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出手了!「一類型」誤導影片遭官方點名:大量刪除下架
2023/08/17 09:23文/記者吳佩樺
  YouTube宣布全力刪除錯誤醫療資訊影片。(圖/路透社)YouTube出手了!「一類型」誤導影片遭官方點名:大量刪除下架 - 自由電子報 3C科技 https://bit.ly/44fXk5v
 YouTube在全球擁有逾25億用戶,隨著用戶的觀看時間愈來愈長,YouTube也加強對內容的審查,近日宣布將大力掃蕩涉及錯誤醫療資訊的影片。
 YouTube宣布,將在未來幾週內逐步刪除有誤導性的醫療內容影片,包括宣傳已被證明有害或無效的癌症治療方法,或是阻止觀眾尋求專業醫療的內容,例如大蒜可以治療癌症,或是服用維生素C能代替放射性治療等,都會從平台上下架刪除。
 YouTube過去已有類似作為,像是治療COVID-19、疫苗、墮胎等錯誤資訊影片同樣是YouTube的掃蕩重點。官方也說明,內容過濾基準會以各國衛生機構或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布資訊作為參考
YouTube出手了!「一類型」誤導影片遭官方點名:大量刪除下架 - 自由電子報 3C科技 https://bit.ly/44fXk5v



以後看醫生先看 Google,醫療圖譜幫助你瞭解自己症狀
Wendy Wendy 發表於 2015年2月21日 13:00 收藏此文
如果有一天你在國外,覺得自己不是很舒服,也有一些症狀,手上出現紅疹、頭痛又發燒,但是要就醫不是那麼容易方便,這時候你可能先 Google 一下自己的狀況,結果發現網頁結果大部分是診所的資訊,該怎麼辦呢?Google 發現了這個問題,計畫推出「醫療圖譜」,調整了醫療相關的搜尋結果,讓你可以先大概了解自己的狀態。

Google 之所以會在 Google App 上推出醫療圖譜,一開始是因為任職 PM 的 Prem 在一次兒子生病的過程中,要上網查查他的症狀有可能是什麼病,卻找不到可以解答她的答案,大部份的搜尋結果都是診所資訊,很少有症狀相關的描述,「我在 Google 工作,卻 Google 不到答案!」她覺得很驚訝。
▲ 在 Google App 上搜尋某個病症
▲ Google 會列出該症狀普及程度,能不能夠看醫生解決、是否會傳染、需要多久痊癒

後來 Prem 就決定和團隊成員們共同改進 Google 的醫療搜尋結果,將醫療搜尋的結果以「知識圖譜」的方式呈現給使用者,將詳細的症狀描述及有效的治療方法往前提,到前幾個搜尋結果,同時也會有經過醫學認證的圖片,詳細解釋給你看,哪邊可能會發炎,呈現什麼顏色等等的,對於自己的症狀有初步的了解後,也能夠和醫生做更有效的溝通。

▲ 指出哪裡會發炎、全身可能會有哪些症狀

Google 的醫療知識圖譜並不是憑空冒出來,或是直接從網路上的海量資訊中,匯集給你看,Google 和美國醫生 Kapil Parakh 的醫療團隊密切合作,所有的資訊都經過該醫療團隊嚴格檢視,確保不會傳遞給使用者錯誤的資訊。
▲ 知識圖譜就是你輸入一個關鍵詞,Google 會幫你彙整所有相關的資訊在搜尋結果頁

目前這項服務只在美國推出,算是試行,畢竟醫療是很嚴肅的領域,而且在美國就診花費也比較高,應該會受到許多使用者歡迎,至於什麼時候會引進其他地區?Google 目前沒有一個準確的時程表,對於健保就診十分方便的台灣來說,如果真的有該項服務,有沒有可能會降低某些人濫用健保資源的可能?就有待觀察下去了。
----------------------------------------------------------------------------------------
為什麼一生要「浪費」三分之一時間睡覺?
2013/01/29
作者:
陳豐偉
看診時常覺得,一般民眾對睡眠的瞭解太少了。當病人說睡覺時一直作夢,我會解釋,睡個覺通常會作四到五個夢。許多病人出現驚愕的表情,心裡想著:那些夢到哪裡去了,我怎麼都不知道?

這時,我只好搬出科學家的睡眠腦波實驗,告訴病人,你每天都在作夢,只是你記不起來。而一直作夢的感覺,有時只來自睡醒前最後一個夢。重點是有沒有睡飽,醒來有沒有精神飽滿的感覺。

為什麼人一生要「浪費」三分之一的時間睡覺?為什麼哺乳類都有類似的睡眠型態,連老鼠也要作夢?為什麼生物需要演化出「睡眠」,還佔用這麼多時間?這一定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睡眠對於鞏固記憶,讓短期記憶轉為中長期的記憶有幫助。不過科學家並不滿足這答案。生物演化出睡眠後,可能會繼續演化出在睡眠時順便做其他事情,如作夢或重整記憶。但演化出睡眠的關鍵,應該是一件非常重要、沒這麼做大腦就不復存在的事情。

有些人討論到此,會直覺反應說,睡覺時大腦要「排毒」!賓果,這也是許多科學家的猜測。腦神經細胞十分脆弱,無法反覆再生,所以有一套「血腦障壁」 (blood brain barrier)將腦細胞與體循環系統隔開。大腦裡沒有周邊循環的「淋巴系統」來清除「毒素」,如可能會導致失智症與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的「乙型類澱粉蛋 白」(beta amyloid protein)。

腦神經細胞間有許多「神經膠細胞」(neuroglial cell),以前科學家以為膠細胞只是支撐神經元的骨架,這幾年才發現膠細胞的功能性不遜於神經細胞,其中一件重要工作是形成「膠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取代體淋巴系統的作用。

但膠細胞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清醒時,如果在收發訊息、思考之餘,還要把毒素送回肝臟代謝,會消耗太多能量(大腦清醒時以身體2%的重量卻要消耗20%能量)。所以,必須讓生物睡著,這時膠細胞才有餘力把大腦毒素搬回體循環,這才是睡眠的核心功能。

十月份發表的科學期刊Science,研究膠細胞的科學家在老鼠實驗裡證實,睡眠時大腦組織間液的空間會增加60%,腦脊髓液與腦組織間液交流迅 速,而「乙型類澱粉蛋白」的清除率明顯增加。如果把老鼠用藥物麻醉,還是得到類似的結果。這說明,是睡眠本身,而不是睡眠周期,在清除大腦毒素。

預期這些研究將陸續證實睡眠的重要性,衝擊既有的生活型態。台灣電子產業鼓勵員工加班、熬夜來換取成功,如果是以身體健康與失智好發率為代價,這筆帳該怎麼算?年輕人想擺脫22K命運如果要靠兼兩份工或日夜顛倒,這犧牲是否值得?

而台灣青少年睡眠不足的問題,也需要媒體與專業團體持續關注。擅長考試的熬夜念書,不喜歡考試的熬夜上網,加上缺乏運動,很可能會影響大腦的長期發 展。我常告誡熬夜唸書準備國家考試的病人,睡眠不足反而影響記憶力,吃晚餐前應該去運動、洗澡,晚上唸完書好好睡一覺才記得牢。

當我們證實睡覺時大腦要忙著清除毒素,也就不難明白,為什麼睡不好會心情不好、抗壓性變差、自律神經功能惡化。睡眠是生物演化的結果,人類卻常常想 要用意志力克服,以為人定勝天,甚至把熬夜不睡當成努力或能力的象徵。要別人犧牲生命、健康來成就某些事情是不人道的,台灣的媒體卻常充斥這類成功者的訓 示。

熬夜硬撐的醫師,大腦就像喝醉酒一樣混亂,我們卻常把生命安全交託給他們。疲勞駕駛的貨車或遊覽車司機,往往一個差錯就是數條人命。長時間勞累後,一定要有數小時的休息,讓大腦「排毒」,這簡單易懂的概念,現在有科學家證實,我們更應該大力推廣。
以後就別說「喝了再上」吧,「睡了再上」才是新時代的象徵。
See more at: http://blog.cw.com.tw/blog/profile/70/article/99#sthash.5IEesCij.dpuf
---------------------------------------------------
快樂是做自己擅長的事:如果我是魚,請別叫我飛!
快樂就是做自己擅長的事,這個世界就會和諧。

快樂競爭力的來源,在於找到自己的定位與競爭優勢。

我心中有一幅和諧的圖畫,綠草悠悠,伴著一棵大樹。魚在水中游、公雞司晨、小狗汪汪叫、貓咪在撒嬌、太陽從東方升起,一切生物各司其職,充滿和平與希望。

如果有一天,這幅圖畫中,公雞與小貓開始跟狗一樣汪汪叫、小草長得跟大樹一樣高、魚在天空飛、太陽從西邊升起,這會是一個什麼景象?

第一幅景象之所以和諧,是因為生物各按著自己的能力,做自己擅長的事,如果大家一窩蜂地都要搶著學做小狗或大樹,這個世界就開始亂了。

現在的世界,或我們期待小孩未來所扮演的,不正是如此。

舉例來說,小孩本來很愛畫畫,父母叫他去做竹科工程師;小孩最擅長的是跳舞,結果父母還要要求他去做竹科工程師;不管小孩的專長興趣是什麼,父母希望的只是統統給我進入圖書館,用功讀書,將來個個都可以做竹科工程師,做科技新貴。

結果,台灣社會上都是貴賓狗與大樹,不再有小草與貓咪,這是一個什麼景象?這就是台灣一窩蜂的社會。

在策略管理中我們強調企業要尋找與培養競爭優勢。競爭優勢是一種能力、資源,而這種資源與能力能夠幫企業賺錢,別的企業很難模仿。擁有競爭優勢的企業,通常就能在產業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取利潤。像是3M公司或蘋果公司的競爭優勢在創意,從創意不斷推陳出新一些有用的小發明。

競爭優勢的概念,不只能用在企業,也能用在培養我們的快樂競爭力。

舉例來說,藝人吳宗憲的競爭優勢在於擁有會控制搞笑氣氛的能力,所以他成為綜藝界的本土天王。有一次我對一群竹科的工程師演講提到,如果吳宗憲來到竹科做工程師,他與生俱來的搞笑細胞就無法發揮,反而成為競爭劣勢,或許變成一位很爛的工程師。所以,企業與個人都應該培養與認清自己的競爭優勢,工作起來就能夠出類拔萃。

志玲姊姊也是,甜美的笑容,配上姣好的身材,當上模特兒是如魚得水。如果她也到竹科做工程師,真是浪費了上天給她的恩賜。

喬登也打過棒球,但是他的能力不在棒球,果然,他是一位很差的棒球選手,還是回去打籃球。

每個人有著不同的天分,這個世界才會有趣。如果有一天所有的貓咪都在搖尾巴,吳宗憲、林志玲都跑去竹科做工程師,豈不成為哈利波特的世界了?每一樣生物依照自己的本分做自己擅長的事,即使扮演一根快樂的草,也是一個和諧快樂的社會。

你的核心能力是什麼?如果我的能力與定位只是隻小魚,拜託請不要讓我在天上飛,阿門。

做自己擅長與有興趣的事,容易成功,繼而有價值感。

我在學務長任內邀請過志玲姊姊來台科大演講,她真的很平易近人,是一位令人欽佩的人。我在課堂上跟同學分享,我欽佩她的不只是甜美的笑容,而是她在轉型過程中的學習與努力。

林志玲意識到人們不會看一位四十歲的姊姊走秀,所以開始嘗試順著現有優勢(基因)來發展不同的能力,她唱歌、演電影,即使批評聲不斷,仍然笑容不變,勇敢地走下去。魚會不會飛?當一隻魚努力的爬上岸,適應環境就會變成爬蟲類,雖然爬蟲類的動作不如魚般的優雅,但是繼續努力,還會成為哺乳類或鳥類,不就在天上飛了嗎?

當企業擅長的事賺不到錢,就要開始順著自己的優勢(企業的基因)去學習其他擅長的事,因為學習與從事自己擅長的事,就是快樂、就是你的競爭力。
- See more at: http://books.cw.com.tw/blog/article/435#sthash.aXknf6fz.dpuf
-------------------------------------------------------------
稅上加稅 民眾還要買房嗎?
2015年02月21日 13:56
文/顏瓊真
被視為房市緊箍咒的房地合一課稅,財政部朝「交易利得」課徵的輕稅,代銷業者期待看屋人潮能恢復。(圖片理財周刊提供)
財政部釋出新版房地合一的稅率為17%,房地產業者大都按讚,但朝向「輕稅」卻引來批評,而且弔詭的是,民眾仍看不到新稅制改革後的全貌。

財政部長張盛和於一月底跟行政院長毛治國進行「房地合一」稅制草案的簡報,事後談到,已確定「單一稅率17%」的方向,且實施房地合一課稅的同時,奢侈稅也將「退場」。

此一消息傳出,各界反應不一。有人按「讚」外,也有人批評其「輕稅」、對建商及投資客「開小門」。不過17%真的是「輕稅」嗎?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認為,房地產相關稅率疊床架屋,房地合一根本不應該課才對。

【財政部新版草案仍在測風向】

財政部為了打房,在去(2014)年拋出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後,即在房地產界掀起各種不同的聲音,意見雜陳,吵得沸沸揚揚。

巢運等團體認為,應該更加嚴格認定,並採取按獲利金額在合理稅率範圍內建立累進稅率;此外,也有人批評財政部一直沒有確定的課稅版本,老是丟風向球測水溫。

最近急轉直下新版本,是「房地合一」稅制草案將朝向「單一稅率17%」的方向,且奢侈稅將退場;至於在稅基課徵上,房地合一採「交易利得」課稅,較奢侈稅的「交易總價」課稅來得輕。唯持有期間從二年拉長至五年,被認為是奢侈稅的「變形金鋼」,又引發正反兩方不同的意見。

持反對聲浪的是前台北市副市長,已回到政治大學教書的張金鶚,他在臉書上批評指出,抑制二年短期投資的奢侈稅若停徵,使得原本短期投資者要課徵「交易價格」的10~15%,未來只要課徵「交易獲利」的17%,大幅降低投資負擔,如此「開小門」是在鼓勵短期投資,政府的房市改革決心與態度令人質疑!

政府打房政策在房地產界引發許多討論。(本報資料照片)
【巢運團體仍將串連抗爭】

巢運團體痛批「單一稅率17%」是「最爛版本」,並且在跟張金鶚共同召開記者會時怒斥財政部房地合一走向輕稅,是一種假改革、做半套, 根本就是向財團建商投降,因此不排除再發動大規模的住宅改革行動。

出席記者會的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彭建文表示,原本奢侈稅是抑制短期炒作而設,依「交易價格」課10~15%,但新版房地合一稅卻是根據「獲利所得」的17%課稅,兩者差很大,很難達到抑制炒作的社會期待。

【建商希望遊戲規則早定案】

不過,有不少建商持肯定態度。台中市建商公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嘉磐建設董事長魏嘉銘表示,他個人對房地合一課稅所採取的稅基「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17%的稅率。他並談到,房地產最怕不確定的因素干擾,不管是之前累進稅率的4~45%,或是目前傳出的17%,只要能盡早塵埃落定,對房市是好事。

龍寶建設董事長張麗莉也「按讚」說,過去有關房地合一課稅老是在放話,如今,「遊戲規則」早日訂定是好事,17%是可以接受。

全國不動產總經理石吉平分析,新版房地合一規劃與舊版相比最大的差異,是從累進稅率改成單一稅率17%,即使在二年內出售,也無更高的懲罰性稅率。以日本為例,五年內移轉的資本利得稅率高達30%,五年以上則稅率降至15%;相較之下,新版的輕稅方案,咸信將是官方、立委、民眾以及不動產業者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

此外,房地合一稅是有獲利才課稅,相對於「只要賣出,不管賺賠都課稅」的奢侈稅,不僅鎖住交易量,讓無辜老百姓也遭殃,更促使口袋夠深的屋主囤屋,相形之下,房地合一稅制更能實現居住正義。

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過去不動產交易課稅採房、地分離,然而公告現值偏低、短期交易低稅的現象,助長資金湧入房市。2011年雖有奢侈稅上路,但稅基是以「銷售價格」為準,反而造成「價漲量縮」的市場閉鎖扭曲現象,不但對平抑房價無益,且缺乏屋主退場機制的設計,更對房產業、金融業產生風險。

【單一稅率有助民眾了解政策】

這次版本的重點擺在雙軌制、稅基、稅率、排富門檻,黃舒衛指出,單一稅率一七%,一方面是為了消弭個人與公司戶投資的差異,防杜人頭公司避稅的漏洞,甚至假外資炒作;另一方面從累進稅率限縮到單一稅率,有助於民眾了解及政策推廣,的確值得肯定。

張盛和也解釋,財政部向行政院報告的有輕、中及重度三種版本,而重度版本是把全國970萬戶房屋都納入且併入綜合所得稅計算,預計可增加上千億稅收,但他認為,這個方案在立法院不可能過關,政策就不易推行;而單一稅率17%比較輕,容易被立委們接受。
《理財周刊》第754期
【土增稅及房地合一稅疊床架屋】

不過,17%真的是「輕稅」嗎?了解稅制的人都認為,目前有關土地及房屋的稅一大堆,即便房地合一從最初規劃的4~45%降至17%,但還是有重覆課稅的疑慮。

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表示,他從頭到尾都反對實施「房地合一」,因為現今已有土地增值稅與房屋稅等制度,若房地合一要再課徵17%稅金,恐怕賣家只會將多繳稅金轉嫁到房價,結果就是房價一再墊高。他抨擊,政府才是高房價的元凶,並非建商。

他談到,這兩年來先後祭出豪宅稅、二代健保的2%補充保費、拉升土地公告現值、提高房屋構造標準單價,並提高房屋稅及契稅、每戶限持有三房的囤房稅等一連串打房措施,然而政府都沒想到,每次新推稅制,就會墊高一次成本。
---------------------------------------------------------
中年不做、老會後悔的7件事

2014-03-26 天下雜誌出版 作者:張曉卉、黃惠如
中年不做、老會後悔的7件事
圖片來源:http://www.flickr.com/photos/glynlowe/7589898380
如何才能老得好?專家建議,45~55歲就要開始規劃老後。提早開始想老了之後要過什麼樣的生活,55歲就開始付諸行動。只要拉長準備期,老後就比較能找到多元的可能。
本文出自天下雜誌出版《別讓身體比你老 - 解讀不生病的關鍵》,更多內容>>

當生命漸長,彷彿是人的一生成果驗收。有些人依舊接受各種挑戰、而且成熟圓潤受周遭喜愛,有些老人已經原地踏步如同死水,孤立而悲哀。

如何才能老得好?專家建議,45~55歲就要開始規劃老後。提早開始想老了之後要過什麼樣的生活,55歲就開始付諸行動。只要拉長準備期,老後就比較能找到多元的可能。

從中年開始積極籌劃,以下8件事,中年不做、老會後悔。

1.維持「可以用很久」的身體

長年在安養護機構服務的社工王曉婷,對老後的建議是「最好不要用到機構!」

不要用到機構,就要從中年開始,維持健康、不失能。

從國人的十大死因來看,血壓、血糖、體重、腰圍、血脂(包括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尿酸都應該控制好,就能照顧最常見的慢性病。

另外,善用政府提供的四癌篩檢(糞便潛血、乳房攝影、子宮頸抹片檢查、口腔癌篩檢),更能提早發現,提早治療。

說穿了,維持健康不外乎每日蔬果五七九、不過重、規律運動,定期健檢,從年輕就要學習照顧身體,因為身體還要用很久。

2.戒菸

勸人戒菸,聽起來像陳腔濫調,但王曉婷說,「當你看到長期吸菸的老人家,連一口氣都喘不過來,真是全世界最痛苦的事。」

台灣4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每6人就有一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就是因為吸菸造成呼吸道慢性發炎,使痰液堆積難以排出,導致呼吸困難,更遑論抽菸也會增加肺癌、食道癌、咽喉癌等風險。

3.學會獨處

「這代老人沒有安排自己的習慣,永遠都在等誰來看他,不來就怨懟,計較著誰不來看,誰對我不好,」王曉婷觀察道。

因此,中年開始就要培養獨處的能力,有能力打理自己。萬一到了耳不聰、眼不明,連看電視、看報紙來消磨時間的能力都消失時,更要懂得和自己相處。

4.培養5個以上的興趣

持續學習發展、修練心智,才能甩開老年人常會悲嘆的「老了沒有用」的感覺。

投入興趣通常需要花5~10年後才能樂在其中,如果想要老年生活有重心、有樂趣,從中年就要開始培養。

興趣可以很多面,有些可以抒解壓力,如欣賞文學、美術、音樂等;有些興趣可以刺激大腦,如學習新語言或樂器等;也有些興趣能發揮所長,達到社會參與,如當志工老師等。

專家建議,中年就應該培養5個以上的興趣,因為某些年輕時的興趣,如打球,老了之後可能無法繼續。

5.決定老後住所

很多家庭都不討論,一直照顧老人家到某一天受不了,就將老人家送到養護中心。

《一個人的老後》作者上野千鶴子認為,選擇老後住所,必須了解自己的個性與需求,除了硬體的房子外,還必須考慮軟體的「照護」。你打算在地終老?還是去機構養老?要去養生村還是好友共住?

如果在家裡終老,要選擇居家照顧,或社區裡的日間照顧?這些都應該提前思考,並和家人討論溝通。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郭慈安提出她學生的例子做為參考。她在美國教書時有3個小兒麻痺的學生,她們五十幾歲時,就在想共居的可能性,因為整合三個人的財產與存款,住其中一人比較寬敞的家,再共同找一名看護,或許三人老後的保障比較穩固。

她們三人討論了一年多後終於成真,共居在一起,現在三人出門購物就由這名看護開車。

在台灣,許多人常笑談,老後好友要一起住。說說玩笑話之餘,找一天實際坐下來規劃,並非不可能,歐美、日本都已經發展出共居住宅。

6.擁有靈性生活

當身體功能退化衰老了,如何接受老,看待生命的不同階段?

王曉婷觀察,在養老院裡有宗教信仰的老人比較心平氣和,比較不會不安或怨天尤人,對無常、死亡,較有定見。

靈性生活教我們怎麼生、更教我們怎麼死,教導我們如何看待人生。

「什麼宗教並不重要,真正算數的,是信仰、是靈魂,」《老得好優雅》作者齊諦斯特解釋。

7.簽DNR

或許在養護機構看多了醫療技術延長了老人家癱臥病榻的時間,活得沒有生命品質,慈徽老人養護中心主任李植芬拿出DNR(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來,認為這是老前最重要的事。

很多人並不怕死亡,但怕死得很痛苦,因此我們更應該學習和家人討論人生如何謝幕。郭慈安認為,要練習和家人討論,透過一次次的溝通,會更清楚自己的想法。

其實,許多睿智老人家已經早早交代了身後事。

80歲的作家黃春明在《康健》舉辦的兩代論壇灑脫地說,他已經交代兒子,如果他死了,燒成骨灰,也不用找地方放,每次兒子出門拿一把出去灑就好。喪禮就找兒童劇團免費演出,把他的遺照放在小小角落看得到演出就好。

雖然每個人對生命的期待與追求都不同,做好這8件事,或許比較能夠歡迎歲月這份禮物。
-------------------------------------------
防癌 可以這麼簡單便宜
2015年02月21日 15:36
郭匡超/綜合報導
癌細胞最喜歡的「食物」就是糖,每天只要喝兩杯甜飲料,患胰腺癌風險大增。(圖摘自網路)
現代人談癌色變,人類的癌症有60%以上是由食物所引起,飲食結構失調或飲食習慣不良均可能導致癌症病發。因此,攝取正確飲食或改正生活習慣是簡單可行的防癌方法。

1.少吃點糖

癌細胞最喜歡的「食物」就是糖。研究指出,當血液流過腫瘤時,其中約57%的血糖都會被癌細胞消耗掉,成為滋養它的營養成分。每天只要喝兩杯甜飲料,患胰腺癌的風險就會比不喝的人高出90%。

2.最少開窗半小時

室內裝修污染除了甲醛外,還有一種很強的致癌氣體——氡及其子體。研究指出吸入高濃度氡氣和肺癌有直接的聯繫,影響全球所有室內空間的空氣質量。它一般藏在花崗巖、水泥、瓷磚里,沿著這些地方的裂隙擴散到室內,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時間長了,就會誘發肺癌。

其實,只要每天開窗半個小時,氡的濃度就可以降低到與室外相同。另外,天然氣燃燒後也會產生氡,所以廚房燒水時,最好打開窗戶,關閉與居室連接的門。

3.常食用大蒜

專家指出,大蒜蒜素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人體內致癌物亞硝酸鹽的含量。有研究表明,多吃大蒜的人得胃癌的風險會降低60%。大蒜只有被碾碎和氧氣充分結合後才會產生蒜素,而且非常不穩定,一旦遇熱很快會失去作用。因此最好將大蒜碾碎生吃,或剁成蒜泥放在涼拌菜中。

大蒜、茶均具有防癌作用。(圖摘自網路)
大蒜、茶均具有防癌作用。(圖摘自網路)
4.多喝綠茶、紅茶

愛喝茶的日本人曾花費9年的時間做過一項調查,發現每天只要喝四五杯茶,就能將癌症風險降低40%。研究發現烏龍茶、綠茶、紅茶對口腔癌、肺癌、食道癌、肝癌等都有不錯的預防作用。不過,茶水最好不要喝太濃太燙的,否則會影響其防癌效果。最佳飲茶溫度應該是60攝氏度左右,茶水浸泡5分鐘後,其中有效成分才能溶在水中。

每天飯後散步30分鐘,能使罹患胰腺癌的風險減少。(林后駿攝)
每天飯後散步30分鐘,能使罹患胰腺癌的風險減少。(林后駿攝)
5.每天走路1小時

美國《讀者文摘》雜志曾報導,每天飯後散步30分鐘,或者每周散步四小時,能使患胰腺癌的風險減少一半。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針對7萬人的長期研究也發現,每天只要走路一小時,就可以降低一半患大腸癌的幾率。這是因為胰腺癌和身體熱量過高有關,走路可以消耗熱量,可直接預防胰腺癌。此外,運動後出汗可使體內的鉛、鍶等致癌物質隨汗水排出體外,從而起到防癌作用。

6.睡夠7小時

美國癌症研究會調查發現,每晚睡眠時間少於7小時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高達47%。這是因為睡眠中會產生一種褪黑激素,它能減緩女性體內雌激素的產生,起到抑制乳腺癌的目的。最好晚上10點半前就開始洗漱,做好睡前準備工作,保證11點前入睡,早上6-7點起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