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800  

有兩個上班族,每個月都存1萬元...但只有一人退休時存款超過2千萬,怎麼辦到?
By 撰文者艾爾文, m.businessweekly.com.tw查看原始檔六月 9日, 2015

為什麼需要學習投資?有個答案很能打動人心:投資能讓錢替自己工作!起初我聽到這觀念時就興奮地想:「哇!這也太棒了吧!」自己賺錢那麼辛苦,如果錢能幫我工作真好,我將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運用,工作上的壓力也不會那麼大,以後還有機會提早退休過有錢又有閒的生活。

然而,有個事實卻被多數人忽略掉:錢跟人工作一樣,也有所謂「績效」的問題。如果你把錢擺在錯誤的位置,就跟低估人才的潛力一樣,錢「財」將被你浪費掉。而且這一浪費,長期下來少則數十萬,多則還可能是幾百、幾千萬的財富差距!舉例來說,如果有兩位領薪族每月都能存下1萬元(編按:第一年存12萬元,接下來每年繼續存12萬,本金持續增加),其中一人只把錢擺著不投資,另一人則是每年底投資在報酬率 7%的地方,他們的財富差距將如下表隨著時間愈拉愈大。

簡而言之,不投資雖然還是能累積存款,但如果你想要過更富足的人生,或是讓家人有更棒的生活品質,選擇投資才能幫助你達成目的。

如果這樣還不能說服你開始學投資,我想有另一個理由你必須要正視,就是物價上漲的現象。關於物價持續上漲,或是所謂的通貨膨脹,是如何吃掉自己辛苦工作的薪水你應該時有所聞。不過我想從另一個角度讓你更深入思考,不注意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有多大。

投資,是為了保護屬於自己的財富

想想看,你會希望退休後是靠吃泡麵過生活嗎?我可不是在開玩笑,在考慮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如果不學習理財,泡麵就有可能變成許多人退休後的主食,家裡總是堆著特價時買來囤貨的泡麵紙箱。先別認為誇張,就讓我來算給你看,當泡麵的價格隨著物價指數調整,未來可能會變成多少錢。

複利的關鍵是資產翻倍

撰文者:怪老子

一般人對複利均有些誤解,總以為需要長久的時間,才會顯現威力。不是這樣嗎?幾乎有關理財的入門書籍,所舉的例子都是長達35年或40年,好像只有年輕人才有機會利用複利,年紀較大的族群就別想了。雖然複利讓資產的成長跟時間長短有關,但關鍵卻在於如何縮短資產翻1倍所需要的時間,掌握住這一點就可以抓住複利的精髓。

每月投資1萬元

40年後可成長至1億元

先看一個典型的例子,如果每月投資1萬元於每年報酬率12%的股票型基金,40年後基金淨值就可以成長至1億1,765萬元。哇,這真是一個從來沒有想像過的數字, 真的是這樣嗎?不會錯的!這是數學精算出來的結論。唯一跟實務上有出入的地方,是每年必須都有12%的投資報酬率,只有這一點會比較困難。

目前定存只有約1.5%的利率, 又如何保證40年,每年都可以有12%的投資報酬率?當然得承受相當的風險,也就是必須投入股票或股票型基金的投資標的才有機會達到。然而這類型的投資,淨值的波動是相當巨大的,就像坐雲霄飛車一樣。年輕時沒有什麼負擔,可以承受的風險較大,就可以投入較積極的標的。年紀較大時風險承受度低,就應該保守一些,也就是犧牲一些報酬率來換取較低的風險。實務上,不同年齡應該適用不同的投資報酬率。

不過先假設每年投資報酬率一樣,上述例子的計算公式,可以用Excel的FV函數來計算,公式如下:

= FV (年利率/12, 年數*12, - 每月投入金額)

如果報酬率均固定為12%,表1 整理出不同的投入年數,所累積的期末淨值。從表1清楚看出,前5 年的投入只得到約82萬元,投入10年也只有230萬元,必須投入40年才會有1億1,765萬元。

這張表說明了複利必須靠長時間的累積才行,看起來真的是年輕人才有機會享受複利,否則如果現在已經50歲,哪還等得及40年呀? 到時還能活著就不錯了,根本無法享用這些財富。

 

 

擁有一定資產時

複利翻倍時間即可縮短

只看這些數字確實如此,深究下去就可得知玄機在哪裡。看看上表,若只投資5年(表1第1列), 期末淨值只有約82萬元,可是第35年到第40年,這5年的期間期末淨值從6,431萬元增加到1億1,765萬元。不得了,5年間增加了5,334萬元呢。都是一樣的投資報酬率,年數也都一樣是5年,兩者差距怎麼會這麼大?

沒有別的原因,主要是頭5年是從零開始累積,而到第35年時, 已經擁有6,431萬了。也可以這麼說,從第35年到40年所增加的5,334萬元,主要部分是由第35 年所累積的6,431萬元所貢獻, 至於每月新投入的1萬元,僅僅貢獻了82萬元。也可以這麼說,即便每月的1萬元只投入35年就不再新投入了,之後持續用所累積的6,431萬元繼續投入,到了第40 年期末淨值也會是1億多元。

 

▲報酬率12%,每月投入1萬元的期末淨值

▲報酬率12%,每月投入1萬元的期末淨值

 

換句話說,如果現在已經擁有6,431萬元,就不必等40年,只要5年的時間也有同樣效果,期末淨值一樣1億多元,當然前提是必須每年都維持12%的投資報酬率。再強調一次,複利之所以厲害,在於有效縮短資產翻1倍所需時間, 只要擁有一定資產時,靠著複利的效果,就可以賺到所累積的財富。用複利精算,12%的投資報酬率,資產每6.1年就可以翻1倍。所以當資產到第35年已經累積到6,431萬元,只要再6.1年就可以翻1倍,賺進6,431萬,那麼5年賺5,334萬元也是合理。

表2列出了不同報酬率情況下, 以複利計算資產翻1倍所需要的年數。報酬率愈高,資產翻1倍所需要的時間就愈短,而且不論資產多少都適用。如果現有積蓄為100萬元,將這100萬元存銀行,即便是年利率2%,也得要35年後資產才會翻1倍。但對於積極的投資者, 同樣的100萬元,只要報酬率可以達到12%,查表2得知6.1年就可以翻倍成為200萬元,再過6.1年又會翻倍成400萬元。也就是24 年可以翻4次,變成1,600萬元。

 

▲報酬率12%,約6.1年資產即可翻倍

▲報酬率12%,約6.1年資產即可翻倍

 

如果說現在就有1,600萬元,只需6.1年就可以翻1倍變成3,200 萬元,輕鬆的賺得1,600萬。不過12%的投資報酬率可得承擔相當的風險,除非是賭徒,否則一般人當擁有1,600萬元時,不會全部將資產投入高風險的股票或股票型基金上面。如果換成是我,會把資金的6成投入較保守的全球債券型基金,4成投入較高風險的全球股票型基金。全球債券型基金平均投資報酬率約6.5%,股票型基金約12%,這樣的組合可以達到平均8.7%的投資報酬率,約8年就翻1 倍。翻1倍所需年數只多了2年, 卻可以將風險降一大半下來,算法如下:

[=0.6*6.5%+0.4*12%]

先以百萬年薪為目標

再靠投資快速累積資產

雖然投資理財很重要,但這是用錢賺錢的遊戲,前提是要有錢可以投資。一般說來年輕人因為薪資收入有限,能夠投資的金額相對較小,即便是可以快速翻1倍,累積的金額也沒有多少。

所以我通常會告訴年輕朋友,多加強自己專業以百萬年薪為目標, 薪資的累積會比投資還要快,然後將這些投入較高風險的資產,讓資產得以快速的翻倍。等資產累積到了一定程度時,投資組合就得調整,增加低風險的比例,讓整體資產可以穩定的翻倍。

年紀較大時,資產累積到了一定程度,這時候的薪資收入對整體資產的成長貢獻度就比較低,主要依賴已經累積的資產來翻倍就足夠了。所以年輕時,7分靠薪資收入、3分靠理財,年紀大時7分靠理財,3分靠薪資收入,這才是複利的真正精髓。

(count_smart@bwnet.com.tw)

複利的關鍵是資產翻倍

日期:2013-12-29

一般人對複利均有些誤解,總以為需要長久的時間,才會顯現威力。不是這樣嗎,幾乎有關理財的入門書籍,所舉的例子都是長達35年或40年,好像只有年輕人才有機會利用複利,年紀較大的族群就別想了。雖然複利讓資產的成長跟時間長短有關,但關鍵卻在於如何縮短資產翻一倍所需要的時間,掌握住這一點就可以抓住複利的精髓。

每月投資一萬元 40年後可以成長至一億元

先看一個典型的例子,如果每月投資一萬元於每年報酬率12%的股票型基金,40年後基金淨值就可以成長至1億1,765萬元。哇,這真是一個從來沒有想像過的數字,真的是這樣嗎?不會錯的,這是數學精算出來的結論。唯一跟實務上有出入的地方,是每年必須都有12%的投資報酬率,只有這一點會比較困難達到。

目前定存只有1.5%的利率,又如何保證40年,每年都可以有12%的投資報酬率。當然得承受相當的風險,也就是必須投入股票或股票型基金的投資標的才有機會達到。然而這類型的投資,淨值的波動是相當巨大的,就像坐雲霄飛車一樣。年輕時沒有甚麼負擔,可以承受的風險較大,就可以投入較積極的標的。年紀較大時風險承受度低,就應該保守一些,也就是犧牲一些報酬率來換取較低的風險。實務上,不同年齡應該適用不同的投資報酬率。

不過先假設每年投資報酬率一樣,上述例子的計算公式,可以用Excel的FV函數來計算,公式如下:

=FV (年利率/12年數*12-每月投入金額)

如果報酬率均固定為12%,下表整理出不同的投入年數,所累積的期末淨值。從這表格清楚看出,前5年的投入只得到約82萬元,投入10年也只有230萬元,必須投入40年才會有1億1765萬元。

▼每月投入1萬元之期末淨值

年數 期末淨值
5 816,697
10 2,300,387
15 4,995,802
20 9,892,554
25 18,788,466
30 34,949,641
35 64,309,595
40 117,647,725

 這張表說明了複利必須靠長時間的累積才行,看起來真的是年輕人才有機會享受複利,否則如果現在已經50歲,哪還等得及40年呀,到時還能活著就不錯了,根本無法享用這些財富。

擁有一定資產時 複利翻倍時間即可縮短

只看這些數字確實如此,深究下去就可得知玄機在哪裡。看看上表,若只投資5年(第一列),期末淨值只有約82萬,可是第35年到第40年,這5年的期間期末淨值從6,431萬增加到1億1,765萬。不得了,5年間增加了5,334萬呢。都是一樣的投資報酬率,年數也都一樣是5年,兩者差距怎麼會這麼大。

沒有別的原因,主要是頭5年是從零開始累積,而到第35年時,已經擁有6,431萬了。也可以這麼說,從第35年到40年所增加的5,334萬元,主要部分是由第35年所累積的6,431萬元所貢獻,至於每月新投入的1萬元,僅僅貢獻了82萬元。也可以這麼說,即便每月的一萬元只投入35年就不再新投入了,之後持續用所累積的6,431萬元繼續投入,到了第40年期末淨值也會是一億多元。

換句話說,如果現在已經擁有6,431萬元,就不必等40年,只要5年的時間也一樣有同樣效果,期末淨值一樣一億多,當然前提是必須每年都維持12%的投資報酬率。再強調一次,複利之所以厲害,在於有效縮短資產翻一倍所需時間,只要擁有一定資產時,靠著複利的效果,就可以賺到所累積的財富。用複利精算,12%的投資報酬率,資產每6.1年就可以翻一倍。所以當資產到第35年幾經累積到6,431萬,只要再6.1年就可以翻一倍,賺進6,431萬,那麼5年賺5,334萬也是合理。

下表列出了不同報酬率情況下,以複利計算資產翻一倍所需要的年數。報酬率愈高,資產翻一倍所需要的時間就愈短,而且不論資產多少都適用。如果現有積蓄為100萬,將這100萬存銀行,即便是年利率2%,也得要35年後資產才會翻一倍。利滾利也得35年才會累積到200萬。但對於積極的投資者,同樣的100萬,只要報酬率可以達到12%,查表得知6.1年就可以翻倍成為200萬,再過6.1年又會翻倍成400萬。也就是說24年可以翻四次,變成1,600萬。

報酬率 翻倍年數
2% 35.0
3% 23.4
4% 17.7
5% 14.2
6% 11.9
7% 10.2
8% 9.0
9% 8.0
10% 7.3
11% 6.6
12% 6.1
13% 5.7
14% 5.3
15% 5.0

如果說現在就有1,600萬,只需6.1年就可以翻一倍成3,200萬,輕鬆的賺得1,600萬。不過12%的投資報酬率可得承擔相當的風險,除非是賭徒,否則一般人當擁有1,600萬時,不會全部將資產投入高風險的股票或股票型基金上面。如果換成是我,會把資金的6成投入較保守的全球債券型基金,4成投入較高風險的全球股票型基金。全球債券型基金平均投資報酬率約6.5%,股票型基金約12%,這樣的組合可以達到平均8.7%的投資報酬率[=0.6*6.5%+0.4*12%],約8年就翻一倍。翻一倍所需年數只多了2年,卻可以將風險降一大半下來。

先以百萬年薪為目標 再靠投資快速累積資產

雖然投資理財很重要,但這是用錢賺錢的遊戲,前提是要有錢可以投資。一般說來年輕人因為薪資收入有限,能夠投資的金額相對較小,即便是可以快速翻一倍,累積的金額也沒有多少。所以我通常會告訴年輕朋友,多加強自己專業以百萬年薪為目標,薪資的累積會比投資還要快,然後將這些投入較高風險的資產,讓資產得以快速的翻倍。等資產累積到了一定程度時,投資組合就得調整,增加低風險的比例,讓整體資產可以穩定的翻倍。

年紀較大時,資產累積到了一定程度,這時候的薪資收入對整體資產的成長貢獻度就比較低,主要依賴已經累積的資產來翻倍就足夠了。所以年輕時,七分靠薪資收入三分靠理財,年紀大時七分靠理財,三分靠薪資收入,這才是複利的真正精髓。

複利的意義

了解72法則及複利效果並無法「立即」帶來財富,但是卻很明確的傳達一個重要訊息,投資報酬率是非常重要的,決定了「未來」是否擁有財富。想一想若甲、乙兩人在30歲時同時擁有100萬,甲只會2%的定存,乙的投資報酬率卻是15%,到了65歲退休時,用72法則心算,甲100萬只能翻一倍成為200萬。然而乙的100萬,卻每5年翻一次,35年可以翻7次,也就是2的7次方總共128倍,相當於一億兩千八百萬。要當甲或乙,您自個決定吧!

--------------

所謂的72,就是你把72當作分子,報酬率當作分母,

得到的結果就是『翻倍需要的年數』。

 所以,如果你的報酬率是10%,大概要7.2年;

如果你的報酬率是15%,只要4.8年就可以翻倍。

什麼是72法則-何時投資會翻倍的超簡單算法 - http://goo.gl/8aA9SU

------------

了解72法則及複利效果並無法「立即」帶來財富,但是卻很明確的傳達一個重要訊息,投資報酬率是非常重要的,決定了「未來」是否擁有財富。想一想若甲、乙兩人在30歲時同時擁有100萬,甲只會2%的定存,乙的投資報酬率卻是15%,到了65歲退休時,用72法則心算,甲100萬只能翻一倍成為200萬。然而乙的100萬,卻每5年翻一次,35年可以翻7次,也就是2的7次方總共128倍,相當於一億兩千八百萬。要當甲或乙,您自個決定吧!

72法則新解 - http://goo.gl/oqlwXK

--------------------------

金融學上有所謂72法則、71法則、70法則和69.3法則,用作估計將投資倍增或減半所需的時間,反映出的是複利的結果。
計算所需時間時,把與所應用的法則相應的數字,除以預料增長率即可。例如:
假設最初投資金額為100元,複息年利率9%,利用「72法則」,將72除以9(增長率),得8,即需約8年時間,投資金額滾存至200元(兩倍於100元),而準確需時為8.0432年。
要估計貨幣的購買力減半所需時間,可把與所應用的法則相應的數字,除以通脹率。若通脹率為3.5%,應用「70法則」,每單位之貨幣的購買力減半的時間約為70/3.5=20年。

使用72作為分子足夠計算一般息率(由6至10%),但對於較高的息率,準確度會降低。

72法則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l2YpEj

---------------------

72法則

什麼叫72法則呢?

簡單的說就是本金在一定的利率下用複利去滾存

多久後會長大一倍

舉個例子

如果我本金有10萬,我放在年利率保証5%報酬率的投資工具下

那要多久我的10萬會變20萬呢?

公式: 72 / 利率 = 期數(無條件進位至個位數)

72 / 5 = 14.4

所以要15年就本金就會增值到20萬

利率是年利率的話,期數單位就是年

反過來算也可以

例如我本金要在10年變兩倍

72 / 10 = 7.2

算出來就是要放在年化報酬率有7.2%以上的工具才做的到

至於用在那個地方上面呢?

只要是跟理財有關,基本上都可以用的上

像如果我現在有現金100萬,想在6年內變成200萬

那年化報酬率要多少才做的到呢?

用複利公式算的話如下:

200 = 100 ( 1 + X ) ^ 6

求 X = ? %

很難算,我知...所以用72法測來算的話

就72 / 6 = 12

也就是要年化報酬率12%以上的工具才能達到這目標

這樣目標就很明確~就不會想說是要賺20%還是30%?的問題

也不用去用複利公式去算,很方便哦~

-----------

本文摘要:阿基米德:『給我一個支點,一根夠長的槓桿,我將舉起地球。』以現在科學來看,這雖然是不切實際的一句話,但卻說明了槓桿的神奇之處。金融交易裡,也有如此神奇的東西,我們稱為金融槓桿

金融槓桿是指用多少錢,玩多少價值的金融商品。"金融商品價值" 與 "用多少錢" 這兩者之間的比值,就稱為槓桿倍數。

金融槓桿使用的好,放大你的獲利;使用不當,讓你快速破產。這種"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特性,當然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給我一個夠大的槓桿,我將破產,或是翻倍!

例如:用1元去交易10元價值的商品,那就是10倍的槓桿;用1萬元去交易一張20元的股票(買一張需要2萬元),那就是2倍的槓桿。

你可能會想怎麼那麼好,明明沒那麼多錢,卻可以玩高於本金價值的商品?

事實不然,老天還是公平的,有多大的好處就有多大的壞處。

如果10元價值的商品漲了10%,變成11元,則你投資的1元因為獲利1元,淨資產變為2元,資金成長幅度100%,可說是"暴利"!

風險是,如果10元價值的商品跌了10%,變為9元,則你投資的1元因為損失1元,全部輸光光,損失100%,也可說是"破產"!

市面上有許多金融商品,在一個月內漲10%或是跌幅10%,這是常發生的事。因此,你想要你的資產瞬間翻倍,或是瞬間破產,很簡單,找一個具有高度槓桿的交易,馬上就能體驗 "翻倍的爽感" 與 "破產的快感"。

我們從一般常見的金融商品介紹起:
股票融資、融劵的槓桿計算

許多人買股票喜歡用融資,最常見的融資比例為六成。意思是說,買100元的股票,只要付40元的現金,所以槓桿為 100元/40元 = 2.5。

融劵放空股票也使用到了槓桿,融劵由於是投資人向劵商借股票賣出,雖然可以先拿到賣出股票的金額 (暫時保管在劵商那),但因為融劵放空最怕股價上漲,劵商通常會收取放空金額的九成當作保證金。

換句話說,你用九成的資金交易股票,槓桿為100/90,約1.1。幾乎沒用到什麼槓桿。
大台期貨的槓桿計算

期交所規定交易一口大台期貨的保證金為83,000元,以現在期貨指數約8200點來看,買進一口期貨的價值為8200點*200(元/點) = 164萬。換句話說,當你買進或賣出一口期貨,你只使用了83,000元當作保證金,可是卻可以操作164萬的金融商品。槓桿為164萬/8.3萬,約為19.7。

還記得本文一開始舉10倍槓桿的例子嗎,漲跌10%就可以瞬間將所有資金賠光或是翻倍!期貨的槓桿幾乎高達20,要瞬間翻倍或賠光,更是容易的事(約漲跌5%就可翻倍或賠光)。

上面商品的槓桿計算都很簡單。唯獨選擇權是個很奇妙的商品,槓桿的計算並沒有那麼直觀,買方與賣方更是不一樣的計算方式。
選擇權買方的槓桿計算

選擇權買方由於只需支付權利金,最多就是把權利金賠光,風險有限。這商品看似相當安全。

神奇的是選擇權買方的槓桿倍數卻是一般金融商品中最大的,這也是為何選擇權買方可以以小博大的原因。

2013年09月17日,大盤為8249點,8200Call的權利金為51點。買8200Call需要支付51點*50(元/點) = 2550元。

花2550元買8200Call,享有用8200買進大盤指數的權力。換句話說,當指數在8200點之上,等於操作8200點*50(元/點)=41萬的金融商品,槓桿計算為 8200*50/51*50 = 164。

天阿,164倍的槓桿,真可謂小孩開大車!這是比較極端的例子,因為再過一天(2013年09月18日)就是結算,價內的買權幾乎等同於期貨。平常選擇權買方的槓桿約在40 ~ 60倍左右。

買方雖然有如此高的槓桿,可是風險卻有限,最多賠光光,不至於"負債"。
選擇權賣方的槓桿計算

選擇權賣方由於風險無限,故需支付保證金給期貨商。選擇權賣方的保證金計算因價內價外而易,後續我們有機會在討論,但一般來說賣方的保證金約在2萬 ~ 3萬之間。

我們假設賣出8200Call,要支付3萬的保證金,則槓桿為8200*50/30000,約為13.6。

選擇權賣方的槓桿可能小於期貨、小於選擇權買方,看似安全,但由於其風險無限的特性,若手上部位沒有控制好,賣出過多口的裸部位,當行情發生劇烈波動時,將造成嚴重損失,不只破產,甚至負債!

由上面論述可知,不是槓桿小就一定安全,槓桿大就一定危險!
買房子貸款也是種槓桿?

許多人炒房,實際上沒有那麼多的現金,卻可以買一棟五千萬的房子?當然牧清華不是指最近爆紅的文章:月薪22k,買台北市5000萬的房子。

牧清華是指市場上許多炒房客,也是利用槓桿原理,5000萬的房子只付了頭期款3成,則其準備1500萬現金,當房價又漲10%。5000萬的房子變為5500萬,則1500萬的資金變為2000萬,獲利33.3%,報酬率可說是相當可觀。

但炒房炒到跳樓的也是大有人在,如果房價從5000萬跌了10%,變為4500萬,則自有的500萬資金也通通賠光,恭喜妳再度享受到"破產的快感"。

星期五;一天一錠,效果一定,歡迎訂閱「幣圖誌Bituzi電子報」

許多市場經驗豐富的老手,對行情走勢有一定的判斷準度,卻往往都是在使用不當的槓桿後,重重的摔一跤。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