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勤復健 8成可恢復走路
2015/03/14 7482 LINE分享

衛生福利部朴子醫院院長蔡宗龍表示,中風的病人需要長期復健與照護,病人與家屬都需做好心理準備,根據統計,中風後有70∼80%的病人可恢復走路,50∼66%可恢復到獨力執行日常生活的功能,而腦中風後的6個月是復健黃金期,應把握復健時機,像這位李先生在智障兒的陪伴下,持續5年復健過程,從癱瘓臥床到起身走路,智障兒功不可沒。
熱門新聞看這裡

家屬協助效果好

彰化秀傳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徐敏獻說,中風病患居家護理,除協助活動關節、避免退化外,食衣住行更應注意,食物要準備易吞嚥的,待其狀況改善再慢慢調整。
衣著以穿脫方便為主,住、行要設置防滑、扶手、平衡等器材或設備,若患者臥床,建議2小時翻身一次,在狀況允許下,不妨以輪椅推患者外出曬曬太陽,也建議家屬可陪患者至醫院復健,效果更好。
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林仲哲表示,中風居家護理最重要的就是復健,剛開始由家屬協助患者復健,到患者能主動進行關節活動,家屬與患者都要有耐心才行。
◎記者鄧惠珍、王智勇

-----------------------------------------------------------------------

朱江
LEXUS 雷克薩斯中國副總經理
2002 至2003 年,北京北星行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擔任高級銷售顧問;2003 至2008 年,華晨寶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負責經銷商市場、活動營銷等相關工作;2008 至2013 年,寶馬中國MINI 品牌,擔任MINI 品牌管理副總裁;2013 至2014 年,亞馬遜中國擔任Kindle 品牌營銷副總裁;2014 年7 月加入LEXUS 雷克薩斯中國,擔任副總經理,主要負責產品企劃及市場推廣。
上任伊始,我一直通過各種努力希望將品牌形象更加清晰化。雷克薩斯將形成一個基於東方哲學的品牌戰略,具體到營銷方面,我們會採用多元化、本土的方式去實現。
2014 年雷克薩斯在華保持了穩定增長,銷售76115 台;在混合動力領域表現出色,混動車型銷售21885 台,佔雷克薩斯整體銷量29% ,佔整個豪華車混動市場86% 的份額。
自2014 年8 月上任,我一直通過各種努力希望將品牌形象更加清晰化。雷克薩斯品牌最核心的要素,分別是產品質量和用戶口碑,另外我們還擁有區別於其他品牌的人文關懷和匠人情懷;同時在近幾年我們也越來越強調產品設計和運動化。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將這些信息傳遞給更多消費者。
其中年輕化與東方文化將成為重要兩點。我們非常重視中國豪車市場年輕化的趨勢,正在品牌形像上進行非常大的改變:一方面,在全球範圍內,雷克薩斯與時尚、電影等領域展開跨界合作,用更豐富的視覺系語言和消費者進行交流,結合年輕消費者感興趣的題材推出了很多微電影及視頻;另一方面,在中國市場,我們藉助NX 、RC F 和LFA 等深受年輕消費者歡迎的車型,積極展開了與時尚、經濟、體育等領域的跨界合作;在推廣上,我們會繼續展開年輕人喜愛並關注的時尚、體育相關活動,以及和一些視頻及移動端媒體展開合作,進行推廣。
我認為,真正有效的營銷平台是整合化的平台。新媒體更貼近現在大部分年輕消費者接收信息的渠道,傳統媒體在內容生產及深度等方面仍然有它的價值。而且我們更多地發現各個平台之間不是分割的,而是融合的。比方說一個成功的品牌活動的推廣,不僅僅體現在媒體報導上,媒體人在社會化媒體上形成的口碑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我們會重視在市場推廣前期的媒體策略,有效地將傳統媒體、新媒體整體有機地結合,形成更全面立體的推廣。從側重來講,我們提高了新媒體的投放比例,在移動端APP 及視頻媒體貼片等方面作了更多嘗試和努力。
2015 年對雷克薩斯品牌來講,是一個產品大年,我們會在中國推出6 大系列8 款全新車型,涵蓋主流SUV 、轎車和轎跑車多個細分市場,充分錶明雷克薩斯全面發力中國市場的決心和信心。
2015 營銷關鍵詞:年輕化、跨界
全球豪華車市場都在走向年輕化,中國市場尤為明顯。因此,要想在中國市場取勝,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加強與年輕消費者的情感連接,與他們形成共鳴。全新車型RC F 、NX 採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實現了產品形像到品牌形象的變革。我們也通過展開體育、時尚、經濟等領域的一系列跨界活動為品牌注入更多活力,加速品牌在中國的本地化進程,讓年輕消費者與雷克薩斯在更多層面產生深刻的情感共鳴。
2014 營銷感悟
價值認同、情感共鳴、內容為王。
關於內容為王:很簡單的例子,最近最火的一個話題是李宗盛在北京演唱會的門票誰有。很大的原因是李宗盛在去年幫New Balance 這款運動鞋品牌做的《致匠心》的TVC 。我們會看到New Balance 推廣費用相當少,但就是因為內容好,通過互聯網時代的傳播渠道馬上就能傳播開來。無論是不是它的目標客戶群,都給出了很高的響應。這對於我們的啟示:我們知道要做的內容的核心,但是如何去講,如何圍繞這些去打造,這將是我們工作的重心。
案例工具書
李宗盛在去年幫New Balance 這款運動鞋品牌做的《致匠心》的TVC ;羅永浩錘子手機“工匠精神”;可口可樂的歌詞瓶子;支付寶十年賬單。

這幾個案例成功的關鍵在於其所宣揚的品牌價值與大眾有強烈的價值認同和情感共鳴;這種和消費者的情感交流對於雷克薩斯來講很有借鑒意義。
------------------------------------------------
「神鬼交鋒」本尊:科技使詐騙更容易 最弱一環永遠是人
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
2015年 03月 13日 22:19
【鉅亨網黃欣 綜合報導】
現任美國聯邦調查局安全顧問、早年假造身分詐騙行徑曾被翻拍成電影《神鬼交鋒》的艾巴內爾 (Frank Abagnale) 指出,科技使現今要詐騙他人愈來愈容易。《彭博社》報導,艾巴內爾說,現在科技如此進步,加上人們在臉書、推特等社群網站上過度分享,只要取得一些個人資訊,要創造假身分是輕而易舉的事。
1960 年代,當艾巴內爾只是個十幾歲的少年時,他曾假冒過機師、律師、醫生等身分,並騙取約 250 萬美元金錢。艾巴內爾在 1969 年被捕後,曾分別在法國、瑞典、美國監獄服刑 5 年,之後 FBI 以要求他協助調查、教導探員做為交換條件讓他出獄,現在他與聯邦調查局 (FBI) 合作調查網路犯罪,去年也曾加入摩根大通被駭的案件調查。
艾巴內爾在 FBI 的一次臥底行動中假扮成兒福社工人員,因此認識了他的妻子。艾巴內爾對於國家給他的機會相當感恩,並說他會繼續為國出力、死而後已。
艾巴內爾的自傳及打擊身分竊盜相關著作,有助於偵測詐欺的軟體發展,他也定時在研討會及學校發表演講。為了展示駭客有多容易侵入電腦系統 ,他常在演說前,在停車場裡隨意棄置一些貼有「機密」標籤的USB隨身碟。撿到隨身碟又將它插上電腦的人會看到一段訊息:「這是個測試,而且你失敗了。」
不管一家公司在資安上投入多少預算,最大的風險永遠是人。摩根大通去年被駭案件也是如此,據知情人士表示,駭客是利用員工的帳數密碼登入系統,而使數百萬筆客戶資料遭到危害。
艾巴內爾說,科技相當有用,但需要注意的總是最弱的一環,那就是人。不論總機或公司高層,每個人都可能是駭客下手的對象,員工們也必須了解這一點。
雖然現今銀行保安十分嚴密,但新挑戰是,要詐騙別人的錢不需要與人接觸,只需在網路一角使用電腦即可。艾巴內爾說,下個世代正在為即將面臨的新風險作準備,因為來自網路的威脅比所知更加危險。如今還需要在 35 呎以內遙控的心搏器和汽車剎車,或許 5 年後可以從數千哩遠之外的網路控制。
艾巴內爾的兒子已在 9 年前取得 FBI 探員資格,而他自承,對自己年少時所做過的荒唐事並不感到驕傲,他真正感到驕傲的,是在那之後,對大眾所做的貢獻。
『新聞來源/鉅亨網 http://news.cnyes.com/ 』
-----------------------------------------
粗茶淡飯 一樣頭好壯壯
2015-03-14 01:28:05 聯合報 陳招池/國小校長(苗縣頭份)
報載,中小學學童午餐收費,城鄉差距頗大,貧困偏鄉縣市一餐不到廿三元,不及北市一半,柯市長還要提高價碼,真讓人羨慕;而在地縣市一餐才卅出頭,雖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在樣樣都漲的當下,也是捉襟見肘;但我們在採買、烹飪方面多用心,一樣能吃出美味價廉又健康的午餐。

這學期縣府有感於午餐費太低廉,以致學生整年吃不到水果與牛奶等副食品,而做了三個議案調查,多數仍主張維持現狀,因另外兩個議案都會增加家長的負擔。其實,午餐費足不足夠,沒有一定標準,量力而出最重要;有錢吃好一點,沒錢也有沒錢的打算。我們學校一餐卅二元,扣除廚工工資和廠商利潤外,所剩也不多,不得不在菜單上斤斤計較。

在食材方面,盡量購買當令盛產蔬果,若遇青黃不接季節,則採購比較不會腐爛的根莖類、豆芽菜以及乾料,隨著氣候和時令調整菜餚,不強求非該季當令的高價蔬果,如夏天買高冷蔬菜或冬天買絲瓜蕹菜等;或因此,不因午餐費不足而影響學童的健康。

北市府午餐費調高,可以辦豐盛一點,滿足學童的口腹之慾,當然皆大歡喜;但若把孩子的胃口養得很刁,甚至有挑嘴的毛病,不見得是好事一樁;而我們天天粗茶淡飯,營養均衡,孩子們一樣長得頭好壯壯。
---------------------------------------------------------------
平路/慈濟的關鍵時刻
2015-03-14 01:28:19 聯合報 平路
慈濟近來風波不斷,可謂慈濟的關鍵時刻。左為證嚴。報系資料照。
分享聽人說一則故事,一位老婆婆參加法會,大喇嘛正在講業力。聽完,婆婆趨前對大喇嘛說:「我瞭解了,佛陀說的因果報應是這麼回事。若有善業果報,不只你這位大喇嘛可以成佛,連我這平凡老嫗也可以成佛。若有惡業果報,不只我這個老嫗會下地獄,連你這位大喇嘛也會下地獄!」
前段時間媒體上有出家人提起「業報」,與其大費口舌,倒不如這個小故事來得生動巧趣。其實是各有各的機緣、各有各的難處,如果有所謂「業報」,大喇嘛或高僧上師遇到的考驗、誤入的陷阱,比平凡人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故事說出的這番道理,隱含著機鋒。亦因此,高僧大師做好事、蓋廟宇、種下惠澤,視為《般若經》的「宴坐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不必記掛心田才好。換句話,沒有汙泥、就沒有蓮花!當慈濟發展成超大的事業體,資財豐厚卻欠缺透明度到如此地步,爭議在所難免。而無論惹起多少塵埃,發願既是引攝眾生修行,凡事禍福相倚,風波…正是回歸初衷的契機。

近日輿論朝著慈濟大力撻伐,矛頭應對準不透明的帳目以及有無避稅、違建、破壞環境等行徑。如果「慈濟」的一切隨之汙名化,對信眾是心理創痛,對絕大多數慈濟人的無私奉獻也極不公平。畢竟,慈濟人站在第一線卹災等等,贏得全世界讚譽,已屬台灣社會的整體資產。若一味譏嘲笑罵,將慈濟人的付出與機構的決策問題綁在一起,倒洗澡水時把盆中的嬰兒也一併倒掉,看似在集體除魅,造成的價值真空,將加劇社會上的虛無心態。

諸般爭議中,我認為慈濟機構至為迫切的問題,尤在事業體的傳承。

證嚴年壽已高,禪語有云「生死事大,無常迅速」,趁證嚴在世的年月,在組織內建立嚴明而民主的僧團制度、在事業體建立有所依循的組織章程,帳目、人事等盡量透明化,已屬可急不可緩的大事!慈濟涉足學校、醫院、回收…,到底經營的界線何在?關係著為誰興利、與誰爭利的倫理,都需要重定方針,對慈濟,對台灣社會,一樣至關緊要。
聖嚴法師生前弘法影響遍及海內外,是許多大明星口中的恩師。報系資料照。
分享「佛教事業如同世間所有大企業,掌門人去後,可能是分崩離析的時刻。」二○○九年二月,聖嚴法師剛離世,我在「名人堂」專欄一篇「聖嚴師父.生死相續」寫道。聖嚴法師遺言「不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不撿舍利子」,他替自己預定輓額選的是「寂滅為樂」,更叮嚀弟子身後勿再編印紀念集之類的東西;聖嚴師父一刀斬斷生死眷戀,深刻的意義更在於,偶像光環的亮度與事業傳承的順遂,兩者往往是反比關係!
當時,我那篇文章結尾也寫著「除了法鼓山,台灣還有慈濟、佛光山等大型宗教團體,如何傳承,如何確立經營模式,卻又不辜負十方大德的捐輸美意,包括接續處理道場的資財土地,不只是團體內部問題,也將是台灣社會負擔。」

慈濟一門以證嚴為信仰核心,弟子疼惜上人,不捨師父遭蒙汙衊等,皆屬人情之常;組織內言必稱上人,慈濟「立願文」亦明言「吾等弟子當謹記,敬請上人莫憂慮」,然而「眾生有病,故我病苦生」,弟子頂禮膜拜、念茲在茲,心念繫於證嚴師父一身,愈是無以取代…愈是師父憂慮的淵藪!
該疼惜的與其是一尊上人,不如說更是慈濟人的集體善念。至於慈濟這個龐大卻封閉的事業體該怎麼辦?端看組織內部此刻能否面對檢討、徹底翻修,視之為重新出發的契機。(作者為作家)
---------------------------------------
反核團體:縣市要有能源政策
2015-03-14 02:46:30 聯合報 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
「能源政策不只是中央的事,也是縣市政府的責任!」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提出執政十三縣市要「省下一座核電廠」後,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昨提出,全國廿二個縣市應都要有區域能源政策和核災緊急應變計畫。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祕書長洪申翰解釋,過去能源政策只和中央部會有關,忽視地方政府的角色,但地方政府了解在地民情,推能源政策較不會碰到「中央統一政策,但各地難配合」,或只為少數財團作嫁的困境,且地方政府會在第一線接觸民眾,要推政策更快、能量更大,可以做很多事。

「韓國中央政府擁核,但首爾想走不一樣的路。」洪申翰說,二○一一年,首爾聽聞日本福島核災後,又逢全市大停電,便開始思考在地能源使用問題,想要「自己的電自己發」,於是訂出目標,要將該市的能源給率從百分之二提高到百分之八,減少對外在能源供應的依賴。

洪申翰舉例,一般大型太陽能板可能只適合安裝在空曠的鄉村農地,但是首爾市卻鼓勵市民安裝迷你型太陽能板,放在陽台、窗外,而且方便拆卸,即使租屋者也可以帶著走,人人為發電貢獻一分心力,「像這種作法在地方反而較可行。」

洪申瀚說,希望地方首長開始思考他們可有哪些能源政策,首先需了解在地用電情形,接著訂定節能和發展再生能源的目標,找出地方可用的政策手段,例如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等,往「非核低碳」城市的願景前進。
--------------------------------------------
6都建物危牆 共2600棟
2015/03/14 15984 LINE分享
台中掛零 台南3件「不可思議」
【綜合報導】真是漠視民眾生命安全!聯合報大樓昨發生外牆石板砸死人不幸事件,事實上,早在前年10月,基隆市麗榮皇冠大樓就曾發生外牆磁磚掉落砸死婦人悲劇,當時各縣市政府開始進行「建物危險外牆總體檢」,2年清查下來,6都逾2600棟,但桃園市僅9棟、台南市僅3棟,台中市更誇張,今年2月才開始稽查,「至今未發現重大危險情況」,完全沒統計。學者專家痛批:「太不可思議!再不做以後依然會出人命。」
針對危險外牆總體檢,六都中雙北及高雄較積極。台北市共有1400棟建物列管,其中200件列為應立即改善,要求15天內改善,1200多件列管定期稽查。

警方鑑識人員在現場檢視大樓掉落的石板。
黃彥傑攝
限期改善否則開罰
新北市已造冊列管796件,會勘並依結果通知建物所有權人應依《建築法》善盡管理維護責任,若危及公共安全將處6萬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
高市去年底完成全市6樓以上7000棟公寓大廈外牆體檢,其中有387棟建物有磁磚剝落或牆壁有裂縫,工務局已要求6月底前完成修繕,否則開罰。
但桃園、台中、台南清查根本未落實。桃園市工務局主秘洪嘉潞表示,桃園市列管危險外牆建築數為9處,2處正在執行改善中,另7處均已發文給管委會及住戶,將會要求維護至磁磚不掉落為止。台中市都發局使用管理科長賴祐成表示,從今年2月開始執行全市公寓大廈鄰馬路一側外牆情況,至今未發現重大危險情況。
台南市工務局使用管理科代理科長李慈榮說,台南市有3處屋齡約25年的大樓外牆磁磚掉落,市府已要求限期改善,另2處大樓仍未改善,市府持續監控中。
籲強制管委會檢查
對於台中、桃園及台南清查未落實,列管件數不可思議的少,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邱師儀痛罵:「太不用心!人命關天的事政府不應忽視。」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余烈指出,建物就和人一樣,「年紀大了就要做健康檢查。」建議政府訂定罰則,強制管委會或所有權人檢查,主動檢查者可提供相對減稅獎勵。
-----------------------------------------------
這就是你不吃「甜」後,你的大腦所歷經的掙扎和變化
本文作者:JORDAN GAINES LEWIS,賓州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博士候選;本文以第一人稱編譯。
每個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就是個「甜點控」。我的朋友兼學生 Andrew 也幾乎和我處在同樣的狀況,而且住在堪稱「世界巧克力首都」的 Hershey 鎮(位在美國賓州),讓我們兩個更加無法忍受甜點的誘惑。
但 Andrew 比我還要有毅力多了,他在去年的四旬齋期間(復活節前 40 天)完全沒有吃甜食。我當然不敢說要追隨他的腳步,但以下是在這戒掉甜食的 40 天可能會發生的事,給大家作為參考:
糖:自然的恩典,但被用作不自然的合成
在神經科學的領域,食物被稱之為「自然的恩典」。大自然為了讓我們生存下去,許多的事情像是進食、交媾、哺育後代的行為必須是讓大腦感到愉悅的,如此才能夠不斷增強與維持這些行為。

演化造成了「中腦邊緣系統通道」的發展,這一區塊大腦系統就是負責解讀自然恩典帶給我們的感受。當我們做一些感到愉悅的活動時,由許多神經元組成的某一神經束(稱為腹側被蓋區)就會使用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來傳送訊號給大腦的某一部分—伏隔核。

伏隔核與我們的前額葉皮層所產生的連結,就會影響到我們進行刺激行為的決策,像是:是否要再咬一口好吃的巧克力蛋糕。前額葉皮層同時也會活化荷爾蒙,如同在告訴身體:「嘿!這個蛋糕很好吃,我一定要把味道記下來!」

並不是所有的食物都會使人有同樣的享受感,大多數的人會較偏好甜食,而不是偏酸、或偏苦的食物,因為人體的演化,使得中腦邊緣系統通道增強感知「甜食」,將之作為我們吸收碳水化合物的健康來源。

用我們祖先採集果實的例子來說,味道酸的就代表「還未成熟」;而味道苦的,就表示要小心了,這可能會有毒。

吃水果是一回事,但現代人的飲食又發展出了另一套方式。十年前,有資料顯示美國人平均一天會攝取 22 匙額外的糖,也就是所有吃進食物以外的 350 卡熱量,到如今,大概又上升了不少。幾個月前,又有一個專家表示,英國居民平均一週則會攝取 238 匙額外的糖。

現代人以方便為重點的飲食習慣,要不吃到以糖調味或保存的加工、現成食物實在是幾乎不可能。

這些額外加入的糖非常的狡猾,我們根本就毫無知覺我們吃下了多少,然後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就慢慢地上癮了!這和許多藥物濫用相同,就像尼古丁、古柯鹼、海洛因等,挾持了大腦的獎賞通道(reward pathway),讓使用者對之成癮。同時,也越來越多研究證據都指向了「糖」也會有成癮性。

「糖上癮」是真的!
Andrew 在去年還在挑戰戒糖時他告訴我:「頭幾天真的是蠻痛苦的,好像在戒毒一樣。我甚至開始吃一堆碳水化合物來補償少吃的甜食。」

成癮有四大組成:暴飲暴食(Bingeing)、出現戒斷症狀(withdrawal)、可能和其他濫用品之間的互相提升成癮性 (cross-sensitization)、以及渴望(craving)。

這些成癮元素在動物實驗中都已經證實,除了藥物的上癮,糖上癮也包含在內。

典型的實驗大概是如此:

老鼠一天有 12 小時的時間不給予食物,接著 12 小時則提供糖水及食物。每天固定的模式持續一個月後,這些老鼠便開始出現如藥物上癮患者的症狀,並開始在短時間內狂飲糖水。他們也會在斷食期間出現焦慮、抑鬱的情況。

許多接受糖水實驗的老鼠在後來接受藥物像古柯鹼、鴉片時,會相較於那些沒有事先接受糖水實驗的還容易對藥物產生依賴。

如同藥物一般,糖會增強多巴胺釋放進入伏隔核的效果。長期來說,規律的糖攝取會改變基因表現與多巴胺接收體在中腦以及前額葉皮層中產生的效益。具體來說,糖會增加一種稱為 D1 的興奮性受體的集中,同時減少另一種受體 D2。糖分的規律攝取更會抑制多巴胺轉運體(dopamine transporter)(一種將多巴胺由神經突觸釋放及回收的蛋白質)的活動性。

簡單的來說,一段時間內持續的攝取糖會造成長時間的多巴胺釋放信號,要滿足腦中獎賞路徑更大的愉悅感,就必須攝取更多的糖來啟動中腦的多巴胺接收體。大腦會對糖產生耐受性 (tolerance),也就是必須攝取更多的糖才能感到滿足。

糖戒斷症狀也是真的
雖然這些研究都是以嚙齒動物為實驗體,但也必須說這些原始的過程確實也正在人類的腦中進行。渴望總是無上限的!(但這點走向心理學了)。Andrew 告訴我:「但第一週過完之後就簡單多了!」

在 2002 年由普林斯頓大學的 Carlo Colantuoni 及其同事所進行的研究中,經歷過糖依賴實驗中的老鼠積著進行了糖戒斷的實驗。這個實驗大致上有兩種方法:斷食、以及使用藥物 naloxone(一種治療鴉片成癮的藥物,與大腦獎賞系統的受體結合在一起)。

兩種方法都導致了身體上的問題:牙齒顫動、腳爪擅抖、不斷搖頭。Naloxone 的療法更使老鼠容易產生焦慮的情況。

類似的戒斷實驗中,也利用像是強迫游泳的方式,歸納出實驗體有憂鬱的傾向。在糖戒斷實驗的老鼠容易在行為上較消極(像是只浮在水面上),而不像其他放在水裡會產生的積極行為(試著逃離)。

一個由 Victor Mangabeira 及其同事所進行,並發表在 Physiology & Behavior 期刊上的新研究指出,糖戒斷同時也與躁鬱行為有所關連。最初,老鼠會被訓練成壓下桿子才會有水喝。訓練之後,老鼠回到籠子會分別餵食糖水和清水,或是只給清水。30 天之後,老鼠又有機會壓下桿子要水,這時那些對糖產生依賴的老鼠則會比一般老鼠壓下桿子的次數多非常多,說明了與躁鬱行為的關聯。

當然,這些是相當極端的實驗。人類並不會自己餓肚子半天,再用甜食和汽水灌飽自己。但這些白老鼠研究也確實讓我們對糖依賴、戒斷、行為的神經化學研究有所窺探。

在這幾十年來,許多的飲食計畫、暢銷書都以為「糖上癮」是個笑話。在許多糖戒斷的案例當中都顯示了對食物的渴望,如此可能觸發成癮復發與衝動進食。也有無數的文章與書籍討論了戒掉糖之後的無限精力與更多的快樂。

你還想要在四旬齋戒掉糖嗎?想必你一定很想知道要多久才會不再渴望吃甜食以及各種副作用,但這是沒有答案的,每個人的時間都不盡相同,而且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研究報告。

但是 40 天後,Andrew 清楚感覺到已經克服最困難的部分,甚至可能改正了扭曲的多巴胺信號。他說到:「我記得 40 天後第一次吃到甜食的反應是覺得這東西也太甜了。我大概必須重新建立我對糖的耐受性。」

而作為 Hershey 當地糕點店的常客,我向各位讀者保證,Andrew 就只做這幾項簡單的事而已!

(資料來源:Mashable by JORDAN GAINES LEWIS;圖片來源:KJGarbutt,CC Licens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