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_e1ad45432f3f74dd952a3ccdfaeeb168420_f05bc76e8daeca0028911cf708c4b568420_dcab2af4188fa789a3e0383e881e777f420_cb29ae68919be2c98706b3b6eac064b8420_8c5919040c44bc21f321d65bad701de9420_0caf5e131cfad07920792a1d10813ed7  

流浪的天才 龎均以灰色調征服世界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79歲畫家龎均的父親龎薰琹是中國第一代留法藝術家,母親丘堤留學日本,也是畫家,才11歲他就展露繪畫天分。然而,一出生他就遭遇戰火,在中國四處流浪,1980年到香港,再定居台灣,他說自己是天生的流浪兒,也是最窮的貴族。

龎均有與生俱來的創作環境,從小家中就有一堆藝術書籍可看,他偏愛野獸派,如畢卡索、馬諦斯,「色塊很漂亮,很自然的也就這麼畫。」13歲上大學,18歲畢業後成為職業畫家,「我的水彩畫畫得很好。」但他不服氣外國人評論「油畫不適合中國人」,因而改畫油畫。 文革爆發,龎均和父母被打成右派,遭受批判,他仍慶幸自己可拿畫筆,「1974年他們說不要再畫人物,去畫名勝古蹟」,他被派去黃山、桂林等地寫生,扎下他後來成名的基礎。 1980年他和太太籍虹帶著女兒龎銚,以依親的名義前往香港,離開中國前,他去探望父親,父親要他好好發揮「灰調子,出去後辦個展覽,你一定會出名。」但是,在香港他卻過了7年的苦日子,直到來台定居,生活才安穩。 他以中國水墨的方式畫油畫,「一幅畫6小時完成,最多2天,沒有一幅畫改來改去。」從小學習小提琴的他熱愛音樂,每一幅畫都在音樂中完成。

今年,他展開世界巡迴展覽,赴義大利威尼斯及東京展出,立志成為全世界最出色的油畫家。(彭蕙珍/台北報導)

龎均東方寫意 上野之森展風華

赴日寫生 龎均為赴日展出特別繪製的畫作《日本街道》,是他在東京下榻飯店中寫生的作品。(日升月鴻提供)
美術世家 年屆80的知名藝術家龎均(左起)將於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展開首場亞洲巡迴展,12日展前記者會後,與妻子籍虹、女兒龎銚合照。(杜宜諳攝)

開創「東方寫意性油畫」風格的龎均,耄耋之年依舊畫筆不歇,6月20日將在日本皇室經營的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舉辦個展「東方表現的龎均」,展示62件巨幅畫作。創作超過一甲子,兩度入列英國劍橋五百大名人錄,龎均期許自己不重複,接下來的創作「更有神、更簡練、更寫意」。

灰調子 畫大山大水

 

上個世紀是西方文化強勢進入東方的轉捩點,龎均接受的是正統學院派的西畫教育,但他仍不斷在油畫與水墨技法中尋找融合的可能性。不同於西畫家只鑽研西方美術,龎均對東方水墨傳統同樣深究,故而能以油畫表現出中國文人畫之意境,正是龎均最為人稱道的藝術成就,被稱為「東方寫意性油畫」。

龎均的「東方寫意性油畫」主要特色在於「灰調子」,他的風景畫多以中國大陸大山大水為主題,尤其偏好黃山和桂林,他認為中國山水的特色在於「灰調子」,「灰調子流露雲霧飄渺的感覺」,這一點不僅呼應中國詩詞的韻味與飄渺,也有別於西方繪畫強調色彩的傳統,「不僅西畫技巧都要學會,還要加入水墨韻味及一氣呵成,這點很困難。」

落筆不改 一氣呵成

龎均從水墨習得的精神,還包括「落筆不改」,「我的畫一次性完成,一般6小時,再不行就是兩天,沒有一幅是磨磨嘰嘰的。水墨要求落筆不改,若有不完整『自然得天趣』。」

這些領悟,龎均為透過實地寫生觀察所得,「我的繪畫必須靠寫生才能完成」,「畫家不寫生,是無法感受到色彩的,畫家應該要拋棄相機」,至今龎均每次出國,畫具一定隨身在側,如這次赴日展出的新作《日本街道》,就是利用去年到上野之森美術館勘查場地之際,在東京下榻飯店鳥瞰街景、花4天寫生而成。

拋棄相機 用畫寫遊記

這次赴日展品多是在台灣鮮少、甚至未曾曝光之作,包括1980年後舉家遷到香港之後的《赤柱風情》、《香港蘭桂坊》等作,《莫內花園》是龎均追隨父親的足跡,到歐洲遊歷時完成的作品,《媽媽最後的回憶(鼓浪嶼)》內含龎均對母親丘堤的思念。除此,還有4幅大型仿水墨卷軸的畫作,以油畫呈現山水畫之意念,如《夢黃賓虹No.3》為龎均向中國近代山水畫大師、也是他的恩師黃賓虹致敬之作。

「東方表現的龎均」6月20日至7月1日在上野之森美術館舉行,21日由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系系主任保科豐巳與龎均對談。(中國時報)

校正編輯:黃柳璟

家3代 出9藝術家
By 吳垠慧,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

龎均1936年生於上海,是中國第一代畫家龎薰琹之子,母親丘堤也是藝術家,曾留學東京。生在美術世家,龎均自幼展現在藝術與音樂方面的天賦,11歲與姊姊舉辦聯展,13歲考入杭州美院,再轉入北京中央美院,師承林風眠、潘天壽、黃賓虹、徐悲鴻等名家,也是徐悲鴻的關門弟子。18歲畢業,創下當時「最年輕大學畢業生」紀錄,從此展開創作生涯。

從父母開始算起,龎家3代有9人是藝術家,龎薰琹留學巴黎,回國後曾任杭州藝專,之後受託籌辦為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龎均從父母身上獲得歐洲與日本的藝術養分,龎均的妻子籍虹也是畫家,女兒龎銚現也從事創作,曾主持旅遊生活頻道節目《龎銚敲敲門》受歡迎,「雖然我的父母都是畫家,但他們從來沒有教過我畫圖」,「孩子不能教,教了就沒有自己」,龎均說。

創作60多年來,龎均經歷文化大革命的批鬥,這10年他以「灰調子」的寫生畫存活下來,成為文革時期唯一沒有停下畫筆的畫家,常常是早上畫,下午就賣掉了」,以此打出名號,而後舉家遷往香港,1987年來台定居,在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任教近20年退休。(中國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