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西拉雅族人、馬卡道族人、南鄒族三種不同種族不同方言時,先民們應該是採用共同語言是客家話來溝通

台灣高砂族/馬卡道族/平埔族群正名/高山族正名運動/11個平埔族群分別是噶瑪蘭、凱達格蘭、道卡斯、巴宰、噶哈巫、拍瀑拉、巴布薩、西拉雅、洪雅、大武攏及馬卡道/聯合國早已准許以「台灣原住民巴宰族」身分參加會議,反觀台灣政府,至今卻仍不允許族群正名。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7voqnc
-------------
元宵節吃湯圓/屏東萬巒的加匏朗馬卡道族,吃「仙蛋」傳統/加匏朗聚落/屏東馬卡道夜祭趒戲/萬巒加匏朗馬卡道族舉辦年度夜祭趒戲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Vd2J7Z
------------------------
平埔族的分類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Y7ZaWN
-----------------------------
台灣1600-1696-1705年早期客家人記載+武舉李貞鎬代番納社餉、招客民墾之者也+紀竹塹埔+當西拉雅族人、馬卡道族人、南鄒族三種不同種族不同方言時,先民們應該是採用共同語言是客家話來溝通+福建汀州屬縣民很早就到台灣當外勞,於1600年代就將福建汀州客家話帶進台灣。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ZeyOcG

----------------------

加匏朗馬卡道族夜祭 紀念仙姑祖
2016年02月23日 04:10 潘建志/屏東報導

加匏朗馬卡道族夜祭 紀念仙姑祖
加匏朗馬卡道族在仙姑廟原址搭建茅草公廨並設立仙蛋,盼望迎仙姑祖重返原居地,也象徵重生馬卡道族文化。(潘建志攝)
相較於元宵節漢人吃湯圓,萬巒鄉加匏朗馬卡道族會在這天吃仙蛋,紀念從仙蛋孵出「仙姑祖」。今年正月15日舉行夜祭趒戲活動更首度舉辦「敬祖靈過竹橋」儀式,迎仙姑祖重返原居地活動希望重振馬卡道族文化。文化處表示,加匏朗馬卡道夜祭趒戲已列入屏東縣無形文化資產。

加匏朗的馬卡道族漢化已深,不但日常操閩南語,生活模式也全漢化,唯一保留傳統是信仰。「仙姑」是族人老祖,相傳仙姑是從仙蛋孵出,因此每年元宵節慶祝仙姑祖聖誕除舉辦系列祭典活動,也會以糯米、糖捏成蛋狀飯糰,大家一起吃仙蛋慶祝。

今年族人也首次舉辦「敬祖靈過竹橋」儀式,仙姑廟原址鄰近東港溪,因屢遭大水搬移到對岸現址重建新廟,不過族人一直盼望迎仙姑祖重返原居地。去年族人以古法搭設竹橋跨越東港溪,並在廟原址搭建茅草公廨並設立仙蛋,象徵馬卡道族文化復振新生。

昨晚祭典族人扮成仙女至先帝廟,邀請祂至仙姑廟作客,接著迎神、牽曲趒戲、擲爻、飲酒、敬祖靈過竹橋夜祭、享用肉品祭酒、會親,直至晚上9時半,夜祭結束後便將竹橋拆除。

---------------------------

臺灣宗教文化地圖-文化資產 - http://goo.gl/SuSiJk

萬巒加匏朗馬卡道族舉辦年度夜祭趒戲

「仙姑祖」在加匏朗平埔信仰中原先乃是掌管降雨的神祇,但在加匏朗居民的傳統觀念中,仙姑祖為能替居民消災解厄、趨吉避凶的聚落守護神。

----------------------------

資產類別: 民俗及有關文物-信仰
經緯度 : 120.60183,22.58244
舉行時間 : 每年農曆1月15日
所在地址 : 屏東縣萬巒鄉
指定/登錄機關 : 屏東縣政府
公告日期 : 公元2011年01月24日
公告文號 : 屏府文推字第1000015030號
創建/起源年代 : 無公告資訊
資產保存者 :屏東縣萬巒鄉加匏朗平埔族生活促進會
攝影者 :潘志儒
指定/登錄理由
其傳統服飾、獨特祭品、主祭陪祭、參與信眾團圈唱跳祭歌等,反映過去屏東平原平埔族人文化的累積,具有示範作用,可做為屏東平原上族群文化的典範。
發展源流
「加匏朗」乃是屏東縣萬巒鄉佳和村平埔族群聚落的舊稱,在族群分類上屬於馬卡道的1支。根據史料記載,加匏朗居民多為屏東地區「鳳山八社」的平埔族群後裔,「加匏朗」一詞最早出現在清代的輿圖方志中,原本指涉歸化生番的社名,但到了同治時期之後,加匏朗已漸漸成為平埔聚落的稱呼。

「加匏朗夜祭趒戲」乃是加匏朗平埔族人的傳統信仰習俗,是加匏朗居民慶祝村落神明「仙姑祖」聖誕的祭祀活動。「仙姑祖」在加匏朗平埔信仰中原先乃是掌管降雨的神祇,但在加匏朗居民的傳統觀念中,仙姑祖不但法力高強,而且有求必應,因此仙姑祖逐漸成為能替居民消災解厄、趨吉避凶的聚落守護神。加匏朗居民為了感謝仙姑祖的庇佑,每逢仙姑祖的誕辰日,也就是每年的農曆1月15日(即元宵節),加匏朗居民都會準備許多祭品,聚集在加匏朗村仙姑廟前,手牽著手,舞蹈歌唱酬神。久而久之,這樣的酬神習俗便成為今日我們所俗稱的加匏朗夜祭趒戲。

自明清時期漢人大批渡臺時,臺灣西部平埔族群最先與漢人接觸,大部分平埔族群在這個時期皆接受到漢人文化的同化,加匏朗平埔族人亦然,除了日常的服飾與語言受到漢化影響外,傳統信仰也融入了漢人的祭祀習俗,例如加匏朗仙姑祖的祭祀活動融入了漢人祭祀的爐主制度、進香活動或陣頭表演等。在日治時期,因為殖民當局為了順利開展殖民地的治理計畫,一方面積極地推動同化政策與皇民化運動,另一方面也積極地打壓殖民地人民舊有的信仰與習俗。在這個時期,加匏朗聚落的宗教信仰活動都被禁止,仙姑祖信仰也隨著沉寂了許久。除此之外,到了戰後,國民政府亦將平埔族群的傳統信仰與習俗視為陋習,加上民國39年代(公元1950年)起臺灣經濟體質的改變,這使得願意去學習與承襲平埔傳統習俗的族人越來越少,加匏朗聚落的許多傳統儀式與祭儀歌謠因此逐漸面臨失傳的問題。

直到民國69年代(公元1980年)起,臺灣社會解嚴之後,隨著本土運動及族群復振運動的興起,開啟了加匏朗平埔文化的文化復振契機。然而,由於加匏朗夜祭儀式沉寂已久,再加上傳統文化習俗大多皆已失傳,因此文化復振的工作阻礙重重。直到民國89年(公元2000年)起,在當地居民與文史工作者的奔走籌劃下,才逐漸打開重新恢復加匏朗夜祭儀式的契機。民國92年(公元2003年),加匏朗夜祭儀式在屏東縣府文化局的經費補助下,擴大了儀式的舉辦規模,當時以「屏東平埔族馬卡道夜祭」為名,向外宣傳與推廣加匏朗聚落的歷史與傳統信仰,在儀式上除了有仙姑祖聖誕慶典外,也另外設置了靜態文物展以及安排娛樂節目,除了復振文化傳統及恢復加匏朗夜祭儀式的意義之外,也能達成文化觀光的目的。隨著10數年來,在當地居民的努力籌辦下,加匏朗夜祭已成為當地的年度盛事。
主要特色與宗教意涵
加匏朗夜祭儀式中的酬神歌舞活動,一般稱為「趒戲」(Tio-hi),在當地的馬卡道語中則稱為「Ma-olau」(音同漢字「嗎嗚咾」)。不同於別處的平埔族群夜祭儀式,加匏朗聚落的夜祭結合了聚落神明「仙姑祖」的傳說故事。仙姑祖是加匏朗村人自有的神明,祂的傳說來自1顆仙蛋,由村中老婦所撿到,後來孵化成人,並由老婦養育成為少女,常與其姐妹伴在田地裡工作、歌舞。當這名少女成長至16歲時,便向老婦與村人表明其身份,原來祂乃是仙女下凡,接著少女摘下頭上的「龍頭針」給村人後便登天而去,成為村人信仰中祈雨靈驗的神明「仙姑祖」,而龍頭針則成為加匏朗尪姨(夜祭儀式的主持者)「祈雨」的法器。根據學者的研究,加匏朗「仙蛋」傳說與鄰近排灣族的「太陽神賜蛋」神話近似,而「仙女下凡」與「龍頭針」的故事則多與漢人民間傳說近似,由此可知加匏朗的傳統文化受到排灣族文化與漢人文化的深刻影響。

在今日的加匏朗夜祭儀式中,加匏朗傳統文化與漢人文化相互交織的現象更為顯著。自民國89年(公元2000年)加匏朗夜祭儀式復振以來,每逢農曆1月15日(元宵節),村人便會在尪姨的帶領下,先在聚落中的先帝廟拜天公與神農大帝,接著才會移往仙姑祖廟進行夜祭儀式。在夜祭儀式開始之前,往往會有鄰近的宮廟團體以「陣頭」的形式前來共襄盛舉,這樣的交流活動用意在於炒熱氣氛,但並非夜祭儀式的一部分。當宮廟交流活動結束後,加匏朗夜祭儀式才算正式開始,這時村落族人頭戴樟樹枝環,牽手圍圈吟唱趒戲。接著由尪姨進行祈福的儀式,尪姨將事先準備好的「嘪」(即糯米酒)摻入泡有埔姜葉的水,再由兩位扮白衣仙女的少女手持木製酒杯向與眾敬酒,場內亦有人以椰子杓舀酒給與會者喝。當祈福儀式結束後,再將祈福過的糯米飯糰(象徵「仙蛋」)分送給在場民眾,至此趒戲算是告一段落。接著,村人便會邀請在場民眾一起享用豐盛佳餚,夜祭儀式便在熱鬧的會宴中結束。

根據村人的回憶,昔日大型的夜祭趒戲儀式會舉行3天3夜,並且廣邀各地族人前來參加。在吟唱趒戲時,若眾人跳累了便可坐在置地的竹管上休息,享用村人準備的美食佳餚。隨著近年來平埔復振運動的興起,加匏朗也成立了平埔族群生活促進會,企圖以全村的公眾力量,保留及恢復原來已逐漸消逝的傳統,在加匏朗村人的努力奔走下,加匏朗夜祭趒戲逐漸成為村人們集體信仰、集體精神的表現。

-----------------------------

加匏朗馬卡道族 元宵吃「仙蛋」求平安

2016-02-20

〔記者邱芷柔/屏東報導〕元宵節吃湯圓是漢人習俗,在屏東萬巒的加匏朗馬卡道族,卻有吃「仙蛋」傳統,利用糯米、糖捏成蛋形狀的飯糰,是族人元宵節必備的祭品,在祭祀活動結束後吃「仙蛋」以求平安。

  • 利用糯米、糖捏成蛋形狀的飯糰,是地方族人元宵節必備的祭品。(記者邱芷柔攝)

    利用糯米、糖捏成蛋形狀的飯糰,是地方族人元宵節必備的祭品。(記者邱芷柔攝)

研究馬卡道文化多年的教授簡炯仁表示,加匏朗聚落元宵節為了慶祝「仙姑祖」的聖誕,會舉行「嗎嗚咾」歌舞活動,仙姑祖是加匏朗村人獨有的神明,傳說仙姑祖來自一顆仙蛋,十六歲時登天,成為村人信仰中祈雨靈驗的神明,以糯米製成仙蛋意象的飯糰,就成為每年元宵必備的祭品。

加匏朗文化約從清朝乾隆時期開始,到了日治時代被禁,仙姑祖信仰日漸淡薄,但每年元宵吃「仙蛋」保平安的傳統仍被保留下來。

屏東馬卡道夜祭趒戲已列入屏東縣無形文化資產,萬巒加匏朗族人也元宵前以古法搭設竹橋,跨越東港溪並在原址搭建茅草公廨,昨天帶著仙姑祖重返原居地,象徵馬卡道族文化復振新生。

-------------------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 http://goo.gl/DLUIO6

屏東馬卡道夜祭趒戲

文化資產類別
民俗及有關文物 级別 民俗及有關文物 種類 信仰
其他別名 加匏朗夜祭趒戲
所屬族群 平埔族馬卡道
評定基準
傳統性:具有古昔生活傳承,風俗形成與發展者
地方性:民俗其形成與發展具地方特色,或與其他地區有顯著差異者
歷史性:由歷史事件形成,具有紀念性意義者
文化性:具有特殊生活文化價值者
典範性:民俗活動具有示範作用,可顯示其特色者
其他(上述基準外之價值)
公告日期
2011/01/24 公告文號 屏府文推字第1000015030號
主旨 公告「加匏朗夜祭趒戲」登錄為民俗及有關文物
指定/登錄理由 其傳統服飾、獨特祭品、主祭陪祭、參與信眾團圈唱跳祭歌...等,反映過去屏東平原平埔族人文化的累積,具有示範作用,可做為屏東平原上族群文化的典範。
法令依據 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9條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屏東縣 萬巒鄉
代表圖像
代表圖像來源
舉行時間
農曆 1月 15日
辦理週期
每年
主辦單位
名稱   屏東縣萬巒鄉加匏朗平埔族生活促進會  聯絡人   潘英虎 
聯絡電話   08-7835127       
聯絡地址   屏東縣 萬巒鄉 新厝村新生路15號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
屏東縣萬巒鄉的新厝加匏朗村仙姑廟趒戲,可以看到以為已消聲匿跡的「趒戲」。
加匏朗的在地人,原始稱呼「趒戲」是講「馬哦咾」(ma-oiau)或簡稱哦咾。每年元宵節下午3點左右,開始在先帝神農廟「起乩」耍牽曲,準備拜仙姑祖,尪姨趒戲。難能可貴的是加匏朗庄在平埔文化已式微中仍然保持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祭祀是漢式的禮儀,再廟前該尪姨率同委員們拜天公、神農大帝。祭拜老祖的關係,由尪姨領唱並跳起趒戲曲;有老一輩和年紀小的十二~十三歲的小女生穿著綢緞做的白色中國式的上衣及褲子,縫綴紅色中國鈕扣,她們扮演「仙女」。另外,平埔趒戲時,尪姨(巫師大多是女性)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舉凡祭祀、趒戲等時的曲頭(起曲),非尪姨和「仙女」不可。

-------------------------------

馬卡道夜祭復辦 吳錦發唱古調

2015-11-24 07:18聯合報 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

屏東馬卡道文化復振系列活動起跑,其中內埔老埤與中林社區將首次恢復中斷50年的走鏢夜祭。 記者翁禎霞/攝影

分享
 

聽過馬卡道族古調嗎?屏東縣文化處長吳錦發30年前走訪萬金部落時,曾經採集馬卡道族古調,未料30年後,他重回萬金,馬卡道族語早已消失,讓他不敢忘記當年採集的古調,昨天他親自獻唱,為馬卡道文化復振系列活動揭開序幕。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協助下,內埔鄉老埤與中林村已中斷50年的馬卡道夜祭,26日將首次恢復舉行,活動包括傳統走鏢、趒戲祭典等。由於半世紀未辦,部落裡會趒戲的人也少了。提及馬卡道族古調,吳錦發表示,30年前他與許常惠老師到萬金部落田調時,雖及時把古調錄音,並以羅馬拼音記錄了發音,但並沒有記下歌詞的意涵,等到30年後再重回部落尋找耆老翻譯時,「竟然連馬卡道族語也消失了」。

平埔原住民是臺灣文化的母型,屏東縣有多個馬卡道族部落,目前仍年年舉辦夜祭的只剩下高樹加蚋埔、萬巒加匏朗等部落。

文化處長吳錦發說,當年老埤與中林社區之所以停辦夜祭,據說只是因當地村長不想再被當作「番」因而喊停,沒有想到一停半世紀,如今再恢復,格外有意義。

--------------------------------------------------------

蕭泰雄
8月24日.

台灣各族群間自清國據台就已經開始搶奪耕地(二)

臺灣縣指的是現今台南市府城,此地區當時人口已爆滿,耕地嚴重不足,是平埔族西拉雅赤嵌社、台員社人居住地,即現今的台南市人,現今的台南市人招福建汀州屬縣民到羅漢門開墾,福建汀州屬縣民於春來冬回,屬於現今的外勞一樣。諸羅縣,清國時期現今的佳里以北是屬於諸羅縣,此地多為『看天田』可耕腹地不大,也是招福建汀州屬縣民前往開墾,即現今的台南市人及台南縣人,招福建汀州屬縣民到羅漢門開墾。
羅漢門以東楠梓仙溪劃境,西方烏山山脈為屏障,即後之羅漢內、外門里之總稱,擬為臺灣府治東界之門關,羅漢門係屬平埔番台灣人,族稱馬卡道 Ma ko tso,即現今的屏東人。是大傑顛社 Tapuiyen 之根據地,出之該社番語稱呼此地方曰 Lo Han 之音譯。 
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臺灣、諸羅二縣民,招福建汀州屬縣民開墾。如斯以羅漢門為起點,雖更偷越及至楠梓仙溪、荖濃二
溪上流域番界,後之楠梓仙溪東里,卻是勾結附近之平埔馬卡道族熟番,即屏東人,侵佔其它山地生番之區域也。即是現今的台南縣、市人勾結附近現今之屏東人,意即西拉雅族人與洪雅族人勾結馬卡道族人侵佔南鄒族山地生番之區域。即現今的屏東人勾結現今的台南縣、市人侵入現今的南鄒族人的土地。可見西拉雅族、洪雅族、馬卡道族、南鄒族各族之間已經開始搶奪耕地當西拉雅族人、馬卡道族人、南鄒族三種不同種族不同方言時,先民們應該是採用共同語言是客家話來溝通,結果南鄒族的高山族人誤認馬卡道平埔族人與漢人是同一夥的。客家話也在這時期開始在現今的台三線地區,普遍沿山線地區並往北被台灣人使用。
『鹿州初集』曰:『廣東潮、惠人民,在臺種地庸工,謂之客子,所居住庄曰客庄,人眾不下數十萬,皆無妻孥,時聞強悍。然其志在力田謀生,不敢稍萌異念,往年渡禁稍寬,皆於歲終賣穀還粵,置產贍家,春初又復之臺,歲以為常。』〔粵中風聞臺灣事論〕 。『人眾不下數十萬』是有夠澎風說法,若十萬人,當時的戎克船需要100艘才載得完。
康熙末年,『東征集』有敘述屬於諸羅哆囉國東堡番界之拓殖光景曰:『十八重溪在哆囉國之東,去諸羅邑治五十里。………其中為大埔莊〔今之前大埔〕,土頗寬曠,旁附以溪背。員潭、坎下、北勢、楓樹岡等小村落。朱亂時〔康熙末年朱一貴事件〕,人煙差盛,今居民七十九家,計二百五十七人,多潮籍,無土著,或有漳、泉人雜其間,猶未及十分之一也。中有女眷者一人,年六十以上者六人,十六以下者無一人。皆丁壯力農,無妻室,無老耆幼穉。其田共三十二甲,視內地三百六十餘畝。亦據報聞,無核實清丈。本哆囉國社番之業,武舉李貞鎬代番納社餉,招客民眾墾之者也。』〔紀十八重溪示諸將弁〕等。此事件亦可看出漢人偷渡來臺灣,這居民七十九家,計二百五十七人,多潮籍,是受雇於李貞鎬之下打工的外籍勞工

蕭泰雄: 我們現在談的是,清國乾隆時期即1750年左右台灣人的拓墾,大多請福建汀州屬縣民到羅漢門開墾,福建汀州屬縣民於春來冬回。其實早在1647年荷蘭人的『熱蘭遮城日記』5月3日,有這麼一段記載云:決定允許新港社原住民,即新港社西拉雅人Dackelangh,即現今台南新市人,向福爾摩沙東印度公司議會提出書面要求,即他要在新港社東邊擁有種植200Morgen的農地,即約有200甲之農地,允許他能雇用種植該地所需人數的中國人。可見福建汀州屬縣民很早就到台灣當外勞,於1600年代就將福建汀州客家話帶進台灣。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