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工作到65歲才退休的員工,平均只能再活18個月;但是55歲就退休的人,平均可活到80歲;而50歲就提早退休的人,更可以平均活到86歲   https://is.gd/yNHmap


台灣年金問題的本質是民族壓榨
2015-07-10 09:30

[完整介紹]
林健次
美國奧勒岡大學經濟學博士,前淡江大學國際企業經營系主任。曾任美國Union Planters National Bank, Memphis, Tenn. 國際部遠東區放款經理,美國Cook Industries, Inc. 駐台代表兼台灣辦公處經理,美國Farmers Export Co., Kansas City, Mo. 駐台代表,美國ADM公司台灣授權代表,德國Alfred C. Toepfer 公司新加坡子公司Toepfer International Asia 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台灣年金問題的本質是民族壓榨 
台灣的年金問題是政治問題,是轉型正義問題。(網路資料,民報合成)
希臘政府破產的原因之一是普遍過高的退休年金;但是它是雨露均霑,勉強還可以說是造成世代正義問題。台灣年金問題的本質完全不同。有人說是說是族群問題、階級問題,不過更確切的說應該是民族壓榨。它絕對不是世代正義問題;假如它與正義有關,那是民族正義問題─是台灣轉型正義的一部分。

以台灣人為多數的勞保退休年金月領一、二萬,「外省人」多得不成比例的軍公教,退休卻可月領四、五萬,職級高的還可領七、八、九,甚至十幾萬。私人公司雖也有退休金規定,但是在解雇、離職、關廠等條件下,勞工真正能拿到 一、二百萬元也不是多數;這比起公務員三十年年金加總動則一、二甚至三千萬比起來,只是零頭而已。台灣勞工退休福利的低落,是被統治、被殖民的經濟代價。

以美金計算,台灣的實質國民所得大約是名目國民所得的二倍。所以,以購買力論,台灣軍公教的退休福利鐵定是世界第一。台灣公務員年金之優渥,不得不讓人想到那些讓人供在桌上的神祇。他們真如神祇,與多數的台灣人不同嗎?

台灣的公務系統,不管是成文的或不成文的,社會關係的或法治的,一向都特別優惠「外省人」。甚至,在1990 年以前全國性公務人員考試還名目張膽的優惠「外省人」,規定錄取比例是台灣籍八人,「外省籍」九百四十人;「外省籍」錄取名額是台灣人的一百多倍,錄取率之差更以千、萬倍計。所以,1990年以前「累積的」全國性公務人員當然多是「外省人」。

可是真正的歧視與壓榨並沒有在1990結束,因為錄取的歧視已經轉化為退休金的壓榨。1990年代起,隨老蔣來台的人員及其子女正在大量退休。甚至後來規定1995年以前當上公務員的才可以領18趴優存利息,都可以看出歧視與壓榨運作的痕跡。因為,在歧視的法律與官僚社會關係,在遷親引戚、呼朋引伴的累積運作下,能在1995年以前當高階軍公教的,「外省人」更佔大半以上。這些人當然包括「高級外省人」郭冠英、黃世銘以及退休累計點數極高的洪秀柱、馬英九之徒。

有人說國民黨世襲權貴透過體制,製造「本省人」與「外省人」在退休福利上的極大差異,以拉攏「外省人」、便於分而治之,是族群矛盾與世代矛盾的罪魁禍首。這可能只說對了一半。一群人必須優厚的養另一群人一輩子,這兩群人不可能是同一民族;這是清清楚楚民族壓迫的表徵。被養的人在死前領了一大堆錢,一定是留給他們的後代;他們的後代反而是受益人。真正受害的是以台灣人為多數的勞工與他們的子弟,而台灣勞工的子弟更是雙重的受害人。

筆者提出台灣年金問的本質,一定會被打成製造族群對立、破壞團結。事實上,製造對立、破壞團結的人正是製造壓迫的人;他們就怕有人把事實顯露、騙局揭穿。

台灣的年金問題,不是哪個基金多,哪個基金不足的問題;基金的設計是政治決定的。台灣的年金問題本來就是政治問題,是轉型正義問題。在軍公教年金制度沒有和勞保年金制度平等化以前,請不要告訴我台灣沒有民族壓迫。

我已經看到台灣獨立黨把軍公教與勞工退休金平等化列為政見。我希望有更多的政黨提出類似的政見。

---------------------

退休規劃分級制 世代大不同
返回
封存
刪除
我的最愛
分享
Display Options
退休規劃分級制 世代大不同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大紀元4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11日電)根據調查,台灣退休民眾表示家庭月收入至少要新台幣5萬5000元,才能支持舒適的退休生活;不過,隨著年齡不同,退休規劃要採分級制,各世代採取的方法不同。

超過4成的受訪退休民眾表示,如果時間重來,他們會更早開始退休儲蓄;近6成退休人士認為,若想維持一定的退休生活水準,最晚在40歲以前一定要開始退休準備。

中國人壽行銷企劃部副總經理蘇錦隆表示,退休需有計劃性的準備,依照人生階段與當下狀況調整,並透過選擇適當的資產配置工具,退休準備更能水到渠成。蘇錦隆針對30、40、50世代退休準備方式提出建議。

30世代的青年,事業與收入正在起步階段,此時保險規劃要先能兼顧醫療、壽險保障的需求,若已成家立業,隨著角色身分轉變,家庭責任的保障更是不可少;蘇錦隆建議,此階段青年保險規劃可運用「雙十原則」,將保費支出控制在年收入的十分之一,保障則建議為年收入的10倍。

蘇錦隆表示,此時離退休尚有20至30年的準備期,可以時間換取資產累積的方式,趁早開始準備,不論金額大小,先以定期定額方式持久穩定投入,將來收入隨工作年資增加的情況下,再逐年增加投入退休規劃的金額,可選擇兼具保障與有機會累積保單帳戶價值雙重功能的投資型保單,保費門檻可視自身條件調整,資金運用彈性靈活。

40世代大多是三明治族,上有父母需奉養,子女也正值成長求學階段,雖然此時期的收入比起30世代高,但家庭負擔相對也較重,蘇錦隆提醒,40世代在財務分配上更需謹慎,建議每項支出都有獨立的帳戶管理,例如生活費、子女教育基金、保險保障、投資理財、退休金準備等,讓資金流向清楚,便於管理,也能定時檢視目前的財務狀況。

蘇錦隆指出,此階段的退休準備,可以有提供保證年金給付期間的變額年金保險商品作為規劃工具之一,年金累積期能依收入與支出的運用而彈性調整投入金額,不會影響當下的生活品質,且有機會累積投資收益於保單帳戶中,退休後進入年金給付期,享有固定財務來源,可作為退休生活的資金之一。

至於50世代正是人生階段中收入穩定、且小有積蓄的時期,但離退休時間已不遠,是退休準備的最後衝刺期;蘇錦隆對於退休準備提出雙保本概念,也就是退休金與健康皆需保本。

健康要保本指的是,除了平時做好健康管理及年輕時構築的醫療保障外,考量長壽卻因意外或疾病導致需臥床照料的情況發生時,50世代可再加強特定傷病或長期照護等相關保障,以免龐大的醫療費用侵蝕退休金。

退休金的準備建議以穩健型的資產配置工具為主,若是從年輕時即開始定期定額儲蓄退休金,此時已累積一筆不小的樂退財富,可將此筆退休金提撥部分金額投入保險規劃,例如年金險或每年可領回生存保險金的保險商品,讓退休生活仍有固定收入。

--------------------------------------------------

保險卻只能任由業務員自吹自擂。因為從自身的需求出發,她看到其他想要幫孩子買保險的新手爸媽的需要,於是著手研究,發現台灣可能是全世界最愛買保險的國家,每年花在買保險的費用約GDP的17%。

-----------------------------------------------------------------------------------------------------

花旗調查 國人退休理想存款激增至7800萬元
鉅亨網作者: 記者王莞甯 台北 | 鉅亨網 – 2015年2月25日 下午5:10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
花旗銀行今(25)日公布2014年「個人財務健檢」調查結果,由於全球主要經濟體穩健成長,民眾對財務前景普遍比以往樂觀,國人平均個人財務健康指數為52.1分,較去年上升,但尚未回到2011年和2010年的水準(54.6分)。花旗也指出,調查結果顯示,國人對退休生活的存款需求標準逐年攀升,去年已大幅提高至7800萬元,而人民幣依舊是許多人考慮增持的資產。
從各項指標來看,去年國人在財富累積上呈現微幅成長,逾30%受訪者(34%)表示資產較前年增加,創下5年(2010-2014)來新高,67%受訪者對生活品質感到滿意,逾50%受訪者對財務前景持樂觀態度。
不過,國人雖對於「生活品質的滿意度」和對「財務前景持樂觀態度」的比例持續回升,但居亞太區5個市場(澳洲、印尼、菲律賓、新加坡以及台灣)之末。
國人對退休生活缺乏安全感 理想存款金額激增至7800萬元
儘管在財富累積上略有斬獲,但受到高齡化社會衝擊,國人對退休計畫的目標越來越嚴苛。台灣受訪者目前最大的財務不確定性來自於「努力工作以儲備更多退休金」(72%)、「達成每月收支平衡」(57%)及「重新評估退休計畫」(44%)。
花旗指出,只有45%的台灣受訪者對存款足以支應舒適的退休生活有信心,遠低於亞太區60%的平均值。
同時,有58%的受訪者認為,必須擁有1000萬元以上的存款才能享有舒適的退休生活,較前年的49%成長9個百分點,且理想的退休存款金額為7800萬元,不但比前年4800萬元的需求激增3000萬元,更幾乎是2012年2700萬的3倍,顯示國人理想退休存款和現實存款計畫的差距日益擴大。
即便退休生活存款需求升高,卻僅有19%的台灣受訪者表示自己有正式的退休計畫,低於亞太區平均(24%),呼應對退休生活的不確定感。
另外,國人普遍具備保險的概念,台灣受訪者擁有保險的比率高達96%,不僅遠高於亞太區平均(80%),也是高居5個市場之首,又以61%的受訪者具健康醫療險列為第1順位、32%的受訪者將壽險列為優先考量。
人民幣投資熱門!近半受訪者未來半年內將增加人民幣投資部位
資產配置方面,現金(34%)仍是國人最大資產部位,其次分別為保險(20%)、定存(17%)、房地產(16%)及股票(14%)。隨著人民幣日益國際化,截至1月底,台灣人民幣存款餘額已突破3102億元,有22%的台灣受訪者已將人民幣納入資產配置,其中,人民幣存款(62%)和人民幣基金(20%)為受訪者最主要的投資標的,更有高達48%的受訪者打算在未來6個月增加人民幣的投資部位,最主要的原因是看好人民幣持續升值(51%)的潛力。
花旗(台灣)銀行消費金融總事業群負責人李芸表示,理財目前具有4大趨勢,包括「國人對退休計畫危機意識提升」、「需要更多元化的人民幣投資商品選擇」、「期待更進階便利的數位和行動銀行服務」,以及「銀行服務品質備受消費者重視」。
花旗積極在財富管理服務上善用專業及完整產品線優勢,協助客戶進行資產配置、風險評估,擬定專屬退休計畫,同時積極創新人民幣產品與服務,在DBU、OBU業務領先同業推出創新、多元的投資型產品。

-------------------------------
退休規畫要趁早 善用倒金字塔理財術 年輕存好4大帳戶
顏真真
2015年 02月 23日 04:00
人生各階段需求大不同,善用年終獎金買保險。(圖/記者顏真真攝)
記者顏真真/台北報導
隨著新的一年開始,理財觀念也要除舊布新。面對個人理財當中最重要的退休規劃,由於金額龐大、難度高,民眾大多年近40歲才開始準備,反而錯過時間複利的加乘效果。壽險業建議,新年理財應該要把最重要的老年退休規劃優先處理,採用「倒金字塔」理財術,優先準備「退休四帳戶」,趁年輕及早漸進式累積,享受倒吃甘蔗的幸福人生。 
一般來說,「倒金字塔」是新聞寫作原則,即把最重要的內容放在第一段,而許多人在迎接羊年的開始也要訂定新的理財目標,並應從最有難度、最重要的退休規劃著手。由於實質薪資凍漲,民眾面對退休準備的心態,已經從過去很有把握、演變到沒有把握,甚至現在到了擔心的程度,由於退休後至少要準備25年養老金,未來很可能會面臨工作35年後、再養自己25年;且工作35年當中,同時還要奉養父母及教養小孩,退休後很可能無法靠下一代奉養,還要再養自己25年。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俊伴也認為,人生的財務規劃,應該要把最難、最重要的退休規劃,最先做,因為辛苦的工作打拚,為的就是能好好安排人生,與其現在擔憂老年生活,不如先針對老年的4大需求即養老、醫療、長看和娛樂,做好「樂活養老」、「樂活醫療」、「樂活長看」及「樂活責任」4大帳戶的規劃,採用「倒金字塔」理財術,從年輕就開始準備,用小錢拉長時間戰線、積沙成塔,運用時間複利效果幫助達到目標,其餘的錢運用起來就能無後顧之憂,盡情享受人生。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台灣人到法定退休年齡65歲之後,男性平均還能再活17.57年,女性則可再活20.83年,而國人平均退休年齡為57.4歲,代表退休後至少要準備25年的生活養老金,以主計處統計國人每月平均生活支出為新台幣19,416元為例,退休後25年的基本生活開銷約需582.5萬元,如考量近30年平均通貨膨脹率約1.74%,光是養老的退休金至少要準備近851萬元。

陳俊伴說明,「樂活養老」帳戶是針對退休生活的日常開銷做儲備,因此,不適合高風險性的投資商品,建議以穩定、安全為第一考量,可利用台幣、外幣還本終身險或養老險等各種商品進行不同組合,依據個人能力,逐步累積養老金。

至於「樂活醫療」是針對老年醫療需求及早做好準備,一般實支實付醫療險通常只保障到75歲,為了年老的醫療品質,應在年輕時盡量預備所有終身型醫療險,包括手術險、住院險、癌症險。同時應再準備一個重大疾病帳戶,一次大額給付,避免突如其來的重大疾病造成一時財務缺口,吃掉自己的養老本。

有關「樂活長看帳戶」則不怕老化海嘯 。富邦人壽表示,在台灣,年紀超過65歲後,約每5.7人就有一人因年老或疾病、意外失去自我照顧的能力。而失能平均照護時間高達7.3年。假設每月照護費用以3萬元計算,為了因應長壽的失能風險,需要準備的總照護費用高達263萬元 。透過「樂活長看」帳戶,預先準備支付看護等費用,可選擇保障型類長看險。

針對老年旅遊、娛樂等非必要、但又有需要的開銷,「樂活責任」帳戶準備金額的關鍵在於自己「能力到底有多少」,建議可透過類全委投資型保單由專業投資機構操作,連結全權委託投資帳戶,除了享受VIP級代操服務,更可節省研究投資標的的時間,擁有穩定資金好好享受退休生活。


85歲仍樂在工作! 高齡化日本退休年紀僅供參考--2016年間超過65歲仍在工作的日本人比例約23%,是七大工業國集團中最高的,美國為19%
By Fb, www.ettoday.net查看原始檔
圖文/鏡週刊
這或許是無可避免的命運。日本社會高齡化越來越嚴重,超過65歲的人口比例27.3%,是全球最高,而15-64歲勞動人口比例則跌至60.3%,創1951年來最低。退休,對許多銀髮族來說,恐怕只能不斷往後延,甚至於,根本沒有退休這回事了。
定居在日本神奈川縣平塚市的飯田歡子85歲了,但她每周仍工作六天,在東京郊外的寶娜(Pola)美容店工作,替客戶塗抹防皺霜、做臉,還管理一個銷售團隊,每個成員年紀都超過日本平均退休年齡。
「只要我還健康,我想繼續工作,」她說,一邊熟練地替客戶上妝。
日本超過四分之一人口年紀超過65歲,飯田奶奶的客戶年紀多半也和她不相上下,其中,74歲的井上智子說自己來這家美容店已經35年,主要是因為飯田歡子。井上稱飯田是她「活力的來源」,她不僅向飯田購買化妝品,也徵詢人生經驗。
飯田奶奶從1964年就進入這行,開始尋覓客戶。熱愛高爾夫和日本傳統舞蹈的她,引領的銷售團隊,在神奈川所有寶娜美容店中,業績數一數二地好,每個月進帳約合新台幣67萬,高於平均值的55萬。
兩段式退休
日本許多大型企業仍沿用嚴格的兩段式退休計畫:一到60歲就必須離開薪酬優沃的正職,但仍可以以聘僱人員的身分工作五至十年,但領取較低薪水;在那之後,就必須離得一乾二淨。
通常,公司多半認為他們拋棄的這些人,是早已過了全盛時期的高薪員工,但也些企業明白這可能是過於短視的看法,尤其像飯田奶奶負責的銷售業務,許多人退休後,一併帶走的,是花了幾十年才好不容易建立的客戶人脈。
例如,隸屬於寶娜奧蜜思控股公司的寶娜美容店,負責銷售的42000人當中,約1500人年齡在70-90幾歲。「他們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與客戶的關係也差不多一樣久,彼此有很深的連結,當中有很高的信任因素,」負責寶娜美容業務的及川美希說。
大和證券集團過去把約聘資深業務人員年紀上限定在70歲,近期也取消了這個規定。
這樣一來,大和證券才能保有更多年紀在60-80歲的顧問,並出售投資產品給年紀相仿的客戶,如同該公司執行長中田誠司所說,這個族群是擁有最多金融資產的一群。
養樂多本社株式會社的銷售人員則根本沒有退休年齡限制,當中約有5000人年紀超過60歲,多半是女性,透過拜訪家庭和辦公室銷售養樂多飲料。
提高法定退休年齡
日本政府擔心照護高齡人口將帶來沉重的財政負擔,正鼓勵企業延後銀髮族的退休年紀,並提供補貼給雇用超過65歲員工的企業。
日本政府估計,到2060年時,國內超過65歲的人口將占60%,如果無法提高在谷底盤旋的生育率,日本未來可能失去2700萬勞動力。日本政府已將法定退休年紀從62歲提高至65歲,預計2025年生效。
根據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OECD),2016年間超過65歲仍在工作的日本人比例約23%,是七大工業國集團中最高的,美國為19%
然而,不少持續工作的銀髮族是在類似便利商店等地方工作,領取最低薪資,這讓許多擁有特殊技能的銀髮族特別難受。
日本生命保險公司的分析師前田信宏說,很多公司總以為高齡員工容易犯許多錯誤,並缺乏較年輕員工的能力;此外,部分日本企業對於提高退休年紀仍有所保留,他們考量的是,若讓資深員工持續占據高階職位,會增加營運成本;日本經濟團體連合會(經團連)則說,留住這些年長員工,意味著較年輕員工接替無望,將打擊他們的士氣。
弭補退休金不足
不少銀髮族樂於留在職場,無論是什麼樣的工作,他們說,持續工作可以讓他們身心保持健康;當然需要額外的收入,以弭補退休金不足的,更是大有人在。
86歲的杉浦爺爺之前在百貨公司擔任糖果售貨員,如今則找到一份修理日本傳統拉門的工作,「我工作是為了讓身體保持在良好狀態,什麼事也不做是錯的,整天待在家裡扳弄手指頭毫無意義。」
日本老年學會今年初發布一篇研究報告,結論是「老」這個詞最適合用在75-89歲族群,65-74歲的族群應被視為準老人,90歲以上的族群則可歸類為「超級老」。
但對85歲的飯田奶奶來說,年齡只是數字罷了,精力充沛的她仍如同較年輕後輩一樣,參加公司的講習,精益求精;至於考慮何時退休?她說,「我在上回東京奧運(1964)那年入行,如果可以一直做到2020年東京奧運,那就太棒了。」
參考來源:華爾街日報、獨立報、時代雜誌


拚到65歲退休的人  平均只能再活18個月! | 名家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越早退休活越久,不要操到過勞死!
你打算幾歲退休?暫且不要說,讀完本文再給自己一個答案!
根據研究,工作到65歲才退休的員工,平均只能再活18個月;但是55歲就退休的人,平均可活到80歲;而50歲就提早退休的人,更可以平均活到86歲。這是美國波音(Boeing)飛機製造公司的統計結果。
 ID-2515817
▲(圖/翻攝自Money錢)
另一家飛機製造大廠洛克希德馬汀(Lockheed Martin)公司的經驗值也差不多;一直幹到65歲才退休的人,平均只能再活17個月。
貝爾實驗室(Bell Labs)非正式的觀察得到的結論,與波音及洛克希德馬汀相差不多。福特汽車(Ford)的經驗也是如此。
美國學者Dr. Ephrem Cheng有關「退休年齡及壽命的關係」(Age at Retirement vs. Life Span)的研究報告分析了幾家美國大型公司(包括波音、AT&T及福特汽車等)的退休金計劃,發現了兩個驚人的結論:
越早退休越長壽,越晚退休越短命!
55歲以後才退休,每多工作1年的代價是減少2年的壽命!
越晚退休越短命
美國Telcordia公司指出,那些延後退休、持續努力工作的人,也許是因為給自己漸漸衰老的身體太大壓力,往往容易誘發嚴重的健康問題,而於退休兩年內去世。
相對的,選擇55歲即提早退休的人,較有可能活超過80歲。這一類人士通常比較健康,對生活各個層面,例如保健、職涯及理財,規劃及管理比較完善,因此可以提早從全職職場退下來,沒有財務壓力的悠哉過日子。
許多人並非裸退,亦即退休之後無所事事,整天遊手好閒;早上觀日出,傍晚賞日落,晚上看星星。有些人選擇部分工時(Part-time)的工作,放鬆生活步調,
放慢腳步,不讓身體承受太大壓力。由於不必為五斗米折腰,他們可以挑選自己真正喜歡或感興趣的工作,真正樂在工作!
職場是壓力鍋隨時會炸鍋
職場要求員工展現高生產力及高效率,是富有創意及精力的上班族高速競逐名利的戰場。但職場也是一個壓力鍋,如果使用不當,隨時有炸鍋的可能。
有一天,你終究會變老。有一天,你必須離開職場。建議大家要做好心理及財務準備,讓自己可以自由決定何時退休。
根據研究,美國許多大型公司的退休基金資金非常充足,因為許多人擔心退休金準備不足,因此工作到很老才退休,並開始每個月按時領取豐厚的退休金。不幸的是,越老退休,壽命越短;雖然累積了高額退休金,卻無福長期享受無後顧之憂的晚年黃金歲月。
統計結果顯示,50歲退休的人,平均可以享受退休生活至86歲。如果55歲以後才退休,每多工作1年的代價是減少2年的壽命。
以下是依據波音公司員工退休年齡及死亡年齡製作的統計報告,研究結果令人震驚:
退休年齡  死亡年齡
49.9      86.0
49.9      86.0
51.2      85.3
52.5      84.6
53.8      83.9
55.1      83.2
56.4      82.5
57.2      81.4
58.3      80.0
59.2      78.5
60.1      76.8
61.0      74.5
63.1      69.3
64.1      67.9
65.2      66.8
65歲退休67歲就上天堂
研究發現,全職員工整天面對龐大的工作壓力,活在緊繃的情緒中,但又要硬撑著,因此極易將自己推到崩潰邊緣。這種長期心理及精神高壓狀態,會嚴重損傷人體全身上下的器官及細胞,不知不覺令整個人的健康提早「關機」。因此,65歲才退休的人,一旦鬆卸下來,所有身體潛伏的毛病立即湧現,平均在18個月內紛紛離世。
這個研究結果震驚了全世界,許多人紛紛表示錢夠用就好,要提早退休;但並非完全不工作,只是將生命及生活重新規劃,放鬆下來,只做兼職又有興趣的工作,不再追求權力及奢華生活。
調查也顯示,50歲退休者開展第二春生活後,許多人的健康情況大為改善,不少人活到85歲才上天堂。
你計劃幾歲退休
研究報告指出,越早離開權力及金錢追逐圈,擺脫名利及奢華生活的枷鎖,過著回到基本的生活,人就會越愉快,因此亦會越長壽。尤其是許多投入慈善工作的人,自己覺得活得更有意義,生命線就會不斷延長!
讀完此文後,你計劃幾歲退休?工作到50歲,安享餘年至86歲;或是拚到65歲,然後在67歲留下一大筆尚未花完的退休金,悄悄地走了?

拚到65歲退休的人  平均只能再活18個月! | 名家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老本需要準備多少?前外商老總退休10年親證:做好3個準備,退休金1000萬就夠用
老本需要準備多少?前外商老總退休10年親證:做好3個準備,退休金1000萬就夠用
撰文 |田臨斌 日期 |2020年08月27日 分類 |退休理財 圖檔來源 |shutterstock
老本需要準備多少?前外商老總退休10年親證:做好3個準備,退休金1000萬就夠用 - 幸福熟齡 https://bit.ly/3OeBuYn
退休需要多少錢?這個問題三不五時就會被人拿出來討論,也是我過去幾年被人問到次數最多的問題,究竟需要多少錢?在講任何具體數字之前,先要回答一個問題,和符合3個前提條件。
剛退下來時,別人上班,我在外面閒逛;別人放假出遊,我待在家裡躲人潮;別人聚餐唱歌罵老闆,我看書寫文章罵媒體,感覺自己很特別,但時間一長,特殊感漸漸淡去,才發現生活其實就是這麼回事,所有人的一天都是24個鐘頭,工作也好,退休也罷,重點是如何過得好,過得有價值。
不特別的另一個原因是,55歲的我,身邊同齡人開始慢慢加入退休行列,其中有的「壽終正寢」,有的「揮刀自宮」,有的「被迫下台」,有的興高采烈,有的沮喪徬徨。人口統計數字告訴我們,現在還只是開端,往後10幾年,每年都將有大批工作者離開職場,被冠上「銀髮族」封號,加入退休大軍。
這幾年媒體經常以退休為題做調查研究,提出各種建議,只是內容絕大多數談的是理財,退休當然要錢,但人們經常忘了,還有兩件事的重要性一點都不小於金錢,那就是健康和快樂。生活在今天的台灣,說難聽點,再窮也餓不死人,但少了健康和快樂卻可令人生不如死!
重點是這3者之間互為因果,說有錢的人較快樂,快樂的人較健康,健康的人較有錢,相信多數人會同意,但其實不管怎麼調整「快樂」、「有錢」、「健康」在這幾句話中的順序,都同樣言之成理。事實是,研究結果顯示3者好就一起好,差就一起差,只準備其中一項遠遠不夠,如果因此忽略另外兩項,甚至可能有害。
退休需要多少錢?
這個問題三不五時就會被人拿出來討論,也是我過去幾年被人問到次數最多的問題,究竟需要多少錢?在講任何具體數字之前,先要回答一個問題,和符合3個前提條件。
一個問題是:退休後平均要花多少生活費?
不要以為這個問題簡單,除非有相當程度的生活規劃,並透過一段時間記帳,否則很難精確回答。我最近看到一個研究調查問準退休族退休需要多少錢,大夥回答天差地遠,但最吸引我注意的是,約有4成的人回答「不知道」,正是代表許多人根本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
3個前提是:沒有負債、足夠的保險、擁有自住房
負債包含房貸在內的各種貸款,不要拿理財賺的錢來養貸款,之前說過,退休後錢是用來花的,除非必要,不要多費心思在金錢管理上。同樣道理,保險純粹為防意外和應付醫療需要,不要當成理財工具,而既然錢是用來花的,房子就是用來住的,有自住房才不用繳交等同負債的租金。
符合這3個條件其實不如許多人所想的困難,保險既不為理財,只需在現有的健保基礎上,增加一些壽險和老年醫療需要就好。至於房子,不要以為只有帝寶才能住人,更沒有人規定退休族一定要住在房價物價高昂的城市裡。 
假設通過以上一個問題和3個前提的關卡,現在可以正式宣布答案了!我給你兩組答案,一組是我的,另一組是退休樂活理財專家施昇輝的:
我的答案:如果一個月花5萬,退休準備金需要1,000萬。算法是假設年投資回報率6%,一年的收益就是60萬,除以12個月,剛好等於每月需要的5萬。
施昇輝的答案:如果一年花50萬,退休準備金需要50x22=1,100萬。算法是假設年投資回報率5%,1,000萬可滿足需要,多100萬是為了應付金融風暴等突發狀況。
看出來了嗎?我倆對退休理財的概念幾乎完全一致,唯一差別是他抓投資回報比我稍微保守一點點而已。
我知道上述財務目標對某些人來說依然很遙遠,但對於大批嬰兒潮世代,曾經經歷過台灣錢淹腳目年代的中產階級,以及退休福利完善的公務人員來說,即使不是已經達標,應該也是在一個合理可企及的範圍之內。
如果你還在為到底需要多少錢才能退休而煩惱,建議你先從回答一個問題,和符合3個前提著手做準備。
我的經驗是,數字最大的功用其實是提供安全感,如果事先規劃不足,準退休族對數字的要求就會一變再變,越變越大,而一旦做好準備,許多人可能會發現,退休的財務門檻甚至不如原先所想的那麼高!
退休住哪裡?
準備退休金最大變數是住房,原因是生活必需的食衣住行中,最花錢的就是住。最近一個大型研究調查報告顯示,台灣民眾認為:「不含房屋資產,平均來說,要存1,071萬元才夠支應退休生活所需」,這句話的重點其實不在數字,因為因人而異,而是「不含房屋資產」這個前提條件。
同樣是住人的房屋,價值卻天差地別。假設有兩個退休同樣需要1,000萬的人,A的房產值3,000萬,但沒有其他資產,B的房產值800萬,其他資產1,000萬,很明顯A的「身家」較高,卻沒有資格退休,B只要願意隨時可退,但如果A願意將現有房產換成低於2,000萬,就和B一樣,可以立刻加入財務自由的行列。
而且非但財務可以獲得自由,許多過去從來不敢想像的好康,只要在住房上做出調整妥協,就可能因此美夢成真。美國有對夫妻,將房產和大部分家具賣掉,租間小倉庫放置私人物品,然後開始用long stay的方式環遊世界,在每一個心儀已久的地方,少則住1、2個月,多則一年半載。
在他們寫的《幹嘛不旅行》(Home Sweet Anywhere)一書中,作者說:「分享我們獨特的生活方式,並非是要讓其他人覺得非得徹底改變自己的人生。我們只是想強調,只要你覺得自己辦得到,就可以享受新鮮活力的生命歷程」。說得好!我也不是建議你立刻將書放下,衝出去賣房,而是真正跳出框架,考慮生活的所有可能性。
不止要從財務的角度考慮,更要從生活的角度考量,退休後的生活形態和退休前大不相同,現在的居所是否仍然合適?我問過許多人這個問題,結果似乎很少有人真正認真思考過,多數人將事情想得過於理所當然,未考慮的原因大都不出熟悉、家人、朋友圈等。
不是說這些理由不好,愛住哪裡本來就很主觀,只是這些問題真的都無法解決嗎?稍微深入探詢後,我發現多數人沒有認真思考的真正原因其實是害怕改變,這是人之常情,我們從小到大所經歷過的生活環境重大改變大都和就學、就業有關,一旦少了這些外在因素,似乎就失去了改變的動力。
我說這些並不代表退休後,大夥就都該移居花東或外島,過閒雲野鶴的生活,而是代表只要可能,退休者應該盡量避免在生活費用高昂的城市裡人擠人,反而應該利用這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整體考量生活型態、家庭、氣候、興趣、職志、財務等,主動出擊,挑選最適合自己的生活環境。
旅行是多數退休者最喜歡從事的活動,如果把旅行的概念擴大一些,時間拉長一些,其實不過是「換個地方過生活」,而這正是那對美國夫妻做的事。他們當然也得付出一些代價,例如與親人相聚時間減少,醫療保險費用較高等等,但就像之前所說,我們不必模仿他們的行為,但可以學習他們的精神。
有回我問一位早已退休的長輩為何住在台北,他想了一下說:「seven多,方便」,我說:「高雄也有seven耶」,他說:「真的啊?」……許多事情不嘗試不知道,在我們終將步入老年,落葉歸根之前,不要浪費由移動自由,所帶來的不同生活體驗,與實現人生夢想的大好機會。
 老本需要準備多少?前外商老總退休10年親證:做好3個準備,退休金1000萬就夠用 - 幸福熟齡 https://bit.ly/3OeBuY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