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孕產婦死亡率 為日本4倍、韓1.5倍 https://bit.ly/48shrPX
2024/2/26 
台灣孕產婦死亡率近3年仍達10萬之13至14,遠高於日韓。圖為示意圖,孕婦做超音波檢查。(本報資料照片)
© 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
 每個孩子都是寶,每位冒著生產風險的媽媽,同樣需要被守護。衛福部統計,台灣2019年孕產婦死亡率創23年來新高,雖然近幾年略降,仍遠高於日韓,少子化隱憂恐更為嚴重。醫師指出,政府對婦幼衛生重視不夠,若能投入更多資源,孕產婦死亡率有機會減半
 孕產婦死亡率的定義是「每10萬名活產中,在懷孕期間或懷孕中止42天內的婦女死亡數」,排除外力事件。台灣在2019年創下23年新高,達10萬分之16,近3年下降到10萬之13至14。
 相較其他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日本為10萬分之3.4,韓國則是10萬分之8.8,均遠低於台灣。紐西蘭和土耳其各為10萬分之13.6和13.1,與台灣相近。美國則高達10萬分之23.8。
 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主任王鵬惠說,台灣表現比日韓差,確實需要反省,但這牽涉到很多面向,例如對於活產定義不同。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詹德富則提醒,各國統計方式可能有些微差異,不建議和其他國家直接比較,但可參考。
 台灣孕產婦死亡率高,和生育高齡化、少胎次化有關。詹德富表示,孕產婦年紀越長,合併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中風、肺栓塞等疾病風險越高。另外,初產婦出現併發症風險也高,而現代人多半只生一胎,也是影響孕產婦死亡率的因素之一。
 王鵬惠指出,台灣的高危險妊娠轉診流程還不夠成熟,衛福部自2021年推動「周產期照護網路計畫」,針對高風險的孕產婦,希望在產前轉診到醫療資源較完備的醫院
 詹德富強調,現行產檢制度下,有很多產檢項目被忽略,因此有些疾病未及早發現,且有些孕婦為了顧全胎兒,往往犧牲或忽視不適感,例如子癲前症一旦發作,血壓飆高造成肺水腫或中風,就來不及了,若能及早處理,就有機會避免憾事。
 「一年若能減少3個媽媽的問題,孕產婦死亡率就可以降低10萬分之2到3。」詹德富表示,台灣去年新生兒僅13萬名,任何1個案都很容易牽動整體孕產婦死亡率,換言之,只要多做一點努力就會有很大的成果。他認為,政府對孕產婦和新生兒投注資源太少,若能提升投入並適度修正,估計一半的個案可及早發現問題並治療,孕產婦死亡率可望減半。
台灣孕產婦死亡率 為日本4倍、韓1.5倍 https://bit.ly/48shrPX

婦女生產如「一腳踏在棺材內」,甚至有「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塊板」/從穩婆到產婆/特殊身份與職業的女性,總稱為三姑六婆。其中代表特殊身份的三姑,為尼姑、道姑、卦姑。而從事特殊職業的六婆,則為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與穩婆。其中穩婆指的就是替人接生的助產士、產婆/蔡阿信,不但是臺灣第一位女醫師,且專攻婦產科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生得過麻油香、生不過四塊板-婦產科醫師“平均壽命69歲/從穩婆到產婆-臺灣專業助產婦/產褥熱在18、19世紀的歐洲四處肆虐,分娩後的死亡率大概是20%,在某些時段曾達到100%,一整年竟然沒有一個產婦存活下來。台灣的孕婦死亡率在1957年時約十萬分之126,在2011年時約十萬分之5。2015年,發展中國家的孕產婦死亡率是每10萬例活產有239名孕產婦死亡,而發達國家則為每10萬例12人-2016年至2030年期間,作為可持續發展議程的一部分,具體目標是使全球孕產婦每10萬例活產的死亡率降至70人以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台灣1906-1942年嬰兒死亡率有14%-18%/台灣1906-1942年平均壽命28歲-40歲

婦女生產如「一腳踏在棺材內」,甚至有「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

台灣1906-1942年嬰兒死亡率有14%-18%

婦女生產如「一腳踏在棺材內」,甚至有「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

台灣1906-1942年平均壽命28歲-40歲


從穩婆到產婆—臺灣專業助產婦養成計畫

傳統中國將幾種特殊身份與職業的女性,總稱為三姑六婆。其中代表特殊身份的三姑,為尼姑、道姑、卦姑。而從事特殊職業的六婆,則為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與穩婆。其中穩婆指的就是替人接生的助產士、產婆。

在現代醫學進步之前,婦女生產大多由村里間生產過的婦女協助接生,即便是專門接生的產婆,也未具有相關醫療知識,致使婦女因生產而死亡的案例佔婦女死亡率的絕大多數。因此,古來形容婦女生產如「一腳踏在棺材內」,甚至有「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塊板」的臺語俗諺,藉以描述婦女如果生產順利,就能在坐月子時喝燒酒雞調養身體,但若生產過程不順利,則以四塊板形容棺材,來比喻有可能死亡的風險。

日治時期,現代醫學知識與教育透過政府西化的腳步而傳入臺灣。即便早在1897年臺北醫院即設立「看護婦養成所」,開始了公立護士的養成教育,但並未制定產婆培養的管道。1902年,臺北醫院制定產婆養成規則,以看護婦畢業而成績優良者,再進行相關訓練修業一年而成為產婆。但受限於日籍婦女才可進入看護婦養成所,此時的看護婦與產婆,都僅限於日籍女性。

1927年江氏阿鳳畢業於臺北醫院助產婦速成科之畢業證書
圖1:1927年江氏阿鳳畢業於臺北醫院助產婦速成科之畢業證書 (圖像來源: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因日籍護士與臺籍病患之間的語言隔閡,1907年臺灣總督府接受臺北醫院院長的建議,制定〈助產婦講習生規程〉,規定臺北醫院除培養日籍產婆的本科之外,另以公費招募臺籍女性,設置培養臺籍產婆的速成科,修業期限為一年。1923年10月,總督府將看護婦與助產婦的訓練規程統一,並合併看護婦及助產婦講習所,而分置看護婦科與助產婦科。其中,助產婦講習仍以日、臺籍區分,分為本科與速成科,其修業年限略有差別,即區分為2年、1年。圖1即為江氏阿鳳畢業於臺北醫院看護婦、助產婦講習所助產婦速成科的畢業證書。

除了講習所畢業後可直接從事看護婦、助產婦工作之外,日治中期以後,為了開放更多就業管道,1924年總督府便修訂相關規則,指出若自行參加產婆考試及格,或畢業於指定的私立助產婦學校、產婆講習所等,皆可透過官方考試,取得經地方長官許可的合格證書後,從事相關工作。如圖2,林氏菊子在其履歷書中提出,自己在1936年畢業於臺北市私立蓬萊產婆講習所,並於1937年通過產婆學說試驗、1938年通過產婆實地試驗,1941年獲取產婆執業許可證明的過程。

1942年林氏菊子因應總督府專賣局產婆資格調查所提出之個人履歷書
圖2:1942年林氏菊子因應總督府專賣局產婆資格調查所提出之個人履歷書 (圖像來源: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另一方面,直至1920年代,臺灣接受過完整醫學教育訓練而執業的醫生仍然不多,婦產科醫師更是少數,而就算有婦產科醫生,傳統婦女受到禮教影響,生產時仍習慣找村里間未受過專業醫療訓練的產婆接生,造成婦女生產死亡案例仍然居高不下。1921年,甫由日本學成歸國的蔡阿信,不但是臺灣第一位女醫師,且專攻婦產科。她認為自己每天只能接生五個小孩,如果能有多一點受過專業知識的產婆,將減少許多女性於生產時死亡的危險。

因此,1926年蔡阿信在臺中開設清信醫院之後,1927年隨即成立清信醫院產婆講習所,每半年招收30個學生,修業期限為1年,一邊上課、一邊在醫院實地實習。清信醫院每年培養出50名以上的產婆,不僅為婦女提供就業機會,更對於降低產婦及胎兒死亡率有極大的助益。因蔡阿信在醫療上的貢獻,使其在1931年11月至1936年2月期間,獲頒日本宮內省「獎勵私立產院」(獎勵私立婦產科醫院)的賞金獎勵圖3即為1934年時,清信醫院產婆講習所畢業生的合影留念,其中藍點標示者為蔡阿信,紅點標示者為曾任霧峰一新會衛生部委員的楊桂桃

1934年清信醫院產婆講習所紀念留影
圖3:1934年清信醫院產婆講習所紀念留影 (圖像來源:郭双富集藏—臺灣人文與社會活動圖像,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1930年總督府臺北醫院助產婦協助產婦生產的工作情景
圖4:1930年總督府臺北醫院助產婦協助產婦生產的工作情景 (圖像來源:臺北醫學專門學校畢業紀念冊,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不管是蔡阿信或是從事看護婦、助產婦等需要專業技能的其他職業女性(如圖4),女性地位在日治時期,由於女性開始接受專業教育及社會環境民風漸開等因素影響,不再只能是傳統觀念中的「賢妻良母」,更成為貢獻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在台灣的民間習俗中,有些已因為時代變遷已經逐漸消失,例如今天要介紹的送流蝦。古早時期因為醫療不發達,懷孕婦女在生產時最怕血崩,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很可能母子都不平安,因而有了這種習俗。
習俗百科/古早科儀送流蝦 祈求孕婦順產母子均安 https://bit.ly/3vdOy6Y
送流蝦科儀用的符紙。(圖/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賴貫一攝)
舊時代因為醫療水準不高,孕婦要能平安順產並不容易,因而有了「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塊板」的俗諺。當時的人們對於無法控制的重大問題,多會解釋為陰德不夠、沖犯神煞等無形界的因素,乃會祈求神明幫忙度過難關。
流蝦也稱作流霞,有兩個意義:第一個指的就是孕婦在生產時的血崩現象,流蝦就是流血的諧音,即使是醫療發達的現代,孕婦產後血崩依然是個不可輕忽的現象。第二個意義則是流產。無論是哪一個意涵,都對母子雙方有所傷害,所以要在孕婦生產前就舉行這項科儀,將流蝦送走,便不會危害產婦與腹中胎兒。
舊時代的送流蝦儀式需請來註生娘娘、臨水夫人等專司孕婦順產之神坐鎮,並由法師主持,除了要準備供品、金紙、小三牲,還要準備孕婦的衣服鞋子,以及活蝦與火爐。待法師念咒作法後,孕婦將衣服鞋子換上,再將活蝦放入已經升好火的火爐上,待活蝦被烤成通紅之後,再讓孕婦跨過這個火爐,才算是壓制住流蝦之煞。但這還不算結束,最後還須將供品與蝦子送到家門外的遠處,焚燒一種印有流蝦圖案的紙錢,才算大功告成。不同的地區送流蝦的流程未必相同,但最終目的都是祈求神明壓制煞氣,保祐孕婦平安生產。
在台灣地區的婚禮中,新娘在婚禮當天進入男方家門時有跨火爐的習俗,其中亦有破除流蝦的意義,也祈求新娘未來懷孕生產時能平安順利
習俗百科/古早科儀送流蝦 祈求孕婦順產母子均安 https://bit.ly/3vdOy6Y

婦女生產如「一腳踏在棺材內」,甚至有「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婦女生產如「一腳踏在棺材內」,甚至有「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婦女生產如「一腳踏在棺材內」,甚至有「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


婦女生產如「一腳踏在棺材內」,甚至有「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婦女生產如「一腳踏在棺材內」,甚至有「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