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無意識婦人臥醫院病床近2年 判賠54.9萬元遷出還床
 婦人躺臥醫院病床近2年,橋頭地院判遷出還床。(資料照)
74歲無意識婦人臥醫院病床近2年 判賠54.9萬元遷出還床 - 高雄市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NLGghn
 2023/07/10 15:12
〔記者蔡清華/高雄報導〕高雄市1名74歲婦人2021年7月底,因心肌梗塞疾病入住高雄一家大型醫療機構,一住竟長達近2年,雖然已無意識,但生命徵象穩定,院方去年7月起,多次催告辦理出院,但家屬認為病人尚未痊癒拒不出院,院方向法院提出遷讓病床訴訟,判被告需賠償54.9萬元醫療費用,並遷出還床,仍可上訴。
 判決指出,醫院主張,該院為急重症醫療單位,所有病床皆為急重症病床。被告因心肌梗塞,自2021年7月30日起住院接受治療,經過1年的治療,主治醫師認為病情已過急性期,血氧、呼吸、心跳及血壓等生命徵象穩定,無注射點滴、抗生素,亦無使用呼吸器需求,病況穩定,達出院標準,辦理出院。
 院方自去年7月8日起,多次由人員以口頭通知被告家屬,去年9月30日寄出存證信函通知被告,應於30日內辦理出院手續,然迄仍未辦理,繼續占用病床。被告結算至今年6月13日尚未清償之醫療費用54萬9305元。
 被告家屬則稱,病人迄今仍昏迷、未恢復意識,當時之執刀醫師有醫療過失,導致病人尚未完全康復,甚至腦部大部分面積壞死,現每半小就會產生大量痰、想咳嗽、臉部脹紅,需要抽痰,有時心跳每分鐘達180下,另有褥瘡未康復,需要清創,仍有住院必要。
 橋頭地院審理認定,醫療契約確已終止,應出院遷出病床,並應給付醫療費54萬9305元,全案仍可上訴。
74歲無意識婦人臥醫院病床近2年 判賠54.9萬元遷出還床 - 高雄市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NLGghn


補助只限65歲以上引老人會反彈 桃市府社會局:今年維持現狀
 桃市府社會局27日召集各老人會開會,並由副市長王明鉅擔任主席,初步達成「今年維持原狀」的共識。 (桃市府社會局提供)
補助只限65歲以上引老人會反彈 桃市府社會局:今年維持現狀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oCLV0n
 2023/04/27 21:06
〔記者鄭淑婷/桃園報導〕桃市府社會局日前以公文通知各老人會,今年補助辦理各項健行、旅遊及餐飲活動,僅補助65歲以上會員,由於年滿60歲即可參加老人會的作法行之有年,新規定恐讓補助經費縮水1到2成,引發老人會反彈並將串聯抗議,社會局於今天召集各老人會開會,並由副市長王明鉅擔任主席,初步達成「今年維持原狀」的共識,明年狀況則須視要點有無修正而定。
 根據「老人福利法」規定,65歲以上長者才有補助,但桃園市各區老人會對60歲以上會員的補助已行之有年,社會局一紙公文引發反彈,市議員劉勝全今於法務局工作報告上,也為老人會補助請命,並要求法務局在專業立場上,針對法的部分能夠釋疑。
 今日的會議由王明鉅擔任主席,共有近百位老人會代表與會,社會局老人福利科科長施威良表示,初步達成今年維持原狀的共識,明年則須視要點有無修正而定。
補助只限65歲以上引老人會反彈 桃市府社會局:今年維持現狀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oCLV0n


卻接獲投訴,指該中心疑似照顧不當,導致6旬住民在半年內瘦成皮包骨,全身更長滿褥瘡、慘不忍睹,直至上月發燒送醫才被發現異樣,家屬心疼不已,希望長照中心給個交代。政府補助加上家屬負擔款項,慈航三人房每月要價近4萬元,在機構中並不算便宜,但慈航至今都拿不出護理過程和翻身紀錄表桃園恐怖安養院!翁住半年瘦成變骨頭 下半身全是洞 https://bit.ly/3RxxlBl


 住宿式長照機構每月收費約兩萬兩千至四萬五千元,公共化住宿機構期讓民眾付得起並確保品質,具體收費將待計算成本、市調後而定  https://bit.ly/2H1ZgHf
學校用地要改做長照中心廢校或遷校的校舍轉為社會福利設施共28校-遷廢校之後的土地轉移給縣市政府,再規劃為老人日間照顧中心。 http://tinyw.in/QjGX


全責護理應該是每一個醫院的責任/醫師助理+護士助理(病患助理)/病房施行全責護理/台灣無全責護理 形同落後國家/病房施行全責護理,一般約每四床共用一位病患助理(衛福部改稱為照顧服務員),每床每天負擔約800元,醫院負擔一部分,政府補貼一部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則由市政府編列預算,在約70%的病床實施全責護理。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7qp5EH


張曼娟說「陪伴父母的老去就是預習自己的老」 ,但如果從年輕照顧父母到自己也老了呢?他寧可一天花兩千多請看護照顧,也不願被母親綁在旁邊。長照「用生命交換生命」,既未必能給親人較好的照顧,對自己何嘗不是一種傷害。然而,很多人並沒有其他選擇,只能無可奈何的選擇「靠自己一人走下去」,據說現在即將出現長照3.0 ,聽起來實在很像win 10不斷推出的新版本,改進的功能實在也不多-全台每年約20多萬人使用鼻胃管,管餵機會更高出日本5倍以上-從瓊瑤、張曼娟、龍應台談長照  http://tinyurl.com/y3alhtyk


有錢退休住長照中心,爆發毆打、虐待老人的情事,外籍看護屢屢動手毆打老人,甚至以「甩巴掌」作為溝通方式,讓老人活在恐懼之中
恐怖安養院!看護甩巴掌重摔 老人被虐全都錄 ---恐怖安養院!看護甩巴掌重摔 老人被虐全都錄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m5Umsu
 分享恐怖安養院!看護甩巴掌重摔 老人被虐全都錄到Facebook 分享恐怖安養院!看護甩巴掌重摔 老人被虐全都錄到Line 分享恐怖安養院!看護甩巴掌重摔 老人被虐全都錄到Google+
台中市烏日享壽長照中心,爆發毆打、虐待老人的情事,外籍看護屢屢動手毆打老人,甚至以「甩巴掌」作為溝通方式,讓老人活在恐懼之中,而這些畫面全部都被監視器錄下。(圖擷取自Google地圖)
2018-07-25 11:1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中市烏日享壽長照中心,爆發毆打、虐待老人的情事,外籍看護屢屢動手毆打老人,甚至以「甩巴掌」作為溝通方式,讓老人活在恐懼之中,而這些畫面全部都被監視器錄下。
 享壽的前員工阿國爆料,只要外籍看護忙碌時,脾氣不好就會對老人動粗,而且還會看照顧的對象是頭腦是否清楚、家人是否常來探望,挑選施暴的對象。(翻攝自鏡週刊)
享壽的前員工阿國爆料,只要外籍看護忙碌時,脾氣不好就會對老人動粗,而且還會看照顧的對象是頭腦是否清楚、家人是否常來探望,挑選施暴的對象。(翻攝自鏡週刊)
《鏡週刊》報導,享壽的前員工阿國爆料,只要外籍看護忙碌時,脾氣不好就會對老人動粗,而且還會看照顧的對象頭腦是否清楚、家人是否常來探望,挑選施暴的對象。去年12月10日,一名外籍看護為失智的阿嬤換尿布,粗魯將阿嬤的褲子扯下,儘管阿嬤發出痛苦的哀嚎,外籍看護仍將阿嬤的雙腿抬起後重摔在床上。
2天後,監視器又捕捉到,2名外籍看護從床上將同樣一位失智阿嬤抱起,重摔到輪椅上,阿嬤因疼痛發出哀嚎,外籍看護語氣不耐煩對阿嬤說:「衝啥,不要動」,接著直接用雙手打向阿嬤的臉。
報導提到,負責人是烏日澄清醫院的副院長蘇俊忠,對於院內的暴力現象視若無睹,另外院內還發生台籍工作人員性騷女移工的情事。阿國指控,曾姓看護是蘇俊忠的友人,酒後曾對外籍看護性騷擾,幾乎將幾名看護當做自己後宮。
享壽長照中心表示,院內空間都是公開的,所以看護不會對長者有施暴的行為,也未聽聞曾男對外籍看護有性騷擾的情形;享壽負責人蘇俊忠認為,投訴人不滿退股挾怨報復,一切都是不實指控。

-------------------------------------------------------------

長照2.0開跑 竹北安歆日照中心揭牌
分享長照2.0開跑 竹北安歆日照中心揭牌到Facebook 分享長照2.0開跑 竹北安歆日照中心揭牌到Line 分享長照2.0開跑 竹北安歆日照中心揭牌到Google+
2017-10-26 17:23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竹北市長照2.0社區整體照顧模式起跑!新竹縣政府結合竹北地區9單位的服務資源,設置「1A-3B-5C」據點,今天舉行安歆日照中心揭牌活動,將有交通車在社區巡迴,接送長輩就近到9個ABC據點使用各項服務。
位在竹北市四維街與民生街口的安歆日照中心(安歆學苑),為老人家貼心布置一處懷舊的柑仔店情境。(記者廖雪茹攝)
位在竹北市四維街與民生街口的安歆日照中心(安歆學苑),為老人家貼心布置一處懷舊的柑仔店情境。(記者廖雪茹攝)
新竹縣竹北市長照2.0社區整體照顧模式起跑!安歆日照中心今天熱鬧開幕,將有交通車在社區巡迴,接送長輩就近到9個ABC據點使用各項服務。(記者廖雪茹攝)
新竹縣竹北市長照2.0社區整體照顧模式起跑!安歆日照中心今天熱鬧開幕,將有交通車在社區巡迴,接送長輩就近到9個ABC據點使用各項服務。(記者廖雪茹攝)
日間照顧就像老人學習園,白天參與團體活動,晚上回到溫暖的家享受天倫之樂。(記者廖雪茹攝)
日間照顧就像老人學習園,白天參與團體活動,晚上回到溫暖的家享受天倫之樂。(記者廖雪茹攝)
安歆日照中心(安歆學苑)每天安排生命徵象量測、現實導向、讀報時間,以及美術、音樂等多元活動。(記者廖雪茹攝)
安歆日照中心(安歆學苑)每天安排生命徵象量測、現實導向、讀報時間,以及美術、音樂等多元活動。(記者廖雪茹攝)
縣府社會處表示,竹北市長照2.0計畫,委由新竹縣安歆照護關懷協會,負責A點的社區整合服務中心;B點的複合型服務中心,有新仁醫院、紅十字會新竹縣支會、新竹縣蒲公英關懷弱勢權益促進協會;深入巷弄的C點,目前已有大眉、新國、中興和隘口等4個社區發展協會以及禾馨護理之家加入。
社會處指出,竹北地區目前共提供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居家護理、居家復健等長照服務,此ABC計畫規畫增加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失智症服務、預防及延緩失能,並在5個C點推出臨托照顧及社區共餐等新型服務,並安排交通車巡迴接送。
其中,B點的新仁醫院,也規劃將ABC計畫連結出院準備、居家醫療等服務,預防長者失能情形發生,讓長輩在地老化。
位在竹北市四維街與民生街口的安歆日照中心(安歆學苑),規劃2層樓空間,提供餐廳與開放式廚房、復健與運動器以及娛樂設施,還貼心布置一處懷舊的柑仔店情境,每天安排生命徵象量測、現實導向、讀報時間美術、以及音樂、美術、家長等多元活動。
安歆照護關懷協會執行長張維庭表示,日間照顧就像老人學習園,白天參與團體活動,增進生活自理能力、學習人際互動及延緩老化,晚上回到溫暖的家享受天倫之樂;長者可以獲得一個舒適安全的照顧,也提供家人喘息的機會。


 

周志道/發展居家住院刻不容緩
2017-06-26 06:00
推文到plurk
周志道/台北慈濟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
自從政府決議推動長照政策以來,國內長照問題多圍繞在長照的人力問題,然每當安養機構火災事件頻頻發生時,相關單位檢討的結果,卻又往往是:設備、人力通過評鑑標準,一切合乎規定;按照這個邏輯,難不成在安養機構被燒死,將會成為未來台灣老人常見的死因?
另一方面,許多相關前瞻性配套措施,例如現在不少歐美先進國家積極發展的行動醫院,在台灣始終不見提出。所謂行動醫院的概念,並非一般人過往所想像的,就只是巡迴X光車,或是已推行癌症篩檢、居家護理、安寧護理、醫生到府服務等概念;簡單地說,行動醫院就是居家住院(Hospital at home),是利用高科技的遠端偵測及資訊傳輸系統,加上先進的移動式儀器設備(如移動式X光機、超音波及血液等檢體的生化檢驗),配合醫療團隊,包括醫師、護理師、藥師及復健師等等的共同合作來完成。
病人決定要居家住院前,當然還是必須到醫院作詳細檢查、評估,並經病人家屬同意後,針對一些適合的疾病才可能實施。同時,對於突發狀況的緊急諮詢與處理,或是病情因變化需入住醫院的轉送,還有台灣醫界最關心的醫療糾紛問題等方面,都要有完整的配套措施與法律,才可能完成。
根據國外總體分析統計結果顯示,居家住院不但可以改善病患的醫療結果,同時也可以節省醫療費用。居家住院可以部分解決未來台灣人口急速老化後的病床不足,以及醫療資源嚴重分布不均的問題,另一方面對於生技產業發展也可注入一股活水。


 

退休醫療費,至少400萬
tw.rd.yahoo.com查看原始檔
【時報-台北電】大家是否計算過醫療或照護基金得先存多少才夠,否則老年的醫療費用可能會先吃光退休的生活費,中國人壽表示,人一生大約會花費340萬元的醫療費用,且主要集中在50歲之後;全球人壽則認為應預留照護費及重疾醫療費,大約需要400萬元。
 元宵節過後,一些紅包資金會陸續回籠,不少民眾會趁此規畫保單,壽險業者表示,在2016年底一波保單停售,大家趕買儲蓄險之後,今年初反而是醫療險詢問度頗高,不少民眾會希望強化醫療保障,補足先前未投保的缺口。
 中國人壽副總蘇錦隆表示,現在大家都有意識要預存退休金,但退休後若沒做好醫療保障規畫,那只是在準備付給醫院的醫藥費而已,根本無法好好享受退休後的生活。
 中壽以衛福部統計來推估,國人平均每年醫療保健支出為42,583元,若以平均餘命約80歲來推估,每人一生至少會花掉超過340萬元的醫療費用,且會隨年齡增加而大幅增加費用。
 據健保局統計,50歲以上的醫療費用支出是20~30歲族群的3~5倍,也就是說340萬醫療費有一半可能集中在50歲後,蘇錦隆表示這些還不包括自費醫療,如現在達文西手術、標靶治療等很多都是健保不給付的部分,假設65歲退休,以平均餘命80歲來算,醫療費用起碼需要準備150萬~200萬元。
 全球人壽則表示,退休醫療費用應要包含長期照護費,預留有尊嚴的老年生活,若每月3.5萬元的照護費來推估,至少要預存300萬元以上,另外也要加上重疾的醫療費用約100萬元,合計退休後的醫療基金至少400萬元
 蘇錦隆建議可用醫療險、特定傷病險及長照險,打造自己的醫療帳戶,分散可能面對龐大醫療費用的風險,且可分二階段規畫,一是40歲前投保醫療險及特定傷病險;第二階段則是40歲後投保長照險,提早為老年長照需求做好準備。
 全球人壽則建議不要晚於45歲以後規畫,可以用長照險、殘扶險、類長看來規畫長期照護費用,另外則是用重大疾病及特定傷病險來規畫重病時的醫療費用。(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護理師的告白:1 人顧 60 人、評鑑猛造假的長照界我實在待不下去!
Posted on 2015/05/21
《長照服務法》雖已通過,但對老人家與家屬的幫助仍待落實。
文◎羅芋宙
長照機構第一線護理人員的告白
長照機構是把機構當成旅館,外觀做得漂漂亮亮,卻做不到照護基本動作,也把護理人員當作「高級服務員」,家屬要什麼,就得給什麼。長照機構充滿缺失政府都不知道嗎?那麼評鑑又是怎麼通過的?長照很有前景,然而護理人員對未來非常悲觀。
淡淡的消毒水味,優雅溫馨的居住環境,這是新北市一家評鑑優良、收費不貲的護理之家,也是護理師慧楨(化名)離開忙碌的醫學中心後,選擇奉獻護理專業的地方。沒想到,半年之後,她再度做了逃兵……,以下是她的自述。
照病比懸殊,根本照顧不來
我一畢業後就曾待過長照單位,後來從長庚醫院離職後,不想再回去輪三班,大多長照機構會讓我們選班表,符合我的需求。加上我很喜歡與病人相處,長照步調慢,能有更多時間陪伴病人聊天,於是我選擇到護理之家工作。
護理之家中,老人家最多,大部分是喪失自我照顧能力,但這三年有點改變,以前沒事不會進來,現在高收費的機構做得像「家」的感覺,很多有錢人移民出去,爸媽就住這邊。
長照機構的收費,中南部每月大概二、三萬元,台北收費三萬五千元到六萬元不等,如果住三萬五千元的大概是五人房或通風不好,這還不包括額外費用,例如你要整天吹冷氣,就要再加錢。花錢買了床位,美其名有護理人員在看,事實上都是外籍看護,期待有好品質是不可能的
們護理之家有一二○個病人,一個班兩個護理人員,人力比是一比六十。院方會向家屬說,「每層樓都有護理人員」,但那是我 cover 兩層樓。我通常只能固定待在病情嚴重的病患那層,其他如失智的,基本上很難去理會,因為根本無暇照顧。
每次我向家屬說我要照顧六十位病人,家屬都嚇到,他們說你要跟老闆講不能這樣!我說如果我反映有效,早就改善了。
長照機構照服員工作量大,老人家常無法得到最佳的照顧。
至於照顧服務員的照病比是一比九到十。但事情很多,灌牛奶、翻身拍背,還要打掃拖地。所以有的病人大便很久了,也不可能馬上換,就這樣讓他們浸著大便一個小時;這種照顧品質很容易造成紅臀、細菌感染,屁股的壓瘡永遠不會好。
病情允許的阿公阿嬤,一定要下床坐在輪椅上看電視,照服員抱著完全沒有支撐力的老人家上下床,非常吃力。阿公阿嬤很脆弱,手一拉就骨折脫皮,如果你有時間慢慢翻身,就能盡量避免傷到他們。可是照服員要做的事太多,他們只想快點把事情做完,例如一天要洗三十幾床老人,只好亂洗!有洗就好
評鑑前地板猛打蠟,無視病患安全
我以前看鄉下的照服員,外籍的、台籍的很多都會偷捏阿公阿嬤,因為老人家一直叫,工作量太大,會很煩!我也遇過賞巴掌的,有的老人家失智,不停罵你髒話抽他的痰,他吐你口水,情緒一失控,一巴掌就過去了。生病的人光是一位就夠「盧」了,對病人情緒反應他們沒有空間去容忍
給錯藥的機率也很高。護理人員少,都是護理人員備藥,照服員給藥,我一次準備六十份的藥,照服員負責發給各床位,他們太忙,分心就會拿錯,失智老人亂抓東西吃,也沒在提防。外籍照服員犯錯太多會被送回國,我最怕的是他們給錯藥不敢講
來自越南、菲律賓與印尼的照服員,很多都不太會講國語,連我說的話都聽不太懂,阿公阿嬤講台語的很多,更聽不懂。有次我說灌完牛奶不能馬上平躺,牛奶回流到肺部會嗆到,她卻一直回答,我幾點灌牛奶,我來不及了!還有一位看護把病人餵到嗆到,我說不准餵!她以為我怪她沒餵,反而愈餵愈快,一邊點頭一邊塞,病人那次就造成吸入性肺炎。
老人家除了醫治診療,其實更需要的是有人關心與尊重。
工作量那麼大,誰會跟阿公阿嬤聊天?誰會給他們好臉色?我印象很深刻,有位老人他失智了,每天一直喊,大家都覺得他煩;有次他跟我說,我們老了住在這裡就是沒尊嚴了!我聽了好心酸。老人家喜歡被讚美、聊往事、聊孩子,有位病患四肢萎縮,只剩一顆頭還正常,只有我發現他會講話。
我們的護理之家是衛生署環境評鑑優等,每年評鑑前都會打蠟,打得光鮮亮麗,連我穿著標準護士鞋都無法止滑,所以我們病人跌倒率很高。我聽其他護士講,有次看護因為地板太滑滑倒,老闆竟然下令「不准跌倒」!
評鑑委員早知道會作假
但家屬不會意識到這個問題,他們在意的是「感覺」。院方會向家屬解釋說,爸爸四肢軟弱無力,無法控制爸爸行為,從輪椅站起來就跌倒了,家屬都會接受這種說法。
長照有分護理之家與養護中心,都有規範人力比,但包括各大醫院評鑑都會作假。我曾聽到院方驕傲地向評鑑委員說,很少有護理之家那麼多護理人員吧?坦白說,評鑑委員都知道會作假,長照人力比一比三十是常態了,大家都心照不宣
不僅如此,很多私立長照機構是私宅,連安全疑慮都作假;例如逃生空間不夠大,甚至電梯是救護車推床進不去的,病人要急救時,只能用床單把病人扛下去;我們那間則是沒有逃生梯,逃生梯就是樓梯,怕阿公阿嬤跌倒或逃走,我們會用網子封住樓梯口,評鑑時拆掉,等評鑑委員走再掛回去。
長照機構是把機構當成旅館,外觀做得漂漂亮亮,卻做不到照護基本動作,也把護理人員當作「高級服務員」,他們要什麼,我們就得給什麼。
之前有家屬硬要他爸爸灌薑汁,他爸有胃潰瘍,我說不能灌會吐,院長回我,他想怎麼做就怎麼做,盡到告知責任,請家屬簽切結書就好了;的家屬堅持要家人吃某種藥,可是連藥名都沒有,我怎麼知道那是什麼藥?院方也說簽切結書就行。他們很怕家屬退住,就收不到錢了,因為各機構都在搶病人
我在急重症待過兩年,長照界很少急重症出來的,所以護理長很想栽培我。其實,會來到長照界很多都是被醫療界淘汰的護士,有的連注射位置、濕敷乾敷都搞不清楚,有位病患嘴巴破皮,學妹竟然在他嘴巴裡擦優碘
有次收了一位新住民,入院沒有做傳染病篩檢,一周後,醫院打來告知疑似肺結核病人,他們竟然要家屬帶著病人坐計程車走!事件爆發後,我說不行,我一定要離職,這個護理之家太多不合理!
長照機構缺失處處,評鑑照常過
護理長勸我,很多護理之家鐵門拉下來,鐵門內是沒有護士的,有的還是「標竿」,「我們這家已經算中規中矩了,你要檢舉,檢舉不完。」她還說,你認為這些缺失,政府都不知道嗎?你認為那些評鑑是怎麼過的?叫我自己去想這些問題。
長照很有前景,但我對未來非常悲觀,以後只能給外籍照服員照顧,也不用奢望能有尊嚴,要有尊嚴可以,每個月最少準備六萬元。而我呢?背離護理理念的長照環境,我是沒有打算再回去了。〈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 1472 期〉

======================================

長照機構台日交流 日照服員證照制度供參考
newtalk.tw查看原始檔
台灣將於11月開始試辦「長照10年計劃2.0」,在日本推動長照產業的安達株式會社副社長安達賢一郎12日參訪台中市的長照機構時表示,日本在長照上的人力需求十分短缺,由於日本對照顧服務員的執照審核發放非常嚴謹,曾有機構開辦1千名外籍勞工的訓練,最後僅4名取得照顧服務員的執照。相較於台灣目前多以外籍勞工補足長照人力缺口,多數外籍照服員是由機構委外訓練,素質參差不齊,台灣業者仍有進步的空間。

日本企業安達株式會社副社長安達賢一郎12日中午親訪位於台中市的長安護理之家,安達株式會社為日本的百年企業,長久以來受長崎市政府委託行銷當地的農產品,在其眾多業務中更致力推動長期照護產業發展。這次來訪台灣,除了帶來長崎縣特產島原手延素麵,取麵條長壽之意向機構住民的老人家表達祝福之外,更在長期照護的領域上,與台中市的長照機構業者交流意見。

安達在現場提到日本對照顧服務員有嚴謹的執照審核發放制度,這部分可以提供台灣參考,他也期望未來台日雙方在老人長期照護的領域上,無論是輔具的開發、經營的理念方針等,都能彼此交流提攜。

目前台灣的長照市場,選擇日間照顧或機構24小時照顧的比例相差不大 。對此,安達則表示,在日本送機構24小時照護的費用非常高,並且須先繳交一筆高額的入住費用,由於多數住民無法負擔,多採取自付高額保險的方式,而保險受益人則為機構。因為經濟的考量,目前越來越多日本人選擇日間照顧的方式,若符合政府補助的標準,家屬亦可以向政府申請補貼,減輕負擔,與台灣相似。

台灣的老年人口比率約為12.51%,逐漸邁向高齡社會,台灣的長照業者表示,「長照10年計劃2.0」顯示了政府照顧國內老年人的決心,但以台灣的經濟體制與社會結構來看,長期照護不應被視為福利政策,如同日本政府依所得將國民分為5類,在補助最低所得這類當中,再分5種補助方式一樣,台灣政府對於長照中的各類補助也應劃分標準,同時也應輔助產業發展,走向良性循環的市場化經營,否則最終長照服務將成為拖垮政府財政的一大黑洞。


來台訪問的安達賢一郎還帶來長崎縣特產島原手延素麵,取麵條長壽之意向機構住民的老人家表達祝福。 圖:王安慈/攝

---------------------------------

在地安養! 屏東九如舊校變身日照中心
2016/09/08 23:19
瀏覽數:78
記者 林佑璇 / 攝影 葉奉達 報導


圖/TVBS
活化閒置空間讓老人在地安養!屏東縣九如鄉設置首座將國小舊校舍改造成日間照顧中心,把安養機構在地化、社區化,就近照顧長者減輕家中子女負擔,目前屏東已經有21個日照、日托中心,未來將推廣到33個鄉鎮市。

一身紅通通,阿公阿嬤們隨著音樂開始手舞足蹈,為九如鄉日間照顧中心揭牌儀式暖暖場,屏東縣首座以老舊的廢校舍改建成日間照顧中心,不同已往的安養機構,照顧中心將走入社區就地照顧在地的年長者,除了基本的生活照顧餐食外,還規劃許多活動,促進阿公阿嬤們的生活連結。

屏東縣長潘孟安親自和社區長輩們互動玩起益智遊戲,從顏色的認知、形狀的辨別,透過簡單的遊戲達到預防與延緩失能的惡化,進而提升長者們的生活品質。

屏東縣縣長潘孟安:「把這個原來已經報廢的學校變成社區大家所關懷、聚集的中心,是休憩的地方,也是未來長照的據點。」

目前屏東縣已有21個鄉鎮市設置日照或日托中心,未來目標將推展到33個鄉鎮市,讓老人安養照護機構再進化,以社區照護的模式將長者照護在地化,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擔。

----------------------------------------------

週薪改月薪 居服員竟九成離職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6-09-07
〔記者張凱翔/台北報導〕社會局表示,將於四年內撥三億元預算,用於提高年輕人投入居服員職場,透過產學合作讓相關科系畢業生,能透過照顧工作經驗學習照顧他人的價值;同時,將改時薪制為月薪制,保障月入三萬元來吸引年輕人,並引入績效考核提供加薪機會。但部分居服單位受訪時坦言,現在居服員社經地位低,很多是二度就業的中高齡婦女,偏愛排班兼職一週領一次薪水,曾有居服單位強推月薪制,現職的居服員居然有九成直接離職,坦言改革體制需要長時間醞釀。
目前居服員薪水都採時薪一八○元計算,沒有年資、績效考核制度,加薪升遷無管道,加上工作繁重,照顧老人如廁、生活起居,常常抱怨血汗過勞。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校長陳漢湘無奈指出,每年長照相關科系畢業生將近萬人,但居家照服員工作重、薪資差,七成畢業生選擇轉換人生跑道。
被稱作阿婆工作 年輕人做不住
王姓居服員受訪表示,居服員明明需要高度專業技能,卻不受尊重,常被稱作「阿婆」做的工作,年輕人投入意願低。相關科系畢業生投入居服,也常臨陣脫逃,「幫一個六十公斤的老人翻身、換尿布,弄滿身排泄物,年輕人很少撐過三個月啦。」
根據審計處今年報告指出,台北市社會局配合中央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透過申請中央補助、自籌預算來補助失能、身心障礙者使用居家照顧服務。但從二○一四年至今,市府雖然自訂年度服務人數目標年年調降,卻還是達不到目標,二○一五年服務人數甚至負成長五%,「計畫目標與實際成果有落差」,評鑑結果都是亮紅燈。
另外,審計處統計,二○一四年辦理服務員職前訓練,結訓後實際投入居家服務產業者居然不到二成,二○一五年更只剩九‧二%留下來投入居服員產業。社會局回應,未來將以北市就業中心人力招募、搭配產學合作及勸說輔導留任等方式擴增居服員人數,希望相關科系畢業生能投入長照產業,面對銀髮海嘯來襲的照顧需求。

------------------------------------------------------

台灣快速老化的醫療策略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王宏育/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日前隨醫師公會全聯會舉辦的日本長照考察團赴日考察,收穫頗多,值得台灣借鏡。第一站訪問位於名古屋的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聽了他們精闢的演講,也實地參訪病房,才了解日本:國家快速老化,老人人口及其醫療費用急劇增加;失智症老人照顧的費用是一般老人的5倍失能老人若全日型照護,是日間看護費用的3倍以上;國家經濟停滯,沒有更多餘的財政能力來負擔國家快速老化的醫療需求。所以日本最主要的做法,是希望大幅刪減全國總病床數(日本政府2015年6月15日提出,到2025年將醫院病床數較目前削減16萬至20萬張、減至115萬至119萬張的目標,並計劃讓不需要住院治療的30萬至34萬人,改為在家中或看護設施內接受治療。)以減少醫療支出,避免醫療財政破產,但是「相對代替的方案」,是大幅提倡到宅醫療(尤其現代子女甚少又忙,未必有家屬可以帶老人到醫療院所看病)。甚至日本到宅醫療也做到 : 即使是肺炎的病人,也不照常規住院治療,而是請居家護理師每天到宅注射1天1次的長效型抗生素。在日本也盡量做到,除了失智老人之外,全部都採取日間看護,不住在機構的全日型照護。就是要想盡任何政策措施,以減輕醫療負擔。台灣一直在談論2025年,我們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日本將於2025年進入「多死社會」,2040年進入「多死社會」高峰,這個名詞令人怵目驚心。目前台灣是75人養25人,預估45年後50人養50人,屆時醫療費用將是天文數字,若無事前對策(借鏡日本),絕對是台灣無法承受之重。只可惜台灣的長期醫療策略猶如國家年金改革,緩不濟急,2001年台灣總病床數不到13萬,去年已達16萬2千多,仍成長中(今年8月剛啟用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總病床數482床,仍有多家醫學中心擴建中),令有識者憂心忡忡。歷史是一面鏡子,綜觀近幾十年來,台灣老化的情況都是步日本的後塵,宜未雨綢繆,應該及早思考台灣是不是必須減少「全國總住院床數」,而佐以到宅醫療、居家照護;一來節約醫療支出,二來方便病人的照顧,也比較人性化。宜挹注更多資源給社區診所,健全基層醫療,進而「分級醫療」,頗受好評的台灣醫療方能永續。

--------------------------------------------------

居服員「產學合作」 月薪保障3萬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6-07-15
〔記者何世昌/台北報導〕台北市進入高齡化社會,但全市居家照服員卻不足六百人、且平均年齡五十四歲;為改善現況,社會局今年補助八間居家服務單位,保障居服員月薪三萬元,並與大專院校推出「產學合作」媒合長照相關科系學生至居服單位實習並鼓勵留任。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校長陳漢湘無奈指出,每年長照相關科系畢業生約有一萬人,但居家照服員工作重、薪資差,七成畢業生選擇轉換人生跑道。資歷近十年的居家照服員楊又潔則說,居家照服員要幫長者擦身、清洗糞便或嘔吐物,社經地位較低,工作也無成就感,都是新血不願投入的原因。
社會局老福科股長余姍瑾表示,為了鼓勵年輕人投入居家照服員工作,今年補助八間居服單位,並保障該單位居家照服員月薪達三萬元;社會局也與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庚科技大學、聖約翰科技大學、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的長照相關科系共推產學合作,媒合學生到居服單位實習。此外,社會局也成立整合知識網路平台,以影音教材方式,提供新進居家照服員的實務知識。

---------------------------------------

長照建言-食醫住行客製化 需求迫切
nr.news-republic.com查看原始檔
高齡人口持續增長,家屬因無法負荷長期照顧家中長輩的壓力,進而選擇用極端方式結束生命的社會新聞屢見不鮮。人口結構老化不是未來式,是現在式,10個台灣人就有一位是老人。每個家庭都會面對長期照護的需求與壓力,而所帶來的生活品質衝擊,是社會大眾需要省思的問題。

中保5、6年前即觀察到這股趨勢,積極投入健康照護服務發展,首創將遠距照護服務導入居家安全服務,全天候守護,透過生理量測幫老人家管理健康,還獲得第二屆台灣遠距照護傑出貢獻獎肯定。顯示,科技服務的開發,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便利與更安心。

根據國發會預測,台灣在2018年將邁入高齡社會,10年內將高達72萬人有長期照護需求,但衛福部「長照十年計畫」僅能照顧約8萬人,剩下64萬待服務的樂齡族群。

面對人口結構變化與照顧需求,每個家庭都得提前做準備,智慧健康照護、陪伴就醫、接送服務、樂齡旅遊、樂齡飲食等食「醫」住行娛樂等客製化的熟齡服務,需求迫切。

而因應全球推動在地養老趨勢,針對銀髮族日常生活的健康管理相對重要,尤其是民眾的日活生活型態、生理數據與多數疾病的發生是有相關性,若能定期量測,累積平時的生活相關數據資料提供給醫生都有助於照護的協助。

例如中保無限+透過物聯網技術運用智慧生理量測,能記錄平日生理數據,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另推出智慧床墊,使用者不需要配戴智慧裝置,睡眠時就可即時紀錄生理數據,也可用來改善睡眠問題。還有老人接送服務,專業司機與專車載長輩出門,未來還規畫老人套餐,省去三餐料理上的不便等。利用這些服務幫您照護家人,讓長輩們可以更正面且陽光的經營「老後」的人生,子女也不會有照顧負擔。這才是我們所樂見的社會樣態。

-------------------------------------------------

長照十年2.0計畫曝光!2017年經費編列207.98億元,較2016年的51.26億元增加逾4倍。衛福部長林奏延首度表示,長照2.0版將擴大照護對象,將新增49歲以下的身障失能者、50歲以上的輕度以上失智者、55歲以上失能平地原住民、65歲以上衰弱老人等4大對象。

砸百億經費 居家服務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昨日邀請衛福部就「新政府『長照十年2.0』計畫實質內容」進行專案報告。去年6月通過的《長照服務法》中,已將50歲以上身心障礙者、55歲以上失能山地原住民、65歲以上失能者、無自理能力的獨居者、照顧失能者的家庭照顧者納入服務範圍,昨再擴大4項。

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游麗惠表示,總計約有100億元的經費預算,用在新擴大服務的對象和現有的服務族群。而擴大服務對象中,將「65歲以上衰弱老人」納入,採取預防醫學的概念,希望對肌力減弱、自理能力下降等有失能風險長者,提供包括醫療保健、肌力訓練的方式,延緩他們惡化到失能的時間。

預算少編 立委:找嘸錢?

但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昨炮聲隆隆,立委認為2017年長照預算僅編列207億元,和蔡英文總統上任時喊出的330億元,差距不小。藍委王育敏質疑,新政府一上台即更改長照經費來源,從過去設計的保險制改為稅收制,現在編列的預算和當初喊出的數字差了約123億元,是不是因為找不到錢?

負責處理長照業務的衛福部次長呂寶靜說,長照的資源、例如日照中心,不是說有就有、需要時間進行布建,這次編列的207億元,是依據現有的長照資源編列,隨著資源布建逐漸成熟,編列的預算也將逐年增加。

報告僅5頁 挨批草率

此外,昨日衛福部提供的專案報告僅薄薄的5頁半,連新納入的服務對象,也未列在報告書內,讓王育敏相當不滿,認為衛福部過於草率應付,報告內容過於籠統,立委根本無從比較長照2.0和之前版本的差異,要衛福部回去改進,下次再發生將提譴責案。

呂寶靜解釋,衛福部今日才要將部內的版本,送到行政院長照推動小組進行跨部會討論,「並非都是衛福部說得算」,且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溝通,所以報告內才未有具體內容。

---------------------------------------------

掀開悶經濟的鍋蓋

推文到plurk
2016-06-17 06:00

◎ 魏世昌
我贊成政府除了研擬調高遺贈稅率從現行十%提高到廿%以籌措長照財源外,再調高營業稅稅率以因應。因為相較於其他國家而言,我國五%稅率在全球屬於偏低水準,例如歐洲各國的營業稅,平均介於十%至十五%,中國為十七%、韓國為十%、新加坡幾年前也調高稅率到七%;再者財政部自實施加值型營業稅二十多年來,都只有按營業稅法規定的五%最低稅率課徵。
如果營業稅率由五%調增至五.五%,雖每人每月約需增加五十元負擔,但比起國民黨主張的保險制,每個人每月要增加一百五十元,負擔較輕,同時國庫約可增加兩百六十億元稅收。
有在野黨立委表示,調高營業稅會造成物價上漲,使經濟弱勢者和低薪族減少消費,進而衝擊內需,影響經濟成長。然而這不才凸顯了政府應儘速立法提高基本工資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嗎?因為唯有提高最低薪資,讓薪水的調升帶動國內消費,進而增加各業收益,也才有可能使台灣早日掀開悶經濟的鍋蓋,讓台灣經濟走出一條生路。
換句話說,今天影響民眾消費或不消費行為的主因,不是微調營業稅,而其實在於國人基本薪資太低,台灣仍有近九十萬人領取不到基本工資的報酬,這才是底層勞工的悲歌!政府與其在調不調營業稅上錙銖必較,不如提高勞工的基本工資吧!
(作者為工程師)

 

-----------------------------------------------------------

 

在台灣,公務員退休後,可領八成薪到死。一名科長在五十歲退休後,平均領兩千五百萬元的退休俸,所以五十五歲即從公職退休者占六成。大多數考公職的人不在意被分發到那裡、做什麼工作,或工作是否符合他們的志趣……當公務員的目的不在於工作成就,而是退休養老,靠國家養,無衣食之憂。

當你的口袋夠深 你就不工作了?

工作對於很多人來說像度小月,是不得不的無奈事,有錢就不幹了!既然都有錢了,為何還要為公司做牛做馬呢?
推文到plurk
作者:上班這檔事| 2016-05-01 12:22

洪雪珍
畢了業找份工作,每天定時上下班,似乎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事,可是在古代,並非人人都要上班工作,特別是王公貴族,他們每天的工作是棋琴書畫、吃喝玩樂,只有不具家世恆產的人才需要工作賴以維生。十九世紀工業化之後,有了工廠,人們才出現定時上下班的群體行為。
即使到了今天,在摩洛哥,海邊泊滿高級遊艇,飯店住滿長年不退房的名人貴族,你千萬不要問對方:「您在那裡高就?」這真是一個不禮貌的問題,因為他們從來不需要工作啊!
即使在台灣,也有人是不工作的。我的朋友在一家外商工作,薪水高、福利好,工作內容是她喜歡的,表現也深受主管賞識,照理說她應該要繼續做到退休才是,可是有一天她離職了,才廿八歲,而且打算從此退出江湖,不再工作。

不工作是很多人一輩子的夢想,然而前陣子網路上出現「給你五千萬,條件是一輩子不能工作」的題目,還是有不少人選擇工作。(圖:網路)
如果有錢,就不工作了?
我覺得很可惜,問她不工作的理由,得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答案:「我先生的朋友都是做生意的,他們覺得老婆在工作是很奇怪的事,我先生有同儕壓力,所以要我不做了。」她先生是畫商,三十歲,農家子弟出身,無顯赫家世,一踏進富豪圈子,想法出現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後來我想想也不奇怪了,周圍很多朋友常掛在嘴上的話不就是「買個樂透中幾千萬,我就不工作了!」大家想的都是一個樣兒,年輕時賺到第一桶金就退休,往後的日子做點投資,或是買個店面做收租公,輕輕鬆鬆過下半輩子,好不快活。
工作對於很多人來說像度小月,是不得不的無奈事兒,有錢就不幹了!
在台灣,公務員退休後,可領八成薪到死。一名科長在五十歲退休後,平均領兩千五百萬元的退休俸,所以五十五歲即從公職退休者占六成。大多數考公職的人不在意被分發到那裡、做什麼工作,或工作是否符合他們的志趣……當公務員的目的不在於工作成就,而是退休養老,靠國家養,無衣食之憂。
工作意義,帶給你力量
另一方面,我也看過很多大老闆已七、八十歲了,星期一至五從早工作到晚,兢兢業業,毫不懈怠。我曾親耳聽到一位列名全國十大首富的企業家說:「我希望自己能工作到躺下的那一刻。」工作到死,居然是他的願望。這樣熱愛工作,恐怕凡人如你我是很難體會的。
有人覺得工作可有可無,有人死抱著工作不放,工作對每一個人的意義都不相同。
工作的意義相當多元,像學習、探索自我、發揮才能、實踐理想、賺錢養家、功成名就、交朋友、打發時間……當工作意義落實了,工作熱情就會自然激發出來,一旦碰到挫折困難時,不容易被打敗,還可保持自信樂觀。
Fiona愛穿衣打扮,迷戀名牌,是辦公室的亮點。每到午休時間,女性同事都圍繞在她身邊,熱烈討論各家名牌出的新款、那家化妝品的口紅最潤唇等。可是千萬不要誤會,以為她工作不投入哦。正好相反,她的考績每年都優等,還是個小主管!工作對Fiona的意義是秀衣服加交朋友,她很清楚只要這兩件事獲得滿足,壓力再大都不以為苦。
每一個腳步,都踩得更堅定
Fiona的工作意義是利己,Martin的工作意義是利他,兩人大不相同,但都在工作中找到支持的力量,讓他們樂在工作,無怨無悔。
Martin從小想當記者,考大學時只填新聞系,畢業後順理成章到媒體跑新聞,和一般記者不同,他不跑記者會、收公關稿,而是向公司自請做專題,以揭弊為主。由於每次的專題都牽涉到龐大利益,Martin常要面臨生命威脅,比如家裡會收到死狗頭,或家門口被噴漆,或半夜有電話騷擾,造成家人嚴重不安。
有幾次專題喚起社會上熱烈討論,政府被逼出面改善,帶給Martin莫大成就感。對Martin來說,工作的意義是看到社會變得更好,身家性命可以拋諸腦後。
職涯中會碰到很多困難挫折,有時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會讓人委屈、沮喪,如果不是為了某一個意義,是很難支撐下去的。常聽到有人悲從中來、自怨自艾:「我這樣做死做活的,有什麼意義呢?」每一個人都要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意義,讓自己熱血澎湃、意志堅定,而且不讓自己迷失在功利主義中。
每一個人的工作意義都不一樣,可以偉大如Martin的社會使命感,也可以只求小確幸,像Fiona的穿衣打扮。

--------------------------

打造長照制度,不該只有一種想像!
By 作者: 林建成, opinion.cw.com.tw查看原始檔
談到長照制度的規劃,常有學者建議台灣應以北歐做為學習途徑,尤其是被視為「老人天堂」的瑞典,而所謂的「瑞典模式(Swedish model)」更儼然成為台灣打造長照制度的唯一典範。但是,瑞典的老人真的幸福嗎?台灣應該複製瑞典的經驗,還是發展「適合」自己的長照?

▋瑞典是「老人天堂」?

根據聯合國與國際組織HelpAge的調查結果顯示,瑞典確實是2013年全球最適合老人居住的國家。但是在2014年的評比中則由挪威拔得頭籌,瑞典退居第二。接下來,2015年的評比則是瑞士第一,之後依序為挪威、瑞典、德國、加拿大。必須要強調的是,這項調查涵蓋了老人的收入保障、健康狀況、就業與教育程度,以及友善環境等4大類共13個指標,並非針對照顧服務措施。因此,調查結果的排名與各國長照制度優劣並無絕對的關係,也不代表只有瑞典才適合老人安享晚年。

儘管瑞典曾獲得聯合國「老人天堂」的認證,但是瑞典的歷史學家Lars Tragardh和Henrik Berggren顯然不是那麼樂觀,他們曾在2006年出版《瑞典人性化嗎?(Is the Swede Human?)》一書,反思瑞典的個人自主與社會信任。兩位歷史學家認為,看似民主社會主義的瑞典,其實是比美國還要極端的個人主義社會。

瑞典人熱衷於追求個人自主,即使是「愛」或「友誼」也是建立在物質、金錢不依賴對方、不麻煩他人,以及彼此平等的關係上,作者稱之為「瑞典式愛的理論(The Swedish Theory of Love)」。而這種主張個人獨立的道德邏輯,再加上強調經濟平等與社會團結,並透過個人與政府間緊密聯盟的方式,制度化成瑞典福利國家。兩位歷史學家強調,瑞典福利國家提供個人從搖籃到墳墓無微不至的照顧,然而個人也必須負擔沈重的稅賦,而子女對於父母並沒有任何法定義務,人與人之間也變得更孤獨、疏離與沈默。也就是說,瑞典一方面將個人從傳統家庭、教會與私人慈善組織的依賴、互助關係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也使個人在面對政府時相對弱勢。

在義大利出生,20歲時就來到瑞典的Erik Gandini,愛上瑞典的性別平等、環保與難民政策,也喜歡瑞典人獨立、自主的特殊文化。但是,Gandini發現瑞典人其實非常的孤單,不同於義大利人在傳統上與家人相互依賴並住在一起,有一半的瑞典人是過著獨居的生活。再者,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國家使用抗憂鬱藥的人均消費相當的高,而從紅十字會的調查中也顯示,有高達40%的瑞典成年人表示自己感覺寂寞。此外,Gandini也發現瑞典人孤獨死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有位老人在公寓裡死了2年才被人發現。也因此,Gandini在2015年將他所觀察到的瑞典現象拍成了一部電影,並以《瑞典人性化嗎?》書中的「瑞典式愛的理論」做為電影的片名。Gandini說,大家都只看到瑞典人在屋外的情況或是他們的臉書動態,但他看到了瑞典人幸福表象背後的真相。

Gandini提到的孤獨死並非特例。瑞典的地方新聞也曾報導一位老婦臥床死了2年多,不只隔壁的鄰居,就連親人、朋友都沒人知道,最後是工人在檢查大樓牆壁漏水時才意外發現。瑞典每年有300多人死亡時是沒有家人或好友陪伴的,且依據瑞典安寧照護品質紀錄的報告,2013年時在安養機構孤獨死的老人約有12%,而在醫院中孤獨死的老人卻高達23%,幾乎是2倍之多。因此,瑞典的醫療中心開始啟動「零孤獨死(No One Dies Alone)」方案,招募志工來陪伴那些接受安寧照護的孤獨老人。問題是,當傳統家庭的依賴關係被國家制度化的剝離,連面對死亡也只能獨自承擔,這是臨終老人希望的「人性化」照顧嗎?

此外,瑞典家人間經濟獨立、不依賴他人的傳統,也讓老人的處境更為艱難。一位85歲的老婦人,因為在超市偷東西,而被移送警局。老婦人在警局等著女兒來接她,並向警方表示她是肚子餓才會偷食物,也坦承並非第一次,但沒有偷過食物以外的東西。老婦人說她每個月年金9,000克朗,房租就要6,500克朗,還要負擔氣喘和降血壓藥的費用,所以經常挨餓。根據媒體Arbetet的報導,瑞典約有1/3的退休老人是生活在貧窮線以下,而且女性貧窮率遠高於男性,少了家人間的互助,老人只能無奈的依賴政府。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去商品化、公共化、在地老化」是趨勢還是迷思?

台灣和瑞典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文化差異,我們真能複製「瑞典模式」嗎?學者告訴我們,照顧服務要「去商品化」,而瑞典由私人所提供的照顧服務確實也發生過虐待老人的事情,例如老人被迫穿著濕的尿布好幾個小時,以及錯誤給藥、延遲就醫等。但學者沒說的是,「瑞典模式」必須建立在經濟持續成長的假設上。在1990年代,瑞典的長照服務之所以走向市場化,就是因為金融危機而導致經濟衰退、稅收減少。就連瑞典目前積極發展的「在地老化」政策,除了因應老人的需求外,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基於成本效益的考量。

根據媒體的調查,瑞典私人企業參與提供照顧服務的數量,從1995年至2005年間增加了5倍之多。在2005年時,有11%的老人服務是外包給民營企業,包括壽險業者。而在2013年時,則有24%的老人居家協助是委由私人提供服務。不僅如此,2007年瑞典還立法提供稅收減免,以鼓勵民眾購買私人提供的居家服務。基本上,瑞典的長照費用主要還是由政府負擔,不論是居家協助或是老人特殊住宅,老人都可以自由選擇由公部門或私部門提供服務。儘管市場化是右派政府的決策,但就如同瑞典工會所說的,左、右派執政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左派的社民黨並沒有質疑或取消市場化的政策,甚至在2009年的黨代表大會中還做出不反對照顧服務營利的決議。

事實上,為了撙節開支,瑞典除了導入「準市場」的機制外,對於某些服務的審核也趨於嚴格。例如2014年時,一位名叫安妮的90歲婦人向媒體抱怨自治市所提供的居家服務。安妮住了60年的老公寓沒有電梯,她需要旁人的協助才能從位於4樓的住家下樓走動,安妮因此向自治市申請到每週一次的下樓協助。但是安妮的醫生告訴她,每週至少要下樓活動2次才能保持健康,安妮因此再向自治市申請額外的協助卻遭到拒絕,自治市回應那只是醫生的建議,並不表示安妮真的需要。

瑞典的照顧責任「去家庭化」,讓安妮別無選擇,只能聽任政府的安排。而不只是安妮的需求遭到自治市的拒絕,早在2013年時,瑞典公視SVT就曾報導過更令人震驚的新聞。一位高齡84歲的婦人在Stenungsund自治市的兩位照服員來訪時,突然從公寓的陽台跳樓身亡。警方調查發現,老婦人期盼能和住在照護機構的丈夫生活在一起,申請多年卻一直遭到自治市的拒絕,因而走上絕路。警局的主管說:「兩位老人家不能生活在一起真的很可悲」。婦人的孫子們也要求自治市不能對這件悲劇保持沈默,希望能協助遭遇同樣狀況的其他老人,避免憾事再次發生。

這些都是在瑞典「公共化(去家庭化)」、「在地老化(去機構化)」政策底下真實發生的故事。前面提到過瑞典的「在地老化」政策是基於成本效益的考量,除了經費較機構照顧相對便宜外,隨著「在地老化」政策的推行,瑞典「去機構化」與照顧服務「非正式化」的現象也越來越顯著。整體而言,瑞典在2000年之後,自治市的機構床位數驟減了20%。不僅如此,隨著1990年代與2008年兩次金融危機的衝擊,瑞典「公共化」的覆蓋率正不斷的下滑,1993年時80歲以上老人接受居家協助的比率約有23%,到了2008年只剩下21%,而同一期間接受機構照顧的比率,則從24%降為15%。但由家人、親戚、鄰居與朋友等所提供的非正式照顧服務反而重新受到重視,可以這麼說,瑞典的「在地老化」如果能夠成功,相當程度應歸功於那些「無酬」的非正式照顧者,以及志願性服務。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改變中的「瑞典模式」?

瑞典的長照政策其實充滿了衝突與矛盾,不同的價值文化不斷的在其中拉鋸。瑞典Jönköping大學的副教授Cecilia Henning表示,瑞典的「在地老化」政策發展得太快了。政府原先認為民眾不需要待在機構,而是應該在地老化,因此縮減了機構的床位。但現在發現,老人家並不喜歡居家照顧,反而想住在機構,因為待在家裡會讓老人感覺孤單和不安全感。於是瑞典決定「U型轉彎」,回過頭來提倡功能介於機構照顧與居家協助之間,且不用需求評估的老人安全性住宅。

再者,大家都認為瑞典有很完善的「公共化」照顧服務,並不需要非正式照顧服務。Henning和同僚的研究發現這是錯的,瑞典發展中的非正式照顧服務遠超乎大家的想像。Henning強調,政府提供的「公共化」居家協助並沒有對非正式照顧產生排擠效果。就像她99歲的母親,雖然自治市已經提供居家照顧服務,但只要Henning覺得沒有負擔,Henning還是願意為她母親提供其他協助。Henning的母親經常告訴她,要不是有那麼多好鄰居的幫忙,Henning的母親不可能99歲了還能待在家裡、在地老化。

而從OECD最新的調查資料也可發現,在2013年時,OECD國家50歲以上民眾提供家人或朋友等非正式照顧服務的比率平均約有15%,而德國、瑞士、瑞典等三個國家都低於OECD國家的平均值,比率分別為14.4%、12.9%,以及11.4%,其中女性所占的比率則各為59%、64.5%與54.8%。很明顯的,瑞典50歲以上女性提供非正式照顧服務的比例雖低於OECD國家平均的61%,但也超過了50%。

非正式照顧服務的存在(甚至有研究指出瑞典家庭承擔了2/3的老人照顧責任),是否代表瑞典傳統的個人主義與「去家庭化」政策已經受到挑戰?答案或許沒那麼簡單,但至少說明了,想要用「社會契約」來完全取代「代間契約」是沒那麼容易的。且相較於芬蘭在2006年通過「家庭照顧法」,並提供非正式照顧者津貼與喘息服務,而瑞典卻仍在擔心津貼將造成婦女與外來移民的經濟依賴。顯然,瑞典的立場還在實現歐盟的「充分就業」口號與確保非正式照顧者的權利之間擺盪。

事實上,瑞典的照顧責任「去家庭化」政策,並沒有將所有的女性都從依賴關係中解放出來,卻反而使得非正式照顧者的權利在強調個人自主的價值下被忽略。非正式照顧者應該擁有什麼樣的權利?Stuart White認為,國家有責任將「無酬」的照顧工作視為一種「公民勞動(civic labour)」。因此,國家必須提供一套獎勵機制來回饋這些照顧者的貢獻。而且,追求高就業率與照顧家庭之間並沒有任何矛盾,透過提供彈性的工作模式與兼職的工作機會,就是一種可以取得兩者平衡的方式。

此外,吳秀瑾在《依靠與平等:論Kittay愛的勞動》中也提到,對Eva Kittay來說,強調個人獨立太過於理想性,並非常態,依賴關係才是生命中的常態。而依賴關係最重要的是需求的滿足,「照顧倫理」也是超越性別、階級與種族的。由於照顧者往往只關心依賴者的需求,因而忽略了他/她自己也應該被滿足。Kittay提出「doulia」的原則,她認為社會有義務滿足照顧者的需求,對其付出加以補償,包括提供物質、財務的支援,以及其他支持性的服務,而這就是非正式照顧者應該「無條件」擁有的權利。


photo credit: Shutterstcok
▋台灣的下一步該往哪裡走?

我們沒有瑞典極端的個人主義傳統,稅收與社會支出也沒有瑞典高,可是我們卻比左派的社民黨還要左派,除了反財團、反壽險業者外,還反對長照營利。我們跟著瑞典「去家庭化」,也反對規劃中的長照保險提供現金給付。同時,還任由家庭獨自承擔機構照顧的高昂費用。然而,這些都無法改變台灣社會存在著非正式照顧服務的事實。我們必須體認,非正式照顧不但是一種「公民勞動」,也是一種「doulia」,如果我們關心依賴者的受照顧權,那就更應該保障依賴照顧工作者的權利,他/她的付出不該是「無酬」的倫理責任,也需要獲得社會的補償。

然而,國家補償非正式照顧者的付出,就必然導致婦女依賴,進而影響婦女就業嗎?德國提供了我們一個和瑞典截然不同的答案。但遺憾的是,德國一直被國內學者視為負面教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認為德國將照顧責任「家庭化」。事實上,德國在非正式照顧服務的比率,以及女性參與提供服務的比率均低於OECD國家的平均值,而且德國在聯合國最近一次評比中,還是排名全球第四最適合老人居住的國家。同時,學者林谷燕在介紹德國長照制度時也強調,德國相當重視非正式照顧者的權利,除了提供現金給付、有薪家庭照顧假外,同時也積極保障依賴照顧工作者的社會安全。包括年金保險、失業保險保費均由照護基金支付,並可以免繳健保、長保的保費或只繳最低額度。

此外,依據OECD的統計資料顯示,德國近10年來婦女的勞動力參與率呈現上升的趨勢,從2005年的66.9%,一路攀升至2014年的72.9%。同時間,德國婦女的失業率,也從2005年的11%,下滑至2014年的4.7%。事實上,若只從失業率來比較,德國近幾年婦女的失業率甚至還遠低於瑞典。可以這樣說,從統計數字上,我們看不到任何將德國長照視為照顧責任「家庭化」典範的客觀證據。再拿Gandini的例子來看,義大利人的傳統就是家人相互依賴並住在一起,因此,即使再偉大的政策思維,都不應該要求義大利人必須學會獨立自主,甚至是「去家庭化」。而這也是Kittay所說的,依賴關係本來就是生命中的常態,沒被強迫,也不是自願,一味地強調個人獨立太理想性,並非常態。

最後,再從OECD國家長照支出占GDP的比率來看。2009年時,瑞典、日本、德國的長照支出占GDP的比率依序為3.7%、1.0%、1.0%,2011年時比率變為3.6%、1.8%、1.0%,而在2013年時則各為3.2%、2.1%、1.0%。很明顯的,瑞典的長照支出呈現逐漸下滑的趨勢,但仍高達3.0%以上,而日本的長照支出則是持續不斷的增加,而且已經突破2.0%,只有德國多年來一直維持在1.0%的水準。德國早在2007年老年人口的比率就已達到20%,目前失能人口數有270萬人、失能率約3%。台灣未來如果想要打造一個「優質、可負擔的起」的長照制度,以我們薄弱的財政負擔能力,以及規劃中的長照保險規模也僅占GDP的0.66%來看,瑞典、日本長照都遠超出我們可負擔的範圍,而德國長照似乎是我們較好的選擇。

打造長照制度,不該只有「瑞典模式」一種想像!與其一味地複製瑞典的經驗,在面對人口快速老化的當下,更該思考的是,什麼樣的長照才真正適合台灣?我們準備好承擔「瑞典模式」的高長照支出了嗎?別忘了瑞典在2014年才開始邁入「超高齡社會」,未來的財務壓力恐會更加惡化,對於非正式照顧的依賴也可能會持續增加,而這些非正式照顧者的權利保障問題,仍會繼續考驗著瑞典。

再看看深受「瑞典模式」影響的日本,目前白天上班,晚上照顧家人的「隱形照護」人數高達1,300萬人,且每年因照顧家人而「介護離職」的人數也超過10萬人。此外,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2013年死亡時無人陪伴的人數多達3,700人,甚至有專家推估,日本每年孤獨死的人數將近3萬人。因此,在跟隨瑞典的腳步之前,或許我們也應該想想,台灣要步上日本的後塵嗎?

(作者為國政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

---------------------------------

22K太低 包裹式給付留住照服員|政治社會|聯合新聞網|天下雜誌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衛福部統計,取得照服員結業證書者十一萬多人,但去年底實際從事長照服務者僅二萬三千多人。立委日前建議提撥五億元就業安定基金為照服員獎勵金,並要求勞動部、衛福部設法提高照服員薪資結構,但專家指出,推動具有職涯發展的照顧人才培育更迫切。

準政務委員、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說,照顧工作很辛苦,日本小說曾形容照顧老人,就像秋天毛毛細雨下,卡在車前擋風玻璃雨刷中的落葉,刷也刷不掉,「增加誘因留下長照人力,真的很重要。」

他指出,過去照服員採時薪制,無論照顧對象輕度、中度或重度失能,全是時薪兩百元「均一價」,未來可望修正為「包裹式給付」。包裹式給付類似健保論人計酬支付制度,「對人的照顧,無法只用時數來切割。」依個案需要的服務,訂出給付與品質評估標準,只要達到品質要求,照服員即可獲得給付。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指出,基金會共計兩百廿三位照顧秘書(照服員),中高齡為主力,從時薪制轉為月薪制後,單月薪資約三萬元,吸引年輕居服員投入就業,三年來增加一成八。不過,最初於高雄服務據點試辦時,八十七名中高齡居服員,出走了七十一位。

林依瑩解釋,月薪制需做滿規定時數,沒照顧個案時,須參加電腦、復健課等;在日復一日協助長者翻身、洗澡之餘,也要額外訂定目標,如提高個案睡眠品質、減少褥瘡等,帶入職業技能與價值。部分中高齡居服員擔心能力不足、學習不來而出走

退役將軍的長照經驗

2016-04-07 06:00

◎ 林恆雄 

據內政部統計,去年底老年人口比率占全部人口十二.五%,預估兩年後,老年人口比率將突破十四%,進入高齡社會,二○二○年六十五歲以上將占二十%以上,給政府帶來無比沉重的負荷。報載,新政府將以「社區」作基礎,規劃各縣市衛生所當作老人家的「健康管理中心」,此構想值得稱許。 

經國先生任輔導會主委十年期間,念茲在茲的要為榮民建造「榮譽國民之家」。目前全台共有十六個「榮家」(壽豐榮家已併入花蓮榮家、太平榮家也併入馬蘭榮家),軟硬體設施逐年加強,的確是長照理想安養之家。 

輔導會主委董翔龍博士於日前向立法院提報一○五年度的六大重點工作,其中有一項提到「配合長照政策,擴大照顧對象」。意即在不影響榮民就養安置下,運用榮家餘裕床位,開放退除役官兵眷屬、遺眷及一般民眾自費入住,落實資源共享。

馬蘭榮家。(資料照,記者王秀亭攝)

以筆者夫婦倆所住過的台東「馬蘭榮家」為例,七年前榮家就以「慎修養護中心」提供兩百床開放給低收入戶進住,現幾已額滿。在這八公頃廣大的面積,環境優美,家園區分安養與養護兩部分,各堂隊二十四小時均有醫護人員親切而熱心地服務。加上近在咫尺的「台北榮民總醫院台東分院」的便利健康照護,致使住民在「醫養合一」政策下,獲得較完善的照拂。誠為長照典範。 

至於長照財源是採稅收制或保險制,相信政府能權衡利弊得失,集思廣益,為國家長治久安與人民福祉而戮力以赴。 

(作者曾任政戰學校副校長,退役將軍)

--------------------------------------

w800 (5)  

22K太低 包裹式給付留住照服員|政治社會|聯合新聞網|天下雜誌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衛福部統計,取得照服員結業證書者十一萬多人,但去年底實際從事長照服務者僅二萬三千多人。立委日前建議提撥五億元就業安定基金為照服員獎勵金,並要求勞動部、衛福部設法提高照服員薪資結構,但專家指出,推動具有職涯發展的照顧人才培育更迫切。

準政務委員、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說,照顧工作很辛苦,日本小說曾形容照顧老人,就像秋天毛毛細雨下,卡在車前擋風玻璃雨刷中的落葉,刷也刷不掉,「增加誘因留下長照人力,真的很重要。」

他指出,過去照服員採時薪制,無論照顧對象輕度、中度或重度失能,全是時薪兩百元「均一價」,未來可望修正為「包裹式給付」。包裹式給付類似健保論人計酬支付制度,「對人的照顧,無法只用時數來切割。」依個案需要的服務,訂出給付與品質評估標準,只要達到品質要求,照服員即可獲得給付。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指出,基金會共計兩百廿三位照顧秘書(照服員),中高齡為主力,從時薪制轉為月薪制後,單月薪資約三萬元,吸引年輕居服員投入就業,三年來增加一成八。不過,最初於高雄服務據點試辦時,八十七名中高齡居服員,出走了七十一位。

林依瑩解釋,月薪制需做滿規定時數,沒照顧個案時,須參加電腦、復健課等;在日復一日協助長者翻身、洗澡之餘,也要額外訂定目標,如提高個案睡眠品質、減少褥瘡等,帶入職業技能與價值。部分中高齡居服員擔心能力不足、學習不來而出走

養老理想國 港人愛台灣 台首選加拿大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匯豐集團最新調查《未來的退休生活》結果發現,台灣上班族心目中退休養老理想的海外國家,鎖定加拿大、日本、紐西蘭。有趣的是,台灣反而被香港上班族列為心目中退休養老理想國家第一名,比重甚至高於加拿大以及澳洲

匯豐《未來的退休生活》調查遍及全球15個國家、1.6萬人,調查開始於2005年,累計總調查人數達14.1萬人,本次調查國家包括澳洲、巴西、加拿大、法國、香港、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墨西哥、新加坡、台灣、土耳其、英國、美國等。

調查發現,受訪台灣上班族談到未來退休計畫,更換居住環境是其中計畫之一。有44%的受訪者表示,一旦停止工作、就要搬家,且47%的男性受訪者搬家渴望高於女性。58%退休後搬家的在職人士,打算從自己的家鄉或城市搬到郊區;特別的是,仍有35%的上班族計畫從現在居住的城市搬到另一個城市。

匯豐銀表示,多數受訪者退休搬家的理由都是尋找更好的生活品質,其中近7成的上班族希望搬到更悠閒的地方退休,33%的民眾則是為了更舒適的氣候、另外也有3成民眾為了拓展眼界以及體驗不同文化。


總結以上因素,海外退休熱門地點中,加拿大、日本與紐西蘭被台灣上班族列為心目中前三大理想退休國家。不過,也有3成的民眾受限財務關係,傾向搬到生活費用較低的地方。

匯豐(台灣)商銀個人金融暨財富管理事業處負責人邱怡靜表示,調查還發現,有6成的台灣民眾因不想立刻退休、花更多時間與親友相處、喜歡工作等原因,傾向以逐步減少工作時數,以漸進方式緩步進入退休生活。

邱怡靜表示,不論如何,建議趁早開始準備退休,想要過甚麼樣的退休生活就應該要了解相關成本,才能有所規劃。

(本文轉載自2015.05.28「聯合新聞網」,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高齡社會問題漸生 連上廁所都困難

鄭羿菲 2016/02/16 19:47 點閱 267 次

台灣逐漸邁入高齡社會,但卻缺乏對高齡人口友善的環境。(photo by 瑞智事工臉書)

【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帶著失智的老公使用殘障廁所,一出來就被民眾皺著眉頭直瞪,好像我們根本不該佔用殘障廁所似的!」照顧了老公7年的方美珠16日表示,社會大眾給了照顧者們很多無形的壓力。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說,「失智患者除了行動較不相同外,從外表幾乎看不出來異常,希望民眾能對長者們能多點包容。」

湯麗玉16日在「2016珍愛記憶演唱會」記者會上表示,目前台灣總計有24.5萬名失智長者,且每天增加40多位患者,而到民國130年,預計罹患失智症患者人數每天將增加60多位,「台灣正逐漸步入高齡社會,但許多民眾在行為上仍無法多點包容。」她指出,失智患者從外表幾乎看不出異常,卻造成更多的誤解與質疑。

「我們也很希望能帶他們出門走走,但只要一出門就連上廁所都是問題。」66歲的方美珠說,為了怕73歲患有失智症的老公在上廁所的時候走丟,常使用空間較大的殘障廁所,但有一次用完卻被民眾直瞪,讓她往後都不敢使用殘障廁所。還有一次帶著老公到新社看花海,但四周只有流動廁所,除了空間小,還沒有安全握把幫助老人站好,折騰了30分鐘後才有人願意幫忙。

就連一般欣賞藝文活動也不便,湯麗玉指出,失智長輩們雖然記憶力與認知能力不如年輕時,但還記得生活經歷過的藝文活動,如野台歌仔戲、社區民歌場等,甚至就在台下與歌手們互動飆歌,但現在的藝文活動大多需安靜觀賞,「而失智長輩們參加藝文活動時,經常會不自覺出聲同唱,或做些肢體動作,社會大眾對此較難理解,往往造成家屬無形壓力。」

唱紅〈一代女皇〉的藝人金佩姍嘆氣說,「社會上有許多人沒有抱著同理心來看待這些年長的爺奶們,只想到自己被阻礙、不方便。」她分享,曾照顧從摔斷手的媽媽半年,有時候帶媽媽出門買菜時,因為行動不便,還會遇到年輕人不友善的對待。金佩姍呼籲,「社會大眾都要將心比心,對待年長者要更友善。」

-----------------------

2016總統大選進入倒數計時,工商團體輪番「面試」候選人,談經濟發展;但經濟議題之外,還有更為迫切的社福議題。

為什麼長照政策這麼重要?台灣對長照服務的需求有多迫切?
14%人口誰來顧?新總統必須解決的困局
根據國發會人口推估,台灣即將在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屆時,將有人口的14%,也就是344萬超過65歲。高齡社會將成為下一任總統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14%人口要靠誰來照顧?綜觀台灣的長照現況,由三種人擔負起長照的重責大任:家人、外籍看護工及少量的政府長照服務。
在家庭中,往往由子女或伴侶承擔照顧責任,如果以2015年共有76萬名失能人口、每位失能者影響家中兩名親屬來計算,總共有超過150萬名的「隱形照顧人力」。
根據國發會主委杜紫軍推估,台灣真正在工作的人口,只有1000萬左右。如果因為照顧失能親屬必須離開職場高達150萬,將對台灣的勞動力與經濟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衛福部調查顯示,超過4成的照顧者,認為經濟負擔過重,也有3成的人認為已經無法負荷照顧壓力。
媒體上,不時看到這樣的新聞:照顧者不堪負荷,於是帶著失能的親人,一起結束生命。
事實上,台灣討論高齡議題已經很久了。早在2007年行政院就核定過『長照十年』計畫,希望打造一套長照體系,把照顧壓力,從家庭轉移到政府身上。
但是8年過去,這套體系卻建置牛速。根據《長期照顧服務量能提升計畫》最新公布的數字顯示,截至2014年底,政府的長照體系總共提供了15萬餘人的服務,而該年底失能人口約70萬。

這個數字,還沒有算入年輕失能的人口。如果把這些人口加進來,服務缺口將會擴大。
政府能提供的服務量不足,但是長照不能等,只好另覓照顧人力,那就是外籍看護工。
2008年,台灣有16萬名外籍看護工,截至2015年10月底,已經突破22萬人。
當年負責規劃「長照十年」的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就坦言,目前長照體系的兩大問題,首先是居家與社區式服務的量不足;其次是照顧人力不足,以致於過度依賴外籍看護工。
長照路線之爭,台灣已延誤10年
「我們就是在掙扎中緩慢往前走,」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提名人,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嘆了一口氣說。
為什麼準備了10年,解決問題的速度依舊牛步?關鍵原因是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於長照的想法天差地別。這樣的戰火也延續到蔡英文、朱立倫、宋楚瑜這次的總統大選。
蔡英文的長照政見,由林萬億執筆,稱為「長照2.0」,要用房地合一稅、遺產稅的稅源,編列預算開辦長照服務,第一年預估經費為330億。八年後預計為600億。
600億從那裏來?林萬億表示,數字都經過政策團隊縝密計算,但無法詳細說明,原因是「不想被當作選舉攻擊箭靶,因此無法透露。」
據熟悉此政策的民進黨陣營人士透露,未來會以提高加值型營業稅1%來支應。
朱立倫則打算延續馬英九總統「長照保險」的政策,第一年預估經費為1100億。
至於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的長照政見,則包裹在「銀髮族政見」當中。宋楚瑜鼓勵由子女奉養父母,讓長者在家中老去,但並未提及是否要由政府建立長照體系。
爭論關鍵:錢與人誰重要?
國、民兩黨提出來的經費相差3倍,到底誰的政見才可行?
「長照保險」規劃者,衛福部次長李玉春認為,光是依靠稅收,無法支應長照需要的經費,長照保險才是可長可久的方案。
李玉春也指出,稅收制委託民間辦理,需要經過投標、核銷等流程,曠日廢時,會影響長照機構的運作,拖累他們提供服務的能力。
支持保險制的學者、專家與業者普遍認為,只要開辦了保險,有錢就會有公司願意投入,可快速補足服務缺口。資誠會計師事務所營運長郭宗銘認為,長照法的規定,長照機構必須是非營利組織應該放寬,政府應該管理的是服務品質,不應排斥營利者,透過市場競爭讓大眾享受更好的服務。
林萬億認為,台灣的問題不只是沒錢,而是根本沒有長期照顧的服務體系,一旦貿然開辦,容易導致長照營利化、機構化
因為只有熟悉政府保險核銷流程的大機構,如醫院、財團安養院,最知道怎麼跟政府往來。基於效率,他們最有可能建大型的安養院,把失能老人集中,讓他們遠離自己的社區與家園。
吳玉琴批評,跟開辦健保前,早已有醫療體系不同,台灣現在根本沒有提供長照服務的人與機構。一如果開辦長照保險,在沒人做的情況下,政府最後可能給錢了事,如此一來,對於打造長照體系並無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其實並沒有完全反對長照保險制。儘管蔡英文的策士林萬億非常反對開辦長照保險,但蔡英文的政見講話中,她表示「應在長照服務提供達一定數量後,再來討論是否推行保險制。」
真相一:長照經費不足
除了對彼此的批評,國民兩黨的長照政見,都有一些尚未解決的共同難題。
第一個難題是,政見中編列的長照預算,真的足夠嗎?
《天下》以現行政府提供的少量長照服務補助進行設算,來推估合理的長照服務需要多少錢。
目前政府提供的長照服務有:照顧服務、居家護理、社區及居家復健、輔具購買租借及住宅改善服務、老人餐飲、喘息服務(請人一周到家幾小時,讓照顧者得以喘息)、交通接送、安養機構等八項。
以第一項照顧服務做推估,如果要讓所有失能者都能用到,政府一年需支出756億。遠遠超過民進黨所編列的330億。
國民黨版本1100億足夠,但只剩下的344億,來支撐起其他7項長照服務,也非常困難。
李玉春認為,依據日本經驗,第一年只有7成失能者來申請服務,另外由家人照顧者,保險給付金額也會比較少,所以1100億是足夠的。
林萬億認為,用稅收預算來做,才有可能慢慢建立長照體系。否則會重蹈健保覆轍,收再多的保費都不夠,造成浪費。日本長照保險經驗顯示,長照保費無法提高,導致政府還是得編預算支應。現在日本的長照服務經費有一半來自政府稅收,保險不是萬靈丹。
這是為什麼全球150多個國家,只有5個國家採取長照保險。
婦女新知基金會政策部主任覃玉蓉則認為,以台灣目前12.8%的租稅負擔率,絕對無法支應長照經費,唯一的辦法只有進行稅改;但蔡英文又定調在經濟未復甦前不調整稅制,完全是相互矛盾的政見。
真相二:外籍看護工政策不明
第二沒被處理的真相是,台灣願意進入長照體系工作的人員過少。不論是稅收或保險制,這個問題不解決,台灣的長照最終都只能仰賴外籍看護工。但許多國家都已開始禁止輸出移工。
根據衛福部統計,照顧服務員完成培訓後,真正進入長照體系工作的,只有26%,留任率偏低。
如果要實施長照保險、且滿足7成需求量,「現在」就還需要約4萬1000人的長照人力。
對此,朱立倫在政見中指出,未來開辦長照保險後,引進產業競爭思維,如此便可提高照服員的待遇;蔡英文則打算將外籍配偶引入長照職場。
但兩位候選人都沒有直指問題核心。吳玉琴指出,合格照護人力不願投入服務的兩個原因。首先是照服員的形象「傭人化」、「外勞化」,無法被視為專業人員,「照服員感覺不被人家尊重,」其次才是待遇不佳。
兩黨對於如何處理22萬的外籍看護工,都未置一詞。但台灣的外籍看護工政策,與長照人力不足的問題環環相扣。
目前外籍看護工的薪資是一萬5840元(2015年7月後來台的外籍看護工,薪資調整為一萬7500元),而本國照服員的薪資約為2萬3。
吳玉琴認為,全職照服員的待遇應該提升到3萬元左右,但是「比起外籍看護工,就算是2萬3,也會被嫌太貴。壓低了本國照服員的待遇,導致他們不願意進入長照職場。」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陳秀蓮也認為,外籍看護工政策會牽動政府是否能打造健全的長照體系。當政府提供的長照服務不足,民眾傾向僱用外籍看護工,使得長照服務乏人問津,更無法建立完善的制度,長久下來便形成惡性循環。
民眾該如何看懂總統候選人的長照政策?長照的解方到底在哪裡?《天下》專訪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為長照政策提出建言:
藍綠對於長照政策的終極目標是一致的,都是以居家服務跟社區服務為主體,並且逐年減少對外籍看護工的依賴。兩黨最大的差異,是如何達到這個目標?
以民進黨提出的版本來說,房地合一稅跟遺產稅,最後都會課不到稅。有錢人除非是突然暴斃,不然遺產早就移轉了,不管稅率多高都沒用。現在房市也很冷,能夠課到多少稅?這兩項稅收都很不穩定。如果未來要持續推動稅收制,必須另外找財源。
我們現在有很多「長照黑戶」,他們有長照需求,但沒有向政府提出申請。經過醫院的照管專員評估,有長照需求、但沒有申請的人,高達8成,因為沒有人告訴他可以申請長照服務。
要打造一套良好的長照體系,首先需要建立有願景的產業規模,才會有人願意進來提供服務,所以我們無法拒絕產業進入長照體系。其次,要深化在地化的醫療,整合照顧體系,以社區為據點,擴展居家服務。
以美國為例,他們推動PACE(Programs of All-inclusive Care for the Elderly,老人全面照顧計畫),在社區裡面設一個「多功能小型機構」,設有日照中心跟診所,所以有醫事人員也有照顧人員。當老人生病時,就接受診所的醫療,病癒後再回到日照中心。
政府現在可以做的是,好好盤點長照需求量。假設盤點出來,發現每兩萬人就需要設置一個社區長照據點,那就可以算出我們需要幾個據點。以社區為單位,這個長照據點必須要整合社福跟衛政體系,要能同時提供「醫事服務」與「照顧服務」。
我傾向推動保險制,因為現在世界各國,健康跟長照體系的制度會是一致的,我們有健保,所以可以比照健保來推動長照保險。
以韓國的例子來說,他推動保險制之後,有明確的經濟誘因,就有很多人願意出來提供服務。但韓國的長照體系也出現幾個問題,例如服務規模擴張太快,導致品質不一;產生業者惡意浮報的弊端等等。這可以給台灣的借鏡是,由政府建立一套品質管控制度,避免負面情況產生。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3515#sthash.gF4DFxSo.dpuf


真的「老人國家養」:德國長者有社會保險做靠山,無須看子女臉色
真的「老人國家養」:德國長者有社會保險做靠山,無須看子女臉色
真的「老人國家養」:德國長者有社會保險做靠山,無須看子女臉色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tinyurl.com/yyhzydmh
德國台灣協會前會長,台灣護理師、德國護理師及精神病患專業照護人,德國失智者專業照護人、從事動物輔助活動、教育及輔助治療的研究與資料搜集。著有《借鏡德國-一個台灣人的日耳曼觀察筆記》、《借鏡德國-毛小孩的神秘力量-從歐美的動物輔助治療看台灣動物福利》
台灣因為國家社會保險不足,人人缺乏安全感,所以要生產下一代來保障自己的晚年,而德國透過社會保險把個人風險減到最低,因此晚年過著有保障及有尊嚴。
強制保險 個人生活有保障
在德國因為有施行多年的各種保險,把個人的生活風險分散,生活基本上都有保障,存款帳戶上的累積就不會是個人的生活目標。因為制度的不同,所以我們看到德國人生活可以很慢、很悠閒,可以放心做義工,專心休閒遊樂,子女生產有育嬰假,長者大多無須照顧第三代,把生孩子純粹當成是生命的滋潤與成長,並非為了安養天年而把養孩子當成人生目的。
台灣因為國家社會保險不足,人人缺乏安全感,所以要生產下一代來保障自己的晚年,而德國透過社會保險把個人風險減到最低,因此晚年過著有保障及有尊嚴。有國家社會保險做靠山,無須看子女的臉色。以這樣來看德國,才能看到兩個社會的基本差異。
退休、健保及照護保險
在德國對於長者的晚年生活,最大的關係者就是退休保險局,管理個人的退休金。在德國只要開始做職訓當學徒,個人開始有第一次的收入,就會被強制保退休險,把收入存入個人的退休帳戶。一般來說,德國九年級15歲的中學畢業生就可以開始做職訓,而擁有第一份職訓的工作收入,就會有個人退休帳戶。一個人從15歲做學徒,如果沒有轉行,持續工作到65歲退休,那他的工作年資就會輕易地超過45年,而這樣的人在德國算是普遍的。
現今德國的退休金保險額是個人薪資的37%,員工與資方必須各負擔一半的費用。如果是薪水低於450歐元的微薄薪資者,資方負擔薪資15%, 員工可以無須負擔,或自願性負擔5%。月薪超過一定數額者(屬於前西德月薪超過6700歐元者,或前東德區月薪超過6100歐元者)或獨立經營者,無須強制性保險。目前退休年齡是65歲,但因為少子化之故,自1961年以後出生者,退休時間延後六個月,以此累計,1964年以後出生者,已經確定要延到67歲才能退休。
五年就有資格領退休金,提前存款領取較多退休金
一般人只要給付五年以上的退休保險金,基本上都有資格拿到退休金。身障人士或有嚴重健康問題者,可以提前兩年領全額退休金。一般人要提前退休,必須要年滿63歲,且必須扣除一定比例的退休金,所以原則上在63歲以前是沒有資格領取退休金。
因有物價波動,所以退休金以累計點數計算。每年德國退休局都會把個人的退休金試算給當事人知道,通知當事人在他退休時,依目前的繳交年數所累計的點數,換算成歐元,讓當事人清楚晚年生活保障。保險人若想在晚年領取更多退休金,可以在官方網站試算,或到各城市所設立的退休局諮詢,提前在個人的退休帳戶存款,就可在退休時拿到比預期更高的退休金。
德國另外有健康保險與照護保險,其保險金也會從退休金中扣除,如果有超過額度的退休金,必須繳稅。目前健保費是退休金的14.6%,而退休者與退休保險局各負擔一半。照護保險是退休金的3.05%至3.3% (有小孩者負擔較低),照護保險全由退休者負擔。若保險人過世,配偶可領撫卹金,如有未成年子女,子女可領取孤兒撫卹金,這也保障保險人親屬的生活。
照護父母養兒育女,計入年資
子女照護父母而無法工作時,或是婦女為了養兒育女而暫停工作的年數,可被承認年資而納入個人的退休金帳戶的年資點數。年資是以德國人平均月收入點數來計算。這樣讓家中有需要照護長者的子女或養育子女的婦女,可以安心照護家人。照護保險在健康照護的難度上分五級。不同的等級可以領到不同的照護費用,讓照護者的生活得到保障。這筆照護費用是給被需要照護的人,被照護者可以決定要給什麼人照護。
居家照護可領取照護金
從第二級自第五級的照護費用是316歐元至901歐元。這筆照護費用是僅給居家照護的親屬或朋友領取。 如果有需要專業的照護者來做護理工作時,照護費用會依比例減少。被照護者有住院需要或暫時到養老院照護時,照護金可以一年持續多拿八週。若是照護者要去旅遊而由改由專人照護,照護金也可以一年持續多拿六週。這是給照護者的喘息津貼。
長者若住安養院,照護費用就給安養院,不足的金額必須由個人存款或家人救助來補足差額。
許多長者若決定住養老院,有房的長者就會賣掉房子,為的就是付安養院的費用。如果個人與家屬都無力或僅能部份負擔安養院費用時,即可申請社會救助金補足。部份退休者因為健康問題必須住安養院,又不願由兒女資助,而無力負擔高昂安養院費用,有的德國長者就移居到匈牙利等相對便宜照護的國家。
退休金不夠的生活保障
在德國許多婦女因為長年家務而無法長期工作,常有退休金不足生活開銷,此時可申請基本保險金。基本保險金是補足退休金不足,它是社會救助,由納稅人負擔。而與一般社會救助金不同的是,請領人無須看兒女是否有能力撫養。已達退休年齡者,個人退休金不足,就可申請,此項補助審理是依據退休金是否足夠支付所需生活來認定。
基本保險金申請的審理,會考量退休者是否持有自住以外的不動產及超過5000歐元的存款。補助期是12個月,如要延續必須再做申請。基本保險金的計算,是獨居者生活費以424歐元,有伴侶者382歐元來計算。基本生活費加上必要的暖租開銷多於退休金,其差額可由社會局補助。伴侶者的收入也會納入申請資格考量。如果另一半的收入過多,會將申請者的救助金扣除過多的金額。
透過強制性社會保險,把個人風險分散給社會的德國,其實不管是否是年紀長或幼,只要是需要被照護的人,都有可以被完善照護的可能。長者要有尊嚴而自由生活的老去,社會保險制度是最大的功臣。真的「老人國家養」:德國長者有社會保險做靠山,無須看子女臉色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tinyurl.com/yyhzydmh


在日本變老:長照設施如何成為人生最終的家?
作者 Megumi H.T.2022-05-17
在日本,高齡者入住設施的原因非常多樣,為了配合不同高齡者的需求,日本依據設施的目的、服務項目分成8大類
在日本變老:長照設施如何成為人生最終的家? | Megumi H.T. / 日本的閃閃銀光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wxa60x
說到長照、養老設施,大家第一個印象多是「安養院」。儘管在家照護已成了社會趨勢,但24小時照顧的住宿型機構依然是多數人的選擇。
在日本,高齡者入住設施的原因非常多樣,有些人是為了減輕子女的照護負擔,但也有部分是想遠離同居子女的紛擾,或一個人在家覺得寂寞、想要同齡的朋友。為了配合不同高齡者的需求,日本依據設施的目的、服務項目分成8大類。
以「接受照顧」為主的3種設施
依據日本介護保險規定而成立的「介護老人福祉設施」、「介護老人保健設施」、和「介護療養型醫療設施」,都是針對有醫療長照需求的長輩設置,僅限地方公共團體、社會福祉法人或醫療法人開設。在此簡單介紹各自特色:
1.介護老人福祉設施:
又稱「特別養護老人之家」,是照顧長輩人生末期直至過世的單位,入住長輩的戶籍也會遷過來,因此也稱為「最終的居所」(終の棲家),臨終照護為主要的課題之一。由於高齡者人數增多,現在規定只有中重度者的高齡者才能入住,輕症者則轉至其他機構。過去雖然為4人一房,但為了顧及個人隱私、在家屬探訪時能安心的交流,後期開設的皆為單人房。
2.介護老人保健設施:
這是為了銜接醫療院所、福祉單位和家庭系統的中間機構,目標是讓長輩能「回家生活」,因此提供了更多復健資源。為了順利讓長輩回到家中,機構也會與社區的家訪服務合作,一同制訂長輩回家後的復健、護理計畫。如果長輩回到家中後身體狀況又有惡化,也提供短期入住、日照復健服務。
3.介護療養型醫療設施:
這裡又稱「療養病床」,是為需要長期療養的長輩所提供,法規規定需要3名以上的醫師常駐,因此多由醫療法人經營。然而,為了整合長期醫療與照護需求的高齡者,減少保險上的使用浪費,目前法規要求在2024年底轉型為「介護醫養院」,希望整合高齡者的日常醫學管理與長期照護機能,成為兩者兼具的「入住者生活場所」。
不管是著重在介護或醫療,這三者的營運會跟著國家保險方針轉變,帶著社會福利色彩的同時,也難以按照業者理念創新。例如現在規定老人之家需設置單人房,但業界也有反對聲音表示,尊重隱私是健康人士的想法,如果有人在房間跌倒或有什麼意外,反而有其他同房者在場才方便即時呼救。在面對應多元需求的照護領域上,國家干涉範圍和現場操作的自由,依然需要更多對話、調整。
依據日本介護保險規定而成立的「介護老人福祉設施」、「介護老人保健設施」、和「介護療養型醫療設施」,都是針對有醫療長照需求的長輩設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作為「高齡者生活居所」的5種設施
為了回應高齡者的多元需求,政府也開放民間成立「高齡者生活居所」,包括「養護老人之家」、「輕費老人之家」、「付費老人之家」、「失智症者之家」與「高齡者住宅」,底下更細分成社區密著型、一般型、介護型等多種劃分,在此簡單介紹以下5大類型:
1.養護老人之家(養護老人ホーム)
這是提供65歲以上窮困高齡者的住宿設施。作為社會福利的一環,申請入住時必須提供政府機關認定的「資產證明」。入住者如果需要照護,則會轉入特別養護老人之家。
2..輕費老人之家(軽費老人ホーム)
這是提供60歲以上高齡者,因家庭或居住環境等理由,無法在家生活時的廉價住宿設施,申請者可直接與經營者簽約入住。其中再分供餐的「A型」、不供餐的「B型」、以照護服務為特色的「照護之屋」(ケアハウス)和小規模「都市型」4種。經營者多為社會福祉法人,但後期也開放「照護之屋」讓民間業者經營。
這兩者都是以地方公共團體與社會福祉法人為中心,提供高齡者一個居所。和前面介護保險設施的不同在於,這邊的入住者多為能自理生活的長輩,因此館內沒有醫療人員常駐,但定期有專人或志工探訪,目的是讓這些入住者能保持與社會的連結。
3.付費老人之家(有料老人ホーム)
付費老人之家是依據高齡者身心特性成立的住宿機構,又細分成「介護型」、「住宅型」和「健康型」。與其他機構最大的不同為,付費老人之家多為營利法人經營,為了提供高品質入住生活,對職員禮儀、日常生活服務細節要求更高,比起照服工作更像旅館接待。對入住者收取費用時,除了國家制定的介護保險費用外,也可根據館內的餐飲、娛遊設施、服務品質自訂其他款項。在東京高級地段,就有收取1億日幣入住金的高級老人之家。
4.認知症對應型共同生活介護:
這裡又稱「失智者之家」(グループホーム),與其他高齡者住所最大的不同就是只提供失智症者入住,視作他們生活場所的延伸。因此,失智者之家沒有配置醫療人員、營養師,而是根據入住者的能力分配做飯、打掃工作,是一個讓長輩與職員共同生活、像「家」一樣的住宿型服務。
5.附加服務型高齡者住宅(サービス付き高齢者向け住宅):
這種設施即高齡者公寓,可再分為「一般型」和「介護型」。雖說也有100人以上的機構,但半數多為29人以內的小規模住宅。一般型高齡者住宅中的常駐職員比較像大樓警衛,幫忙收郵件、日常生活諮詢等,再與其他日照中心、訪問護理合作,補足照護機能。
初期,政府為了增設高齡者住宅而頒發減稅優惠,一時間許多原本計畫為興建娛樂設施的用地都改成高齡者住宅。三菱不動產、野村不動產等大型房地產企業也紛紛加入興建行列。只是風潮已過,現在各地行政單位已少有招募新建高齡者住宅的消息,政府也大幅減少興建高齡住宅的補助金。
以上三者,主要由民間業者經營,提供從自立到中重症、不同經濟狀況的高齡者住宿生活。
我們在看日本長照、養老設施時,常以「安養院」一詞帶過。但日本依據服務宗旨不同,也有各種不同的設施種類。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讓社區走進來的住宿型設施
我們在看日本長照、養老設施時,常以「安養院」一詞帶過。但日本依據服務宗旨不同,也有各種不同的設施種類,在比較台灣和日本長照、養老設施時,須先注意到這點。
另外,在上述介紹中也能看到,日本曾有廣設長照、養老設施的風潮,但現在差不多飽和了,比起其他類型的機構,討論度已不如過往。但是,作為高齡者展開新生活的人生選擇之一,住宿型設施依然有存在的必要性。
住宿型設施不是將高齡者集合關起來的監獄,就算內部有各種娛樂設施,但走不出設施大門的憂鬱,只要問問有在新冠時期住過隔離旅館的朋友就知道了。近年來,配合社區照護系統發展,不少失智者之家會在庭院舉辦「失智症咖啡」,開放居民來設施中與長輩互動;以照顧服務為主的特別養護老人之家也擔起教育責任,積極與其他機構交換經驗。
長照、養老設施不該是斷絕高齡者與外部社會連結的銅牆鐵壁,如果館內長輩身體不太方便走出門,那就讓其他人走進來!預期接下來日本住宿型設施發展,將結合地方特色發展,成為社區居民能進出的新的交流場所。
在日本變老:長照設施如何成為人生最終的家? | Megumi H.T. / 日本的閃閃銀光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wxa60x


4108857_2_14108857_1_1

寺廟閒置空間變身日照中心 社會局:明年台南至少113家
樂耆慈惠日照中心的長輩們開心參與身體健康活動。(記者王俊忠攝)
寺廟閒置空間變身日照中心 社會局:明年台南至少113家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zupux2
2022/11/01 20:46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位於台南市東區東門路巷內的寺廟慈惠堂,利用廟內1樓閒置空間設立慈惠日間照顧中心,今天揭幕啟用,提供65歲以上的失能長輩等日間照護,延緩失能速度,也是東區第6家日照中心。市府社會局長陳榮枝感謝廟方協助托老,台南已達1所國中學區1家日照中心的佈建目標,估計到明年全市日照中心至少可達113家。
陳榮枝指出,在市長黃偉哲全力推動下,衛福部統計台南長照服務的涵蓋率已是6都第1,目前全市已有103家日照中心、38家在籌設中,估計到明年全市將有113家到120家的日照中心,持續擴大服務失能長輩與各身障族群。
在東區東門路2段巷內的慈惠堂,主祀瑤池金母,是私人捐建的寺廟。因為廟方1樓有閒置空間,樂耆全人照護發展協會徵得廟方委員同意、使用該空間設立無障礙日照中心,1日揭幕啟用,由黃馨誼負責營運。包括市府社會局長陳榮枝、長照中心主任黃靖雅、女權會創會理事長吳美滿、婦產科醫師黃昭彰等多位來賓齊聚祝賀。
樂耆慈惠日照中心負責人黃馨誼表示,目前慈惠日照已收容20位長輩,該中心收容人數可到48人,提供台南地區長者優質、完善的在地日間照顧服務,且為落實學用合一宗旨,慈惠日照與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養生休閒管理系訂立產學合作計畫,平日由該系學生到中心實習服務長輩。
為提供長輩的醫療需求,慈惠日照並結合各領域醫療團隊(中醫+西醫)進駐,提供義診、諮詢、衛教3合1服務,期使長輩健康無憂。該中心感謝眼科林合鴻、老人精神醫學施仁雄、耳鼻喉科陸健邦、婦產科黃昭彰、中醫陳博明等多位醫師無私為日照的長輩付出。且為使家人安心交託,慈惠日照提供溫馨的專業照護與活動帶領,營造上學樂悠悠的大齡新樂園
慈惠日照表示,如民眾想了解該中心各項服務,可電洽06-2671841,或上慈惠日間照顧中心網站查詢。
台南市府社會局長陳榮枝(前左四)與多位賓客到場祝賀樂耆慈惠日照中心揭幕啟用。(記者王俊忠攝)
寺廟閒置空間變身日照中心 社會局:明年台南至少113家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zupux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