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明開化史略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4EEK0g

2015-09-24_2211582015-09-24_2212192015-09-24_2212422015-09-24_2212582015-09-24_2213162015-09-24_2213312015-09-24_2213492015-09-24_2214052015-09-24_2214172015-09-24_2214352015-09-24_2214542015-09-24_2215062015-09-24_2215252015-09-24_2215402015-09-24_2215542015-09-24_221608  

-------------------------

日本近代思想源流

2015-09-24_223416  

-------------------------------

祭政一致
祭政一致(さいせいいっち)とは、祭祀と政治とが一元化、一体化していること。祭政一致の祭は、「まつり」であり宗教を意味する。政は「まつりごと」、政治を意味する[1]。
祭政一致の体制の下では、政治的指導者が同時に宗教的指導者を兼ねている。その思想並びに政治形態はアニミズム宗教で統治される古代社会に多い、日本でも古代の神権政治、琉球王国の統治体制に遡ることができる。
日本での祭政一致[
慶応4年3月13日,明治新政府は「太政官布達」で祭政一致し神祇官を再興する,と述べる[2]。
明治3年1月3日,『宣布大教詔』(大教宣布)でも使われている[3]。
^ 『世界大百科事典』に山田武の署名記事があるほか,無記名ではあるが『マイペディア』などの百科事典,『日本国語大辞典』『広辞苑』などの国語辞典,また新聞報道などにも細部の表現は違うが使われている。
^ 「此度王政復古,神武創業ノ始ニ被為基,諸事御一新,祭政一致之御制度ニ御復被遊候ニ付テハ,先第一神祇官御再興御造立ノ上……後略……」安丸良夫・宮地正人編『日本近代思想大系5 宗教と国家』425ページ
^ 「朕恭惟 天神 天祖,立極垂統;列皇相承,継之述之。祭政一致,億兆同心。治教明于上,風俗美于下。而中世以降,時有汚隆,道有顕晦,治教之不洽也久矣。今也,天運循環,百度維新,宜明治教,以宣揚惟神大道也。因新命宣教使,以布教天下。汝群臣衆庶,其体斯旨。」安丸良夫・宮地正人編『日本近代思想大系5 宗教と国家』431ページ
-------------------------
政教合一是指政治領袖同時兼為宗教領袖,或者宗教領袖同時兼為政治領袖的政體。
在歷史上,一些伊斯蘭教國家(如阿拉伯帝國、土耳其帝國)、基督教國家(如拜占庭帝國或亨利八世時代的英國)與古代西藏(不論獨立或從屬於中國時),都是典型的政教合一政體。另外,帝國時期的日本是「祭政一致」的國家,天皇為神道教的頭號祭司;雖然當時日本政府將神道視為一種「信仰」而非宗教,但實際上等同於政教合一。
----------------
現存政教合一的國家
伊朗
沙烏地阿拉伯
梵蒂岡
------------------
討論會澤正志齋的《新論》如何代表後期水戶學建立「國體論」,以祭政一致的國家理念,對國家觀進行重構。並分析幕末的的日本儒者如何運用中國經典中的鬼神論,配合日本史的論述(如《大日本史》的編纂),藉由中國的古典世界的理想型態以證成日本原始國家的神聖性(如表現在《日本書記》),並透過「祭祀國家」的論述,建構出一個應付當時危機的神話,並建構一個新型態的國家,亦即一個新的共同體。同時,本文也試圖對水戶學的意義、《新論》的定位、徂徠學對於日本近代化的作用等江戶思想史的重要問題,提供了新的觀點。
------------------------
神佛分離(日語:神仏分離),為發生於明治元年(1868年)前後的一系列關於佛教的事件,該事件造成日本佛教的衰退。
慶應四年(即明治元年)三月二十八日,日本明治政府頒布了「神佛分離令」(正式名稱是「神佛判然令」)[1],以禁止天皇所遵從的神令與佛教混合。卻因誤解於引發「廢佛毀釋」運動,造成佛教空前的迫害浩劫,大量佛寺佛像被毀,僧侶被強制還俗。相反,神祇官職逐漸上升,並形成神道國教主義。而此前的日本佛教在此事件後,逐漸產生一群復興佛教以己任的僧侶[2]。
神佛判然令下達前,神社的神官常被稱呼為「和尚」,有些巫女則被稱呼為比丘尼,比如著名的「熊野比丘尼」,即是為熊野三山神社勸募的團體。
江戶年代亦有儒學昌盛的藩國施行神佛分離政策,如岡山藩、水戶藩、淀藩;出雲大社在17世紀亦採取神佛分離的作法。
------------------------
廢佛毀釋(廃仏毀釈,はいぶつきしゃく),發生於日本明治元年(1868年),為明治政府打壓佛教的運動。
慶應三年(1867年),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將政權大政奉還給天皇,江戶時代結束,當時的日本人常常將神道與佛教混為一談,是為神佛習合,甚至有人認為神道中的神都是佛教的佛、菩薩的化身,號稱本地垂跡。
明治天皇創立了新政府,開始了明治維新,政府強力鼓吹神道,以強調天皇統治的合理性,因為在日本神話之中,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後代。並且為了進一步區分神道與佛教,天皇下了一道神佛分離令。這一來造成了日本佛教遭到排斥與摧毀,雖然原本的神佛分離令本意只是要瓦解神佛習合的現象,並非是要排斥佛教,不過還是引發了廢佛毀釋的運動。
因此一運動,很多佛寺主要供奉的對象都被更換成大物主,神道亦成為日本之國教。
-----------
神佛習合(しんぶつしゅうごう)是將日本本土的信仰和佛教折衷,再習合形成一個信仰系統。一般指的是在日本神道和佛教發生(合一)的現象,在廣泛的意義上說,佛教在世界各地蔓延時,也指佛教與本土的信仰之間發生的現象。下面介紹了在日本的神佛習合。亦稱做神佛混淆(しんぶつこんこう)與本地垂跡。
佛教的引入
西元552年(或說是538年)佛教公傳的當時,佛被認為是與日本的神同質存在的蕃神(となりのくにのかみ)。日本最早的出家供奉佛的女尼(司馬達等女兒善信尼)記載於『日本書紀』,但直接供奉佛這個行為被認為是和巫女祭祀日本神祇一樣的。
從寺院的燒亡是佛的詛咒的這個想法也可以知道,佛教並沒有詛咒的概念,因為它當時也被理解為神道的信仰之一。
神宮寺的建立
日本在理解到佛和日本的神,兩者有不同的性質,在佛之本與神、與人間皆處於同列位置,日本的眾神祇也和人們想要脫離一樣的苦,想求到佛的救濟以得解脫715年(霊亀元年),在越前國的氣比大神的託宣之下,使得神宮寺建立,奈良時代早期,國家級的神社神宮寺開始建立,開始的時候滿願禪師也將鹿島神宮,賀茂神社,伊勢神宮等任何境內外的神社與神宮寺併設。此外,以宇佐八幡神的樣子為原本,神體菩薩形的神(僧形八幡神)也出現了。在奈良時代後期,伊勢桑名郡在當地有權勢的家族中的守護神的多度大神,亦託宣放棄了神體以實踐佛教,神宮寺建立的活動也擴展到地方的神社、若狹國若狹彥大神和近江國奧津島大神等,其他諸國的神也從8世紀後半到9世紀前半,表示有想皈依佛道的意思。為了救濟有這樣苦惱的神,除了會在神社的一旁寺建神宮寺外,也會在神前讀經。
因為眾神們皈依佛道的託宣,認為此時只要祭祀他們,氏家大族們的願望也就能實現。律令制的導入使得社會結構改變,從豪族單一共同體的首長到伴隨著有私有地領主的性格的樣子,一直以來支持祭祀共同體的神祇信仰呈現出僵局,好像是自覺到私人所有所伴隨的罪,豪族個人也在尋求新的精神支柱。
大乘佛教的這個構造上能利他通行,能教以使罪得到救濟,豪族們也因受到這一點而引入佛教。就此對應的身帶雜密的遊行僧現也出現了,希望把神宮寺的建立活動大舉前進。還有因為密教的體系化,咒術的修行與重視奇蹟、世俗性質的富之蓄積與肯定繁榮性格的神祇信仰亦折衷在一起,因而認為在豪族支配下的人們也容易受到影響。
這樣做使得神社接近寺院的一方,寺院也更接近神社的一側。8世紀後半時,人們把和這個和寺院有關係神當作鎮守寺院的守護神。710年(和銅3年)的興福寺附帶著春日大社是最早的一個例子。此外,東大寺是向與大佛協力建立的宇佐八幡神勸請而鎮守的,而這個就是現在的手向山八幡宮。其他古代的有力寺院,有延暦寺和日吉大社、金剛峯寺和丹生神社、東寺和伏見稻荷大社等等,這些寺社亦持有守護神。
這個段階,神與佛是同一信仰體系的中心,使兩者其完全地認識別的存在,兩者大約也可視為同一存在。為了這個段階特殊的神佛習合給區別出來,因此也把稱做神佛混淆。在多數的神社旁建立神宮寺,也在原本的寺院建立神社,這也是壓把迫古來的神祇信仰的事變成神祇信仰與佛教信仰互補合形而成的現象。
神本佛跡說
從鎌倉時代末期,到南北朝時代,僧侶開始對神道說反動,相反的,唱導神是本地,佛是假姿的神本佛跡說的伊勢神道與唯一神道也出現了,江戸時代時,朱子學的理論使得兩派統合,而誕生出垂加神道。這些是神祇信仰的主流派的教義,也是確立神道教義的貢獻。
不過,思考神佛習合自體在明治時代的神佛分離後衰弱,也使得近現代的日本人的精神構造受到影響。
-------------------
神佛分離與廢佛運動
維新政府與佛教
江戶幕府時代,佛教被列為幕府封建制度中的一個環節,幕府面臨滅亡,反幕府的力量,也就襲擊到了佛教。佛教在幕府的管制下,雖無衣食之憂,卻也失去了對外的攝受力及批判力。明治天皇親政之後,在技術上雖積極採用西方的科學文明,在觀念上是復古的君權神道主義,站在以神道為國粹的新政權的立場,佛教乃是應當排擊的外來宗教。
為了恢復神武天皇創業的神話理想,故有平田派的神道學者矢野玄道及玉松操等,於排佛之後,倡出「神道國家」的口號,主張以祭政一致為王政復古的中心綱領,天皇是政治領袖,也是神的化身,神道成了政治的中心,復設神祇官以處理宗教事務。佛教在此情形之下,便失去了原來的地位。
神佛分離之令
自中古以來,根據「本地垂迹」的思想,佛教均以諸佛的名稱,稱呼日本的諸多神道,所以,神社與佛寺之間的關係密切。
-------------------------
【遊記】日本千葉行:DAY3--八坂神社、香取神宮 @ 天使波嚕波的家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goo.gl/4q3EQ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