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拍太平公路36彎 盡覽迷宮美景

2015-06-26

〔記者余雪蘭/梅山報導〕嘉義縣梅山鄉太平公路以「三十六彎」聞名,空拍玩家從高空拍攝三十六彎的線條迂迴曲折景觀,並在網路上分享,許多民眾曾行經這條公路,卻是第一次看見整體面貌,驚呼「好美」,有人覺得像「迷宮」或形容為「腸道」,當地居民朱俊達則表達「現在才知道我家後山的路長這樣」。

  • 從高空拍攝36彎的迂迴曲折景觀,看起來像是「迷宮」或「腸道」。(空拍玩家蘇晉暉提供)

    從高空拍攝36彎的迂迴曲折景觀,看起來像是「迷宮」或「腸道」。(空拍玩家蘇晉暉提供)

景觀豐富 電影也來取景

太平村長嚴清雅表示,太平公路是日治時期為開發山區,日本政府徵用近四萬民力,徒手開闢,是嘉義山區最早開闢的公路,民國七十五年辦理拓寬改善,觀光跟著大步邁進。

嚴清雅說,太平公路從海拔八十公尺爬升到一千公尺,十三‧五公里轉了三十六個彎,經常有自由車隊用來做為魔鬼訓練,挑戰自我,知名導演林超賢拍製的勵志電影「破風」,描述熱血自由車選手的故事,也到三十六彎空拍取景。

太平三十六彎沿線因海拔高度不同,生態與景觀的變化豐富,像是雲海、日落、夜景,都是騎士追風逐日的最佳場域,藝術家的工作坊、咖啡館、農民生產高品質的咖啡、高山茶,太平社區營造文學山村,再再為太平公路增添特色。

太平雲梯 預定年底完工

嚴清雅說,三十六彎處的太平雲梯,預定今年底完工,預料屆時將湧進大批遊憩人潮,太平社區迎接觀光榮景,積極營造三十六彎地景,打造藝術、花園公路,最近正辦理第二十二彎的公共藝術,預定七月底亮相。

---------------------

旅行網站滾出趣 自己的世界觀 自己玩出來
精華簡文旅行網站滾出趣 自己的世界觀 自己玩出來
圖片來源:鍾士為

作者:王曉玟,見習記者趙慶翔 2015-06-23 天下雜誌575期
調整字體尺寸
為什麼台灣人那麼愛出國,卻還是沒有國際觀? 四個女孩設計出七種任務卡,要讓大家有跨出去的勇氣,以最新潮的旅行方式,換個角度看世界。

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從疲倦陳舊的自己出走。

但二十四歲、旅行多國的許鈺煊,心中仍一直困惑,「為什麼台灣出國人次一年已達到一千一百八十萬人次,創下新高,台灣卻還是沒有國際觀?」

四位平均二十三歲的女孩,許鈺煊、林倩伃、余佳紋、姚映竹,在追尋這個答案的路上,定義九○後的新旅行態度為「滾出趣」。

前年十一月,滾出趣計劃兩個月在群眾募資平台flyingV上募集到三十三萬台幣。去年底,透過政府大專畢業生創業計劃,成立了「滾出趣有限公司」。

她們發現,上一代的旅遊方式,已經無法餵養新一代的靈魂。

跟著旅行團,只是「經過」世界:跟熟悉的人在一起、遊覽車代步、只看被包裝過的文化、專注於目的地,不是瘋狂購物,就是蝸居度假村。雖是美好假期,卻對不同的文化了解不深。

自己背起背包闖蕩,卻能「走進」世界:與當地人做朋友、注意沿途景物、搭乘當地交通工具、體驗當地人生活,在差異中反思。

或許不夠舒適,甚至感到孤獨、緊張、無法適應,卻能最深刻地感受文化差異,從衝擊中拓展視野,學習獨立與改變。

四個九○後女孩們的海外旅行經驗,成了她們的靈感基礎。

和全世界做朋友的能力

她們認為,當上一代的國際化,強調台灣和全世界競爭的能力,新一代的國際化,則更重視和全世界做朋友的能力。


四年前,林倩伃曾在中國北京的人權組織「東珍」當志工,負責插畫設計,因此接觸到許多當地年輕人。「其實有許多人很關心且渴望改變中國現狀,和我們台灣年輕人是一樣的,」林倩伃回想。在資訊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只要他們有外派機會,就會收集許多女權或環保等議題書籍。

她曾多次踏上中國的土地,經濟快速發展的觀光景點讓她驚豔於巨龍覺醒。但同時,她也見到北京三環以外,許多平常人家卻連沖水馬桶都沒有。

竹教育大學教育系畢業的余佳紋,嚮往自由與深入的旅行理念。她有一次跟著旅行團遊韓國時,就明白自己以後再也不會跟團旅行

「我只是把車子搬到別的國家啊!」她說,遊覽車上充斥著台灣人,認識當地的方式只剩台灣導遊的嘴巴,想接觸當地人的心,只能被壓抑。

「全球化之後,大城市愈來愈像,只有人的腦袋不一樣。沒有接觸當地人,旅行就沒有意義了,」許鈺煊直率地說。

自己的生命經驗,加上研究資深背包客旅行方式,回頭翻大學教過的社會學,其中三位團隊成員自己設計出七種任務卡,包含行程卡、交流卡、調查卡、規範卡、能量卡、沉澱卡及分享卡等。

「這是我們第一次回去翻課本,」許鈺煊笑說。前年開始發售的任務手札與任務包,至今已販售一千五百份。

任務卡千奇百怪。行程卡建議你混進去當地大學旁聽一門課、參與當地的婚喪喜慶、看部當地最紅的戲劇或電影;交流卡建議你遇到不同國家的人時,聊聊對彼此文化的刻板印象,用你的母語幫外國朋友取一個名字,在當地交通工具上主動搭訕一個路人,和他成為朋友等。

還有規範卡:不准拍照,用眼睛記錄一切,或者不准上網。當旅行快結束,用沉澱卡向自己提問:你為什麼在這裡?你在世界是什麼樣的存在?

除了海外旅行可以「滾」,在台灣街頭也可以「亂滾」。自去年底到現在,「街頭亂滾」活動已有兩百人參與,從十七歲到四十歲都有。

滾出趣舉辦的街頭亂滾,透過異質分組的方式,進行街頭任務。曾有一位高中女生,因任務而接觸在龍山寺捷運站外的街友。頭髮斑白的老伯,行動不便、聽力受損,高中女孩蹲在旁邊,細細地傾聽著他的故事。

街頭亂滾 踏出舒適圈

學生發想「街頭亂滾」這種踏出舒適圈的態度,甚至回過頭影響為人師表。

全國生命教育學科中心也跟滾出趣合作。五月中,一個大雨的日子,北區四十多位高中職生命教育科的老師,上街執行滾出趣任務。一群老師們突然變得像小孩,因為認識了新朋友而開心,因為聽到了一個陌生人的故事而收穫滿滿。

有的老師說,之後要帶學生去淋雨,在大雨中享受無拘無束的感覺。有的老師說,要蒐集一百位陌生人的故事,了解更多人的生命。

「透過體驗活動與分享,期待受到啟發後可以運用到教育現場,能更敏銳地覺察孩子並引起思考,」活動發起人、羅東高中主任胡敏華說。

交流、獨立、沉澱、突破

為了帶給更多人突破框架的勇氣,林倩伃和許鈺煊還發想十位素人「滾大使」計劃。「一個一個非常素人,可是他們全部都做得到,」林倩伃說。

滾大使之一、十八歲的鍾秀明,一個女孩帶著任務手札,走進菲律賓,到非營利組織實習六週。

「真正勇敢的人不是不害怕,而是即使害怕,還是會用力地完成夢想,」她還記得,旅程最後,她已經能自然地踏入當地教室,旁聽一門大學的課。

二十二歲的吳碩頻,還在思考未來,想去世界找答案。她因為任務手札的行程卡,縱身躍入德國柏林拉特湖游泳。

「我很羨慕並欣賞歐洲人的這種貼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她回想起那段夏日的湖畔時光。

「學校教我們追求安定,世界則給我們措手不及的挑戰。但在挑戰和衝擊之後,我才看見真實的自己。我才知道,原來我認知的世界可以更遼闊,」許鈺煊在滾大使的手冊扉頁寫道。

跨出去的勇氣、和全世界做朋友的態度、深入異國文化的旅行,新一代台灣旅行家,已經找出和時代相處、也和自己相處的方式。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8574#sthash.d7i8L8oR.dpuf

-------------------------------------------------

2015-06-25_190232  

近日台大生募款事件受到熱烈討論,但有一位一樣畢業自台大的24歲女生,正在為須從台灣起飛、經杜拜轉機16小時的烏干達(Uganda)孩童募資。她是王怡珺,由於參與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計畫而來到烏干達,致力改善當地農民和中盤商環境;她注意到烏干達雖然有不少故事書,卻沒有一本專門講烏干達地方、部落故事的童書,深深感受到烏干達的傳統文化正在流失。

為了協助烏干達人重新拾回自己的文化,王怡珺在台灣提出新台幣15萬元的募資計畫,若募資成功,可望在今年出版2本由當地耆老講述、以英文和烏干達方言雙語並陳的故事書,送達20所以上的烏干達小學。而整筆經費還將用於成立童書出版社,以招募烏干達當地的故事寫手,持續不斷以童書的方式創作、保存烏干達文化。

烏干達當地的學校

40種方言、10餘種族群,烏干達文化繽紛多彩

烏干達是東非的內陸國家,鄰近國家包括南蘇丹、肯亞、坦尚尼亞、盧安達、剛果,首都是Kampala;總人口超過3千萬人,若依種族劃分,超過10多種族群,即使是最多數的人種Buganda,也不到總人口的1/5。

自1962年自英國獨立以來,國內少有戰爭。雖然英文官方語言,但在地方、部落的日常對話中,仍有高達40種方言仍在使用,可以概略分成西北部Central Sudanic(中部蘇丹語)語系、北部Nilotic(尼羅河流域)語系、南方Bantu(班圖語)語系。因此無論在人種、語言、文化、宗教、音樂上,烏干達可以說是十分多采多姿。

目前在烏干達工作的王怡珺說,其實烏干達「並沒有那麼窮。」根據她在國內第三大城市Mbale生活的經驗,這裡有5所私立學校、到國內各大都市也有「柏油高速公路」,居民也以政府人員、教職、商人等中產階級為主,不過出了城區、就是連綿阡陌的、黃土土的農田。

當地孩童的營養午餐

當地孩童的營養午餐

以農立國,但「農民只想溫飽而已,不了解商業化的農耕機制」

在烏干達,多數人以務農為生,依作物來分,可分為種植玉米、matooke(一種地方香蕉)的糧食作物農,和咖啡、極少量香草的經濟作物農,普遍而言種植經濟作物的農民生活水平較生產糧食作物的農民高。

「不過在烏干達,農民和中盤商會互相欺騙、缺乏信賴關係,」而且農民也不在乎生產品質、保存方法和耕種技術。像是玉米,王怡珺說農民並不會將玉米田進行栽種規劃,也在充滿石礫、塵土的農地上曝曬,而取玉米粒時也不用機器、而是使用敲打的方式取得。

「但其實當地農民不缺技術,」王怡珺解釋近20年來西方國家政府或非營利組織(NPO)都已提供的技術、硬體資源,像農民其實有取下玉米粒的機器,但農民並不想追求更好的品質、而不會去使用,「而且多半人務農只是『想溫飽而已』,並不熟悉商業化的農耕機制。」

王怡珺和當地農民溝通該如何使用簿記、計算農業成本

王怡珺正在和當地農民溝通該如何使用簿記,來計算農業成本。

長期仰賴國際援助,希望協助烏干達當地更上軌道

王怡珺去年6月自台灣大學工業管理系畢業後,加入Peace Corps公司,該公司專門負責執行USAID Feed the Future計畫,是美國歐巴馬政府推動的重點計畫,工作重點在於讓中盤商價格透明、合理,並進行財務管理訓練、諮詢,以改善烏干達的農業狀況

「其實我的工作台灣人應該不陌生,就是1950、60年代『美援』的那種概念,」王怡珺說,一般西方國家、NGO對非洲的工作,可分為提供物資、避難的「人道救援」,和協助國家發展、提升的「發展計畫」,她的工作就屬這種;因此發展計畫結束後,都希望能夠讓當地「更上軌道」,而不是「一結束就終止。」

「我曾經看過一家合作社他在2013年的帳目非常清楚、專業,但是2014年空白一片,」王怡珺好奇地問了合作社人員,竟然得到「因為我們2013年要爭取金費才這樣寫,隔年沒有金費就不寫了。」她在Mbale已聽聞不少當地人感嘆近20年來世界各地投入非洲的物質,已經讓非洲人相當依賴「其他國家的施捨」,甚至許多在都市工作的烏干達人返鄉、會被鄰居「討錢、要施捨」,而且慈善物資也都集中本來就較有資源的人群上。

王怡珺與烏干達的朋友們

合照

烏干達其實不缺書,但缺「屬於烏干達的書」

其實在烏干達的大都市中都有圖書館,而且書籍一應俱全;「但是即使是Mbale這樣大的城市,書籍清一色是西方童話故事,而沒有地方故事的童書。」王怡珺觀察到,許多到都市生活的烏干達人已經漸漸開始不用方言、族語,而改用英語,他們說得出小美人魚、小木偶的故事,卻講不出鄉間、耆老口傳的傳統故事。

例如她這次預計出版的其中一個故事《鷺鷥和牛的秘密》,講述牛因過失而得罪獅子,在鷺鷥的機智下讓牛脫逃成功,「沒聽過這個故事的烏干達人跟我說,他覺得這個故事可以知道朋友並不可靠,還有不因鷺鷥『不起眼』就瞧不起牠,」王怡珺說無論烏干達的大人、小孩,其實都很喜歡烏干達在地的故事,而且相較於西方童話故事書,非洲故事更寫實、不避談「尷尬話題」、重視人性。

而這些故事主要來自2名Maasaba族的耆老,其中一名「住在沒有路的地方,」是透過地方朋友牽線才找到的;另一位則是以保留口傳故事為使命的地方氏族,「他們聽說我要將故事出成童書,其實都很有興趣,也很希望能看到成品。」

採訪當地的耆老

王怡珺也坦言,其實在烏干達有不少NGO都已經出了童書,但都是「針對衛教宣導、宗教情懷而出書,」她並沒有聽聞「出版傳統故事的童書,」而且根據她估算,只要15萬元台幣就可以成立一家由當地人自己說、自己寫、自己印、自己賣的童書出版社。

「只有這麼做,才能夠讓烏干達人回頭尋找自己的認同,」將文化向下紮根、保存,王怡珺說,「否則國際援助撤離,烏干達該怎麼辦?」

目前15萬元的募資計畫目標已達一半,只要再募得7萬多元,就可讓烏干達在今年學童讀到2本屬於自己文化的童書,且出版社將在首都Kampala印製2000本、在地故事的童書,並透過當地「不發達」的通路,送到至少20間烏干達小學。

當地人就子居住在這種類型的茅草屋中,而精美的筆電包是回饋計畫的一部分

當地人就居住在這種類型的茅草屋中,而精美的筆電包是回饋計畫的一部分

烏干達童話故事搶先看《鷺鷥和牛的秘密》

從前,獅子和牛是很要好的朋友,不只一起居住、還一起玩耍;有日獅子媽媽和牛媽媽出門辦事,小獅子和小牛就開始玩「你追我跑」的遊戲,結果小牛為了嚇唬小獅子,從高處跳下來、卻不小心壓死了小獅子,小牛肇事後向牛媽媽求救,兩人決定「走為上策」。

獅子媽媽回家看到慘死的小獅子,決定向牛媽媽討公道,就在獅子媽媽要追到牛母子時,牛母子向小不點鷺鷥求助,鷺鷥教他們一個「方法」,從此獅子便不敢再追討這筆「帳」,也不願再和牛家人來往,而鷺鷥因此和牛家人成了好朋友。

非洲的「課綱微調」:改造童書行動

《鷺鷥與牛的秘密》封面《鷺鷥與牛的秘密》封面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