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3_0915532015-07-23_0914522015-07-23_09113916754325380_02882ab248_b2015-07-23_090137  

楊氏家廟 可望登錄歷史建築

2015-07-23

〔記者林近/桃園報導〕桃園區新民老街上的楊氏家廟有近百年歷史,一群熱愛鄉土的青年日前發現廟前圍了鐵皮,擔心被拆除,緊急向文化局提報保存,文化資產審議委員經過會勘,認具保存價值,而房屋所有權人也有保存意願,可望登錄為桃園市歷史建築。

  • 桃園區新民老街上的楊氏家廟有近百年歷史,可望登錄為桃園市歷史建築。(記者林近攝)

    桃園區新民老街上的楊氏家廟有近百年歷史,可望登錄為桃園市歷史建築。(記者林近攝)

磚造立面街屋 桃園碩果僅存

提報人劉醇遠表示,他們擔心楊氏家廟被拆除,經討論、蒐集資料後向文化局提報。他說,楊氏家廟興建於民國七年,為日據時代的街屋,融合西洋與日式的風格,是桃園區碩果僅存的磚造立面街屋。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魏淑真表示,文化局接收提報後,邀集文資委員與所有權人前往會勘,發現該建物先前是私家祠堂,目前已荒廢、無人使用,雖然保存狀況不佳,卻是新民老街少數遺存的日治時期磚造立面街屋,見證著老街的發展歷史。

文資委員 認為具保存價值

魏淑真說,文資委員認為街屋具文化資產保存價值,建議登錄歷史建築,文化局將依規定提送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進行審議;通過審議後,將進行調查研究、規劃設計等階段,再補助整修,未來會開放讓民眾一睹風采。

劉醇遠說,楊氏家廟位於擁有一百八十餘年歷史的新民街,街上仍有米店、嫁妝店等老店家,近幾年文創小店也紛紛進駐,成為新舊交融的特殊街景。

 

------------------

桃園市桃園區新民街 - 桃園區 - 街道、名勝古蹟 | Facebook - https://goo.gl/GifSE1

樂遊 桃園第一街 尋訪百年風華 | 蘋果日報 - http://goo.gl/VQ7o95

樂遊 桃園第一街 尋訪百年風華
2015年03月18日 更多專欄文章

新民老街上的樂豆屋,畫有3D恐龍彩繪還能讓訪客扮成恐龍。
從桃園車站步行約10分鐘就能走到的新民街,昔時有「桃園第一街」之稱。這條百年老街,名氣遠不如大溪老街,但街上除瀰漫古韻,近年也悄悄出現不少別開生面的風格小店。最近在地人還發起一場小而美的藝術節,讓繽紛創作進駐街坊,讓這條曾日漸沒落的老街,湧現不少活力。報導╱陳彥豪 攝影╱翁玉信

帶你呷好料、趴趴走


在新民街上,仍可以找到一些有老街古樸韻味的角落。
走進鋪著花崗岩的新民街,翻讀著手上的老街簡介,原來這條對非桃園人來說實在陌生的街道,已超過180年的歷史了。曾經興盛一時,但隨著市中心轉移而沒落。全長僅約265公尺的老街,沒幾分鐘就晃完了。若非有這次在地文化工作者發起、展期到3/29的第1屆回桃看藝術節,根本不會特意繞進來。相較於那些假日人潮如織的熱門街巷,新民街的午後,格外清新可喜。

這次的活動中,由數十位年輕藝術家,分別完成約20件裝置藝術、攝影、插畫等創作,除以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的辦公室「工傷工作站」做為主展場,創作散落在老街上的咖啡館內、巷弄之間,一邊走看,同時也就跟著認識了街上的老店舖、新空間。


《綠蔭織巷》這件作品,將平凡淳樸的小巷點綴地別具一番韻味。

新民街上的貓兒也不少,午後紛紛爬上機車打盹。

能激發懷古幽情的門環,讓人忍不住細看。
穿街走巷 探訪老店
曾探賞過不少街道藝術展的訪客,或許很快便可看出,這個展覽的資源是如何有限。空間受限、材料所能運用的預算顯然也不足,沒有在視覺上足夠龐大驚人的創作、沒有國外名家,玩自拍也不易找到可讓網友討論讚嘆的角度。不過,這的確是個氣質質樸而誠懇的展覽,細細品味,便能感受到發掘在地特色的用心。

很多人都知道桃園的埤塘特別多,但設在工傷工作室的裝置藝術《埤塘新樂園》表現出動物棲地被大樓襲奪的情景;運用繽紛剪紙創作的《感恩!落水!》,與使用自然素材的《生根深耕》,也分別表現桃園多雨氣候和對土地的關懷,緊扣在地議題。


來到藝術節主要展場的工傷工作室,可欣賞插畫、攝影等系列創作。

裝置藝術《生根深耕》,運用樹枝等自然素材。

在工傷工作室後方,集結多件色彩繽紛的作品。
作品中有一件置放街角的《桃原味》,以簡單素材打造豆干、花生糖等地方特產擬人公仔。其中有一件油條,是取材自老街上專賣油條的新珉油條店。走到店前,瀰漫老店的古樸情韻,旁邊還有賣麥芽糖的老店,對面則有紅磚古蹟楊氏家廟以及柑仔店,雖然只是一塊並不大的角落,卻可依稀遙想早年桃園第一街風采。


取材自桃園地方特產的創意公仔《桃原味》系列,在步行街上十分醒目討喜。

《桃原味》系列中的油條公仔,便是發想於這間老街上的新珉油條店。
恐龍彩繪 活潑逗趣
透過與藝術節合作的店家,也可讓訪客認識到新民街由年輕人進駐開店後,所湧現的活力。比如才開店3個多月的樂豆屋,不僅是間賣傳統豆花的小店,由於年輕老闆擅長壁畫彩繪又酷愛恐龍,整間店的牆面全都畫滿了恐龍群,用色豐盈飽滿,還做出突出於牆面的3D雕塑,更酷的是,老闆還自製恐龍頭套,連手套都備妥,訪客可扮恐龍玩Kuso,吃豆花還能有另類樂趣。


藝術節也備有「回桃看」面具,讓訪客拿來自拍玩耍。

樂豆屋提供傳統或布丁豆花(均為45元),可搭3種配料。

直徑達100公分的作品《大鬆餅版圖》,設於當地店家「只是光影」。
而由數十年屋齡老屋改建而成、位於2樓的小間•日常,備有咖啡與蛋糕等甜點輕食,也可讓訪客流連整個下午。點份午茶後,可隨手翻翻書,感受極具文藝氣息的空間,欣賞牆上繽紛的插畫展。緊臨陽台的座位則可臨街眺望新民街景致,感受午後漫活趣味。在這條原已平淡寧靜的街上,這個月裡逢周末還有戲劇、舞蹈等熱鬧演出,重現百年老街風華。


從小間•日常的陽台座位,可眺覽新民老街風情。

洋溢文藝氣息的小間•日常,牆上可賞插畫等創作。

小間•日常店內,有些別具特色的擺設。
【風味美食】小吃飄香 味美價廉
位於老街上的「新民肉圓米粉湯」,是從早年攤販一步步發展為今日店面的在地老字號,從店名即可知,招牌為「肉圓」(30元)與「米粉湯」(20元起),不僅皆味美價廉,且小小店內竟備有近30種小菜與約15種湯品,從豬肉、豬腸等到鯊魚、中卷都不缺,口感冰涼爽脆、未包肉餡的「高麗菜卷」(50元)尤其可口。


過客飯
甜蜜粒飯 滋味獨特
店內還有「過客飯」(20元起)與「甜蜜粒飯」(30元)也都堪稱一絕,前者有點像是將尋常魯肉飯的肉燥部分,改成以油蔥來拌飯,別有一種古早味。「甜蜜粒飯」更特別,光看名字根本不明就裡,原來是將用在肉圓的醬汁,另行調製過後拿來淋飯,嘗起來有甜、鹹、辣等滋味,令人印象深刻。


甜蜜粒飯

米粉湯

肉圓

【旅遊資訊】
◎開車
可從中山高桃園交流道下,接台4線續行春日路,轉中山東路接中山路轉中正路,至新民街口周邊找車位或停車場後,步行至新民街上各展點或店家。
◎搭車
可搭台鐵下桃園火車站後,步行約10分鐘可抵新民街。
◎相關資訊
•回桃看藝術節 www.flyingv.cc/project/5226
•小間•日常 0913-508-283 13:00~21:30 周一休
•樂豆屋 0921-874-118 12:00~21:00
•新民肉圓米粉湯 (03)337-1545 8:00~20:00
•新珉油條店 (03)347-6789 5:00~12:00

老照片

老照片是時代變遷的見證,1995年桃園市公所出版了一本【泛桃舊藏】,書中將桃園市百年來的影像變化做了最佳的註解。

我們將泛桃舊藏裡的老照片掃描,並整理成電子檔。在進行田野調查的過程中,老照片曾經出現的地點成為了我們很重要的參考依據。而老照片背後的市區景觀的變遷更我們覺得有趣。例如:民國50年中正路上因大廟建醮排豬公的情景、桃園國小是以前桃仔園公學校的樣貌、本來的桃仔園小學校是現今的統領百貨公司、火車站前的中華路從林蔭大道變成了繁華的商業區、曾經是日治時期時桃園街的行政單位-街役場,變成了現在的麥當勞。

老照片往往提供了許多美好的故事,值得我們好好去品味。

﹝右圖照片為桃園街役場,參考自泛桃舊藏﹞

 

中正路1961年(參考自泛桃舊藏) 中正路2010年(組員自行拍攝)
桃仔園小學校(參考自泛桃舊藏) 現今為統領百貨(組員自行拍攝)

至頂部

行政區

桃園市的行政區變遷也非常的大,遠在清乾隆中期桃仔園只是一個剛開發的小聚落,人口稀少,並不是當時台灣重要的城鎮,日治時期聚落的發展集中在大廟景福宮四周,當時行政區桃園街沿用桃園古堡的範圍為主,從火車站至大廟之間仍有大片的稻田。

民國35年桃園的行政里共有25個,設有340鄰,人口約3萬多人,火車站是重要的聚落中心,鄰近區域仍是農業地帶。民國60年改制為縣轄市。民國71年行政區調整,桃園共有42個里,962鄰,人口的增加使得市區範圍擴大。民國73年桃園人口突破20萬人,民國81年桃園市已經有56個里,1210個鄰,並分為市中心區、大樹林區、大檜溪區及埔子區。民國87年69個里,1532個鄰,人口突破30萬人。

民國98年底,桃園市人口逼近40萬人,以人口數來說是全台灣的第九大都市。

至頂部

老地圖

地圖是研究地理與歷史重要的工具,在收集許多文獻資料後,我們將桃園市區(特別是古城區這塊)的老地圖,按照年代排列,並從中探討桃園地景地貌的變化。

1993年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生簡逸珊所撰寫的『桃園市中心區空間變遷研究』,是我們目前收集到的所有資料中,關於桃園老城區最詳盡的資料,文中將桃園市區的各階段變化都有很深入的探討,特別是關於桃園市區的地景地貌變遷,透過老地圖來呈現,因此這是很重要參考資料。本專題因此將這些資料掃描,並建立成電子檔,希望透過老地圖的呈現讓大家更了解桃園的變化。 (下圖可按圖放大)

至頂部

老街與老建築

 

新民街傳統上桃園市民所認定的老街主要是新民街,它位在大廟景福宮前,百年前它就是熱鬧的市集。近年來,桃園市公所在此進行市街景觀的改造,統一街道上的招牌,讓老街看起來更有古味。此外新民街上的楊氏家廟,融合了西洋與日式的風格,是非常引人入勝的老建築。

 

 

 

 

 

楊氏家廟走在繁華的桃園市中心區,只要好好留意,就會發現有些房子很特別,特別是日式風格的建築物,也許因為招牌及過往人潮淹沒了這些老房子老建築的樣貌,但這是很特別的都市景觀,也證明了桃園市區的歷史變遷。也許有一天這些老建築都將會消失,但是很慶幸的是至少我們幫它做了紀錄。

 

 

 

 

 

 

 

 

 

 

 

 

 

 

 

 

 

 

 

 

 

 

 

 

 

 

至頂部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