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7_190908  

什麼樣的台金共同歷史記憶?──台北不能選擇性詮釋歷史

2015/11/27
作者:
羅德水
關鍵字: 兩岸交流 台海危機 馬習會 金門 歷史 三不政策 小三通

天下資料,邱劍英攝影。

前文〈和平應建立在對歷史的真誠反省上〉談到,對飽受兩岸戰爭之害的金門人來說,習近平的講話少了對歷史的真誠反省,那麼,馬英九呢?

一如習近平講話內容,馬英九的講話一樣高度肯定2008年來的兩岸交流成果。馬英九指出:

這七年來「和平、繁榮」的成果就是兩岸「鑄劍為犁」的明證,並且已成為整個東亞區域穩定的典範,兩岸要善加珍惜,妥適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方向是台灣社會的普遍主流看法,雙方對此要有信心。

我方已在金門、馬祖外島減少駐軍,大膽、二膽非武裝化,並在金廈海峽,開放劉五店航道等等,大陸方面則在1979年1月1日,對金馬地區停止砲擊,接著將福州軍區併入南京軍區;過去幾十萬大軍對峙的戰地,現在成為觀光勝地。和平解決爭端已有成效,現在每一年大概都是幾十萬大陸觀光客到金門,想到1958來的是幾十萬發的砲彈,真的像兩個世紀一樣。而且這些觀光客的伴手禮就是用砲彈殼做的菜刀。

應該只是時間的巧合,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的會面時間11月7日,恰巧也是金門的「解嚴紀念日」,馬習會選在這個時間點舉行,對金門人來說真是別有感觸。

馬英九談到:相信雙方如能誠實面對歷史,將可以拉近兩岸人民距離,建構共同的歷史記憶,有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殊不知,台灣內部就有截然不同的歷史經驗與國族認同,這也正是各界對馬習會評價不一的關鍵,如果台灣內部有著不同歷史記憶的人們都無法相互理解,如果台灣人也無法理解夾處兩岸間的金門人經歷過的歷史經驗,要談及建構兩岸人民的共同歷史記憶,談何容易呢?

以下就從1949年以來金門在兩岸的歷史經驗出發,談談從金門看台北,與馬英九總統從台北看金門的講話,到底有什麼不同?

金門是兩岸角力的舞台

1949年10月,解放軍兵敗金門古寧頭後,原屬中國福建省的金門,成為敗退台灣的國民政府在海峽西側少數的據點,自此,金門人的命運就與兩岸關係難解難分。

馬總統談話指出,隨著兩岸關係的演進,金門已從戰地變成觀光勝地,言下之意,似乎指政府已盡力協助金門轉型,沒有虧待金門人,這或許也是不少台灣人的認知。

然而,如同筆者對習近平的批評,做為台灣當前的領導人,馬總統的講話顯然也沒有誠實面對台北的金門政策,這樣的敘事方式實在過於片面與跳躍,與金門人的歷史記憶有著不小的落差。

先談1979年前金門的定位。

有關金門的軍事意義與戰地意象,固然有其先天的地緣因素,但兩岸領導人視金門為展示政治立場的舞台可能更為關鍵。

必須承認,在1950年代初期,北京確曾意圖以武力占領金門,進而解決台灣問題,然而,隨著國際局勢演變,北京逐漸認清以武力統一的難度,到了1958年的823砲戰,在且戰且走、邊打邊看下,毛澤東終於體認將金門、馬祖等島嶼留給蔣介石的妙用,於是,金門成為北京進行中美台政治鬥爭的秀場,金門人則成為無可奈何的祭品。

相當程度來說,無法完成反攻大陸的蔣介石,其實與無力解放台灣的毛澤東一樣,都把金門當作進行政治軍事角力的工具。

基本上,1950年代初,金馬外島確曾被當成國軍襲擾大陸東南沿海的基地,就軍事來說,這些規模不等的襲擾其實搆不上什麼軍事意義,但就政治宣傳來說,卻可以被當作是台北不忘反攻的有力證明;接著,在1958年第二次台海危機中,蔣介石也體認到在金門駐紮大軍,不僅有助於宣示反攻決心,更能證明台灣是「自由世界」在西太平洋的戰略前沿,藉以獲得美國軍援,強化台美軍事同盟。

易言之,即使在1950年代台海危機最為劇烈的階段,所謂金門的軍事意義,背後仍然無法擺脫複雜的政治角力,相較於「復興基地」台灣,金門被定位成「反攻跳板」,金門因其地緣位置滿足了台北在軍事上與政治宣傳上的需求。

三不政策貽誤金門發展

無論如何,在兩岸武裝對峙階段,台北對金門的戰地定位至少有其時空背景可以理解,問題是,當1979年北京停止對金門砲擊後,台北當局並沒有改變金門戰地定位的想法。

1978年,三落三起的鄧小平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打倒奉行「兩個凡是」的華國鋒,北京在確立改革開放路線後,擇定「前線廈門」成為首批的「經濟特區」之一,並且啟動對台和平統戰,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停止砲擊金門,並於同日由中共人大常委會發布「告台灣同胞書」,建議兩岸會談並進行「三通四流」。

然而,面對老同學的和平攻勢,蔣經國卻以國民黨主席的身分,回以所謂的「三不政策」:我們黨根據過去反共的經驗,採取不妥協、不接觸、不談判的立場,不惟是基於血的教訓,是我們不變的政策,更是我們反制敵人最有利的武器。

為凸顯「三不」的堅定立場,並營造「三不」政策的正當性,台北選擇強化金門的戰地屬性,以抗拒北京的和平統戰。

於是,當廈門成為經濟特區後,金門仍然是台北的前線,整個1980年代,金門持續實施全民皆兵、以軍領政的戰地政務實驗,繼續被台北定位成「反攻的前線」,繼續宣傳反共復國、解救苦難同胞的神話,如同筆者在「軍中樂園的流離與想像」指出的,到了1980年代中期,金門軍政當局竟然還在大肆興建「反空降樁」,今天,這些遙指天際、不曾等到敵人空降的水泥樁,無聲地成為台北錯誤金門政策的見證者。

基本上,從1949到1978年間,金、廈這兩個兩岸的前線,命運並無兩樣,但鄧小平將廈門列為特區,以及蔣經國的「三不」,確實使金廈兩門的歷史際遇自1979年後朝向不同的方向發展。

1992年11月7日,台北終於解除了金門的戒嚴令,時間整整比台灣本島晚了5年,這已是廈門成為經濟特區之後的第14年,自1949年11月成為「軍事管制區」起算,總計金門的軍管歷時長達43年5個月又19天,金、馬往來台灣本島的出入境管制,甚至一直要到1994年4月28日才真正解除,算來金門的軍管歲月竟然長達45年,舉世罕見。

 

金門曾經歷長達43年的軍事管制,36年的戰地政務實驗,金馬往來台灣本島的出入境管制直到1994年4月28日才真正解除。作者提供。

筆者這樣說,並非認同廈門的發展模式,而是提醒台北領導人,必須誠實面對歷史,嚴肅面對過往的金門政策,而不是以台北看金門,硬將跳躍的記憶、片面詮釋的歷史當作事實,用以證明台北並沒有虧待金門。

建構共同體更要誠實面對歷史

針對本文的批評,台灣朝野或許要說,就算之前金門的工具性定位為真,至少在2001年開放「金廈小三通」之後也已經結束,馬總統或許還會進一步指稱,在他任內金門大橋開始動工興建,並且同意金門自大陸引水,政府並沒有不重視離島民意與建設。

事實上,「小三通」的倡議早在1992年金門解嚴,一開始,以影響國家安全等理由堅決反對的台北,後來之所以同意試行小三通,很大原因是為了規避兩岸直航的壓力,其決策過程其實仍然不出台灣本位主義的思考

而金門大橋的興建,則是李登輝以降歷任總統對金門人的公開承諾,馬總統兌現的是一個整整遲到20年的支票,即使跨海大橋單純只是大小金門的基礎交通建設,但這個由金門縣政府出資一半的國家重大建設,還是被特定政治人物批評為「統一大橋」、「不符經濟效益」,發言充斥著金門只是台灣斥候的傲慢。

至於自大陸引水一案,雖然也是陳年舊案,但關鍵仍然在於台北無力妥善處理金門用水不足的問題,其實,就連金門當地輿論也不乏反對自對岸引水的作法,政府領導人如果視此為對金門人的德政,恰恰凸顯以台北看天下的思維而已。

不難理解,馬總統在馬習會的談話,主要為了證明兩岸已經從戰爭走向和平,以及他上任以來致力創造兩岸和平紅利的歷史定位,但台灣社會顯然沒有對馬習會形成相對一致的共識,對金門人來說,馬總統有關金門的談話,離他自己所揭示的誠實面對歷史,也還有不小落差。

馬習會的爭議只能留待台灣社會持續對話、尋求理解,可以確定的是,台北要如何嚴肅面對過往的金門政策,以及錯誤金門政策對金門人的影響,在馬政府高談兩岸和平紅利的此刻,不僅攸關金門的轉型正義,也是對所謂台澎金馬共同體的具體檢驗。

------------------------------------

金門慰廬

http://www.ttvs.cy.edu.tw/kcc/951013k/k823c2.htm

2015-09-01_2239272015-09-01_2239152015-09-01_2239002015-09-01_223813  

-----------------------------

1399462253-1443272924_n1399462253-413057706_n1399462253-664767185_n2015-09-01_224303  2015-09-01_2246022015-09-01_224612  2015-09-01_2246582015-09-01_2248002015-09-01_2248172015-09-01_22483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