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是黃帝時期的人,他是黃帝的史官,輔佐之餘也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也就是造字。而我們能見的倉頡畫像或是神像,通常都刻畫出他擁有特殊的「四目」,也就是比別人多出了一對眼睛,其中又有什麼典故呢?倉頡造字 竟急到多長出「一對眼睛」?! https://bit.ly/3G8lNin
根據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的人,他是黃帝的史官,輔佐之餘也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也就是造字。而我們能見的倉頡畫像或是神像,通常都刻畫出他擁有特殊的「四目」,也就是比別人多出了一對眼睛,其中又有什麼典故呢?
▲倉頡聖人有四目。(圖/擷取自「東港東隆宮-國定民俗東港迎王」粉絲專頁)
最初,倉頡使用祖傳的「結繩記事」來幫黃帝紀錄史實,不過時間久了之後,有許多的紀錄連他自己都忘記了、無法解讀,煩惱的他就決定要創造一種更便捷的工具,最後成功的創造了一組簡單好記的符號,將其命名為「字」。
這些字都是依照萬物的型態模擬而成,例如「日」、「月」、「人」等,就是依據形象繪製;不過也有很多東西無法輕易的形象化,就有另一派說法是,倉頡在造字之初,去外面抓了很多的甲殼類昆蟲,沾了黑水後讓牠們在紙上爬行,以昆蟲爬行後留下的痕跡來造字。
而至於倉頡擁有「雙瞳四目」的傳說,則是因為草創初期發明出來的字還是太少了,根本不夠使用,他太過焦急憂慮,竟然急得又多長出一對眼睛來!在歷史記載裡,擁有「雙瞳四目」的人只有八個!分別是倉頡、重耳、虞舜、項羽、呂光、高洋、魚俱羅以及李煜。並且,上古神話中也記載,擁有「重瞳」的人,一般都是聖人!看來也是十分相符呢!
▲歷史上擁有四目雙瞳的人很稀少。(圖/擷取自網路)
🔥寶島辣炮陣有Podcast啦!神界辣話題、有趣民俗供予你聽!
而台灣的廟宇中,也時常將倉頡和文昌帝君一起祭拜,又或者是孔廟中也會有倉頡的身影,畢竟追本朔源起來,後世偉大的儒者、文學家,都和他脫不了關係,沒有倉頡的努力,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另外,歷史記載中,倉頡的聖誕日在農曆三月二十八日,也有些地方流傳的是九月十八日,無論如何,都祝這位偉大的「造字之神」一聲生日快樂吧!
▲倉頡通常和文昌帝君一同祭祀
倉頡造字 竟急到多長出「一對眼睛」?! https://bit.ly/3G8lNin

2021-10-22_1126132021-10-22_112753AAPN4z9.img


一代漢學家白川靜,重現「倉頡造字,鬼哭神號」的洪荒年代!

白川靜(1910年4月9日-2006年10月30日),日本福井縣福井市人。漢文學者、古代漢字學著名學者。學位京都大學文學博士。立命館大學名譽教授、名譽館友。文字文化研究所所長、理事長。 白川靜對「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有深入的研究及獨特的見解,文風嚴謹樸實、內容具體而微,乃讓人欽佩的治學大家。 同時還著有《孔子傳》,詳細論述了「儒教」的起源,並對記載「孔子的生平、言論」的文獻資料進行了批判性論證,拔冗除疑,引智而立意,恢復了孔子「人性」的光輝。

博客來-作者-白川靜 - http://goo.gl/L3rEHU

白川靜是日本著名的漢字學家,他的研究立足漢字學,橫跨考古學與民俗學,旁及神話和文學。他透過卜辭金文的龐大研究業績,對漢字的體係與文化源流系統性、獨創性地提出豐富又生動的見解,在日本漢學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對中國本土的文字學研究也有著獨特的借鑒作用。

白川靜1910年出生於日本福井縣,1943年畢業於日本京都立命館大學,1948年發表首篇論文《卜辭的本質》,1962年以論文《興的研究》獲文學博士學位,1969年至1974年陸續發表​​《說文新義》15卷,期間開始為一般讀者出版《漢字》、《詩經》、《金文的世界》、《孔子傳》等普及性讀物,1984年出版《字統》,1991年出版《字訓》,1996年出版《字通》,2004年因其在古文字領域研究的傑出成就而被日本政府授予“日本文化勳章”,2006年10月30日病逝。
著作一覽編輯
白川靜主要著作包括《說文新義》15卷、《金文通釋》9卷、《白川靜著作集》12卷,以及《字統》、《字訓》、《字通》等字書。
《說文新義》根據已出土的甲骨文金文以及其他資料,對《說文解字》進行了全新的考釋和解說。自從甲骨文發現以來,孫詒讓、王國維、郭沫若、於省吾等古文字學家都嘗試運用新出土資料對《說文》進行互證性研究,但是白川靜首先完成了這項艱鉅的工作。
典故軼事
勤奮著書
白川靜致力於中國文學研究,達到了痴迷程度。白川教授的白川研究室總是燈火通明到每晚的11點。白川曾說過:“學者80歲後才能成為真正的學者。”
白川靜從73歲到80歲編著出版了《字統》《字訓》《字通》三部辭書。92歲時《白川靜作品集》副卷才開始發行。

----------------------

中國華文教育網-中國文字的起源——倉頡造字 - http://goo.gl/AsajEI

中國文字的起源——倉頡造字

2008年12月05日

  漢字是中華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載了我們幾千年的歷史,而且也是從古到今人們進行溝通的重要手段。由漢字衍生出來的書法藝術,更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但是,漢字是怎麼造出來的?

  研究漢字的起源問題,在國內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先秦傳説造字者為倉頡,《旬子•解蔽》記載:“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呂氏春秋》記載:“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相傳倉頡是黃帝的史官,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個代表人。《説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被尊為“造字聖人”。史學家徐旭認為,文字的出現,應與倉頡有關。那時制定曆法需要文字記載,制定神諭也需要行文,因此,倉頡應是顓頊部族人。他“生於斯,葬于斯”,故造書檯北有倉頡陵墓。他所處的年代約為西元前26世紀。據此推測,四、五千年前,我國的文字就比較成熟了。

  到了現代,有人在承認倉頡的同時又擴大了造字者的隊伍。比如魯迅先生,他認為“……在社會裏,倉頡也不是一個,有的在刀柄上刻一點圖,有的在門戶上畫一些畫,心心相印,口口相傳,文字就多起來了,史官一採集,就可以敷衍記事了。中國文字的來由,恐怕逃不出這例子。”(魯迅《門外文談》)也就是説,漢字當然不可能是倉頡一個人創造出來的,而是由許許多多的像倉頡這樣的人慢慢豐富起來的,倉頡只不過在這些人當中比較重要,起的作用比較大而已。我們所重視的不是到底是不是倉頡造的漢字,而是造字這件事本身的意義。漢字的出現,標誌著中國歷史走進了由文字記載的時代,是歷史長河中的一件大事,對後世也有著重要的影響。

  倉頡其人

  倉頡,姓侯剛,號史皇氏,黃帝時史官,漢字創始人,被尊為“造字聖人”。今南樂縣城西北35華里吳村有倉頡陵、倉頡廟和造書檯,史學家認為倉頡生於斯,葬于斯。

  相傳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在此以前,人們結繩記事,即大事打一大結,小事打一小結,相連的事打一連環結。後又發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號作為記事。隨著歷史的發展,文明漸進,事情繁雜,名物繁多,用結和刻木的方法,遠不能適應需要,這就有創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黃帝時是上古發明創造較多的時期,那時不僅發明瞭養蠶,還發明瞭舟、車、弓駑、鏡子和煮飯的鍋、甑等,在這些發明創造影響下,倉頡也決心創造出一種文字來。

  傳説倉頡四目重瞳,非常聰明。有一年,倉頡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陽虛之山(現在陜西省雒南縣),臨于玄扈洛水,忽然看見一支大龜,龜背上面有許多青色花紋。倉頡看了覺得稀奇,就取來細細研究。他看來看去,發現龜背上的花紋竟是有意義可通的。他想花紋既能表示意義,如果定下一個規則,豈不是人人都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嗎?倉頡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佈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並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號拼湊成幾段,拿給人看,經他解説,倒也看得明白。倉頡把這種符號叫作“字”。

  倉頡造字成功,發生了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聽到鬼哭魂嚎。為什幺下粟如雨呢?因為倉頡造成了文字,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自然值得慶賀。但鬼為什幺要哭呢?有人説,因為有了文字,民智日開,民德日離,欺偽狡詐、爭奪殺戮由此而生,天下從此永無太平日子,連鬼也不得安寧,所以鬼要哭了。

  還有一種説法是:

  有一次,倉頡就是從這些繩結記錄的史書給黃帝提供的史實出了差錯,致使黃帝在和炎帝的邊境談判中失利。事後,倉頡愧而辭官雲遊天下,遍訪錄史記事的好辦法。三年後他回到故鄉白水楊武村,獨居深溝“觀奎星圜曲之式,察鳥獸蹄爪之跡”,整理得到的各種素材,創造出了代表世間萬物的各種符號。他給這些符號起了個名字,就叫做“字”。倉頡的字都是依照萬物的形狀造出來的。譬如:日字是照著太陽紅圓紅圓的模樣勾的;月字是倣著月牙兒的形狀描的;人字是端詳著人的側影畫的……倉頡首創文字的事後來被黃帝知道了,他大為感動,乃賜倉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上一君。再後來,上天知道了這件事,下了一場穀子雨獎勵倉頡。這便是人間“穀雨節”的由來。

  歷史遺址

  從白水縣城出發,沿渭(南)清(澗)公路下洛河,然後再改走白(水)洛(川)公路。吉普車在高原的溝岔間跑了一個小時左右,才來到了倉頡廟所在的史官村。這座已有1800餘年歷史的倉頡廟已被國務院正式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倉頡陵在吳村西側,與倉頡廟西東相望,是一個高五米的大土丘。陵墓以下有仰韶至龍山時期的古文化遺存。陵前翁仲,石獅俱存,並建有石坊,上書“倉頡”二字。倉頡廟,始建年代不詳。據廟內現存碑刻記載,“歷漢唐以來,未嘗稍替”。如今看到的倉頡廟是明清時的建築,佔地約兩千七百平方米,座北朝南,有石望柱一對,雕刻精美雅致;山門、二門皆為硬山式建築,拜殿、正殿和寢閣大方美觀。還有明代名人篆額題聯和倉頡夫婦的石雕。廟內碑刻林立,松柏蒼翠,楊柳依依,樓臺亭閣鱗次櫛比,整個建築雄偉壯觀。

  中國古書上有“結繩記事”、“契木為文”等記載,這是早期記事常用的方法,可惜這些物質無法長久保存下來,所以當時的記事情況已無法知曉了。但安陽小屯發現了十五萬片甲骨卜辭,在龜甲與牛胛骨上刻的文字相當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總字數達到3500個上下。從甲骨文字結構來説,除了象形以外,形聲、會意、假借等比較進步的造字方法已普遍被應用。可見在三千餘年前的商代文字已達到了相當完備程度,那幺在它以前一定有個更長的發展過程。

  考古發現證明,中國先民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在龜甲上刻劃符號了。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中發現了在陶器上刻劃的符號有數十種之多,其中有些與甲骨上所見的字類似,因而有人認為它們就是早期文字。至於在龍山文化早期的陶罐上發現的朱書可以肯定是文字,充分表明中國的漢字至少已有四千餘年的歷史。文字的出現既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不斷積累、不斷總結的結果,所以倉頡很可能是總結整理文字,為漢字的形成作出了貢獻的一個代表人物。

----------

漢字蘊藏天機 倉頡造字不僅是美麗傳說
更新時間: 2014-09-26 12:49 AM [紐約時間]
【新唐人2014年9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縮影」,由臺灣一群菁英成立的主流講堂,日前邀請漢字專家張福章演講「神傳文字——漢字變革力之『字示人生』」。

福章表示,中華文化神傳的特性,也充分體現在漢字中,即使到了現代,我們都知道漢字內蘊藏著一股神秘的力量,他舉大家熟知的幾個漢字,分享多年研究解讀出的奧祕,很多聽過演講的人都說很有收穫,更有人感受到漢字蘊藏的天機。

倉頡造字開啟神傳文化的序幕

張福章表示,傳說中倉頡有雙眸,在造字時「天雨粟、夜鬼哭」,開啟神傳文化的序幕。「漢字」有預測學、算命的功能。他舉例,宋朝的謝石測字術出神入化,宋高宗私行遇到謝石,用杖在土上畫了個「一」測字,謝石想「土」加「一」為「王」字,必非庶人。他在疑信之間,宋高宗又畫「問」字,因為田土所梗,兩傍都斜側飄飛,謝石驚曰:左看是「君」,右看也是「君」字,起身就拜了下去。「漢字」的神祕可以測字,顯示其博大精深的特性。

 

漢字專家張福章表示,「靜」字是「青」加「爭」,他說,甲骨文的「青」是生丹的意思,「爭」是引導讓能量變高,「靜」字的意思是引導能量到丹田生丹,在古代每個行業都要打坐,現代醫學也發現打坐是最好的醫療方式。「仇」字是「亻」加「九」,張福章說,甲骨文的「九」代表往上推的力量,「仇」字是把你往上推到最頂點的人。(鍾元/大紀元)

「漢字」有其神傳文化的根源,張福章說,這個「一」字,原始意思:「惟初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這「一」字一劃宛如開天闢地,立刻就顯太極、生陰陽、分天地、化萬物。「十」字是由「一」加「│」,橫向加上縱向有完整、全面的意思,所以我們常說「十全」其來有自。

張福章說,「二」字的甲骨文,上、下的「一」字一樣長,上面的「一」代表天、下面的「一」代表地;「三」字代表「天、地、人」,字富有易經、八卦的道理,也在談論「天、地、人」三才之間的變化,即所謂的「道」——人存乎天地間,與天地融合在一起。古人循「道」而行,所以做事不會偏離,好比古人絕不會像現在人一樣,製作黑心食品。因其思想理論不會單從自己的利益著眼,就連強盜也講「盜亦有道」。

 

孔子儒家學說的核心是「仁」字,左邊「亻」旁表明指人,「二」在甲骨文就是「上」字;所以「孔子在教人,怎麼做上等的人」。(大紀元資料庫)

「漢字」裡面包含有形和無形空間

「漢字」裡面包含有形和無形空間。張福章說,左邊代表有形的部分,右邊代表無形的部分,他舉「休」字為例,左「亻」表明指有形身體的人,右「木」表精神狀態像木頭不動,人躺下來睡覺叫做「休」息。他再舉「信」字說明,左「亻」、右「言」的組合,表示人把心裡的話說出來是「信」字,亦即說過的話要算數代表這個人。

孔子儒家學說的核心是「仁」字,他表示,左邊「亻」, 右邊的「二」在甲骨文就是「上」字;所以「孔子在教人,怎麼做上等的人」,也就是「仁」指的是心靈高尚的人或其作為,字很簡潔的涵蓋了孔子儒家思想。

「仇」字是「亻」加「九」,張福章說,甲骨文的「九」代表往上推的力量,「仇」字是把你往上推到最頂點的人。左傳說:「怨偶曰仇。」他開玩笑說,原來「仇」的意思是代表怨偶,當我們娶到不好的太太,或是嫁給不好的先生,就是來幫我們提高的人。

 

漢字專家張福章。(網路圖片)

「靜」下來讓能量、智慧出現

「靜」字是「青」加「爭」,他說,甲骨文的「青」是生丹的意思,「爭」是引導讓能量變高,「靜」字的意思是引導能量到丹田生丹,在古代每個行業都要打坐,現代醫學也發現打坐是最好的醫療方式。他提到,現代人靜不下來,活得很辛苦。人求名、求利、求財、無論求什麼......,都跟「情」字離不開關係。「情」是「忄」、「青」的組合,由於人把能量用在太多的心上面,慾望過多、心越多越煩惱,只有「靜」下來讓能量、智慧出現。

人應該要樂天知命,不產生一些不該有的心,「漢字」告訴我們人生、宇宙的道理,他以「德」字說明,左邊的「ㄔ」表示人的行為,右邊的十目一心,「十目」是全方位的眼睛,「一」代表天上天下界線,「一」之上是天上,有眾神的眼睛在看天下的人心,人的心念符合神就叫「德」。

按照「道、德」做身心健康

張福章表示,思想上沒有神的概念,做出來的行為就不叫「德」字,「德」意涵「外德於人,內德於己」,就是作法順天意去做,別人會得到好處,自己也會得到好處。古代人講求「道、德」,求道有成叫「真人」。古人很有智慧教我們對待「仇人」的方式,古語說:「以德報怨」,一旦你瞭解「漢字」的意涵,你知道他/她是來讓你提高的,你按照「道、德」去做一定靜的下來,也一定有身心健康的生活。

中共執政60多年,用簡體字取代正體字。張福章說,簡體字雖然筆劃變少了,但是卻破壞了「漢字」本身的文化內涵,甚至和原來的內涵反意。學簡體字的人很難看得懂古書,所以中華文化出現斷層,最精華的部份被破壞掉了。他說,在推廣漢字的過程中,體認到未來人們將走回正體字上去,這是新時代大勢所趨。

倉頡造字的故事源遠流長

有關中國古代倉頡造字的傳說源遠流長。倉頡,史皇氏,陝西白水人,是中國神話的人物。《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被尊為「造字聖人」,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傳說中倉頡生有「雙瞳四目」。
據說,倉頡用祖傳結繩記事的辦法,替黃帝記載史實。時間一長,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繩結,都記了些什麼,連他自己也忘記了。

有關倉頡造字,傳說他在神的幫助下,「靈感」隨之產生。有一天,倉頡正在思索之時,只見天上飛來一隻鳳凰,嘴裡叼着的一件東西掉了下來,正好掉在倉頡面前,倉頡拾起來,看到上面有一個蹄印,可倉頡辨認不出是甚麼野獸的蹄印,就問正巧走來的一個獵人。獵人看了看說:「這是貔貅的蹄印,與別的獸類的蹄印不一樣,別的野獸的蹄印,我一看也知道。」倉頡聽了獵人的話很受啟發。

他想,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特徵,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徵,畫出圖象,大家都能認識,這不就是字嗎?從此,倉頡便注意仔細觀察日、月、星、雲、山、河、湖、海,以及各種飛禽走獸、 應用器物,並按其特徵,畫出圖形,造出許多象形字來。

另一個傳說是,有一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遇到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而爭辯起來。一位老人堅持要往東走,說前邊有羚羊;一位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位老人偏要往西,說前邊有兩隻老虎,若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

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種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理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不同的事物。

因為怕人打擾而延誤時間,倉頡把自己關了起來,開始專心地創造新的符號。為了叫起來方便,他給這些符號,取了名字,稱為「字」。這些字,都是依照萬物的形態,畫出來的。

比如「日」字,是照著太陽紅圓的模樣畫的;「月」字,是仿照著月牙兒的形態描的;「人」字,是端詳著人的側影畫的;「爪」字,是觀察著鳥獸的爪印塗的…倉頡就這樣細心觀察萬事萬物,辛辛苦苦造字。一天天過去,倉頡創造出了我們今天用的很多漢字,並將它們傳授給了後人。

黃帝知道後,大加讚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全面推廣開了,文字也就形成了。

在倉頡造字成功之後,發生了很多奇怪的事。天上下起了穀子,地上有鬼在夜間哭泣。於是有些人認為,一部分人將脫離生產勞動,而專門去舞文弄墨,使得糧食會發生短缺,故而落下穀子,以免人民饑餓。也有人說:由於有了文字,人們可以用文字,來記錄和揭露邪惡,鬼感到有被揭露的危險,於是就哭泣起......,這也說明:文字創造之後,對社會、對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小的震動。
-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09/26/a1141416.html#sthash.H9h25E76.dpuf

----------------------

風趣篇

媽媽最早出門,在白板上寫了:「家事人人做」,

妹妹看到白板上字,就拿筆多劃一橫,就變成「家事大人做」,

爸爸最後出門,也拿筆再劃一橫,就變成:「家事夫人做」,

爸爸想了想,不好意思,就再加多幾劃,寫道:「家事美人做」。

媽媽回家後,窩心地做家務了!

語言的驚人力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