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


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

爭取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最近在認識「南島語系」,覺得台灣原住民族真的是神奇的存在!
比較多人知道的是,南島語系遍佈範圍:北起台灣,南至紐西蘭,西至馬達加斯加,東至復活節島。
但這其中有很多人不知道的內容,包含許多之最:
1⃣️南島語系遍佈範圍約佔全球三分之二面積,使南島民族成為全世界地理分布最廣的民族,也是現今全世界唯一主要廣泛分布在島嶼上的語系。
2⃣️ 臺灣是南島語族分布最北界,新北市烏來的泰雅族聚落,是全世界最北端的南島語族聚落。
3⃣️根據,「民族語:全世界的語言」(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調查,屬於南島語系的語言共有 1257 種,是全世界僅次於尼日-剛果語系(底下有 1532 種語言),世界第二大語系。
4⃣️使用南島語系語言的人口約三億八千六百餘萬人,使用人口為世界第五多。南島語系包含印尼語(2.5 億人使用)、爪哇語(1 億多人使用)、馬來語(3000 萬人使用)...等。
研究南島語言最深入的就屬白樂思(Robert Andrew Blust)教授,他畢生都在研究南島民族,白樂思教授也完成一些台灣南島語的田野工作,諸如邵語、噶瑪蘭語、巴宰語、阿美語、排灣語,以及賽夏語等語種,而他出版的邵語辭典有 1106 頁,內容精深、詞彙豐富,是台灣南島語詞典中的曠世巨作之一。
(邵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瀕危語言中的「極度危險」,下一個等級就是滅絕)
白樂思教授於 2009 年出版一本巨著,The Austronesian Languages(台灣譯為:南島語言,繁體中文於 2022 年出版),在「南島語言」這本巨著中,被提及的南島語言就有 812 種。
而根據白樂思教授於 1999 年發表的論文 “Subgrouping, Circularity and Extinction: Some Issues in 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他將如此龐大的南島語系分成十個分支,其中台灣南島語就佔了九個分支(16-20個語種),而另一個分支則為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其餘 1200 餘個語種)。
也就是,他將世界第二大語系分成十個分支,結果台灣南島語就佔了九個分支,使用這九個分支語言的人口僅數十萬而已,另一個分支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則有三億多。
台灣南島語的英文也被寫為 “Formosan languages”(福爾摩沙語),台灣原住民族僅達悟族所使用的達悟語為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外,其他都是台灣南島語。
據白樂思教授於 1985 年的研究,他認為台灣是這個龐大南島民族的原鄉(homeland)。
另外一項能證明台灣是南島民族原鄉的證據是植物,南島語族會使用「構樹」來製作樹皮衣,而根據台大森林系鍾國芳教授的研究,發現台灣的構樹其基因多樣性較高,代表南太平洋島國的構樹是由台灣散播出去。
由於南太平洋構樹是以無性生殖進行人工繁殖,當鍾國芳教授在復活節島演講時,當地居民看到臺灣構樹開花結果的照片時,居然大吃一驚!
因為構樹是雌雄異株,在臺灣能以開花授粉進行有性生殖;但被帶到南太平洋的構樹是藉無性繁殖的雌性族群。顯示南島語族先祖攜帶構樹旅行時,只帶了雌性植株,因此無法行有性生殖。
而根據其他學者的研究,台灣南島語保存最多古語的特徵,因此若要構擬原始南島語(Proto Austronesian)就必須使用各種台灣南島語言為材料。
真的覺得台灣原住民族是多神奇的存在啊!!!
然而,被國際南島語言學界視為無價瑰寶的台灣南島語現在卻逐漸凋零,甚至滅絕...希望台灣人能珍惜現在被國際學界公認最珍貴的台灣文化資產,並為保存延續這塊島嶼的古老言語共盡心力。
因為,如果我們台灣人不保護這樣的文化,假如台灣南島語都滅絕,那南島語系的多樣性等於消失…就會僅剩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
(1) 荷西時期與平埔年代 | Facebook https://bit.ly/3Fc6Fl9


研究團隊自關島北部的瑞提迪恩(Ritidian)遺址發掘出兩具史前人類骨骸,發現其親緣關係與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的坎卡奈族及台灣的阿美族最接近,並得出關島原住民的祖先是從台灣遷移到菲律賓、最後渡海到關島的結論。(圖取自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網頁pnas.org)
跨國團隊分析古DNA 證實關島原住民祖源為台灣 | 生活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henGOm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4日電)台灣考古學者洪曉純參與的跨國團隊,經古DNA分析,發現關島原住民的親緣關係與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的坎卡奈族及台灣阿美族最接近,證實關島原住民的祖源可追溯至台灣。
來自台灣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員洪曉純與關島大學教授Mike Carson、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教授Mark Stoneking等人合作的跨國團隊,在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支持下進行考古發掘研究。
洪曉純告訴中央社記者,馬里亞納群島位在台灣東南方,離最近的菲律賓約2000多公里,包括關島、塞班島等島嶼都在其中,根據過去研究可知,史前人類最早在3500年前就到達馬里亞納群島,但第一批島民是從哪裡來,考古學家則意見不一。
考古學者在關島北部的瑞提迪恩海灘洞穴遺址發掘出史前人類骨骸,經由古DNA分析,證實關島原住民的祖源可追溯至台灣。(洪曉純提供)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傳真 109年12月24日
研究團隊於2016年自關島北部的瑞提迪恩(Ritidian)海灘洞穴遺址發掘出兩具史前人類骨骸,並進行古DNA分析對比,發現其親緣關係與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的坎卡奈族(Kankanaey)及台灣的阿美族最接近,並得出關島原住民的祖先是從台灣遷移到菲律賓、最後渡海到關島的結論,研究成果近日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網站。
跨國團隊分析古DNA 證實關島原住民祖源為台灣 | 生活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henGOm
洪曉純指出,近年來學者經由古DNA研究,證實台灣是南島語系的祖源地2018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古DNA實驗室也證實她在菲律賓呂宋島北部史前遺址挖掘的人骨,與台灣阿美族的親緣關係最近,這與她多年來考古學研究獲得的結論一致;目前可確定南島語族在4000年前從台灣遷移到菲律賓後,有一支向東遷移到關島及塞班島等地區,其他族群則向南擴張到印尼及太平洋上的群島
洪曉純表示,研究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網站刊登的最新研究也間接證實關島史前島民的航海能力,在3500年前就能駕馭2000多公里的遠洋航行,也是當時全世界最遠距離的跨海航行。(編輯:謝雅竹)1091224跨國團隊分析古DNA 證實關島原住民祖源為台灣 | 生活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henGOm

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


從人骨看台灣史 清華大學開設全台唯一「人骨考古學」
www.msn.com查看原始檔

© 由 風傳媒 提供
「人骨能透露出很多秘密!」曾推翻教科書「左鎮人是台灣最古老人類」說法的國立清華大學人類所助理教授邱鴻霖,致力於以人骨研究台灣史前人類與文化脈絡。他利用清大南校區挖出的人骨標本作為教材,開設全台唯一的「人骨考古學」課程,學習分析人骨所透露出的各種訊息,引領學生從人骨探索歷史。

© 由 風傳媒 提供 曾推翻傳統左鎮人研究的清大人類所助理教授邱鴻霖,開設全台唯一「人骨考古學」。(取自清華大學)
邱鴻霖表示,藉由鑑別人骨,可推斷生前性別、年齡,並可透過古病理學,分析生前感染過的病症、退化性炎症等;進而利用遺傳學鑑定DNA基因,以同位素分析所處的生活環境與飲食內容。此外,邱鴻霖強調,從人骨的出土脈絡與埋葬行為,也可以分析當時的社會文化、宗教儀式等,完整理解歷史,而非僅限於研究人類起源。

© 由 風傳媒 提供 人類所邱鴻霖助理教授進行左鎮人骨研究。(取自清華大學)
學生可接觸真實人骨標本是「人骨考古學」的特色。邱鴻霖表示,這些課堂用來分析的人骨標本,是2001至2003年間,清大開發南校區(寶山路旁)挖掘出來的。過去清大南校區曾是新竹第一公墓,當初遷葬完畢、展開清理作業時,發現有許多清代時期的無主墓碑及陪葬品。邱鴻霖邀請自己碩士班的老師、中央研究院李匡悌教授協助研究,經體質測量分析,發現他們頭骨型態與漢人較為接近,且不乏有肺結核、梅毒等傳染病,顯示新竹早期的漢人社會生活艱辛,這些都是正史不會提到的細節。邱鴻霖希望學生能仔細讀出這些人骨透露出的故事,為前人撰寫個人生活史。儘管「人骨考古學」在清大人文社會學院是熱門課程,由於能夠提供分析的人骨標本數量有限,自2011年開課以來,只開放20人修課。邱鴻霖表示,開課的另一個用意,是希望讓學生學習到,人文社會科學必須結合其他學科,才能獲得進一步的應用與詮釋能力。就如「人骨考古學」中包含了法醫人類學、體質型態學、考古學等。此外,也可從一具人骨與陪葬品分析,逐漸累積出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聚落、一個區域甚而一個島嶼的故事。

-----------------------------------

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

亮島人二號「亮島妹」(左圖,邵慶旺提供)、亮島人一號「海亮哥」(右圖,陳香蘭提供)顏面復原後的模樣。

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

台南藝術大學客座助理教授邵慶旺(前)進行亮島人顏面復原。 

「亮島人」骨頭藏秘密 改寫南島民族起源
聯合新聞網作者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6年2月27日 上午3:15
亮島人二號「亮島妹」(左圖,邵慶旺提供)、亮島人一號「海亮哥」(右圖,陳香蘭提供)顏面復原後的模樣。
亮島人二號「亮島妹」(左圖,邵慶旺提供)、亮島人一號「海亮哥」(右圖,陳香蘭提供)顏面復原後的模樣。
亮島人的秘密藏在骨頭裡?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邱鴻霖指出,除了眼睛觀察、拍照測量可以發現亮島人的生理特徵,兩具亮島人的骨骸經由同位素及化學分析,還有些秘密藏在骨頭裡,他們的骨頭「也有話要說」。
透過頭骨縫合線及牙齒磨耗程度判斷,兩亮島人年紀相仿,皆約卅至卅五歲左右。二號骨頭有關鍵性的女性妊娠特徵,因而被斷定為女性。邱鴻霖說,一號因衝浪潛水行為造成外耳道孔腫,擁有「衝浪人的耳朵」,凸顯他是位「潛水的獵者」。
此外,亮島人一號齒槽膿瘍嚴重,二號有牙周病;兩人皆有牙結石。而一號由於將牙齒當做工具使用,導致牙齒歪斜。
「亮島人跟台灣原住民及東南亞土著有共同母系的祖先」。中研院研究員陳仲玉分析,過去學界都認為南島民族源於台灣,但怎麼推算最多只有六千年,亮島人的發現一舉將南島民族的年代推前至八千多年前,也推翻了「南島民族起源於東南亞島嶼」之說。唯,「南島民族起源於台灣」之說並未推翻。邱鴻霖則強調,亮島人體質上雖與部分台灣原住民族有親緣關係。但文化上與南島語族的文化關聯性不詳。
>值得一提的是,陳仲玉說,過去歷史學家忽略「海洋島嶼研究」重要性,自亮島人發現後,大陸福建一帶學者也聞風而至,因亮島人與福建閩江口的史前文化有密切關係。

----------------------

亮島人戳破了「黃帝子孫」的謊言

推文到plurk
2012-04-04 06:00

◎ 于則章
馬英九以「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政府為紀念黃帝,將清明節定為「民族掃墓節」;基於「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對中華民族的重要意義,並認為,來自閩、粵的台灣人本是中原的「河洛人」,台灣的文化思想是由朱熹「閩學」,「閩學」則是繼承北宋二程的「洛學」…等等似是而非的理由,以國家元首的身分在清明節前夕親率文武百官在台北圓山忠烈祠親自主持遙祭黃帝陵,引發爭議。
事實上,從歷史學的角度來看,中國人所謂的「黃帝」由於到目前為止仍然僅是一個「傳說」中的人物,根本就缺乏考古的實證能夠證明真有其人,而且媒體才剛大幅報導:去年十二月,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兼任研究員陳仲玉,在馬祖的軍事管制區亮島,成功發掘出一具約七千九百年前的完整人骨骨骸,命名為「亮島人」。「亮島人」不但是台灣所發現最早的人骨,也是閩江流域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人骨,更可能是南島語族所發現最早的人骨。
中央研究院這一個重大的考古研究成果,可說是完全顛覆了長期以來中國歷代政權的「中原本位主義」與「大漢族沙文主義」,還給了長期被政治所扭曲的歷史真相。然而,身為總統的馬英九不但未加以重視,反而在第二天就率領文武百官大搞「遙祭黃帝陵」的把戲,並毫無根據的宣稱來自閩、粵的台灣人本是中原的「河洛人」,這種自愚愚人的愚民伎倆,果真是如同在野黨所說的:是「向中國認祖歸宗」、「帝王心態作祟」!
因此,馬英九以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為由在台北加以遙祭,宣稱來自閩、粵的台灣人是源自於中原的,不但是毫無道理,更暴露出他一貫為達政治目的,不惜指鹿為馬、睜眼說瞎話的反智本質。台灣人民不但應該唾棄這樣的反智政客,更應全面揚棄早已禁不起科學實證檢驗的「黃帝子孫」的謊言,才能早日擺脫中國愚昧、反動的文化統戰,將台灣建設為一個真正的現代國家。(作者為公務員,台北市民)

亮島人-南島語族的祖跡從這裡開始 @ 海上鮮師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goo.gl/6mPoC2

亮島考古遺址:亮島人使用的魚叉,可綁柄繫繩製作精良.jpg亮島考古遺址:島尾Ι遺址亮島人頭骨復原(複製).jpg亮島考古遺址:亮島碑.JPG

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

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

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

清華大學研究所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邱鴻霖復原亮島人頭骨。 圖/陳香蘭提供
分享亮島人的秘密藏在骨頭裡?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邱鴻霖指出,除了眼睛觀察、拍照測量可以發現亮島人的生理特徵,兩具亮島人的骨骸經由同位素及化學分析,還有些秘密藏在骨頭裡,他們的骨頭「也有話要說」。

透過頭骨縫合線及牙齒磨耗程度判斷,兩亮島人年紀相仿,皆約卅至卅五歲左右。二號骨頭有關鍵性的女性妊娠特徵,因而被斷定為女性。邱鴻霖說,一號因衝浪潛水行為造成外耳道孔腫,擁有「衝浪人的耳朵」,凸顯他是位「潛水的獵者」。

此外,亮島人一號齒槽膿瘍嚴重,二號有牙周病;兩人皆有牙結石。而一號由於將牙齒當做工具使用,導致牙齒歪斜。

「亮島人跟台灣原住民及東南亞土著有共同母系的祖先」。中研院研究員陳仲玉分析,過去學界都認為南島民族源於台灣,但怎麼推算最多只有六千年,亮島人的發現一舉將南島民族的年代推前至八千多年前,也推翻了「南島民族起源於東南亞島嶼」之說。唯,「南島民族起源於台灣」之說並未推翻。邱鴻霖則強調,亮島人體質上雖與部分台灣原住民族有親緣關係。但文化上與南島語族的文化關聯性不詳。

值得一提的是,陳仲玉說,過去歷史學家忽略「海洋島嶼研究」重要性,自亮島人發現後,大陸福建一帶學者也聞風而至,因亮島人與福建閩江口的史前文化有密切關係。

----------------------

最早南島語族亮島人 馬祖比對出6名後代
中廣新聞網中廣新聞網 – 2014年9月26日 下午4:51

位於馬祖的亮島,陸續挖出兩具史前人類遺骸,經過DNA鑑定比對,發現為八千三百多年前的南島語族祖先,這項考古大發現,也證實八千三百多年前馬祖的亮島,就有南島語族,明天(二十七號)起,一連兩天,來自全球各地的考古學、人類學、語言學家,將在中研院參加國際研討會,二十九號專家學者也會登上目前還是軍事管制的「亮島」,讓國際更瞭解馬祖史前文化。(林麗玉報導)

兩年前,馬祖軍事管制區亮島,在慶祝登島六十週年時,連江縣長楊綏生第一次登島,意外發現路邊牆上的貝塚,於是動用第一預備金,請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教授陳仲玉,帶領考古團隊挖掘,陸續挖出兩具史前人類遺址,命名為亮島人一號及亮島人二號,經過送到德國DNA鑑定,亮島人一號為男性,粒腺體DNA屬E單倍群,亮島人二號為女性,粒腺體DNA屬於R9單倍群,他們與部分台灣原住民和東南亞島嶼的民眾,有共同的母系血緣關係。正因為馬祖亮島,發現八千三百多年前的南島語族祖先,中研院二十七號、二十八號兩天,也邀集全球各地的考古學、人類學、語言學專家,一同參加學術研討會,二十九號也會一同登島,而這也是目前軍事管制的亮島,首度開放最多國際人士登島,甚至馬祖發現八千三百多年前的亮島人,也比對五十位縣民的NDA,發現有六人的血緣與南島語族亮島人有關連,亮島人後代的馬祖人王證鈞說,「一直以為自己的祖先來自大陸,不過這次發現自己的祖先是亮島人,相當驚訝,也相當自豪。

----------------------------

 

文化尋根 紐國毛利青年訪九族

2015-11-02

〔記者劉濱銓/南投報導〕紐西蘭毛利青少年文化代表團(Nagti Tawhaki Kapa Haka Roopu)昨到南投訪問九族文化村,並參觀台灣原住民部落和博物館,昨早還參加魯凱族婚禮遊行,以及娜魯灣劇場演出,完成難得的南島語系文化交流。

  • 紐西蘭毛利青少年文化代表團訪問九族,還參與園區魯凱族婚禮遊行,感覺相當新鮮。(記者劉濱銓攝)

    紐西蘭毛利青少年文化代表團訪問九族,還參與園區魯凱族婚禮遊行,感覺相當新鮮。(記者劉濱銓攝)

毛利青年訪問團表示,毛利族人認為祖先是來自遙遠的南島語區最北端的台灣,此次特別從紐西蘭搭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來到台灣,進行文化尋根與交流之旅,而團員也都是首次訪台,希望能推廣毛利文化傳統及傳承,維持互助與互愛,促進與各文化間的交流與分享。

九族文化村的工作人員則表示,雙方原住民同屬南島語系民族,在文化上有許多共通點,這次紐西蘭毛利族人來訪,就像是遠房親戚探親一樣,大家彼此拍照交換電子信箱外,也不忘互相對照文化差異,但若遇到相同或類似的習俗或語言字根,仍會感到相當興奮。

2015-05-22
〔記者陳彥廷/恆春報導〕墾丁國家公園香蕉灣豬頭棄置案,墾管處昨天將骨骸運回處理後引起台大興趣,台大動物科學技術系副教授朱有田將帶回骨骸深入研究。
朱有田表示,大包豬頭骨被棄於路旁並不尋常,平常取得野豬頭骨並不容易,他決定趁下個月到墾管處將骨骸帶回鑑定DNA,因南島語族及紐西蘭毛利族等,發源地均與台灣有關,而台灣的蘭嶼豬是否隨著島民族群遷移而散佈世界各地,他認為有研究價值。
墾管處昨天將該批豬頭骨運回置放,等待台大拿回研究;朱有田表示,經過圖片判定,可能是已遭馴化的家豬,但期待會有意外的發現。

---------------------------------

馬祖「亮島人」顏面復原 8千年前模樣曝光
聯合新聞網聯合新聞網
2016年2月26日 下午 11:03 GMT
距今約八千年的馬祖「亮島人」,最近由學者援引「法醫人類學」的復原技術,完成亮島人顏面復原大工程。綽號「海亮哥」的亮島人一號與「亮島妹」亮島人二號,生前的模樣首度曝光。

中研院研究員陳仲玉等學者在二○一一及二○一二年從馬祖亮島挖掘出距今約八千三百年的亮島人一號以及約有七千六百年歷史的亮島人二號。

連江縣政府委託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邱鴻霖與台南藝術大學客座助理教授邵慶旺進行亮島人顏面修復計畫。邱鴻霖率團隊重建亮島人的頭骨後,國內考古人類顏面復原領域的「第一把交椅」邵慶旺再根據亮島人頭骨完成其顏面復原。

復原後的「海亮哥」為「精瘦型」的小鮮肉;「亮島妹」則是擁有鵝蛋臉,兩人五官突出。

紀錄片導演陳香蘭製作的《亮島人》紀錄片,全程記錄亮島人骨清理修復、顏面復原的歷程。三月十日起將在台北西本願寺樹心會館播映。

亮島人顏面重建的第一步是重建頭骨。邱鴻霖說,亮島人一號年代久遠、疑因開馬路時遭到破壞嚴重殘碎,花了一整月才重建完畢。研究團隊先以3D掃描輸出3D頭骨,邵慶旺再依「法醫人類學」的證據,根據亞洲人臉型的平均肌肉厚度及皮下脂肪數值等數據,復原出亮島人面貌。

邵慶旺指出,法醫面貌復原的技術奠基於「科學依據」,跟藝術手法雕塑臆測復原面貌方法不同。

台灣缺乏早期人體量測數據,日本學者Suzuki曾在一九四八年將五十五個日本成人死屍量測,獲得面部肌肉數據。邵慶旺即依據這套數據運算出亮島人的鼻骨寬度、鼻高、眼球、瞳孔及皮膚厚度。

「人骨決定人長成什麼樣子,」邵慶旺說,人的臉會隨年紀不同而變化,但肌肉基本上不會變。面貌的組織厚度標點(landmarks)約有卅二個,他先按照這些標點固定臉部的各個位置,再以黏土層層雕塑出顏面的肌理與皮膚的質感。頭顱外的肌肉則直接採用仿膚色油土進行貼敷。

此外,過去考古顏面復原習慣購買現成的義眼;為求突破,邵慶旺特別仿人類眼睛,以特製義眼表現出眼球內的血絲,以及因太陽照射過多導致水晶體出現黃濁感。牙齒部分(含齒槽)也是特製的。在完成外部肌肉製作及鼻、耳、唇形等整修後,最後以矽膠內膜與FRP(玻璃纖維樹脂)翻模

-----------------------

發現亮島人 南島語族起源前推

【中央社╱馬祖29日電】
2014.09.29 07:36 pm

馬祖在2年多前,發現8300多年歷史的「亮島人」骨骸。學者今天說,這代表南島語族起源從6000多年,往前推到8300多年前

民國100年7月,軍方在馬祖亮島舉辦登島60周年紀念活動,當時受邀出席的連江縣長楊綏生在登島後,發現島上部分地方滿遍布貝塚,認為極具考古價值。

在活動結束後,楊綏生把這樣的發現告訴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陳仲玉,軍方隨即與連江縣政府聯手配合陳仲玉調查與挖掘。

「這一看不得了!」,陳仲玉表示,島上除了有大面積貝塚外,團隊先後還發現兩具骨骸,命名為「亮島人1號」與「亮島人2號」;經送往德國DNA萃取之後,「亮島人1號」被測定為男性,距今已有8300多年歷史,基因上接近部分台灣原住民及東南亞的南島語族。

女性的「亮島人2號」,距今也有7500多年歷史,被認為是中國大陸和中南半島部分原住民的祖先

由於這些人類考古學上重大的發現,關係著南島語族遷徙歷史的改變。楊綏生與陳仲玉今天帶領10多名國際相關學者親自登上亮島,前往遺址考察。

陳仲玉表示,「亮島人」骨骸的發現,最大成就在於當時團隊身穿防護衣,小心翼翼、可說是以零污染方式,將骨骸送往德國成功萃取出DNA。一般南島語族起源與分化過去推論約在6000年前,但從「亮島人1號」8300多年歷史確定之後,又將南島語族的起源往前推到8300多年前。

南島語族的起源與分化,在考古學上有許多不同理論,也有人認為台灣是南島民族的起源地。「亮島人」骨骸歷史經過科學判定確定之後,有學者認為,可以推翻台灣或東南亞島嶼是南島民族發源地;但陳仲玉與同是中研院語言學研究員的李壬癸並不認同。

陳仲玉認為,目前現階段雖然無法推翻「起源於台灣論」,但「南島民族在東南亞島嶼起源說」一定被推翻,因為台灣人是從中國大陸來。

李壬癸說,不管是從國際語言學還是考古學證據,都顯示南島民族約在5000年從台灣擴散出去,所以「起源於台灣論」還是成立

他表示,至於「亮島人」是何種種族?可能他們就是台灣所有南島民族的祖先,但這樣的歷史已不是南島民族,可能要稱為前南島民族。

參與考察的美國籍DNA專家史東金(MarkStoneking)說,亮島考古團隊當初在挖掘骨骸時,妥善謹慎、罕見身穿防護衣,沒有造成污染,是成功萃取出DNA,並保有原始相關資料的重要關鍵之一。

【2014/09/29 中央社】@ http://udn.com/

--------------------

馬祖「亮島人」顏面復原 8千年前模樣曝光

2016-02-27 03:15 聯合報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亮島人二號「亮島妹」(左圖,邵慶旺提供)、亮島人一號「海亮哥」(右圖,陳香蘭提供)顏面復原後的模樣。
分享
距今約八千年的馬祖「亮島人」,最近由學者援引「法醫人類學」的復原技術,完成亮島人顏面復原大工程。綽號「海亮哥」的亮島人一號與「亮島妹」亮島人二號,生前的模樣首度曝光。

中研院研究員陳仲玉等學者在二○一一及二○一二年從馬祖亮島挖掘出距今約八千三百年的亮島人一號以及約有七千六百年歷史的亮島人二號。

台南藝術大學客座助理教授邵慶旺(前)進行亮島人顏面復原。 圖/陳香蘭提供
分享連江縣政府委託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邱鴻霖與台南藝術大學客座助理教授邵慶旺進行亮島人顏面修復計畫。邱鴻霖率團隊重建亮島人的頭骨後,國內考古人類顏面復原領域的「第一把交椅」邵慶旺再根據亮島人頭骨完成其顏面復原。
復原後的「海亮哥」為「精瘦型」的小鮮肉;「亮島妹」則是擁有鵝蛋臉,兩人五官突出。

紀錄片導演陳香蘭製作的《亮島人》紀錄片,全程記錄亮島人骨清理修復、顏面復原的歷程。三月十日起將在台北西本願寺樹心會館播映。

亮島人顏面重建的第一步是重建頭骨。邱鴻霖說,亮島人一號年代久遠、疑因開馬路時遭到破壞嚴重殘碎,花了一整月才重建完畢。研究團隊先以3D掃描輸出3D頭骨,邵慶旺再依「法醫人類學」的證據,根據亞洲人臉型的平均肌肉厚度及皮下脂肪數值等數據,復原出亮島人面貌。

邵慶旺指出,法醫面貌復原的技術奠基於「科學依據」,跟藝術手法雕塑臆測復原面貌方法不同。

台灣缺乏早期人體量測數據,日本學者Suzuki曾在一九四八年將五十五個日本成人死屍量測,獲得面部肌肉數據。邵慶旺即依據這套數據運算出亮島人的鼻骨寬度、鼻高、眼球、瞳孔及皮膚厚度。

「人骨決定人長成什麼樣子,」邵慶旺說,人的臉會隨年紀不同而變化,但肌肉基本上不會變。面貌的組織厚度標點(landmarks)約有卅二個,他先按照這些標點固定臉部的各個位置,再以黏土層層雕塑出顏面的肌理與皮膚的質感。頭顱外的肌肉則直接採用仿膚色油土進行貼敷。

此外,過去考古顏面復原習慣購買現成的義眼;為求突破,邵慶旺特別仿人類眼睛,以特製義眼表現出眼球內的血絲,以及因太陽照射過多導致水晶體出現黃濁感。牙齒部分(含齒槽)也是特製的。在完成外部肌肉製作及鼻、耳、唇形等整修後,最後以矽膠內膜與FRP(玻璃纖維樹脂)翻模。

----------------

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葛應欽教授研究成果登《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

葛應欽講座教授偕亮島考古學者陳仲玉教授攜帶骨骸前往德國馬普研究院粹取DNA分析。

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

馬祖亮島所發現7900年前的完整人骨骨骸。(圖取自Taipeitimes)

葛應欽講座教授與亮島考古學者陳仲玉教授在德國國家馬普研究院。
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葛應欽教授研究成果登《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40331 11:59:58)台灣是南島民族的起源地?迄今學界各家各派的看法和結論不一。最近,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葛應欽從人類遺傳基因研究有突破性發現,即在馬祖亮島出土的「亮島人」遺骸利用演化基因學改進方法及技術,結合古DNA與現代DNA分析以重建遺傳系譜,証實早期南島民族約8000年前起源於福建沿海地區包括馬祖;換言之,南島語族的祖先是亮島人母系家族!

這項重大的人類遺傳學研究成果,榮登今年三月新出刊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現任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葛應欽講座教授發表的研究論文題目是『早期的南島民族進入和移出台灣』(Early Austronesians:Into and Out Of Taiwan),廣受國際考古學者、人類語言學者及遺傳人類學者高度關注。

『亮島人』是2011年在馬祖亮島發現的貝塚遺跡裡,由連江縣政府委託中研院考古團隊於同年12月19日發掘亮島人一號完整人骨骨骸出土,隔年七月,亮島人二號也在貝塚附近現身;經國內考古學家考證亮島人屬於南島語族,其中一具經碳十四定年檢測,距今約8190年(8060-8320年),是已發現南島語族人類遺骸中年代最久的,這可是台灣近年重大的考古成果。

投入演化人類學研究的葛應欽講座教授從人類遺傳基因研究「亮島人」,結合古DNA與現代DNA分析以重建遺傳系譜有突破性發現,他提出的學術論觀點歸納有:

1.推翻台灣或東南亞島嶼是早期南島民族發源地。
2.証實早期南島民族約8000年前起源於福建沿海地區包括馬祖。
3.早期南島民族與漢藏語族約一萬年前同源,分離而來。
4.約6000年前移入台灣可能性最高,且由台灣北部移入,很快再往中南部遷移,並分化成十語支。
5.在台灣分化一支約4000年前移入菲律賓,再擴散至東南亞島嶼及太平洋各地。

為探究馬祖亮島遺址出土的「亮島人」人種學,榮獲徐有庠科技講座獎的葛應欽講座教授由妻子捐出該獎金兩萬美金,偕中研院亮島考古學者陳仲玉教授親自攜帶骨骸前往德國國家馬普研究院粹取DNA分析,萃取完整粒線體成功,經解序歸為E單倍群,E之根譜系,經新突變率計算,距今9280年(8150-11137)。E單倍群主要分布在台灣原住民族、菲律賓、印尼、關島、馬達加斯加及近大洋洲等南島民族地區,目前在中國大陸皆未見,也未見於傣、苗或南亞等民族。

榮獲促進原住民社會發展有功人士獎的葛應欽講座教授解述,由遺傳譜系分析E單倍群發生數,與各南島民族有完整粒線體基因組(全長16569鹼基)比較,顯示亮島人與台灣原住民族單倍型變異點距離最近的只有4點,且具E單倍群之次根譜系,如Ela,Elal,與印尼或菲律賓距離至少5點以上。亮島或福建沿海地理位置距離台灣,可順洋流及海風進入北台灣,賽夏族在北台灣,基因多少元化最高,也可佐證。

葛應欽講座教授愉悅的說,此研究結果提供確定證據釐清早期南島民族之起源可上推至8000多年前。亮島人是否講南島語不得而知,由演化基因觀點,亮島人為現已知之最古老南島民族,與現代南島民族有共同母系祖先關係。

『亮島人』是台灣考古上的重大發現,如今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讓馬祖能見度躍上國際舞台,對此歷史悠久的文化資產,中研院與馬祖縣政府今夏將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有助於馬祖推展觀光、文化藝術國際接軌更具獨特魅力。

南島語系是世界上唯一主要分佈在島嶼上的一個大語系;依維基百科及台灣大百科全書注釋,南島語系可以分為兩大次語系,第一是「台灣南島語言」,第二為「馬來玻里尼西亞語」。

「台灣南島語族」有23種語言,可以再細分成「泰雅語群」、「排灣語群」、以及「鄒語群」等三個語群。除了世居蘭嶼的達悟族所使用的達悟語是屬於菲律賓北部巴丹語(Bashiic)的語言以外,其他台灣原住民之族群所使用的語言都屬於台灣南島語言。

「馬來-玻里尼西亞語」則有1239種語言,可以再分成「中-東部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Central-Eastern Malayo-Polynesian)、「西部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以及兩種尚無法歸類的語言。

新聞聯絡人:吳嵩山
電話:0933-566866

訊息來源: 中國醫藥大學

--------------

距今約八千年的馬祖「亮島人」,最近由學者援引「法醫人類學」的復原技術,完成亮島人顏面復原大工程。綽號「海亮哥」的亮島人一號與「亮島妹」亮島人二號,生前的模樣首度曝光。
 
中研院研究員陳仲玉等學者在二○一一及二○一二年從馬祖亮島挖掘出距今約八千三百年的亮島人一號以及約有七千六百年歷史的亮島人二號。
 
連江縣政府委託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邱鴻霖與台南藝術大學客座助理教授邵慶旺進行亮島人顏面修復計畫。邱鴻霖率團隊重建亮島人的頭骨後,國內考古人類顏面復原領域的「第一把交椅」邵慶旺再根據亮島人頭骨完成其顏面復原。
復原後的「海亮哥」為「精瘦型」的小鮮肉;「亮島妹」則是擁有鵝蛋臉,兩人五官突出。
 
紀錄片導演陳香蘭製作的《亮島人》紀錄片,全程記錄亮島人骨清理修復、顏面復原的歷程。三月十日起將在台北西本願寺樹心會館播映。
 
亮島人顏面重建的第一步是重建頭骨。邱鴻霖說,亮島人一號年代久遠、疑因開馬路時遭到破壞嚴重殘碎,花了一整月才重建完畢。研究團隊先以3D掃描輸出3D頭骨,邵慶旺再依「法醫人類學」的證據,根據亞洲人臉型的平均肌肉厚度及皮下脂肪數值等數據,復原出亮島人面貌。
 
邵慶旺指出,法醫面貌復原的技術奠基於「科學依據」,跟藝術手法雕塑臆測復原面貌方法不同。
 
台灣缺乏早期人體量測數據,日本學者Suzuki曾在一九四八年將五十五個日本成人死屍量測,獲得面部肌肉數據。邵慶旺即依據這套數據運算出亮島人的鼻骨寬度、鼻高、眼球、瞳孔及皮膚厚度。
 
「人骨決定人長成什麼樣子,」邵慶旺說,人的臉會隨年紀不同而變化,但肌肉基本上不會變。面貌的組織厚度標點(landmarks)約有卅二個,他先按照這些標點固定臉部的各個位置,再以黏土層層雕塑出顏面的肌理與皮膚的質感。頭顱外的肌肉則直接採用仿膚色油土進行貼敷。
 
此外,過去考古顏面復原習慣購買現成的義眼;為求突破,邵慶旺特別仿人類眼睛,以特製義眼表現出眼球內的血絲,以及因太陽照射過多導致水晶體出現黃濁感。牙齒部分(含齒槽)也是特製的。在完成外部肌肉製作及鼻、耳、唇形等整修後,最後以矽膠內膜與FRP(玻璃纖維樹脂)翻模。

-----------------------------------------------------------

遠古時代台灣人對世界的貢獻

2014-07-13
◎ 陸中衡、林媽利
最近,馬偕醫院林媽利醫師研究團隊在BMC Genetics 2014,15:77發表用台灣人的父系血緣(Y染色體)之變異性研究台灣人與周圍族群的關係。
台灣民眾一般對「台灣是南島語族的故鄉」這研究假說非常熟悉。其實人群的遷移並不僅止於單方向的移動,本篇論文不只證明人群由古東南亞大陸(包含巽他大陸),經由台灣,再遷移到東南亞海島(菲律賓、印尼)、大洋洲的路徑;也指出,東南亞大陸、中南半島的族群也可經由馬來半島到達西印尼群島,然後人群再由海路往北走,經菲律賓到達台灣。當然這些結果是觀察不同類的父系血緣所下的結論;而台灣的不同族群也因著攜帶不同類的父系血緣而看出以往不同的族群歷史。
舉例來說,如阿美族的父系血緣O3a2c*,就被我們及國外學者證明是與波里尼西亞的東加王國人民有關。而布農族的父系血緣O2a1a則與中國的百越族、中南半島、西印尼的族群關係較密切,卻與太平洋上的所羅門群島、非洲東岸的馬達加斯加島的族群關係較遠。然而在台灣南部高山原住民中常見的父系血緣O1a2,雖然該血緣是由台灣出走,往東南亞海島、再到大洋洲的路線,卻同時出現在太平洋上的所羅門群島及非洲東岸的馬達加斯加島的人群中。這原因就在於由中南半島族群來的O2a1a及由台灣族群來的O1a2血緣分別由上述兩路徑到達西印尼群島後,就合併並朝東西兩向往太平洋及非洲東岸遷移,而這些族群的O1a2血緣其實最早是來自台灣的。平埔族的父系血緣分類雖然看起來與漢人較類似,但若探究其細分的血緣是否也存在於別的族群,發現平埔族中七十七%的父系血緣是其所特有的。這代表平埔族父系血緣的來源雖然與漢人相近,但經過約六千五百年的分隔,已形成台灣平埔族所特有的父系血緣。
不論是考古的文化遺跡或遺傳的血緣標誌,都讓我們了解台灣人在遠古時期其實是非常活躍的。南島語族的分佈:從亞洲到大洋洲、到非洲;台灣玉在南中國海沿岸各地區的分佈,都顯示在好幾個史前時期,台灣人站在風頭浪尖,引領一個個大時代的開展。祖先留下來的血緣仍流在我們的血液中,做為海島的子民,那七十一%的地球面積更是我們的舞台吧!
(作者為馬偕醫院研究人員)

--------------------------------------------------------------------------------

 1817 年紐西蘭毛利人戰士的圖像。紐西蘭毛利人祖先來自台灣?主流南島語族遷徙-毛利人的祖先從那裡來?考古學的證據說毛利人是從東玻利尼西南的。調查更古老的祖居地,語言學的考據指出應該是從台灣來-母系遺傳的粒線體DNA追溯也指出相同結果

1817 年紐西蘭毛利人戰士的圖像。

http://depositphotos.com/?ref=3149173&gclid=CJfIxdb--78CFVgSvQodR1IA0w

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  

最近網路上流傳一篇原住民資訊網站的文章,從遺傳學的研究,聚會所的建築形態,以及類似的語言詞彙,談到紐西蘭毛利人祖先來自台灣。血液學家林媽利的研究甚至做出台灣人中有85%有平埔族血統的結論。暫且不論其研究結果推論背後所想傳達的台灣國族論述,這部分有葉高華撰文談民族學研究和政治扯不清的關係,這邊就先不討論。我們來看目前主流南島語族遷徙研究,究竟做出什麼主張。先從本段引述的文章開始,從位於南半球的毛利人說起,他們的傳說故事開始。

根據毛利人的傳說故事,第一位到達紐西蘭的人叫庫佩 (Kupe)。在不同的毛利部落傳述的庫佩故事略有不同。其中一個版本的故事說,毛利人最初會來到這片被稱為白雲環繞的島嶼,是受到庫佩宣揚這座島嶼土地有多肥沃,有一種奇怪 的大鳥。而庫佩最初會離開故鄉哈瓦基來到紐西蘭,是因為殺人奪人妻子,被其他族人追殺。其他帶有英雄故事情節的敘述,則說庫佩逃難時一路遇到不少挑戰,像是要與仇人派來的巨型章魚搏鬥。

尺度縮小到每個部落流傳的口述傳說,當初他們祖先乘坐傳統毛利移民船來到紐西蘭,因此每個部落都能追溯到一艘特定的移民船。這部分與人類學家做出研究相符,紐西蘭其實很晚才有人類遷入,大約在西元1200年左右,毛利人分數批遷入紐西蘭各處,來到紐西蘭的毛利人也會在紐西蘭內部遷移。傳說故事其實帶有一部分史實,反映計畫性移民航行旅程,不論是最初從原鄉哈瓦基遷移至玻里尼西亞各處,以及遷移到紐西蘭的故事。從部落口述傳說還有考古發現,毛利人遷移至紐西蘭並不是某天出海捕魚被風浪不小心吹過來,而是有計畫的移民,傳統移民船攜帶植物種子、牲畜,方便在當地種植養育能拿來吃拿來用的生活品。

maori-girl圖片來源:Teara, The Encyclopedia of New Zealand

回到科學的層面,到底毛利人的祖先從那裡來?考古學的證據說毛利人是從東玻利尼西南的。調查更古老的祖居地,語言學的考據指出應該是從台灣來,而母系遺傳的粒線體DNA追溯也指出相同結果,但是歸溯父系遺傳的Y染色體基因卻是來自美拉尼西亞,美拉尼西亞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第一批從非洲出來的現代人類,他們的遷徒路線是沿著亞洲大陸沿岸到新幾內亞一帶。父系基因來自美拉尼西亞,母系基因來自台灣。這兩個看似彼此矛盾的結果讓人類學家相當困惑,想破頭終於想出一套合理的解釋:遷移來到美拉尼西亞島的南島民族與當地人合作,一起前往尋找未知的土地,而熟悉當地海像的美拉尼西亞男性因此上船擔任響導,不只是提供導航資訊也將其血脈流傳到今日的毛利人。

各位可能很好奇一樣分布在太平洋,美拉尼西亞與毛利人所屬的南島民族親緣關係應該很近才對,怎麼毛利人還分得出來Y染色體來自美拉尼西亞,而粒線體基因來自南島民族?依據學術上主流解釋人類起源的非洲起源說,非州以外的人類是經由少數幾次的移民潮進而分佈到全世界,澳洲原住民的祖先可說是第一批從非洲遷徒的人類。而美拉尼西亞人與澳洲原住民比較接近,同樣屬於第一批移民的後代。現代的歐洲人、亞洲人、美洲印第安人,則是第一批之後,從非洲遷徒的人類後代。

南島民族從何而來?

前面提到毛利人祖先來自台灣的台灣起源說。根據該說法,五千年前南島語族的祖先從台灣出發,靠優異的航海技術,花了幾百年的時間將現今玻里尼亞的島嶼一一殖民,最東到復活節島,而最西邊則是馬達加斯加島。台灣則擁有南島語族語語言分佈最歧異的地方了,現今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歧異相當高,南島語系下的泰雅族、鄒族、阿美族、排灣族,所屬的泰雅語群、鄒語群、排灣語群,只有在台灣有分佈。因此從語言分化的角度來看,台灣應當是南島民族的擴散中心根據台灣起源說,一萬年前開始從亞洲大陸遷移到台灣,西元前5000-2500之間開始從台灣擴散。不過台灣起源說無法解釋為何移居到台灣的南島民族先人為何要離開台灣。

500px-Polynesian_Migration.svg

By David Eccles (Gringer (talk)) [CC-BY-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目前台灣起源說為解釋南島民族的主流學說,但也有學者提出不同看法,並且有遺傳學的證據支持,由史蒂芬.歐本海墨提出巽他大陸起源說,挑戰南島民族台灣起源說。巽他大陸起源說認為南島民族的分化比台灣起源說的時間還早上五千年。依據巽他大陸起源說,冰河期的東南亞由於海平面比現在低,爪哇島、蘇門答臘島與馬來半島的土地是連在一起,為亞州大陸的延伸。那時巽他大陸物產豐饒,在那邊生存的人類發展出農業,人口增長。後來由於氣候變遷,間冰期到來,海平面上升,導致低窪地區淹沒,人類不得不離開故土遷移尋找宜居的地方。根據該理論,台灣原住民就是由巽他大陸往北遷移的南島民族,而且也能對應至部落的起源傳說。巽他學說也有不少缺陷,如果依巽他起源說,原先人類聚落已經葬身海底,很難找到支持該學說的考古證據。而且今年在亮島發現的史前人類亮島人,從粒線體DNA,以及其中一具遺體是曲肢葬的方式,亮島人可能與南島民族祖先相關,提供在南島民族移居台灣前曾存在亞洲大陸的足跡。

Map_of_Sunda_and_Sahul冰河期巽他大陸位置圖。圖片來源:By Maximilian Dörrbecker (Chumwa) (Self made, using this map for the background) [CC-BY-SA-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南島民族從祖居地一路殰民各個太平洋及印度洋的島嶼,最東的地方來到復活節島,因為當地人拉帕努伊人而被稱為拉帕努伊島。恐怕大家對復活節島最大的印象,大概是巨型人像,以及古代版的過渡開發故事,現代版的生態保護寓言,經典到進入教科書的生態災難。最西之處來到馬達加斯加,南島民族由現在的印尼往西移民,最後與從非洲大陸遷入的班圖族交流形成現代的馬達加斯加人。如果有機會去馬達加斯加,你將看到不只是朱少麟筆下傷心咖啡店之歌,主角造訪形狀像台灣的島嶼,在馬達加斯加的高地,南島民族常見的梯田映入眼簾。

Terraces of rice, Madagascar

馬達加斯加上的世界文化遺產-貝塔富文化和灌溉系統景觀(Paysage culturel rizicole et hydraulique de Betafo )。圖片來源:Flickr by Chantal Nederstigt

MADAGASCAR-63aR-1974 copy

100馬達加斯加法朗鈔票,背景可見到梯田上的稻作
。圖片來源:Banknoteworld.it

政治言語與民族起源應分開

單純遠古時代的考古、遺傳學發現,來考證人類從何而來的大哉問,也許很難擺拖現世政治意識型態。現代所熟悉的概念、辭彙,古時候可沒有啊。在一萬年前的史前時代,人類總人口也不過百萬人,了不起到一千萬。說實話,假如原漢通婚頻繁,以移居台灣漢人壓倒性的人數,應該早已經被同化,不留下任何遺跡,那能在娛樂、體壇發光呢?現代人依賴的線上百科Wikipedia字源是從南島語族來的,其字首「Wiki」,來自夏威夷語,也是屬於南島語族的。期許大家在看待人類遷移史相關的消息,也請記得遠古時代沒有現今繽紛的各式將人分門別類的名詞,當時人類仍然堅苦的生活著。

封面圖片來源:Shane tattoos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

  

中華原住民孔委員?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10-04
◎ 李道勇
立委孔文吉跑到北京,參加中國僑聯主席兼中央委員林軍的國慶晚宴,事後還得意洋洋地PO到臉書,遭民進黨立委林淑芬痛批「奴才」,便到台北地檢署按鈴提告。身為立委,卻跑到北京參加十一國慶晚宴,一個台灣賽德克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有何關聯?更別忘了你是Yosi Takun,你不是真的姓孔!
身為英國羅芙堡大學社會學系媒體研究博士,難道你認同中國復旦大學張海國認為:台灣原住民是來自台灣海峽西部,為中華民族一支?難道你不認同林媽利教授關於台灣原住民與南島語系族群的DNA關聯之分析報告?難道你否定李壬癸與諸多人類學專家從語言證據的推論—台灣是南島民族的起源地?難道你認同所謂五十五族加台灣高山族等於中華民族的論調?那你們賽德克族和其他十三族的地位,那裡去了呢?可以獨立自主,為何要成為附庸?
中研院學者指出,台灣原住民族是南島語族中最後一個被強國殖民的地方,台灣原住民是世界重要資產,台灣原住民更是一邊一國的有力根據。你說:「我是莫那魯道外孫,怎會賣國?」沒錯!要賣國還輪不到你,但請注意:莫那魯道是叛國,他勇於叛逆日本帝國,台灣多得是這種叛國的後代,我們稱讚這種叛國份子是民族英雄。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

擠眉弄眼禦敵 中市兒童與毛利人共舞

2014-10-07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擠眉弄眼、吐舌頭,在我們看來算不禮貌的動作,但對紐西蘭原住民毛利族可是防禦示威時的標準動作。南屯區惠文國小六日邀紐西蘭毛利人表演傳統舞蹈,還跟學生互動,學生也擠眉弄眼體驗不同文化趣味。

  • 惠文國小邀紐西蘭毛利族到校園表演傳統舞,瞪眼及吐舌是特色,學生也跟著擠眉弄眼體驗不同文化趣味。(記者蘇孟娟攝)

    惠文國小邀紐西蘭毛利族到校園表演傳統舞,瞪眼及吐舌是特色,學生也跟著擠眉弄眼體驗不同文化趣味。(記者蘇孟娟攝)

惠文國小推廣國際教育,上個月邀美國說故事大師到校園啟蒙學生閱讀樂趣,這個月則引進紐西蘭原住民毛利族表演傳統歌舞,讓學生在校園中看見世界。

還有吐舌 看不一樣文化趣味

昨日校方邀紐西蘭塔瑪奇哈瑞基舞團演出毛利族傳統歌舞,毛利族人用傳統樂器搭配舞蹈,讓不少人耳目一新,在表演到著名的戰士舞時,戰士瞪眼、吐舌動作一出時,讓台下學童目瞪口呆,也有人對公然吐舌的動作備感有趣,大笑出聲。

表演後還讓學生分組跟著毛利人學習傳統舞蹈動作,大家一起擠眉弄眼及吐舌,讓小朋友趣味學習。

校長曾金美指出,或許在台灣一般擠眉弄眼及吐舌均算是不太有禮貌的舉動,這次毛利族人帶來傳統舞蹈,讓學生明白有時表情及動作也可以是防禦的動作之一,更讓學生看見不一樣的文化趣味。

副市長蔡炳坤昨日也到場致意,他說,七月才率文化局等單位前往紐西蘭參訪,得以看見毛利族知名的戰士舞,但惠文國小學童不必搭機出國,在校園內就可以看到正宗的毛利族舞蹈,學習世界文化,學生獲益匪淺。

-------------------------------------------

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  

成大:台灣早有種植小米文化,基因與中國品種關聯極小
▲成大生科系教授張松彬從小米研究展看見小米與原住民文化歷史關聯。 (圖/成大網站)

地方中心/台南報導
小米與原住民的飲食文化息息相關,考古研究得知,台灣原住民在3千600年前已開始食用小米,小米品系頗多,單外觀的穗形、大小就有許多差異,成功大學研究與分析發現,台灣小米的分群與地理區域具一致性,對照原住民的歷史紀錄與資料,還可以連結到原住民遷徒、各原民住間的文化交流脈絡。
▼成大生科系教授張松彬從小米研究展看見小米與原住民文化歷史關聯。 (圖/成大網站)

成大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張松彬因對原住民小米文化極感興趣,2005年起帶領學生投入小米相關研究,花費3年時間深入北、中、南、東等原住民部落,共收蒐集324個小米品系,也是目前為止全球蒐集數量最多的單位。
此外,又利用生物技術對小米做DNA遺傳歧異度分析,獲得許多寶貴的資料。張松彬與學生的研究心血,現正在成大博物館「成大教職員教學研究蒐藏品特展」展出,展場裡各式小米一字排開,是難得可以一次看到許多各異小米品種的機會,極富視覺效果,展期至9月。
張松彬表示,小米是台灣原住民重要食物之一,也是神聖的作物,播種、耕作、收穫到貯存都有許多的儀式或禁忌;而小米不只是食物,製作小米酒、麻糬也都需要小米,為此,原住民遷徒他處一定會帶著小米。
張松彬表示,小由於小米是自花授粉的作物,不易受外來基因滲入,從這個特點,可以間接得知小米的流向,再追溯原住民耆老的口述歷史、歷史學者過去的研究資料,就可以建構出小米與原住民遷徒的關係。
張松彬與學生分析小米的DNA,再依小米的種類、地域分布,對照原住民的地理分布,發現小米族群的基因流動、遺傳分群,與原住民的遷徒、各原住民間文化交流有強烈關聯。
另外從小米基因的歧異度來看,從北到南,小米基因的歧異度愈來愈大,張松彬認為,此現象顯示,小米的流向應是由北往南,有別於一般人認為台灣的原住民是菲律賓等南島語系民族遷移而來的觀點。
張松彬表示,亞洲的小米由北往南流傳的理論,之前美國學者也曾提出一樣的論點,而中國方面與小米有關的資料亦顯示,小米也是由北往南流傳的;不過,台灣的小米與中國的小米,從基因來看關聯性極小,顯示台灣早已有種植小米的文化。
張松彬指出,台灣社會變遷,原住民部落的生活型態急劇改變,傳統文化也逐漸被淡忘,影響所及,原住小米的品系也逐漸流。
張松彬指出,一般來說,小米在自然條件下3、5年內仍可以順利發芽,但發芽率會隨著時間遞減,目前團隊將蒐集到的小米貯藏在攝氏負20度的冰箱,但已有少部份小米因發霉而逐漸喪失,很希望國家級單位能接手保存,讓辛苦蒐集的小米能夠有效保存與存續。
▼成大生科系教授張松彬從小米研究展看見小米與原住民文化歷史關聯。 (圖/成大網站)


原文網址: 成大:台灣早有種植小米文化,基因與中國品種關聯極小 | ETtoday地方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216/468576.htm#ixzz3SOHDWXZ3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台灣人如何述說自己的故事?看毛利文化如何回歸紐西蘭的認同主體
更新日期:3月 15
台灣人如何述說自己的故事?看毛利文化如何回歸紐西蘭的認同主體 https://bit.ly/3tf0SmP
台灣人如何述說自己的故事?看毛利文化如何回歸紐西蘭的認同主體
做個「中華文化領航者」是我國某一時期外交政策的一環,但這個概念到目前仍然受到主流社會所接受,社會上大致會將「中華文化」與宣揚正體字或學習文言文連結在一起,論者以世代作為團塊,各自擁護自己的立場。
我個人有個論述,台灣就跟洋蔥一樣,對切之後你會看到內部一層一層的結構。最核心的部分,是長時間與土地互動的原住民文化,接著是中國閩南一帶的文化,參雜點大航海時代荷蘭、西班牙的影響,短暫的明鄭時期之後是清帝國制度的影響,再來是日本帝國時代,緊接著是國民黨來台,之後有民主化、網路與新移民世代。
洋蔥台灣中的每一層都可以建構出一個讓人相信的故事,而說故事者的能力決定故事的傳播力。某些故事雖然在台灣被建構,但具有相當普遍性,然而故事載體——人類的生命有限、或因政權移轉、或科技突破加速資訊傳播與辯證的速度,並不是每個故事都能一代傳一代下去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曾說過,人類之所以能夠稱霸地球,是因為我們具有編造以及相信故事的能力。宗教、國家、政權,甚至貨幣價值這都是人類建構出來的故事,不是物理上能夠觸摸到的,有時人類會因為彼此相信的故事不同而產生爭執,例如說宗教戰爭、世界大戰或者藍綠衝突,但是應該是所有人都相信貨幣的價值。
台灣人的故事是什麼?
台灣從過去到現在,或許只有清帝國、日本帝國、國民黨史觀以及近代台灣本土立場是比較具有傳播力的故事。清國的所建立的系統以及社會制度目前已經沒人相信與認同、變成歷史;然而台灣社會近120年來,卻有三種故事被三個不同年齡層的人所接受,而這三者故事的轉換之間卻充滿許多衝突的回憶,導致相信不同故事的人將彼此立場建立與團結在這些衝突的回憶之上。
相信國民黨史觀的,會將團結度建立在中國與台灣兩地反抗日本帝國的故事之上(但相信貨幣價值的故事遠大於相信與共產黨對抗的故事);台灣本土立場的會將團結度建立在對抗國民黨史觀的故事之上。所以你會看到反年改團體對日本軍旗的反應如此大,但同時台灣本土立場的人卻對反年改團體共感度極低,這是因為台灣社會目前承載了不同的認同故事,而這些故事間大概已如同宗教般被不同世代的人所信仰,相互衝突跟宗教戰爭的層級差不多。
但如果從「故事是否由台灣土地原生的觀點」來看,日本帝國與國民黨史觀都是外來引進的故事。目前相信台灣本土立場故事的人,在逆著時間往前學習自己的故事時,同時理解到自己父母被甚至祖父母輩的故事,會想為自己的認同找一個定位,但由於台灣本土立場故事的形成非常短,同時也有很多外界的干擾,導致目前還沒有能夠精準定錨這故事的符號與象徵;搞得同一世代的人也很混亂,甚至相互指責。
有趣的是,大多數人或接受或不反對「中華文化領航者」這樣的身分認定,但曾對台灣這塊土地施力過的外來政權這麼多,我們卻從多數人口的觀點上認定了我們應該獨尊中華。換個角度,假設今天紐西蘭立下一項「紐西蘭應該要當傳統英國文化領航者」外交政策,你覺得毛利人或新來到的移民會怎麼想?
近代國家成立「nation state」其實有兩種不同的路徑,一個是像英美一樣,將「nation」定義為國民,由國民所組成的國家稱之為「國民國家」,這建立在國民認同國家制度規範的基礎之上;另外一個路徑,則是將「nation」定義成民族,由共同民族所成立的國家稱之為「民族國家」。「民族國家」這個概念從德國傳到了日本,日耳曼民族及大和民族成為德日兩國建國與認同的基礎。近代民國建立前,為了要推翻「滿」這個民族所成立的政權,有留日經驗的人將「民族國家」的概念帶進來後受到漢族人的歡迎,經由鼓吹滿漢對立思維後,將中國牢牢建立在民族國家的概念上,精確一點的說,是漢民族國家;中華文化,也就是認同漢族文化,將國家多元面向擠壓成單線思維;從「尊重保護少數民族」的用詞上,更可以明確知道民族這條線是用以區別我者與他者。現在的台灣無論哪個世代、相信何者的故事,這個「中華文化」的概念應該是大眾少數擁有的共同共識與認同之一。
但是台灣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但是無論是清國、日本帝國還是中華民國,都將台灣原住民視為他者,或撫、或剿、或貶抑或特別對待,這些花上長時間與土地互動產生文化的台灣核心族群,被貼上各種標籤往山裡趕去。
毛利文化如何回歸紐西蘭的認同主體
南島語系終點站的毛利人,自19世紀開始面對越來越多來自歐洲的殖民者,外來者帶來的槍枝科技對毛利人反而造成了史稱「火槍戰爭」的更血腥部族殘殺,毛利人年輕人口大幅減少。殖民者的運行制度讓他們能夠組織大量的人與科技,一步步的將毛利人的原生土地佔領,將紐西蘭改變成為一個農業國家,為了殖民母國英國提供所需的原物料。在損失人員與土地的慘痛復出後,毛利人建立了「毛利」(Maori)個概念,這個詞直翻成英文是「normal」,紐西蘭原住民自認相較於歐洲殖民者,他們是普通人,在這「他者」出現的歷史進程,毛利人建立了「我者」的自我的認同。
紐西蘭有意識地去建構自我認同是非常非常近期的事情,自從英國加入歐盟後,對於紐西蘭的經濟造成重大的打擊,紐西蘭整體也開始思考「我者」的意涵為何。毛利人經過長年的抗爭之後,終於依據懷唐伊條約(Waitangi Treaty)的精神跟紐西蘭政府要回了土地與賠償,並且重新形塑了自己的母語教育紐西蘭首相(1990–1997)Jim Bolger時期讓讓小學必須要教毛利語(當然不是台灣這種考試形式的教導);另外伴隨著紐西蘭國家體育代表隊在世界各地爭戰的「戰舞」(Haka)開場,逐漸將紐西蘭的符號與認同由英國移轉到毛利。
現在紐西蘭(New Zealand)這個國家的毛利文名字是Aotearoa,意思是長白雲之鄉;國歌有毛利文與英文兩段歌詞,毛利文先唱;重要場合致詞時,主講人都會先用毛利文講上一段;政府組織的Logo都跟紐西蘭植物銀蕨(Silver Fern)有關;在各級學校會有基本的毛利語教學;學校間會舉辦毛利戰舞比賽,有時參加人數可以達到上千人,更別說紐西蘭國家代表隊參加國際體育賽事的用毛利戰舞自我激勵的形象深植人心,保護毛利人傳統利益更變成紐西蘭政府與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重要考量
多元化與在地化的共存,並非不可能
在以上作為的同時,紐西蘭也在1960年代開始引進太平洋島國之移民以充足國內勞動人口,並且在1980年代始開放亞洲人口移民。因此,紐西蘭可以說是一個建立在「雙重認同」的國家,並且同時社會另有「多元認同」,政府同時也鼓勵、補助移民社群延續自己的母語及文化。
在台灣,「中華文化」的概念能夠代表原住民,甚至能代表眾多的東南亞移民嗎?原住民文化才是長時間與台灣土地互動的原生文化,即便你自認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你要知道所謂中華文化根本不是以你為中心創出來的故事,不信你去翻翻農民曆,那是黃河地區的氣候,年獸的故事,也不是早期台灣人所理解的新年故事。我們直至今日,仍然沒有把原住民視為我族,即便政府在2016年對原住民道歉了,但是在原民土地正義、母語教學甚至文化保存面向,只要是與漢民族利益相衝突的,進度非常緩慢;因為道歉也只是區分我者/他者的另一種方法而已。
現在的台灣大多數人認為自己處於與中國完全不同的體系,但是在認同的建構上,我們仍然無法說出自己與眾不同的故事。洋蔥台灣的多層次其實顯示出台灣身為移民社會的島嶼性格,民主思維也讓國內可以有多元聲音,只是我們尚未將自己的認同建立在洋蔥的所有層面上,而僅限於其中的某一些層次而已,尤其是所謂的「中華文化/漢民族」思維。
想像一個畫面,今天台中市的少棒隊與花蓮縣少棒隊在賽場上相遇了,兩方開始比賽前分別用泰雅以及阿美族的激勵方式拉抬自己士氣以及比賽氣氛,會是一個多麼不一樣的台灣?
台灣原住民族如此多元,分布在全國各縣市,地方政府應該跟轄區內的原住民族合作,將該族的音樂、舞蹈、文化習俗融入基本教材之中,而不是只有在課本上用簡短的章節帶出我們土地上最值得我們建構認同的故事。如果音樂課可以教學生唱「唐山過台灣」,沒有理由不能教更具音樂性的原住民歌曲;如果體育課可以教導世界其他國家發明的球類,沒有道理不能教導原住民族的舞蹈或運動;如果課文中可以讀到麥克阿瑟將軍寫的文,那學習原住民的價值觀以及故事或許更為必要。
構成台灣社會根基的中華/漢文化,絕對不會因為增加原住民認同而變為弱勢漢人認為構成自己族群的必要資格是血緣,然而原住民對於新成員的接納,則建構在部落與個人相互認同之上,也就是說,原住民這輩子無論讀了多少漢學經典,還是會被漢人視為異族,但是漢人有可能因為瞭解、學習原住民文化後,被部落接納成為一份子;從這角度來說,漢人只要透過學習,是有可能獲得原住民認同的,台灣建構在雙重甚至多元認同是可行的。為什麼我會特別強調原住民的這一層面,因為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只有原住民才是與土地互動最久的主體,也只有原住民才是長久以來被所有來過的政權壓抑至今的群體。
台灣在此時此刻,更需要建立一個新的、屬於所有台灣土地上人民的故事。我們應該向紐西蘭學習,將國家認同建立在「原、漢雙重認同」之上,輔以對「新移民多元文化」的尊重與扶持,重述屬於我們自己的認同觀。在國內,這樣的概念有助於提高民眾對原民事務的共感與理解。台灣要建立出自己的品牌,必須要先有動人的品牌故事;在國際場域,則會讓我們與眾不同,而不再去爭執正統中華文化之代表,因為那時後我們對於自我故事的建構,已不是出自於與中國對抗的思維,而是來自於徹底瞭解、接納自己,之後才能表現自己。台灣人如何述說自己的故事?看毛利文化如何回歸紐西蘭的認同主體 https://bit.ly/3tf0SmP
原文刊登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269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