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鹿普善寺 牽田歌舞 平埔族祖靈祭
沙鹿普善寺 牽田歌舞 平埔族祖靈祭 - 中華日報新聞網 https://bit.ly/3kIwnSY
 ↑沙鹿平埔族拍瀑拉族祭祖活動,以搗年糕「嘟嘟」方式慶祝。 (記者陳金龍攝)
 ↑普善寺祭祖大典主供桌擺上生魚、生肉及飯糰等原住民祭品祭拜拍瀑拉先祖。(記者陳金龍攝)
 ↑普善寺後方有平埔族先祖墳塚,石碑寫著「遷善社同興公靈位」。           (記者陳金龍攝)
 ↑仍保有平埔族傳統祭典的普善寺。 (記者陳金龍攝)
穿著平埔族傳統服飾的婦女聚在一起,除了祭拜祖先外,還會唱歌跳舞慶祝
 台中市沙鹿區普善寺是全台仍保有平埔族傳統祭典的少數寺廟,每年農曆8月2日是沙鹿平埔族拍瀑拉族沙轆社過年祭祀的日子,該社後代子孫都會舉行祭祖活動,祭祖大典主供桌擺上生魚、生肉、豆乾及飯糰等原住民祭品祭拜先祖,祭拜儀式結束後,依文獻記載方式,由一群婦女穿著平埔族傳統服飾表演「牽田」的歌舞。
 普善寺是中部地區極為罕見的拍瀑拉(PAPORA)族祠堂;為樓房形式祠廟,1樓供俸遷善南北社祖先牌位,2樓供俸地藏王菩薩與玄天上帝,後方有平埔族先祖墳塚,寫著「遷善社同與公靈位」。這座祠廟為民國61年因台中港特定區都市計畫,將舊祠堂遷建於此,隱藏在狹小彎曲巷弄裡;由遷善南北社派下子孫定期祭祀。
 拍瀑拉族隸屬平埔族之一,原分布在大甲溪以南,大肚溪以北,大肚丘陵以西至海岸一帶,因參與大甲西社民變,被清廷平服,乾隆初年改名「遷善南北社」,意謂遷善改過。
 沙鹿平埔族拍瀑拉族所屬遷善南北社,每年農曆8月2日過年都會舉行祭祖,貢品有5份生豬肉、5條有鱗生魚、5片豆乾、15個飯糰與1瓶米酒,在祭品上捏一小撮的魚鱗、一小撮米飯及米酒,並唸祈福之語,向祖先祭拜。
 祭拜儀式完成後,穿著平埔族傳統服飾的婦女,就在寺前跳起「牽田」歌舞,表達昔日拍瀑拉族過年的歡樂氣氛,也為族人一起祈福。族人蔡錦釵說,每年到這個時候,族人都會聚在一起,除了祭拜祖先外,還會唱歌跳舞及做年糕方式慶祝。
 弘光科大副教授計文德表示,平埔族祖靈祭除「牽田」外,還有「走標」習俗,現已不復見,「牽田走標」原稱做「走躔」,是一種賽跑型的祖靈祭,讓部落健壯的男人做競走來祭拜祖先的活動。這種祭祀祖先的活動又稱為「番仔走田」、「走標」等名稱取得標旗的優勝者,可選取族中美女為妻,當天晚上眾人還會到優勝者家中吃慶功宴,一起喝酒、唱歌、跳舞直到深夜。
 計文德說,在漢族文化的影響下,「牽田走標」傳統已流失,取而代之的是演戲酬神的廟會形式,拍瀑拉族人也仿漢人成立祭祀公會,供奉祖先牌位,這些改變也說明了優勢文化的影響力。
 沙鹿區長陳小菲表示,許多平埔文化早已消失,沙鹿區公所希望藉由一區一特色計畫,透過這樣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活動,進而凝聚居民向心力,使沙鹿成為一個具文化特色的優質區域。沙鹿普善寺 牽田歌舞 平埔族祖靈祭 - 中華日報新聞網 https://bit.ly/3kIwnSY

20150302192207-big20150302192432-big20150302192533-big20150302192239-big20150302192401-big


台灣中部平埔族古文書數位典藏 - http://goo.gl/ZnMbtg

依據本網站牛罵社契所示,該社地理範圍位在今臺中縣清水鎮境,北界大甲溪,與道卡斯族( Taokas )崩山社群大甲東西社相望,東臨大肚山,與巴宰族()岸裡大社接境,南與沙轆社為臨,西到海。其社域,若以二榔 (今臺中縣 清水 鎮 榔 里) 、 四甲 二 (今臺中縣 清水 鎮 南社 里)為界, 以北為牛罵社的活動範圍,以南為沙轆社範圍;東北方大突寮 (今臺中縣 清水 鎮 東山 里) 一帶,則為沙轆、牛罵與岸裡大社共有地。

牛罵社的地理範圍地處中部台灣 清水隆起海岸平原北部,大肚臺地西麓,海拔約六至 十公尺 間。清水平原東 側的大肚臺地,南起大肚溪北岸,北迄大甲溪南岸,其西麓有斷層線,沿此斷層線出現豐富而良好的水泉。牛罵舊社即位在斷層線西側今清水鎮西社、西寧等里。

依契字所示,雍正十一年 (1733) 閩粵漢人林元璸、盧永清、曾式鴻、洪紹澤、林勳臣、楊賢、陳鑽、張乃成等,最早向牛罵社業戶蒲氏悅承墾秀水莊、三座莊、客莊、橋頭莊、田寮莊、後莊、社口莊、山下莊、水碓莊、上湳莊、下湳莊、青埔、碑頭莊等十三庄地 ( 今臺中縣清水鎮秀水、國姓、頂南、橋頭、田寮、國姓、頂南、橋頭、西社、青埔等里 ) ,按 一甲 八石納租給業戶,並永為牛罵人的佃人。漢人請墾的地區,大致上為牛罵社舊聚落 ( 今清水街區 ) 以北至今縱貫鐵路台中港支線以南部份;但不包括大甲溪口三角形地帶、牛罵社舊聚落,以及其東方埤仔口、大肚台地一帶的田園。換言之,除了西勢附近牛罵社舊聚落所在、縱貫鐵路台中港支線以北的大甲溪口三角形地帶 ( 地勢較低 ) ,以及大肚台地 ( 旱地缺水 ) 因地理環境的限制,未在漢人請墾之列外,閩粵漢人入殖的地域幾乎囊括牛罵社域範圍之半。

依乾隆四十三年 (1778) 〈感恩社民番業佃諭示碑〉的記錄,漢人請墾十三庄時,已有「朱、楊世業」位於十三庄地之南。可見漢人入殖活動應早在雍正十一年以前已展開 。 而全面性的入殖活動,應在雍正年間以後;此一發展顯然與牛罵社的勢力經大甲西社事件重創後 ( 事後改名感恩社 ) ,無力抵擋漢人移民潮有關。(參閱本網站道卡斯族崩山社群概介)

雖然雍正年間閩粵漢人請墾十三莊地,並不包括牛罵舊社與舊社口附近地區 ( 今清水鎮西社、西寧等里 ) 。然而乾隆十七年 (1752) 在牛罵社人與漢人田甲互混,請官清丈的土地契約文書上出現「舊社口西勢」一詞,即最遲乾隆十七年牛罵社人已遷離舊居並形成新社,因而稱舊居為舊社,以示區別。而新社位置應介於牛罵舊社 ( 在西勢 ) 與埤仔口之間;地緣上包括南寧、清水兩里的範圍。換言之,乾隆年間牛罵社人已遷離舊社,向其東邊大肚山麓位移,形成新社。

此外,最遲光緒年間,牛罵人又遠離新社,分別退往大肚山上,在「番仔埔」之北,形成「番仔城」 ( 今臺中縣清水鎮楊厝里 ) ,於大甲溪口三角形地帶,形成「番仔寮」 ( 今臺中縣清水鎮高北里 ) 。無論「番仔寮」或「番仔埔」、「番仔城」,皆是以漢人中心主義的立場對平埔居址或持有地之稱;「番仔寮」等名稱的出現,一方面表示平埔族群的處境:原以牛罵社人為活動主體的牛罵社域,漢人已成為多數群體;另方面由「番仔埔」、「番仔城」或「番仔寮」等地處大肚台地的旱田、墓園或河口低地,則意味著適合漢人農耕的社地多已成為漢人耕墾的良田,牛罵社人乃往較不適合漢人水田化農耕之地聚居;即不適合漢人農墾活動之地,如貧瘠旱地與低窪地帶 ( 以清代的科技無法改善地力、避免水災 ) ,反而成為社人最後的保留地。

總之,牛罵社社地經清代以來的發展,或  、典、賣與漢人,同光年間僅 「番仔埔」、「番仔城」、「 番仔寮」仍為牛罵社人的活動範圍,在漢人社會形成過程中,平埔與漢人族群勢力之消長,於此可見。而一如清代台灣其他地方的平埔社群,清代以來,牛罵人口也有流失現象,遷徙為其中之一重要因素,如嘉慶九年( 1804 ),社人曾參與中部平埔族移住今宜蘭的活動,惟人數不祥。 ( 參閱本網站「道卡斯族崩山社群之遷徙活動」 ) 目前仍有其族裔聚居清水鎮境。
依據本網站 沙轆社 契所示, 沙轆社的地理範圍,位於大肚臺地西麓清水隆起海岸平原中部。北與牛罵社為鄰,南接水裡社,東與巴布薩族務 束 社接境。以今日行政區劃而言,其活動範圍主要在沙鹿鎮、梧棲鎮 ( 鴨母寮以南部份為水裡社所有 ) 及清水鎮南部分地區。沙轆社含沙轆北社、沙轆南社 ( 大甲西社事件,改名遷善社,往後並成為沙轆社名,即沙轆北社稱遷善北社;沙轆南社稱遷善南社 ) 兩支社。

大體而言,沙轆社地理範圍若以北勢溪(俗稱北溪,在今臺中縣沙鹿鎮境,流經北勢坑)、埔尾(今臺中縣沙鹿鎮斗抵里)、瓦 窯 腳(今臺中縣梧棲鎮大庄里)、鹿 寮 (今臺中縣沙鹿鎮鹿寮、鹿峰等里),沿 四甲 二(今臺中縣清水鎮南社里)、三  榔(今臺中縣清水鎮  榔)、南簡(今臺中縣梧棲鎮南簡、福德兩里)為分界線,以東為沙轆南社範圍;以西為沙轆北社範圍。至於下魚寮(今臺中縣梧棲鎮下寮、頂寮二里)、大莊(今臺中縣梧棲鎮大莊、大村、興農等里)、南簡等魚塭地,即今梧棲鎮大部分地方,以及竹林一帶(今臺中縣沙鹿鎮竹林、犁份里)為南北社社人共有地。

簡言之,沙轆南社地理範圍主要分佈於沙鹿鎮東北半、清水鎮東南部;北社則為今沙鹿鎮西南半部、梧棲鎮東北與清水鎮西南邊。而南社社址位在竹林南北溪間 ( 俗稱「番社埔」 ) ;但由(竹林南溪流經)今洛泉里文昌街的番婆橋,與洛泉里北方居仁里的「社口」(位在土著社出口)等地名,說明位在番社埔的南社居址可能形成於漢人聚落已形成且勢力漸越社人之際,故以漢人立場稱其埔園為「番社埔」、居址附近的橋樑為「番婆橋」。換言之,位在番社埔的南社社址可能不是南社最早的居址。沙轆北社舊址位於南北勢溪間,似乎直到清末遷善北社仍駐居北勢溪前。

總之,經清代漢人的移墾,或  或佔或買斷沙轆社地結果,沙轆社域不斷縮小。日治時期「插界」(即確定土地所有權)以後,沙轆社活動範圍,僅限於其居址番社埔與竹林北溪以北地帶 ( 沙轆社放牧、祭祀、競技所在 ) ,俗稱「養馬埔」的地區。由於位在竹林莊後的大崙屬南北社的共有地,作為放牧、祭祀、競技的養馬埔地區或也為兩社所共享,惟目前欠缺北社進一步的遷徙資料,無法分析其是否也移住番社埔地區。
依據本網站 水裡社 契所示, 水裡社的地理範圍主要在今臺中縣龍井鄉境,北邊並及臺中縣梧棲與沙鹿鎮域。其北與沙轆社為鄰,南界大肚社,東抵大肚山,西臨台灣海峽。

水裡社舊址原在水裡港一帶;水裡港的位置,依《台灣府志》記為「海叉小港」,則水裡社址原位於近水濱海處 ( 今臺中縣龍井鄉麗水村 ) 。但十八世紀三 O 年代水裡社址已從大肚溪口北方往內陸遷移至大肚山麓。由於水裡新社位在今臺中縣龍井鄉龍泉村,因此,乾隆五十三年 (1788) 當清廷在水裡社域設水裏港汛 ( 有監視土著部落之意 ) ,即選擇在其社址附近的水師寮 ( 在水裡新社之南,今臺中縣龍井鄉龍崗村 ) 設迅兵寮舍。

總之,水裡社新居地處大肚山麓,在龍目井庄,該地土名包括水裡社與水師寮,直到日治時期契字文書仍常使用「龍目井庄土名水裡社」。
荷治時期大肚社含大肚南社、大肚中社、大肚北社。在土地契字上,多分別稱大肚南、中、北社,或南大肚社、中大肚社、北大肚社,也有僅稱大肚社的情形。 依據本網站 大肚社 契所示, 其地理範圍主要在今臺中縣大肚鄉境,北邊並及龍井鄉南部,東到烏日鄉西部,甚至可能及於台中市南境。其北與水裡社為鄰,東界貓務 束 社,以及洪雅族( Hoanya) 萬斗六社,西抵台灣海峽。

就各支社活動領域而言,大肚南社主要在今臺中縣大肚鄉境,並即烏日鄉學田、榮泉等村與台中市南區、西區部份地區;大肚中北社主要在大肚鄉北境,並包括龍井鄉、台中市區。

( 一 ) 大肚南社
依據過去學者的研究,清康雍年間,大肚南社舊址在今臺中縣大肚鄉社腳村「番社」 ( 即埔仔頂 ) 。社腳村位於清水隆起海岸平原南端,地當大肚台地西南端山麓與大肚溪之間,海拔約 20 -30 公尺 。所謂「社腳村」應指在「大肚南社腳下之村落」而言,而「下方」在地形上意指較低之處,則漢人入墾初期,大肚南社舊址應在社腳之北較高亢處。

依「乾隆台灣輿圖」所示,南大肚社位在營盤埔 ( 在今臺中縣大肚鄉營埔村 ) 之北,渡頭 ( 在今臺中縣大肚鄉營埔村緊靠大肚溪河堤 ) 之東,北大肚社之南,足見乾隆年間大肚南社居址在營盤埔、渡頭北方。位於今臺中縣大肚鄉營埔村之營盤埔,南距大肚溪約 300 公尺 ,約設於康熙五十一年以前。營埔之設,一般多位在平埔村社附近 ( 有監視土著社之意 ) ,即早在漢人大量入殖之時,南大肚社址可能位在營盤埔北邊大肚山麓一帶。

依乾隆六年的成書《重修台灣府志》載,漢人在大肚南社社域內已形成義學莊 ( 今臺中縣烏日鄉學田村 ) 、王田莊 ( 今臺中縣大肚鄉王田、中和等村 ) , 卻尚未出現「社腳」地名,說明漢人較早入墾之地不在社腳,且直到乾隆初年當地的漢人莊落仍未形成 ( 或人數少,未加以記錄 ) 。

義學莊位於大肚台地東南端,海拔約四 O 公尺處;王田莊地當大肚台地南麓、台中盆地口位於大肚山麓,海拔 25 -50 公尺 間的山轆地帶。依學者的研究,王田地名由來與荷治時期的土地制度「王田」 ( 荷人當局將土地租予人民耕耘 ) 有關;當地亦為明鄭屯墾之地。換言之,十七世紀中葉,漢人已入殖南大肚社域。惟清代方志直到乾隆六年始出現王田庄名。無論王田庄是否早在荷治時期已形成漢人村落,其為大肚社域較早形成的漢庄之一,則可肯定。

上述,康雍年間大肚南社居址不在義學莊、王田莊一帶,而依大正年間的地形圖所示,比較可能在西北方今社腳村近山麓一帶地區,但當時並無社腳村落。社腳地名最早出現,始於嘉慶六年 (1801) 社人因「乏銀口糧應用」,杜賣「社腳南勢過溝」的熟園所立契字;同年也出現「番社」之稱。社腳村東部的「埔仔頂番社」,為海拔 30 -50 公尺 的緩斜坡地,地勢高且為旱田地帶,日治時期始有知高圳的灌溉,並成為水田稻作區。

番社之外,同治年間並出現「番子寮」的稱呼。依番社地名出現的慣習,多半在漢人入殖勢力漸成之時始出現,而水源常為土著選擇居址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康雍年間 南大肚社域的漢人人數有限,社人的生活空間足夠,理論上 番社附近的旱地景觀,不應成為社人選擇居址的對象,惟番社附近的番仔井為自然出泉處,足以維持社人生活需求。

總之,從以上社腳地名與番社稱呼的出現過程,可說明漢人至遲在乾隆年間已入殖大肚南社居址附近地帶,嘉慶年間漢人勢力並遠超過土著社會;因稱社人居址為番社。即埔仔頂番社可能為原址在大肚山麓的大肚南社人搬遷後的新居,而非大肚南社舊址。至於遷往社腳村之前的舊址,目前仍不詳。

( 二 ) 大肚中北社
大肚北社舊址應在頂街竹圍內 ( 今臺中縣大肚鄉頂街村 ) ,由乾隆四十一年 (1776) 北大肚社烏肉漢因「乏欠銀費用」,將一片三間土磚蓋的厝地賣給載豹,可以說明。惟由該契字所示,社人在竹圍內的居址似乎已有不少漢人分佈。果然在不可確知的年代,社人已由舊社遷移至新址;今瑞井村境的番仔崙,位於標高 265 -275 公尺 的大肚台地上,除了沿斷層線之處出現多處湧泉外,主要為旱田分佈區,相傳曾為 大 肚社人的居址,或即大肚北社人後來遷離原居地後曾駐足之地。

在今頂街村山陽大排水以南,大肚紙廠以北,鐵路之西,大肚本圳以東一帶,為旱田地區,俗稱「番仔田」,地望上為大肚中北社的活動範圍。而頂街村之南今大肚村的番社,位在大肚國小之南,興國橡膠廠之東,自由路以西新光別墅一帶,屬於大肚中社的領域,地緣上可能為大肚中社的居址。至於其歷史初期的舊址位於何處,並無相關資料資以論述。惟依「乾隆台灣輿圖」所示,大肚中社位在大肚北社之東,則乾隆年間以後其社址應有過搬遷;新址 ( 番社 ) 位於大肚北社舊址之南。

荷治時期曾進行多次的人口調查,其中以 1650 年 ( 明永曆四年 ) 的調查最為詳細。其時拍瀑拉族四大社的牛罵社人口為 193 人 /58 戶;沙轆社人口為 106 人 /30 戶;水裡社 121 人 /23 戶;大肚北社 97 人 /25 戶;大肚 中 社 84 人 /18 戶;南大肚社 155 人 /47 戶。 每戶平均人數為 3-5 人不等。 ( 表 Ⅱ -2-1 ) 以清代土著部落人口標準「多則一、二百人,少則二、三十人」而論,各村社均頗有規模,但與中部台灣其他社群相較,僅屬於中型村社。

村社的規模以牛罵最大,但若以部落規模而言,則以大肚社為最具規模 (336 人 /90 戶 ) ,僅南大肚即超過 150 餘人;人口滋生,可能為荷治時期大肚社分支發展的主要原因。依學者的研究,十七世紀的大肚社為中部台灣勢力最強的村社,並為中部台灣十餘社形成的跨社部落聯合組織之盟主

依據 1650 年的戶口資料顯示, 沙轆社的村社規模為清水平原較小者。惟其抗反性格頗強。十七世紀 荷人據台目的,主要在從事傳教事業及商業活動,故多令平埔村社自治。而統治教化重心在南部的荷蘭殖民者,曾遭到中部西海岸平埔族群沙轆社的頑強抵抗。明永曆十五年 (1661) 鄭氏政權在台建立,開拓工作雖及中部地方,對台灣中北部廣大地區,仍無整體開拓計劃。惟於土著抗反之際,方予韃伐。黃叔璥〈番俗六考〉載:「沙轆番原有數百人,為最盛;後為劉國軒殺戮殆盡,只餘六人潛匿海口;今生齒又百餘人。」經明鄭政權的討伐,在其「立法尤嚴,諸夷不遺赤子,併田疇廬社廢之」的重創下,該社族勢大衰。入清以來,始逐漸復甦。

沙轆社又名遷善社,此與雍正九年大甲西社事件有關。此後相關文獻多以遷善社稱之。至遲十七世紀五 O 年代沙轆社已分支發展為沙轆南社與沙轆北社的規模;而所謂遷善社主要指沙轆南社而言,久之,並成為沙轆社的別稱。直至日治時期仍存在南、北社之分。
沙轆社名除了遷善社之稱外,康熙末年也曾稱為「迴馬社」。《台海使槎錄》載:「抵郡後,聞將社名喚作迴馬社,以餘與吳侍禦北巡至此迴也。」惟乾隆年間以來,較普遍的稱呼為「遷善社」,迴馬社則極少被提及。
十七世紀荷治以後,有關中部台灣各村社的相關記錄陸續出現。尤其清代,除了方志外,也有私人遊記或官方的采風記錄。其中以十七世紀九 O 年代來台採收硫磺的郁永河所著《裨海紀遊》最早,對於土著風習與社群關係的記載也較多:

十一日,行三十里,至半線社, …… 自諸羅山至此,所見番婦多白皙妍好者。
十二日,過啞束社,至大肚社,一路大小積石 …… 與半線以下如各天。 …… 番人狀貌轉陋。
十三日,渡大溪,過沙轆社,至牛罵社, …… 。

除了自然景觀不同外, 似乎 半線社與大肚社以北諸社的人種不甚一樣。巡台御使黃淑 璥 完成於 十八世紀二 O 年代的《台海使 槎 錄》則進一步對諸社群加以分類。該書 將大肚、牛罵、沙轆、與活動於台中盆地、平原的貓務 拺 ( 一作麻務 拺 ) 、岸裡、阿里史、樸仔籬、掃 拺 、烏牛難等社 置於「北路諸羅番八」。 ( 圖 Ⅱ -3-1 ) 但在居屋上,「 貓務 拺 諸社,鑿山為壁 …… 屋式迥不同外社。」 在衣飾上,「 貓務 拺 、岸裡以下諸社,具衣鹿皮;並以皮冒其頭面,止露兩目。」在婚嫁方面 ,「 岸裡各社,完昏三、五日,男往女家、女往男家,各以酒物相餽 …… 。」喪葬則「岸裡五社喪葬與水沙連、阿里史同。」以上所見,顯然台中盆地、平原的貓務 束 、岸裡諸社群,與在清水平原海岸地帶的大肚、牛罵、沙轆在日常慣習上有所不同。而海岸地帶的大肚、牛罵、沙轆又以牛罵、沙轆的慣習較接近 ( 其中卻無水裡社名 ) 。

(一)沙轆社與牛罵社之關係
沙轆社名最早以村落名「 Salach 」出現於荷治時期的文獻上。在村落包稅制上,沙轆社涵括在牛罵社 Gomach 中;在明鄭時期舊額餉銀的紀錄上,也與牛罵社併為一個納餉的單位。清初相關文獻,也將牛罵社名與沙轆合稱一社。但在九 0 年代(康熙三十三年)《台灣府志》〈台灣府總圖〉上,卻分別出現不同村落;沙轆社位處大肚山麓,牛罵社則較近海岸地帶。此後兩社在其他相關文獻,皆被分別稱呼。然而直到道光年間,兩社的餉銀,仍舊一併徵收。

牛罵社與沙轆社的關係,除了同為一納餉單位,以及彼此慣習相似外,兩社的地域範圍接連。位於西勢(臺中縣清水鎮西社、西寧等里)一帶的牛罵舊社並與其附近出土地緣上屬於在沙轆社域範圍內的「清水遺址」,十分接近。由於清水遺址所在位置屬歷史時期沙轆社原始地理範圍,地緣上應為沙轆社的先型文化。依考古學者的研究,該遺址的時間已與歷史時期的牛罵社與沙轆社接連,但沙轆社舊址在今沙鹿鎮境,究竟清水遺址為何者的祖先文化,有待進一步釐清。而兩社在婚姻網絡上的關係,則可進一步說明兩者除了同為一納餉單位、生活慣習相似外,彼此的社會關係也有一定的親密度。

(二)大肚社與水裡社之關係
依據契字文書所示,大肚社除了大肚南社、大肚中社、大肚北社外,一度出現「大肚水四社」之稱,並設有四社通事;此四社中之水裡社應指歷史時期位於大肚社北方的水裡社而言。 而大肚社北中南三社中,大肚南社與水裡社的關係較為親密; 有時並稱大肚南水二社,也設大肚南水社通事、大肚南水甲頭。他們收自營盤後的租谷,則並稱南水社大租。大 肚南社與水裡社兩社群且一度與大肚溪南岸的半線社、柴仔坑社合為一個「半線大肚社」的納餉單位。至於大肚中北兩社 設有大肚中北社通事、大肚中北社甲頭、中北大肚社番差,兩社關係較其與大肚南社、水裡社密切。

總之,清代以來,四大社群間的關係親疏有所不同,時人亦無「族群」的概念。雖則日治時期,語言學家與民族學家,根據語言、文化特徵,將居住在 台中盆地、平原以西在清水平原活動的 Gomach 、 Salack 、 Bodor 、 Dorida 的先住民歸類為拍瀑拉族。以有別於台中市境的 貓務 拺 ( 劃為巴布薩族 ) ,以 貓務 拺 以外,台中盆地、平原的岸裡諸社群 ( 為巴宰族 ) 。而 拍瀑拉的族名從此正式被認定、使用。
漢人移居臺灣,約始於十七世紀前後。荷蘭統治時期中部台灣遠離其統治中心 ( 今台南 ) ,漢人入殖活動十分有限。漢人大量入殖中部臺灣,應是清治以來之事。(參閱本網站「 道卡斯族崩山社群之 遷徙活動 」)

依據相關統計資料,明鄭時代諸羅 ( 今嘉義以北之地區 ) 民戶 2,436 戶 / 民丁 4,199 口,每丁照例徵銀 4 錢 7 分 6 釐,共徵丁銀 1,998 兩 7 錢 2 分 4 釐;康熙末年通縣共 2436 戶 / 民丁 4,459 口,每丁照例徵銀 4 錢 7 分 6 釐,共徵丁銀 2,122 兩 4 錢 8 分 4 釐,四十年間僅增加 240 口,平均每年為 6 口。至於平埔人口,鄭氏時代諸羅番戶 2,224 戶 / 丁口 4,516 ;康熙末年,番社餉銀共 7,823 兩 3 分 6 釐 8 毫。無論從丁口數或丁銀 / 社餉來看,諸羅縣的平埔人口均多於漢人總數。而此期間漢人多分佈在大肚溪以南地區。換言之,清初位於大肚山西麓大肚等社群的生活領域,可耕可墾荒地尚多。

由於當時諸羅縣境的漢人為數仍少。因此,出現《諸羅縣志》所描述:
凡祭於大宗,於春分,於冬至;…… 臺無聚族者,同姓皆與焉 。
失路之夫,不知何許人,纔一借寓,同姓則為弟姪,異姓則為中表、為妻族,如至親者 。
此種草地最多;亦有利其強力,輒招來家,作息與共;……。

說明十八世紀初的漢移民,在地廣、勞力不足且面臨平埔多數人群的生活壓力下,因利害關係的考慮,較易形成凝聚力,即早期移墾社會漢移民的我群( we group )意識可以超越地緣及血緣關係,不論閩粵漳泉客各籍人士,同姓與否,皆能協力合作開墾事業,並共同面對平埔社會的生存威脅。此由閩粵漢人一同請墾清水隆起海岸平原牛罵社域的秀水十三庄、沙轆社域的沙轆新庄等地,獲得證明。

然而隨著漢人墾拓工作的推展,人口成長快速;人口密集,交易頻繁之地,自然形成街市。這種發展,從表 Ⅱ -4 -1 堡數的成長,以及漢人街市、村莊的數量,足以說明。

堡為漢人的行政區域,堡的成立表示漢人人數有所增長。如表 Ⅱ -4 -1 所示,十八世紀四 0 年代(乾隆六年, 1741 )台灣中部共設立九個堡,其中大多數集中在濁水溪至大肚溪間,可見四 0 年代的拓墾工作,主要集中在大肚溪以南地區。而隨三 0 年代大甲西社事件爆發後,大肚溪以北地區的開墾工作也積極開展。此由六 0 年代中期(乾隆二十九年, 1764 )台灣中部的堡數,增為二十四個且所增堡數多分佈在大肚溪至大甲溪間,獲得佐證。

其次,依據清代方志的標準:
凡有市肆者皆曰街:闤闠囂塵,居處叢雜,人煙稠密,屋宇縱橫 。街旁衚 ? 曰巷。 鳩郊野之民,群居萃處者,曰村莊,又約草地 。

因此,漢人莊落的成長,足以說明漢人勢力的成長。四 0 年代台灣中部的漢人街市有八個、村莊九十四個;相對於漢人莊落的成長,平埔部落村社(共四十四個)已逐漸成為漢人莊落群中的孤島。這種現象特別是在濁水溪與大肚溪之間,具體呈現。不過,大肚溪以北尤其是大甲溪北邊的漢庄數目成長有限,仍是以部落村社為主要景觀。

值得注意者,依表 Ⅱ -4 -1 所示,六 0 年代中期的統計資料,顯示漢人庄數僅有行政區劃屬於淡水廳的地區明顯增加,由四 0 年代的二個增為二十四個,其中一個為街市。彰化縣管轄下的村莊、街市,無論大肚溪南、北,均明顯減少,特別是大肚溪以南地區,由四 0 年代的七十八個(其中六個為街市),減為四十八個(其中十個為街市);大肚溪以北地區的村莊數也減少一半。以上現象,不知是統計上的疏忽,或另有其他原因,如隨村莊規模的發展,人口少的村落,合併入大村莊。不過,六 0 年代中期的堡數,已由四 0 年代的九個,增為二十四個,說明漢人人口總數的增長現象。換言之,從這些街市、村莊的成長,一則說明漢人移民總數有所成長;一則顯示墾殖工作的開展,糧食增產,足以養活眾多人口。
關於大肚山西麓漢人人數增長情形,因資料限制,本網站無法具體呈現。不過,依相關紀錄,十八世紀六 0 年代中期牛罵社域漢人街市牛罵頭街的漢人總數為 4,000 人,依此標準,假設方志上稱為街市者,其人口、街況皆應與牛罵頭街的人口規模相當 , 則以 六 0 年代中期大肚山西麓共有四個(包括牛罵頭街、沙轆街、水裏港街、大肚街)漢人街市而論,漢人應有 16,000 人。除了街市外,大肚山西麓尚有五個村莊,因此即使不是每一個街市都有牛罵頭街的人口規模,大肚山西麓的人口總數應不會少於 16,000 人,甚至有超過的可能。

依據相關統計,十八世紀九 0 年代大肚山西麓的平埔人口共 669 人,(參閱表 Ⅱ -2 -1 )而漢人在六 0 年代中期的人口有 16,000 人。我們若以 16,000 人為準,漢人總數約為平埔人口的 23.9 倍以上。事實上,前舉四 0 年代大肚山西麓已有一個街市,若以牛罵街的人口規模為準,漢人合計有 4,000 人,則早在四 0 年代其人數已遠遠超過平埔人口( 669 人)。換言之,漢人人口居於台灣社會的多數,早在四 0 年代已開始。但漢人完全取代台灣社會的社經優勢,筆者以為應晚到八 0 年代左右漢人社會無視於非漢族群的威脅,並不斷發生集體械鬥之時。

表 Ⅱ -4 -1 台灣中部街市村莊表
(一)十八世紀四0年代 ( 乾隆六年 )

2014-11-25_0750072014-11-25_074827  


台灣族群多元和文化融合得無痕無跡,可從清明祭祖習俗洞窺部份端倪。目擊台灣最早的「草仔粿」記載?原住民掃墓祭祖不只吃粿,還要「揹祖靈」回家! | Mata Taiwan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 https://bit.ly/3cC91uE
粿,18 世紀即有記載的原民美食
…… 酒飯各二種。飯不拘秫、糯,炊而食之;或將糯米蒸熟,舂為餅餌,名都都。
40、50 年前農業時代的「手工台灣」時期,「草仔粿」主要用在清明節掃墓(喜慶節日做的是「紅龜粿」),一般家戶都自己動手做。隨著台灣列名「世界工廠」,外食機會興起,可口的「草仔粿」成為大眾的甜食點心,甚至是今日新北九份的觀光產品。
文獻最早記載台灣的「草仔粿」,是清吏黃叔璥著《台海使槎錄》寫《番俗六考》,記述由北至南平埔族群的習俗和居處、飲食、衣飾、婚嫁、喪葬、器用等,其中記述巴布拉(Papora,或譯拍瀑拉族)大肚諸社「飲食」指出:
「…… 酒飯各二種。飯不拘秫、糯,炊而食之;或將糯米蒸熟,舂為餅餌,名都都。」
「都都」就是今日的「草仔粿」。
巴布拉人至今亦如此稱呼「草仔粿」,是巴布拉族祭祖主要祭品之一;近代平埔人因應通用語言河洛話而稱為「按啦粿」(編按1),取其以香蕉葉、月桃葉為包裹材料,摺按成形而炊,以名之。中部平埔各族群都熟習其製作法。
台灣許多地區草仔粿均以鼠麴草為原料。(圖片來源:素珍 徐,CC Licensed)
夏天才過清明節,「揹祖公」把祖靈背回家
巴布拉「揹祖公」祭儀又聯結「俯身葬」葬禮,是巴布拉族祖靈祭儀的完全表徵。
至於祭祖,巴布拉族數千年居住在台灣西岸中部地區,至今尚舉行「揹祖公」祖靈祭儀。每年農歷 7/1 上午,聚落族人聚集約定處,結伴前往聚落旁茄苳圳邊「土崙仔」,面向溪圳大聲呼喚「ataw malaw,bam be yo!」(巴布拉語:「祖公祖嬤,回家囉!」);幾度高聲呼喚後,一行人雙手交握背後作揹負狀,敬謹揹負祖靈回家。在家裡以魚、都都粿、糯米飯和米酒等 4 樣巴布拉族傳統祭品孝敬祖靈。
同一天,聚落也舉辦具有健身競技、族系選才、婚姻繁衍意向的「走鏢」活動,和緬懷先祖、教誨族人、吟唱傳承意向的夜慶「牽田」活動。惜乎「牽田」今已式微。
巴布拉族的原鄉在今日大台中市,數年來台中已出土數目可觀的「番仔園文化考古期」的「俯身葬」千年遺骸。根據考古學者研究,台中地區史前時代的番仔園文化就是巴布拉族祖先的遺留。
人類祭儀聯結了族群的生命價值觀,是族群傳統文化的最高彰顯;巴布拉「揹祖公」祭儀又聯結「俯身葬」葬禮,是巴布拉族祖靈祭儀的完全表徵。這是台灣島嶼目前繼續進行的祭祖儀式之一。
台灣族群多元和文化的久遠豐富,台灣教育體系教導後代完全沒有這一塊。
(本文原刊於《自由評論網》,原標題為 〈拍瀑拉 草仔粿 揹祖公〉,獲原作者張麗盆授權轉載。)
編按
按啦粿:同樣居住於南投埔里的噶哈巫族有類似的食物為「阿拉粿」,或以族語稱 tupalis yamadu,然而是以糯米粉加上黑糖製成。無論巴布拉族的「按啦粿」或噶哈巫族的「阿拉粿」,都是來自閩南語的 ah-lê(壓的),意思是「壓成的粿」。目擊台灣最早的「草仔粿」記載?原住民掃墓祭祖不只吃粿,還要「揹祖靈」回家! | Mata Taiwan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 https://bit.ly/3cC91uE

175400887_4b6214d595_z2021-03-17_091723

 


〈北部〉大肚國小「小神箭手」 秀百步穿楊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6-06-05
〔記者蔡孟尚/橫山報導〕新竹縣大肚國小發展射箭運動長達十八年,幾乎每個小朋友都是射箭高手,昨天舉辦的校長盃射箭賽,不少學生展現「百步穿楊」功力,讓觀賽來賓大開眼界。
校長彭源正說,大肚國小是新竹縣第一所發展射箭運動的學校,除了成立射箭基層運動選手訓練站培訓國小選手,也主動協助鄰近橫山、華山兩所國中成立射箭基層運動選手訓練站,讓畢業的射箭選手能順利銜接至國中端。
主任林合營統計,「大肚神射手」歷年來在縣內及全國比賽中多次榮獲前三名佳績,民國九十三年還曾代表國家遠赴美國參加國際射箭賽,囊括男女個人賽的前三名。
昨天的校內射箭賽雖只有五十一人參加,但學童們三年級就開始上射箭課,幾乎人人都有一手好功夫,「箭無虛發」,贏得連番喝采。

苑小女排「以小搏大」 中華盃封后

2016-06-05新竹縣重點發展射箭運動的大肚國小昨天舉辦「校長盃射箭賽

〔記者蔡政珉/苗栗報導〕苗栗縣苑裡國小女生排球隊日前參加國小排球最高賽事之一的中華盃,平均身高僅約一百五十公分出頭小女將們,矮對手半個頭,但以穩定強勁的發球克敵致勝,贏得五年級組冠軍,暌違四年後,再度奪得金盃。

  • 新竹縣重點發展射箭運動的大肚國小昨天舉辦「校長盃射箭賽」,參賽學童幾乎個個都是「神射手」。(記者蔡孟尚攝)

    新竹縣重點發展射箭運動的大肚國小昨天舉辦「校長盃射箭賽」,參賽學童幾乎個個都是「神射手」。(記者蔡孟尚攝)

  • 睽違4年,苑裡國小女排再奪最高榮譽中華盃的冠軍盃!(苑裡國小提供)

    睽違4年,苑裡國小女排再奪最高榮譽中華盃的冠軍盃!(苑裡國小提供)

教練陳錦錝說,球隊在中華盃前哨戰全國青年盃排球賽中,與冠軍失之交臂,以亞軍坐收,他還擔心選手心理受影響,幸好球員們重新振作,一舉贏得最高榮譽。

主攻手余佩庭和吳沛緹說,上次失利後,大家除了檢討缺失,還告訴自己不能有輸球的陰影,每場比賽都全力以赴,展現球隊氣勢。

陳錦錝說,小將們平均身高只有一百五十公分出頭,比競爭隊伍矮了快半個頭,但球員們靠著穩定、強勁的接、發球,壓制對手,讓對手防守陣型大亂。

「這是最好的童年回憶!」隊員黃沛紜開心地說,獲得中華盃冠軍很不容易,她媽媽曾是學校排球隊員,可惜當年無緣中華盃,如今她代表學校奪冠,媽媽也興奮不已。

校長呂祥羲也感謝在地企業的贊助與支持,以及在四天賽程中到場加油的家長,讓孩子們擁有最堅強的後盾,全力奮戰。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