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過勞死文化是怎麼來的?|國際|201 : 5|即時|天下雜誌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1987年,過勞死這個社會現象正式獲得承認,當時一群正值壯年的主管階級接連猝死,日本健康當局因而開始正視這個問題,並著手記錄過勞死情形。

過勞死問題在日本很廣泛。一旦經認定為過勞死,受害者家屬每年會獲得政府約2萬美元以及公司方面最多160萬美元的賠償。

一開始,日本政府每年大概記錄到幾百起過勞死。但在2015年前,厚生勞動省報告出現空前多的2310起過勞死案例,而且或許只是冰山一角。根據過勞死辯護團全國連絡會議,實際的數字多達1萬死,大約跟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相同。

人真的會因過度工作死亡嗎?抑或年紀大、未診斷出的隱疾才是原因?

典型的過勞死案例是像他這樣:濱田健二在東京保全公司工作,有年輕的妻子和可怕的工作精神。他每週通常都有幾天工時長達15小時,還要通勤4小時。有一天,同事發現他倒在桌上,還以為他睡著了,但他幾小時都沒有動,同事才發現他死了,死因是心臟病發,年僅42歲。

濱田2009年過世,但過勞死在40年前就有了第1個受害者。那是1位健康的29歲年輕人,在日本最大報紙的運輸部門工作,因恐怖的輪班生活而死於中風。

蘭開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壓力專家庫柏(Cary Cooper)說:「二戰戰敗後,日本人的工時顯然是全世界最長的,他們是最高等級的工作狂。」

戰後,工作賦予男人一種新的目的感,在財務上和心理上都鼓勵了他們。企業歡迎這種現象,也開始資助工會、文化團體,公司提供宿舍、交通接泊和娛樂設施、醫務室和育兒中心。在這時候,工作對生活是很有好處的。

幾十年後的1980年代中期,一切開始走樣。畸形的日本經濟體系,造成股價和房價快速暴漲,帶來泡沫經濟,把日本上班族逼到極限。

在泡沫經濟的顛峰,近700萬人(佔日本當時人口約5%)每週工作60小時。當時,美國、英國和德國仍是朝9晚5。

根據1989年的調查,大公司裡有45.8%部門小主管、66.1%部門主管認為他們會死於過勞。

1989年代末期,每年都有大量白領勞工過勞死,日本政府開始留心。過勞死成為迫切的公共問題,厚生勞動省開始公布數據。

過勞死的定義是,受害者死前那個月加班超過100小時,或死前6個月內,有2個月以上加班80小時。

經濟泡沫在1990年代初爆炸後,加班文化只有更加惡化。在接下來幾年所謂「失落的十年」,過勞死宛如傳染病,管理階層和專業人士的死亡人數飆升,人才加入速度不及流失速度。

中年男子因有心臟病與糖尿病等隱疾是一回事,處在健康顛峰的年輕人──醫生、大學教授、工程師死亡,更令人驚駭。

過度工作會致命嗎?

在幾千起不同的過勞死案例裡,有兩個潛在的罪魁禍首特別突出:壓力和缺乏睡眠。壓力和缺乏睡眠會致死嗎?你要連續工作多久才會昏倒?

整晚熬夜後直接去公司上班,肯定會讓你感覺很糟。令人意外的是,睡眠不足會致死的證據很少。很多證據告訴你,睡眠不足會間接致你於死,例如增加心臟病風險、免疫系統失調、糖尿病和某些癌症,但從來沒有人直接因為不睡覺死去。長期來說,欠缺睡眠對健康不好,但你似乎不太可能因為熬夜工作自動死亡。

金氏世界紀錄裡,維持醒著不睡最長的人是加德納(Randy Gardner),他1964年連續264小時(11天)不睡。在最後1天,他召開記者會,咬字清楚地發言,接著睡了14小時40分鐘。他現在還活著,住在聖地牙哥。

目前也沒有證據能證明,單靠壓力就能引發心臟病發作或心臟病,不過壓力會害你染上壞習慣,例如抽菸、喝酒、飲食失調。

牛津大學的「百萬女性研究」追蹤約70萬名女性的健康狀況接近10年,這段期間內有4萬8314人死亡。分析資料後,學者發現,自認為壓力較大、較不快樂、較不健康、較失控的女性,死亡機率也較高。但她們一開始就比較不健康,因為生病而壓力較大。把這項因素列入考量後,壓力與抽菸等風險行為的相關性就消失了。壓力與不快樂,和死亡風險無相關性。就算你整整一年中,在辦公室都過著壓力很大的生活,也不會讓健康的人提早進墳墓。

值得玩味的是,過勞死的原因或許不是壓力或缺乏睡眠,而是在辦公室花多少時間。學者去年分析60多萬人的習慣和健康資料後,發現相較於每週工時不到40小時的人,每週工作55小時的人,中風機率高出1/3。研究沒有找出原因,但學者相信原因就是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

現在日本人的工時沒有以前那麼長,截至2015年,日本平均上班族的工作時間低於美國,更不用說是每年工時2246小時的全球過勞「冠軍」墨西哥。一如預期,日本以外的過勞死現象正在增加,中國每年約有60萬人過勞死,相當於每天約1600人。

維吉尼亞理工學院管理學教授臥庫齊(Richard Wokutch)說:「印度、南韓、臺灣、中國等下一代新興經濟體正在做一樣的事,跟著戰後日本的步伐邁向長工時。」

蘭開斯特大學的庫柏說,倫敦也有一樣的現象,只是沒有相對應的英語詞彙。他是對的,2013年8月,美銀美林實習生艾德哈特(Moritz Erhardt)連續工作72小時後,在淋浴時身亡。這位21歲年輕人的死因是癲癇,可能由過度工作引發。在他死後,美銀美林限制實習生1天最多工作17小時。

超時工作的文化,確實也是過勞死的元凶之一。庫柏說,在很多國家,問題不在於努力工作的文化,而是職場上透過早出晚歸來證明貢獻的文化,但這對工作效率只有反效果。

在日本,很多年輕人都不敢比主管提早下班。臥庫齊說:「我在日本工作時,大家會在下班前把報紙帶出去看,就是因為不敢下班,但也沒有在努力工作。」若你也會因為顧慮公司氣氛不敢太早下班,只好一直刷臉書,最好記住這件事:在辦公室待太久,可能有害健康。

從「過勞死」到「夕活」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調查,日本人平均每年工作時間達1,735小時。另外,日本總務省的調查顯示,2013年時有8.8%的人每週工作超過60小時。雖然近年日本人的平均每年工作時間已較8、90年代的工時縮短(其中一個原因是派遣合約員工和兼職員工的增加),但工時過長導致的過勞死、父親不在等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日本的社會問題。
作者:Outside2015-07-02 15:04

HY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調查,日本人平均每年工作時間達1,735小時。另外,日本總務省的調查顯示,2013年時有8.8%的人每週工作超過60小時。雖然近年日本人的平均每年工作時間已較8、90年代的工時縮短(其中一個原因是派遣合約員工和兼職員工的增加),但工時過長導致的過勞死、父親不在等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日本的社會問題。

所謂「過勞死」,是指因工作文化、上司指示等原因長時間加班或無休假工作,令精神或肉體的負擔超出負荷,最後導致腦出血或心臟病等猝死,或因此自殺。

所謂「過勞死」,是指因工作文化、上司指示等原因長時間加班或無休假工作,令精神或肉體的負擔超出負荷,最後導致腦出血或心臟病等猝死,或因此自殺。

單在2013年便有近200人因過勞死身亡,而因過勞而嘗試自殺的人,10年來更以10倍的速度增加,情況嚴峻。

此外,不少父親因為工作時間過長,而在子女的成長中缺席。有不少研究指出,「父親不在」對子女的成長有負面的影響。

有見及此,日本政府除了最近實施了「過勞死等防止對策促進法」外,更推廣「夕活」的概念--鼓勵在夏天日長夜短的時候,提早工作開始及結束的時間,善用黃昏日照時間,或與家人相聚,或參加不同活動,豐富人生。

日本政府除了最近實施了「過勞死等防止對策促進法」外,更推廣「夕活」的概念。

當然,要推廣新的生活模式,一定要得到企業和僱主的支持。

隨著日本3-11東北大地震後,不少製造業的企業響應政府節電的呼籲,而減少甚至停止了加班的安排。順應這個潮流,有企業將這個不加班的安排規範化。企業除了將開始及結束工作時間提早,以節省光電開支外,也有企業引入「不准加班日」,規定每週一至兩日員工不得加班,到了指定時間,辦工室的空調、燈光、電腦等便會自動關上,也有員工糾察隊呼籲同事下班。

除了工作安排以外,企業亦推出一些措施,吸引員工提早回公司,以配合提早放工的政策。

例如,位於愛知縣的DENSO公司,便由2015年7月至9月期間,在公司食堂提供免費的早餐。另外,位於東京的網上廣告企業Opt,在正式工作時間的45分鐘前,會向員工派發免費的飯團,以鼓勵員工提早上班。

日本3-11東北大地震對日本影響甚深。東京的Oenon企業,在大地震後組織了義工隊到東北支援災民,及後也安排每年新入職的社員參與復興工作。為配合新政策,公司由2014年起,將會給予所有職員一年5日的「義工休假」,讓員工自由選擇從事不同的義務工作,既可讓員工休息,也讓他們在工作以外獲得新的體驗,豐富人生。

要改變日本長工時的工作文化,非一朝一夕的事。在尋找經濟再度成長之際,日本政府還須努力修補昔日因追趕經濟成長而產生的種種社會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