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繞之蛇》:很抱歉,這裡沒有神蹟應允

大部份的人沒有掙扎也不反抗,照舊日常;為了生存,人們避談理想。這隻巨獸,是《巨靈論》裡捍衛人民的國家?還是《約伯記》中兇殘的海怪?抑或一艘載著人們往來的遠洋客輪?在吧台上,它僅僅是一口接著一口的無聲哀悼。
作者:縮梭2015-05-15 10:38

縮梭

《纏繞之蛇》電影裡出現的海邊骸骨。(圖:電影海報﹣寶米數位)

十七世紀英國哲學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在其所著的《巨靈論(Leviathan)》提到:「透過訂定契約的方式,人們將管理自身的權利托付給群體或一個人,並且認可他的行動,國家於焉產生。」2014年俄羅斯電影《纏繞之蛇(Leviathan)》,探討國家、宗教與自我之間的交相衝突;以聖經舊約《約伯記》的經歴架構劇情,考驗男主角心緒的悲愴跌宕。

約伯因為上帝與撒旦的試煉,原先富足美滿的生活驟然困頓流離,極盡慘淡的遭遇仍舊無法逼使他背棄上帝;約伯終得救贖與喜福。電影男主角克利亞被鎮長以教會之名,脅迫出售家產;他必須面臨的,正是一隻創世初便盤踞大海的巨獸「利維坦(Leviathan)」。

導演安德烈.薩金塞夫以許多意象來論及現今的政教議題;領受官方補助而拍下這樣一部抨擊俄國社會的電影,他本人何嘗不是一位對抗巨獸的蝦米百姓?

《巨靈論》書封與聖經裡的海怪利維坦。(圖:維基百科)

俄國文化部長表示:「如此公開唾罵國家、充滿絕望,認為我們存在亳無意義的電影,不應該受納稅人資助」,東正教發言人也指責該片「悲觀、反基督教」。電影最後一刀未剪,髒話消音,於俄國境內逾650間戲院上映。真正觀察到這個世界的眼睛,從來都不是那些權高位重者;試問,錦衣玉食的人要怎麼講解民不聊生?總裁獅子心教你怎麼為土地種一個希望,建設集團董事長說打房會使資金外移且人民資產縮水。闡述事實變成過錯,大放闕詞的人反倒獲得掌聲。點解?

片中黯淡稀微的畫面,與歡樂絕緣的日子讓人們把伏特加當水喝,一口飲畢是訴不盡的滿腹哀戚。小時候家中父執輩就著一杯杯的高粱下肚,談論政府施為;那時候只覺得政治與酒精都離我們的年紀太遙遠,現在,才發現自己也悄然成為那樣的大人。

電影《纏繞之蛇》裡把伏特加當水一杯接一杯。(圖:電影截圖﹣寶米數位)

七大原罪中的嫉妒,對應的惡魔便是「利維坦(Leviathan)」。

1934年,魯道夫.斯拉維克(Rudolf Slavik)應巴黎麗茲酒店經理法蘭克.米爾勒(Frank Merier,著有《The Artistry of Mixing Drinks》)之邀,搭乘利維坦號(Leviathan)客輪橫越大西洋,擔任Rémy Martin白蘭地國際調酒賽的評審,並於船艙發想這杯以白蘭地、甜苦艾酒、少許柑曼怡干邑橙酒和柳橙汁搖製的「利維坦(Leviathan)」調酒;雖然材料簡單,卻擁有複雜而平衡的層疊口感。

魯道夫.斯拉維克與當時的利維坦號客輪。(圖:維基百科)

魯道夫.斯拉維克出身並不富裕,從當時還未分裂成兩個國家的捷克斯洛伐克搬到巴黎後,在喬治五世酒店磨練其調酒技巧,後來還成為IBA國際調酒協會的首任副主席。斯拉維克幾乎是後世東歐裔調酒師們的楷模;每年五月的第一個週六,美國肯德基州路易維爾的人們會喝「茱莉普(Julep,以波本威士忌或白蘭地加上薄荷葉及糖調製而成的飲料)」來慶祝;而布拉格與布拉提斯拉瓦的調酒師則是每逢12月22日,就用一杯「利維坦(Leviathan)」來紀念斯拉維克的逝世及精神。

以法國Pierre Ferrand干邑白蘭地、Antica Formula 甜苦艾酒、柑曼怡干邑橙酒及柳橙汁調製的「利維坦(Leviathan)」。(圖:作者提供)

地處巴黎香榭麗舍大道上的喬治五世四季酒店,自1928年執業以來就因為交通便捷及裝潢奢華著稱,住一晚要價四萬;而臺北信義區的文創行旅在2015年開幕,一宿的價格只要喬治五世酒店的四分之一,房內擺著《GQ》、《VOGUE》等雜誌,跟我們在髮廊沙龍或是診所裡能翻閱的種類差不多,臺灣對於文創的定義究竟有多鬆散?生活在巨獸的口腹之中,也許是忘了掙脫然後就慣以為常;業配文章一篇一篇,洗腦畫面一遍一遍,我們身為魚肉,搞不好還不夠財團跟政客塞塞牙縫。

巴黎喬治五世酒店與誠品行旅。(圖:Booking.com、自由時報)

曾任職布拉格「Black Angel’s」酒吧的調酒師Adam Hrapko,相當敬崇斯拉維克,甚至以取自「利維坦」的「利維坦2號(Leviathan #2)」獲得about.com在2013年舉辦的調酒比賽白蘭地組的冠軍。除了基酒白蘭地(Martell Cognac XO)、甜苦艾酒(Antica FormulaSweet Vermouth)和新鮮柳橙汁之外,還使用辛口苦艾酒(Vermouth del Professore Dry)以及捷克名產溫泉酒Becherovka;一杯調酒能從中窺得民族性與對職志的熱情,這又是多少人能夠也願意去瞭解的?

調酒師Adam Hrapko與向斯拉維克致敬的T恤。(圖:Adam Hrapko)

電影最後,神蹟沒有降臨;電影最後,功敗垂成的風骨呼應岸邊巨獸的殘骸乏人問津。這杯「利維坦」,今晚喝起來格外顯得蒼涼。

人,有了物質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談得上生活」﹣《悲慘世界》維克多.雨果

(自由評論網提醒您,未成年請勿飲酒,酒後請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

來杯邁泰在《繼承人生》裡承先啟後

一杯邁泰在海邊小酒吧與飯店酒廊喝起來必定是兩樣滋味風情,能夠簡單消暑,也能層次紮實。絡驛不絕的觀光客到那裡去享用自己印象中的夏威夷,喝著邁泰,購物曬太陽。然而真正的夏威夷人信奉自然,堅守海洋;以刺青昭示自己的傳統。世界從來沒有停止過孕育與毀滅,不管我們捍衛抑或接受;然而現下,總是有一塊天堂需要我們守候。
作者:縮梭2015-05-08 17:54

縮梭

我的朋友一廂情願地認為住在夏威夷,簡直置身天堂;似乎我們就整天喝著邁泰(MaiTai),沒事就衝衝浪。

男主角麥特(喬治克隆尼飾)在電影《繼承人生(The Descendants)》片頭這樣說著。

夏威夷歐胡島東岸Kualoa Ranch。(圖:作者的超有才朋友Hector Yang提供)

關於邁泰這杯調酒的起源說法有二:廣為人知的Trader Victor版本出現在1944年,Victor在奧克蘭(Oakland)經營一間熱帶Tiki風格餐廳,初始所使用配方為陳年蘭姆酒、庫拉索(Curaçao,加勒比海南部小島,以橙皮製酒聞名)柑橘酒、萊姆汁、杏仁糖漿及原味濃稠糖漿。當時Victor的朋友自大溪地來探訪他,Victor友人喝到這杯調酒的時候用大溪地語驚呼:「Maita'i roa ae(類似全世界最棒!敲好喝der!這樣的意思)」;邁泰(MaiTai)的取名便由此而來。隨著Trader Vic’s餐廳在世界各地連鎖(臺灣早前也曾引進此餐廳品牌,可惜已於2011年結束代理),多數人因而將邁泰的創始者傾於Trader Victor。Trader Victor本名Victor Jules Bergeron, Jr,以蘭姆酒、琴酒、白蘭地、雪莉酒與檸檬汁、柳橙汁、杏仁糖漿組合而成的酸甜濃經典調酒「霧之刃(Fog Cutter)」,即是出自於其1946年出版的酒譜中。

專注調酒的少年Trader Victor與Trader Vic’s店內的MaiTai。(圖:Trader Vic’s官方網站)

另一位同為Tiki風格的權威,亦為經典調酒「僵屍(Zombie)」的發明者:Don the
Beachcomber,於1933年紀錄的酒譜上使用較繁複的材料;除了兩種不同的蘭姆酒、萊姆汁、柑橘酒、糖漿以外,還加入葡萄柚汁、傳統加勒比糖漿(Falernum:以杏仁、薑、丁香、多香果和萊姆等調味)、苦精(Bitter:在烈酒內加入香料浸泡製成,用以增加調酒風味)、法國茴香酒(Pastis)。整體而言會比較偏向果汁,但是在口感香氣上明顯會豐富許多;有人認為該版本是由1878年九月載明於倫敦《Fun》雜誌專欄的「Planter’s Punch」演變而來。

去不成夏威夷,只好喝杯MaiTai解悶。(圖:作者提供)

《魔戒首部曲(The Lord of The Rings)》曾有這麼一句:「歷史變成傳奇,傳奇變成神話, 而應該被記得的,卻終被遺忘」;現在的邁泰酒譜幾經變異,還能確信的除了蘭姆酒、杏仁風味、酸甜,當初的樣貌既不復見也乏人問津。一如我們生活的環境,那些自然的景緻最後會不會變成一張明信片或是幾MB的圖檔。

《繼承人生》電影劇情是關於一個昏迷即將離世的搞外遇妻子,以及深愛她的老公與兩名善良但是狀況很多的女兒;兼著架構於夏威夷可愛島(Kauai)土地轉讓開發案的掙扎中。家人之間的問題被隱忍著,因為當下我們總未發覺那些過錯與錯過;大自然也總是靜默地承受人類的摧折直到天怒反撲。

有別於《型男飛行日誌(Up in the Air)》中俐落精明的形象,喬治克隆尼在《繼承人生》裡把人父大叔詮釋地相當出色(掌聲起)。

《繼承人生》vs《型男飛行日記》的喬治克隆尼。(圖:電影截圖﹣福斯電影、派拉蒙影業)

麥特跟表哥在可愛島上『Tahiti Nui』這間自1963年就開業的餐酒館相遇;該店招牌調酒首推「World Famous Tahiti Nui MaiTai」一杯10塊美金,還有美味的Tiki Man Pizza以及夏威夷吉它演奏的當地音樂。捨棄象徵傍海島岸的邁泰,表哥替麥特點的飲料卻是代表美國本土大陸以威士忌為基底的「老式情懷(Old Fashioned)」;最後那片替家族托管的偌大海岸該交給誰呢? 麥特帶著孩子一邊在面對老婆外遇對象,一邊望著海天思索。

「Tahiti Nui」餐廳門外的招牌。(圖:Tahiti Nui Restaurant)

今年年初,臺灣立法院三讀通過《海岸管理法》,將設立海岸保護區,未來不允許如臺東美麗灣、宜蘭蜜月灣占用國有海岸地營利行為。企業把土地拔高搭建起城牆,讓富者恆富,圖利者恆得利;財團壟斷政經優勢,然後發送蠅頭小利美其名是為社會提供資源。偏偏這類情事總變成民眾的癮頭,健忘症似乎經由飛沫傳染,眾人喝一聲就拋掉了熱忱初衷。

麥特的家族成員們嘴上說著為他老婆昏迷的事感到悲慟,心裡等著麥特同意簽署把土地賣掉好讓大筆金額匯入戶頭。有時候血親或知交,遇到各自的利益拉扯後總是容易變得薄弱;更何況是對無法答辯的自然與古蹟動手。老樹必須砍移,老樓必須拆撤,社會不僅僅需要麵包還要更多高級甜點,吃一口就嬌嗔說「唉唷,熱量太高」。不用擔心也不必驚恐,只要走進醫美診所,科技會幫你整成小異大同。

於是把五千冊書本塞進飯店稱之為行旅,把義大利麵、披薩擺到舊菸酒廠叫作文創;容我小聲舉手發問:「那麼這杯邁泰可不可以也...?」

智慧需要反省,文化需要反思;一杯邁泰在海邊小酒吧與飯店酒廊喝起來必定是兩樣滋味風情,能夠簡單消暑,也能層次紮實。1778年,英國人登陸夏威夷群島,隨之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時至今日,絡驛不絕的觀光客到那裡去享用自己印象中的夏威夷,喝著邁泰,購物曬太陽。然而真正的夏威夷人信奉自然,堅守海洋;以刺青昭示自己的傳統。而衝浪是玻里尼西亞人的古老文化,影響其社會、宗教、神話;酋長們用衝浪特技來展現威信。

2014年,英國每星期平均有33個提供酒精飲料的場所開幕,而被常客視為第二個家的傳統小酒館從2008年至今已有上千間歇業或轉售開發商;社會變遷,消費習慣殊異,喝酒的地方變多, 小酒館卻變少了。世界從來沒有停止過孕育與毀滅,不管我們捍衛抑或接受;然而現下,總是有一塊天堂需要我們守候。(站在吧台裡所調製的每杯酒,就是我想守護的淨土,當然包括一杯邁泰)

我不是不愛人類,而是更愛大自然」--英國詩人.拜倫

----------------

《第四公民》人與國家之間的親密關係

一茶匙的砂糖,一滴柑橘苦精,一份蘇格蘭威士忌,半份義大利甜苦艾酒,冷卻拌攪均勻。喝下一杯後,唱機裡的旋律會像現場的交響樂團一樣動聽;喝下第二杯,華爾街的銀行跟信託公司財務問題將被解決,消失的錢會重回身邊;第三杯喝完,就能看到大地生機蓬勃,還能找到一段良緣(Affinity)...
作者:縮梭2015-05-02 10:52

縮梭

2013年,史諾登揭露美國國家安全局「稜鏡(PRISM)」網路監視計劃,透過與網路服務商如Yahoo、Google、Youtube、Facebook,甚至Apple、Microsoft合作,國安局能夠取得所有自網路截獲的資料。這個事件被紀錄下來,沒有巧妙運鏡鋪排,沒有悅耳動聽配樂,只是據實地告訴觀眾,我們正處於一個隨時被監測的境況。

第四公民》揭露美國情報監控。(圖:電影海報﹣海鵬)

科技的便利被人們所依賴,龐大的資料庫儲存我們所有想得到與想不到的網路操作行為;Google搜尋紀錄、交通票卡在哪裡出入站、撥打的視訊通話、刷卡消費項目、下載過的圖片、點擊過的連結、甚至是Facebook上編輯卻沒有送出發表的文章。透過交叉比對,人的一生就此成形;所有不欲人知的其實都藏匿不住。

紀錄片《第四公民(Citizenfour)》抨擊美國政府無差別地蒐集境內外所有人的行為資料,合理化侵犯隱私及言論自由;用反恐以保護人民這等冠冕堂皇的理由護航,窺探任何政府想得到的情報。

《第四公民》裡史諾登與導演蘿拉的對話通信都必須經過金鑰加密以防遭洩。(圖:電影畫面﹣海鵬)

仍舊有些人認為,為了提高公眾安全,這樣作法是能被妥協就範的;身為市井小民,政府也不致於會在我們身上耗費功夫,所以無所謂姑息。科幻電影《記憶傳承人:極樂謊言(The Giver)》,說的是國家箝制人民思想,因為「當人們有機會選擇自由時,他們總是選錯」;為了達到烏托邦理想,願意讓執政者成為那個替大家做下「睿智」決定的人。

電影《記憶傳承人:極樂謊言》裡,梅姨道出選舉後,人民最常發表的感想(誤)。(圖:電影畫面﹣采昌)

且把層級從政治議題下推到人際與生活間。像是往生者就不再保有隱私,手機內容或社交帳號必須被親屬繼承;即便我們不是公眾人物,也無法決定有什麼不願意被公開。內容提供、購物、社群網站分析我們的點閱動作、發表圖文,藉以推薦偏好的新聞標題、感興趣的商品、想認識的對象。數據分析後的結論決定我們的視聽,理應遼闊的浩瀚網海反而得到便利卻狹隘的眼界。

他們說是資訊爆炸所以替大家刪減不必要與不想要的部份,建構出一層又一層的平行世界。演化的進程裡逐漸拋棄初衷與感動,將情緒變數降到最低。手感溫度不過就是行銷的話術,冷漠才是城市裡最流行的氣候。

1907年,美國發生金融危機(Panic of 1907),許多銀行及企業破產,股價證交量降至50%;大量現金兌提,股市瘋狂下跌,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態,當時發生許多事件(諸如1906年舊金山地震、英倫銀行提高利率使資金流向倫敦),促使經濟動盪,人心惶惶,未來充斥不安。是年十月底,《紐約太陽報(New York Sun)》、《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哈特福德庫蘭特人報(Hartford Courant)》,都同時刊載了類似文章:「一茶匙的砂糖,一滴柑橘苦精,一份蘇格蘭威士忌,半份義大利甜苦艾酒,冷卻拌攪均勻。喝下一杯後,唱機裡的旋律會像現場的交響樂團一樣動聽;喝下第二杯,華爾街的銀行跟信託公司財務問題將被解決,消失的錢會重回身邊;第三杯喝完,就能看到大地生機蓬勃,還能找到一段良緣(Affinity)」;描述人們在酒精中企求慘淡生活的一絲溫暖。

以Antica formula、Noilly Prat Dry、Glenfarclas 15y調製而成的Affinity。(圖:作者提供)

隔年,美國作曲家約翰布瑞頓(John W. Bratton)為百老匯音樂劇《靈魂之吻(Soul Kiss)》作了一首名為《My Affinity》的曲目,把人們掛在嘴邊卻求之不得的親密關係變成一杯調酒,尋得慰藉。這個酒譜後來輾轉被紀錄在1930年的《The Savoy Cocktail Book》及1934年的《Official Mixer’s Manual》上:等比例的法式苦艾酒、義大利甜苦艾酒、蘇格蘭威士忌,再加上兩滴苦精攪拌冰鎮,以櫻桃及檸檬皮裝飾。

愛丁堡Bramble酒吧的「親密關係(Affinity)」會將Glenmorangie Original(蘇格蘭高地威士忌,37.5ml)、Byrrh(源自南法蒂伊Thuir該地的開胃酒,25ml)及Noilly Prat Dry(產自馬賽的法式苦艾酒,25ml)預先混製好,放入木桶中短暫陳放20天增加風味,再分裝至小酒瓶內蠟封保存;當客人們點用這杯調酒時,便以冰鎮小瓶及酒杯上桌,並搭配酒漬櫻桃。

蘇格蘭愛丁堡的Bramble酒吧與其著名的桶陳瓶裝Affinity。(圖:Bramble Bar)

2015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第四公民》,主軸探討隱私權、言論自由還有國家與人民之間的信任;相信家人朋友,相信感情,相信政府。而在一些出賣或偷情的行為、政經鬥爭,關係變得畸零破碎。2007年,臺灣為期六年的通訊監察系統建置完成,調查局也宣稱通訊軟體的通聯內容有辦法破解;人民的暢所欲言可能換來一趟警察局觀光泡茶。預防犯罪能不能成為個資收集的藉口?個人資料保護法後來到底保護了誰?

Affinity也代表著歸屬感

施政者對民間疾苦視若無睹,官員不經思慮脫口而出的言辭讓人捧腹或憤慨;對國家認同的信念逐漸崩解,誰該為此擔責?深愛這片土地卻因政府失策而艱困度日的人民,最後只能藉著幾杯「親密關係(Affinity)」來耽溺;當然我們也夠群起發聲作為,跟愛德華.史諾登和其他人一樣,做回國家與自己真正的主人。

「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誤論斷」--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溫

《愛愛小確性》:就在床笫之間

在愛情,我們可以偶爾迎合但不能迷失自己;在酒吧,我們能夠享受微醺但不要醉倒失憶。性之於愛情是種情趣,酒之於生活是種調劑;拿捏是門學問而我們都還在學習。
作者:縮梭2015-04-18 15:12

縮梭

《愛愛小確性》以五對男女各自遭遇關於性愛的情事,發展出探討愛情存在的型態,如果以為這是部純粹腥膻的三級搞笑片就浪費了編導的寓意;就像是到酒吧點杯「床笫(ㄗˇ)之間(Between the Sheets)」,卻僅僅把它當成性暗示而不管自己到底在喝什麼東西一樣可惜。

《愛愛小確性》。(圖:電影截圖﹣佳映娛樂)

關於「床笫(ㄗˇ)之間」,大部份的人都認為創作者是1930年代左右任職於巴黎Harry’s New York Bar的Harry MacElhone,根據「側車(Sidecar)」這杯經典調酒變化而來;另一說則是由Mr.Polly於1921年擔任倫敦Berkeley Hotel經理時的創作。

等比例的白蘭地、蘭姆酒、橙酒與些許檸檬汁,搖盪後倒入雞尾酒杯中;雖然酒精濃度偏高,卻因為果香及酸酸甜甜的滋味,很容易飲用過量而被撿屍外帶。也有人打趣說,如果想帶誰回家睡搞搞,就替她點杯「床笫(ㄗˇ)之間」。1939年Charles H. Baker在《The Gentleman’s Companion》的「床笫之間」酒譜為白蘭地、琴酒、橙酒與檸檬汁;而「床笫之間」也有人稱為「少女的祈禱(Maiden's Prayer)」。

標準酒譜比例各家不一,但是白蘭地、蘭姆酒、橙酒與檸檬汁卻是大部份調酒師們的共識。

Hine vsop cognac、Brugal 1888 reserva rum、Pierre Ferrand Dry Curaçao為組合的Between the Sheets。(圖:作者提供)

1982年的電影《豔陽下的謀殺案(Evil Under the Sun)》,也曾出現過「床笫之間」與其它調酒供賓客飲用。

《豔陽下的謀殺案》裡趴踢上提供的調酒暢飲。(圖:電影截圖)

「床笫之間」充滿挑逗暗示的酒名於是成為日後崩壞系列調酒的始祖,像是「高潮(Orgasm)」,茴香酒與奶酒的組合:「滑溜溜的奶頭(Slippery Nipples)」,作法多樣的「性感絲襪(Silk Panties)」,追溯到1990年代使用咖啡酒、奶酒、杏仁酒及發泡奶油的「咬咬(Blow Job)」,當然還有臺灣自產的鄉野傳奇「寶貝睡(醉)三天」。

《愛愛小確性(The Little Death)》的英文片名意指欲仙欲死或者高潮;「高潮」這杯調酒的調製方式不一,使用的基酒材料也沒有明確的規範,大部份都會拿奶酒或咖啡酒做組合。國際調酒師協會( International Bartenders Association IBA)提到的作法是將貝里斯奶酒(Baileys)、君度橙酒(Cointreau)及柑曼怡干邑香橙酒(Grand Marnier)注入裝有冰塊的杯中;不過從2011年以後,該杯調酒已經不再是IBA官方指定調酒。

夜店通常喝到的「高潮」會依序注入杏仁酒、咖啡酒、鮮奶油、伏特加(這是其中一種作法)分層,以Shot(一口)杯的形式出現,助興笑鬧的成份居多。湯姆克魯斯年輕時主演的電影《雞尾酒(Cocktail)》,妖嬈的女粉絲就是在夜店跟阿湯哥點了一杯「高潮」來嚐嚐。

電影《雞尾酒》阿湯哥與調情女粉絲。(圖:電影截圖)

《愛愛小確性》以癖好單刀切入,剖析男女間的情愛相處;每個劇中角色對此的詮釋殊異,各自都在尋找方式該如何合乎彼此胃口。一點手段一點花招百出,一些體諒一些堅持太過;相愛(做愛)容易而相處難,現下甜蜜的滋味該怎麼樣雋永成一輩子的心頭好?

這些令人捧腹的橋段都反映主角們在現實生活遭遇的狀況,就像是上酒吧喝杯酒,冀求在想像與酩酊裡填補心底的缺遺。眼淚控想要騙得老公的眼淚,而讓謊話如雪球愈滾愈大,沉睡控不去自省,而為了滿足私慾拿安眠劑堵住老婆的嘮叨,角色扮演控最後顧著自詡影帝,卻已然不記得當初投入的初衷,電愛控不需要言語文字,就能透過螢幕與畫筆感動,被虐控所幸擁有彼此互相寬容。

關於床笫之間,不管是愛愛高潮或是這杯調酒都值得真心感受享用。

《愛愛小確性》裡大戰過後的角色扮演控。(圖:電影截圖﹣佳映娛樂)

在愛情,我們可以偶爾迎合但不能迷失自己;在酒吧,我們能夠享受微醺但不要醉倒失憶。性之於愛情是種情趣,酒之於生活是種調劑;拿捏是門學問而我們都還在學習。

「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無驕傲可言。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

--《越洋情書》西蒙.波娃

 

(自由評論網提醒您,未成年請勿飲酒。酒後請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