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紀念終戰或抗戰勝利七十年/「跳島作戰」/美軍五三一空襲 三千紀念終戰或抗戰勝利七十年/「跳島作戰」/美軍五三一空襲 三千


紀念終戰或抗戰勝利七十年/「跳島作戰」/美軍五三一空襲 三千

空襲台灣機隊來自海峽對岸(機體有國民黨徽)的中美飛機


紀念終戰或抗戰勝利七十年/「跳島作戰」/美軍五三一空襲 三千  

-----------------------------------------------------------

馬英九繼續轟炸台灣?

推文到plurk
2015-08-15 06:00
◎ 李道勇
日前馬政府邀請前蘇聯航空志願隊飛行員後代,參加「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紀念活動。
外交部表示,蘇聯在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一年,曾派遣軍事顧問、航空志願隊共三千餘人來華,在各戰役中,擊落日機四五九架、日艦百餘艘,也造成二百餘名蘇聯飛行員陣亡。外交部稱,訪賓此行將接受馬總統頒贈的抗戰勝利紀念章,以表彰、感謝其先人助我抗戰所做的犧牲,也盼蘇聯航空志願隊曾與我國軍並肩作戰的事蹟不被世人遺忘。
但此事如何與臺灣連結?乃因一九三八年二月廿三日(蘇聯紅軍節),蘇聯駐漢口的廿八架轟炸機跨海攻擊臺北松山機場,事後據蘇聯估計,此次行動炸毀四十架日機與大量的戰備物資。紅軍突襲成功的第二天,中國各家早報紛紛刊出轟動的「號外」:在一名外國飛行員指揮下,年輕的中國空軍突襲臺灣的松山日本空軍基地,但大家都認為那位外國飛行員必是陳納德。(此次行動本擬中蘇混合編隊;但南昌出發的中華民國機隊由於迷航,不得不放棄任務返航。)
此事與國防部兩年前在新竹基地舉辦「華美飛虎年會暨華美混合團空襲日駐新竹基地七十週年」的紀念活動如出一轍,但那次空襲新竹基地(一九四三年)不是「飛虎隊」也不是「中美混合團」,而是美軍第十四航空隊執行,馬英九卻把它連結到「飛虎隊」、「中美混合團」,而且還連結八千多公里外的埃及,提到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與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在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共同發表「開羅宣言」。但所謂「開羅宣言」只是「PRESS COMMUNIQUÉ」(新聞公報),文件中無「開羅」或「宣言」等用詞,而且與會三巨頭並未簽字。
馬政府「課綱亂調」,馬英九還親自下場改編歷史,害得成立近百年的中央社也荒唐地報導「飛虎隊轟炸新竹基地…週年」。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

-----------------
台灣軍魂何時安歇?

推文到plurk
2015-08-09 06:00
◎ 謝德謙
八月二日,筆者參加墾丁潮音寺日人終戰七十週年暨巴士海峽戰歿者慰靈祭。是日,逾百位日人與會,包括交流協會台北辦事處長。他們從日本邀來高僧誦經,不只在潮音寺,還前往核三廠出海口面巴士海峽處;在此,並加上空手道儀式,且由參加者獻祭菊花。日人對於戰歿者的追悼令人印象深刻。
不只來台灣,日人也前往太平洋各戰場追悼戰歿者。反觀,二戰中台灣人的日本軍人、軍屬逾廿萬,戰歿逾三萬卻少人聞問,更甭提參加支那抗日軍者。此外,從清國的太平天國平亂、大東亞戰爭、蔣毛內戰到八二三砲戰等,台灣人的戰歿者皆未獲關懷。唯一例外是許昭榮先生創辦的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然而,美國有阿靈頓國家公墓和各種戰爭紀念碑、日本有靖國神社、蔣匪集團也有忠烈祠、國軍公墓紀念戰歿者,試問,台灣呢?
去年是歐洲人所謂的大戰(The Great War,一次大戰)百年。當時,大英帝國的五個自治領加拿大、紐芬蘭、澳洲、紐西蘭、南非都派人參戰,且多屬自願;除南非外,男性參戰比率都達約廿%。隨著戰事延續與成批的年輕人戰歿(除南非外,戰歿者比率都達約十%),他們都要求對其行動能更自主;之後,更要求對其命運掌握更多。退伍者更發覺,替英國打仗反而讓他們愈覺遠離英國。因為,他們發現英國對其原生地漠不關心,自己更可以比英軍勇敢或是更有能力的殺敵,獨立意識遂愈形強化。
因此,歷史學家將一次大戰視為各自治領的獨立戰爭。且這還包括他們的立國神話形成。對於我們台灣人而言,除了前述戰爭外,我們「三年一反,五年一亂」的抗清革命四十餘次,遠勝於支那人的幾乎不抗清。對於抗日我們也遠比支那人勇敢,光乙未之役在不到半年內戰死者即佔人口的○.五四%,約當支那八年抗日的戰歿者比率。
筆者認為,數百年來台灣人替別人犧牲卻乏人聞問,著實可悲。我們必須在台灣主體意識之下打上一仗,才能找到自己,建立獨立國家。同時,唯有在獨立之後建立台灣的國家神廟,台灣軍魂才得安歇!
(作者為IFJ《國際記者聯盟》暨台灣記協會員)
---------------------

宜縣日治時期軍事遺跡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7-06
●宜蘭縣日治時期軍事遺跡,包括機堡(戰機掩體)、機場、軍事坑道、碉堡、防空壕等等,有些年久失修,或大興土木被拆除,正在逐年消失。
●二戰期間,日本遂行「大東亞共榮圈」野心,大舉侵略鄰國,1941年偷襲美國珍珠港,點燃太平洋戰爭戰火,美、英為首的盟軍,1943年起鎖定日本殖民地台灣,施以大規模空襲。
●1944年戰局逆轉,日軍落居下風,為防止盟軍登陸台灣,在台構築坑道之類設施,同時部署軍力迎戰,宜蘭縣日治軍事設施,多在這個時期建造,之後,盟軍採取「跳島作戰」策略,跳過台灣直攻琉球群島,台灣幸運躲過這波戰火,宜蘭縣軍事遺跡得以保留至今。(記者江志雄整理)

------------------------
被湮沒的歷史人物──台灣老兵

推文到plurk
2015-05-24 06:00
◎盧世祥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七十年,許多國家進行紀念活動。活動大致按一九四五年戰爭末期的時序進行,戰勝國與戰敗國所辦活動迥異。
二戰歐洲戰事結束於先。一九四五年四月底希特勒自殺,五月納粹德國投降;八月初,美國在日本投了兩顆原子彈,太平洋戰爭八月十五日結束。今年春夏之季,因此是二戰紀念活動的熱季。
對戰敗國日本來說,一九四五年的硫磺島戰役、東京大轟炸、沖繩島戰役,都是慘烈的往事,日本就此有一連串紀念儀式。明仁天皇夫婦四月初到南太平洋帛琉及貝里琉悼念戰爭亡魂;安倍首相五月在美國國會演說,表明對戰爭「深刻反省」,強調「不能把目光從給亞洲各國人民造成痛苦的事實移開」。
戰勝國紀念活動各有不同。美日兩國在硫磺島舉行追念儀式,凸顯兩大民主國家化敵為友,且正開展堅強結盟新關係。在歐美國家,從歐戰首役的波蘭格但斯克、巴黎凱旋門、倫敦到華府,五月八日都有緬懷戰勝法西斯的活動;連德國也強調,納粹倒台是國家的解放。
台灣閱兵與人民、土地脫節
俄羅斯在莫斯科紅場盛大閱兵,普廷總統原打算藉此展現民族榮光與尊嚴,但西方國家抵制,這一盤算未能如意。前蘇聯在二戰死亡兩千六百萬人或一成四的人口,對和平的貢獻犧牲厥偉。惟普廷入侵烏克蘭、併吞克里米亞,是冷戰後首次出現以武力改變歐洲領土版圖,引發眾怒,閱兵更加深各國對俄羅斯窮兵黷武的惡感。十年前的終戰六十年,普廷同樣在紅場閱兵,包括美國總統小布希、日本首相小泉等都共襄盛舉,今昔場面大不同,其來有自。
普廷一樣試圖把戰爭記憶當做現實政治工具的,還有要以閱兵慶祝抗日戰爭勝利的台海兩岸政府。中國八年抗戰,主要戰役是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軍隊打的,不是採「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策略的共產黨;這一事實,不因後來國共內戰勝負而改變。戰後一九四九年才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閱兵或可耀武揚威,展現近年大舉擴充的軍力,卻讓周邊國家對它武力崛起疑慮更深,也美化不了共產黨的抗戰紀錄。
至於中華民國在台灣閱兵,更令人莫名其妙。馬英九政府決定閱兵,據報導主要出自與中國別苗頭,以免中國閱兵吸引國際目光,進而襲奪抗戰的歷史解釋權。但中國閱兵竄改不了抗戰史實,假話多說不會成真。
集皇軍、國軍及共軍於一身
除了閱兵這一跟人民、土地嚴重脫節的活動,馬政府還宣布要頒紀念獎章給抗戰老兵,包括人在中國者。其實,台灣社會需要的,是藉由紀念前人在戰爭的犧牲,守護他們留給後代的寶貴資產──和平,而不是重拾軍國主義象徵的閱兵。同時,相較於抗戰老兵,社會更應關懷台灣人日本兵──健在者最年輕已近九十高齡,許多台灣人的父親或祖父輩被湮沒的歷史。因此,與其閱兵,不如建立終戰紀念碑以慰先人,並忠實記錄整理那個戰爭年代的台灣。
台灣戰時是日本殖民地,戰爭帶給人民極大苦難。民生物資限量配給,增稅、獻繳金錢和貴重物品,還要跑空襲或「疏開」鄉下,生活維艱。戰爭末期,台灣各地被美軍空襲;七十年前的五月三十一日,台北遭慘烈轟炸,總督府等市內重要建築少有倖免,三千市民因此喪命。
至於戰爭期間,台灣青壯之輩不論自願或被強徵,付出人力和犧牲生命。據日本官方統計,台灣二十萬七千多人當日本兵,包括戰鬥人員八萬多人,非戰鬥人員十二萬六千多人,其中三萬零三百零四人陣亡或失蹤;他們命喪異鄉或淪落海外的事例,鮮為人知。
台灣人當日本兵,包括陸海空戰鬥人員;非戰鬥人員的軍屬,含軍夫、傭人、工員;另有通譯、醫事、巡查補。此外,在校學生從軍有學徒兵;一九四二年還有未滿二十歲,前往日本半工半讀、從事海軍飛機製造的「台灣少年工」;由原住民組成的「高砂義勇隊」;另有在戰場及各地軍醫院工作的女性看護婦。
台灣人日本兵在戰爭中出生入死,戰後卻未全然解甲歸田。他們有的留在中國大陸,或在台灣應徵為「國軍」,投入戰後白熱化的國共內戰;有的因此遭共產黨俘虜,轉成人民解放軍的一員,再因「抗美援朝」,投入一九五○年代的朝鮮半島戰爭,以致集皇軍、國軍及共軍於一身,十足反映了台灣人日本兵「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的悲哀。
讓台灣人日本兵「靈安故鄉」
還有若干台灣人日本兵滯留海外。他們有的與當地人民站在一起,為戰後獨立戰爭奮鬥,如曾受勳的印尼獨立戰爭英雄李柏青;有的娶妻生子、落戶異鄉,如滯留越南的吳連義;還有的繼續堅守其職,不知戰爭已然終了,如三十一年後才走出印尼叢林的阿美族人史尼育唔(李光輝)。
另一方面,返回家鄉的台灣人日本兵,在二二八事件有人挺身而出。其中以鍾逸人擔任隊長的「二七部隊」最知名,在反抗以「清鄉」為名的外來政權屠殺中,降低了台灣人民的受害程度。
然而,戰後日本政府長期漠視對台灣人日本兵的補償與賠償,經過積極爭取,才終於有所回應,但與日本老兵相較,金額懸殊,待遇顯有差異。即使後來被徵召為國軍的台灣老兵權益,也未受中華民國政府重視,有「偏袒老芋仔、剝削蕃薯囝」的明顯失衡
至於戰爭中陣亡及失蹤的台灣人日本兵,靈位進入日本靖國神社。在台灣台中的寶覺禪寺、新竹北埔濟化宮等,供奉台灣人日本兵陣亡及失蹤的三萬多人,是靖國神社的台灣版;新北市烏來有「高砂義勇隊主題紀念園區」;讓台灣人日本兵「靈安故鄉」,意義重大。
(作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

------------------------------------

回應《台灣要如何紀念終戰七十年》

推文到plurk
2015-04-01 06:00
◎ 雲程
盧世祥日前為文《台灣要如何紀念終戰七十年》,提及戰後台灣人被嚴重洗腦,至今還烙印著被日本人轟炸、台灣銀行成立於一九四六年等白癡歷史。容做補充。
現代戰爭影響既深且廣。不僅本國國民透過增稅、服役等機制加入戰爭;在總動員名義下,連殖民地如印度、台灣、朝鮮、越南等男女臣民,無不以增產報國、徵召入附屬部隊等方式間接奉獻於戰爭。戰爭中各國多實施軍妓制度,如納粹軍妓、日本慰安婦、中華民國的八三一、日本服侍GHQ佔領軍隊的小潘潘(Pan pan girls)、韓國朴正熙的「基地村」與越戰白虎師的惡形惡狀。戰勝戰敗凌虐婦女有志一同,都是半斤八兩的偽君子。
戰爭是死活大事。無論戰勝或戰敗,戰後各國主計單位都要沖銷天文數字的戰爭預算。德國直到一九九○年才清償〈凡爾賽和約〉第二三一條所規定的戰爭賠償。希臘在二○一三年還向德國要求一六二○億歐元的戰爭賠償。日本「舊臨時軍費借入金」四一四億日圓,至今高掛帳面。可見該賠該拿,當事人可是記得一清二楚。
一次大戰後即刻實施嚴厲的戰爭賠償,後果是大家一起死。二戰後進化為沒收戰敗國機器、勞力、山林礦產抵繳等形式,甚至更隱晦的以如租借軍事基地、海外援助、壓抑匯率、沒收私產、投資後回收等方式為之。亞洲各地日本私人產業被沒收,就是戰爭賠償。相信教科書「以德報怨」者,實在幼稚得可以。
不僅勝敗陣營間有巨債,連戰勝國內部也有該還的借款。英國到二○○六年才清償對加拿大的戰爭借款,更別提各盟國對美的《租借法案》欠款。眾人以為不合理的事情,根源可能在此處。
站在「中華民國」立場,當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有權佔領索債;站在「台灣」立場,它是「太平洋戰爭」戰敗方,本就要負擔戰爭賠償。無論七十年前是抗日光復或太平洋戰爭結束,戰勝國與戰敗國,卻荒謬地同在台灣一島疊影演出。
充當中華民國國民的台灣人,是這場戰爭的戰勝或戰敗方?台灣人自己如何被定位或自我定位?一夕間從戰敗轉為戰勝,就能豁免該賣身抵債的待遇?想想吧!(作者著有《放眼國際:領土地位變遷與台灣》,http://hoonting.blogspot.tw/)

 ----------------------------------------

台灣要如何紀念終戰七十年

推文到plurk
2015-03-29 06:00
◎盧世祥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七十年,許多國家規劃紀念活動。戰勝國之一的俄羅斯,五月九日將在莫斯科紅場盛大閱兵;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馬英九政府要以十六項活動,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年。連七十年前尚未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宣布將在九月三日舉行閱兵,且邀台灣派人參加。
台灣歷史 應由台灣人來寫
戰勝國辦活動,戰敗國也要紀念。尤其日本在七十年前的一九四五年,隨著大戰進入末期,二月硫磺島失守、三月東京遭美國大轟炸、四月沖繩島戰役,都是死亡數以萬或幾十萬計的慘烈往事,日本近月就此已有一連串悼念儀式。
台灣在二戰期間是日本的一部分,台灣人是日本國民,但戰後社會政治情況丕變,對於終戰七十年的到來,要如何紀念?
「台灣歷史應由台灣人來寫,歷史也應與人民及土地結合。」一週前,台南市政府把賢人吳三連列為歷史名人,為故居掛牌,其後人吳樹民引述「三老」的這一話語,實為上述問題的最適切答案。
那麼,七十年前的台灣,這裡的人民和土地處於什麼狀況?
以一九四五年三月為例,經過幾番空戰,制空權已為美軍掌握,台灣正飽受空襲與疏開之苦;尤其有航空及陸軍基地的台南,僅三月份就遭到十一次轟炸,市區也無倖免,平民死傷慘重。
美軍的轟炸,主要從一九四四年秋開始,十月在東方海域的台灣空戰,美日雙方出動一千兩百五十架次軍機,日方海空軍受到重創。其間,台灣遭空襲,十月十四日的岡山大轟炸尤其慘烈。後來,一九四五年初到終戰的持續轟炸,從屏東到基隆,遍及全島。有空軍基地的嘉義、台南等,固為轟炸目標;軍需產業所在的屏東、虎尾也遭空襲;南進基地工業港市高雄,受創甚重。
美軍五三一空襲 三千人死
首善之區台北,七十年前的五月三十一日,遭最大規模空襲︰總督府被直接命中起火,正面南端因此缺了一角;大稻埕哥德式宏偉地標建築蓬萊主座天主堂被炸毀;艋舺龍山寺正殿中彈全毀;市內重要機關建築少有倖免,三千市民因此喪命。這是台北多桑世代一生難忘的「五三一大爆擊」經歷。
事實上,不僅全面空襲,一九四四年的台灣,也曾面臨美軍大舉登陸攻佔的威脅。
當年七月,羅斯福總統召麥克阿瑟於夏威夷,決定對日本作戰行動最終方案,海軍上將尼米茲主張攻佔台灣當進逼日本本土的跳板,麥克阿瑟強調對解放菲律賓有道義責任。按跳島作戰,盟軍最終採直取菲律賓和沖繩的方案,跳過台灣。以後來菲律賓及沖繩兩大戰役之慘烈,台灣躲過了遠比空襲更大的災難
台灣人日本兵 陣亡三萬多人
除了空襲的人命喪亡,戰爭期間的台灣人日本兵,也是至今未曾受到應有關注的往事。按日本官方統計,台灣人日本兵共二十萬七千多人,陣亡三萬多人,他們命喪異鄉或淪落海外,有許多鮮為眾人所知的故事。
台灣要紀念終戰七十年,最重要的,因此是讓二戰期間台灣人民和土地所受苦難準確呈現。戰後繼日本統治台灣的另一個外來政權,不論出自力行中國化政策或顧及與美國關係,對日本時代的種種一概抹煞,如縱貫鐵路全線通車等政績固蓄意淡化,台灣人民戰時所受災難的史實也刻意隱諱;只有在民主化之後,日本時代的台灣史才逐漸脫去障蔽、面向陽光、見到真實。
日本時代歷史茫然,導致許多偏差。「二戰台灣被日本人轟炸」是最典型的歷史白痴台灣銀行官網宣稱「本行成立於民國三十五年」,形同自行閹割行史近五十年(台銀一八九九年由日本政府成立)。台北市長柯文哲看「KANO」,對這部以一九三○年代嘉義農林棒球隊打進甲子園中學冠軍賽為情節的電影,同行友人好奇問他,何以很多電影中人物都講日語?顯見即使知識份子,對台灣往事也所知無多。
這些例子足可證明,「台灣人的悲哀」也表現在對自己歷史的隔閡︰我們的學子記誦他國歷史滾瓜爛熟,考試一考再考;一般國人對這一土地及人民的過去,卻所知有限。最近,法務部長把三十五年前的美麗島事件視為「很久以前的事」,凸顯了短視及歷史文盲在台灣社會的普遍性。
事實上,只要有心,要讓二戰的台灣準確呈現絕非難事。美國官方有關二戰檔案解密者甚多,除了專家學者鑽研,中央研究院透過海內外歷史圖資徵集已啟開端;網路上有識之士組成「台灣回憶探險團」,透過歷史照片及資訊連結,配合新聞時事發揮,也小有成績。
就此而言,馬政府代表中華民國,紀念終戰或抗戰勝利七十年,自有其正當性;畢竟,二戰勝利主要雖靠美國,中國軍民也有極大犧牲與貢獻。較諸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時尚未成立,且共產黨有如蔣介石所說,抗戰期間採「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策略;蔣介石政府因此才是中國抗戰的領導者。
聚焦抗戰 與人民、土地脫節
不過,把紀念終戰七十年活動聚焦抗戰,台灣部分只重「光復」,不但偏頗失衡,也與人民土地明顯脫節。馬政府這麼做,陷入外來統治者的窠臼,柯文哲曾批評國民黨的話極為貼切︰剷除台灣人的過去,代之以統治階級的過去,要大家走向他們設定的未來。
最根本的,七十年前台灣果真「光復」或「終結殖民統治」嗎?終戰之後政經社會動盪,不到兩年就發生二二八事件,對台灣傷害最大。以「光復」美化戰後變局,既掩飾當年剝奪台灣人民透過自決表達自由選擇的基本民權,以致台灣如今仍非正常國家社會,且不合史實,更非社會各族群如今「尊重彼此過去不同,走向共同未來」的正辦。(作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

--------------------------------------------------------------------------------------------

 

未解放的台灣

推文到plurk
2015-04-03 06:00
◎ 謝德謙
對於二戰後亞洲唯一未解放的殖民地台灣人而言,如何面對終戰確實是重要命題。史明先生的台灣人四百年史述說台灣人歷經殖民統治的風霜。
一六八三年,清帝國為免東南海疆遭歐洲人窺視而併吞台灣,卻於一八九五年為自保經下關條約將台灣永久割讓與日本。雖然,支那人總是歪曲日本「『殖民』台灣」;但是,清帝國才是真的殖民台灣。例如,根據《中國近代海關稅收和分配統計(一八六一—一九一○年)》,一八九二年台灣人口兩百五十萬,不足清國四億三千萬的○.六%,關稅負擔卻達四.九%。亦即,台人的關稅負擔逾清國人的八倍。
然而,由於日本人的現代國家治理,一九一七年時台灣人均GDP一○五七美元即高於一九七八年中國的九七九美元。嘉南大圳與日月潭發電所加速經濟成長,一九三九年台灣工業生產超越農業,進入工業化。當時,台灣人均GDP逾日人的六成。
日治時期,台灣確實在民族自決和共產革命等左右兩大思潮衝擊下出現「文協」、「農運」、「工運」,甚至共產主義、無政府主義等運動。但是,除了台共外,「台灣獨立」皆非各團體的主軸。因此,日本軍國主義盛行時,台灣人無可迴避地受其席捲。很清楚地,不論是從國際法、國際政治或外交,甚至歷史事實來看,台灣人都是參與「大東亞戰爭」而非「太平洋戰爭」。
戰後,奉盟軍指示來台解除日軍武裝的蔣介石軍隊即係以戰勝國心態「洗劫」台灣。這是「二二八種族屠殺」、「白色恐怖」的原因,也是「四萬換一元」實際貨幣在四年內貶值逾八十萬倍的原因(押身抵債)。因此,對台灣人而言,這是「二次戰敗」。
自十九世紀迄今,人類經歷三波的民族解放運動,台灣人全部缺席。面對終戰七十載,台灣人唯有推翻蔣家中華民國殖民體制、追求國家獨立,才能自奴隸地位解放。
去年十月,有人舉辦台灣最大空襲—岡山大空襲七十週年紀念活動;今年,何不盛大紀念「五三一台北大空襲」和「八一五終戰」七十週年,並邀請美、英、俄、日、義、德等參戰國一起來,標示我們追求獨立和永世和平的決心! (作者為IFJ「國際記者聯盟」暨台灣記協會員)

-----------------------------------------------------------

紀念終戰或抗戰勝利七十年/「跳島作戰」/美軍五三一空襲 三千  

岡山大空襲70週年祭 12日辦紀念活動

2014-10-09  19:31

〔記者蘇福男/岡山報導〕1944年10月14日,美軍出動130架次B-29轟炸機在岡山上空,投擲650噸炸藥大轟炸,造成日軍和岡山人死傷無數,高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本週日(12日)下午2時,將在岡山長老教會舉辦「岡山大空襲70週年祭」活動,安排牧師帶領眾人祈禱慰靈,倖存者並將現身說法。

  • 1944年10月14日,美軍出動130架次B-29轟炸機轟炸岡山情景。(圖由高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提供)

    1944年10月14日,美軍出動130架次B-29轟炸機轟炸岡山情景。(圖由高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提供)

  • 從空中鳥瞰,「岡山大空襲」岡山街道被炸得遍地開花、死傷無數。(圖由高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提供)

    從空中鳥瞰,「岡山大空襲」岡山街道被炸得遍地開花、死傷無數。(圖由高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提供)

1940年代太平洋戰爭,高雄是大日本帝國的南進基地,岡山機場是當時台灣最大機場,鄰接的日本海軍61航空廠,則是最大的飛機維修基地。

美軍為了癱瘓日軍戰力,至少空襲台灣25回,其中,超過一半在高雄,又以1944年10月14日「岡山大空襲」最為嚴重,不過,因日本總督府事先全台強力執行「非常時」「大疏開」避難疏散策略,到底造成多少人命傷亡?因日本統治當局並未公布,至今仍成謎。

高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總幹事莊盛晃表示,不僅岡山大轟炸,隔年1945年5月31日,台北也遭遇大空襲,是戰時台北市遭受到最大規模的盟軍空襲攻擊,造成3000餘名台北居民死亡,幾乎是在這之前所有美軍對台空襲中死亡人數總和,傷者及無家可歸者更多達數萬人,台北城內許多官民建築設施全毀,損失慘重。

根據資料記載,當天美軍駐菲律賓蘇比克灣的第5航空隊,共派出117架B-24轟炸機執行轟炸任務,並以3架B-24為一編組,自上午10點到下午1點,專門對台北實施無間斷轟炸。

莊盛晃表示,美軍的轟炸主要集中在台北城內(今台北市忠孝西路、中華路、愛國西路、中山南路圍成的四方形),及城外的台灣步兵第一聯隊、山砲兵第48聯隊(駐地均位於今中正紀念堂)等軍事單位,並包含台灣總督府在內,位於榮町、京町、文武町、書院町、明石町、旭町等地的主要總督府所轄官署建物等,合計共有3800枚各式炸彈攻擊。

明年適逢終戰屆滿70年,為提醒台灣人民這段歷史和二次大戰經驗,高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舉辦終戰70年系列活動,12日下午的「岡山大空襲70週年祭」為首發活動,明年8月15日則將在台北市舉辦「815終戰70週年祭~漂浪台灣70冬」紀念晚會

紀念終戰或抗戰勝利七十年/「跳島作戰」/美軍五三一空襲 三千  

岡山大空襲70年 倖存者見證歷史
2014年10月13日 04:10 柯宗緯/高雄報導
「岡山大空襲70周年紀念會」,2名倖存者王文清(左)、梁啟祥(右)出席活動,為無辜亡靈禱告。(柯宗緯攝)。
1940年代,太平洋戰爭,岡山做為日本南進基地,美軍派出130架B-29轟炸機在岡山投擲860噸炸彈,機場、航空廠全毀,也造成無數死傷。昨天適逢「岡山大空襲」70周年,2名遇襲倖存者出席紀念活動,為歷史做見證。

大平洋戰爭時期,台灣飽受美軍空前襲擊,當年高雄是大日本帝國「南進基地」,尤以岡山機場為最大機場,緊鄰的海軍61航空廠是最大飛機維修基地,因此1944年10月12日,被美軍鎖定成為重點轟炸目標。

文史學家杜正宇指出,根據史料記載,「岡山大空襲」事發前,總督府先執行「大疏開」、「非常時」等避難疏散策略,但究竟當時多少人成為無辜冤魂,日方始終未對外公布,但據生存者描述,光是軍事基地內即奪走上萬條人命。

86歲王文清是「岡山大空襲」中倖存者,那年才19歲,在航空廠修理部作業。他憶及當時,轟的一聲「翻地爆炸」,他拚命逃卻找不到出路,後來時間像被凍住,當他有意識後,驚覺右耳被炸聾,但萬幸的是,幸運活了下來。

這場「岡山大空襲70周年紀念會」昨日於岡山長老教會舉行,追銘逝者,為無辜亡靈禱告,也為岡山祈福。主辦單位高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說,這段歷史幾乎快被遺忘了,但卻是台灣史上最慘重的一場災難,因此特地邀請民眾回顧歷史。

台灣最大空襲70週年祭—岡山大轟炸
民報編輯部 2014-10-08 11:22

台灣最大空襲70週年祭—岡山大轟炸
台灣最大空襲70週年祭—岡山大轟炸。(太平洋戰爭in台灣終戰七十週年紀念系列活動臉書)
台灣最大空襲70週年祭
岡山大轟炸-1944年10月14日
(終戰七十週年活動系列)
時間:2014年10月12日(星期日)
地點:岡山長老教會(高雄市岡山區岡山路436號)
電話:07-6213570 傳真:07-6212871
聯絡:莊盛晃(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 總幹事)

﹝終戰七十週年活動系列﹞
首發:岡山大轟炸﹙2014年10月12日禮拜日下午,岡山﹚
次發:台北大空襲﹙2015年5月31日禮拜日,台北﹚
主場:終戰七十週年祭~漂浪台灣七十冬﹙2015年8月10〜15日,台北﹚
聯合主辦: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其他邀集中。
指導:高雄市政府

﹝終戰七十週年活動系列﹞說明
一、總說
1945年8月15日,
日皇玉音放送投降,同盟國欣喜若狂,台灣憂喜參半,因為從日本殖民,
又將淪落盟軍佔領。有人眷戀祖國日本,有人期待中華祖國,竟沒多想自主。

17世紀中葉以前,山川是雲豹、黑熊、水鹿、獼猴、
和各族各宗的桃源,碧海鯨豚長游,大冠鷲雄鎮青天。

荷蘭、西班牙砲艦占港貿易,明帝國敗將來襲,
台灣戰爭噩夢起跑,捲入周邊列強利益恩怨,無了無時。

清帝國二百年,日本五十年,1945到2013,
無主幽靈飄台將屆七十,台灣人還陷溺何國何民虛無飄渺裏。

1945年8月15日,一個戰爭終了,迎向另一個戰爭。

台灣日本兵訓練精良,接收軍隊歡喜騙去打先鋒,
逾萬子弟命喪華北,棄骨戰場集體坑埋,無人收屍遊魂異域。
超過四百萬子弟因奪權戰爭,遣送外島戍守前線。
今天還有千百枚飛彈瞄準台灣,敢問蒼天台灣招誰怨妒?

1945年8月15日的因果,
無異於1662年2月1日明帝國攻奪鹿耳門,
從此捲台灣入水深火熱戰爭阿鼻。

應該深深紀念815,卻被殖民政權刻意遺忘。

815是台灣近代命運的轉捩。
815提醒台灣人,
一日不做主,一日不脫戰爭陰霾。
一日不自己站起來,
一日擺脫不了柏楊言醬缸文明和魯迅言千年吃人文化。

所以我們815聚會。

二、首發
台灣最大空襲70週年祭
岡山大轟炸-1944年10月14日

太平洋戰爭時,台灣遭受美軍空前攻擊,死傷數十萬人。但是,此段歷史卻因戰後蔣介石非法佔領而不顯。根據統計,當年美軍空襲台灣至少二十五回;其中,超過一半牽涉高雄。因為,高雄是大日本帝國「南進基地」。

在全部空襲中,又以1944年10月14日「岡山大空襲」最嚴重。當時,美軍派130隻B-29空襲岡山「日本海軍第六十一航空場」,擲650噸炸藥(1945年3月初造成近十萬人死亡「東京空襲」擲彈2000噸)。不過,因為總督府事先全台強力執行「非常時」「大疏開」避難疏散策略,到底造成多少人命傷亡?日本統治當局並無公布。根據生存者所講,單純死亡人數應有千人,特別是在軍事基地內。為提醒人民台灣歷史和二次大戰經驗,舉辦「岡山大空襲七十週年祭」,作為﹝終戰七十年系列活動﹞首發。

三、次發
台北大空襲70週年祭-1945年5月31日

台北大空襲是戰時台北市遭受到最大規模的盟軍空襲攻擊。造成三千餘名台北居民當場死亡,幾乎是在這之前所有美軍對台空襲中死亡人數總和。傷者及無家可歸者更達數萬人以上。台北城內許多官民建築設施遭受破壞、全毀,損失慘重。

當天駐菲律賓蘇比克灣的美軍第5航空隊派出共117架B-24轟炸機實施任務。另以三架B-24為一編組,自上午10點到下午1點,專門對台北實施無間斷轟炸。

美軍的轟炸主要集中在台北城內(今臺北市忠孝西路、中華路、愛國西路、中山南路圍成的四方形),及城外的台灣步兵第一聯隊、山砲兵第48聯隊(駐地均位於今中正紀念堂)等軍事單位。並包含台灣總督府在內,位於榮町、京町、文武町、書院町、明石町、旭町等地的主要總督府所轄官署建物等等。合計共挨了高達3,800枚的各式炸彈攻擊。

四、主場
【815終戰七十週年祭~漂浪台灣七十冬】

時間:2015年
1、說明記者會:8月10日﹙一﹚
2、演講座談會:8月14日﹙五﹚
3、紀念晚會:8月15日﹙六﹚

地點:台北市

台灣最大空襲70週年祭
岡山大轟炸-1944年10月14日
流程
1 14:00∼14:20 劇場開場 戰創劇場
2 14:20∼14:30 獻祭 大轟炸倖存者獻祭,誦祭文
3 14:30∼14:40 慰靈 牧師祈禱
4 14:40∼14:50 目擊說一 大轟炸倖存者一
5 14:50∼15:00 目擊說二 大轟炸倖存者二
6 15:00∼15:15 演唱 希巨蘇飛、陳珊珊
7 15:15∼15:30 演唱 王明哲
8 15:30∼15:40 致詞一
9 15:40∼15:50 致詞二
10 15:50∼16:00 致詞三
11 16:00 散會 茶點交流

--------------------------------------------------------------------臺北大空襲

二戰時被轟炸過的臺灣總督府  

紀念終戰或抗戰勝利七十年/「跳島作戰」/美軍五三一空襲 三千紀念終戰或抗戰勝利七十年/「跳島作戰」/美軍五三一空襲 三千紀念終戰或抗戰勝利七十年/「跳島作戰」/美軍五三一空襲 三千  

臺北大空襲
台北大空襲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
Taihoku Air Raid 1945.jpg
美軍航空隊攝,總督府(下方冒煙者)已經遭轟炸
日期: 1945年5月31日
地點: 日屬台灣台北州台北市
結果: 美軍空襲行動成功
參戰方
大日本帝國
大日本帝國 大日本帝國陸軍第10方面軍(台灣駐軍)
美國
US Army Air Corps Hap Arnold Wings.svg 美國陸軍航空軍第五軍
指揮官和領導者
中島吉三郎中將(台北駐軍指揮官) 喬治·肯尼上將
兵力
零星防空砲火 117架B-24轟炸機
傷亡與損失
3000餘人死亡
萬餘人受傷或無家可歸 無
閱 論 編
日本戰役
台北大空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治台灣台北市遭受到最大規模的盟軍空襲攻擊行動,發生於1945年5月31日。雖然美軍事先使用空照標明轟炸目標物,但仍造成三千餘名台北居民當場死亡,傷者及無家可歸者更達數萬人以上。台北城內許多官民建築設施遭受破壞、全毀,損失慘重。

早在1943年11月25日,美國陸軍航空軍駐華的第14航空軍第11轟炸中隊出動8架、中美空軍混合團第一大隊第二中隊出動6架,共14架B-25轟炸機在14航空軍23戰鬥大隊的8架P-51、8架P-38掩護下,從中國遂川起飛,轟炸了日軍台灣新竹州飛行基地,毀損日本軍機共52架;這是美軍第一次對台灣空襲。在此之前,蘇聯航空志願隊和中華民國空軍第一大隊也曾於1938年2月23日轟炸過台北的松山飛行基地,這些空襲定位於小型且針對軍事機構的零星轟炸。
在二戰末期奪取菲律賓蘇比克灣後美軍開始對台灣的全面性空襲。1944年10月12日開始,美軍轟炸機隊從菲律賓起飛定期對台灣的軍需產業進行轟炸,轟毀了屏東、虎尾等地可製造酒精燃料的糖廠、高雄港及岡山飛機製造廠(光此廠就挨了650噸炸彈)。此後,位於美軍空襲範圍內的台北也頻繁地承受盟軍炸彈攻擊。
因為美軍空襲情況日益嚴重,日治官方亦依過大稠密之都市住民疏散要綱實行疏散,安排大都市的老人、小孩至郊區或臺灣中南部等地鄉間地區,躲避空襲[1][2]。
空襲始末
美軍在太平洋戰爭採取跳島戰略以減少傷亡加速挺進日本,美軍採取攻佔菲律賓群島和沖繩島、跳過臺灣的方案,不登陸攻佔臺灣,而選擇轟炸空襲臺灣。
美軍對台北實施最嚴重的一次轟炸是發生在1945年5月31日。當天駐菲律賓蘇比克灣的美國第5航空隊派出4支航空大隊共117架B-24轟炸機實施此項任務。5月31日,駐菲美空軍以三架B-24為一編組上午10點到下午1點專門對台北實施無間斷轟炸。
1944年10月10日起的台灣空戰讓當時部署在台灣的230架戰鬥機折損到無力迎擊,台灣空防只剩下地面炮火獨力支撐。美軍對台北城的轟炸主要集中在台北城內(今臺北市忠孝西路、中華路、愛國西路、中山南路圍成的四方形)、城外的台灣步兵第一聯隊、山砲兵第48聯隊(兩單位駐地均位於今中正紀念堂)等軍事單位以及包含台灣總督府在內,位於榮町、京町、文武町、書院町、明石町、旭町等地的主要總督府所轄官署建物等等合計共挨了高達3,800枚的各式炸彈。
空襲死傷與影響

市區落彈狀況

二戰時被轟炸過的台灣總督府

淡水戲館於空襲中全毀
此次空襲造成的最主要毀損應屬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正面遭直接命中:這棟建築物雖在空襲前使用迷彩百般偽裝,仍難逃一劫;該建物傾斜並引發大火,以致戰後不堪使用。另外比如總務長官官邸、台灣鐵道飯店、總督府圖書館、台灣電力株式會社、軍司令部、台北帝大附屬醫院、台北車站、台灣銀行、台北公園、台北高等法院、度量衡所等等官署廳舍也都遭到程度輕重不一的毀損。
美軍此次轟炸雖以台北城內政府軍事、經濟活動頻繁地點為主要目標,但仍誤炸不少平民住宅。其中最嚴重的誤炸,就屬當時被雙連地區居民當成防空設施的大稻埕天主堂,台灣天主教重要地標全毀。除此之外成淵中學、艋舺龍山寺、臺北第一女高(今北一女)、臺北一中(今建中)等學校、廟宇、戲院與不少民宅也普遍遭受誤炸。其中,艋舺龍山寺的正殿、左廊均被炸燬,置於寺中的黃土水雕塑作品《釋迦出山》原作也焚燬於這次大空襲;唯一尚幸者為現藏臺北市立美術館的《釋迦出山》之石膏原模。
這場空襲中,台北市的市民死傷慘重。當日死亡人數高達約三千多人,幾乎是在這之前所有美軍對台空襲中死亡人數總和。另外還有數萬人受傷、多棟建築毀損。
空襲後續

蓬萊主座天主堂原為城內民眾避難所,仍遭砲襲全毀。
因日軍衰敗疲態,這場空襲中台北幾乎無空防,在面對盟軍轟炸時毫無抵抗。為此,台灣總督府開始針對各級學校實施更徹底的校園疏散措施及防空演練。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由於政治立場問題,對這場空襲鮮少提及。甚至常因戰後歷史教育、近代建築藝術史的空洞,導致新聞報導出現「二戰時日軍轟炸台灣」的錯誤訊息[3][4][5]。
2014年5月31日上午,民進黨創黨元老魏耀乾、文史工作者陳婉真、國立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與中國醫藥大學學生邱彥維共組的台獨政治團體「甲午變天」舉辦「531轟趴總統府」行動,由甲午變天成員巴燕·達魯帶領穿黑衣的與會者約50人,在台北市懷寧街以泰雅族祭典慰祭這場空襲中死亡的台北市民三千多人[6]。
未爆彈
2009年7月15日,兩顆疑為本次空襲遺留之美軍未爆彈,在台北捷運信義線杭州南路一帶工地(鄰近中正紀念堂)地下1公尺處被工程人員發現,後來由國軍未爆彈處理小組順利卸除,未釀成傷亡[7][8][9][10]。
2014年2月13日上午8時,台北巿信義區南山廣場空地、信義威秀影城後側位置,即世貿二館原址工地,施工單位使用連續壁挖掘機動工時,於地下8公尺處發現並挖出未爆彈,為昔日美軍550磅炸彈[11]。
臺北大空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goo.gl/CeEew


台灣人守護土地精神不應被隱沒----台灣新竹北埔的濟化宮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2,300萬台灣人繳稅供應的政府,目前掛名為「中華民國」,不論執政者為中國國民黨還是台灣土生土長的民主進步黨,只要一上任,都還視祭祀從中國搬來的「忠烈祠」為正統,而視曾為台灣土地與人民犧牲生命的「台籍日本兵」為畏途。
戰爭的殘酷,誰都不想經歷。然而,台灣人對於70多年前太平洋戰爭的自我角色與後世的紀念,因為外來蔣氏政權到來而變得模糊或是混淆。甚至當2016年蔡英文總統出席由民間社團主辦的「紀念台籍老兵」活動,表示「政府會支持台灣兵歷史正義的追求,也代表政府向這群台灣兵致敬與致歉。」之際,隨後中國的國台辦發言人還發出嚴正聲名嚇阻台灣人:「任何堅持台獨史觀、枉顧歷史事實、企圖美化日本對台灣殖民統治、企圖為日本軍國主義者侵略罪行辯解的言論,都必將遭到兩岸同胞的一致譴責。」然而,中國共產黨政府不曾檢討自己為了保住共產黨政權而殺死、餓死了自己數千萬的同胞而感到愧疚。
曾經,台灣人被日本政府徵召,據日本官方統計有20萬7,000餘人投入戰爭,戰亡或失蹤者超過3萬人還有15,000多名台灣青年被逃難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徵召投入在中國土地上的國共內戰,死亡者眾,存活者甚至被編為共軍而加入韓戰;錯亂的年代,在不同的地域,有著許許多多台灣人為土地為心愛的家人不變的守護,他們的名字與歷史,隨著政權更替與家屬凋零,被世人遺忘著…
台灣新竹北埔的濟化宮。圖/周倪安提供
許多台灣人不知道,在台灣新竹北埔的濟化宮,祭祀著參與太平洋戰爭戰死的27,593名台灣籍日本兵。自1982年戒嚴時期,從靖國神社分靈回台祭祀,迄今已有35個年頭,孤伶伶的35寒暑,中華民國政府視之為「敵軍」而未曾聞問。深深期盼蔡總統能夠說到做到,挹注更多的人力與經費,關注這段台灣人真實卻被刻意隱沒的歷史,讓這些曾為土地付出生命的台灣人不再當孤魂飄泊。

紀念終戰或抗戰勝利七十年/「跳島作戰」/美軍五三一空襲 三千紀念終戰或抗戰勝利七十年/「跳島作戰」/美軍五三一空襲 三千紀念終戰或抗戰勝利七十年/「跳島作戰」/美軍五三一空襲 三千  


紀念終戰或抗戰勝利七十年/「跳島作戰」/美軍五三一空襲 三千紀念終戰或抗戰勝利七十年/「跳島作戰」/美軍五三一空襲 三千

「親日臺灣」是理所當然的嗎?若林正丈看臺灣的兩個「戰後七十年」
2015-09-24
作者:若林正丈(早稻田大學政治経済学術院教授)
本文原文刊載在日本外務省發行的《外交》雜誌第 32 號,2015 年 7 月發行,標題為〈異なる歴史観が混在する「親日」台湾の諸相〉(有著迥異史觀的「親日」台灣)。本文的中文版刊載與翻譯已徵得原文作者若林正丈老師、與《外交》雜誌總編輯中村起一郎先生的同意。譯者為臺大政治所碩士生林彥瑜。日文版原稿請參考 https://goo.gl/FZ0nHl,本文亦刊登於想想論壇。
「抗日戰爭勝利 70 週年」與「臺北大空襲70週年」
2015 年的臺灣,進行著兩種「70 週年」的紀念活動。
一種是由政府(現在的執政黨中國國民黨)盛大進行的一連串「抗日戰爭勝利 70 週年」活動,密集舉辦了軍力展示、發行紀念郵票、攝影展、大規模國際研討會等等活動。7 月 4 日在新竹軍事基地所舉辦的軍力展示演習中,可以看見參加抗日戰爭的老兵穿著當年軍服的樣子,也展示了抗日戰爭期間,有著勇猛名字的「飛虎隊」圖案被彩繪在空軍 F16 戰機上,等等的表演
原本,在戰鬥機上面也畫了被擊落的日本軍戰鬥機數量的日本國旗,但因為日本政府對此表達關切,而被擦掉了。[1]同時,國民黨內定的總統候選人(7月19日於國民黨黨代表大會決定)洪秀柱的激進中國政策發言受到極大關注,所以對於此事(戰鬥機彩繪)民間的反應並沒有非常大。
另一種是由民間團體「台灣教授協會」主辦的「台北大空襲資料特別展」(會場為臺北二二八紀念館)以及系列座談會活動。這是為了喚起 1945 年 5 月 31 日被美軍轟炸的臺北空襲[2]記憶,也是該協會從去年就開始舉辦的「太平洋戰爭 in 台灣 終戰七十週年紀念」的系列活動之一。展示資料是以臺灣學者從美國國家檔案局入手的、一千張左右的照片為主。關於美軍的臺灣空襲,去年(2014)10 月也舉辦了「岡山大空襲紀念祭」活動。[3]這個活動不能說是被盛大舉辦,在媒體上的能見度也很低。但是,因為台灣教授協會是臺灣民族主義者系統裡有力的意見團體之一,在社群網站上有獲得一定的注意。
「抗戰」和「終戰」這兩個「70週年」的紀念活動背後,有著兩種迥異的對待日本的戰爭態度、迥異的日本經驗、以及奠基在該日本經驗之上的日本觀,這些紀念活動的舉行,顯示出在現代臺灣,存在著這兩種日本觀既共存、又相互競爭與對抗的狀況。在理解臺灣的「日本觀」與「歷史問題」的時候,這又顯現出日臺關係具有著怎樣的結構?雖然筆者準備不足、學界的積累也稱不上豐富,仍試圖藉由本文,處理這個問題。
回顧七十年前,被日本殖民統治半世紀到 1945 年的臺灣社會,被對日戰勝國中華民國政府統治,戰後臺灣,就是從這樣的結構開始的。臺灣社會的大多數是,在日本統治下被稱呼為「本島人」的漢人居民、與被稱為「高砂族」的山地原住民族,並依據中華民國戶籍法給予這些人臺灣省籍,被稱為「本省人」(人口約 600 萬)。
另一方面,與中國共產黨的內戰導致 1949 年前後有一百萬餘人的「外省人」來到臺灣,從中國國民黨的重要人物開始,新的統治菁英階級有一大半都是這些大陸出身者。若就與日本的關係而言,這樣的結構乃是:剛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的、具有被日本殖民經驗的大多數人,被剛與敵國日本戰鬥結束、具有被日本侵略經驗的外省人菁英階級所統治
兩種日本經驗以及因此而生的日本觀,並非對等的存在。以 1947 年二二八事件的鎮壓以及40年代末期以降的「白色恐怖」為人所知的、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政治威權體制下,後者的日本觀具有霸權地位,前者則被禁止在公共場合發言。依據臺灣的人類學者黃智慧的調查,到 1980 年代為止,在臺灣的著作、雜誌報導等刊登的日本論,多為外省人文化菁英所寫。[4]另一方面,在戰後出生的本省人子女,被擴大中的學校教育體系、以及媒體力量灌輸了以中國國民黨官定中國民族主義為基礎的「中國性」
但是,儘管如此,我們並不能認為,以「被殖民經驗為基礎的本省人日本觀」在「國民黨的『抗戰八年』口號下被正統化的日本觀」裡面有順利地被整合進去(引號與粗體為譯者所加)。為什麼?
臺灣的歷史學者周婉窈指出,可能是因為本省人的「絕對多數的力量(sheer number)」。
戰後 1940、50 年代的臺灣社會中堅份子是「戰中世代」以上(1930 年代初期以前出生)的本省人。這些人多為曾經因為脫離日本統治並「光復」(回歸祖國)而一度歡天喜地,卻面臨了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因而對「中華民國」產生違和感。
「正經地說日語是在終戰後(日本語を本気で話す終戦後)」──是這個世代某些臺灣人所創的話語,同樣的,他們被迫具有比較日本殖民統治與戰後中華民國統治的視角,甚至可以擁有一個可能具有霸權地位的、與被侵略者的日本經驗相對的視點。[5]
但是,他們經歷了二二八事件等與政治相關的強烈恐懼感,上述所說的「比較統治者學」的觀點,只能在非中華民國「國語」的母語(福佬話、客家話等等)的各種小親密圈裡私密談論而已,而且他們也會因為考慮這些話萬一被小孩聽到,小孩可能會在學校講出來而招致政治災難,所以即便是在小孩面前,也不敢說這些話。周婉窈敘述,在小學時期,偶然在爸爸和鄰居的對話裡聽到「反攻大陸是不可能的」時非常震撼。[6]
- h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_ID=64113。采用公有领域授权,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一九五零年代在臺灣臺東綠島上的「消滅萬惡共匪」標語 Slogan “Eliminate the Extremely Evil Chinese Communists” on Lyudao (GreenIsland) of Taiwan in 1950s”,作者未知 – h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_ID=64113。采用公有领域授权,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但是,與這種國民黨政權官定中國民族主義不同的看法[7],在人口上佔「絕對多數」的本省人家庭中,透過「小孩看著父母的背影而長大」式的溝通,也傳給了受「中國化」教育的子女。依據周婉窈所言,「在小孩之間常常吵到『誰打敗了日本』這個問題。一派認為是美國原子彈造成的,另一派主張是中國八年抗戰的成果」。顯然,前者是周婉窈父親世代的看法,後者是國民黨教育的結果
在這樣的狀況下,即便是在國民黨一黨獨大體制下的臺灣社會裡,也有著可謂相反的日本觀,「一個在檯面上、一個在檯面下,在時光流轉之中相互較量著」。[8] 在親密圈談話中被壓抑的被殖民者日本經驗,可以說是作為本省人的「絕對多數力量」,而把官定的中國民族主義日本觀相對化。
為何「歷史問題」很難在日臺關係中被「檯面化」?
與現今的日中關係與日韓關係相比,日臺關係之中,較少出現被政治化的、過去的殖民地支配以及與戰爭相關的各種問題、也不常登上政治和輿論的舞台,這樣的狀況。也就是說,臺灣存在著「歷史問題」很難被「檯面化(日文原文為「前景化」)」的問題。
這很奇妙。如同前述,因為戰後臺灣是「有被殖民經驗的社會」與「有被侵略經驗的國家」二者的組合,東西冷戰體制的崩解,解除了對日歷史問題的禁忌,若產生許多問題,其實也不奇怪。但是,後來的發展並非如此。雖然日臺之間並非不存在「歷史問題」、也不是因為日本方面沒有應對上的問題,[9] 卻不像日中和日韓那樣的「檯面化」。為什麼呢?
大致可以歸納出三個原因:
第一,是安保因素。
對在 1970 年代退出聯合國並與大國斷交、成為「非承認國」之一的臺灣安全保障來說,最大的外部依靠就是美國國內法《台灣關係法》所訂的安保承諾,以及日美安保體制中對中國的牽制力。在這樣的狀況下,對臺灣而言,只要不指望放棄事實上的獨立,對日關係的過度惡化,是對自己而言也好、對美國的顧慮也好,都必須避免的選項。
第二,是臺灣民族主義的性格。
台灣政治的意識形態構造中,日本問題是臺灣民族主義與中國民族主義對抗下,次要的對立結構。這樣的對抗結構中,如同前節所述,就算是國民黨一黨獨裁時代,被殖民與被侵略的日本觀的相互較量也默默存在著。在建構民族主義團體的認同時,與「他者」的對峙是對該團體而言很重要的。對殖民時期的本島人民族主義來說,「日本」毫無疑問的是這樣的重要「他者」。
但是,對現在的臺灣民族主義而言,重要的「他者」無疑是「中國」。在戰後史之中,這個「中國」首先是「中華民國」,然後在近年漸漸轉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10]
對臺灣民族主義而言,臺灣政治上存在著的一個脈絡是,新「他者」的登場,在政治意識形態上壓抑了「被侵略」日本觀的進一步激烈化。而且,日本這個已經從「他者」這個位置離開的國家,作為一個面臨著發達經濟中各種課題的「課題先進國」,日本也成為了面臨同樣問題的臺灣社會在反思自身時的一個參考標準。
第三個因素是選舉──尤其是總統選舉。
“Taiwan320ProtestRichy02”,作者Original uploader was Richy at zh.wikipedia – Transferred from zh.wikipedia; transferred to Commons by User:Pbdragonwang using CommonsHelper.。採用CC BY-SA 3.0授權,來自維基共享資源。
「台灣民族主義 vs 中國民族主義」這樣的、兩種民族主義的對立/對抗,當然具有分裂政治共同體的力量,但是臺灣的「中華民國」保持實質獨立作為一個最底限的共識,這兩種民族主義雖然競爭著、也共存著。總統選舉為全國單一選區,兩種民族主義的對抗很容易把「中國政策」檯面化成一個光譜(日文原文為「軸」)的對立。
但是,因為中間選民很多,如果不把中間選民的選票向光譜兩側延伸,當選就有危險。現任總統馬英九就是呈現出這樣想法的候選人。雖然馬英九被認為是國民黨教育下的優等生外省人,過去的發言也是「八年抗戰」式的典型日本觀持有者,但是在 2008 年的選舉中,被認為是「反日」的東西被理解成不利於選舉,發言(或表演)稱許了在過去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所建設的嘉南大圳設計者、在南部農村被尊敬的日本人技師八田與一,表示自己也是「知日派」、「友日派」。[11]
「親日臺灣」是理所當然的嗎?
常有人說「臺灣親日」。的確有民調數字顯示日臺國民相互抱有好感,[12] 在災害時的互相援助的密度(1999 年台灣中部大地震、2011 年東日本大震災、2015 年台灣新北市大量燒傷事件等)上也看得出來。
但是,「親日臺灣」的印象和「反日中國」「反日韓國」並列,這樣的言論在日本被流傳、消費,這個面向也難以忽視。可以說是在近年的日臺關係之中,由於「歷史問題」沒有被檯面化,也助長了這樣的言論。
可是,如同目前我們所看到的,關於日臺之間的「歷史問題」很難被檯面化這件事,從臺灣所處的國際政治地理位置所導致的臺灣的「脆弱」、及臺灣內部的政治意識型態的相互牽制狀況來看,也存在著日本正在「間接受益」的事實。
但是,此種狀況的條件也可能變化。中國在近年利用對臺灣經濟界與執政黨的滲透,不只領土問題,在「歷史問題」也希望臺灣與中國同調,這樣的動向日益強化,依據 2016 年的總統競選活動的進行方式,可能增加對日本的嚴厲言論,並不排除依場合擴大與中國同調的勢力這樣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在日本,「臺灣是親日的」這樣的言論,常與過去日本殖民地統治肯定論連結在一起,在此狀況下很容易有著「日本在過去做了好事,所以現在的臺灣親日是理所當然的」的含意。即便是在日臺關係的「歷史問題」檯面化一事上態度消極、甚至反對的臺灣民族主義者,也不見得和這樣的看法持相同論調。
事實上,在前述的「台灣教授協會」之中,也有認為日本教科書中關於臺灣殖民統治的敘述必須更豐富才對的意見。[13]另外,今年是臺灣南部玉井發生居民反抗、對此日本政府過度鎮壓的事件(「噍吧哖事件」)的一百週年,在八月臺南市也預計舉行紀念活動。[14] 過去的殖民地統治與戰爭連帶發生的國家暴行,在「親日的」臺灣,也並不會自動被遺忘的。
即使是在個人的朋友關係裡,若把朋友對自己的好意當作理所當然,朋友早晚都會離開的吧。在日臺關係之中,政治上也好、日常交流也好,都不應該把臺灣對日本的好感當作理所當然。朋友關係要長久,就得謹慎守護、培養之。現在良好的日臺關係,亦是如此。
「親日臺灣」是理所當然的嗎?若林正丈看臺灣的兩個「戰後七十年」 | 故事 StoryStudio https://storystudio.tw/?p=81681


紀念終戰或抗戰勝利七十年/「跳島作戰」/美軍五三一空襲 三千

《捍衛戰士》撤台灣國旗效應 美國防部:拒與配合中國審查片商合作
 《捍衛戰士》撤台灣國旗效應 美國防部:拒與配合中國審查片商合作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CVoHXf
1986年的《捍衛戰士》電影中出現台灣國旗,但《捍衛戰士:獨行俠》預告片把飛行夾克上的台灣和日本國旗移除。(資料照,擷取自預告片與臉書)
 2023/07/01 19:58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美國國防部近日更新軍方與電影製片公司合作規範,表明禁止對配合中國政府審查要求的電影,提供任何協助。這項規定的修改,與好萊塢票房電影《捍衛戰士:獨行俠》一度為了在中國發行,而在續集中將第一集電影中出現的台灣、日本國旗撤掉的爭議有關。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政客(Politico)》6月30日披露,五角大廈6月28日公布修訂後的合作規範,明言電影製片商希望美國軍方協助拍片,就必須承諾不會讓北京變更電影內容,「當有證據可證明電影製作上,配合或者可能配合中國政府的要求……,為了促進中國國家利益而進行電影內容審查,國防部將不會提供製作上的協助。」
 此外,與電影製作無關連人士提供電影可能配合中國審查要求的「可驗證訊息」,也將被五角大廈納入考量。新規定還指出,一旦國防部批准協助拍片,將指派一名軍方人員與製片公司合作,片商收到審查要求,須書面知會軍方,知會內容包括審查條件以及片商是否已經或者可能配合審查。
 美國國防部是應聯邦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在2023會計年度國防預算法案中加入相關要求而修改這份規定。克魯茲曾在參議院發言針對《捍衛戰士》續集撤除台、日國旗爭議,批評好萊塢順從中國審查要求,「獨行俠也怕中國,這告訴全世界什麼?」
 這幾年大力推動反擊北京對好萊塢電影審查的克魯茲,肯定五角大廈修改規定。他說,中共花數十億元做大外宣和審查,多年來好萊塢協助他們審查電影,來獲得電影在中國上映,但同時繼續與美國政府合作電影拍攝工作,這項新規定「將強制電影片商在兩邊中二選一,我審慎樂觀地認為,他們會做出正確的選擇,拒絕中國的勒索。」《捍衛戰士》撤台灣國旗效應 美國防部:拒與配合中國審查片商合作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CVoHXf


承平戰時皆可用 後備部隊二款新型消毒器近期決標

紀念終戰或抗戰勝利七十年/「跳島作戰」/美軍五三一空襲 三千紀念終戰或抗戰勝利七十年/「跳島作戰」/美軍五三一空襲 三千

承平戰時皆可用 後備部隊二款新型消毒器近期決標


 

紀念終戰或抗戰勝利七十年/「跳島作戰」/美軍五三一空襲 三千

韓戰(朝鮮戰爭)的真相,不是中共稱的「抗美援朝」,是朝鮮先入侵韓國,被聯軍部隊擊退到鴨綠江邊,中共擔心朝鮮垮了,會衝擊它的共產政權,從而派出幾十萬人肉盾牌與砲灰支援朝鮮。最後中共與美軍頂多只能打個平手,結束戰爭
https://fb.watch/oiU1VZh_jt/?mibextid=xfxF2i



臺灣沖航空戰-人類史上最大空戰/美軍對台實施轟炸行動長達10個月-「堤路行動」堤道行動/台灣全島要塞化、軍事化-台灣航空戰期間慘遭連續十個月的狂轟濫炸,美日雙方共出擊7,317架次,損耗851架,是太平洋戰爭全期規模最大、兵力最密集、損耗最多的航空作戰/即使美軍明知要付出慘重的傷亡,還是擬定了登陸攻奪台澎的作戰計畫,因為台灣的戰略地位太重要了!一旦佔領了台灣,盟軍不但絞殺了日本戰略物資自南洋的回運,還可利用現成密如蛛網的飛機場,作為轟炸日本本土的前進基地;設備完整的港灣泊地,更可作為揮軍直取日本的跳板。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