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anging Face of Saudi Women --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 http://goo.gl/dNYm30

2月號:1980年代以前的沙烏地阿拉伯女性 –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 http://goo.gl/2tLMUV


開車雖獲解禁 但沙烏地阿拉伯女性仍無法獨立做這些事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8-06-24 17:23聯合報 記者陳韋廷╱即時報導
沙烏地阿拉伯女性24日迎來歷史性大日子,因該國王室正式解除女性開車禁令,而除此之外,沙國近來也賦予女性一些新的權利如進足球場看球、從軍及加入情報機構,但即便如此,沙國女性還是受到許多限制。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沙國女性目前仍有五件事情因男性監護人同意制度而無法獨自進行。
報導指出,這5件事情分別是到銀行開戶、辦護照、自行決定結婚或離婚、跟男性友人喝咖啡以及自行決定穿著。
這項男性監護人同意制度還擴及女性生活其他事項,包括工作、就學甚至是接受某些特定醫療項目,而男性監護人可以是女性的父親、兄弟或其他男性親屬,若是喪偶女性則可用兒子作為監護人。
沙國這項制度遭到強烈批評,人權組織更形容該制度讓女性成為「無法自己作出重要決定的法律未成年人」。
沙國女性開車禁令24日正式解除。美聯社
沙國女性開車禁令24日正式解除。美聯社

---------------------------------------------

歐盟法院准雇主禁員工包頭巾 法國熱議
發稿時間:2017/03/14 20:00最新更新:2017/03/14 20:30字級: 字級縮小字級放大
歐洲聯盟法院14日定,企業可在不帶歧視的前提下,於內部規定禁止佩戴明顯宗教、政治、哲學象徵,以保有中立性。這項認定可能促成法國法規在相關敏感案例上更加明確。(圖取自pixabay圖庫)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14日專電)歐洲聯盟法院今天認定,企業可在不帶歧視的前提下,於內部規定禁止佩戴明顯宗教、政治、哲學象徵,以保有中立性。這項認定可能促成法國法規在相關敏感案例上更加明確。
這兩件案例,一在法國、一在比利時,都是有關女性員工包伊斯蘭頭巾的案件
在法國案例中,一間資訊顧問公司於2009年解雇一名女性工程師,因為她替客戶服務時,未依客戶要求拿掉頭巾。
一名律師接受費加洛報(Le Figaro)訪問時說,此案判決關鍵在於一間企業是否可合理地依客戶要求,強制員工遵循宗教中立,「目前,法國法規在這點上還很模糊」。
在比利時案例中,一名女性應徵接待員工作時未包頭巾,工作3年後,她告知雇主決定包頭巾,但雇主以內部有規定禁止佩戴宗教、政治象徵為由,未予同意,最後把她解雇。
報導表示,由於此類案件在歐洲相當敏感,法國和比利時的法院分別要求歐盟法院詳細說明有關職業平等和歧視的法規方針。
世界報(Le Monde)進一步表示,歐盟法院認為,私人企業有權禁止員工佩戴明顯宗教象徵,但不可帶有歧視,也就是不可偏袒或針對特定宗教
這項認定有助於歐盟各國的雇主在執行上有所依歸,也可能促成法國法規更加明確。
目前,法國私人企業的員工可在不傷害自己的健康安全、且不傷害公司良善運作的情況下,表達自己的宗教信仰。
在公共機構和公領域,則以中立為原則,禁止公開表達宗教傾向。1060314

19887953  


 

違反伊斯蘭教義 馬來西亞禁「熱狗」

2016-10-19  00:0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伊斯蘭教徒非常忌諱豬和狗,在馬來西亞接待穆斯林的餐館必須有清真執照,當地一家連鎖店向伊斯蘭發展局(JAKIM)申請更新執照被拒,原因是「熱狗蝴蝶脆餅」中有「狗」一字,要求更改,其他販售含有「狗/dog」的餐館也將分階段解決。

  • 馬國當地一家連鎖店向伊斯蘭發展局(JAKIM)申請更新清真執照被拒,原因是「熱狗蝴蝶脆餅」中有「狗」一字,要求更改。(法新社)

    馬國當地一家連鎖店向伊斯蘭發展局(JAKIM)申請更新清真執照被拒,原因是「熱狗蝴蝶脆餅」中有「狗」一字,要求更改。(法新社)

馬來西亞《東方網》報導,被拒更新執照的是蝴蝶脆餅連鎖店「Auntie Anne's」,18日該店品質管理兼清真執行員表示,已更改成更為恰當的名稱,提交JAKIM審核,目前正等待結果。

JAKIM清真中心主任西拉祖丁表示,清真認證的改進過程是持續進行的;他透過社群媒體回應該風波時稱,為避免相同問題出現在全球,決定不再使用上述名稱;其他販售Hot dogs、Coney dogs等餐館也將分階段解決。

針對該風波,馬國伊斯蘭消費者協會領袖納茲敏說,出現違反伊斯蘭教義的名字就是不合適的。消費者協會聯合會主席莫拉末尤索夫表示,餐館和食品商應更加敏感,避免使用含有「啤酒」和「狗」作為產品名稱。

在台20萬穆斯林 「我不是恐怖份子」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你是不是ISIS一份子?我連忙說不是不是!」一名來台灣11年的穆斯林蔡立澄道出他的心聲,在國際恐攻的陰影下,中亞地區國家來台的男性穆斯林,因蓄鬍與五官輪廓深邃,讓人難免聯想到國外的恐怖攻擊,女性穆斯林則圍上頭巾,更顯伊斯蘭宗教的神秘色彩,有時走在台灣的路上,難免引人側目,讓人多看幾眼。台灣隨著引進大量信奉伊斯蘭教的印尼移工,加上原本台灣伊斯蘭教人口,有多達20萬人以上,台北清真寺的總幹事馬希哲說:「來禮拜的人數一年一年增加,再增加下去寺內空間就不夠用了!」約20多萬名以上的穆斯林宛如隱形人般,生活在台灣各個階層,他們對信仰的虔誠,每年戒除慾念,大部分台灣穆斯林熱愛和平與友善,在台灣發展光觀,想吸引更多中東地區遊客來台的同時,台灣有準備好條件接受他們了嗎?一名從巴基斯坦來台灣開餐廳的穆斯林雷茲文表示,飲食習慣是穆斯林在非回教國家難以適應的最大問題;他們不吃豬肉,宰殺牲口需經過清真認證,但在台灣僅有少數餐廳或是肉品供應商能做到清真認證的食物,雷茲文說:「在台北也許容易一些,但離開台北,我們只能吃素或是自己準備食物,有時候一度想放棄在台灣生活!」最後他選擇在饒河街夜市開了異國中東風味的餐廳,肉類也經過清真認證,讓許多來台灣的穆斯林遊客看到時驚呼:「太好了!終於有可以吃的食物了!」另外1名來自泰國穆斯林的第二代的李桂芬則表示,在伊斯蘭的教義裡女性必須包頭巾,但在台灣包頭巾的女性則容易引起人側目,因文化的不同,讓穆斯林在台灣成為少數特殊份子,也因文化的衝擊,感嘆許多年輕的穆斯林要堅持自己的信仰並不容易;她喜歡拿起相機,回到清真寺裡紀錄一切,特別愛拍小孩讀可蘭經時的模樣,相關照片更獲得內政部移民署新住民築夢計畫展出台灣不同文化的那一面。
(突發中心何柏均、陳建緯、陳鼎仁/台北報導)

----------------------------

1980年代以前的沙烏地阿拉伯女性
就像利雅德這間咖啡店一樣,所有食品店都必須遵守沙烏地阿拉伯獨特的法令:不管是排隊、櫃臺結帳,還是用餐,都要男女分開,以隔開沒有親屬關係的男女顧客,不過顧客有時會忽視標示。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比其他穆斯林國家更堅持伊斯蘭信仰要求男女在公眾場合分開,而這些規定是為了維持社會秩序、榮耀傳統、並表示對上帝的尊重。Photograph by Lynsey Addario
沙烏地阿拉伯女性穿的袍子稱為「阿巴雅」長罩袍(abaya)――不是伊朗的恰多罩袍(chador)或阿富汗的波卡罩袍(burka)。雖然有些極端保守的婦女會穿上從頭包到腳的袍子,但阿巴雅通常是指從脖子包到腳的外衣,像法官穿的袍子。女人在某些公眾場合可脫掉阿巴雅,如醫院內和醫院周圍、某些給外國人居住的有門禁社區及女性專用的室內區域(如利雅德最時尚的購物中心之一,就有一整層樓只開放給女性)。在這些地方以外:免談。男人穿牛仔褲、西裝或稱為索布(thobe)的白色阿拉伯式長袍。過了青春期的女性,包括外國來的企業經理和記者,都要穿阿巴雅。

事實上,根本沒有具體的法令規定要穿阿巴雅。年紀較長的沙烏地女性告訴我,40年前, 對於遮蓋外表和行為舉止的規範,全國各地的標準都不一樣,要看地區、階級、家庭及部族標準而定。這個君主政體當時還是個年輕的國家――1932年建國賣石油的錢多到淹腳目,而且仍包含多種阿拉伯文化,既有維持古老傳統的沙漠部落,也有沿海的現代化大都會。雖然全國的共同信仰是一種特別保守、無所不管的伊斯蘭教派,但表達方式卻是各地不同。

年紀較長的婦人還記得,當年在沙國部分地區,穿著休閒短袍或是只穿端莊衣服、不罩阿巴雅就出門,一點都不值得大驚小怪。「我們大多不戴面紗就出門了,」一位七十多歲的利雅德退休小兒科醫師回憶道。「在餐廳裡和不是你先生的男士坐在一起?沒問題,只要妳舉止得宜就好。然後――事情就變了。要我說,是人的思想、人的心裡產生了某種扭曲。」

這個變化出現在1980年代,保守的伊斯蘭教運動在中東各地蔓延開來。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的正當性受到這樣的變動威脅,便徵召宗教警察在全國各地進行強力鎮壓,要求所有人民嚴格遵守最保守的文化形式。學校課程被全面改寫。音樂因為違反伊斯蘭信仰而遭到禁止。在公共空間走在一起或共乘一部車的男女則被警察要求出示結婚證書。

 ------------

國家地理〈你的觀點〉社群成員Maciej Dakowicz一直很想去印尼的伊真火山,他第一次去就確保一定要爬到火山口去看看,儘管他花了兩個小時爬上山頂,一路上硫磺惡臭令人難耐,又花了將近45分鐘爬入火山口。雖然火山口離爪哇島只有幾小時的路程,Dakowicz還是經歷了難忘的一天,他親眼目睹礦工在火山口爬上爬下,冒著生命危險將一擔一擔的硫磺——又稱為惡魔的黃金——挑出火山外,每天都有300名以上的礦工爬到火山頂上,一次總共搬出30到90公斤重的硫磺到山下。

-----------------------------

40年來首次 伊朗女性入場看足球賽
https://is.gd/NQkR2T
發布 2019.10.11 | 08:57
https://is.gd/NQkR2T
伊朗女性40年來首次在首都德黑蘭國家體育場觀看國家足球隊比賽。   (圖取自twitter.com/theafcdotcom)
(中央社德黑蘭10日綜合外電報導)伊朗女性今天在首都德黑蘭國家體育場觀看國家足球隊比賽,這是她們40年來的首次。這些女性同時也向上月過世的「藍色女孩」卡達雅利(Sahar Khodayari)致敬。
伊朗今天與柬埔寨進行世界盃足球賽亞洲區資格賽,全場戰況一面倒,伊朗終場以14比0痛宰對手,不過這場比賽更重要的意義不在於勝負,而是現場有超過3000名伊朗女性在女性專區觀賽。
路透社報導,1979年伊斯蘭革命之後不久,伊朗即禁止女性觀眾進入足球場或其他體育館觀看男性賽事,只有在少數場合一小群人有例外。神職人員認為,女性必須受到保護,不能感染現場陽剛氣氛,或目睹男性衣衫不整。
然而在國際足球總會(FIFA)以及女權提倡者施壓下,伊朗當局今天開放3000張有記號的門票給女性觀眾進入自由體育場(Azadi Stadium)觀賽。
由於支持的球隊Esteghlal隊徽是藍色,而被稱為「藍色女孩」的足球迷卡達雅利,去年扮成男裝企圖進入球場看球賽而被捕。
她9月初在法庭外面引火自焚,最後傷重不治。卡達雅利之死引發網路一片罵聲,不少網友呼籲國際足總禁止伊朗參加國際足球賽事,並呼籲球迷杯葛球賽。
根據社群媒體推特一段今天比賽的畫面,現場一些支持者高喊「藍色女孩,藍色女孩」。另一段影片則顯示有支持者呼喊「FIFA,謝謝你」。(譯者:徐崇哲)https://is.gd/NQkR2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