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尼安德塔人DNA比想像中多 -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你的尼安德塔人DNA比想像中多 -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2022年10月03日 20:22
發現尼安德塔男與現代女「性交」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破解新冠重症謎團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bit.ly/3fJ874M
發現尼安德塔男與現代女「性交」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破解新冠重症謎團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瑞典遺傳學家、進化遺傳學權威帕博(Svante Pääbo)獲得2022年諾貝爾醫學獎,他透過開創性研究對現代人已滅絕的近親「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進行基因定序,更發現這些古老的基因流向與人類生理相關性,包括感染新冠病毒後的反應。學者表示,今年諾貝爾獎彰顯了基礎科學的重要性,這些演化上的蛛絲馬跡,將會成未來研究醫學疾病重要線索。
▲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得主帕博在已滅絕的人類基因組和人類進化方面有特別發現。(圖/翻攝自諾貝爾獎官網)
帕博通過開創性的研究,對現代人已滅絕的近親「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的進行了基因組定序;還從一個小指骨頭標本中提取的基因組資料,發現了一種滅絕的古人類「丹尼索瓦人」(Denisova)。重要的是,帕博發現從人類7萬年前離開非洲後,基因從這些已滅絕的古人類轉移到智人身上。
陽明交大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兼任教授周成功表示,過去研究均指向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DNA不同,但該結論在帕博2000年做完尼安德塔人基因定序後被推翻。經過基因比對,尼安德塔人男性與現代人女性有「性交」關係,才會導致現代人身上帶有尼安德塔人基因。而過去在粒線體上未發現,則是因為粒線體多來自「母親」,更可以此推論尼安德塔人女性與現代人男性較少或未曾性交。
▲▼ 瑞典生物學家、進化遺傳學權威帕博(Svante Pääbo)。(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2022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圖/取自諾貝爾獎推特)
至於丹尼索瓦人基因,則是帕博在2010年於西伯利亞南部阿爾泰山丹尼索瓦洞上發現。周成功表示,丹尼索瓦人於70萬年前與現代人分到揚鑣,主要流傳到亞洲人身上,但相較於歐美人站比較高的安尼德塔人基因,丹尼索瓦人的研究相對稀少,也是未來學界可研究目標。
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可文亞副教授則表示,除了非洲人以外,所有人種都帶有2~4%的尼安德塔人DNA,若第三條染色體某一個區域來自尼安德塔人,就容易引起免疫風暴,增加重症發生率。
帕博在2020年與2021年分別發表了兩篇與尼安德塔人基因有關的新冠肺炎研究。2020年分析3199位新冠住院病人基因序列對比80萬名控制組,發現住院病人在3號染色體上有比較高比例混到尼安德塔人的風險位點;2021年研究則分析新冠重症個案與控制組進行對比,發現相較於健康者,重症者在12號染色體上缺少了一些尼安德塔人資訊。代表現代人從尼安德塔人遺傳到的基因資訊,有些對健康有保護作用,有些則較容易受到感染。
▲▼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得主帕博在已滅絕的人類基因組和人類進化方面有特別發現。(圖/翻攝自推特)
周成功提到,帕博研究指出目前有16%的歐洲人與50%南亞人帶有尼安德塔人基因,而這兩篇最新研究具有統計意義,但在生物學上代表的意義還是未知數,只能得知現代人出走非洲後,與尼安德塔人交配可以增加免疫力,在2~3萬年前無論在中亞或歐亞地區,都比較能夠適應傳染病或環境。
可文亞表示,今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給古遺傳學家,彰顯了基礎科學重要性,因為他的發表並非單一技術,而是長久以來推砌而成的知識演進。他的獲獎也可給學界一些反思,「要靜下心來問一些很基礎的問題」。中央研究院院士李文雄也同意基礎科學的重要性,更表示過去諾貝爾醫學獎都是給醫學研究,今年頒給遺傳學者,「是對基礎科學很大的鼓勵」。
發現尼安德塔男與現代女「性交」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破解新冠重症謎團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bit.ly/3fJ874M


美國科學期刊《細胞》(Cell)25日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近90年前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發現的一個中更新世人類頭骨改寫人類演化的故事,中國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新的人種「龍人」,並認為比起尼安德塔人,「龍人」與現代人類的親緣關係更密切。88年前發現的巨大頭骨改寫人類演化故事 逾14萬年前的「龍人」更接近現代人類 https://bit.ly/3x1HATM
該研究由中國河北地質大學季強教授帶領的國際團隊領導。該頭骨的發掘有著一段特別故事:1933年,哈爾濱受到滿洲國統治,當時的中國工人在哈爾濱松花江建橋時,發現了該頭骨。為了防止頭骨落入日本人手中,這個頭骨被包裹起來,並藏於廢井裡。2018年,藏住該頭骨的人在去世前將此事告知孫子,該頭骨才重現天日。
研究團隊利用地化技術縮小了該頭骨的年代範圍,該頭骨至少可追溯到14萬6000年前,同時具有原始人的特徵與更接近現代人的特徵,尤其是臉部更像智人,還留了一顆巨大的臼齒。
“It’s a beautiful thing,” said one expert of the fossil, which was discovered in China. “You dream of finding this stuff.”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Homo longi, and not the Neanderthals, was the extinct human species mostly closely related to our own. https://t.co/3HljcUgOUF pic.twitter.com/IQXMiHGUmY
— The New York Times (@nytimes) June 25, 2021
研究人員認為該頭骨屬於一名約50歲的男性,該頭骨長 23公分、寬超過15公分,比現代人的頭骨大得多。此外,該頭骨有著粗眉骨與方型大眼窩。該名男性的鼻部呈寬的球根狀,這讓他能呼吸大量空氣,這暗示他過著高能量的生活方式,這種鼻子也讓他能在當地的嚴寒冬天下生存。河北的古人類學家倪喜軍表示:「龍人體格魁梧,非常健壯。我們很難估計其身高,但巨大的頭部應該表示龍人比現代人的平均身高來得高。」
New species of ancient human dubbed Homo longi, or "Dragon Man," could replace Neanderthals as the closest relative to our own species, scientists say. https://t.co/Dg27VzbiVh
— NBC News (@NBCNews) June 26, 2021
科學家將該頭骨與其他 95 個頭骨的測量數據輸入到電腦軟體,編制最可能的家譜。讓他們驚訝的是,該頭骨與其他在中國發現的一些人類頭骨形成的新分支比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s)更接近現代人類。
Meet the (new very old) ancestors. #Homolongi #evolution #discovery #science https://t.co/JWpv5RrztX
— (((Seánan Forbes))) (@Seanan) June 26, 2021
參與該研究的英國倫敦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研究主管史金格(Chris Stringer)表示:「我認為這是過去50 年來的其中一項重大發現,這是一塊保存完好的化石。」
中國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新人種「龍人」(Homo longi),但史金格並不認同,他認為這個頭骨與1978年中國陝西省大荔縣發現的頭骨相似。史金格表示:「我傾向稱它為大荔人,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較晚出現的人類的第3種譜系,有別於尼安德塔人與智人。」
大荔人頭骨(Gary Todd@Wikipedia/CC0)© 由 風傳媒 提供 大荔人頭骨(Gary Todd@Wikipedia/CC0)
大荔人頭骨(Gary Todd@Wikipedia/CC0)
研究團隊指出,該「龍人」頭骨也可能是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史金格表示:「當然,這個標本可能是丹尼索瓦人,但我們必須謹慎,我們需要的是更完整的丹尼索瓦人骨骼及DNA。」
88年前發現的巨大頭骨改寫人類演化故事 逾14萬年前的「龍人」更接近現代人類 https://bit.ly/3x1HATM

進化論/人類演化圖片/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進化論/人類演化圖片/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


研究:進化論缺少化石證據 違背科學原則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21日, 2018 生命之謎是人們的熱門話題。 攝像者: Fotolia 【大紀元2018年0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秉開編譯報導)最新分子學研究指出,進化論缺少化石證據,而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植物來源的結果與進化論者所設想的矛盾。該研究再次提示人們,進化論是一種缺乏證據的錯誤假設,不符合科學基本原則。 據科技網站Gizmodo2月20日的報導,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等研究機構的科學家近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論文表示:「鑒於化石記錄過於分散且非常不完整而無法成為可靠方法追溯陸地植物的起源,我們不使用化石記錄的方法,而是使用『分子鐘』來對比現有物種之間基因的差異。」 科學的原則是基於證據。但是一百年前,達爾文在缺乏包括化石在內的各種證據情況下,提出進化猜想。而且直到目前,在千百萬生物物種的化石中,科學家從未找到進化論者所設想的任何一種過度物種化石。 報導說,該研究所採用的「分子鐘」方法是在達爾文所設想的進化基礎上,對比不同物種的遺傳物質,來推測物種的演化時間。 分子生物學的DNA分析卻恰恰證實,進化論這種假設是個錯誤。 攝像者: Fotolia 但是,研究者得到的結果是,陸地植物祖先所生活的年代為寒武紀中期,即第一批陸生植物的出現年代為5億年前。這一研究結果與以前設想的4.2億年前相矛盾,比設想的早了8000萬年。 實際上,分子生物學方法不斷證實,進化論是個錯誤的設想。美國生物化學家貝希(Behe, M. J.)曾在《達爾文的黑匣子》(Darwins Black Box)一書中指出,進化論者根據化石所顯示的物種跳躍式變化的特點,設想進化是所謂的加速進行。但是,分子生物學顯示所謂自然選擇的基因突變機會越來越小,那麼也就不存在所謂的加速進化因素。 而且,基因突變機會越來越小,說明物種的穩定性越來越大。化石也顯示,物種在億萬年間未出現變化。 腔棘魚生活了3億多年,未發生變化。(《國家地理》視頻截圖) 如,俗稱「活化石」之一的腔棘魚,經過3.77億年時間未發生變化。進化論者曾設想,腔棘魚在6000萬年前已經滅絕。但是自從1938年人們在南非發現一條活的腔棘魚之後,陸續發現更多的腔棘魚。目前已知腔棘魚喜歡在印度洋100米深水區內生活,而且是「一夫一妻」制。 生物化學家貝希還指出,以血液凝固這個研究的較詳細生物化學機制為例,其中一個蛋白的生成概率換算為時間概念是至少需要100億年才能發生。而生物體之中成千上萬種蛋白質之間的極為細密的協調一致發揮生理功能,這種概率幾乎是零,或者說需要數千億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按照隨機方式出現,而目前所知宇宙年齡不過140億年。 遺傳學研究顯示,人與黑猩猩染色體的差異很大(注意模式圖中的第2、4、9及12 對染色體;以及Y染色體)。(維基百科) 在2016年世界青年日(World Youth Day)當天,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物理學博士湯姆斯.塞勒(Thomas Seiler)發表演講揭示:進化論者不僅沒有從分子生物學中得到進化證據,反而找到說明進化假說錯誤的實例。 塞勒博士指出,進化論者掩蓋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結果,比如黑猩猩和人的基因相似度研究,僅僅根據3%DNA的測序,即做出片面的結論認為相似度為99%。事實上,97%的DNA基因代碼功能是人們不知道的。 而且眾所周知,在染色體數量、染色體的結構及特點方面,人和黑猩猩的差別很大。如人有23對(46條)染色體,染色體的端粒(telomere)DNA長度為10K鹼基對;而黑猩猩的染色體為24對(48條),其端粒DNA為23K鹼基對。#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21日, 2018
生命之謎是人們的熱門話題。
攝像者: Fotolia
【大紀元2018年0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秉開編譯報導)最新分子學研究指出,進化論缺少化石證據,而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植物來源的結果與進化論者所設想的矛盾。該研究再次提示人們,進化論是一種缺乏證據的錯誤假設,不符合科學基本原則。
據科技網站Gizmodo2月20日的報導,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等研究機構的科學家近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論文表示:「鑒於化石記錄過於分散且非常不完整而無法成為可靠方法追溯陸地植物的起源,我們不使用化石記錄的方法,而是使用『分子鐘』來對比現有物種之間基因的差異。」
科學的原則是基於證據。但是一百年前,達爾文在缺乏包括化石在內的各種證據情況下,提出進化猜想。而且直到目前,在千百萬生物物種的化石中,科學家從未找到進化論者所設想的任何一種過度物種化石
報導說,該研究所採用的「分子鐘」方法是在達爾文所設想的進化基礎上,對比不同物種的遺傳物質,來推測物種的演化時間。
分子生物學的DNA分析卻恰恰證實,進化論這種假設是個錯誤。
攝像者: Fotolia
但是,研究者得到的結果是,陸地植物祖先所生活的年代為寒武紀中期,即第一批陸生植物的出現年代為5億年前。這一研究結果與以前設想的4.2億年前相矛盾,比設想的早了8000萬年
實際上,分子生物學方法不斷證實,進化論是個錯誤的設想。美國生物化學家貝希(Behe, M. J.)曾在《達爾文的黑匣子》(Darwins Black Box)一書中指出,進化論者根據化石所顯示的物種跳躍式變化的特點,設想進化是所謂的加速進行。但是,分子生物學顯示所謂自然選擇的基因突變機會越來越小,那麼也就不存在所謂的加速進化因素。
而且,基因突變機會越來越小,說明物種的穩定性越來越大。化石也顯示,物種在億萬年間未出現變化。
腔棘魚生活了3億多年,未發生變化。(《國家地理》視頻截圖)
如,俗稱「活化石」之一的腔棘魚,經過3.77億年時間未發生變化。進化論者曾設想,腔棘魚在6000萬年前已經滅絕。但是自從1938年人們在南非發現一條活的腔棘魚之後,陸續發現更多的腔棘魚。目前已知腔棘魚喜歡在印度洋100米深水區內生活,而且是「一夫一妻」制。
生物化學家貝希還指出,以血液凝固這個研究的較詳細生物化學機制為例,其中一個蛋白的生成概率換算為時間概念是至少需要100億年才能發生。而生物體之中成千上萬種蛋白質之間的極為細密的協調一致發揮生理功能,這種概率幾乎是零,或者說需要數千億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按照隨機方式出現,而目前所知宇宙年齡不過140億年。
遺傳學研究顯示,人與黑猩猩染色體的差異很大(注意模式圖中的第2、4、9及12 對染色體;以及Y染色體)。(維基百科)
在2016年世界青年日(World Youth Day)當天,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物理學博士湯姆斯.塞勒(Thomas Seiler)發表演講揭示:進化論者不僅沒有從分子生物學中得到進化證據,反而找到說明進化假說錯誤的實例。
塞勒博士指出,進化論者掩蓋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結果,比如黑猩猩和人的基因相似度研究,僅僅根據3%DNA的測序,即做出片面的結論認為相似度為99%。事實上,97%的DNA基因代碼功能是人們不知道的。
而且眾所周知,在染色體數量、染色體的結構及特點方面,人和黑猩猩的差別很大。如人有23對(46條)染色體,染色體的端粒(telomere)DNA長度為10K鹼基對;而黑猩猩的染色體為24對(48條),其端粒DNA為23K鹼基對。#


「進化論」誤導了人類歷史?

進化論/人類演化圖片/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進化論/人類演化圖片/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進化論/人類演化圖片/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進化論/人類演化圖片/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進化論/人類演化圖片/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進化論/人類演化圖片/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進化論/人類演化圖片/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進化論/人類演化圖片/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進化論/人類演化圖片/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進化論/人類演化圖片/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進化論/人類演化圖片/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進化論/人類演化圖片/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進化論/人類演化圖片/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進化論/人類演化圖片/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
史前文明對當代科學信仰的衝擊
曹凱(原中科院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博士生)
亞當是耶和華神創造的第一個人 對比 現代極具爭議的進化論
當今的科學,許多人引以為榮:人們慶幸地球這個得天獨厚的星球,在宇宙中不多見的環境中孕育了生命,慶幸從低等生物成功地進化出了人類,尤其自矜從古代的愚昧到今天科學的巨大進步。但是近二十年來,越來越多古生物學和考古學的事實,使得這種科學的信仰開始動搖了。
進化論遭受質疑
進化論曾經作為19世紀的重大發現,成為現代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僅是現代生物學的基礎,也是近代生理學、倫理學、心理學、哲學以至社會意識的基石。但是,進化論的危機,使一些學者重新審視人類真正的歷史,探尋人類真實的由來。另一方面,對化石重新的嚴格鑒定和系統總結使進化論的證據更加飄渺,而史前文明發現和深入研究無疑是對進化論的重大一擊,一些學者開始重新審視現代的科學。
一些史前文明遺跡展現的高度發達的科技,是今天的人類望塵莫及的,從中我們看到了今天科學的局限性和不可解釋。
史前文明的發現
傳統的理論認為現代的人類大約在10萬年前起源於南非,從那裡遷移到歐洲和亞洲南部,從亞洲繼續遷移,於3萬年前經白令海峽到達新大陸,於1.5萬年前抵達南美。但是,大量事實否定了這種脫胎於進化論的假說。
許多具有高超智慧的文明遺跡,有著遠遠超出人類文明的歷史,這些不同時期的遺跡,完全打破了進化論的框框。
1880年,美國加州的太波山300英尺的地下出土了一批精美的石器工具,經鑒定這是5,500萬年前的遺跡;1968年,考古學家朱伊特(Y. Druet)和薩爾法蒂(H. Salfati)在法國的一塊石灰岩層里發現了一些不同型號的金屬管,岩層的年齡是6,500萬年(Corliss, 1978, 652~653);遠可追溯到在南非克萊克山出土的幾百個精巧的金屬球,距今28億年。
在南非的克萊克山坡一處有二十八億年歷史的地層中,發現幾百個這類帶有凹槽的金屬球。(Roelf Marx)
1851年馬薩諸塞州出土的這隻鋅銀合金的金屬花瓶據估計有10萬年歷史。(公有領域)
考古證據和進化論,我們選擇什麼?
1966年,墨西哥的霍亞勒克(Hueyatlaco)出土了一批鐵矛,美國的地質學家麥金泰爾(V. Steen-McIntyre)博士發現這是25萬年前的武器。這個違背進化論的結果實在讓傳統的科學家無法接受。這位在國際上有一定名望的教授,因為堅持事實,被迫離開了自己的事業。
考古學家胡安·阿曼塔的遭遇同樣發人深省。在墨西哥的普瑞拉瓦城,他發現一個動物的頜骨化石裡面有一塊殘破的鐵矛的矛頭,鑒定這是26萬年前的武器,一些刊物公布了這個不尋常的發現,但很快招來了權威們不做任何調查的批判。
隨後,阿曼塔失去進入考古現場的權利,一些人帶著槍去現場,逼迫工人簽字,表明那是他們埋在那裡的。60個人中,有3個人簽字。阿曼塔的事業夭折了,失去了繼續從事研究的權利。
這類故事還有不少。好像一些人總在維護著過去的東西,他們可以憑見識否定客觀事實。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事實面前,進化論暴露的問題越來越多。一些進化論學者開始反戈一擊,他們根據事實對進化論謹慎地提出了疑問,自然毫無例外地招來了經驗性的批判。
然而,事實畢竟是真理的土壤。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史前文明與化石記錄 展示人類周期性發展規律
大量史前文明遺迹的相繼發現,事實使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以前的諸如進化論之類的學說。考古學家克萊默和湯姆森(MichaelA. Cremo & Richard Thompson)的《考古學禁區》(Forbidden Archeology)一書,列舉了500個確鑿的事例,那是幾萬、幾十萬、百萬、幾萬以至幾十億年前的人類文明遺迹,這些都曾是進化論迴避的對象。
西班牙卡斯提亞拉曼查(Castellar de Meca)發現的石化車轍。(Courtesy of Dr. Alexander Koltypin)
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瑞拉克西(Raluxy)河岸的岩層中,在恐龍腳印化石旁邊發現了12對人的腳印化石。十幾年前,卡爾·鮑就對此開始了深入的研究,他以充分的論據排除了人為雕刻的可能。
瑞拉克西河床中發現的白堊紀恐龍腳印與人的腳印交錯而行。(正見網)
後來,同一地層中又發現了人的手指化石和一把鐵鎚,錘柄已經變成了煤,表明這個地區在遠古時,曾經深埋在地下。
古老岩層中的人手指化石。(Dr. Don Patton)
將手指化石切片後,觀察到化石同樣具有人的骨頭的孔狀組織。 (Dr. Don Patton)
鎚頭含有96.6%的鐵,0.74%的硫,2.6%的氯,這種現在都不可能造出來的合金,展示了史前一個高度發達的人類文明。
同樣在德州白堊紀地層發現的人造鐵鎚。(Dr. Don Patton)
戴爾‧皮特森博士(Dr. Dale Peterson)用電腦掃描觀察手指化石的關節與其他組織。(Dr. Don Patton)
鐵鎚木柄上的黑色部分已經煤化,說明岩層固化時,錘子就在那兒了。(Creation Evidence Museum)
經分析,鐵鎚製造純度非常高且穩定,遠遠超出現在的煉鐵技術。(Creation Evidence Museum)
在加蓬共和國發現20億年前的大型核反應堆,反應堆的結構也比今天的還要先進,可用的放射性元素全部被提煉光了,許多學者猜測那個反應堆是外星人的遺迹。
在加蓬共和國(南非)發現20億年前的大型核反應堆,反應堆的結構也比今天的還要先進,可用的放射性元素全部被提煉光了。(Robert D. Loss, WAISRC/NASA)
那麼玻利維亞2萬年前的帝華納科(Tiwanaku)古城,其中的古代神廟等巨石建築顯然是地球人的遺跡,它體現的天文學知識和冶金技術也超出了現代人。
而25萬年前的鐵製武器又展示出一個不太發達的人類文明,美國著名的《科學》(Science)雜誌1998年(卷282,頁1453~1459)刊登了一系列考古發現:1.5萬年前的人像、2.3萬年前的人像、3萬年前用猛獁象牙雕刻的馬、9萬年前帶倒鉤的矛。我們知道,我們人類的文明從蒙昧時期發展到今天的輝煌,只用了5千年左右,這些間隔久遠古迹的,很可能代表了不同時期的文明。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根據這些確鑿無疑的事實,一些學者提出了史前文明學說。他們認為人類的發展並不像以前想象的那樣,而是周期性的,不同時期地球存在不同的文明,不同時期地球的大災難毀滅了當時的文明,甚至滅絕了當時絕大多數的生物。有幸殘存下來的人,從原始狀態開始,繁衍發展,又進入下一次文明,又在下一次全球性的災難中毀滅,周而復始,遵循著「出生——發展——滅亡」的規律,循環往復。
這一理論,與地質歷史記錄可謂珠聯璧合。當我們正視那些被進化論掩蓋的歷史時,冷靜地認識到:化石不應該為進化論作證。進化論最基本的證據——過渡類型的化石,實際一直沒有找到。
《審判達爾文》一書的作者約翰遜(Philip Johnson)做了這樣的總結:
「化石向我們展示的都是突然出現的某種有機體,沒有逐步進化的任何痕迹……這些有機體一旦出現,基本上就不再變了,哪怕過了幾百萬年,不管氣候和環境如何變化。如果達爾文的理論成立,這些條件本應該引起物種的巨大變化。」
那麼化石在見證什麼呢?──災變。
化石不是一般條件下能形成的,生物在腐爛風化前必須埋在地下很深,在強大的壓力下才能漸漸變成化石。只有大災變才能提供這樣的條件,化石也就成了災難的見證。地層中化石的研究恰恰告訴人們:物種的發展是很短時間內大面積突然出現的,發展繁榮,再到大毀滅,殘留的和新出現的物種再這樣發展,周而復始。
現代科學界公認:在地質歷史上發生過幾次特大的滅絕,幾乎滅絕了所有的生物,但並不是說大絕滅周期之間,就沒有滅頂之災。
地球周期性災變的直接證明非常多。波士南斯基(Arthur Posnansky)教授對帝華納科古城研究了50年,發現了充分的證據表明毀滅那個文明的災難,是一場空前的大洪水。
在西伯利亞的凍土中,發現了冰凍的成千上萬的哺乳動物的遺骸,有的很完整,有的被扯碎和樹幹攪在一起。檢測牠們胃裡的食物,發現了還沒來得及消化的溫帶的草。活生生的事實告訴人們,極短時間內,發生這場不可思議的毀滅性的災難,溫和地區的生物,全部凍僵在今天的位置。
迄今可見的大型的史前人類文明遺跡,埃及的基沙金字塔、墨西哥古瑪雅人的金字塔、玻利維亞的帝華納科古城遺址、祕魯薩克塞華曼城堡也許是傑出的代表了。這些巨石建築體現了一個天文、建築、冶金等技術超過現代人的文明。
土耳其亞拉臘山上發現的巨型木結構據信是諾亞方舟殘骸。(Rudolf Pohl, Wikimedia Commons)
高度發達的史前文明,展現了另外的科學發展路線
一個重要的線索告訴我們,有關這些地方的最初史料記載:古埃及人聲稱基沙金字塔與他們無關。過去人們不能理解,就把這豐功偉績給了古埃及人。現在學者認識到:僅埃及基沙三座金字塔的石料重量,已經超過了倫敦所有建築重量的總和,古埃及10萬工人在二十年內搬運它們根本不可能,何況還要切削得不差分毫、更要精確的建造——沒有一絲失誤的痕跡?!
這些建築用的巨石切削極為平滑整齊,重量都在幾噸、十幾噸,甚至上百噸、幾百噸。如埃及大金字塔中的王殿石棺,是一整塊花崗岩雕鑿成的,當時所使用的鑽具比今天鑽石頭的電鑽要快500倍。巨石之間堆砌得極為緊密,連最薄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埃及吉薩大金字塔。(AFP PHOTO/KHALED DESOUKI)
帝華納科遺址的新發現揭示了這些建造技法的高超之處:他們把相鄰的巨石之間鑿出凹槽,倒入熔化的金屬,金屬凝固后,就把相鄰的巨石牢牢地連在一起了。這需要一個移動自如的冶金車間,一次能熔化好幾加侖的金屬,隨著巨石向高處堆砌,冶金車間自如上升,下邊的石塊上沒有留下任何壓划的痕迹,可見冶金車間多麼輕便!這些技術是今天都無法做到。
埃及基沙三個金字塔正對著獵戶星座帶紋的三星,帝華納科的神廟的正門和牆角,精確地定位了春天、夏天、冬天第一天太陽升起的位置。所有建築和方位和天體保持高度一致,表明他們掌握了精密的天文學技術。如何把那樣重的巨石擺放得那麼整齊、方向極為精確,是今天的建築師無法想像的。
玻利維亞帝華納科古城的太陽門。(公有領域)
它們充分展示了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曾經在地球存在過,在地球許多地方留下了他們風格的巨石建築。為什麼當時的人類非要建造難度如此之大、耗費如此之大的建築?合理的解釋是:當時的人類文明比我們推測的還要發達得多,建造這些並不困難。
當今科學與史前文明精神背道而馳
今天的科學在許多方面與上述一期史前文明精神相反,背道而馳的結果又是什麼呢?
實證科學忽視總體、整體,重視細枝末節。它的指導思想認為「把握整體的關鍵是分化」,要研究一個事物,就把它細分、再細分,研究清楚每一個細節,再還原到整體,稱為還原論。而實際上,由於領域、學科分得太細、太專,根本就無法還原到整體,甚至各學科之間都不能完全了解,還原論成了泡影。
實際上實證科學發展的結果,已經無法把握整體,那麼不得不承認的現實就是:實證科學無法全面認識事物。這條發展科學的路線的局限性一目了然。
人們抱著進化論,斥宗教道德善惡為迷信,蔑視古人的一切。當我們發現這是誤入歧途的時候,才驚訝地發現他給人類文明帶來的潛在危害,這也正是今天科學的不足之處的一個表現。
進化論誤導了整個生物學,同時誤導了生理學、心理學、倫理學和哲學等許多領域,誤導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它讓人把宗教和道德善惡視為欺騙,敗壞精神寄託和道德制約;它告訴人們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在競爭中採取各種手段發展自己;它強調個性的發展,讓人們相信反傳統、反潮流的畸變可能出現更進化的、更好的結果;它讓人相信人是動物的後裔,讓人相信人的本性來源於動物。
西方心理學進一步發展認為:人的慾望是人最本質的本性,甚至是進化出來的最好的本性,為物慾橫流和倫理的敗壞從科學上解除了約束,這種宣傳已經充斥了社會的方方面面。種種這類敗壞的因素滲透進現代常人社會的一切,潛在地推動了人類道德的滑坡。
科學使人們相信人是自然的主宰,對自然進行貪婪的掠奪和破壞,無休止的競爭、社會的畸形發展、資源的耗竭、環境的污染、慘列的戰爭、為所欲為、只為自己、不計後果。
人們強調著個性,一面放縱地發展、「進化」自己,一面在緊張的競爭和顧慮中生存。人越來越自私,當自私慾望得不到滿足時,各種不道德的行為和犯罪愈演愈烈了。人們失去了理解和信任,在社會上失去了安全感,失去了幸福的真正含義。失去道德的約束,人們失控發展私慾,以短暫的享受和榮耀,換取著無可挽回的一切。與那期巨石建築代表的史前文明相比,今天科學的不足取、今天文明發展的誤入歧途顯而易見。
敘利亞安達拉神廟(Ain Dara temple)中有幾個巨大腳印,來源成謎。圖為該神廟遺址。(Odilia, Wikimedia Commons)
安達拉神廟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它的石頭地面上刻有4個巨大的腳印,每個長度約1公尺。這是單一的左腳腳印。(Odilia, Wikimedia Commons)
今天忘記了過去,歷史卻在警告我們
周期輪迴的史前文明告訴我們:歷史是重演的,就象星球的運轉有規律一樣。
昔日我們憑藉進化論自豪地甘當動物的後裔,自詡科學蔑視古人的愚昧。許多從事進化研究的科學家奮鬥幾十年,越研究越發現進化的飄渺,有人像牛頓、愛因斯坦一樣,最終醒悟,去宗教中尋找答案。有一些陷入不可知論,還有一些人對科學的新進展所知甚少,還在維護著進化論——這個今天看來已經毫無科學性可言的信仰。
1968年,業餘化石專家米斯特在美國猶他州發現踩在生活於6億年到2億多年前的三葉蟲上的鞋印。(Henry Johnson)
當人們開始認識人類文明發展的周期性規律的時候,一些考古學家認識到古老傳說的真正價值,特別是自己祖先的許多故事,在後續的考古分析中相繼得到了證實。
留存至今的遠古文明的後裔,他們信仰神靈,相信因果,也就有著道德的約束。他們早已知道了文明輪迴的規律,在世界各地的傳說,比《聖經》還要古老,在上一次文明毀滅的災難形式上驚人地一致——大洪水?在文明被毀滅的原因上驚人的一致——人類道德的敗壞?
在古老文明的發源地的古老傳說中,我們也能知道人類如何敗壞、如何走向毀滅。留下的人在警醒後人,而今天的人類,卻把古人的警告看作神話。
大洪水紀錄泥板文獻,公元前700至600年。此一楔形文字泥板載錄的內容,係長篇史詩《吉爾伽美什史詩》中的一章。文字描述一名男子接獲神明警告,大洪水即將來臨,並依指示造船,拯救家人與「所有活物」。故事經過與《聖經‧舊約全書》諾亞方舟的細節相仿。(臺灣故宮博物院)
無數輝煌的文明消失了,能看到的只是零星的殘跡,在我們的記憶中,只記得柏拉圖時代留下的傳說:發達的亞特蘭帝斯文明葬身海底。當我們勇敢地正視人類真正歷史的時候,也許能體會到那一期睿智的人類為什麼要建造那些堅不可摧的「紀念碑」。復活節島上,那些默默望著東方的巨石人像,那些刻著眼淚的面孔,也許是祖先留今天最珍貴的警醒。
突然面對這些一反過去的思維框框的事實,也許很多人一時難以接受,儘管面對的是事實。筆者也曾面對繁亂的事實和矛盾,陷在進化論中茫然無措。誰能找出這些雜亂、對立的疑團背後的諧和統一的答案呢?我們期待著。
(註:本文原題「駁進化論:史前文明對當代科學信仰的衝擊」。)


 

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計到2020年的時候已經是隱形的了吧

進化論/人類演化圖片/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進化論/人類演化圖片/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

20張讓你大夢初醒「原來我們在走回頭路」的人類演化圖片! - http://goo.gl/OC794f

---------------------------

進化論/人類演化圖片/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進化論/人類演化圖片/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

成都發現4500年前人骨 人類演化或有解
udn.com查看原始檔
A-A+

圖/取自四川在線
分享
新華社報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高山古城遺址的調查和發掘工作中,發現距今約4500年前的史前墓地,墓中人骨保存狀況良好,有助於破解史前先民DNA,此外還發現象牙手鐲等珍貴遺物。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17日表示,在高山古城遺址已清理墓葬89座、人祭坑1座。墓地中的墓葬均為豎穴土坑墓,人骨遺骸保存狀況良好,但扭曲變形嚴重,似乎經外力綁縛所致。

葬式包括仰身直肢葬、屈肢葬、俯身葬等;墓主以未成年人居多,成人墓較少。

高山古城遺址考古發掘計畫負責人周志清表示,這次發現的墓地年代至少在4500年以上,且延續時間長,分布密集,葬式豐富,人骨遺骸保存完好,是目前成都平原年代最早和最為完整的史前墓地。

周志清說,這次發現的人骨位置在地下水以下,隔絕了空氣,因此保存較為完整,這是大陸南方都少見的,有助探索新石器時期古代居民的生長發育、營養情況、口腔疾患、食譜結構等問題。

此外,墓地出土遺物的數量或種類都很豐富,以石器和陶器數量最多。周志清說,此次出土的泥質黑皮陶器製作精美,品質好於寶墩文化一期其他遺址。

更難得的是,研究人員在一個小孩遺骨的手臂上發現兩個象牙手鐲,這是成都平原目前發現最早的象牙製品,早於金沙和三星堆發現的象牙製品。

高山古城遺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原三岔鎮趙庵村古城埂,其平面大致呈長方形,面積約34萬平方公尺。年代早於已知的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屬寶墩文化一期遺存。


圖/取自華西都市報

-------------------------

進化論/人類演化圖片/以前的衛生褲比較大件,後來越變越小,估  

俄國19歲正妹劈腿翻轉 4千米高空跳傘成「空中舞者」 - http://goo.gl/oFlQU5


顛覆認知! 研究:160萬年前人類已能說話
顛覆認知! 研究:160萬年前人類已能說話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3yYURl
新研究指出,人類最早語言形式可追溯至160萬年前。圖為德國博物館重建的尼安德塔人(Homo sapiens neanderthalensis)塑像。(美聯社資料照)
2024/03/28 12:40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人類是何時開始能夠使用語言溝通?這個看似基本卻令許多科學家感到困惑的問題,或許終於找到解答。最新研究指出,人類最早的語言形式大約可追溯至160萬年前,遠早於之前廣為接受約20萬年前的說法。這項發現顛覆了人類語言起源的傳統認知,雖然細節尚待深入探索,但它為人類演化史提供了新的視角。
英國《獨立報》27日報導,英國考古學家米森(Steven Mithen)在新書《語言之謎》中,綜合了考古、解剖古生物學、基因、神經科學和語言學等多方面的證據,分析出人類語言的起源可能發生在160萬年前的東非或南非地區。
米森博士任教於英國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他表示:「人類學會說話的能力毫無疑問是其後續身體和文化演化之關鍵。因此,確定語言最早形式出現的時間非常重要。」
根據目前的科學研究,160萬年前地球上的人類是智人(Homo sapiens)的祖先,也被稱為早期智人(Early Homo sapiens)或直立人(Homo erectus)。他們已經具備了一些現代人類的特徵,例如直立行走、使用石器工具和火等。
在研究中,米森注意到人類大腦在200萬年至150萬年前期間出現快速增長,並在額葉區域首次出現與語言產生和理解相關的「布洛卡區」(Broca's area)。這一區域可能演化自負責手勢溝通的早期結構。
同時,約180萬年前雙足直立行走能力的提升,以及頭骨形狀的改變,可能改變了人類發聲道的形狀和位置,為發音做好了準備。
此外,考古紀錄顯示,在身體條件相對較弱的情況下,人類約200萬年前開始獵捕大型動物,這需要團隊規劃和協調,語言的出現無疑是人類發展這種能力的重要因素。
研究中指出,大約160萬年前,人類開始傳承複雜的石器製作技術,這需要跨代傳遞知識,同樣暗示語言的存在。而大約140萬年前,人類大規模擴散到不同的生態環境,語言協助了這一過程的規劃和實施。
米森教授認為,在160萬年前,人類只能發出有限的聲音和手勢,無法用於規劃未來行為。真正的語言必須包含單詞、基本語法等元素。他相信某些現代語言中的單詞透過發音或長度,來描述它們所代表的對象,可能源自人類最初的語言形式。未來,科學家或可試圖重建這種原始語言的組織結構。
顛覆認知! 研究:160萬年前人類已能說話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3yYURl

小腳360萬年前的人類祖先+570萬年前的人的腳印/考古發現


法國研究:人類700萬年前即開始直立行走
法國研究:人類700萬年前即開始直立行走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Ao0W8K
法國科學家團隊研究發現,21年前於查德境內沙漠出土的查德沙赫人,除了可以在樹叢間攀爬之外,還能以雙足直立行走。(法新社檔案照)
2022/08/26 05:42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法國波提耶大學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團隊,24日發表於《自然》期刊之最新研究,透過進一步分析近21年前於查德境內沙漠出土的查德沙赫人(Sahelanthropus tchadensis)過去被輕忽之大腿骨化石,重新證明這種出現於距今700萬年前的最古老人屬除了可以在樹叢間攀爬之外,還能以雙足直立行走,為其做為目前所知人類最早祖先打下「更好的立足點」。
在科學分類上,現代人類為靈長目人猿總科人科人亞科人族的人屬,黑猩猩屬為該族另一倖存物種,兩者基因僅1%至2%差異;此外,只有人亞科的大猩猩族和人族,不像其他猿擅長爬樹,用兩腳走路而非四肢更是人類重要特徵。
2001年出土的查德沙赫人化石,當時將人族歷史一舉推前100萬年;但是否為最古老的人屬祖先,以及人類、黑猩猩最近共同祖先,或只是一種只有化石的猿,至今仍在科學界引發激辯
波提耶大學科學家最初根據查德沙赫人的頭顱骨、顎骨與牙齒,由其脊髓與大腦相連的顱骨孔洞位置研判,該生物必定以兩腳走路並保持頭部挺直。但其他專家並未因此信服,波提耶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可能屬於查德沙赫人的大腿骨後,進一步證實:和用指關節四腳走路的猿類相比,查德沙赫人的確和直立行走的人類更接近。
不過,最新研究結果再次引起學界激辯,包括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伍德(Bernard Wood)、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科學家哈蒙德( Ashley Hammond)都表示無法信服,認為該研究選擇性擷取結果,完全忽略先前科學界的努力。
但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科學家史普爾(Fred Spoor)讚揚該研究提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查德沙赫人的確可以用雙足行走。史密森尼人類起源計畫主任波茨(Rick Potts)則認為,新發現的大腿骨給了研究結論「更好的立足點」,但要弭平爭議,「還需要拿出更多化石」。
法國科學家研究查德沙赫人的大腿骨化石,重新證明這種出現於距今700萬年前的最古老人屬,除了可以在樹叢間攀爬之外,還能以雙足直立行走。(美聯社)
法國研究:人類700萬年前即開始直立行走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Ao0W8K

小腳360萬年前的人類祖先+570萬年前的人的腳印/考古發現小腳360萬年前的人類祖先+570萬年前的人的腳印/考古發現

法國學者研究稱找到史前人直立行走證據 反對者吐槽:只是黑猩猩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360萬年前的人類祖先公諸於世
www.natgeomedia.com查看原始檔十二月 12日, 2017
組合「小腳」,非洲南部史上發現最古老的人科骨骸,耗費了20多年的努力。
普羅米修斯南猿(Australopithecus prometheus),又稱「小腳」的顱骨正在展出。PHOTOGRAPH BY MUJAHID SAFODIEN, AFP, GETTY
史上頭一遭,一副近乎完整的367萬歲骨骸將公諸於世。
12月6日,一副暱稱「小腳」的南猿化石在南非約翰尼斯堡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演化研究所(Evolutionary Studies Institute)的人族典藏室(Hominin Vault)展出。遺骸經過清潔與重建,展現一副90%完整的骨骸,只缺腳的一部分、骨盆和膝蓋。
「它坐擁許多第一,」發現小腳的史前人類學家榮恩.克拉克(Ron Clarke)告訴《目擊者新聞》(Eyewitness News)。「它是第一副完整的成人骨骼,它是第一副在同一個個體身上有一隻完整的手臂和一隻完整的腿骨可供比較的骨骸,而且它是非洲南部最古老的人族骨骸。」
小腳長久以來都沒有被公開,1994年克拉克在南非斯泰克方丹洞穴(Sterkfontein Caves)挖到一些動物骨頭的時候發現四片它的足部碎片,然後他在1997年7月派其他研究人員進洞穴裡尋找線索。在那之後,研究人員辛苦發掘並整備這些化石,直到現在才展出。
克拉克和其他國際專家很快就會針對這項研究發表超過25篇科學論文。這些成果預計明年出版。
化石化的骨骼是罕見的發現,完整的骨骸更幾乎前所未見。有將近400萬年歷史的小腳匹敵來自東非且更為出名的露西(Lucy)骨骸。露西大約320萬歲,40%完整,而且少了顱骨。
「這是人類起源研究史上最重大的化石發現之一,」克拉克在一份新聞稿裡說。「今天能夠揭露這麼重要的發現,我們感到相當榮幸。」

小腳360萬年前的人類祖先+570萬年前的人的腳印/考古發現小腳360萬年前的人類祖先+570萬年前的人的腳印/考古發現  


 

小腳360萬年前的人類祖先+570萬年前的人的腳印/考古發現  

德國發現古牙齒化石 或有970萬年歷史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月 20日, 2017
德國研究人員20日公布他們發現的兩顆有著970萬年歷史的牙齒。(美因茨自然歷史博物館)
【大紀元2017年10月21日訊】在德國,一個令人震驚的發現或將改寫人類的歷史記錄。
德國美因茨(Mainz)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週五(20日)宣布,他們從萊茵河挖掘到有著970萬年歷史的牙齒化石。令人驚奇的是,這些牙齒似乎比在非洲發現的類似化石更久遠。
在ResearchGate發布的一份預印本中,由自然歷史博物館副館長赫伯特.盧茨(Herbert Lutz)領銜的研究團隊寫道,他們發現兩顆牙齒:一顆左上方的犬齒和一隻右上角的臼齒,尤其這顆犬齒,與在北歐所發現的任何其它化石都有所不同。「保存得非常好,顯然來自不明性別的身體。」
其實這兩顆牙齒是一年前發掘到的,但直到今天,德國研究人員才有信心公布於眾,並表示是970萬前遺留下來的。
如果隨後更多的分析證明這些牙齒確實來自970萬年前的話,這個發現可能會改寫人類的歷史。
「這是一個全新的,以前科學所不了解的東西。」盧茨告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