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合」來台292年 成立客家獅團紀念
mobile.n.yam.com查看原始檔
【黃文垚 新竹湖口】

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後代子孫,在每年農曆8月1日,都依照古禮祭祖,今年適逢周家先祖來台,開基292年紀念,特別成立客家獅團,希望能傳承技藝,不過周家宗親最擔憂的,還是饒平腔的客語,已出現了嚴重的斷層現象,而這也成了目前周家家族中,最棘手的問題。

早上10點不到,周三合公廳祠堂前,就擠滿了近千名,從全台各地回來祭祖的宗親,光是三牲與水果估計就有200份,祭品數量之多,讓周家人特別搭棚,避免祭品日曬,在族長帶領下,周家族人雙手合十祭拜,感懷前人的恩澤。禮生帶領主祭者與陪祭者,依古禮,向周家先祖行三獻禮與三跪九叩大禮,祈求庇祐。

而周家還有一個特別傳統-舞獅,獅隊成立於民國37年,當時多利用農閒時操演練藝,成員都有武術底子,表演內容涵蓋了戲劇、武術、舞蹈與音樂等元素,後來因成員不足,曾停止活動一段時間,不過周家人為了傳承這項技藝,今年初重新招收團員,把練客家獅,變成運動健身的活動。

周三合公祠塔管理宗親會理事長 周碩彥:「現在年輕人有心,晚間每個星期六,7點到10點,來到公廳來訓練,回復以往這獅團的光彩,同時也作為一個文化傳承的,一個我們大家努力的方向。」

然而長輩們也發現,每年祭祖時,越來越多的後輩子孫,已經不會說饒平客家話,甚至連聽都聽不懂,家族長輩們直言,這是語言流失的一記警鐘,對於饒平話的急遽消逝,周家宗親盼望,宗族成員在家中,應該要和家人多用饒平客家話交談,才能保存饒平客家的語言與文化。

-----------------------

「周三合」來台292年 成立客家獅團紀念
客家電視台客家電視台 – 2015年9月13日 下午8:02
【黃文垚 新竹湖口】
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後代子孫,在每年農曆8月1日,都依照古禮祭祖,今年適逢周家先祖來台,開基292年紀念,特別成立客家獅團,希望能傳承技藝,不過周家宗親最擔憂的,還是饒平腔的客語,已出現了嚴重的斷層現象,而這也成了目前周家家族中,最棘手的問題。
早上10點不到,周三合公廳祠堂前,就擠滿了近千名,從全台各地回來祭祖的宗親,光是三牲與水果估計就有200份,祭品數量之多,讓周家人特別搭棚,避免祭品日曬,在族長帶領下,周家族人雙手合十祭拜,感懷前人的恩澤。禮生帶領主祭者與陪祭者,依古禮,向周家先祖行三獻禮與三跪九叩大禮,祈求庇祐。
而周家還有一個特別傳統-舞獅,獅隊成立於民國37年,當時多利用農閒時操演練藝,成員都有武術底子,表演內容涵蓋了戲劇、武術、舞蹈與音樂等元素,後來因成員不足,曾停止活動一段時間,不過周家人為了傳承這項技藝,今年初重新招收團員,把練客家獅,變成運動健身的活動。
周三合公祠塔管理宗親會理事長 周碩彥:「現在年輕人有心,晚間每個星期六,7點到10點,來到公廳來訓練,回復以往這獅團的光彩,同時也作為一個文化傳承的,一個我們大家努力的方向。」
然而長輩們也發現,每年祭祖時,越來越多的後輩子孫,已經不會說饒平客家話,甚至連聽都聽不懂,家族長輩們直言,這是語言流失的一記警鐘,對於饒平話的急遽消逝,周家宗親盼望,宗族成員在家中,應該要和家人多用饒平客家話交談,才能保存饒平客家的語言與文化。

------------------------

大學、客家與老街: 關鍵時刻:解讀湖口周三合宗族史_《周三合家族史》導論 - http://goo.gl/fDp7z2

關鍵時刻:解讀湖口周三合宗族史
羅烈師[1]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系
過往的歷史一旦塵封,好似什麼事都未曾發生一般;然而,一旦掘開,哪怕半鋤片鏟,入土處,無不驚奇連連。頃讀中學業師周廷麟老師所編撰《周三合宗族史》稿本,正是此番心情。竊以為湖口周三合宗族史有幾處轉折,分別為咸豐七年(1857)之置產、光緒十年(1884)大房之遷居、以及民國94年(2005)社團法人周三合之成立,梳理如下文。
置產與分家
依目前有所本之推測,周三合來臺祖宜尊公於雍正元年(1723)自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元高都牛皮社七南鄉(今上饒鎮七南周村)來臺。起初落腳於彰化番婆庄,之後北上淡水廳大湖口庄。[2]
道光年間(1820-1850)是周三合宗族的第一個關鍵時刻,在此之前近百年,吾人對周三合早期歷史所知有限。來臺第二代之宗惠單傳又無子,藉由親房兄弟過繼而有第三代之國平。由於宜尊公夫婦乃至宗惠公皆過世於乾隆年間(1769、1775、1785),而漢人正式拓墾大湖口始於嘉慶三年(1798),因此筆者推測第三代國平公與其親兄弟應該是嘉慶年(1796-1819)間,甚至更晚,才自中部北上,先至新埔,再轉徙大湖口謀生。[3]
道光九年(1829)國平公過世,育有禮祿、禮開與禮德三子。三兄弟相互扶持,以「周三合」之公號,參與共同祭祀三官大帝的「賜福嘗」神明會,而周三合之故事就此展開。[4]
周三合在大湖口開基立業的關鍵年代是咸豐七年(1857),這一年禮祿三兄弟購得長岡嶺尾北勢現今居所與田園。共同置產七年後,亦即同治三年(1864),來臺第四代禮字輩三兄弟分家。此時,第五代義字輩已有七男丁,甚至第六代明字輩,如明添公亦已16歲,這樣的人口規模,分家實乃必然之舉。然而,即使分家,各兄弟分爨分產,但三大房仍共居祖屋,[5]以正廳供奉祖先牌位之公廳,並且保留部份財產為公嘗。於是一個擁有公號、公廳與財產的周三合宗族就正式形成了。
周三合此一宗族公號,除了前文所提大湖口庄內的賜福嘗外,也見於庄外。例如同治二年(1863)芎林有應公闢建坟墓,其〈建坟緣碑〉所列捐獻名單中,亦見周三合。[6]可知十九世紀中期,周三合公號已成為對外參與與對內團結的宗族象徵。
從竹塹的大歷史觀看,道光、咸豐與同治年間,正是竹塹築城、金廣福大隘成立、戴潮春事件結束以及淡水開港通商等大事發生之時,一個日趨繁榮的新時代已在叩門。而下一段的周三合宗族史,也正是一個人丁興旺與家業鼎盛的時代。這不禁令人想問:如果國平公當年沒有離開彰化,又如果沒有子嗣的宗惠公未向堂兄弟過房得子,那會是怎樣的場景呢?歷史充滿偶然,周三合正是如此。
周萬順之謎
周三合分家之後,從清末到日治初期,北臺灣由於開港與世界通商而日漸繁榮,而周三合宗族人口亦大量增加。掌握繁榮時勢而累積大量財富的傳奇故事是二房周萬順商號;同時,人口大增的結果則是三大房之各派下,持續地分家。
關於周萬順之富裕,最為鄉人所樂道為湖口三元宮建廟之捐獻。依大正12年(1923)廟碑,周萬順所捐6,500圓,佔整體建廟樂捐經費之45%,其富裕可見一斑。又依大正12年周萬順六房分鬮書所統計,當時計有8,532.5石(百斤)租谷之土地,但同時也有高達320,846元之銀行鉅額借貸。如此龐大的家族事業體,其累積與運作實況,究竟如何?其盛極而衰之始末又如何?這一史實是臺灣客籍漢人之宗族體制與二十世紀初期北臺灣地方社會史之絕佳個案,莫怪乎日本學者大谷孝太郎為此進行田野調查,列入其〈台湾に於ける大家族特にその分散事情〉一文,並於昭和三年(1928)七月發表於東亞同文書院支那研究部之《支那研究第十七號別刷》。[7]
光緒十年(1884)大房離開老屋,另築新居;二房則一直維持到大正12年(1923),老幼男女多達150餘共居一屋;[8]而三房則日治時期先後分戶遷出。儘管其派下各戶往後之發展或昌榮或平順,各有歷史境遇,而周萬順崛起與散落之傳奇過往也令人難免唏噓,然而周三合作為宗族公號,顯然仍活躍於新竹地方社會。最明確的例子就是光緒五年至八年(1879-1882)當大湖口輪值新埔枋寮義民廟之廟產經理時,周三合就是四位經理人之一。[9]同時,乙未(1895)日人佔臺戰爭導致枋寮義民廟全毀之後,歷經十年,才於明治38年(1905)重建義民廟,而周三合二房之明添公即為24位經理人之一。
誠如二房鬮分書所言「惟願同居同財,追美前哲,家務日繁,綜理過瘁,丁口漸眾,聚處維艱。兄弟叔侄等商議將承祖父遺產並兄弟叔侄等增置續業以及家物器具賬目等項,按作六大房均分。」分家是不可免的事實,而光緒十年(1884)大房之遷出大禾埕祖屋,也是不得不然。然而公號、公廳、祖產與隨後建築的祖塔等,則仍保留了周三合這一宗族共同社會網絡與歷史象徵。
21世紀的宗族
民國94年(2005)「社團法人新竹縣湖口鄉周三合公祠塔管理宗族會」成立,而在此之前則亦已於民國85年(1996)成立「新竹縣湖口鄉周三合宗親會」。起初(2005)理事分別包含二房六個派下(明添、明英、明佐、霖河、明日、明兔)與三房四個派下(義玉、義山、義五、義龍),民國102年(2013)起大房亦以禮祿公派下之名,成為監事之一,且重要事項皆須這11房共同議決。
此刻,吾人回顧周三合這一曲折的歷史,試想若國平公之過繼豈非命定?否則此天地之間豈有我周三合?而歷來之「分家」固屬不得不然之舉,唯「合族」又何嘗不是當年禮字輩三兄弟成立「周三合」公號之卓然見識?明乎此,則吾族之人捐棄瑣碎細故,共謀攜手前瞻未來,庶幾宗族永世其昌。
筆者忝列湖口研究之一員,諸師友謬賞太多,究其實則敝人舊作浮誇,其疏漏訛誤,不知凡幾。至盼如周三合等宗族史料一一彙集,完成各宗族之歷史,且得而相互參酌考據,則湖口地方史當更信而有徵。


[1] 感謝周廷麟老師的囑咐,要我為這本書寫篇導論性質的文章。周老師是我國中時的教務主任,寫這篇文章時,腦海中浮現自己畢業多年後的一幕:有一回駕車經過湖口國中,那是個放學的雨天,周老師辛苦又危險地手執雨傘指揮交通。一定是這樣的執著精神,鼓動著老師編成這本宗族史;而我自己忝為本書導論之作者,亦感榮耀。
[2] 目前彰化縣福興鄉有番婆村,而彰化之埔心永靖一帶即有眾多的饒平後裔。只是整個彰化平原已經成為閩南語的通行地區,饒平之類客語早已消失。類似周宜尊自彰化北上發展的例子,至少尚有竹北六家之饒平林姓,或許在十八世紀中葉前後,曾有可觀的廣東籍人口北上的趨勢。
[3] 關於大湖口開庄之考據可參看筆者《老街講古》;宜尊公等祖墳雖在羊喜窩或新埔,筆者推測應係短暫居住新埔或隨後定居大湖口時,自彰化遷葬於此。或許推測周家晚至十九世紀初才遷居大湖口,似乎有點晚,然而,筆者依道光十年楊思等兄弟叔侄與羅宏陞簽訂的〈杜賣田園盡根絕契〉古文書,已證實湖口糞箕窩羅家係於道光十年(1830)才自關西遷居糞箕窩,因此類推周家遷來大湖口之時間,應屬合理。
[4] 今日尚存之賜福嘗帳簿,其會員名單即有周三合,大湖口庄之鄉人只要繳交一石(100斤)穀即有會員資格。目前湖口各姓宗族一如周三合,都出現在賜福嘗帳簿上,可見其重要性。賜福嘗成立於湖口三元宮建廟(1918)之前,可以視為三元宮之前身。「嘗」本意為祭祀,即請神明享用祭品之意,賜福則取三官大帝「天官賜福」之意。
[5] 大房分得右橫屋内側,二房分得左橫屋全部,三房分得右橫屋外側,但整體而言,仍共居在一座擴大的三合院內。
[6]清咸豐元年(西元一八五一年)芎林建造有應公祠,澤及枯骨,廣修陰德。至同治二年(西元一八六三年)始將捐款眾善信的姓名與金額勒石紀念,即成本件碑記,現拓本典藏於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
[7] 目前周廷麟有影印本,值得翻成中文後,以之為基礎,再詳加調查,寫成《周萬順研究》專書。
[8] 依前引鬮分書「予等兄弟僅六代同堂,丁口百五拾餘人...」,另依前引大谷孝太郎之調查,則記載丁口137人。
[9] 枋寮義民廟十五聯庄祭典區跨越新竹縣市與桃園直轄市,區內人口超過六十萬,是臺灣少見的大規模民間信仰組織,也是北臺灣客家最重要的團結象徵。

--------------------

社團法人新竹縣湖口鄉周三合公祠塔管理宗族會 第三屆第一次會員大會(102年度清明祭祖)紀錄(三) @ 周三合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goo.gl/rgQVNa

2015-09-17_232506  

------------------------

客委會築夢計畫 「客家小吵」圖解酸爆了
m.ltn.com.tw查看原始檔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前立委莊瑞雄抓包客委會「築夢計畫」補助,發現只要有客家血緣的人都可以申請,總共370萬元,每人平均18.5萬。但名目卻讓人吐血,如去印度煮粄條、去芬蘭找長生不老祕方都申請成功。熱門臉書粉斯團「客家小吵」痛心發文「不用去聖母峰,不用去耶誕老人的故鄉,我們先在台灣讓Hakka被更多人看見吧。」

平常在臉書教導客家話的粉斯團「客家小吵」今(3)晚發文,表示看到「築夢計畫」的新聞後「不禁苦笑了」,並畫了一張「吵媽」去聖母峰煮粄條的諷刺圖,並有「我計畫去聖母峰煮粄條」這句話的國語、客語。

但亮點在英文翻譯「Whatever lah, just give me that $185K」(不管啦,只要給我1萬8千5百元),諷刺意味十足濃厚。

「客家小吵」也說,當然客委會也是一番好意,想盡各種方法推廣客家文化。但其實還有很多客家青年,像是臉書社團「老寮Hostel」、「客家小吵」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築一個沒那麼迷人、絢麗,但很實際的夢。

「客家小吵」最後更感性得說「不用去聖母峰,不用去耶誕老人的故鄉,在台灣,我們先在台灣讓Hakka被更多人看見吧。」

-------------------

45769  

新湖口天橋下唯一老宅

----------------------------------------

湖口軍地蓋公園 挖出有毒廢棄物

2016-07-07

總量3萬立方公尺 5千立方公尺有害

〔記者廖雪茹/湖口報導〕新竹縣湖口鄉公所整理軍用地,準備蓋觀光公園,卻挖到大量廢棄物,化驗報告出爐了!縣府環保局說,粗估廢棄物多達三萬立方公尺,推算有害事業廢棄物約五千立方公尺,令公所和軍方相當頭疼,除非追查到行為人,否則依廢棄物清理法,應由當時的土地管理人負責。

  • 新竹縣湖口鄉公所在準備蓋公園的軍用地挖出大量廢棄物,化驗報告出爐,縣府環保局確認,在3萬立方公尺廢棄物中,含有5000立方公尺有害事業廢棄物。(記者廖雪茹翻攝)

    新竹縣湖口鄉公所在準備蓋公園的軍用地挖出大量廢棄物,化驗報告出爐,縣府環保局確認,在3萬立方公尺廢棄物中,含有5000立方公尺有害事業廢棄物。(記者廖雪茹翻攝)

無害的擬就地掩埋 管理人軍方恐扛責

地方人士認為,當年軍方放任濫倒,今天應該付出代價。至於一般廢棄物數量龐大,湖口鄉公所頃向就地妥善掩埋後綠美化,但涉及法令規範,公所和環保局將儘快與相關單位釐清責任,研議處理方式,以免又一再拖延。

湖口鄉公所推動串連湖口老街的觀光公園,去年二月終於爭取到國防部軍備局移撥十二公頃閒置軍用地,沒想到,今年施作水土保持工程時,開挖驚見大量陳年廢棄物。

環保局說,現場有家庭垃圾、營建廢料和事業廢棄物,原本分散掩埋,經公所初步開挖集中,環保局篩選六十四個點採樣,並將印刷電路板等十二個經認定的可疑樣點,增加化驗有害物質。

5樣點重金屬超標 甚至逾標準值111倍

檢驗結果,共有五個樣點重金屬含量超過法規有害認定標準;其中,一個樣點鉛含量高達每公升五百五十九毫克,比標準每公升五毫克超過一百一十一倍,依一成六比例推估,數量約五千立方公尺。下游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監測所幸目前未發現異常。

鄉公所推估,廢棄物可能早在民國七十八年起即遭不肖人士陸續傾倒,年代久遠,追查元兇困難。

環保局預估,光是處理有害事業廢棄物,費用就要上億元;但調閱當時的相關違規案件,都未發現當地曾查獲濫倒行為人。若未能找到行為人限期清除、處理,當年的土地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依法須負責改善。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