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100003-thm-bjna00004-00273att03-t2412-1-1390745664  

美濃廣善堂
大正4年(1915)春,美濃耆老古阿珍糾集志同道合者十二人,從杉林區月眉里的樂善堂迎請三恩主香火於古細番的住宅加以奉祀,開啟美濃地區的鸞堂信仰。大正6年(1917)4月,信眾們集資購得背倚秀麗青山、前有綠水環帶的基地,積極開荒整地,初建草堂安奉神位。隔年冬天,正殿落成,秉持「已欲善而民善」之理想,將堂號名為「廣善堂」。此後,陸續增建兩側橫屋(1922年)、講堂(1923年),組織與堂規也日漸完備。昭和8年(1933)11月完成後殿玉清宮,奉祀玉皇大帝。至此,廣善堂整體的規模大抵完成。
戰後,廣善堂積極投入美濃區的地方建設,更發起祈雨、祈安等祭祀活動,民國55至74年(1966~1985)間籌建大福醮,儼然成為美濃區民的信仰中心。民國85年(1996)後殿凌霄寶殿落成,巍峨的三層樓建物,安奉玉皇大帝、佛陀與菩薩,既有的玉清宮則改為文昌殿。在陸續的擴建與翻新過程,廣善堂融入不同階段的建築特色與民間信仰,清楚紀錄儒、釋、道等三教合一的歷史過程。
1.廣善堂是日治時期美濃地區儒教信仰宣講勸善的重要場所,六堆地區的儒教信仰絕大多數亦是由此為基點,向外擴展所設。其在六堆地區儒教信仰歷史發展上,具有重要歷史地位。
2.廣善堂創建日治大正年間,是北部客家之儒教信仰隨移民至杉林區後再到美濃所設之重要信仰中心。
3.廣善堂背倚山,前有圳道環抱,擇址上有風水上的考量,目前整體環境大體仍維持。具有傳統擇址之智慧。
4.建築本體中,正堂主體結構仍為昭和年間所建,前堂及門樓於民國66年(1977)改善,正堂主體建築及四周圍牆仍維持日治時期的形制,工法及材料仍存,具有一定之建築價值。
5.宣講堂為民國37年(1948)所建屋頂可見傳統瓦頂技術與西式桁架結合之地方性作法,具地方性特色。
6.基於其在六堆地區儒教信仰的重要地位,加上正堂本體及圍牆仍維持日治時期大體舊貌,具有重要建築價值,故建議登錄為歷史建築。
創建年代 日大正年間6年
創建年代(西元) 西元 1917 年
竣工年代 日昭和年間 8年
竣工年代(西元) 西元 1933 年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 http://goo.gl/zUHbgc
----------------------
美濃廣善堂位於美濃鎮福美路,背倚秀麗青山,前有綠水環帶,堂內主要供奉三恩主,是美濃地區鸞堂信仰的源頭
--------------------------------------------------
美濃廣善堂位於美濃山下,創建於日治時期(1915),一開始祀奉關聖帝君,後來成為鄉紳聚集的「鸞堂」,在日治時期擔負起傳承漢文化的重任,可說是近百年來美濃地區的信仰祭祀中心、風俗文化傳承中心。
   廣善堂,一開始祀奉關聖帝君,後來成為鄉紳聚集的「鸞堂」(註:「鸞堂」是指以扶鸞為主要儀式、定期進行宣講活動的宗教結社),在日治時期擔負起傳承漢文化的重任,以宏揚善行、廣播德行為目的,尊拜諸神崇敬先賢及英雄豪傑,該堂主祀三恩主──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及玉清宮玉皇大帝,是近百年來美濃地區的信仰祭祀中心、風俗文化傳承中心,六堆地區的儒教信仰絕大多數亦是由此為基點,向外擴展所設。    【建築特色】
   廣善堂正堂本體及圍牆仍維持日治時期大體工法與材料舊貌,而民國37年所建的宣講堂,屋頂可見傳統瓦頂技術與西式桁架結合之地方性技法,頗具地方性特色。
-----------------------------------
歷史沿革:由古阿珍先生糾集志同道合12信士於日大正4年(西元1915年)春,在俗名牛皮寮下古細番先生住宅,先行祀奉三聖神牌,該神牌來歷係由杉林鄉鳥仔坑三聖茅盧(現行杉林鄉月眉村新開莊樂善堂)請傳香火祀奉,據傳樂善堂前身是由苗栗玉清宮傳香火而來。日大正6年(西元1917年)之梅月(4月)訪巡堂所,得於山光水色俱佳的雙峰山麓,擇吉日興建。日大正7年(西元1918年)冬季前堂造竣,同時號稱廣善堂。隔年冬季前堂造竣,同時號稱廣善堂。嗣後興建講堂、玉清宮,民國八十三年(西元1994年)增建玉清宮,成為美濃鎮民信仰中心,美濃四大善堂(美濃廣善堂、南隆輔天五穀宮、廣興善化堂、祿興裡石橋仔善誘堂)之首。廣善堂是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期,美濃地區儒教信仰宣講勸善的重要場所,六堆地區的儒教信仰絕大多數也是由此為基點,向外擴展所設,在六堆地區儒教信仰歷史發展上,具有重要歷史地位廣善堂主祀三恩主─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暨玉清宮玉皇大帝。堂內亦是鄉紳聚集扶鸞著書的「鸞堂」,宣化忠孝節義,致力於地方建設,修建橋樑,整頓交通,慈善公益,社會救濟工作不遺餘力。民國94年5月24日公告為歷史建築(公告文號: 府文資字第0940107826B號)。
---------------------------------
種類:寺廟區域:美濃區名稱:美濃廣善堂(修復中)創建年代:日大正6年(1917)創建年代:日治時期公告文號:府文資字第0940107826B號公告日期:2005/05/24地址:高雄市美濃區福美路281號建造者:不詳管理單位:廣善堂管理委員會本局通報電話:(07)222-5136定著土地之範圍:面積172.6平方公尺;美濃區福美段2地號。登錄理由:1.日治時期美濃地區儒教信仰宣講勸善的重要場所,六堆地區的儒教信仰絕大多數亦是由此為基點,向外擴展所設,具有重要歷史地位。
2.創建日治大正年間,是北部客家之儒教信仰隨移民至杉林鄉後再到美濃所設之重要信仰中心。
3.背倚山前有圳道環抱,擇址上有風水上的考量,具有傳統擇址之智慧。
4.主體建築及四周圍牆仍維持日治時期的形制,工法及材料仍存,具有建築價值。■ 遊賞文資
.歷史沿革 大正4年(1915)春,美濃耆老古阿珍糾集志同道合者十二人,從杉林區月眉里的樂善堂迎請三恩主香火於古細番的住宅加以奉祀,開啟美濃地區的鸞堂信仰。大正6年(1917)4月,信眾們集資購得背倚秀麗青山、前有綠水環帶的基地,積極開荒整地,初建草堂安奉神位。隔年冬天,正殿落成,秉持「已欲善而民善」之理想,將堂號名為「廣善堂」。此後,陸續增建兩側橫屋(1922年)、講堂(1923年),組織與堂規也日漸完備。昭和8年(1933)11月完成後殿玉清宮,奉祀玉皇大帝。至此,廣善堂整體的規模大抵完成。
二戰後,廣善堂積極投入美濃區的地方建設,更發起祈雨、祈安等祭祀活動,民國55至74年(1966~1985)間籌建大福醮,儼然成為美濃區民的信仰中心。民國85年(1996)後殿凌霄寶殿落成,巍峨的三層樓建物,安奉玉皇大帝、佛陀與菩薩,既有的玉清宮則改為文昌殿。在陸續的擴建與翻新過程,廣善堂融入不同階段的建築特色與民間信仰,清楚紀錄儒、釋、道等三教合一的歷史過程。 .文資現況 待修復 .建築材料 磚造及大木結構 .建築風格 廣善堂歷史建築本體包含文昌殿、兩側圍牆、宣講堂,另範圍包含迴廊建築所圍繞之空地庭院。
文昌殿
創建於昭和8 年(1933),為一鋼筋混凝土造兩層樓建築。
中央為挑高的祭祀空間由一樓平面直接進入,前方設有拜亭,上下兩層的左右各有橫屋供辦公、藏書使用,外廊形式為ㄇ字型向外延伸出廊道相接於正殿。
以鋼筋混凝土為建築本體的主要結構,建築與裝飾風格呈現中西混合。
宣講堂:
創建於民國 37年,是屬於廣善堂的附屬建築物,「宣講」為中國傳統社會常用的俗民教化活動,在此進行鑾書的宣講,藉由宣講勸善以達到善化人心、敦勵風俗。
建築的形式為中西混合,屋頂為傳統的屋瓦技術與西式桁架相互結合,本體構造則為磚造、長條形大面開窗,其正立面最具特色,有細緻的彩繪浮雕、門聯等裝飾,充分展現當下社會及地方性工匠特色,建築價值極高。
文化資產網 > 文化資產 > 歷史建築 - http://goo.gl/vvRBs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