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森松《臺灣客家簡史》「全亞洲第一份鄉村社區草根報紙」的《今日美濃》/四十多年來走訪五千多戶人家《美濃週刊》《美濃三百年》在民國六十三年,黃森松創辦台灣首份社區報《今日美濃》妻子、文學、新聞和歷史四個情人,那時還是報禁的年代-讓只有四萬多人口的美濃,極盛時曾有二千多人訂閱《今日美濃》,彌補主流報業對鄉村報導的缺口,並成為台灣社區報發展的典範,如星火燎原般地帶動台灣各地辦社區報的熱潮。透過生計、文藝、公民和衛生「四大教育」,培養農民具備知識力、生產力、強健力和團結力,才能解決農民所面臨的貧、愚、弱、私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在台灣,電影院最鼎盛時期,約有800多間戲院,許多鄉鎮就有3,4間戲院,其中不乏日治時代所建的老戲院

但是時代過往,戲院向城市集中,變成大影城,許多老戲院沒落,關閉,頃毀,拆除,走向消失的晚年。

曾經是承載居民的笑聲與淚水,曾經是地區共同的榮耀與記憶,讓人在多年之後,重新憶起老戲院的風華歲月。

公視5/30,晚間十點播出「老戲院的今生悲歡」,走訪地區老戲院,回憶戲院的故事,看看守護老戲院的行動。

照片是麻豆建於1938年的電姬戲院,外觀造型華麗,目前荒廢中。

13260175_10154112946970619_35711861598272602_n  

-------------------------------

b22a00_p_01_01  

美濃第一戲院奮起 客委會扮推手
2015年12月07日 04:10 林雅惠/高雄報導

美濃第一戲院奮起 客委會扮推手
高市客委會主委古秀妃進行美濃戲院調查研究,希望為第一戲院找到新活力。(林雅惠攝)
高市政府客家委員會為讓關心美濃唯一50年代第一戲院再生活化,6日在美濃圖書館舉辦「小鎮老戲院的新生命」座談會,帶大家認識老戲院過去、現在,及商討更多可能的未來,讓地方老戲院風采再度重現。

在電視未發達的50年代,鄉下娛樂以電影院為主,旗美地區9家戲院陸續歇業,唯一外觀保存最完整的美濃第一戲院,成了當地觀光景點,經產權所有人陳英嬌免費提供場地10年給客委會使用,客委會將計畫第一戲院整修後,邀請廠商進駐,以帶動柚子林商圈的發展。

客委會昨邀請第一戲院經營者第二代林玫伶校長等人,分享他們如何透過書寫創作、規劃社區小旅行、開設特色商店等方式,讓地方戲院再展風采,引領大家認識老戲院更多可能的未來。

林玫伶以自己在第一戲院成長的經歷,書寫出版童書「我家開戲院」,以文字延伸並再生童年記憶,讓讀者得以認識在戲院工作、生活的實際情境,她說相當期待美濃第一戲院可以轉型成為一個多功能的文化空間,也可以是收藏電影文物的場館。

高市客委會主委古秀妃說,從今年6月起進行美濃地區戲院調查研究,訪談戲院工作者和在地居民,記錄美濃3家戲院的故事,也計畫協助第一戲院結合在地文化和特色產業,為戲院和地方找到新活力。

-----------------------

可敬的文化力量、可敬的美濃人

4年編寫美濃 黃森松籌畫40年

2015-07-27

〔記者陳祐誠/高雄報導〕政大傑出校友、美濃出身的黃森松老師,四十多年來走訪五千多戶人家、不斷蒐集家鄉故事,用四年時間寫出達百萬字的《美濃三百年》,與讀者分享在地歷史。

  • 黃森松籌畫四十多年,將美濃大小事集成《美濃三百年》出版。(記者陳祐誠攝)

    黃森松籌畫四十多年,將美濃大小事集成《美濃三百年》出版。(記者陳祐誠攝)

在民國六十三年,黃森松創辦台灣首份社區報《今日美濃》,那時還是報禁的年代,出自民間的草根報紙讓鄉下農民有了發聲的管道,也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在心裡決定要寫一本有關美濃歷史的書,仔細介紹自己的家鄉,把這裡的美記錄下來。

四十多年來,黃森松四處蒐集、整理資料,內容包羅萬象,有美濃發展沿革、地名由來、姓氏夥房、各大家族、宗教、教育、動物、農業、菸葉興亡等面相,甚至極少為人關注的平埔族,黃也實際走訪各遺址,鉅細靡遺地記錄美濃與平埔族的淵源。

黃森松說,他走訪五千多戶家庭,得到的資料不計其數,記錄的同時也在學習,最後花了四年時間整理,寫出八百九十一頁、達百萬字的《美濃三百年》,一本售價二千元。

新書昨日舉行發表會,美濃各界人士紛紛來捧場祝賀。黃說,寫書期間受到許多人的支持與照顧,否則自己根本無法完成這本書,他對所有伸出援手的人表示感謝。

--------------------------------

客人花/客家人

600_3dfdf51  

在家自學 郭沐恩上台大政治

2015-08-07

〔記者洪定宏/高雄報導〕雄女應屆畢業生郭沐恩於二年級下學期開始在家自學,以指考四五八分拚上台大政治系國際關係組,雖然第一志願是到美國留學,這次無法如願,但她不放棄,將目標放在四年後。

  • 在家自學的郭沐恩考上台大政治系。(記者洪定宏攝)

    在家自學的郭沐恩考上台大政治系。(記者洪定宏攝)

因父母分別是大學的法律及英語教師,時間彈性且有專業,郭沐恩小學一至五年級,就已在家自學了五年,當時有數個家庭的孩子共學,加上是基督徒,經常上教會,所以沒有脫離團體生活。雖然申請多所美國學校都摃龜,但郭沐恩左思右想,不認為在家自學有啥缺點,反而更強化自我控制能力,落實自學計畫,且完全沒有補習,就考上台大,凸顯其自學能力很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