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總理請辭 確保不遭報復華府歡迎他留在美國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我國目前有14個邦交國,分別為大洋洲吐瓦魯、馬紹爾群島、帛琉、諾魯;歐洲教廷;非洲史瓦帝尼;南美洲巴拉圭;中美洲與加勒比地區聖露西亞、聖文森、海地、瓜地馬拉、貝里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及宏都拉斯。我國目前有14個邦交國,分別為大洋洲吐瓦魯、馬紹爾群島、帛琉、諾魯;歐洲教廷;非洲史瓦帝尼;南美洲巴拉圭;中美洲與加勒比地區聖露西亞、聖文森、海地、瓜地馬拉、貝里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及宏都拉斯。中國利誘慫恿 宏都拉斯媒體警告:代價高昂恐引發政治危機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GBbWm3

海地總理請辭 確保不遭報復華府歡迎他留在美國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海地的巫毒信仰:殭屍與媒體/奴隸與政治

在海地,台灣的邦交國之一,巫毒教是除了天主教之外,另一大官方宗教,一提到「巫毒」,大家仍不免聯想到恐怖的活死人(殭屍)、黑魔法、詛咒、危險與神秘等,其實巫毒信仰跟過去海地爭取殖民地獨立有很大的關聯
作者:地理眼GeogDaily2015-07-26 14:00

吳佳穎(台灣大學政治系國際關係組學生)

海地,台灣的邦交國之一,巫毒教是除了天主教之外,另一大官方宗巫毒儀式進行中,巫毒信仰重視社區群體參與。(維基共享)

幾年前巫毒娃娃吊飾曾在台灣流行過一陣子,但是一提到「巫毒」,大家仍不免聯想到恐怖的活死人(殭屍)、黑魔法、詛咒、危險與神秘等。今年4月到6月,台灣世界宗教博物館舉辦了海地與巫毒信仰特展,並邀請到海地女祭司兼國際人類學學者,也是海地大學的副校長多明尼克教授,為台灣介紹海地巫毒信仰文化,也包含藝術、音樂等,當中更提到了巫毒信仰跟過去海地爭取殖民地獨立有很大的關聯

海地,台灣的邦交國之一,巫毒教是除了天主教之外,另一大官方宗海地大學副校長多明尼克教授。(圖:網路)

破除對巫毒的刻板印象

在海地,台灣的邦交國之一,巫毒教是除了天主教之外,另一大官方宗教,在社會上扮演有重要角色,巫毒教(Voodoo/ Vodou)源自西非,這種原初宗教揉合祖先崇拜、萬物有靈與通靈術。巫毒,可以說是一種生活之道,包含萬事萬物如何活著,海地巫毒信仰中有著被稱為Lwa(或Loa)的神靈,Lwa仲介人類與天神之間,與神靈溝通是巫毒教的精神核心,因為宇宙萬事萬物連結,無法單獨存在或與世隔離,因此與神靈溝通最重要的是去了解如何處理能量在物與人、個人與團體之間所產生的不平衡,並不像好萊塢電影中所描述,巫毒教全都是殭屍、可怕的巫術,這是主流西方媒體對民間信仰不了解,所產生的片面刻板印象並傳播到世界各地。

海地,台灣的邦交國之一,巫毒教是除了天主教之外,另一大官方宗Erzulie Dantor為Loa之一,圖為其最普遍的描繪形象。

1980年代有個實際案例,有位黑人納西斯被發現在其死後18年竟然出現在街頭據稱被巫毒教的巫師救活,但事實上,他當初根本沒死,而被指出是服了一種含有河豚毒素、大曼陀羅花、樹蛙的複合毒藥,會使人的呼吸變遲緩、代謝變慢、甚至瞳孔放大,家人以為他死了,下葬後不肖巫師再將他們挖出,稍微解毒後帶到農場做奴隸,利用毒藥控制,過去醫術不是很發達,以為是殭屍巫術,這樣的民間傳說很多,使人感到害怕而沒有注意到背後另一個奴隸結構的問題,後來才被揭露出來。

海地,台灣的邦交國之一,巫毒教是除了天主教之外,另一大官方宗納西斯

大部份的話語權,好萊塢電影中常以殭屍為題材,基督教、天主教的一神信仰是主流,對巫毒教這樣的民間信仰的解讀難免偏頗,傳到華人世界翻譯時,Voodoo(Vodou)本來有另一個音譯:「伏都」教,卻因為神秘色彩使「巫毒」這樣的字眼勝出,如此語言上的連結加深人們對它的誤解,另外,殖民主義與現代化浪潮,也讓原本的傳統信仰被污名化,認為那是迷信,不文明與不進步,需要被改變。但知道殭屍的真相後,巫毒信仰還可怕嗎?真正令人畏懼的恐怕是媒體所塑造出來的假象,還有利用人性恐懼牟利的人。

信仰的凝聚力 VS. 政治利益

15世紀西班牙人從西非擄掠黑人到海地做奴隸,海地巫毒教在西班牙和法國殖民主義者手中是備受壓迫的,但是巫毒教與西非部落制度緊密結合,黑人給大批綁架到陌生土地(海地)做牛做馬,巫毒教是他們與彼此、與故土的唯一連繫羅馬天主教無論如何壓迫,都無法杜絕海地人暗中信仰巫毒教。18世紀,有大批在海地的黑人奴隸受壓迫後想反抗、逃跑,而過去一些反抗的領導者也剛好是巫毒教的祭司,因此對殖民國來說,巫毒等於反抗,所有非天主教的一切儀式皆被禁止,反抗者皆受到嚴厲的處罰,然而巫毒信仰仍在民間實行著。到了1791年,奴隸起義革命,地下的巫毒組織與祭司扮演重要的參與者,在精神層面凝聚黑人奴隸,也讓海地成了中南美洲首先脫離殖民,獨立的國家,但獨立後許多領導人與巫毒教脫勾,巫毒教被官方禁止,後來美國在佔領海地期間,更加壓制巫毒信仰,於是地下巫毒組織繼續在民間扮演幫助窮人、對抗全力菁英的重要角色。

海地,台灣的邦交國之一,巫毒教是除了天主教之外,另一大官方宗帶領海地走向獨立的革命家杜桑˙盧維圖爾(Toussaint L\'Ouverture)

不管在哪一個社會,宗教往往扮演著安定人心的力量,而且能夠凝聚、組織民眾,成為一股強大的勢力,對社會文化、政治造成很大的影響,對為政者來說,宗教可以是一種統治的手段,殖民國家逼迫海地人信仰天主教,而1957年的總統老杜瓦利埃,就是利用巫毒的知識來建立自己的權力,並在海地實施獨裁,海地人在1972年可自由信仰巫毒教。後來1986的軍事政變中,巫毒作為地下組織的力量,使很多的巫毒祭司失去生命,天主教神父讓阿里斯蒂德當上總統,中間經歷好幾次政變與動盪,巫毒教直到2003年才與天主教和新教一樣,被列為海地的官方宗教。如今,海地黑人所信仰的巫毒教已經與原來的非洲巫毒教不盡相同,海地巫毒教還揉入天主教的元素。海地人一方面信仰天主、聖母瑪利亞、聖徒,另方面也同時信仰巫毒教,兩者互不排斥。我們從海地的歷史,可以看到政治與巫毒教的力量相互影響,在分析海地的的政治社會時,除了國外的勢力介入,獨裁與貪腐外,巫毒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元素。

平反巫毒論述:宗教自由

2014海地的天主教高級教士表示,傳統巫毒信仰,是無法幫助海地人解決貧窮問題的,迷信反而造成貧窮與社會問題。但這樣將巫毒視為窮人宗教的論述,本身是以西方基督信仰為上的觀點,有宗教歧視的意謂,海地的貧窮並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殖民的經濟體、獨立後被經濟封鎖、以及對法國的賠款等國際性結構綜合導致,而當初海地奴隸為了爭取獨立自由,以巫毒信仰團結起來,造成事後西方對它的誤解與諸多刻板印象。台灣身為海地的邦交國,如今我們應該重新去認識與尊重巫毒信仰,重新詮釋海地的歷史,並肯定宗教在文化與社會上的貢獻。

------------------------------

海地,台灣的邦交國之一,巫毒教是除了天主教之外,另一大官方宗海地,台灣的邦交國之一,巫毒教是除了天主教之外,另一大官方宗海地,台灣的邦交國之一,巫毒教是除了天主教之外,另一大官方宗  

巫毒教就是「與魔鬼打交道」?好萊塢電影沒告訴你的五大迷思
    www.thenewslens.com
    查看原始檔
整理 / 葉菀菱
「電視福音傳道士」Pat Robertson於節目上說,巫毒教徒「與魔鬼打交道」,殺了一隻豬並將牠的血喝掉,好獲得撒旦的幫助,才能順利從法國獨立。而地震的毫無預警襲擊,就是巫毒教徒與魔鬼交易而來的「詛咒」。
先別管Pat Robertson說的是不是真的了,你對巫毒教的認知又有多少呢?
早在我們真正了解巫毒教之前,第一本有關巫毒教的書《Haiti or the Black Republic》,與眾多好萊塢的電影,如《I walked with a Zombie》(與殭屍同行), 《Angel Heart》(天使心)或007系列的《Live and Let Die》(生死關頭),就先告訴我們巫毒教是什麼樣子。
不信的話,想一下你對巫毒教的了解,是不是停留在會詛咒人的巫毒娃娃、殭屍傳說等鬼故事,膽小一點的甚至不敢討論這個話題。了解巫毒教,就從打破成見開始。
迷思一:巫毒教=殭屍、活人祭祀?
如果你有機會去一趟巫毒市集,看到琳瑯滿目、風乾後的動物骨頭,詭異氛圍一定讓你想腳底抹油、趕快逃走,因為畫面實在是太驚悚啦!花50秒,來看世界上最大的巫毒市集 : The World's Largest Voodoo Market:
到底這些動物乾屍是用來做什麼的?
巫毒教(vodou),源自西非國家貝寧方言「vodun」,是當地國教,有「靈魂」之義。於16世紀時盛行於西非迦納、貝寧、剛果及多哥的族群部落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西非部落間,醫院無法醫治的病,往往尋求巫毒的協助;而不只身體上的,心裡有過不去的關卡,也能在舉行儀式,使用動物乾屍時向神訴說。
巫毒的世界裡,有個主神「Bondyè」,創造了世上的一切。但因為Bondyè不會直接與人「接觸」,大部分的海地人以小神Loa(奈及利亞語,表示「神」之意)為主要傾訴對象。祂是信徒保護神也是大神的傳話使者,每年的特定節日,當地人都會舉行載歌載舞、宰殺牲畜的儀式來祭祀Loa。
祭祀中使用動物乾屍,到後來居然誤傳為殭屍、活人祭祀。但仔細想想,這些是不是也跟感恩節吃火雞、中元節拜三牲的習俗相去不遠呢?
迷思二:巫毒娃娃=詛咒人偶?
另一個是有關巫毒教的迷思,就是「巫毒娃娃」了。由於他們相信人不會真正死亡,會以靈魂的方式繼續存在著,才會有巫毒娃娃的存在。巫毒娃娃是他們傳話的媒介,能將信息帶往給過世的親友們;同樣地,也能傳達愛情、財運、好運,或予以療癒、歡欣給身旁的人們,有類似平安符、幸運物的功能。
現在對巫毒娃娃的污名化,大多把它想成是扎小人的人偶、詛咒的道具,但這完全違反了巫毒教的本意,因為巫毒教義嚴格地禁止傷害他人。他們相信因果報應如果你向宇宙傳達了訊息,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他都會以三倍的力量回報,也就是三倍定律(Threefold Law)
迷思三:西非國教傳到海地造成大地震?
提到海地,總不免聯想到2010年那場恐怖的7級大地震,造成10萬人死傷的慘劇。但在發生悲慘事件時,居然有人信誓旦旦地認為,海地大地震是因為當地信仰巫毒教的關係。
但你知道海地因為信仰巫毒教的關係,脫離法國殖民,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黑人獨立共和國嗎?
15世紀時,印地安人先發現了海地這塊島嶼。海地天然條件極佳,好到令殖民者忌妒的程度。據HWP Hartford的資料顯示,海地當時土壤肥沃的程度「就像《傑克與豌豆》的故事一樣,隨便撒些種子,明天就能收割了。」也因此,日益富庶的海地有「加勒比海的明珠」之稱。
但隨著航海時代的來臨,外來者西班牙人入侵,對他們施行奴役、屠殺、暴虐,也由於天花的關係,導致印地安人口從30萬人銳減到500人。但為了挖掘金礦,西班牙人再從西非沿海地區「進口」黑奴;而17世紀時法國發現海地(他們稱聖多明哥),與西班牙簽署條約後,將大部分土地歸自己所有,並引進大量(約70萬)的黑奴種植甘蔗、棉花、咖啡、菸草等經濟作物。
巫毒教也遠從西非飄洋過海,隨著黑奴們來到了海地。
那時,法國引進西非黑奴到海地後,發現了巫毒教對殖民不利,為了杜絕人們的信仰,施以鞭刑、吊死、囚禁,甚至強迫他們改信天主教,都無法有效禁止人民的信仰。1791年到1804年間,海地爆發革命,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由黑奴起義、推翻殖民政權的國家
除了受法國大革命(1789-1799)的影響,海地國父杜桑·盧維圖爾帶領外,民間信仰的巫毒教更是扮演功不可沒的角色。教義中的「堅忍」信念,幫助海地人度過被殖民的艱難時光,也更堅定脫離法國統治的想法。
迷思四:巫毒教的《聖經》是?
新的海地憲法,已將巫毒教訂為海地人的文化遺產之一。到今天,全球有6000萬名巫毒教徒,但這還不包括由巫毒衍生出的宗教,如巴西的坎多摩宗教(Candomblé)及加勒比海地區的歐比亞教(Obeah)。
巫毒教融合其他宗教的特性(如印度教、天主教、基督教等),讓當地一個說法相當盛行:「85%的海地人信天主教,100%的人信巫毒教。」當然,這是一句玩笑話,但從中也能發現,同時信仰兩種宗教在當地不僅不衝突,還相當普遍。
2012年,海地大地震兩年過後,美國的巫毒教徒試著以音樂來撫平受難家屬的傷痛。藝術家們群聚在一塊,說著巫毒在他們生命中扮演的角色。「宗教就像膠水一樣,吸引著彼此聚一塊。如果有人開始打鼓,就會有人聽到,接下來場地(巫毒廟)就滿了。」身為女祭師的Marie Saintil說。
大地震造成150萬海地人無家可歸,有些人只好隻身前往美國另謀生計,「我們的信仰能幫我們找到出路。不論是信仰哪個宗教,有什麼顯赫的家世背景,都免不了一死。巫毒教的傳統信念使人平靜、坦然的面對死亡。」
巫毒不僅是海地人發生悲劇時精神上的支柱,更已無形的融入他們生活。同樣是女祭師的太子港人Desir,同時是DDPA關懷協會(DDPA Watch Group)的創辦人說:「大家都質疑,為什麼巫毒教沒有一本像《聖經》一樣的書,來澄清所有的誤解。但這的確不需要,因為巫毒教是藉由口述、親身體驗流傳下來的。就像活著、呼吸、跳舞,自然的融合在我們生活中,祂教我們如何尊重環境、社區甚至是整個國家。」停了一下,Desir繼續說:「海地巫毒教就像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一樣,只要我們對彼此感到害怕,就無法敞開心胸接納。」
迷思五:「巫毒城市」紐澳良-因巫毒成為美國最神秘的城市
你知道嗎,除了海地之外,美國有一個地方也縈繞著巫毒神祕氣息,就在美國南方的路易斯安那州的紐奧良城。
雖然1804年時海地獨立,但時局還是相當地動盪不安,在經濟壓力逼迫下,上千名的海地難民逃到路易斯安那州去。為什麼是路易斯安那州?1803年,美國從法國買下「路易斯安那領土」擴張領地,脫離法國控制,使得美國領土一下子大了2倍。那時候,不只海地人,其他美國境內的人也蜂擁至路易斯安納州尋求謀生機會,而巫毒教也隨著海地人在美國膨發起來,尤其在路州第一大城,紐澳良。
但與海地不一樣的是,在紐澳良信仰的巫毒教,增添了許多「鬼影傳說」。
為了讓巫毒教更有看頭,自1930年起,紐澳良徹底地將巫毒商業化、觀光化,盡情地賣弄它神秘的特點,販售如巫毒娃娃、殭屍人偶、假魔法水、粉末、巫毒娃娃博物館等。而1932年好萊塢電影《White Zombie》(白殭屍),更將巫毒的鬼魅推往另一高峰,大眾對於巫毒的認知,也是從那時起偏頗,就連巫毒的拼法也從原本的「vodou」變成「voodoo」,錯誤一直流傳至今,也漸漸形成目前我們知道巫毒教的模樣。
或許正如牧師Desir所說的,真正了解巫毒教後才不會被好萊塢的噱頭唬弄,更不必感到害怕。
打破迷思從現在開始:想為家人 / 朋友 / 情人增點好運嗎?不妨拿根骨頭或樹枝,用麻繩纏成十字的形狀,以小草為身體,試著為他們做一個的巫毒娃娃吧!

--------------------------------

誰發明了「喪屍」?法國殖民時期的海地人

「喪屍」的原型,其實反映了1625年到1800年期間非洲奴隸的苦難。「喪屍」的觀念證明他們所承受的苦難大多大,甚至想像出他們有可能死後也成為奴隸。
作者:Outside2015-11-01 14:00

Chris Wong

過去十多年,喪屍(zombie)經常出現在美國流行文化。但是,它的源起其實跟法國殖民海地有關……

海地,台灣的邦交國之一,巫毒教是除了天主教之外,另一大官方宗「喪屍」(Zombie)的觀念,首先出現在17到18世紀的海地。

「喪屍」(Zombie)的觀念,首先出現在17到18世紀的海地。

當時,海地叫作「法屬聖多明戈」(Saint-Domingue)

法國政府把大量來自西非的奴隸送到這裡,種植甘蔗。殖民政府極之殘暴,每隔幾年,便有一半的奴隸被奴役至死,然後,政府又再運更多奴隸來補充。

海地,台灣的邦交國之一,巫毒教是除了天主教之外,另一大官方宗當時的奴隸運送路線。

當時,海地人相信,死亡是一種解脫,可以回到天國西非(Guinea),回到自由的國度。不少人因此而自殺。

但是,根據當時從非洲傳到海地的巫毒教(Voodoo),死神撒麥迪Baron Semedi)會罰那些不尊重自己身體的自殺者,不讓他們回到天國非洲,而是被罰永遠留在海地的島上,服務死神,成為一個既否定自己身體、卻又被迫困在身體之中的「喪屍」。

海地,台灣的邦交國之一,巫毒教是除了天主教之外,另一大官方宗海地伏都教的死神撒麥迪。

所以,「喪屍」的原型,其實反映了1625年到1800年期間非洲奴隸的苦難。「喪屍」的觀念證明他們所承受的苦難大多大,甚至想像出他們有可能死後也成為奴隸。

1804年,海地革命,結束法國殖民統治。「喪屍」成為海地的民間文化,海地人相信屍體可以被巫師操控,替他工作、執行各種任務。這是後殖民時期的「喪屍文化」。

不過,正如加洲大學厄灣分校教授Amy Wilentz所指,這種混合了崇拜巫師的想像,已經減少了對「苦難」的想像和對「回到西非」的渴望,跟法國殖民地時代的「喪屍」已有所不同了。

海地,台灣的邦交國之一,巫毒教是除了天主教之外,另一大官方宗

20世紀初,美國曾一度佔領海地,而且開始有學者和作家書寫海地文化,當中「喪屍」成為主題之一。那種不涉奴隸政治、只涉及被巫師操控、沒有自主意識的活死人,開始成為美國流行文化的藍本。「喪屍」也被用來反映美國社會各種憂慮:過度的資本主義、戰爭、核危機等等,而且成為不少人的娛樂,跟海地那段苦難史無甚關係了。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