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

一直都知道馬偕死後葬在臺灣,原來不只是馬偕,而是他全家都選擇葬在臺灣。圖:著蘇格蘭傳統服裝的馬偕博士全家照(經手繪數位上色)。左起馬偕、獨子偕叡廉、次女偕以利、長女偕瑪連、夫人張聰明。兩個女兒都嫁給臺灣人,獨子偕叡廉在遠赴加拿大完成學業後也返臺宣教並創辦淡水中學校(今淡江高中前身),全家人過世後都葬在淡水。
2022年是馬偕牧師淡水上陸150週年紀念,一起來回憶他的故事吧!
1871年12月30日,來自加拿大的宣教師馬偕來到臺灣打狗,隔年1872年3月9日下午三點,馬偕上岸淡水,之後即以此為據點一步一腳印展開足跡,對臺灣造成深遠影響至今。他半年後就學會用臺語傳教,隔年便首度行經頂雙溪翻越草嶺古道,來到蘭陽平原的頭城,實地用雙腳參與了19~20世紀的臺灣歷史,記錄下大量動植物、地質、人類考察等重要資料。
在每天的行旅中,他深入北臺灣的各個聚落,在這裡宣教、行醫、辦學、記錄臺灣的生態與原住民習俗、甚至創辦了臺灣第一間民營博物館,與臺人之間頻繁互動,留下了數不盡的傳奇故事。
在馬偕努力之下,不知有多少人被醫治了身體與心靈上的病痛。即使到了1901年病逝前夕,他因喉癌無法言語,卻依然強支病體用寫字的方式上課,直到1901年6月2日病逝於淡水,以一生實踐他「寧願燒盡,不願銹壞」的座右銘。
馬偕以臺語完成的詩作-《最後的住家》
「我全心所疼惜的臺灣 我的青春攏總獻給你
我全心所疼惜的臺灣 我一生的歡喜攏於此
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 從雲中隙孔觀望全地
波浪大海中遙遠的對岸 我意愛在此眺望無息
我心未當割離的臺灣 我的人生攏總獻給你
我心未當割離的臺灣 我一世的快樂攏於此
盼望我人生的續尾站 從大湧拍岸的響聲中
在竹林搖動的蔭影裡面 找到我一生最後住家
我全心所疼惜的臺灣 啊」
詩中的內容道盡對於這塊土地的珍愛,而馬偕也如這首詩一般,將一生奉獻給臺灣,死後也長眠在這裡,來自加拿大的正港臺灣人-馬偕牧師,我們永遠感謝、懷念您。(1) 台灣回憶探險團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3dXzneP


感念對台奉獻 中華郵政3/9發行馬偕來台150週年紀念郵票
感念馬偕對台貢獻,中華郵政公司3月9日將發行馬偕來台150週年紀念郵票。(圖:中華郵政公司提供)
感念對台奉獻 中華郵政3/9發行馬偕來台150週年紀念郵票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Kl3tnz
2022/03/04 12:35
〔記者鄭瑋奇/台北報導〕今年適逢馬偕博士來台150週年,中華郵政公司表示,為感念其對台灣的奉獻,將以馬偕博士肖像為題材,搭配淡水禮拜堂、滬尾偕醫館圖案,於3月9日發行「馬偕來台150週年紀念郵票小全張」1張,內含面值28元郵票1枚。
馬偕博士為加拿大長老教會首任海外宣教師,1871年由加拿大啟程、1872年3月9日抵達淡水、1879年創辦「滬尾偕醫館」,為台灣北部最早西式醫院;後續於1882年創立「理學堂大書院」(簡稱牛津學堂),引進西方科學知識,並於1884年興建「淡水女學堂」,開啟女子教育先河,在台近30年對宣教、醫療和教育極具貢獻。
中華郵政公司表示,配合郵票發行特印製相關首日封、貼票卡、護票卡及活頁集郵卡各1批,提前於3月7日發售;另製作預銷首日戳小全張封於郵票發行當日供售。想蒐藏的民眾可至全國各地郵局、郵政博物館選購、中華郵政集郵電子商城訂購。
感念對台奉獻 中華郵政3/9發行馬偕來台150週年紀念郵票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Kl3tnz

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

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

1871年,來自加拿大的宣教師馬偕遠渡重洋來到臺灣,半年後就學會用臺語傳教,隔年便首度行經頂雙溪翻越草嶺古道,來到蘭陽平原的頭城,實地用雙腳參與了19~20世紀的臺灣歷史,記錄下大量動植物、地質、人類考察等重要資料
在每天的行旅中,他深入北臺灣的各個聚落,在這裡宣教、行醫、辦學、記錄臺灣的生態與原住民習俗、甚至創辦了臺灣第一間民營博物館,與臺人之間頻繁互動,留下了數不盡的傳奇故事。
在馬偕努力之下,不知有多少人被醫治了身體與心靈上的病痛。即使到了1901年病逝前夕,他因喉癌無法言語,卻依然強支病體用寫字的方式上課,直到1901年6月2日病逝於淡水,以一生實踐他「寧願燒盡,不願銹壞」的座右銘。
馬偕以臺語完成的詩作-《最後的住家》
「我全心所疼惜的臺灣 我的青春攏總獻給你
我全心所疼惜的臺灣 我一生的歡喜攏於此
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 從雲中隙孔觀望全地
波浪大海中遙遠的對岸 我意愛在此眺望無息
我心未當割離的臺灣 我的人生攏總獻給你
我心未當割離的臺灣 我一世的快樂攏於此
盼望我人生的續尾站 從大湧拍岸的響聲中
在竹林搖動的蔭影裡面 找到我一生最後住家
我全心所疼惜的臺灣 啊」
詩中的內容道盡對於這塊土地的珍愛,而馬偕也如這首詩一般,將一生奉獻給臺灣,死後也長眠在這裡,來自加拿大的正港臺灣人-馬偕牧師,我們永遠感謝、懷念您。
圖:馬偕牧師全家福(經手工數位上色)。
臺灣古寫真上色x今昔時光機交流團 | #6月2日 #馬偕牧師紀念日 | Facebook https://bit.ly/3zbYO4K


馬偕墳墓與牛津學堂

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


相關圖片

平埔族宣教足跡-1 - 蘇文魁 - 原知原味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 https://goo.gl/SOG3ER

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   

馬偕博士前往花蓮,出航時攝於南方澳.

淡江中學:校史:第三章:第三節 以淡水為家-遺愛台灣 - https://goo.gl/uKZk2L

「馬偕 往花蓮」的圖片搜尋結果

馬偕博士先生的全家福照片

相關圖片相關圖片

========================================

800px-牛津學堂2013.10.19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800px-牛津學堂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  

------------------

馬偕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JA91sg

郊外踏青去~~: 淡水老街(下):牛津學堂、馬偕故居、紅毛城、淡水英國領事官邸~~ - yam天空部落 - http://goo.gl/Qf9cep

--------------------

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又稱牛津學堂,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32號(真理大學校園裡),面積1,178平方公尺。該書院由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清光緒八年),因英文名為Oxford College,後世便以「牛津學堂」稱之,為台灣神學院、真理大學的前身,亦曾作為淡江中學的臨時校舍。現為真理大學校史館,並由政府於1985年8月19日列為國定二級古蹟、古蹟類別為書院。
  1872年(清同治11年)加拿大傳教士馬偕來淡水傳教,由於精通醫術,常藉傳教之便為病人義診,頗得各地台灣人敬重;馬偕在臺灣傳教相當重視培養本地人成為宣教人才,傳教過程也是在教育學生。馬偕終其一生,對於臺灣的宗教、醫學、教育等方面貢獻良多。1880年(清光緒6年),馬偕博士第一次回加拿大述職,在故鄉報告他在臺灣八年傳教的成果,受到鄉親極大的肯定,卻不忍他訓練學生時是「在大榕樹下以蒼空為頂,青草為蓆」。在地方報的呼籲下牛津郡的鄉親們共捐6215美金讓馬偕在臺灣興建一座現代化學校。1881年(清光緒7年)底,馬偕回臺灣便應用此筆捐款買地,親自設計、監工,這所臺灣首見的新式學校終於在1882年(清光緒8年)竣工開學,並取名為「理學堂大書院」,英文名字為「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是以紀念家鄉牛津郡人們的捐款。
  馬偕在臺灣所興建的許多建築中,理學堂大書院是帶有濃厚中西合璧意味的一棟,據稱為當時淡水知名泥水匠洪仔泉所建(本館註:洪仔泉生於1875年,1882年學院竣工時年僅7歲,故此說法有待考證);馬偕博士親自選地、設計、督工,因為建築匠師為臺籍匠師較難溝通便以削蕃薯示範。書院方位坐北朝南,東西長76呎,南北長116呎,所有磚瓦都由廈門運來,接著材以糯米烏糖、石灰與砂相拌代替水泥。外觀冠有西式教堂的小帽尖,卻似中國尖塔的造型,門楣為觀音山石,題有「理學堂大書院 Oxford College 1882」。格局配置上四合院大厝三開間主屋,兩進兩護龍;西式圓拱形〈雨披〉的門窗和百葉窗。 正門前有傳統民居「凹壽」的前廊;而前檐卻有西式「女兒牆」的做法。山牆上的圓拱窗以紅磚砌成,上加丁面雨庇,嵌有彩色玻璃。屋頂為傳統硬山式板瓦屋面,屋脊上設有小尖塔。
  馬偕博士逝世後,牛津學堂的校長由吳威廉牧師繼任,並改為神學校。當時,日人經營台灣已有成就,在教育上設學校、師範學校與各地普設的六年國民教育都已完成,因此神學校(牛津學堂)的水準,也必須予以提升。1909年起,神學校便確立學年制度,入學者須受畢小學教育,並分神學科與普通科。神學科後來發展成為神學院,而普通科則成了中學教育的濫觴:1914年春天神學院將院舍從淡水遷至台北,後來輾轉經過多年發展成為今日的台灣神學院;而原淡水舊校址則作為成立淡水中學校之用,1914年4月4日,淡水中學校在牛津學堂淡水原址舉行開學典禮,首任校長即為馬偕獨子偕叡廉先生。1965年分割部份淡江中學校地與原宣教師宿舍,於牛津學堂成立「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1985年牛津學堂經內政部指定為二級古蹟。1994年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改制為淡水工商管理學院1999年淡水工商管理學院改名為真理大學
]牛津學堂(理學堂大書院)年表

資料來源:改寫自 http://www.laijohn.com/Mackay/MGL-college/chronology/1c.htm
1882年:
7月26日晚上八點半舉行「牛津學堂」落成典禮,由英國領事胡拉特(A. Frater)主持,總稅務司Hobson、福建號Abhoth船長、鐘森醫師、李高功、孫開華提督、台北知府林達泉、洋商及貴賓共一千五百餘人參加,清廷官吏施放煙火以助興。
9月14日牛津學堂開學講課,學生十八名。
1884年:10月2日中法戰爭法艦砲轟淡水,砲彈傷及牛津學堂建築,因建築堅固,雖未遭損毀,但學校因而停課。
1885年:6月9日清法講和,牛津學堂復校。
1889年:2月18日寶順洋行德克先生將離台返英,贈一口舊鐘給牛津學堂,鐘上鑴刻:「1840, Quintin Leith」(此鐘今日台灣神學院仍在使用)。
1893年:9月6日馬偕率領家眷第二次返回加拿大,牛津學堂第二次停課。
1896年:牛津學堂復校。
1900年:牛津學堂校長馬偕博士首次頒發畢業證書。葉金木等十三名畢業生領受畢業證書,亦是馬偕博士最後期的畢業生。
1909年:開始確立學年制度,入學一律要國小畢業(日據時代),學習六年後方可畢業。
1914年:4月4日神學院由牛津學堂遷至台北雙連臨時校舍,以準備南北神學院聯合成立「台北神學校」之新舍落成。牛津學堂原址則由馬偕博士之子偕叡廉牧師(Rev. George William Mackay)創辦淡水中學(現今之淡江中學前身),並擔任首任校長。淡水中學是第一所為台灣學生所辦的正式五年制中學校。
1925年:牛津學堂原址做為純德女中、淡水中學學生及老師之宿舍。
1931年:因南北聯合神學院成立破局,4月神學院遷回牛津學堂,稱「台北神學校」。
1936年:8月牛津學堂隨同淡水中學和女子學校被迫移轉於當時台北州之日本財團。
1938年:2月15日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會議決:牛津學堂建築為教會之珍貴歷史古蹟,必須永久保存。
1945年:11月20日日本投降,淡水中學與淡水女子學校交還長老教會,由林茂生接管,牛津學堂校舍則租予日人經營的淡水中學作學生宿舍,改名「美樓」。
1965年:分割部份淡江中學校地與原宣教師宿舍,成立「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於牛津學堂。
1966年:牛津學堂之正廳為淡專小教堂,兩旁護龍做為辦公室。
1982年:11月5日紀念牛津學堂建校百週年,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整修牛津學堂。
1985年:8月19日牛津學堂經內政部指定為二級古蹟。
1986年: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大會成立史蹟委員會並設史蹟館。
1994年: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改制為淡水工商管理學院。
1999年:8月1日淡水工商管理學院改名為真理大學。

-----------------------------

【民報】認同臺灣、熱愛台灣的宣教士--馬偕(1844-1901)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近一百五十年來,抱著犧牲奉獻的宗教熱忱來台灣的宣教士不少,他們是促進台灣現代化的先驅,其中以馬偕牧師(Rev.Dr.George Leslie Mackay1844-1901)最認同台灣,他娶臺灣老婆,而且兩個摰愛的女兒都嫁給台灣人,他講得一口標準而流利的台語,當他28歲那一年經過中國的廈門、汕頭、和台灣的高雄、台南等地,最後於1872年3月9日來到北台灣的淡水時,他在日記𥚃寫道:「約下午三點,船進淡水港靠泊,我心激動,於是我立刻明白就是這個地方了,過去從未有人在此宣教,感謝主!」,他對淡水的山水之美一見鍾情,直至他1901年6月2日因喉癌去世,終身沒有改變他對淡水這塊土地的愛戀,此後他便以淡水為基地,展開長達29年的宣教生涯,除了做為上帝忠誠的僕人,成為台灣北部基督長老教會的創辦者之外,他也成為北台灣教育和醫療方面的至聖先師,他死後葬在淡江中學的馬偕墓園,雖然淡水產生了不少台灣的歷史人物,但是唯一在他去世紀念日,被全城熱烈慶祝的人,便是這位由加拿大人變成台灣人的馬偕博士。
做為宣教士的馬偕
1844年3月21日馬偕出生於加拿大東部安大略省牛津郡左拉村,他的父母親原是蘇格蘭人,因此馬偕遺傳了蘇格蘭祖先堅忍、強韌與虔誠的性格,在1830年他的父母抱著拓荒者的心情移民到加拿大開拓新天地,他們全家都是虔誠的基督徒,宗教也成為他們克服困難的重要支柱,在這樣的環境成長,很自然地馬偕身上也流著拓荒者與十字架鬥士的血液,並以此自勉。
大約在十歲時,因為聽到旁人描述海外傳教士事蹟,激發他前往異國傳教的情懷,加上受「馬可福音」裡的一句話「你們要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讓他從小便立志成為一位傳教士。22歲時,馬偕進入多倫多大學和諾士神學院深造,隔年轉入美國普林斯敦神學院。1970年畢業返國後,他立刻向海外宣道會申請成為海外宣教士,在等待期間,他還回到祖先的原鄕---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神學院繼續深造。
經過9個月的漫長等待,馬偕終於接到加拿大長老會總會通知,他獲准成為海外宣教士,並被指定前往中國傳教。1871年10月19日,馬偕離開了家鄉,在長達兩個多月的旅程中,他一路經過日本、香港、廣東及廈門,最後終於在12月30日抵達台灣的打狗(即今天的高雄)。其實渡海來台,並非他的原訂計劃,不過正如他日記裡的自述:「好像有一條無形的缐,牽我到這美麗之島」,因此對馬偕而言,既來之則安之,一切就順從神的旨意吧!
在打狗短暫停留之後,馬偕前往屏東里港拜訪李庥牧師(Rev.Hugh Ritchie),除了向這位前輩學習閩南語,他還從李牧師口中得悉台灣北部人口雖多,卻沒有傳教士前往,因此在宣教熱情的驅使下,馬偕就這麼決定了他接下來的目的地,終於在1872年3月9月下午三點,當他塔乘的「海龍號」帆船駛入淡水河口時,馬偕在日記裏贊嘆道:「我舉目向北向南,然後向内陸遙望青翠的山嶺,心靈非常的滿足,心神安寧且清靜,有一股明確的聲音對著我說:此地就是了。而同行的李庥牧師也同時對我說:馬偕這就是你宣教的地方了。」下了船,馬偕陪同李牧師南下到大社(今台中豐原),並在沿途中考察自己將來要進行傳教的地區。與李牧師在大社辭別後,馬偕決定回到淡水租了一間房子,作為日後傳教的據點,為了更流利地與淡水居民溝通以便傳教,他就近找了一位牧童,每天跟他練習用閩南語對談,經過五個月苦練,馬偕終於站上講台,開始嚐試用閩南語向淡水民眾傳教
雖然傳教過程中,有人譏笑或侮辱馬偕,但也有不少人洗耳恭聽;1873年1月9日他初嚐甜蜜的果實,馬偕為嚴清華等五位信徒施行洗禮,他在北台灣的傳教事業終於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馬偕的宣教秘訣,就是持續不斷地旅行,其足跡踏遍半個台灣,他在淡水短暫停留後,就開始一個月的北部踏查大旅行,遠達埔里和日月潭;接著一年內兩次登大雪山,以冒險家的精神深入高山原住民禁地。他曾越過三紹嶺進出宜蘭20多次,深入在南部平埔族村落,甚至遠至花蓮數次;他也出航彭家嶼、棉花嶼、花瓶嶼等北方三島,甚至在龜山島建立教會,這些都是外國傳教士極少涉足的地方。他率領學生到南臺灣開會時,也都是選擇徒步往返。
當時在台灣旅行很危險,除了地形險惡,土匪劫殺、原住民出草外,惡劣的氣候和落後的衛生環境更是殺手,必須有過人的體力和適應力,才能克服這些天災人禍,因此馬偕不僅是偉大宣教士,他更是一位偉大的探險家。
馬偕牧師29年宣教成果豐碩, 在台灣共創設60間教會,並培養台灣籍傳道師60人,台灣籍聖經宣道婦24人,受洗者總共2633人。
開創北台灣牛津學堂的先師
有效的訓練台灣本土人才作為宣教精兵是馬偕牧師的成功要素,他到淡水不到半年,已經有十多位學生在他家中生活和讀書,在民眾眼中嚴然是一所書院,官方也稱其信徒為他的「門生」;這些學生除了滿足心靈與信仰的追求,並藉著馬偕所提供的西方知識,大大拓展了他們的視野。
起初馬偕講課的地點並不固定,有時在海邊沙灘、有時在山坡小丘;在巡迴傳道的旅途中,他也隨時就地授課,為學生進行機會教育,這種教育方式如同孔子週遊列國時的「消遙學院」,或是新約中的耶穌和門徒般,以「青天為頂,青草為蓆」的森林大學模式,雖然克難,實際上卻產生相當良好的教學成果,在來台的最初八年間,他培訓出21名學生,這些學生有的成為前往各地傳遞福音的種子,有些成為協助創設新教會的幫手。直到馬偕1880年返回加拿大述職時,故鄉親友聼到他這種「在大榕樹下,蒼天為屋頂」的露天教育,引起很多鄕親的同情,因此馬偕向牛津郡親友提及在淡水設立學校的計劃時,由當地報紙刊登新聞並發起募款運動,目標為五千美元,1881年馬偕休假一年返台時,已經獲得6215美元的建校經費
返台後,馬偕在紅毛城與其寓所後方砲台埔土地上覓得土地,由他親自設計督工建造,終於在1882年7月21日落成,他以故鄉命名為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漢文名「理學堂大書院」,在落成典禮那天的來賓中,中國官方代表孫開華提督致辭稱讚:「台灣蕞爾小島而有此等學堂,誠為全國最善之舉。」,而成立時間比劉銘傳的「西學堂」(1887)更早,是台灣新式教育的搖籃。
牛津學堂在1882年9月14日開學,第一期18位學生是由各地傳教士推薦的優秀青年,教學師資,則由馬偕親自培育出來的學生擔任,課程方面,除了聖經和神學之外,也教授社會科學(歷史、倫理等)、自然科學(天文、地理、植物、動物和礦物等)、醫學倫理及臨床實習、體育、音樂等,馬偕的課程設計除了除在校本部課堂外,也有野外實地授課醫學臨床見習、傳道工作實習,甚至有畢業參觀旅行。同時他更重視學生的生活教育,嚴格培養其良好生活習慣,而且非常疼愛學生,常為學生舒困,而自己熱心教學並做各種研究,因此深得學生愛載,他過世時學生踴躍捐款為他所立的墓碑上刻著:「偕叡理老夫子牧師翰林」的尊稱,道盡了他們對馬偕的尊重。
牛津學堂在當時是相當先進的西式教育學校,學生經過三年的培訓後,便從學堂畢業前往教會服務。在馬偕的引領下,牛津學堂成為當時台灣最重要的神職人員養成中心,前後共培養了二百多位傳教士,在全台各地進行傳道的工作。1901年馬偕博士逝世後,牛津學堂由吳威廉牧師(Dr.William Gauld)接棒,日後一度成為神學院(即現今陽明山台灣神學院之前身),而牛津學堂所在地,變成現在擁有一萬師生的真理大學
北臺灣女子教育先河---淡水女學堂
台灣最早的女學校,在北部是馬偕在1884年創辦的「淡水女學堂」,在南部是李庥牧師在1887年催生的「長榮女子中學」,淡水女學堂是北台灣新式女子學校的濫觴,馬偕在傳教之餘,也看到台灣社會嚴重存在重男輕女的觀念,因此他創辦「淡水女學堂」的目的,就是希望透過教育來改變台灣重男輕女的社會風氣,並割除社會上溺殺女嬰、男性蓄妾及女性纏足、深居簡出等陋習,他希望台灣女性也可以活出自信,享有與男性相同的自由與幸福,並藉此機會培養出女性的傳教士。1884年1月「淡水女學堂」正式開學,一共有34名婦女入學,大半是來自宜蘭的噶瑪蘭平埔族人。為鼓勵婦女入學,女學堂不僅免學費,並補助旅費、膳宿、服裝等,但當時台灣民眾遵循古老中國傳統,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因此不讓女子拋頭露面,但經馬偕大力推動女子教育的宣導後,女學堂也曾增加到八十人,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便是其中之一,此時女學堂是以基督教為中心,結合老少婦女的新式學堂。女學堂校長由馬偕擔任,馬楷夫人張聰明和幾位傳道士師母擔任舍監和教師,牛津學堂的教師也來此授課,課程有:讀書、寫字、算術、歌唱、歷史、地理、婦女技能、聖經和聖經教義等,同時學生也接受教學的訓練,為的是在往後傳道之際,也能夠充分發揮她們的才能。這所開風氣之先的淡水女學堂,一直經營到馬偕博士逝世才停辦。女學堂的建立,不僅為女子帶來新的學習管道,而新穎的智識體系和教學方式,也為台灣日後的男女平等之路建立穏固的基礎。1914年馬偕博士之子偕叡廉返台創辦淡江中學,他也將「淡水女學堂」改為四年制的「淡水女學校」。
臺灣北部西式醫療機構的先驅
為了吸引民眾前來聼道,馬偕想出先免費醫療服務的方法,馬偕雖然沒有正式的醫學教育,但曾在神學院受過醫療訓練的他,仍能為民眾治病,當時台灣虐疾流行,馬偕免費贈送特效藥奎寧(又名金雞納霜),果然治癒了不少病人,同時他也替有牙疾的人拔牙,在29年中,他和他的弟子一共為台灣人拔了2萬1千顆牙齒。此外,馬偕同時也引進西方公共衛生的觀念,鼓勵大家除雜草、清水溝,以預防傳染病的流行,他不但進行醫療傳教,同時也為台灣引進大量的醫療資訊,讓台灣人民得以開始接觸西方文明的新知識,而1879年「滬尾偕醫館」的成立,更直接造福北台灣的民眾。
偕牧師雖然醫療智識豐富,醫術高明,但並非執照醫生,正式醫療則邀請淡水海關稅務司所聘的洋醫到偕醫館駐診,並請本地漢醫為助手,這些外僑公醫先後來了五位:(1)林格(Dr.S.Ringer 英人)(1873-1880)他在台灣發現了肺蛭蟲;(2)鍾森(Dr.C.H.Johansen德國人)(1880-1893);(3)瀝尼(Dr.B.S.Rinnie英國人)(1880-1892);(4)安基爾(Dr.F.C.Angear英人)(1886-1895);(5)魏金遜(Dr.W.Wikson英人)(1897-1898),這五人先後主持「滬尾偕醫舘」,對台灣現代醫療有不可抹滅的貢獻,尤其1879年馬偕博士和林格醫師在醫館解剖一名因呼吸道致命的水手,而發現肺蛭蟲之寄生人體,此乃全球首例,因此此寄生蟲被命名為「Dr.Stoma Ringer)(學名Paragonimus Westerman)。除外,加拿大海外宣道會也在1875年華雅各醫師兼牧師(Dr.&Rev.J.B.Frazer)也來淡水主持醫療,可惜不到兩年因喪妻而返國;馬偕去逝後,加拿大長老會於1906年再派宋雅各(Dr.J.Y.Ferguson)醫師,重開馬偕的「滬尾偕醫館」,並建立護理工作,直到1912年為了紀念馬偕宣教40週年,才把醫療中心移到現在的台北馬偕醫院
馬偕對台灣農業和東西民俗文化交流的貢獻
馬偕到台灣各地傳播福音時,發現台灣蔬菜種類並不多,於是他從國外輸入不少蔬菜種子例如蘿蔔、甘藍菜、蕃茄、敏豆、花椰菜、胡蘿蔔、高麗菜、甜菜和西洋芹菜等,介紹給台灣農民種植,普遍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準以及收入。
由於馬偕非常博學,因此他蒐藏台灣文物的智慧與鑑別文物的能力,令人刮目相看,他在1893年第二次返回加拿大時,曾運走600件台灣民俗文物,其中三分之一代表原住民文化、三分之二代表漢人文化,原住民文物中以凱達格蘭佔大多數,這些文物被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博物館所珍藏,在北美洲所有博物館中,以此博物館收藏最多的台灣文化寶貝,這些都是馬偕博士的功勞。
由家庭生活可以知道馬偕對台灣的熱愛與認同
馬偕雖來自異邦,但從他的家庭生活就足以證明他對臺灣的熱愛與認同,馬偕夫人張聰明是台灣五股人,小馬偕15歲,馬偕來台六年後於1878年與她結婚,此乃北台灣首位女信徒陳塔嫂居中媒妁而成,在他們同甘共苦的23年婚姻中,育有二女一男。張氏非但熟諳英語亦曾數度回加拿大,於1925年逝世台北,馬偕夫人有獨特的行事風格和聲望,「來去馬偕娘仔那裡坐坐」是學生和信徒的樂事;來台的西方人更是絡繹不絕地造訪她,而女學堂的設立期間,她當教執、舍監和事務三個任務,可以說是上帝賜給馬偕的最佳助手長女偕媽連匹配台灣人陳清義牧師,他們曾一起赴東京留學,夫妻兩人在艋舺教會奉獻多年,對北台灣長老教會的發展貢獻良多,膝下無子嗣,僅領養一男一女,養子陳敬輝是台灣早期的名畫家之一。 次女偕以利嫁給馬偕愛徒柯維思,也是台灣人,他是馬偕的機要秘書,常隨馬偕到處旅行傳教、拔牙治病,後來都在馬偕醫院服務,偕以利除了擔任新任女宣教士的台語老師外,並在「女學堂」和「婦學堂」二間女校的教師和舍監,他們育有一男柯設偕,他是著名的台灣文史學者,長年任教於淡江中學。他們三代都當過淡水教會的長老。
馬偕唯一的兒子叫偕叡廉,繼承父親遺志,學成歸國後,在1914年創辦淡江中學,夫人為加拿大人,夫婦兩人一直定居在淡水,偕叡廉先生曾擔任淡水長老教會長老,這間教堂是他在1933年親自設計的,晚年病逝臺灣,他們育有二男三女,他們一家人都會講流利的台語,除長男偕威理在二次大戰期間為國捐軀之外,其他後代都已回加拿大定居
自認台灣人 不想葬在外僑公墓
1901年6月2日下午4時,馬偕在淡水家中蒙主寵召, 享年57歲2個月12天,他終於渡過他多彩多姿奉獻一生的使徒生活,家人遵從他的遺囑,將馬偕安葬在他所謂:「最後的住家」(淡水砲台埔),他特別交代不要安葬在「淡水外僑公墓」,因為他自認自己是「台灣人」,在臺灣將近30年的愛的奉獻生涯中,他積極進行傳教、醫療、教學和文化交流等工作,從未因政局的變動而改變他服務上帝的信心,他憑藉著「寧可燒盡,不願鏽壞」(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的精神,將他的一生獻給台灣人民,馬偕為台灣留下的教會、醫院和學校等硬體設施,如今在北台灣隨處可見,而他為台灣的無形付出,則在台灣歷史上留下永難磨滅的光輝史頁,每年的6月2日全淡水都在紀念馬偕的逝世紀念日;每年5月8日嘉南水利協會也在紀念烏山頭水庫的創建者八田與一,這兩位比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更愛台灣的外國人,我們台灣的電影導演們,希望能在有眼光和視野的文化部長協助下,為他們兩人拍出有歷史價值的傳記片,為台灣史留下永恆的記憶。

「偕叡廉」的圖片搜尋結果

Footprints, Taiwan 2013 旅行者日記 - 24 淡水岸邊看馬偕腳印 @ Jeffrey Storytime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x1s1Uu


蔡阿信/彭華英台灣社會運動者,也是台灣文化協會的重要參與者。其父親為新竹客家人/彭華英的第一任妻子為蔡阿信,是台灣第一位女醫師,兩人在1924年結婚,但於彭華英赴中國,之後在滿洲娶京劇花旦梁惠燕為妻,遂與蔡阿信離婚。而彭華英的曾孫彭百顯,則曾出任立法委員與南投縣縣長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kYzNsT


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
【專文】認同台灣熱愛台灣的宣教士馬偕(1844-1901)
北台灣基督教、醫療和教育的至聖先師
文/林衡哲(台北市文化局顧問) 2016-06-12 17:15
馬偕雖然沒有正式的醫學教育,但曾在神學院受過醫療訓練的他,仍能為民眾治病。當時台灣瘧疾流行,馬偕免費贈送特效藥奎寧,果然治癒了不少病人,同時他也替有牙疾的人拔牙。圖/馬偕醫院提供
馬偕雖然沒有正式的醫學教育,但曾在神學院受過醫療訓練的他,仍能為民眾治病。當時台灣瘧疾流行,馬偕免費贈送特效藥奎寧,果然治癒了不少病人,同時他也替有牙疾的人拔牙。圖/馬偕醫院提供
近一百五十年來,抱著犧牲奉獻的宗教熱忱來台灣的宣教士不少,他們是促進台灣現代化的先驅,其中以馬偕牧師(Rev.Dr. 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最認同台灣,他娶台灣老婆,而且兩個摰愛的女兒都嫁給台灣人,他講得一口標準而流利的台語。當他28歲那一年經過中國的廈門、汕頭,和台灣的高雄、台南等地,最後於1872年3月9日來到北台灣的淡水時,他在日記裡寫道:「約下午三點,船進淡水港靠泊,我心激動,於是我立刻明白就是這個地方了,過去從未有人在此宣教,感謝主!」他對淡水的山水之美一見鍾情,直至他1901年6月2日因喉癌去世,終身沒有改變他對淡水這塊土地的愛戀。此後他便以淡水為基地,展開長達29年的宣教生涯,除了作為上帝忠誠的僕人,成為台灣北部基督長老教會的創辦者之外,他也成為北台灣教育和醫療方面的至聖先師。他死後葬在淡江中學的馬偕墓園,雖然淡水產生了不少台灣的歷史人物,但是唯一在他去世紀念日,被全城熱烈慶祝的人,便是這位由加拿大人變成台灣人的馬偕博士。
作為宣教士的馬偕
1844年3月21日馬偕出生於加拿大東部安大略省牛津郡左拉村,他的父母親原是蘇格蘭人,因此馬偕遺傳了蘇格蘭祖先堅忍、強韌與虔誠的性格。在1830年他的父母抱著拓荒者的心情移民到加拿大開拓新天地,他們全家都是虔誠的基督徒,而宗教也成為他們克服困難的重要支柱。在這樣的環境成長,很自然地馬偕身上也流著拓荒者與十字架鬥士的血液,並以此自勉。
來自加拿大的馬偕博士。(圖取自典藏台灣,
來源:真理大學宗教學系馬偕與牛津學堂)
大約在十歲時,因為聽到旁人描述海外傳教士事蹟,激發他前往異國傳教的情懷,加上受「馬可福音」裡的一句話「你們要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讓他從小便立志成為一位傳教士。22歲時,馬偕進入多倫多大學和諾士神學院深造,隔年轉入美國普林斯敦神學院。1970年畢業返國後,他立刻向海外宣道會申請成為海外宣教士,在等待期間,他還回到祖先的原鄕---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神學院繼續深造。
經過9個月的漫長等待,馬偕終於接到加拿大長老會總會通知,他獲准成為海外宣教士,並被指定前往中國傳教。1871年10月19日,馬偕離開了家鄉,在長達兩個多月的旅程中,他一路經過日本、香港、廣東及廈門,最後終於在12月30日抵達台灣的打狗(即今天的高雄)。其實渡海來台,並非他的原訂計劃,不過正如他日記裡的自述:「好像有一條無形的缐,牽我到這美麗之島」,因此對馬偕而言,既來之則安之,一切就順從神的旨意吧!
在打狗短暫停留之後,馬偕前往屏東里港拜訪李庥牧師(Rev.Hugh Ritchie),除了向這位前輩學習閩南語,他還從李牧師口中得悉台灣北部人口雖多,卻沒有傳教士前往,因此在宣教熱情的驅使下,馬偕就這麼決定了他接下來的目的地,終於在1872年3月9月下午三點,當他塔乘的「海龍號」帆船駛入淡水河口時,馬偕在日記裏贊嘆道:「我舉目向北向南,然後向内陸遙望青翠的山嶺,心靈非常的滿足,心神安寧且清靜,有一股明確的聲音對著我說:此地就是了。而同行的李庥牧師也同時對我說:馬偕這就是你宣教的地方了。」下了船,馬偕陪同李牧師南下到大社(今台中豐原),並在沿途中考察自己將來要進行傳教的地區。與李牧師在大社辭別後,馬偕決定回到淡水租了一間房子,作為日後傳教的據點,為了更流利地與淡水居民溝通以便傳教,他就近找了一位牧童,每天跟他練習用閩南語對談,經過五個月苦練,馬偕終於站上講台,開始嚐試用閩南語向淡水民眾傳教。
雖然傳教過程中,有人譏笑或侮辱馬偕,但也有不少人洗耳恭聽;1873年1月9日他初嚐甜蜜的果實,馬偕為嚴清華等五位信徒施行洗禮,他在北台灣的傳教事業終於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馬偕的宣教秘訣,就是持續不斷地旅行,其足跡踏遍半個台灣,他在淡水短暫停留後,就開始一個月的北部踏查大旅行,遠達埔里和日月潭;接著一年內兩次登大雪山,以冒險家的精神深入高山原住民禁地。他曾越過三貂嶺進出宜蘭20多次,深入在南部平埔族村落,甚至遠至花蓮數次;他也出航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等北方三島,甚至在龜山島建立教會,這些都是外國傳教士極少涉足的地方。他率領學生到南台灣開會時,也都是選擇徒步往返。
馬偕博士以淡水為基地,北臺灣為宣教區,與其學生到處徒步傳道,並隨時授課;
右起穿草鞋者為馬偕,其後為學生。(圖取自典藏台灣,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
當時在台灣旅行很危險,除了地形險惡、土匪劫殺、原住民出草外,惡劣的氣候和落後的衛生環境更是殺手,必須有過人的體力和適應力,才能克服這些天災人禍,因此馬偕不僅是偉大的宣教士,他更是一位偉大的探險家。
馬偕牧師29年宣教成果豐碩, 在台灣共創設60間教會,並培養台灣籍傳道師60人,台灣籍聖經宣道婦24人,受洗者總共2633人。
開創北台灣牛津學堂的先師
有效地訓練台灣本土人才作為宣教精兵,是馬偕牧師的成功要素。他到淡水不到半年,已經有十多位學生在他家中生活和讀書,在民眾眼中嚴然是一所書院,官方也稱其信徒為他的「門生」;這些學生除了滿足心靈與信仰的追求,並藉著馬偕所提供的西方知識,大大拓展了他們的視野。
起初馬偕講課的地點並不固定,有時在海邊沙灘、有時在山坡小丘;在巡迴傳道的旅途中,他也隨時就地授課,為學生進行機會教育,這種教育方式如同孔子周遊列國時的「消遙學院」,或是新約中的耶穌和門徒般,以「青天為頂,青草為蓆」的森林大學模式,雖然克難,實際上卻產生相當良好的教學成果。在來台的最初八年間,他培訓出21名學生,這些學生有的成為前往各地傳遞福音的種子,有些成為協助創設新教會的幫手。直到馬偕1880年返回加拿大述職時,故鄉親友聽到他這種「在大榕樹下,蒼天為屋頂」的露天教育,引起很多鄉親的同情,因此馬偕向牛津郡親友提及在淡水設立學校的計劃時,由當地報紙刊登新聞並發起募款運動,目標為五千美元,1881年馬偕休假一年返台時,已經獲得6215美元的建校經費。
返台後,馬偕在紅毛城與其寓所後方砲台埔土地上覓得土地,由他親自設計督工建造,終於在1882年7月21日落成,他以故鄉命名為 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漢文名「理學堂大書院」,在落成典禮那天的來賓中,中國官方代表孫開華提督致辭稱讚:「台灣蕞爾小島而有此等學堂,誠為全國最善之舉」,而成立時間比劉銘傳的「西學堂」(1887)更早,是台灣新式教育的搖籃。
牛津學堂在1882年9月14日開學,第一期18位學生是由各地傳教士推薦的優秀青年;教學師資,則由馬偕親自培育出來的學生擔任;課程方面,除了聖經和神學之外,也教授社會科學(歷史、倫理等)、自然科學(天文、地理、植物、動物和礦物等)、醫學倫理及臨床實習、體育、音樂等,馬偕的課程設計除了在校本部課堂外,也有野外實地授課、醫學臨床見習、傳道工作實習,甚至有畢業參觀旅行。同時他更重視學生的生活教育,嚴格培養其良好生活習慣,而且非常疼愛學生,常為學生紓困,而自己熱心教學並做各種研究,因此深得學生愛戴。他過世時學生踴躍捐款為他所立的墓碑上刻著:「偕叡理老夫子牧師翰林」的尊稱,道盡了他們對馬偕的尊敬。
牛津學堂在當時是相當先進的西式教育學校,學生經過三年的培訓後,便從學堂畢業前往教會服務。在馬偕的引領下,牛津學堂成為當時台灣最重要的神職人員養成中心,前後共培養了二百多位傳教士,在全台各地進行傳道的工作。1901年馬偕博士逝世後,牛津學堂由吳威廉牧師(Dr.William Gauld)接棒,日後一度成為神學院(即現今陽明山台灣神學院之前身),而牛津學堂所在地,變成現在擁有一萬師生的真理大學。
牛津學堂舊址,現座落於真理大學淡水校區。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3.0)
北台灣女子教育先河----淡水女學堂
台灣最早的女學校,在北部是馬偕在1884年創辦的「淡水女學堂」,在南部是李庥牧師在1887年催生的「長榮女子中學」。淡水女學堂是北台灣新式女子學校的濫觴,馬偕在傳教之餘,也看到台灣社會嚴重存在重男輕女的觀念,因此他創辦「淡水女學堂」的目的,就是希望透過教育來改變台灣重男輕女的社會風氣,並割除社會上溺殺女嬰、男性蓄妾及女性纏足、深居簡出等陋習,他希望台灣女性也可以活出自信,享有與男性相同的自由與幸福,並藉此機會培養出女性的傳教士。
1884年1月「淡水女學堂」正式開學,一共有34名婦女入學,大半是來自宜蘭的噶瑪蘭平埔族人。為鼓勵婦女入學,女學堂不僅免學費,並補助旅費、膳宿、服裝等,但當時台灣民眾遵循古老中國傳統,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因此不讓女子拋頭露面,但經馬偕大力推動女子教育的宣導後,女學堂也曾增加到八十人,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便是其中之一,此時女學堂是以基督教為中心,結合老少婦女的新式學堂。女學堂校長由馬偕擔任,馬偕夫人張聰明和幾位傳道士師母擔任舍監和教師,牛津學堂的教師也來此授課,課程有:讀書、寫字、算術、歌唱、歷史、地理、婦女技能、聖經和聖經教義等,同時學生也接受教學的訓練,為的是在往後傳道之際,也能夠充分發揮她們的才能。
這所開風氣之先的淡水女學堂,一直經營到馬偕博士逝世才停辦。女學堂的建立,不僅為女子帶來新的學習管道,而新穎的智識體系和教學方式,也為台灣日後的男女平等之路建立穏固的基礎。1914年馬偕博士之子偕叡廉返台創辦淡江中學,他也將「淡水女學堂」改為四年制的「淡水女學校」。
台灣北部西式醫療機構的先驅
為了吸引民眾前來聽道,馬偕想出先免費醫療服務的方法,馬偕雖然沒有正式的醫學教育,但曾在神學院受過醫療訓練的他,仍能為民眾治病。當時台灣瘧疾流行,馬偕免費贈送特效藥奎寧(又名金雞納霜),果然治癒了不少病人;同時他也替有牙疾的人拔牙,在29年中,他和他的弟子一共為台灣人拔了2萬1千顆牙齒。此外,馬偕同時也引進西方公共衛生的觀念,鼓勵大家除雜草、清水溝,以預防傳染病的流行,他不但進行醫療傳教,同時也為台灣引進大量的醫療資訊,讓台灣人民得以開始接觸西方文明的新知識;而1879年「滬尾偕醫館」的成立,更直接造福北台灣的民眾。
馬偕牧師雖然醫療智識豐富,醫術高明,但並非執照醫生,正式醫療則邀請淡水海關稅務司所聘的洋醫到偕醫館駐診,並請本地漢醫為助手,這些外僑公醫先後來了五位:(1) 林格(Dr.S.Ringer 英人,1873-1880)他在台灣發現了肺蛭蟲;(2) 鍾森(Dr.C.H.Johansen 德國人,1880-1893);(3) 瀝尼(Dr.B.S.Rinnie 英國人,1880-1892);(4) 安基爾(Dr.F.C.Angear英人,1886-1895);(5) 魏金遜(Dr.W.Wikson 英人,1897-1898)。這五人先後主持「滬尾偕醫舘」,對台灣現代醫療有不可抹滅的貢獻,尤其1879年馬偕博士和林格醫師在醫館解剖一名因呼吸道致命的水手,而發現肺蛭蟲之寄生人體,此乃全球首例,因此此寄生蟲被命名為「Dr. Stoma Ringer」(學名 Paragonimus Westerman)。此外,加拿大海外宣道會也在1875年派華雅各醫師兼牧師(Dr.&Rev.J.B.Frazer)來淡水主持醫療,可惜不到兩年因喪妻而返國;馬偕去逝後,加拿大長老會於1906年再派宋雅各(Dr.J.Y.Ferguson)醫師,重開馬偕的「滬尾偕醫館」,並建立護理工作,直到1912年為了紀念馬偕宣教40週年,才把醫療中心移到現在的台北馬偕醫院。
馬偕對台灣農業和東西民俗文化交流的貢獻
馬偕到台灣各地傳播福音時,發現台灣蔬菜種類並不多,於是他從國外輸入不少蔬菜種子例如蘿蔔、甘藍菜、蕃茄、敏豆、花椰菜、胡蘿蔔、高麗菜、甜菜和西洋芹菜等,介紹給台灣農民種植,普遍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準以及收入。
由於馬偕非常博學,因此他蒐藏台灣文物的智慧與鑑別文物的能力,令人刮目相看。他在1893年第二次返回加拿大時,曾運走600件台灣民俗文物,其中三分之一代表原住民文化、三分之二代表漢人文化;原住民文物中以凱達格蘭佔大多數。這些文物被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博物館所珍藏,在北美洲所有博物館中,以此博物館收藏最多的台灣文化寶貝,這些都是馬偕博士的功勞。
由家庭生活可以知道馬偕對台灣的熱愛與認同
馬偕雖來自異邦,但從他的家庭生活就足以證明他對台灣的熱愛與認同。馬偕夫人張聰明是台灣五股人,小馬偕15歲,馬偕來台六年後於1878年與她結婚,此乃北台灣首位女信徒陳塔嫂居中媒妁而成;在他們同甘共苦的23年婚姻中,育有二女一男。張氏非但熟諳英語亦曾數度回加拿大,於1925年逝世台北。馬偕夫人有獨特的行事風格和聲望,「來去馬偕娘仔那裡坐坐」是學生和信徒的樂事;來台的西方人更是絡繹不絕地造訪她,而女學堂的設立期間,她當教執、舍監和事務三個任務,可以說是上帝賜給馬偕的最佳助手。
長女偕媽連匹配台灣人陳清義牧師,他們曾一起赴東京留學,夫妻兩人在艋舺教會奉獻多年,對北台灣長老教會的發展貢獻良多,膝下無子嗣,僅領養一男一女,養子陳敬輝是台灣早期的名畫家之一。次女偕以利嫁給馬偕愛徒柯維思,也是台灣人,他是馬偕的機要秘書,常隨馬偕到處旅行傳教、拔牙治病,後來都在馬偕醫院服務,偕以利除了擔任新任女宣教士的台語老師外,並在「女學堂」和「婦學堂」二間女校的教師和舍監;他們育有一男柯設偕,他是著名的台灣文史學者,長年任教於淡江中學。他們三代都當過淡水教會的長老。
馬偕唯一的兒子叫偕叡廉,繼承父親遺志,學成歸國後,在2014年創辦淡江中學;夫人為加拿大人,夫婦兩人一直定居在淡水。偕叡廉先生曾擔任淡水長老教會長老,這間教堂是他在1933年親自設計的,晚年病逝台灣,他們育有二男三女,他們一家人都會講流利的台語,除長男偕威理在二次大戰期間為國捐軀之外,其他後代都已回加拿大定居。
結語
1901年6月2日下午4時,馬偕在淡水家中蒙主寵召, 享年57歲2個月12天,他終於渡過他多彩多姿奉獻一生的使徒生活。家人遵從他的遺囑,將馬偕安葬在他所謂:「最後的住家」(淡水砲台埔),他特別交代不要安葬在「淡水外僑公墓」,因為他自認自己是「台灣人」,在台灣將近30年的愛的奉獻生涯中,他積極進行傳教、醫療、教學和文化交流等工作,從未因政局的變動而改變他服務上帝的信心,他憑藉著「寧可燒盡,不願鏽壞」(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的精神,將他的一生獻給台灣人民。
偕博士次女婿柯維思、次女偕以利、外孫柯設偕、外孫媳蕭美玉等
合影於馬偕博士夫人張聰明女士墓園。(圖取自典藏台灣,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
馬偕為台灣留下的教會、醫院和學校等硬體設施,如今在北台灣隨處可見,而他為台灣的無形付出,則在台灣歷史上留下永難磨滅的光輝史頁,每年的6月2日全淡水都在紀念馬偕的逝世紀念日;每年5月8日嘉南水利協會也在紀念烏山頭水庫的創建者八田與一,這兩位比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更愛台灣的外國人,我們台灣的電影導演們,希望能在有眼光和視野的文化部長協助下,為他們兩人拍出有歷史價值的傳記片,為台灣史留下永恆的記憶。
【專文】認同台灣熱愛台灣的宣教士馬偕(1844-1901) | 民報 Taiwan People News https://bit.ly/2Y7dGz5


【專文】認同台灣熱愛台灣的宣教士馬偕(1844-1901) | 民報 Taiwan People News

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

馬偕牧師在宜蘭武暖(噶瑪蘭)平埔教會為信徒拔牙看病。
【噶瑪蘭來的夏芥辣】
夏芥辣是噶瑪蘭族奇立丹社(湯仔城,今屬於宜蘭縣礁溪鄉德湯村)人。1883年求信,翌年2月25日在奇立丹受洗,時22歲。同年入牛津學堂,成為第3屆生之一。同年入學的有李壬水(參見《教會史話》654)、彭鳳年、張日新等。求信以前他是個風流才子,善唱管絃曲、演木偶戲。
夏芥辣可以說是噶瑪蘭族最早的信徒之一。當1883年馬偕帶學生到噶瑪蘭(宜蘭地區)傳福音時,無人肯相信,至番社頭(今壯圍鄉紅葉村、後村),始有夏芥辣、烏面及八寶良三人相信,並帶偕牧師到鄰接各社去傳福音了。其事蹟見於《台北的記錄》(其第16條:哈仔蘭)、《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而《北部教會大觀》(p.652)也有一小段的介紹。我想查閱馬偕日記原稿本,不巧就是缺少1883年的記錄。
傳述說:那一年偕牧師和學生去好幾個宜蘭縣平埔社,想要建立教會,先到了武暖社(礁溪鄉光武村),大人小孩都避開,到別的社大人小孩都出聲咒罵,有的唆狗咬人,一連好幾社皆受到如此的對待。後來他們來到番社頭,靠近海邊,遇見了名叫夏芥辣、烏面及八寶良三個人,這三個人出面,說平埔族怕漢人及官府,所以不敢接納他們。帶頭的就說:「你們到那麼多地方,沒有人理會你們,不如到我們那裡去,我們會來聽」。果然,到他們那裡,就有數人來聽,也邀請吃晚餐。那天晚上用船桅和帆搭建一間寮仔,又用帆布蓋在石頭上當作講台,之後有人吹海螺殼,全社的人就出來,就在那裡向他們講道理至天亮。這樣一連數禮拜之久,後來聽道的人,自己喜歡蓋禮拜堂,這事發生於1883年(按:《馬偕施洗簿》記載,番社頭教會設立於1883年2月5日)。
別社的人聽見之後,很羨慕也很想聽道理,就派人請偕牧師要到他們的庄社,於是偕牧師、嚴清華、幾位傳道師及剛信主的人二百多人一起前往。途中二人二人並排而行,抵達時大家出聲吟詩,平埔族人聲音響亮,唱起詩來很好聽。講道畢,那社的人說,他們也要一間禮拜堂,而蓋了一間,偕牧師就留下兩位在那裡當傳道(按:據《馬偕施洗簿》繼番社頭之後,設教的是婆羅辛仔宛(1883年2月8日)、淇武蘭(1883年2月12日)、武暖(1883年2月13日)、打馬煙(1883年2月17日))。
不久,蛤仔蘭的讀書人都出面,向官府誣告說:平埔族人有三人帶頭要造反,官憲就逮捕夏芥辣、烏面、八寶良,投入監獄。後來查明並非事實而獲釋。這三人中有二人後來擔任傳道。夏芥辣非常忠心於教會,八寶良也擔任傳道師工作許久(以上三段,錄自《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1923年白話字本,pp.45~47,陳宏文譯本pp.40~41)。
1884年2月18日馬偕在番社頭首次施洗,受洗者42名,八寶(時21歲)、八寶良(時41歲)、八寶良嫂(38歲)、張日新(20歲)在內。奇立丹設教於1883年8月22日,首次施洗於1884年2月25日舉行。夏芥辣就在此日和其他55名受洗。夏芥辣的傳道生涯的情形、他何時死去、他的後裔都待查。翻閱《馬偕日記》,1898年8月4日曾被日憲拘捕,顯然地他在日人治台初期仍活躍於教界


馬偕祖孫3代奉獻台灣 最後一位孫女偕馬烈103歲辭世 | 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

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

馬偕祖孫3代奉獻台灣 最後一位孫女偕馬烈103歲辭世 | 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


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馬偕博士創立於1882年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

馬偕牧師,他抱著虔誠的基督教信仰,在蓁莽未闢的北台灣傳道,不僅將青春與熱情奉獻給福爾摩沙,也包括婚姻。 1878年5月27日,馬偕: 今天我在英國領事館與張聰明小姐結婚-除了公開儀式與證人,還有一張誓約書,也就是結婚證書/張聰明的角度觀之,一紙結婚證書,讓她脫離了養生家庭,也脫離了悲慘的處境,人生走入驚異的路途,成為台灣最早的西式學堂-牛津學堂開校時,六位教師中唯一的女性。由於她能從本地人的觀點,詮釋基督教教義,對馬偕的傳教事業,裨益甚多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