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婦人接受雙能量X光骨質密度檢查儀檢查,才發現長年腰痠背痛是骨鬆惹得禍。 (記者王昭月/攝影)婦人「腰痠背痛」揪出嚴重骨鬆 花5年救回骨質 | 醫藥百科 | 健康 | 世界新聞網 https://bit.ly/3dSI1IQ
高雄一名67歲婦人因腰痠背痛到不行,忍到受不了求醫,接受醫院骨密度檢查,竟發現嚴重骨質疏鬆,有骨折風險,後來耐心接受藥物調理5年,骨質密度才趨於正常值後,原本腰痠背痛的症狀也獲得改善。
收治婦人的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說,骨質疏鬆是「無聲無息的疾病」,沒有明顯不適,有些人出現腰痠背痛,直到發生骨折才察覺,這名67歲婦人當初到醫院求診,接受雙能量X光骨質密度檢查時,骨密度T值(T-score)為負3,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診斷標準已達嚴重骨鬆,是骨折的高危險群。
放射科組長侯辰芳說,民眾如果未能及早篩檢出骨鬆,可能因為輕微的外力碰撞就造成骨折,連帶造成活動力下降、甚至需長期臥床。若能及早治療,用藥平均一年以上可看到效果。這名婦人持續接受藥物治療,兩年後複檢,骨密度回升到負2.2,五年後複檢為負1.8,趨近正常值。
院方表示,尤其女性停經後,因為荷爾蒙減少,骨質流失速度會加快。骨流失過多,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骨骼易變脆、變弱,即所謂的骨質疏鬆。建議民眾要定期檢查自己的骨質,及早預防。目前醫院引進的雙能量X光骨質密度檢查儀,輻射劑量低、準確性高,檢查過程只需約6分鐘,可協助患者讓骨鬆無所遁形。婦人「腰痠背痛」揪出嚴重骨鬆 花5年救回骨質 | 醫藥百科 | 健康 | 世界新聞網 https://bit.ly/3dSI1IQ


控制尿酸 可抑制痛風 2016/03/29 11:01
分享: 推文到facebook推文到plurk
痛風的臨床病程與合併症
台北市一名65歲男子,患有痛風,但因長期置之不理,痛風發作就用止痛藥解決,最後手腳關節長滿痛風石,連走路都會痛,只能坐在輪椅上前來求診。
台北市立仁愛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蔡明翰醫師談到,痛風是國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亦是屬於慢性病的一種,只要長期治療就能控制病情。上述提到的個案,也是蔡明翰一直擔心的問題:國人對於痛風偏重急性發作時的處理,缺乏長期控制尿酸的心理準備,反而不知不覺讓病情惡化。
蔡明翰表示,痛風的發作是因為尿酸值過高,關節處產生痛風結晶而形成痛風石,進而破壞關節。這時若不加以治療,久而久之關節處痛風石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就會長出一顆顆像瘤的東西,最後可能連走路都會有困難。
另外,蔡明翰也提到,痛風有可能引發其他合併症,像是尿毒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CKD),也有研究指出可能產生性功能障礙,不能不謹慎看待。

國人痛風比例高,常併發其他合併症。
治療痛風 不是不痛就不吃藥
「等痛的時候再吃藥就好了!」這種不痛就不吃藥的心態,普遍出現在痛風患者身上。蔡明翰提醒,這種觀念一定要修正,否則就會和上述的個案一樣無法行走,只能以輪椅代步。因此,要與痛風和平相處,就要長期控制尿酸值。
目前治療痛風的建議目標,一般病人尿酸值要小於6 mg/dL,痛風石病人則要小於 5mg/dL。現行降尿酸藥物的選擇普遍有三種,其中兩種是傳統藥物 allopurinol、benzbromarone。通常醫師會先給予病患傳統降尿酸藥物,但是有個案顯示allopurinol會引發皮膚過敏(SJS史帝芬強生症候群), benzbromarone則有可能影響腎臟功能,但是每個病患的情況不同,並不是所有病患都會產生副作用。
另外一種降尿酸藥物,是近幾年健保開放給付的新藥物febuxostat,至於febuxostat的使用,除了某些慢性腎病為第一線使用,還有其他使用條件。上述的個案,蔡明翰建議他服用febuxostat,目前該名個案尿酸值已降至正常範圍,控制情況良好。因此,醫師會視病患情況調整用藥,病患若對於副作用有疑慮,也可自主與醫師討論。

--------------------------------------

70歲「骨來稀」! 3招教你存骨本防骨鬆
www.ettoday.net查看原始檔

▲儲存骨本,才能預防年老骨質疏鬆。(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日前一位70多歲的阿嬤就醫時因重心不穩,以手支撐,不料手腕處卻聽到裂開聲音,經X光檢查發現手腕骨處已斷裂並移位,須開刀固定治療。醫師指出,骨質疏鬆是老人常見的疾病,70歲以上的老年人多半是高風險群,尤其在停經後婦女骨鬆症狀會加速。教大家儲存「骨本」強化骨骼預防骨鬆。

衛福部朴子醫院副院長、骨科醫師羅賢益表示,骨質疏鬆是老人常見疾病,70歲以上老年人多半都是高風險族群,尤其在停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狀會加速。依據國健署2009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台灣停經女性每4人就有1人會骨質疏鬆,而比率隨年齡增長上升。

羅副院長進一步表示,儲存「骨本」有3撇步:

1.許多人飯後都會到戶外健走散步,建議可以加上跑跳動作。
2.到戶外適度曬曬太陽,促進體內維生素D生成。其可改善肌肉功能與降低跌倒的危險性,同時可以強化腸胃道對鈣的吸收。
3.另外豆乳製品與深綠色食物也有補鈣的作用,宜多攝取降低骨質流失速度。

▼含鈣食物一覽表,醫師建議多攝取。(圖/衛福部朴子醫院提供)


朴醫院長蔡宗龍提到,抽菸或酗酒、飲用過量含咖啡因食物也會影響骨質疏鬆。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提供了中文版「一分鐘骨鬆風險評估表」,可自行評量後,請教專業骨科醫師諮詢,並至醫院進一步檢測骨質密度。

------------------------------------------

糖尿病患者單靠吃藥 胰島細胞持續衰亡 2016/04/11 10:48
分享: 推文到facebook推文到plurk
糖尿病是一種複雜的代謝疾病,當血糖超過腎臟再吸收糖的極限(一般為180 mg/dl)時,多餘的糖分會從尿液中排出,不僅讓大量水分與電解質消失,隨著尿液滲透壓升高、細胞脫水狀況發生,三多症狀:多尿,多渴,多吃,以及疲倦,體重減輕等典型糖尿病症狀也隨之出現。
糖尿病至今仍無法找到有效的治癒方式。現行的糖尿病藥物,主要作用在於:增加胰島素分泌、降低胰島素抗性與減少糖份吸收等,以幫助調降血糖、延緩併發症的產生為主要目標。
糖尿病患者之胰島細胞活性與正常人比較,約只剩下35~50%,並且逐年以5~6%持續退化,就算是於日常經由藥物良好控制血糖值,約10~12年後,胰島細胞也將全面衰亡,而需開始施打胰島素。目前糖尿病藥物之機轉皆以調降血糖為主,對於胰島細胞修復及避免凋亡,尚未有突破性發現,因此在胰島素抗性及胰島細胞逐漸失活的惡性循環下,造成糖尿病患者最後常常無藥可用,併發症持續衍生的命運。近期醫學研究指出,高穩定藻褐素可抑制胰島細胞凋亡,甚至進一步修復受損的胰島細胞,而在合併小分子褐藻醣膠後,其成效更為明顯。
現行藥物僅能調降血糖、無法修復受損細胞
依據104年台灣腎病年報資料顯示,國人洗腎原發原因以糖尿病高居第一位,占45%。糖尿病患者要是血糖控制不好,當血糖耐受性變差,脂質、蛋白質代謝也會慢慢開始異常,促使體內組織及器官之糖中毒及脂中毒,進而造成心血管、周邊血管及微血管病變,衍生其他器官併發症產生。
若想要有效控制第二型糖尿病,僅僅調降血糖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效防止胰島細胞萎縮或促進其再生,進一步修復受損胰島細胞,主動促進身體恢復血糖調控的功能才行。所以,現有藥物控制之外,透過輔助食品等多途徑綜合療法,如何能夠調節及活化胰島細胞功能,已成最新研究方向。
依據臺灣海洋大學/黃培安博士所發表之「高穩定藻褐素(HS Fucoxanthin)研究成果」顯示,由褐藻所萃取之藻褐素,除了具有高抗氧化能力,對於許多慢性病也具有調節作用。再由水試所獨自研發的高穩定技術,不僅可大幅提升藻褐素穩定度,初期細胞實驗結果也證實,高穩定藻褐素具有調降高血脂及高血糖(控制糖尿病)功能。
不僅如此,透過進一步動物實驗,黃培安博士 及 慈濟大學/周志中教授,分別透過先天及後天代謝異常動物模式發現:高穩定度藻褐素合併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使用後,不僅穩定血糖效果不亞於糖尿病用藥,更難能可貴的是,可進一步修補已受損之胰島細胞,避免因胰島細胞受損甚至凋亡所帶來的併發症,也為糖尿病輔助治療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上網索取:https://goo.gl/forms/5Hre0p6g2R


預防痛風謹記3少1多 醫曝「這錯誤作法」恐加速腎臟惡化 https://bit.ly/3mMwz4f
有人形容,痛風發作起來,如千刀萬剮,叫人痛不欲生,必須靠著止痛藥,平息那連風吹過都椎心的痛。但,救急的止痛藥,有時卻可能侵蝕病人的腎功能。
60多歲張先生,最近身體檢查被醫師警告,可能已罹患慢性腎臟病第三期,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因子的他不解,為何腎臟病找上他。
進一步求診,並經過醫師問診,他才想起這半年來,時常痛風發作,一個月就出現2~3次關節腫痛,每次發作時便吞止痛藥;而且檢查發現,尿酸值超標,腎臟也有許多結石。直到在醫師指示下使用降尿酸藥物預防痛風,一個月後,痛風終於不再發作,尿酸值恢復正常,腎功能也略微回升。
什麼是痛風?
根據2010年健保資料庫的數據分析顯示,台灣的痛風盛行率為6.24%,相當於140萬人左右有程度不一的痛風困擾,男性又比女性多。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解釋,痛風是指尿酸代謝異常,體內產生過量的尿酸,或者尿酸的排泄受阻,使得血中尿酸濃度上升,於是尿酸鈉鹽沉積在關節的滑囊液中,引起急性或慢性關節腫脹疼痛及變形。
包括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尿路結石和痛風性腎病變等,都是尿酸鹽晶體沉積在組織或關節腔內引起的病變。
痛風發作的部位則以關節處為主,又以腳的大拇指關節處最常見,常在半夜突然嚴重紅腫熱痛,其他像是腳踝、膝關節、肘關節等也可能發生。有時不治療,發作數天到一週內就會自行緩解,可能一個月發生數次,也可能數年才發作一次。
痛風發作怎麼辦?
由於急性痛風發作起來疼痛難耐,除了使用消炎藥「秋水仙素」之外,通常還會搭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或類固醇來止痛。
如果急性症狀緩解之後1~2週,血中尿酸值還是過高,則可使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或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不過何醫師提醒,這類藥物可能使急性症狀更惡化,不建議在急性發作時使用。
此外,有些病人在第一次痛風發作後沒有接受治療,或長期尿酸控制不佳,尿酸鈉鹽的結晶會累積成痛風石。雖然慢性痛風石不像急性痛風發作時會引發劇痛,經年累月堆積卻可能損害關節、內臟器官,不慎磨破皮膚還可能引發細菌感染。
YouTuber榜哥日前分享,一顆陪伴他10幾年的痛風石腫大如貢丸,上頭還有如青春痘白頭般的白點,醫護人員替他進行簡單的清創,只見如流沙般的白色汁液不斷冒出。
但台北慈濟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郭克林指出,戳破痛風石並不是常規的醫療處置方法,也不建議民眾自己這樣做。戳破痛風石只是讓皮下的結晶體流出來,稍微消腫,但深及關節處的結晶石還是無法清除,且有傷口感染、難以癒合的風險。
郭醫師表示,通常痛風石已經影響關節,出現關節破壞變形、嚴重疼痛、或活動受限等,才會手術清除痛風石,否則一般來說藥物治療就能溶解。
© 由 康健雜誌 提供
(大部分痛風患者可以多喝水,幫助排出尿酸,但如果腎臟排水功能不佳,就不建議喝太多水。圖片來源:劉國泰)
尿酸沉澱、過量服用止痛藥,加速腎臟功能惡化
慢性腎衰竭、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容易罹患痛風,但反過來,痛風的人也容易出現腎功能下降,何一成醫師指出主要原因有2:
● 尿酸沉澱在腎臟:人體超過60%的尿酸是由腎臟排泄到尿液中,會使尿液偏酸,容易形成尿酸結石,如果結石太大,可能阻塞腎小管或輸尿管。此外,尿酸結晶也會沉澱在腎臟,引起發炎反應,造成腎臟萎縮、硬化,導致腎功能異常。
● 過量服用止痛藥:偶爾痛風發作使用止痛藥的影響不大,但有些病人發作次數較頻繁,容易過量服用止痛藥,尤其腎功能不佳的人不建議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因為病人可能不清楚自己的腎功能狀況,造成腎功能下降。
因此,痛風發作最好就醫評估治療方法,尤其較頻繁、一個月發作2次以上,或者關節已經出現損傷、痛風石、尿酸性腎病變等,就可以考慮使用預防性用藥,控制尿酸,預防痛風發作。
此外,痛風病人飲食也要掌握3少1多:
● 3少:少吃高普林食物,包括酒精、動物內臟、蝦蟹貝類。
● 1多:大部分患者可以多喝水,幫助排出尿酸。但郭克林醫師提醒,少數患者如果腎臟排水功能不佳、容易下肢水腫的病人,就不建議喝太多水。
預防痛風謹記3少1多 醫曝「這錯誤作法」恐加速腎臟惡化 https://bit.ly/3mMwz4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