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四大家廟:新竹縣定古蹟北埔鄉姜氏家廟/新竹市鄭氏家廟/雲林西螺鎮張廖祠堂─崇遠堂/屏東縣定古蹟『蕭氏家廟』+屏東崇蘭蕭氏家廟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Facebook https://bit.ly/3kpigSf
【百年祠堂張廖家廟崇遠堂-春季祭祖】
昨日講客號來到了位於西螺與二崙交界處的崇遠堂,張廖家廟─崇遠堂被列為台灣三大祠堂之一,它是詔安客家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也被登錄為歷史建築。崇遠堂是台灣少數有規模的客家宗祠,每年農曆正月11日以及重陽節,都會用古禮辦理祭祖儀式。張廖姓的後代子孫,一同敬拜祖先,藉此象徵慎終
Facebook https://bit.ly/3kpigSf

152072876_271448581018523_143030700076901117_o

downloasdsdd  

雲林崇遠堂修繕將完工 三大家廟最耀眼

NOWnews今日新聞
2015年 03月 16日 18:20

▲崇遠堂正門修繕後氣勢雄偉。(郭春輝攝)
點擊展開
記者郭春輝/雲林報導
興建逾百年,1985年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台灣三大家廟之一的雲林西螺鎮張廖祠堂─崇遠堂,客委會與縣府花了五千萬元修繕後木土工程部份已完工,彩繪部份半年後完工,今年重陽節秋祭可望盛大舉行,修建後的崇遠堂,外觀典雅的閩式建築風格,將是台灣三大家廟中最耀眼的祠堂
國家三級古蹟西螺鎮張廖祠堂─崇遠堂,是台灣三大保存最完整的祠堂之一,經過二年的修建,土木工程在日前完工,外觀已呈現出閩南式典雅建築風格,不過內部彩繪部份尚未完工,因此今年春祭只有舉辦簡單儀式祭祖。
位於西螺福田里的張廖祠堂─崇遠堂,百年前由詔安客家最大家族張廖氏家族興建,成為台灣全省張廖姓氏祭祀家廟,由於年代久遠,建築風格獨特,極具文化古蹟價值,它不僅是台灣三大祠堂之一,政府更早已列為三級古蹟。
年久失修的崇遠堂,因具有保存價值,且是張廖氏春秋祭祖祠堂,屬詔安客家的張廖後嗣子孫向客委會及縣府力爭修建崇遠堂,獲得中央與縣府的重視,除在2011年行為歷史建物外,更補助五千萬元在二年前展開修建。
老舊的崇遠堂,經過木工師一番修建,如今閩南式風格的建築屹立在一五四甲縣道旁,壯觀而耀眼,吸引過往車輛不少目光,看到老祠堂的矗立,讓分散世界各地的張廖姓氏子孫興奮不已。
廖元子公育英會董事長廖介源表示,崇遠堂的修建,外觀設計以閩南式風格建造,樣貌保留與百年前相似,家廟不僅是張廖家族最大的資產,從文化、風水、建築格局上,更是地方重要的資產,如果彩繪部份半年後能完工,家廟秋祭將盛大舉行。

---------------------

台中張廖家廟-02_彩繪-1_調查研究報告的問題-2 @ 水瓶尼克的傳統建築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UGAVpb


西螺張廖宗祠崇遠堂*全台三大家廟之一 | Otto blog 奧圖筆記本

2#PA190226-1142#P1140298-1105#PA190243-191#PA190268-189#PA190278-177#PA190316-175#PA190294-162#PA190242-159#PA190305-134#PA190302-132#PA190301-142#P1140245-141#P1140246-114#PA190229-112#PA190325-138#P1140270-136#P1140269-16#P1140194-14#P1140192-13#P1140191-1143#PA190321-11#PA190223-1

西螺張廖宗祠崇遠堂*全台三大家廟之一
西螺張廖宗祠崇遠堂*全台三大家廟之一 | Otto blog 奧圖筆記本 https://bit.ly/38108JZ
崇遠堂創建於清道光年間,公元1928年遷建於西螺與二崙交界的現址,與台中林氏宗廟忠孝堂、台北大龍峒陳悅記祖宅(陳氏家族祠廟),並列為全台三大家廟。
壹、生廖死張
在台灣的廖姓家族可分為雙廖(張廖姓)和單廖兩種,單廖是單純的廖姓,雙廖或是張廖姓,又稱「廖皮張骨」、「生廖死張」,就是生時姓廖,死後為姓張回歸為張氏祖先,張廖這種生廖死張或稱廖皮張骨的習俗始於元朝,生時姓廖,戶籍、兵籍、財產、名號、生辰、結婚屬之;死後姓張,神主、墓誌、祭祀、神鬼屬之。
元順帝年間,福建省漳州府雲霄縣西林和尚塘人張願仔因白蓮教之亂,逃難到詔安縣二都官陂坪寨,居住於廖三九郎公家中。廖三九郎公(廖化)是二都官陂的富有人家,常年以白米三百石貢獻朝廷,封為員外郎,賜九品銜,人家稱呼他為「三九郎」。廖三九郎公有一個獨生女,名叫廖大娘,品貌端莊,敏慧賢淑,精通詩書,事親至孝 。因廖三九郎公膝下無子,因此將張願仔招為女婿兼養子,張願仔自此改名「廖元子」。廖三九郎把廖元子看做親生的兒子,把所有的產業交給他去處理。女婿對岳父母也像親生父母一樣孝敬,深受當地族人的讚譽。
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廖元子48歲,獨生子廖友來才出生。在友來還未成年時,廖姓族人有親戚觸犯國法而逃獄,以當時的社會律法,往往會連累廖氏全族。在這當時,廖元子挺身而出和官方申辯。由於官司拖延多年後才結案,廖元子於在返家途中患病,生命垂危。臨終前,他囑咐獨生子廖友來,說:「我深受你的外祖父母知遇而恩惠,應該要捨命去報答,可是現在未能如願;你一定要代替我報答。記得子孫在生的時候要姓廖,以光耀母族,死後應該姓張,以記得不忘本姓,生死不忘,張廖兩全。」廖友來謹承父志,以張承廖,並立誓說:「凡是我的後代子孫,在生時姓廖,死後寫著姓張,不可違背祖命,以報答廖族的恩德。」 他並告訴四個兒子說:「我們本來姓張,在雲霄西林和尚塘有祖先宗祠。以後每年應該回去祭祖掃墓,以盡孝道,若移居外地,要姓張或姓廖就隨個人的意願。而廖家的公媽更不可忘記。」
張廖姓的祖籍地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官陂鎮,依 1995 年統計人口 3 至 4 萬,97% 為張廖姓後代。目前官陂鎮張廖姓後代目前全改為張姓,因此「活廖死張」之祖訓,只剩台灣張廖姓氏一脈歷史傳承。
張廖姓為台灣第十八大姓,全國以雲林最多,台中次之,在台中市為第五大姓,集中於西屯區居多,張廖姓人口數約為 20 萬人,已多於祖籍地官陂鎮張廖姓後代。
貳、崇遠堂歷史沿革
世居福建省漳洲府詔安縣官陂鄉張廖姓族人,因官陂地處山區土地貧瘠發展不易,清康熙40年 (公元1701年) 始有族人冒著清朝海禁令,出海偷渡來台,落腳二崙開墾荒地,到乾隆年間 (公元1736~1795年) 滿清國勢底定,國泰民安,清朝逐漸開放人民出海禁令,而後張廖姓族人開始較小規模來台開墾。
經過一百至一百五十年之長時間,經年累月於終於事業有成,基業奠定,安居樂業,此時張廖氏有賢達人士提議應遵行祖訓 (七嵌袓訓之第六嵌: 堂教修譜效親睦族) 修建宗祠,以期團結宗族向心力,並可利用祠堂做為學堂教育宗族子女之功用,因此於清道光26年 (公元1846年) 積極推動募款籌建,並獲得族人熱烈響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並在西螺堡 (現今西螺鎮) 下湳購置五甲地,做為建廟之地。
*清道光28年 (公元1848年) 開始動土興建,歷時一年半於清道光29年 (公元1849年) 完工,並盛大舉行落成大典及祈安清醮,將宗祠堂號命名為繼述堂,此為「張廖家廟崇遠堂」前身。
*清光緒17年 (公元1891年)「繼述堂」遭受強烈颱風的侵襲而摧毀。
*日治大正7年~昭和元年 (公元1918~1926年) 推動重建工作,籌組祠堂重建委員會,聘請豐原有名地理師廖永昌替重建宗祠選定新地址,新地址為現今「崇遠堂」所在地。日治昭和元年 (1926年)秋天,宗祠開始動工,日治昭和3年(公元1928年)春竣工,總工程費用日幣十萬,其經費龐大 (約可購買良田三十公頃) 均為族人共同損獻,並將祠堂堂號,依祖訓第三條由「繼述堂」改為「崇遠堂」。
*民國44年(公元1955年)整建。
*民國74年(公元1985年)列入國家三級古蹟,現今佔地面積約一甲。
*民國102年(公元2013年)由客家委員會與雲林縣政府共同補助 3000 萬元經費整修,2015年土木工程修繕完成。截至目前仍撥款持續修繕中。
叁、七崁箴規
張廖族人從詔安渡海來台,為了發揚祖先勳業,訓勉世代子孫,所以遺有祖訓七條,也就是所謂的「七崁箴規或七崁箴言」。在西螺二崙之間的張廖氏家廟崇遠堂,每年春秋祭祖時,長者恭讀祭文時亦為張廖氏子孫講述七崁箴規的意義,勗勉子孫們莫忘祖訓,飲水思源以光大門楣。所以西螺七崁也是指張廖家族遺留下來的七條祖訓。
七崁箴規
第一崁:生廖死張故曰張廖
第二崁:不食牛犬知恩無類
第三崁:得正祀位籃轎八台
第四崁:嗣續為女繼絕為先
第五崁:制無茍且恐生戾氣
第六崁:堂教修譜敦親睦族
第七崁:遷籍修譜天下一家
西螺七嵌的範圍
第一嵌:廣興、頂湳、埔姜崙。
第二嵌:魚寮、下湳、九塊厝、太和寮、吳厝、七座厝
第三嵌 :犁份庄、田尾、頂庄仔、湳仔
第四嵌:十八張犁、三塊厝、深坑仔
第五嵌:港尾、田心仔
第六嵌:打牛湳、惠來厝、部仔、張厝、新店
第七嵌:二崙、下庄仔
肆、崇遠堂平面格局
客家人原為居住於中原之漢族,於東晉五胡亂華時南遷,經皖、贛到閩、粵,遷徙途中又與土著如畬族等混合,形成一特殊的族群,再輾轉至台灣。約略來說,台灣的客家人祖籍有二,一為粵東的惠州府、嘉應州、潮州府;二為閩西的汀州府、漳州府。
台灣客家民居以合院為基本型,配合人口增加而擴建,成為一複雜的組群布局,最初從「一堂兩橫」的ㄇ字形演變而來,即是「堂屋」(正身)與「橫屋」(護龍)的排列組合,前第一進明間稱「門堂」,後一進稱「廳堂」,廳堂為祭祖的「公廳」,也是客家人精神所在,在有些地方則前為「祖廳」、後為「神明廳」,周邊房間做為居室使用。為了防禦,合院後方往往出現一整排的與護龍環繞出封閉形式的圍屋,中部人稱「圍房」、「圍屋」,南部人稱「圍龍屋」、「圍攏屋」,是客家建築另一特色。
西螺張廖家廟崇遠堂為「二堂二橫」祠堂。空間含禾坪、前堂、天井、左右過水廊、正堂、左右橫屋、前後過水門、龍虎池(日月井)等。目前崇遠堂仍保存彩繪名匠柯煥章、剪黏匠師廖伍及石匠蔣氏匠師的作品。
▲被一大片稻穗與綠茵濃密的樹叢團團包圍的張廖宗祠。整體平面呈現圓形的格局,配合建築形制呈現外圓內方之樣貌。
伍、前堂外
▲前堂的屋脊為五開間的「斷簷升箭口」屋頂。
斷簷升箭口:將三開間的中間升起,或五開間的中央三間升起,形成錯開高低的簷口線。這項技巧最早出現於清道光11年(公元1831年)的龍山寺戲台,其下簷被斷開,有點像牌樓的夾樓。到了清光緒11年(公元1885年)的彰化元清觀,更出現五開間的斷簷升箭口,由於結構麻煩,此後這個形式一直消寂下來,直到公元1920年溪底司傅王益順來台,由於台北龍山寺、台北孔廟、彰化南瑤宮(以上為五開間)及新竹城隍廟(三開間)再度使用,斷簷升箭口一時成為最形式的主流。
張廖家廟崇遠堂的前堂加上兩側的過水廊,形成五開間「五虎下山」的屋頂。
五虎下山:明間高,次間依次降低的形式,外觀上頗似五座山,每層屋頂相差一尺或二尺,為錯開規帶的一種脫規形式。
一、屋脊
▲脊上「雙龍護三星」剪黏。
▲脊肚為交趾陶作品。
▲▼明間龍、虎爿燕尾雙龍剪粘。
▲「斷簷生箭口」,五開間的中央三間升起,形成錯開高低的簷口線。
▲▼龍、虎爿錯開高低的簷口線。
▲▼上簷花籃吊桶、豎材、托木。
▲▼下簷花籃吊桶、豎材、托木。
▲左、右稍間屋頂採用的是單簷歇山式,其左右側從山牆伸出栱來,並有著列柱支撐,可以說是一種從硬山轉變成歇山頂的作法。
▲右稍間歇山式屋頂,其右側從山牆伸出。
▲▼列柱支撐。
二、寮口
▲中央退縮形成凹壽。
▲▼一對龍柱與石獅形成中央視覺焦點。
▲「一柱一龍」配「人物帶騎」。
▲▼「人物帶騎」。
▲柱身為八角柱。
▲明間外寮。
▲▼明間龍、虎爿兩側龍柱上方出簷,並有花籃吊筒及人物豎材,兩側為托木,托住「挑簷桁」。另,「壽樑」下龍柱柱頭一側為托木,另向中央伸出連托,再接一個吊筒,再接托木。托木有許多的人物題材雕刻。
▲▼龍柱上方出簷,兩側托木托住「挑簷桁」。
▲「壽樑」下龍柱柱頭一側為托木(圖示),另向中央伸出連托,再接一個吊筒,再接托木。
▲「壽樑」下龍柱柱頭一側為托木,另向中央伸出連托(圖示),再接一個吊筒,再接托木。
▲「壽樑」下龍柱柱頭一側為托木,另向中央伸出連托,再接一個吊筒,再接托木(圖示)。
▲另向中央伸出連托,再接一個吊筒,再接托木。(圖示)
▲「壽樑」下龍柱柱頭一側為托木,另向中央伸出連托,再接一個吊筒,再接托木(圖示)。
▲「壽樑」下龍柱柱頭一側為托木,另向中央伸出連托(圖示),再接一個吊筒,再接托木。
▲「壽樑」下龍柱柱頭一側為托木(圖示),另向中央伸出連托,再接一個吊筒,再接托木。
▲▼「壽樑」下龍柱柱頭一側為托木,另向中央伸出連托,再接一個吊筒(圖示),再接托木。
▲次間外寮。
三、步口廊
▲秀面以大量石雕裝飾。
▲石雕門楣上堂號匾額。
▲「門堂」龍爿,刀馬堵、頂堵。註:「門堂」即第一落「明間」。
▲「門堂」虎爿,刀馬堵、頂堵。
▲「門堂」龍爿,身堵。
▲「門堂」虎爿,身堵。
▲「門堂」龍爿,腰堵。
▲「門堂」虎爿,腰堵。
▲「門堂」龍爿,裙堵。
▲「門堂」虎爿,裙堵。
▲「門堂」兩側門前獅。
▲獻錢獅是南石獅造型代表之一,因其以飾一串古錢而得名。雄獅左足高抬持帶,綢帶串兩大銅錢,右抱如意球,寓意招財進寶,吉祥如意。
▲雌獅與小獅子戲玩,幼獅攀於彩帶之上,手舞足蹈。有人丁興旺之意,象徵子嗣昌盛。
▲「門堂」龍爿棟架。
▲「門堂」虎爿棟架。
▲「門堂」龍爿鑿花員光。
▲「門堂」虎爿鑿花員光。
▲左次間秀面。
▲右次間秀面。
▲▼左、右次間,對看堵。
▲▼左、右次間水車堵(位於對看堵)。
▲龍堵。
▲虎堵。
▲左、右次間裙堵(位於對看堵)。
四、梢間
1、左梢間
▲門楣上疊四層疊斗,橫向承接屋頂。
▲洗石子秀面。
▲左梢間對看堵上的交趾陶水車堵、墀頭獅。
2、右梢間
五、前過水門
▲左前過水門。
▲右前過水門。
陸、前堂內
▲門神彩繪由洪平順司2019年重繪。
洪平順出生於雲林縣水林鄉,早期師從電影看板畫師謝聰興,師傅過世後繼續領導彩繪團隊,累積深厚的大型彩繪經驗,經歷現代廣告及布袋戲布景彩繪,洪平順在接下蕃薯厝順天宫的委託開始,踏上廟宇彩繪職業生涯。洪平順吸收融合各家所長,在台灣經濟起飛、廟宇興修與重建的氛圍下,作品逐漸遍及全台各地,也承接大甲鎮瀾宮彩繪工程,使藝師的彩繪事業達到頂峰。2018年文化部公布人間國寶名單,雲林縣藝師洪平順以傳統建築彩繪的傑出成就,被指定為「人間國寶」。
▲裔孫獻「和氣致祥」書法。
▲龍爿棟架。
▲虎爿棟架。
▲裔孫獻匾。
▲▼龍、虎爿架內「二通三瓜」。
▲▼龍、虎爿「後大方」。
▲龍爿「後大方」通樑下鑿花員光。
▲虎爿「後大方」通樑下鑿花員光。
柒、左右過水廊
▲民國44年 (公元1955年)整建時所立「張廖元子公沿革」碑。
▲望向禾埕。
▲望向正堂。
▲員光門通往左橫屋。門額上題「左昭」。
昭穆制度是指宗廟制度之一,指宗廟、墓地或神主的輩次排列。廟制規定,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無廟,以此區分親疏貴賤。延伸到民間,祠堂神主牌的擺放次序也就是昭穆制度,古人在室內座次以東向為上,其次才是南向、北向和西向。故以始祖居中,東向;二世、四世、六世位於始祖的左方,朝南,稱昭;三世、五世、七世位於右方,朝北,稱穆。簡而言之,昭穆就是宗廟、墳地和神主的左右位次,左為昭,右為穆,故亦稱左昭右穆制。
之所以以「昭穆」來命名,可能是因為,南向的一列正面朝陽而明亮,故稱「昭」,昭有明義;北向的一列正面背光而冥昧,故稱「穆」,穆有冥義。在這裡,昭穆僅僅是左右的代稱而已。另外,春秋時期的昭穆還有尊卑的含義。古人尚左而下右,南向為尊,北向為卑,都有這種意味。
▲牆上刻有中國二十四孝的圖像故事,時時叮嚀後代子孫要克盡孝道。
▲左過水廊。
▲右過水廊。
▲▼左、右過水廊,脊肚八駿馬泥塑。
▲▼左過水廊捧前砧、雀替。
▲▼右過水廊捧前砧、雀替。
捌、正堂
一、屋脊
▲屋脊為五開間的「斷簷升箭口」屋頂。
▲九重寶塔。
▲▼九重寶塔兩側的雲龍,形成「雙龍護塔」。
二、步口廊
▲持續整建中,除左右梢間外,搭設簡易鋼架封頂。
▲▼正堂前龍柱。
三、修復中(廳堂、次間)
格主Otto在崇遠堂內努力地找柯煥章司,公元1938年的彩繪,可惜現場樑枋彩繪大都已斑駁,無法找到完整且有落款可供辨識的。在與陌生人閒聊時,提及怎不見柯煥章司的彩繪時,在遠處掃地的崇遠堂管理員大哥說:「我們這裡還有二百幅柯煥章的彩繪」,並打開封頂內的全部燈光。格主Otto怯生生的問可以上去拍照嗎?在管理員大哥同意下爬上鋼梯,拍照囉!在此感謝管理員大哥,及當天熱情聊天的大哥(註:聊著聊才知崇遠堂周遭附近的樹林是這位大哥的,他今天是來巡視樹林)。
柯煥章(公元1901~1972年) 字號「友石」、「笑雲」、「覺若差主人」,彰化縣伸港鄉人,生於清光緒27年,卒於民國61年(公元1972年),享年72歲。
柯煥章出身家境並不寬裕,無法入學的情況下,只好離家學藝謀生,大正元年(公元1912年)11歲時即投入鹿港郭氏彩繪家族的門下,先後師事郭友梅(柳司)及郭啟薰(鴻司),並在學藝期間努力上進,因此不論書畫或油漆彩繪的技藝根基都很紮實,頗受郭家青睞。
日治大正4年(公元1915年),郭友梅過世,隨後柯煥章即跟隨郭啟薰遊走於中部一帶工作,表現備受肯定,因而逐漸自立門戶承包工程,作品多分佈於彰化、南投及雲林等各鄉鎮中,如:和美道東書院(公元1925年)、西螺廖氏祠堂崇遠堂(公元1938年)等。
昭和12年(公元1937年) 以後,中日戰爭爆發,建築彩繪市場面臨停擺狀況,這段時間柯煥章僅施作了鹿港文開書院,經濟上則以充當織布工應急,相當困苦。戰後柯煥章為鹿港天后宮(公元1958年)的三川殿繪製樑枋及壁畫,可謂其重要的代表作。
▲▼「廳堂」架內。註:「廳堂」即第二落「明間」。
▲裔孫獻匾。
▲「廳堂」前點金柱間大楣彩繪。
▲大楣中間垛仁彩繪。
▲大楣左邊垛仁彩繪。
▲大楣彩繪右邊垛仁。
▲「廳堂」點金柱架內龍爿構件。
▲龍爿,三通五瓜。
▲龍爿三通五瓜,大通、二通、三通彩繪。
▲龍爿三通五瓜,二通彩繪。
▲虎爿三通五瓜,大通、二通彩繪。瓜筒下繪「包巾」圖案彩繪。按周禮春官謂「巾猶衣也」,以巾覆於器物之上,象徵著尊敬崇高之意。
▲虎爿三通五瓜,二通彩繪。
▲右次間視角,虎爿三通五瓜。
▲右次間視角,虎爿三通五瓜的二通瓜筒。瓜筒的「鴨腳蹄」上有「撒螺片」。撒螺片:一種流行的彩畫及油漆技巧,以壓成碎片的螺仔殼,均勻地撒在未乾的油漆或金膠油的彩畫表面上,形成閃閃發光的效果
▲右次間視角,虎爿三通五瓜的大通瓜筒。
▲右次間視角,虎爿三通五瓜的大通、二通彩繪。
▲柯煥章司 字號「友石」、「笑雲」、「覺若差主人」,在此以「笑雲」落款。
▲點金柱上疊四斗。
▲左次間「前內大方」。
▲左次間後排樓。
▲格主Otto有拍局部,就不PO了,太佔篇幅。
▲左次間前排樓。
▲左次間前大楣彩繪。
▲左次間前大楣彩繪,局部。
四、梢間
▲左梢間大楣中間垛仁彩繪。
▲依落款來看應不是柯煥章司作品。
▲左梢間大楣左邊垛仁彩繪。
▲右梢間大楣中間垛仁彩繪。
▲依落款來看應不是柯煥章司作品。
玖、日井
▲靠近「正堂」山牆面小亭內有一展示櫃,展示廖伍作品。
廖伍,福建泉州府安溪縣人,為著名泥水匠師,日治大正元年(公元1912年)北港朝天宮大修時,任土水匠師,他擅長砌磚,也精於泥塑技術,後來又參加豐原慈濟宮工程,現今仍保存水準奇高之水車垛泥塑藝術。至1930年代又為霧峰林家及太平吳鸞旂墓園建造洗石子之墓園。台灣中部有不少牌樓厝的洗石子裝飾亦出自廖伍及其搭檔曾仁之手藝。
▲原立於「前堂」脊上「財子壽」三仙。
西螺張廖家廟地址:雲林縣西螺鎮福田里新厝路22號
西螺張廖宗祠崇遠堂*全台三大家廟之一 | Otto blog 奧圖筆記本 https://bit.ly/38108JZ

西螺張廖宗祠崇遠堂*全台三大家廟之一 | Otto blog 奧圖筆記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