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台灣不重視人文/台灣現階段的問題不在於科學發展比不上西方,而是「政治秩序、社會運作沒上軌道」,政府應該更重視人文社科研究/中研院一開始是以人文考古奠定名聲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xZdnWR


文組畢有啥高薪工作?網看法大不同
文組畢有啥高薪工作?網看法大不同 https://bit.ly/3fyS6LI
▲文組畢業高薪工作?網說「這職業」。(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由 NOWnews 提供 ▲文組畢業高薪工作?網說「這職業」。(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在台灣高中會分成文組和理組,到了大學科系的區別更是明顯,畢業後從事的工作也固然不同。因此近日就有網友在網路論壇上表示疑惑「文組畢業的『高薪工作』有哪些?」沒想到眾多網友就揪出了1個職業,直言「沒有之一」,引起熱議。
這位網友在網路論壇PTT WomenTalk板上PO出一篇「文組畢業的高薪工作?」的貼文表示,原PO前陣子看到統計,說台灣的產業平均月薪有42K,他說理組超過42K可以理解,不過疑問文組有什麼工作可以超過這數字?於是原PO問網友,讀文組的畢業都去哪裡工作。
▲原PO在網路論壇《PTT WOMENTALK板》問文組畢業的高薪工作有什麼?(圖/翻攝自網路論壇《PTT WOMENTALK板》)© 由 NOWnews 提供 ▲原PO在網路論壇《PTT WOMENTALK板》問文組畢業的高薪工作有什麼?(圖/翻攝自網路論壇《PTT WOMENTALK板》)
貼文一出,網友先是留言,「我文組朋友去當保險業務年薪200」、「銀行,有年資保底年薪100」、「認識很多文組去外資投行,薪資滿驚人」、「金融業、法律、公務員,很多都超過吧」,綜合多數留言來看,許多人認為金融業比較有機會超過42K。
不過大部分網友表示,檢察官是唯一的高薪工作,「法官、檢察官,沒有之一」、「檢察官啊,高強度工作高報酬」、「商、法,一大堆高薪職業」、「檢察官跟律師的薪水都屬於高薪吧」。(實習編輯:歐雅如)文組畢有啥高薪工作?網看法大不同 https://bit.ly/3fyS6LI


文科找工作難,選錯系所砍掉重練?
作者 MoneyDJ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29 日  https://is.gd/W1VI5q
主計總處公布 7 月失業率數字,在社會新鮮人大量流向就業市場的季節性因素影響下,台灣整體及 20-24 歲年輕人的失業率分別來到 3.82% 及 12.70%,雙雙創下近 11 個月新高,不過,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就業服務組組長陳世昌表示,與歷年相較,台灣整體失業率仍屬平緩。而就眾所矚目的理工人才缺口,台灣目前產業人口結構,製造業約 36%、服務業約 6 成、農業不到 5%,對照大專院校每年畢業生中理工只占 23%,無法滿足產業需求,這是否提供文科畢業生切入製造業的契機?另外,104 人力銀行資深副總暨人資長鍾文雄也指出,文科畢業生也能在大數據等新興熱門工作找到舞台。
失業畢業生中,6 成找不到工作、4 成有工作機會卻不去
陳世昌指出,勞動部也曾針對初次投入就業市場,因找工作不順利而暫時成為失業人口的畢業生進行調查。根據勞動部的統計發現,在這些失業青年中,有將近 6 成的確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另有 4 成左右卻是有工作機會但最後選擇不去,詢問原因,一半以上的人是因為待遇太低,其次則可能地點離家較遠,或工作環境不是那麼符合理想。
而在找不到適合工作機會的6成失業畢業生中,陳世昌表示,找不到的原因,有一部分仍與待遇相關,但更重要的是,本身工作經歷較為不足,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工作,以及硬實力與產業需求有落差。尤其在「經歷不足」這點,對初次求職者而言,都有相同問題。陳世昌建議年輕人在進入職場前,藉由在學校積極參與公眾事務,或參加有關職場上歷練、體驗的活動,有助經歷累積。
至於還不清楚自己適合從事什麼樣工作的人,陳世昌也建議,在大學階段,除了努力課業上的學習,對於職場脈動也應事先準備、做功課,尤其政府有很多資源可運用,包括國發會定期對台灣重點產業人力供需進行推估,青年可藉此先行掌握人力供需狀況;另外勞動部也針對 500 多種職業有基本介紹,年輕人可透過勞動部的工作百科,進一步了解感興趣的工作是否真如想像中理想,讓期望與實際間的落差降到最低。
(Source:工作百科)
至於求職最重要的硬實力部分,很多工作都會對科系有限制,已經畢業的學生當然無法改變所讀系所,但陳世昌也提醒,現在學校選課的彈性比較大,不妨跨領域學習。此外在離開校園後,也必須不斷跟著職場上所需的能力進修,對未來職場的競爭力,才是比較永續的投資。
上半年缺工數約 23 萬,高階與低階人才尋覓相對辛苦
除了失業,要平衡觀察台灣就業市場,陳世昌不忘提缺工部分。今年上半年台灣缺工也就是企業有空缺的數量,大概在 23 萬左右,與往年相較也約略在中間值。基本上廠商開出的職缺,無論是工作內容或需求條件,敘述得愈清楚,就愈能讓求職者評估是否適合投入,找到人的機會就相對高。就陳世昌觀察,目前看來,廠商在高端與低階的人才找得較辛苦,中階人才缺口相對較小。
陳世昌還觀察到,企業提到缺工時,一直希望政府幫忙找到量身訂做的人才,但每家企業在產業所處的位置與定位、經營體質各不同,政府無論是教育或職訓部門,都無法提供完全客製化的人才給企業。就勞動部統計,企業能否吸引年輕人進公司,除了待遇,更重要的是,能否看到職涯上的發展前景,這個部分若能更加清楚、透明,相信也有助於找到理想人才。尤其年輕人的優勢就是有彈性、學習能力強,企業不妨給予更多指導與協助,並安排學習路徑,讓職場新人感受到被當成人才,藉此培養出忠誠、有向心力的員工。
理工人才稀缺,文科畢業生有機會切入製造業?
企業找人才時,到底最重視哪些部分?IC 設計上市公司立積總經理王是琦簡單歸納出 ABC 三原則,亦即 Attitude(態度)、Behavior(行為)與 Cabability(能力)。王是琦補充,第一個,底子要好,然後要有 Passion(熱情),以及 A PLUS 的態度,因為競爭者不斷出現,必須能夠不停深耕,不停去擊破每個技術屏障。目前還在興櫃、預計 9 月下旬轉上櫃的保護元件廠富致,董事長暨總經理陳繼聖也在回答人才問題時,強調熱情的重要性。至於徵才時偏好哪些系所?王是琦表示,不外乎就是電機、電子或物理等領域。
企業對人才就讀科系的限制,再度點出學用落差、系所就業失衡的現況。陳世昌表示,台灣目前的產業從業人口,製造業約占 36%,服務業約 6 成最多,農業則不到 5%。相較之下,每年從大專院校畢業的人數中,理工專長大概只占 23%,這樣的人才數量無法滿足製造業所需。對文科畢業生,反而提供切入製造業的機會,雖有專業技術上的進入門檻,也許接受職業訓練是可思考方向。
隨著台灣製造業慢慢朝向數位經濟或智慧化應用發展,要能夠在高值化浪潮中突圍,陳世昌建議,企業是否能在智慧發展過程中,摻入更多人文,包括對人的關注、體察、貼心,如此有溫度的製造業是未來企業可去思考的方向,社會科系背景的畢業生,也能有較大的機會共同參與新一波工業再升級的行列。
冷門科系也有夯職缺,台商回流挹注就業動能
鍾文雄也針對人才失衡問題提出建議,第一、是企業要提供比較好的培訓機制;第二、讓比較冷門科系畢業生知道,他們也有很好的發展,比如在 104 的調查,文科在搜尋引擎、斷詞斷句或小編的工作上,有相當好的機會跟待遇;另外像是企管、統計、應數或心理系所,在大數據演算提供許多洞察報告與解析。
而近期對失業與缺工現狀將產生變化的重大事件,非台商回流莫屬,陳世昌引用經濟部所彙整的數據,截至 8 月下旬(本次採訪日期為 8 月 26 日),有意回台的廠商大約有 111 家,投資金額共 5,000 多億元,可能創造的就業機會將近 48,000 多個。陳世昌指出,目前決定回流的 111 家廠商,比較具體明確有人力需求的,包括金屬製品製造、半導體、光學儀器設備及電子業。也因為是整個生產據點回流,人力需求從中高層的專業技術,包括電子工程師、工業生產技術員,乃至基層體力工都有需求。但由於各廠商設廠進度、投資計畫期程都不相同,目前透過勞動部台灣就業通登記求才的工作機會大約 3,000 個。
陳世昌補充,台灣就業市場上的需求擴充,比較中長期來說,國發會在產業發展上持續朝向數位經濟的方向移動,甚至過去這幾年一直在強調的 5+2 產業創新計畫,都會帶動某些產業因創新所伴隨而來的人力需求。特別是在數位經濟、資通訊、網通以及相關科學工業專業技術人才也會慢慢發酵,這些都是準備投入就業市場的年輕人,應該關注到的產業發展趨勢。
https://is.gd/W1VI5q


文組最雷職業是企劃? 她淚揭行業心酸「最後剩3條路」
By Fb, www.ettoday.net查看原始檔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記者林信男攝)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不少人覺得念文組cp值低、容易被取代、薪水相較理組低。就有一名從事企劃多年的女網友,po文寫下行業心酸,感嘆「企劃」不受到人重視,老闆還會覺得,「不就幾個字而已,2萬5請你來是否太多?」
女網友從事企劃多年,同學、好友也大多是與文字脫不了關係的工作,前幾天她在臉書上看到某個活動標題,上面寫著「提案力的時代 - 唯企劃、編輯得以存活」,讓她不禁想哭,「曾經聽人說,因為社群媒體發達的關係,創造了無數小編職缺,所以企劃工作變得比以前容易找,應該更受到重視才對,但個人在職場的觀察完全相反,每況愈下才是事實。」
「企劃真的很重要,甚至在很多時候都是"最"重要,但老闆往往不認為」女網友感嘆,她假設,老闆願意給工程師5萬塊起薪,那企劃大概只值2萬5,因為他們覺得這工作取代性很高,不爽不要做反正可以找學生來實習,有的還免錢,「這是對企劃工作的錯誤解讀,沒有考慮到"時間"。」
原po認為企劃是「商業策略」,但多數老闆卻覺得「只是做個活動」,有策略能力的企劃是在問題發生前,就降低甚至杜絕發生的可能性,也是讓老闆省下大筆不必要支出的關鍵人物,值得加碼投資,但他們只會說,「什麼叫幫我省?那是2萬5本來就應該要做的吧。」
▲企劃起薪相對低。(圖/本報資料照)
女網友說,「今天我要出一個看起來像樣,不至於被專業人士幹醮的文案,我他X的可能要看50篇文章、20本書、10本雜誌,加上各種時事,內化以後才寫的出來,而且越短越難寫;不過老闆們只會認為不就幾個字,有時還會嫌你出太慢。」
她也點出現實問題,表示企劃的薪水天花板是相對偏低的,主管職大概以5萬為分水嶺,外商可能會好一點,總字輩的人不是有關係就是業務出身;因此,有野心的企劃會挑戰業務,厲害的企劃會自己開班授課,資深的企劃會想出書或是變自由接案,然後能力普通但又資深的企劃,則會被年輕的換掉。
對此,鄉民紛紛回應,「真的假的,找工作有考慮企劃的說」、「台灣的中小企業不會重視的,還是只能往大公司求發展」、「窮到哭出來的工作」、「如果績效沒辦法量化讓老闆看到,薪水拿不高很正常的」、「設計大概差不多慘」、「企劃真的不值錢,值錢的是執行與成果」。


 

軟實力 + AI 文史哲也能逆襲機器人!
newtalk.tw查看原始檔
文史哲科系畢業生市場上的工作機會不多,該如何殺出一條生路? 104人力銀行職涯事業處副總經理陳嵩榮說,要善用文字能力、口語表達、故事講述分析及邏輯思考判斷力,這些「軟實力」,結合網路科技甚至當紅的AI人工智慧,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陳嵩榮表示,文史哲背景的學生,專長在於為跨領域、跨產業所需,從企業開出的職務需求或指定科系來看,104線上至少就有5大跨界出路歡迎文史哲畢業生。
【出路1】文字力+影像力:行銷/網站企劃、數位教材編輯
影像當道的年代,一個好的圖像勝過千言萬語!陳嵩榮說,無論行銷企劃、網站行銷,甚至教材編撰,都越來越強調影像,從104職缺需求來看,企業網站企劃需同時具備基本文書處理及影像處理軟體能力;數位教材編輯則需結合多媒體動畫/遊戲,更生動地傳遞知識訊息,將是未來大勢所趨。
出路2】語文+ AI:語言學家、語音及語義產品專員
科技愈發智慧化,當我們用iPhone Siri與手機互動、查詢天氣、播出電話、設定鬧鈴等,但科技始終要來自於人性!陳嵩榮說,像Siri、Alexa這種人工智慧語音助理,需建立強大的語音辨識系統,104線上相關職缺如語言學家、語音及語義產品專員等,均直接指名中文科系相關背景學生。
出路3】人文歷史+深度旅遊:旅遊企劃、飯店行銷企
主題深度旅遊愈發盛行,陳嵩榮說,從104職缺中發現,旅遊休閒或飯店住宿業的旅遊企劃、飯店行銷企劃等職務,需對當地歷史、地理等文化風情有深入了解,並有能力透過文字、影像或口說實際導覽,增加遊客對在地風土民情的認識,部份企業已特別指定中文、歷史系相關背景學生。
【出路4】人文歷史+休閒娛樂:遊戲企劃
現在有越來越多線上遊戲或桌遊,以歷史故事或人物為背景,陳嵩榮說,104線上已有遊戲公司徵求遊戲企劃,職務需求中載明,需熟悉各地神話及歷史,並有良好的中文寫作能力,看似文靜的文史哲學生,也可跨足遊戲娛樂產業!
【出路5】邏輯思辨+廣告行銷:廣告文案、廣告企劃
104升學就業地圖顯示,哲學系學生畢業後第一份工作的所在產業,「廣告行銷公關業」高居第4名。陳嵩榮說,哲學系長期訓練學生邏輯思考及批判思辨能力,永遠對事物充滿好奇心與懷疑,並用不同的方式驗證,對於強調高度靈活、創意思維的廣告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
--------------------------------------------
文史哲「穩死折」? 就業五大困境待克服
newtalk.tw查看原始檔
文史哲學系的畢業生初入職場,真的「穩死折」嗎?104資訊科技發現,企業職缺「保留席」,限定文史哲的比例,居18學群之末、不到1%,若以保留席除以文史哲畢業求職會員,平均5搶1,求供比僅0.2。
104人力銀行職涯事業處副總經理陳嵩榮說,文史哲畢業生進入職場容易呈現「短空長多」,剛開始,雖然較難看出立即而實用的指定專業,但紮實的邏輯思維、判斷推理、以及內含的人文素養與美學,長期下來的軟實力,反而適用各行各業。
文史哲畢業生求職,主要遇到哪些求職困境?104銀行表示,可從以下5面向分析:
【困境1】工作型態:不易找到正職工作,兼職比例TOP 1
104追蹤2005~2015年該年度畢業新鮮人第一份工作狀態,發現文史哲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兼職」比例為18個學群中TOP 1,有16.3%的文史哲畢業生第一工作為兼職,該比例高於大盤(10.2%)。
104統計2011~2015年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畢業後6個月內找到正職工作的比率),發現文史哲畢業生就業率60.7%,在18個學群中,倒數第二。
【困境3】議價籌碼:第一份正職工作平均薪資,倒數第二
104追蹤2011~2015年畢業生,履歷表填寫第一份正職工作的平均薪資,發現過去5年,文史哲畢業生平均薪資皆低於整體。以2015年為例,全體畢業生平均起薪約3萬,文史哲約2萬8,在18個學群中倒數第二。
【困境4】指定需求:企業指定文史哲科系職務,僅占1%
104統計,2012~2016年企業接受新鮮人的職缺中,徵才條件有「指定科系」,每一年約10~12萬筆,但指定文史哲的職缺,每一年都低於1%,顯示企業對文史哲科系指定需求度不高。
陳嵩榮分析,前三大企業指定需求最高的科系分別是:工程、資訊及醫藥衛生,多屬專業能力門檻較高、可高度對應市場需求的科系,亦顯示國內職場對於顯性技能專長的重視度,仍大於相對隱性的人文素養。
【困境5】出路廣度:長年侷限教育輔導、文字編譯兩類
104統計,企業指定文史哲科系的職務,長期集中在教育輔導、文字編譯兩類,自2012年到2016年,職務類型皆未見增加,顯示相關科系出路相對侷限


 

文科生別氣餒 薪資差距有望迎頭趕上
鉅亨網 2016年10月20日 GMT+8下午8:10

鉅亨網編譯陳又嘉

Andy Anderegg 6 年前決定主修英國文學,看似付出不少經濟代價,他在 2010 年離開學校,拿到一張美國堪薩斯大學 (University of Kansas) 藝術創作 (fine arts) 碩士文憑,第一份工作是擔任全球最大購物網站 Groupon Inc. 寫手,年薪 3.3 萬美元。

而現在 Anderegg 「飛得更高了」,隨著 Groupon 規模擴大在 2012 年成為該網站總編輯,待 2014 年離開公司時,其年薪已超過 10 萬美元。今日 30 歲的 Anderegg 是西雅圖一家線上多元媒體公司 Soda Media Inc. 的執行主編,且一面累積其數位媒體相關諮詢經驗,他並未透露目前收入,僅表示「比我在 Groupon 時還要高」。

在人文及社會科學主修畢業生的薪資藍圖上,Anderegg 「遲來的收穫」似乎是鮮少被人注意到的「光明面」。人文學科畢業生一踏離校園後的待遇,通常差於其他競爭者,已不是件秘密。根據西雅圖一家提供美國薪資資料的機構 PayScale Inc. ,具 5 年以下工作經驗的英國文學或社科學系畢業生,平均年薪為 3.9 萬美元,相較之下,擁有相同年資的金融學系主修人士,平均年薪則為 5.2 萬美元護理專業主修為 5.7 萬美元,電腦科學則為 6.3 萬美元

芝加哥投資研究機構 Morningstar Inc. 的 Liz Kirschner 表示:「雇用一位能寫的員工,再教會他們如何讀懂財務報表,比雇用一位會計,卻希望教會他們成為寫手容易多了。」

不過這情勢正在改變,根據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 Universities 分析,經歲月之累進,現在主修人文學科的人通常會追求更高的文憑,且受高薪領域如管理學、政治、法律等所吸引。分析指出,一般在 56 至 60 歲間達到薪水之高峰時人文學科專業平均年薪為 6.6185 美元,其薪資成長步伐,領先技職領域如護理及會計等專業約 3% ,雖然仍落後自然科學及工程主修專業約 20%

-------------------------------------------------

暢談近1小時 廖俊智:人文社會是中研院亮點
udn.com查看原始檔

中央研究院昨天舉行第32次院士會議,蔡英文總統(右)昨天在跑完一整天行程後,下午趕到中研院與新任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左)及院士合影後離去。聯合報記者許正宏/攝影
分享
剛接任中研院長的廖俊智,本身研究領域橫跨中研院3大領域中的數理和生命科學,唯獨在人文社會科學較無涉獵。但他今天在院士會議院務報告中,特別強調人社是中研院的亮點。

廖俊智民國103年才當選中研院院士,還沒來得及參加院士會議,105年就以院長身分出席。今天院士會議第一天,他在上百位海內外院士面前,發表中研院院務報告,暢談將近一小時。

近來各界對中研院屢有往數理、生命傾斜的批評,每屆選出的院士人數,人社組也遠遠不及其他各組,加上廖俊智本身研究取向,也增添不少疑慮。

廖俊智在院務報告中,花了很大的篇幅講述人社領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並說「人文社會是中研院早期至今的亮點」。他推崇中研院的明清與近代思想史研究,亟富學術聲譽。社會科學領域則著重以經濟學途徑,貫穿政治、法律、社福、教育等國家發展至關重要的課題

他也提到,很多數理、生命科學的問題,必須靠人文社會來解決。例如基因改造作物,科學研發不斷改良,但要說服民眾接受,就要結合人社領域研究,不能自己關起門做。

廖俊智也以能源效率研究為例,不斷研發出省電產品,但要老百姓消費的起、願意購買,往往需要政府政策的配合。中研院3大領域可以互相合作,這是其他研究單位不容易做到的優勢。

他今天整天都未受訪,但中研院秘書長施明哲晚間轉達說,廖俊智為了院務報告,事前做了很多準備,特別強調人文社會領域的成就,目的就是希望中研院3大領域能達到均衡。施明哲說,今天會後,許多院士紛紛對廖俊智的方向表達肯定。

-----------------------------------------------------

郭位:沒人文素養的讀書人最壞
nr.news-republic.com查看原始檔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表示,一個人有無人文素養與所學專業無關,甚至與讀書多少無關。如果沒有人文素養,讀書人反而是最壞的。圖/報系資料照
中新社報導,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25日晚在香港作家聯會第12屆理事會就職典禮演說時表示,不懂的事情,不應亂發評論。但現實中,知之的,不說;不知的,卻到處亂說。他指出,一個人有無人文素養與所學專業無關,甚至與讀書多少無關。如果沒有人文素養,讀書人反而是最壞的。 郭位昨晚應邀以「我的老師」為題發表演說,這也是本月在新竹清華大學畢業典禮之後,郭位再次以同一題目分享其對治學、人文等問題的看法。 郭位說,香港社會常常焦慮,容易對外界變化感到不安。各種不斷傳播的意見(言論)中,許多是錯誤的。 他指出,社會上有種誤解,認為教授、校長無所不曉,有人也會發表各式各樣的言論。不幸的是,相信(這種錯誤言論)的人很多,最終把社會搞亂了。 郭位表示,「這種亂講話的人,也是我的老師,他們做的事,我不能做。」文以載道,不要言不及義。自己懂多少,就說多少。如果不懂,就要先認真做研究。 中新社報導,有記者詢問郭位對24日英國脫歐的看法,他回應稱,「對不起,這不是我的專業,我不懂,我沒有資格評論。」 郭位在演講中還分享他一個月前在四川西昌遇到一對賣玉米的夫婦,想買一塊,吃吃看,但這對生活並不富裕的夫婦卻堅持不收錢,「因為試吃不要錢,如果你要買,才要錢」。 郭位說,這對夫婦沒有學過文學,甚至沒讀過多少書,但他們是純潔的,堅持「我是賣玉米的,既然你只是試吃、不是買,就不能收錢。」

----------------------------------------

送孩子讀大學 哪些國家父母支出最高 | 大學教育 | 大學費用 | 美國教育 | 大紀元 - http://goo.gl/O2zicu

----------------------------------

人文社會科只能當魯蛇?台大生說…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01 13:42 聯合報 記者王彩鸝╱即時報導

今天出版的台大校訊第1267期,探討「畢業生談薪資,人文社會科系只能當魯蛇?」訪問多名台大學生,發現不同科系對薪資期待不一樣,圖為台大校門。 報系資料照
分享
6月畢業季,畢業生很關注社會新鮮人的就業行情,今天出版的台大校訊第1267期,探討「畢業生談薪資,人文社會科系只能當魯蛇?」訪問多名台大學生,發現不同科系對薪資期待不一樣,人文社會科系學生對月薪的期望值落在25K至50K之間,平均期望值是36K,多數希望在滿足基本生活條件之下,擁有追求理想的價值,避免工作熱情被薪資、工作壓力等現實因素消磨。

電資與工學院則多數在找工作時,優先考量薪資待遇和升遷機會,因此偏向畢業後繼續讀研究所,以便未來能爭取到更好的薪資與位置,能接受的碩士起薪為 50K,期待工作三、五年後,月薪達100K。

受訪的管院與理學院學生,未來薪資與選擇領域有關,想走教職的人,期望月薪有50K;若想挑戰財金領域,期待月薪達70K至120K。

人社領域和理工領域的畢業生有兩樣情,人文社會科系學生,多數苦於工作機會限制與薪資待遇差,而顯得焦慮與迷惘;求職時人文社會領域學生吃虧,如果和管理學科的人到同間公司應徵,即使水準差不同,通常是管理領域雀屏中選。

反觀電資、理工與管理學院的畢業生,對未來較沒有強烈的不安。電機系受訪學生認為,因為台灣產業鏈重心就是電子業,使得需求帶動人才的供給,因此電機系畢業生容易獲得賞識與錄用,台大電機系學生似乎從未害怕找不到工作,話題反而圍繞在研究所要到國內或國外就讀。

台大哲學系學生指出,有些科系本身並沒有相對應的產業,才會造成就業落差。比起其他學院,人文社會科系自建立以來,就不是商業導向,也不是為了滿足某個具體工作設立,理所當然無法像其他科系對應到市場上某個職位。以致人文社會科系學生,多少會感到迷惘。

---------------------------------

中研院大位3選1 人文出身的他呼聲高
中研院今將舉行評議會,討論下屆院長人選。圖為中研院外觀。(資料照,記者林正堃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面對浩鼎案風暴,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昨返台說明。中研院今將舉行評議會,討論下屆院長人選,將投票選出三名院長候選人,並在1個月內送總統府由總統圈選。有媒體傳言,歷史學者王汎森呼聲最高

《中國時報》報導,外傳獲推薦的6人分別為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東華大學前校長吳茂昆、台大醫學院前院長陳定信、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美國加州大學生物工程系主任廖俊智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蔡立慧。

報導指出,其中又以王汎森、吳茂昆及郭位最有機會出線,由於生技領域成燙手山芋,目前中研院需要具人文素養學者,因此王可能成為首位歷史專業出身的院長,扭轉中研院重理工、輕人文的傳統。

-------------------------

文科生瀕臨絕種?
工商時報【吳慧珍】

在美國大學選讀科系愈來愈就業導向的趨勢下,被視為出路廣、薪情佳的理工科系,主修人數逐年激增,反觀文科生的人數卻在銳減,尤其龐大的學貸壓力,恐讓重理工輕人文的情況加劇。

日前美國一份報告顯示,相較主修理工科系的學生暴增,立志當哲學家、歷史學家、英文系教授的人文科系學生,似乎已經是稀有動物,甚至可能絕種成為歷史陳跡。

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CES)委託就業網站CareerBuilder和調研機構國際經濟模型專家公司(Economic Modeling Specialist International,EMSI)所做調查分析,2010至2014年選修人數成長最快大學課程,逾半集中在科學、科技、工程、數學等理工領域,但同時間主修歷史、教育、文學、哲學等人文學科的學生人數卻節節下滑。

大學科系 成就業指標

英文主修生常自嘲「前途無亮」已數十年時間,然而隨著薪資最高工作等就業情報大舉出籠,以及學生與家長愈來愈在意他們的大學教育投資有多少回報,大學生無法再笑看自己未來的出路,對於無法直接與就業市場接軌的科系敬謝不敏。

專家表示,此種趨勢在往後幾年恐愈演愈烈,主要是決策者積極想提供學生和家長資訊管道,幫助他們更了解自己主修科系的經濟價值,以決定是否值得貸款來念這個學位。

CareerBuilder人資長海芙娜(Rosemary Haefner)指出:「現在很多話題都圍繞在你的學位能幫你換來多少鈔票,也難怪大家對實務性強、能直接轉化為就業機會的學位比較感興趣。」海芙娜表示,擁有理工背景的勞工,在就業市場的確比較吃香搶手,有籌碼要求更高的薪資,大學生自然會向理工領域靠攏,不過她也希望各大學院校的理工科系能融入更多人文課程。

她說:「大家在理工領域看到很多機會,但研究顯示,出色寫作、有效決策等被一般視為文科生必修的技巧,對理科生同樣重要。」

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蕊為吸引年輕選票,大打減輕學貸負擔政見,要求大學校方在學生貸款上負起部分責任,但美國職籃NBA達拉斯小牛隊老闆庫班(Mark Cuban)對希拉蕊陣營的主張提出批評,警告此做法恐「將人文學系和人文課程推向滅絕境地。」

求職路 文科生常碰壁

這位科技創業家所持的主要理由是,文科畢業生的薪水一向沒有理科畢業生來得多,償還學貸也比較吃力,若要學校為自家畢業生的償貸能力作擔保,可能迫使學校撤除薪資前景不佳的科系。

其他政客也支持類似的分攤風險構想,有參議員提案,若有大學的畢業生學貸欠繳違約情況嚴重,將拿不到聯邦財政補助。左翼智庫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高等教育資深主管米勒(Ben Miller)指出,庫班擔心的學貸改革衝擊人文科系應不會發生,反倒是這類分攤風險機制可淘汰掉投資成本高卻換來低薪回報的課程。

米勒進一步提到,人文科系畢業生的薪資還是相當「可觀」,而且沒有明顯證據顯示,文科生還學貸要比其他科系畢業生吃力。根據喬治城大學教育暨就業研究中心,25到59歲的勞工中,文科畢業生平均年薪5.1萬美元,社會科學畢業生則為6萬美元。

------------

w800 (7)  

犧牲文科的教革
By 顏嘉南,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

犧牲文科的教革圖╱新華社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擬推動國立大學教育改革,有意刪減人文學科,加強企業合作,並期望更多日本大學躋身全球百大名校。

■Japan is retooling its public universities, sacrificing liberal-arts programs in collaboration with a business community eager for better-skilled graduates.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推動國立大學教育改革,降低人文學科的比重,並與企業界加強合作,培養更多具備職場工作技能的大學生,提升畢業生的競爭力。

安倍敦促國立大學「重新定義教育使命」,並調整課程。他希望國立大學不是成為全球科學研究的領導者,就是專注於技職訓練。

華爾街日報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相當於教育部)要求日本86所國立大學,在6月底前提交課程改革計畫。文科省告知各大學,補助款的分配取決於各大學對新政策的配合度,逼得仰賴政府資金的國立大學不得不對文學院「開鍘」。

安倍這項高等教育改革政策旨在活化日本經濟,打算透過加強研究和提升畢業生的競爭力,為市場注入更多活力和創新。

教改著重就業訓練

許多企業削減教育訓練,並希望由大學補足技能不足的問題。隨著企業越漸全球化,企業希望新進人員能具備更傑出的社交和組織能力,並能適應團隊工作。

安倍的目標之一是讓日本10所大學進入全球百大名校之列,目前日本僅有2所大學入榜,分別是排名第23的東京大學,以及59名的京都大學。

美國等先進國家因技術員工短缺,對傳統高等教育價值產生質疑,日本也加入這股浪潮。日本亦擔憂教學品質、大班級制和鮮少課堂討論,以及企業雇主與學生之間的期望差距等問題。

在一個曾經奉行終身雇用制的國家,厚生勞動省調查卻發現,逾30%的大學畢業生第1份工作不會待超過3年。

面對「金主」的改革期望,愛媛大學計劃著重就業訓練,該校打算取消將近三分之一的人文和教育科系,同時設立新的區域發展計畫,為當地的觀光和漁業等產業培育人才。

安倍重理工輕人文的教育政策方向,也招來批評。美國天普大學日本分校教務長史托納(Bruce Stronach)指出,有生產力的國民係指能融入社會,了解現今政治和社會議題的人,「這也是傳統的藝術、文學、歷史和社會科學為何重要的原因,未來的重要性也不會降低。」

愛媛大學主修社會科學的松田美穗表示,文學院對不清楚未來方向的學生很有幫助,「可讓學生發掘真正的興趣。」

但她也認為目前大學教育確實需要一些轉變,大班級制和教學方式著重於講課,學生極少有課堂討論的機會,讓他們覺得上課無聊,而且畢業後欠缺職場所需的工作技能。

政府力促大學拓展財源

政府資金占日本國立大學收入比重高達70%,大學礙於補助款也只能聽令行事。再者,日本年輕人口萎縮讓大學的學費收入下滑,各大學搶學生的情況勢必更加激烈。據財務省估計,2050年前日本18歲青年人口可能降至目前的一半。

政府官員力促各大學拓展財源,仿效過半收入來自研究合約的加州理工學院。相較之下,東京大學的研究收入僅22%,45%的經費仍仰賴政府。(工商時報)

--------------------

文學無用?文學應用?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6-23
◎楊宗翰
六月溽暑,驪歌高唱,畢業生或求學、或就業,準備面對人生新階段或新關卡。可惜人生不盡是夢幻的童話故事,歡樂必將結束,現實終會來襲,「科系選擇」遂成為畢業生無法逃避的話題。二十年前我決心把中文系當第一志願,還沒進去當大學新鮮人,劉爺王伯趙叔小李就圍著我問:「學文學,有什麼用?」那時人們猶能感受「台灣錢淹腳目」的夕陽餘暉,「讀中文沒路用」的印象彷彿順理成章。二十年過去了,台灣能淹腳目的剩下小確幸跟軟實力,大不得也硬不來,鄰居還是對要到大學中文系當老師的我問:「教文學,有什麼用?」
我相信他們是認真問的,而且絕對出自關心與真心。「文學無用」乃至「人文科學無用論」,並不是什麼新鮮話題。很多人堅定以為,去讀這些科系不僅找不到工作,而且學完以後,真的可以應用到日常生活嗎?還有,中文誰不懂、ABC誰不會,幹嘛還要特地花錢去學――但面對大考作文考題及留學托福考試,為自己、為孩子,花再多錢惡補都不會心疼。這種矛盾現象,恰恰說明大眾對「用」的理解,停留在什麼層次:可用,好用,最好能夠「用」來換得錢與權、名與利。面對這類工具性思維,就算援引莊子思想中的「無用之用」來回應,我想也沒有太大意義。因為這些常被攻擊的科系,平常就太安靜了,自願或被迫退居舞台邊緣久矣。譬如晚近沸沸揚揚的國文課綱爭議,最有發言資格的中文系多數選擇默不作聲,平白喪失跟社會對話的契機。或許它們在超穩定結構裡活得太久,很少受到外界干擾,連帶地忘了知識分子應有的「干擾社會」之責。
「文學無用」若是光譜上的一端,另一端當屬這些年大學興起的「文學應用」。只是因為求新求變(怕收不到學生?)、結合社會需求(不想坐以待斃?),竟硬把「文學」拆成「純粹研究」與「實用取向」兩塊,並將後者改為「應用英文系」、「應用中文系」――幸好還沒有「應用台文系」或「應用哲學系」,否則恐更加淪為《海角七號》警語:「山也BOT,海也BOT」。這些科系以應用為名,勤於鍛鍊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並開一些商業英文、翻譯或口譯課程。要學生學這些,就是想把它應用在職場上;但可別忘了,文學科系學生常被稱為「會走路的活字典」,並非誇讚語言教學做得多好,而是譏諷除了認字識詞,你們還會些什麼?
當大學把自己弄得像高職,就是遺忘了最根本的精神:沒有文學,何來應用?中文系也好、外文系也罷,此時更應該精進於「學」,而不是沉迷於「用」。我始終相信,唯有更強化「文學學」,才能抵擋這些文學科系「過期下架」的危機。且放手讓文學系所師生各逞其能,直面當代,回應社會,戰到流乾最後一滴血吧。●

----------------------

普遍相信,「文學無用論」。或者,「人文科學無用論」。

不管是文學,哲學,社會學也好,一般咸信,學這個不僅找不到工作不說,而且最重要的是,學這些東西,真的可以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嗎?

當然!跟你的老闆溝通,是一種哲學,看官員唬爛,是一種社會學,跟另一半吵架,則是一種文學。

怎麼會沒有用呢?

我認為,長期以來,在台灣人文科學會被認定無用,問題不出在人文科學本身的實用價值,而是出在人文科學在台灣的教學方法,根本全盤錯誤。在台灣,人文科學並不是為了應用與思考而存在,而是為了文憑而虛有形式。文學院畢業,大家問的是你有沒有學位,是碩士還是博士?而不是你的分析批判思考表達能力,究竟到了哪裡?

還記得十二年前,我在日內瓦大學第一次上「比較文學理論」時,教授開場白問我們,

「你們知道比較文學理論是什麼嗎?」

台下一陣面面相覷。

「那你們不覺得學比較文學理論可能會害你們找不到工作?」

台下一陣寂然。教授話說沒錯,瑞士技職教育做得好,基本上會來讀瑞士大學文學院的人,都有點吃了秤砣鐵了心,有那麼點傻子的味道。

「你們不要擔心。我就是要告訴你們,文學理論是非常有用的,他會讓你們找到很好的工作,保護你們自己的權益,讓你們不會被騙。」

突然陰暗的教室好像出現一道光。

教授繼續說道:「對,這世界上有很多的騙子。他們會用各種不同的文學手法,用話語來掩飾他們的剝削與邪惡。比如,政府官員會欺騙你,老闆會欺騙你,朋友會欺騙你,情人會欺騙你。但是,懂了文學理論,你就可以分析,你就可以批判,你就可以用文學的力量來保護你自己,最後,甚至反擊。所以,你們還會覺得文學無用嗎?」

結果經過一學年的文學理論課,我感覺好像經歷一番軍事訓練,槍林彈雨走過來。思想上有一些軟弱的雜質,慢慢去除,好像一切開始顯得清晰透明。

看似無用柔弱的東西,往往像水一樣,有一種滲透靈魂的力量。

-------------

「作文無用論」與「數學萬能論」

  從升學考試廢除作文,到商管科系不再採計史地成績,在功利主義思維下,台灣的人文教育,逐漸不敵數理教育的霸權。但這種短視的心態,到頭來可能「功利反被功利誤」。

  作家白先勇最近在專訪中,用「駭人聽聞」這句重話,批評國中基本學測廢除作文考試不當。其實不光是白先勇,如果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有機會來台灣,看到以政大企管系和台大財金系為首的各主要大學商管院系,紛紛從今年起不再採計史地成績,理由是「商管科系最重要的是數理邏輯能力」,恐怕彼得杜拉克也要驚呼「駭人聽聞」!(做為現代管理學的開山宗師,彼得杜拉克的思想脫胎自深厚的社會學與哲學淵源)。

培養溝通表達能力
  從教育理想來看這場作文爭議,其實西方世界自古以來,訓練寫作與演說技巧的「修辭學」,就被尊崇為教育最核心的科目。從古羅馬的西塞羅,到義大利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者,都認為教育的宗旨不僅是培養一個懂技術的人,更要培養一個「真正具有美德的人」,因此必須研讀哲學,學習美德的真知灼見。不過獨善其身還不夠,還要研讀修辭學,方能結合「哲學的智慧」與「修辭學的雄辯」,在公共生活中,對邪惡口誅筆伐,激勵社會大眾去實踐美德,以兼善天下。(見Quentin Skinner:《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礎》)。哲學與修辭學,構成西方人文教育的兩大基石。

  撇開教育理想不談,從現實功利的角度來看,修辭學無非是在訓練一個人的溝通表達能力。現今企業最重視的核心職能中,溝通表達能力毫無疑問名列前矛。一個公司的內部管理有賴溝通,team work有賴溝通,說服客戶有賴溝通,對外公關也有賴溝通。溝通,不外乎運用文字、口語和影像。因此,在學校鍛鍊作文能力,是對自己未來工作最有用的投資之一。

作文力‧數學力‧外語力
  這幾年日本熱門的職場書籍,主題都圍繞在如何打造三種基礎能力:語學力(外語)、數學力和作文力。在日常工作中,不見得每個人都常用到前兩種能力,但作文力卻隨時派得上用場:和主管同事用電子郵件往來,要用到作文力;業務行銷向客戶提企劃案,要用到作文力;公司內部各種報告與公文,要用到作文力。甚至在應徵工作時,假如履歷自傳錯字連篇,敘述不知所云,即使名校畢業,雇主評分也會大打折扣。

  許多短視功利者以為,學習作文除了累積詞藻,提高所謂文學素養外,一點實用價值也沒有。這種流行的偏見,完全昧於作文力在職場的重要,把寶刀當成破銅爛鐵,真可謂「功利反被功利誤」。話說回來,很多人都學過商用英文,卻從沒有人開過「商用中文」課程,顯然國文教育也有值得檢討之處。

作文是思考力的教育
  作文教育也有助培養邏輯思考能力。台灣人和大陸人打交道,第一印象往往是「大陸人能言善道,講話條理犀利,不管有道理沒道理,都能頭頭是道。」很多人認為這是從政治鬥爭中磨練出來的,其實文革早已落幕30年,大陸人的雄辯,跟他們的國語文教育有很大關係。先不論說話課的訓練,就以國文課本來說,台灣著重在文章的美學賞析和字義訓詁,大陸卻著重在文章的論證邏輯如何推演?架構如何鋪陳?在中文語法結構方面,用了什麼有特色的修辭技巧?因此在大陸,國文教育就是思考力的教育,學生在文字和口語表達上,自然能表現出較優異的邏輯條理性。

開文化創意產業的倒車
  台灣現在政府倡導文化創意產業,企業界也試圖從代工製造,轉型到高價值的微笑曲線兩端——行銷與研發端。但從入學考試廢黜作文、崇尚數學來看,顯然學校在開時代的倒車。數學教育雖有助於訓練技術人員,但這又怎樣?只不過培養高級技工而已,仍然不脫代工製造的思維模式。但作文,卻可以激發創意與想像力。台灣那麼多數學頂尖的工程師,所創造的產值,還抵不上《哈利波特》作者J. K.羅琳的一支生花妙筆。我也聽過行銷主管抱怨,現在行銷人才不好找,年輕人的文案撰寫能力很差,真不知道學校作文怎麼教的!

人文皆下品,唯有數理高
  從大環境來看,作文受到貶視,一方面源自政治因素,台獨基本教義派強烈敵視中文教育,從高普考等國家考試以降,國文科目成了眼中釘,一再對考試方式動手腳,連帶也使作文遭殃。其次,這幾年國內就業市場上,只剩高科技業一支獨秀,「萬般皆下品,唯有理工高」,成為普遍的心態,數理儼然時代的寵兒,包括作文在內,凡是人文教育都難逃「無用論」的標籤,而被打入冷宮。
  這種數理崇拜症,在商管財金學科找到最堅強的信徒。不可否認,數理能力在商學領域至關重要,但如果演變成獨尊數理,以為數學是把萬能鑰匙,妄想和人文社會科學徹底脫鉤,完全向自然科學看齊,那麼偏執狂就太嚴重了。

數學不是萬靈丹
  別忘了,2000年最早正確預言半導體行情向下反轉,聲名大噪的分析師J. 約瑟夫,本身所學的可不是財務工程的數理模型,而是歷史學。很有可能拿下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張五常,則從來沒修過微積分課程,也沒使用過任何高深數學(見《經濟解釋:張五常經濟論文選》)。當企業家紛紛從歷史著作中,尋找管理與商戰的智慧時,國內企管系教授們卻認為數學至上、歷史無用,今後入學不再採納歷史成績,我不曉得是企業家的頭殼壞掉,還是教授的頭殼壞掉?我相信,人類有太多非理性的層面(比如盲目的投機與恐慌),數理邏輯是無力分析的,唯有熟讀歷史,才能洞悉社會的運作邏輯,通古今之變。誰敢說歷史無用?(93/02/20)

-----------------------

開始教書後,發覺學生常常遇到一個問題:「唸文學有什麼用?」。他們抱怨:不
知道唸外文系出來能做什麼?又是為了什麼?特別是研究所的學生,對此焦慮尤深。
的確,在這個以實用主義為導向的功利社會裡,文學似乎沒啥用處:此既非未來功成
名就的保證,亦非賺錢致富的捷徑。文學無用論於是成為外文系學生最大的焦慮。當
這個社會並不缺乏對文學的讚揚,認為文學具有豐富人生、拓展視野的功能,乃至
厚實社會人文關懷、培植博雅人才的效果;當然也不忘強調文學之於語文能力的重
。然而,這些說法與其說是對文學價值的肯定,還不如說是文學無用論的最佳例
證。正如某位大學校長對於人文學科重要性的比喻一樣:「如果大學是一部汽車,那
麼人文學科就是這部汽車裡頭的音響。沒有音響,車還能開,但是開車的愉悅就減少
了許多。」在這樣的思維裡,文學或人文無關痛癢,只能是錦上之花,而非雪中之
炭。文學之用也因此在肯定中被否定了,乃至被陰性化為不具生產力的家務或情感勞
動─僅有撫慰之效而無生產之功。
因此,在以生產與就業為指引的社會裡,「唸文學」不事生產、不為就業,因而
註定是「無用的」。也就是說,從用處思維出發去肯定文學的作法也將註定失敗:「唸
文學」乃是一個心智與情感勞動的過程,其目的不在於生產出可被轉化為商品的物,
或獲取多少的利潤回饋而在於思感過程中自我的擴展、轉化與提升。在某個意義
上,「唸文學」是不能被異化的勞動,因為一切的努力只反饋於自身,無法進入金錢
交換的機制。於是,文學最大的用處,如同莊子的樗樹,正在其「無用」─亦即莊
子所闡釋的「無用之用」。但是,文學的「無用之用」還不僅僅是莊子透視實用表相、
直指存在本質的解構思維,更在於對於資本社會最根本的反抗─反抗生產等於用處
的資本邏輯、反抗薪水等於價值而對生命的異化與剝削、反抗社會的僵化與無用的絕
望。文學的不事生產恰恰是對社會最大、最實質的貢獻,因其紀錄並保有生命的各種
樣態,並且提供了我們感知他者、思想自身的起點。藉此,文學肯定了存在最根本的
意義與價值乃是自我的意識與成長,同時也提醒著被異化的身體與心靈重新出發的可
能。
文學或許「無用」,但也敦促我們去反省「有用」的意義與「不義」。在這個肥
貓橫行、民工困苦的年代,文學之無用提醒我們資本主義的誤用與濫用,也期待我
們:社會仍待改造、文學仍須努力。

-----------------

眾所週知,人類的文化知識可以簡略地分為兩大類,即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而在這兩大類中,又可分為應用性知識與基礎性知識,或者曰“顯型知識”與“隱型知識”。今天,為許多中國人所懷疑所詬病甚至大有揚棄之意的,多半屬於基礎學科以及隱型知識。在就業壓力下,人們渴求知識的技能性、專一性、實用性,並且希望中國的教育體系、教育內容和教育佈局能向技術專科傾斜,彌補技術專業人才市場的不足,這不但無可厚非,而且可以稱道。但是,這種希望、期待絕不能成為懷疑自然科學基礎知識教育的理由,更不能成為拋棄人文社會科學的歪理。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是一切實用的工具性知識的基礎,而人文社會科學幾乎可以稱之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最基本的文化底蘊和精神素質。由這種文化底蘊和精神素質所影響的社會面貌和社會風尚,則構建出人們的基本生活方式、行為模式和思維定式。因此,筆者有理由擔心,這種畸型的對知識與文化的篩選,這種只以實用性和工具性為取捨標準的淘汰,這種把求職和職業培訓當作高等院校改革方向的誤導,會不會再現30多年前那場可怕的“讀書無用論”的風暴呢?只不過它在今天被塗抹上了商業和利益的油彩罷了。
不久前,中學語文課要不要保留魯迅雜文,要不要保留古文,甚至是否保留地理、生物、歷史課的爭論,引來了很多有識之士的警覺和抨擊。的確,如果我們對知識寶庫進行這種毫無道理的分割與分拆,那其實就是對人類精神文化成果的一種粗暴褻瀆。而當自然科學中的基礎理論和知識、人文社會科學中的基本理論和知識,都越來越被迫遠離我們,越來越被忽視、輕視甚至遺忘,中華民族的未來將會出現巨大的文化空洞。
這個巨大的文化空洞叫作失去創造力;
這個巨大的文化空洞叫作失去對外部世界的理解和對人類文明的尊重;
這個巨大的文化空洞叫作失去民族精神追求的完整性,而只留下永遠與科學無法融合的“工匠性”,即可愛又可憐的“純工具性”追求;
這個巨大的文化空洞叫作與傳統文化和傳承方式的斷裂;
這個巨大的文化空洞叫作喪失社會自我凈化的道德約束力;
這個巨大的文化空洞叫作堵塞提升公眾科學普及水準的階梯。
最近,一個會變魔術的所謂大師招搖撞騙行醫收徒斂財無數,讓許多名人、明星和官僚懵懂上當。這一事實,使筆者更深感上述文化空洞的存在。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知識與基本理念,的確不會直接産生經濟效益,不會助人求得職位與薪酬,但它們是人類文明進步腳步的回聲,是人類智慧的高度結晶,是人類擺脫醜陋的美的共鳴,更是人類不斷戰勝罪惡的善的提升……我們脫離人猿已經數百萬年,我們的進步所需要的,已經不僅僅是工具。天才的軍事家拿破侖曾經説過,思想的力量總會戰勝劍的力量。天才的科學家錢學森也曾經説過,一個“大寫的人”必須由科學與人文兩個支柱來支撐。今天的中國人,難道不明白,這看似虛無的科學與人文的知識結構,恰恰是我們實現中國夢和個人夢的最根本的支撐!

-------------------

“讀書無用論”重襲高校教育難滿足就業

編者按

“新讀書無用論”背後折射的不是簡單的教育問題,而是複雜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問題,是科學發展問題。反向倒推,當前​​社會環境下暴露出的種種問題,不少恰是學校教育、公民教育和家庭教育失語的綜合表現,也與當事人缺乏科學學習和全面提升自我的經歷相關。與公民旅遊文明素養的缺乏、極端社會暴戾之氣的蔓延、網絡道德秩序和法律底線的喪失等問題相通之處在於,“讀書無用論”的瀰漫,也正是公民素養嚴重缺失的表現,背後是功利主義價值觀的彰顯。

因此,首先應承認,若不掌握面向就業的技能和本領,很難養活自己,更不要奢談發展。其次,有一點應成共識:培養科學讀書習慣,提高公民素養和人文情懷,以推動公民個人和社會健康發展,必須依靠科學系統的全民教育體系,而背後則需要製度的改良和觀念的創新。

9月初,媒體報導,成都女孩玲玲考上大學本科,父親雖有錢供她讀書,但認為“上大學無用”而拒絕提供學費和生活費,這位父親有關“讀大學是注定失敗的投資,撿垃圾都比讀書強”的言論引發網友熱議。

隨後,一項上萬名網友參與的網絡專題調查顯示,7成網友認為,“讀大學不是唯一出路,在哪裡都可以學習”。有網友和媒體認為,新“讀書無用論”觀點正在捲土重來。讀書真的沒用麼?上大學真是一項投入與產出嚴重不成比例的“失敗”投資?經濟社會越發展就越不需要讀書學習?等等問題,困擾著越來越多的人。

“ 讀書無用論” 幽靈歸來

調查顯示,新一波“讀書無用論”有向社會基層蔓延之勢。從最新的成都父親拒絕供女​​兒上大學事件,到之前媒體報導,“12歲男孩當婚禮主持人,母親說只要有豐厚的收入,學習怎麼樣不重要”,再到“媽媽逼女兒休學參加紅樓夢選秀,自稱演丫環都值”之類新聞,都是這一心態的表現。

“讀書無用論”並非新鮮論調。早在30多年前的“文革”期間就曾出現。上世紀90年代初,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引入時也曾流行。最近十年,隨著市場經濟日漸深入,高校擴招和教育模式弊病日益顯現,就業形勢日趨緊張,這一論調捲土重來。

民眾從投資角度衡量教育,得出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的結論,並非空穴來風。現實中,子女教育成本的確在全面走高。以北京市為例,近期名為“中國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的網貼引發熱議。該排行榜顯示,北京市生育成本是276萬元,全國排名第一。按家庭年收入12萬元計算,夫妻二人不吃不喝工作20年以上才能負擔。生育成本中,教育投入約180萬元,佔總花費三分之二左右。該排行榜未必權威,但從引起的共鳴可以看出,大城市的子女教育負擔越來越重。

大學教育費用漲速迅猛。新華社一項調查顯示,大學學費10年上漲20倍,而同期國民收入增長不到4倍。另有數據顯示,一個本科生培養成本相當於一個農民35年純收入。政協委員孫繼業直言不諱,我國教育花費已“躋身世界學費最昂貴國家之列”。

高昂教育成本之下是嚴峻的就業形勢。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日益增多,就業日益艱難。2013年全國更是創紀錄湧現699萬高校畢業生,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

大學生薪金趕不上農民工,所學專業與從事職業脫節問題顯現。2013年《中國藍皮書》中關於大學畢業生就業研究報告稱,約1/3畢業生從事與所學專業無關工作,部分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專業對口率不到30%。極端例子是,僅約1/6的醫學專業畢業生從事醫療工作。

學校教育之外,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對讀書學習也日趨“實用主義”,功利性閱讀學習的傾向正悄然形成。

據新華網報導,在全國有限的人均購書中,八成是課本教材和考試輔導類書籍。很多出版企業將這些實用類出版物作為重要利潤點。

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主席於友先指出,這種功利性閱讀的氾濫將成為國民閱讀的“敵人”。

功利價值觀作祟

簡單用投入和產出比來衡量學校教育的價值,做出“讀書無用”的判斷,並不全面。業內專家表示,除了培養技能,讀書和上大學還應強調文化素養和精神層面的提升,這些價值很難通過經濟投資和回報的標準衡量。

調查發現,影響這一“功利”選擇的首要誘因是高校教育無法滿足就業市場需求。高校教育模式的畸形發展,造成學校培養理念、模式與市場需求產生結構性錯位。最近十多年高校擴招政策弊病全面顯現。各地校園面積擴張和學生規模成倍增加背後,是教育質量下降和人才趨於“散養”。課程設置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培育模式僵化、理念保守、管理失效,加之缺少科學職業規劃和人生規劃等,造成畢業生能力和水平日益貶值,無法滿足就業市場需求。

與高校培養模式和理念嚴重滯後相伴隨的是,社會功利和浮躁心態的滲透和蔓延,都影響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乃至社會教育,成為促使民眾過度從“經濟學”角度考慮投入產出比的重要原因。

這樣的價值觀影響下,不少人認為上大學或讀書只是為了找個更好的工作,找不到好工作還不如不讀。同時成功就是出人頭地和“名利兼收”,與讀書多少沒有關係的準則也左右著一些民眾的行為選擇。

社會教育學者、“全國十佳中學校長”郭簃對工人日報記者表示,社會價值觀異化和公民素養的缺失成為“新讀書無用論”流行的重要原因。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集體失語,成為功利導向價值觀氾濫的核心誘因。

記者調查發現,公民教育體系中對公民素養教育和科學價值觀的培養嚴重缺失。一個重要指標為國民年閱讀量明顯下降。今年4月,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第10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4.9%,與1999年60.4%的閱讀率相比,國民閱讀狀況總體呈倒退趨勢。這與經濟發展態勢形成鮮明對比。

2012年成年人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僅為4.39本,扣除教科書,平均每人一年讀不到1本書,遠低於韓日等國。國際閱讀率比較研究顯示,韓國國民人均年閱讀量約為11本,法國和日本均在8~9本之間。

有媒體稱,年人均讀書如此之少,與我國身為傳統禮儀之邦和文明國度的地位極不相符,可見公民文化素養和社會文明風尚亟待提高。

教育細分與觀念創新同行

調查顯示,各行業和職業對教育需求呈多元態勢。高校教育培養模式細分勢在必行。

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張應強認為,綜合型大學要繼續關注高等教育的基礎性作用,實現對學生的全面培養,而職業性更強的、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院校,應重視學生的實際技能訓練。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館員劉佳認為,應對高等教育進行分類分層,合理設置專業,建立雙軌制高等教育體系。

“從教育理念到教學內容上缺乏分層,是造成很多人上大學賠本的最主要原因。”劉佳說,要想改變一些人讀書無用觀點,高等教育必須建立精英教育與大眾職業教育並存的雙軌制教育體系,才能滿足社會各階層需求。從目標劃分,精英教育以理論教學為主,培養研究型人才;職業教育以訓練操作能力為主,培養實踐型人才。

與此相伴隨的是,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對於價值觀的修正和引導同樣重要。

郭簃表示,學校教育的細分固然重要,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還應結合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進一步修正功利導向的價值觀和成功觀,建立個人家庭的科學幸福觀,培養健康的公民素養。而這需要覆蓋全民的終生教育體系,包括承載大眾教育功能的媒體,也應承擔相應社會責任。

如此看來,理念創新和全民終生教育體系的建立完善顯得尤為重要。當務之急,應盡快培養民眾“科學”閱讀學習習慣。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教授指出,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當前許多國家已把全民閱讀作為重要的國家戰略。

從這個角度講,當事人玲玲的話一語中的,“我非常愛讀書,喜歡泡在圖書館裡。書本打開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讀大學,才能讓自己更有修養、更有層次,大學是對一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

玲玲說,不想成為只會做小生意的農村人,不想過父親那樣的生活,“思想封閉,眼界和層次低,沒有任何精神追求。”

------------------------

洪蘭:技術容易學會,難學的是大師的精神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我們在大腦上看到為什麼「精」以後,還可以更求「精」,不停的突破:大腦像個草原,第一次走時,草被踩扁,一個淺淺的道路出現,二次、三次再走時,草被踩的更扁,路變的更寬,當走過千百萬遍時,一條康莊大道就出現了。這時閉著眼睛也不會走歪了。從核磁共振的影像顯示第一次做這件事,大腦花很多的資源去處理它,第二次再做,就只需要上次一半的資源,三次以後,資源耗費的曲線就開始平下來,等到成習慣後,就幾乎不花任何大腦資源了。到這時,大腦就可以釋放出原來要用的能量去注意本來無力注意的細節,所以才能精益求精,好上加好了。

我第一次看江振誠的《初心》時很受感動。為求藝,他可以削二年的馬鈴薯,削到最後,一拿起來就知道它的產地、種類、澱粉量,因為大腦對馬鈴薯的處理已經自動化了,所以他就有足夠的資源去細做分辨,判斷這顆馬鈴薯適合烤還是煮。這個專家的能力沒有累積足夠的經驗是無法達到的。

有一個很有名的記憶實驗是給西洋棋大師和生手看一盤下殘的棋,請他們重新擺回。生手看五分鐘,無法把棋擺回去,大師略看一眼,正確率百分之百,大家都以為大師記憶好,其實不是,棋子沒有按照棋譜,亂擺時,大師跟生手一樣差,因為大師失去了棋譜帶給他節省腦力的優勢。所以下苦功是所有成功的起點,它有大腦上的原因,偷懶不成的。

任何技術只有在登峰造極後,才有機會成為藝術,它需要深厚的文化修養才能更上一層樓。這次「世代共享」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每位大師都擁有豐厚的內涵,其次就是師傅們不藏私,願意把這個不易訴諸文字、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心得精華傳授給跟他沒有血緣或利害關係的人。這個利他的精神值得敬佩。

期待這些有緣的徒弟能站在師傅的肩膀上看的更高更遠,為台灣的經濟打開一個新的局面。

---------------------------

調查看天下/新世代第一志願大翻盤 哪個科系比商管更熱門?|調查|即時|天下雜誌 - http://goo.gl/aOv3Jt


畢業起薪 科系有差...理工最吃香
2017-08-06 00:46 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指出,研究所畢業起薪,科系會有很大差異。現在的確有很多廠商要的是工科研究所畢業生,給的薪水也比較高。但是相較之下,文科研究所畢業就業薪情就沒那麼吃香。
他說,工科研究所畢業生是買方市場,廠商也願意給較高的薪資,現在較嚴重的問題是年輕人念工科博士愈來愈少,很多科技公司很擔憂此問題,因為這會影響科技公司的研發人力。
至於大學畢業和研究所起薪差距拉大,他觀察,大學生太普遍,專業度亦下降,供給明顯大於需求,起薪自然長年未有起色,且廠商普遍會認為現在大學生不好用,專業不夠,會乾脆直接找研究所畢業的。
他還說,早些年很多年輕人因大學畢業後求職不易,所以繼續讀研究所,若是讀文史科或是讀設計、資管等供給過多的研究所,頂著碩士桂冠,畢業後依然不好找工作,起薪不佳;之後,讀研究所的人愈來愈少,研究所現面臨招生困難。
至於工科研究所,市場需求大,工學院教授也有很多計畫和資源,需要較多研究生幫忙,而廠商也會直接指明要研究所畢業的。

photo (35)  


誰說大學讀人文學科沒用?它可能讓你終身受益
誰說大學讀人文學科沒用?它可能讓你終身受益 - BBC 英伦网 https://bbc.in/2YQJfvz
在大學裏,每當我告訴別人我在攻讀歷史學位時,人們的反應幾乎一樣:「你想當老師呀?」。不是啊,我想當記者。「哦。那你怎麼不學傳播學呢?」
在大學教育只屬於少數特權階層的時代,或許沒人認為學位是直接進入職場的跳板。那個時代早已過去。
如今,學位已成就業的必備條件。它能降低你失業率50%以上。儘管如此,單憑學位並不能保證你找到工作,但攻讀學位的花費卻越來越高。在美國,私立大學的食宿和學費平均每年為48510美元;在英國,本地學生一年僅學費就高達9250英鎊(12000美元);在新加坡,上4年私立大學的費用最高可達69336新元(5.1萬美元)。
為了學習而學習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考慮到這些費用,就難怪大部分人想讓自己的學位以更具體的方式帶來回報。總的來說,他們已經做到了:比如在美國,擁有學士學位的人每周比沒上過大學的人多掙461美元。
大部分人都希望這筆投資最大化,這可能會導致人們對高等教育產生一種實用主義態度。有人告訴你,想當記者?那就學新聞。想當律師?那就讀法律預科。還不能確定?那就選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計算機),這樣,你就可以成為一名工程師或IT專家。不管做什麼,只要不是文科就好,包括自然和社會科學、數學和歷史、哲學、語言這樣的非職業學位。
誰說大學讀人文學科沒用?它可能讓你終身受益 - BBC 英伦网 https://bbc.in/2YQJfvz
人文學科教育的好處是它強調教授學生去思考、批判和說服(Credit: BBC/Getty)
世界各地的言論和政策也表明了這一點。在美國,從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到前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等政界人士都用人文學科來抖包袱(奧巴馬後來道歉了)。在中國,政府公布了將42所大學建設成「世界一流」理工院校的計劃。在英國,由於政府對Stem的過度重視,導致參加英語和藝術專業入學考試的人數分別下降了20%和15%。
這種做法存在一個問題。我們失去了解釋和改變世界及提升自我的關鍵途徑,包括提升個人幸福和參與、創造、寬容等價值觀。
此外,我們其它學位的市場價值,以及對人文學科「毫無價值」的錯識認識。一般情況,會讓一些學生承受不必要的壓力。最壞的情況,會讓人們走上沒有成就感的生活道路。它還延續了對文科畢業生的成見,尤其是精英階層,這可能會使貧困學生和其他需要大學投資帶來即時回報的人,打消攻讀可能有回報學科的念頭。(當然,這並不是此類學科存在的唯一的多樣性問題)。
安德斯(George Anders)認為,我們對人文學科的認識是完全錯誤的。在2012年至2016年間擔任《福布斯》(Forbes)科技記者時,他說,硅谷「充斥著只有Stem教育才是教育的觀念」。
但當他與大型科技公司招聘經理交談時,他發現,現實是另一種情景。他說:「優步(Uber)在挑選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來和不開心的乘客及司機打交道。Opentable在招募英語專業的學生把數據介紹給餐廳老闆,讓老闆對數據能為餐廳帶來什麼感到興奮。我意識到,與人溝通和相處、理解他人的想法、進行全面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除了媒體,所有人都重視和欣賞這種能力,認為它們是重要的職業技能。」意識到這一點後,安德斯寫了一本書,名字起得恰到好處:《一切皆有可能:「無用」的文科教育的驚人力量》(You Can Do Anything: The surprise Power of a "Useless" Liberal Arts Education)。
對很多學生來說,未來的收入已經成了選擇大學和專業的"試金石"(Credit: Jopwell Collection)
來看看僱主重視的技能。領英(LinkedIn)對2019年最受僱主歡迎的職業技能進行的調查發現,最受僱主歡迎的三大「軟技能」是:創造力、說服力和協作能力,而最受歡迎的五大「硬技能」之一是人員管理能力。在接受調查的英國僱主中,56%的僱主稱員工缺乏必要的團隊合作技巧,46%的僱主認為員工難以處理自己或他人的情緒是一個問題。不僅僅是英國的僱主,201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過去30年美國增長最快的工作崗位幾乎都要求有高水平的社交技能。
或者直接引用科技巨頭微軟(Microsoft)的兩位高管最近撰文時所說的:「隨著計算機的行為更加接近人類,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將變得愈發重要。語言、藝術、歷史、經濟學、倫理學、哲學、心理學和人類發展學課程,能夠教授學生批判性的思維和基於哲學、倫理學層面上的思考,這些技能將有助於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開發和管理。」
當然,沒有文科學位也能具備出色的溝通和批判性思維能力,這一點不言而喻。任何優秀的大學教育,不僅僅是英語或心理學專業的大學教育,都會提高這些能力。都柏林的教育顧問兼職業導師曼根(Anne Mangan)說:「任何一個學位都能教給你通用技能,比如寫作、提出論點、做研究、解決問題、團隊合作和熟悉技術的能力。
很少有像人文學科那樣,通過在研討班上與其他學生辯論、撰寫論文和分析詩歌等形式。培養學生的閲讀、寫作、表達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在被要求列出人文學科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最明顯的三個特點時,安德斯沒有絲毫遲疑地說:「創造力、好奇心和同理心。同理心通常是最重要的,這不僅僅意味著對遇到困難的人富有同情心,還意味著能夠理解不同群體成員的需求和願望。」
「想想那些負責臨牀藥物測試的人。怎樣做才能讓醫生、護士和監管機構達成共識。如何能讓一名72歲的女士願意被長期追蹤,我們應該做什麼,研究人員才會認真對待這項研究。這是一份要求具有同理心的工作。」
但安德斯和另一些人也表示,人文學科的好處是它強調教授學生去思考、批判和說服。這些往往處於灰色地帶,沒有可依據的數據,得由你自己思考判斷。
因此,人文學科的畢業生能進入各種領域也就不足為奇了。美國的人文學科畢業生中,走上管理崗位的比例是最高的,佔15%緊隨其後的是辦公室職員和行政崗位,佔14%。13%的人進入銷售行業,還有12%的人進入教育行業,主要是當老師。另有10%的人從事商業和金融行業。
雖然人們常常認為人文學科的畢業生從事的職業,不如學理工科或醫學的畢業生爭取到的工作好,但事實並非如此。以澳大利亞為例,在增長最快的10個職業中,其中3個分別是銷售經理、廣告文員、公共關係,這些都是人文學科畢業生長於從事的領域。,
英國本地學生每年的學費為9250英鎊(1.2萬美元);在新加坡,上4年私立大學的費用最高可達69336新元(5.1萬美元)(Credit: BBC/Getty)
與此同時,Glassdoor網站2019年的調查發現,在英國排名前10的最佳工作崗位中,8個是管理崗位,在與人打交道的職位中,需要的是溝通技巧和情商。(「最佳」的定義是結合了收入潛力、工作滿足度和職位空缺數量。)其中很多都不屬於以Stem為基礎的行業。排名第3的是市場經理、第4是產品經理、第5是銷售經理。工程類職位在榜單上的第18名,在傳播、人力資源和項目管理類職位之後。
同時,對來自30個國家的17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擔任領導職務的人大多擁有社會科學學位和人文學科學位。45歲以下的領導尤其如此;45歲以上的領導學Stem的稍多一些。
為進入職場做好凖備

並不是說攻讀文科學位是一條捷徑。「我和很多人交談過,他們都是處於職業生涯開始的5年或10年,總體感覺是第一年比較困難,要花一段時間才能適應。但隨著工作時間的延長和發展,所學人文專業確實給了很大幫助。」
對於一些畢業生來說,開始的挑戰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對另一些人來說,是在攻讀文科學位期間掌握的技術技能沒有學IT的同齡人多,因此不得不在畢業後努力追趕。
但攻讀與職業相關性聯繫緊密的學位也可能存在風險。不是每個青少年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並且職業抱負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改變。英國的一份報告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的英國人在一生中換過職業。領英發現,40%的職場人士對「改行」感興趣,而且年輕人尤其感興趣。像有批判性思維的人,可適用於很多不同的工作崗位和行業,「改行」不再是一件不可能實現的事(但對正在規劃職業道路的年輕人來說,變動也會讓他們感到不知所措)。
專業的技術技能在就業市場上也很重要。但獲得這類技能的途徑有很多。職業發展導師耶奧加拉(Christina Georgalla)說:「我非常支持實習和學徒制。我們發現,這可以直接幫助你在職場獲得堅實的技能基礎。我建議大學畢業後,如果你還不能確定從事什麼職業,可以抽出一年時間,不是去旅行,而是嘗試做不同的實習工作。即使是在同一個領域,比如電視行業中的廣播、製作和呈現,這樣你就能發現其中的不同。」
但人們也認為人文學科有其他的缺點呢,比如失業率更高、收入更低?
誰說大學讀人文學科沒用?它可能讓你終身受益 - BBC 英伦网 https://bbc.in/2YQJfvz
僱主最需要的軟技能是創造力、說服力和協作能力(Credit: BBC/Getty)
就業面更廣的專業為什麼重要
的確,人文學科畢業生失業的風險更高。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風險比想像的要小。在美國的年輕人(25-34歲)中,人文學科畢業生的失業率為4%。工程專業或商科畢業生的失業率略高於3%。高出的這一個百分點相當於每100個人多一個。這是一個很小的數字,通常是在調查的誤差範圍之內。
收入差距的成因也不是那麼簡單。在英國收入最高的是醫學專業的牙科、經濟學或學計算機的人;在美國則是學工程學、物理學或商科的。一些受歡迎的人文學科,比如歷史或英語,屬於收入較低的學科。
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對某此工作來說,從攻讀就業面更廣的學位開始,比從攻讀專業性強的學位開始更好。
以法律行業為例。在美國,學法律預科或法律研究專業,這似乎是成為律師、法官或地方執法官最直接的途徑,平均本科生年薪預計能達到9.4萬美元。但哲學或宗教研究專業的畢業生平均年薪為11萬美元。主修地區、民族和文明研究的畢業生年薪為12.4萬美元,美國歷史專業的畢業生年薪為14.3萬美元,學外語的畢業生年薪則為14.8萬美元,比學法律預科的畢業生高出5.4萬美元,這一數字令人震驚。
其他行業也有類似的例子。以市場營銷、廣告和公關行業的經理為例:廣告和公關專業畢業的經理年薪約為6.4萬美元,而學文科的經理年薪為8.4萬美元
儘管總體上收入差距依然存在,但這可能不是學位本身的問題。尤其是,人文學科的畢業生中女性更多。我們都知道性別收入差距,而人文學科長期存在明顯的收入差距:比如,主修人文學科的美國男性收入中位數為6萬美元,而女性的收入中位數僅為4.8萬美元。由於人文專業的學生中女性佔比超過60%,收入差距可能要歸咎於性別收入差距而不是學位。
我們還知道,當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某個領域時,該領域的整體收入會下降。考慮到這一點,難怪女性佔70%的英語專業畢業生,收入往往不及男性佔80%的工程專業畢業生。
人文學科包括英語文學、現代語言、歷史和哲學等學科(Credit: BBC/Getty)
做自己喜歡的事
曼根認為,選擇職業的重要因素應該是。不管學生在大學裏學的是什麼專業,選擇職業必須是他們不僅擅長,而且真正喜歡的。
她說:「在我觀察到的大部分領域,僱主只想知道你上沒上過大學,成績如何。因此,我認為做真正讓你感興趣的事情至關重要,因為只有感興趣你才能取得好的成績。」
無論怎樣,根據平均工資來決定專業或職業道路是不明智的。曼根說:」財務上的成功不是一個好的理由。而且是一個非常糟糕的理由。無論在哪一行取得成功,收入都會隨之提高,而不是相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你會專注而充滿熱情,僱主會願意給你一份工作。然後在工作中不斷提升。
這說明了一點,學生應該選擇Stem還是人文學科,或者應該選擇職業課程還是人文教育這個問題,可能一開始就被誤導了。不是所有人都對會計和藝術史有同樣多的熱情和天賦。很多人知道自己最喜歡什麼。只是不知道應不應該讀那個專業,輿論引導也無濟於事。
這就是家長和老師需要退後一步的原因。曼根說:」只有一位專家。我是研究我自己的專家,你是研究你自己的專家,他們是研究他們自己的專家。沒有人,真的沒有人能告訴你,如何做你應該做的事情。「
甚至,這意味著攻讀一個」無用「的學位,比如文科學位,也是這樣。
誰說大學讀人文學科沒用?它可能讓你終身受益 - BBC 英伦网 https://bbc.in/2YQJfvz


建中人社班停招以後:這個社會對於「人文」的成功想像,到底是什麼?
作者 蕭上晏
2022-12-06
人文給我們一雙善於發現問題的眼睛,這雖然不夠,但卻是一切的起點。建中停招的人社班,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在相關領域裡的基建又要再一次歸零?或者,這種慢性的消逝早就在發生?
建中人社班停招以後:這個社會對於「人文」的成功想像,到底是什麼? | 蕭上晏 / 特約作者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P5nJgf
我在2006年時進了人資班,是當時的第二屆,也是第一屆開放外招考進去的人。這大概是我那座國語文競賽演說冠軍獎盃的高光時刻了。
從課程內容,我可以感覺到當時的國科會對於這個嘗試是富含野心的。好比說,我們是第一個入學即文組的班級,有額外的大學人文八大領域引介、導讀課程,應該也是當時最早學習研究法、寫論文的高中生。為了查資料,還讓國圖幫我們開了未成年的通行權限。
可以說,我在這個班累積了日後我所需要的一切基礎。我的恩師在歷史課上直接開始用新歷史主義的方式詮釋多元文化脈絡。高二那一年我們最後成形的24個成員們,大概是日以繼夜的在寫論文。一直到下學期準備發表跟相互觀摩時,我們才發現只有我們學校是一人寫一篇。我一直認為那是當時建中主持與參與計畫的老師們故意不說的。
沈甸甸的升學主義,迫使我們「證明」自己
然而,人社班的存在畢竟充斥著滿滿的,從內而外的壓力。好比說,外招那一年的29人,在高二時轉走了十幾個,補進來的人數記得只有個位數。從入學時就聽到「旋轉門」、「次等生」的耳語喧囂塵上,結果也正如他們的猜測一樣。
這樣的事情或許影響了校方繼續外招的動力?短短兩屆以後,就又回到了內部選拔的形式
當時剛好在進修社會學領域的我隱然察覺到不對,但政治的相關資訊也讓我意識到,感覺到不對,不見得能改變。
好比說,我們班上有一些家長在高一時主張:「還是要均衡學習吧」,硬生生的在學期中插入了化學、物理與生物課。二年級後他們的孩子有不少飄然轉向理組的懷抱,恰恰驗證了外界的看衰。
尤其,我們高二時,第一屆的學長們學測成果不佳,多半都成為了指考戰士,在放榜與準備論文發表會的時刻,我也能在不頻繁的接觸中,感覺到來幫忙的前輩們,似乎在那個當下,多少對於自己這三年的投入有所懷疑。
人文到底怎樣算是資優?當時的我們似乎背負起必須回答這個問題的責任。所以我們無所不用其極,在人數劣勢下去面對合唱,話劇競賽,在論文發表會上燃燒我們的青春。可能也許,是我們,不,大概是我當時對於這個世界的回答:我們會變成這個實驗值得的證明。
未來是不可知的,17、18歲的我們,要去承擔走了一條不尋常路徑的後果,在那個當下,確實是有些過於沉重了。
人文到底怎樣算是資優?當時的我們似乎背負起必須回答這個問題的責任。圖片來源:Wikipedia
人文教會我柔軟,但大家在意它能不能賺錢
後來我們那一屆,24個人,22個國立,其中過三分之二是台大。我因為數學的緣故,最後去了北教,意外的開啟了我下一段的奇幻旅程。
偶爾回母校,會聽到各種關於人社班的變化。當然,都不是那麼好的部分。投入變少了,不再成班了,其他家的人社、語資班陸陸續續停招,或者又再一次的,變成了升學保證班。
有趣的是,這些東西的縮減,調整,似乎都建立在一些很奇怪的原因:例如說學生們畢業後可能並未從事「大人們」想像的「人文專業」工作之類的。雖然我也很想問,人文專業工作是什麼?
我想我應該可以算是這個體系中的成功案例,一個自我增能、賦權、習學各類專業,不走尋常路的學者、創業者、障礙倡議者。人文的思維教會了一個理論上應該要無比固執、不做溝通的亞斯,成為現在的樣貌,仍然持續學著柔軟。是人社班的訓練造就了現在的我,沒有這段時光,我可能變成完全另一種樣子。但即使如此,我好像也沒有辦法確定,我現在的工作算不算是用到了「人文專業」。
建中停招人社班,先前耕耘再次歸零?
這是一個超前時代太多的計劃,在運作的過程中始終都面臨那些名為傳統價值的第一線衝擊,擊打與侵蝕。但我要說,這是有意義的。當年畢竟是有人頂著各種麻煩,主動開闢了一塊試驗田,灑下了一批種籽。
始終,我認為讓這些嘗試最終沒能持續下去的,並不是想法的錯誤,而是過程中更加複雜且巨大、系統化的東西。
我想大部分的有志之士都知道,因為缺乏一個精準的量化指標,人文的培養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但另一方面,一旦進入了政府的體制,在行政體系的監督、鑑別與運作下。人文的相關教育政策都突然似乎必須要能夠對社會「有所貢獻」。
別國有成功的IP,我們也要有。別國有好的文化行銷,我們也要有。別國有好的體育文化,我們也要有。可是,成功案例的背後,別國數十年來在多少大量看不見即刻成效的地方,加入了人文基礎學科的投入?沒有「這些」投入,要怎麼有「那些」?為了做到「那些」IP,又該投入多少在「這些」?
停招的人社班,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在相關領域裡的基建又要再一次歸零?或者,這種慢性的消逝早就在發生?
我一直認為,是否有學習,察覺,有系統建構起人文素養,在義務教育階段是無法全面推廣的。圖片來源:Wikipedia
不斷與社會既定的價值觀對戰
在2019建中將集中成班改成分散式資優班時,時任建中教務主任的蔡哲銘校長在聯合新聞的報導中這樣說:「人社班部分課程也開放讓普通班的學生選修,人社班學生也可選修普通班課程,達到資源共享,讓課程效益能夠最大化。」
然而,在2020年台大意識報的人社班報導〈【人社班專題】一個人社班畢業生對計畫的回應與反思〉裡,作者陳人豪對於這樣的轉變,提出了他的看法:「分散式受制於高中教育框架,無法像大學班擁有高自主的教師選擇權,且因為仍依循人社計畫的結構,亦無法推廣到每個班級皆能有參與專題的機會,學生僅能選擇不熟的指導老師,又同時失去專班的社群扶持,呈現相當尷尬的磨合狀態。」
欣慰於學弟論述條理分明的同時,我也為教育制度裡所有的挫敗都能被轉換成冠冕堂皇的「共好」說法感到無奈。畢竟,在教育體系裡,我們不能爽快坦然地承認外部因素引致的失敗嘛。
我一直認為,是否有學習,察覺,有系統建構起人文素養,在義務教育階段是無法全面推廣的。不是不可能,而是投資的性價比。每個往這方向努力的推行者們都必須不斷與社會既定的價值觀對戰,取得階段性的勝利,取得被東扣西減帶有但書的資源,用一個尚不存在具體實踐標的的願景作為kpi,然後要在很短的週期裡實踐。
不到位的資源,只能用熱血與有志之士的愛與理念來填補,但愛無法解決所有需要資源去處理的東西,於是在挫折中,有人離去,剩下的只好繼續努力。然後缺衣少食的努力成果,就會變成反對者用來驗證他們正確性的東西。儘管缺衣少食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無所不在,且必然有辦法參與這些計畫的設計、驗證與執行。
人文殘響,餘音繞樑
即使如此,身為受益者,身為人生被改變的人,我仍然深深的對這個計畫,還有它打算推行的理念與願景報有樂觀,從不猶疑。
人文給我們一雙善於發現問題的眼睛,這雖然不夠,但卻是一切的起點。當然,我們還需要一些其他的東西,才能解決這個複雜的問題。理解到這一點以後,或許就能放下當時為了要維持平衡而不斷拔高的自衿,真的往前持續累積吧。
希望同期的夥伴以及後輩們,都和我一樣仍然保有這種頑強的意志。
那就暫別,我們來日再見。
(作者1990年⽣,臺師⼤台灣⽂學博⼠班就讀中。⼩朋友⽂化執⾏長、臺灣耕莘青年寫作勞動合作社理事主席、⼤學兼任講師、2008年第⼆屆建中⼈ 社班成員亞斯伯格症障礙倡議者,著有《我與我的隱形魔物》⼀書。)
建中人社班停招以後:這個社會對於「人文」的成功想像,到底是什麼? | 蕭上晏 / 特約作者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P5nJg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