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實驗:猴子也不能接受「同工不同酬」
By Cyberon Tts, www.thenewslens.com查看原始檔

我們常常聽人說,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而世界的本質就是弱肉強食,只有優勝劣敗,哪有什麼公平可言!

過去數十年來,科學家的研究顯示,自私固然是人的天性,但追求公平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一九八二年,兩名社會心理學家設計了一個名叫「最後通牒」的遊戲(Ultimatum Game)。遊戲是這樣的:面對著甲、乙兩個不相識的參與者,一名實驗人員把一筆錢(如一百塊錢)交予甲方,並著令他把錢任意地分給自己和乙方。遊戲的規則很簡單:如果乙方接受這個分配,甲、乙兩人即可把錢拿走;但假如乙方拒絕接受這個分配,則實驗者會把錢收回,而兩人將一無所有。

實驗的結果既可說在情理之內,卻也甚為發人深省,甚至動搖著主流經濟學的根基。實驗者發現,無論參與者的種族、文化、宗教、性別或社會地位為何,他們絕大部分都不會選擇一個非常懸殊的分配比例。就甲方而言,他們很少會說:「我拿99塊,你拿1塊吧!」而就乙方而言,也沒有人會接受這樣的分配。

事實上,乙方的接受程度,往往視乎分配比例有多公平而定。 50:50的分配是所有人都會接受的。 60:40(甲佔 60% 、乙佔40% )亦然。但到了70:30 ,一部分作為乙方的人已經會覺得不公平而拒絕接受。而假設甲方提出的比例是80:20或是更懸殊的話,幾乎肯定會遭到乙方拒絕。

按照傳統經濟學的基本立論,這是一個十足奇怪的結果。因為即使甲方分給乙方的只是一塊錢,這對乙方來說也是一項不勞而獲的「效益(utility)」。在理性的「經濟人(Homo economics)」假設底下,人總會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拒絕接受分配是非理性的行為。但上述的實驗顯示,人類天生的一種「公平心(sense of fairness)」,會令他寧願犧牲原本可以不勞而獲的金錢,以「懲罰」甲方這種不公平的行為

進一步的研究顯示,這顆追求公平的心不單限於人類。原來即使在動物界——當然限於較高等的物種,也同樣有一顆追求公平的心。

其中一個最有趣的實驗,是科學家找來了一群生於中、南美洲的卷尾猴(capuchin monkeys) ,然後以食物獎賞來誘導牠們進行一些「交易」活動。(之所以找這種猴子,是科學家發現牠們在野外已常常有相互合作的行為。)

實驗員首先把一些石塊交給猴子,然後以一片青瓜來跟猴子交換石塊。不用說,猴子很快便學會這樣做,也當然十分樂於這樣做。但假如在交出石塊時,實驗員對其中一些猴子給予的不是青瓜而是更為美味的葡萄,則其餘的猴子會表現得非常不滿,一些甚至會拒絕往後的交易活動。更有趣的是,如果牠們繼續合作而仍然只是得到青瓜,一些猴子會把那片青瓜扔掉,甚至會把它擲回給實驗員。

這實在是一個頗為出人意表的結果。因為對猴子來說,即使青瓜沒有葡萄那麼美味,但總比什麼也沒有好得多。顯然,牠們對「同工不同酬」這種不公平的現象十分厭惡,以至寧願連青瓜也不要以表示「抗議」。

具體的實驗結果是,在最初「同工同酬」的情況下,卷尾猴的合作性達95% 。但出現了「同工不同酬」的情況後,只換得青瓜的猴子的合作性隨即下跌至只有60%左右。假如實驗員再進一步,向一些沒有拿石塊交換的猴子隨意地給予葡萄美食,則其餘猴子的合作性更會下跌至只有20% 。

難以避免的一個結論是,這些猴子也有一顆追求公平的心。而道德觀念並非人類的專利。

但這顆追求公平的心從何而來?按照科學家的推論,這是生物演化的產物,因為它能夠促進生物個體間的合作,令牠們能更好地克服自然界的種種挑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