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次禁止糖出口 全球糖價一觸即發
2023/08/24 09:15
印度首次禁止糖出口 全球糖價一觸即發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4neTAA
印度計畫禁止糖出口,恐推升國際糖價飆升。(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繼印度禁止部分稻米出口,以及對洋蔥出口徵收40%的關稅後,外媒報導,印度計劃再對糖出口下手,全球糖價恐一觸即發。《路透》引述3名政府消息人事消息,由於降雨不足導致甘蔗產量下降,印度預計,將在10月開始的下1季,禁止糖廠出口食糖,這是7年來首次。
1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印度政府消息人士表示,不穩定的降雨,將導致2023年至2024年度的糖產量下降,甚至會減少2024年至2025年的種植面積。因此,我們得先滿足當地對糖的需求,並從剩餘的甘蔗中生產乙醇,目前沒有足夠的糖來分配出口配額。
由於過少的雨水影響收成,印度當地食糖價格在本週已經攀升至近2年來的最高水平,促使印度政府允許糖廠在8月額外銷售20萬噸。
在截至9月30日的當季,印度只允許當地糖廠出口610萬噸糖,而上1季是允許糖廠出口1110萬噸,創下紀錄。2016年,印度對糖出口徵收20%的稅,以遏制海外銷售。
印度限制糖出口,恐導致紐約和倫敦的糖價其基準價格上漲,而這2個市場的糖價均已處於多年高點附近,此消息也引發市場對全球食品,恐進一步通貨膨脹的擔憂。
此前印度宣布禁止部分稻米出口,加上市場對泰國的稻米生產前景產生擔憂,亞洲稻米價格本月飆升至近15年來的最高水平。另外,印度上週還對洋蔥出口徵收40%的關稅。
印度7月的零售通貨膨脹率已達7.44%,為15個月高點,食品的通貨膨脹率也升至 11.5%,創3年多來最高水平。
印度首次禁止糖出口 全球糖價一觸即發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4neTAA


全球稻米供應告急 泰國和越南出口商恐違約漲價
2023/08/01 21:40全球稻米供應告急 泰國和越南出口商恐違約漲價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KmlHYf
  全球稻米產量告急,價格飆漲將使泰國及越南出口商調整合約價格。(彭博)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消息人士指出,近來因為全稻米供應緊張,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印度祭出出口禁令,再加上惡劣氣候導致產量大減,因此泰國和越南出口正重新談判50萬噸稻米的交易。
 外媒報導,全球稻米產量大減,許多出口商正急於從農民獲得稻米供應,但也因為產量少市場價格升高,使原先價值數百萬美元的交易面臨波動風險,雖然已經先提前購買稻米的農民和出口商將從中獲益,但許多買家即便在印度宣布禁令之前就預訂了貨物,現在賣方都將重新談判合同以獲得更高的價格,因此可能會遭受損失。
 對此,新加坡貿易商也表示,由於國內生產存在不確定性,且印度上月底禁止白米出口,這也加劇了亞洲和非洲主食進口商對糧食供應的擔憂,但稻米價格飆漲,賣方違約的機會很大,因此稻米進口商也別無選擇,只能支付更高的費用。
 另外,貿易商指出,泰國和越南分別是世界第2和第3大米出口國,預計8月份大米出口量將超過100萬噸,自印度7月20日實施禁令以來,全球主要稻米品種的全球價格已上漲約每噸80美元(約台幣2525元),其中泰國5%碎米價格2週前為每噸545美元(約台幣1.7萬),如今已攀升至每噸625美元(約台幣1.9萬),而越南類似品種的價格則從每噸515至525美元(約台幣1.62萬至1.65萬)上漲至590美元(約台幣1.8萬)。
 越南胡志明市的一位貿易商表示,目前稻米的價格遠高於合約價格,「出口價格飆升導致國內稻穀價格大幅上漲,現在一些貿易商正忙著加快向農民的收購」,並指出雖然大型出口公司可能會履行合約,但規模較小的貿易公司預計會拖欠發貨,其中包括菲律賓在內的進口商可能會尋求與出口國政府直接達成協議,以確保關鍵的糧食供應。全球稻米供應告急 泰國和越南出口商恐違約漲價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KmlHYf


共若蠢動 台灣人致勝的關鍵
2023/07/30 07:47密碼台灣》老共若蠢動 台灣人致勝的關鍵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4RjFr9
  因為有《糧食管理法》規定,台灣經常性稻米庫存約有100萬噸,可供應國人10個月需求。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若真的蠢到發動台海戰爭,民眾最該思考的事,就是糧食問題。
 戰爭片看多了,對戰時糧食短缺並採配給的畫面,相信大家應不陌生,沒錯,有食物才能保命,若港口遭中國封鎖,大家要靠吃什麼撐下去?
 根據農委會資料顯示,台灣每月約食用10萬公噸的稻米,截至今年第一季為止,稻米公糧還有64萬噸,民間有35萬噸庫存,加起來可供應國人10個月所需;蛋類、魚產品、肉類及蔬菜,供給率也能有八成以上。
 台灣依賴進口最深的糧食,就是小麥及大豆,據農委會統計,目前我國每年小麥消費量約100萬至120萬公噸,國人年平均消費量為 38.1 公斤,穀類項目中消費量僅次於稻米。但小麥的自給率僅 0.1 %;小麥的庫存不像稻米有《糧食管理法》與「國內稻米安全存量標準」,小麥的庫存幾乎拿仰賴民間企業,目前小麥庫存量約15.8萬公噸,約僅夠國人食用1.5個月,如果進口中斷,麵包及麵條大概就很難吃到了。
 大豆是食用油、豆製品及飼料的原料,台灣每年需進口230萬噸,國內有少量種植,2021年種植面積有3303公頃,產量約4820噸,國產大豆食用市場占有率不足2%。目前大豆庫存有46.9萬噸。
 800年前,元末學者朱升曾建議朱元璋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仍適用當前台海的局勢,大家要撐的下去,關鍵還是糧食
密碼台灣》老共若蠢動 台灣人致勝的關鍵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4RjFr9


再不下雨怎麼辦?黃偉哲:二期稻供灌仍短少近2億噸水
 再不下雨怎麼辦?黃偉哲:二期稻供灌仍短少近2億噸水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Jyj6Ki
台南市長黃偉哲今天在市議會答詢指出,台南的平均水庫蓄水量與往年同期比較仍短少1億9千萬多噸,水情依舊嚴峻,不容輕忽。(記者蔡文居攝)
 2023/06/26 11:36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南二期稻作部分區域已開始供灌,如果再不下雨怎麼辦?市長黃偉哲今天(26日)表示,與歷年同期比較,台南水庫的平均蓄水量仍短少1億9千萬多噸,水情依舊嚴峻,不容輕忽,如果再不下雨,恐引發缺水危機。
 市議員李宗翰今天質詢指出,台南可能缺水的問題,市府有何因應?目前有部分農民憂心如果再沒下雨,現有的水量就得撐到明年4、5月,風險很大。市長是否考慮建議中央休耕或鼓勵轉作?
 李宗翰建議,為了避免引發台南缺水危機,可先供水給秧苗場,等2至3週後再視水情決定是否全面供灌,如果這段期間還是沒下雨就休耕,秧苗場則給予休耕的損失補貼,這樣會比較安全。否則,如果接下來沒颱風、沒下雨,台南恐將面臨嚴重缺水大危機。
 黃偉哲表示,一期稻作已休耕,二期作如果再休耕,農民會反對。二期作約需1億噸的水,而台南水庫水量目前有1億6、7千萬多噸,用掉二期作後還約剩6、7千萬噸。以歷年來同時期比較,台南水庫的平均蓄水量是3億5千萬噸,但現在只有1億6、7千萬噸,與歷年同期比較還短缺1億9千萬多噸,水情依舊嚴峻,不容輕忽。
 農業局長李建裕表示,農水署於兩週前已公告,二期稻作將供水。
 農水署於6月12日公布,台南新化、佳里、麻豆分處自6月21日開始供水,其他區域則視蓄水情形滾動檢討,適時公布。再不下雨怎麼辦?黃偉哲:二期稻供灌仍短少近2億噸水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Jyj6Ki


水情吃緊,全台大面積水稻田被迫休耕,中部新稻一上市、價格連三漲,並帶動市售米價上揚創新高,每斗(10台斤)漲破三百元大關;不少消費者呼籲農糧署密切注意米價變化,希望維持糧價穩定,避免物價波動!(李河錫報導)2021/2/18 
去年沒有颱風過境,長期沒有降下大雨,全台提前進入枯水期,已有大面積水稻田被迫休耕,連水源充沛的中部糧倉水情也嚴重吃緊,令外界高度憂心國內可能會面臨「缺糧危機」,不僅帶動中部二期水稻濕稻穀成為搶手貨、價格連翻上揚,年節後新稻穀一開市,每百台斤就漲破一千五百元,更帶動市售米價也創新高、每斗(10台斤)已漲破三百元大關
消費者憂心國內是否會出現「大缺糧」,彰化竹塘鄉農會總幹事詹光信分析,新米一上市的確創下近十年來新高紀錄,但因為全國各地庫存公糧還算充裕,全台大休耕或許會帶動市售米價稍微上漲,但還算合理價位,也不至於出現「大缺糧」危機。
市售白米一再上漲,唯恐年後帶動物價波動,不少鄉鎮市農會呼籲農糧署務必注意整體稻米供應變化,並適時釋出公糧、啟動平抑機制,維持市售米價穩定,不要等到民怨四起才亡羊補牢!(攝影:李河錫)農地大面積休耕 米糧飆漲創新高 https://bit.ly/3u951JW


糧食安全大作戰,地瓜可能重回飯桌-新冠肺炎衝擊雞豬飼料進口 台灣離糧食危機有多近? 距離台灣1萬8千公里外,有6艘裝滿玉米的散裝船因阿根廷港口城市廷布斯封城而出不了港,後續的船班都被往後延遲了-「現階段台灣已儲備了75萬噸的肥料、40萬公斤的蔬菜種子、40萬公斤的雜糧種子,足以撐到年底。稻米有90萬噸公糧在庫,接著會陸續收割120萬噸,足以讓台灣人吃21個月,黃小玉(黃豆即大豆、飼料玉米、小麥)在倉庫的、海上的、已下訂的共有3.5個月。」-「台灣人吃肉是世界排前幾名的,平均每年約吃77公斤,日本人才吃47公斤,肉加魚也吃得比美國人還多,我們其實吃太多肉了,」-「真的有一天全世界糧食供應都中斷了,台灣自給率從30%多提升到60%以上,保有這些農地是可以做到的,讓我們有辦法維持最基本的能量,」 https://bit.ly/2RMxyDD


1922年7月台灣米價,每百斤=每石,5.8圓 

20161215-215615_p0  


糧食自給率創15年新高!107年糧食自給率34.6%,食米量微幅上揚,雞肉需求大增
 最新一期的糧食供需年報於九月底發布,民國107年綜合糧食自給率上升到34.6%(以熱量計算),創下15年以來新高。因為去年風調雨順,稻米、蔬菜都豐產,國內生產量大增,減低對進口的依賴,使自給率比前年增加2.3個百分點。
國人食米量也微幅增加、麵粉供給量則些微下降,雖然幅度不大,但也表示飲食西化的風氣已有趨緩。
不過稻米盛產也造成公糧倉庫極大壓力,某些蔬菜大出更引發市場動盪,譬如高麗菜就在107年年底崩盤而啟動耕鋤制度。雞肉的供給量則是大增10萬公噸,顯示國人對雞肉需求日增
稻米盛產,供過於求仍衝高自給率
去年稻米大豐收,總生產量高達156萬公噸,是18年以來最高,也使得國人的稻米自給率衝到120%,連帶提高整體糧食自給率。
稻米供給遠大過需求,農糧署糧食儲運組組長黃昭興表示,107年公糧的收購量確實比往年多出很多,減緩庫存壓力的方式主要是外銷,除了繼續推公糧標售外銷,並輔導業者外銷新米,走高端市場,「就是直接鼓勵民間業者糧商,新米就出去,不要進公糧。」去年一共出口6萬5506公噸的稻米。此外,以米穀粉做加工也在持續推廣。
食米量止跌回升,麵粉微降
而國人的食米量雖未因為豐收而大增,至少有所回升,去年每人約食用45.6公斤稻米。值得注意的是,麵粉的消費量原本是年年上揚,但去年卻下降0.1個百分點,每人消費38公斤
負責推動國產米食的農糧署糧食產業組組長林傳琦認為,米食推廣的力道年年都在加強,感覺有所成效,必須不斷創造新的話題,吸引國人多多吃米。近年農委會舉辦的碗粿大賽、炒飯王比賽,都獲得熱烈迴響,得獎碗粿亦上架便利超商,「要結合後端通路,讓消費者更容易買到米食。」
此外也有越來越多的食品業者,願意嘗試用米來取代玉米、小麥或豆類等原料,自從前幾年「米乖乖」掀起風潮後,市面上出現越來越多米果、米餅、米捲、米可樂果等零食,米蛋糕等烘焙點心也持續發酵,讓稻米更百變。
蔬果供應增加,高麗菜盛產價跌
蔬菜水果方面,因為天氣平順也使得供給量增加。農糧署作物生產組組長徐煇妃表示,去年沒颱風,所以蔬果供應充足,進口量下降,「價格平穩就有助於外銷,所以去年外銷水果創新高。」
但是風調雨順也讓賭徒心態的菜農失望了,沒盼到颱風的高昂菜價,卻生產出巨量的過剩蔬菜只好報廢。高麗菜去年的產量43萬公噸就創下歷史新高,價格也下探到一公斤只剩五元,而政府出手無論是耕鋤或補助,都是全民買單。
水果的供給量較去年減少,但農糧署解釋,是因鳳梨的產量計算方式變動,由原本一年半一收改為兩年一收,平均產量才會看似減少,因此其實果品整體產量穩定。
雜糧停滯待開拓通路
而雜糧復耕之路,則是崎嶇坎坷。大豆生產量已經連續五年一路成長,107年卻出現下滑跡象,從4674公噸減至4404公噸。花生產量也較前年減少6%,芝麻產量更大減44%。
徐煇妃解釋,國產雜糧的挑戰在於跟進口競爭價差大,市場供需自然會回頭影響生產。政府現在已經把輔導的重心從生產轉到行銷,加強媒合通路端的拓展和加工應用,譬如結合餐飲業者開發新菜色、推動國產豆奶進校園等,不放棄以國產雜糧取代進口的目標。
雞肉需求量多了10萬噸,進口國產都增加
肉品方面,整體供給量大增,進口比例節節上升,提高到25.7%。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國人對雞肉的需求量突然變大,不只國內生產量增加4萬1922公噸,進口量也驟增6萬3055公噸,都是十年新高,家禽肉總供給量首度超越豬肉。換算起來,每個人去年比前年多吃了4.45公斤的雞肉。
農委會畜牧處家禽生產科科長李宜謙表示,近年因為販賣雞肉的餐飲業激增,「通路做很多開發,對養雞業者是好事,整體收入也會上升。」譬如有知名炸雞店一年內新開九百多家,帶動民眾消費。
白肉雞市場增加,土雞產業賠本萎縮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肉雞組組長邱時恩解說,雞肉的整體消費量確實在增加,因為雞是白肉,比紅肉健康。而去年剛開始肉雞的種原出了一些問題,導致缺少小雞、生產成本增加,雖然後來產量有趕上,但是已經拉大和進口雞肉的價差,因此貿易商趁機進口更多雞肉。
邱時恩舉例,以T8規格的雞腿來說,進口的每公斤65元,國產的每公斤就要80-90元,而在油炸或滷製的重口味烹調後,消費者難以辨別差異,炸雞店大多使用的都是進口雞肉。他也指出,雞肉增加大都是白肉雞,土雞產業反而在賠本萎縮當中。
不過李宜謙也指出,今年的雞肉進口量應該就會下滑了,因為非洲豬瘟導致豬肉短缺,國際上對雞肉需求大增、價格上漲,預估今年的進口量會回到過去的16-17萬噸左右。
參照國際,研擬更完整的糧食安全指標架構
農委會統計室鄭姓專員補充,糧食自給率雖可提供我國對進口農糧依賴的參考,但單一指標難以涵蓋糧食安全的全貌,目前農委會正在研討建立一套包涵更多面向的糧食安全指標架構。日前第六次全國農業會議結論中,就包括參考國際趨勢,納入營養、熱量、安全及價格等質量並重的糧食安全指標,以建構更完整的糧食安全預警系統。糧食自給率創15年新高!107年糧食自給率34.6%,食米量微幅上揚,雞肉需求大增 http://bit.ly/2pjsUBE


新冠肺炎衝擊雞豬飼料進口 台灣離糧食危機有多近? - Yahoo奇摩新聞

屏東的農民已經接獲通知,買肥料跟領口罩一樣走實名與配給制,誰也不能多領多拿,以確保全台農民都有足夠的肥料使用;二期稻作則正在觀察,是否如期插秧仍有變數。起因是,距離台灣1萬8千公里外,有6艘裝滿玉米的散裝船因阿根廷港口城市廷布斯封城而出不了港,後續的船班都被往後延遲了。
6艘玉米散裝船,在阿根廷出不了港
阿根廷是台灣飼料用玉米的主要進口國之一,產期剛好跟北美錯開,上半年,台灣飼料會由南美供應,下半年輪回北美。台灣飼料公會總幹事鄒信南證實了這個消息,他說,最新消息是4月中之後可望恢復運作,這6艘飼料玉米船將會陸續出港駛往台灣。
廷布斯宣布封港只是冰山一角,俄羅斯、哈薩克、越南等產糧大國也陸續宣布禁止或管制糧食出口,緊鄰阿根廷的巴西則是南美洲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也是糧食出口大國,雖無港口被封,但疫情擴大下的港口運作狀況也成了全球關注焦點。
糧食安全大作戰,地瓜可能重回飯桌
超前部署,因為台灣連蔬菜種子都要進口。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辦公室拿起統計表告訴我們,「現階段台灣已儲備了75萬噸的肥料、40萬公斤的蔬菜種子、40萬公斤的雜糧種子,足以撐到年底。稻米有90萬噸公糧在庫,接著會陸續收割120萬噸,足以讓台灣人吃21個月,黃小玉(黃豆即大豆、飼料玉米、小麥)在倉庫的、海上的、已下訂的共有3.5個月。」
光看報表還不夠,農委會還派人親自到了現場,打開倉庫一一核實數量、品質,不能有謊報與短缺,「這不能開玩笑,這是攸關國家安全的事情,」陳吉仲說。
「我們模擬的方案之一,就是去種地瓜,第一是地瓜快速生產、第二是全台灣各地都可以種又好種,緊急時可以派上用場,」陳吉仲舉例。
管制手段其實已經悄悄在你我身邊發生。
兩個月前,農委會還在呼籲大家多吃蔬菜避免滯銷,也減產豬肉、石斑、午仔魚,現在卻是180度大轉彎。
陳吉仲說,「外界一定不知道,本來台灣因為延後開學、中國封城,導致短期葉菜類的生產太多,石斑、午仔魚過剩,連養豬量也減產3%。現在,我們派人去檢查,擔心蔬菜種子夠不夠,缺的就趕快進口,確保不會控制在別人手上。」
盤點與超前部署的結果,陳吉仲強調,台灣稻米存量足夠、蔬菜、肥料到年底都沒有問題。
稻米到年底沒問題,重要飼料「黃小玉」僅3.5個月
最讓陳吉仲緊張的是俗稱黃小玉的黃豆、小麥與玉米。
他指出,台灣現在每個人每一年吃米45公斤,吃麵粉大概快50公斤,吃麵比吃飯還多;再加上,台灣畜牧業的飼料都要靠黃豆、玉米,「如果沒有黃小玉,我保證畜牧業倒一半,多少的麵包店、早餐店全倒?這不單單是農業部門的事情,相關服務業人口受影響約有200萬人。」
只是,黃小玉進口量之大,台灣根本就無法自給自足。
 福壽實業是台灣唯一一家採購本土玉米作為飼料的公司,福壽實業董事長洪堯昆說,台灣一年自產的飼料玉米約5萬噸上下,根本無法跟一年進口400到500萬噸相比。即便台灣所有農地不管是能耕作或休耕的,總數80萬公頃全拿來種飼料玉米,一公頃產量約4噸總共也才能種出320萬噸,遠遠抵不上進口量。台灣一年還得進口黃豆250萬噸、125萬噸的小麥。
如果真的發生全球供應失靈,台灣只有一條路,「就是畜牧業全面減產,豬肉、雞肉、雞蛋、牛奶、養殖魚通通會減產,」鄒信南認為。
該屯糧嗎?畜牧業減產,不等於糧荒
那台灣會發生飢荒嗎?答案是,不會。
陳吉仲說, 不要做激烈運動,人類維生正常要2000到2500卡路里。關鍵是需要這樣的熱量,要吃什麼樣的食品才有辦法去繼續維持生命。所以講糧食安全,不能狹隘看農產品,必須要看膳食結構。
幸運的是,台灣稻米其實足夠我們吃21個月。
「真的有一天全世界糧食供應都中斷了,台灣自給率從30%多提升到60%以上,保有這些農地是可以做到的,讓我們有辦法維持最基本的能量,」陳吉仲說。
吃那麼多肉,是必須的嗎?
當糧食安全的議題搬上檯面,台灣人也將面臨另一個抉擇:我們還要不要吃那麼多肉?
台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長盧虎生認為,糧食安全繫於台灣人膳食結構的改變。台灣大老遠地從南美洲、北美洲運來大量的黃小玉,運輸過程耗費一大堆能源與排碳,接著養豬、雞鴨又製造了大量碳排放與廢棄物,且4公斤飼料才換來1公斤豬肉、2公斤飼料換1公斤雞肉,吃愈多肉就必須進口愈多飼料。
最後結果就是,「我們把米缸放在別人家裡,碰上極端氣候不斷影響農作物生長,台灣糧食安全是會愈來愈危險的,」他指出。
「台灣人吃肉是世界排前幾名的,平均每年約吃77公斤,日本人才吃47公斤,肉加魚也吃得比美國人還多,我們其實吃太多肉了,」鄒信南說。
實際上,最應該檢視的是台灣人飲食習慣,無肉不歡、吃到飽、過度浪費的剩食,其實加大了自己的糧食危機,如果能改善膳食結構,黃小玉的需求、進口量就大幅減少,應對全球性糧食危機也就能更有彈性了。
新冠肺炎衝擊雞豬飼料進口 台灣離糧食危機有多近? - Yahoo奇摩新聞 https://bit.ly/2RMxyDD

新冠肺炎衝擊雞豬飼料進口 台灣離糧食危機有多近? - Yahoo奇摩新聞


國產雜糧只佔6% 2期稻作轉雜糧仍可領休耕補助
分享國產雜糧只佔6% 2期稻作轉雜糧仍可領休耕補助到Facebook 分享國產雜糧只佔6% 2期稻作轉雜糧仍可領休耕補助到Line 分享國產雜糧只佔6% 2期稻作轉雜糧仍可領休耕補助到Google+
2017-12-13 19:39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台灣雜糧年需求量現在約在850萬噸左右,但其中進口的竟然高達800萬噸,國產雜糧僅佔6%,反觀原本主食「米飯」因為飲食習慣改變,產量過剩,農糧署推動「大糧倉計畫」,該署南區分署長姚志旺說,農友不只裏作期,現在2期稻作就算改種雜糧,還是能領每公頃4萬5千元的休耕補助。
農糧署南區分署長姚志旺(右4)、立委周春米(左4)及議長周典論(左2)、新豐碾米廠董事長林清棻(左3),今天推廣「大糧倉計畫-推動國產雜糧產業發展方案」。(記者陳彥廷攝)
農糧署南區分署長姚志旺(右4)、立委周春米(左4)及議長周典論(左2)、新豐碾米廠董事長林清棻(左3),今天推廣「大糧倉計畫-推動國產雜糧產業發展方案」。(記者陳彥廷攝)
屏東縣是台灣稻米的重要產地,而新園鄉的新豐碾米廠,以往與當地農民的契作水稻,一直都是合作的典範之1,不過近年國人飲食習慣改變,白米的需求量漸減,農委會為減少水稻生產面積與活化休耕地,農糧署推動「大糧倉計畫-推動國產雜糧產業發展方案」,透過對地補貼及集團產區輔導,增加農民轉作雜糧意願,提高雜糧作物生產與銷售。
除米糧減少需求,雜糧需求卻慢慢增加,但國內市場目前遭外國貨充斥,大把大把的外匯都被國外大型雜糧商賺取,尤其國外的雜糧更有許多都是基改食品,國內自產的在地純天然雜糧,每年不過僅產49萬噸,權衡以二期稻作為主的米食過剩問題,國內雜糧產量明顯有非常大的提昇空間。
「保證百分之百非基改!」,農糧署南區分署長姚志旺說,未來將以國產雜糧高雄9號紅豆及台南3號青仁黑豆轉作,共同為安全契作,最後將新豐碾米工廠並製成春上紅豆與春上黑豆,預計於今年底或明年初即將上市,既可溯源又「食在安心」。


 

2017-11-17_221526  

台南二期稻價遠低於去年 稻價回不去了
分享台南二期稻價遠低於去年 稻價回不去了到Facebook 分享台南二期稻價遠低於去年 稻價回不去了到Line 分享台南二期稻價遠低於去年 稻價回不去了到Google+
今年台南市二期稻作進入收割尾聲,稻價低於去年同期。(記者楊金城攝)
2017-11-17 22:08
〔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今年台南市二期稻作進入收割尾聲,收穫量不但歉收2成,目前100台斤濕穀的稻價約在1010、1020元,跟去年同期相比少了100元,稻價差很大。眼看稻價回不去了,不少農民抱怨說今年歹年冬,懷疑稻價被糧商把持,壓低收購價。
今年台南市二期稻作進入收割尾聲,收穫比往年歉收。(記者楊金城攝)
今年台南市二期稻作進入收割尾聲,收穫比往年歉收。(記者楊金城攝)
台南市直轄市米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麗琴說,全台種稻面積今年增加約3萬公頃,國人食米量又不升反降,不少農會、民營糧商現在都還有今年一期稻穀的庫存量,「還賣不完」,二期作稻價怎會高?
農糧署南區分署派員查勘今年二期稻作收割都了解現況,分署長姚志旺說,稻價由市場機制決定,另方面,因明年可能全面實施公糧收購、稻米直接給付「二擇一」,農民申請直接給付後將稻穀賣到市場的意願提高,因憂心市場稻穀多,糧商顧慮,可能影響出價買穀。
台南稻米產區後壁、新營、柳營、六甲、下營等地二期稻作,上月開始收割後,農民說,不管是農會或是糧商購買濕穀,開價都低於去年,目前11月中旬的稻價比去年低了100元,去年二期作收割尾聲時曾超過100台斤濕穀1200元價格,今年二期作「稻價回不去了」。
農會和糧商說,今年二期作稻穀品質不佳,又早收割,稻穀稔實不好,影響輾米率,稻價怎會好?農民有可能將稻穀轉回繳售公糧。


 

褒忠農會推廣小麥 保價收購
By 許素惠,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一月 20日, 2017
褒忠鄉農會成為雲林第一個推廣種小麥的農會,20日和宏捷食品公司簽定小麥產銷一元化契約,今年契作11公頃,明年將擴大至50公頃,以每公斤27元保價收購,農會總幹事吳金元盼藉以改變農民耕作習慣,提升收入,並解決農業缺工的大問題。
省工免農藥 適合老農
在雲林縣農會與物流中心穿針引線下,吳金元與宏捷公司董事長黃子維簽定合作契約,居間促成此樁美事的縣農會總幹事簡明欽、物流中心總經理余贊宏見證。簡明欽說,種小麥不必噴農藥,也毋需太多肥,很省工,對年邁老農不會造成太大的體力負荷,也有助吸引年輕人回鄉從農。
吳金元指出,褒忠是全縣人口最少的鄉鎮,耕地面積也最少,扣除台糖土地,只有2000多公頃,目前多種水稻、花生與蒜頭,引進小麥種植,希望能改變農民習慣,在省工、省肥、省藥等壓低成本的前提下,讓農作更多元,並提高農民收入。
非基改種子 免費提供
宏捷公司總經理辜正慕說,台灣1年進口130萬噸小麥,但本產只有3萬噸,還有很大缺口,只要努力推廣,就會有進展,希望未來有更大的耕作面積,俾降低進口比例。
小麥耕作技術觀摩特地請來嘉義縣東石鄉優質十甲有機農場主人蔡一宏,以及台南農改場研究員林訓仕教農民如何種小麥,吸引近百農民躍躍欲試。
蔡一宏說,小麥抗旱、抗寒又耐風,少病蟲害,也不需要太肥沃的土壤,所以很容易無毒栽種,他種了6年,都沒噴過農藥及化學肥料。林訓仕強調,種小麥最大的敵人是鳥,只要能有效防鳥害,收成都不錯。
農友陳守義、陳雨田等人率先加入契作,吳金元表示,為了鼓勵農民種植,今年完全由該會免費提供台灣原生種非基改小麥種子,契作播種期間到11月25日,農民要把握時間。


 

 

米價多少才合理?從生產成本談起
by 上下游記者楊鎮宇上下游記者楊鎮宇 on 2014 年 03 月 15 日 in 食農教育
近三、四個月米價持續上攀,農委會農糧署陸續釋出公糧平抑米價,前天(3/13)農糧署進行第七批公糧標售,連同先前的六批公糧,共釋出97184公噸公糧,不過這三、四個月的白米價格仍持續上漲,天的稉種(蓬萊)白米零售價41.99元/公斤不過農民認為應從「稻米的生產成本」來看,現在的米價並不算太貴。

只要是真正的台灣米 目前的價格不算貴

近年來台灣每人每年的白米消費量逐年下降,1981年每人每年要吃98公斤的白米,不過到了2011年,每人每年只吃45公斤的白米

宜蘭縣五結鄉農會總幹事李林欽說,國人一人一年吃四十五公斤的白米,一公斤白米可以煮13.5碗飯(以一碗75公克計算)一家四口三餐都各吃一碗飯,一天下來吃十二碗飯,也還吃不到一公斤。

李林欽說,「一家四口三餐都吃米,也才吃將近一公斤的米,花費不到四十塊,漲價後可能多花一、兩塊錢。我們去便利商店買礦泉水,一罐就要二十塊,而且一天可以兩、三罐礦泉水,但人一天可以吃兩公斤的米嗎?」

台南市後壁區農會退休秘書楊桂川則說, 稻米的成本,從種植、乾燥、碾米、包裝、銷售等環節加總來看,一公斤成本大概三十七、三十八塊。

四年前從農會退休後,楊桂川也實際務農,種植台稉十六號。他說,以一公頃的農田來計算,一年的兩期稻作若都豐收,大概可以賺十二萬多,如果農人要單靠種田賺錢,至少要種五公頃以上。不然就是走自然農法雖然產量可能只有慣行米的五、六成,但售價大概是慣行米的三、四倍。

楊桂川認為以往米價偏低,部分原因來自於有些廠商摻雜低成本的進口米,「如果真的用台灣米去賣,一公斤四十一塊算是合理的價格。現在的米價的確是讓農人、糧商多賺一點,但絕對不可能是暴利。」

米價並未飆漲 只是反應生產成本

農糧署認為,去年稻作受到稻熱病、病蟲害影響,減產九萬公噸,造成近期稻米價格上漲。近期稻米的售價還不到「天價」、「飆漲」的地步,應以「稻米的生產成本」為比較的基準。

根據農糧署網站的糧價查詢,今年三月的白米零售價格稉種(蓬萊)是42.05(元/公斤),指的是消費者端購買的散裝、不分稻米品質的平均價格。

一位農糧署官員解釋,在稻米成本的計算方法上,若以濕穀收購價每百台斤1260元的行情為基礎換算,相當於每公斤濕榖價格為21塊。通常濕榖的含水率約28%,轉換為乾榖後重量損失,換算後相當於每公斤乾榖為26.25元。接著由糙米轉為精白米,重量又會再損失,要乘以0.85,也就是換算後每公斤的白米約38.6元。由於加工過程會產生與發現一般碎米、損被害粒、未充實穀粒、白粉質粒等,以篩選率20%計算,要再加20%的價差損失約4.72元,等於每公斤白米的直接成本要43.3元。

至於包裝袋,每公斤攤1元,就是44元(一般包裝米,普通品質)。再加上機械設備折舊與成本攤提、購穀資金利差、烘乾成本、人事成本、運輸成本、以及至少25%的通路抽成等成本,市售白米價格每公斤65元(包裝米、良好品質或契作收購者)算是合理的價格

一位農糧署官員說:「米價原本應是在自由市場經濟下運作,但長期未反應真實成本,糧商持續虧損或轉而壓低原料穀之購價,將持續偏離市場機制。目前米價上漲,應視為溫和地反應稻米的真實價值。」

===================

米價知多少
by 詹武龍 on 2012 年 07 月 12 日 in 愛地方
本文重點是談價格,無意比較農法優劣,謝謝。

前文提到自然農法的米一斤可以賣90元、慣行米20元,這裡要補充說明一下:自然農法是碾好米的價格、慣行是稻穀的價格,若以烘乾、碾米後重量剩五成的比例來換算為稻穀,自然農法是45元、慣行農法是20元。

水稻的工作流程: 採種、水選(鹽水選)、種子預措、催芽、育苗、翻土、整平、插秧、補秧、水管理、除草、(慣行農法施肥和噴藥)、採種、收割、曬穀(或烘乾)、倉儲、碾米、(選別、挑石)、包裝、找訂單、銷售、配送

粗體字是慣行農法通常會委外執行的部份,他們只要代工中間那一段即可,對很多農民來說種水稻只是一項副業。

然而如果要以秀明自然農法來種植水稻,就會遇到三個問題:

一、育苗不能有藥劑處理。 專業育苗場不可能接受這樣的委託的,這對他們的作業和管理會產生很大的干擾,所以現階段我們只能自己育苗,這也是秀明自然農法水稻種植最大的入門障礙。

二、委託外來農機操作之前(耕耘、插秧、收割),必須要先把機器清理乾淨,以免帶進外來的污染。 多付一點錢給代耕業者或許有可能,但是就必須排在他去慣行水田工作之前或之後,這就會影響到我們工作的彈性,很多事情該做的時候是不能等的。 我是自己買中古耕耘機、手工插秧和收割。

三、委託烘乾、碾米時不能跟慣行的米混雜,而且這些設備不能有藥物殘留。 這部份就不是錢能解決的了,因為專業碾米廠工作的時候是幾萬、幾萬斤的米在跑的,怎麼可能特地清空來處理我們的米呢。幸好烘乾可以用日曬取代,但這就要老天爺賞臉了。碾米的部份如果種植面積不大,農家可以用小型碾米機自行處理,但這也是我們的米看起來不像市售的米那麼「乾淨」的原因,這不是農法的問題,而是設備的問題,專業碾米廠的選色機不是小農所負擔得起的。

秀明自然農法的水稻農家幾乎是整個工作流程必須從頭到尾包辦,而頭尾兩端的工作剛好又是最繁重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就會理解,秀明自然農法的米其實一點都不貴喔

目前台灣執行秀明自然農法的大部分都不是專業農民出身,對選擇投入農業的新人來說,經濟會是一個很大的考量。前文也提到了:日本秀明自然農法的產量約為慣行的八成,泰國米之神的稻米產量和售價跟慣行一樣,而且農民還能賺錢。泰國農民也許一個月收入一萬元就可以養家活口了,但就算一個月三萬元在台灣也很難吸引到年輕人投入務農。

如果初期以一甲地產量6000斤、一年種兩期,烘乾碾米後重量剩五成、再扣除三成的地租、機械、油電、包裝、宅配等費用,再除以一年12個月,可以得到一個係數是350,這個數字再乘以你願意一斤多少錢來買,大約就是這個人一個月的收入,前提是要賣完才有。喔,算出來之後還要再扣房租(這是我最大的成本orz)。

當我們付錢給這些小農(不論是慣行、有機、自然農法的小農),這些錢會在國內繼續流通,最後通常還會回到我們身上,這也是消費券的概念。而我們今天過度壓抑糧食價格、放任房地產炒作,當錢往上流動,最理想是這筆資金繼續投資國內市場,但我們看台灣今天的情況,錢如果都往外跑了,我們的經濟怎麼會好?

我並沒有主張高糧價,重點是給農民一個合理的待遇,而最後我們自己也會受益。

=========================

米價飆逾41元 史上最貴
2014年02月14日

白米售價從年前狂漲到年後,已是歷史同期新高。方萬民攝
【戴安瑋╱台北報導】米價連三個多月飆漲,農糧署上周釋出今年首波公糧,米價不降反漲,昨稉種蓬萊米零售價已飆破每公斤四十一元,為歷史同期新高。民眾罵,米價已較年前漲一成七,政府沒在平抑米價。米商也怨,公糧標售底價訂太高,根本是帶頭漲。

民怨公糧帶頭漲
據農糧署統計,以較多人食用的稉種蓬萊米為例,上月二十二日每公斤零售價三十九點九八元,已是近五年新高。本月六日標售首批公糧,米價未跌續漲,昨已達每公斤四十一點○一元,已是近二十多年、有紀錄以來歷史新高。
南部開米店的陳先生說,年後碾米廠普通白米批發價原一包三十公斤一千一百元、年後漲五十元,公糧標售底價訂很高,一公斤竟要三十二元,比往年二十五元高,根本帶頭漲價。
糧商表示,去年一、二期稻作欠收三成,加上公糧標售底價訂太高,致米價創歷史新高,應難回頭了。

「監察院應調查」
民眾黃先生向《蘋果》投訴,年後米價漲,他去米店買米、發現白米零售價從原一台斤二十四元漲至二十八元,漲幅一成七。一名連鎖便當業者也說,去年十一月,中部普通米一台斤二十元,年前漲到二十一元,年後漲到二十三元,再漲就可能要反映成本漲價了。
消基會祕書長雷立芬說,農糧署未以低於市價的底價釋公糧,反訂高價助漲勢,涉凟職,監院應調查。
農糧署副署長陳建斌表示,上周標售的是去年一期稻作新米,低溫桶倉儲存,米質好,底價才高,今將再釋出一萬多公噸新米,若仍未平抑米價,還會繼續釋出。公平會表示,正密切關注白米價格上漲情形。

============================

政府持續釋出公糧 市場米價已趨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
日期:103-03-0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指出,該署為充分供應市場稻米流通量及穩定糧價,已累計釋出30,863公噸,經調查2月27日白米批發價每公斤38元,較前一日上漲0.06元(0.2%),白米零售價每公斤41.94元,較前一日上漲0.02元(0.05%),目前各地米價已漸趨穩。
  至於近期有便當價漲之報導,該署說明一個便當之米飯或一碗飯之用米量約90公克,以每公斤漲價3元計算,增加成本約僅0.27元,便當漲價與米價關係極微。
  該署強調,為引導市場米價適度反應稻作成本,並帶動農民生產高品質稻米,釋出之公糧依不同期別及規格訂定底價,如常溫貯存米係以平價銷售每公斤糙米底價為31.4元,換算成白米批發價為37.16元,略低於目前市場白米批發價38元,讓業者有多重選選擇,用以平抑市場糧價,及提供不同消費習慣者需求。
  
公糧將持續辦理釋出,充裕市場需求
  農糧署表示,國內稻米價格因去(102)年稻作受天災及病蟲害減產約9萬公噸,造成稻米價格持續上漲,該署為補充市場需求,自102年12月起已陸續辦理5批公糧釋出,計釋出30,863公噸,國內食米供應沒有問題。目前公告釋出之第6批國產公糧,依品質及儲存時間,分三種不同價格供應市場,其中102年第2期新期稉種冷藏貯存糙米釋出數量共1,225公噸,新鮮質優,底價為每公斤33.6元;102年第1期稉種冷藏貯存糙米釋出數量共4,943公噸,底價為每公斤32元,常溫貯存糙米釋出數量共9,627公噸,底價為每公斤31.4元,釋出之稻米種類及價格多元,充分滿足不同消費群之需求。

========================

農委會農糧署南區分署- > 業務統計 > 農、糧價格查詢 > 業務統計 > 農、糧價格查詢 > 業務統計 > 農、糧價格查詢 - https://goo.gl/zdKlih

農產品產地價格查詢系統 - https://goo.gl/etVM3a

=================

「糧食自給率」的困頓與迷思(下)
農業雖有生活與生態的功能,但歸根究柢,農業終究是生產性的經濟活動。如果農業無法創造經濟效益,將無法養活農民,也無法吸引到優秀的人才,最後它只會是農村內的社會福利事業。
鬼王/文青別鬼扯
2016-12-14 12:56
推文到plurk

鬼王/文青別鬼扯
前情提要
五、台灣的糧食安全鬧劇
雖說從1990年代起國際即已認知糧食自給率不等於糧食安全,而近十年來FAO也早已修正其政策概念。但荒謬的是,台灣的農政單位卻死守的糧食自給率概念,許多政策也在此打轉。
2010年陳武雄主委參加第一屆「APEC糧食安全部長會議」,呼籲建立亞太地區的糧食安全機制。不過,國際會議談的是如何建立區域性的糧食安全機制,其後APEC的重心則進一步討論採收後處理(post-harvest)的問題,希望提升採收後處理技術、改善穀物倉儲設備,以減少食物的耗損,進而提高糧食安全。
但神妙的是,陳武雄之後於國內施政上,卻轉為呼籲國人「每天多吃一口飯」,用以解決國內稻米生產過剩的問題。 其後,國內許多社運團體論及農業政策時,開始紛紛以糧食自給率概念批評,認為國內進口過多黃小玉,雜糧生產不足,所以政府應積極提倡雜糧生產,推動「農藝復興」。而2012年上任的陳保基主委則順勢推出鼓勵種植雜糧的計畫,將原先的休耕補助轉為種植雜糧補貼。鼓勵雜糧種植計畫雖然滿足了少數團體的要求,但花費數百億經費的政策究竟帶來什麼樣的成效?值得商榷。

黃豆、小麥和玉米本屬溫帶作物,在台灣種植本來就不具經濟效益。且此種土地利用型的農耕,又以大面積種植為佳。但台灣多為零碎所有,土地零散,種植成本又增加許多。(Bloomberg)
首先,三、四十年前農糧署就曾推動雜糧作物,而歷史早已證明,這項政策可說是徹底失敗。黃豆、小麥和玉米本屬溫帶作物,在台灣種植本來就不具經濟效益。且此種土地利用型的農耕,又以大面積種植為佳。但台灣多為零碎所有,土地零散,種植成本又增加許多。政府若要鼓勵農民種植,就必須投入大量補貼。不過,一項透過人民納稅義務人血汗錢所補貼出來的政策,究竟能支撐多久?本來就讓人懷疑。
其次,為了追求政策績效,許多農政單位基層人員紛紛勸說農民改種雜糧,因此出現許多地區農民在半推半就下,只好改種大豆、小麥的狀況。然有趣的是,部分地區濕冷多雨,本來就不適合種植雜糧。農民栽種小麥、大豆後,常因冬季綿綿細雨導致收成不佳的狀況。到頭來又出來要求補貼農損,政府可謂得不償失。
第三,由於經費原為休耕補貼,因此許多農民是抱著種植「休耕作物」的心態在種植黃豆、小麥。因此,種植管理極為粗放,既不施肥也不灑藥,農民也不在乎收成量的多寡。但收成後則會打著友善土地、有機、無毒的招牌販售,造成多數消費者的迷惑。

台灣部分地區濕冷多雨,本來就不適合種植雜糧。農民栽種小麥、大豆後,常因冬季綿綿細雨導致收成不佳的狀況。到頭來又出來要求補貼農損,政府可謂得不償失。(記者楊金城攝)
第四,同樣的,由於農民對雜糧種植的管理過於粗放,再加上氣候因素限制,所以效益極為參差不齊。例如,今年某市政府曾投入約1,000萬元的預算輔導國產大豆的種植。契作面積約100公頃,但實際收成量僅65公噸左右。換算下來,每公頃產量只有650公斤而已,而每公斤黃豆的補貼成本就至少要153元左右。為了處理這批猶如天價的黃豆,就不知耗費多少承辦人員的腦筋。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補貼到頭來是嘉惠到農民地主,還是協助黃豆種植與採收的代耕業者?不無疑問。
第五、政府對於雜糧種植補貼面積就算高達上萬公頃,投入金額超過數十億,對提高糧食自給率的幫助也頂多只有一兩個百分點而已。更重要的是,當國際早已普遍認知糧食自給率不等於糧食安全時,台灣卻還在四十年前的老觀念上執迷不悟。
最後,台灣之所以強調糧食自給率,有極大的部分是追隨日本的腳步。
自2005年日本開始強調地產地銷、食農教育等政策後,就已提升糧食自給率、鼓勵國內消費為政策目標,企圖挽救日本農業的頹勢。不過實施十年的經驗顯示,可說毫無成效可言。日本政府投入大量經費,糧食自給率不僅沒有提升,農村老化的趨勢非但沒有停止,農地廢耕、農村空洞化與「地方消滅」的情況更為嚴重。因此自安倍首相上台後於2015年3月12日特別宣布,糧食自給率目標將從50%調降至45%(日本一直維持在40%左右),日後農業經費將不再補助毫無效益的項目,而將轉為投入有競爭力的產業。
安倍的宣示一方面在於承認過去追求糧食自給率政策的錯誤,另一方面則將農業拉回原先的產業面向。農業雖有生活與生態的功能,但歸根究柢,農業終究是生產性的經濟活動。如果農業無法創造經濟效益,將無法養活農民,也無法吸引到優秀的人才,最後它只會是農村內的社會福利事業。

由於鼓勵農民種植雜糧的經費原為休耕補貼,因此許多農民是抱著種植「休耕作物」的心態在種植黃豆、小麥,因為管理過於粗放,再加上氣候因素限制,所以效益極為參差不齊。(記者彭健禮攝)
六、傾聽市場的聲音
過去論及糧食安全議題時,總有人會強調戰爭發生時,國家要有足夠的存量,所以平日就需大量種植糧食作物。但不得不指出的是,農業政策的制訂本來就不該以特殊時期為目標。若考量戰爭因素,該注意的是平日糧食的「儲備」,而非生產種植。且戰爭發生時,更重要的是農地有立即轉做糧食作物的能力即可。若刻意追求糧食自給率,不僅扭曲了農業生產的樣態,同時也造成更多的產銷問題。
過去設立糧食平準基金的目的,就是預防糧食危機與戰爭的發生,但其後就造成嚴重的稻米產銷問題。即使加入WTO、取消平準基金後,接續的公糧收購依然無法解決此一問題,反而讓其更為政治化。 如今政府推廣雜糧種植後,就不斷有收購問題的出現,也有許多農民抱怨廠商收購價格過低,收購條件過於嚴苛。但對廠商而言,國外進口的小麥、黃豆不僅品質好,價格又低廉,量又充足,而此時農糧單位又只好拜託廠商收購,甚至提供相關機械設備的補貼。如今推廣雜糧政策已推廣三、四年餘,但殘酷的數據已告訴我們,台灣的糧食自給率不但未見提升,反而又往下掉了一兩個百分點。
雜糧本為冬季裡作,這段期間可種的作物極多,如鮮食玉米、花生、地瓜、洋蔥、 馬鈴薯、紅蘿蔔和美生菜等。而這些經濟作物在國內不但有穩定的市場需求,部分作物(如紅蘿蔔、鮮食玉米、美生菜)更已有外銷能力。但礙於台灣耕地面積受限因素,相關生產合作社與農會每年為了找地種植這些作物,個個都苦不堪言。倘若農政單位能適時輔導農民轉作這類具經濟效益且又符合市場需求的作物,不僅能省下大筆公帑,同時還能促進農產市場的穩定度與熱度。
糧食安全很重要,但糧食安全不等於糧食自給率。如果我們對糧食安全的想像依舊停留在20年前的老觀念,無視於國際新指標的趨勢,到頭來不僅無法真正提升台灣的糧食安全,同時將造成許多資源的浪費。

=======================================

吳明敏/請問朱立倫開放美豬的真正立場

推文到plurk
2016-01-04 06:00
吳明敏/台灣農業產學聯盟理事長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近日公布其競選的「農業政策:運用新技術產生新產值,創造農業新利基」。
朱立倫的政見內容,和馬政府空喊八年的口號大同小異。我們不禁要問:在馬英九搞砸的「爛尾樓」上,朱立倫能推動什麼農業政績?
我們以攸關民眾權益的五大議題檢視:
朱立倫首先提到農業技術升級
台灣農產品貿易逆差2007年70.3億美元、2014年擴大為103.2億美元,惡化32.9億美元。換言之,馬英九主政七年,農產貿易逆差增加超過新台幣1,000億元!這八年來,農業敏感品種和技術大量外流,是主因。我們要問,孰令致之?
民進黨曾於2005年提出「敏感科學技術保護法草案」送交立法院審議,該法案主旨在於以刑責和高額罰金遏止優勢科技,流向他國。然而,2008年,馬英九就任不到兩星期,5月30日行政院即撤回。
「國共論壇」及馬政府上台後的「兩岸兩會高層會談」,多次把「由中國提供生產基地,引進台灣的資金、農業品種、技術」列為共識意見。而朱立倫岳父高育仁的基金會,更夥同卸任的農委會主委大張旗鼓向中國指導「台灣農民創業園」等的成立,輸出農業品種和技術,卸任的前農委會主委甚且主張「農業品種和技術,…應以公共財看待」。
朱立倫有何立場談「農業技術升級」?
其次是「糧食安全」
2007和2014年台灣的糧食自給率,以熱量為權數計算增加3.8%,而以價格為權數計算卻減少4.9%,說明了七年來台灣農產品市場價值大幅滑落的事實。台灣白米人均年消費量從2007年的47.5公斤降為2014年的45.7公斤,馬英九「增加稻米消費量」的競選政見不僅跳票,反而減少1.8公斤。
馬英九為了連任,2011年一期作稻穀收購價格每公斤提高3元,肉桶式補貼,使得稻穀庫存超過目標安全存量40萬公噸兩倍以上,又因為倉庫設備不佳影響公糧品質,收購之稻穀撥作飼料米比率曾經飆到55.78%,遭監察院糾正(2013年9月)。
馬英九的「直接所得補貼」政策承諾也是芭樂票,朱立倫應該告訴人民,他的「糧食安全政策」如何避免糟蹋農夫辛勤的汗水?
第三,農產品安全
近年來食安事件連環爆發,源頭管理是最主要的癥結。緣於此,民進黨執政時開始推動能追溯產品源頭的「農產品產銷履歷」(TAP)。
令人心痛的是,馬英九上台後,大幅刪減農產品產銷履歷預算,改為推動CAS和吉園圃農產品標章。過去七、八年,CAS產品,含瘦肉精、氯黴素等抗生素禁藥以及農藥殘留超標違規不斷爆發,「吉園圃標章」沒有信度,也確定在2019年退場。2012年,馬英九連任後就不再重視有機農業,栽培面積幾乎沒有成長。
此外,國共兩黨和馬英九政府一再強調要「推動兩岸農產品重點領域共通標準、共同品牌…」、「努力打造中華民族的自主品牌」、「兩岸應共同發展全球華人品牌」。這種「向下接軌合作」,傷害MIT的品牌價值,何來農產品安全!
第四,動植物防疫檢疫與檢驗
馬英九「執政後兩年內,使台灣成為毛豬口蹄疫非疫區」的保證不僅跳票,甚至出現新型的疫病。更糟糕的是,今年多種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同時發生,破世界紀錄,家禽產業損失慘重。
馬英九的「產品包裝明確標示進口國」承諾也是芭樂票,沒有標示的廉價進口農產品,以及廉價進口農產品混裝國產農產品,以國產品名義販售,市場上俯首皆是,馬政府似乎束手無策。
2008年9月,馬政府將帶骨牛肉、牛絞肉、加工肉品、牛雜、腦和脊髓,全部列為開放項目;2012年,也開放含瘦肉精牛肉進口;2015年更宣布將開放三十個月齡以下牛隻的食道肌、血管、頭骨肉、面頰肉、骨髓、牛脂六項非屬內臟的牛雜進口,未見有效的檢驗配套,實在難以對國人健康做好把關工作。
第五,老農退休和新世代農民百萬年薪
2008年,馬英九提出「讓老農退休,抱孫免曬太陽」的承諾。2007和2014年,農業就業人口之中,15到44歲分別占26.5%和25.3%;55歲以上分別占46.6%和47.8%。年輕農民比例下降,老年農民比例增加,農業就業人口明顯老化。
朱立倫提到要「逐步將現有補貼轉換為……直接給付措施」。這個也是2008年馬英九的跳票競選承諾。2008年馬英九也說「執政後四年,每戶農家所得破百萬元」。然而,以2011年為基期計算,2007和2014年分別是新台幣98.5萬元和95.9萬元,每戶農家實質所得減少新台幣2.5萬元
朱立倫提出「新世代農民百萬年薪不是夢」的說帖,未見具體做法。2015年8月,蔡英文於花蓮宣布未來將推動農業保險。朱立倫也提到要施行「農業保險」,並表示「目前已開始準備試辦」,國民黨執政七、八年,現在才想到要開始準備試辦,希望不會是「633」的翻版。
為了選舉,美豬進口,就可以「昨是今非」嗎?
朱立倫和他的競選團隊,最近一再質疑蔡英文對美豬進口的立場,甚至到處懸掛「支持蔡英文,就是支持美豬開放」的布條。事實上,陳保基早就表明「瘦肉精,不排除全面解禁」,朱立倫也說過「進口美豬,不能跟周邊國家不同標準」。最近,朱立倫卻主張「反對瘦肉精美豬到台灣」,陳保基也跟著說「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恐引起食安危機」。請教朱立倫總統候選人,你對開放美豬進口的真正立場是甚麼?
以上各點,馬英九做不到的、做得很爛的、或做不對的,朱立倫的選舉承諾和馬英九如出一轍,農業團隊也應該和馬英九沒有太大差異,這樣的總統候選人如何能夠兌現政策承諾?

---------------

日本糧食自給率連續5年維持在39%低水平

2015/08/07
  日本農林水産省於8月7日發佈數據稱,日本2014年度糧食自給率(按熱量計算)連續5年維持在39%,徘徊在較低水準。比率上僅次於白米歉收的1993年的37%。由於天公作美,小麥和大豆産量實現增加,但受日本人飲食結構的變化等影響,白米消費量持續減少。日本政府提出了在2025年度之前將糧食自給率提高至45%的目標,將加強增産有助於提高自給率的飼料用米。

 農林水産相林芳正在7日的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表示,「確保食品的穩定供應是國家的基本責任」,同時強調稱,「將通過集中利用農地等舉措,不斷實現自給率目標」。

  糧食自給率指的是國內生産品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國內的糧食消費。日本在1960年曾達到79%,1989年首次低於50%,現在仍維持在較低水準。按産值計算,2014年度比2013年度下降1個百分點,降至64%,創歷史最低。

  主食用米的自給率幾乎為100%。不過,日本國內飼養的牛、豬和雞多使用進口飼料,難以推動自給率的提高。

  日本的糧食自給率在已開發國家處在最低水平。政府正利用補貼來推動農戶從主食用米改為種植飼料用米。

------------------------------------------------------------

TPP,台灣糧食安全終結者!

推文到plurk
2015-11-25 14:16
◎王俊凱
自李登輝當道起,至馬英九政權,一路走來,藍綠如一,台灣朝野同心,嘴巴「主權獨立」高亢入雲,內心唯美帝是從,追逐跨國壟斷資本所主宰遊戲規則之自由貿易,罔顧台灣全民及後代子孫所無法倖免之慘重代價、惡果,其中之一,即是構成「國家安全」基礎之「糧食安全」陷入空前危境,台灣糧食自給率因加入GATT、WTO及簽定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跌至34%,位列全球末段班,然而,歷來執政當局視若目睹,歷來農委會也不曾拉警報,歷來反對黨也不聞不問。對「糧食安全」這般令國際社會不解之漠然,誠屬「台灣奇蹟」啊!
台灣全民之生命維續,於既有糧食自給率34%外之66%食物,仰賴進口,若這66%食物之產地發生天災、人禍、傳染病、暴亂、農產出口碼頭或機場罷工、大面積病蟲害、因氣候變遷所致歉收及農產出口政策變易...等台灣不可控制應變之情況,或者,進口食物於運輸航道遭劫、受阻,台灣食物進口量暴減乃至中斷,物價倍數、數十倍甚至數百倍飆漲,首先,巨創廣大受雇階級、失業者、貧困家庭之食物人權與生存權,繼而,飢寒起盜心,文明、秩序、治安全面蕩然,1%富有階級除遠走他鄉,亦難逃禍殃!

台灣糧食自給率因加入GATT、WTO及簽定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跌至34%,位列全球末段班。(資料照,REUTERS)
當食物人權與生存權危至朝不保夕,侈談經濟發展?百業何以營運!所以,糧食自給自足,糧食安全無虞,乃經濟發展之必要條件,任何關於經濟發展之倡議、路線、方略、政策,皆不能以犧牲糧食安全為代價,此係西方強權國家普遍奉行之硬道理,獨在台灣淪為狗吠火車!
然而,英、倫不以糧食自給率34%為警鐘,不思提高之作為,也就罷了,竟還爭相以台灣加入TPP為主打政見,相較於WTO與一般雙邊自由貿易,直可言,TPP是台灣糧食安全之終結者,一旦台灣加入,一切對進口農(畜牧、養殖、漁)產之設限、門檻、管制、關稅必須撤除,一切保障食品安全與國民健康之法律與行政措施,必須屈服於跨國農貿壟斷資本佔領台灣市場之野心而被迫修改!
沒錯,跨國農貿壟斷資本在幕後導演之TPP,絕不止是為了開拓新市場而已,而是以終結各國本土農業,霸佔統治其市場為目的!當然,第一波被終結之國家,必是連糧食安全也不會掛在政府、政黨、政客嘴上之台灣!明年520上任之新政權若是拒絕被終結,不在TPP入場券之爭取作出讓跨國農貿壟斷資本「滿意」之實績,就上不了談判桌了!
當跨國農貿壟斷資本經由TPP,以排山倒海之勢,消滅台灣本土農業、畜牧業,農地自然而然轉為非農用,覆上水泥,生產人才與技術人才或失業或轉業,品種、技術、農地、人力必隨之消滅,復耕條件與環境無存,台灣市場再無本土競爭者,跨國農貿壟斷資本豈能不聯合提高賣價?台灣人民怎能不任其宰割?當人民之吃,昂貴而艱難,宛如戰禍下,人權平均水平線不斷往下破底,以「經濟發展」為由加入TPP,究竟「發展」了什麼「經濟」?究竟「發展」了誰的「經濟」?

台東一期稻豐收 較去年增兩成

2015-07-14

〔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今年前半年風調雨順,台東縣一期稻作大豐收,根據縣府農業處統計,台東縣總產量超過四萬噸,約比去年同期增加兩成,池上鄉農會秘書黃榮欄表示,台東米品質佳,再加上西部剛好部分縣市因之前缺水而休耕,穀價未因此下跌,農民辛苦有回報,都很開心。

  • 台東良質米品質佳、價格穩定。(記者張存薇攝)

    台東良質米品質佳、價格穩定。(記者張存薇攝)

台東縣各鄉鎮一期稻作已收割完畢,農業處長許瑞貴表示,因今年水稻生育期間氣候良好,經統計全縣一期水稻種植面積為六三四二公頃,總產量逾四萬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約七千公噸,每公頃平均產量增加一至三成,產值粗估增加兩億餘元。

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丁文彥說,今年前半年未有低溫、焚風或颱風影響,所以風調雨順,水稻產量高,不過縱谷地區良質米維持在每百斤在一千五百五十至一千七百五十元間,未受影響。

關山鎮農會理事長吳諸昌表示,他務農五十年,首次見到一期稻作這麼豐收,關山鎮農會一期稻米總收購量計五千三百公噸,較去年增加一千三百公噸,成長幅度逾三成。

------------

全球化農委會要大調農產結構
times.hinet.net查看原始檔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台灣仍將加入TPP等國際組織,農產必須提高競爭力。農委會初步規劃三年後稻田減少三萬公頃、進口替代作物面積增二萬公頃,但稻作價格揚升年份仍未明朗。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安排農委會、經濟部首長就個別專責業務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詢。

由於傳出農委會將降低稻穀的保價收購量,從每年四十萬公噸減至三十萬公噸,減少百分之二十五,事關重大,陳保基接受聯訪,做出以上說明。

他首度表明,為了台灣仍將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等國際組織,農業結構調整已迫在眉睫。

細部的具體農作產量與耕作面積變化初步規劃,農糧署幕僚另外接受記者訪問補充。

農糧署署長李蒼郎說,預計三年以上時間,逐步調整減少水稻田面積,從現行二十七萬公頃減為二十四萬公頃,約少三萬公頃、即九分之一。

陳保基強調,台灣農業補助的經費已經超過日本、韓國,韓國的稻價是台灣的一點五倍、日本是台灣的二倍,台灣不能再用壓低糧價當調控物價等各種議題的藉口,所以必須調整保價收購等現行農業運作機制。

陳保基並說,台灣還是要洽談加入TPP等國際組織,台灣農業必須提高競爭力,日本與韓國推動各種農產生產措施已經調整十年了,而農委會要推動的措施包含減少稻作面積、提高稻穀的品質與價格,還有輔導轉作進口替代作物等。農糧署補充,還有強化毛豆等外銷潛力作物及地區特產產銷的質與量。

依據農糧署統計,目前台灣一年所產稻穀一七○萬公噸,以處理後的糙米計算則是一三○萬到一三五萬公噸,百分之百滿足台灣一年所需糙米的消費量一三○萬公噸;但是台灣因為加入世貿組織(WTO),每年必須有百分之十開放進口,所以自產的百分之十透過公糧收購,作為庫存,因應產銷失衡所需釋出使用。

農糧署也說,法定規定公糧收購量每年至少要三十萬公噸,因此規劃三年以上調整減少的公糧收購量是十萬公噸,從現行的四十萬公噸,逐步減至三十萬公噸

進口替代作物方面,農糧署說,目前最主要的進口替代作物有牧草及青割玉米一萬四七七三公頃、硬質玉米一萬一一○六公頃、原料甘蔗二三六七公頃,以及大豆一○一一公頃,整體進口替代作物耕作面積三年後要增加二萬公頃。

不過,綜合以上稻作減產、進口替代作物增加等措施的推動,要讓台灣農產質與量提高部份,記者詢問是否已經估計出減產的水稻價格,哪一年收購價格可以高於目前的價格,以確保並提升農民收益,否則減少收購之初,進入糧商收購量增,勢必被糧商砍價。陳保基沒有回答。

-------------------------------

越南米價世界最低 柬埔寨大米出口不動如山
張戈西│理財周刊768期│2015-05-15

四月底柬埔寨鄰國越南的大米出口價格,約為每噸三五五美元至三六五美元,比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國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其出口價格約低每噸十至五十美元,越南出口大米的離岸價格,已經降至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國的最低價。

越南糧食協會表示,造成越南出口大米價格持續走低的原因,是國內外糧源充足,越南得到大訂單的價格比過去幾年低很多,糧食企業必須設法消化糧食庫存,同時越南在世界糧食出口市場上正面臨異常激烈的競爭。

柬埔寨大米出口壓力來自泰國

柬政府經濟顧問梅卡宴表示,目前柬埔寨的大米出口,主要以茉莉香米和隆多香米為主,屬於高端大米,而越南大米出口主要以雜交水稻的普通白米為主,出口產品結構不同,因此,儘管越南大米出口價格很低,但不會對柬埔寨大米出口造成影響。

儘管如此,今年以來柬埔寨大米出口價格每噸還是下降了約一百美元。以茉莉花香米出口價格為例,每噸出口價格已由年初的九二○美元下降到每噸八二○美元。

梅卡宴認為,柬埔寨大米出口價格下降的壓力主要來自泰國而非越南,今年一月至三月期間,泰國低價拋售了至少一百萬噸的大米。

根據柬埔寨農業部的統計資料,去年柬埔寨大米出口三八.七一萬噸,同比增長二%,其中約六二%的大米出口到歐洲;越南大米的出口市場主要是中國,囊括了近半數的越南大米出口量。

今年前四個月,柬埔寨大米出口出口總量為一二○二九一噸,同比微增一.五%,其中有七十六家大米貿易公司,把柬埔寨大米銷往世界四十六個國家,主要出口市場是法國、波蘭、馬來西亞和捷克。

中國市場門戶漸開

柬埔寨商業部官員表示,去年八月商業部長孫占托訪問中國時,柬埔寨綠色貿易有限公司與中國中糧集團,在北京簽署了十萬噸大米出口貿易協定,並約定從去年八月至今年的四月期間,柬埔寨綠色貿易公司將向中國出口十萬噸大米。由於中國大米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以及對進口柬埔寨大米政策的逐步放開,柬埔寨大米今年出口量有望突破四十萬噸。

--------------------------------------

米價多少才合理?

◎ 黃麗琴

杜宇投書「米價連續飆漲,有鬼!」,個人有話要說。

廿多年前尚未嫁給經營碾米廠的先生時,看見農民父親出售乾穀給先生的價格是每百斤七百五十元;紀錄片《無米樂》拍攝時(約二○○三、二○○四年),崑濱伯深夜載來含水率約四十%(正常是卅%)的濕穀價格是每百斤六百九十元,二○一三年濕穀價格則是每百斤九百五十元至一千一百卅元。

原料端進價逐年攀升,末端售價卻因多方因素影響,一直未能有效調整,導致一○一年多數糧商虧本,因此,一○二年雖然稻穀減產,糧商購買意願低落、穀價低迷,造成政府糧倉爆倉。

目前政府適時釋出公糧調節供應不足的情況,是正確的做法,而如果政府不尊重市場,強行用公糧壓下糧價,屆時一期作價格受影響,政府面臨的公糧預備金不足、倉容不足等問題會一一浮現。

糧商從來不是農糧署考量的照顧對象,只是,糧食產業要健康發展,糧商是不可或缺一環。目前台灣每人一年平均食米量約四十六公斤,如漲一成,一年多負擔不會超過二百元,平均一天多不到五毛錢,相信對日常生活不會造成壓力。敬請各界多了解產業特性,不要把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糧商想像為可以呼風喚雨的大怪獸。

(作者為芳榮稻米產銷專業區執行長)


2019/11/22 14:30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台南稻穀二期作即將完成收割,溼穀價格從11月中的每100台斤1070元到21日降至每100台斤980元;有農民向市議員蔡育輝陳情,生活難以為繼,蔡育輝22日邀農糧署及台南市農業局人員與農民座談,並聲明若他當選立法委員,將全力爭取提高稻穀公糧收購價格和數量。
有農民向蔡育輝陳情,為何稻穀價格天天跌,讓他們收入大減,稻穀公糧收購價格卻多年未漲。蔡育輝表示,農友是弱勢中的弱勢,稻穀公糧收購價格8年沒調漲,耕種成本卻年年增加。選舉到了,民進黨蔡政府又大撒政策買票的支票,稻穀收購價格這個問題卻被疏忽了。
蔡說,11月是台南溪北地區稻穀收割期,看到價格直直落,沒有一個農民笑得出來,溪北地區有廣大的農業特定區,許多老農民種稻一輩子,卻沒有保障的收益,如何能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
蔡育輝強調,國內稻米政策有調整及改變的必要,但至今政府做了什麼?過去他擔任5屆議員,長期關心農民的生活,這次參選台南第一選區立法委員,他也特別提出相關政見,包括要求中央農糧署提高稻穀公糧及契作玉米收購價格與數量,隨物價指數調漲。
此外,他也呼籲盡快推動農產品價格保險制度,讓天災人禍的損傷得以補償;最重要就是要建立區域型農漁畜牧產銷平台,政府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協助農漁民暢通銷路,甚至透過網路科技行銷到全世界,以推廣台南特色和保障農漁畜牧收益。(新聞來源:中時 劉秀芬) 2019/11/22 14:30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台南稻穀二期作即將完成收割,溼穀價格從11月中的每100台斤1070元到21日降至每100台斤980元;有農民向市議員蔡育輝陳情,生活難以為繼,蔡育輝22日邀農糧署及台南市農業局人員與農民座談,並聲明若他當選立法委員,將全力爭取提高稻穀公糧收購價格和數量。
有農民向蔡育輝陳情,為何稻穀價格天天跌,讓他們收入大減,稻穀公糧收購價格卻多年未漲。蔡育輝表示,農友是弱勢中的弱勢,稻穀公糧收購價格8年沒調漲,耕種成本卻年年增加。選舉到了,民進黨蔡政府又大撒政策買票的支票,稻穀收購價格這個問題卻被疏忽了。
蔡說,11月是台南溪北地區稻穀收割期,看到價格直直落,沒有一個農民笑得出來,溪北地區有廣大的農業特定區,許多老農民種稻一輩子,卻沒有保障的收益,如何能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
蔡育輝強調,國內稻米政策有調整及改變的必要,但至今政府做了什麼?過去他擔任5屆議員,長期關心農民的生活,這次參選台南第一選區立法委員,他也特別提出相關政見,包括要求中央農糧署提高稻穀公糧及契作玉米收購價格與數量,隨物價指數調漲。
此外,他也呼籲盡快推動農產品價格保險制度,讓天災人禍的損傷得以補償;最重要就是要建立區域型農漁畜牧產銷平台,政府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協助農漁民暢通銷路,甚至透過網路科技行銷到全世界,以推廣台南特色和保障農漁畜牧收益。(新聞來源:中時 劉秀芬) 2019/11/22 14:30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台南稻穀二期作即將完成收割,溼穀價格從11月中的每100台斤1070元到21日降至每100台斤980元;有農民向市議員蔡育輝陳情,生活難以為繼,蔡育輝22日邀農糧署及台南市農業局人員與農民座談,並聲明若他當選立法委員,將全力爭取提高稻穀公糧收購價格和數量。
有農民向蔡育輝陳情,為何稻穀價格天天跌,讓他們收入大減,稻穀公糧收購價格卻多年未漲。蔡育輝表示,農友是弱勢中的弱勢,稻穀公糧收購價格8年沒調漲,耕種成本卻年年增加。選舉到了,民進黨蔡政府又大撒政策買票的支票,稻穀收購價格這個問題卻被疏忽了。
蔡說,11月是台南溪北地區稻穀收割期,看到價格直直落,沒有一個農民笑得出來,溪北地區有廣大的農業特定區,許多老農民種稻一輩子,卻沒有保障的收益,如何能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
蔡育輝強調,國內稻米政策有調整及改變的必要,但至今政府做了什麼?過去他擔任5屆議員,長期關心農民的生活,這次參選台南第一選區立法委員,他也特別提出相關政見,包括要求中央農糧署提高稻穀公糧及契作玉米收購價格與數量,隨物價指數調漲。
此外,他也呼籲盡快推動農產品價格保險制度,讓天災人禍的損傷得以補償;最重要就是要建立區域型農漁畜牧產銷平台,政府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協助農漁民暢通銷路,甚至透過網路科技行銷到全世界,以推廣台南特色和保障農漁畜牧收益。(新聞來源:中時 劉秀芬) 《社會》稻價跌跌不休農民怨,蔡育輝籲提高公糧收購價 - Yahoo!奇摩股市 http://bit.ly/34gjmaa


糧食供需年報 國人白米消費11年新低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即時報導】
2014.10.01 10:36 am

農委會公布102年糧食供需年報,發現國人每人每年白米供給量從民國92年的49.1公斤,降至102年45公斤,創11年來新低點;國人不吃米飯情況日益嚴重。

農委會農糧署長李蒼郎表示,將全力推廣米穀粉,研發更多的米製品,如米麵包、米泡麵、米麵條、米冰淇淋等等產品供消費者選擇,同時要推動台灣米標章,拉抬台灣米的品質,讓消費者吃到品質優良的台灣好米。

李蒼郎表示,去年糧食自給率32.2%,台灣米「不患不足患不吃」台灣一年麵粉進口130萬公噸,若能用米穀粉取代其中的一兩成,便能解決生產過剩問題,也能符合現在消費者愛麵食的習慣和喜好。但麵粉一公斤23至25 元,最便宜的米穀粉一公斤至少28元,成本是推動米穀粉使用面臨的困境。

國內稻米專家、台大農藝系教授盧虎生表示,日本每人每年的白米消費量雖也呈現下降趨勢,但至今卻仍維持50公斤以上,是因為日本將「食米」列為戰略政策,食農教育進入教育體系,從小開始認知紮根。

【2014/10/01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SHARES383

本文重點是談價格,無意比較農法優劣,謝謝。

前文提到自然農法的米一斤可以賣90元、慣行米20元,這裡要補充說明一下:自然農法是碾好米的價格、慣行是稻穀的價格,若以烘乾、碾米後重量剩五成的比例來換算為稻穀,自然農法是45元、慣行農法是20元。

水稻的工作流程: 採種、水選(鹽水選)、種子預措、催芽、育苗、翻土、整平、插秧、補秧、水管理、除草、(慣行農法施肥和噴藥)、採種、收割、曬穀(或烘乾)、倉儲、碾米、(選別、挑石)、包裝、找訂單、銷售、配送

粗體字是慣行農法通常會委外執行的部份,他們只要代工中間那一段即可,對很多農民來說種水稻只是一項副業。

然而如果要以秀明自然農法來種植水稻,就會遇到三個問題:

一、育苗不能有藥劑處理。 專業育苗場不可能接受這樣的委託的,這對他們的作業和管理會產生很大的干擾,所以現階段我們只能自己育苗,這也是秀明自然農法水稻種植最大的入門障礙。

二、委託外來農機操作之前(耕耘、插秧、收割),必須要先把機器清理乾淨,以免帶進外來的污染。 多付一點錢給代耕業者或許有可能,但是就必須排在他去慣行水田工作之前或之後,這就會影響到我們工作的彈性,很多事情該做的時候是不能等的。 我是自己買中古耕耘機、手工插秧和收割。

三、委託烘乾、碾米時不能跟慣行的米混雜,而且這些設備不能有藥物殘留。 這部份就不是錢能解決的了,因為專業碾米廠工作的時候是幾萬、幾萬斤的米在跑的,怎麼可能特地清空來處理我們的米呢。幸好烘乾可以用日曬取代,但這就要老天爺賞臉了。碾米的部份如果種植面積不大,農家可以用小型碾米機自行處理,但這也是我們的米看起來不像市售的米那麼「乾淨」的原因,這不是農法的問題,而是設備的問題,專業碾米廠的選色機不是小農所負擔得起的。

秀明自然農法的水稻農家幾乎是整個工作流程必須從頭到尾包辦,而頭尾兩端的工作剛好又是最繁重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就會理解,秀明自然農法的米其實一點都不貴喔。

目前台灣執行秀明自然農法的大部分都不是專業農民出身,對選擇投入農業的新人來說,經濟會是一個很大的考量。前文也提到了:日本秀明自然農法的產量約為慣行的八成,泰國米之神的稻米產量和售價跟慣行一樣,而且農民還能賺錢。泰國農民也許一個月收入一萬元就可以養家活口了,但就算一個月三萬元在台灣也很難吸引到年輕人投入務農。

如果初期以一甲地產量6000斤、一年種兩期,烘乾碾米後重量剩五成、再扣除三成的地租、機械、油電、包裝、宅配等費用,再除以一年12個月,可以得到一個係數是350,這個數字再乘以你願意一斤多少錢來買,大約就是這個人一個月的收入,前提是要賣完才有。喔,算出來之後還要再扣房租(這是我最大的成本orz)。

當我們付錢給這些小農(不論是慣行、有機、自然農法的小農),這些錢會在國內繼續流通,最後通常還會回到我們身上,這也是消費券的概念。而我們今天過度壓抑糧食價格、放任房地產炒作,當錢往上流動,最理想是這筆資金繼續投資國內市場,但我們看台灣今天的情況,錢如果都往外跑了,我們的經濟怎麼會好?

我並沒有主張高糧價,重點是給農民一個合理的待遇,而最後我們自己也會受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