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3

2021-07-07_152313
為什麼日本女性還要強制冠夫姓?|天下雜誌 https://bit.ly/3qRxW3N
中村奈都子:6月23日,關於規定夫妻同姓的日本民法和相關戶籍法的條款,日本最高法院大法庭(審判長:大谷直人)在家事審判特別上訴審判決定中作出了「符合憲法」的判決。這是2015年之後再次裁定夫妻同姓符合憲法。筆者原本以為婚姻和家庭的理想狀態會隨著時代發生改變,但最高法院的判決在過了6年之後仍然沒有改變。我們還要在120多年前制定的框架中度過未來的時代。
走進日本最高法院的申請人(6月23日,東京都千代田區)。圖片來源:日經中文網
日本在國際社會中已經是與眾不同的存在。強制夫妻同姓的國家在世界上絕無僅有。德國總理梅克爾選擇了夫妻不同姓,現任丈夫的姓氏為紹爾(Sauer)。紐西蘭總理阿德恩(Ardern)和伴侶蓋福德(Gayford)所生的女兒妮薇·蒂阿洛哈·阿德恩·蓋福德(Neve Te Aroha Ardern Gayford)則擁有雙方的姓氏。
日本,迫於社會壓力,絕大部分妻子都改隨夫姓,聯合國曾再三建議糾正這種做法。名字是個人的特定標誌,從出生開始使用的名字也代表著本人的身份。如今,日本的平均初婚年齡已經推遲到30歲左右,男女雙方都在婚前積累了職業經驗、信用、人脈和資産,改姓會帶來很大負擔。
對於這一問題,日本政府給出的建議不是夫妻不同姓,而是沿用原來的姓氏來稱呼。
如果在職場一起工作的同事使用原來的姓氏,就無法知道其真名。因此,孩子發生緊急情況時,保育所用父母的戶籍姓名聯絡其工作單位,就會很難對上號。打算到海外參加學術會議時,也會與護照上的名字不一致。為了證明是同一個人,需要花費很大工夫。越是研究人員等活躍於國際社會的人,受到的不利影響就越大。
即使在護照等資料上同時加上原來的姓氏,也不能在國際上證明原姓和戶籍姓氏的連續性。據日本外務省表示,很少有國家同時寫上原姓,存在入境時被入境管理部門要求進行説明的情況。在世界各國對身份認證日益嚴格的情況下,如果説「我叫田中花子,佐藤花子也是我」,難免會被懷疑「冒用他人身份」。
姓氏問題給企業造成的負擔也很大。日本內閣府2017年公佈的調查數據顯示,允許使用原姓的企業僅為45.7%。企業經營者認為,「改姓或使用不同的姓氏加重了業務一線的負擔,是降低企業生産效率的原因之一」,「要求早日實現可選擇夫妻不同姓的商業領導者志願會」於今年春季成立。
在獨生子女較多的少子化時代,結婚之後,在原生家庭使用的名字會接連消失。重視家庭和祖先、希望保留父母姓氏的獨生子女之間難以結婚的問題在地方上比較嚴重。也有不少情侶為了保留各自的姓氏而選擇事實婚姻(未領結婚證的婚姻生活)。
但是,日本的制度無法充分應對通過事實婚姻組建家庭的情況。從已開發國家來看,在人口出生率較高的法國等國家,非婚生子佔一半以上,而日本的非婚生子比例明顯較低,出生人數減少的速度不斷加快。為了保護家族而制定的法律,也許正在奪走希望保護家族並傳承下去的人的未來。
日本法務省的法制審議會建議引入可選擇夫妻不同姓制度已有25年的時間。當時出生的孩子們已長大成人,仍面臨著父母那一代一直擱置的問題。
「#什麼是男女共同參與」是一個由未滿30歲的年輕人發起的項目,2020年為了制定第5次男女共同參與基本計劃而收集了1000多份年輕人的意見。最多的意見是「儘快引入可選擇夫妻不同姓制度」。該意見認為,「在現行制度下,想保留各自姓氏的人無法結婚」。簽名活動在5天裏收集了3萬個簽名。
6年前,最高法院就可選擇夫妻不同姓制度表示,「不能斷定其缺乏合理性」、「應該在國會上進行討論和判斷」。但是,2020年年底的基本計劃由於自民黨內部的強烈反對而在刪除了「可選擇夫妻不同氏(姓)」的表述之後,在內閣會議上獲得通過。
「什麼時候才能選擇夫妻不同姓」?到底誰能回答生活在今後的時代的年輕一代提出的這個問題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村奈都子
為什麼日本女性還要強制冠夫姓?|天下雜誌 https://bit.ly/3qRxW3N


內政部統計,鮭魚改名之亂前已有10人叫做「鮭魚」鮭魚改名風潮,根據統計,全台戶政至少有332人為了吃到免費鮭魚飯改名-鮭魚之亂 https://bit.ly/2Qk5WYC2021-03-17_1445032021-03-17_144433

鎖迴轉壽司業者「壽司郎」近日推出諧音活動,只要名字裡有「鮭魚」2字即享全桌免費優惠,豈料真的有民眾為此改名,一名台中的女大生今(17)日一大早到戶政事務所改名為「郭鮭魚丼飯」,打算約朋友一起免費吃壽司,然後週五再改回本名。為吃免費壽司!台中女大生衝戶政所改名「鮭魚丼飯」 https://bit.ly/3vxWpgu
壽司郎推出諧音活動。(圖/翻攝自壽司郎臉書)©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壽司郎推出諧音活動。(圖/翻攝自壽司郎臉書)
壽司郎舉辦「愛的迴鮭,尋人啟事」活動,3月17日至3月18日,只要姓名中有「ㄍㄨㄟ」、「ㄩˊ」同音字就能享有優惠,同音一字享9折,同音兩字享5折,同音同字可享免費優惠,消息一出,讓許多人直呼難度太高,不料真的有人因此改名。
真的有民眾為吃免費壽司改名。(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真的有民眾為吃免費壽司改名。(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台中科技大學一名女學生今日到戶政事務所,以「特殊理由」為由改名為「郭鮭魚丼飯」,表示看到廣告時覺得很有趣,雖然自己食量不大,壽司吃幾個就會飽,但還是決定改名帶朋友免費吃壽司,家人一開始並不知情,預計在週五改回本名。
男大生改名叫邱榮耀鮭魚壽司郎。(圖/TVBS)©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男大生改名叫邱榮耀鮭魚壽司郎。(圖/TVBS)
另外還有一名台北某醫學系大六學生,為吃免費壽司,改名為「邱榮耀鮭魚壽司郎」,透露取名靈感是跟楊姓女同學熬夜「苦思冥想」而來,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多位民眾為享有優惠改名,恐怕是業者始料未及的事。
為吃免費壽司!台中女大生衝戶政所改名「鮭魚丼飯」 https://bit.ly/3vxWpgu


美國女人為什麼要跟丈夫姓
2017-05-22 由 內含子的表達 發表于環球
在網站註冊帳號的時候常常要填密碼提示問題,如果將來忘了密碼,可以幫助找回。美國的網站提示問題里常常有這麼一條:Mother’s maiden name。剛到美國的時候,覺得這一條很莫名其妙,因為按照我這個年齡的人當年學的中國英語,maiden name大致是小名的意思。為什麼總是問媽媽的小名呢?真奇怪。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個maiden name 是指女子結婚之前的姓氏,媽媽的「小名」其實是指姥姥家的姓氏。
鬧了這個笑話,固然是英語水平差,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不習慣美國的文化。在美國大多數女性結婚後會把姓改成夫家的姓氏。這在中國人看來多少有些不可思議:美國不是最發達的國家嗎?美國婦女地位不是很高嗎?為什麼妻子要跟丈夫姓?其實這個問題說起來還是挺複雜的,並不單單是婦女地位的問題。
中國古代女子出嫁是要從夫姓的,但這個「某某氏」主要是用於文件等正式場合,在實際操作中已婚女子仍然是用原來的姓氏。比如說我們知道的一些古代有名的女性,楊玉環、穆桂英、李清照、孫二娘、李紈、王熙鳳等用的都是娘家的姓,從來沒有被叫做李玉環、楊桂英、趙清照、張二娘、賈紈和賈熙鳳。而那種在原來的姓名之前加上夫姓的組合主要見於民國(和現在的港台地區),但也沒有形成主流,比如「蔣宋美齡」的說法雖然有,但遠遠不如「宋美齡」普遍。可見,已婚女子從夫姓這件事在我國一直是有名無實的,所以一旦法律不再要求,人們自然就不改了。注意法律只是不要求女子從夫姓,但並沒有禁止,因為一個人有權選擇自己的姓氏。女人當然可以用丈夫的姓,男人也可以用妻子的姓,甚至隨便選一個不相干的字做姓都沒關係。
如果說法律規定女子不用隨夫姓是婦女地位提高的話,美國這方面並不輸於中國。美國法律也不要求女子從夫姓,據估計美國近年來結婚的女性有超過20%的不改姓。那麼為什麼大多數的美國女性還是選擇改用夫姓呢?這個主要是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方面的原因。
在中國姓名是一體的,填表就填一個格。有些中國人比如已故書法家啟功先生的姓名就是「啟功」,並不區分哪是姓哪是名(有人給他的信上寫愛新覺羅-啟功,他就寫上查無此人給退回去)。我大學時有一個計算機老師也沒有姓只有名。像這樣的姓名在美國就會遇到麻煩,填表的時候Last name(姓)和First name(名)是分著的,而且姓那一欄不能空著。對中國人來說,改姓意味著日常稱呼的改變,比如張麗改成李麗就像換了一個人。而美國人平時只稱呼名字,甚至同事之間都不知道對方的姓怎麼寫,Mary改了姓還是Mary,至於她是姓Johnson還是姓Smith又有什麼關係呢?
另一方面,不改姓反而帶來一些麻煩。美國的姓氏似乎更偏重於「氏」,Last name也叫Family name,就是家的名字。美國很多信箱上都寫著這個家的姓氏,不單是House,小區公寓的信箱上也那麼些。根據傳統,他們默認這個房子裡住的人都有同一個Family name,如果妻子不改用夫姓,有些糊塗的郵遞員看到信封上的姓和信箱上的不一樣可能會耽誤投遞。在人們習慣的認識中麥瑞-詹森和陶姆-斯密斯結婚後就從詹森家的麥瑞變成了斯密斯家的麥瑞了,如果她不改姓有些人就弄不清她是在哪個家庭里了。中國人生活在美國也常常會遇到此類的誤會,所以有些中國女性在加入美籍的時候就順便把姓改成了夫姓。另外,西方過去女性拋頭露面的機會比中國多得多,已婚女性通常是以某夫人、某太太的身份出場。一說起某夫人,默認的就是夫姓。這方面改變傳統對實際生活的影響也比在中國要大。
因此,儘管美國女子從夫姓是源於過去的男權社會,但現在的操作主要是一種權宜之計,也就是權衡各方面利弊之後的決定。那些娘家是名門望族的女性,比如總統的女兒,更多地保留父姓,畢竟好處太大了,生活中或有的一些小麻煩也就忍了。另外,女性的宗教背景、教育程度、生活圈子等等也都影響是否改姓。政界的夫妻通常是統一的姓氏,但科學界的夫妻兩人兩姓更常見。很多著名的科學家伉儷都是不同的姓,美國人也不覺得奇怪。其實很多女科學家也是改夫姓的,但發表論文仍然用原來的姓,以保持和婚前所發的論文署名一致。當然,這樣的副作用是論文上和身份證上的名字不一致。在美國,一個女教授在單位名單上的姓名和論文上的姓名很可能和她證件上的姓名是不同的。想像一下,如果在中國的某大學有一位女教授叫張麗,她一直以張麗的身份發表論文,但學校每月都把工資打到李麗的銀行卡上,給她辦公室寫信是寫「張麗收」,而往她家寫信要寫「李麗收」……那是不是很混亂?是很亂,但這是傳統文化。因為文化不講道理,所以一個社會必須想出各種辦法來對付文化帶來的問題。難怪古人說「無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難行」呢!哦,我說反了,應該是「有理寸步難行,無理走遍天下」。
總之,美國女性改夫姓主要不是婦女地位的問題,但也不能說和婦女地位沒有關係,否則要統一姓氏為什麼不是丈夫跟妻子姓呢?再往深里說,娘家的姓大多也是父親的姓,還是男權社會的象徵。再再往深里說,姓母親的姓似乎也還有封建家長制的嫌疑,如此最先進的似乎應該是沒有姓。人類歷史上原本是沒有姓氏的,後來一些文化里出現了姓氏,而有些文化是直到很晚近的時候才借鑑了別的文化的姓氏。或許未來人類的文化又會從有姓變成無姓——就像網名一樣——也未可知。
也許有人會說,你囉嗦了這麼多,美國的婦女地位到底是高還是低呢?就平均水平而言,美國的婦女地位還是明顯比中國的婦女地位高。無他,人均收入高耳。即使傳統上以男尊女卑著稱的日本,女性地位的平均水平也比中國的高。貧窮是女性最大的敵人,要不古人怎麼說女人就喜歡錢呢……但是說經濟重要並不是說其他方面不重要,掃地國的事這裡就不討論了。
好了,不瞎說了。祝大家不管有理無理都走遍天下。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world/g8bzo9m.html
------------------------------------


撤除冠夫姓 可書面委託申請│即時新聞│20160507│蘋果日報

我的外婆已高齡82歲,外公死去多年,外婆有3個女兒,她一直想撤除夫姓,但媽媽卻不願意,除了身分證件之外,外婆的其他證件、存摺,都在阿姨及媽媽那邊,請問我可以出面幫外婆辦理正名手續嗎?如果只在身分證上正名,其他文件沒有正名,會衍生其他法律問題嗎?律師粘怡華答:
我國早期《民法》的婚姻制度,以妻冠夫姓為原則,但這種規定,不僅有違男女平等原則,且在戶籍登記及所使用資格證件、印章等均徒增麻煩,因此現行《民法》已修正,改為夫妻婚後各保有本姓。現行法律以不冠對方姓氏為原則,也可書面約定以本姓冠配偶姓氏,並向戶政機關登記,冠夫姓的一方若反悔,有權隨時回復本姓,但同一婚姻關係中以一次為限。若讀者外婆想回復原本姓氏,可帶著自己印章、戶口名簿及身分證,親自到戶籍地戶政事務所辦理,若讀者外婆無法親自到場申請,也可書面委託讀者代為申請。讀者外婆回復本姓後,因只是更改姓氏,在法律上不會有其他效果,原則上不會因回復本姓而產生其他法律問題。提醒讀者,除身分證之外的其他個人證件,如健保卡、存摺或土地所有權狀等,為避免未來身分認定產生問題,應於讀者外婆回復本姓後,持新身分證向各該單位辦理變更,避免衍生其他問題。(賴又嘉/採訪整理)

-----------------------------------------------------

從眷屬到自主—身份證件中臺灣女性地位的轉變

身份識別、資格認定的憑證以及代表文件,皆屬於證件的範疇,例如身份證、護照、戶籍謄本、會員證、學生證、畢業證書、執業證照等。然而,傳統中國女性在身份證件中均未記載名字,僅列出姓氏,已嫁婦女需冠夫姓,顯示女性地位依附於男性,女性只作為男性的眷屬而存在

由戰前日本東京府藏清國及臺灣相關公文書來觀察,1874年4月10日通過的〈在留清國人民籍牌規則〉中,因日本政府將對國內各港口越漸增加的中國民眾實施管理,採行登錄制度。從中國來到日本的民眾,必須在抵達港口的三日內提出籍牌申請,依據職業而區分為上、下兩等,買辦商人等家業豐厚者為上等,雇傭工人等收入微薄者為下等。從圖1所揭示的申請書式樣來看,是以男性為主要申請人,妻、子、奴、婢等皆附屬於男性之下,中間的家眷牌圖示也顯示女性的眷屬身份,而非個人自身。另外,申請籍牌需要繳付一定金額的手續費,籍牌規則中並規定未滿16歲之男女及已婚婦女,僅需繳納一半的手續費,同樣顯示了女性依從男性存在的地位。

〈在留清國人民籍牌規則〉之籍牌式樣(右、中)及申請書式樣(左)
圖1:〈在留清國人民籍牌規則〉之籍牌式樣(右、中)及申請書式樣(左)。(圖像來源:戰前東京府藏清國及臺灣相關公文書,原藏於日本東京公文書館,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再從臺南文峰茶莊陳家文書來看,陳家先祖於清同治年間,由福建泉州府移民來臺,定居於枋橋頭(今臺南市)。開基祖陳錦雲經營文峰茶莊,初創業時經常往返廈門採辦買貨。圖2為1896年陳吳氏作為陳家第二代陳登志的眷屬回鄉祭祖,從廈門搭乘英國爹利士輪船前往臺灣安平,持此護照作為臺灣地方官廳驗照放行的憑據。當時臺灣已由日本政府治理,往來臺、廈之間必須繳驗身份及出入境原因,方能順利往返。畫面右側的騎縫字,即是海關查驗身份時的憑證,陳吳氏回到廈門之後,護照上的騎縫字需與廈門海關留存的護照能夠相契合,以驗證其身份無誤文件中並未記載陳吳氏之姓名,僅以眷屬身份而存在。

直至日治中期以後,政府為了更有效利用臺灣的人力資源,大力推廣解纏足、興女學,並鼓勵女性進入社會、從事工作,不但致使女性接受教育者漸多,許多需要具備專業技能方能從事的職業,也有許多女性參與其中。從看護婦(護士)、產婆、電話交換手(接線生)等需經一定學習時數與許可執照,方能從事該職業的證照中,已可看到女性作為自身本體而存在(如圖3)。即使已婚婦女仍冠有夫姓,間接顯示其從屬於夫家的象徵意義,但女性已出現個人姓名,不再以某人之妻或某氏作為代稱,是女性展現自我地位的一大進步。

女性特展

二次大戰後,男女平等的概念漸為普世所接受,世界各國憲法也都高舉著男女平等的標語。在此之上,中華民國政府將在大陸施行的民法推展到臺灣,使法律上的女性地位有所提升。即便臺灣社會中,仍然加諸女性許多傳統父權社會的觀念,但隨著現代法律的明確規定與時代的演變,女性逐漸取得投票權、參政權、繼承權,甚至選擇是否冠夫姓的權力。現代女性相對過去的無名、無聲,有著更多自我發聲的機會與能力,更能展現自我才華與意識。

流轉年華 - 臺灣女性檔案百年特展 - 從眷屬到自主 - http://goo.gl/qhhvyg


「移除牌位」訴訟罕見!過世媽媽被冠前夫的姓、當別人祖先 兒打官司討公道
蕭男要求供奉於社頭朝興公墓納骨塔的母親骨灰,姓氏更正為「張」,圖為該納骨塔外觀。(記者張瑞楨翻攝自Google街景圖)
罕見!過世媽媽被冠前夫的姓、當別人祖先 兒打官司討公道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k9wPtm
2021/08/19 06:27
〔記者張瑞楨/台中報導〕彰化縣蕭姓男子向彰化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指控同母異父的姊姊謝女偽造文書,將他過世母親姓氏「張」,私自冠上前夫的謝姓,更改為「謝張」,他見母親冠別人的姓,納入別人祖先牌位,顛倒倫常而痛苦,應將母親於納骨塔的姓氏更正為「張」,將母親牌位從謝氏祖先中移出,彰化地院認為蕭男訴訟不合法而駁回,台中高分院卻認為裁定有誤,發回彰化地院,此案未來如何判決,法官恐大傷腦筋。
蕭姓男子提「移除牌位」訴訟,控告同母異父的謝姓姊姊,他說,母親姓張,與謝姓前夫育有2女(其中1女是被告謝女),謝男亡故後,母親再與他的蕭姓父親結婚,生下4名子女,但母親是「招夫」而非「嫁人」,因此,母親沒有冠夫姓,還是姓「張」,他的父親則冠上母親姓氏,從「蕭」姓變成「張蕭」(蕭男從父姓)
他指控說,母親於1961年過世,他的父親於2006年過世,同母異父的姊姊謝女,竟然在他父親仍在世時,先於2000年間偽造文書,私自將母親骨灰(骨灰罈)姓氏改成「謝張」,與前夫(謝男)放同一納骨塔,無視他的父親,又於2006年間,將母親納入謝氏祖先牌位,謝女行徑違背法律、顛倒倫常,讓他忍無可忍。
蕭男說,他每次到納骨塔祭拜母親時,見母親冠別人的姓,「作何感想?」他的身分證父親姓「張蕭」,母親姓「張」,「這還能假嗎?哪裡來的謝張?」
蕭男指控說,異父姊姊謝女違反民法,不法侵害他的權利,又故意以違背善良風俗的方法損害他,他每次聽到母親姓「謝張」,而不是姓「張」,精神相當痛苦他聲明應將母親於納骨塔的姓氏,從「謝張」更回為「張」,將母親從謝姓祖先中移出,謝女還要賠償他5萬元精神損失。
有趣的是,蕭男向彰化地方法院提出民事訴訟後,彰化地院卻認為蕭男沒有具體表明,請求謝女將納骨塔母親姓氏更改為「張」,以及移除牌位的「法律上權利或依據」,蕭男訴訟不合法而駁回,蕭男向台中高分院提起抗告。
台中高分院卻認為,綜觀蕭男書狀意旨,雖未表明法律關係,但依蕭男補正的說明內容,蕭男是主張謝女偽造文書,應賠償5萬元並將母親牌位移出、母親姓氏更回「張」,蕭男沒有委任律師,難以強求他嫻熟法律專業知識,法院有不明瞭之處,應行使闡明權,使蕭男說明,彰化地院卻沒有行使闡明權,就將蕭男之訴駁回,裁定有違誤,發回彰化地院,另為適法的處理。罕見!過世媽媽被冠前夫的姓、當別人祖先 兒打官司討公道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k9wP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