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初期臺北北門外影像數位上色。
臺北北門是臺北城北端的城門,往北通往大稻埕,在歷史上也是日軍征臺戰役於1895年6月7日進入臺北的城門。北門在日本時代拆除城牆後成為見證鐵路及道路交通要衝的地標,鄰近有鐵道部、郵便局、三井物產會社倉庫、大阪商船會社臺北支店、高石組本社等建築。
戰後1960年代北市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計畫將臺北城門全面改建為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北門因所在地即將興建高架道路預定被拆除(後來在各方奔走下繞道未拆)反而逃過此文化浩劫,曲折的成為唯一保留原貌的臺北城門,但旁邊的高架道路已嚴重破壞景觀。2015年北市府拆除北門高架橋,北門重現天日,之後輾轉成為今日的北門廣場。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oldtwcolor/permalink/816509878975553/

192647837_1850605905120851_8694545368897875317_n tempFileForShare_20220726-193435 190160904_4235124313175548_7938419134532277433_n2021-06-12_103937


東門(景福門)— 在景福門

93423771_3191279077550130_1792760357698142208_o

原來正解的是東門而非北門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近衛師團自臺北城北門進入臺北約三個月拍攝 (北門,1895.9.19)

92241654_3885146091526321_7271311926263545856_o


臺北北門(1898)

89959509_144270270399698_8615496527948808192_n (1)

89548022_144263557067036_4918684963575955456_n

臺灣蕃族(1898)


北門廣場開幕!走路到8個觀光名勝都只要「1公里」
分享留言列印

2017-08-04 10:03聯合報 記者陳睿中╱即時報導
以「北門」為主題的台北新地標-北門廣場,已於8月3日正式啟用。對於旅遊台北的遊客而言,在北門廣場不僅能夠看見重生的北門,在方圓1公里的範圍內,同時還有寧夏夜市、相機街、西門町等經典景點;轉型過後的迪化街,則是散發濃厚的文創氣息,同樣也是步行可達的周邊觀光亮點。
北門廣場已於8月3日宣告正式啟用。圖/北市工務局提供
北門廣場已於8月3日宣告正式啟用。圖/北市工務局提供
2016年拆除忠孝橋引道之後,建立於1884年、被列為國定古蹟的北門重建天日,劃出帶有歷史意義的天際線,也成為許多旅客的拍照打卡新熱點,更透過白晝之夜、台北燈節等主題活動,讓旅客見到北門不同的面貌,連帶讓鄰近的台北郵局一起升溫。
【相機街、台北書院】
北門周圍交通機能極為便利,除了鄰近的台北火車站商圈、地下街外,旅客自北門廣場出發,可前往以博愛路、漢口街為主的「相機街」。此處相機店林立,過去是不少人購買攝影用品、挖寶的好去處。逛完相機街後,還可到幽靜的台北書院喝茶、欣賞展覽。
【西門町商圈、西本願寺】
熱鬧的西門町商圈,同樣在北門廣場出發1公里的範圍之內。此處匯流了潮流文化、服飾、小吃等店家,還有西門紅樓等建築,已是旅客造訪台北的必遊地之一。若多走一段路,還可以欣賞到帶有濃厚日式風情的西本願寺;鬧中取靜的氛圍,帶來另一種享受。
【國立台灣博物館、二二八公園】
本身即是國定古蹟的台灣國立台灣博物館,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不僅擁有巴洛克風格的穩重外貌,館內也常設有台灣的生物、先住民等主題展區,還有許多當期展覽,屬於寓教於樂的文藝景點。鄰近的二二八公園,除了可供散步踏青,更是具有時代性的意義。
國立台灣博物館。圖/摘自維基百科
國立台灣博物館。圖/摘自維基百科
【寧夏夜市、迪化商圈】
從北門廣場往北移動,則是可銜接寧夏夜市、迪化商圈。寧夏夜市是台北著名的觀光夜市,品嘗的到蚵仔煎、大腸包小腸、木瓜牛奶等台灣在地小吃,常可見到來自日本、韓國、香港與大陸等地旅客的身影。過去多以販售乾貨雜物為主的迪化街商圈,近年來已經轉型成為新興的文創基地;大量的文創商店、咖啡廳林立,為老街注入無比活力,還有香火鼎盛的霞海城隍廟,同樣都是能夠與北門廣場相互搭配,安排一日小旅行。


媲美巴黎凱旋門 北門廣場今啟用 | 大台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 https://goo.gl/1SSf74

媲美巴黎凱旋門 北門廣場今啟用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8-03 16:55聯合晚報 記者魏莨伊、何祥裕、陳易辰、黃義書、張佳麗、楊懿、韓光耀/製作
台北市政府/提供
綠地!市民休閒新選擇、坐擁古蹟群
北市府推動「西區門戶計畫」,歷經1年7個月,其中北門從被忠孝橋遮掩難辨、到設計廣場景觀,今日終於宣告正式啟用,6千多平方公尺的綠地,將成為市民休閒的新選擇,除了北門外,周邊的古蹟群更是珍貴,爸媽來這遛小孩,既休閒又具教育意義。
北門廣場今日正式啟用。 記者黃義書/攝影
北門廣場今日正式啟用。 記者黃義書/攝影
市府表示,北門廣場是以「北門」為中心,周邊環繞不同時代的古蹟景點,包括鄰接的日治「鐵道部」、「台北郵局」、「大阪商社」、「三井倉庫」以及清代「撫臺街洋樓」、「機器局」…,這些古蹟群的保存及活化,形成「西區門戶計畫」中的城市歷史紋理的印記。
點選看大圖
點選看大圖
珍貴! 只剩北門的兩扇門還在
北門為清代台北城門中唯一具有閩南原貌的城門,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拆除忠孝橋引道,讓北門重見天日。北門屬國定古蹟,「城門洞裡那兩扇門極其珍貴」,北市文資委員李乾朗說,台灣所有城門那兩扇門都不見了,可能遺失或腐壞,唯獨北門那兩扇還在,且是鐵的。
市府更將結合古蹟專家及匠師仿製一小段真實尺寸的城牆牆基,放置於廣場西北側,建築師徐裕健說,團隊模仿過去的砂岩,利用基礎疊砌的手法,讓城牆構築的百年匠藝重現,民眾可以感受埋在地下130年的模樣。
巧思! 樹種與石材仿照歷史背景
公園處表示,為彰顯「歷史地景」人文意義,樹種與石材也具巧思,選擇當時花茶製造原料素馨花,彰顯大稻埕製茶產業特色;種植原生樹種樟樹、楓香,和日治時期的路樹茄苳;另北門的城牆石,分別來自北投唭哩岸岩、內湖金面山安山岩和八里觀音山石,故選用自然石材作為廣場舖面。
北門屋頂屋脊、垂脊及屋瓦為閩式風格重要元素,公園處在廣場周邊設置6支照明燈,以高角度的特效照明投射,全年夜晚無間斷,民眾不分日夜都可欣賞北門風華;廣場周邊另設置11處歷史解說碑,讓民眾了解北門歷史。
下載! 實境App帶你品味歷史風韻
北門啟用趕上台北世大運。在8月19日世大運開幕前夕開放啟用,邀國內外朋友前往徜徉於古樸的北門廣場,細細品味北門歷史韻味。民眾下載「marq」擴增實境App,即可在北門周邊觀賞名人故事、對照舊城區,回顧北門歷史。
經由歷史、建築學者的導覽解說及AR擴增實境體驗,帶領大家穿梭古今重溫臺北建城歷史...
經由歷史、建築學者的導覽解說及AR擴增實境體驗,帶領大家穿梭古今重溫臺北建城歷史。 記者黃義書/攝影
台北還有哪些門?
除了北門之外,台北還有東門、西門、南門及小南門,這些門都有各自的名字,北門為「承恩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北門稱之為承恩門,據傳是因為遙望北京,承受皇恩的意思。

3833649phSDSDoto (2)  

媲美巴黎凱旋門 北門廣場今啟用 | 大台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 https://goo.gl/1SSf74


 

 

文化散步 串連古蹟廊帶
2017年07月30日 01:30 張立勳、張潼/台北報導
文化散步 串連古蹟廊帶 - 中時電子報 - https://goo.gl/81oGMj
文化散步 串連古蹟廊帶
台北市北門旁的鐵道部博物館。(姚志平攝)
文化散步 串連古蹟廊帶
台北市北門郵局。(姚志平攝)
台北市政府改造北門周邊景觀風貌,不僅讓北門重現,台北郵局、鐵道部博物館同時也被點亮,藉由人行步道加以串連,西區門戶計畫軸線從北門經過撫台街洋樓,到達南端的中山堂,由北連接到後火車站華陰街、西到西門町、東南到霞海城隍廟,形成具歷史人文氛圍的徒步空間。
市府去年在耶誕夜點亮北門、輝耀台北關,透過光雕讓北門、台北郵局、鐵道部博物館3個古蹟對話,呈現各個年代不同歷史建物的面貌。
北市公園處工務科長洪鳳琴指出,北門廣場不僅點亮台北郵局、鐵道部博物館,包括清代的機器局、撫台街洋樓、舊公路總局大樓(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支店)、三井倉庫也都因為北門再度勾起民眾回憶,打造成古蹟觀光廊帶。
文史工作者張哲生表示,過去想到西區就會想到西門町,而台北車站則是交通重鎮,不會覺得有文化氣息,但自從拆除包夾北門的引道、北門廣場啟用後,這一個區塊就有了軸心,串聯起周邊古蹟,甚至可以再擴大範圍,連接到建成圓環、大稻埕,成為台北市的文化重心。
張哲生更說,現在講到台北市,不管是國人或外國遊客,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台北101,他相信未來北門廣場也很有潛力成為地標,扮演帶動西區繁榮角色,除了整體的文化氣息外,北門的歷史價值,也是名副其實。


 

北門脫胎換骨 潛力地標 - 中時電子報 - https://goo.gl/F8q5gn

 


 

文資法修正 拆遷破壞古蹟要坐牢

2016-07-13

〔記者涂鉅旻、楊明怡、黃立翔/綜合報導〕立法院院會昨三讀通過「文化資產保存法部分條文修正案」,除加重任意破壞、拆遷古蹟者刑責為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外,更打破公有古蹟、歷史建築等跨單位撥用時,須「有償撥用」的規定,改為得由主管機關辦理「無償撥用」,希望讓卡關的台北機廠規劃為「國立鐵道博物館」案「解套」。

  • 立法院院會昨三讀通過「文化資產保存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希望讓卡關的台北機廠規劃為「國立鐵道博物館」案「解套」。(資料照,記者陳慰慈攝)

    立法院院會昨三讀通過「文化資產保存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希望讓卡關的台北機廠規劃為「國立鐵道博物館」案「解套」。(資料照,記者陳慰慈攝)

罰金從一百萬提高到二千萬

文資法一九八二年五月立法至今,此次修法規模堪稱最大。現行文資法規定,如破壞、毀損古蹟,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併科廿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金,但過去大都只是罰錢,或輕判六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最後也是易科罰金了事。此次修法將刑責加重,明訂為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時將罰金拉高至五十萬元以上、二千萬元以下。

該法也新增「公民參與」條款,如古蹟辦理整體性修復、再利用,應分階段舉辦說明會、公聽會,並公開相關資訊,通知當地居民參與。

公有古蹟可無償撥用 台北機廠解套

另外,文化部原想將已列為國定古蹟的台北機廠,朝「國立鐵道博物館」規劃,卻因該地屬台鐵局所有,且本擬部分開發挹注約五百億元的巨額虧損,如要跨單位撥用,文化部須以四○一億元購地,導致該計畫「卡關」。修法後規定,公有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等所定著土地,得由主管機關辦理無償撥用。

立院教委會召委黃國書表示,文化部、地方文化局都不可能編預算辦理有償撥用,此條文可望解決台北機廠案問題。

文化部長鄭麗君上個月已宣布將以租賃模式啟動台北機廠修復,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局長施國隆說,未來計畫成立鐵道博物館籌備處,預計從明年開始先跟台鐵租三年進行整修,已提十年六十八億元的計畫書送行政院,不過租金還在跟台鐵談,尚未確定。

交通部次長王國材、台鐵局長周永輝均表示,台鐵是事業單位,負有盈虧責任,法條是「得」無償撥用,非強制性,「資產活化」攸關公共利益,還會再與文化部協調。

文資分有形、無形 學校須上保存課

此外,修正案將文化資產分類為「有形」和「無形」,前者包含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考古遺址、文化景觀、古物等,後者則包括傳統表演藝術、工藝、口述傳統、民俗等。另為落實文資保存觀念,文化部應協調教育機關,督導學校在相關課程進行文資保存教育。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表示,經此次修法,任何人如恣意破壞古蹟,就有刑責問題、會被關,國民黨立委柯智恩、民進黨立委吳思瑤皆表示,文資法將不再是「沒有牙齒的老虎」。

北門旁的三井倉庫
2016 年 03 月 11 日 01:31:27 ⋅ Leave a Comment ⋅ admin
twmemory_009031

臺北北門在拆除北門高架橋後,景觀耳目一新,旁邊的日本時代郵局、鐵道部,也躍升為熱門景點。但是許多人不知道,北門旁見證日本時代經濟脈絡,座落於交通要道與郵便、鐵道交會處的三井倉庫,在北市府強勢主導下正面臨遭遷移的命運。
完整來龍去脈,推薦閱讀凌宗魁好文: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3686299518618&set=a.10150573232658618.405976.747873617&type=3&theater

延伸閱讀:
遭架空的文化局? 爭議中 三井倉庫下週續審
http://www.eventsinfocus.org/news/432

黑白原圖引用自LIFE 約1950照片,由北門郵局拱廊(已遭拆除)下往三井倉庫拍攝。此圖與2016現貌合成。

文資審議 文化局長無聲 三井倉庫遷移 下週續審

2016/03/10 - 13:00

焦點事件編輯小組、特約記者梁家瑋報導

北市府推「西區門戶計畫」,要重建北門廣場,並更改忠孝西路路型。2月25日,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決議,將位於忠孝西路北側的歷史建物三井倉庫東移51公尺,若文資審議推翻此結論則再議。9號,文資審議委員會進行三井倉庫保留的可行性評估,本次會議是第六屆文資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多名新聘委員肯定三井倉庫的歷史意義,並質疑市府當前作法,近4小時會議後無共識,副市長鄧家基決議下週續審。同時,從這個月開始,北市文資審議會議改由副市長主持,文化局長謝佩霓在會中竟不發一語,也引發民間團體架空文化局的質疑。

文資團體抗議副市長鄧家基成為文資委員會主委,「開發派」的都發局局長成為府內委員(攝影:梁家瑋)。

在會議中,都發局表示,三井倉庫於2012年通過文資審查,取得歷史建物身分。當時附帶決議,建物所在地區應以「形塑北門意象」為重點考量,三井倉庫需配合周遭古蹟群活化、都市發展及交通規劃,以研議最佳保存方案。都發局強調,三井倉庫的意義在於產業及社會文化,而非歷史建物坐落地點,就算挪移51公尺,文化資產價值也不會有任何減損。在拆組重建與平移工法的選擇中,都發局認為建物損壞嚴重,應以拆組重建工法較為適當。都發局報告後,文化局僅就三井倉庫如何再利用進行簡短說明。

文資委員米復國質疑,都發局已決議遷移方案,其他部會亦表示會配合,似乎沒留給文資委員會空間。他說,都發局以交通作為各方案的考量依據,但遷移和保留原地將有不同的文化資產意義,應從文資角度重新討論「北門意象」,分析三井倉庫移與不移的歷史意義,再討論交通是否能配合;文資委員劉淑音表示,2012年決議僅將「形塑北門意象」列為重點,沒有清楚定義「北門意象」指的是突顯北門這一棟建築物,還是要從文化景觀的角度來思考北門與周圍建物的關係。

文資委員黃士娟表示,從三井倉庫可以看出台北從河運轉為陸運的重要紋理。三井在台北市有三代,第一代在淡水河岸,此時以河運為主,辦公室與倉庫在一起;第二代辦公室和倉庫分開,倉庫位於鐵路邊。當時三井財閥與政府關係密切,才有可能將倉庫放在鐵道部旁邊。她強調,三井倉庫的重要性不只在本身,而是與整個歷史空間脈絡都有關,必須現地保存才能彰顯出三井倉庫的地位。移動51公尺雖然不遠,但「如果我們把總統府往旁邊撤離51公尺,它在都市空間中的脈絡跟代表性其實就不見了」。

文資團體於文資委員會前召開記者會,要求文資委員會確實審體古蹟提報案(攝影:梁家瑋)。

「搶救北北三」聯盟林奎妙表示,過去一週,他們在北門旁及網路分別發起古蹟提報活動,希望能將三井倉庫列為古蹟,並將北門周遭列為文化景觀,300份提報單已於8日送至文化局。但在會議裡,都發局及文化局卻完全沒提古蹟提報。她指出,過去審議會議由文化局長擔任主委,但從3月起,市府通過新組織要點,副市長兼任文資審議委員會主委,文化局長降為副主委,工務局、都發局等開發單位首長同樣進入文資委員會,成為府內委員。若觀整場文資審議委員會,文化局局長謝佩霓完全沒有發言,鄧家基也沒有請她以文化局局長的身分表示意見。

多名參與2月25日都委會的公民、文資團體於會前收到文化局所發開會通知單,請他們列席文資委員會。但當他們持會議通知單正本至現場後,卻無法進入會場,需與一般旁聽民眾一樣進入旁聽室,填寫發言單後才可發言,且發言時間也被要求與旁聽者一樣為三分鐘。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李菁琪表示,收到開會通知單表示與會議高度相關,列席者應屬於議事規則中的其他利害關係人,發言權限應與當事人一樣為5分鐘,而非等同於一般旁聽群眾。

「搶救北北三」聯盟李容渝強調有收到開會通知單正本,但卻無法進入會議室(攝影:梁家瑋)。

----------------------

受不了中華民國美學 柯P要管招牌

2016-02-21

〔記者涂鉅旻、鍾泓良/台北報導〕一級古蹟北門在忠孝橋引道拆除後「露臉」,周遭雜亂的廣告物卻顯得突兀,台北市長柯文哲下令整頓北門附近的忠孝西路、迪化街廣告物。柯昨直言,北門附近有清國美學(北門)、日本國美學(北門郵局)、「中華民國美學」(大型廣告物),「但中華民國美學是我最受不了的地方!」北市都市發展局正研擬方案,「獎勵多於懲罰」、專案統一廣告物都是可能方向。

  • 柯文哲昨天直言,北門附近有清國美學(北門)、日本國美學(北門郵局)、「中華民國美學」(招牌廣告),「但中華民國美學是我最受不了的地方。」
(記者鍾泓良攝)

    柯文哲昨天直言,北門附近有清國美學(北門)、日本國美學(北門郵局)、「中華民國美學」(招牌廣告),「但中華民國美學是我最受不了的地方。」 (記者鍾泓良攝)

原遭忠孝橋引道遮蔽的北門重見天日,但一旁紛亂的廣告物遭質疑破壞北門景觀及天際線,還有網友流傳一張北門周遭景觀照片戲稱,一個地段有日本、清朝、中華民國三種美學,呼籲北市府應處理周遭景觀。

先選定古蹟、歷史街區處理

柯文哲表示,北門周遭廣告物爭議,已在前日上午市長室會議討論,雖北市已有「台北市廣告物管理自治條例」,卻無施行細則。他的態度是遇到問題,就建立制度解決,但礙於北市廣告物太多,動輒數十萬個起跳,無法即刻動手處理全部,因此會先選定古蹟、歷史街區處理。

柯文哲表示,鄰近北門的忠孝西路和迪化街將成第一波推動對象,其中北門將優先成「示範點」。柯還反問媒體說,有無看過先前網路流傳的照片?「北門有清國美學、日本國美學,還有中華民國美學,中華民國美學是最讓我受不了的地方!」

林洲民︰成立專案優先整理

台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昨表示,北門周邊及迪化街將列為「甲級戰場」,成立專案優先整理,但施行計畫和細節,「才剛要開始討論」 , 雖人民有其權利,但就都市景觀而言,「視覺的污染」應有所制約,若有法源,可以先拆廣告物的會先拆除,「但重點是未來的呈現」,設計品質、經費來源等都須整合。

都發局科長羅文明說,市府將先制定「北門周邊廣告物都市設計準則」,讓北門周遭廣告「單純化」,並限制霓虹燈使用,細節仍待討論;第二階段再整頓迪化街,盡可能將當地廣告物「單純化」、「精緻化」。

另外,被列在「西區門戶計畫」範圍內的三井倉庫將遷移,縱使北市府正研究不破壞古蹟結構的遷移方式,但文資團體仍強烈呼籲應原址保留。柯文哲昨表示,北門不可能動,因此只能動三井倉庫,「這是不得已的選擇」。新聞圖片

<a href="http://www.ettoday.net/news/20160215/647450.htm">忠孝橋首個上班日超誇張?網友:以前是不會動的停車場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a>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 http://goo.gl/E9tjSb

-------------------------------------------

台北北門有政治重要性2016-02-16 14:28

◎蘇穩中

台北北門,是筆者的台北回憶之一,傍晚只要從輔大搭299號公車回台北市,看到高架道路旁的北門就表示台北車站要到了,而且在這個動作不斷重覆下,北門就成了一種台北夜生活開展的起點,某程度對筆者來說,一夜台北就從北門開始。它是古時旅人的問路磚,也是當今旅人的「台北光點」,憑藉著這個光點引領筆者品味萬般風華的台北,毫無疑問的,恢復它的光彩,是暢通了通往美好城市的動脈。

忠孝橋引道拆除完成,北門全貌再現,民眾紛紛前往參觀拍照。(資料照,記者叢昌瑾攝)

台北北門為什麼重要,因為其他台北城門都是「華北式城門」,是帶有威權政治意義的「後現代」建築,之前有評論說這是國民黨的「美學」,這種後設的美學意涵是虛無的,與台灣本土性是毫無相關意義的,只為政治而存在。相對地,有古代「王朝」意義的「嶺南式城門」台北北門,就沒有這麼強烈的政治意涵,雖然它也有統治意義在,但不是涵攝當代政治意義。

其次,放諸台北建城歷史,北門見證台灣與世界貿易時代,十九世紀的台北是國際貿易大城市,可以說現在的北門應該屬於十九世紀台灣航海時代的一環。具有多重歷史角色的北門,除了見證清朝「王朝」統治外,還是台北成為貿易大城的見證,也是航海史中古典的帝國主義在台灣的見證。不用說,它更是漢文化在北台灣成為強勢文化的鐵證。

北門具有多重歷史角色,除了見證清朝統治及見證貿易時代……等,更是漢文化在北台灣成為強勢文化的鐵證。(資料照,記者陳恩惠攝)

所以台北北門真的很重要。至於重現它的光華,在現代台灣國家建構中有什麼意義?筆者認為這是當代台灣政治發展的必然,因為它是台灣人反省歷史、找回以台灣史為主體的台灣民族建構基礎工程之一。

年後首個上班日 忠孝橋湧現車潮仍順暢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goo.gl/0kpHq0

拆橋為何能提前完成?柯P說都是因為......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goo.gl/1nFmgo
--------------
北門湧遊客 忠孝西路狂塞 | 蘋果日報 - http://goo.gl/GqRZu2
----------------
拆除忠孝橋引道 《蘋果》150小時縮時全紀錄 | 蘋果日報 - http://goo.gl/Xxu0yv
----------------------
拆除忠孝橋引道 《蘋果》150小時縮時全紀錄 | 即時新聞 | 20160213 | 蘋果日報 - http://goo.gl/YWmwbj
----------------------
忠孝橋拆除 8台攝影機縮時見證[影] | 地方 | 中央社即時新聞 CNA NEWS - http://goo.gl/bLlgk6

----------

------------------------

告別喪事當喜事辦的北門高架橋(管仁健)
新頭殼newtalk 文/管仁健
發布 2016.02.11 | 06:13 PM | 更新 2016.02.11 | 07:26 PM

台北市的忠孝橋引橋拆除作業整體施工進度大幅超前。 圖:新頭殼資料照片
新春期間,台北市區仍有重大工程在趕工。市政府1月11日上午,舉行忠孝橋引橋拆除北門護甲卸除記者會。副市長林欽榮表示,自除夕凌晨動工,因工程進度大幅超前,原本預定15日上午6時恢復通車,現將提前46小時,於13日上午8時全線恢復通車。卸除北門護甲後,就能見證交通工程和文化保存共榮共生。


台北市的北門,是華人地區僅存的嶺南式城牆,拆除護甲後得以回歸原貌,在文化上當然是值得讚頌。但回到現實面,年前全台北市交通的打結,讓柯P上任後支持度前所未有的大幅跌落;引橋拆除後,忠孝橋少了兩個匝道,以前從重慶南路就可直接上橋,現在多了塔城街、延平北路等平面路口,交通要不惡化就更難了。


就如台師大地理系洪致文教授所說,對老台北人而言,這既不是市政府說的什麼「忠孝橋引橋」,更不是市府一開始說錯的「忠孝橋」。忠孝大橋根本沒拆,當初為了解決北門交通問題而蓋的也不是「忠孝橋引橋」,而是「北門高架道路」,就是俗稱的「北門高架橋」,完工時就預留了未來能上忠孝橋的部分。因為鐵路地下化,其他分支都拆光了,只剩下這段,才被市府誤以為是「忠孝橋引橋」。


柯P在交通引發民怨下,仍維持原計畫拆除,讓北門高架橋成為新聞焦點。其實這座橋在興建時,有個更大的新聞,讓全台灣的國中生都耳熟能詳。


我為什麼會記得那這件事,因為1977年7月9日高中聯考前兩天,范園焱駕米格機來歸,這是文革之後首次有駕機反共義士,結果作文題目竟被改成「從米格機投誠看暴政必亡」。一大堆考生根本不會寫,誰會在聯考試前一天去看報?很多人都把米格機當成一個人,歌頌「米義士」智勇雙全,零分一大堆。


「米義士」的笑話一傳開,各校都忙著加強時事教育,要我們這些暑假還必須每天來校上輔導課的升學班考生,背誦報紙的社論與社評。這年暑假台灣很不幸,連續來了賽洛瑪與薇拉兩個強烈颱風,分別侵襲南北,造成嚴重傷亡。而薇拉颱風在台北釀成的致命災害,竟然不是因為大水或土石流,而是工程意外。


7月31日下午五時,在北門口延平南北路平交道時前,風力已達十級,一輛由台北開往中壢的公路局省1──0440號班車,左後輪車胎竟然爆裂,拋錨在路中央,司機黃慶尾趕緊下車換胎,後面十幾輛被堵塞的各型車輛,立刻大鳴喇叭。不料十幾秒鐘後,抗議的喇叭聲全都停了,還有司機冒著風雨下車來向他道謝。


原來這時北門高架路橋上,右邊的一根長達26公尺,重逾四十噸的鋼樑,轟然一聲在強風吹襲下,竟帶著兩座鋼管橋墩砸下。造成省1──0861公路局班車後面玻璃和鐵皮被刮掉;市5──6763號綠色小貨車車身被砸扁;另外一輛市3──4125紅色計程車,壓陷在路面上。


禍不單行的是右邊鋼樑墜落後,左邊鋼樑也跟著幌動,隨即也墜下,省1──1169公路局班車被鐵架攔腰擊扁;市1──9006計程車被壓得破碎支離,省1──8285號計程車車頂也被壓扁。原本因塞車被擋住的車輛,反而逃過一劫。


風雨交加下現場凌亂一片,傷者哀號聲不絕於耳,因為車輛是被壓在重達數十噸的鋼樑下,根本無法靠人力搬動。警方所派的吊車太小,也無法移動鋼樑。施工單位中華工程公司則說,已申請軍方支援,先將鋼樑解體後再移開。


因其他鋼樑仍有可能繼續崩塌,警方趕緊疏散路旁住戶,並將管制附近道路。鐵路局也停開萬華到台北之間的所有列車。中華工程解釋災變原因,雖然颱風前他們已採防颱措施,除增加樑柱外,並繫緊架子的接頭,固定吊車滑輪,但地層沙質過多,工程基礎鬆軟,雨水滲透後,還是造成樑柱傾斜而掉落。


經過一番折騰,超大型吊車將鋼樑挪開後,當場就確認姜×光、柯×財、王×芬、鄭×堂、江葉×卿、江×峰、郭×英和一不知名的男子,共八位罹難者死亡。另有重傷者江×哲、郭×榮、劉×長送市立中興醫院,林×柯、鄭×美、陳×需送往台大;尤×進與林×槐送三總。


颱風天的工安意外,造成路過車輛的八死八重傷,消息第二天一見報,立刻震驚全台。這時小蔣名義上雖還不是總統,但人人也知道台灣的大頭目是誰,誰管你那個傀儡嚴總統?台灣已自動變成內閣制了。由於小蔣見報後大為震怒,清晨五點五十分就到了警政署天然災害防救中心,聽取署長孔令晟的報告,隨即轉往北門察看現場。


那年代親民愛民卻尚未登基的蔣院長,就跟今天的北韓金三胖一樣,在現場巡視時口諭指示救災與撫卹,所有報紙立即風向一轉,喪事就變成喜事了。誰也不再追究災變原因,誰也不理會死者遺眷與傷者日後的狀況,各種馬屁文章就取代了災難新聞。


我記得那時《聯合報》黑白集敘述這件事,題目就叫「宵衣旰食」。可憐我們這些國中生,哪裡懂得這麼深的成語;但報上怎麼寫,老師就我們就要怎麼背。宵衣旰食原本是在形容帝王勤於政事,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很晚了才吃飯,勤奮刻苦;從早到晚不懈怠。但救災指揮原本不是應該由專責部門的主管負責,而由專責主管上報行政長官,並向媒體與民眾說明嗎?


首長親赴現場越級指揮,甚至對著媒體說明進度,這怎麼會是民主與法治社會裡該有的現象?然而戒嚴時代就是這樣,反正就照老師說的,蔣經國是孔明兼觀世音,無論作文題目是什麼,宵衣旰食、握髮吐哺、勤民聽政、夙夜匪懈與日理萬機等成語,以及黑白集所創的馬屁體文風,就是要想辦法代入。


不知是我們老師太厲害,還是天道酬勤,隔年我考高中時,作文題目真的就是「燈」,就照老師平常逼我們死背硬記的,把蔣經國當成一盞明燈,帶領我們走進光明大道。反正只要像報紙主筆那樣,喪事當喜事辦,什麼考試的作文也都難不倒我了。


作者:管仁健(文史工作者)

-------------------------------

天龍國為什麼越來越像鬼島?(管仁健)
新頭殼newtalk 文/管仁健
發布 2016.02.04 | 05:37 PM

台北市重要地標台北101。 圖: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柯P,上個月下旬的日本行,即使是隔海發功,餘震依然在台北引發熱烈迴響。據中央社2016年1月25日報導,柯P率團訪日第2天行程,上午參訪東京車站,有感於東京車站許多店面的美,他表示:「台北很欠缺城市美學」。


柯P的「城市美學論」一出,對照前一日他參訪日本東京手作基地,收下文創伴手禮時所說:「這是給窮極無聊的人玩的」;以及去年1月26日英國交通部長Baroness Kramer來台拜訪,贈送柯P一只懷錶,他說:「會轉送給別人,不然可以拿去破銅爛鐵賣點錢,因為那個對我來說沒有用。」要證明天龍國裡有美學,只怕比兩蔣所叫囂的反攻大陸更難吧?


網路上不斷轉傳幾組照片,對照日治時代與如今的台北街景,讓人看了確實汗顏。可是大家也要認清一個事實,那些日治時代的台北街景,所代表的是日本,不是台灣,也不是中國。傳統的中國也好,早期從中國移民來台的漢人也好,甚至平埔族與山地原住民,只要人群聚居之處,都不會有這麼粗俗不搭的街景。


那麼天龍國為什麼會變成今日這個鬼樣子?怪罪柯P的人文素養也無濟於事,因為他與我這種「宅叔」一樣,都是兩蔣奴化教育下的犧牲品。台北在日治時代是脫亞入歐的樣板城市,很多在東京大阪不可能擺脫守舊勢力桎梏的建築或規畫,在殖民地上反而得以落實。所以,大家別臭美,從前台北的美,那是日本在美,跟台灣無分無關。


流亡來台的兩蔣官僚體系,奉行的就是天朝恩庇侍從主義與黨國裙帶資本主義,台北市從高玉樹之後的歷任官派市長,到解嚴後兩黨輪替,直至今日的無黨籍民選市長,共同特色就是開發第一,完全缺乏美感與歷史意識。


拿我們北投這裡從陽明山纜車案到新北投火車站遷回案,被政客貶為文化流氓的小確幸文青,只能自力救濟來抗拒邪惡開發商與開發派里長。政客最擅長的就是「選前開支票,選後就跳票」,反正在台灣「古蹟必自燃,歷史可搬家」,大家習慣就好。


我常建議關心台灣戒嚴史的鄉民,要像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所說,用「Disenchantment」(中文說是除魅或覺醒)來理解這段歷史。兩蔣是歷史上因緣際會、沐猴而冠的小朝廷,說他們父子是專制或獨裁,甚至說他們是法西斯,根本就是抬舉他們了。


法西斯最強調的就是美學,雖然那也不算是真的美,只是「Kitsch」(中文勉強說是媚俗)而已。希特勒都死了70年,但當年很多遺物還成為今天其他國家年輕人的時尚;可是這些人卻不見得是新法西斯主義的支持者。這現象台灣也有,吳宗憲的餐廳,鳳山陸軍官校的活動裡,都出現過這些「遺物」;可是小蔣才死不到30年,請問留下的是什麼?


希特勒多少還有點美學素養,讓他有辦法在1936年搞出柏林奧運會開幕儀式,至今無論共產(北京莫斯科)或民主(洛杉磯倫敦)國家,甚至奧運發源國(雅典),也都採用了這樣的模式,這就是「劇場」。


回頭看兩蔣要怎麼搞獨裁?我學生時代男生公認的校園美女,就是北一女樂儀隊隊長趙夢琳。但中年後我才有機會見到她,回憶起年輕歲月,她卻對當年那種齊耳的清湯掛麵(西瓜皮)髮型深痛惡絕。從這麼一個小地方就能看出,兩蔣連搞獨裁的能力都不及朝鮮領導人。


眷村裡的女生比農村裡女生更愛漂亮,更痛恨當權者為中學生所設計的髮型;兩蔣與其爪牙這麼惡搞,就失去獨裁的基礎了。德國蓋世太保無論男女,都以他的服裝自傲,就算窮,照樣趾高氣昂。日本二戰時那麼貧困,都還讓女生穿水兵服(就現在AV女優穿的)。


沒有藝術概念與美學素養的兩蔣統治集團,連核心支持者都不是出自內心的認同(完全只是利益結合),也難怪小蔣一死,李登輝能這麼順利的接班掌權。要搞法西斯,就要懂「劇場」,這一點朝鮮三代領導人都學到了,但兩蔣學不到,更做不來。馬皇與香港戲子出席的故宮南院開幕,將仿製十二獸首當成公共藝術,就是台灣美學教育失敗的典範。


法西斯需要劇場、需要美學;我們要反霸權的鄉民更需要,尤其今天面對的是對岸這個國家主義結合資本主義的超級大怪獸,這遠比當年兩蔣那個流亡小朝廷與烏合之眾的難民,戰力要好幾百倍,鄉民們更需要一點基本的劇場常識與美學素養。


拿2006年反阿扁的紅衫軍為例,解嚴前後的群眾運動裡,女性少之又少。因為長時間的抗爭,或坐或臥,乃至於梳洗如廁,都對女生來說是一大難題。更慘的是女性的年齡不同,要慫恿她們站出來的出發點也不同。


老女(退休公教或眷村大嬸)對阿扁的厭惡,容或是出於地域、階級與黨派,簡單說關鍵字是「恨」;中女(尤其帶著小孩來的)期望的是安定,簡單說關鍵字是「愛」;少女(學生或粉領族)要的是什麼,我從小至今拿過數不清的「好人卡」,實在沒資格談這個,姑且說是想「炫」吧!


但你不得不佩服紅衫軍裡面還真有天才,老女要恨、中女要愛、少女要炫,現在要搞個連續24小時的露天劇場,還要連演一個月,要怎麼號召出這麼多不同需求的女生,讓這個劇場持續有張力,媒體不停止報導?(媒體一停,這齣戲就落幕了。)


能同時連結恨、愛、炫三元素的關鍵字就是「美」(不然就說是Kitsch吧!),這就是法西斯能撼動人心,還能穿越時空的關鍵。我們要從劇場裡學智慧,少了女生的參與,什麼群眾運動也搞不出名堂,口號絕對動員不出那麼多女生來參與的啦!粗鄙的男性沙文主義,只會讓台灣比兩蔣時期更像鬼島。柯P若還想在天龍國裡連任,甚至想選總統,有些課程就要趕緊補修了。


(圖: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作者:管仁健(文史工作者)

-----------------------------------

幸運北門重現風采 另一歷史建築卻恐遭拆除?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15 10:34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圍觀民眾表示,北門上方忠孝橋引道拆除,馬路、街道景色頓時明亮許多,一掃先前陰暗、壓迫氛圍。記者許家瑜/攝影
分享台北市長柯文哲推動「西區門戶計畫」,春節期間加緊趕工拆除台北車站周邊的忠孝橋引道,讓古蹟北門重現光采,展露首都的國際門戶意象。身為一級古蹟的北門與它原本的城牆石塊,記錄了從日本殖民到民國政府的種種歷史軌跡。
臉書粉絲專頁「懶人時報」提出了一些關於北門的過去歷史與相關冷知識,包括:

北門非正對北方:北門由清代劉璈建造,1884年建成,由於風水關係,並非建於台北古城的正北方,而是對準北邊七星山,較接近西北角,連通城外的大稻埕、士林、淡水等地。

北門主用於軍事防禦:由於台北城具有軍事防禦功能,碉堡形的城門外原本還有護城河和外廓,同時連接官亭,清國官員到任一律由北門進出,護城河在日據時代已經拆除。

沒確實發揮軍事用途:雖然台北城重視防禦設計,但甲午戰後的日軍從北門長驅直入,沒有傷一兵一卒,因此北門並未在戰爭中發揮作用,並且不到30年就被拆光。

城牆拆後用於日造建築:長達4、5公里的城牆由火山岩和砂岩石塊構成,原是清廷抵禦外侮由大屯山調集而來建造,遭日軍拆除後大部分被拿去建造日本的陸軍步兵第一聯隊軍營,這是日軍在台駐紮重鎮;另一部份被拿去建造台北刑務所的圍牆,不少反日鬥士蔣渭水、賴和等當時被關在此地。

日造建築的遷徙與轉變:二戰後台北刑務所變為台北監獄,見證了白色恐怖的歷史時期,後來遷到桃園龜山;日陸軍步兵第一聯隊軍營拆除後1980年蓋成中正紀念堂,其他零散的城牆石塊散落到各處,包括日據時期的台北警察署北署(現今舊大同分局)、台北車站地下街、遼寧公園等,這些遺址都被轉移到他地保存展示,另外某些北市民宅也有用到這些牆石。如今其他城門西門、南門等變成了北市地名,城牆原址的三線路(忠孝西路、中華路、愛國西路、中山南路)也被寫入《月夜愁》的歌詞「月色照在三線路」。


三井倉庫外觀。 記者楊萬雲/攝影
分享
該文作者表示在北門背後蘊藏著許多歷史記憶與城市脈絡,雖然他肯定北市府拆除高架橋讓北門重現,但也憂心北門另一角的歷史建築「三井倉庫」可能在「西區門戶計畫」中遭到拆除,他指出:「當目光聚焦於這座紅色城門,但願其他台灣古建築也有同等的幸運。彰顯了一樁歷史痕跡,卻因此毀棄另一樁,無疑是極大反諷。」

台北城五大城門其他四城門現況:

南門「麗正門」:臺北城最大的城門,可通往景美、深坑、石碇,為重視防衛功能的碉堡式城門,1966年北市府為了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改建成仿中國北方樣式綠琉璃瓦頂亭閣式建築,僅城門基座保持原貌。。

東門「景福門」:五城門中石作最為精緻,是台北城通錫口(今松山)的孔道,1966年,北市府為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將樓閣與大部分的城墩拆除、改建為仿華北式建築,城門盡失清代原貌。。

西門「寶成門」:最華麗的城門,城外道路通往艋舺,1900年因日殖民政府實行市街改正計畫,西門遭到拆除。1935年台灣總督府為紀念此門,於西門圓環處設「寶成門舊址」石碑,2014年更以原寶成門為藍圖,設置城門造型藝術品西門印象。

小南門「重熙門」:作為台北城內通往板橋、中和的孔道,城內連接小南門街,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將小南門規劃為圓環綠地,1935年將城門指定為史蹟加以保存。1966年北市府為了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改建成仿中國北方樣式綠琉璃瓦頂亭閣式建築,石構臺座及圓拱門則維持原有建材造型。


1951年的台北北門前「總統萬歲」

129999432_3484355534987930_3010813057783670835_o
129655861_4102817633066210_7683647239973350627_n

周恩來+蔣中正


台北西門城門

164367833_1330903670620184_1832606944974232345_n1306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