手拿起來觀看,不想這銅老虎突然分成兩半,對文物素有研究的郭老馬上意識到這可能是兵符,隨即買了下來。拿回 去之後仔細考證,果然是一件古代虎符。誰也沒有想到,一件極其罕見、極其珍貴的文物,就這樣戲劇性地被發現了。
國寶故事:
陽陵虎符是秦始皇調動軍隊的憑證。虎的左、右頸背各有相同的錯金篆書銘文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陽陵為秦郡名,即今陝西高陵縣。虎符 能分成左右兩半,要調動軍隊時,皇帝將右一半交給差遣的將領拿去和帶兵將帥手中的左一半扣合完整,驗證可信,方能調動軍隊。
虎符盛行於戰國、秦、漢,都是專符專用,一地一符。直至唐朝,改用兔符或魚符,後又恢復使用虎符。
目前存世的虎符僅陽陵虎符、秦杜虎符和新郭虎符三個,另外兩個,一個在美國,一個在陝西。
陽陵兵符便是秦始皇調動陽陵(秦郡名,今陝西高陵縣)軍隊的憑證,現藏於國家博物館。
虎的左、右頸背各有相同的錯金篆書銘文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
圍繞兵符,歷史上還有戰國時信陵君「竊符救趙」的著名典故。
魏安厘王20年,秦昭王已經擊破了趙國的長平軍,又進兵包圍趙首都邯鄲。信陵公子的姐姐是趙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送給魏王和公子書信,向魏國求救。
魏王派晉鄙將軍帶領十萬部眾援救趙國。卻怕秦國報復而讓軍隊停留在鄴城安營,名義上是救趙,實際上是抱觀望雙方的態度。
一個隱士,大梁夷門的守門人侯嬴向信陵君獻計:「我聽說晉鄙的兵符常放在魏王的臥室內,而如姬最受魏王的寵幸,進出魏王的臥室,作一番努力能把兵符偷出 來。我聽說如姬的父親被人殺害,如姬懸賞了三年,從魏王以下想求人為她父親報仇,但沒有找到。於是如姬對公子您哭訴,您派門客斬了她仇人的頭,獻給如姬。 如姬想為您去死都在所不辭,不過沒有機會罷了。您只要一開口求她,她一定會答應。那麼拿到虎符,奪過晉鄙的軍權,可以向北援救趙國,向西打退秦軍,這是王 霸的功業啊!」
公子聽從了他的計策,求如姬,如姬果然盜得晉鄙的兵符給了公子。
公子又聽從侯生的計策,帶原隱居在屠市中當屠夫的朱亥一起去。到了鄴城,公子假傳魏王的命令取代晉鄙。
晉鄙合上兵符,仍懷疑這件事,抬頭(「手」通「首」)看著公子說:「我現在擁有十萬軍隊,駐紮在邊境上,這是國家的重任,現在你單車前來代替我,怎麼回 事?」想不聽從。朱亥袖裡藏著40斤重的鐵錐,打死了晉鄙,公子於是掌管了晉鄙的軍隊。然後挑選得精兵八萬人,進兵攻擊秦軍。秦軍解圍而去,於是解救了邯 鄲,保全了趙國。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6rxb6l.html
-------------------------------
陽陵虎符
陽陵虎符原為羅振玉先生多藏,羅先生認為陽陵虎符為秦虎符,然根據梁思成先生所考,陽陵地名,實漢景帝改戈陽後始有之,故陽陵虎符應當是漢景帝時物。
虎符介紹
相傳山東省臨城出土,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虎符 ”為古代帝王調動軍隊之信和物。授予地方官吏或者統兵將領以兵權,既以虎符的左半授予,待要調動軍隊時,即派使臣持虎符的右前往駐地。地方官吏或統兵將領兩半虎符對合,驗明無誤,即應發兵。虎符盛行於戰國、秦、漢。此件為秦代之物。虎頸至胯間左右各有錯金篆書銘文兩行十二字,書曰:“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陽陵”。陽陵為漢景帝改戈陽後始有,梁思成.《梁思成全集.中國雕塑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3年.1月:74頁第三段.即今陝西高陵縣。此件銅質,為漢景帝授予駐守陽陵將領之虎符。此件因年代已久,對合處生鏽,現左右不能分開,整體形成一藝術品。伏梁首前視曲尾上翹。虎符字體謹嚴渾厚,風格端莊,筆法圓轉,具有很高的藝術性。
虎符
[附錄]戰國虎符趣聞
“符”是一種古代信物,傳說是周朝軍事家姜子牙發明的,是我國古代君主或皇帝授予臣屬兵權後調動軍隊的憑信物,多以青銅鑄造,因其狀呈虎形,故稱"虎符",也稱"兵符"。
陽陵虎符
陽陵虎符
據專家考證,虎符均由左右兩半組成,各自的銘文完全相同,其右半由中央保存,左半則發給統領軍隊的將領。調動軍隊時,由君主或皇帝派出的使臣將符相合,方能調兵。戰國時,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充分說明了虎符的作用。目前發現的虎符都是秦國的,共三件:秦新郭虎符、秦杜虎符、秦陽陵虎符。秦杜虎符是1973年在西安郊區山門口公社發現的,現藏陝西曆史博物館,高4.4厘米,長9.5厘米,厚0.7厘米,背面有槽,頸有一小孔,虎作走動形,尾端捲曲。鍺金銘文九行、四十宇:"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土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隧之事,雖毋會符,行也。"銘文最後一句,其意思是:如果軍情緊急。不必等會符,可以舉烽火報訊,立即行動。新郭虎符,現為法國巴黎陳氏所收藏。陽陵虎符,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三個虎符的銘文大致相同,有一點不同令人注意。新郭虎符,銘文稱"右在王",秦杜虎符稱"右在君。,而秦陽陵虎符則稱"右在皇帝",這說明這三個虎符出於秦的三個不同年代。秦國的國君先是稱王,這說明新郭虎符是在秦初製作;秦國祇有惠文君一人稱君,所以,杜虎符是在惠文君在位時製作的;秦始皇開始稱皇帝,故陽陵虎符是秦始皇以後製作的。
趣聞
有一件虎符的發現還很有趣。它是原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在重慶偶然發現的。抗戰期間,郭沫若在重慶,空閒之時,他喜歡逛逛地攤。有一天,他在地攤上發現了一件造型古樸的銅老虎,認為它可能是件文物,便隨手拿起來觀看,不想這銅老虎突然分成兩半,對文物素有研究的郭老馬上意識到這可能是兵符,隨即買了下來。拿回去之後仔細考證,果然是一件古代虎符。誰也沒有想到,一件極其罕見、極其珍貴的文物,就這樣戲劇性地被發現了。
《虎符》
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曾被許多劇種以不同的方式演繹過,自從郭沫若的話劇《虎符》出台後,其它的版本也就少見演出了。郭沫若的五幕話劇《虎符》取材於《史記· 魏公子列傳》,寫於1942年,1943年首演。該劇描寫的是戰國“四君子”之一魏信陵君(無忌)竊符救趙的故事。魏安厘王二十年(紀元前二五七年),秦國侵趙,形勢危急,趙國平原君的夫人(信陵君之姐)親自突圍到魏國求援。魏王的異母弟信陵君認為趙魏唇齒相依,唇亡則齒寒,因此,他固請魏王發兵救趙。魏王執意不肯,反勸趙降秦。信陵君親率三千門下客,前往救援。侯瀛建議竊取魏王虎符,憑符調用老將晉鄙統率的十萬魏兵。如姬夫人素來佩服信陵君“寬厚愛人”的品質和“合縱抗秦”的政治主張,也感念他替她報了殺父之仇,因此冒死盜符。信陵君佩符至晉鄙軍中,晉鄙疑,朱亥殺之,信陵君統兵八萬解趙之圍。魏王殺信陵君全家,信陵君之母魏太妃自殺。如姬逃出宮後,在父親墓前自殺。


 

2016-10-01_110334  

錯金銀青銅石虎 - https://goo.gl/MWXZBu

----------------------------------

文史網 – 兵權和調發軍隊的信物之虎符的故事 - http://goo.gl/IeaUwJ

144963708726591449637086083144963708849214496370898061144963709129471449637103053714496371046779  

兵權和調發軍隊的信物之虎符的故事
2015年12月13日 戰爭軍事來源: toutiao.com

魏安厘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昭王破趙長平軍後,又乘勝圍趙邯鄲。趙國平原君向魏求救,魏遣晉鄙率十萬軍救援,屯兵於鄴。但魏王受秦人威脅不敢下令接戰,邯鄲危若累卵。信陵君無忌遵照侯瀛的計策,求安厘王寵愛的如姬偷到了調兵的憑信——虎符,驅車至鄴。核驗過虎符後,晉鄙仍有懷疑不肯發兵。信陵君身邊力士朱亥抽出暗藏的鐵椎(錘),擊殺晉鄙,取代為帥。遴選精兵八萬進擊秦軍,秦軍退去,邯鄲之圍遂解。信陵君的高義之名也因此留之青史。

在這一事關趙國生死存亡的事件中,虎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秦王朝建立之前,發生過一件大事,也與虎符有關。秦王嬴政十三歲繼承王位,即位之初,丞相呂不韋獨攬朝廷軍政大權。秦王政二十一歲親政,親政之後,深深痛惡這種附臣專權尾大不掉的現狀,於九年(公元前238年)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虎符,收回呂不韋的兵權。又,西漢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曾將銅虎符、竹使符頒發給郡國守相,記載見於《史記·文帝紀》,“九月,初與郡國守相為銅虎符、竹使符。”《集解》應劭曰“銅虎符第一至第五,國家當發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聽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長五寸,鐫刻篆書,第一至第五。”《索隱》引《漢舊儀》“銅虎符發兵,長六寸,竹使符出入徵發。”

用兵符調動兵力的舉動也被後來的文學作品演繹,明代通俗小說《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戰東吳兵,孔明一氣周公瑾”中,講述了赤壁鏖兵,曹操戰敗,諸葛亮趁孫、曹苦戰之時,先命趙雲襲取南郡,擒獲守將陳矯,奪得曹軍兵符。隨後令人用兵符詐調荊州曹軍馳救南郡,張飛得以進佔荊州。又用同樣方法讓關羽攻取了襄陽。不損一兵一卒,連奪三座城池,氣得周瑜口吐鮮血,昏倒在地。

從上述文獻記載中,我們知道了虎符是中央調遣軍隊的憑證,它的形狀呈虎形,而且分為左、右兩半,正與《說文》中說“分符而合之”,《史記·文帝紀》注中又引小顏(顏師古)雲“右留京師,左與之”相符。書中又引《古今注》所說“銅虎符銀錯書之”,可見虎符上還鑄、錯文字。

至於虎符實物,傳世品有之,出土遺物也有所見,而且品相對較完好,其形狀為立體行走或伏卧造型,從中縱剖為二,上面鑄銘文。從銘文內容來看,有“王虎符”、“君虎符”、“皇帝虎符”等。使用年代多為春秋戰國、兩漢時期,目前見到最晚的是隋代虎符。

見於著錄的有《觀堂集林》收錄的新郪虎符,青銅鑄制,虎身有錯金銘文四十字(圖一)。

圖一 新都郪虎符銘文

王國維考證認為系戰國晚期秦人的遺物,新郪為地名,在舞陽之東。後來又有人通過對同類器物對比,認為其形制、尺寸、書體與戰國秦虎符有一定區別,時代當為西漢,是淮南王劉安謀反是私鑄的兵符,新郪在今安徽阜陽太和縣境內。

出土的虎符中,杜虎符時代相對較早,保存也較好。這件虎符1973年出土於陝西西安郊區山門口公社北沉村,青銅鑄制,呈立體行走的虎形。虎身修長,昂首張口,長卷尾。長9.5、高4.4、厚0.7厘米。虎身縱向分為左右兩半,頸上有一小孔,內面有榫槽可以拼合。虎身上鑄有錯金篆書銘文九行四十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雖毋會符,行毆。”(圖二.1、2)


圖二,1 杜虎符(外側)

圖二,2 杜虎符(內側)

大意是兵符的右半邊在君王宮廷,左半邊在駐杜將領處。凡是調用士兵五十人以上時,必須左、右兵符相合,方可行動。如燃燔舉火,事關緊急,不必會符,即可出兵。杜乃地名,其位置距出土杜虎符的北沉村不遠。杜虎符的時代為戰國晚期,秦國遺物。

現國家博物館收藏一件陽陵虎符,傳山東省臨城縣出土。虎符分為左右兩半,相合成為立體虎形,長8.9、高3.4厘米。虎卧姿,揚首卷尾。左右片頸背部各有錯金銘文十二字,銘文完全相同,“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圖三.1、2、3)。

兵權和調發軍隊的信物之虎符的故事
2015年12月13日 戰爭軍事來源: toutiao.com

圖三,1 陽陵虎符

 圖三,2 陽陵虎符

圖三3, 陽陵虎符拓片

銘文字體為秦小篆,銘文中又有“皇帝”字樣,當為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兵符,陽陵也是地名,據考在今陝西高陵縣。

20世紀60年代河北滄州地區曾徵集到一件漢代虎符,也作卧姿虎形,昂首卷尾,長9.5、寬2.1厘米。虎背有錯銀銘文,右邊為“杜陽太守維護第一”,左邊為“杜陽左一。”虎符的陰面有三角形榫。報道者將其與以往出土的漢符比較,認為字體一致,為漢代遺物。

隋代銅虎符出土於甘肅省庄浪縣陽川鄉曹家塬,現藏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黃銅質,為立虎狀,嘴大張,前腿直立,後腿作蹬地狀,尾巴直伸。通高4.5、長7.5厘米。虎符鑄時從中一分為二,背面有陰刻銘文。一半正面為陰刻小篆“長利府”三字,背面陰刻楷書“右武衛”“長利二”六字。另一半正面為陰刻小篆“大華府”三字,背面陰刻楷書“左武衛”“大華府”六字(圖四.1、2)。

圖四,1 隋代虎符

圖四,2 隋代虎符

從其形制和文字內容來看,這時期的虎符已與戰國秦漢的虎符大不相同了。

據文獻記載,隋代調兵多使用麟符,虎符則很少使用。唐代使用魚符、兔符、龜符等。

《史記·文帝紀》還提到了竹使符,可是我們至今沒有發現其實物,不知道它的樣子,應劭說它形如竹箭,共有五枚,長五寸,上面刻有篆書文字。《後漢書·杜詩傳》“舊制:發兵皆以虎符,其餘徵調,竹使符而已。”可見,虎符和竹使符不但質地不同,形制不同,用途也不一樣,前者用於調兵,後者則用於發兵以外的其他徵調事務。(於柄文 楊萍)

---------------------------------

2016-06-02_2218082016-06-02_2218312016-06-02_2218432016-06-02_2220374034970a304e251f2f1a2cf2a786c9177e3e53cf9c16fdfaaf51f3de2057716e94eef01f3b2979d7472309f79052982233d0f1c9d7ca7bcb0b46d4dd96dda144ad345982c3512d980cf431adcaef84e5  

虎符 (中國古代調兵兵符)
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劈為兩半,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兩個虎符同時合併使用,持符者即獲得調兵遣將權。
中文名 虎符 功 用 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用的憑證 材 質青銅或者黃金 形 狀 伏虎 出現時代春秋戰國時期 其他形式 麟符、魚符 相關典故 竊符救趙

虎符為中國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發軍隊的信物。銅製、虎形、分左右兩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將領之手。王若派人前往調動軍隊,就需帶上右符,持符驗合,軍將才能聽命而動,軍隊不執行執皇帝金符節者行兵令,除皇帝親臨現場調兵。它盛行於戰國、秦、漢時期。但歷史上也有很多沒有虎符而成功發兵的情況,尤其是西漢前期的藩國最為猖獗,劉邦滅諸異姓王后制定的藩國須有漢朝虎符才能發兵的製度對藩王們的兵權限製作用甚小。例如西漢呂太后死後齊王劉襄的起兵叛亂[1] ,漢文帝時濟北王劉興居的起兵叛亂[2] ,以及漢景帝時吳楚七國之亂[3] ,養兵練兵者皆為藩王,故藩王們都能輕鬆發兵。傳世的有秦新郭虎符等。

虎符歷史
虎符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採用銅製的虎形作為作為中央發給地方官或駐軍首領的調兵憑證,稱為虎符。虎符的背面刻有銘文,分為兩半,右半存於朝廷,左半發給統兵將帥或地方長官,並且從來都是專符專用,一地一符,絕不可能用一個兵符同時調動兩個地方的軍隊,調兵譴將時需要兩半勘合驗真,才能生效。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藏有“西漢堂陽侯錯銀銅虎符 ”(漢錯銀銅虎符)一枚,長7.9厘米,2.5厘米,虎作伏狀,平頭,翹尾,左右頸肋間,各鐫篆書兩行,文字相同,曰“與堂陽侯為虎符第一”。西安市的陝西曆史博物館也藏有一枚從西安西郊發現的虎符,據考是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的戰國文物,稱為秦代錯金“杜”字鐧虎符,高4厘米、作猛虎疾奔狀,象征軍威和進軍神速。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銘文 40字,記述調兵對象和範圍,製作卻極為精巧。
虎符作用
虎符在古代戰爭中曾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發生了很多與其相關的故事。《史記》中記載,戰國時期的公元前257年,秦國發兵圍困趙國國都邯鄲,趙平原君因夫人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於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將晉鄙率10萬軍隊救援趙國,但晉鄙畏懼秦國的強大,又命令駐軍觀望。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為了馳援邯鄲,遂與魏王夫人如姬密謀,使如姬在魏王臥室內竊得虎符,並以此虎符奪取了晉鄙的軍隊,大破秦兵,救了趙國。郭沫若先生曾經選取這一題材創作了著名話劇《虎符》的劇本,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在《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中,曹操因赤壁之戰兵敗北退,諸葛亮則趁南郡空虛,命勇將趙雲奪城成功,並且俘獲守將陳矯,取得虎符,然後以此虎符詐調荊州守軍出救南郡,趁勢又由張飛襲取了荊州,接著再用同樣的方法調出襄陽守軍,乘機由關羽襲取了襄陽。諸葛亮僅憑一個小小的虎符,便將曹兵調開,兵不血刃就奪取了三處城池,而耗費許多錢糧、兵馬的東吳周瑜卻一無所獲,如何不生氣?由此也可見當時虎符作用之大。
形質變化
在歷史上,虎符的形狀、數量、刻銘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較大的變化。從漢朝開始至隋朝,虎 ​​符均為銅質,騎縫刻銘以右為尊。隋朝時改為麟符。唐朝因為諱虎,改用魚符或兔符,後來又改用龜符。南宋時恢復使用虎符。元朝則用虎頭牌,後世演變為銅牌。
另看虎符
竊符救趙
竊符救趙
虎符,亦稱兵符,因作成伏虎狀,故名,它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動軍隊所用的憑證。虎符能分成左右兩半,用兵時,左一半交給帶兵的將帥,右一半由國君保存。要調動軍隊時,國君將右一半交給差遣的將領拿去和帶兵將帥手中的左一半扣合,互相符合完整表示命令驗證可信,方有權調動軍隊
戰國時秦相呂不韋掌握著大批軍隊,對秦王(嬴)政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嬴政親政後,於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用虎符收編了呂不韋的軍隊,使得呂不韋空有相國之名而無實權。
公元前257年,秦軍進攻趙國,兵臨邯鄲城下,趙國求救於魏楚兩國,魏國派大將晉鄙率軍10萬救趙。這時秦國向魏國施加壓力,魏王屈服令晉鄙按兵不動。趙國相國見魏不肯進兵,就寫了一封告急信給魏國相國信陵君魏無忌,信陵君通過魏王妃子如姬的幫助,盜出魏王親自掌握的半個虎符,假傳王命,擊殺晉鄙,奪得兵權,然後率兵8萬,會同楚軍一起救趙,遂解邯鄲之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竊符救趙的故事。1942年郭沫若先生曾以此故事為題寫了著名的歷史劇《虎符》。由此故事也可看出當時虎符制度的嚴密。
虎符文物
我國現存最早的虎符實物,是1973年在西安郊區北沉村出土的杜虎符。杜虎符長9.5厘米,符身上有銘文9行40字,錯金而成。銘文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杜是 ​​地名,古代秦國杜縣)。凡興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上隊下火)之事,雖毋會符,行殹。”據此可知,當時用兵時,50人以上,必須出示會符。但如遇烽火,不用合符,也可以用兵。此符現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還收藏有一件陽陵虎符,這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頒發給陽陵駐守將領的虎符,出土於山東棗莊,上有錯金銘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因為虎符是發兵之物,貴在謹慎嚴密,所以虎符多做得短小而易於藏匿,不易被人發現。
漢代兵符上承秦制,略有變化。秦代虎符銘文,銘於符左右兩側,兩側文字相同,不用合符就可通讀。漢代虎符則不同,銘文刻於虎脊之上,騎於中縫,只有合符之後,方可通讀。1989年在陝西咸陽秦都區灃西鄉李家村出土了一合完整的漢代銅質虎符,虎符長5.8厘米,錯銀、篆書,脊文8字:“與齊郡太守為虎符。”魏晉南北朝時期,虎符沿用不衰。唐代將虎符改為魚符,宋代以後皆用牌
虎符文化
在我國古代,為了保證君主在傳達命令或者調動軍隊時不出差錯,需要藉助一種信物作為憑證,這種信物便稱“兵符”。據說它最早是周朝軍事家姜子牙發明的。古人認為虎為百獸之王,在叢林爭鬥中總是處於不敗之地,因此在軍事上也多以虎為尊,於是常將這種兵符鑄刻成虎的形狀,因此它也被稱之為虎符。虎形兵符並非唯一的形狀,在秦代就有鷹符和龍符等等。
虎符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大多用的是青銅,也有用金、玉和竹做材料的。虎符內部中空,然後被一剖為二,右半(虎頭方向朝前)由中央保存,左半則發給統兵將領或地方長官。虎符的剖面有齒相嵌合,背上大多有文字,文字分書在兩邊,內容相同。也有將文字對剖的。這些文字大多是錯金書,即便歷經千年,也依然熠熠生輝。
虎符在調動軍隊的時候便有了大用場。中央調兵時,會派遣使臣帶著剩下的半符前去,待左右驗合,命令才能生效。
虎符到了隋代被改為麟符,而到了唐代,唐高祖為避其祖李虎的名諱,又將其改為魚符或兔符,甚至龜符。到了後世它逐漸演變成令牌等物,於是這種動物形狀的兵符最終退出了歷史舞台。
現存最早的銅製虎符
現存最早的銅製虎符都是秦國的,共4件:
杜虎符
杜虎符
·杜虎符:由陝西考古所研究員戴應新先生於1973年西安郊區山門口公社發現[4] ,現藏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杜虎符高4.4厘米,長9.5厘米,厚0.7厘米,背面有槽,頸上有一小孔。虎符呈站立狀,虎身有錯金銘文9行40字,絕大部分是小篆:“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凡興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雖母(毋)會符,行毆(也)。”意思是:“右半符存於君王之處,左半符存於杜地(故址在今西安市南)的軍事長官手 ​​中,凡要調動軍隊五十人以上,杜地的左符就要與君王的右符會合,才能行軍令。但遇有緊急情況,可以點燃烽火,不必會君王的右符。”
· 新郪虎符: 現為法國巴黎陳氏所收藏,上有錯金銘文四行:“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凡興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王符。燔燧事,雖毋會符,行毆。”
秦國的國君在秦孝公以前皆稱“公”,惠文君即位時才稱“君”,而在他即位的第13年(公元前325年)裡,更在秦相張儀的慫恿下,緊隨魏、齊兩國國君的腳步,進一步稱王註(2)。因此杜虎
陽陵虎符展覽圖片
陽陵虎符展覽圖片
符應是秦惠文君稱王前使用的信物。而新郭虎符則可能是在秦惠文王稱王與秦始皇統一六國之間製作的了。
· 陽陵虎符: 陽陵虎符呈臥虎狀,高3.14厘米,長8.9厘米。相傳在山東省臨城出土,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虎符上刻有銘文:“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陽陵。”陽陵是秦時的郡名,即今陝西省高陵縣。而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才自稱“皇帝”,此件虎符應該是秦始皇統治時代的用品,並被中央政府授予駐守陽陵的將領。可惜因年代久遠,它的對合處已生鏽,左右不能分開了。
東郡虎符
東郡虎符
·東郡虎符: 1953年陝西省周至縣文化館徵集所得,現藏於周至縣文物管理所。東郡虎符呈臥虎狀,虎符長9.5厘米,高4.3厘米。虎背有錯金銘文,字體為小篆,左右兩半銘文相同:“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東君。”從銘文上看,東郡虎符應該合陽陵虎符一樣都是秦始皇時代的用品。但也有人認為東郡虎符是後人偽造的。
陝西省鳳翔縣還曾出土過金虎符。這件虎符沒有銘文,且體型較小,高僅2.3厘米,長僅4.8厘米,重
金虎符
金虎符
35.6克,為金制。虎符也為臥虎狀,但造型誇張:虎巨目大耳,張口露齒,四腿曲臥,長尾上卷,通身紋飾為凸雕和陰刻,背面還有扣槽。可惜僅存半符。此件虎符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用品,而秦國首都最早在雍(今陝西鳳翔東),有可能它也是秦國所製。此件虎符現藏於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
銅鎏金虎符
銅鎏金虎符
戰國時期的虎符還有玉虎符和銅鎏金虎符,可惜這兩件虎符都沒有太多的資料。見下圖:
玉虎符
玉虎符
漢代在兵符上承襲秦制,但不同的是,漢代虎符上的銘文大多刻於虎背上,採用錯銀書,用篆書刻寫“一、二、三、四、五”等字樣。同時字由中間剖開,因此只有兩個半符的字完全相合才可發兵。但在漢代,要發兵除了對驗虎符,還要需要有璽書或詔書。虎符是發兵信物,詔書則是為了明確統兵長官的職權和任務。當然,漢代的軍隊調動並非只靠詔書和虎符作為信物,同時作為信物的還有“節”和“羽檄”,不過本文不再詳述。
以下為漢代的虎符:
張掖太守虎符
張掖太守虎符
錯銀銅虎符
錯銀銅虎符
虎符的形制和使用
  符是古代軍事調遣、命令傳達的重要憑證。早在周代時就已用之。最初的符以竹子製作而成,後來用金屬製成,形狀也由竹節逐漸多變為虎形,稱為“虎節”,也稱“虎符”。
  虎符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盛行於戰國和秦漢兩代。從出土文物看,東周時期有鎏金虎符,戰國以後虎符一般由青銅製成。作為國君調兵的憑證,虎符的背部刻有銘文,分為兩半,兩半的形狀、銘文都是相同的,右半存於君王或朝廷,左半發給統兵將帥或地方長官,合在一起就成為調兵的信物。兩半虎符的背面各有榫卯,一一對應,就好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一樣,只有同為一組的虎符才能合在一起,調兵譴將時需要兩半勘合驗真,才能生效。這就是“符合”二字的來歷。所以虎符從來都是專符專用,一地一符,絕不可能用一個兵符同時調動兩個地方的軍隊。

-----------------------------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頒發給陽陵駐守將領的銅製兵符。虎符高3.14厘米,長8.9厘米,虎形,有左右兩半。銘文為:“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是關於符節制度的重要實物。

虎符介紹
相傳山東省臨城出土,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虎符 ”為古代帝王調動軍隊之信和物。授予地方官吏或者統兵將領以兵權,既以虎符的左半授予,待要調動軍隊時,即派使臣持虎符的右前往駐地。地方官吏或統兵將領兩半虎符對合,驗明無誤,即應發兵。虎符盛行於戰國、秦、漢。此件為秦代之物。虎頸至胯間左右各有錯金篆書銘文兩行十二字,書曰:“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陽陵”。陽陵為秦之郡名,即今陝西高陵縣。此件銅質,為秦始皇授予駐守陽陵將領之虎符。此件因年代已久,對合處生鏽,現左右不能分開,整體形成一藝術品。伏虎臥地,昂首前視曲尾上翹。虎符字體謹嚴渾厚,風格端莊,筆法圓轉,具有很高的藝術性。
虎符
[附錄]戰國虎符趣聞
“符”是一種古代信物,傳說是周朝軍事家姜子牙發明的,是我國古代君主或皇帝授予臣屬兵權後調動軍隊的憑信物,多以青銅鑄造,因其狀呈虎形,故稱"虎符",也稱"兵符"。
陽陵虎符
陽陵虎符
據專家考證,虎符均由左右兩半組成,各自的銘文完全相同,其右半由中央保存,左半則發給統領軍隊的將領。調動軍隊時,由君主或皇帝派出的使臣將符相合,方能調兵。戰國時,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充分說明了虎符的作用。目前發現的虎符都是秦國的,共三件:秦新郭虎符、秦杜虎符、秦陽陵虎符。秦杜虎符是1973年在西安郊區山門口公社發現的,現藏陝西曆史博物館,高4.4厘米,長9.5厘米,厚0.7厘米,背面有槽,頸有一小孔,虎作走動形,尾端捲曲。鍺金銘文九行、四十宇:"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土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隧之事,雖毋會符,行也。"銘文最後一句,其意思是:如果軍情緊急。不必等會符,可以舉烽火報訊,立即行動。新郭虎符,現為法國巴黎陳氏所收藏。陽陵虎符,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三個虎符的銘文大致相同,有一點不同令人注意。新郭虎符,銘文稱"右在王",秦杜虎符稱"右在君。,而秦陽陵虎符則稱"右在皇帝",這說明這三個虎符出於秦的三個不同年代。秦國的國君先是稱王,這說明新郭虎符是在秦初製作;秦國祇有惠文君一人稱君,所以,杜虎符是在惠文君在位時製作的;秦始皇開始稱皇帝,故陽陵虎符是秦始皇以後製作的。
趣聞
有一件虎符的發現還很有趣。它是原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在重慶偶然發現的。抗戰期間,郭沫若在重慶,空閒之時,他喜歡逛逛地攤。有一天,他在地攤上發現了一件造型古樸的銅老虎,認為它可能是件文物,便隨手拿起來觀看,不想這銅老虎突然分成兩半,對文物素有研究的郭老馬上意識到這可能是兵符,隨即買了下來。拿回去之後仔細考證,果然是一件古代虎符。誰也沒有想到,一件極其罕見、極其珍貴的文物,就這樣戲劇性地被發現了。
《虎符》
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曾被許多劇種以不同的方式演繹過,自從郭沫若的話劇《虎符》出台後,其它的版本也就少見演出了。郭沫若的五幕話劇《虎符》取材於《史記· 魏公子列傳》,寫於1942年,1943年首演。該劇描寫的是戰國“四君子”之一魏信陵君(無忌)竊符救趙的故事。魏安厘王二十年(紀元前二五七年),秦國侵趙,形勢危急,趙國平原君的夫人(信陵君之姐)親自突圍到魏國求援。魏王的異母弟信陵君認為趙魏唇齒相依,唇亡則齒寒,因此,他固請魏王發兵救趙。暴戾狹隘自私的魏王執意不肯,反勸趙降秦。信陵君親率三千門下客,前往救援。侯瀛建議竊取魏王虎符,憑符調用老將晉鄙統率的十萬魏兵。如姬夫人素來佩服信陵君“寬厚愛人”的品質和“合縱抗秦”的政治主張,也感念他替她報了殺父之仇,因此冒死盜符。信陵君佩符至晉鄙軍中,晉鄙疑,朱亥殺之,信陵君統兵八萬解趙之圍。魏王殺信陵君全家,信陵君之母魏太妃代如姬受過自殺。如姬逃出宮後,本可以逃至邯鄲請信陵君保護,但為了不損害信陵君的聲名,在父親墓前自殺。

---------------------

虎符是中國古代傳達命令或調兵遣將所用的憑證。多為青銅製造。符從中剖為兩半,有關雙方各執一半,使用時兩半互相符合,表示命令驗證可信。多作成動物形,尤其常作成虎形,故稱“虎符”。
虎符始於何時,尚無確鑿的記載,現存最早的虎符是戰國時期的。秦漢的符仍多沿用虎符的形式。符除用銅製外,也有用金、銀、玉、竹、木等製成的。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頒發給陽陵駐守將領的銅製兵符,後人稱為“陽陵虎符”。虎形,分左右兩半。上面有兩行銘文: “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這是符節制度的重要實物。現存的“陽陵虎符”長8.9厘米,山東臨城出土,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虎符是掌握軍權的象徵。能執虎符的人,都是有相當高的威信和地位的人,故虎符被人們視為崇高的吉祥之物。又因虎符的“符”與“福”字同音,所以,就以虎符寓意福而應用在吉祥紋樣中。如:
“福運綿長”:虎符、盤長的紋圖。
“福上加福”:虎符、蝙蝠(或佛手)的紋圖。
“雙福雙全”:虎符、篆書壽字(或桃)、雙錢的紋圖。
“雙福”:兩半虎符相對的紋圖。

0114108 (3)  


File:Tiger Tally.JPG

廣州南越文王墓出土的南越國時期的錯金銅虎節

虎符是源於中國的金屬制的虎形調兵憑證,後來傳至朝鮮、越南。傳說是西周姜子牙所發明,由中央政府發給掌兵大將,其背面刻有銘文,分為兩半,右半存於朝廷,左半發給統兵將帥或地方長官,調兵時需要兩半合對銘文才能生效。虎符專事專用,每支軍隊都有相對應的虎符。成語竊符救趙的符,意思等同是虎符。
在歷史上,虎符的形狀、數量、刻銘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較大的變化。從漢朝[1]開始至隋朝,虎符一般為銅質,也有銀質金質甚至玉質的虎符。虎符騎縫兩側的銘文以右為尊。隋朝時兵符改為麟符。唐朝因為祖先名為李虎的緣故諱虎,改用魚符或兔符,後又改用龜符,甚至牛符。南宋時恢復使用虎符,但同時也使用金牌,如召回岳飛的十二道金牌。元朝用虎頭牌,後世遂沿用為銅牌。
《史記》中記載,戰國時期的公元前257年,秦國白起圍困趙國國都邯鄲,趙平原君因夫人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於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將晉鄙率10萬軍隊救援趙國,但後來又畏懼秦國的強大,轉而命令駐軍觀望。信陵君魏無忌為了馳援邯鄲,遂與魏王寵姬如姬密謀,使如姬在魏王臥室內竊得虎符,並以此虎符奪取了晉鄙的軍隊,大破秦兵,救了趙國。[2]
陝西博物館藏一枚從1967年西安南郊杜城村西出土的秦杜虎符,據考是前337年至前325年秦惠文君時期的戰國文物,為中國目前所出土的年代最早的虎符,稱為秦錯金杜虎符,此符高4.4厘米,長9.5厘米,厚0.7厘米,作猛虎疾奔狀。此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銘文40字,豎為9行,文曰:「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事,雖毋會符,行。」表明50人以上的用兵需要驗虎符才可以行動,但遇到烽火燃起的緊急軍情,可以不受此限制。這一虎符上的小篆文字證明,在李斯作小篆之前,秦國的小篆文字就已經成熟定型了。
山東省臨城亦曾出土一枚秦代虎符,高3.14厘米,長8.9厘米,其上銘文為「甲兵之符,右才[3]皇帝,左才陽陵[4]」,因此命名為陽陵虎符[5],此符因為年歲已久,對合之處已經鏽蝕,已不能分開。由於其上已經出現了皇帝的字樣,因此可以考證為秦始皇統一中國稱皇帝之後到秦王子嬰退皇帝位而稱王之前的這一時期的物品。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西漢堂陽侯錯銀銅虎符」(漢錯銀銅虎符)一枚,長7.9厘米,寬2.5厘米,虎作趴伏狀,平頭翹尾,左右頸肋間,各鐫錯銀篆書兩行,文字相同,曰「與堂陽侯為虎符第一」。此符於1998年廣州拍賣會上以27.5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被購得。
在陝西省鳳翔縣也曾出土一枚純金虎符,高2.3厘米,重35.6克,作臥虎狀,虎形巨目大耳齜牙、四腿曲臥、長尾上卷,通體飾以雕刻,但沒有銘文,目前只能根據形制判斷其為戰國時期秦國文物,但無法確定年代,可能是尚未使用的一枚虎符。

虎符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fbekKW


 

12643288296V9W0izT96dda144ad345982c3512d980cf431adcaef84e5  

--------------------------------

a6efce1b9d16fdfa36eb005eb78f8c5495ee7bff  

竹符
竹符,典故名,典出。“竹使符”的省稱。漢時竹製的信符。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借指州郡長官。
詞目:竹符
解釋:“竹使符”的省稱。漢時竹製的信符。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借指州郡長官。[1]
詞語解釋
典源
九月,初與郡守為銅虎符、竹使符。唐·顏師古注引應劭曰:「銅虎符第一至第五,國家當發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聽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長五寸,鐫刻篆書,第一至第五。」
《後漢書·百官志三》:“尚符璽郎中四人。本注曰:舊二人在中,主璽及虎符、竹符之半者。”
釋義
①. 漢時竹製的信符。
右留京師,左與郡國。凡發兵用銅虎符,其馀徵調用竹使符。
《漢書·文帝紀》:“初與郡守為銅虎符、竹使符。” 顏師古注引應劭曰:“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長五寸,鐫刻篆書,第一至第五。”亦省稱“ 竹使”。
《後漢書·杜詩傳》:“舊制發兵,皆以處符,其馀徵調,竹使而已。”王先謙集解引惠棟曰:“鄭康成《周禮》注云:'今日徵郡守以竹使符。'” [1]
②.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
南朝梁元帝《侍中新渝侯墓誌銘》:“三分竹使,再徙建旟。”
唐房孺复《酬竇大閒居見寄》詩:“名慚竹使宦情少,路隔桃源歸思迷。”
宋蘇軾《送翟安常赴闕兼寄子由》詩:“ 中山保塞兩窮邊,臥治雍容已百年,顧我迂愚分竹使,與君談笑用蒲鞭。”
唐權德輿《送孔江州》詩:“才子厭蘭省,邦君榮竹符。”
宋蘇軾《皇兄令史贈博州防禦使傅平侯制》:“故具官令史,端厚有常,靖恭寡過,生不勒於保傅,沒見思於族姻,宜分竹符,就賜茅社。”
清曹寅《書院瓶中杏花將殘漫贈三絕句》之二:“慧色為誰延一日,竹符新調錫山泉。”
③.借指州郡長官。
唐張九齡《登荊州城樓》詩:“自罷金門籍,來參竹使符。

------------------------

姜太公牧野之戰/利簋-武王征商簋,西周早期青銅器。為周武王時官吏利所作/利簋是現存最早的西周青銅器,也是目前發現的唯一記載武王伐紂具體日期即「甲子日」的器物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VDRu3O

Image00001Image00002  

-------------------------------------

----------------------------------------

错金银青铜石虎 - https://goo.gl/MWXZBu

圖片搜尋結果71876899_84  71876899_8671876899_8571876899_8771876899_89  

-----------------------------

張獻忠金印沉銀現蹤 陸追回15億文物

獻忠大元帥虎符金印


A-A+
2016-10-14 17:56中央社 台北14日電

張獻忠大元帥金印。圖/取自重慶晨報
民間盛傳,四川眉山江口鎮的岷江底有明末大西軍領袖張獻忠逃亡時藏匿的千船金銀,而文物盜賊也真的挖出包括大元帥金印等珍貴文物上千件。大陸公安部日前偵破盜賣文物案,涉及這些寶物。

張獻忠是明末大西軍領袖,曾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年號大順,清代以來,文獻中多記載張獻忠曾沉銀於岷江河道。當地民間也一直流傳一首古老的民謠:「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

現在的「江口沉銀遺址」位於四川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的岷江河道內,2010年被公布為眉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分布面積100萬平方公尺。

重慶晨報報導,此事被嗅覺靈敏的文物盜賊用行動證實,70名文物盜賊利用專業水下工具在夜間潛入江底,果真挖出包括張獻忠大元帥金印的珍貴文物上千件。

報導說,四川省公安機關經過近2年的偵查,近日破獲四川眉山特大盜掘古文化遺址倒賣文物案,打掉盜掘文物犯罪集團10個,破獲盜掘古文化遺址,倒賣文物案件328起,抓獲嫌犯70名。

此外,追回各類文物千餘件,其中一級文物8件、二級文物38件,三級文物54件,涉案文物交易金額高達人民幣3億元(約新台幣15億元)。

眉山市公安機關表示,此案涉及多個盜掘、倒賣文物犯罪集團,他們盜掘江口沉銀遺址文物並轉賣,涉及全大陸10多個省市。

報導說,江口沉銀遺址盜掘作案時間從2011年至2015年4月,長達4年之久;涉案文物據專家初步估計,一級以上珍貴文物有多件,其中有金獅、金印、金冊子等,還有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總價值估計過億。


江口沉銀遺址附近發現的碎銀。圖/取自重慶晨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