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就能孝順?經濟弱勢者常被扣上無能不孝的帽子
孝順,是這群新住民肩上難以承擔的重量 | 馮玉芳 / 新住民雜記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ikl1YD
去年是我在台灣生活滿20年。這數字宛如強力膠黏在心上。尤其看到隨著時代的轉變,婚姻移民有更多不同的樣貌,未必都是家境清寒、低學歷、想透過仲介婚姻改變命運,反而有更多人透過自由戀愛結婚來台,且婚配雙方都來自高社經地位的家庭。
 20年是婚姻移民潮新住民的大半人生,有人透過自身努力,不只生活無虞,還可以提供原生家庭經濟支持,為家人購買土地、房產,成為家族之光;也有人努力謀生,不過收入僅能顧及子女溫飽。然而這之中,有太多因素影響新住民的就業可能及選擇,例如與生俱來的資質、後天的際遇、個人價值觀及社會結構等。又例如傳統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價值觀,當高等教育越來越普遍,高學歷的薪資未必跟得上物價,更別提及買房,反而經商的收入更能安穩生活,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經商的才智。
 離家數千公里,新住民為至親端茶送水是不可能的,似乎提供金錢扶養父母、支持手足,才是最實際的孝順。女兒有能力幫助原生家庭無可厚非,但在以金錢衡量孝順的氛圍下,經濟弱勢者常被扣上既無能又不孝的帽子。
 曾有服務對象眼淚潰堤的述說母親被親戚嘲笑,說女兒來台十幾年,母親仍住在水椰子葉蓋的房屋,兄嫂也不斷對她酸言酸語外加情緒勒索,說全村嫁去台灣就只有你沒出息,我們不敢指望你的錢,你想想媽媽幾歲了還沒等到你帶錢回來蓋房……等等指責她不孝的言語。然而她因家暴而離開丈夫,自己帶著兩個孩子租屋,在萬物皆漲的年代,母女三人生活相當拮据,何來餘力支助他人?我只能鼓勵她先照顧好自己跟孩子,以「天無絕人之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等話安慰她。但她說,母親一輩子沒有住過樓房,她害怕年邁的母親實在等不到她賺錢蓋房子。我輕輕撫著她因哭泣而抖動的瘦弱肩膀,什麼話都說不出口。
 當孝順成為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
不管是在越南還是在台灣,時常聽到「行孝要及時」、「孝順不能等」等規訓。然而對於經濟弱勢的人,孝順宛如緊箍咒在頭上鎖緊,而唸咒的人則是整個村莊,甚至整個社會文化。孝順原本是美德,但對於處境特殊艱難的新住民,孝順卻是她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也是多年未能實踐的夢。孝順,是這群新住民肩上難以承擔的重量 | 馮玉芳 / 新住民雜記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ikl1YD


月薪35K該給父母多少「孝親費」? 網勸:先養活自己吧
月薪35K該給父母多少「孝親費」? 網勸:先養活自己吧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bit.ly/3TaCZJD
▲網友問月薪35K該給多少孝親費,引發討論。
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
年輕人薪資用來生活越來越拮据,甚至有些人微薄的薪資除了用來讓自己過活之外,還要按月支付「孝親費」給父母。就有一位網友在PTT八卦板詢問,月薪35K該給父母多少孝親費,引發許多討論。
原PO發文表示,「假設今天有一個月薪35k的肥宅,房租8000,吃飯交通生活費20000,剩下的7000該給多少當孝親費,有沒有八卦?」
網友在推文中回應表示,「35k自己養得活嗎」、「35K自己都養不活了」、「35k是要給三小,自己都要餓死了」、「留著進修,等你月薪8萬再給」、「你爸媽賺的比你多,給屁」、「領35k應該要跟雙親拿零用錢才對,不夠用」、「不給吧…我是大概五萬左右才開始給」。
但也有人認真回應表示,「5000元」、「給2萬,吃飯交通自己想辦法壓到7000」、「看爸媽有沒有賺錢 沒的話給5000」
月薪35K該給父母多少「孝親費」? 網勸:先養活自己吧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bit.ly/3TaCZJD


首先先以公證遺囑將未來遺產規劃完成,再加上公證的意定監護人,確保未來失能時,生活能有妥善照護。其次就是先將遺囑立好,再逐年透過贈與、主張買賣等方式,逐步過戶完成,當往生時遺囑上的遺產已全部移轉登記完畢,就可避免特留分的爭議。
此外,浪子回頭金不換,鄭文在說,若不孝的子女變乖了,還是可以隨時撤銷公證遺囑及公證意定監護人,不用擔心會影響未來家庭和諧。
鄭文在也提醒,早期養兒防老的概念已經式微,現在的老人家要懂得未雨綢繆,善用法律,特別是未來失能時或是遺產繼承權。此外,若不孝子孫以故意致被繼承人或應繼承人於死,依民法第1145條規定,是可能會喪失繼承權的。
新竹輪胎店惡火啟示 三招破解不孝子女分家產 - 地產天下 - 自由電子報 https://bit.ly/3NoNypd


名醫蘇怡寧遭爆棄養雙親,給父母的10個啟示:別老說「要不是我栽培...」許多事一講就沒價值了 - 今周刊 https://bit.ly/3dXajkN
編按:知名婦產科醫師、禾馨診所及慧智基因公司創辦人蘇怡寧再度爆出爭議!身價逾10億元的他被80多歲的老父親控訴棄養雙親,甚至涉嫌利用親妹妹當人頭來逃漏稅,雙方鬧上法庭,意外讓這起事件曝光。
對於這起「家務事」風波,蘇怡寧今(15)日在Facebook上首發聲,大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並揭露隱忍多年的決裂內幕,直呼「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我這麼恨情緒勒索了吧。」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事情,可能悲傷、可能憤怒、可能羞恥。如果真的把家務事拿到法院來,都是很逼不得已的事情,網紅律師呂秋遠建議,不如多多體諒別人,因為或許有天我們也需要別人體諒我們。
別人的家務事,其實看熱鬧很沒意義,因為這類型的事件,很容易以「迴力標」的方式,回到自己身上來。畢竟幸福美滿的家庭,都是我們所期望的事情,但,人生就是這個但,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也就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家庭,都有他們內部的問題,只是要不要拿出來講而已。所以,當「家醜真的外揚」,有些事情要提醒自己注意一下:
1. 不要把自己的退休金,交給兒女。不論是買房、投資、借款,最好都不要。除非,自己有心理準備,這筆錢就是前世的緣,不是今生的考驗。簡單來說,一旦給了,那就要對這筆錢,不期不待,沒有傷害。
2. 一旦孩子成年以後,請把錢優先拿來照顧自己,孩子不是你的投資品,就算他事業有成,也是他事業有成,不是你。別老是認為「如果沒有我栽培他,現在這個孩子還能這麼厲害嗎?」許多事,講出來就沒價值了。
3. 沒有孝順這種東西,不需要說三次。父母子女間,只有愛,沒有孝順。不愛了,父母子女也就是路人,血緣沒什麼了不起的,愛才是最大。用孝順要脅子女,只會讓子女逃得更遠。
4. 家人可能是知道你最多秘密的人,如果不想要被背叛,請閉緊自己的嘴巴,更不要利用他們去做任何好或不好的事情。
5. 父母要求子女扶養,只有在自己毫無資產、存款的情況下才行。如果自己還有資產,請求子女扶養,法院一般都會駁回請求。
6. 一般而言,子女只要有給錢,就算已經有盡扶養義務。就算孩子不願意回家探視父母,提告也無法強制執行、告遺棄罪也很難成立。只是以後可以以對方不來探視,作為剝奪繼承權的理由而已。
7. 如果曾經贈與兒女金錢、不動產,後來兒女不盡扶養義務,可以向法院請求撤銷原來的贈與,但還是以自己有受扶養的必要為限,如果自己根本不符合要求子女扶養的條件,就沒有不盡扶養義務的問題。
8. 不要勒索自己的孩子,無論是金錢,或是情感。孩子只是藉由我們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他對我們,沒有這麼多的義務。
9.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是確實的。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事情,可能悲傷、可能憤怒、可能羞恥。如果真的把家務事拿到法院來,都是很逼不得已的事情,多多體諒別人,因為或許有天我們也需要別人體諒我們。
10. 有人用童年療癒一生,有人用一生治療童年,願大家都是前者,如是後者,也別責怪自己,那不是你的錯,而是有些人,天生就不適合當父母。當然,也請不要把父母當作提款機,都成年了,許多事情要自己負責。
作者簡介_呂秋遠
名醫蘇怡寧遭爆棄養雙親,給父母的10個啟示:別老說「要不是我栽培...」許多事一講就沒價值了 - 今周刊 https://bit.ly/3dXajkN


2021/10/20 
控三總醫師「射後不理」 女老師提告請求扶養勝訴
台北高等法院民事訴訟庭。(本報資料照片)© 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 台北高等法院民事訴訟庭。(本報資料照片)控三總醫師「射後不理」 女老師提告請求扶養勝訴 https://bit.ly/3ndzK5O
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鄭姓醫師,遭陳姓女老師指控「射後不理」,對2人的孩子不聞不問。陳女及小孩對鄭男提起認領子女訴訟,台灣高等法院家事庭判陳女勝訴,鄭男應自2018年12月1日起按月給付2萬元扶養費,並再給付97萬餘元,可上訴。
陳女主張,她與鄭男交往受孕,2014年間生下小孩,但鄭男否認是生父,因此提告請求鄭男認領,親權由她行使,鄭男則負擔自小孩出生起至成年止每月扶養費2萬5000元,並應返還小孩出生起至2018年11月30日止,她已代鄭男支出的扶養費122萬5000元。
一審台北地院家事庭判陳女勝訴,鄭男應認領小孩,親權由陳女行使,鄭男應按月負擔1萬6000元扶養費,已支出的部分則另給付陳女77萬8113元本息。兩造均不服,各自提起上訴。
二審高院家事庭認為,鄭男曾陪同產檢、赴月子中心探視、支付月子中心費用、訂購並分送彌月蛋糕、為小孩祈福,且與小孩血型無法排除血緣關係,鄭男無正當理由拒絕親子血緣鑑定,因此認定小孩與鄭男有血緣關係
高院家事庭審酌小孩出生後即由陳女照顧,彼此間情感依附關係甚佳,陳女有行使負擔親權的能力,且鄭男無扶養意願,因此由陳女單獨行使親權,較符合小孩最佳利益
高院家事庭另參酌台北市2015年至2019年各年度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並考量陳女、鄭男經濟程度,以及陳女實際負責照顧教養小孩付出的心力、時間等,認為小孩每月所需扶養費應為3萬元,陳女、鄭男分別負擔3分之1、3分2,因此判鄭男應按月給付2萬元扶養費,已支出的部分金額則提高至97萬2667元。
陳女2018年在台北市議員徐立信陪同下開記者會,指控鄭男讓她懷孕,孩子生下後就斷絕聯繫,不願對她及孩子負責,也拒絕驗DNA,根本是「愛情騙子」。鄭男事後澄清自己也遭陳女欺騙,自訴控告陳女誹謗,北院刑庭審理後,認為陳女無法證明言論內容為真,依2次誹謗罪判陳女拘役30日、50日,均得易科罰金
控三總醫師「射後不理」 女老師提告請求扶養勝訴 https://bit.ly/3ndzK5O


fdf  

孝順之島,與辛苦的台灣人
2015-03-09 09:40:14

初次發現台灣學校會用忠、孝等字作班名,感到很驚訝,因為我從小唸的是ABCDE和甲乙丙丁班,沒想過編班也可以這麼富有傳統文化。 圖/Emily
台灣人普遍給我孝順和重視家庭的印象。過年過節尤其明顯,在臉書上一定會看到回鄉路上的打卡,有微微的驕傲和炫耀意味:我要回真正的家了,家裡有人等著我,掰掰,(令人厭倦的)台北!接下來幾天在臉書會看到眾人的故鄉風景照、媽媽做的豐盛菜餚,也會看到鄉下老房子的室內外照片,跟平常充斥臉書的文青咖啡店和美食照風格迴異。平日在台北上班和生活畫面好像都差不多,抱怨的也差不多,過年過節期間卻會變開闊,能窺見不同人的家族和歷史,如台南、台東、高雄、花蓮、宜蘭……回到老家好像每個人都有故事可以說。

我特別覺得台灣人孝順,因為他們很重視回老家,和很認真包紅包給父母長輩。中秋、新年和生日也包,而且不只是圖個意頭的紅包,而是拿在手上有厚度的一疊現鈔,在我眼中十分豪氣,他們仍自責包得太少,可見台灣社會對孝敬父母的標準很高,像是怎麼付出都不夠好的一件事。

過年的紅包習俗令我感到在台灣當後輩很吃虧。在香港發紅包叫作「派利是」,但凡結了婚的人,過年便要發紅包給所有未婚的人。派發的範圍很廣,遇到每個打招呼的人,不管熟或不熟也要發,姿態像財神那麼慷慨。小孩和未婚人士在香港過一次年簡直可以發一筆財,尤其是親戚和同事數量多的人。自從離開了香港,我就無緣享有這筆新年財,當得知台灣人就算未婚,只要出了社會就要開始包大紅包孝敬長輩,卻又不會收到別人給的大量紅包幫補支出,我便感到同情又敬佩,並覺得台灣的孩子被賦予的家庭責任心很沉重,若加上低薪和工作不理想,應該非常辛酸吧。

「孝順」在台灣是一個很強調和外顯的題目。明星藝人受訪,談一談媽媽就可以是新聞。有陣子流行的歌唱選秀節目,參賽者常在舞台上提及媽媽、阿嬤,主持人甚至會請參賽者的父母發表長篇感言。在台灣當觀眾不單只看明星,還會看到星爸星媽,他們有些甚至從素人變成半個藝人,會上綜藝節目和接拍廣告,好像也沒有人覺得奇怪。

媒體經常用孝子孝女標籤新聞事件中的女子,相反就是逆子和不孝女,我感到疑惑的是,為什麼人性可以被簡化成這樣,當事人跟父母的情感關係,可以讓旁人輕易斷言嗎?而且人家孝或不孝跟所報導的事件有什麼關係呢?就算有關,為什麼媒體要搶先替我判斷,而不是讓我自己分辨呢?總之,「孝順」讓我覺得已在台灣社被推崇到一受膜拜的地位,某些情況又會淪為炒作和被利用的話題。

也許在中華文化的薰陶下,我們都在追求一份「我有孝順我有乖」的肯定,若不這樣自我肯定,便愧疚自責,若自覺做得漂亮便十分快樂滿足。而台灣人的努力和孝心常叫我讚嘆,像不久前江蕙演唱會的搶票事件,便再次讓我見識到台灣人孝親的需求多麼強烈。

我知道五月天的票一向秒殺,蘇打綠和陳綺貞也一票難求,但好像都比不上江蕙這次的告別演唱會。因為子女們這次不是為自己,而是為老爸老媽上戰場;這不只是為了聽幾小時的金曲,還代表無尚的光榮和面子;看演唱會的票絕不便宜,但更貴重的是子女願意為父母費煞心思,把它當作頭等大事來做。「孝親票」這名詞應讓是台灣獨有的。我甚至懷疑搶到票的孝子賢孫,他們成功那一刻的狂喜,有多少真的為了可以看演唱會而開心,有多少是為了「我有孝順到了!」的自我感動?

台灣的年輕人只要找到第一份工作,不管起薪多低,也被社會期待他們要用金錢孝敬父母,而且聽說金額要一年比一年多才吉利。台北生活費高,回鄉車資也是一筆開銷,加上不能太薄的紅包,每逢節日應該也元氣大傷。台灣這兩代人被期待承擔的責任其實很重,整體經濟環境困難,很多人想更好地供奉父母卻力有不逮,只能長年跟自責和挫折感共處。而父母被孝順也不一定能安心接受。若顯見孩子能力有限,得到孝敬大概會欣慰又心疼,萬一給親友鄰居比下去,可能暗裡也為自己心酸。

看到台灣人對孝道的重視,我才知道自己對孝順的觀念多麼薄弱。我對孝順的台灣人感到十分敬佩,但又覺得他們很辛苦。不知別國的語言裡有沒有「孝」這個概念?日常英語好像只會說愛父母。「愛」是比較自由自主和平等的交流,「孝」則包含很多義務、責任和對權威的服從。如果能夠選擇,我希望可以生活在強調「愛」多於「孝」的文化裡。


一名網友抱怨為何要奉養年邁的父母,認為他們是年輕時不做好財務規劃。(pixabay)
「為何子女要奉養」 50K男月給15K孝親費怨沒錢成家 https://bit.ly/3cm3MPW
「父母年邁之後成年子女為什麼一定要奉養?」1名網友抱怨遭到父母情緒勒索討孝親費,月薪5萬元的他每月被父母拿走1.5萬元,「根本不知道,我何時才能有自己的一個家」。該貼文獲得網友兩極的評論,少部分網友可以認同,但多數人毫不留情地諷刺。
1名林姓網友昨(16日)於臉書社團「爆怨公社」發文,「父母年邁之後成年子女為什麼一定要奉養?」開頭就直言抱怨無法決定出生,認為父母年輕時不做好財務規劃,等到年邁時才情緒勒索小孩「只會說養你們,我買不起房,也沒太多娛樂,錢都花到你們孩子身上了。」
該名網友崩潰表示,長大後的他們被父母以養育之恩為由情緒勒索要家用,「我每個月賺50,000,父母要拿走15,000,扣掉房租扣掉扣掉雜支開銷,我根本不知道我何時才能有自己的一個家!」文末喊話,沒做好財務規劃的父母不要孩子,「你們真的會被吐口水的!」
一名網友抱怨,為何小孩一定要奉養年邁的父母。(翻攝自爆怨公社臉書)© 由 鏡週刊 提供 一名網友抱怨,為何小孩一定要奉養年邁的父母。(翻攝自爆怨公社臉書)
貼文曝光後湧入千則留言,不少人認同該名網友的看法,「很多老一輩養兒防老的觀念演變成是種情緒勒索,導致年輕人壓力很大,很多父母還覺得理所當然」「父母好手好腳為什麼要被養?」「雙方都應該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才是首位吧,在有餘力的範圍之下願意伸出援手,才是孝順吧。」
有人表示,「5萬元的薪水,給父母15,000元,我個人覺得是多了,除非父母沒有經濟來源或老本情況,剩餘部分自己好好規劃才是。」而也有人持半認同的看法稱「我非常認同你的想法,小孩本來就應該自己賺自己存自己花,但以後老人家死了,你也別來分遺產耶。」
網友對於該貼文產生兩極的看法。(翻攝自爆怨公社臉書)© 由 鏡週刊 提供 網友對於該貼文產生兩極的看法。(翻攝自爆怨公社臉書)
大部分網友則強烈譴責該名網友,有些人狠酸「問題是你多了15,000也不會財富自由啊!」「講得好像你留著15,000就有車有房財富自由了!不會賺多一點嗎哈囉,你的父母以前薪水沒有五萬還要養你這塊燒餅」,也有人表示,「我要給父母錢他們還不收…因為他們比我有錢太多啦。」
更多網友則嗆「現在的教育把人教的越來越自私了,當然不是每個父母都是好的,但是大部份父母都是無悔的對小孩付出的。」「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草莓了,賺一賺只為了自己娛樂,娛樂的錢不夠才在那怨嘆父母情勒、為什麼要給父母孝養費等等」「看你發這廢言,真為你父母感到羞恥,建議你千萬別結婚生子,孤單終老就好。」「為何子女要奉養」 50K男月給15K孝親費怨沒錢成家 https://bit.ly/3cm3MPW


騙母贈千萬土地後棄養 贈與撤銷
聯合新聞網作者: 記者呂開瑞╱桃園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5年3月9日 上午2:11
楊姓男子長年在大陸工作,3年多前突然舉家返台,騙媽媽「要贈他土地或黃金,否則會流落街頭」,楊母將祖傳價值上千萬元的土地贈與,楊拿到土地後就變臉,對貧病交加的老母親不聞不問,桃園地院判決撤銷贈與、兒子要吐還土地。
桃園地院調查,楊姓男子在大陸工作多年且落地生根,對於在台灣的媽媽與兄弟很少聯絡,楊母說,3年多前,兒子突然帶著妻小回台,騙她「師父指點我,如果獲得父母贈與黃金、土地,事業將飛黃騰達」,還反問母親「難道您捨得兒子落魄?」
楊母禁不起兒子吵鬧,也不捨得他流落街頭,答應將上千萬元土地過戶給兒子,但要求遵守承諾,包括帶妻小搬回台灣居住、每月要付扶養費2萬元,每年春節、清明掃墓及晨昏要祭拜祖先牌位,還要負責管理、耕耘過戶的土地。
楊老太太向法院指出,土地過戶後,兒子就對她不聞不問,拒付生活費,害她無依無靠,即使病痛,兒子也不理會,當初講好的條件,兒子一項也沒兌現,害她養老都成問題,以兒子不孝、未履行當初的條件,向法院訴請撤銷贈與,要討回老本。
法院審理時,兒子聲稱媽媽沒想要告他,而是其他兄弟姊妹慫恿媽媽告,且房子是祖產,他從母姓,媽媽年事已高,基於「祖產相續」的傳統想法,才贈與給他,也沒棄養媽媽。
法院審理後,認定他未付母親扶養費,致母親生活困苦,以兒子未盡扶養責任,判撤銷贈與。

------------------------------------------------------------

別讓爸媽變成這樣..獨居老人悲慘末路

 

文/喪女

現代社會漸趨高齡化、小型家庭成為主流,但人情也跟著直直落,甚至有不少子女為了瓜分遺產而反目成仇的新聞,就連父母都不放過..

酸酸們,千萬不要變成這樣的小孩,就算未來搬出家裡不跟父母一起住,也不能不飲水思源、忘記父母所為你付出的一切。以下喪女要和大家分享一個悲傷的職業。

日本有一種「特殊清潔業」,他們清掃的不是大街小巷,而是空屋..獨居老人的空屋。在日本,很多獨居老人在無人關照的情況下去世後,其家人或鄰居很難發現,往往都要等到發出屍臭,他們的死亡才會被知曉。

在警方將嚴重腐爛的屍體轉移後,獨居老人留下的空屋仍充滿了垃圾、未洗的餐盤、未拆的信件或滿滿的蚊蟲。

這些老人被稱為「孤獨死者」,他們的家人和房東,為了不想自己清理,會委託特別清潔員清理過世老人留下的空屋。也因此,他們被稱為「世上最悲哀的工作」

尤其在時序進入夏天屍體特別容易腐爛,體液會滲入地板塌塌米,腐臭的食物和屍體引來成群的蚊蟲蒼蠅,特殊清潔員一周甚至會出動三到四次

工作時,他們會穿上防護服、戴著橡膠手套,除了處理垃圾、使用殺蟲劑,還要盡量避免打擾鄰居。

這樣的清潔工作至少需要6小時...最後等一切都收拾好,他們會置上鮮花及香薰在死者曾經躺過的位置、再放上一張照片,合掌致敬。

喪女覺得看了挺難過的,畢竟在高齡化越來越嚴重的社會,獨居老人似乎成了社會和子女的負擔,但這樣的想法很弔詭...為什麼父母含辛茹苦養了我們這麼久,卻不得不為了我們的方便而被捨棄呢?



原文網址: 別讓爸媽變成這樣..獨居老人悲慘末路 | 鍵盤大檸檬 http://www.ettoday.net/dalemon/post/8386#ixzz3WQGiud4V

-------------------------------------------

過著自己都厭惡的一生,難道就是孝順
有次遠行前有人跟我說:「父母在,不遠遊。」彷彿踏出家門就是不孝,不過怎麼樣才算是孝順? 以前母親很愛嘴上掛一句我不中聽的話:「我花了多少錢養你?」彷彿養育是天恩,你一輩子都還不起,只有聽話的才是乖孩子,我心想:「連自己都厭惡的一生難道就是孝順?」
三十歲的叛逆,我選擇打包遠行,路上也遇見同我遭遇般的旅人,才發現許多亞洲家庭常以「孝順」兩字勒索子女完成長輩的期望,考個好學系、賺大錢、買房子、結婚生子,甚至需要負擔整個家計。還不能質疑父母、不能頂嘴長輩、不能自作主張,若不按照此價值觀的意見走,就會得到「不孝」的罵名。
印尼 日惹。圖片來源:時報出版提供
各自結束遠行旅程後,有人回去被家人逼著考公務員,有人嫁給親戚介紹的對象,或是被父母說服買房,而我卻不想這麼過。既然翅膀長硬了,就要學著飛遠一點,若有人再用「父母在,不遠遊」恐嚇我,我會說:「下一句『遊必有方』有聽過嗎?」如果我能隻身在外照顧好自己,又何必擔心他人說三道四呢?
父母養育子女是應該,子女孝順父母也是天職嗎?
三十到四十歲這階段,我保持單身、旅行跟自由業,常大半時間都不在國內,偶爾會到各地演講,遇到台下聽眾會問我:「老師,我也想像你一樣離開家去旅行,但放不下我的家人,我的家人也放不下我,如今我片刻也不想待在當今的環境,不知道該怎麼活下去,這樣的日子幾時才能結束?」
廣告
我悠悠吐口氣說:「同學,你言重了。你旅行結束會回家,你旅途中透過網路可以隨時跟家人聯繫,倘若中途發生狀況,買張機票就可以飛回來,你不是踏不出去旅行,而是被恐懼掩蓋判斷,同時無法應對家人的情緒勒索。」
我認為孝順是成年前回敬父母的養育,成年後父母也不應該拿著「養育」跟「擔憂」無止盡對子女情緒勒索,在二十到四十歲左右的這人生精華間,被一味掌控下的孩子,會忘記自己有夢想、忘記思考與反駁,忘記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不是某些人的依附。
旅途回來後,我最大的覺醒就是放開父母的手,拿回了薪水自主權,接下來在沒有告知的狀況下,一再的出國旅行,久而久之他們從無奈到無所謂,畢竟倦鳥仍會歸巢,並習慣這樣的我。
不要把家人當成藉口,也不要逼著家人接受
近幾年我獨自旅行至印度、西亞,引來一堆人非議說「你家人不擔心嗎?」我把相同困惑丟給家人問:「爸爸,我一個人去印度,你不擔心嗎?」爸爸說:「我有什麼好擔心?我是放棄!放棄對你的掌控,才能讓你飛得更自在,不管你在外面做了什麼,反正回來你媽都會煮一鍋好菜等你。」
與其擔憂家人的各種反應,不如放下心中的芥蒂,畢竟父母接受或否定你,都是他們的決定,並不能代表你自己,倘若溝通有用,也不會這麼多孩子選擇離家出走,一味的順從不會換來彼此的尊重。
旅途中我遇見了許多旅人,包括香港的Kelly,她一樣旅行、環遊世界,同時每個月都拿錢回家。不能在香港賺錢,就去英國打工度假兩年,兩年的時間她認真賺了旅費跟家用,只為了完成自己心中旅行的夢。
人生最難的選擇是拿「孝順」逼自己不得不,打從心裡就覺得活著委屈,一輩子過著身不由己的人生,事實上,還有更好的解決方式!做你自己,逐步脫離親情勒索的壓力。「我花了多少錢養你?」孝順vs.親情勒索 孩子不順從就是不孝?|天下雜誌 https://bit.ly/3zM34p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