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火線熱話題》地中海難民悲歌頻傳 「最致命海路」9年逾2萬人失聯!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傳400名中國客滯留不回 義大利暫停團簽
2023/05/13 08:43
 傳400名中國客滯留不回 義大利暫停團簽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W1jMg1
  傳出有 400 名中國團客抵達義大利後,以各種方式非法滯留當地。(圖取自網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近日傳出有 400 名中國團客抵達義大利後,以各種方式非法滯留當地,導致義大利領事館暫停所有團簽
 中媒報導,5月11日,一則義大利簽證暫停辦理的消息在社交媒體發酵,PO文者稱,收到旅行社內部通知,義大利使館停止受理團簽,目前所有義大利的產品全部停止售賣,已經收客的旅遊團需要為客人辦理退團,待使館開放團籤後才能開始收客。
 對此,義大利簽證服務中心回應,上海區域的義大利簽證預約已滿,暫時無法預約了。
 知情人士爆料,義大利領事館突然停掉中國旅遊團簽,與近期滯留義大利的溫州旅遊團有關,該團通過上海眾信旅遊送簽,傳出滯留當地的中國旅客達 400 人。
 無獨有偶,上個月也有爆發一起北京出發前往歐洲的旅行團中,一名60歲中國大媽在義大利旅遊行程中,擅自脫隊失蹤的事件。
 中國網友分析,這些人目的地可能並非是義大利或是歐洲,而是將義大利當作跳板,轉往其他國家。這種手段會對申請歐洲簽證的「同胞」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增加簽證審批的難度
傳400名中國客滯留不回 義大利暫停團簽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W1jMg1


聯合國:中國自稱脫貧 2022每人捐助額卻不到3毛
2023/04/01 17:54聯合國:中國自稱脫貧 2022每人捐助額卻不到3毛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M8xVFh
  衣索比亞等地糧食危機嚴峻,聯合國呼籲中國及富裕國家伸援手。(法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全球糧食危機嚴峻,許多民眾挨餓受凍,聯合國糧食計畫署無法籌到230億美元救急,署長畢斯利(David Beasley)點名中國自稱脫貧,又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去年平均每位中國人的捐助金額卻不到1美分(約台幣3毛),相較之下,美國人均捐助額則為22美元(約台幣668元),中國有道德義務多多提供關鍵協助。
 美聯社報導,聯合國糧食計畫署長畢斯利表示,如果沒有數十億美元來養活數百萬挨餓的民眾的,世界將在未來 12 到 18 個月內,看到大規模難民、不穩定的國家以及飢餓的兒童和成人。
 畢斯利說,非常擔心世界糧食計劃署今年無法籌集到所需的約 230 億美元,來幫助數百萬有需要的人,「如果我們能得到 40%,我會感到驚訝」。
 他呼籲點名中國應該率先站出來,因為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去年僅向世界糧食計劃署提供了 1100 萬美元。尤其,中國自稱脫貧成功,但與世界領先經濟體美國相比,中國去年人均捐助額不到 1 美分,而美國人均捐助則約 22 美元。
 畢斯利認為,中國應該參與多邊組織,並提供關鍵幫助,「他們有道德義務這樣做」。與此同時,在油價高漲下,海灣國家也可以做得更多,尤其是與東非、撒哈拉和中東其他地區國家有關係的穆斯林國家,應該增加捐款。
 畢斯利說明,世界糧食計劃署剛剛被迫削減 50% 的配給給阿富汗400 萬民眾,這些人現在正在敲開飢荒的大門。如果不小心處理的話,我們真的會看到人間煉獄。
 畢斯利強調,挨餓人口在 2022 年 2 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約 2.76 億,現在增加到 3.5 億,任何孩子都沒有理由餓死。
聯合國:中國自稱脫貧 2022每人捐助額卻不到3毛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M8xVFh


黎巴嫩移民船敘利亞近海翻覆 至少71死
黎巴嫩移民船敘利亞近海翻覆 至少71死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StFYg4
一艘載有約100人以上的船於敘利亞附近翻覆,至少有71人溺水身亡。圖為示意圖,非事發船隻。(美聯社)
2022/09/23 23:28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一艘從黎巴嫩出發的移民船,於週四下午在敘利亞的港口城市塔爾圖斯(Tartous)附近翻覆,至少有71人溺水身亡。
根據美聯社及《瑞士法語廣播電視(RTS)》報導,敘利亞衛生部表示至少有71人在事件中喪生,20名倖存者正在沿海城市塔爾圖斯的醫院接受治療。船上的移民大多為黎巴嫩、敘利亞和巴勒斯坦人,有些人則沒有身分證明文件。
敘利亞官方部門雖沒有提供更多細節,但一些倖存者透露,這艘船於週二從黎巴嫩北部的敏耶(Miniyeh)地區啟航,目的地為歐洲。乘客有150多人,這表示還有大約60位移民仍然處於失蹤狀態。
敘利亞救援隊的負責人補充,救援隊已前往船難的案發現場搜救,試圖尋找更多潛在生還者。然而,由於週四晚上海況不佳,搜索任務不得不中斷。不過,駐守於沿海區域的前哨隊將持續觀測情勢。
過去的幾個月裡,成千上萬的黎巴嫩人、敘利亞人和巴勒斯坦人乘船離開黎巴嫩,前往歐洲尋求更好的工作機會。在今年4月曾發生過移民船難,一艘打算到義大利的非法移民船遭到黎巴嫩海軍追趕,途中不幸沉沒。該事件造成數十人死亡,並在黎巴內國內引來輿論譴責。根據聯合國的統計資料,自從2020年以來,已經有至少38艘非法船隻,超過1500人試圖逃離黎巴嫩。黎巴嫩移民船敘利亞近海翻覆 至少71死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StFYg4

phpSX6372


難民悲歌!慘遭克羅埃西亞警察狂虐 歐盟視而不見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糧食危機!聯合國警告:衣索比亞7月起將斷糧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聯合國警告,衣索比亞7月將斷糧。(美聯社)
2017-06-11 15:5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非洲衣索比亞(Ethiopia)面臨斷糧危機,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警告,衣索比亞本月底糧食將會用光,7月開始可能斷糧,造成780萬人失去糧食援助。
《BBC》報導,多個團體和政府組織正在呼籲各界援助,幫助衣索比亞度過糧食危機。聯合國3月份也警告,奈及利亞、南蘇丹、葉門、索馬利亞等地示目前最急需人道救援的地方。
報導指出,衣索比亞政府應對當地乾旱問題不力,過去2年曾撥款3.81億美元(約新台幣115億元)處理乾旱問題,但第3年起仍無法維持。
世界糧食計劃署官員艾里夫(John Aylieff)表示,衣索比亞已陷入可怕的局勢,「6月底食物將會全部用光,這意味衣索比亞780萬人需要人道救援的人,將突然無法分配到食物」。
兒童救助組織的總監格雷姆(John Graham)也說,糧食不足將使兒童嚴重營養不良,這是非常危險的的處境。


控制月事逼賣淫 竹市破賣淫人蛇集團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01 13:42 聯合報 記者蔡昕穎╱即時報導

移民署新竹市專勤隊與刑事警察局、新竹市刑大、三分局偵查隊、新竹市橫山分局偵查隊等單位聯手破獲人蛇賣淫集團。

新竹市專勤隊掌握線報,今天清晨一舉在苗栗一處民宅內,救出被控制行動的5名印尼籍女子,再將45歲彭姓主嫌及其他共犯、掮客、馬伕、嫖客等10人一併帶回偵訊。

新竹市專勤隊長莊懿強表示,彭男在苗栗地區經營非法賣淫事業長達15年,生意興隆,在警方與專勤隊聯手監控的3個月間,多達200名嫖客上門,旗下小姐幾乎天天客滿,該集團將逃逸外勞女子騙進集團後立即控制行動,將人鎖在民宅內。

據查,集團分工縝密,彭男的女朋友負責監控行動,其他人負責拉客、當馬伕,還要脅旗下女子定期服用避孕藥以控制月事,也放任染病女子持續接客。從每天中午12點至晚間12點是小姐坐台陪酒、性交易時間,一節兩小時收費2500元,但小姐僅能抽得幾百元收入。全案訊後依人口販運防制法、妨害風化等罪嫌,移送苗栗地檢署進一步偵辦。

w880 (6)  

目睹難民慘況 印尼漁民落淚
By 諶悠文,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

伸援印尼亞齊省漁民20日駛近飄流海面的偷渡船,救助難民換乘漁船上岸。(美聯社)
印尼漁民20日將400多名漂流海上的緬甸少數民族羅興亞穆斯林與孟加拉難民救上岸。亞齊省漁民阿里目睹偷渡船乘客的慘況,眼淚不禁奪眶而出。

阿里說:「當時我驚訝到說不出話來。」他回憶看到船上擠滿逃離迫害的緬甸穆斯林那一刻,他與朋友都難過落淚,因為他們看起來餓壞了,瘦成皮包骨。他說:「我們必須協助穆斯林同胞。我們怎麼能不幫助這樣窮困的人? 這可是一大罪過。」

阿里載運約100名羅興亞穆斯林上岸。他說,亞齊省居民和這些非法移民互不了解,但他們信奉相同的宗教,「如果我們說『伊斯蘭』,他們會回答『伊斯蘭,穆斯林』。這是我們僅能交流的語言。 」

BBC記者海德14日在泰國外海發現這艘偷渡船,乘員如今已被印尼漁民救起。當時船上的人告訴他,他們被人蛇集團丟包,幾乎斷水、斷糧。泰國海軍提供他們食物和飲水,後來修好船隻引擎。船上難民表示,他們曾先後三次被泰國和馬來西亞的軍艦拖往印尼海域。

另一名登上難民船的BBC記者說,船上汙穢不堪,到處都是胡椒醬的瓶子、髒盤子、速食麵的塑膠袋,臭氣熏天。

亞齊省居民張開雙臂熱誠歡迎這些身陷絕境的難民。18歲學生哈亞說:「他們需要援助。他們的狀況很淒慘,又渴又餓,被外界忽略。」

「大家都是人,我們必須伸出援手,更何況他們是穆斯林兄弟姊妹。

社運人士哈馬札說,當年南亞大海嘯,世界各地的人們伸出援手,幫助亞齊度過難關,不分種族、族群或宗教,「現在輪到我們幫助羅興亞人,展開人道關懷。」

--------------------------------------

他們集合整村積蓄,只為換取一個青年離鄉的機會:羅興亞人的邊境漂流,究竟何去何從?
www.thenewslens.com查看原始檔

文:Eric Wong

馬來西亞、印尼與泰國外海,近期不斷湧現載有大批難民的船隻;他們已在海上漂流了數個月,缺乏食水、糧食及船隻引擎的燃料。

眾多難民中,大部分是來自緬甸的少數民族、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Rohingya)。這些羅興亞人從未受到緬甸的公民認可,且長期受到緬甸政府及佛教徒迫害,因而踏上遠離家園的旅程。

信奉伊斯蘭的羅興亞人,不融於佛教之國緬甸
主要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在緬甸以佛教為主流的社會中顯得格格不入,緬甸政府甚至認為,羅興亞人不能算是該國的少數民族,而是從英殖民時代遺留下來的孟加拉移民。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Office of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UNHCR)統計,在過去三年內,超過12萬羅興亞人已乘船離開緬甸,不過至今多數人都未能找到收留他們的國家,而是以難民身份續留他鄉。

緬甸約有80萬羅興亞穆斯林,大部分住在若開邦(Rakhine State),因2012年的佛教徒與穆斯林衝突,而逃難在若開邦的難民營。緬甸政府認為他們是異族,持續排斥與迫害羅興亞人。至於孟加拉羅興亞人亦十分貧困,沒有身份證明文件或良好的工作環境。

據東方網報導,偷渡到馬來西亞的羅興亞人表示,他們常集合整村積蓄,換取一個青年離鄉的機會。然而,偷渡集團收取的船費,從7年前200萬緬元(約56,244新台幣)漲至現在的1800萬緬元(約506,199新台幣),給不出船費還會遭毒打。

其中前往馬來西亞的羅興亞人,會走海陸線到緬泰邊境的哥東(Kawthaung)小鎮,而泰國仲介會在拉廊府(Ranong Province)待命,並把他們載入深山的非法「難民營」。

據逃出緬甸的難民尤索夫阿里述表示,在非法難民營中,偷渡客每日只有一餐,每週只能到河流中洗澡一次,會在那裡渡過長達3至6個月時期。仲介人如果收不到仲介費,就會毒打男性偷渡客,女性偷渡客則會面對被輪姦的下場。

今年5月2號於泰國南部宋卡省薩斗地區(Sadao)發現26具緬甸和孟加拉移民骨骸,便是在羅興亞穆斯林逃出緬甸的常用路徑上所發現,當時泰警方發言人表示,這些屍體應是人口販子在幾天前運送偷渡客過程中,將重病者棄置,部分都是饑餓而死。

相關新聞:人蛇集團虐待偷渡客 泰南發現26具遭棄屍體

東南亞各國如何回應?
馬來西亞是多數羅興亞難民希望上岸的終點站,除了信仰最大宗同為伊斯蘭教,亦盼望能前往大馬從事低技能工作。然而,首相納吉於5月15日通過官方媒體《馬新社》(Bernama news)表示,正在同緬甸政府溝通,希望他們做出積極回應,表示難民問題是因緬甸內部矛盾所引發,外國無法介入,但希望能在問題惡化前,緬甸要採取必要行動。

泰國軍方也明確表不願成為羅興亞難民的收容國,只會向在泰海域的難民船提供部分援助,必要時能允許他們暫時上岸紮營留宿。穆斯林國家印尼,則警告將對目前暫待在收容所的羅興亞難民採取驅逐行動。

研究羅興亞人的專家盧瓦(Chris Lewa)表示,鄰近國家因憂心日後吸引更多羅興亞人前往,會與國內人民分享經濟資源與各種社會權利,而拒絕敞開大門。法律專家則說明,這些國家不願意採取安置難民的救援行動,是擔心一旦開放,根據《難民地位公約》中的不驅回原則,就不能再強行驅趕。

難民危機如何解?
聯合國在2014年12月29日決採納決議案,呼籲緬甸政府給予長期受到迫害的羅興亞(Rohingya)少數族裔公民權以及平等權,並希望緬甸政府重視國家內部種族與宗教問題,今年5月,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敦促相關國家政府,遵守在海上實施營救的義務並遵守嚴禁驅回的原則。

潘基文亦表示希望相關國家政府,能協助船民及時下船,並讓港口和邊界保持開放,使脆弱人群得到幫助。然而,聯合國的呼籲似乎並無起太大作用。

盧瓦表示,緬甸是造成目前難民危機的源頭。因此,除非國際社會向緬甸施壓,改善羅興亞人在該國生活處境,否則羅興亞難民危機難以解決。

一些批評人士也認為,此次難民危機於很多方面是因東南亞各國長期對羅興亞的困境採取沉默及忽視的態度,最終也導致本身陷入人道危機,又因害怕冒犯緬甸,東南亞各國在東協及其他地區性會議上也都避免談論羅興亞人議題。

5月29日,泰國政府邀請15國商討解決難民問題,但緬甸可能不會參加,假若如此,會議終究只會商討出治標不治本的策略,而這群在邊境漂流遊子們無助的雙眼,究竟誰能解救?

2015-05-19_233329  

w704 (11)  

拋老父投奔怒海 難民骨肉離散只為圓1個夢
a.msn.com查看原始檔

© 由 AFP 提供
(法新社印尼冷沙19日電) 十來歲的獨生子為脫貧投奔怒海,把老父留在環境惡劣的難民營,但他一心想要投靠的遠親逃到馬來西亞後,生活也只稱得上稍稍好過而已。

骨肉離散、困頓折磨與美好夢想交織的難民悲歌,在這一家人的故事裡,有著鮮明的描繪。

16歲的秀瑞夫(Muhammad Shorif)和其他穆斯林少數族裔洛興雅人一起逃難,經過1個月驚濤駭浪的海上漂流,終於抵達印尼海邊。過去1週有約3000人和他們一同上岸,但許多人沒那麼幸運,往往就這麼葬身大海,永遠也到不了彼岸。

法新社找到了秀瑞夫在孟加拉難民營裡一文不名的家人。洛興雅人在佛教徒占多數的緬甸飽受欺凌,因此偏好逃往以穆斯林居多、相對較富裕的馬來西亞。

從緬甸、孟加拉邊境城鎮、泰國叢林,甚至到馬來西亞現代化的首都吉隆坡,都聽得到像秀瑞夫家這樣的故事。無國籍洛興雅人所受的壓迫如何衍生人口販運問題,進而導致現在的難民危機,從中可見一斑。

許多難民幸運抵達陸地,但在海上飢病交迫、營養不良的案例也時有所聞。難民重要的中繼站泰國最近取締人蛇,導致蛇頭棄難民船不顧,據信仍有數千洛興雅人與孟加拉人在海上進退兩難。

秀瑞夫出生於孟緬邊界、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區(Cox's Bazar)的難民營。他的父親拉曼(Abdur Rahman)今天描述讓人窒息的生活,以及他們對未來的卑微希望。

拉曼告訴法新社:「什麼是貧窮,在難民營裡到處都看得到…工作少得可憐。」

「我們住在兩間房的破爛木屋,當局給的食物不夠,也沒辦法送小孩上學,我們甚至連離開營區都不被允許。」

年約40的拉曼說,1992年他和爸媽因政府沒收農地而逃離緬甸。他在難民營裡結了婚、生下5個女兒,只有秀瑞夫1個兒子,因此他拚了老命,希望獨子能留下來。

拉曼說:「我跟他說,總有一天,我們的苦難會結束,但他不相信。在難民營裡,他沒理由懷抱希望。」

想起1年前冒險逃難到馬來西亞的遠親卡林(Syed Karim),秀瑞夫一直懷抱著出國夢,夢想著學醫。但他所搭的船接近馬來西亞與印尼海界時,船長棄船逃跑,他沒能如願先到達泰國,再穿越那裡的叢林去到馬來西亞。但他至少活了下來。

儘管現在進退兩難,秀瑞夫仍盼國際移民組織伸出援手,希望有朝一日終能和卡林團聚。

他說:「我絕不能失去希望。」(譯者:中央社鄭詩韻)

---------------------------------------------

中國時報【張嘉浩、簡恒宇╱綜合報導】

聯合國難民署19日估計,至少有2000名難民陷困在緬甸、孟加拉外海的5艘船隻上,飽受斷糧與缺水之苦已逾40天。外傳印尼當局已下令漁民不准拯救非法偷渡的難民,「寧願讓他們淹死」。但相關國家19日都表示,會給予難民協助。

難民署與國際移民組織(IOM)在日內瓦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停止驅趕領海水域的非法移民船隻,敦促這3國加強搜救,並允許滯留於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海域偷渡船隻上的偷渡客安全上岸。

東協3國 難民往公海趕

泰國最近打擊海面偷渡,人口走私集團以船隻載運緬甸少數民族羅興亞穆斯林與孟加拉難民,行經泰國水域南下馬來西亞的行動受阻。近3000名遭人蛇集團丟包的羅興亞穆斯林與孟加拉難民在16日抵達印尼外海,其中約800人在被印尼漁船救起,收容於亞齊省。

聯合國難民署發言人薇薇安.陳19日在仰光告訴「法新社」說,仍受困緬、孟水域近2000名難民包括婦孺在內,泰半是羅興亞穆斯林,很多人更以每個300美元代價,央請安排偷渡的蛇頭送他們回去緬甸西部若開邦。

另一方面,有艘載運非法移民的船隻上周末於馬來西亞與泰國之間水域遭泰國海軍三度驅離後,在大洋漂流且音訊不明已經多日,船上300乘員命運未卜,令人擔憂。

該船14日首次現蹤,在泰南麗貝島外海漂流。泰國當局提供食物、燃料與飲水給乘客後,將船隻驅趕至公海。馬來西亞海軍也曾攔檢這艘船。

印尼稱已收容過多難民

現在傳出印尼當局已下令,漁民不准拯救非法偷渡的難民,「寧願讓他們淹死」。但菲律賓政府及印尼政府19日雙雙表示,會給予難民協助。

印尼外長蕾特諾女士稱,印尼上周已接收1346名孟加拉及羅興雅族難民,在此之前,已約有1萬2千名難民在印尼等候安置。她表示:「作為《難民地位公約》非締約國,印尼所做的已超出其責任範圍。」

包括美國、澳洲在內共15個國家,將於29日在泰國舉行會議,共商解決辦法。聯合國難民署(UNHCR)駐菲律賓代表柯布拉特說:「這不是單一國家所能解決的問題,而是一項集體責任。」(相關新聞刊A12)

-----------------------------------------------------------

馬來西亞稱無法承擔緬甸孟加拉難民潮
www.bbc.co.uk查看原始檔
上千船民滯留在印尼亞齊。
馬來西亞表示未能獨自處理來自孟加拉及緬甸羅興亞穆斯林的難民。

總理納吉說他「十分同情漂浮海上的難民」,不過不能讓這問題成為馬來西亞的重擔,因為還有數以萬計的難民正凖備逃離當地;副總理慕尤丁批評緬甸推卸責任。

成千上萬的難民為了逃離逼害及貪窮,紛紛循海路偷渡至其他東南亞國家,但懷疑被人口販子遺棄海上。除了船隻沉沒或達到岸上的難民外,沒有國家願意收留他們。

關注難民的團體說,仍然有數以千計的難民滯留船上,未能登岸,船上情況每況愈下。另外,據報最少五艘船隻已從緬甸若開邦出發,它們共載有1000多人。

慕尤丁星期一(5月18日)說:「這個問題應由緬甸政府承擔。難道他們沒有任何惻隱之心於內部解決問題、而向其他國家推卸責任?」

慕尤丁認為大量緬甸難民湧入馬來西亞非但與保安攸關,亦是一個人道問題。

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尼等國家曾向難民提供食水及食物,不過都表明不會收留他們。

與此同時,大量難民在印尼亞齊特區港口城鎮蘭沙登岸。BBC東南亞事務記者黑德說,印尼是唯一仍在接收船民的國家,但這主要是因為其海軍無法有效封鎖其漫長的海岸線。

據報道,蘭沙現在運用災難儲備去照顧這些羅興亞穆斯林。BBC記者馬騰(Martin Patience)在蘭沙報道說,政府已要求當地漁民不要把船民接到岸上。

阿齊特區蘭沙市市長吳思芒接受《雅加達郵報》訪問時說:「我們會盡力照顧他們。阿齊特區曾接受外國人的幫助,而我們亦會對有需要的人施予援手。」

早前有報道稱阿齊救援物資短缺,不過市長對BBC說該鎮正應對事件,而當地人也有幫助難民。

這個羅興亞人家庭一周前從快要沉沒的偷渡船獲救,目前安置在印尼阿齊。
船民稱幾十人因為爭奪僅餘的食物在船上被打死。

羅興亞人

大部份難民是緬甸的羅興亞穆斯林,他們付予偷渡頭子大量金錢,希望到馬來西亞尋找工作。聯合國估計過去三年內多於12萬羅興亞穆斯林離開緬甸。

馬來西亞過去幾年曾收留上以萬計的羅興亞穆斯林難民,不過馬來西亞說以後未能再向他們提供援助。

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尼三國政府將於星期三(20日)會面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亦表明緬甸政府有責任停止大量難民逃離該國。不過緬甸不會出席會議。

上星期,一群漁夫於印度亞齊特區海岸救起700難民。其中一些難民對BBC說,船上難民曾因餘下食物大打出手,其中約100名難民於打鬥中死亡。

當中三名難民說,有人被刺殺、吊死及丟入大海。

聯合國認為羅興亞穆斯林是其中最受迫害的民族之一,並呼籲各國肩起幫助遇上海難的人的義務。

(撰稿:蔡曉穎 責編:葉靖斯)

 

20120616_asm923medium_4417559290    

文/Tidus Lin(台大政研所碩士)
被真主遺忘的民族:漫談緬甸洛興雅人的困境
posted on: Mar 11, 2014
文/Tidus Lin(台大政研所碩士)
2月28日,受到諾貝爾和平獎肯定的國際人道組織「醫師無國界」(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發表聲明,指出緬甸政府因其在若開邦(Rakhine State)的一宗族群攻擊中醫治20餘名洛興亞(Rohingya)受害者而被逐出該國,使得該組織於若開邦、撣邦(Shan State)、克欽邦(Kachin State)與仰光(Yangon)愛滋病診所被迫關閉。
雖然緬甸政府於次日允許恢復了「醫師無國界」於若開邦的診所,但是總統發言人葉杜(U Ye Htut)仍舊批評「醫師無國界」僱用「孟加拉人」,以及該組織的運作缺乏透明度。
乍看之下,這彷彿只是典型的第三世界政府對抗西方人道組織戲碼的再度上演。不過問題的核心在於被緬甸官方稱為「孟加拉人」的洛興雅民族的地位問題。身為穆斯林的洛興雅人,是「爹不疼娘不愛」的無國籍民族。根據「亞拉干洛興雅民族組織」(Arakan Rohingya National Organization)的統計,全球300餘萬的洛興雅人中有三分之二居住在緬甸的若開邦,且均無緬甸國籍。
被剝奪國籍的民族
緬甸是一個以佛教為主的多民族國家,境內有130餘的民族,其中緬人(Bamar)佔了68%,其次是曾和軍政府發生過戰爭的撣族(Shan;9%)和克倫族(Karen;7.5%)。宗教方面,佛教徒比例高達89%,穆斯林和基督教徒(含新舊教)則各佔4%。人口佔絕對優勢的緬人寧院接受那些與其進行分離主義戰爭的民族,卻反而無法接受洛興雅人呢?
1982年緬甸頒布了「公民法」,將公民劃分為完整公民(full citizen)、準公民(associate citizen)和歸化公民(naturalized citizen)三個等級。其中完整公民必須為國家所規定的135個1823年以前就居住在「國家民族」(indigenous race)的成員,且出生時雙親也必須都是緬甸公民;準公民是指1948年在獨立之際因為舊有公民法而取得公民資格的人;歸化公民則必須能夠證明自己在緬甸獨立以前就已經遷居緬甸,能夠流利地使用一種官方語言,且孩子為緬甸公民的人。
關鍵在於,洛興雅沒有被歸類在這135個「國家民族」當中(但是在建國初期有被歸在144民族中)。更悲慘的巧合是,由於緬甸軍政府在若開邦的鎮壓,1978年出現大量洛興雅難民逃往孟加拉境內,令人口破億且更為貧窮的孟加拉無力接濟這些難民,因此在1982年修改其「公民通則」,宣佈洛興雅人為「非國民」和「外國公民」。
就這樣,兩個國家公民法的修訂,導致洛興雅人成為「民族皮球」,緬甸政府稱他們為「孟加拉人」而孟加拉政府稱他們為「緬甸公民」。
洛興雅人的民族淵源
境內人口不過130萬(不同的統計數據從80萬到200萬之間都有)的洛興雅人和近6000萬人口的緬甸相比,其實勢力並不龐大。但是為何緬甸政府不願意承認他們是「國家民族」的一員呢?又為何稱他們為「孟加拉」人呢?為了解答這兩個問題,讓我們先從歷史的角度來探討。
緬甸若開邦與孟加拉地位置關係圖 圖片來源:作者更改自The Economist (http://ppt.cc/RFS5)
緬甸若開邦與孟加拉地位置關係圖
圖片來源:作者更改自The Economist (http://ppt.cc/RFS5)
現今被稱為若開邦的緬孟邊境地帶在早期被稱為亞拉干(Arakan),大約自西元八世紀開始就有穆斯林在此定居,而於十五世紀時脫離孟加拉蘇丹建立自己的王國,勢力範圍最大及於今日孟加拉的吉大港區(Chittagong)。1785年,緬甸王國征服了亞拉干地區,成千上萬的亞拉干人逃往當時已經是英國殖民地的孟加拉避免迫害。一直到英國殖民緬甸之後,才在英國政府的移民拓墾政策下,陸續回到亞拉干地區。
由於在英國殖民時期,大量的印度人遷入緬甸地區,導致緬人感到極大的民族恐慌,也正是在這背景下,亞拉干地區開始出現洛興雅穆斯林與若開佛教徒之間的對立。二戰日本入侵緬甸後,英國政府武裝了洛興雅人以對抗和日軍合作的緬人,避免日軍勢力進入印度。這樣的對立導致了1942年若開佛教徒對洛興雅人的大屠殺,引發了後來日軍與緬人對洛興雅人的暴行,種下了今日衝突的種子。
戰後洛興雅人曾尋求獨立建國,但是自1962年軍政府上台以後,便開始對國境北部和西部的所有分離勢力進行掃蕩。其中1978年的「龍王計劃」(Naga Min Sitsin Yae)更是針對洛興雅人而來的,導致有大批難民逃到孟加拉境內,也引發了前述1982年兩國在公民權法律上的修訂。
緬甸政府的恐懼
緬甸政府在宗教民族政策上主要推行「佛教化」和「緬甸化」的政策。大乘佛教長期以來都是緬甸人民的主要宗教,不論過去的君主或是軍事政府的領導人,都以佛教為主要號召來鞏固統治權,特別是利用輪迴觀念來說服人民接受當前的不平等待遇。在殖民時期,宗教更是用來對抗英國殖民者的凝聚中心,藉此對抗「基督教加伊斯蘭教」的英屬印度殖民政府。
在緬人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民族政策自然也是朝「緬甸化」方向發展。除了大力推廣緬語為單一官方語言之外,也將緬人視為是文化優勢民族,希望將緬人的風俗文化強加在少數民族上。此外,也由於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有「排外、仇外、疑外」的心理,因此任何可能與外界有所聯繫的少數民族自然也是被打壓的對象。如1982年的「公民法」除了排擠洛興雅人外,潘泰人(Panthays;華裔穆斯林)、巴蜀人(Pashu;馬來裔穆斯林)和印度裔民族也都是從「國家民族」中被除名。
另外,雖然穆斯林幾乎不可能撼動佛教徒在緬甸的絕對地位,但是光他們在若開邦的規模卻造成政治上的影響。從人口來看,若開邦有380萬左右的人口,其中洛興雅人就佔了40.75%,成為當地第二大族群。此外在2010年的大選中,中央政府允許沒有公民身份的洛興雅人投票,結果若開佛教徒的候選人在若開邦首府實兌(Sittwe)拿到52%的選票,而洛興雅人的候選人竟拿到高達48%的選票。當地官員表示,由於若開邦是緬甸境內的貧窮省份,因此隨著愈來愈多年輕人外出工作,未來投票結果可能會發生逆轉,因此未來要取消洛興雅人的投票資格。
不斷受到迫害的人權
在1982年「公民法」的規定下,洛興雅人被剝奪了多項的基本人權,除了不准遷徙、旅遊之外,也不准擁有土地、不能受高等教育,洛興雅人間結婚的限制重重,更限制一對洛興雅夫妻最多只能生兩名孩子。此外,強迫勞動、處決、強暴、凌虐,以及當地激進佛教團體對洛興雅人的攻擊更是時有所聞。
2012年6月和10月,若開佛教徒和洛興雅人之間發生嚴重的暴力衝突,許多洛興雅人城鎮遭受當地激進佛教團體的攻擊,而緬甸軍方和警方則袖手旁觀。根據「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所發佈的報告《你能做的只有祈禱》(All You Can Do Is Pray)中,直指這是一場由擁有區域性實力的若開民族發展黨(Rakhine Nationalities Development Party)結構當地宗教團體與軍警人員所發動的一場有組織性的「種族清洗」暴行,希望藉由暴行強迫他們離開家園。
得以逃離緬甸的洛興雅人,其下場也不見得比較幸運。孟加拉境內雖然有28000名左右的洛興雅人居住在聯合國境內的難民營中,但是估計仍有20萬人非法居留在當地,而且孟加拉政府和緬甸政府訂有「遣返難民協定」,不時會強制遣返洛興雅人。泰國方面雖然有約10萬人左右的難民在邊境難民營內,但也曾多次不允許渡海過去的洛興雅難民進入,原因是擔心他們和泰南伊斯蘭分離組織有「聯繫」,故曾發生過泰國軍方強致將洛興雅難民的船隻再推回大海,導致這些難民因海難罹難。

洛興雅居民的生活環境相當惡劣
圖片出處:http://ppt.cc/Qkig
自2012年兩次的暴行之後,當地政府目前以「重新安置和恢復生活」為名,將流離失所的洛興雅人安置在實兌周邊的營區內,且有軍警的保護。實際上,由於其中生活條件極差,被認為是「開放的監獄」乃至「集中營」,而軍警不時也縱容當地居民入內騷擾洛興雅人,出外工作的洛興雅人也遭受到其他民族不同程度恐嚇與傷害。
面對這樣的慘劇,可能不是單單國際社會的人道援助和踏伐就有效果的。除了緬甸政府與鄰國由衷地改變現行的公民和民族政策之外,如何建立緬甸人民中能與穆斯林和平共處的合解之心,或許才是更為重要的。不然,他們將永遠會是群被真主遺忘、不為真主所庇佑的民族。
參考資料:
「緬甸穆斯林生活在民族仇殺恐懼中」,紐約時報中文網。
「孟加拉:該給緬甸羅興亞人公民權嗎?」,全球之聲。
「ビルマ:ムスリム系ロヒンギャ民族の「民族浄化」停止を」,Human Rights Watch。
The International Observatory on Statelessness.
“Facts about the Rohingya Muslims of Arakan”, ARNO.
“Burma Citizen Law”, UNHCR.
站內延伸閱讀:
[理查德短評] 緬甸發生的那些事
[2013年十大國際新聞議題:第九名] 緬甸政治改革與內部動亂

--------------------------------------

緬甸300人難民船被當人球 已1週未進食
newtalk.tw查看原始檔

誰來救救他們?一艘約搭300名緬甸羅興亞族人(Rohingya people)的船隻,14日遭泰國當局拒絕入境,而這艘船已在安達曼海域(Andaman Sea)漂流1週;船上沒水、沒食物,部分難民甚至被迫喝尿維生,更已經有10人死亡。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這艘移民船上大多是婦女與幼童,1週來,陸續求助印尼與馬來西亞,但2國政府都不願收留。泰國軍方雖然派員登船,提供飲用水、食物與藥品,但也表明無法讓難民入境。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指出,當記者靠近船隻時,船上難民高聲哭喊:「請救救我們!我們沒有水喝,求求你給我們水!」搭載這些難民的是綠紅相間的漁船,船上僅有一面簡陋的帆布擋住豔陽,而船艙內滿滿都是人。

難民向記者表示,「我們已經在這艘船上待了3個月,船長及船員6天前拋下我們,10亡者的遺體已經被丟下海。」同時,來自緬甸西部的15歲青年西瑞(Mohamed Siraj)說,「我好餓,拜託快點幫助我們。」

國際移民組織(IOM)已撥款100萬美元,援助這批難民;泰國當局則表示,這些人是非法移民,無法允許他們入境。15日凌晨,泰國軍方替移民船修復引擎後,「協助」他們離岸,前往馬來西亞或印尼。

羅興亞人是緬甸境內少數族群,人口約80萬,由於篤信伊斯蘭教,長年飽受當局迫害,甚至不被承認;聯合國曾表示,「羅興亞人是世界上受到迫害最嚴重的少數民族之一」。

由於在國內飽受折磨,許多族人開始逃離緬甸,除尋求鄰國孟加拉等國協助,也常透過人口販子偷渡出境。根據統計,目前約有6千至2萬名羅興亞「移民」仍漂流在安達曼海域。

BBC報導稱,過去3年,估計有16萬名非法移民從緬甸和孟加拉偷渡到泰國,其中很多人在途中死亡;日前,泰國還曾在偷渡者經常登陸地發現亂葬崗。

影片為一艘約搭載300名緬甸羅興亞族難民的船隻,懇求外界救援實況。

BBiEybh  

未能終結敘利亞內戰 裘莉批UN
凱瑞主持北極會議 籲正視氣候變遷議題
由 風傳媒 提供
炸彈威脅!紐約自由女神像緊急疏散
© 由 AFP 提供
(法新社紐約聯合國總部24日電) 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今天批評聯合國安理會未能終結敘利亞戰爭,同時呼籲各國對越來越多的敘利亞難民緊急伸出援手

身為聯合國難民署(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特使的裘莉,今天在安理會發做出上述發言。裘莉已經11度前往敘利亞難民營探視受害者。

敘利亞內戰4年多,估計390萬人被迫逃離家園。

裘莉說:「聯合國的宗旨在於防範並終結衝突,讓各國齊力找出外交解決辦法來拯救生命。」「我們未能在敘利亞做到這點。」(譯者:中央社李佩珊)

-------------------------------------------------------

20150425000041  

裘莉痛批安理會無法終止敘利亞內戰
2015年04月25日 01:23 陳文和
擔任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特使的安潔莉娜裘莉,曾11度走訪敘利亞難民營。(取自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網頁)
熱心公共事務的好萊塢知名女星、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特使安潔莉娜裘莉,24日嚴厲批評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無法終止敘利亞持續4年多的內戰,她並呼籲國際社會緊急伸出援手,救助敘利亞與日俱增的難民。

裘莉曾11度走訪敘利亞難民營,實地瞭解難民們的處境。她在以特使身分出席安理會會議表示:「聯合國的宗旨在於防範與終結衝突,以及促使各國協力尋求外交解決之道,以拯救臨危者的生命。然而,我們未能為敘利亞做到這些。」

她對敘國內戰陷入膠著狀態深感憤怒,因而心急如焚表示:「國際社會意見紛歧又猶豫不決,以致安理會難以履行其職責,這使得敘利亞的危機日益惡化。」

據估計,敘利亞內戰已造成約390萬人淪為難民。

---------------------------------------------------------------------------------

(photo_by_ellanodikhs.net)  

一海之隔 誰願被難民拖下水
邱慕天 2015/04/22 10:33 點閱 971 次
地中海對岸待往歐洲進發的難民還有上百萬人 ,他們以利比亞為跳板,蘭佩杜薩島、西西里島、馬爾他則是最近的目的地(photo by ellanodikhs.net)
【台灣醒報記者邱慕天專題報導】國際移民組織報告,今年第一季義大利國內已經湧入了上萬移民,而光是4月第一個週末就在西西里海峽「打撈」了2千位難民。西西里南島因為在8天之內收容超過1萬1千名難民,社區生活水準已是每況愈下。

《半島電視台》實地採訪注意到,比起被反移民論述主導的義大利北方,西西里的南方居民更富有「人溺己溺」精神,但根據馬爾他籍的歐洲議會議員梅瑳拉估計,地中海對岸「蓄勢待發」的難民還有上百萬人,這個人口僅5百萬的小小自治島怎麼吃得下?

【地中海繁忙水道】
4月18日,一艘從利比亞前往歐洲、滿載非洲難民的船隻於義大利蘭佩杜薩島南方193公里處翻覆,透過不到30位生還者粗略的口供,爆出了船上共有700人至950人沈沒的消息全世界都頓時凝重了起來。4月15日,蘭佩杜薩島南方120公里處才沉了一艘550人的難民船,僅142人獲救、8個屍體成功打撈上岸。

非洲難民偷渡問題並不是歐洲的新事,對歐盟事務稍有關心的人都知道,那是西西里南方小島國馬爾他的《馬爾他時報》,唯一能讓國際關注的頭條。與蘭佩杜薩島共同成為北非難民水路赴歐的中途島,馬爾他周遭的水路在今年以來已經放了超過3萬名難民赴歐

隨著暖流捎來春訊,地中海北向的水道變得更加繁忙。僅僅在4月10日至13日一個週末之間,義大利的海上保安隊就攔截了超過8500位從北非上來的偷渡客,其中包括450名孩童。《半島電視台》直指,這是自二戰以來全球最大的難民潮。

大部分的歐洲人對此厭惡至極。一海之隔,誰願被第三世界拖下水?當2014年1月初,英國對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移民入境工作解禁,首相卡麥隆的保守黨幾乎像是壓力鍋一般炸開,90位聯盟大老聯名向他發表公開信,憂心社會福利被吃光、低階技術工人排擠本地底層人民的薪資和工作機會,甚至導致犯罪率提升和文化衝突。

【不得不逃亡】
然而對於生存在貧窮與戰亂國家的百姓而言,生存基本的尊嚴與福利竟不是與生俱來的。1993年才從衣索比亞掌控下辛苦獨立的厄立垂亞,政權仍掌握在高壓獨裁者的手中,逃出國的往往是不願死在監裡的人。迦納人對中國礦工大舉伴隨入侵的金礦投資不期不待,想要到歐洲找工作;奈及利亞有博科聖地作亂;查德、象牙海岸也各自有武裝民兵衝突;獅子山共和國被伊波拉病毒籠罩。

「我的家鄉在打仗,回不去了。」來自南蘇丹達佛、21歲的穆罕默德.阿布杜拉向《衛報》記者表示,「那裡沒有安全、沒有平等、沒有自由。」9年前在達佛的戰亂中,他父親遭害、姊妹遭性侵;在穿越撒哈拉逃亡的過程,他的哥哥和表兄弟也隨之喪命。

在利比亞工作,卻是如同奴隸一般的生活,以致於阿布杜拉最後和其他數百人一樣登上人口走私集團的充氣艇,妄想航渡地中海。最後九死一生地被利比亞海岸巡防隊押回佐亞(Zawya)的拘留中心安置。

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比起穿越土耳其和巴爾幹的雷區,投機的騙子傳送師們自然更傾向群聚在近代曾被義大利殖民的利比亞招攬「顧客」。

【人口走私任漂流】
《衛報》調查發現,在利比亞一群以船運走私業者,向懷著進入對岸天堂異世界的難民收取每人1000美金的船費。然而為了圖利,業者往往超載乘客,一艘200人的鐵殼船估計要價1萬美金,但船運人蛇一次載運700人,就可以收穫69萬美金的暴利。

最無良的是,走私船上並不會配備水手或舵手,而是任難民船在地上海自由飄流,寄望蘭佩杜薩或是西西里的海巡隊把他們帶進歐洲。

沒有義大利或希臘配合演出,難民們就是等死。「沒人知道我們會落腳在何處。」24歲的奈及利亞青年文森.柯林斯透露,「難民船上只有一副羅盤,一群沒有航海技術的人搶著操舵,最後只能跟著太陽走。」偷渡失敗的柯林斯和懷孕的妻子被關押在不同的牢房,他向上週造訪佐亞難民留置中心的西方記者述說海上驚魂惡夢時,還心有餘悸。

「臭死了!」20歲的馬利學生的法蒂瑪.巴格也見證慘況:「食物和飲水2天後就耗盡。大家在艙內摩頂放踵,被卡在船艙中的男人們無法擠到甲板對著大海小解,憋急了就尿在旁邊的人身上。」

【死無葬身之地】
只是比起葬身大海的人們,他們還是幸運的了。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2015年的頭100天,地中海上死於船難的非洲難民已經多達1500人,是2014年同期的 50倍;而這還不包括4月18這起可能高達700或900人溺斃的慘案,以及2014全年3200人的死難統計已是歷史新高的事實。

去年10月,義大利決定解散了他們一部份的海上救援隊編制。羅馬政府本身的債務深重、國內高失業率,使他們將每月高達9百萬歐元的搜救任務預算砍到剩下3分之1。當時歐盟官員一度以為「放手不管」可以遏止難民鋌而走險,然而今年以來數十倍的死亡潮已經戳破了這個不負責任的論述泡泡。聯合國難民署和國際移民組織紛紛痛批布魯塞爾「草菅人命」。

「這個現象的嚴重程度,顯然需要更大規模的投入。」18日的船難消息後,義大利總理倫齊在羅馬緊急召開內閣會議,他表示,「再增加10艘救援船也無法解決悲劇的根源,因為源頭是人口販運,解決人口走私是全世界的責任,而不是只有義大利和馬爾他。」歐盟移民署長阿弗拉莫普魯斯則於19日回應,歐盟於5月中之前會提出移民的新對策,和第三世界國家「密切合作」。

外界推測,歐盟執委會未來一部份的政策將會針對利比亞。由於該國領土自去年5月就深陷在伊斯蘭國(IS)、全國大會(General National Congress),以及代表議會(Council of Deputies)等各方的武裝軍事衝突中,奢望的黎波里當局控管赴歐難民問題無異緣木求魚。

【死豬不怕開水燙】
前幾天晚上,32歲的阿布都被送回的黎波里。這位迦納難民表示,沉船新聞不會阻止他們赴歐,因為「死羊何懼屠夫刀(cabri mort n'a pas peur du couteau)」?

這不是天堂與地獄的交戰。半世紀前國關政治學者尼布爾早已道出答案,他以基督教現實主義的觀點指出:一位歐洲人的道德可以接納一位非洲難民但要整個歐洲社群接納一整群的非洲難民潮,那將不是光憑道德感就能夠解決的事。

「許多移民甘冒生命之危,只求能被接納,而義大利正致力於接待他們,對此,我深表感謝。」知道義大利的深重無力,教宗方濟19日於聖彼得廣場的談話中,當著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的面給羅馬戴高帽。但畢竟「覆船之下無『完人』」;縱使大海將人分為兩個地理世界,何時我們也認知到:普天之下,只有一個道德世界?

只希望教宗方濟的人氣和對社會公義的關注,能促使義大利北方的其他歐盟國不再作壁上觀,而是捲袖挽褲下來,親嚐地中海鹹鹹的海水、汗水、血水和淚水。

-----------------------------------------------------------------------------------------

移民葬身地中海 法前外長:歐洲有罪
a.msn.com查看原始檔
(中央社巴黎20日綜合外電報導)無國界醫生組織(Medecins Sans Frontieres)創辦人暨法國前外長庫希內(Bernard Kouchner)表示,讓數以百計移民葬身地中海,是歐洲集體的罪過。

庫希內今天接受「巴黎人日報」(Le Parisien)專訪時表示:「在這件事情上,歐洲犯了對身陷險境的人見死不救的罪。」他用法律詞彙描述此事,這項罪行依據法國法律可以予以懲罰。

他表示:「首先,讓我們拋給即將溺斃者救生索,為歐洲聯盟28個會員國成立一支歐洲救援船隊,每個國家一艘救援船。」

地中海發生最新移民船難,恐造成多達700名移民喪生後,要求歐洲制止反移民偏見的壓力增加,而在利比亞和中東動亂加深移民危機的同時,各界也要求歐洲找尋化解移民危機經費。

這起船難的死亡人數如果獲得證實,將是數十年來地中海南部移民危機死亡人數最多的船難之一,而自年初以來,死亡人數將增至逾1500人

聯合國難民署統計,去年經由地中海偷渡到歐洲的非洲移民約21萬9000人,其中3500人不幸喪生。今年以來在歐洲各國申請庇護的難民人數已經高達3萬5000人。1040420
---------------------------------------------
歐洲人道主義災難:地中海沉船背後的移民潮
cn.ny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周一在西西里,意大利海警救起一名沉船倖存者。
攝像者: Alessandra Tarantino/Associated Press
羅馬——歐洲各國領導人周一在地中海遭遇了一場全面的人道主義危機: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多達900名移民可能在利比亞海岸附近喪生,採取新措施應對數量激增的非洲和中東難民的呼聲頓起。

周六夜裡和周日早上,尋找利比亞附近沉船事故遇難者遺體的行動仍在進行——只有28具遺體被找到,意大利的救援船隻同時還回應了來自其他船隻的緊急呼叫。又有一艘移民船在希臘羅德島附近觸礁,突顯出逃離貧窮、迫害和戰爭的移民正源源不斷地湧來。

希臘海警和當地居民救助沉船上的移民。
攝像者: Argiris Mantikos/Eurokinissi, via Reuters
歐洲各國外長已經在盧森堡會面,討論如何進行應對,與此同時,各國政府正試圖做出平衡,一方面要承擔人道主義責任,另一方面要考慮預算限制,以及公眾對移民的廣泛情緒。意大利的與會代表要求歐洲做出「切實承諾」來應對這場危機,歐洲各國首腦計劃周四召開一次緊急會議。

這場災難還突顯出,捲入暴力和政治混亂的利比亞已經成了沿非洲海岸線人員偷渡活動的據點。意大利和馬耳他總理周一在羅馬呼籲,對利比亞的人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非軍事干預。

今年在地中海喪生的移民據信已超過了1500人——較去年同期出現了顯著上升。隨着天氣轉暖,偷渡船上的移民者數量大幅增加,4月1號到17號,有超過1.1萬人獲救。移民現在似乎來自更大的地理範圍——亞洲的孟加拉國和阿富汗;中東的敘利亞和伊拉克;以及岡比亞、索馬里、馬里和厄立特里亞等非洲國家。

「周日的事件改變了一切,」馬耳他總理約瑟夫·穆斯卡特(Joseph Muscat)在與意大利總理馬泰奧·倫齊(Matteo Renzi)的聯合新聞發佈會上說,「我們認識到,如果歐洲國家不作為一個團隊採取行動,會遭到歷史的嚴厲譴責,就像不久以前,它對種族屠殺的恐怖事件袖手旁觀的時候一樣。」

預計周一晚間,意大利海警船布魯諾·格雷戈雷蒂號(Bruno Gregoretti)將把28名倖存者送到西西里島港口城市卡塔尼亞。這艘船已經把在海上尋找到的24具遺體運到了馬耳他,那裡的衛生官員已經開始進行屍檢。卡塔尼亞的意大利檢方已經開始對沉船事故進行刑事調查。調查人員在這艘海警船上對倖存者進行了問訊。

卡塔尼亞首席檢察官吉奧范尼·薩爾維(Giovanni Salvi)說,他的團隊已經詢問了一名孟加拉籍的倖存者,後者已於周日被送到西西里島。這名倖存者描述說,這艘船有三層,載滿了來自突尼斯、尼日利亞、埃及、索馬里、贊比亞和孟加拉國的移民。

「數百人被迫進入最底層的空間,被鎖了起來,防止他們爬到上面去,」薩爾維周一在電視直播的新聞發佈會上說。他說,這名孟加拉倖存者估計,船上有250名婦女和50名兒童。
-----------
Bulk Edit
地中海浮屍處處 歐盟最黑暗的一天 高峰會緊急應變
一艘接一艘滿載非洲、中東移民的船隻沉沒,成百上千名移民不是苦等救援,就是淪為海上浮屍,地中海成了船難之海、死亡之海,歐洲各國再也無法拖延坐視,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20日提出10點應變方案。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23日將召開臨時高峰會。

歐盟28國外交與內政部長20日在盧森堡緊急會商,歐盟外交事務專員茉格里尼(Federica Mogherini)明白表示,各成員國「再也沒有藉口」,必須對地中海移民集體死亡的人道災難採取行動。茉格里尼的祖國義大利是收容移民最多的國家,正遭遇強大的政治、社會、經濟壓力。

20日,一艘來自利比亞的移民船翻覆,當局估計死亡人數超過300人。
19日,一艘來自利比亞的移民船翻覆,當局估計死亡人數超過700人,甚至可能超過900人;兩種結果都將創下記錄。
14日,一艘來自利比亞的移民船翻覆,當局估計死亡人數超過400人。
這些數字加起來,和103年前鐵達尼號(RMS Titanic)海難的死亡人數(1490至1635)不相上下。

國際移民組織(IOM)主管蘇達(Federico Soda)表示,IOM在20日接獲一艘移民船的求救訊息,對方表示船上有300多人,正在下沉,已經有至少20人罹難。IOM還收到另外兩艘移民船的求救訊息,已經轉告義大利海岸防衛隊;問題是19日船難的救援行動還在進行,義大利海岸防衛隊焦頭爛額。

19日的船難尤其令世人寒心,沉船上目前只有28人獲救,義大利與馬爾他艦艇撈獲24具屍體。一位死裡逃生的移民說,那簡陋的漁船載了950,許多移民是被人口販子鎖在下層甲板,根本逃生無門,只能與船共存亡。

歐洲許多國家的報紙形容這是「歐盟最黑暗的一天」,並指責各國領導人其實已經預見這種慘劇遲早要發生,但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說:「歐洲向來致力於維護人道,必須尋找解決方法,儘管這並不容易。」經過審核、可以合法居留的移民,大部分會轉往德國或瑞典。
---------------------------------------
地中海船難 死亡人數恐超過900人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地中海船難死亡人數恐攀升至900人。
攝像者: 美聯社
利比亞外海在18號驚傳漁船翻覆沉沒意外,早前傳出恐有700名偷渡客罹難消息,但現在這數字可能得再攀升了,有一名倖存者表示,船上當時載有950人,而目前官方公布的生還者只有28名,因此死亡人數可能超過900人。

這起船難發生在利比亞外海96公里處,漁船沉沒原因疑為因有一艘輪船駛近,導致船上的乘客擠向另一邊而翻覆,早前有倖存者表示船上約載有700人,不過根據《huffingtonpost》報導,一名幸運生還的孟加拉偷渡客表示,船上當時載有的人數多達950人,其中包括200名婦女和數十名孩童。這名偷渡客表示,有大約300名偷渡客被鎖載船艙內,有沒有順逃生則不得而知。

由於出事的海域很深,未能派出蛙人進行搜救,目前已知28人被救起,若該名倖存者所說的人數屬實,那麼罹難人數恐上攀至900人,這也可能是地中海域歷來單一偷渡船罹難人數最高的一次。

--------------------------------------

百萬難民待收容 聯合國向富國喊話
anntw.com查看原始檔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綜合報導】多達100萬的難民需要富裕國家伸出援手!聯合國移民人權問題專員克雷波22日針對中東與北非難民引渡問題接受《衛報》專訪時呼籲,富裕國家應在未來5至7年接收並安置100萬的難民,不再逃避與冷處理,他建議,各國應有計畫地逐步接收難民,不僅能夠避免偷渡者大量死亡,省下救援成本,各國也能重新整肅地下經濟與違法勞動市場。

聯合國移民人權問題專員克雷波表示,目前聯合國正為難民收容問題擬定相關計畫,特別針對敘利亞大批尋求政治庇護的移民,若沒有國際組織與各國政府的協調與幫助,他們將落入人蛇集團手中,造成更嚴重的區域問題。

【各國訂收容配額】
在北非與中東戰亂頻仍的情況下,北岸歐洲對難民而言形成一股拉力。克雷波表示,「西方國家必須意識到,目前難民與兒童陷入一個沒有未來的困境,為此我們必須改變政策。」目前聯合國初步規劃,英國可在未來5年內,每年收容1.4萬敘利亞人,加拿大每年規劃9千人、澳洲5千人,而各國的配額可再做協調。

「比起一味拒絕人口流動,各國應該更有效率的完成組織工作。」克雷波表示,透過完整的計畫,可以避免難民大量死亡,各國耗費鉅額救援成本,也減少人蛇集團的商業模式。移民也可以從伊斯坦堡、貝魯特等地輾轉前往歐洲、北美或澳洲,進行有實質意義的移民,而不是花費大把銀子偷渡,最後葬身地中海。

【經濟移民須安置】
克雷波同時也替「經濟移民」辯護,他指出,許多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人不一定需要歐洲、北美政府的保護,而是希望尋找工作。而當地政府為了享有更便宜的服務,對違法的勞動市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表面上拒絕合法認可移民,私底下卻為本國人不願屈就的建築業、農業、醫療照護上大揩廉價外勞的油水。

比起嚴厲禁止造成違法移民偷渡,克雷波認為,打造合宜的勞動市場才是更有序的方法。「2005至2008年間,英國曾開放150萬名中歐移民入境,當時造成不小的反彈。但事實上成功擴充了當地不足的年輕勞動力,且有3分之2的人在2009年就回到母國,並沒有造成人口無限擴張的問題。」

《太陽報》專欄作家霍普金曾將移民比喻成「蟑螂」,對此克雷波也反嗆,「你應該知道自己錯得離譜!」他認為,之所以會造成輿論有這種誤解主要是政治領導力不足的展現。若能有效的發展、組織移入人口,長遠下來對國家是利大於弊

-----------------------------------------

國際難民與人權組織要求歐洲各國政府,全面加強地中海的海上巡邏與救援,而且必須標本兼治,從根源解決移民泛濫成災的問題。

馬爾他總理穆斯卡特(Joseph Muscat)指出,治本之道在於綏靖利比亞局勢。2011年10月格達費(Muammar Gaddafi)政權垮台之後,利比亞內戰並沒有結束,反而陷入軍閥割據,讓人口販運集團在地中海沿岸佔地為王。利比亞一天沒有像樣的中央政府,人口販運集團就會繼續大發利市。

穆斯卡特說:「如今的局面就是,利比亞快速淪為一個犯罪集團蓬勃發展的失敗國家,而且就躺在歐洲的大門口。」

僅僅是最近5天,義大利已經救起1萬1000名海上移民。去年一整年,義大利收容多達17萬移民,今年肯定會超過這項記錄。這些移民是從哪裡來的?敘利亞是移民淵藪,約占31%;厄利垂亞(18%)、阿富汗(5%)、馬利(5%)、奈及利亞(4%)也是主要來源。

2013年10月360名移民在義大利蘭佩杜薩島(Lampedusa)外海溺斃之後,義國展開「我們的海」(Mare Nostrum)巡邏行動,但因為經費與策略問題,從去年11月開始逐步移交給歐盟邊境管理局(Frontex)。

然而Frontex的預算更為有限,實施的「特里同」(Triton)海上巡邏行動只涵蓋歐洲國家海岸外幾公里外的海域,巡邏艦艇也太少,根本無力應付一波接一波的移民危機。歐盟執委會20日提出的應變方案,主要包括將特里同行動的經費與艦艇加倍。
------------------------------------------
海上分叉路 移民船悲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搭載北非難民的船隻19日在利比亞海域翻覆,恐造成700人溺斃,事故發生地點距離乘員的夢想目的地義大利蘭佩杜薩島僅有209公里之遙。

搭上船隻的難民多來自中東或北非國家,當地戰亂頻仍、法制鬆弛,人口走私猖獗。期望追尋歐洲夢的難民往往必須撐過1至3個月的航程,船票更高達1000至5000美元,相當索馬利亞、厄利垂亞、馬利一般勞工10年的薪水。

難民希望落腳歐洲聯盟領土,想盡辦法賺錢,然後奮力寄錢回家鄉,幫助下一輪鄉親離鄉背井,而蘭佩杜薩島雖是義大利領土,地理上更靠近非洲,難民視該島為踏上歐洲領土的前哨站。

(Google map蘭佩杜薩島)
事實上,由非洲經地中海到歐洲的難民如同航行在海上分叉路口,一條通往他們心中的康莊大道,另一條則是邁向死亡。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表示,過去兩年多來,在渡海期間死亡的難民比例由2%上升至5%。2013年約6萬難民渡海,去年則增加到至少21萬9000人。有關當局估計,今年渡海追尋移民夢的難民至少將多達50萬。

追夢的勇氣前仆後繼,類似的船難悲劇,每年都發生,奪去動輒數百條寶貴的性命。除非難民所處國家經濟和生活品質,難民海難的悲劇不會停止,但這非一蹴可幾。而利比亞等國法制不彰、執法鬆弛,導致難以取締為謀財讓大量難民擠進狹小船隻的人蛇集團。更實際的作法或許是加強查緝這些非法移民船隻駛出的港口,如同義大利總理倫齊(Matteo Renzi)所言,應對非法移民船難的最人道作法,是在船駛出前攔截它。

※以下是近年4件難民船重大事故:

● 2013年10月,難民船在義大利蘭佩杜薩島外海下沉,並起火燃燒。500名移民中,至少366人送命。

● 2014年9月,人口走私集團船隻猛撞難民船,並試圖將難民驅趕至較小的船,衝突中估計500難民溺斃。這場事件估計是19日船難前,傷亡最慘重的移民船難悲劇。

● 2015年2月,走私集團逼迫勞工在惡劣天氣條件下於利比亞登上擁擠不堪的橡皮艇,船難爆發,330多人死亡。

● 2015年4月12日,搭載多達400人的難民船在利比亞外海傾覆,145人獲救。


輸出難民?

英國警方:死亡貨櫃中39人均為中國公民| 德國之聲來自德國介紹德國| DW | 24.10.2019

慘,全部都是中國人!英國驚現「屍速貨櫃車」 39人在零下25度貨櫃中活活凍死-風傳媒


黑水溝就是台灣海峽/先民血淚移民史/勸君切莫過臺灣,臺灣恰似鬼門關,千個人去無人轉,知生知死都是難。 大船還在巷口據,又等好風望好天,也有等到二三月,賣男賣女真可憐。 衣衫被帳都賣盡,等到開船又食完,也有乞食回頭轉,十分冤枉淚連連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福建男13小時渡黑水溝抵台中港 稱一路風平浪靜
 福建男13小時渡黑水溝抵台中港 稱一路風平浪靜 https://bit.ly/3h8xPOP
大陸籍周姓偷渡客蹲坐在台中港西碼頭防波堤,他自稱在大陸沒有犯罪,來台是為「投奔自由台灣」。(讀者林學賢提供/王文吉台中傳真)© 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 大陸籍周姓偷渡客蹲坐在台中港西碼頭防波堤,他自稱在大陸沒有犯罪,來台是為「投奔自由台灣」。(讀者林學賢提供/王文吉台中傳真)
周男乘坐的橡皮艇停泊在台中港內。(讀者林學賢提供/王文吉台中傳真)© 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 周男乘坐的橡皮艇停泊在台中港內。(讀者林學賢提供/王文吉台中傳真)
大陸籍周姓男子上月30日上午獨自駕駛橡皮艇從福建出海,花了近13小時橫渡台灣海峽,深夜抵台中港,並爬上防波堤向路過工人求助。台中港警獲報將周男帶往留置所檢疫,並報請檢方偵辦。據悉,周男自稱在大陸沒有犯案,並非通緝犯,因嚮往民主自由投奔來台。
這名男子自稱姓周、年33歲,來自大陸福建,上月30日早上9時許獨自駕駛軍規級橡皮艇從福建出海,橫渡台灣海峽。男子稱沿途風平浪靜,花了近13小時橫越台海,當日深夜抵台中港西碼頭,因對地形不熟,他爬上防波堤呆坐2個多小時,直到聽到人聲,才出聲求助。
下班路過的林姓工人聽到男子直喊「喂」,他以台語問「你在上面幹嘛?」對方操大陸口音的國語答說「我花10幾小時從福建開橡皮艇來台灣發展」。林姓工人驚覺遇到「偷渡客」,好心拿便當並提供棉被,以拖待變,並同步託人向台中港務警察總隊及海巡署報案。
港警上月30日午夜11時50分獲報,1日凌晨會同海巡署中部分署第三海巡隊、偵防分署台中查緝隊到場,將男子帶往留置所隔離檢疫,同步加強搜索周邊區域,未發現其他可疑人士。林姓工人表示「這是正港的大陸偷渡客,竟可開橡皮艇一路無阻到台灣,非常不可思議!」福建男13小時渡黑水溝抵台中港 稱一路風平浪靜 https://bit.ly/3h8xPOP

BB1ghtRK.imgBB1ghgiZ.img


大陸一名33歲周姓男子1日涉嫌從福建駕駛橡皮艇橫越海峽,從台中港上岸偷渡被逮。(翻攝自鄭明典臉書)
大陸一名33歲周姓男子1日涉嫌從福建駕駛橡皮艇橫越海峽,從台中港上岸偷渡,被路過工人發現報警處理,訊後交由海巡署安置。警方指出,周男自稱嚮往台灣自由,才計畫偷渡入境,橡皮艇則在淘寶上買。
淘寶橡皮艇11hr偷渡台中港 陸版「少年Pi」為投奔台灣3結局曝光 https://bit.ly/3tdY4W4
據了解,台中港一名林姓碼頭工人1日凌晨下班後,在西碼頭聽到聲音查看後發現偷渡客在求救,隨即報警處理。周男落網後供稱,因嚮往台灣自由,於是透過淘寶購買人民幣1.6萬元(約新台幣6.8萬元)的軍規橡皮艇與引擎,4月30日從福建石獅出發,花11小時橫渡海峽,最後在台中港附近上岸。
周男表示,上岸後現場未有任何人車,一直躲在上岸處,直到隔日凌晨2時許,儲備的食物和飲水用光、聽到林姓工人的車聲,才趕緊大聲呼救,並強調在大陸沒有犯案、也不是通緝犯,只是嚮往台灣的民主自由才會偷渡來台。
對此,警方表示,周男第一時間與林姓工人說「要來台灣發展」,事後臨時改口「嚮往台灣」「想投奔自由」目的令人懷疑,整起事件仍有待釐清。由於周男行為違反《入出國及移民法》,訊後將人先交由海巡署安置、依規定隔離檢疫14天,接著再轉由移民署專勤隊處理。
據過去政府處理相關大陸偷渡客的案例,分為3種,一般刑期結束後會遣返回大陸,或可能予以「收容替代」身分,讓其在台灣生活,或是可以申請政治庇護,但非法偷渡的因素,申請政治庇護恐怕非常困難。淘寶橡皮艇11hr偷渡台中港 陸版「少年Pi」為投奔台灣3結局曝光 https://bit.ly/3tdY4W4

2021-05-03_0925492021-05-03_111316


「中國偷渡客」疑點多!專家細數「巧合」:時間、海象、導航…
中國偷渡客(圖)來台被逮,專家細數多個「巧合」。(民眾提供)
「中國偷渡客」疑點多!專家細數「巧合」:時間、海象、導航…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xHvTTe
2021/05/03 10:48
〔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中國籍周姓男子上月30日駕駛軍規橡皮艇偷渡來台,且在台灣海峽航行時皆未遭遇阻礙,對此,前海軍官校教官呂禮詩今日在臉書發文指出,雖然軍規橡皮艇橫越海峽絕對可以,但要這麼會選時間、海象和導航,「真的有這麼厲害」?周男如何事先從簡略的氣象預報得知海象,並如何在茫茫大海中進行導航,他認為,「太多的巧合湊在一起,絕對是不是巧合」。
呂禮詩表示,他選擇距離中國福建省石獅市及台灣台中港最近的中央氣象局測站,以及位於料羅港南方海域約4公里的金門資料浮標,與台中港西南方海域的台中港資料浮標,實測風力及浪高可發現,周男自石獅市出發時,浪高約是40公分趨緩至20公分,風力3級轉至2級之時,在台中港登陸時的風力、浪高也約莫如此。他質疑,相關海象數據都是顯示「即時海象」,但周男如何事先從簡略氣象預報之中得知?
呂禮詩指出,周男橫渡台海最大問題在於導航,在茫茫大海之中,要不是用指北(南)針,就是用手機定位,而且在這個當下,在中國福建省必須以手機「八閩健康碼」(一款防疫用APP)才能出入中國海岸,還要扛著42公斤的橡皮艇,「不引人側目嗎」?他認為,「太多的巧合湊在一起,絕對是不是巧合」。
至於海軍和海巡署是否失職,呂禮詩表示,浪高相對證明,如此小的橡皮艇,正好隱沒在海浪中,若要科技執法則是「紅外線熱像儀系統」的重疊部署,這次意外的查獲周男「投奔自由」,正好警示了海軍和海巡署的裝備及部署需求。不過,他也認為,「一人一艇」能夠渡海成功,並不代表「百人百艇」或「千人千艇」也能複製類似模式。(11:06更新)「中國偷渡客」疑點多!專家細數「巧合」:時間、海象、導航…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xHvTTe

php0keqa5


2020年因對抗飢餓問題及避免其演變成戰爭和衝突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2021-11-02_08205720201117-0320201117-0220201117-01

世糧署籲捐款 馬斯克:說清楚就捐
世糧署籲捐款 馬斯克:說清楚就捐 https://bit.ly/3jZoNEl
國際中心徐筱晴/綜合報導
2021年11月1日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個人資產已達到3110億美元。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針對全球不少國家都面臨的饑荒問題,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先前提出辦法,呼籲世界億萬富豪站出來,捐出個人部分財產,問題就能迎刃而解,甚至還點名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以及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只要拿出總資產的2%就能解決世界飢荒。對此,馬斯克在推特上回嗆,只要糧食計劃署說清楚捐款金額用途,他就賣出特斯拉股票,馬上捐款!
綜合外媒報導,去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近來為了饑荒問題再度出聲,稱世界富豪拿出個人一小部分資產,就能夠解決問題。糧食計劃署署長畢斯利(David Beasley)先前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更直接點名全球前兩大富豪馬斯克以及貝佐斯,要他們立即站出來。
畢斯利還幫身價約3000億美元(約台幣8.3兆元)的馬斯克計算,只要他能拿出2%大約60億美元(約台幣1669億元)的資產,就能解決地球糧食危機。
糧食計劃署的言論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人工智慧專家大衛(Eli David)在推特上PO文質疑糧食計劃署用錢不當,因為光是去年一整年,糧食計劃署就已經收到84億美元(約台幣2337億元),比起要馬斯克捐款的60億元還要多出許多,為何饑荒問題仍未解決。
這則貼文引起馬斯克注意,馬斯克隨後回應,表示「如果世界糧食計劃署能夠在這裡說清楚,怎麼用60億元解決世界飢荒問題,我會立刻賣掉特斯拉的股票,並捐出這些錢」馬斯克強調,必須是公開的會計資料,以便讓大眾知道錢怎麼花的。
▲馬斯克在推特回應,表示只要世界糧食計畫署說清楚捐款資金怎麼花,他「現在就捐」!(圖/翻攝自推特)
至今,世界糧食計劃署仍未說明「60億要怎麼解決饑荒問題」。不過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馬斯克的個人資產已經達到3110億美元(約台幣8.6兆元),世界糧食計劃署提到的60億美元僅佔他總資產的1.93%
世糧署籲捐款 馬斯克:說清楚就捐 https://bit.ly/3jZoNEl
---------------------------------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a](英語:World Food Programme,縮寫WFP),原名糧食援助政策與計劃委員會,是屬於聯合國的食品援助組織,成立於1961年,總部設於義大利羅馬,為全世界最大的人道救援組織,為世界上9千萬有需要人士提供糧食,其中包括了大約5800萬名的孩童。[1]世界糧食計劃署在全球擁有超過80個國家辦公處,他們成立的目標是幫助無法生產與獲得糧食的人和家庭。2020年因對抗飢餓問題及避免其演變成戰爭和衝突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獲頒諾貝爾和平獎。[2]
世界糧食計劃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CD6KLq
歷史
位於義大利羅馬的世界糧食計劃署總部大樓
1960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會議上,美國糧食和平計劃署署長喬治·麥戈文提議成立一個多國食品援助方案。1961年,根據第16屆聯合國大會1714號決議和第11屆聯合國糧農組織1/61決議,成立世界糧食計劃署,計劃1963年1月開始運行[3]。但由於1962年9月伊朗博恩扎赫地震、10月泰國颶風、以及阿爾及利亞獨立面臨500萬難民重新安置問題,各地亟需糧食,世界糧食計劃署提前於1962年投入運作[4]。
頭三年為試運行階段,1965年12月,兩個主辦機構決定把它繼續合辦下去。總部設在義大利羅馬。共有32個成員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的最初宗旨是:通過糧食(或飼料)援助,幫助減輕災情,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以糧食為手段,幫助低收入開發中國家在糧農方面實現自給自足;對受援國勞動密集型的建設項目,提供糧食作為工資的一部分;向受援國提供飼料並協助改進飼養方法,發展畜牧業生產,改善人民營養水平;定期開會,研究糧食援助計劃及其執行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等。在1963年至1965年試運行期間,共有70個國家向世界糧食計劃署捐款,77個國家接受了糧食援助[5]。其領導機構為執行局,由36個聯合國糧農組織和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成員組成,秘書處為日常辦事機構。
中國於1979年正式加入,並於1980年10月與該署簽訂了《基本協定》,同年在北京正式設立駐華代表處。1979年開始,世界糧食計劃署向中國提供援助[6]。2006年,考慮到中國經濟發展快速並有能力解決好貧困人口的糧食供給問題,糧食計劃署停止了對中國的糧食援助計劃[7]。
資金
糧食計劃署的業務經費主要來自於世界各國政府以及公司私人捐助[8]。2018年的資助額為72億美元,其中最大的捐助國是美國政府(25億美元)和歐盟(11億美元)。捐款主要用於最高級別任務、由於衝突造成的飢餓危機,剩餘部分則用於處理較低調的緊急情況或戰略工作[9]。
組織架構
領導及員工
世界糧食計劃署由36個成員國代表組成的執行局進行管理。2017年3月,聯合國秘書長和糧農組織總幹事共同任命美國前南卡羅來納州州長大衛·比斯利為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幹事,任期五年。歐洲聯盟也是糧食計劃署的常駐觀察員,並作為一個主要捐助者參加其執行局的工作[10]。截止2018年,世界糧食計劃署有17000名員工[11]。
聯合國人道主義空運處
2000年,聯合國人道主義空運處在布林迪西宣布成立,取代此前由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管理的、位於比薩的聯合國供應倉。與此同時,空運處的管理由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移交給世界糧食計劃署,旨在再最具挑戰的環境下建立供應鏈,實施工程並恢復應急通訊,開展應急準備預案和中長期發展計劃。
後勤群組
正在奈及利亞執行任務的後勤群組成員
後勤群組(英語:Logistics Cluster)[12]是一個機構間常設委員會(IASC)的人道主義協調機制,其主要任務是支持應急反應。作為十一個部門協調機構之一,它由聯合國大會1991年12月第46/182號決議設立,並在《2005年人道主義改革》中得到擴展。該機制採取了新特點以提高能力、可預測性、問責制、領導能力和夥伴關係。
後勤群組提供協調和信息管理服務,從而支持業務決策、提高人道主義應急反應的可預測性、及時性和效率。在必要時,物流群組還為獲得共同的物流服務提供了便利。世界糧食計劃署在人道救援物流中具備專門知識,因此被機構間常設委員會選定為後勤群組的牽頭機構。世界糧食計劃署在羅馬總部設有全球後勤群組支助小組。糧食計劃署還扮演「最後手段的提供者」身份,在關鍵人道主義危機反應中提供共同後勤服務[13]。
活動
項目
零飢餓計劃是糧食計劃署的首要工作任務
零飢餓
零飢餓計劃(ZeroHunger)是2012年由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起,旨在2030年前實現全球零飢餓的運動。2015年,聯合國提出17個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其中「零飢餓」位列「目標2」,旨在「承諾消除飢餓、實現糧食保障、改善營養並促進可持續農業」[14]。根據聯合國各部門職權安排,此任務也是世界糧食計劃署的首要工作[15]。2018年11月,糧食計劃署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研發「世界飢餓地圖」[16][17]。
賴比瑞亞緊急援助行動
2003年8月15日賴比瑞亞聯合工作行動期間,美軍在蒙羅維亞自由港卸載世界糧食計劃署人道主義援助物資
2003年7月19日,賴比瑞亞反政府武裝攻入蒙羅維亞,控制該地區的聯合國救援食品倉庫。8月3日,世界糧食計劃署向賴比瑞亞空運食品[18]。9月17日,糧食計劃署成功將救援糧送至布坎南,向當地3.2萬難民分發口糧[19]。2003年9月,聯合國賴比瑞亞特派團接管賴比瑞亞。2014年,中國委託糧食計劃署對向獅子山、賴比瑞亞和幾內亞三國分別提供價值200萬美元的糧食、食品援助[20]。2020年4月,世界糧食計劃署向10萬名賴比瑞亞中小學生提供食品[21]。
當地採購促進發展計劃
2008年,糧食計劃署組織了為期五年的當地採購促進發展計劃(Purchase for Progress, P4P)試點項目。P4P項目協助小農戶,向他們提供進入農業市場的機會,使他們成為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參與者。該項目跨越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20個國家,培訓了80萬農民改進農業生產、收穫處理、質量保證、集體營銷、農業融資以及與世界糧食計劃署簽訂合同。該項目生產了366000公噸糧食,為小農創造了1.48億美元的收入[22]。
非洲之角旱災
2011年7月24日肯亞奈洛比,世界糧食計劃署及其他國際政要就非洲之角旱災援助項目召開記者發布會
2011年9月15日,澳大利亞援助玉米,經糧食計劃署安排在肯亞瓦吉爾郡進行分發物資
2011年9月15日,澳大利亞援助玉米,經糧食計劃署安排在肯亞瓦吉爾郡進行分發物資
糧食計劃署安排在肯亞瓦吉爾郡進行分發物資
2011年9月15日,糧食計劃署在肯亞達達阿布分發玉米高粱等物資
2011年,非洲之角的索馬利亞、肯亞、吉布地、烏干達和衣索比亞大部分地區等國爆發旱災。同年3月,肯亞與包括糧食計劃署的六個聯合國機構聯合制定國家糧食安全戰略[23]。同年7月,糧食計劃署開始陸續向災區運輸糧食[24]。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支持索馬利亞的救援行動,向糧食計劃署提供的單筆最大額度捐款1600萬美元[25]。2017年,糧食署在肯亞北部卡庫馬難民營舉行糧食援助接收儀式,接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捐贈的9000噸玉米和高粱[26]
世界糧食計劃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CD6KLq
---------------------------
諾貝爾和平獎為什麼給了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
2020/11/20Ariel營養師
諾貝爾和平獎為什麼給了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低碳生活部落格 https://bit.ly/3BB5uqO
今年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將諾貝爾和平獎頒給WFP,大概是看到糧食背後的「動力」有多大,因而希望WFP透過援助,來增強糧食安全和改善飢餓,使世界更穩定、和平。
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為「世界糧食計劃署」(圖:Nobel Prize官方臉書粉絲專頁)
 「飢餓」這兩個字,相對於開發中國家,在台灣是比較少見;反而食物過度浪費、食品衛生安全以及過多熱量攝取,是我們在營養上常見的問題。不過綜觀全球,有將近7億人口處於「飢餓」狀況,這會進階繁衍出營養不良、醫療資源消耗、甚至戰亂等問題。剛好今年Covid-19又爆發,國際糧食供應大洗牌,有些國家有糧食出口禁令,造成國內生產過剩,但國外供給不足的兩極化狀態。
  而世界上能夠協助讓糧食分配更平均的權威性組織,莫過於1961年即成立的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 WFP),當時創立目標是為了解決飢餓問題和促進食品安全。今年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將諾貝爾和平獎頒給WFP,大概是看到糧食背後的「動力」有多大,因而希望WFP透過援助,來增強糧食安全和改善飢餓,使世界更穩定、和平。
  不過WFP是做了哪些事情,受到諾貝爾委員會的青睞呢?去年總共有88個國家,且將近1億人口承受嚴重糧食不安全和飢餓問題,WFP非常努力投入供糧行動;而今年Covid-19來襲,讓弱勢族群更暴露在飢餓風險中,WFP也馬上起身應對,降低因飢餓造成戰爭和衝突的機會。
WFP提供糧食給難民署(圖2:UNHCR)
  這中間有許多國家受到了WFP的幫忙。舉例來說:葉門有將近1000萬人嚴重缺乏糧食,WFP今年每個月都會固定配給糧食給這些人。如果家庭人口平均有6位,他們每個月會得到小麥粉,豆類,植物油、糖和鹽。另外,也有超過100萬的婦女和200萬的兒童有嚴重營養不良的危機,WFP也正在為這些孕婦、哺乳期婦女、5歲以下兒童提供營養支持。整體來說,WFP的介入,確實讓葉門飢餓問題延緩了許多。
  回頭看看歷屆諾貝爾和平獎獲獎原因,大多都是國家之間達成協議停止戰爭、禁止核武器、爭取兒童教育權等。今年得獎的理由是因為透過充足的糧食改善飢餓的問題,進而阻止戰亂,這代表國際上越來越看到飲食糧食的價值,並非在個人營養層面上,而是會牽動整個社會安全。因此,此獎項帶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省思,那就是愛惜食物、不浪費資源,世界會更好。
  幾年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也將「零飢餓」納入其中,台灣雖然少有飢餓問題,但也不能忽視飲食議題。像衛生福利部推廣的三原則:均衡適量不浪費、當季在地品質好、多樣原態少加工,就很實際。為了宣導此觀念,台灣營養師們也努力推廣蔬食、減碳飲食。畢竟說到底,食物是我們每天生活的基礎,每個人在飲食上一點點的改變,集結起來對地球的貢獻就很大。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裡有一項就是零飢餓((圖3:UNSDG-2)諾貝爾和平獎為什麼給了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低碳生活部落格 https://bit.ly/3BB5uqO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