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報】【專文】台灣究竟還需要多少農地?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台灣需要這麼多農地嗎?這樣的質疑,長久以來,始終存在政府經貿官員的心裡。
過去,農業時代以農立國,加以兩岸處於敵對關係,為確保糧食安全,國家土地被大量用來從事農業生產,水資源也主要分配做農業灌溉之用。然而隨著台灣經濟成長從農業轉為工業甚至商業,許多農地被以配合地方經濟成長為由,被劃為工業區、科學園區等,遭地方政府強行徵收,農地不斷被侵蝕,被分割,已經從80多萬公頃降至50多萬公頃。
若單以創造之經濟產值來看,農業遠遠不如工業或商業;同樣的工商業用地價格,一般較農地為高,許多離開農村的年輕人,無意繼承家業繼續務農,也希望老家的農地,能賣得更好的價格,並不反對變更地目,地方政府更不樂見轄區的地,大量被列入農業專區。
想繼續堅持「農地農用」的,似乎只剩下少數不願變賣祖產的傳統老農、環保團體以及涉農的政府機關了。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就質疑日本農林水產省,想要守護的不是農業,而是農業特權罷了。因為日本的農業早就瓦解崩壞,無論提供多少補助金都不具競爭力。而年輕人不願意繼承農業,是因為這個產業沒有吸引力,繼續維持既往過度保護政策的農業,絕對無法生存,並質疑「保障糧食安全」的官方說法,相信這也是國內許多經濟部門官員與學者的共同想法。
事實上新糧食安全包括四大支柱:可供量(糧食的物質可供量)、獲取(經濟和物質上對糧食的獲取)、利用(人體利用糧食中各種養分的方式)、穩定(一段時間內其他三大支柱的穩定性)。全球貿易越來越大的比例,係按照雙邊和區域協定展開,目前區域貿易協定的數量,已從1990年的不到20項,增加到正在生效的262項,透過區域貿易協定,從消除非關稅障礙、統一標準和貿易便利化中,獲取龐大利益。展望未來「全球價值鏈」,已成為競爭力、貿易、成長和發展之間的重要聯結,參與全球價值鏈有助於增強競爭力,獲取新型生產技術,升級到加值更高的商業活動,這也意味著參與全球價值鏈的農民,能提高收入並對農村經濟產生溢出效應。
目前主要農產品出口,往往集中在幾個國家和區域,而進口則相對分散在多個國家和區域,其中四家大型農產品貿易商佔據了主導地位,分別為阿丹米公司(ADM)、邦吉公司(Bunge)、嘉吉公司 (Cargill)和路易達孚公司(Louis Dreyfus);並非所有國家都能立刻參與到全球價值鏈中,只有那些最有能力,按照全球質量標準和效率水準,展開生產的國家才能參與其中。
而台灣農業能否融入全球價值鏈,產業本身是否具備國際競爭力,才是國內農業能否續存最重要關鍵,也是台灣農業總體規劃,以及該保留多少農地的根據。遺憾的是當前農業政策的推動基於選票考量,還是糾結在農業補貼、農民權益、農舍如何興建等等國內事務,讓人有種太過「自戀」的感覺。
目前國內工業區、科學園區內,及其他地區,還有許多閒置土地未從事生產,如何充分利用,是經濟部門首要解決的難題。至於農業未來發展,則須以產業觀點來做思考,如何將台灣農業,融入全球農產供應鏈體系,是台灣因應加入區域經貿組織的關鍵。若只想保護國內農產市場,反而會讓國內農業失去成長動能,不如透過產業結構調整,去蕪存菁,強化農業體質,並讓她在風雨中成長茁壯,當農業成為國際化賺錢的產業,還會有人質疑台灣需要這麼多農地嗎?


蓋農舍標準 南市全台最嚴
By 洪榮志,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八月 7日, 2017
台南市興建農舍的標準全台最嚴,圖為台南鄉村間的農舍,並非當事人(本報資料照片)。
市議員洪玉鳳。(洪榮志攝)
中央政府規定農舍興建面積不得超過農地10分之1,但台南市卻比照台北市,以自治條例從嚴規範都市計畫區農舍基層面積不超過165平方公尺、非都市計畫區不超過330平方公尺,成為全台最嚴格的標準,引發民怨。市議員洪玉鳳表示,將於下周臨時會提案要求修法鬆綁。
都計區僅165平方米
洪玉鳳表示,全國各縣市農舍興建法規,原本都依據102年台灣省施行細則規定,基層面積以165平方公尺為準,但隔年修法,放寬到耕地面積的10分之1。台南市政府未配合修法,仍維持農舍基層面積不得超過165平方公尺的標準,但因涵蓋建築本體、車道、車庫、化糞池、圍牆、遮雨棚、集資材室,農舍主體建築非常狹窄,引發農民不滿,直批「太嚴苛」。
洪玉鳳說,最近有農民向她陳情,指向白河區公所申請在農地上興建資材室時,承辦人員卻要對方先向農業局申請興建農舍,之後再回頭向區公所申請資材室;不料,農業局卻告知如果申請農舍就不能申請資材室,讓對方為之氣結。
市府農業局農地管理工程科長張順得解釋,目前台南市以自治條例規範都市計畫區內興建農舍的基層面積不得超過165平方公尺、非都市計畫區不得超過330平方公尺,該標準與台北市一樣;今年6月28日中央也修改農舍興建條例,如果素地申請興建農舍,就不能再申請興建資材室。
議員要求修法鬆綁
張順得還表示,台南市都市計畫法施行細則第27條規定,該局只能依法審核。如要修法應由都發局或議員提案來修,該局秉持農地農用、不應過度開發農地的立場,沒有立場主動提案修法。
市府都發局都市計畫管理科長黃迪南也說,台南市沒有配合將農舍基地放寬為10分之1,主要是擔心北部的豪宅農舍在台南市出現;他認為,農舍應該以放置農具為主,居住其次。
不過,2位科長的說法卻遭洪玉鳳吐槽;洪玉鳳認為,台北市根本沒有農地,所以可以採用最嚴格的標準;台南市不應該擔心出現豪宅農舍,就把農民當賊防範。她將在下周臨時會提案請市府修法解套。


台灣耕地節節下滑 農地農用為何這麼難?

16904972_10208304524111085_5005077783933379715_o  
接連經歷核食入台、菜價波動和北農人事等風波,前任主委曹啟鴻位置還未坐熱,就倉促走下臺階,改由宜蘭縣長林聰賢接任。作為新任主委,在面對媒體時他喊出「農地農用全國一致」,盼望困擾宜蘭多時的農舍問題,不要成為執政絆腳石。但現有的農地農用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多位專家學者紛紛提出建議,希望新任主委能回歸「農業政策」的基本面,從未來整體農業發展來思考,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99 年全國農地資源初步調查結果,提供農業生產使用之農地面積(優良農地)計 68 萬 7 千公頃,與法定耕地 76 萬 1 千公頃相較,減少 7 萬 4 千公頃農地,透過農地資源分布圖發現,除部分作為農產品集貨場、糧倉、農業設施外,確實有不少農地已變更為豪宅、工廠、民宿、土雞城等非農業使用,甚至更有科學園區、開發案競相與農民爭地。
過去 20 年間,臺灣地區耕地面積由 79 年的 89 萬公頃減少至 99年的 81 萬 3 千公頃,如圖 所示,減少 7 萬 7 千公頃或 8.7%,其中近 10 年平均每年約遞減 3 至 4 千公頃。
16904972_10208304524111085_5005077783933379715_o
兩萬多間農舍 地方政府只回報違規108件
根據農委會在民國104年的調查,全台農地一共有79萬6千公頃,但沒有用作農業使用的土地包含豪宅、違章工廠、KTV、餐廳等,其面積從五年前統計的7萬多公頃至今,數字卻一直沒有減少;經濟部在101年公告劃定的546公頃「特定地區」,更是加速擴大了農地的流失,引發民間抗議聲浪不斷。
此外,民國89年《農發條例》修改、導致非農民也可買賣農地後,宜蘭縣從民國89年到103年間一共核發了7612棟農舍使用執照,使用的農地面積約1900公頃,宜蘭更因此流失了12%的優良土地。
儘管宜蘭經驗促成了《農舍興建辦法》的修改,規定農舍不得蓋在田中央,加入農保的農民、農會及水利會等會員才可興建農舍,等於給了各縣市政府執法利器,但農委會水保局表示,民國104年全台兩萬多間農舍裡頭,在違規抽查數量統計部分,地方政府卻僅回報了108件,更離譜的是,兩年後的今天,竟然還有地方政府沒有繳交違規抽查的紀錄,連農委會都無法掌握違規取締執行狀況,讓主管單位直搖頭,卻也只能徒呼無奈。
抽查不力的情況下,就連可以規範農舍轉移資格的《農業發展條例》十八之一條修正案也始終躺在立法院內,曾力挺修法的林聰賢最終因默不作聲而遭指責,入閣後更被戲稱為「最會蓋農舍的主委」。
17039332_10208303514605848_1923546349092839349_o (1)
立院新會期,立委詢問農委會是否尋求修法規範農舍轉移資格 林聰賢未正面回應(攝影/孔德廉)
豪華農舍四處蓋 小農嘆:農舍霸凌農民
儘管接任主委後林聰賢立即喊出「農地農用全國一致」,但農地被佔用問題始終未解,宜蘭小農吳佳玲就表示,在她六年的務農期間內,看過無數良田被倒下廢土,蓋上豪華農舍,工地的各種垃圾和鋼筋模板,也被直接拋棄在她的稻田裡;此外,鄰近農舍為了興建圍牆,還將怪手開進農田,使得耕作土層遭受擠壓破壞,根本是明顯的「農舍霸凌」,對她來說是無比噩夢。
身兼農民和綠黨中執委的吳紹文則指出,農舍問題在宜蘭始終十分嚴重,再加上現在取消違規農舍房屋稅加價措施,開罰的基準只剩下區域計畫法的6萬至30萬元罰單,和農地未農用的地價稅,宜蘭縣府等於是在帶頭鼓勵違規。
農地無法農用 學者:癥結點在「長期經濟掛帥」
「撇除農舍問題外,農地無法農用的癥結,是台灣整體政策始終以促進經濟成長為主要目標,農地價值沒有被真正尊重」,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指出,台灣長期強調經濟發展,因此無論經濟部、交通部或各部門提出需求,政府就拿農地當犧牲品,在沒有整體農地政策下,農地當然無法農用。
此外,徐也強調「政治問題」是關鍵之一,政府長期把土地政策視為拉攏地方派系的籌碼,許多徵收和重劃背後,都有政治結構的介入,這導致了土地使用管制的失靈,經過徵收、標售和重劃後農地,變得更加破碎,若一塊完整的農地都沒有,要如何有效「農用」?
從地方入主中央的立法委員蔡培慧則強調,現有農地面臨「蠶食鯨吞」兩項問題。地方政府結合地產商開發,利用都市計畫大規模徵地,再不然就是大型工業區的開發大口大口地吞掉農地的存在;而民眾購買零星的農地蓋農舍或做休閒使用,加上違章工廠的出現,也正慢慢蠶食掉現有的農地。雙重夾擊下,她認為台灣的農地要農用,必須做出結構面的改革。


 

2017-03-14_1031202017-03-14_103106  

《農舍興建辦法》過後 農地交易萎縮 價格要跌?還有得等
農舍濫建的宜蘭經驗,促成了民國104年《農舍興建辦法》的修法,規定農舍不得蓋在田中央,加入農保的農民、農會及水利會等會員才可興建農舍,等於大幅限制農舍的興建,但實際上農地交易量是否受挫?價格也有降低嗎?在農舍興建榜上排行前幾名的宜蘭、南投和高雄等地業者紛紛坦言,交易的確大幅萎縮,不過農地價格卻未受太多影響,要跌「還有得等」。
根據農委會統計,全台農舍濫建嚴重的縣市包括宜蘭、南投和苗栗等多個縣市,自民國97年到民國103年,第一名的宜蘭縣總計核發農舍建照4926棟,南投核發3046棟,苗栗核發2423棟,新竹則有1600多件。
2000年至2013年3月份各縣市農舍數量增加數及比例
兩年前違規清查至今未回報 農委會嘆:地方政府就是皮
為了遏止各地「豪華農舍」湧現的情形,民國104年《農舍興建辦法》正式修改通過,農委會也與各地方政府開會,要求儘速針對全台上千件違規「執行清查」;但實際回報成果卻慘不忍睹,記者多次詢問主管機關,結果竟發現前年的違規抽查,竟然至今還有地方政府沒有回報,農委會除了直搖頭,也只能頻嘆「地方政府就是皮!」
在沒有全台統計資料下,記者分別詢問農舍興建榜排名前端的宜蘭和南投縣政府。其中名列前茅的宜蘭縣由農業處處長陳德星回應,他指出2015年整年抽查到的違規案件一共僅217件,包含農舍私自加蓋、偷蓋圍牆等,總共開罰金額則是一千四百萬元,至於整體應該抽查的母數是多少?他表示「尚待盤點」。新政府上任後強力呼籲的「即報即拆」,陳德星則坦言「現在沒有在做」。
農舍興建上獲得「榜眼」的南投縣,其農業處處長陳瑞慶則強調已經有抽查了48件違規,但具體開罰金額還要等到案件走完所有法定程序才有辦法確認。
農地未農用 農委會遭監察院提案糾正
在稽查上顯得無力的農委會和地方政府,除了引發各地農民批評,更因為大量農地未農用,去年初就遭監察院提出糾正。該案直指「農委會未積極督導管考地方政府,加強稽查及取締農舍及其農業用地違規使用,導致全國農舍及其農業用地大量違規使用,嚴重破壞農業生產環境及妨礙農村發展」。
農地買賣現況?交易大幅減少、價格仍高
修法至今一年多,希望讓農舍興建有法可管,但實際上,一向火燙的農地交易有受影響嗎?立委邱議瑩在質詢時指出,新法上路後全台農地成交量萎縮46%,成交值則大幅減少56%,確實有效遏止農地炒作問題。
此外,有十多年買賣經驗的李姓仲介也表示,民國104年修法過後,農地的買賣大幅下降,連帶農舍也成為「高價稀有的單品」,八百萬元只能買到宜蘭外圍的農地,加上農保資格的限制和持有土地兩年才可蓋農舍的規定,讓農地交易趨緩。她也指出,政府會利用空照圖來判斷農舍位置與使用規模,有抓到就開罰,因此建議記者,應該選購蓋好的農舍,要賺錢或自住才可以「趨吉避凶」。
十分瞭解宜蘭農地交易的高源不動產估價師陳碧源則指出,民國104年修法加嚴農舍興建資格後,農地的交易量的確大幅下降,現在交易件數大約只剩修法前的一半,但農地價格在動盪後卻只有下跌一成,因為無論投資或自用, 這些地主買了之後絕不會賠錢賣,反而選擇不蓋農舍,將農地放著不管,反正沒有興建農舍建築和農業設施就不用繳納地價稅。
至於宜蘭縣代理縣長吳澤成取消對農舍加稅的做法,陳也強調可能掀起農舍交易市場的另一波高峰。
除宜蘭之外,有「高雄後花園」之稱的美濃,近年其農地價格也在炒作下飆漲,修法過後是否真的有讓炒作冷卻?反水庫聯盟總幹事、同時也在美濃開設民宿的林俊清表示,現在這裡的狀況簡單來講就是「有行無市」,交易量大幅下跌,但農地價格卻沒有下降太多,因為立法過後要申請蓋農舍困難很多,在不打算交易下,許多地主也乾脆撒手不管。
如何讓農地價格回歸正軌?
在農舍受到法規限制後,不少農民期待農地價格也能下降,並發揮農地農用的實質功能,但事實上交易冷卻後,這些賣不掉的土地卻成了立委口中的後遺症:荒廢的農地。
到底要如何解決這樣的後果,陳碧源指出,現有的法規表面看似可以遏止交易,卻無法讓農地價格大幅下降,若要讓價格回到正軌,最好的作法就是回到2000年《農發條例》修正前的嚴格管制,讓農地無法自由買賣。
林俊清則強調,要改善問題需要有整體思維,農地不僅僅是純粹生產,還能提供環保、教育等另類價值,只要將農地價格與其他用地價格均等,同時提高農民收益,相信就能讓土地販賣炒作的機會降到最低,同時促進農地農用,畢竟這些土地都是祖先留下的的珍貴資產,否則有誰願意出賣自己的根呢?他呼籲政府應該漸進式地作出改革。


 

農地不講轉型正義?
2017-02-17 06:00
推文到plurk
◎ 賴榮平
低密度田園式住宅區未被規劃之前,農舍問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拿出來消費一下,吵吵鬧鬧之後,還是不了了之。農地農用的核心價值逐漸瓦解,政治人物順口說要符合民意,大家都知道這是違背大自然的環境公義,只為迎合都市人往鄉下投資的民意。
農舍的猖狂、都市人投資農地的趨勢,在在都違背了土地正義,政治人物卻越來越看不清楚了。它不但不能農地農用,因為這些新地主已是不以務農為生的都市人了。農業人口急速減少,即便未賣給都市人,也是放在那裏拋荒!因為有房仲業、民宿業者從中炒作,農民也都等待高價賣給都市人,不可能低價賣給務農者,每轉手一次土地所有權,這片地就長了一個瘤,危及農業區所必要的給水、排水系統(灌溉系統)、日光、通風、機械耕作等條件。
獨立的一間間豪華農舍,暫時滿足了都市人的慾望,但是它的交通、出入安全、日常居住的方便性、生活污水排水、水電供應線路都是不良。
獨立的一間間豪華農舍,暫時滿足了都市人的慾望。(資料照,記者簡惠茹攝)
農地免地價稅(保護弱勢農民),反使都市人獲利,因此政府才去考慮加重房屋稅,不料宜蘭代理縣長吳澤成宣布,今年將取消違規農舍房屋稅加價,更現土地不正義。何以如此,這就是宜蘭的核心價值被政治人物破壞了,前任縣長林聰賢大量核發農舍執照,因此升了官,現任代理縣長嗅到血腥味,很快地,宣佈富人的利多,迎合了唯利是圖的民意。
每個國人到國外觀光,都很羨慕外國住宅區的規劃,庭院都不小,可是在台灣,營建署卻不規劃這類低密度住宅區,都市周邊土地寧可讓它荒廢、雜草叢生,好讓富人、建設公司買起來養地(因為沒有地價稅),十年後有辦法就變更為建地了。
官員常常找理由說,台灣太小、土地太貴,可是始終不從問題的本質去探討,也沒有經營台灣的核心價值!這是我們百姓最痛苦的事了。(作者為成大退休教授)


 

農地農舍政策 宜縣代理縣長:延續中央辦法

宜蘭縣長吳澤成上任,農舍管理會依中央辦法延續去做,農地地價稅則會檢討。(記者游明金攝)

2017-02-10  19:17

[記者游明金/宜蘭報導]宜蘭縣代理縣長吳澤成上任,對於引起爭議的農地地價稅與農舍管理問題,他強調農地農舍政策回歸中央辦法延續去做,這不會改變;農地地價稅認定則有檢討必要。

  • 宜蘭縣代理縣長吳澤成,針對農地農舍管理等問題,侃侃而談。(記者游明金攝)

    宜蘭縣代理縣長吳澤成,針對農地農舍管理等問題,侃侃而談。(記者游明金攝)

宜蘭縣長林聰賢任內,農地農舍加嚴管理,正反聲音相當大;吳澤成接任縣長後,是否有鬆綁考慮?吳澤成表示,前陣子輿論一直批評縣長(林聰賢),他覺得都混淆了,林聰賢哪時候下令農舍不能建,沒有啊並不是這樣,農舍能不能建是根據農發條例規定,哪有可能是行政機關決定,外界批評蓋了這麼多,這不是因為多發照的問題,而是農發條例規定可以蓋。

吳說,宜蘭會蓋這麼多農舍,是因為需求多;雪山隧道通車,與台北方便性拉近,那邊的人跑過來蓋,需求一直跑出來,怎麼會說是縣長的問題?後來,縣府看到興建型態,好像變成豪華別墅,已經不是農舍概念,對於這樣興建型態、位置,沒有去做約束。

因此,宜縣訂定比中央更嚴格的辦法去約束它,後來中央照單全收跟著我們做,那還留地方的辦法幹甚麼,因此就廢止,這哪叫做立場又改變,講法都混淆了,未來會依據中央農舍興建辦法,延續去做。

至於去年農地地價稅調漲,平均漲幅達237%,引起極大民怨;吳澤成指出,地價稅問題有檢討需要,其實非農用農地改課地價稅,已經做5、6年,以前課的錢不多相安無事,現在突然倍數成長,就覺得承受不了,才回來爭論說,你課這個稅有沒有道理?

他說,地稅局與農業處課稅認定,是用「設施違規」,像這裡不該做擋土牆,這裡不該打混凝土,從設施違規認定面積課地價稅,但最後的結果是不對的,應該改用房屋「用途」認定,農舍依法興建,卻拿去當餐廳營業,做工廠,做豪宅,這樣課地價稅合情合理,用房屋用途認定,就不會有爭議。

吳澤成認為,去年調漲太多是不合理,原本想法是,如果蓋農舍做別墅、做生意,就跟旁邊甲建一樣,先用這個預設立場,然後把它弄成一樣,但如果只是把建的房子地價稅弄成一樣,這樣也沒有問題,但它不是,而是分成了應稅地與免稅地做調整。

他說,應稅地像住宅區、商業區應該課稅,稅基用11%去乘公告地價,漲幅是29%,免稅地就是那些農的,把它拉高至30%去乘公告地價,這就差了3倍,用這個倍數去算跟甲建差不多,造成整體漲幅達237%,地價評定不該用這樣的方式,應該要檢討。

 


 

農舍取代農田 是誰翻轉地景
udn.com查看原始檔
A-A+

雪隧通車10年,宜蘭田野景觀變化大,農舍四處興起。 記者廖雅欣/攝影
分享
雪隧通車改變蘭陽平原地景,外地人、投資客一窩蜂搶進,到宜蘭買農地「種房子」。眼見綠油油的稻田一塊塊消失,宜蘭縣政府祭出審查辦法,嚴格規定農民才能蓋農舍,通車十年後,良田大失血的現象正向上翻轉。
宜蘭農舍總數一萬二千幢,雪隧通車後平均年增七百幢,平均每天有一點五幢農舍在蘭陽平原拔地而起,甚至出現億元豪華「農舍」。仲介業者發現,宜蘭約七成農舍取得建照後,半年內轉手賣出,買家多是外地人。

台北一對趙姓退休夫妻就是宜蘭「新移民」。他們說,都會地區寸土寸金,來宜蘭,花不到三千萬元能買到千坪農地與連棟兩間透天厝,兒子開車過雪隧到汐止上班也方便,「CP值高」。

眼見良田流失,濫建農舍高居全國之冠,宜蘭縣府去年四月開出第一槍,暫停核發農舍建照,訂定《宜蘭縣興建農舍申請人資格及農舍建築審查辦法》,規定農民才能蓋農舍,且基地位置須「靠路、靠邊」,杜絕豪華農舍炒作,「為了土地公平正義」副縣長吳澤成說。

農業處統計今年前四個月發出一百一十件農舍建照,顯見鐵腕措施已收到成效,處長陳德星樂觀說:「農舍成長將恢復到雪隧通車前的水位。」縣政府還一口氣把今年公告地價調漲百分之一百十八,創全國最高調幅,全縣逾五千戶非法農舍將比照建地課徵地價稅,五月房屋稅也依照違規農地面積,加倍課徵房屋稅。

農地種工廠
times.hinet.net查看原始檔
採訪、撰稿:陳慶鍾;攝影、剪輯:陳慶鍾

當地居民被擋在說明會場外。攝影:陳慶鍾。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2015年8月,震南鐵線公司在高雄路竹老人活動中心,舉辦新園農場設廠前的開工說明會。震南公司的工作人員,將民眾引導到一樓休息室,而往二樓會場的樓梯,卻已經被警察把守,禁止人員上樓。這個時候,反對震南鐵線開發案的民眾才發現,情況不對勁,和警察對峙高喊「公開說明會為什麼居民不能上去?」

說明會已經準時開始,居民還被擋在樓下。放眼望去,會場座無虛席,幾乎都穿著震南鐵線公司的藍色制服,除了最後兩排預留給登記發言的民眾,其他人進不了說明會場。路竹區民許東源氣憤難平,「震南鐵線開發案從環評開始就是大黑洞,環評通過我們老百姓都不知道,所以我們才會群情激憤。」

說明會出入口有警力布置,阻擋當地居民參加震南鐵線公司的說明會。攝影:陳慶鍾。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台糖新園農場占地240公頃,位於高雄市北方路竹區與阿蓮區交界處,原來作為農業使用,周邊有超過兩千公頃的特定農業區,是一塊完整的農業專區。但是目前有六家廠商獲准進駐,其中五家是生產螺絲、金屬扣件等金屬相關製品和金屬表面處理業,總面積超過60公頃,形成一處新的工業聚落。

「民國95年,中央政府有個政策叫大溫暖大投資,協助產業找土地、找人力、找資金,鼓勵產業發展。土地取得最方便的方式,就是由台糖釋出土地。」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說,新園農場土地很完整又鄰近交流道,所以被釋出。又因為離岡山螺絲窟非常近,螺絲產業要往外擴張沒有土地,相關產業就一家家個別去申請。

震南鐵線公司以生產線材和螺絲為主,現有五座工廠,分散在後鄉和路竹工業區。為了擴廠和一貫化製程,申請在新園農場,開發新的園區,占地13.7公頃。

震南鐵線公司現有五座工廠。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進入中年,路竹區農民趙國宏才辭掉螺絲工廠工作,回家務農,靠著一甲多稻田和不到兩分地的菜豆園為生,他圖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淡卻踏實的生活。

趙國宏質疑,震南鐵線公司是唯一在新園農場,設置酸洗和熱處理製程的工廠,酸洗產生的腐蝕性氣體,會飄出廠區形成酸霧,或者與雨水結合降下酸雨,淋到葉子和花都會凋萎,他的作物一定會遭殃。

酸霧和雨水結合形成酸雨對農作物生長傷害極大。攝影:陳慶鍾。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除了酸霧,趙國宏更擔心酸洗產生的大量廢污水,如果被引用灌溉,對農田的危害更大。他說以前在螺絲廠工作也有看過,經過酸洗的鋼鐵,只要幾天就會腐蝕生鏽,這樣的污水排出來,怎麼可能沒有毒。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強調,金屬產業廢水含有大量重金屬,加上表面處理有酸洗製程,導致水裡的導電度會太高,高重金屬跟高鹽分的廢水,都不利農作物生長。

震南鐵線公司在說明會中表示,廢氣主要來源是表面處理、螺絲扣件的熱處理,承諾對酸性氣體的去除率,可以達到80%,淬火油氣的去除率達到85%。至於廢水主要來源是線材酸洗過程所產生,一天最大處理量是950 CMD,經污水廠處理後將回收90 %,所以最大排放量可降到95 CMD。

金屬業排放廢水,同時供應1200公頃農漁業用水。攝影:陳慶鍾。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專門委員游淑惠表示,廢水不是排到農田水利會的灌排系統,是排到區域排水系統,會經過營前排水再流入二仁溪。因為二仁溪以前非常污染,所以下游養殖戶早已改抽地下水或引用海水,影響很小。而且震南鐵線公司也保證,將在廢水放流口設連續自動監測儀器,將水質監測結果傳到工廠大門口的螢幕,讓大家看。

新園農場自救會長蔡春紀反駁,二仁溪下游的湖內抽水站,每天汲取二仁溪水,供給湖內跟茄萣的農田跟養殖漁業使用,其中養殖漁業有800公頃、農業400公頃,這1200公頃農漁業所需水源,都靠二仁溪水。

蔡春紀表示,18年前二仁溪發生綠牡蠣事件,這些年政府花大把預算,一直在復育二仁溪,如今再次讓金屬工業進駐新園農場,酸洗廢水又直接排入二仁溪,不僅浪費公帑,湖內和茄萣居民更是憂心。

承接工業廢水的二仁溪,同時供應1200公頃農漁業用水。攝影:陳慶鍾。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近年來,湖內養殖區的李耀慶,挑戰養殖高單價的鰻魚,成功搶到日本的訂單,為他這面積五甲多的魚塭,創造出好幾倍產值,一年營業額就數千萬元。李耀慶說,湖內和茄萣養殖區所需的水,大都引用二仁溪,未來震南鐵線公司的酸洗廢水從上游排放,重金屬長年沉澱累積,污染將無可避免。

李耀慶預言,湖內和茄萣養殖區已經有50年歷史,早期是養吳郭魚,現在是鱸魚和虱目魚為主,供應全台灣30%以上的食用魚。震南鐵線公司的酸洗製程一旦啟動,湖內和茄萣的養殖漁業,將開始走向沒落。

2015年10月,受影響的農民和養殖戶,向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以個案開發和政府既有土地利用計畫相違背:震南鐵線開發案對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應該進入二階環評;酸洗廢水對二仁溪和養殖業的影響,在環說書中交代不實,甚至完全沒有提及,要求撤銷區域計畫變更許可和環評結論。

台灣是全球第二大扣件出口國,其中七成來自北高雄大岡山地區,而流經岡山各工業區後門的阿公店溪,至今仍以紅色溪水和濃重臭味,承擔著全台最髒河川的污名。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感嘆,高雄成為工業大城有其歷史背景,然而未來還是要發展剝削環境和住民的褐色產業嗎?還是應該改變,選擇和當地不衝突,甚至相輔相成的產業?

還要繼續發展剝削環境和住民的褐色產業嗎?攝影:陳慶鍾。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

辭教職當農夫 魏宗淇耕耘樂分享

2016-08-14

〔記者楊金城/新營報導〕四十一歲教育碩士魏宗淇,四年前辭去百萬年薪的教職,回到家鄉白河務農經營農場,昨天受邀為北台南家扶中心青年分享從教師變農夫的心路歷程,鼓勵家扶青年勇敢追夢,不怕苦,勇往直前。

  • 魏宗淇(前右二)勉勵北台南家扶中心青年不怕苦,勇敢追夢。(記者楊金城攝)

    魏宗淇(前右二)勉勵北台南家扶中心青年不怕苦,勇敢追夢。(記者楊金城攝)

今天魏宗淇還要帶領七十位家扶青年到白河將軍山農場、東山黑吉桑農場、哆囉嘓生態農莊進行農事體驗,真實感受農夫的辛苦。

北台南家扶中心主任莊淑惠說,為鼓勵家扶青年不要因家貧就限制自己,請來魏宗淇現身說法改變人生道路的堅持,並帶領家扶青年走入田野,感受土地的溫度,聆聽在地新農人的故事,期望學子面對不同環境也能學習培養勇氣和不同的觀點,勇於突破困境,創造未來新人生。

魏宗淇曾在台北私立高中教書十四年,也在台北買了房子,但他說,因為根在白河,決定全家搬回故鄉,並因體認到環境對下一代的重要影響,毅然以無毒、天然的方式經營將軍山農場,栽種香米、紫米、蓮子、柳丁,現在更增加玉米筍、水果玉米、番茄、燈籠果等作物。他現在耕種九公頃,剛開始經營時,在地農夫都覺得不可行,連父親也對耕種方式有意見,但他抱持「路是人走出來」的理念,用心栽培農作物,也專心在網路行銷,不定時舉辦食農教育體驗及採果樂活動,打出名號。

魏宗淇在去年二期作種植玉米和小番茄等農產,四個月賣了一百五十萬,今夏賣蓮子也有廿多萬元成績,但他說耕種成本高,而且每天從作物生產,到處理訂單、出貨等產銷,總要忙到深夜才能休息,實在很辛苦。他勉勵家扶青年要有不怕苦的精神,在生活中自己找出生機及創意,才有更多成功的機會。

返鄉當型農 銀行主管、大學生都有

2016-03-15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市府農業局培訓「高雄型農」四百多人,平均年齡僅三十二歲,最年輕的顏芷芸才二十歲,帶動高雄農業走向年輕化,阿蓮區農會第七班奪下全國十大績優產銷班,更成就「美濃區橙蜜香番茄」產業,創造七億元農業產值,展現型農新勢力。

  • 張家芸嫁接出「紫蜜蓮霧」受歡迎。(記者陳文嬋攝)

    張家芸嫁接出「紫蜜蓮霧」受歡迎。(記者陳文嬋攝)

  • 最年輕型農顏芷芸,目前就讀大二,但已投入梅精生產加工行列。(記者陳文嬋攝)

    最年輕型農顏芷芸,目前就讀大二,但已投入梅精生產加工行列。(記者陳文嬋攝)

市府農業局推出型農培訓班,帶動青年返鄉熱潮,迄今已有四百三十人,平均年齡僅三十二歲,最年輕的顏芷芸今年二十歲,目前就讀大學二年級,父親在六龜有一甲多的梅園及工廠,歷經八八風災重創,她不忍父親辛勞,又飽受中盤商剝削,投入梅精生產及加工行列,運用休閒系所學,自創品牌研發梅精等。

六龜媳婦張家芸曾是銀行主管,以三十多年的蓮霧母株,嫁接出「紫蜜、水蜜桃蓮霧」,粉色外型討喜,更加香甜多汁,還通過產銷履歷,價高一倍大受歡迎。

「高雄型農」帶動農會產銷班年輕化,以阿蓮區農會第七班為例,過去平均年齡高達七十多歲,改組迄今六年來,年齡大幅下降為四十二歲,最年輕的才二十六歲,不但班員荷包賺飽飽外,更於全國六千個產銷班中,奪下全國十大績優產銷班。

值得一提的是,「高雄型農」更帶動「美濃區橙蜜香番茄」產業,根據農業局統計,光是美濃區種植橙蜜香番茄的青年,就已突破二百五十戶,攜眷則超過五百人,創造七億元農業產值。

旱災農民賣地求生

遇半世紀大旱 泰農民賣地求生
2016/01/12 19:59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劉得倉曼谷2016年1月12日專電)泰國東北部地區的農民竟然賣地求生,只因為遭遇50年來嚴重旱災,無法耕種維持生活,只好將土地賤賣另謀生計。
根據泰文媒體民意報報導,由於泰國近幾年雨季降雨並不明顯,去年有多條河流斷流,水庫見底,多個省分的農作物都歉收,農民紛紛設法尋找水源。在東北部的呵叻省多個縣的土地都豎起「出售」看板,紛紛求售,原因就是離水源太遠,必須看天吃飯,農民生計無法維繫,決定賣地另謀生計。
報導指出,近3年已有20多名農民出售土地離開當地,也受到乾旱情況惡化影響,土地價格更不值錢,根據地產仲介商的報價,每萊(泰國的土地面積單位,1萊是1600平方公尺)價格,靠近馬路的是10萬至12萬泰銖(約新台幣9萬9000元至11萬9000元),不靠馬路的每萊才6至7萬泰銖,還可以再議價。

泰國去年遇到半世紀以來的大旱,湄南河水位也下降,鹽分濃度逐漸上升,上游水庫又沒有太多庫存可以放水,導致曼谷地區飲用水水源減少。

台南安定的農地重劃區,原意是要照顧農民的生活,不過卻有農民爆料,因為農地買賣市場­,十年漲了一百倍,因此許多農民賣地賺大錢,許多業者也買地違法蓋工廠,還偷排廢水,­汙染農地,不肖業者就算被罰也罰不怕,檢舉民眾不滿,這是背後有民代介入關說,圖的是­土地買賣的龐大利益。

----------------

德川幕府的“不死不活”統治術
17世紀初,日本進入德川幕府統治時期,設在江戶的幕府是全國最高統治機構,國家大權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將軍依靠以老中(有時在老中上面設置大老)為首的幕府官僚進行統治,推行幕藩體制,即土地歸將軍、藩主等領主所有,農民承擔沉重的租稅負擔。
在這種幕藩體制下,日本全國居民分為“士”、“農”、“工”“士”便是統治階級,包括將軍、公卿、幕府及藩的官員以及武士,約佔全人口的10%。“農”、“工”、“商”是被統治階級。“農”便是農民,約佔全人口的80%,他們是將軍、天皇、公卿、大名及旗本的領地上的直接生產者,必須向封建領主繳納封建地租或年貢(大部分為實物,一部分旱田則繳納現款)。地租按照“五公五民”、“六公四民”甚至“八公二民”的比例繳納。領主還要求農民服各種勞役,其中最突出的是“納鄉”,即領主外出旅行沿途所需腳夫、馬匹等都向附近農民徵用。領主還用種種方法把農民束縛在土地上,剝奪他們的遷徙移居、變更職業、買賣土地、自由耕種作物品種等方面的自由。同時實行“五家連坐”制度,一家拖欠地租或“犯罪”,其餘四家都要負連帶責任。就這樣,大多數農民每年生產出來的糧食,在繳地租、年貢後,所餘無幾,無法維持全家溫飽。據《世事見聞錄》(1816 年)記載,貧苦的農民連“吃雜糧度日,都成為不可能”,他們“衣不蔽體,飢寒交迫,住的地方更是牆塌

--------------------------------------

德川家康:不要讓農民吃飽,吃飽了不耕作,不要讓農民餓死,餓死了沒人耕作。

2015-10-04_202000

擴大補貼農業 解決農舍爭議

推文到plurk
2015-09-10 06:00
◎ 黃秀梨
宜蘭縣興建農舍的標準比中央還嚴格,引起地方部分人士強烈反彈;縣內各級農會、中華民國促進農業農地發展協會有三千五百人到宜蘭縣政府抗議。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表示,他認為,原來的農發條例即已將農用定義得很清楚,即是要從事農林漁牧的生產;宜蘭縣政府做得沒錯,只是依法行政罷了,如果其他縣市政府也嚴加取締,其他人就不敢了。
其實陳教授只是看到問題的一面。清華大學教授彭明輝多年前受邀到雲林縣政府演講,他批評農委會官員「腦殘」,不知農業對國家的價值,日本把農業當藝術品行銷,台灣卻把農民當賤民。他並抨擊,政府工業發達時就剝削農業,補貼科學園區、工業,就是不補助農業。去年他也批評政府說,台灣的農業生產成本太高,無法跟進口的競爭。但是,美國農業的競爭力其實是來自於生產過程與出口都有政府補貼,以至於政府補貼高達農業部門總收入的一半。歐盟更誇張,他們的農業出口補貼曾經佔全世界出口補貼總額的八十九.四%。假如台灣也比照辦理,我們的農業還會沒有競爭力嗎?
看到沒,如果政府像歐美一樣鼓勵農業,誰還會去蓋農舍,哪有不拚命生產糧食的道理,要農民不蓋農舍不是用防堵,而是要輔導給農民一條生路吧!
(作者為退休高中教師,彰化縣民)

---------------------------------

怪怪地!中國資金「天猫国际」踩進台灣稻田

花蓮玉里鎮的稻田中,出現巨大的「天猫国际」廣告圖案,簡體字引人側目。(payeasy提供)

2015-10-19  16:08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中國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天貓國際」網路購物平台,攻佔玉里水稻田!玉里鎮一片0.6公頃稻田今年2期水稻播種「彩色米」所構成的「天貓」圖案,透過空拍圖、影片來行銷,今年在台共契作二期稻作15公頃、下個月起直接透過網路平台賣到中國。

  • 花蓮玉里鎮客城的稻田中,巨大的天貓圖案及「天猫国际」簡體字廣告圖案,攻佔稻田的景象十分引人側目。(記者花孟璟攝) 花蓮玉里鎮客城的稻田中,巨大的天貓圖案及「天猫国际」簡體字廣告圖案,攻佔稻田的景象十分引人側目。(記者花孟璟攝)
  • 「天猫国际」簡體字圖樣。(記者花孟璟攝) 「天猫国际」簡體字圖樣。(記者花孟璟攝)
  • 業者和玉里的稻農合照。(記者花孟璟攝) 業者和玉里的稻農合照。(記者花孟璟攝)
  • 天貓集團東南亞區負責人胡瑜玲(左),和彩色稻田的主人彭鏡興(右)合照。(記者花孟璟攝) 天貓集團東南亞區負責人胡瑜玲(左),和彩色稻田的主人彭鏡興(右)合照。(記者花孟璟攝)
  • 「台灣大米真香、真好吃」!胡瑜玲吃益全香米煮成的滷肉飯直呼好吃。(記者花孟璟攝) 「台灣大米真香、真好吃」!胡瑜玲吃益全香米煮成的滷肉飯直呼好吃。(記者花孟璟攝)

紅色彩色米和台農71號品種「益全香米」水稻,構成巨大的「天貓」圖案,底下還有簡體字「天猫国际」字樣,站在玉里鎮客城橋的制高點就能看到完整的圖像,搭配遠方的台鐵紅色的客城鐵橋景緻相當漂亮,只是「簡體字」相當令人側目;當地民眾說,台灣還沒被『統一』,但簡體字圖案已經大喇喇出現,讓人感到異樣!

業者還斥資拍微電影、照片,要用台灣的景色行銷「台灣大米」征服中國人的胃。天貓國際東南亞區負責人胡瑜玲說,預計推出1萬份大米禮盒,與天貓上面活躍的3.7億用戶相比「1萬份跟沒有一樣」、「多數人看得到吃不到」,希望藉此作一次嘗試。

中資業者和台灣發展「我的一畝田」網購業務7年的業者PAYEASY合作,今年二期在台中霧峰、花蓮玉里鎮與4位農民合作契作,其中在玉里鎮共有10公頃,栽種台農71號益全香米,霧峰的5公頃最近收割,主打中國「1111光棍節」購物市場;而花蓮玉里的10公頃則預計下個月中收割、在中國「1212雙12」銷售。

參與的稻農彭鏡興,曾獲日本第15回「米‧食味分析鑑定コンクール:國際大會」的「特別優秀賞」。他說,現在農民「哪邊涼快哪邊去」,天貓的收購價一公頃25萬元,價錢是由台灣稻農公司和天貓直接喊出的價錢,「不是被糧商宰制的價格」,比交給糧商多出10萬元。

鬆綁農地使用 農委會遭民團抗議

內政部營建署15日審議「全國區域計畫」農地政策修訂案,農委會提議將農1、農2、農4劃為第2級而不是第1級敏感區遭反彈。(中央社)

【記者徐翠玲/綜合報導】台灣農地分成農1、農2、農3、農4四級,內政部營建署15日審議「全國區域計畫」農地政策修訂案,農委會提議將農1、農2、農4劃為第2級而不是第1級敏感區遭反彈。環團會前以行動劇「農地的眼淚」抗議農委會大幅放寬農地開發限制,甚至高喊農委會主委陳保基下台。不過,會議中由於農委會與民團缺乏共識,內政部區委會最後決議,保留議題,待農委會研擬出權衡辦法後,再送交大會討論。

納入第1級環境敏感區的農地,不可任意申請設施、土地變更轉為工業區,或搭建需有建築執照的禽畜舍,第2級環境敏感區則是只要符合相關法規都可以申請土地變更。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陳平軒指出,農地不足已是不爭的事實,既然要保護農地就要用最高強度的管制措施,列入1級環境敏感區,讓農1、農2和農4都能優先作為糧食生產。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常務理事吳麗慧表示,3年來農地從78萬公頃增加到79萬公頃,只增加0.78%,不到1萬公頃,全國遭破壞農地占16%,至少約7萬公頃,農地管理政策應該趕快訂出來。

彰化醫療界聯盟總幹事黃秋鳳說,農舍與未登記工廠非常猖獗,102年以後取得使用執照的農舍,高達75.92%違規使用。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主任粘麗玉則指出,農地旁蓋別墅或小型工廠,灌排都沒分離農民把被汙染的灌溉水拿來灌溉水稻田,「每個人都吃到了」,此外,台灣的農地幾乎不再耕作,包括台糖優良土地已變成工業區。◇

-------------------------------------

農舍問題關鍵:民宿

推文到plurk
2015-09-02 06:00
◎ 葉昱呈
農委會副主委沙志一遭爆料興建豪華農舍事件,讓政府開放以自用農舍經營民宿的錯誤政策,再度浮上檯面。
據沙志一表示,該農舍為四年前向老農購得整建,原為退休生活計畫及給孩子作為民宿使用,問題是,為什麼經營民宿需要設置水池、庭園造景、曬場、圍牆等設施,事實上,以自用農舍經營民宿者,除了土地坐落風景區外,九成以上為吸引遊客,都會在周邊設置涼亭、花圃、步道、生態池、小木屋、停車場等設施,但依現行法令規定,上述設施統統不得在農舍基地(佔農地十分之一)以外的農業經營用地(佔農地十分之九)設置。
弔詭的是,自用農舍是農民為農業經營之需要而興建之住宅,不得出租及開設餐廳,而農政單位原本期待農民將自用農舍多餘房間出租,以增加收入,但目前經營民宿者,大多已變相為旅宿業者,並非真農民,只要讓自用農舍披上民宿之外衣,不僅可以出租房間,亦能出售餐飲,根本與政策目的相悖離。
台灣有句俗諺說:捏驚死,放驚飛。政府既然開放自用農舍經營民宿,卻又禁止民宿興建維護遊客人身安全的實體圍牆及停放車輛的停車場,顯然法令與現實嚴重脫節!(作者為農政公務員,屏東縣民)

-----------------

懲新不罰舊 土地正義何在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8-11
記者游明金/特稿
宜蘭縣政府對於違規農舍的處理原則,除影響公安等重大違規,定調是「懲新不罰舊」;所謂的「錄案列管」,要怎麼管?何時管?沒有配套,也無時間表,講白話點就是「不會管」,宜縣近六千間違規農舍幾乎完全「解套」,之前違規者成了既得利益,奢談土地的「公平正義」。
縣府資料顯示,宜縣從民國八十九年農發條例修正迄去年底,共增加七千六百餘棟農舍,約有六千棟違規被改課地價稅,過去五年取得使用執照的農舍有三千四百件,其中六成取得執照三年內即移轉,農舍已淪為炒作。
縣府高喊土地正義、農村風貌、環境保護與糧食安全等,以道德、理想與永續價值,揭竿起義所向披靡,要保護農地的完整性,訂定「宜蘭縣興建農舍申請人資格及農舍建築審查辦法」,誰敢反對、誰敢不從,就是不愛鄉土、不愛宜蘭,就是炒作農地。
而今,看到的結果卻是,喊得「震天價響」的理想,卻不適用於四月七日之前的「舊」農舍,違規在先只要「錄案列管」即可;縣府訂的新辦法,或許能阻斷新的違規,卻讓舊的違規農舍「奇貨可居」,不管是造景、容積、量體,都成了「絕版商品」,這樣的政策合理嗎?
違規農舍是歷史共業,公務員怠忽職守或受於關說壓力,「兩眼全閉」放任違規農舍如雨後春筍;其實,真正的老農對土地是有感情的,要求農地農用不要炒作,政府應全面檢討糧食與農業政策,要農民守著農地、守著田園,但長久以來的穀賤傷農,換到的只是感慨與無奈。

農業保險該開辦了

人無法控制大自然,不代表就失去對天災的防禦力。在明知「台灣氣候會造成的農業損失慘重」的情況下放任損失發生,事後再來補償、安撫,豈不本末倒置?農業保險制度的設立是一條解除「受災、受損再要求補償」惡性循環的途徑,值得相關單位注重。
作者:文青別鬼扯2015-08-10 15:07

文青別鬼扯

蘇迪勒兼職農夫,過境還留下水田。(取自文青別鬼扯臉書)

千萬別搞錯,這是蘇迪勒颱風過境後的水田,不是魚塭。

蘇迪勒颱風過境後,農業災害新聞開始一則一則出來。多年來,農損新聞報導的基調到頭來必定是:農業是看天吃飯的行業,農民好可憐,接著網路上開始不斷分享各種農民好可憐的貼文;地方政治人物則紛紛帶著農民上新聞,除要求依天然災害救助辦法給予補助的外,同時希望政府最好能放寬標準,或甚至提供專案補助。而這樣的模式可說是年復一年,每年不斷重複同樣的戲碼。

沒錯,農業確實充滿許多難以預測的風險,但與其讓同樣的悲劇不斷重演、全民共同哀悼,我們為何不思考不要讓農民如此可憐呢?面對農業天然災害,除了提昇農業技術的提昇,讓農業生產擺脫大自然的束縛外,台灣或許該逐步建立農業保險機制

農業生產技術時常是降低天然風險的重要因子。舉例來說,雲嘉地區大部分農民都採設施種植小番茄,所以溫室小番茄較不易受到外在天氣的影響。惟台南許多農民仍舊採露天栽種,有時午後雷陣雨一下,便出現整批全毀的情況,前陣子台南即有議員出面為番茄農請願,呼籲中央放寬標準、給予補貼。

此時問題就來了:溫室小番茄農願意投入資本、學習設施農業的種植技術,因此較少受到氣候的危害。但採露天種植的番茄農受到損害時,卻能要求補貼,這對願意投入資本、努力學習的農民而言,公平嗎?

露天種植較易受天氣危害,朝技術改革、溫室栽種等方向投資、改善,遠比受災後向政府要補助來的具有實益。(記者吳俊鋒攝)

這類本末倒置的情形其實不少,實際情況如:水稻若施放過多氮肥,大風雨一來,就容易出現倒伏的狀況,懂得合理化施肥的農民,水稻自然較健壯,然在政府每年給予化肥大量補貼的狀況下,使用肥料越多的農民(在相同單位面積的情況下)、用掉越多的補貼,他們的水稻卻越不健康,也越有機會要求受災補助,這又是什麼怪邏輯?

農業制度若搞不好,到頭來只是在懲罰努力上進的農民。此外,若只透過天然災害救助辦法來降低天災所帶來的傷害,只會不斷製造作秀機會給政治人物。過去每次講到農業保險,就有一堆人跳出來說有難度,說什麼台灣農業規模太小、大家的作物都不一樣、種植同一種作物的農民時常只有幾百戶而已,很難辦理保險。但某些作物,種植的人還蠻多的(如水稻),或許能先從這開始辦理,事情應該沒有這麼難吧?

釋出農地 活絡地方經濟

台灣農地被炒作到接近建地價格,尤其交通便利的宜蘭、桃園最嚴重。圖為桃園觀音、新屋農地出售的廣告。(本報資料照片)

農委會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杜絕非農民蓋農舍的魄力與道德勇氣,的確令人敬佩。但目前的「需求面」管理政策似乎還不夠,還需有周延的「供給面」配套措施,適度釋出農地(例如鄉村區邊緣或鄰近地區)來活絡地方經濟,讓支撐將近8成農家所得的地方各行各業,包括民宿、餐廳、休閒農場、老人看護或長照等能合法經營,並整體規畫公共設施與居住環境,提供給在附近城市上班的通勤族或非農民平價住宿所需。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比例、耕地面積占總面積的比例等兩項重要農業發展指標本來就會逐年下降,這是正常的現象。就農業就業人口占比而言,我國已降至5%左右,韓國是6.6%,日本是3.7%,美國則只有1.6%。但就耕地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比例,我國卻是最高的,為22.3%,美國是17%,韓國是15.6%,日本也只有11.7%,顯見我國農地釋出的力道還不夠,仍無法滿足地方經濟發展各行各業的龐大需求。

 

簡單的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供給的嚴格限制,必定提供投機炒作的無限空間,再加上人們理性的預期,當然會造就「台灣農地價格炒成世界最高的奇蹟」。農地總量不應永遠只是擺放在維護糧食自給率供桌上的犧牲品,而應隨著經濟發展適度釋出給地方的各行各業使用,來活絡地方經濟,讓大家能養家活口。

大家要坦然面對一項殘酷的事實,那就是,與其他已開發國家一樣,我國農家所得中,來自農業所得的比例已跌至大約2成。

根據主計總處所編的產業部門分類,我國共有166個產業部門,其中農業只占11個,農業加工部門占22個,其餘133個均為非農業部門。就鄉村或地方發展而言,農業不該是唯一的選項,農業也不再是多元地方經濟發展的引擎。這是美國著名農經學者艾爾文等人研究過去百年鄉村發展與地方經濟的重要結論。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韓國財政瀕臨破產,在國際貸放銀行的強大改革要求下,韓國勵精圖治。根據2008年OECD對韓國十年來農業政策改革的評估報告顯示,韓國充分體認增加農家所得的重要手段之一為增加農場外就業機會,這需要有個生機蓬勃的鄉村或地方經濟來支持。韓國更將貿易自由化及廣簽自由貿易協定奉為經濟發展的引擎,來積極活絡地方經濟。

另外,韓國在促進鄉村或地方發展的主要手段包括在教育、交通運輸、健康及居住等建設的投資,以增加鄉村地區的吸引力。在某些情況下,適當釋出農地來做新用途的使用確實有助於發展鄉村或地方經濟,例如發展工業園區,或借由開發運動休閒渡假設施使得鄉村地區為重要休閒渡假區。但如此鄉村或地方發展方向的決定宜由地方自行決定。韓國行,我們不行嗎?(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中國時報)


拖字訣?李佳芬農舍案訴願逾20日 縣府迄今未交答辯書
分享拖字訣?李佳芬農舍案訴願逾20日 縣府迄今未交答辯書到Facebook分享拖字訣?李佳芬農舍案訴願逾20日 縣府迄今未交答辯書
據知情人士透露,雲林縣政府依法須於當事人提起訴願後20天內提出答辯書,但如今期限已過,答辯書卻遲遲未送交內政部。(資料照)
2019-09-19 13:37
〔記者黃欣柏/台北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妻子李佳芬位於雲林古坑的農舍被認定為違建,對此李已於上月23日向內政部提起訴願。不過據知情人士透露,雲林縣政府依法須於當事人提起訴願後20天內提出答辯書,如今期限已過,答辯書卻遲遲未送交內政部。
知情人士指出,李佳芬已於上月23日向內政部及雲林縣政府提起訴願,依規定雲林縣政府須於20天內提出答辯書供內政部訴願會審議,如今已逾期數天,雲林縣府卻還沒有送出答辯書。
此外,雲林縣政府在8月27日曾針對該案發出違建拆除通知書,告知將依法執行拆除,然而該通知書卻未定拆除日期,究竟何時拆除仍是未知數。
據了解,若雲林縣政府後續仍不提出答辯書,內政部訴願會仍可依據案件事實進行審議,不至於影響審議程序,但相關行政人員仍希望當初做出處分的雲林縣政府能夠以答辯書充分說明處分理由,以確保審議公平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