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整理的新手需知!旅遊日本11個重要觀念和絕竅
By Etnews旅遊雲, travel.ettoday.net查看原始檔
日本旅遊大家越來越熟悉,但是很多人隨著旅遊時間的到來,還是難免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準備起。旅遊前的焦慮可以從正確觀念和內行人提供的訣竅下手,像是CNN整理的「旅遊日本11個重要觀念和絕竅」,是非常好的參考資料,行前準備精準又省時。
1. 租用無線網路分享器
比起歐洲,在日本用當地的sim卡較為麻煩,建議在行前就先上網調查網路分享器,到了當地後可以直接取機器分享在手機、電腦、平板上面。多人分享,無線上網。取建地點通常在機場、旅館或是市區店家,相當方便。
2. 事先訂火車通行券
日本提供旅客限定的火車票,旅程中經常使用JR的旅客,強烈建議一定要訂,日本緊鑼密佈的鐵路線連接四個大島。
3. 買Pasmo 卡或西瓜卡
如果是進行火車短程旅行的旅客,包括地鐵或是JR,可以訂Pasmo 卡或西瓜卡,就像台灣優遊卡的功能,免去你買單程票的時間。
4. 下載Hyperdia APP
在日本搭計程車的費用超高,也因此,交通訊息的有效獲得十分重要。這個APP有助於你知道日本國內的交通路線信息,並且可以計算交通時間、費用,它還會建議你最好的搭乘方式。
5. 日本境內移動可搭飛機
因為日本國內的航空競爭相當激烈,也因此,主要的航空公司向試ANA或是日本航空都會寄出相當廉價的國內機票,旅客可以事先做功課搶便宜。
▲東京金魚展。(圖/記者陳涵茵攝)
6. 可以的話就飛羽田機場
同樣要去東京,從羽田機場進東西要比成田機場方便得多,票價較低,時間花得也比較少。
7. 訂成田特快車或京成電鐵進市區
如果你在成田機場降落,那麼可以使用成田特快(N'EX),或是京成電鐵(Keisei)進市區。
8. 下載google翻譯APP
很多人第一次到日本旅遊,很驚訝與店家溝通的困難度如此之高。許多旅客票選,認為google翻譯相當方便,特別是照相翻譯的功能。旅客可以免費下載。
9. 把旅館地址用日文印出來
為了避免像是手機沒電這種囧境,建議旅客把旅館資訊印出來,一方面方便當地人幫你指路。
10. 事先調查哪邊可以領錢
像是7-11就有ATM,郵局或是花旗銀行也有。如果你需要在特別的地方提款,一定要事先做功課,以免到當地後發現要找到ATM比想像中的難。
11. 知道便利商店永遠是你的好朋友
如台灣的便利商店一樣,日本的便利商店幾乎滿足你所有的需求,缺什麼東西,先去那邊找就對了。


 

1505180945492525--ss1  

日本人進屋先脫鞋 強盜也不例外

日式建築的入口處被稱作玄關,榻榻米一般比玄關要高出一塊,只有在這裡脫鞋後才能登堂入室。(Fotolia)
【字號】大 中 小
更新: 2015-05-18 09:05:40 AM 標籤: 日本風俗 , 玄關 , 脫鞋
【大紀元2015年05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每個國家因文化不同,生活習慣大相逕庭。比如脫鞋的習俗,在西方,當著別人的面把鞋脫掉是非常粗魯的行為,而在日本,入室之前一定要先脫鞋,或者換穿主人提供的拖鞋,否則是非常不禮貌的。在日本電影裡看到,強盜入室偷竊或搶劫也都會在玄關脫鞋。甚麼原因讓入室脫鞋成為日本人的習俗呢?

日式房屋裡的地板或榻榻米在日語裡被寫作「床」,過去日本人就睡在榻榻米上,歐化以後也引進了地板和床,但床在日語裡用的是英文「BED」。穿鞋踩踏在「床」上,當然是非常不禮貌的,因此日本人進屋前都要在玄關脫鞋。
日式建築的入口處被稱作玄關,榻榻米一般比玄關要高出一塊,只有在這裡脫鞋後才能登堂入室玄關的概念,源於中國,過去中式民宅推門而見的「影壁」(或稱照壁),就是現代家居中玄關的前身。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禮儀,講究含蓄內斂。體現在住宅文化上,「影壁」就是一個寫照,不但使外人不能直接看到宅內人的活動,而且通過影壁在門前形成了一個過渡性的空間。
在訪問日式民宅時,客人先在「玄關」前止步並告知來意,然後拉開拉門,進入被稱為「土間」的平地。 家人在面對平地的小房間迎接客人。相互寒暄後,客人這時才脫去鞋子,走上高一台階的地板(日語稱「式台」),並被帶引進入裡面的房間。
「玄關」原是佛教用語,據說這一詞有禪道入門的含義,修行的僧侶們非常注重「玄關」,將其視作為是修行的第一步。到了 17世紀左右,日本武士們開始在宅邸的進門處建造了一個帶有「式台」的空間,並將其稱為「玄關」。後來,一些富商的住宅中也開始建造「玄關」,漸漸地,「玄關」便普及到了一般民居。
在現代,「玄關」被認為是家居中格調最高的「神聖場所」。作為區分「家內」與「家外」的界地,「玄關」可以說是每個家庭的「臉面」,因此,人們多用花或其它飾物來裝點「玄關」。由於這是一個重要的空間,所以,規矩也較多。
例如,在訪問他人家庭的時候,須在住宅外面脫去大衣和帽子,整衣後再進入「玄關」;參加葬禮回來,要在身上撒些用以潔身的鹽,拂去污穢後再進入「玄關」;脫鞋也講究禮節和規矩,脫下的鞋要鞋尖對齊並朝向門口,同時,鞋子須擺放在稍微靠近邊上,不能放在中央。
在日語裡穿鞋進屋被稱作「土足入室」。土足的意思是室外鞋,也就是會接觸到室外土地的鞋子。日本很多地方都是土足不能踩上去的,比如體育館,要換另外的運動鞋;學校的教室,學生進入學校會有一個鞋櫃區,裡面會放校內專用的室內鞋,非拖鞋。
責任編輯:林妍
- See more at: http://www.epochtimes.com/b5/15/5/18/n4437410.htm#sthash.2fqgZ2lS.dpuf

「日本的香蕉超級貴」、「日本人吃的香蕉都是台灣去的」的傳說看似合理,不過,這兩個傳說都是訛傳!!其實香蕉在日本是廉價水果,一串(3-6根)的售價約在 92 日圓至 299 日圓之間;僅相當於單買一顆青森蘋果的價格。還有,日本人吃的香蕉大都不是台灣產的!絕大多數超市賣的都是菲律賓的香蕉。對日本人來說,台灣的香蕉是「高級香蕉」沒錯,但是沒有高級到「願意多花錢來吃」,因為「香蕉其實都差不多啦」;而不常進行高消費的日本人,甚至「不知道原來日本有賣台灣香蕉」咧。

打破你對日本的錯誤想像,深入日本的在地文化觀察,喜歡「面白日本」?

請幫「神奇裘莉」粉絲團按個讚:https://www.facebook.com/MagicJulie.TW

說到日本水果中最為人所知的「千金小姐」,就不得不提一下哈密瓜了。

下圖中的哈密瓜是超市中高價位的商品,要價 4000 日圓,已相當於整片「黑毛和牛」沙朗牛排的價位!

_DSC6701-2

但是與絕對要破萬才吃得到的神等級靜岡溫室哈密瓜相比,仍是小巫見大巫。一顆芒果加一個哈密瓜...含稅 16000 日圓(下圖),而這還是「渋谷的價位」。如果在銀座的水果老店購買,花費 20000 日圓以上購買哈密瓜是很平常的事。

img_5644.jpg?itok=WHdj377a>

這些高價商品給人的印象太過強烈,導致日本物價很高的形象深植人心。

但其實日本物價並沒有這麼高不可攀!

17419877899_b3751e062e_b.jpg

上圖:相較一般直徑約 2 公分的明太子,直徑約 5 公分、長度約 15 公分的明太子稱得上高級品,但是原訂售價只要 1000 日圓,半價後更只要 500 日圓,換算台幣約 130 元!半價的標籤並非最後一天才貼上,而是在 5 月 12 日就已經由 1000 日圓降至 500 日圓。

16985859813_957c2d115a_b.jpg

日本便當動輒千圓的印象也不盡正確,超市的新鮮炒麵(非冷藏食品)定價跟買原料自己下廚的花費相差不大,尤其自烹的話每次都只煮一人份的量非常麻煩;為求省時便利,超市經常能看見西裝畢挺的上班族單買便當一盒的景象。

而且日本的特價標籤下得很早,往往下午五、六點,便當類等熱食都已經貼上 20% off、 30% off 的標籤。也就是完全趕得上吃晚餐的時間啊!

17606227581_55010746a0_b.jpg

晚餐時間過了之後,熱食部就會大量出現「半額(對折)」的貼紙。因為是當日製作的熱食,所以如果是作為隔天的早餐或午餐,鮮度完全沒有問題!這樣的商品主攻獨居的青年男女,因為自己備料、烹調、還要清潔鍋碗瓢盆固然比較便宜,但是煮出來的份量往往一餐吃不完。

依照台灣的習慣,多做一點放在冰箱裡隔餐加熱食用倒也方便,但日本的獨居公寓非常小,不論是超鼠居的三疊(一坪半)或比較普遍的六疊(三坪),都沒有放大冰箱的餘裕。很多日本人家裡最多就只能放酒店個人冰箱尺寸的小冰箱而已,保存空間相當不足,因此能夠一餐吃完的份量才是最剛好的。對於獨居者而言,考量到自己烹調的種種不便,又想顧及口味變換、飲食均衡,購買超市熱食這個折衷的辦法就普遍被大眾所接受了。

16985854953_e86529f416_b.jpg

另一方面,如果是家庭主婦或家庭主夫,買原料來自烹的話,同樣的 200 日圓,比起購買熱食成品,能夠買到約兩至三倍的食材。要顧及全家人的飲食的時候,主婦/主夫們還是會自己烹調。

話說回來,雖然日劇中不乏新好男人型的家庭主夫,但現實生活中日本的超市除了偶爾有男學生會三兩成群來購買聚餐,清一色是女性消費者。日本社會相較台灣而言,還是以非常傳統且男性中心的思維方式運作著。(所以本文的家庭主夫也只是寫心酸的。)

_DSC6678-1

前面提到的「有些日本人甚至不知道日本有賣台灣香蕉」。那麼,對日本人而言台灣是什麼東西的產地呢?是毛豆啊!

當然不論是什麼食物,中國產都已經大舉入侵日本,因此台灣產的毛豆就被隆重地凸顯產地囉。不過即便是來自台灣的毛豆,也是相當平易近人的價格。換算台幣 40 元,這跟在台灣買一樣了不是嗎?

_dsc6702-3

上圖:販賣牛排的地方都會提供免費好康——牛脂。依超市的習慣,從國產牛脂到黑毛和牛牛脂這種高品質的牛脂肪都有,一律免費。拿回家炸個薯條或是做其他料理也都非常方便。

16983683874_c45b2d8e4c_b.jpg

上圖:我在伊東旅遊時買到的伊東港直送海鮮,巨大的鯖魚(約 40 公分長)、現流烏賊、曼波魚生魚片及超好吃的草莓,四人份的食材只要 1022 日圓(台幣約 260 元)。

回到今天的主題,日本的物價到底有沒有貴到嚇死人?如果你只看到專攻觀光客或地點超好的超市,當然物價很貴;如果你以為日本人天天吃禮品級的哈密瓜,當然物價超貴。

但是回歸到老百姓的生活層面上來說,即便是「東京」也是許多人每天居住、過著平凡小日子的都市。

就跟台灣人不會天天吃魚翅一樣,日本人也不會天天吃牛排、啃松茸;對日本的住民而言,購買在地超市的商品,跟你我在台灣超市消費的感覺無二。

尤其討論日本的物價到底貴不貴的時候,商品的品相、品質也必須納入考量。就我的觀察來說,日本超市的商品品相都非常好,因此居住在東京、在東京買菜的 C/P 值高於在台灣超市購買相同的價位的產品。如果再加上打烊特別折扣的超高折扣率,「吃」在東京實在算不上是大問題!

--

打破你對日本的錯誤想像,深入日本的在地文化觀察,喜歡「面白日本」?

------------------------------------------------------

沖繩和台灣正急速靠近嗎?(野島剛)
newtalk.tw查看原始檔
4月18日,沖繩縣的翁長雄志知事展開了為期四天的訪台行程。此行除了簽署港務交流的合作意向書(MOU)外,也強調沖繩和台灣之間密切的貿易關係。但是,日本各大媒體幾乎沒有報導此事,而且才剛結束北京訪問的翁長知事,訪台時的態度趨於低調,給人「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反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現在,針對普天間基地的遷移問題,沖繩縣與日本當局的對立加深,在這個敏感時刻,沖繩極力強化對台關係,此舉無疑是帶了多種層面的宣示意味。今後沖繩和台灣的關係會如何發展呢?是個值得關注的議題。

缺乏感情面上的連結

從奄美群島開始的「琉球弧」,緩緩畫個弧度的話,最終的尾端會到達台灣。沖繩和台灣,在地理位置上看似一體,但是長久以來雙方的交誼並不深厚。

歷史上來看,琉球文化屬於日本文化的分流,即使受到中國的強烈影響,沖繩的語言和民族構成,在本質上和日本最為接近。一方面,台灣是以南洋文化為基礎,加上了漢族文化而形成的文化構造。嚴格說來,是以八重山・宮古諸島作為一種緩衝帶,沖繩和台灣分屬於不同的文化圈。

直到進入20世紀,沖繩和台灣的接觸開始變得頻繁。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之後從沖繩湧入了大批的勞工渡海來台工作,因為當時台灣的經濟水準比沖繩高。日本戰敗後,台灣被國民政府接收,反而是台灣人到沖繩協助指導種植鳳梨和甘蔗的農業栽培。現在,在沖繩的台灣華僑之中,農業移民就占了一部分。

然而,即使有過這樣的歷史,但是沖繩和台灣的距離始終無法拉近,最大的原因在於雙方在情感上並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一層「鄰居」關係沖繩人總是望向日本本島和美國,而台灣人的目光往往也是跳過沖繩,直接投向東京霞之關。

雙方均追求「自決權」

仔細想想,像沖繩和台灣這樣,自然條件非常類似的例子也相當罕見。雙方均位於東亞的地理要塞,卻經常捲入日本、中國和美國之間的戰略遊戲,因此背負的宿命也往往帶著悲劇性。中國的「台灣問題」和日本的「沖繩問題」,有很多驚人的相似處。尤其是現在,沖繩和台灣追求「自決權」的聲浪日益高漲,雖然激進的獨立派言論屬於少數,但是「台灣是台灣」、「沖繩是沖繩」這樣的主體意識抬頭是不置可否的。

然而,像去年台灣發生的太陽花學運和香港的雨傘革命,彼此之間在情感上的同仇敵愾,可以看到港台民眾互相聲援的場面。反觀,在沖繩民眾因為基地問題而舉行的抗議集會上,卻鮮少見到和台灣方面有這樣的連帶和交流,而且台灣民眾對於沖繩的基地問題在態度上也顯得冷淡。對於台灣而言,沖繩的美軍基地之所以存在,有部分是為了協防台灣的國家安全保障,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台灣民眾找不到任何動機去支持沖繩的反基地運動的原因吧!

沖繩和台灣明明靠得那麼近,關係為何會如此薄弱呢?反而是沖繩在歷史上和中國福建省的交流比較頻繁,因此比起台灣,沖繩對中國抱持好感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如果從日本的國益來考量的話,當然不樂見沖繩和台灣向中國靠攏,對於「親中化」也具有一定的警戒心。相對地,對沖繩而言,如果想要努力擺脫對「基地經濟」的依存,以及提高對東京的政治發言權,招攬台灣企業的投資和致力觀光活性化也是有力手段。翁長知事若是能夠拉近和台灣的距離,就能夠避免被貼上「親中」的標籤。

反觀台灣,明年的總統大選,始終和中國保持一定距離的民進黨問鼎聲勢高,屆時在外交上勢必尋求和日本有更緊密的外交關係,而如果能夠以沖繩作為窗口,加深雙方的交流基礎,這何嘗不是一步好棋。

一直以來,沖繩和台灣比鄰而居,卻鮮少正視過彼此的存在。若是透過翁長知事訪問台灣一事,能夠加深雙方的交流,或許在未來實現共同承擔戰略利益以及區域連帶情感是指日可待的

----------------------------------------------

兩岸史話-太陽旗下的台灣美術課

第三任台灣總督乃木希典。(摘自網路)
台灣殖民時期《小學幾何畫法》指定教課(科)書。(楊孟哲提供)
太陽旗下的台灣美術課
日據時代的台南師範學校。 (摘自網路)

未來要在島民的師範學校和公學校課程中,加入美術課程的構想。

伊澤修二在明治29年(1896)向新任總督乃木希典提出具體教育之建言書。是關於各學校官制改正案不當之處的應注意事宜,強調:「舉凡新領土經營事業,屬於有形的事項雖可在短時間內取得成果,但關於無形的精神層面事項,諸如教化,卻需花費較長的時間才能見效。……教育費過少之狀況一目了然。為奠定新領土之永保安康基礎,捨教育又該為何?」

苦心孤詣不敵鷹派

不僅教育經費遭到了刪減,1897年學務部被併入民政局降級為教務課,也終止編纂適合台灣的特殊教科書和參考書的業務。在日帝統治之下,鎮壓抗日運動成為首要當務之急,至於伊澤理想中的「永久教育事業」的學校官制問題,以及島民的教育方針,就成了次要課題。

1897年5月22日,伊澤在東京帝國教育會議上演講〈台灣公學校設置的具體方案〉,講述:「所謂的公學,雖是個新名稱,實則等同於英語的public school,亦即是我們預備在此建設公學示範學校,創立台灣一般公學之基礎。另外,還要設立分校,以及設立女子學校。如何開展台灣的女子教育,將是個非常艱難的問題。

關於島民教育的科學方面,伊澤要求:「了解傳統的教育形式,注入嶄新的精神,廢除無用文字,加入有用的最新學術。」

所謂有用的學術,即是在漢學堂中從未被重視之體操、音樂、算術及圖畫等現代教育課程,亦是生活上必需的科目。關於「圖畫教育」,伊澤主張「雖然現在幾乎沒有鉛筆用品,但即使是從使用毛筆開始,也應該要教授幾何圖。」首先應從「幾何圖畫」開始。

伊澤明確強調,未來要在島民的師範學校和公學校課程中,加入美術課程的構想。對於台灣的美術教育,這是一場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演說,啟動台灣近代美術之窗,是台灣美術教育先例。

1898年《公學校官制(敕令第178號)》公布,公學校成為台灣普通教育的基礎,並將日漸擴充。目標是普及公學校教育,其次是設立師範學校培養教師人才。

1899年,教務課長兒玉喜八就建立台灣師範學校一事,到東京向內務大臣提出申請書。在兒玉央求下,日方加快腳步,於同年3月31日頒布《台灣總督府師範學校官制(敕令第97號)》。

伊澤修二規畫的殖民地初期教育構想,終於實現,於台北、台中、台南3地創設師範學校,開始從事教師培育工程。

師範學校設立後兩年,1901年11月1日宣布修改台灣地方官制,廢止3縣制度,於全島新設20個廳,由地方直接負責師範學校管理。從此管理權轉移至地方行政體系。在計畫當中,每縣應設置一所師範學校,培養該縣的公學校教師。

廢縣置廳的結果,是翌年廢除了在台北和台中的兩所師範學校,台南師範學校成為全島唯一的師範學校。當時交通不便、治安混亂,學生長途交通亦非常困難,台南師範學校持續至1904年為止。

師範學校被廢除原因,除了廢縣置廳外,還有學校經營草率、島民日語能力不足以及與原有私塾「書房」之競爭,使得學生募集不易。在此狀況下,日方決定停止授課

公學校及師範學校官制,影響當時島民教師培養的整體計畫。特別是以師範學校體系培育學校教師制度,儼然成型。伊澤提倡有用的學術之後,學校教育中新設修身科,並增加了音樂、體操、工藝、圖畫和女子裁縫等課程,和明清時代教育制度迥異,非常先進。傳統漢學堂學生人數逐年遞減,台灣從此正式進入了日本教育體系時代。

本自明治維新以來,最重要的改革之一,就是大舉推行教育改革。採用了西洋教育學制,最成功的改革經驗,便是打破長期以來的和漢教育系統,創造出日本近代強化國體思想,並增加國民知識,提高了國民學歷。

在這個基礎上,更為有效地塑造出日本帝國主義,對外以武力征服殖民地。為了在當地培育出優秀的領導者,便以統治教化與導向皇民化以實踐同化主義,其中,最重視的正是思想教育的推進。

教育投資論琉球化

在日本近代論之中,特別倡導累積人類資本的重要性,提出了「教育投資論」。在統治台灣新領土時,除了訴諸武力之外,人民思想的教化就是一種「教育投資論」。在教化的過程中,需要經驗的傳承,以及國家政策的配合。比如日本教化琉球人民以及北海道愛奴族,便是成功範例。

對位於南海孤島的琉球施予「日本化」滲透的過程,非常受到矚目。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於培育「沖繩人教師」。明治政府在琉球施行皇民化教育,促使琉球人教師產生自覺,配合動員以統治台灣殖民地。

為達成目的, 明治政府無時無刻不強調國家責任和社會責任,將台灣納歸轉化為其行動目標,大力開展琉球化教育。日方戮力於分化琉球人的民族感情,導致了二次大戰前的「沖繩悲劇」。多數琉球人不知為何而戰,因而走上了自殺之途,這也是「沖繩戰役」結局的前因之一。(待續)

-------------------------------------------------------------------

遊日必看! 日本人有這5大禁忌與迷信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越來越多國人喜歡去日本旅遊,但你知道哪些事情會踩到日本人的地雷嗎?

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文化禁忌與迷信,要是不小心觸犯當地禁忌的話恐怕會引起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入境隨俗才能玩得輕鬆愉快,《日本信息網站》幫您整理出有關日本的5大文化迷信,下次要到日本遊玩時可要特別小心!(張鈜閔/綜合報導)

1.數字的禁忌
「4跟9」是日本人不喜歡的數字,因為「4」跟日文的「死」(死ぬ)同音,而「9」聽起來就跟日文的「痛苦」(苦しい)一樣,如果49放在一起的話就變成「痛苦到死」了!

2.還是數字
日本人認為,「2」象徵兩個人「分開、分離」,所以婚禮上包紅包,要盡量避免包到「2」這個數字。

3.不要用紅筆字寫別人的名字
在中國文化裡,衙門中的犯人都是用紅筆紀錄名字、相傳閻羅王的生死簿也是用紅字寫的;日本也有相同的迷信,傳說古老的墓碑都是用紅筆寫名字,所以有些日本人認為,用紅筆寫別人的名字會縮短對方的壽命。

4.不要用筷子夾菜到另一雙筷子裡
在台灣的文化裡,夾菜給別人吃是熱情的展現,但是對日本人來說,筷子夾東西交給另一雙筷子,會聯想到火葬時撿拾遺骨的儀式,為了避免失禮,在吃飯時基本上不會有這種用法。

5.招財貓帶來好運
日本店家常放著招財貓娃娃,日本人相信,招財貓會將財富引進店內,現在這個迷信也在全亞洲流傳。

--------------------------------------------------------------------------------

全球平均壽命延長 日本人最長壽
www.epochtimes.com.tw查看原始檔
【記者李洋/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13日發布了2015年版〈世界衛生統計〉報告。報告顯示,目前全球人口平均壽命為71歲,其中女性73歲、男性68歲。從總體上看,全球人口的平均壽命比起以往有所增加,其中日本人平均壽命為84歲,是最長壽的國家。

報告指出,目前全球人口的平均壽命為71歲,其中女性73歲、男性68歲。與1990年相比,男女的壽命均延長了6歲。

綜合來看,最長壽的是日本人,不過若從性別來看,日本女性平均壽命為87歲,居首位;接著是聖馬力諾(南歐國家)的83歲、新加坡的81歲;日本男性則排第四,平均壽命為80歲。

美國部分,女性的平均壽命為81歲,男性為76歲;中國男性的平均壽命則為74歲,女性為77歲。

報告顯示,相較於1990年,平均壽命大幅提升的國家有利比亞(從42歲增加到62歲)、衣索比亞(從45歲到64歲)、馬爾地夫(從58歲到77歲)、柬埔寨(從54歲到72歲)、東帝汶(從50歲到66歲)和盧旺達(從48歲到65歲)。

均壽命最低的則是西非獅子山共和國,為46歲。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國家平均壽命依然偏低,賴索托50歲、中非共和國51歲,安哥拉、查德和剛果民主共和國均為52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