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永河《裨海紀遊》路線圖

rc14_1  

 

郁永河(生於1645年),又記作郁永和[1],字滄浪,浙江仁和(杭州)諸生(附學生員)。

 

郁永河非常喜好遊歷。1691年開始,任於閩知府王仲千同知幕賓。期間遊遍福建各地。康熙三十五年(1695年)冬,福州「榕城」火藥庫失火,焚毀硫磺、硝石五十餘萬斤。郁永河自動請命前往台灣北投採硫,隔年(1696年)春天由福建出發,經金門坐船前往台灣,二月(1697年2月)海行到達臺南安平,近岸水淺,小船無法前進,遂下船改乘牛車,靠人牽引,方能上岸。二月二十五日,至府城,購齊採硫工具,總計花費九百八十金,再乘牛車由陸路抵達淡水,途中「自竹塹迄南崁八九十里,不見一人一屋」,經由通事張大幫忙,郁永河等人在硫磺產地附近駐紮,聘用原住民幫忙採硫。並將其九個月在台紀事於1698年寫成《裨海記遊》。該書為首部詳細記載台灣北部人文地理的專書。有〈台灣竹枝詞〉12首、〈土番竹枝詞〉24首描寫台灣風土。
--------------------------------------------------------
郁永河,字滄浪,出生於浙江省仁和縣,是清康熙年間的秀才,生卒年月不詳。郁永河曾這樣描述自己:「余性耽遠遊,不避險阻」,而從他所留下的文字記載來看,他確實是個喜好遊歷,極富冒險精神的旅行家,他說:「探奇攬勝者,毋畏惡趣;遊不險不奇,趣不惡不快。」 
郁永河來台採硫路線圖。陸傳傑(民90),裨海紀遊新注。台北:秋雨。  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郁永河來到福建省府擔任幕客,遊遍當地的山水名勝後,開始嚮往到海外旅遊。
  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冬天,福建福州「榕城」的火藥庫爆炸,製作火藥的硫磺全部付之一炬,損失五十餘萬斤的硫磺火藥,清廷責令福建當局自行補足。
  福建巡撫趕緊向各省採購硫磺以補充損失,派往各地的官員都回報採買不易,無法補齊,當時火藥原料硫磺多產自日本,但因為價錢過高,福建當局負擔不起。
硫磺塊。陽明山國家公園(民83年),陽明山國家公園。218頁。  當時福建省的官員想到轄域的臺灣府淡水廳淡水河上游番社有產硫磺,在荷蘭人統治時期曾傳聞有硫磺生產,如果能自臺灣挖採硫磺,豈不是省了一大筆開銷。但因為當時台灣根本就是個蠻荒之地,加上生番出沒,採硫時勢必要和原住民打交道,而且台灣府(今台南市)到淡水路途遙遠,福建官員沒有人敢擔任這項任務,反而是郁永河得知可以藉此機會旅遊台灣,乃自告奮勇接受這項任務,欣然自願前往。
--------------------------------------------------
||| 臺灣大學深化臺灣研究核心典藏數位化計畫 ||| - http://goo.gl/SXeqiw
http://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91029725463.pdf
http://isbn.ncl.edu.tw/NCL_ISBNNet/C00_index.php?Pfile=2211&KeepThis=true&...
----------------------------------------------
台灣棄留疏+黑水溝難渡

 

資料來源:朱鴻琦,葉銍桐(2005)。認識台灣歷史4~清朝時代(上):唐山過台灣。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內容摘錄:

 

第四冊講:

 

1.施琅向康熙皇帝上台灣棄留疏,舌戰群臣,終於讓台灣納入清朝版圖。

 

2.福建廣東居民遠渡重洋,冒險經過黑水溝到台灣開墾的艱辛。

 

心得感想:

 

1.施琅脾氣硬:

 

(1)報復鄭成功:

 

施琅的脾氣很硬,所以他和一樣硬脾氣的鄭成功合不來,

 

後來因為鄭成功殺了他父親和弟弟而投降清朝 、帶兵攻台,推翻鄭成功的王朝。

 

(2)挑戰姚總督:

 

姚啟聖是閩浙總督,曾經四次向康熙皇帝推薦 施琅,

 

最後才讓施琅當上水師提督。

 

姚啟聖主張要乘北風攻澎湖,再攻台灣。

 

但施琅和他意見相反,說要乘南風攻澎湖,

 

施琅又向皇帝報告,並批評姚啟聖不曉得水性,

 

每次上船就嘔吐、頭暈,連走路都走不穩。

 

後來皇帝聽了他的話,讓他決定如何攻台。

 

(3)舌戰眾大臣:

 

施琅知道清朝的大臣和康熙皇帝都主張放棄台灣,

 

他趕緊寫了一個報告給康熙,報告的名稱叫做:恭陳台灣棄留疏。

 

康熙讓他和群臣辯論,施琅一個人舌戰群臣。

 

由於他對台灣的了解勝過那些大臣很多,所以後來 康熙聽了他的話,

 

把台灣收為清朝的國土,設立了鳳山、台灣、諸羅三個縣。

 

2.黑水溝難渡:(資料來源:2004.1.1經典雜誌66期-可點選)

 

(1)黑水溝有兩道:(台灣縣志)

 

澎湖群島的西邊和東邊都有黑水溝。

 

澎湖的海水是深藍色的,而黑水溝的海水是黑色的。

 

澎湖西邊的黑水溝在澎湖和廈門之間,叫做大洋;

 

澎湖東邊的黑水溝在澎湖和嘉義之間的東吉島附近,叫做小洋。

 

從唐山(中國大陸)到台灣闖天下的人

 

都要遠渡重洋(大洋和小洋)。

 

大洋在風平浪靜時船還可以下錨,

 

小洋就不可以下錨了。

 

(2)澎湖是到台灣的中繼站:

 

由於澎湖的地勢南高北低,北邊多暗礁,船容易觸礁破掉,

 

所以從唐山到台灣大都是從西嶼的外垵進入澎湖,

 

有的船就停在西嶼的港口,有的船從西嶼進到馬公港;

 

或者是停在望安的港口, 然後再把船開向望安外海的東吉島附近,

 

穿過小洋再開到台南的鹿耳門。

 

如果碰到刮起東風,鹿耳門不能進港,又要開回澎湖,

 

如果天黑看不到澎湖就要趕緊再開回唐山。

 

附錄:

 

1.紅水溝、黑水溝更正如下(2006.09.25):

 

之前的錯誤:

 

之前依http://www.taiwannation.com.tw/inside006.htm所述:

 

據1697年的「稗海紀遊」(註:郁永河著),中國到澎湖的這段水域稱為紅水溝,澎湖到台灣這段為黑水溝。

 

其實查看稗海紀遊乙書並非如此敘述。

 

原文是:

 

二十一日,夜半,渡紅水溝。......

 

二十二日,平旦,渡黑水溝......(註:澎湖西邊的黑水溝)。

 

二十三日。乘三板登岸。......(註:在澎湖上岸)夜半,舟師理舵欲發。(註:半夜又從澎湖開船往台灣)

 

二十四,晨起,視海水自深碧轉為淡黑(註:進入澎湖東邊的黑水溝),回望澎湖諸島猶隱隱可見。......

 

今依據前進老台灣--郁永河採硫傳奇13頁所述更正如下:

 

廈門、澎湖間須橫越一條紅水溝跟一條黑水溝;澎湖、台灣間還得渡過另一道黑水溝。

 

紅水溝因海水略呈紅色(中國沿岸流,從北而下)而得名,過金門後沒多久就可見到。

 

黑水溝有兩道(黑潮支流從台灣海峽南邊北上後分為兩條支流),

 

一道在澎湖西方,又稱大洋;一道在澎湖東方,又稱小洋。

 

大洋、小洋寬各有八十里,都因水深黑而得名。

 

附圖如下:

 

 

 

圖片來源:前進老台灣--郁永河採硫傳奇

 

2.黑水溝水域難橫渡的原因(資料來源http://www.taiwannation.com.tw/inside006.htm)

 

1.洋流強勁而且固定向北,一年365日不停。

 

2.海底地形由深變淺,造成漩渦。

 

3.洋面由寬變窄,水壓增高,水流變快。

 

3.黑水溝船難:(資料來源http://www.taiwannation.com.tw/inside007.htm)

 

據學者研究,自荷蘭據台有文字記載開始,
大船翻覆黑水溝之例不勝枚舉不絕於書,舉數例如下:
1666年,施琅攻鄭,艦隊遇風折損。
康熙中, 海盜船沉西嶼,死36人。
1757年,哨船13號遇風22人淹沒。
1758年,哨船14號為風擊碎。
1765年,商船30餘艘沉沒西嶼(死120多人)。
1813年,大風、海漲,沉船無數。
1874年,英艦CMSN號翻覆艦長溺斃。
1877年,右營台字1號戰船為風擊毀。
1886年,法國鐵船觸礁擱淺。
1893年,英輪在姑婆嶼沉沒。
1895年,日輪姬路號及廣丙艦觸礁、水雷艇沉。
1897年,日輪奈良號在吉貝嶼沉沒。

 

另外根據James Davidson 所著 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l903「台灣島的過去與現在」的記載,他所知道的,1850~1894年的黑水溝沉船,大船共83艘,

 

計開英國 44艘,德國17艘,美國8艘,法國4艘,挪威、丹麥,各3艘,泰國、荷蘭、新加坡、西班牙,各1艘。

 

有多桅大帆船、輪船、軍艦,比神秘的百慕達更陰森險惡,可見當年唐山過台灣之難。
 

 

4.船難與漁翁島燈塔:(資料來源:台灣燈塔圖鑑)

 

雖然俗話說台灣錢淹腳目,

 

但是從唐山到台灣的路確實不好走。

 

每年六七月颱風季節常有船隻在澎湖失事。

 

西元1765年有一次颱風,120多名漁夫在澎湖葬身海底,

 

地方政府官員才捐錢蓋了漁翁島燈塔的最前身,

 

一座石塔小廟來紀念這些亡魂。

 

西元1778年將小廟改成七級燈火石塔。

 

是台灣最早的中國式導航燈塔,

 

若從1624年荷蘭人占領台灣算起,

 

經過了1778-1624=154年才出現第一座中國式導航燈塔。

 

而在西元1875年才建成目前型式的西洋式燈塔。

 


福建男13小時渡黑水溝抵台中港 稱一路風平浪靜
 福建男13小時渡黑水溝抵台中港 稱一路風平浪靜 https://bit.ly/3h8xPOP
大陸籍周姓偷渡客蹲坐在台中港西碼頭防波堤,他自稱在大陸沒有犯罪,來台是為「投奔自由台灣」。(讀者林學賢提供/王文吉台中傳真)© 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 大陸籍周姓偷渡客蹲坐在台中港西碼頭防波堤,他自稱在大陸沒有犯罪,來台是為「投奔自由台灣」。(讀者林學賢提供/王文吉台中傳真)
周男乘坐的橡皮艇停泊在台中港內。(讀者林學賢提供/王文吉台中傳真)© 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 周男乘坐的橡皮艇停泊在台中港內。(讀者林學賢提供/王文吉台中傳真)
大陸籍周姓男子上月30日上午獨自駕駛橡皮艇從福建出海,花了近13小時橫渡台灣海峽,深夜抵台中港,並爬上防波堤向路過工人求助。台中港警獲報將周男帶往留置所檢疫,並報請檢方偵辦。據悉,周男自稱在大陸沒有犯案,並非通緝犯,因嚮往民主自由投奔來台。
這名男子自稱姓周、年33歲,來自大陸福建,上月30日早上9時許獨自駕駛軍規級橡皮艇從福建出海,橫渡台灣海峽。男子稱沿途風平浪靜,花了近13小時橫越台海,當日深夜抵台中港西碼頭,因對地形不熟,他爬上防波堤呆坐2個多小時,直到聽到人聲,才出聲求助。
下班路過的林姓工人聽到男子直喊「喂」,他以台語問「你在上面幹嘛?」對方操大陸口音的國語答說「我花10幾小時從福建開橡皮艇來台灣發展」。林姓工人驚覺遇到「偷渡客」,好心拿便當並提供棉被,以拖待變,並同步託人向台中港務警察總隊及海巡署報案。
港警上月30日午夜11時50分獲報,1日凌晨會同海巡署中部分署第三海巡隊、偵防分署台中查緝隊到場,將男子帶往留置所隔離檢疫,同步加強搜索周邊區域,未發現其他可疑人士。林姓工人表示「這是正港的大陸偷渡客,竟可開橡皮艇一路無阻到台灣,非常不可思議!」福建男13小時渡黑水溝抵台中港 稱一路風平浪靜 https://bit.ly/3h8xPOP

BB1ghtRK.imgBB1ghgiZ.im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